TW201528174A - 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8174A
TW201528174A TW103138042A TW103138042A TW201528174A TW 201528174 A TW201528174 A TW 201528174A TW 103138042 A TW103138042 A TW 103138042A TW 103138042 A TW103138042 A TW 103138042A TW 201528174 A TW201528174 A TW 2015281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user
recorded
input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8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5677B (zh
Inventor
Eriko Kawai
Kazuki Onishi
Original Assignee
Rakut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kuten Inc filed Critical Rakute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2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8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5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56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4Form filling; Mer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於資訊處理系統(1)中,顯示控制部(2),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受理部(3),係從使用者受理對第1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的輸入。判別部(4)係判別,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輸入之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輸入的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顯示控制部(2),係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輸入的複數欄當中,令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受理部(3),係從使用者受理對第2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的輸入。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本發明係有關於,在使用者對複數項目進行輸入的場面中,理想適合於將應注目之項目以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加以提示的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先前以來,將伺服器與終端以通訊網路連接,將使用者使用終端所輸入的資料保存在伺服器,將伺服器中所保存的資料進行統計或加工的系統,已經存在。例如,專利文獻1中係揭露,在支援健康診斷的系統中,一旦受診者使用終端來回答預先準備的提問,則擔班者可以透過通訊網路從遠端來瀏覽回答的系統。
又,支援使用者所做之輸入的技術,已為人知。例如,專利文獻2中係揭露,一旦使用者把滑鼠的游標放在按鈕之上而左點擊,則書寫有關於按鈕之資訊的影像(提示)會被彈出顯示,又,一旦使用者把滑鼠的游標放在按鈕之上而右點擊,則會顯示出,可將被彈出顯示的影 像予以保持或消去的選單的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90525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2-073234號公報
順便一提,若使用者應輸入之項目有複數個,則對使用者而言輸入作業之負擔會變大,使用者忘記輸入或搞錯的可能性會變高,具有如此問題。又,使用者忘記輸入或搞錯之際,難以得知應該要修正哪個項目才好,這也是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如上情事而研發,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使用者對複數項目進行輸入的場面中,理想適合於將應注目之項目以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加以提示的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本發明的第1觀點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其特徵為,具備: 顯示控制部,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和受理部,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和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前記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前記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前記顯示控制部,係亦可於前記第2表單中,將前記不足欄配置在比前記充足欄還要上方而顯示。
前記判別部,係亦可針對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若前記欄之中有被從前記使用者輸入資訊時則判別為前記欄滿足前記判別條件,若前記欄之中沒有被從前記使用者輸入資訊時則判別為前記欄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
前記資訊處理系統,係亦可將從前記使用者受理購入商品之指示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給前記使用者。
前記第1表單中係亦可含有複數筆商品資訊,該商品 資訊係有表示前記使用者所購入之商品的欄、和表示前記使用者所購入之商品之個數的欄,被建立對應。
前記判別部,係亦可判別前記個數為1個之商品所對應的欄是滿足前記判別條件,判別前記個數非1個之商品所對應的欄是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
前記顯示控制部,係亦可於前記第2表單中,將前記不足欄配置在比前記充足欄還要相對性強調而顯示。
本發明的其他觀點所述之資訊處理系統,其特徵為,具備:取得部,係隨應於來自終端裝置的含有使用者識別資訊之要求,而將前記要求中所含之使用者識別資訊所被預先建立對應而記憶之使用者屬性,加以取得;和輸入部,係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當中,對於前記已被取得之使用者屬性所對應的欄,輸入前記已被取得之使用者屬性;和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和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和 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前記顯示控制部,係亦可在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當中,在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欄之中顯示前記已被取得之使用者屬性,在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當中,將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欄予以空白顯示。
本發明的其他觀點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控制步驟,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和受理步驟,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和判別步驟,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於前記顯示步驟中,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於前記受理步驟中,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本發明之其他觀點所述之電腦可讀取之記錄 媒體,係記憶一種程式,其特徵為,係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顯示控制部,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受理部,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前記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前記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本發明的其他觀點所述之程式,其特徵為,令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顯示控制部,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受理部,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 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 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前記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前記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上記程式,係可獨立於執行程式的電腦,而 可透過電腦通訊網路進行散佈,販售。又,上記記錄媒體,係可為非暫時性記錄媒體,可獨立於電腦而進行散佈,販售。
若依據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在使用者對複數項目進行輸入的場面中,理想適合於將應注目之項目以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加以提示的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1‧‧‧資訊處理系統
