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4829A - 自行車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524829A TW201524829A TW102147316A TW102147316A TW201524829A TW 201524829 A TW201524829 A TW 201524829A TW 102147316 A TW102147316 A TW 102147316A TW 102147316 A TW102147316 A TW 102147316A TW 201524829 A TW201524829 A TW 20152482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icycle
- seat
- link
- sliding block
- gea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自行車,其包含自行車本體、第一乘坐件、第二乘坐件及連桿模組。連桿模組之第一連桿一端樞接於第二連桿一端,第一連桿之另一端樞接第一乘坐件具有齒輪組之一端,連桿模組之第二連桿之另一端樞接第二乘坐件具有第一齒輪件之一端。藉此,使用者可藉由調整第一乘坐件、第二乘坐件與連桿模組三者之相對位置,以將自行車調整為單人或雙人之騎乘狀態。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自行車,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可變化為單人乘坐或雙人乘坐的功能之自行車。
自行車在現今生活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管是為了省錢、運動或是節能減碳…等原因,越來越多人利用自行車代替汽機車代步。
而現今一般的自行車結構,通常為車架、車輪、坐墊、龍頭裝置、腳踏裝置及傳動裝置等所組成的兩輪自行車,一部自行車只有一個坐墊提供一人騎乘,其後方的置物架負重強度有限,不適宜再承載一人,為了使一部自行車能讓兩人騎乘,通過協力踩踏達到輕鬆的效果,遂衍生出協力自行車的設計。
然而,縱使已衍生出協力自行車,若同一家庭中,若欲同時享受單人騎乘與雙人騎乘之情況下,此家庭必定需同時購買單人自行車與雙人協力車。因此,此舉將造成家庭需花費大量金錢,且亦導致家中空間產生不足之問題。
綜觀前所述,本發明之發明人思索並設計一種自行車,以期針對現有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自行車,以解決習知技術所存在之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目的,提出一種自行車,其包含自行車本體、第一乘坐件、第二乘坐件及連桿模組。自行車本體具有滑動槽,自行車本體之前端樞設有前立管,且前立管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把手及前輪。第一乘坐件可滑動地設置於滑動槽,第一乘坐件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坐墊及齒輪組,且齒輪組同軸轉動地設有第一腳踏件,第一乘坐件於自行車本體與齒輪組之間向自行車本體之後端的方向延伸而樞設有後輪,齒輪組連動後輪轉動。第二乘坐件可滑動地設置於滑動槽,並位於前立管與第一乘坐件之間,第二乘坐件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二坐墊及第一齒輪件,且第一齒輪件同軸轉動地設有第二腳踏件。連桿模組具有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第一連桿一端樞接於第二連桿一端,第一連桿之另一端樞接第一乘坐件具有齒輪組之一端,第二連桿之另一端樞接第二乘坐件具有第一齒輪件之一端,且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之樞接處相對地且同軸轉動地樞設置有二第二齒輪件,其中一第二齒輪件藉由第一鏈條連接齒輪組,其中另一第二齒輪件藉由第二鏈條連接第一齒輪件。
其中,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可相對樞轉地以由一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倒V字型形狀。
其中,當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由一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倒V字型形狀時,第一乘坐件可逐漸地靠近第二乘坐件。
其中,第一乘坐件於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一滑動塊,第二乘坐件於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二滑動塊,且第一乘坐件與第二乘坐件分別藉由第一滑動塊與第二滑動塊於滑動槽中進行位移作動。
