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3473A - 攜帶型裝置、攜帶型裝置之控制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攜帶型裝置、攜帶型裝置之控制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3473A
TW201523473A TW103128449A TW103128449A TW201523473A TW 201523473 A TW201523473 A TW 201523473A TW 103128449 A TW103128449 A TW 103128449A TW 103128449 A TW103128449 A TW 103128449A TW 201523473 A TW201523473 A TW 2015234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payment
electronic mone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8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5620B (zh
Inventor
Hideki Akashika
Original Assignee
Rakuten Inc
Rakuten Ed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kuten Inc, Rakuten Edy Inc filed Critical Rakute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23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3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5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56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 G06Q20/3678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e-cash details, e.g. blinded, divisible or detecting double spe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06Q20/02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involving a payment switch or gatew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Abstract

提供使用複數電子貨幣卡的高便利性之服務。 攜帶型終端(5),係被使用者所攜帶,使用所被內建之應用程式而可和結帳終端(7)、電子錢包(A~C)進行無線通訊。以額值進行結帳時,攜帶型終端(5),係選擇電子錢包(A~C)之任一者而進行無線連接,並且與結帳終端(7)進行無線連接。然後,攜帶型終端(5),係中繼已選擇之電子錢包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藉由攜帶型終端(5)之中繼而使電子錢包與結帳終端(7)連接後,結帳終端(7),係向該當電子錢包發送餘額變更資訊,收到其之電子錢包,係依照餘額變更資訊而將額值餘額予以減額以進行結帳。圖的例子係圖示了,攜帶型終端(5)選擇電子錢包(A),從電子錢包(A)往結帳終端(7)進行支付的樣子。

Description

攜帶型裝置、攜帶型裝置之控制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本發明係有關於攜帶型裝置、終端裝置之控制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例如是有關於支援電子額值之流通。
近年來,電子貨幣的利用正急速普及中。在電子貨幣中,是令一種稱作額值的金額資訊對應至貨幣價值,藉由交易額值的值而進行結帳。
使用者係攜帶著內建有記憶額值餘額IC模組的電子貨幣卡,藉由被設置在店舖中的結帳終端,將額值餘額予以減額以進行結帳。
一位使用者有可能會複數持有相同品牌、或不同品牌的電子貨幣卡,作為此種情況下提高使用者利便性之技術,係有以下專利文獻1「行動支付攜帶型機器、卡片保持套及系統以及IC卡分辨使用支付方法」。
可是,在該技術中,在使用時必須經常攜帶裝著有複數IC卡之卡片保持套,因此還是需要便利性更高的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56751號公報
本發明的課題係為,提供一種使用複數支付裝置的便利性更高的服務。
在請求項1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偵測手段,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手段,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手段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在請求項2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指定手段,係在被前記偵測手段偵測出複數支付裝置的情況下,將隨著前記 受理裝置之區分而定的、應被連接至該受理裝置之優先程度相對較高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在請求項3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指定手段,係連接至前記受理裝置之後,隨著基於從該受理裝置所取得之資料而被特定之該受理裝置之區分而定的前記優先程度相對較高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在請求項4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還具備:彼此互異之複數中繼手段;前記偵測手段係偵測出,可對前記複數中繼手段之任一者做連接的支付裝置;前記指定手段,係將對前記優先程度相對性容易提高之中繼手段做連接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在請求項5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複數中繼手段,係與前記支付裝置之連接形態是彼此互異;前記區分中係包含有,以交易之所要時間為優先的1或複數區分;前記指定手段,係在前記所連接之受理裝置之區分是符合於以前記所要時間為優先之區分的情況下,將對前記所要時間之縮短程度是相對較高之連接形態的中繼手段做連接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在請求項6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指定手段,係在前記所連接之受理裝置之區分是不符合於以前記所要時間為 優先之區分的情況下,將對前記支付裝置之可用性之提高程度是相對較高之連接形態的中繼手段做連接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在請求項7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指定手段,係在前記所連接之受理裝置之區分是不符合於以前記所要時間為優先之區分的情況下,將相對上較難變成無法支付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在請求項8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7之任1項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複數支付裝置中係包含有,可連接至公眾通訊網路之中繼裝置上所被裝著的可攜式支付裝置;前記偵測手段,係經由前記公眾通訊網路及前記中繼裝置而向該中繼裝置上所被裝著之可攜式支付裝置發送查詢資訊,若有取得針對該查詢資訊之回答資訊時,則判定該可攜式支付裝置為可使用。
在請求項9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還具備:將用來接受,將朝向前記可攜式支付裝置進行傳輸之資料限定成只有來自已被所定金鑰資訊所認證之裝置之資料的傳輸限制手段所做之認證所需的該金鑰資訊,予以保持在保持手段中的手段;和將用來接受前記傳輸限制手段所做之認證所需的前記所被保持之金鑰資訊予以提示的手段。
在請求項10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 9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予以保持的手段,係將與具有前記傳輸限制手段之前記中繼裝置的配對處理中所生成之前記金鑰資訊,予以保持在前記保持手段中。
在請求項11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7之任1項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前記複數支付裝置中係包含有伺服器側支付裝置,其係具有:將用來分別對可連接至公眾通訊網路之1或複數中繼裝置做連接所需之連接資訊予以記憶的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前記要求資訊,而對藉由該連接資訊而透過前記公眾通訊網路所連接之1或複數中繼裝置上所分別裝著或內建之可攜式支付裝置,輸入餘額變更資訊,而令該可攜式支付裝置中所記憶之電子額值之餘額做變更的執行餘額變更處理並輸出前記回應資訊的手段;前記偵測手段,係向前記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發送查詢資訊,若有取得針對該查詢資訊之回答資訊時,則判定該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為可使用。
