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6842A - 收納構造 - Google Patents

收納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6842A
TW201526842A TW103145880A TW103145880A TW201526842A TW 201526842 A TW201526842 A TW 201526842A TW 103145880 A TW103145880 A TW 103145880A TW 103145880 A TW103145880 A TW 103145880A TW 201526842 A TW201526842 A TW 2015268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ing device
storage space
air blow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5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toshi Nakajima
Souichiro Kawat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26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842A/zh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Cabinets, Racks, Or The Like Of Rigid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收納構造,可進行朝由間隔板分隔出之空間的送風、以及使收納空間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循環的送風,且可尋求裝置構成之簡單化。 本發明之收納構造,設置有朝前方具有開口之收納空間2內送風的送風裝置1,並設置有開閉該收納空間之前方開口的門體9,其特徵為:係將區隔該收納空間的間隔板7,設置為在間隔板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該門體的背面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空間3,將該送風裝置的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設置為朝向與該收納空間之進深方向垂直的方向開口之構造;且將該送風裝置,配置為可沿進深方向任意移動到下列二個位置之構造:使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開口於在該收納空間的進深方向中之該間隔板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該門體的背面之間的位置;以及使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開口於在由該間隔板分隔出之空間中的位置。

Description

收納構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設置有朝收納空間內送風之送風裝置的收納構造。
過去,已知一種設置有將收納空間內除菌或除臭之裝置的收納構造。 例如,下述專利文獻1中,提出一種鞋櫃,在對向之側壁間設置複數層架子,並設置離子產生器及送風機以於各層分別在收納空間的寬幅方向形成離子風。此外,使此一鞋櫃為,在一方的內側面之前方側設置有離子產生器及送風機,亦在另一方的內側面之裡側設置有離子產生器及送風機的構成。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00590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鞋櫃中,必須於前方側設置送出離子風之離子產生器及送風機,並於裡側設置送出離子風之離子產生器及送風機,尚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進行朝由間隔板分隔出之空間的送風以及使收納空間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循環的送風,且可尋求裝置構成之簡單化的收納構造。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收納構造,設置有朝前方具有開口之收納空間內送風的送風裝置,並設置有開閉該收納空間之前方開口的門體,其特徵為:係將區隔該收納空間的間隔板,設置為在間隔板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該門體的背面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空間,將該送風裝置的吸入口及吹出口,設置為朝向與該收納空間之進深方向垂直的方向開口之構造;且將該送風裝置,配置為可沿進深方向任意移動到下列二個位置之構造:使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開口於在該收納空間的進深方向中之該間隔板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該門體的背面之間的位置;以及使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開口於在由該間隔板分隔出之空間中的位置。