2‧‧‧顯示控制部
3‧‧‧受理部
4‧‧‧判別部
5‧‧‧取得部
6‧‧‧輸入部
10‧‧‧第1伺服器
20‧‧‧第2伺服器
30‧‧‧終端裝置
50‧‧‧通訊網路
101‧‧‧記憶部
102‧‧‧通訊部
103‧‧‧控制部
151‧‧‧第1資料庫
201‧‧‧記憶部
202‧‧‧通訊部
203‧‧‧控制部
251‧‧‧第2資料庫
301‧‧‧通訊部
302‧‧‧影像處理部
303‧‧‧聲音處理部
304‧‧‧輸入I/F
305‧‧‧記憶部
306‧‧‧控制部
351‧‧‧顯示器
352‧‧‧揚聲器
[圖1]資訊處理系統之概要構成的圖示。
[圖2A]第1伺服器之構成的圖示。
[圖2B]第1資料庫中所儲存之資料之構成的圖示。
[圖3A]第2伺服器之構成的圖示。
[圖3B]第2資料庫中所儲存之資料之構成的圖示。
[圖4]終端裝置之構成的圖示。
[圖5]資訊處理系統之機能性構成的說明圖。
[圖6]受理第1服務之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7]欄的配置已被變更之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8]欄的配置已被變更之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9]受理第2服務之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10]帶有前往第2服務之連結的第1服務中的畫面之例子的圖示。
[圖11]欄的配置已被變更之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12]欄的配置已被變更之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13]將使用者資訊予以登錄之登錄處理的說明用流程圖。
[圖14]被提示給使用者的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15]藉由使用者輸入回答後的輸入表單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16]欄的配置已被變更之輸入表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17]輸入受理處理的說明用流程圖。
[圖18]電子購物中心裡的畫面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19]電子購物中心裡的畫面之其他構成例的圖示。
[圖20]購入清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21]商品資訊之配置已被變更之購入清單之例子的圖示。
[圖22]購入清單之更新處理的說明用流程圖。
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以下的實施形態係 用於說明,並非限制本案發明的範圍。因此,只要是當業者自然可以採用這些各要素或全要素做均等置換的實施形態,但這些實施形態仍包含在本發明之範圍中。
(實施形態1)
圖1中圖示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系統1之概要。資訊處理系統1係由:第1伺服器10、第2伺服器20、終端裝置30(在圖1中係為30A,30B之2個)、通訊網路50所構成。
第1伺服器10,係於資訊處理系統1中將第1服務提供給使用者的伺服器。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服務係為,在網際網路上提供將商品或勞務(以下都簡稱為「商品」。)販售給使用者之電子購物中心的電子商務服務。電子購物中心裡係開設有複數商店,藉由商店而販售各式各樣的商品。
終端裝置30,係根據來自使用者之輸入,而將含有商品之特徵、商品之價格、商品之影像等的商品資 料之送訊,向第1伺服器10進行要求。又,終端裝置30,係根據來自使用者之輸入,將購入商品之指示,發送至第1伺服器10。
第1伺服器10,係回應於來自終端裝置30之 要求而將商品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又,第1伺服器30,係一旦從終端裝置30接收購入商品之指示,則受理訂購,向販售該商品之商店,通知訂購內容,執行將費用予以結帳的處理。
第1伺服器10係具備,將接受第1服務之提 供的使用者之姓名等、表示使用者之屬性的使用者資訊予以儲存的第1資料庫151。第1資料庫151之細節將於後述。
第2伺服器20,係於資訊處理系統1中將第 2服務提供給使用者的伺服器。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服務係為信用卡所致之金融服務。第2伺服器20,係進行信用卡之發行之受理、明細書之顯示、支付方法之變更之受理等。
終端裝置30,係根據來自使用者之輸入,將 發行信用卡之要求、令明細書被顯示於終端裝置30之要求、變更支付方法之要求等,發送至第1伺服器10。
第2伺服器20係具備,將接受第2服務之提 供的使用者之姓名等、表示使用者之屬性的使用者資訊予以儲存的第2資料庫251。第2資料庫251之細節將於後述。
第2資料庫251中所被儲存之使用者資訊之 項目之中,若有和第1資料庫151中所被儲存之使用者資訊共通的項目,則也會有不同的項目。
第1資料庫151中所被儲存之使用者資訊, 係有時候不只被提供給第1伺服器10,也還會被提供給第2伺服器20。又,第2資料庫251中所被儲存之使用者資訊,係有時候不只被提供給第2伺服器20,也還會被提供給第1伺服器10。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服務和第2服務,係 由同一個事業體,或者,由相同企業群中所屬的不同事業體所提供。但是,第1服務和第2服務,係亦可由隸屬於彼此不同之企業群的事業體所提供。又,第1服務和第2服務,係不限於電子購物中心和信用卡服務而為任意,例如,亦可為涉及銀行、證券、人壽保險、損害保險、電子貨幣等的服務。
通訊網路50,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為網際網 路。但是,通訊網路50係亦可為LAN(Local Area Network)、WAN(Wide Area Network)、專線等。
圖2A中圖示第1伺服器10之構成。第1伺服器10係具備:記憶部101、通訊部102、控制部103。
記憶部101係具備硬碟機等之記憶裝置,儲存第1資料庫151。第1資料庫151係記憶,表示利用第1服務(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為電子購物中心)的使用者之屬性的使用者資訊。
圖2B中圖示第1資料庫151中所被記憶之使 用者資訊之構成。在第1資料庫151中,係與識別使用者的使用者ID建立對應,記憶著被使用者所設定的密碼、被使用者所指定的電子郵件位址、使用者的姓和名。使用者係可使用終端裝置30,而任意變更第1資料庫151中所被記憶之使用者資訊。
第1資料庫151中所被記憶之使用者資訊 中,係除了圖2B所示的各項目外,或亦可取代圖2B所示的各項目,而含有任意之其他項目。
又,記憶部101,係針對電子購物中心裡頭所 被出品之商品之每一者,預先記憶著商品資料。
通訊部102,係具備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將第1伺服器10連接至通訊網路50,與終端裝置30進行通訊。
控制部103係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控制第1伺服器10全體。控制部103,係例如,一旦從終端裝置30要求商品資料之送訊,則取得記憶部101中所被記憶之商品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
作為第1伺服器10,係可採用一般的電腦伺服器、大型主機、雲端型伺服器等。
圖3A中圖示第2伺服器20之構成。第2伺服器20係具備:記憶部201、通訊部202、控制部203。
記憶部201係具備硬碟機等之記憶裝置,儲 存第2資料庫251。第2資料庫251係記憶,表示利用第2服務(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為信用卡所致之信用交易)的使用者之屬性的使用者資訊。
圖3B中圖示第2資料庫251中所被記憶之使 用者資訊之構成。在第2資料庫251中,係與識別使用者的使用者ID建立對應,記憶著被使用者所設定的密碼、被使用者所指定的電子郵件位址、使用者的地址、使用者的姓和名。使用者係可使用終端裝置30,而任意變更第2資料庫251中所被記憶之使用者資訊。
圖2B中所示的使用者資訊之構成與圖3B中 所示的使用者資訊之構成雖然類似,但圖2B中所示的使用者資訊中係沒有地址。第1資料庫151中所被記憶之使用者資訊和第2資料庫251中所被記憶之使用者資訊係有共通的項目,但也有不共通的項目。
第2資料庫251中所被記憶之使用者資訊 中,係除了圖3B所示的各項目外,或亦可取代圖3B所示的各項目,而含有任意之其他項目。
又,記憶部201,係每一使用者地記憶著,包含信用卡之利用履歷、支付方法等的履歷資料。
通訊部202,係具備NIC,將第2伺服器20連接至通訊網路50,與終端裝置30進行通訊。
控制部203係具備CPU、ROM、RAM等,控制第2伺服器20全體。控制部203,係例如,一旦從終端裝置30要求信用卡之利用履歷之送訊,則取得記憶部 201中所被記憶之履歷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
作為第2伺服器20,係可採用一般的電腦伺 服器、大型主機、雲端型伺服器等。
圖4中圖示終端裝置30之構成。終端裝置30 係具備:通訊部301、影像處理部302、聲音處理部303、輸入介面(I/F)304、記憶部305、控制部306。
通訊部301,係具備NIC,將終端裝置30連 接至通訊網路50,與第1伺服器10及第2伺服器20進行通訊。
影像處理部302,係生成關於第1服務之影像 或關於第2服務之影像,將所生成之影像顯示在顯示器351。例如,影像處理部301,係將關於商店裡所被販售之商品的商品資料,從第1伺服器10予以接收,將關於商品之資訊,顯示在顯示器351。又,例如,影像處理部301,係將信用卡之履歷資料從第2伺服器20予以接收,將信用卡之利用履歷,顯示在顯示器351。
聲音處理部303,係從揚聲器352輸出聲音。
輸入I/F304,係具備鍵盤和滑鼠,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指示。輸入I/F304,係亦可具備觸控面板353。觸控面板353係重疊於顯示器351而配置。
記憶部305係具備硬碟等之記憶裝置,將控制終端裝置30的作業系統、各種程式、影像資料、聲音資料、文字資料等,予以記憶。
控制部306係具備CPU,控制終端裝置30全 體。控制部306,係根據輸入I/F304所受理的指示,將第1服務或第2服務提供給使用者。
作為終端裝置30,係可採用個人電腦、多功 能型行動電話機(所謂的智慧型手機)、平板型電腦等。
接著說明資訊處理系統1的機能性構成。如 圖5所示,資訊處理系統1係具備:顯示控制部2、受理部3、判別部4、取得部5、輸入部6。
顯示控制部2,係令含有可讓使用者輸入之複 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30。使用者係使用第1表單,來輸入例如姓名或電子郵件位址等使用者之屬性。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伺服器10之控制部 103,係透過通訊部102而將構成第1表單之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之控制部306係令第1表單被影像處理部302顯示至顯示器351。