其中,自行車較佳更可包含二固定模組,其分別設置於第一滑動塊及第二滑動塊上,以固定第一乘坐件及第二乘坐件於滑動槽中之位置。
其中,滑動槽之二內側壁分別設有導引件,各固定模組包含制動件及鎖固件,藉由其中一鎖固件連動其中一制動件,以使其中一制動件與第一滑動塊或其中一制動件與第二滑動塊夾持二導引件。
其中,第一乘坐件於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一滑動塊,第二乘坐件於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二滑動塊,且自行車更包含複數個支撐件,其中一支撐件可連接於第一滑動塊未與第一乘坐件連接之一端與第一乘坐件具有齒輪組之一端之間,其中另一支撐件可連接於第二滑動塊未與第二乘坐件連接之一端與第二乘坐件具有第一齒輪件之一端之間。
其中,自行車較佳更可包含限位件,其以預定位置而固設於滑動槽中,且預定位置可位於第一乘坐件及第二乘坐件之間。
其中,自行車較佳更可含承接件,其可拆卸地設置於第二乘坐件,且位於第二坐墊與自行車本體之間。
其中,自行車較佳更可包含中置立管,其一端可拆卸地設置於承接件,且中置立管之另一端可設有第二把手。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自行車,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此自行車可藉由調整第一乘坐件、第二乘坐件與連桿模組三者之位置及結構,藉此可提供調整為單人或雙人騎乘之狀態之便利性。
(2)此自行車可藉由限位件之設計,藉此可避免騎乘者過度調整第一乘坐件或第二乘坐件之位置,而導致於騎乘過程中,騎乘者因姿勢不良產生不適,或意外之發明問題。
(3)此自行車可藉由承接件與中置立管之設計,藉此可提供乘坐於第一坐墊之騎乘者以第二把手作為騎乘過程中之支撐物件,而無須抱著乘坐於第二坐墊之騎乘者。
1‧‧‧自行車
10‧‧‧自行車本體
100‧‧‧滑動槽
101‧‧‧前立管
102‧‧‧第一把手
103‧‧‧前輪
11‧‧‧第一乘坐件
110‧‧‧第一坐墊
111‧‧‧齒輪組
112‧‧‧第一腳踏件
113‧‧‧後輪
114‧‧‧第一滑動塊
12‧‧‧第二乘坐件
120‧‧‧第二坐墊
121‧‧‧第一齒輪件
122‧‧‧第二腳踏件
123‧‧‧第二滑動塊
13‧‧‧連桿模組
130‧‧‧第一連桿
131‧‧‧第二連桿
132‧‧‧第二齒輪件
133‧‧‧第一鏈條
134‧‧‧第二鏈條
14‧‧‧固定模組
140‧‧‧制動件
141‧‧‧鎖固件
15‧‧‧支撐件
16‧‧‧限位件
17‧‧‧承接件
18‧‧‧中置立管
180‧‧‧第二把手
10‧‧‧自行車本體
100‧‧‧滑動槽
101‧‧‧前立管
102‧‧‧第一把手
103‧‧‧前輪
11‧‧‧第一乘坐件
110‧‧‧第一坐墊
111‧‧‧齒輪組
112‧‧‧第一腳踏件
113‧‧‧後輪
114‧‧‧第一滑動塊
12‧‧‧第二乘坐件
120‧‧‧第二坐墊
121‧‧‧第一齒輪件
122‧‧‧第二腳踏件
123‧‧‧第二滑動塊
13‧‧‧連桿模組
130‧‧‧第一連桿
131‧‧‧第二連桿
132‧‧‧第二齒輪件
133‧‧‧第一鏈條
134‧‧‧第二鏈條
14‧‧‧固定模組
140‧‧‧制動件
141‧‧‧鎖固件
15‧‧‧支撐件
16‧‧‧限位件
17‧‧‧承接件
18‧‧‧中置立管
180‧‧‧第二把手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自行車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其分別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及第二示意圖。如圖所示,自行車1其包含自行車本體10、第一乘坐件11、第二乘坐件12及連桿模組13。自行車本體10具有滑動槽100,自行車本體10之前端樞設有前立管101,且前立管101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把手102及前輪103。第一乘坐件11可滑動地設置於滑動槽100,第一乘坐件11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坐墊110及齒輪組111,且齒輪組111同軸轉動地設有第一腳踏件112,第一乘坐件11於自行車本體10與齒輪組111之間向自行車本體10之後端的方向延伸而樞設有後輪113,齒輪組111連動後輪113轉動。第二乘坐件12可滑動地設置於滑動槽100,並位於前立管101與第一乘坐件11之間,第二乘坐件12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二坐墊120及第一齒輪件121,且第一齒輪件121同軸轉動地設有第二腳踏件122。連桿模組13具有第一連桿130及第二連桿131,第一連桿130一端樞接於第二連桿131一端,第一連桿130之另一端樞接第一乘坐件11具有齒輪組111之一端,第二連桿131之另一端樞接第二乘坐件12具有第一齒輪件121之一端,且第一連桿130及第二連桿131之樞接處相對地且同軸轉動地樞設置有二第二齒輪件132,其中一第二齒輪件132藉由第一鏈條133連接齒輪組111,其中另一第二齒輪件132藉由第二鏈條134連接第一齒輪件121。