本發明中,可使該送風裝置,呈長條狀,為在長邊方向兩端側設置有該吸入口及該吹出口之構造。 此外,本發明中,可使該送風裝置,呈沿著該收納空間之內面安裝的長筒狀。 此外,本發明中,可使該送風裝置,將長邊方向沿著上下方向而設置。 【本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收納構造,藉由成為如同上述之構成,而可進行朝由間隔板分隔出之空間的送風以及使收納空間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循環的送風,且可尋求裝置構成之簡單化。
【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依據附圖,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圖1~圖3為,示意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的一例之圖。 另,圖2中,將設置在組裝於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的送風裝置之各機器與過濾器等不斷開地圖示,圖3中,省略門體等之圖示。 此外,以下之實施形態中,以與該收納構造之收納空間相對的狀態為基準,使接近的前方側為前方,使其相反側為後方,此外,以此一狀態為基準,解釋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等方向。
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如圖1及圖3所示,為設置有朝前方具有開口之收納空間2內送風的送風裝置1,並設置有開閉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的門體9之構造。此外,該收納構造為如下構造:將區隔收納空間2之間隔板7,設置為在間隔板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門體9的背面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空間,並將送風裝置1的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設置為朝向與收納空間2之進深方向垂直的方向開口。
收納空間2,如圖1及圖3所示,係以構成收納空間2之內面的頂面4、底面4A、左右的內側面4B、4B及裡側面5加以區隔。此等頂面4、底面4A、左右的內側面4B、4B及裡側面5,亦可藉由住宅等建築物內之天花板面或地板面(玄關地面)、壁面等構成。亦即,可將收納構造,應用在設置於建築物內之收納室(壁櫥)。另外,亦可使其為由板材構成此等頂面4、底面4A、左右的內側面4B、4B及裡側面5中之任一面的態樣。例如,可為使頂面4、底面4A及裡側面5,分別為天花板面、地板面(玄關地面)及壁面,使左右的內側面4B、4B之雙方或一方,以縱間隔板(側板)等構成的態樣等。進一步,亦可取代此等態樣,將具有天板、底板(地板)、左右的側板及背板之呈略箱狀的收納箱體之內面,理解作為區隔收納空間2之頂面4、底面4A、左右的內側面4B、4B及裡側面5。
門體9,在本實施形態中,係藉由鉸鏈等轉動連結構件以可任意轉動的方式支持之旋轉門9。此外,如圖3所示,在收納空間2的收納寬度尺寸(左右尺寸)較大之情況,例如,可為藉由互為相同構造之二片旋轉門9、9而使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開閉的雙開門(雙開旋轉門)。此外,亦可使其為將此等旋轉門9、9各自之一側端部,於左右的內側面4B、4B之前方側部位,藉由轉動連結構件而以可任意轉動的方式連結之構成。另外,亦可使此等旋轉門9、9,為在關閉狀態下彼此之另一側端部互相接近或抵接的構成。 另,可在此等旋轉門9、9中之一方的旋轉門9之另一側端部,設置成為另一方的旋轉門9之另一側端部的門擋之門擋部。此外,亦可於收納空間2之頂面4或底面4A等,設置與此等旋轉門9、9之另一側端部抵接的門擋部。
此外,作為開閉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的旋轉門9、9,不限為雙開門,亦可為藉由一片旋轉門9開閉的單片門。進一步,作為開閉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的門體,不限為此等藉由轉動連結構件而可任意轉動的旋轉門9。例如,亦可使門體9,為可平行滑行狀地任意滑動之複數片滑行門,或將複數片門板以可任意摺疊展開的方式連結之摺疊門。另,在使門體9為滑行門之情況,後述門體9之關閉狀態的背面,與開放狀態的背面在收納空間2之進深方向中呈同一平面狀,此外,在平行滑行狀地設置有複數片門體9之情況,亦可將其作為裡側之門體9的背面理解。另外,如同上述地,將收納構造應用於設置在建築物內之收納室(壁櫥)的情況,可適當地設置裝設門體9之門框等。