所謂構成第1表單的資料,係例如:以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等所被撰寫成的資料。
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和通訊部102、 及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和影像處理部302係會合作,成為顯示控制部2而發揮機能。
受理部3,係從使用者受理對第1表單中所含 之複數欄的輸入。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和輸入 I/F304係會合作,成為受理部3而發揮機能。
判別部4係判別,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 使用者進行過輸入之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
所謂判別條件係例如:輸入姓名的欄中是否 有被輸入文字等、輸入電子郵件位址的欄中是否以所定之形式輸入了電子郵件位址等。判別條件,係可隨每欄而不同,也可相同。判別條件之細節將於後述。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及/或第1伺服器 10的控制部103,係成為判別部4而發揮機能。
隨著從使用者輸入至欄的內容,而會有滿足 欄所被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也會有不滿足的時候。判別條件被滿足的欄稱為充足欄,判別條件未被滿足的欄稱為不足欄。
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使用者進行過輸 入的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顯示控制部2係生成,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使用者進行過輸入的複數欄當中,將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
然後,顯示控制部2係令所生成之第2表 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30。
然後,受理部3,係從使用者受理對第2表單 中所含之複數欄的輸入。
在第1表單中,若有藉由使用者而被輸入的 情形,則也有藉由資訊處理系統1而被自動輸入的情形。
取得部5,係來自終端裝置30的含有識別使 用者之資訊(使用者ID)的要求,將該要求中所含之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而預先記憶在第1伺服器10中的、表示使用者之屬性的使用者資訊,從第1伺服器10加以取得。
在本實施形態中,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 306,係向第2伺服器20發送使用者ID,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所接收到的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的使用者資訊,從第1伺服器10加以取得。又,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之使用者資訊發送至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從第2伺服器20取得使用者資訊。
輸入部6,係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當 中,對於已被取得部5所取得之使用者屬性所對應的欄,輸入已被取得之使用者屬性。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成為輸入部6而發揮機能。
一旦藉由輸入部6而輸入了使用者屬性,則 判別部4係判別,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輸入部6進行過輸入之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
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輸入部6進行過 輸入的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顯示控制部2係生成,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輸入 部6進行過輸入的複數欄當中,將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
然後,顯示控制部2係令所生成之第2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30。
然後,受理部3,係從使用者受理對第2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的輸入。
接著說明,將使用者利用第1服務所必須之使用者資訊,由第1伺服器10登錄至第1資料庫151的處理。圖6中係圖示,未登錄至第1服務的使用者,在新登錄至第1服務之際,終端裝置30中所被顯示之輸入表單之構成例。使用者係使用輸入表單來輸入使用者資訊。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一旦從使用者受理開始第1服務之利用之意旨的指示,則將開始第1服務之利用的請求,發送至第1伺服器10。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將構成受理使用者資訊之輸入之輸入表單的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受理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顯示在顯示器351,受理使用者資訊之輸入。
更詳言之,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顯示:受理使用者之電子郵件位址之輸入的欄601、受理使用者ID之輸入的欄602、受理密碼之輸入的欄603、受理姓名之輸入的欄604和605、及受理同意被提示給使用者的會員條約之意旨之輸入的按鈕606。
使用者,係對欄601~605輸入資訊後,按下 按鈕606。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欄601~605中所被輸入之資訊,發送至第1伺服器10。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將欄601~605中所被輸入之資訊,從終端裝置30予以接收。
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判別,欄601 ~605是否滿足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具體而言,控制部103係判別,電子郵件位址之格式是否正確、所被輸入的使用者ID是否和已經被登錄的其他使用者ID重複、密碼的安全性是否滿足所定基準、姓名是否有被輸入等。
若欄601~605滿足所有的判別條件,亦即欄 601~605中所被輸入之資訊沒有問題,則控制部103係將滿足判別條件之意旨,通知給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用來讓使用者確認輸入內容的畫面(未圖示),顯示在顯示器351。使用者,係若所被顯示的內容為正確,則輸入確定使用者資訊的指示,若所被顯示的內容有錯誤,則對欄601~605重新輸入使用者資訊。 一旦使用者資訊被確定,則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將使用者資訊儲存至第1資料庫151。
若欄601~605當中至少一個不滿足判別條 件,亦即欄601~605中所被輸入之資訊之任一者有問題時,則控制部103係將不滿足判別條件、需要修正輸入內容之意旨,通知給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再次顯示輸入表單,從使用者受理使用者資訊之 修正。
例如,已被輸入之使用者ID若和已經登錄的 其他使用者ID重複,則控制部306係將使用者ID之欄602變回空白,並顯示出將已被輸入之使用者ID和已經登錄的其他使用者ID重複之意旨的訊息,從使用者受理使用者資訊的重新輸入。
圖7中圖示受理使用者資訊之重新輸入的畫 面之構成例。控制部306,係在沒有需要重新輸入的欄601,603,604,605中,顯示已被輸入之資訊。使用者係沒有必要對欄601,603,604,605再次進行輸入,但亦可以修正之。
控制部306係將需要讓使用者重新輸入的、 不滿足判別條件的欄602,變成空欄而顯示。
但是,控制部306,係亦可不是將需要重新輸 入的欄602變成空白,而是改為將判別有問題的輸入內容顯示在欄602中,將輸入內容有問題之意旨,通知給使用者。
然後,控制部306係將需要使用者重新輸入 的欄602,優先於其他欄601,603,604,605而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306,係將需要使用者重新輸入的欄602,在欄601~605當中配置在最上面。
亦即,一開始係如圖6所示,從畫面上方起 依序顯示欄601、欄602、欄603、欄604、605,但在欄602需要重新輸入的情況下,就如圖7所示欄602之顯示 位置被變更成最上面。一般而言,網頁內的資訊是從上往下依序配置,被配置在越上面者,使用者的注目度會有較高的傾向。於是,控制部306係在被推定為注目度最高的最上面之位置,配置需要重新輸入的欄602。控制部306係隨應於第1伺服器10所做的判別結果,來變更欄601~605之位置。
若為較一般的表現,則控制部306係將不滿 足判別條件的欄602之顯示位置,變更為在網頁被終端裝置30顯示之際,使用者不必捲動瀏覽器就能看到的範圍內,亦即所謂的第一眼看見的範圍內。在以輸入表單之左上角為原點的二維(X-Y)座標系中,欄602之顯示位置,係被變更成Y座標較小的位置。控制部306,係將使用者資訊之輸入表單,隨著輸入內容之檢查結果而予以重新構成。由於應被使用者注目的欄是被顯示在第一眼看見之範圍內,因此使用者可立刻掌握應該要輸入什麼才可。
輸入表單被重新構成的情況,不限於使用者 ID重複的時候。例如,輸入電子郵件位址的欄601為空白或格式錯誤的時候、或輸入使用者ID的欄602為空白或含有不可使用之文字的時候、輸入密碼的欄603為空白或含有不可使用之文字的時候、輸入姓名的欄604、605為空白或含有不可使用之文字的時候,各欄601~605所被配置的位置都會改變。
圖8中圖示,輸入密碼的欄603為空白時, 受理使用者資訊之重新輸入的畫面之構成例。控制部306 係將需要讓使用者重新輸入的欄603之顯示位置,變更成最上面。控制部306,係在沒有需要重新輸入的欄601,602,604,605中,顯示已被輸入之資訊。由於輸入密碼的欄603被配置在第一眼看見之範圍內且為最上面,因此使用者係可容易辨識必須要重新輸入密碼。
