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4804A - 觸控裝置結構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4804A
TW201514804A TW103132088A TW103132088A TW201514804A TW 201514804 A TW201514804 A TW 201514804A TW 103132088 A TW103132088 A TW 103132088A TW 103132088 A TW103132088 A TW 103132088A TW 201514804 A TW201514804 A TW 2015148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ano
silver wire
wire electrode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2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1693B (zh
Inventor
Chen-Yu Liu
Li-Wei Kung
Hsi-Chien Lin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14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4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1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16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觸控裝置結構,該觸控裝置結構包括:一下基板;一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位於所述下基板上;一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以及一上基板,位於所述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上。本發明透過將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和有機發光電子元件整合在一起,可以實現大尺寸觸控產品的薄型化,同時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具有優異的導電特性,滿足了大尺寸產品快速掃描頻率的需求。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結構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觸控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觸控裝置結構。
在現今各式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中,個人數位助理(PDA)、行動電話(mobile Phone)、筆記型電腦(notebook)及平板電腦(tablet PC)等可攜式電子產品皆已廣泛地使用觸控面板(touch panel)作為人機溝通的介面工具,在講求人性化設計的平板電腦需求的帶動下,觸控式面板已經一躍成為關鍵的零組件。而有機發光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簡稱OLED)相對於傳統的液晶顯示器具有體型薄、重量小、低功耗、高亮度、高反應速度等優點,因而在行動電子裝置中也被廣泛使用。
就觸控面板與OLED而言,一般常見的整合方式主要為採用單獨工藝製作觸控面板和OLED後,再將所述兩者疊加貼合在一起。如此一來,OLED實現顯示的功能,觸控面板實現人機交流,同時通過外部電路和作業系統將觸控面板檢測的位置資料與OLED顯示的內容相關聯並處理。然而,以此方式整合形成的觸控裝置其厚度和重量較大,無法滿足市場對薄型化電子裝置的需求。
為滿足市場對於大尺寸觸控面板薄型化的需求,大尺寸產品可採用較為輕薄的PET等材料作為觸控電極的載體基板。惟,此時ITO觸控電極材料較脆不易形成在PET等撓性材質上,且其成 膜的製程溫度會高於PET基板的溫度承受限制,同時ITO的電氣特性無法滿足大尺寸快速掃描頻率的需求。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結構。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觸控裝置結構,包含有一下基板;一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位於所述下基板上;一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以及一上基板,位於所述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包括:一第一絕緣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一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一絕緣層表面上;一第二絕緣層,位於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上;以及一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二絕緣層表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絕緣層與所述第二絕緣層由可撓性材料組成,所述可撓性材料為選自環氧樹脂、改質的環氧樹脂、聚脂、丙烯酸酯、氟素聚合物、聚亞苯基氧化物、聚醯亞胺、酚醛樹脂、聚碸、矽素聚合物、BT樹脂、氰酸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液晶高分子、聚醯胺、尼龍6、共聚聚甲醛、聚苯硫醚和環狀烯烴共聚物(COC)所群組中至少一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一透明黏合層,其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元件與所述第一絕緣層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包括複數個第二電極,其中,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相互交錯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一第一保護層及一第二保護層,所述第一保護層位於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 層上,所述第二保護層位於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上,且所述第一及第二保護層各具有多個開孔,用以分別暴露出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上的部分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上的所述第二電極。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多條導線,所述該些導線通過所述第一及第二保護層上的開孔而分別與所述該些第一電極以及所述該些第二電極電性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包括:一第三絕緣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一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三絕緣層靠近所述有機發光電子元件的一表面;以及一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三絕緣層遠離所述有機發光電子元件的一表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絕緣層由可撓性材料組成,所述可撓性材料為選自環氧樹脂、改質的環氧樹脂、聚脂、丙烯酸酯、氟素聚合物、聚亞苯基氧化物、聚醯亞胺、酚醛樹脂、聚碸、矽素聚合物、BT樹脂、氰酸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液晶高分子、聚醯胺、尼龍6、共聚聚甲醛、聚苯硫醚和環狀烯烴共聚物(COC)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有機發光電子元件為有機發光顯示器。
藉此,本發明通過將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和有機發光電子元件整合為一種觸控裝置結構,可以實現大尺寸觸控產品的薄型化,同時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具有優異的導電特性,滿足大尺寸產品快速掃描頻率的需求。
1‧‧‧觸控裝置
2‧‧‧觸控裝置
3‧‧‧觸控裝置
10‧‧‧下基板
20‧‧‧上基板
30‧‧‧有機發光電子組件
34‧‧‧密封膠
40‧‧‧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
40’‧‧‧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
40”‧‧‧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
42‧‧‧第一絕緣層
44‧‧‧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
441‧‧‧第一電極
46‧‧‧第二絕緣層
48‧‧‧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
481‧‧‧第二電極
52‧‧‧第一保護層