其中,第一連桿130及第二連桿131可相對樞轉地以由一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倒V字型形狀。而當第一連桿130及第二連桿131由一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倒V字型形狀時,第一乘坐件11可逐漸地靠近第二乘坐件12。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自行車1係為可提供使用者能依據自身需求,自行調整為單人或雙人騎乘功能的自行車。因此,本發明之自行車1設有第一乘坐件11與第二乘坐件12,可提雙人乘坐,本發明之自行車1並設有齒輪組111、第一齒輪件121及二第二齒輪件132,可提供兩騎乘者協力提供自行車1動力,以節省兩騎乘者之體力。據此,在雙人騎乘的情況下,乘坐於第一坐墊110的騎乘者可藉由第一腳踏件112帶動齒輪組111進行轉動,以連動後輪113轉動,其中齒輪組111可以藉由鍊條帶動後輪113轉動,此為習知技術,故在此不再贅述。
乘坐於第二坐墊120的騎乘者則可藉由第二腳踏件122帶動第一齒輪件121轉動。接著,第一齒輪件121經由第二鏈條134帶動轉動其中另一第二齒輪件132,而同時帶動其中一第二齒輪件132進行轉動,進而使其中一第二齒輪件132經由第一鏈條133連動齒輪組111進行轉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之齒輪組111可為離合式變速齒輪組,因此,在乘坐於第二坐墊120的騎乘者藉由第二腳踏件122輸出動力,而乘坐於第一坐墊110的騎乘者未踩踏第一腳踏件112的情況下,乘坐於第二坐墊120的騎乘者所輸出的動力會經由上述結構的連動,而帶動後輪113轉動,而並不會連動第一腳踏件112轉動,以避免乘坐於第一坐墊110的騎乘者的腳部因而受傷。相對地,在乘坐於第一坐墊110的騎乘者藉由第一腳踏件112輸出動力,而乘坐於第二坐墊120的騎乘者未踩踏第二腳踏件122的情況下,亦不會產生連動第二腳踏件122轉動之情形。
最後,第一坐墊110的騎乘者藉由第一腳踏件112所輸出的動力,以及乘坐於第二坐墊120的騎乘者藉由第二腳踏件122所輸出的動力,皆傳輸至齒輪組111,並經由齒輪組111帶動後輪113進行轉動,而驅使自行車1進行位移。
進一步而言,本發明之自行車1之第一連桿130及第二連桿131可相對樞轉地以由一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倒V字型形狀,而使第一乘坐件11可逐漸地靠近第二乘坐件12。因此,乘坐於第一坐墊110的騎乘者即可經由第一把手102控制自行車1行車之方向。亦即,當騎乘者為單獨一人,即可藉由上述方式調整連桿模組13,而進行騎乘。其中,自行車1變為單人騎乘狀態時,使用者可將第二坐墊120及第二腳踏件122由第二乘坐件12上拆卸下,以利騎乘。
相對地,當騎乘者變為雙人時,亦可將第一連桿130及第二連桿131相對樞轉地以由倒V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一字型形狀,而將自行車1變為雙人騎乘之狀態。
由此可知,本發明之自行車1係為可提供使用者能依據自身需求,藉由調整第一乘坐件11、第二乘坐件12與連桿模組13三者之位置及結構,以自由地將自行車1調整為單人或雙人騎乘之狀態,進而無須同時購買單人自行車及雙人協力車。
此外,本發明之第一乘坐件11與第二乘坐件12可分別以快拆結構方式結合第一坐墊110與第二坐墊120。
請參閱第3圖及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及第二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及第2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自行車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乘坐件11於滑動槽100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10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一滑動塊114,第二乘坐件12於滑動槽100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10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二滑動塊123,且第一乘坐件11與第二乘坐件12分別藉由第一滑動塊114與第二滑動塊123於滑動槽100中進行位移作動。
