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5808A -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5808A
TW201505808A TW103113132A TW103113132A TW201505808A TW 201505808 A TW201505808 A TW 201505808A TW 103113132 A TW103113132 A TW 103113132A TW 103113132 A TW103113132 A TW 103113132A TW 201505808 A TW201505808 A TW 2015058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ndle
capillary
polyamide
mold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3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arles R Kelman
Thomas A Micka
John P Poinsatte
Gary R West
Original Assignee
Invista Tech Sa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ista Tech Sarl filed Critical Invista Tech Sarl
Publication of TW201505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580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45Extrusion nozz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adjacently arranged ports, for simultaneously extruding multiple strands, e.g. for pellet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22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5Filamentary, e.g. str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4Particle-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7/00Use of PA, i.e. 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案係關於一種包括改良之束模具的改良之聚醯胺束形成裝置,以及使用此類改良之聚醯胺束形成裝置之方法。

Description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13年5月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連續案第61/818,126號之優先權,其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各種連續聚醯胺製造方法中,使熔融聚醯胺形成為束,其在硬化時可經切割成顆粒。為增加聚醯胺產量,可改變聚醯胺製造系統之一或多個部件以改良該方法之限速步驟的功能。然而,一種連續製造系統具有多個必須一致操作之部件。換出一個部件以更佳地優化其功能可能需要適應其他部件,導致昂貴的對整個系統之改裝、重組、校準及調整。因此,試圖優化系統之一個部件的優勢可因改變不僅一個部件、而且需改變系統之其他部件的成本而被否定。
聚醯胺束之數量可與聚醯胺之產量相關,其中束愈多使得可製造愈多之聚醯胺顆粒。然而,束亦應足夠寬以具有結構完整性而使得束斷裂減少。因此,聚醯胺束之直徑不可減小至低於產生穩定聚醯胺束所需之直徑。對於現有具有選定用以產生具有令人滿意之束完整性的聚醯胺束之固定模具毛細管尺寸的系統而言,可藉由增加模具中毛細管之數量來增加聚醯胺束製造。