接著說明,將使用者利用第2服務所必須之 使用者資訊,由第2伺服器20登錄至第2資料庫251的處理。圖9中係圖示,未登錄至第2服務的使用者,在新登錄至第2服務之際,終端裝置30中所被顯示之輸入表單之構成例。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一旦從使用者 受理開始第2服務之利用之意旨的指示,則將開始第2服務之利用的請求,發送至第2伺服器20。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構成受理使用者資訊之輸入之輸入表單的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受理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顯示在顯示器351,受理使用者資訊之輸入。
更詳言之,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顯 示:受理使用者之電子郵件位址之輸入的欄901、受理使用者ID之輸入的欄902、受理密碼之輸入的欄903、受理姓名之輸入的欄904和欄905、受理地址之輸入的欄906、受理同意被提示給使用者的會員條約之意旨之輸入的按鈕907。
圖9所示的輸入表單,係在被追加有受理地 址之輸入的欄906這點上,是與圖6所示的輸入表單不同。
使用者,係對各欄901~906輸入資訊後,按 下按鈕907。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欄901~906中所被輸入之資訊,發送至第2伺服器20。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欄901~906中所被輸入之資訊,從終端裝置30予以接收。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判別,欄901 ~906是否滿足預先決定之判別條件。具體而言,控制部203係判別,電子郵件位址之格式是否正確、所被輸入的使用者ID是否和已經被登錄的其他使用者ID重複、密碼的安全性是否滿足所定基準、姓名是否有被輸入、地址是否有被輸入等。
若欄901~906滿足所有的判別條件,亦即欄 901~906中所被輸入之資訊沒有問題,則控制部203係將判別條件未被滿足之意旨,通知給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用來確認輸入內容的畫面(未圖示),顯示在顯示器351。使用者,係若所被顯示的內容為正確,則輸入確定使用者資訊的指示,若所被顯示的內容有錯誤,則對欄901~906重新輸入使用者資訊。一旦使用者資訊被確定,則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使用者資訊儲存至第2資料庫251。
若欄901~906當中至少一個不滿足判別條件,亦即欄901~906中所被輸入之資訊有問題時,則控 制部203係將需要修正輸入內容之意旨,通知給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從使用者受理使用者資訊之修正。
和第1服務中的輸入表單同樣地,控制部306 係將需要重新輸入、不滿足判別條件的欄,變成空白,並且配置在欄901~906當中的最上面。
但是,控制部306,係亦可不是將需要重新輸 入的欄變成空白,而是改為將判別有問題的輸入內容,顯示在該需要重新輸入的欄中。
控制部306,係將需要重新輸入的欄,配置在 第一眼看見之範圍內。控制部306,係將使用者資訊的輸入表單,隨著輸入內容之檢查結果而予以重新構成。
例如,若使用者ID重複或未被輸入,則控制 部306係在欄901~906當中,將受理使用者ID之重新輸入的欄902,配置在最上面。由於應被使用者注目的欄是被配置在第一眼看見之範圍內,且被顯示在最上面,因此使用者可立刻掌握應該要輸入什麼才可。
順便一提,先前,已經登錄至第1服務而尚 未登錄至第2服務的使用者,係在想要開始利用第2服務時,該使用者係必須要再次將相同的使用者資訊、或類似的使用者資訊進行輸入才行。例如,若比較圖6所示的輸入表單和圖9所示的輸入表單,則輸入電子郵件位址和使用者ID和密碼和姓名的各欄係為共通,使用者必須輸入這些2次,非常麻煩。於是,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伺服 器20的控制部203係在第2資料庫251中所記憶的使用者資訊中所含之項目當中,針對與第1資料庫151中所記憶的使用者資訊中所含之項目共通的項目,係不必依賴來自使用者的輸入,而從第1伺服器10加以取得。然後,第2伺服器20係針對從第1資料庫151取得的項目以外,是從終端裝置30予以接收。使用者係只需要輸入第2伺服器20無法從第1伺服器10所取得的項目即可。
例如,第1服務(電子購物中心)利用中的使用 者,想要加入第2服務(信用卡服務)時,該使用者係在圖10所示的第1服務之網頁之中,點擊或輕點關於第2服務的橫幅廣告1001等,而遷移至關於第2服務的網頁。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向第2服務之 橫幅廣告1001所被建立關連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所示的網頁,進行存取。
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了簡化說明,橫幅廣告 1001所被建立關連之URI,係指被第2伺服器20所管理的領域內。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第1服務之 使用者資訊中已被登錄的使用者ID,發送至第2伺服器20。
但是,終端裝置30發送至第2伺服器20的 資訊,係只要是能夠唯一特定使用者的資訊即可,亦可不是使用者ID。控制部306,係亦可取代使用者ID,改為例如將電子郵件位址發送至第2伺服器20。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第1服務 之使用者資訊中所被登錄的使用者ID,從終端裝置30予以接收。控制部203,係取得請求開始利用第2服務的使用者之使用者ID。
控制部203,係將已取得之使用者ID所被對 應到的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從第1伺服器10加以取得。
更詳言之,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 將已取得之使用者ID、和已取得之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密碼和電子郵件位址和姓與名加以取得的要求,發送至第1伺服器10。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一旦接收該要求,就檢索第1資料庫151,將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密碼和電子郵件位址和姓與名加以取得。然後,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將已取得之密碼和電子郵件位址和姓與名,發送至第2伺服器20。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密碼和電子郵件位址和姓與名,從第2伺服器20予以接收。
此外,收到使用者ID的第1伺服器10的控 制部103,係將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電子郵件位址和姓與名發送至第2伺服器20,但亦可構成為不將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密碼發送至第2伺服器20。亦即,亦可設計成,一定要令使用者輸入密碼。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構成受理第2服務之使用者資訊之輸入之輸入表單的資料、和從第 1伺服器10取得的使用者資訊,發送至終端裝置30。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構成輸入表 單的資料和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之使用者資訊,從第2伺服器20予以接收。控制部306,係將受理第2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顯示在顯示器351。
控制部306,係判別第1服務之使用者資訊和 第2服務之使用者資訊所共通之項目所對應的欄是滿足判別條件,判別第1服務之使用者資訊和第2服務之使用者資訊所不共通的項目所對應的欄是不滿足判別條件。
第2服務之使用者資訊當中,和第1服務之 使用者資訊共通的項目,亦即使用者ID和密碼和姓與名,係已經從第1伺服器10取得。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在受理電子郵件位址之輸入的欄901之中顯示從第2伺服器20所取得之電子郵件位址,在受理使用者ID之輸入的欄902之中顯示從第2伺服器20所取得之使用者ID,在受理密碼之輸入的欄903之中顯示表示已經取得完成的所定記號(例如星號「*」),在受理姓名之輸入的欄904、905之中顯示從第2伺服器20所取得之姓名。
另一方面,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受理第2服務之使用者資訊之中但在第1服務之使用者資訊中沒有的「地址」之輸入的欄906之中,設成空白。
然後,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受理地址之輸入的欄906,優先於其他欄901~905而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306係將其配置在第一眼看見之 範圍內,且為所有欄901~906之中最上面之位置。亦即,由上起依序,按照欄906、欄901、欄902、欄903、欄904及905之順序而配置。
控制部306係亦可為,判別第2伺服器20已 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之項目所對應的欄是滿足判別條件,判別第2伺服器20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不到之項目所對應的欄是不滿足判別條件。
第2伺服器20從第1伺服器未取得第1服務 之使用者資訊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從上面起依序將欄901、欄902、欄903、欄904及905、欄906做空白顯示。另一方面,第2伺服器20有第1伺服器取得第1服務之使用者資訊的情況下,則如圖11所示,在最上面將欄906予以空白顯示,同時,在其他欄901、欄902、欄903、欄904及905之中顯示已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之使用者資訊。使用者係可容易掌握,只要新輸入地址即可這件事情。又,使用者係不需要將第1服務和第2伺服器20所共通之項目做二度輸入,省去輸入的手續。
此外,使用者係亦可不要直接使用從第1服 務所繼承來的使用者資訊,而將部分或全部予以變更。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在欄901、欄902、欄903、欄904及905之中顯示已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之使用者資訊,但這些若有被使用者變更時,則將已被變更之使用者資訊當作第2服務之使用者資訊而發送至第2伺服器 20。