間隔板7,如圖1所示,使其進深尺寸為較收納空間2的進深尺寸(自關閉狀態之旋轉門9的背面起至裡側面5為止之沿著進深方向的尺寸)更小之尺寸。本實施形態中,間隔板7的後端面與裡側面抵接,使其為將前方開口側的區域(前方開口側區域)3,涵蓋收納空間2之前方側全體地設置的構成,該前方開口側區域,具有收納空間2的進深方向中之間隔板7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旋轉門9的背面之間的空氣流通空間。 藉由此等間隔板7,在收納空間2之裡側區域形成分隔為複數個的空間。
此外,自此間隔板7的前端起至關閉狀態之旋轉門9的背面為止之沿著前後方向的尺寸,係以使後述位於前方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所產生的氣流在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平順地循環的方式,此外亦因應送風裝置1之設置態樣等,加以適當設定。若自此一間隔板7的前端起至關閉狀態之旋轉門9的背面為止之沿著前後方向的尺寸(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的前後尺寸)過小,則位於前方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所產生的氣流有變得難以在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平順地循環的傾向。另一方面,若此一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的前後尺寸過大,則收納空間2內之收納效率有降低的傾向。 自如同上述之各種觀點等來看,例如,可使此一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的前後尺寸,為30mm~300mm程度。此外,圖例中,使由間隔板7分隔出的收納空間2之裡側區域的前後尺寸,為較此一前方開口側區域3的前後尺寸更大之尺寸。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及圖3所示,使間隔板7為厚度方向沿著上下方向之層板(橫間隔板)7,俾以上下區隔收納空間2,為設置有複數片層板7的構成。亦即,使其為在除了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以外的裡側區域,形成由層板7上下分隔為複數個的空間之構成。 此外,本實施形態為,設置層板7,以在區隔收納空間2左右之左右的內側面4B、4B之間形成既定間隙的構成。亦即,使本實施形態為,以在各內側面4B、4B及與其等對向之層板7的側端面之間形成既定間隙的方式配置層板7,涵蓋收納空間2之左右兩側各自全體地,設置既定間隙區域的構成。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於收納空間2之左右兩側空間,各自將複數片層板7上下隔著間隔而設置。另外,顯示將收納空間2之左右兩側空間,分別藉由複數片層板7上下更精細地區隔之小分隔空間的例子。圖例中,雖顯示使收納空間2之左右兩側空間的左右尺寸為彼此相同之尺寸的例子,但亦可為彼此相異之尺寸。此外,圖例中,雖顯示在左右兩側空間之略相同高度位置設置複數片層板7的例子,但亦能夠以在左右之各空間中成為不同高度位置的方式設置層板7。另,圖例中,雖顯示在左右兩側空間,分別設置9片層板7的例子,但亦可在左右兩側空間分別設置適當片數之層板7。
此外,本實施形態,不使其為藉由收納空間2之內側面4B、4B與縱間隔板等,支持各層板7之左右方向兩端部的態樣,而使其為於上下呈長條之柱狀(棒狀)構件6、6藉由托架等支持具加以支持的態樣。若為此等構成,則可將收納空間2,於左右方向(收納寬度方向)區分為複數個,且與例如以縱間隔板支持之構造相比,可使送風裝置1所產生的氣流,容易到達由各層板7區隔為上下層之各收納空間。
圖例顯示,將3根柱狀構件6、6、6,分別沿著收納空間2之裡側面5設置的例子。另,不限為如此地藉由左右之柱狀構件6、6支持層板7的後端側之態樣,亦可使其為藉由左右之柱狀構件6、6,支持層板7的前後方向中間部位或複數處之態樣。 此外,亦可使複數片層板7中之至少一片(或全部),例如,呈設置有貫通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之多個孔的多孔狀。 另外,各層板7,亦可改變上下之配置位置。