在請求項12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還具備:將與分別具有將傳輸至前記各可攜式支付裝置之資料限定成只有含所定金鑰資訊之資料的傳輸限制手段的前記中繼裝置的配對處理中所分別生成之暫時有效的該金鑰資訊提供給前記所被指定之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的手段;前記所被指定之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的進行輸出的手段,係對透過前記中繼裝 置而輸入至1或複數前記可攜式支付裝置的餘額變更資訊,附加前記所被提供之分別對應於該可攜式支付裝置的金鑰資訊。
在請求項13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攜帶型裝置之控制方法,係含有:偵測步驟,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步驟,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步驟中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在請求項14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程式,用以令電腦實現:偵測機能,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機能,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機能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在請求項15所記載之發明中,係提供一種程式,係用以令電腦實現:偵測機能,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 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機能,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機能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若依據本發明,則對於受理藉由近距離無線通訊而連接之支付裝置所做之支付的受理裝置,不需要令支付裝置做實體性接近,因此可提供便利性更高的服務。
1‧‧‧電子貨幣系統
2‧‧‧電子錢包伺服器
3‧‧‧網際網路
5‧‧‧攜帶型終端
7‧‧‧結帳終端
8‧‧‧通訊線路
11‧‧‧CPU
12‧‧‧ROM
13‧‧‧RAM
14‧‧‧輸入部
15‧‧‧輸出部
16‧‧‧通訊控制部
17‧‧‧近距離通訊控制部
18‧‧‧記憶部
19‧‧‧匯流排線
20‧‧‧讀寫機通訊控制部
30‧‧‧IC模組
31‧‧‧CPU
32‧‧‧ROM
33‧‧‧RAM
34‧‧‧通訊控制部
35‧‧‧記憶部
36‧‧‧匯流排線
37‧‧‧電子貨幣記憶部
100~102‧‧‧電子貨幣卡
121‧‧‧CPU
122‧‧‧高頻電路
123‧‧‧ROM
124‧‧‧RAM
125‧‧‧記憶部
126‧‧‧天線
127‧‧‧匯流排線
129‧‧‧電子貨幣記憶部
131‧‧‧CPU
133‧‧‧ROM
134‧‧‧RAM
135‧‧‧通訊控制部
136‧‧‧記憶部
137‧‧‧輸入部
138‧‧‧輸出部
139‧‧‧讀寫部
144‧‧‧資料儲存部
200~202‧‧‧攜帶型讀寫機
231‧‧‧CPU
232‧‧‧ROM
233‧‧‧RAM
234‧‧‧近距離通訊控制部
235‧‧‧記憶部
236‧‧‧讀寫機通訊控制部
238‧‧‧匯流排線
300‧‧‧中繼伺服器
401,402‧‧‧無線路由器
A~C‧‧‧電子錢包
[圖1]用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概要的圖。
[圖2]本實施形態的電子貨幣系統的構成之說明圖。
[圖3]攜帶型終端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圖4]攜帶型讀寫機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圖5]電子貨幣卡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圖6]電子貨幣伺服器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圖7]結帳終端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圖8]用來說明結帳處理之全體動作的流程圖。
[圖9]用來說明連接處理之程序的流程圖。
[圖10]用來說明連接處理之程序的流程圖。
[圖11]用來說明結帳處理之程序的流程圖。
[圖12]用來說明第1變形例的流程圖。
[圖13]用來說明第2變形例的流程圖。
[圖14]用來說明第3變形例的圖。
[圖15]用來說明第4變形例的圖。
[圖16]用來說明加值進行時之程序的流程圖。
[圖17]用來說明加值進行時之變形例的流程圖。
(1)實施形態之概要
圖1係用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概要的圖。
攜帶型終端5,係被使用者所攜帶,使用所被內建之應用程式而可和結帳終端7、電子錢包A~C進行無線通訊。
結帳終端7係被設置在真實店舖,例如,電子錢包A係被設置在電子貨幣事業者的伺服器,電子錢包B係被放置在使用者的自宅,電子錢包C係被攜帶於使用者的皮包或衣服的內口袋等。
各電子錢包,係分別記憶獨立的固有之額值餘額,藉由從結帳終端7所輸入之餘額變更資訊,結帳時係將額值餘額予以減額而進行支付,加值時係將額值餘額予以增額。
以額值進行結帳時,攜帶型終端5,係選擇電子錢包 A~C之任一者而進行無線連接,並且與結帳終端7進行無線連接。然後,攜帶型終端5,係中繼已選擇之電子錢包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
藉由攜帶型終端5之中繼而使電子錢包與結帳終端7連接後,結帳終端7,係向該當電子錢包發送餘額變更資訊,收到其之電子錢包,係依照餘額變更資訊而將額值餘額予以減額以進行結帳。
圖1的例子係圖示了,攜帶型終端5選擇電子錢包A,從電子錢包A往結帳終端7進行支付的樣子。
攜帶型終端5選擇電子錢包的方法係例如:使用者每次手動選擇,或對電子錢包設定優先順位,依照該當優先順位而選擇等,可以有各種方法。
(2)實施形態之細節
圖2係本實施形態的電子貨幣系統1的構成之說明圖。
電子貨幣系統1係由:攜帶型終端5、電子貨幣伺服器2、網際網路3、中繼伺服器300、結帳終端7、無線路由器401、402、攜帶型讀寫機200~202、電子貨幣卡100~102、通訊線路8等所構成。
攜帶型終端5係為例如:智慧型手機、行動電話、遊戲機、平板型電腦等,讓使用者攜帶的攜帶型之終端。
攜帶型終端5係具備:與攜帶型讀寫機200進行通訊的近距離無線機能(例如Bluetooth(註冊商標))、與 結帳終端7連接的讀寫機用之接近無線機能、與網際網路3連接的基地台用之無線機能。
攜帶型終端5,係使用這些無線機能而和複數裝置做無線連接,可中繼這些通訊。
結帳終端7係例如,被設置在便利商店等真實店舖(開設在不動產物件的店舖),是在額值所致之結帳或加值時所被使用的終端。
結帳終端7,係具備在接近之距離(數公分以內程度)下進行接近無線通訊所需之讀寫部139,藉由透過讀寫部139的無線通訊,和攜帶型終端5進行無線通訊。
然後,結帳終端7,係透過攜帶型終端5而與電子貨幣卡100~102或電子貨幣伺服器2進行通訊,向它們發送餘額變更資訊,將它們所記憶之額值餘額予以增減。
餘額變更資訊,係令額值餘額增減所定金額的命令,是由店舖的擔當者操作結帳終端7而令結帳終端7所生成。
餘額變更資訊,係在進行結帳時,係為將額值餘額更新成減額一結帳金額量而成之值的命令,在進行加值時,係為將額值餘額更新成增額一加值金額量而成之值的命令。
此外,所謂加值,係為將額值餘額予以增額之處理,通常係需要對真實店舖支付費用、或者藉由信用卡結帳等等,而由使用者購入額值。
又,結帳終端7,係生成記錄有電子貨幣卡 100~102或電子貨幣伺服器2等之處理內容的利用日誌資料,透過通訊線路8而發送至電子貨幣伺服器2。此利用日誌資料,係被電子貨幣伺服器2所收集。
利用日誌資料之送訊係有:即時發送至電子貨幣伺服器2的同步型、和先積存在結帳終端7中,之後以批次處理而發送至電子貨幣伺服器2的非同步型。到底是哪種方式,是根據立地條件或設備成本等之觀點而選擇。
此外,讀寫部139係原本就被構成為,將電子貨幣卡100~102接近讀寫部139而設置,與電子貨幣卡100~102進行直接通訊,亦可將電子貨幣卡100~102置於讀寫部139的設置面而進行結帳或加值。
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進行電子貨幣之運用‧管理的伺服器,而且,於電子貨幣記憶部37(圖6)中,可讓使用者設定保持自己之額值餘額的電子貨幣帳戶。電子貨幣帳戶,係藉由該當帳戶所特有的電子貨幣號碼(相當於帳戶號碼)而被特定。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將電子貨幣的運用‧管理和電子貨幣帳戶設置在電子貨幣伺服器2中,但亦可為別的伺服器。
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從攜帶型終端5取得使用者的電子貨幣號碼,使用其來存取該當使用者的電子貨幣帳戶。