未從第1伺服器10取得的項目若有複數,則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未從第1伺服器10取得的項目之輸入欄之每一者,配置在比已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之項目之輸入欄還要上面。又,控制部306係將未從第1伺服器10取得的項目之輸入欄之每一者,在既定之輸入表單的順序中,由上方起依序配置。
例如圖12所示,若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 203,係未從第1伺服器10取得地址與密碼這2者,則從上面起依序將受理密碼之輸入的欄903、和受理地址之輸入的欄906設成空白而配置,在其之下,配置受理電子郵件位址之輸入的欄901、受理使用者ID之輸入的欄902、受理姓名之輸入的欄904、905。
控制部306,係亦可將受理未從第1伺服器 10取得之項目之輸入的欄,以和受理已從第1伺服器10取得之項目之輸入的欄不同的顏色加以顯示,或是將字型大小加大而強調之。
將項目予以強調的方法係有各種,除了顏色 之變更和字型大小之變更以外,例如亦可為閃爍、影像之附加、訊息之附加、音響之附加、語音所做的導引等。
接著,第1伺服器10和第2伺服器20係合 作而針對將使用者資訊予以登錄的登錄處理,使用圖13之流程圖來說明。此處說明,已經對第1伺服器10所提供之第1服務(電子購物中心)做過登錄的使用者,對第2 伺服器20所提供之第2服務(信用卡)做新登錄之際所進行的第2服務中的使用者資訊之登錄處理。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基於來自使用 者的指示,而要求對第1服務的使用者之認證(步驟S1301)。使用者係向第1伺服器10輸入預先登錄的使用者ID和密碼。終端裝置30,係將已從使用者所輸入之使用者ID和密碼,發送至第1伺服器10。
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藉由比較從 終端裝置30所接收到的使用者ID及密碼、和第1資料庫151中被預先儲存的使用者ID及密碼,以認證使用者(步驟S1302)。控制部103係如果這些為一致,則將認證成功的意旨,通知給終端裝置30(步驟S1303)。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開始第1服務之利用(步驟S1304)。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例如圖10所示的網頁顯示在顯示器351,向使用者提供第1服務。
此外,控制部103係若從終端裝置30所接收 到的使用者ID及密碼、和第1資料庫151中被預先儲存的使用者ID及密碼為不一致,則將認證失敗之意旨,通知給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係向使用者要求使用者ID和密碼之重新輸入。
步驟S1301~S1303為止的處理稱作登入處 理。藉由登入處理而使用者被認證成為第1服務之正規使用者這件事情,表現為”使用者已經登入第1服務”。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根據來自已經 登入第1服務之使用者的指示,將對第2服務進行登錄而開始第2服務之利用的請求,發送至第2伺服器20(步驟S1305)。圖10所示的網頁中,一旦含有前往第2服務之連結的橫幅廣告1001被點擊,則控制部306係向連結所示的URI進行存取,遷移至第2服務之網頁。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第1服務之 使用者資訊之一的使用者ID,發送至第2伺服器20。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第1服務中的使用者ID,從終端裝置30加以取得(步驟S1306)。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第1服務 中的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使用者資訊,向第1伺服器10進行查詢(步驟S1307)。亦即,控制部203,係將步驟S1306中所取得之使用者ID發送至第1伺服器10,將該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電子郵件位址和密碼和姓與名之送訊,對第1伺服器10進行要求。
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檢索第1資 料庫151,取得已接收之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使用者資訊,將已取得之使用者資訊,發送至第2伺服器20(步驟S1308)。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03係將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電子郵件位址和密碼和姓與名,發送至第2伺服器20。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從第1伺服器10予以接收。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作為對步驟 S1305中之請求的回應,而將已接收之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和構成受理第2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的資料,發送至第2伺服器20(步驟S1309)。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第1服務的 使用者資訊和構成輸入表單的資料,從第2伺服器20予以接收。控制部203,係將受理第2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顯示在顯示器351(步驟S1310)。控制部203係從使用者受理使用者資訊之輸入。
此處,控制部306,係將輸入表單予以重新構 成而顯示在顯示器351。控制部306,係在輸入表單中所含之欄當中,將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中所不含的項目所對應的欄,配置在比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中所含之項目所對應的欄還要上面。控制部306,係將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中所不含之項目所對應的欄變成空白而顯示。
例如,控制部306,作為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 訊是將電子郵件位址和密碼和姓與名從第2伺服器20予以接收的情況下,則如圖11所示,在受理第2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之輸入的欄901~906當中,將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中所不含之受理地址之輸入的欄906,配置在其他欄901~905之上方。又,控制部306,係將受理地址之輸入的欄906變成空白而顯示。
然後,控制部306,係將不滿足判別條件的欄,亦即,在輸入表單中所含之欄當中,將從第2伺服器 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中所含之項目所對應的欄,配置在受理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中所不含之項目之輸入的欄之下方。控制部306,係在滿足判別條件的欄,亦即,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中所含之項目所對應的欄之中,將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予以顯示。
例如,控制部306,係如圖11所示,將受理 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中所含之電子郵件位址、使用者ID、密碼、姓及名之輸入的欄901~905,配置在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中所不含之受理地址之輸入的欄906之下方。控制部306,係在受理電子郵件位址之輸入的欄901之中,顯示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所示之電子郵件位址,在受理使用者ID之輸入的欄902之中,顯示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所示之使用者ID,在受理密碼之輸入的欄903之中,顯示所定之記號,在受理姓名之輸入的欄904,905之中,顯示從第2伺服器2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所示之姓名。
這些結果,在第2服務的使用者資訊中所含 之項目當中,第2伺服器20無法從第1伺服器10取得到的項目所對應的欄,係被配置在第一眼看見之範圍內的畫面之上部,在其之下,配置第2伺服器20從第1伺服器10能夠取得到的項目所對應的欄。使用者,係可立即掌握第2伺服器20無法從第1伺服器10取得到的項目,立刻就能判斷自己應該要輸入什麼才可。
又,在第1服務的使用者資訊和第2服務的 使用者資訊所共通之項目所對應的欄之中,第2伺服器20從第1伺服器10能夠取得的使用者資訊,係被自動顯示。使用者係可省去輸入第2伺服器20從第1伺服器10能夠取得到的項目的麻煩。
此外,在圖11中,雖然是將第2服務的使用 者ID設成和第1服務中的使用者ID相同為前提,但亦可為不同。使用者係可將與第1服務中的使用者ID不同的使用者ID,指定成第2服務的使用者資訊。控制部306,係若受理使用者ID之輸入的欄902之中有被使用者修正,輸入了與第1服務中的使用者ID不同的使用者ID的情況下,則將已被修正的使用者ID,發送至第2伺服器20。
至於電子郵件位址和密碼和姓與名也是同樣地,第1服務和第2服務可為相同也可不同。
使用者,係使用已被重新構成的輸入表單,來輸入第2服務的使用者資訊。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已被輸入之使用者資訊,發送至第2伺服器20(步驟S1311)。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使用者資訊從終端裝置30予以接收。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從終端裝置30所接收之使用者資訊,儲存在第2資料庫251(步驟S1312)。
