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7686A - 電動吸塵器 - Google Patents

電動吸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7686A
TW201507686A TW103103120A TW103103120A TW201507686A TW 201507686 A TW201507686 A TW 201507686A TW 103103120 A TW103103120 A TW 103103120A TW 103103120 A TW103103120 A TW 103103120A TW 201507686 A TW201507686 A TW 2015076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upper casing
vacuum cleaner
opening
appear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3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2711B (zh
Inventor
Takenori Sekiguchi
Takahiro Oyokawa
Naoki Yamagishi
Tadashi Fukushim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0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7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2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2711B/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提供電動吸塵器,其具備有各機能部位且回收性優 良、低成本且式樣性優良的上殼體。 電動吸塵器,其包括本體外殼、及搭載於該外殼 內部的功能組件。外殼具有下殼體以及覆蓋該下殼體的上殼體,該上殼體由複數個殼體組件構成。該複數個殼體組件具有:以外觀式樣為主的第1上殼體、以及以功能或構造為主的第2上殼體。而且,該第2上殼體,採用可回收材料或回收材料作為成形材料。

Description

電動吸塵器
本發明係關於構成電動吸塵器本體的外殼之殼體。
過去的電動吸塵器本體的外殼,係由後述等構成:下殼體,其裝載電動送風機、集塵部、控制部、電線捲軸等的功能組件;以及上殼體,覆蓋這些功能組件,並裝設有開閉集塵部位置的上蓋(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38827號公報(第2圖)
像這樣的形成的上殼體,係將作為式樣面的外殼部分、作為功能部位的電線收納按鈕所面對的開口、為了保持強度的肋部、用以安裝到下殼體的螺絲用的套筒、顯示動作狀態的各種閃燈所面對的開口等,藉由樹脂成形而形成為一體,藉此構成為1個組件。
塗裝之手法係被考慮作為提升此種上殼體的式樣面之質感的手法。另外,最近有將提高式樣性的材料(例如,反射光 線使得看起來亮亮的鋁等的金屬材料等)攪入作為成形材料的樹脂的成形手法(以下稱之為攪入成形),能夠以低成本獲致近似於塗裝的質感(高級感)。
但是,施以塗裝的成形組件無法回收(recycle)。另外,攪入成形因為是將鋁等微細的金屬攪入樹脂材料,所以難以將樹脂和金屬分離,回收本身雖然是可能的,但是再次作為樹脂材料的用途較少,而使得使用目的受到限制。因此,回收以攪入材料構成上殼體全體的電動吸塵器時,會有回收率明顯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電動吸塵器,其具有高回收率、低成本且式樣性亦優的上殼體,其為具有各機能部位且式樣性優良的上殼體,而且,能夠使用再生材料(回收材料)。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在電動吸塵器中,包括作為本體的外殼之殼體、及搭載於該殼體內部的功能組件,其中,該殼體具有下殼體以及覆蓋該下殼體的上殼體,該上殼體由複數個上殼體組件構成,該上殼體組件具有:以外觀式樣為主的第1上殼體、以及以功能或構造為主的第2上殼體,該第2上殼體,採用可回收材料或回收材料作為成形材料。
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電動吸塵器,其具有回收性優良、低成本且式樣性亦優的上殼體。