然後,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依照透過攜帶型終端5而從結帳終端7所發送過來的餘額變更資訊,來增減該當 帳戶的額值餘額。
如此,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成為使用者的電子錢包(將貨幣價值當作電子資料而加以保持,藉由命令而可存提貨幣價值的電子裝置)而發揮機能。
網際網路3,係為使用無線、光纖、金屬線路等之各種通訊媒體的通訊網路,依照所定之協定,仲介各種通訊機器之通訊。
網際網路3,係具備接受無線所致之存取的基地台,基地台之天線和攜帶型終端5之天線而可在基地台與攜帶型終端5之間建立無線通訊路徑。
中繼伺服器300,係透過網際網路3而與攜帶型終端5進行通訊。
此外,圖中雖然將網際網路3描繪成2個,但係為相同。
中繼伺服器300,係從攜帶型終端5,收取指定攜帶型讀寫機201、202的資訊,向所指定之攜帶型讀寫機發送命令,令該當攜帶型讀寫機從待機狀態啟動。其後,中繼伺服器300,係中繼已啟動之攜帶型讀寫機與攜帶型終端5之通訊。
攜帶型讀寫機200,係為具備:與攜帶型終端5進行近距離無線通訊之機能、和與讀寫部139同樣地與電子貨幣卡100進行接近無線通訊之機能的攜帶型讀寫機。
攜帶型讀寫機200,係具有裝著電子貨幣卡100的插 槽,使用者係可將攜帶型讀寫機200與電子貨幣卡100當作一體而攜帶於衣服的口袋內或皮包之中等。
攜帶型讀寫機200與攜帶型終端5之通訊,作為一例是使用Bluetooth,但亦可使用其他規格之無線。Bluetooth,係為對應數公尺程度以內之通訊距離的近距離無線規格。
攜帶型讀寫機200,通常是變成待機模式以節省電力消費,藉由來自攜帶型終端5之要求而啟動以中繼電子貨幣卡100與攜帶型終端5之通訊。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藉由接近無線通訊而連接攜帶型讀寫機200與電子貨幣卡100,但亦可藉由有線來連接它們。
電子貨幣卡100,係為內建有:與攜帶型讀寫機200進行無線通訊所需之天線、或具有記憶額值餘額、藉由餘額變更資訊而進行變更額值餘額之資訊處理、控制使用天線之無線通訊等機能的IC模組(IC晶片)的樹脂製卡片。
攜帶型讀寫機200中所被裝著之電子貨幣卡100,係透過攜帶型讀寫機200、攜帶型終端5、讀寫部139而和結帳終端7通訊,從結帳終端7接收餘額變更資訊而將所記憶之額值餘額予以增減。
如此,攜帶型讀寫機200與電子貨幣卡100之組合,係藉由插槽之裝著而實體上成為一體,可輕便地手持攜帶。
然後,電子貨幣卡100係成為,與結帳終端7透過無線進行通訊而可進行額值之存提(結帳‧加值)所需的電子錢包,而發揮機能。
無線路由器401,係被設置在使用者的自宅或辦公室等,藉由有線而與網際網路3連接,並且主要藉由屋內用的近距離無線(距離設置地點100公尺左右之範圍內可以通訊的無線,亦可和屋外通訊)而與攜帶型讀寫機201進行無線通訊。
攜帶型讀寫機201之構成,係和攜帶型讀寫機200相同。但是,攜帶型讀寫機201,係為了和無線路由器401連接,例如,會使用符合Wi-Fi(Wireless Fidelity)之方式的無線,無線距離被設定成比攜帶型讀寫機200還長。
因此,攜帶型讀寫機201與攜帶型讀寫機200關於無線係可分別設計,或者,亦可將攜帶型讀寫機200、201設計成相同構成,而可將2種無線方式做選擇。
選擇無線方式時,攜帶型讀寫機200(攜帶型讀寫機201亦同)中會實裝有2種方式的無線控制器,藉由將其做切換,就可選擇無線方式。
攜帶型讀寫機201與電子貨幣卡101之組合,係例如,可以拿到自宅或辦公室等而放置。
電子貨幣卡101與結帳終端7,係經由攜帶型讀寫機201、無線路由器401、網際網路3、中繼伺服器300、攜帶型終端5、讀寫部139而通訊,進行額值餘額之更新處 理。因此,電子貨幣卡101,係成為使用者在外出地使用攜帶型終端5而可使用的電子錢包而發揮機能。
無線路由器402,係和無線路由器401相同,相對於無線路由器401是藉由有線而連接至網際網路3,無線路由器402是藉由無線而連接至網際網路3,在這點上有所不同。無線路由器402,係為可攜帶,對被設置在屋外的基地台進行無線連接。
此外,可取代此無線路由器402,改為具有連線分享(tethering)機能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終端,也能實現相同的機能。
攜帶型讀寫機202與電子貨幣卡102之構成,係分別和攜帶型讀寫機201、200、及電子貨幣卡101、100相同。
電子貨幣卡102、攜帶型讀寫機202、無線路由器402之組合,係為可攜帶,因此可放在自宅或辦公室,也可攜出。
電子貨幣卡102與結帳終端7,係經由攜帶型讀寫機202、無線路由器402、網際網路3、中繼伺服器300、攜帶型終端5、讀寫部139而通訊,進行額值餘額之更新處理。因此,電子貨幣卡102,係成為使用者在外出地使用攜帶型終端5而可使用的電子錢包而發揮機能。
此外,被拿出去而由使用者攜帶的情況下,係和攜帶型讀寫機200同樣地,在攜帶型讀寫機202上具有近距離無線機能,攜帶型讀寫機202與攜帶型終端5係可直接通 訊。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設置中繼伺服器300,從中繼伺服器300往攜帶型讀寫機201、202進行連接,但亦可令攜帶型讀寫機201、202具有中繼伺服器300之機能。
電子貨幣卡100~102、電子貨幣伺服器2的電子貨幣記憶部37(圖6)係成為,記憶電子額值之餘額,基於餘額變更資訊而變更所記憶之餘額的複數電子額值記憶裝置而發揮機能。
又,結帳終端7係成為,向電子額值記憶裝置發送餘額變更資訊的餘額變更裝置而發揮機能。
圖3係圖示了,攜帶型終端5的硬體構成。
攜帶型終端5係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ROM(Read Only Memory)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輸入部14、輸出部15、通訊控制部16、近距離通訊控制部17、記憶部18、讀寫機通訊控制部20等,藉由匯流排線19連接而構成。
CPU 11,係執行ROM 12或記憶部18中所記憶之程式而進行各種資訊處理或攜帶型終端5全體的控制。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執行應用程式,以支援選擇連接目標裝置(以下,若不特地區別額值餘額變更對象的電子貨幣卡100~102、電子貨幣伺服器2的電子貨幣帳戶時,將它們總稱為連接目標裝置)的機能、或中繼已選擇之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通續而由連接目標裝置所致之結帳、 或對連接目標裝置之加值。
ROM 12係為讀取專用記憶體,記憶著攜帶型終端5動作所需之基本程式、參數、資料等。
RAM 13係為可讀寫之記憶體,提供CPU 11進行資訊處理之際的工作記憶體。
輸入部14,係為從外部輸入資訊的機能部,係由例如被設置在液晶顯示器上的觸控面板、麥克風、加速度感測器等之輸入裝置所構成。
一旦使用者碰觸液晶顯示器上所被顯示之小圖示或鍵盤,則觸控面板會偵測之,而進行輸入。
從麥克風係有使用者的發話被輸入。從加速度感測器係有加速度之方向或大小被輸入,使用者可搖動攜帶型終端5等而輸入資訊。
輸出部15係為用來對使用者輸出資訊所需的機能部,是由例如畫面顯示用的液晶顯示器、輸出聲音的揚聲器、向使用者傳達振動的振盪器等之輸出裝置所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中,輸出部15係進行應用程式所致之畫面顯示,會顯示出例如:啟動應用程式的啟動畫面、或顯示應用程式之動作狀況的動作畫面、將攜帶型終端5與連接目標裝置進行配對之際的配對畫面等。
記憶部18,係使用例如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OM)或硬碟等之記憶媒體所構成,記憶著控制攜帶型終端5控制的基本程式亦即OS(Operating System)或應用程式程式、其他程 式或資料。
通訊控制部16,係具備用來和行動電話網之基地台天線進行無線通訊所需的天線,將攜帶型終端5連接至網際網路3或電話線路。
近距離通訊控制部17,係具備近距離無線通訊用之天線,進行Bluetooth等之近距離無線通訊。
讀寫機通訊控制部20,係具備用來與讀寫部139進行無線通訊所需之天線,與讀寫部139進行接近無線通訊。
亦可和電子貨幣卡100~102進行接近無線通訊。
如此,攜帶型終端5,係為了從作為電子額值記憶裝置而發揮機能之複數連接目標裝置中選擇出對象,而具備選擇手段,係將基於餘額變更資訊而將所記憶之餘額加以變更之複數電子額值記憶裝置之中的1者,加以選擇。
又,通訊控制部16、及近距離通訊控制部17之天線係成為第1天線而發揮機能,攜帶型終端5係為了使用該當天線而和連接目標裝置做無線連接,而具備:第1無線連接手段,係與已選擇之電子額值記憶裝置透過使用第1天線之無線通訊而連接。
再者,讀寫機通訊控制部20之天線係成為第2天線而發揮機能,攜帶型終端5係為了與身為餘額變更裝置而發揮機能之結帳終端7做無線連接,而具備:第2無線連接手段,係與向電子額值記憶裝置發送餘額變更資 訊的餘額變更裝置,透過使用第2天線之無線通訊而連接。
再加上,攜帶型終端5係為了中繼已經無線連接之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而具備:中繼手段,係中繼所連接之電子額值記憶裝置、和所連接之餘額變更裝置之通訊。
此外,該攜帶型終端5本身中亦可內建或裝著有IC模組。藉由內建或裝著IC模組,該攜帶型終端5本身就可進行電子貨幣之結帳處理。
圖4(a)係攜帶型讀寫機200的硬體構成的圖示。
攜帶型讀寫機200,係有CPU 231、ROM 232、RAM 233、近距離通訊控制部234、記憶部235、讀寫機通訊控制部236等,藉由匯流排線238連接所構成。
CPU 231,係執行ROM 232或記憶部235中所記憶之程式而進行各種資訊處理或攜帶型讀寫機200全體的控制。
ROM 232係為讀取專用記憶體,記憶著攜帶型讀寫機200動作所需之基本程式、參數、資料等。
RAM 233係為可讀寫之記憶體,提供CPU 231進行資訊處理之際的工作記憶體。