54‧‧‧第二保護層
56‧‧‧開孔
58‧‧‧透明膠層
62‧‧‧導線
71‧‧‧第三絕緣層
72‧‧‧上表面
73‧‧‧下表面
74‧‧‧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
741‧‧‧第一電極
76‧‧‧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
761‧‧‧第二電極
77‧‧‧第三保護層
78‧‧‧第四保護層
79‧‧‧開孔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的細部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觸控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的細部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觸控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的細部示意圖。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下文特列舉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成內容及所欲達成的功效。
為了方便說明,本發明的各附圖僅為示意以更容易瞭解本發明,其詳細的比例可依照設計的需求進行調整。在文中所描述對於圖形中相對元件的上下關係,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皆應能理解其是指物件的相對位置而言,因此皆可以翻轉而呈現相同的構件,此皆應同屬本說明書所揭露的範圍,在此容先敘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觸控裝置1包括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並且在下基板10與上基板20之間,更包含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以及位於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上的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其中,下基板10可為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提供載體,上基板20可為用戶提供最直接的操作介面,同時對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和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起保護封裝作用。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可例如是有機發光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OLED的結構和發光原理為習知技術,在此不再多加贅述。
本實施例中,在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與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之間,更包括透明黏合層(圖未示),透明黏合層覆蓋於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上並使其與外界的氧氣、水分隔絕,以避免有機發 光電子組件30受潮和氧化而影響壽命,達到封裝保護的作用同時並不影響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的顯示功能。此外,在下基板10的周邊區域圍繞設置有密封膠34,其圍繞設置在透明黏合層和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周邊並黏接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以防止透明黏合層滲出並進一步對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達到封裝保護的作用。
圖2為圖1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的細部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為一堆疊結構,其由下而上依序包括第一絕緣層42、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第二絕緣層46和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其中,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位於第一絕緣層42表面上,第二絕緣層46位於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上,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位於第二絕緣層46上。
更具體來說,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包括複數沿第一方向互相平行排列的條狀第一電極441,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包括複數沿第二方向互相平行排列的條狀第二電極481,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呈相互交錯排列設置。
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層42與第二絕緣層46的材料可選自環氧樹脂、改質的環氧樹脂、聚脂、丙烯酸酯、氟素聚合物、聚亞苯基氧化物、聚醯亞胺、酚醛樹脂、聚碸、矽素聚合物、BT樹脂(bismaleimide triazine modified epoxy resin)、氰酸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液晶高分子(liquid crystal polyester,LCP)、聚醯胺(PA)、尼龍6、共聚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或是環狀烯烴共聚物(COC)的群組。上述的材質透明且具有可撓性,適合製作大面積且具有可撓性的觸控裝置;此外,上述第一絕緣層42和第二絕緣層46的材料也比玻璃更輕更薄,可有效減少觸控裝置的重量與厚度。
另一方面,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與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 具有優良的透光度、柔韌性以及導電性,可以滿足觸控產品對高透光度的要求,且可以較好地形成在上述第一絕緣層42和第二絕緣層46的撓性材質上並可以滿足大尺寸觸控產品快速掃描頻率的需求。本發明中,形成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和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的奈米銀線,其導電性可以藉由製作過程中,調整奈米銀線溶液的濃度而改變,也就是說,欲製作出低阻抗的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與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僅需要增加奈米銀線溶液的濃度即可。奈米銀線可經由濺射、印刷、光刻蝕刻或其它方式形成於第一絕緣層42和第二絕緣層46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的電極圖案和排列方向也不限於上述,而可以任意對稱及重複的圖案呈規則排列。
在本實施例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更包含有第一保護層52覆蓋於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上,以及第二保護層54覆蓋於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上,以使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以及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和空氣隔絕而不被氧化。此外,第一保護層52以及第二保護層54對應於每個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兩端的位置上設有多個開孔56,以暴露出部分的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
在第一保護層52以及第二保護層54的周邊區域中,更包含有多條導線62,它們的一端分別通過多個開孔56與對應的多個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電性連接,另一端則與外部的一處理器(圖未示)電性連接,以將觸控面板上產生的信號變化傳輸至處理器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保護層52以及第二保護層54可以為單層結構或是多層結構。此外,在第一保護層52與第二絕緣層46之間,更具有透明膠層58以黏接上下結構。