此外,作為區隔收納空間2的態樣,並不限為如同上述之態樣,亦可採用各種區隔態樣。例如,可在左右兩側空間之雙方或一方,設置收納上下較長的靴子或傘等長型物品之空間、或收納衣物類等之空間。亦即,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可收納外套或上衣等衣物類、鞋子等鞋履或小物、靴子等長型物品等,為適合設置於玄關地面或玄關地板等之玄關收納構造。此一情況,可適當設置懸掛衣物類或長型物品等之懸吊構件。 另,本實施形態中,雖顯示於左右方向設置複數片層板7,以將收納空間2在左右方向區分為複數個的例子,但亦可取代此等態樣,使其為在左右方向設置單一層板7的構造。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如圖1所示,係將送風裝置1,配置為可於進深方向,在使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其開口位於前方開口側區域3的位置、與使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其開口位於由層板(間隔板)7分隔出之空間中的位置,任意移動之構造。亦即,使其為將送風裝置1,配置為可在圖1(a)所示的前方側位置、與圖1(b)所示的裡側位置任意移動之構造。 本實施形態中,使送風裝置1為,呈長條狀,在長邊方向兩端側設置有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之構造。
此外,本實施形態,使送風裝置1,為沿著作為收納空間2之內面的內側面4B安裝之長筒狀。此外,使送風裝置1,為將其長邊方向沿著上下方向設置的構造。亦即,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及圖3所示,使呈長筒狀之送風裝置1,為將其長邊方向沿著上下方向並沿著區隔收納空間2的左右之一方的內側面4B設置之構造。此外,本實施型態為,朝向成為與收納空間2之進深方向垂直的方向之另一方的內側面4B而使送風裝置1的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開口之構造。此等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彼此係上下分離而設置,以一方在收納空間2之上下方向一方側中開口,另一方在收納空間2之上下方向另一方側中開口的方式設置。可將此等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以分別自收納空間2之頂面4及底面4A起在上下方向的四分之一程度之區域內開口的方式設置。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使送風裝置1為,具備在長邊方向兩端具有開口之筒狀導管10、以及覆蓋該筒狀導管兩端的開口之蓋部16、16的構成。 此外,筒狀導管10呈四角筒狀,使其為在朝向其另一方的內側面4B側之一側面部11的兩端側設置有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之構成。可將此一筒狀導管10,藉由押出成形而形成。此一筒狀導管10之內部空間構成將吸入口12與吹出口13連通的送風路14。另,於此一送風路14設置送風器18,將自吸入口12吸入的空氣朝向吹出口13送風。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將送風裝置1,以吹出口13成為上端側,吸入口12成為下端側的方式設置。 作為此等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如圖1所示,可為於筒狀導管10之一側面部11的寬幅方向(沿著收納進深方向的方向),將細長的複數個桿狀部沿著一側面部11的長邊方向隔著間隔設置之百葉結構狀的構造。換而言之,可使此等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由複數個狹縫狀開口構成。另,亦可取代此等態樣,使此等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由單一開口構成。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於筒狀導管10內設置過濾部17。此一過濾部17,設置在吸入口12之下游側,且位於送風器18之上游側。圖例中,顯示將過濾部17,沿著吸入口12之背面側設置的例子。 此外,使本實施形態為,在此一過濾部17設有除臭過濾器之構成。亦即,本實施形態中,使送風裝置1具有除臭功能。 另,亦可於除臭過濾器之上游側,設置預過濾器。作為此等預過濾器,可採用捕集異物之網狀過濾器等,或取代網狀過濾器,抑或在網狀過濾器之外,更採用具有塵埃等之捕集性的由不織布等構成之薄片狀或褶襉狀的集塵過濾器等。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將送風器18,以使其吹出部之吹出方向成為沿著吸入口12與吹出口13之並設方向(圖例中為上下方向)的方向之方式,設置於送風路14內。圖例中,顯示使送風器18鄰接於筒狀導管10內之吹出口13的吸入口12側而設置,以將送風路14於空氣流通方向(上下方向)區分之例子。 作為此等送風器18,可為使軸方向沿著筒狀導管10的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軸流式風扇,另外,亦可為多葉式風扇或橫流扇等,此一情況,可適當地將配置位置等變形。