記憶部235,係例如,使用EEPROM等之非揮發性記憶媒體所構成,記憶著控制攜帶型讀寫機200的基本程式亦即OS(Operating System)或攜帶型讀寫機程 式、其他程式或資料。
藉由CPU 231執行攜帶型讀寫機程式,攜帶型讀寫機200係通常是以待機模式而待機,一旦從攜帶型終端5接收啟動要求,就啟動而中繼電子貨幣卡100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之通訊。
近距離通訊控制部234,係具備近距離無線通訊用之天線,例如,與攜帶型終端5進行Bluetooth等所致之近距離無線通訊。
讀寫機通訊控制部236,係具備進行接近無線通訊所需之天線,與電子貨幣卡100進行接近無線通訊。讀寫機通訊控制部236係可採用例如:無線LAN晶片等無線通訊電路。
圖4(b)係攜帶型讀寫機200之外觀的圖示。
攜帶型讀寫機200,係為可單手拿持程度之大小的板狀的裝置,在側面形成有收納電子貨幣卡100的插槽。
一旦在該插槽中收納有電子貨幣卡100,則攜帶型讀寫機200與電子貨幣卡100就變成一體而形成附帶無線機能之攜帶電子貨幣裝置。
此外,即使在電子貨幣卡100被裝著於該攜帶型讀寫機200中的狀態下,仍可與結帳終端7之間無障礙地進行通常之結帳處理。因此,每次結帳時,不需要將電子貨幣卡100從攜帶型讀寫機200取出。
圖5係電子貨幣卡100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電子貨幣卡100,係有CPU 121、ROM 123、RAM 124、高頻電路122、記憶部125等被匯流排線127所連接而形成的IC模組30、和用來進行讀寫部所致之接近無線通訊所需之天線126,被埋入樹脂製的卡片中而被形成。
CPU 121,係執行ROM 123或記憶部125中所記憶之程式而進行各種資訊處理或IC模組30全體的控制。
ROM 123係為讀取專用記憶體,記憶著IC模組30動作所需之基本程式、參數、資料等。
RAM 124係為可讀寫之記憶體,提供CPU 121進行資訊處理之際的工作記憶體。
高頻電路122,係驅動天線126,與攜帶型讀寫機200或讀寫部139等之讀寫機,進行接近無線通訊。
記憶部125,係例如,使用EEPROM等之非揮發性記憶媒體所構成,記憶著控制IC模組30的基本程式亦即OS(Operating System)或電子貨幣處理程式以外,還記憶著認證資訊或電子貨幣記憶部129等。
藉由CPU 121執行電子貨幣處理程式,IC模組30係可使用餘額變更資訊而將電子貨幣記憶部129中所記憶之額值餘額予以增減,或將利用日誌資料予以記錄,或進行各種關於電子貨幣之資訊處理。
電子貨幣記憶部129,係記憶著電子貨幣號碼、額值餘額、利用日誌資料等。
電子貨幣號碼,係為電子貨幣記憶部129所固有之號 碼,電子貨幣系統1係藉由電子貨幣號碼而將電子貨幣記憶部129予以特定。
額值餘額,係為目前所記憶之額值的總額,藉此而進行結帳。
利用日誌資料,係為將IC模組30進行電子貨幣相關處理的日期時間或處理之內容等予以記錄而成的利用日誌資料,會記錄所定之件數。利用日誌資料之數量若超過該當所定之件數,就會從較舊的予以刪除。因此,不會因為利用日誌資料而壓迫到記憶部125。
圖6係電子貨幣伺服器2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有CPU 31、ROM 32、RAM 33、通訊控制部34、記憶部35等,藉由匯流排線36連接所構成。
CPU 31,係執行ROM 32或記憶部35中所記憶之程式而進行各種資訊處理或電子貨幣伺服器2全體的控制。
ROM 32係為讀取專用記憶體,記憶著電子貨幣伺服器2動作所需之基本程式、參數、資料等。
RAM 33係為可讀寫之記憶體,提供CPU 31進行資訊處理之際的工作記憶體。
通訊控制部34,係控制電子貨幣伺服器2透過網際網路3所進行之通訊。
記憶部35,係例如,使用硬碟等大容量之記憶媒體所構成,記憶著控制電子貨幣伺服器2的基本程式 亦即OS(Operating System)、伺服器側結帳支援程式、電子貨幣記憶部37等。
藉由CPU 31執行伺服器側結帳支援程式,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可使用餘額變更資訊而將額值餘額予以增減,或將利用日誌資料予以記錄,或進行各種關於電子貨幣之資訊處理。
電子貨幣記憶部37係記憶有複數之電子貨幣號碼、額值餘額、利用日誌資料等之電子貨幣帳戶的帳戶資訊。
電子貨幣號碼,係為電子貨幣記憶部37所固有之帳戶號碼,電子貨幣系統1係藉由電子貨幣號碼而於電子貨幣記憶部37中特定出電子貨幣帳戶。
額值餘額,係額值的金錢性價值,藉此而進行結帳。
利用日誌資料,係為將電子貨幣伺服器2進行該當帳戶之電子貨幣相關處理的日期時間或處理之內容等予以記錄而成的利用日誌資料。
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從攜帶型終端5接收電子貨幣號碼,將電子貨幣記憶部37中的處理對象之電子貨幣帳戶予以特定,接著從攜帶型終端5接收餘額變更資訊,將該當已特定之電子貨幣帳戶的額值餘額,依照該當餘額變更資訊而予以增減。
此外,雖然未圖示,但中繼伺服器300之構成也是和電子貨幣伺服器2相同之構成。中繼伺服器300,係在從攜帶型終端5有要求時,令處於待機模式的攜帶型讀寫機201啟動,中繼攜帶型讀寫機201所致之通 訊。
圖7係為結帳終端7的硬體構成之圖示。
結帳終端7,係有CPU 131、ROM 133、RAM 134、通訊控制部135、記憶部136、輸入部137、輸出部138、讀寫部139等,被匯流排線147連接所構成。
CPU 131,係執行ROM 133或記憶部136中所記憶之程式而進行各種資訊處理或結帳終端7全體的控制。
ROM 133係為讀取專用記憶體,記憶著結帳終端7動作所需之基本程式、參數、資料等。
RAM 134係為可讀寫之記憶體,提供CPU 131進行資訊處理之際的工作記憶體。
通訊控制部135,係控制結帳終端7透過網際網路3所進行之通訊。
輸入部137係例如具備條碼或條碼讀取機等之輸入裝置,可讓擔當者輸入商品代碼、結帳金額、加值金額等。
輸出部138,係被連接至使用液晶顯示器等之顯示裝置、或印表機、揚聲器,向顧客或店舖之擔當者提示資訊。
讀寫部139係具備:用來設置通訊對象物的設置面、和被配置在該當設置面下的接近無線通訊用之天線,會和被放置於設置面的攜帶型終端5等,進行接近無線通訊。
記憶部136,係例如,使用半導體記憶裝置或硬碟等之記憶媒體所構成除了記憶著控制結帳終端7的基 本程式亦即OS(Operating System)或結帳終端程式外,還記憶著資料儲存部144等。資料儲存部144中係記憶著例如利用日誌資料。
藉由CPU 131執行結帳終端程式,結帳終端7係可透過攜帶型終端5而與電子貨幣卡100等進行通訊,發送餘額變更資訊而進行結帳或加值。
此外,無論是將電子貨幣卡100放在設置面,或者,將裝著有電子貨幣卡100之攜帶型讀寫機200放在設置面的情況下,讀寫部139係都可和電子貨幣卡100進行通訊。此情況下,電子貨幣卡100,係可不透過攜帶型終端5而直接與結帳終端7進行通訊,進行加值或結帳。
接著說明如此構成的電子貨幣系統1的動作。
在電子貨幣系統1的使用之前,使用者係先藉由攜帶型終端5而進行各種設定。該設定,係可用攜帶型終端5執行應用程式,從顯示器上所顯示之設定選單來進行之。
首先,使用者係在攜帶型終端5中,登錄要作為連接目標裝置之電子貨幣帳戶或電子貨幣卡100等。與未登錄的連接目標裝置,係不能進行關於額值之處理,藉此可提高安全性。
此情況下,攜帶型終端5所擁有的中繼手段,係不會中繼未被事先登錄之餘額變更裝置的通訊。
在登錄電子貨幣帳戶時,係將攜帶型終端5連接至電子貨幣伺服器2,從攜帶型終端5向電子貨幣伺 服器2發送使用者的電子貨幣帳戶用之電子貨幣號碼。
然後,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進行使用者認證及攜帶型終端5的機器認證,並且,在攜帶型終端5進行了電子貨幣伺服器2的機器認證後(亦即彼此認證後),攜帶型終端5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將彼此設定成通訊目標。
另一方面,在登錄電子貨幣卡100時,係將攜帶型終端5連接至電子貨幣卡100,進行認證後,攜帶型終端5會記憶電子貨幣卡100的電子貨幣號碼,藉此而為之。電子貨幣卡101、電子貨幣卡102的設定亦相同。
此外,若要使用攜帶型終端5的讀寫機通訊控制部20而與電子貨幣卡100接近而彼此認證‧設定,則使用者會將兩機器拿在手上進行配對,因此可更加提高安全性。
如此,電子額值記憶裝置是攜帶型裝置(可單手拿持之程度的裝置)時,攜帶型終端5所擁有的登錄手段,係使用接近之無線通訊而將該當電子額值記憶裝置予以認證時,進行登錄。
又,可令攜帶型讀寫機200具有機器認證機能,也將攜帶型終端5與攜帶型讀寫機200做認證,將電子貨幣卡100與攜帶型讀寫機200之組合登錄至攜帶型終端5,藉由如此構成可更加提高安全性。
圖8係使用電子貨幣系統1的結帳處理之全體動作的說明用流程圖。
圖中作為連接目標裝置的係為攜帶型終端5之登錄目 標的具有電子貨幣處理機能的裝置,此處係為電子貨幣伺服器2、電子貨幣卡100~102之任一者。
首先,使用者於攜帶型終端5中,碰觸液晶顯示器上所顯示之小圖示等而執行應用程式,以啟動應用程式(步驟5)。以下的機能,係藉由該當應用程式而實現。
接著,攜帶型終端5係選擇連接目標裝置(步驟10)。
該選擇係例如,在攜帶型終端5的顯示器中將連接目標裝置做一覽顯示,使用者在每次支付時進行選擇。
此外,連接目標裝置之選擇上,係有各種變形例。例如,可讓使用者預先設定連接目標裝置的優先順位而記憶在攜帶型終端5中,攜帶型終端5係自動選擇優先順位高者之構成。
此情況下,攜帶型終端5所具備的選擇手段,係基於所定之順位而選擇可結帳之電子額值記憶裝置。
又,隨著網路環境,與連接目標裝置之通訊速度會不同。於是,攜帶型終端5,係可測定與各連接目標裝置的通訊速度,按照通訊速度較快之順序、或較慢之順序而自動設定優先順位之構成。
此情況下,所定之順位,係為第1無線連接手段所致之通訊速度之順序。
又,被設定在鐵路之閘門的讀寫部等,需要較快處理速度的情況下,亦可選擇通訊速度較快之連接目標裝置等,隨著狀況而動態選擇連接目標裝置。此情況下,從讀 寫部,發出用來判斷是否需要較快處理速度的訊號,攜帶型終端5係用此來做判斷。
