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3821U - 腳踏車座墊結構 - Google Patents

腳踏車座墊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3821U
TWM513821U TW104208690U TW104208690U TWM513821U TW M513821 U TWM513821 U TW M513821U TW 104208690 U TW104208690 U TW 104208690U TW 104208690 U TW104208690 U TW 104208690U TW M513821 U TWM513821 U TW M5138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seat
hole
adjusting
bicy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8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Yu Liu
Original Assignee
Wen-Yu L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Yu Liu filed Critical Wen-Yu Liu
Priority to TW104208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3821U/zh
Publication of TWM513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3821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05Saddles having a seating area with multiple separate weight bear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Description

腳踏車座墊結構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腳踏車座墊結構,特別是指一種能夠橫向乘坐且左右邊分離、並隨腳踩踏板同步連動之腳踏車座墊。
隨著油價高漲及環保節能減碳意識抬頭,無需燃料之腳踏車已成為當今人們作為上班、出門之最方便交通工具,其不僅可以鍛鍊心肺,更能為保護地球避免車輛廢氣排放所造成之空氣汙染盡一份心力;但如第1圖所示,由於習用之腳踏車本體1之跨坐式座墊2僅為鐵殼包覆塑膠版,或著於其中加裝海綿進行使用,因此會使得與座墊結構2接觸之臀部、跨下會被擠壓與壓迫,長久騎乘狀態下,將會對腳踏車乘坐品質及舒適度大打折扣;且更有研究指出,當騎乘騎腳踏車時,由於尾骨會接觸該座墊結構2表面,因此於腳踏車使用期間,容易造成該陰部動脈、該攝護腺、該深部背上動脈、及陰莖與睪丸之靜脈的壓縮,如此將會危及該陰莖之血液流動。
因此,如何於騎乘腳踏車時、避免該會陰之血液管結構受到擠壓,則必須於腳踏車之座墊進行改良,使座墊中具有一合適寬度之中心通道,來避免會陰處受到擠壓,如此應為一最佳解決方案。
一種腳踏車座墊結構,係結合一腳踏車本體之座管上,該腳踏車座墊結構係包含:一底座,係固定於該於腳踏車本體之座管上,而該底座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個的固定孔;一調整座,係於兩側皆向上延伸有一支撐件,而兩側之支撐件上係皆具有一軸孔及對應該軸孔之插入孔,且兩側之支撐件中間具有一平面,並於該平面上具有一開孔,且該調整座之開孔係能對設應於該底座表面上之任一個固定孔、並使該調整座鎖固於該底座表面上;一中軸管,係用以穿過該調整座兩側之支撐件上的軸孔,而該中軸管上係具有一穿透孔,且鄰近該穿透孔更具有兩個對應於該調整座之插入孔的定位孔;兩個插入定位件,係用以於該中軸管穿入該調整座之軸孔後,該插入定位件能夠通過該調整座之插入孔、並插入該中軸管之定位孔內,以固定該中軸管與該調整座之間的連接;一連動桿,係於兩端上各具有至少一個的調整孔,而兩端之調整孔之間更具有一開孔,該連動桿之開孔係能夠對應於該中軸管之穿透孔、並透過一第一連接件使該連動桿能夠與中軸管連接;以及一座墊組,係包含一第一座墊及一第二座墊,該第一座墊與該第二座墊之間係具有一定距離,其中該第一座墊與該第二座墊相對應之邊係為一短邊,而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短邊兩側係能夠向外延伸為一長邊,另外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底部係皆具有一樞接座,該樞接座上係具有一中軸容置部及一定位孔,該樞接座之中軸容置部能夠分別使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套於該中軸管兩端上,且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樞接座上的定位孔係能夠分別對應於該連動桿兩端之調整孔、並透過兩個第二連接件分別使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能夠與該連動桿兩端連接。