另,圖例中,雖顯示配置有單一送風器18的例子,但亦可配置複數個送風器18。例如,可為如在吸入口12側亦設置有送風器的態樣。 此外,圖例中,顯示在此一送風器18之吹出側(下游側)設置引導壁部,該引導壁部將送風器18之吹出部與筒狀導管10之吹出口13連通,引導以使自送風器18吹出的氣流朝向吹出口13側改變之例子。另,可於吸入口12側亦設置引導壁部,引導以將自吸入口12吸入的氣流朝向吹出口13側改變。
另外,本實施形態,如圖2所示,於送風裝置1,設置釋放具有除菌・消臭作用的離子之離子產生部19。亦即,本實施形態中,使送風裝置1,具備除菌・消臭功能。此一離子產生部19,以使其離子吹出部在送風器18之吹出側(下游側),並在吹出口13之上游側中開口的方式設置。圖例中,顯示將離子產生部19,設置為其離子吹出部與送風器18之吹出部大略對向,且在引導壁部中開口的例子。 作為此等離子產生部19,可為釋放帶電微粒子水之靜電霧化裝置19,帶電微粒子水,係具備除菌・消臭作用的具有奈米尺寸(例如5nm~20nm程度)之粒子徑的帶電微粒子液滴,可在空氣中以水霧狀態漂浮。另,作為離子產生部19,不限於此等靜電霧化裝置,亦可採用釋放具有除菌・消臭作用的離子之離子產生器、或釋放負離子之負離子產生器等。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為設置有以將上述送風裝置1以可於進深方向任意移動的方式保持之保持部8、15的構造。保持部8、15為,將送風裝置1,在使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其開口位於前方開口側區域3中的前方側位置、及使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其開口位於由層板(間隔板)7分隔出之裡側區域中的裡側位置,以可任意移動的方式保持之構成。 本實施形態,如圖1(a)所示,係在前方側位置中,使送風裝置1全體位於前方開口側區域3位置之構成。亦即,使送風裝置1之沿著收納進深方向的尺寸,為較前方開口側區域3的前後尺寸更小之尺寸。另,不限為此等態樣,亦可為使位於前方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的至少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全體在前方開口側區域3中開口之構成。
另外,本實施形態,如圖1(b)所示,為在裡側位置中,使送風裝置1(的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位於由層板7分隔出之裡側區域中的進深方向略中央位置之構成。 此外,本實施形態為,在裡側位置中,以使送風裝置1的吸入口12與吹出口13在由層板7上下分隔出之不同空間中開口的方式,設置送風裝置1及層板7之構造。圖例為,在裡側位置中,以使送風裝置1的吸入口12在由最下層之層板7與和其於上層側鄰接之層板7分隔出的空間中開口之方式,設置送風裝置1及此等層板7、7之構造。另外,在裡側位置中,以使送風裝置1的吹出口13在由最上層之層板7與和其於下層側鄰接之層板7分隔出的空間中開口之方式,設置送風裝置1及此等層板7、7之構造。另,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等態樣,亦可使其為因應層板7之配置態樣與送風裝置1之構成等,而使位於裡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的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在適當處開口之構造。
另,本實施形態為,可將送風裝置1,收納於上述收納空間2之左右兩側的既定間隙區域中之一方的內側面4B側之間隙區域構成(參考圖3)。亦即,可在一方的內側面4B與和其對向之層板7的側端面之間,收納送風裝置1。此外,使上述收納空間2之左右兩側的既定間隙區域中之另一方的內側面4B側之間隙區域,為空氣流通空間。若為此等構成,則可使送風裝置1的分別將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予以開口之空間的空氣有效率地循環,可有效地施行收納在此等空間之收納物的除臭,或除菌・消臭等。
作為如同上述地將送風裝置1以可任意移動的方式保持在前方側位置與裡側位置之保持部8、15,可採用各種構造之保持部8、15。本實施形態為,於收納空間2之內面側(一方的內側面4B側)設置保持軌8,於送風裝置1側,設置與此一保持軌8卡合保持之卡合部15的構造。作為此等保持軌8,可為設置有引導溝,將其長邊方向沿著收納進深方向配置,使其往朝向上方開口之長邊方向延伸的構成。此外,作為卡合部15,可具備插入此一保持軌8之引導溝的卡止片部、可於引導溝內移動之轉動體(滾輪)等。
圖例顯示,在送風裝置1中的與收納空間2之一方的內側面4B相對之部位的上下端部,分別設置卡合部15、15之例子。此外,顯示以成為配合此一送風裝置1之卡合部15、15的高度位置之方式,上下分離而沿著收納空間2之一方的內側面4B設置保持軌8、8之例子。 另,於此等保持部8、15,設置抑制位於前方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的進一步往前方側之移動的止動部、及抑止位於裡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的進一步往裡側之移動的止動部。作為此等止動部,例如可為設置在保持軌8(引導溝)的長邊方向兩端部之止動片部等。 此外,可於此等保持部8、15,設置抑制位於前方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的往裡側之移動的抑制部、及抑制位於裡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的往前方側之移動的抑制部。若為此等構成,則可抑制位於前方側位置及裡側位置之送風裝置1的朝未預料之進深方向的移動。作為此等抑制部,可為設置在保持軌8的長邊方向兩端部附近部位之彈簧片部或凹部、凸部等。