此情況下,攜帶型終端5,係具備:從第2無線連接手段所連接之餘額變更裝置(被設定在閘門的讀寫部等)接收優先順位設定條件的條件收訊手段,所定之順位,係為依照該當接收之條件的順序。
甚至,隨著網路環境,連接目標裝置之可用性(通訊網路所致之連接容易性)會不同。於是,若從可用性較低之順序起來設定優先順位,則會從可用性較低之連接目標裝置起先被使用,因此可把可用性較高之連接目標裝置保留給將來必要時使用。
可用性所致之優先順位,係可以手動來設定,也可由攜帶型終端5計數障害之發生等然後判斷可用性而自動設定。
此情況下,所定之順位,係為第1無線連接手段所致之可用性較低之順序。
如此一來,在連接目標裝置選擇後,攜帶型終端5係進行與連接目標裝置之連接處理(步驟15)。
接著,攜帶型終端5係被放在讀寫部139之設置面等,進行與結帳終端7之連接處理(步驟20)。
如此,在應用程式啟動後,在與結帳終端7連接之前會迅速地進行與連接目標裝置之連接處理,就可將使用者對讀寫部139放置攜帶型終端5為止時間,有效使用於與連接目標裝置之連接,可迅速地進行結帳處理。
攜帶型終端5,係一旦與結帳終端7建立連接,則開始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的中繼。
然後,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係進行結帳處理(步驟25、35),攜帶型終端5係進行該當結帳處理之中繼(步驟30)。
一旦結帳處理完成,則結帳終端7係藉由聲音等向使用者進行通知。
圖9係為,於步驟15中,將電子貨幣卡100當作連接目標裝置時的連接處理之程序的說明用流程圖。
首先,攜帶型讀寫機200係處於待機狀態(步驟100)。然後,監視是否接收到連接要求(步驟110)。
藉由待機狀態,攜帶型讀寫機200係可減低電池的消耗。
若沒有連接要求(步驟110;N),則攜帶型讀寫機200係持續待機狀態。
另一方面,攜帶型終端5,係一旦應用程式選擇電子貨幣卡100,就向攜帶型讀寫機200發送連接要求(步驟105)。
如此一來,攜帶型讀寫機200係於步驟110中,接收連接要求(步驟110;Y),從待機狀態進入啟動狀態(步驟115)。
攜帶型讀寫機200,係一旦啟動,就會輪詢插槽中所被裝著之電子貨幣卡100(步驟120)。
對此,電子貨幣卡100係向攜帶型讀寫機200 進行回應(步驟125)。
一旦從電子貨幣卡100有回應,則攜帶型讀寫機200係對攜帶型終端5做回應(步驟130),攜帶型終端5係建立係攜帶型終端5與電子貨幣卡100之通訊線路(步驟135)。
圖10係為,於步驟15中,將電子貨幣卡101當作連接目標裝置時的連接處理之程序的說明用流程圖。和圖9相同之處理係標示相同的步驟號碼,並簡化、省略說明。
首先,攜帶型終端5係向中繼伺服器300發送連接要求(步驟205)。
在中繼伺服器300中,係登錄有攜帶型終端5之連接目標裝置的電子貨幣卡101、102,該當連接要求中係附隨有,識別連接目標之電子貨幣卡的資訊。
中繼伺服器300,係一旦從攜帶型終端5接收連接要求,則透過無線路由器401而對攜帶型讀寫機201發送連接要求(存取)(步驟210)。
攜帶型讀寫機201,係以來自中繼伺服器300之存取為觸發而啟動,而與電子貨幣卡101連接(步驟115~125),攜帶型讀寫機200係向中繼伺服器300做回應(步驟215)。
中繼伺服器300,係一旦從攜帶型讀寫機201接收到回應,就對攜帶型終端5做回應(步驟220),通知從中繼伺服器300到電子貨幣卡101之間已經建立了通 訊線路。
攜帶型終端5,係一旦從中繼伺服器300接收回應,則建立攜帶型終端5與電子貨幣卡101之通訊線路(步驟225)。
在攜帶型終端5透過中繼伺服器300、無線路由器402、攜帶型讀寫機202而連接至電子貨幣卡102時,也是同樣如此。
在攜帶型終端5要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連接時,係向電子貨幣伺服器2發送使用者的電子貨幣帳戶的電子貨幣號碼,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藉由該當電子貨幣號碼而特定出結帳對象之電子貨幣帳戶而回應給攜帶型終端5。
然後,攜帶型終端5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建立通訊線路。
接著,說明步驟20的連接處理。
結帳終端7,係藉由攜帶型終端5所發出之電波,偵測出在讀寫部139之設置面有設置攜帶型終端5,而輪詢攜帶型終端5。對此,攜帶型終端5會做回應,結帳終端7與攜帶型終端5係建立通訊線路。
圖11係步驟25、35之結帳處理之程序的說明用流程圖。
首先,結帳終端7係輪詢連接目標裝置(步驟305)。
連接目標裝置,係一旦收到輪詢,就對結帳終端7做 回應(步驟315)。
結帳終端7,係一旦從連接目標裝置收到回應,就對連接目標裝置要求電子貨幣號碼(步驟320)。
對於該要求,連接目標裝置係發送電子貨幣號碼(步驟325)。
更詳言之,若連接目標裝置是電子貨幣卡100(電子貨幣卡101、102均相同),則從電子貨幣記憶部129予以讀出而發送之;若連接目標裝置是電子貨幣伺服器2,則從電子貨幣記憶部37讀出使用者的電子貨幣帳戶的電子貨幣號碼而發送之。
接著,結帳終端7,係對連接目標裝置要求認證資訊(步驟330),對此,連接目標裝置係向結帳終端7發送認證資訊(步驟335)。
結帳終端7,係從連接目標裝置接收認證資訊,將其認證後,向連接目標裝置要求額值餘額之通知(步驟340)。
連接目標裝置,係收到該要求,將額值餘額之金額予以讀出並發送至結帳終端7(步驟345)。
結帳終端7,係確認從連接目標裝置所發送過來的額值餘額,若不滿足結帳金額,則使用顯示或聲音而向店舖之擔當者通知餘額不足。
若可以額值餘額進行結帳,則結帳終端7係生成要將額值餘額予以減額一結帳金額量之意旨的餘額變更資訊,藉由發送至連接目標裝置而要求餘額更新(步驟 350)。
此處,餘額變更資訊係可為,將額值餘額予以減算一結帳金額量的減算命令,或可為,由結帳終端7計算結帳後之餘額,以該當結帳後之餘額將額值餘額予以覆寫的覆寫命令。加值的時候也同樣如此。
連接目標裝置,係從結帳終端7接收餘額變更資訊,使用其而將額值餘額更新成結帳後之金額(步驟355)。
然後,連接目標裝置,係對結帳終端7發送更新完成通知(步驟360)。藉由以上,結帳處理就完成。
接著,說明變形例。
圖12係用來說明第1變形例的流程圖。
在此例中,攜帶型終端5,係依照連接目標裝置之優先順位,探索可結帳之連接目標裝置。
對和圖8相同之步驟,係標示相同之步驟號碼,並簡化、省略說明。
攜帶型終端5,係再與連接目標裝置進行連接處理後(步驟15),向連接目標裝置要求額值餘額之通知(步驟410)。
對此,連接目標裝置係讀出額值餘額之金額然後發送至攜帶型終端5(步驟415)。
然後,攜帶型終端5係在與結帳終端7連接後(步驟20),對結帳終端7要求結帳金額(步驟420)。
對此,結帳終端7,係向攜帶型終端5發送結帳金額 (步驟425)。
攜帶型終端5,係一旦從結帳終端7接收結帳金額,則將其與從連接目標裝置所接收到的額值餘額進行比較,判斷額值餘額是否足夠(步驟430)。
若額值餘額足夠(步驟430;Y),則攜帶型終端5係進入該當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結帳處理的中繼(步驟30)。
另一方面,若額值餘額不足(步驟430;N),則攜帶型終端5係返回步驟10,選擇下個優先順位的連接目標裝置。
以下,攜帶型終端5係重複同樣之處理,直到找到額值餘額足夠之連接目標裝置為止。若任一連接目標裝置均為額值餘額不足,則向結帳終端7發送錯誤訊息然後結束處理。
以上,雖然攜帶型終端5係從結帳終端7接收結帳金額然後選擇要使用於結帳的連接目標裝置,但亦可在從結帳終端7接收結帳金額之前,預先從所有已登錄之連接目標裝置取得額值餘額並暫時記憶在RAM 13等,在從結帳終端7接收到結帳金額之際,從暫時記憶之各連接目標裝置之額值餘額中立即選擇出應連接之連接目標裝置,就可節省處理時間。
圖13係用來說明第2變形例的流程圖。
在此例中,攜帶型終端5係在連接目標裝置之額值餘額為不足時,為了使合計金額成為結帳金額,而從優先順 位高的連接目標裝置起依序進行結帳。
對和圖12相同之步驟,係標示相同之步驟號碼,並簡化、省略說明。
攜帶型終端5,係將優先順位最高之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做連接,從連接目標裝置接收額值餘額,然後,從結帳終端7接收到結帳金額後,判斷額值餘額是否足夠於結帳金額(步驟5~步驟430)。
若額值餘額不足(步驟430;Y),則攜帶型終端5係將該當連接目標裝置與額值餘額之組合、和額值餘額之合計金額(初次係為連接目標裝置之額值餘額,第2次以後則是將新取得之額值餘額予以加算而逐一合計下去)加以記憶(步驟505),返回步驟10。
然後,攜帶型終端5係選擇優先順位次高的連接目標裝置(步驟10),以下,直到步驟505之合計金額超過結帳金額為止,會一直重複步驟10~步驟505之迴圈,探索進行結帳的連接目標裝置。
若已被登錄之所有連接目標裝置之額值餘額的合計金額未達結帳金額,則攜帶型終端5係向結帳終端7發送錯誤訊息而結束處理。
若額值餘額之合計金額超過結帳金額(步驟430;Y),則攜帶型終端5係對以上面迴圈檢索到的各連接目標裝置,使得合計值會是結帳金額的方式,決定各連接目標裝置之每一者的分割結帳金額。
攜帶型終端5,係例如,從優先順位高的連接目標裝 置起將額值餘額一一做全額分配,以最後的連接目標裝置來結帳尾數。
然後,攜帶型終端5,係將分割次數和各分割次數之每一者的分割結帳金額所成之分割結帳資訊,發送至結帳終端7(步驟510)。
例如,將500圓以最初之連接目標裝置付200圓,以下個連接目標裝置付250圓,以最後的連接目標裝置付50圓進行結帳時,分割結帳資訊係為(200,250,50)。如此,分割結帳資訊係為,用來將分割結帳之排程通知給結帳終端7的資訊。
其後,攜帶型終端5係中繼最初之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結帳處理(步驟30),最初之連接裝置與結帳終端7係進行最初之分割結帳(步驟25、步驟35)。