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底座表面之固定孔兩側係具有一軌道,且該調整座底部對應於該軌道係設置有一凹槽,以使該調整座能夠於該底座表面上前後移動,並使該調整座之開孔係能對設應於該底座表面上之任一個固定孔。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連接件係包含有一連接組件、一螺帽及一鎖固件,而該鎖固件表面僅於前端處具有螺紋。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二連接件係包含有一墊片、及一鎖固件,而該鎖固件表面僅於前端處具有螺紋。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能夠藉由調整該定位板之鬆緊來調整該中軸管的轉動角度。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能夠藉由調整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樞接座上的定位孔相對於該連動桿兩端上不同調整孔之位置,來進行調整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間的距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接近中央處設置有一凹陷部,該凹陷部係分別對應於人體之坐骨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係能夠隨著左右臀部的坐骨下壓而造成前後翻轉。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上更能夠結合一泡棉層。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一個支撐件外側面上更具有一定位孔,而該中軸管上更形成有一與該穿透孔鄰接之定位板,該定位板上係具有一調整 孔,且該定位板之調整孔係能對應於其中一個支撐件外側面上之定位孔、並使該定位板貼合鎖固於該支撐件外側面上。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底座可於座管上翻轉180度,以調整墊組前相對於把手之前、後的距離。
1‧‧‧腳踏車本體
11‧‧‧座管
12‧‧‧踏板
2‧‧‧跨坐式座墊
31‧‧‧底座
311‧‧‧固定孔
312‧‧‧軌道
32‧‧‧調整座
321‧‧‧支撐件
3211‧‧‧軸孔
3212‧‧‧定位孔
3213‧‧‧插入孔
322‧‧‧支撐件
3221‧‧‧軸孔
3222‧‧‧插入孔
323‧‧‧開孔
324‧‧‧凹槽
325‧‧‧鎖固件
33‧‧‧中軸管
331‧‧‧穿透孔
332‧‧‧定位板
3321‧‧‧調整孔
333‧‧‧墊片
334‧‧‧鎖固件
335‧‧‧定位孔
336‧‧‧定位孔
34‧‧‧連動桿
341‧‧‧開孔
342‧‧‧調整孔
343‧‧‧調整孔
344‧‧‧連接組件
345‧‧‧螺帽
346‧‧‧鎖固件
347‧‧‧鎖固件
348‧‧‧墊片
35‧‧‧第一座墊
351‧‧‧樞接座
3511‧‧‧中軸容置部
3512‧‧‧定位部
3513‧‧‧定位座
3514‧‧‧萬向接頭組件
352‧‧‧凹陷部
36‧‧‧第二座墊
361‧‧‧樞接座
3611‧‧‧中軸容置部
3612‧‧‧定位部
3613‧‧‧定位座
3614‧‧‧萬向接頭組件
362‧‧‧凹陷部
37‧‧‧插入定位件
[第1圖]習用腳踏車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部份結合結構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完整結合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調整座移動實施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結合於腳踏車之應用實施示意圖。
[第7A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連動實施示意圖。
[第7B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連動實施示意圖。
[第8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第二實施結構連接示意圖。
[第9A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第三實施結構連接示意圖。
[第9B圖]係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第三實施結構連接剖面示意圖。