另,圖例中,雖顯示將保持軌8沿著一方的內側面4B固定,將卡合部15沿著送風裝置1中的與收納空間2之一方的內側面4B相對之對面部固定的例子,但並未限定於此等態樣。例如,亦可使其為將此等保持軌8及卡合部15中之一方,設置為嵌入狀之構造。若依此等構造,則可將一方的內側面4B與送風裝置1之間隙減小。 此外,作為將送風裝置1以可任意移動的方式保持於前方側位置與裡側位置之保持部8、15,不限為上述例子。例如,亦可採用朝收納進深方向伸縮之滑軌作為保持部8、15。
另外,可於筒狀導管10內,設置與送風器18及離子產生部19連接的電源部。此外,亦能夠以能夠對如同上述地可任意於進深方向移動的送風裝置1之各機器18、19供電的方式,設置可撓性之電源線、或非接觸型之供電機構。 另,亦可設置顯示此等送風器18及離子產生部19的作動狀態之顯示部等。例如,可為在筒狀導管10之一側面部11的一部分設置透光窗部,於此一透光窗部的背面側,設置因應作動狀態而點燈之發光部等以作為顯示部的態樣等。 此外,亦可於筒狀導管10之適當處或其他部位(例如收納空間2之內面或其他壁面)等,設置將送風器18、離子產生部19進行ON/OFF操作之操作部。另外,此等送風器18及離子產生部19,可個別進行ON/OFF操作,或同步進行ON/OFF操作亦可。此外,可於該送風裝置1之吸入側的適當處等,設置氣味感測器或塵埃感測器等檢測部,依據該檢測部的檢測而進行送風器18及離子產生部19的ON/OFF控制。另,亦可使其為在操作部設置計時器等,可將送風器18、離子產生部19以計時器驅動之態樣。
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藉由使其為如上述之構成,而可進行朝由間隔板(層板)7分隔出之空間的送風、以及使收納空間2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循環地的送風,且可尋求裝置構成之簡單化。 亦即,本實施形態為,將送風裝置1,配置為可於進深方向,在使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其開口位於收納空間2的進深方向中之間隔板7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門體9的背面之間的位置(前方側位置)、與使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其開口位於由間隔板7分隔出之空間中開口的位置(裡側位置),任意移動之構造。 因此,與將在前方側及裡側中分別在前方側及裡側設置送風的送風裝置之形態相比,可進行朝分隔出之空間的送風、以及使收納空間2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循環的送風,且可尋求裝置構成之簡單化。
亦即,若使送風裝置1位於前方側位置,則自吹出口13起朝包含收納空間2之空氣流通空間在內的前方開口側區域3吹出之空氣,在前方開口側區域3中自吸入口12吸入。藉此,自吹出口13吹出的氣流及朝向吸入口12的氣流變得不易被間隔板7或收納物等遮蔽,可使其於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有效率地循環。另一方面,若使送風裝置1位於裡側位置,則自吹出口13起朝由間隔板7分隔出的空間吹出,此外,在由間隔板7分隔出的空間中自吸入口12吸入。藉此,若如同本實施形態地,使送風裝置1具有除臭功能、除菌功能,則可將由間隔板7分隔出的空間之收納物等有效地除臭、除菌。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使送風裝置1為,呈長條狀,在長邊方向兩端側設置吸入口12及吹出口13之構造。因此,若使送風裝置1位於前方側位置,則可在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使氣流以更有效地大力攪拌的方式循環。另,若使送風裝置1位於裡側位置,則藉由送風裝置1與間隔板7之配置態樣,而可如同上述地在由間隔板7分隔出的一空間中吹出,在其他空間中吸入。此外,亦可使本實施形態為,在裡側位置中,以使送風裝置1的吸入口12與吹出口13在由間隔板7分隔出的單一空間中開口之方式,設置送風裝置1及間隔板7的構造。此一情況,若使送風裝置1位於裡側位置,則可使由間隔板7自其他空間分隔出的單一空間內之空氣有效率地循環。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將送風裝置1,其長邊方向沿著上下方向設置。因此,若使送風裝置1位於前方側位置,則能夠以使收納空間2之前方開口側區域3的空氣上下攪拌之方式有效率地循環。另外,若使送風裝置1位於裡側位置,則藉由送風裝置1與間隔板7之配置態樣,而可如同上述地在由層板7上下分隔出的一空間中吹出,在其他空間中吸入。此外,可使間隔板為縱間隔板7,將由此等縱間隔板7自其他空間分隔出的單一空間內之空氣上下攪拌,以使其有效率地循環。