1‧‧‧吸塵器本體
2‧‧‧電動送風機
3‧‧‧下殼體
4‧‧‧本體吸入口
5‧‧‧把手操作部
6‧‧‧操作握持部
7‧‧‧延長管
8‧‧‧吸入口體
9‧‧‧前輪
10‧‧‧後輪
11‧‧‧上蓋
12‧‧‧電源線捲收按鈕
13‧‧‧集塵部
14‧‧‧控制部
15‧‧‧管體
16‧‧‧把手
18‧‧‧LED
20‧‧‧第1上殼體
20a‧‧‧右側面部
20b‧‧‧左側面部
20c‧‧‧連接部
20d‧‧‧集塵部開口
20e‧‧‧結合部
21‧‧‧固定用套筒
22‧‧‧肋部
23‧‧‧固定軸構造部
24‧‧‧固定用爪
25‧‧‧門位置
26‧‧‧模具開口
30‧‧‧第2上殼體
31‧‧‧電源線捲收按鈕的開口
31a‧‧‧開口緣
32‧‧‧排氣口
33‧‧‧顯示運轉狀態的LED用貫通孔
34‧‧‧固定用套筒
35‧‧‧電源插頭收納部
36‧‧‧電線捲軸固定構造部
37‧‧‧卡合開口
38‧‧‧突起部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吸塵器本體的立體圖。
第2圖顯示本發明的吸塵器本體側面剖面圖。
第3圖為本發明的吸塵器全體的立體圖。
第4圖為從上側觀看本發明的吸塵器本體的上殼體的分解立體圖。
第5圖為從下側觀看本發明的吸塵器本體的上殼體的分解立體圖。
第6圖為本發明的吸塵器本體的上殼體的構成之詳細圖1。
第7圖為本發明的吸塵器本體的上殼體的構成之詳細圖2。
以下,參照第1~7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在第1、2圖中,該吸塵器本體1(以下稱之為本體1),係為將藉由驅動收於其內部的電動送風機2所產生的吸氣風一起吸入的塵埃集塵於集塵部13的裝置。
另外,集塵部13的集塵方式,可以為紙袋式或氣旋式集塵盒,在本實施形態中為紙袋式。
此本體1的外殼係由下列構成:構成本體1下面的下殼體3、設置於該下殼體3上側的上殼體20及30、使設置於該上殼體20及30的集塵部13的上方開閉的上蓋11。
下殼體3之上側為開口,其搭載有下列功能組件:電動送風機2、集塵部13、控制部14、捲收電源線的電線捲軸(未圖式)、使電線捲軸動作的電源線捲收按鈕12、作為表示運轉狀態的顯 示燈的LED18等。
另外,下殼體3構成吸塵器本體1的下面,如第1及2圖所示,在前側的面對地面的下部,以可自由轉動及可回旋的方式裝設前輪9,在吸塵器本體1的後部兩側,分別裝設可自由轉動的後輪10。而且,在下殼體3的前端,形成和電動送風機2的吸入側連通的本體吸入口4,而集塵部13係位於該本體吸入口4及電動送風機2之間。另外,在本體吸入口4的上方設有拱形的把手16。
而且,如第3圖所示,有可撓性且可彎曲的細長略圓筒狀的管體15連接於本體吸入口4。該管體15的前端設有把手操作部5,其係作為可選擇電動送風機2的動作模式等的操作部。
在該把手操作部5上,設有設定電動送風機2等的複數動作模式的複數個設定按鈕,並且,掃除時作業者握持的操作握持部6設置為朝向基端側突出。
而且,在把手操作部5的前端以可裝卸的方式連通連接著可伸縮的細長略圓筒狀的延長管7。
而且,在該延長管7的前端以可裝卸的方式連通連接著吸入口8,其係為例如載置於室內地面的地毯等的上面並由操作握持部6操作,以將地毯等上的塵埃吸入。
繼之,參照第4~7圖,上殼體20及30係由第1上殼體20及第2上殼體30的2個殼體組件構成,兩構材前後連接,覆蓋從下殼體3的後部分隔出的收納電動送風機2等的功能組件的電動送風機室的上部,到把手16的安裝端之本體1的上面、 側面以及後面。
在此,第1上殼體20形成本體1的上側側面,其係由從後端到前端的右側面部20a及左側面部20b、以及連結該左右的側面部的連接部20c所構成。
右側面部20a和左側面部20b形成既定的曲面,係為用以提高本體1的式樣性的部位。
另外,在右側面部20a和左側面部20b的前端,形成固定用套筒21,其係作為用於以螺絲將第1上殼體20固定在下殼體3的固定部位。
另外,被連接部20c的前側和左右側面部包圍住的空間,係為集塵部13出入位置的集塵部開口20d。另外,連接部20c的後側和左右側面部20a、20b包圍住的空間,則為後述的第2上殼體30和第1上殼體20連接觸的結合部20e。
另外,在連接部20c的後端形成朝向結合部20e突出的一對的固定用爪24。該固定用爪24係為用於卡合在後述的第2上殼體30以進行固定的固定部位。
另外,在連接部20c的上面形成將上蓋11以可自由開閉的方式固定的固定軸構造部23。
另外,第1上殼體20係將提高式樣性的材料(例如,反射光線使得看起來亮亮的鋁等的金屬材料等)攪入作為成形材料的樹脂並成形而成。亦即,第1上殼體20主要為重視外觀式樣性的形狀,盡量不要設置深肋部或過多的套筒的構成,以避免在外觀上產生凹陷或波紋。