總言之,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其透過將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和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整合為觸控裝置結構,可以滿足市場對於觸控產品的薄型化需求。再者,本實施例利用柔韌性較好 的奈米銀線取代習用易脆的ITO透明電極材料,並於PET等撓性薄膜上以交叉堆疊的方式,使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和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交叉堆疊設置,可進一步減輕觸控裝置結構的重量,同時奈米銀線優良的導電性,可滿足大尺寸觸控產品快速掃描頻率的需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中除了透明黏合層覆蓋於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上之外,由於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和上基板20也都位於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上,因此可進一步的保護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使其不受到空氣中的水氣或是氧氣破壞。
下文將針對本發明的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的不同實施樣態進行說明,且為簡化說明,以下說明主要針對各實施例不同之處進行詳述。此外,本發明的各實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是以相同的標號進行標示,以利於各實施例間互相對照。
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觸控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觸控裝置2同樣包括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並且在下基板10與上基板20之間同樣包含一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以及位於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上的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其中,下基板10可為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提供載體,上基板20可為用戶提供最直接的操作介面,同時對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和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起保護封裝作用。
再者,在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與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之間,更包括透明黏合層(圖未示),其覆蓋於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上並使其與外界的氧氣、水分隔絕,以避免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受潮和氧化而影響壽命,達到封裝保護的作用同時並不影響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的顯示功能。此外,在下基板10和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的周邊區域圍繞設置有密封膠34,其圍繞設置在透明黏合層和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周邊並黏接下基板10和上基 板20,以防止透明黏合層滲出並進一步對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達到封裝保護的作用。
本實施例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的結構略有不同。請參考圖4,圖4為圖3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的細部示意圖,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由下而上依序包含有第一絕緣層42、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第二絕緣層46及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大體上而言,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位於第一絕緣層42表面,第二絕緣層46位於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上,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位於第二絕緣層46上。
進一步說明,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包括複數沿第一方向互相平行排列的條狀第一電極441,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包括複數沿第二方向互相平行排列的條狀第二電極481。此外,本實施例中更包含有第一保護層52以及第二保護層54,第一保護層52覆蓋於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上,第二保護層54覆蓋於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上,以使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44以及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48和空氣隔絕而避免被氧化。
再者,第一保護層52以及第二保護層54對應於每個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兩端的位置上設有多個開孔56,以暴露出部分的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在第一保護層52以及第二保護層54上的周邊區域中更包含有多條導線62,該些導線62的一端分別通過多個開孔56與對應的多個第一電極441和第二電極481電性連接,另一端則與外部的一處理器(圖未示)電性連接,以將觸控面板上產生的信號變化傳輸至處理器上。附帶一提,上述第一保護層52以及第二保護層54可以為單層結構或是多層結構,但本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46為直接形成於第一保護層52上,其並不需要藉助透明膠層。其它關於元件材料的選用與製作方法,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結構相似,圖5為本發明 的第三實施例的觸控裝置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觸控裝置3同樣包含有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並且在下基板10與上基板20之間同樣包含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以及位於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上的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其中,下基板10可為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提供載體,上基板20可為用戶提供最直接的操作介面,同時對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和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起保護封裝作用。
在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與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之間,還包括透明黏合層,覆蓋於有機發光電子組件30上。此外,在下基板10的周邊區域圍繞有密封膠34,其圍繞設置在透明黏合層和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周邊並黏接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以防止透明黏合層滲出並進一步對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達到封裝保護的作用。
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第三實施例的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的結構略有不同。請參考圖6,圖6為圖5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的細部示意圖,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包含有第三絕緣層71,其具有一遠離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的上表面72以及一靠近有機發光電子元件30的下表面73,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74位於上表面72上,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76位於下表面73上。