然而,僅增加擠出聚醯胺之毛細管的數量可使毛細管過於緊密地置放在一起,導致所得聚醯胺束過黏而融合。束融合係使得藉由自動束切割裝置形成顆粒變得複雜化之常見問題。吾人可增加聚醯胺束模具之尺寸以使得具有更大表面積可用於增加毛細管,但此將可能需要重組製造系統以使得可在系統中安裝更大之模具。因此,一般在現有製造系統中藉由向束模具中加入額外之毛細管來增加聚醯胺之製造速率係不經濟的。
在不導致聚醯胺束融合且不重組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之一個以上組件的情形下增加聚醯胺產量的問題藉由增加聚醯胺束模具中毛細管之長度與寬度而得以解決。此問題之解決方案不僅改良聚醯胺產量,亦改良聚醯胺束穩定性。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毛細管長度較長,但聚醯胺束模具之壓力下降較低。束融合亦減少,此係令人驚訝的,因為束模具中之毛細管更緊密。
本文描述一種具有多個毛細管之束模具,每個毛細管具有其直徑約6.1至約6.5倍之長度。束模具之毛細管可具有與毛細管之縱軸大致上垂直之橢圓形或圓形橫截面。約5.5至6.5mm之直徑係指與毛細管之縱軸大致上垂直之毛細管橫截面的最大尺寸。舉例而言,每個毛細管可具有約3至4.5cm之長度及約5.5至6.5mm之直徑,其中毛細管具有與毛細管之縱軸大致上垂直之圓形橫截面。該束模具比具有直徑為4.5mm且長度為0.5吋(1.27cm)之毛細管的模具可擠出多出約20-60重量%的聚醯胺。該束模具擠出之聚醯胺束的束-融合發生率亦可低於由具有直徑為4.5mm且長度為0.5吋(1.27cm)之毛細管的模具擠出之聚醯胺束。該束模具擠出之聚醯胺束亦可比具有直徑為4.5mm且長度為0.5吋之毛細管的模具擠出之聚醯胺束斷裂得較少。舉例而言,束模具可經組態為合成尼龍6、尼龍7、尼龍11、尼龍12、尼龍6,6、尼龍6,9、尼龍6,10、尼龍6,12或其共聚物之束。
本文亦描述一種增加聚醯胺束製造之方法,其包括:在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本文所述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增加聚醯胺束製造。
本文描述一種避免聚醯胺束融合之方法,其包括:在連續聚醯胺束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本文所述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避免聚醯胺束融合。
本文描述一種改良聚醯胺束穩定性之方法,且其包涵:在連續聚醯胺束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本文所述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改良聚醯胺束穩定性。
10‧‧‧來自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之熔融聚醯胺
20‧‧‧傳送管線
30‧‧‧聚醯胺束形成裝置之入口
40‧‧‧加熱室
45‧‧‧擠壓室
50‧‧‧欲經擠壓之聚醯胺
60‧‧‧聚醯胺束模具
70‧‧‧聚醯胺束
D1‧‧‧直徑
D2‧‧‧直徑
L1‧‧‧長度
L2‧‧‧長度
圖1係一種具有較小毛細管之習知聚醯胺束形成模具的簡圖,可經其擠壓聚醯胺以形成聚醯胺束。
圖2係說明本發明之具有較大毛細管之聚醯胺束模具的簡圖,可經其擠壓聚醯胺以形成具有改良特性之聚醯胺束。
圖3係一種包括聚醯胺束模板之聚醯胺束形成裝置。
本文描述一種改良系統,其具有包括具有複數個毛細管(例如,洞或孔)之聚醯胺束模板的聚醯胺束形成裝置,每個毛細管寬度及長度足以在經毛細管對熔融聚醯胺施力時產生結構完整之聚醯胺束,且每個毛細管與所有其他毛細管間隔足以避免束融合之距離。亦描述一種包涵使用該種束形成裝置生產聚醯胺束之方法。
圖1係一種具有毛細管之習知聚醯胺束形成模具的簡圖,每個毛細管具有直徑D1及長度L1,經其可擠壓聚醯胺以形成聚醯胺束。一種擠壓機裝置將熔融聚醯胺擠壓至包括多個束形成模具之擠壓室中,由此最終擠壓成束。圖2係說明一種具有各自具有直徑D2與長度L2之毛細管之聚醯胺束模具實施例的簡圖。在一些實施例中,D2可等於 D1。在一些實施例中,L2可等於L1。在一些實施例中,圖2中所示聚醯胺束模具之毛細管可具有比圖1中所示之習知聚醯胺束形成模具之直徑D1較大之直徑D2,且在一些實施例中,長度L2可大於長度L1。令人驚訝的是,聚醯胺束形成裝置實施例之較大毛細管直徑可增加聚醯胺產量而不增加束融合,即使毛細管比在具有類似模具尺寸之目前可用束形成裝置中更緊密。用於聚醯胺束形成之目前可用模具具有較小毛細管尺寸,其中毛細管之長度約為其寬度之2.8倍(例如,直徑為4.5mm且長度為約1.27cm)。該較小毛細管模具產生較少聚醯胺產物,且聚醯胺束傾向於融合,使得顆粒形成複雜化。