也就是說,本發明之自行車1之第一乘坐件11本體位於滑動槽100中的部份更設有第一滑動塊114,因此,第一乘坐件11可藉由第一滑動塊114於滑動槽100中進行位移,並能提供第一乘坐件11於滑動槽100中更加穩固之功效。
相對地,本發明之第二乘坐件12本體位於滑動槽100中的部份同樣設有第二滑動塊123。因此,第二乘坐件12同樣可藉由第二滑動塊123於滑動槽100中進行位移,並能提供第二乘坐件12於滑動槽100中更加穩固之功效。
進一步地說,自行車1較佳更可包含二固定模組14,其分別設置於第一滑動塊114及第二滑動塊123上,以固定第一乘坐件11及第二乘坐件12於滑動槽100中之位置。且,滑動槽100之二內側壁分別設有導引件104,各固定模組14包含制動件140及鎖固件141,藉由其中一鎖固件141連動其中一制動件140,以使其中一制動件140與第一滑動塊114或其中一制動件140與第二滑動塊123夾持二導引件104。
舉例而言,本發明之滑動槽100之二內側壁分別設有導引件104,而第一乘坐件11可藉由第一滑動塊114於導引件104上方進行位移,且第二乘坐件12同樣可藉由第二滑動塊123於導引件104上方進行位移。再者,在騎乘者將第一乘坐件11或第二滑動塊123調整至所欲定位之位置時,騎乘者即可藉由固定模組14進行固定第一乘坐件11或第二乘坐件12於滑動槽100中之位置。
由於二制動件140分別設置於導引件104下方,且二鎖固件141分別穿設於第一滑動塊114與其中一制動件140,及第二滑動塊123與其中另一制動件140。因此,當騎乘者欲固定第一乘坐件11於滑動槽100中之位置時,即可藉由藉由其中一鎖固件141連動其中一制動件140,以使其中一制動件140與第一滑動塊114夾持二導引件104,進而固定第一乘坐件11於滑動槽100中之位置,使得第一乘坐件11於滑動槽100中無法進行位移之作動。
此外,本發明之二鎖固件141可為快拆結構。
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4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自行車與上述各實施例之自行車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乘坐件11於滑動槽100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10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一滑動塊114,第二乘坐件12於滑動槽100中的部份向自行車本體10之前端之方向延伸第二滑動塊123,且自行車1更包含複數個支撐件15,其中一支撐件15可連接於第一滑動塊114未與第一乘坐件11連接之一端與第一乘坐件11具有齒輪組111之一端之間,其中另一支撐件15可連接於第二滑動塊123未與第二乘坐件12連接之一端與第二乘坐件12具有第一齒輪件121之一端之間。
簡單地說,本發明之自行車1更可藉由分別於第一乘坐件11與第二乘坐件12設置支撐件15,以增加第一乘坐件11與第一滑動塊114,及第二乘坐件12與第二滑動塊123之整體結構更加穩固。
其中,對應第一滑動塊114之制動件140可設置於第一乘坐件11本體與其對應之支撐件15之間。相對地,對應第二滑動塊123之制動件140可設置於第二乘坐件12本體與其對應之支撐件15之間。
進一步而言,本發明之自行車1較佳更可包含限位件16,其以預定位置而固設於滑動槽100中,且預定位置可位於第一乘坐件11及第二乘坐件12之間。
也就是說,本發明之自行車1可於滑動槽100上設置限位件16,以限制第一乘坐件11與第二乘坐件12可位移之範圍,以避免騎乘者過度調整第一乘坐件11或第二乘坐件12之位置,而導致於騎乘過程中,因姿勢不良產生不適,或意外之發明。
且,限位件16所設計之預定位置可視製造商而定,或者本發明之限位件16可為可拆卸式之結構,以提供成人自行決定限位件16設置於滑動槽100上之位置。
請參閱第6圖,其係為本發明之自行車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5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自行車與上述各實施例之自行車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自行車1較佳更可含承接件17,其可拆卸地設置於第二乘坐件12,且位於第二坐墊12與自行車本體10之間。
再者,自行車1較佳更可包含中置立管18,其一端可拆卸地設置於承接件17,且中置立管18之另一端可設有第二把手180。
舉例而言,本發明之自行車1可於第二乘坐件12活動設置承接件17,承接件17可為快拆結構。並且,藉由承接件17以快拆結構方式結合中置立管18。因此,當騎乘者為雙人時,乘坐於第一坐墊110之騎乘者,即可以第二把手180作為騎乘過程中之支撐物件,而無須抱著乘坐於第二坐墊120之騎乘者,同時亦可避免因乘坐於第一坐墊110之騎乘者因需抱著乘坐於第二坐墊120之騎乘者,而導致意外之發明。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無