有關於本創作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請參閱第2~4圖,為本創作腳踏車座墊結構之分解結構示意圖、部份結合結構示意圖及完整結合結構示意圖,由圖中可知,該腳踏車座墊結構係結合一腳踏車本體1之座管11上,該腳踏車座墊結構係包含一底座31、一調整座32、一中軸管33、一連動桿34、一包含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座墊組、兩個插入定位件37,其中該底座31係固定於該於腳踏車本體1之座管11上,而該底座31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個的固定孔311,且該底座31表面上係具有該調整座32,該調整座32係於兩側皆向上延伸有一支撐件321,322,而兩側之支撐件321,322上係皆具有一軸孔3211,3221及一對應並貫通入該軸孔3211,322之插入孔3213,3222,且於該支撐件321外側面上更具有一定位孔3212,另外兩側之支撐件321,322中間具有一平面,並於該平面上具有一開孔323,且該調整座32之開孔323係能對設應於該底座31表面上之任一個固定孔311,因此能夠藉由一鎖固件325穿入該開孔323及該固定孔311,以使該調整座32能夠鎖固於該底座31表面上;另外,該底座31表面之固定孔311兩側係具有一軌道312,且該調整座32底部對應於該軌道312係設置有一凹槽324,以使該調整座32能夠於該底座31表面上前後移動,並使該調整座32之開孔323係能對設應於該底座31表面上之任一個固定孔311。
而該中軸管33上係具有一穿透孔331,且鄰近該穿透孔331更具有兩個對應於該調整座32之插入孔331的定位孔335,336,而該中軸管33係能夠用以穿過該調整座32兩側之支撐件321,322上的軸孔3211,3221,之後,該中軸管33之定位孔335,336能夠對準該調整座32之插入孔3213,3222,以使該插入定位件37(插銷件)能夠通過該調整座32之插入孔3213,3222、插入該中軸管33之定位孔335,336內,以固定該中軸管33與該調整座32之間的連接; 而該中軸管33上更能夠形成有一與該穿透孔331鄰接之定位板332,其中該定位板332上係具有一調整孔3321,該調整孔3321係能夠對應於該支撐件321外側面上之定位孔3212,並藉由一墊片333及一鎖固件334穿入該調整孔3321及該定位孔3212,使該定位板332能夠貼合鎖固於該支撐件321外側面上(於本實施例中,即使沒有該支撐件321外側面上之定位孔3212與該定位板332亦可進行實施);由於該調整座32之插入孔3213,3222的半徑係大於該插入定位件37的半徑,因此當該插入定位件37插入固定於該中軸管33之定位孔335,336內時,由於該調整座32之插入孔3213,3222不會卡死該插入定位件37,如此該插入定位件37能夠於該調整座32之插入孔3213,3222處微動,並帶動該中軸管33亦能夠微動,而該一墊片333及一鎖固件334穿入該調整孔3321及該定位孔3212以進行鎖固(但並非鎖緊),由於該定位板33鎖緊後,該中軸管33則無法微轉動,故若要使該中軸管的能夠微轉動,則必須保持該鎖固件334是進行鎖入該定位孔3212、但並未鎖緊。
而該連動桿34於兩端上各具有至少一個的調整孔342,343,而兩端之調整孔342,343之間更具有一開孔341,該連動桿34之開孔341係能夠對應於該中軸管33之穿透孔331,而該連動桿34與該中軸管33能夠透過一第一連接件進行連接,該第一連接件係包含有一連接組件344、一螺帽345及一鎖固件346,其中該連接組件344一面為弧面、另一面為平面,且該鎖固件346表面僅於前端處具有螺紋,因此該鎖固件346前端處則能夠穿過該螺帽345、連接組件344及穿透孔331,並藉由轉動該螺帽345,則能夠使該連接組件344與該中軸管33表面緊貼,以達到該連動桿34與該中軸管33連接之目的。
而該座墊組係包含一第一座墊35及一第二座墊36,該第一座墊35與該第二座墊36之間係具有一定距離,其中該第一座墊35與該第二座墊36相對應之邊係為一短邊,而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短邊兩側係皆能夠向外延伸為一長邊,且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中央處係具有一凹陷部352,362;另外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底部係皆具有一樞接座351,361,該樞接座351,361上係具有一中軸容置部3511,3611、一定位部3512,3612、能夠容置於該定位部3512,3612內的定位部3512,3612定位座3513,3613,該定位座3513,3613頂部係為一環圈,且該定位座3513,3613底部為一螺固鎖定孔,其中該樞接座351,361上更具有一開孔,該中軸容置部3511,3611之開孔用以使一鎖固件3613能夠穿過該定位座3513,3613頂部之環圈,並將該定位座3513,3613固定於該定位部3512,3612內;而該中軸容置部3511,3611上之開孔能夠分別使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套於該中軸管33兩端上,且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樞接座351,361上的定位部3512,3612定位座3513,3613之螺固鎖定孔係能夠分別對應於該連動桿34兩端之調整孔342,343,並再透過兩個第二連接件分別使該第一座墊及35第二座墊36能夠與該連動桿34兩端連接,其中第二連接件係包含有一墊片348及一鎖固件347,其中該鎖固件347表面僅於前端處具有螺紋,因此僅有該鎖固件347前端處穿過該墊片348、並鎖入該定位部3512,3612定位座3513,3613內,以達到該第一座墊及35第二座墊36分別與該連動桿34兩端連接之目的;另外更能夠藉由調整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樞接座351,361上的定位部3512,3612定位座3513,3613相對於該連動桿34兩端上不同調整孔342,343之位置,由第3圖中可知,該調整孔342,343內的空間有一定長度, 因此該鎖固件347越往該調整孔342,343靠近該開孔341處鎖固,則能夠使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間的距離越短,反之則越長,而於本實施例中亦能夠設置多個調整孔342,343,以更明確的能夠準確調整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間的距離;另外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寛度隨每個人坐骨寬度的不同來調整,可調整範圍110mm~135mm,一般男生約115mm,女生約130mm。