(第2上殼體)
繼之,第2上殼體30為構成本體1的上面和後面的構材,在上面形成了LED18所在處的LED用貫通孔33、電源線捲收按鈕12面對的開口31。
另外,在該開口31的兩側邊形成和已形成的第1上殼體20的固定用爪24卡合之卡合開口37。
在此,開口31形成為,因為電源線捲收按鈕12在其內部出入,所以開口緣31a具有使得開口31不會變形的既定強度。因此,在該開口31的兩側邊形成卡合開口37,藉此能夠成為卡合開口37也具有強度的構成。
另外,在後面,形成了向後方開口並使得來自電動送風機2的氣流排出的排氣口32、在將電源線收納在電源線捲軸的狀態下固持電源插頭的電源插頭收納部35。
另外在裡側設有:用以將第2上殼體30以螺絲固定在下殼體3的固定用套筒34、固定電線捲軸的電線捲軸固定構造部36,和第1上殼體重疊範圍的肋部或套筒在成形時產生凹陷也可以,其係為重視強度或功能的尺寸。
如上述,第2上殼體30構成為,在第1上殼體20主要的式樣功能之外,反映作為上殼體20、30的所必須的功能(構造、強度),比第1上殼體20設置更多的突出部位、開口或肋部,成為更複雜的形狀,基本的厚度也大於第1上殼體20,因為所使用的樹脂材料多、質量也大。
另外,第2上殼體30,構成各功能部位而成為複雜的形狀,因此,不使用攪入材料,而是由一般的樹脂材料或回收材料構成的樹脂材料、或者可以回收的樹脂材料而構成。
如上述構成的各部,如後述般組裝而構成本體1。
首先,參照第4圖及第5圖,將第2上殼體30的固定用爪24插入第2上殼體30的卡合開口37,藉此使第2上殼體30對於第1上殼體20固定。
此時,卡合開口37,因為是形成於形成為具有既定強度的開口緣31a的兩側邊,所以能夠強固地保持和固定用爪24的卡合狀態,第2上殼體30被固定在結合部20e。
另外,固定用爪24因為進入了卡合開口37,所以能夠隱藏在固定用爪24上的波紋。
而且,如上述般構成的上殼體20、30,被螺固在固定用套筒21、34上以蓋住搭載了功能組件的下殼體3。
在此,將上殼體20、30和下殼體3固定後,安裝把手16,以蓋住固定用套筒12所在的部位。藉此,能夠隱藏住在位於第1上殼體20前端的固定用套筒21的附近產生的波紋(外觀不良)。
另外,在把手16安裝在殼體的狀態下,第1上殼體20的右側面部20a及左側面部20b和把手16的表面構成為連續連結,和第1上殼體20構成一體的外觀式樣。
另外,如上述般組裝結合的第1上殼體20和第2上殼體30構成為,能夠在丟棄吸塵器時再次分解,可以將材料相異的各樹脂分開。而且,由於使用再生材料的第2上殼體30的質量大於使用攪入材料(難以回收的材料)的第1上殼體20,所以能夠獲致回收率高的吸塵器。
如上述般組裝的殼體,在下殼體3、上殼體20、30、 上蓋11等的各安裝部(接觸的部位)設置襯墊(未圖示)等,以確保氣密性。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構成為,在集塵部13的上方設置蓋11,構成為使集塵部開口20d自由開閉,而且從外部看不見集塵部13,不過若採用氣旋式的裝置作為集塵部13的話,可以構成為不設置上蓋11,而可以從外部看見集塵部本身。
在本實施形態中,以低成本改善外觀的手段為,例如,在使用攪入成形材料的情況下,因為一般的上殼體20、30必須的開口、電源線捲收按鈕12的開口31、作為電源插頭出入口的電源插頭收納部35、另外當有急遽的階差或角、排氣口32周圍的凸部、裡面肋部或套筒等時,在成形時會出現波紋(外觀不良),所以,以2個組件構成上殼體,並且盡量將有複雜形狀的功能部位集中在其中一個殼體,並藉由使用再生材料而提高回收性並且降低成本。另外,另一個殼體則形成外觀式樣的部位,盡量使其形狀平滑而且厚度薄,藉此達到輕量化。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下,進行佔有大部分外觀式樣之第1上殼體20的攪入成形,相對應地,使第1上殼體20的形狀平滑,而且裡面(核心側)也盡量平滑。
不過,絕對必要的和下殼體3的固定用套筒21、肋部22、和上蓋(集塵部)11的固定軸構造部23、第2上殼體30的固定用爪24,則構成為設置在第1上殼體20的端部,即使產生波紋也不引人注目的位置。
另外,如第6圖所示,構成為,成形第1上殼體20時,使得用以形成固定軸構造部23的模具出入(壓切)而形成 的模具開口26,在第1上殼體20和第2上殼體30結合時,被形成於第2上殼體30的突起部38塞住。
藉由如此構成,不會在外觀主體的第1上殼體20的式樣部分上產生模具的滑動的割線,能夠形成漂亮的外觀,而且有助於鑄模簡單化或成形加工費的降低。