1‧‧‧自行車
10‧‧‧自行車本體
100‧‧‧滑動槽
101‧‧‧前立管
102‧‧‧第一把手
103‧‧‧前輪
11‧‧‧第一乘坐件
110‧‧‧第一坐墊
111‧‧‧齒輪組
112‧‧‧第一腳踏件
113‧‧‧後輪
12‧‧‧第二乘坐件
120‧‧‧第二坐墊
121‧‧‧第一齒輪件
122‧‧‧第二腳踏件
13‧‧‧連桿模組
130‧‧‧第一連桿
131‧‧‧第二連桿
132‧‧‧第二齒輪件
133‧‧‧第一鏈條
134‧‧‧第二鏈條
Claims (10)
- 一種自行車,其包含:
一自行車本體,其具有一滑動槽,該自行車本體之一前端係樞設有一前立管,且該前立管之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把手及一前輪;
一第一乘坐件,係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動槽,該第一乘坐件之兩端分別設置有一第一坐墊及一齒輪組,且該齒輪組係同軸轉動地設有一第一腳踏件,該第一乘坐件於該自行車本體與該齒輪組之間向該自行車本體之一後端的方向延伸而樞設有一後輪,該齒輪組係連動該後輪轉動;
一第二乘坐件,係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動槽,並位於該前立管與該第一乘坐件之間,該第二乘坐件之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二坐墊及一第一齒輪件,且該第一齒輪件同軸轉動地設有一第二腳踏件;以及
一連桿模組,其具有一第一連桿及一第二連桿,該第一連桿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二連桿之一端,該第一連桿之另一端樞接該第一乘坐件具有該齒輪組之一端,該第二連桿之另一端樞接該第二乘坐件具有該第一齒輪件之一端,且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之樞接處相對地且同軸轉動地樞設置有二第二齒輪件,其中一該第二齒輪件藉由一第一鏈條連接該齒輪組,其中另一該第二齒輪件藉由一第二鏈條連接該第一齒輪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其中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係相對樞轉地以由一一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一倒V字型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其中當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由該一字型形狀逐漸地變化為該倒V字型形狀時,該第一乘坐件係逐漸地靠近該第二乘坐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其中該第一乘坐件於該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該前端之方向延伸一第一滑動塊,該第二乘坐件於該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該前端之方向延伸一第二滑動塊,且該第一乘坐件與該第二乘坐件分別藉由該第一滑動塊與該第二滑動塊於該滑動槽中進行位移作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行車,其更包含二固定模組,其分別設置於該第一滑動塊及該第二滑動塊上,以固定該第一乘坐件及該第二乘坐件於該滑動槽中之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自行車,其中該滑動槽之二內側壁分別設有一導引件,各該固定模組包含一制動件及一鎖固件,藉由其中一該鎖固件連動其中一該制動件,以使其中一該制動件與該第一滑動塊或其中一該制動件與該第二滑動塊夾持該二導引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其中該第一乘坐件於該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該前端之方向延伸一第一滑動塊,該第二乘坐件於該滑動槽中的部份向該前端之方向延伸一第二滑動塊,且該自行車更包含複數個支撐件,其中一該支撐件係連接於該第一滑動塊未與該第一乘坐件連接之一端與該第一乘坐件具有該齒輪組之一端之間,其中另一該支撐件係連接於該第二滑動塊未與該第二乘坐件連接之一端與該第二乘坐件具有該第一齒輪件之一端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其更包含一限位件,係以一預定位置而固設於該滑動槽中,且該預定位置係位於該第一乘坐件及該第二乘坐件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其更包含一承接件,其係可拆卸地設置於該第二乘坐件,且位於該第二坐墊與該自行車本體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自行車,其更包含一中置立管,其一端係可拆卸地設置於該承接件,且該中置立管之另一端係設有一第二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47316A