另外,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表面係為塑膠材質所包覆,但該塑膠材質表面亦能夠再包覆一層泡棉層(該泡棉層能夠設計為可更換式),以讓騎乘者能夠更舒服的乘坐。
而如第5圖所示,該調整座32之凹槽324能夠於該底座31表面上前後移動,以調整使該調整座32之開孔323要對應底座31表面上哪一個固定孔311,且該底座31更能夠於該座管11上左右反轉180度,如此則能夠使該調整座32之支撐件321,322不論於該底座31表面上哪一個固定孔311、皆能夠達到更往前延伸調整之目的,藉以調整與腳踏車把手間之距離。
再如第6圖所示,則是將本創作之腳踏車座墊結構係結合該腳踏車本體1之座管11上,由圖中可知,本創作之腳踏車座墊結構是一種橫向乘坐且左右邊分離,且能夠隨腳踩踏板而同步連動的自行車座墊,其中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凹陷部352,362係分別對應於人體左右臀部之坐骨處,且長度約跨坐式座墊2的1/3,而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間更具有一定空間,因此當騎乘者騎乘時,將不會壓迫到騎乘者的會陰部,故長時間騎乘不會疼痛不適,有益健康; 再由第7A圖及第7B圖中可知,當該腳踏車本體1之踏板12受到踩踏時,由於該鎖固件346串入該連動桿34,且於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僅有部份鎖緊、部份未鎖緊的情況下(而該定位板33亦是處於未鎖緊情況下,該中軸管33才能夠微轉動),因此透過該中軸管33能夠微轉動的情況下,將能夠適應騎乘者的重量變化而進行微調整,該連動桿34能夠連動帶動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分別進行不同方向的前後翻移,且當該踏板12受到踩踏時,而騎乘者的左右臀部的坐骨則會下壓於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凹陷部352,362上,並使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會隨著左右臀部的坐骨下壓而造成前後翻動,例如第一座墊35向前下壓時,與該第一座墊35連接之連動桿34一端則會向前,反之,與該第二座墊36連接之連動桿34另一端則會向後,因此會使該第二座墊36會向後翻動;因此於陸續騎乘的過乘中,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則能夠隨著左右臀部的坐骨下壓而自然產生前後翻動,故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能夠隨腳踩踏板12而與踏板12同步連動,並使臀部與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間無摩擦,所以踩踏動作順暢無阻力,且可利用連動座墊來擺動身體,並將身體重心加在踩踏板12的腳上,如此騎乘更省力。
另外,如第8圖所示,於該連動桿34兩端上更能夠設置多個調整孔342,343,以更明確的能夠準確調整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間的距離,而由圖中可知,該定位部3512,3612上僅設置有一底部開孔(不需使用定位座3513,3613),用以能夠與該鎖固件347鎖固。
另外,如第9A圖及第9B圖所示,則能夠於該定位部3512,3612內之弧狀凹口內置放一萬向接頭組件3514,3614,如第9B圖所示,該萬向接頭組件 3514,3614的能夠於該定位部3512,3612內之弧狀凹口內轉動,因此當該鎖固件347鎖固於該萬向接頭組件3514,3614另一端上時,將使該連動桿34與該第一座墊35及第二座墊36之間具有連動效果,而不會因為該鎖固件347鎖緊而無法連動。
本創作所提供之腳踏車座墊結構,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其優點如下:
1.本創作係為一種能夠橫向乘坐且左右邊分離、並隨腳踩踏板同步連動之腳踏車座墊,而該左右邊分離之腳踏車座墊中具有一合適寬度之中心通道,用以避免會陰處受到擠壓。
2.本創作之腳踏車座墊的長度僅約為習用跨坐式1/3,故採橫向乘坐將不會壓迫到騎乘者的會陰部,長時間騎乘不會疼痛不適,因此有益健康。
3.本創作之腳踏車座墊係橫向加寛乘坐面積,故符合人臀部曲線的造型,並於騎乘時能夠提高舒適感,因此最適合長時間和遠距離騎乘。