而且,在過去,為了要抑制排氣漏出或運轉音漏出,鑄模開口26用聚氨基甲酸酯材料等的組件堵住,不過在本構成中,如上述,用突起部38堵住該開口,所以不需要增加組件,又能夠確實隱藏孔或溝。
另外,參照第7圖,在進行攪入成形時的重要事項為,使樹脂從一端向另一端順著一個方向在成形模具的內部流動而使組件成形。
和使樹脂流入位於已成形的第1上殼體20的模具內的門相對向的門位置25,可以位於和第2上殼體30連接時,和該第2上殼體30重疊的範圍中。
在本實施形態中,使門位置25形成於,在第1上殼體20和第2上殼體30連接的狀態下,能夠被電源線捲收按鈕的開口31的開口緣31a蓋住隱藏的位置。
如上述,將門位置25形成在使得第1上殼體20在第2上殼體30的下側而將兩殼體彼此重疊的範圍內,藉此,不需要用以使門位置25不顯目的後處理加工或者增加為了隱藏門位置25的組件,所以能夠以低價將上殼體20、30的外觀式樣美麗地呈現。
如上述,在本實施形態中,以2個組件構成吸塵器本體1的上殼體20、30,其中一個主要是式樣外觀功能,另一 個是具有主要為功能或構造、強度確保的功能部位的組件構成。
藉由此種構成,能夠分別設計相反的式樣性設計和確保功能、構造、強度的設計,因此,能夠提高對於商品樣式或設計的設計自由度。
另外,製品的模式改變(尤其是小改變)時,不需要進行改變形狀的殼體的設計或模具的變更,所以以最小程度的投資和勞力就可以應付。
另外,在集中了功能部位的第2上殼體30上,設計為露出表面作為式樣的部分盡量少較佳。具體言之,可以用第1上殼體20蓋住確保構造、強度的形狀等的不想被看到作為式樣的部分。
在本實施形態中,構成為第2上殼體30的式樣部面積小於第1上殼體20的式樣部面積。因此,在第2上殼體30使用不適用於構成式樣面的材料之再生材料,而能夠提高回收性並能降低成本。
另外,藉由第2上殼體30以確保除了式樣外觀之外的吸塵器必須的基本功能(構造、強度等),因此,第1上殼體20不太需要在意強度,在成形時可以做成樹脂流入最小限度的薄板化,而能夠實現輕量化,並能夠減少難以再生的攪入材料樹脂的使用。
相對於此,第2上殼體30係構成為具有功能部位的構造或強度的部位,其使用的樹脂量或質量大於第1上殼體20,少有作為在外觀式樣組件的功能,所以能夠使用由再生材 料構成的樹脂,能夠降低成本。
另外,第2上殼體30,係由這種可再生的樹脂材料構成所以能夠再利用樹脂。
如上述,以外觀式樣為主的第1上殼體20、以及以功能構造為主的第2上殼體30構成上殼體,藉此,在確保外觀式樣性的同時,能夠將難以再利用且成本高的攪入樹脂的使用限制在最小限度,能夠更多地使用再生材料,並且,能夠多量使用能再次再利用的樹脂。
亦即,相較於以兼具式樣和功能構造的1個組件形成上殼體的傳統的構造,像本發明這樣將式樣組件和功能構造組件分開構成的方式,在確保優良回收性以及外觀式樣性的同時,能夠達成全體的輕量化和成本降低。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可以構成為,以2個殼體組件構成上殼體20、30,其中一個組件為以式樣外觀為主的組件(外觀式樣組件),另一個組件為功能構造為主的組件(具有功能部位的組件),若是成為分別以式樣外觀為主的組件和以功能或構造為主的組件的組件構成時,也可以用3個以上的組件構成。另外,要達到以式樣外觀為主的組件和以功能構造為主的組件之外的角色的情況下,可以用3個以上的組件構成。
1‧‧‧吸塵器本體
3‧‧‧下殼體
10‧‧‧後輪
11‧‧‧上蓋
12‧‧‧電源線捲收按鈕
16‧‧‧把手
20‧‧‧第1上殼體
30‧‧‧第2上殼體
32‧‧‧排氣口
33‧‧‧LED用貫通孔
35‧‧‧電源插頭收納部

Claims (4)

  1. 一種電動吸塵器,其包括作為本體的外殼之殼體、及搭載於該殼體內部的功能組件,其中,該殼體具有下殼體以及覆蓋該下殼體的上殼體,該上殼體由複數個上殼體組件構成,該上殼體組件具有:以外觀式樣為主的第1上殼體、以及以功能或構造為主的第2上殼體,該第2上殼體,採用可回收材料或回收材料作為成形材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吸塵器,其中該第1上殼體係採用提高式樣性的材料作為成形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動吸塵器,形成於該第1上殼體的用以和其他殼體結合的固定部位,係形成於該第1上殼體的端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電動吸塵器,和使樹脂流入位於該第1上殼體的模具內的門對向的門位置為,和該第2上殼體連接時,和該第2上殼體重疊的範圍。