進一步說明,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74包括複數沿第一方向互相平行排列的條狀第一電極741,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76包括複數沿第二方向互相平行排列的條狀第二電極761,第一電極741和第二電極761呈交錯排列設置。同樣地,第三保護層77與第四保護層78分別覆蓋於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74和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76,以避免第一及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74、76上的奈米銀線被氧化。
再者,第三保護層77與第四保護層78對應於每個第一電極 741和第二電極761兩端的位置上設有多個開孔79,以暴露出部分的第一電極741和第二電極761,同樣地,第三保護層77和第四保護層78也不限於單層結構,可能為多層結構。此外,多條導線62位於第三保護層77與第四保護層78的周邊區域,其一端通過多個開孔79與對應的多個第一電極741和第二電極761電性連接,另一端則與外部的一處理器(圖未示)電性連接,以將觸控面板上產生的信號變化傳輸至處理器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絕緣層71的材料與本發明第一或第二實施例相同,可選自具有可撓性的材質如環氧樹脂、改質的環氧樹脂、聚脂、丙烯酸酯、氟素聚合物、聚亞苯基氧化物、聚醯亞胺、酚醛樹脂、聚碸、矽素聚合物、BT樹脂(bismaleimide triazine modified epoxy resin)、氰酸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液晶高分子(liquid crystal polyester,LCP)、聚醯胺(PA)、尼龍6、共聚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和環狀烯烴共聚物(COC)等。此外,上述的第一電極741和第二電極761的電極圖案和排列方向也不限於此,可以任意對稱及重複的圖案有規則排列。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40”僅使用一層絕緣層,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74與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76分別位於第三絕緣層71的上表面72與下表面73。如此一來,本實施例可進一步減少觸控裝置的重量與厚度,同時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74與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76可以滿足觸控產品對高透光度的要求,且可以較好地形成在第三絕緣層71的撓性材質上,並可以滿足大尺寸觸控產品快速掃描頻率的需求。其它關於元件材料的選用與製作方法,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透過將觸控面板和顯示器整合在一起,不 僅實現了觸控裝置的薄型化,於此同時,本發明利用柔韌性較好的奈米銀線作為觸控電極層,代替習知技術中常用易脆的ITO透明電極材料,並製作於可撓性的薄膜材料上(如PET等),可進一步減輕觸控裝置的重量,同時奈米銀線優良的導電性滿足大尺寸觸控產品快速掃描頻率的需求。
除此之外,本發明藉由調整奈米銀線溶液,可以改變觸控電極的阻抗,而以此方式可以製作出可撓性、大面積且具有低阻抗電極的觸控裝置。另一方面,本發明位於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下的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方除了覆蓋有透明黏合層之外,更覆蓋有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和上基板,其中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更包含有絕緣層,因此可以更進一步的保護有機發光電子元件,增加觸控裝置的穩定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觸控裝置
10‧‧‧下基板
20‧‧‧上基板
30‧‧‧有機發光電子組件
34‧‧‧密封膠
40‧‧‧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

Claims (14)

  1. 一種觸控裝置結構,包括:一下基板;一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位於所述下基板上;一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以及一上基板,位於所述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其中所述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包括:一第一絕緣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一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一絕緣層的表面上;一第二絕緣層,位於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上;以及一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二絕緣層的表面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絕緣層與所述第二絕緣層由可撓性材料組成,所述可撓性材料材質為選自環氧樹脂、改質的環氧樹脂、聚脂、丙烯酸酯、氟素聚合物、聚亞苯基氧化物、聚醯亞胺、酚醛樹脂、聚碸、矽素聚合物、BT樹脂、氰酸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液晶高分子、聚醯胺、尼龍6、共聚聚甲醛、聚苯硫醚和環狀烯烴共聚物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一透明黏合層,所述透明黏合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元件與所述第一絕緣層之間。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包括複數第一電極,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包括複數第二電極,其中所述該些第一電極與所述該些第二電極呈相互交錯設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一第一保護層及一第 二保護層,所述第一保護層位於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上,所述第二保護層位於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上,且所述第一及第二保護層各具有多個開孔,用以分別暴露出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上的部分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上的所述第二電極。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多條導線,所述該些導線通過所述第一及第二保護層上的開孔而分別與所述該些第一電極以及所述該些第二電極電性連接。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其中所述奈米銀線觸控感測層包括:一第三絕緣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上並具有相對二表面;一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三絕緣層的一表面,並靠近所述有機發光電子元件;以及一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三絕緣層的另一表面,並遠離所述有機發光電子元件。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三絕緣層由可撓性材料組成,所述可撓性材料為選自環氧樹脂、改質的環氧樹脂、聚脂、丙烯酸酯、氟素聚合物、聚亞苯基氧化物、聚醯亞胺、酚醛樹脂、聚碸、矽素聚合物、BT樹脂、氰酸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液晶高分子、聚醯胺、尼龍6、共聚聚甲醛、聚苯硫醚和環狀烯烴共聚物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一透明黏合層,所述透明黏合層位於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與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之間。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 層包括複數第一電極,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包括複數第二電極,其中所述該些第一電極與所述該些第二電極呈相互交錯設置。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一第一保護層及一第二保護層,所述第一保護層覆蓋於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上,所述第二保護層覆蓋於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上,且所述第一及第二保護層各具有多個開孔,用以分別暴露出所述第一奈米銀線電極層上的部分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奈米銀線電極層上的所述第二電極。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更包括多條導線,所述該些導線通過所述第一及第二保護層上的開孔而分別與所述該些第一電極以及所述該些第二電極電性連接。