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203,係將使用者資 訊之登錄已經完成之意旨,通知給終端裝置30(步驟S1313)。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使用者資訊 之登錄已經登錄之意旨,顯示在顯示器351,開始第2服務之利用(步驟S1314)。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從使用者受理使用者 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表單,係隨著已被輸入之內容的檢查結果而被適宜地重新構成而顯示。使用者所應輸入的欄,係被配置在注目度最高的地方,典型來說係在第一眼看見之範圍內。使用者係可立刻判斷應輸入之項目、或應重新輸入的項目,提高輸入之效率。又,藉由第1資料庫151和第2資料庫251合作,讓使用者不必輸入重複的內容,使用者之負擔可被減輕。
在本實施形態中,終端裝置30會將輸入表單 予以重新構成,變更從使用者受理輸入的欄的配置。可是,亦可為,第2伺服器20係將輸入表單予以重新構成,將第2伺服器20所重新構成的輸入表單發送至終端裝置30,終端裝置30將已被第2伺服器20所重新構成之輸入表單,顯示在顯示器351。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伺服器20的控制部 203係將第1服務中的使用者ID,從終端裝置30加以取得。可是,控制部203係亦可將第1服務中的使用者ID,從第1伺服器10加以取得。
此情況下,於步驟S1305中,終端裝置30的 控制部306,係將第1服務中的使用者ID和往第2服務進行登錄的請求,不是發送至第2伺服器20,而是發送至第1伺服器10。
然後,於步驟S1308中,第1伺服器10的控 制部103,係將已接收之使用者ID所被建立對應之使用者資訊,從第1資料庫151加以取得,將已取得之使用者資訊和往第2服務進行登錄之請求,發送至第2伺服器20。步驟S1306和S1307係被省略。
此外,圖6所示的欄601~605之配置未被變 更的輸入表單,及圖9所示的欄901~906之配置未被變更的輸入表單,稱為「第1表單」。又,圖7所示的欄601~605之配置有被變更的輸入表單,及圖11所示的欄901~906之配置有被變更的輸入表單,稱為「第2表單」。
(實施形態2)
接著,說明其他實施形態。在上記實施形態中,第1服務和第2服務係合作而進行使用者資訊之登錄處理。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中,被提供給使用者的服務係只有1個。被第1伺服器10提供給使用者的網路問卷中的輸入表單,係隨著已被使用者所輸入之內容而被重新構成。亦可沒有第2伺服器20。
圖14中圖示本實施形態中的網路問卷之輸入表單之構成例。在圖14所示的輸入表單中,針對7個提 問之每一者,準備了可選擇YES或NO之任一方的選項按鈕1401~1414。使用者係被要求針對每個提問分別選擇YES或NO之任一方。以下之說明中,將1組問題和選項按鈕之組合,稱作1個回答欄。
使用者,係在各回答欄中輸入回答。一旦指 示前往下個網頁的按鈕1415被使用者按下,則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針對每個回答欄,判別是否滿足判別條件。
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306,係判別每個回 答欄中,YES或NO之哪一方被選擇。已被輸入之內容是否有問題,並非藉由第1伺服器10或第2伺服器20,而是藉由終端裝置30來判別。
針對所有回答欄,若滿足判別條件,亦即 YES或NO之任一方有被選擇時,則控制部306係將已被輸入之回答,發送至第1伺服器10。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接收回答,將回答儲存至保存問卷之回答結果的資料庫(未圖示)。然後,控制部103,係將構成下個問題之輸入表單的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
另一方面,若至少任一個回答欄不滿足判別 條件,亦即有YES和NO之任一方都未被輸入的回答欄存在時,則控制部306係將回答未被輸入的回答欄,重新配置在比回答已被輸入之回答欄還要上方,再次顯示輸入表單。控制部306,係受理已被重新構成之輸入表單所致之來自使用者之輸入。
圖15中圖示已被使用者輸入回答的輸入表單 之構成例。在圖15中,從上數來第5個回答欄(Q5)的回答未被輸入。若第5個回答欄中沒有回答被輸入的狀態下,按鈕1415被使用者按下,則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判別第5個回答欄不滿足判別條件,如圖16所示,將未被輸入回答的第5個回答欄配置在最上面,在其下配置其他回答欄。在圖16中,從上起依序配置:回答未被輸入之第5個回答欄、第1個回答欄、第2個回答欄、第3個回答欄、第4個回答欄、第6個回答欄、第7個回答欄。
因此,回答未被輸入之回答欄,係被配置在最初被使用者注目之可能性最高的上方。使用者可以立即判斷應該重新檢視哪個回答欄才可。
控制部306,係亦可將回答未被輸入之回答欄,以比其他回答欄更加相對性強調的態樣而加以顯示。例如,控制部306係亦可藉由回答欄顯示顏色之變更、字型大小之放大、閃爍、影像之附加等,來強調回答未被輸入之回答欄。
圖17係被第1伺服器10和終端裝置30所執行的、表示針對問卷之回答之受理處理的流程圖。
首先,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將構成輸入表單的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30(步驟S1701)。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構成輸入表單的資料,從第1伺服器10予以接收,將輸入表單顯示 在顯示器351。控制部306,係受理來自使用者之輸入(步驟S1702)。
使用者,係在回答欄中輸入回答,按下按鈕 1415。一旦按鈕1415被按下,則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確認已被輸入之內容(步驟S1703)。控制部306,係確認所有的回答欄是否都被正確輸入回答。
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306係針對各回答 欄,若有任1個選項按鈕被選擇則判別該欄是滿足判別條件,若任何選項按鈕都未被選擇則判別該欄係不滿足判別條件。
若判別所有的欄都滿足判別條件(步驟 S1704;NO),則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所被輸入之回答發送至第1伺服器10(步驟S1705)。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從終端裝置30接收回答,保存在記憶部101中(步驟S1706)。
另一方面,若判別有至少任一欄不滿足判別 條件(步驟S1704;YES),則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輸入表單予以重新構成(步驟S1707),將輸入表單顯示在顯示器351(步驟S1708),從使用者受理輸入。
亦即,控制部306,係將任一選項按鈕都未被 選擇的回答欄配置在最上面,在其下配置其他回答欄。未被使用者輸入回答的回答欄,係被配置在使用者注目度高的最上面之位置。
然後,控制部306係回到步驟S1702之處 理。直到所有回答欄都滿足判別條件為止,輸入表單之重新構成會被重複,從使用者受理輸入。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即使被提供給使用者 的服務只有1個的情況下,使用者仍可立刻判斷應輸入之項目、或應重新輸入的項目,提高輸入之效率。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對於1個回答欄是有2 個選項按鈕建立對應,但選項按鈕的數目係可為3個以上,或亦可只有1個。
亦可取代選項按鈕,改為可讓使用者同時選 擇2個以上的勾選盒。控制部306,係亦可在被打上勾選標記的回答欄之數目超過了能夠同時選擇的上限數的情況下,判別已被輸入之內容有問題,在沒有超過上限數的情況下,判別已被輸入之內容沒有問題。
亦可取代選項按鈕,改為採用可讓使用者輸 入任意字串的文字盒。控制部306,係若已被輸入之文字數是所定文字數以上,則判別已被輸入之內容有問題,若已被輸入之文字數未滿所定文字數,則判別已被輸入之內容沒有問題。
又,複數回答欄亦可由選項按鈕、勾選盒、文字盒等各自互異的型態來構成之。
(實施形態3)
接著,說明其他實施形態。在本實施形態中,被第1伺服器10提供給使用者的電子購物中心裡的訂購內容確 認畫面,是隨著訂購內容而被重新構成。亦可沒有第2伺服器20。
圖18係圖示購物中心中所販售之商品之清單 的顯示例。顯示器351中係顯示有:含有商品之影像1810(在圖18中係為1810A,1810B,1810C,1810D這4個)和店名和商品名和價格的商品資訊、用來指示顯示使用者所登錄之購入清單(一般稱為「推車」或「購物籃」的推車鈕1820。
商品之影像1810上係被附加有前往顯示更詳 細之商品資訊之網頁的連結。一旦影像1810之顯示領域被使用者所點擊或觸碰,則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令其遷移至顯示更詳細之商品資訊的網頁。此外,影像1810之顯示領域被使用者所點擊或碰觸這件事,簡單稱之為影像1810被選擇、或影像1810被按下。
圖19中係圖示,影像1810A被選擇後所被顯 示的,顯示對應於影像1810A之商品的相關之詳細商品資訊的網頁。
一旦購入按鈕1910被按下,則控制部306係 將所被顯示的商品追加至使用者之購入清單的指示,發送至第1伺服器10。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從終端裝置30接收指示,與使用者ID建立對應而將購入清單儲存至記憶部101。
一旦變更按鈕1920被按下,則控制部306係變更商品之訂購數。
於圖18中,一旦推車按鈕1820被按下,則 控制部306係從第1伺服器10取得購入清單,如圖20所示般地顯示購入清單。購入清單中係含有,表示已被使用者所選擇之商品的商品資訊2010(圖20中係為2010A,2010B,2010C,2010D,2010E這5個)。
圖20係為商品之訂購數全部為1個時的購入 清單之顯示例。商品之訂購數全部為1個時,控制部306係將被追加至購入清單的時刻越晚的商品資訊之顯示位置,設定成越上面。亦即,表示最近才被追加之商品的商品資訊,是被配置在最上面。
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306係判別對應於 訂購數只有1個的商品所對應之商品資訊是滿足判別條件,訂購數為2個以上之商品所對應之商品資訊不滿足判別條件。
訂購數為複數的商品被購入清單中所包含的 情況下,控制部306係將表示訂購數為複數之商品的商品資訊,配置在比表示訂購數為1個之商品的商品資訊還要上面。
圖21中圖示訂購數非1個之商品被購入清單 中所包含時的購入清單之顯示例。此處,商品「礦泉水」之訂購數係為2個。控制部306,係將表示訂購數不是1個之商品「礦泉水」的商品資訊2010E配置在最上面,在其下,配置訂購數為1個之其他商品資訊2010A,2010B,2010C,2010D。
亦即,終端裝置30,係藉由將表示訂購數不 是1個之商品的商品資訊,配置在使用者的注目度相對較高的地方,藉此以促進使用者確認訂購數是否有誤。
控制部306係亦可將表示訂購數不是1個之 商品的商品資訊,以比其他商品資訊更為相對性強調的態樣而加以顯示。例如,控制部306係亦可藉由商品資訊顯示顏色之變更、字型大小之放大、閃爍、影像之附加,來強調表示訂購數不是1個之商品的商品資訊。
圖22係被第1伺服器10和終端裝置30所執 行的、表示購入清單之更新處理的流程圖。