此外,本實施形態,使送風裝置1,為沿著收納空間2之內面(內側面)4B安裝的長筒狀。因此,例如與設置為嵌入狀之送風裝置1的構造相比,可尋求構造之簡單化,另外,可提高送風裝置1之維修性等。 另,亦可取代此等態樣,將送風裝置1設置為嵌入狀。此一情況,可不設置收納空間2之一方的內側面4B側之既定間隙區域。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雖顯示使其為在收納空間2之另一方的內側面4B側設置空氣可流通之既定間隙區域的構造之例子,但亦可不設置此一區域。
另,本實施形態中,雖顯示將送風裝置1,設置為吹出口13成為上端側,吸入口12成為下端側的例子,但亦可將此等吹出口13及吸入口12設置於相反側。 此外,本實施形態,雖顯示設置有朝收納空間2內送風之單一送風裝置1的構造之例子,但亦可為設置有朝收納空間2內送風之複數個送風裝置1的構造。例如,亦可為沿著一方的內側面4B上下設置複數個送風裝置1之構造等。 另外,作為送風裝置1之設置態樣,不限為上述態樣,例如亦可為沿著作為收納空間2之內面的頂面4或底面4A設置之態樣等。亦即,可為將送風裝置1其長邊方向沿著左右方向設置之態樣等。此一情況,在將送風裝置1沿著底面4A設置的場合,亦可使最下層的空間(底面4A側的空間),為設置有懸掛衣物類或靴子等懸吊構件的空間。 此外,作為區隔收納空間2之間隔板,可取代上述層板(橫間隔板)7,或在此層板以外,更設置厚度方向沿著左右方向的縱間隔板等,將收納空間2左右區隔。
另,本實施形態中,雖顯示將設置具有除臭性的除臭過濾器之過濾部17、及釋放具有除菌・消臭作用的離子之離子產生部19,作為除臭功能構件而設置在送風裝置1的例子,但並未限定於此等態樣。例如,亦可僅設置此等過濾部17及離子產生部19中之任一方。此外,並不限於如此地於送風裝置1設置除臭功能構件,將送風裝置1作為除臭裝置1之態樣。例如,亦可於送風裝置1設置加熱器等暖風功能構件,使送風裝置1為乾燥裝置1,或於送風裝置1設置除濕器、除濕材等除濕功能構件,使送風裝置1為除濕裝置1。此外,亦可於送風裝置1,組合設置此等除臭功能構件、暖風功能構件、除濕功能構件中之2個以上,將送風裝置1,作為多功能送風裝置1。作為本實施形態之收納構造所使用的送風裝置1,可採用其他各種構成之送風裝置1。
1‧‧‧送風裝置
2‧‧‧收納空間
3‧‧‧前方開口側區域(空氣流通空間)
4‧‧‧頂面(內面)
4A‧‧‧底面(內面)
4B‧‧‧內側面(內面)
5‧‧‧裡側面
6‧‧‧柱狀構件
7‧‧‧層板(間隔板)
8‧‧‧保持軌(保持部)
15‧‧‧卡合部(保持部)
9‧‧‧旋轉門(門體)
10‧‧‧筒狀導管
11‧‧‧側面部
12‧‧‧吸入口
13‧‧‧吹出口
14‧‧‧送風路
16‧‧‧蓋部
17‧‧‧過濾部
18‧‧‧送風器
19‧‧‧離子產生部
圖1之(a)、(b),皆示意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收納構造之一例,為與圖3中的X1-X1線箭視對應之部分斷開概略縱剖面圖。 圖2係與圖1(a)中的X2-X2線箭視對應之部分斷開概略縱剖面圖。 圖3係示意同收納構造的一例之部分省略概略立體圖。
1‧‧‧送風裝置
2‧‧‧收納空間
3‧‧‧前方開口側區域(空氣流通空間)
4‧‧‧頂面(內面)
4A‧‧‧底面(內面)
4B‧‧‧內側面(內面)
5‧‧‧裡側面
6‧‧‧柱狀構件
7‧‧‧層板(間隔板)
8‧‧‧保持軌(保持部)
9‧‧‧旋轉門(門體)
10‧‧‧筒狀導管
11‧‧‧側面部
12‧‧‧吸入口
13‧‧‧吹出口
14‧‧‧送風路
15‧‧‧卡合部(保持部)
16‧‧‧蓋部

Claims (4)

  1. 一種收納構造,設置有朝前方具有開口之收納空間內送風的送風裝置,並設置有開閉該收納空間之前方開口的門體,其特徵為: 將區隔該收納空間的間隔板,設置為在間隔板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該門體的背面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空間;並將該送風裝置的吸入口及吹出口,設置為朝向與該收納空間之進深方向垂直的方向開口之構造; 且將該送風裝置,配置為可沿進深方向任意移動到下列二個位置之構造:使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開口於在該收納空間的進深方向中之該間隔板的前端與關閉狀態之該門體的背面之間的位置;以及使該吸入口與該吹出口開口於在由該間隔板分隔出之空間中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收納構造,其中, 該送風裝置係呈長條狀,為在長邊方向兩端側設置有該吸入口及該吹出口之構造。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收納構造,其中, 該送風裝置係呈沿著該收納空間之內面安裝的長筒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收納構造,其中, 該送風裝置係將長邊方向沿著上下方向設置。