4.本創作之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能夠隨腳踩踏板而與踏板同步連動,使臀部與座墊間無摩擦,所以踩踏動作順暢無阻力,且可利用連動座墊擺動身體,將身體重心加在踩踏板的腳上,如此騎乘更省力。
5.本創作已透過上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悉此一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創作前述的技術特徵及實施例,並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請求項所界定者為準。
11‧‧‧座管
31‧‧‧底座
312‧‧‧軌道
32‧‧‧調整座
321‧‧‧支撐件
322‧‧‧支撐件
324‧‧‧凹槽
325‧‧‧鎖固件
33‧‧‧中軸管
333‧‧‧墊片
334‧‧‧鎖固件
34‧‧‧連動桿
342‧‧‧調整孔
35‧‧‧第一座墊
352‧‧‧凹陷部
36‧‧‧第二座墊
362‧‧‧凹陷部

Claims (11)

  1. 一種腳踏車座墊結構,係結合一腳踏車本體之座管上,該腳踏車座墊結構係包含: 一底座,係固定於該於腳踏車本體之座管上,而該底座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個的固定孔; 一調整座,係於兩側皆向上延伸有一支撐件,而兩側之支撐件上係皆具有一軸孔及對應該軸孔之插入孔,且兩側之支撐件中間具有一平面,並於該平面上具有一開孔,且該調整座之開孔係能對設應於該底座表面上之任一個固定孔、並使該調整座鎖固於該底座表面上; 一中軸管,係用以穿過該調整座兩側之支撐件上的軸孔,而該中軸管上係具有一穿透孔,且鄰近該穿透孔更具有兩個對應於該調整座之插入孔的定位孔; 兩個插入定位件,係用以於該中軸管穿入該調整座之軸孔後,該插入定位件能夠通過該調整座之插入孔、並插入該中軸管之定位孔內,以固定該中軸管與該調整座之間的連接; 一連動桿,係於兩端上各具有至少一個的調整孔,而兩端之調整孔之間更具有一開孔,該連動桿之開孔係能夠對應於該中軸管之穿透孔、並透過一第一連接件使該連動桿能夠與中軸管連接;以及 一座墊組,係包含一第一座墊及一第二座墊,該第一座墊與該第二座墊之間係具有一定距離,其中該第一座墊與該第二座墊相對應之邊係為一短邊,而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短邊兩側係能夠向外延伸為一長邊,另外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底部係皆具有一樞接座,該樞接座上係具有一中軸容置部及一定位孔,該樞接座之中軸容置部能夠分別使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套於該中軸管兩端上,且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樞接座上的定位孔係能夠分別對應於該連動桿兩端之調整孔、並透過兩個第二連接件分別使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能夠與該連動桿兩端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該底座表面之固定孔兩側係具有一軌道,且該調整座底部對應於該軌道係設置有一凹槽,以使該調整座能夠於該底座表面上前後移動,並使該調整座之開孔係能對設應於該底座表面上之任一個固定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件係包含有一連接組件、一螺帽及一鎖固件,而該鎖固件表面僅於前端處具有螺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該第二連接件係包含有一墊片、及一鎖固件,而該鎖固件表面僅於前端處具有螺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能夠藉由調整該定位板之鬆緊來調整該中軸管的轉動角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能夠藉由調整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樞接座上的定位孔相對於該連動桿兩端上不同調整孔之位置,來進行調整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之間的距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接近中央處設置有一凹陷部,該凹陷部係分別對應於人體之坐骨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係能夠隨著左右臀部的坐骨下壓而造成前後翻轉。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該第一座墊及第二座墊上更能夠結合一泡棉層。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一個支撐件外側面上更具有一定位孔,而該中軸管上更形成有一與該穿透孔鄰接之定位板,該定位板上係具有一調整孔,且該定位板之調整孔係能對應於其中一個支撐件外側面上之定位孔、並使該定位板貼合鎖固於該支撐件外側面上。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腳踏車座墊結構,其中該底座可於座管上翻轉180度,以調整墊組前相對於把手之前、後的距離。