使用者係使用例如圖18、圖19、圖20所示 的畫面,選擇慾購入的商品,將商品追加至購入清單。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一旦圖18所示 的推車按鈕1820被按下,則將使用者ID發送至第1伺服器10,將最新之購入清單之取得,對第1伺服器10進行要求(步驟S2201)。
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從記憶部101取得購入清單,將已取得之購入清單,發送至終端裝置30(步驟S2202)。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將已取得之購入清單,顯示在顯示器351。
此處被終端裝置30所取得的購入清單中係至少含有:用來特定商品的識別資訊、和商品之訂購數。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判別已取得之購入清單中所含之商品資訊是否滿足判別條件,亦即,已 取得之購入清單之中,是否含有訂購數為複數之商品(步驟S2203)。
若不含訂購數為複數之商品(步驟S2203; NO),則進入步驟S2205。若含訂購數為複數之商品(步驟S2203;YES),則控制部306係將購入清單予以重新構成(步驟S2204),顯示在顯示器351(步驟S2205)。
亦即,控制部306,係如圖21所示,將訂購 數為複數之商品所對應之商品資訊配置在最上面,在其下,配置訂購數為1個之商品所對應的商品資訊。
若訂購數為複數之商品並非只有1個時,則 控制部306係將訂購數為複數之商品所對應之商品資訊,被追加至購入清單的時刻越新就配置在越上面。
使用者,係瀏覽已被重新構成的購入清單, 確認訂購數中有無錯誤。由於訂購數為複數之商品所對應之商品資訊,是被配置在對使用者而言注目度較高的地方,因此對使用者而言容易確認。使用者,係觀看已被重新構成的購入清單,可更簡單地確認訂購內容有沒有錯誤。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從使用者受理 指示輸入(步驟S2206)。此處所被受理的指示輸入中係有:變更購入清單的指示輸入、根據購入清單而指示購入的指示輸入等。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在受理了根據 購入清單而指示購入的指示輸入時,將根據購入清單而購 入的意旨,通知給第1伺服器10。其後,藉由終端裝置30和第1伺服器10,進行將商品之費用予以結帳的結帳處理。
終端裝置30的控制部306,係在受理了變更 購入清單的指示輸入時,則根據來自使用者之輸入而向第1伺服器10指示購入清單之變更(步驟S2207)。例如,控制部306係受理變更訂購數的指示輸入,向第1伺服器10指示訂購數之變更。
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更新記憶部 101中所被記憶之購入清單(步驟S2208)。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使用者係可容易判斷 輸入有沒有錯誤,減少錯誤訂購。
本發明係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亦可做各種 的變形及利用。又,上述實施形態的各構成要素亦可自由組合。
輸入表單中所被輸入之內容的檢查,係可由 第1伺服器10(或第2伺服器20)來進行,或可由終端裝置30來進行。
又,輸入表單的重新構成,係可由第1伺服 器10(或第2伺服器20)來進行,或可由終端裝置30來進行。
例如,於第1實施形態中,亦可為,欄601~ 605中是否分別被輸入至少1個文字等這類簡易的檢查是由終端裝置30來進行,使用者ID是否重複等這類較進階 的檢查則是由第1伺服器10(或第2伺服器20)來進行。
於第1實施形態中,在輸入表單中,亦可取 代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文字輸入的欄601~605,或是除了欄601~605以外,還加上含有選項按鈕或勾選盒。
上記各實施形態中的”欄”,係除了文字盒 之外,亦可還包含有選項按鈕、勾選盒、清單盒、下拉式清單、複合盒等物件。
於第1實施形態中,亦可將第1服務和第2 服務之雙方,由第1伺服器10提供給終端裝置30。此情況下,第1伺服器10之記憶部101係儲存第1資料庫151和第2資料庫251之雙方。然後,第1伺服器10的控制部103,係根據第1資料庫151中所儲存之使用者資訊而向終端裝置30提供第1服務,根據第2資料庫251中所儲存之使用者資訊而向終端裝置30提供第2服務。 第2伺服器20係不需要。
若依據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在使用者對複數項目進行輸入的場面中,理想適合於將應注目之項目以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加以提示的資訊處理系統、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1‧‧‧資訊處理系統
2‧‧‧顯示控制部
3‧‧‧受理部
4‧‧‧判別部
5‧‧‧取得部
6‧‧‧輸入部

Claims (10)

  1.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控制部,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和受理部,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和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前記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前記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前記顯示控制部,係於前記第2表單中,將前記不足欄配置在比前記充足欄還要上方而顯示。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前記判別部,係針對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若前記欄之中有被從前記使用者輸入資訊時則判別為前記欄滿足前記判別條件,若前記欄之中沒有被從前記使用者輸入資訊 時則判別為前記欄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前記資訊處理系統,係將從前記使用者受理購入商品之指示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給前記使用者;前記第1表單中係含有複數筆商品資訊,該商品資訊係有表示前記使用者所購入之商品的欄、和表示前記使用者所購入之商品之個數的欄,被建立對應;前記判別部,係判別前記個數為1個之商品所對應的欄是滿足前記判別條件,判別前記個數非1個之商品所對應的欄是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
  5.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前記顯示控制部,係於前記第2表單中,將前記不足欄配置在比前記充足欄還要相對性強調而顯示。
  6. 一種資訊處理系統,其特徵為,具備:取得部,係隨應於來自終端裝置的含有使用者識別資訊之要求,而將前記要求中所含之使用者識別資訊所被預先建立對應而記憶之使用者屬性,加以取得;和輸入部,係在第1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當中,對於前記已被取得之使用者屬性所對應的欄,輸入前記已被取得之使用者屬性;和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和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 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和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7.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資訊處理系統,其中,前記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當中,在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欄之中顯示前記已被取得之使用者屬性,在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複數欄當中,將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欄予以空白顯示。
  8.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具備:顯示控制步驟,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和受理步驟,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和判別步驟,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於前記顯示步驟中,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 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於前記受理步驟中,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9. 一種記憶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其特徵為,令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顯示控制部,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受理部,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前記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前記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10. 一種程式,其特徵為,令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顯示控制部,係令含有複數欄的第1表單,被顯示在終端裝置;受理部,係從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判別部,係判別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之每一者,是否滿足前記欄所被預先建立對應之判別條件;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若有不滿足前記判別條件的不足欄存在,則前記顯示控制部係在前記第1表單中所含之已被進行前記輸入的前記複數欄當中,令前記不足欄優先於滿足前記判別條件之充足欄而配置的第2表單被顯示在前記終端裝置,前記受理部係從前記使用者受理對前記第2表單中所含之前記複數欄的輸入。