TWI614174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自行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47316A TWI614174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自行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4829A true TW201524829A (zh) | 2015-07-01 |
TWI614174B TWI614174B (zh) | 2018-02-11 |
Family
ID=54197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47316A TWI614174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自行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1417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12597B2 (en) * | 2001-09-24 | 2003-09-02 | Orlando C. Baker | Tandem bicycle adapter |
TWM274306U (en) * | 2004-12-09 | 2005-09-01 | Werner Huang | Retractable apparatus for retractable bicycle |
TWI438114B (zh) * | 2011-09-30 | 2014-05-21 | Univ Far East | Bicycle car length adjustment mechanism |
-
2013
- 2013-12-19 TW TW102147316A patent/TWI61417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14174B (zh) | 2018-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92323B (zh) | 多人騎乘三輪車 | |
TWI584990B (zh) | 轉換式滑行車 | |
US20090273155A1 (en) | Rear-pedaling standing type bicycle structure | |
KR101206502B1 (ko) | 배터리 및 페달 구동용 접이식 자전거 | |
TW201708026A (zh) | 可調整尺寸的自行車框架 | |
TWM543200U (zh) | 嬰兒三輪車 | |
US11702170B2 (en) | Extreme labor-saving bicycle | |
TWI515027B (zh) | 健身裝置的支架單元 | |
KR20080085560A (ko) | 복합적 유모차 자전거 | |
TWI614174B (zh) | 自行車 | |
CN103112531B (zh) | 一种童车 | |
CN204484511U (zh) | 一种方便拆卸带可旋转的踏板装置、插入式把手的轮椅 | |
TWI438114B (zh) | Bicycle car length adjustment mechanism | |
CN205554283U (zh) | 可转换婴幼儿车 | |
KR101527293B1 (ko) | 장애인의 신체특성을 고려한 네발자전거 | |
KR200271731Y1 (ko) | 자전거형 쇼핑카트 | |
CN203078675U (zh) | 一种新型童车 | |
TWM513821U (zh) | 腳踏車座墊結構 | |
JP3209675U (ja) | 手で漕ぐ3輪自転車ハンドバイク | |
CN213008537U (zh) | 一种可以用于单车上使用的儿童滑板车 | |
CN208530669U (zh) | 一种母婴三轮车 | |
CN209096881U (zh) | 一种辅助座椅以及电动车 | |
CN204197142U (zh) | 前驱动后转向侧倾自动平衡三轮自行车 | |
CN207106703U (zh) | 电动车坐垫调节装置 | |
TWM384813U (en) | Auxiliary bicycle frame and bicycle with the auxiliary bicycle fr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