舉例而言,本文所述之束模具可比該等目前可用之束模具多擠壓出約20-60重量%之聚醯胺。本文所述之聚醯胺束模具及方法解決了由目前可用之聚醯胺束形成裝置通常所觀測到之低聚醯胺產量、聚醯胺束融合及聚醯胺束斷裂之問題。
因此,聚醯胺束形成裝置可具有具有複數個毛細管之聚醯胺束模具,個別毛細管各自具有與毛細管之縱軸大致上垂直之圓形、橢圓形、方形或三角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個別毛細管各自可具有與毛細管之縱軸大致上垂直之圓形或橢圓形橫截面。
聚醯胺束模具可具有與現用以擠壓聚醯胺之束模具可互換之形狀。舉例而言,聚醯胺束模具可組態成圓形、方形或矩形板安裝至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之擠壓機中。
本文提供之聚醯胺束模具可具有複數個毛細管,其中該等毛細管具有大於4.5mm之直徑。一般而言,聚醯胺束模具中毛細管之長度可為其寬度之約6.3倍。
舉例而言,毛細管之直徑可大於4.7mm、大於4.8mm、大於4.9mm、大於5.0mm、大於5.1mm、大於5.2mm、大於5.3mm、大於5.4mm、大於5.5mm、大於5.6mm、大於5.7mm、大於5.8mm或大於5.9 mm。聚醯胺束模具中之毛細管可具有小於7.0mm、小於6.9mm、小於6.8mm、小於6.7mm、小於6.6mm、小於6.5mm、小於6.4mm、小於6.3mm或小於6.2mm之直徑。舉例而言,聚醯胺束形成裝置可具有直徑為約6.0mm之毛細管。在一些實施例中,毛細管之直徑自毛細管之一端至另一端可實質上一致。在其他實施例中,毛細管可在入口處具有較小直徑且在出口處具有較大直徑,或在出口處具有較大直徑且在入口處具有較小直徑。在具有不同入口與出口直徑之毛細管中,毛細管在入口與出口之間部分之直徑可為任何適合直徑,諸如在入口與出口直徑之間漸變,或可為使模具可如本文所述使用之任何其他適合形狀。
聚醯胺束模具中之毛細管可具有足以使束如其形成時穩定之長度。舉例而言,毛細管可具有減少聚醯胺在模板出口處堆積之長度。毛細管例如可具有調節沿毛細管長度之壓力梯度的長度。該壓力調節減少了聚醯胺在毛細管出口處飛濺或堆積之發生率。一般而言,較長之毛細管長度可減小聚醯胺束模具中沿毛細管長度之壓差。聚醯胺束模具可具有長度大於1.5cm之毛細管。舉例而言,毛細管之長度可大於1.6cm、大於1.7cm、大於1.8cm、大於1.9cm、大於2.0cm、大於2.1cm、大於2.2cm、大於2.3cm、大於2.4cm、大於2.5cm、大於2.6cm、大於2.7cm、大於2.8cm、大於2.9cm、大於3.0cm、大於3.1cm、大於3.2cm、大於3.3cm、大於3.4cm、大於3.5cm、大於3.6cm或大於3.7cm。
聚醯胺束模具可具有長度小於5.0cm之毛細管。舉例而言,毛細管之長度可小於4.9cm、小於4.8cm、小於4.7cm、小於4.6cm、小於4.5cm、小於4.4cm、小於4.3cm、小於4.2cm、小於4.1cm、小於4.0cm或小於3.9cm。舉例而言,聚醯胺束模具可具有長度約為3.81cm之毛細管。
Fourné(SYNTHETIC FIBERS在第242頁(Hanser Publishers,Munich 1999))推薦束間之間隙為14.4mm。然而,本文所述之聚醯胺束模具中毛細管間之間距可小於14.4mm或大於14.4mm。舉例而言,使用本文所述之聚醯胺束模具及方法產生之束不易於融合,因此本文所述之聚醯胺束模具中毛細管間之間距可小於14.4mm。因此,本文所述之聚醯胺束模具中毛細管間之間距可為約3mm至14mm、或約4mm至13mm、或約5mm至12mm、或約6mm至11mm、或約7mm至13mm、或約8mm至12mm、或約4mm至13mm之間之任何值。
聚醯胺束模具中毛細管之數量可變化。舉例而言,當聚醯胺束模具之正面具有較大表面積時,聚醯胺束模具中可存在較多毛細管。然而,當聚醯胺束模具之正面具有較小表面積時,聚醯胺束模具中可存在較少毛細管。舉例而言,聚醯胺束模具可具有約10至200個毛細管,20至150個、50至100個、25至40個或約30個毛細管,或約10、15、20、25、30、35、40、45、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或約200個毛細管。