TW104208690U 2015-06-02 2015-06-02 腳踏車座墊結構 TWM513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690U TWM513821U (zh) 2015-06-02 2015-06-02 腳踏車座墊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690U TWM513821U (zh) 2015-06-02 2015-06-02 腳踏車座墊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3821U true TWM513821U (zh) 2015-12-11

Family

ID=5540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8690U TWM513821U (zh) 2015-06-02 2015-06-02 腳踏車座墊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38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563A (zh) * 2017-04-19 2017-10-24 瑞振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座垫装置
CN107284564A (zh) * 2017-04-19 2017-10-24 瑞振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座垫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563A (zh) * 2017-04-19 2017-10-24 瑞振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座垫装置
CN107284564A (zh) * 2017-04-19 2017-10-24 瑞振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座垫装置
TWI624393B (zh) * 2017-04-19 2018-05-21 Hsin Hsiang Hsu Seat cushion device
TWI624394B (zh) * 2017-04-19 2018-05-21 Hsin Hsiang Hsu 座墊裝置
CN107284563B (zh) * 2017-04-19 2019-06-11 瑞振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座垫装置
CN107284564B (zh) * 2017-04-19 2019-06-25 瑞振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座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2958B2 (en) Bicycle seats
US8668259B2 (en) Pivoting nose-less bicycle seat
US7044542B2 (en) Bicycle seat
TWI515027B (zh) 健身裝置的支架單元
US20130257116A1 (en) Flying wing-shaped seat structure
CN106809305B (zh)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TWM513821U (zh) 腳踏車座墊結構
US6361108B1 (en) Bicycle seat assembly
CA2887680C (en) Bicycle seat
CN108349559B (zh) 脚踏车座垫
CN102381213B (zh) 具有保持人的就座位置的功能的座椅装置
TWM509756U (zh) 自行車坐墊
CN203957927U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KR101407695B1 (ko) 음경 압박 방지용 자전거 안장
CN206544561U (zh)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
CN211560737U (zh) 一种轮椅
CN206436866U (zh) 一种椅背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
CN107264691B (zh) 用于骑行车辆的踝关节稳定型辅助脚踏
CN208069882U (zh) 可调式靠背椅的保健自行车
TWI614174B (zh) 自行車
TWM282692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eat
KR101048990B1 (ko) 자전거 안장
TWM384139U (en) Structure of bicycle seat cushion
TWM590013U (zh) 跪姿椅
TW201043517A (en) Structure device of bicycle s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