結帳終端7係一旦結束分割結帳,就輸出分割結帳完成訊號。攜帶型終端5,係一面中繼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一面監視通訊內容。
由於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係被加密,因此攜帶型終端5無法理解,但分割結帳完成訊號,係以能夠被攜帶型終端5所理解之訊號,從結帳終端7送出。又,分割結帳完成訊號無法被連接目標裝置所理解,因此連接目標裝置會忽視之。
或者,攜帶型終端5,係亦可偵測分割結帳處理完成,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間沒有通訊,而測知分 割結帳之完成。
攜帶型終端5,係一旦接收經過資訊通知的分割結帳完成訊號(步驟515),就判斷是否已經全額結帳(亦即,是否用檢索到的所有連接目標裝置進行了結帳)(步驟520)。
而若尚未全額結帳(步驟520;N),則攜帶型終端5,係按照分割結帳之排程,將連接重新導向至下個連接目標裝置,中繼下個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結帳處理(步驟30),下個連接裝置與結帳終端7會進行下個分割結帳(步驟25、步驟35)。
如此一來,攜帶型終端5係可依序切換所中繼之連接目標裝置,進行分割結帳。
以上,雖然攜帶型終端5係從結帳終端7接收結帳金額然後探索要使用於結帳的連接目標裝置,但亦可在從結帳終端7接收結帳金額之前,預先從所有已登錄之連接目標裝置取得額值餘額並暫時記憶在RAM 13等,在從結帳終端7接收到結帳金額之際,從暫時記憶之各連接目標裝置之額值餘額中立即作成分割排程,就可節省處理時間。
圖14係用來說明第3變形例的圖。
在此變形例中,複數攜帶型終端5係共用1個電子貨幣卡(亦可為電子貨幣伺服器2中所設置之電子貨幣帳戶)。
在圖的例子中,攜帶型終端5a、5b係均將電子貨幣 卡101登錄成為連接目標裝置,可分別個別地,使用電子貨幣卡101而以結帳終端7a、7b進行結帳。
藉此,例如,將裝著有電子貨幣卡101的攜帶型讀寫機201放在自宅,就可親子共用的方式來運用。
又,攜帶型終端5b,係將電子貨幣卡100、101當作連接目標裝置而登錄,因此均可選擇來進行結帳。
圖15係用來說明第4變形例的圖。
在此變形例中,複數攜帶型終端5所致之結帳,是以1個攜帶型終端5為代表來進行。在此形態中,例如,團體飲食,將飲食費進行所謂分開結帳時,結帳處理係只要1次即可,可提高使用者及店舖側的便利性。
如圖15(a)所示,攜帶型終端5a、5b、5c的使用者,係分別具有在電子貨幣伺服器2中以電子貨幣記憶部37a、37b、37c所構成的電子貨幣帳戶。
又,攜帶型終端5a、5b、5c的使用者,係具有電子貨幣記憶部37d所致之共用的電子貨幣帳戶。
亦即,攜帶型終端5a係可向電子貨幣記憶部37a與電子貨幣記憶部37d進行存取,攜帶型終端5b係可向電子貨幣記憶部37b與電子貨幣記憶部37d進行存取,攜帶型終端5c係可向電子貨幣記憶部37c與電子貨幣記憶部37d進行存取。
於如此構成中,攜帶型終端5a、5b、5c各自的使用者,係操作各自的攜帶型終端5a、5b、5c,將自己的分擔金額量之額值,搬移到電子貨幣記憶部37d。
然後,若結帳代表者是由攜帶型終端5c的使用者來擔任,則將攜帶型終端5c連接至電子貨幣記憶部37d與結帳終端7,以電子貨幣記憶部37d之額值餘額進行結帳。
此外,在上面的例子中,雖然是將搬移來源之連接目標裝置假設為電子貨幣伺服器2,但亦可為電子貨幣卡。
例如,攜帶型終端5a將電子貨幣卡100登錄成連接目標裝置時,可將裝著有電子貨幣卡100的攜帶型讀寫機200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做連接,將自己分擔金額量之額值,從電子貨幣卡100搬移至電子貨幣記憶部37d。
此情況下,電子貨幣帳戶,係成為把電子額值之餘額與使用者建立對應而記憶之餘額記憶手段而發揮機能。
然後,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為了將結帳對象之使用者,藉由來自攜帶型終端5a~5c之存取而加以設定,而具備用來設定由複數使用者所成之群組的群組設定手段。
甚至,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例如,為了透過攜帶型終端5c而接收餘額變更資訊,因此具備:餘額變更資訊收訊手段,係透過已被設定之群組中所含之一位使用者的攜帶型終端,來接收將電子額值之餘額予以減額的餘額變更資訊。
然後,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從攜帶型終端5a~5c的使用者的電子貨幣帳戶,以使得合計金額會變成結帳金額的方式而將額值予以減額,因此具備:以使得減額金額之 合計值會是所接收到的餘額變更資訊所指定之減額金額的方式,將已設定之群組中所含之使用者所對應之電子額值之餘額之每一者分別予以減額的減額手段。
圖15(b)係本變形例的另一形態的說明圖。
在圖15(b)的例子中,攜帶型終端5a的使用者,係操作攜帶型終端5a,從自己的電子貨幣記憶部37a將自己分擔金額量之額值,搬移至身為結帳代表者的攜帶型終端5c的使用者的電子貨幣記憶部37c。
攜帶型終端5b的使用者也同樣如此。
然後,將攜帶型終端5c連接至電子貨幣記憶部37c與結帳終端7,以電子貨幣記憶部37c之額值餘額進行結帳。
以上雖然說明了使用攜帶型終端5進行結帳的情形,但接著說明使用攜帶型終端5進行加值的情形。
圖16係用來說明加值進行時之程序的流程圖。
此處,攜帶型終端5的使用者,係和信用卡公司簽約,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和信用卡公司的伺服器通訊,將加值所需之費用,向信用卡公司的伺服器進行請款。
對和圖8相同之步驟,係標示相同之步驟號碼,並簡化、省略說明。
攜帶型終端5,係在啟動應用程式後(步驟5),選擇進行加值的連接目標裝置(步驟10),進行連接處理(步驟15)。
接著,行動終端5係連接至電子貨幣伺服器2(步驟 603)。此時,進行使用者認證,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特定出使用者。
接著,攜帶型終端5係向電子貨幣伺服器2發送加值金額,對電子貨幣伺服器2要求加值(步驟605)。
如此,攜帶型終端5係具備:要求手段,係向連接之餘額變更裝置(電子貨幣伺服器2),要求將電子額值之餘額予以增額所定金額之餘額變更資訊。
其後,攜帶型終端5係開始電子貨幣伺服器2與連接目標裝置之中繼。
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一旦接收加值的要求,則生成將額值予以增額一加值金額量的餘額變更資訊並發送至連接目標裝置,連接目標裝置係依照該當餘額變更資訊,而將額值餘額予以增額,藉此而進行加值處理(步驟610、620)。其間,攜帶型終端5係中繼加值處理(步驟615)。
如此一來,攜帶型終端5係可使用無線通訊而對連接目標裝置進行加值。
此外,在上面的例子中,雖然是藉由電子貨幣伺服器2進行加值,但亦可從結帳終端7進行加值。
此情況下,使用者係藉由向店舖的擔當者支付費用而委託加值。
然後,使用者係令攜帶型終端5中繼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從結帳終端7向連接目標裝置發送加值所需之餘額變更資訊。
如此,中繼手段係將隨應要求而由餘額變更裝置所發送過來之餘額變更資訊,中繼給電子額值記憶裝置。
圖17係用來說明加值進行時之變形例的流程圖。
在此例中,攜帶型終端5,係在中繼了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結帳處理後,確認連接目標裝置之額值餘額,若額值餘額是所定閾值以下,則將連接目標裝置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予以連接以自動加值。
和圖8或圖16標示相同之步驟號碼,並簡化、省略說明。
攜帶型終端5係一面進行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所進行之結帳處理(步驟25、步驟35)的中繼(步驟30),一面監視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通訊(內容係被加密因此無法理解),判斷結帳處理是否結束(步驟705)。該判斷係例如,偵測到連接目標裝置與結帳終端7之間沒有通訊時,判斷為結帳處理已結束。
若結帳處理未結束(步驟705;N),則攜帶型終端5係繼續步驟30中通訊之監視,若結帳處理已結束(步驟705;Y),則攜帶型終端5係結束與結帳終端7之中繼,並且向連接目標裝置要求額值餘額之通知(步驟710)。
以下之處理,係使用者完成結帳而將攜帶型終端5從結帳終端7之讀寫部139拿開之後,仍會繼續進行。
連接目標裝置,係對額值餘額之要求,讀出結帳後之額值餘額並發送至攜帶型終端5(步驟715)。
攜帶型終端5,係一旦從連接目標裝置接收額值餘額,就判斷其是否為所定閾值以下(步驟720)。該閾值係可由使用者任意設定。
若額值餘額大於所定閾值(步驟720;N),則攜帶型終端5係結束與連接目標裝置之中繼處理(步驟725)。藉此,以後的所有處理就結束。
另一方面,若額值餘額是所定閾值以下(步驟720;Y),則結帳終端7係維持與連接目標裝置之連接,同時連接至電子貨幣伺服器2(步驟603),進行認證等。
接著,攜帶型終端5係中繼連接目標裝置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之間的加值處理(步驟615),連接目標裝置與電子貨幣伺服器2係進行加值處理(步驟610、620)。加值金額,係例如,1次2000圓等,可讓使用者對電子貨幣伺服器2預先設定。
藉由以上處理,攜帶型終端5係可在因為結帳而導致額值餘額減少時,自動加值。
於以上的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雖然是以結帳終端7所被設置之真實店舖為對象,但亦可對透過網際網路3開設的虛擬店舖做適用。
此情況下,結帳終端7與讀寫部139,就變成虛擬店舖之結帳系統所被設置的伺服器裝置。
藉由以上所說明的實施形態或各變形例,可獲得如下之效果。