TW103145880A 2014-01-10 2014-12-27 收納構造 TW2015268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3105A JP2015130942A (ja) 2014-01-10 2014-01-10 収納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842A true TW201526842A (zh) 2015-07-16

Family

ID=53898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5880A TW201526842A (zh) 2014-01-10 2014-12-27 收納構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30942A (zh)
TW (1) TW2015268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2178A (zh) * 2018-11-05 2019-04-12 泉州市博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家用鞋柜
CN110897362A (zh) * 2019-11-27 2020-03-24 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装置、鞋柜及衣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64112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収納装置
CN109527826A (zh) * 2018-11-23 2019-03-29 刘志豪 一种可调整容积的鞋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707A (ja) * 1993-05-29 1995-01-10 Yamamoto Wataru 室内空気循環装置
IT1296860B1 (it) * 1997-12-12 1999-08-02 Umberto Daldossi Unita' di igienizzazione
JP5877342B2 (ja) * 2012-03-07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収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2178A (zh) * 2018-11-05 2019-04-12 泉州市博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家用鞋柜
CN110897362A (zh) * 2019-11-27 2020-03-24 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装置、鞋柜及衣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30942A (ja) 2015-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3323B (zh) 浴室管理器
TW201526842A (zh) 收納構造
JP5877342B2 (ja) 収納装置
KR101400831B1 (ko) 연속식 에어샤워부스
TWI577942B (zh) 收納構造及使用於此收納構造之送風裝置
JP2017072320A (ja) 送風装置
JP2014240598A (ja) 収納装置
KR20230105505A (ko) 옷걸이 장치
JP6146240B2 (ja) 送風装置
JP6064852B2 (ja) 送風装置
WO2017056417A1 (ja) 収納装置
JP6952253B2 (ja) 収納装置
JP2014237018A (ja) 収納キャビネット
WO2015045363A1 (ja) 送風装置
JP5594679B2 (ja) 収納装置
JP4636470B2 (ja) 収納庫
KR101336907B1 (ko) 청정공기 순환식 물품 수납 가구
JP6146239B2 (ja) 送風装置
KR102116945B1 (ko) 다기능 신발장
CN104515238B (zh) 收纳结构及使用于其中的送风装置
JP2010259485A (ja) 送風装置
KR20230105507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751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748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499A (ko) 옷걸이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