  14. 如請求項1、2及8中任一項所述的觸控裝置結構,其中所述有機發光電子組件為有機發光顯示器。
TW103132088A 2013-10-09 2014-09-17 觸控裝置結構 TWI541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8936.2A CN104571652B (zh) 2013-10-09 2013-10-09 触控装置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4804A true TW201514804A (zh) 2015-04-16
TWI541693B TWI541693B (zh) 2016-07-11

Family

ID=5277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2088A TWI541693B (zh) 2013-10-09 2014-09-17 觸控裝置結構
TW103216505U TWM494354U (zh) 2013-10-09 2014-09-17 觸控裝置結構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6505U TWM494354U (zh) 2013-10-09 2014-09-17 觸控裝置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543365B2 (zh)
CN (1) CN104571652B (zh)
TW (2) TWI5416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601B (en) * 2015-09-08 2016-12-01 Ritdisplay Corp Touch display panel
US11216143B1 (en) 2020-06-16 2022-01-04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orce sens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4113B (zh) * 2014-05-30 2019-03-08 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81850B1 (ko) * 2015-02-25 2021-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6155403B (zh) * 2015-04-27 2023-05-02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元件
TWI590434B (zh) * 2016-03-16 2017-07-01 錸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TWI724304B (zh) * 2018-05-25 2021-04-11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09054304A (zh) * 2018-08-20 2018-12-2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绝缘开关柜
CN111610870A (zh) * 2019-02-25 2020-09-01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10212004A (zh) * 2019-06-14 2019-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界定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制作方法
CN111309175B (zh) * 2020-01-19 2022-07-2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9391B2 (en) * 2004-04-06 2006-03-28 Bao Tran NANO IC packaging
US20050218397A1 (en) * 2004-04-06 2005-10-06 Availableip.Com NANO-electronics for programmable array IC
US20050218398A1 (en) * 2004-04-06 2005-10-06 Availableip.Com NANO-electronics
US7330369B2 (en) * 2004-04-06 2008-02-12 Bao Tran NANO-electronic memory array
US7393699B2 (en) * 2006-06-12 2008-07-01 Tran Bao Q NANO-electronics
KR100762787B1 (ko) * 2007-03-16 2007-10-02 주식회사 에프엔텍 나노코팅을 적용한 양면 플렉시블 피시비 터치패드
CN102236446B (zh) * 2010-04-22 2013-12-1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化触控装置
CN203588223U (zh) * 2013-10-09 2014-05-07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601B (en) * 2015-09-08 2016-12-01 Ritdisplay Corp Touch display panel
US11216143B1 (en) 2020-06-16 2022-01-04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orce sens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67274B (zh) * 2020-06-16 2022-06-11 大陸商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力敏感測模組及其製造方法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4354U (zh) 2015-01-21
CN104571652B (zh) 2017-12-01
TWI541693B (zh) 2016-07-11
US20170115764A1 (en) 2017-04-27
US20150097175A1 (en) 2015-04-09
CN104571652A (zh) 2015-04-29
US9952693B2 (en) 2018-04-24
US9543365B2 (en) 201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1693B (zh) 觸控裝置結構
US2022012130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sensing member
CN110676295B (zh) 显示装置
JP2023130389A (ja) 電子機器
CN106505089B (zh) 显示器件
KR20170135602A (ko) 터치 센서 및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TW201137451A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105689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TWI675321B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TW201413512A (zh) 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面板
US1087758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851008A (zh) 显示装置和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TW201530400A (zh) 觸控裝置
US20180217691A1 (en) Flexible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evice
US9565793B2 (en)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electronic device package
TWM470314U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635433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333796A (zh) 電容式觸控單元
CN217386338U (zh) 触控结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3588223U (zh) 触控装置结构
US8816233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nit
TWI662448B (zh) 電子裝置
US20210286469A1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606608A (zh) 觸控面板
US9570712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