(1)藉由使用攜帶型終端5的中繼機能,即使攜帶型終端5不具備IC模組30的情況下,仍可使用額值來進行結帳。
(2)藉由將電子貨幣卡100裝著於攜帶型讀寫機200,使電子貨幣卡100具備無線通訊機能,藉由將攜帶型終端5與電子貨幣卡100以無線連線進行連接,就可不受場所限制地接受電子貨幣服務。
(3)攜帶型終端5係可從複數連接目標裝置,選擇出使用對象。
(4)可對複數連接目標裝置定好優先次序,隨著狀況而做彈性運用。
5‧‧‧攜帶型終端
7‧‧‧結帳終端

Claims (15)

  1. 一種攜帶型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偵測手段,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手段,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手段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指定手段,係在被前記偵測手段偵測出複數支付裝置的情況下,將隨著前記受理裝置之區分而定的、應被連接至該受理裝置之優先程度相對較高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指定手段,係連接至前記受理裝置之後,將隨著基於從該受理裝置所取得之資料而被特定之該受理裝置之區分而定的前記優先程度相對較高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還具備:彼此互異之複數中繼手段;前記偵測手段係偵測出,可對前記複數中繼手段之任一者做連接的支付裝置; 前記指定手段,係將對前記優先程度相對性容易提高之中繼手段做連接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複數中繼手段,係與前記支付裝置之連接形態是彼此互異;前記區分中係包含有,以交易之所要時間為優先的1或複數區分;前記指定手段,係在前記所連接之受理裝置之區分是符合於以前記所要時間為優先之區分的情況下,將對前記所要時間之縮短程度是相對較高之連接形態的中繼手段做連接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指定手段,係在前記所連接之受理裝置之區分是不符合於以前記所要時間為優先之區分的情況下,將對前記支付裝置之可用性之提高程度是相對較高之連接形態的中繼手段做連接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7.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指定手段,係在前記所連接之受理裝置之區分是不符合於以前記所要時間為優先之區分的情況下,將相對上較難變成無法支付的支付裝置,予以優先指定。
  8.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7之任1項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複數支付裝置中係包含有,可連接至公眾通訊網路之中繼裝置上所被裝著的可攜式支付裝置; 前記偵測手段,係經由前記公眾通訊網路及前記中繼裝置而向該中繼裝置上所被裝著之可攜式支付裝置發送查詢資訊,若有取得針對該查詢資訊之回答資訊時,則判定該可攜式支付裝置為可使用。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還具備:將用來接受,將朝向前記可攜式支付裝置進行傳輸之資料限定成只有來自已被所定金鑰資訊所認證之裝置之資料的傳輸限制手段所做之認證所需的該金鑰資訊,予以保持在保持手段中的手段;和將用來接受前記傳輸限制手段所做之認證所需的前記所被保持之金鑰資訊予以提示的手段。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予以保持的手段,係將與具有前記傳輸限制手段之前記中繼裝置的配對處理中所生成之前記金鑰資訊,予以保持在前記保持手段中。
  11.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7之任1項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前記複數支付裝置中係包含有伺服器側支付裝置,其係具有:將用來分別對可連接至公眾通訊網路之1或複數中繼裝置做連接所需之連接資訊予以記憶的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前記要求資訊,而對藉由該連接資訊而透過前記公眾通訊網路所連接之1或複數中繼裝置上所分別裝著或內建之可攜式支付裝置,輸入餘額變更資訊, 而令該可攜式支付裝置中所記憶之電子額值之餘額做變更的執行餘額變更處理並輸出前記回應資訊的手段;前記偵測手段,係向前記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發送查詢資訊,若有取得針對該查詢資訊之回答資訊時,則判定該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為可使用。
  12. 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攜帶型裝置,其中,還具備:將與分別具有將傳輸至前記各可攜式支付裝置之資料限定成只有含所定金鑰資訊之資料的傳輸限制手段的前記中繼裝置的配對處理中所分別生成之暫時有效的該金鑰資訊提供給前記所被指定之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的手段;前記所被指定之伺服器側支付裝置的進行輸出的手段,係對透過前記中繼裝置而輸入至1或複數前記可攜式支付裝置的餘額變更資訊,附加前記所被提供之分別對應於該可攜式支付裝置的金鑰資訊。
  13. 一種攜帶型裝置之控制方法,係含有:偵測步驟,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步驟,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步驟中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14. 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程式,用以令電腦實現:偵測機能,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機能,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機能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15. 一種程式,係用以令電腦實現:偵測機能,係偵測出:分別具有記憶所定資料之手段和基於從外部裝置所輸入之要求資訊而執行關於該所定資料之所定處理並輸出回應資訊之手段的複數支付裝置之中的可使用之支付裝置;和指定機能,係將對具有對接近之裝置輸入要求資訊之手段和從該裝置取得針對該要求資訊之回應資訊之手段的受理裝置應藉由中繼而連接的支付裝置,從前記偵測機能所偵測出的支付裝置之中加以指定。
TW103128449A 2013-08-19 2014-08-19 Portable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portable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TWI665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2103 WO2015025353A1 (ja) 2013-08-19 2013-08-19 携帯装置、携帯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3/072103 2013-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3473A true TW201523473A (zh) 2015-06-16
TWI665620B TWI665620B (zh) 2019-07-11

Family

ID=5248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449A TWI665620B (zh) 2013-08-19 2014-08-19 Portable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portable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92675A1 (zh)
JP (1) JP6280921B2 (zh)
TW (1) TWI665620B (zh)
WO (1) WO20150253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50374B1 (en) 2015-10-22 2020-05-12 Amdocs Development Limite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high performance digital wallets
US10339521B1 (en) * 2016-04-26 2019-07-02 Wells Fargo Bank, N.A. Device enabled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11449935B2 (en) * 2017-05-30 2022-09-20 Episode Si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ue unit conversion mediated by multiple exchange querying and evaluation