TW103103120A 2013-01-30 2014-01-28 電動吸塵器 TWI552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5131A JP6007805B2 (ja) 2013-01-30 2013-01-30 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7686A true TW201507686A (zh) 2015-03-01
TWI552711B TWI552711B (zh) 2016-10-11

Family

ID=51424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120A TWI552711B (zh) 2013-01-30 2014-01-28 電動吸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07805B2 (zh)
TW (1) TWI5527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417A (ja) * 1996-07-29 1998-02-10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3159201A (ja) * 2001-11-29 2003-06-03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JP2003250724A (ja) * 2002-02-28 2003-09-09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
JP2005296531A (ja) * 2004-04-16 2005-10-27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電気掃除機
FR2896679B1 (fr) * 2006-02-02 2008-03-14 Seb Sa Aspirateu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07805B2 (ja) 2016-10-12
TWI552711B (zh) 2016-10-11
JP2014144167A (ja)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410A (zh) 便携杆式真空清洁器
JP2010512196A (ja) 複数ストラット付き清掃ヘッド
WO2018224026A1 (zh) 吸尘器
TWI552711B (zh) 電動吸塵器
EP3522761B1 (en) Stick vacuum cleaner with improved filter
JP2001029276A (ja) 電気掃除機
JP6056507B2 (ja) 電気掃除機
EP1652457B1 (en) Main body structure of vacuum cleaner
CN207804187U (zh) 吸尘器
KR20200059797A (ko) 에어 배출관을 구비한 휴대용 진공청소기
CN103315680B (zh) 带吹风的吸尘器
CN105865000A (zh) 一种用于穿墙空调机的前面板及穿墙空调机
JP6592273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6202425A (ja) 電気掃除機
JP6978390B2 (ja) 電気掃除機
TWI538650B (zh) 電動吸塵器
JP2001061718A (ja) 電気掃除機
JP6244541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20088818U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吹风机
JP2009045507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4144167A5 (zh)
JPS6110586Y2 (zh)
JP6430323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2087376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1061740A (ja) 電気掃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