TW103138042A 2013-11-14 2014-11-03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TWI515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80821 WO2015071997A1 (ja) 2013-11-14 2013-11-14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8174A true TW201528174A (zh) 2015-07-16
TWI515677B TWI515677B (zh) 2016-01-01

Family

ID=5170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8042A TWI515677B (zh) 2013-11-14 2014-11-03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3458B2 (zh)
JP (1) JP5596890B1 (zh)
TW (1) TWI515677B (zh)
WO (1) WO20150719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61543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Value App, LLC User interface for life insurance valuation
JP2021005174A (ja) * 2019-06-25 2021-01-14 株式会社メルカリ 出品物表示プログラム、サーバ装置、出品物表示方法及び出品物取引システム
WO2023037657A1 (ja) * 2021-09-09 2023-03-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データ解析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解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3351B1 (en) * 1999-08-31 2008-03-11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JP2002015184A (ja) * 2000-04-28 2002-01-18 Dental Supply:Kk 化粧品紹介システム及び肌の危険度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US7080321B2 (en) * 2000-06-23 2006-07-18 Aspect Software, Inc. Dynamic help option for internet customers
JP4033618B2 (ja) 2000-09-05 2008-0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ポップアップ表示装置
US7346652B2 (en) * 2002-05-13 2008-03-18 First Data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data validation
JP2004290525A (ja) 2003-03-27 2004-10-21 Osaka Gas Co Ltd 健康診断支援システム
US20050261558A1 (en) * 2004-04-15 2005-11-24 Eaton Charles B Disease risk evaluation tool and method
JP2006031582A (ja) * 2004-07-21 2006-02-02 Alpine Electronics Inc 懸賞応募システム
US20060271885A1 (en) * 2005-05-25 2006-11-30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Automatic database entry and data format modification
JP4796465B2 (ja) * 2006-09-12 2011-10-19 Gmoインターネット株式会社 注文受付サーバ、注文受付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04229A (ja) * 2007-10-19 2009-05-14 Toshiba Solutions Corp 入力チェック装置および入力チェック方法
US8356247B2 (en) * 2008-12-16 2013-01-15 Rich Media Worldwide, Llc Content render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8380710B1 (en) * 2009-07-06 2013-02-19 Google Inc. Ordering of ranked documents
US20110314376A1 (en) * 2010-06-18 2011-12-22 Michael Dearman Method and system that displays a tooltip
US20130238972A1 (en) * 2012-03-09 2013-09-12 Nathan Woodman Look-alike website scoring
US20140279484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Bottomline Technologies (D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received clearing information for implementing a global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P3161668B1 (en) * 2014-06-26 2020-08-05 Google LLC Batch-optimized render and fetch archite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03458B2 (en) 2022-08-02
US20160224529A1 (en) 2016-08-04
JP5596890B1 (ja) 2014-09-24
WO2015071997A1 (ja) 2015-05-21
JPWO2015071997A1 (ja) 2017-03-09
TWI515677B (zh) 201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7927B1 (ko) 이벤트 리뷰들을 획득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97804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nected sales associate services
JP2019505935A (ja) 電子取引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206122A1 (en) Point of sale normalization and extension services for invoice management
US11017052B1 (en) Electronic forms interaction framework for a consistent user experience
US10628872B2 (en) Brow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owsing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TWI537856B (z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memory media
TWI515677B (z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US9076169B2 (en) Digital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7650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24437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gift list of items and managing distribution of items from the gift list of items by sharing one or more items on an item and personal level among different purchasers or groups of purchasers of the items
WO201602462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05129B2 (ja) 会計情報処理装置、会計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20615B1 (ja) 電子ショッピングモールシステム、端末、表示制御方法、記録媒体、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Ravensbergen Building E-commerce solutions with WooCommerce
JP5882812B2 (ja) 買い物支援装置、買い物支援方法および買い物支援プログラム
US20190392018A1 (en) Displaying Data Using Enhanced Functionality
JP668406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24295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gram, and web server
JP6558078B2 (ja) 電子レシート発行システム、電子レシート発行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400588A (zh) 酒店搜索及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Magazine How To Create Selling E-Commerce Websites, Vol. 2
JP7147516B2 (ja) 広告作成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44935B1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021868A (ja) 顧客が選択可能な印刷オプションで編纂物をオンライン生成およびオンデマンド印刷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