WO2019116913A1 (ja) * 2017-12-13 2019-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移動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231378B2 (ja) * 2018-10-26 2023-03-0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070355A (zh) * 2019-03-11 2019-07-30 深圳市微付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卡支付方法、移动设备
CN112283881B (zh) * 2019-07-24 2022-05-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器设备
JP2021177298A (ja) * 2020-05-07 2021-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8313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Mark Brodson E-Coupon System and Method
JP5286714B2 (ja) * 2007-08-23 2013-09-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財布装置、電子バリュー利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67966B2 (ja) * 2007-10-19 2013-08-21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365177B2 (ja) * 2008-12-15 2013-12-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マネー取引端末、電子マネー取引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1122470B1 (ko) * 2009-06-08 2012-02-29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다수 타입의 전자화폐 식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에 적용되는 장치
JP2012039257A (ja) * 2010-08-04 2012-02-23 Sony Corp 携帯端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718626B2 (ja) * 2010-12-10 2015-05-13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小型端末
WO2013047816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楽天株式会社 決済システム、支払端末
EP2783535B1 (en) * 2011-11-25 2016-09-14 Bandwidthx Inc.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network access selection for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20130275303A1 (en) * 2012-04-11 2013-10-17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wo stage authentication with geolo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25353A1 (ja) 2015-02-26
US20160292675A1 (en) 2016-10-06
JP6280921B2 (ja) 2018-02-14
TWI665620B (zh) 2019-07-11
JPWO2015025353A1 (ja)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23473A (zh) 攜帶型裝置、攜帶型裝置之控制方法、記錄媒體、及程式
JP5595434B2 (ja) 情報処理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EP3633571B1 (en) Nfc pay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JP515625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TWI429213B (zh) 用於nfc服務之行動整合散佈與交易系統與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US10062070B2 (en) Electronic money system, electronic value transfer method, mobile termina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program product, and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program product is recorded
JP5788610B2 (ja)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1004316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product
JP6182527B2 (ja) 決済端末、情報処理サーバ、決済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147187B1 (en) Storing and accessing a plurality of payment options on a secure element
US11533599B2 (en) 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 system for selling and/or activating wireless services for a wireless device
CN109074571A (zh) 基于近场通信nfc的交易方法和设备
KR101178473B1 (ko) Nfc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안전 결제 제공방법, nfc 단말기, 및 rf 결제장치
US2014037957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said program
JP621161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60137363A (ko)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이용한 비접촉식 포인트 데이터 처리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인트 데이터 처리방법.
KR101228843B1 (ko) 포스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요금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KR100606128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신용 결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20008412A (ko) 통신 상태 판별을 통한 스마트폰 애플리케이션 로딩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스마트폰 및 프로그램
KR10042338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금융거래 서비스 시스템
KR101658607B1 (ko)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이용한 비접촉식 포인트 데이터 처리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인트 데이터 처리방법.
JP6298260B2 (ja) 認証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認証処理方法
KR20130016048A (ko) Nfc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안전 결제 제공방법, nfc 단말기, 및 rf 결제장치
KR20140056751A (ko) 상품권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상품권 서비스 방법
KR20120008411A (ko) 최단 동선 연결을 이용한 스마트폰 애플리케이션 로딩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스마트폰 및 프로그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