聚醯胺束模具可由對聚醯胺反應物及產物均為實質上惰性之材料組成。用於聚醯胺束模具之材料可傳熱以使得進入聚醯胺束模具毛細管之熔融聚醯胺可維持充分熔融以穿過毛細管,但出現足夠黏著性以形成結構合理之聚醯胺束。舉例而言,聚醯胺束模具可由諸如不鏽鋼(諸如奧氏體鋼(austenitic steel)、肥粒鐵型鋼、馬氏體鋼(martensitic steel))之材料以任何適合比例組成。不鏽鋼可包括任何適合系列之不鏽鋼,諸如440A、440B、440C、440F、430、316、409、410、301、301LN、304L、304LN、304、304H、305、312、321、321H、316L、316、316LN、316Ti、316LN、317L、2304、2205、904L、1925hMo/6MO、254SMO。奧氏體鋼可包括300系列鋼,例如具有最大約0.15%之碳、最小約16%之鉻及足夠之鎳或錳以在低溫區 至合金熔點範圍內之實質上所有溫度下保持奧氏體結構。奧氏體鋼例如可包括304及316鋼,諸如316L鋼。在一些實例中,束模具可包括抗腐蝕材料。抗腐蝕材料之實例可包括超合金,諸如含有少量鐵及痕量其他元素之鎳-銅合金(諸如Monel® 400)、沈澱強化之鎳-鐵-鉻合金(諸如Incoloy®品牌合金,例如Incoloy® 800系列)或奧氏體基於鎳-鉻之Inconel®品牌合金或鎳-鉻-鉬合金(諸如Hastelloy®品牌合金,例如Hastelloy® G-30®)。抗腐蝕材料之實例可包括任何適合之抗腐蝕材料,諸如超奧氏體不鏽鋼(例如,AL6XN、254SMO、904L)、雙相不鏽鋼(例如,2205)、超雙相不鏽鋼(例如,2507)、基於鎳之合金(例如,合金C276、C22、C2000、600、625、800、825)、鈦合金(例如,1級、2級、3級)、鋯合金(例如,702)、Hasteloy 276、雙相2205、超雙相2507、Ebrite 26-1、Ebrite 16-1、Hasteloy 276、雙相2205、316 SS、316L及304SS、鋯、鋯包覆316、Ferralium 255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模具表面可經清潔或拋光。毛細管或模具可具有任何合適之粗糙度平均值。術語「粗糙度平均值」(Ra)係自彼等不規則體之表面峰至谷之平均量測值且以微米(μm)及微吋(μin)計來表述。表面紋理量測為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且採用表面輪廓儀。已知之表面輪廓儀可來自TAYLOR-HOBSON,AMETEK,INC.公司,1100 Cassatt Road,P.O.Box 1764,Berwyn,Pennsylvania,19312 USA。在一些實例中,毛細管或模具可具有不大於約6.00μm、約1.00μm與約6.00μm之間、約0.90μm與約1.50μm之間、約0.60μm與約1.00μm之間、不大於約0.5μm、不大於約0.10μm、約0.10μm與約0.80μm之間或約0.90μm與約1.50μm之間之平均表面粗糙度。
自擠壓機穿過模具之材料的流速一般係均勻且一致的。流動均一性取決於聚合物之特徵(即,其黏彈性特性)及在經聚醯胺束模具傳 輸期間施加於聚合物上之剪應力水平。可使用精密齒輪泵來提供穩定壓力及準確計量,使得聚醯胺以受控且無湧溢之方式到達模具頭。該種齒輪泵可安裝在擠壓機裝置(例如,螺桿擠壓機)與聚醯胺束模具之間或安裝在擠壓機上游。齒輪泵可為主要擠壓機控制裝置以減小習知擠壓系統中可能固有之無效率。排放壓力變化且因此質量流變化可保持為小於3%或小於1%以促進均一束生產且避免收縮、瑕疵及凝膠形成。
加熱室將聚醯胺加熱至適當溫度以用於經聚醯胺束模具擠壓。 一般而言,若擠壓溫度不夠高,則熔融聚合物將非充分均質且可存在一些固體或結晶聚醯胺。相反,若擠壓溫度過高,則降解風險增加,且可能難以擠壓聚醯胺,因為聚醯胺在較高溫度下可具有低黏度。一般而言,加熱室溫度可為約185至350℃以使聚醯胺在穿過聚醯胺束模具時維持在約180至300℃之溫度。聚醯胺之維持溫度可隨欲製成束之聚醯胺的類型而變化。舉例而言,尼龍6在穿過聚醯胺束模具時可維持在約225至260℃之溫度,而尼龍6,6在穿過聚醯胺束模具時可維持在約270至295℃之溫度。在一種實例中,尼龍11在穿過聚醯胺束模具時可維持在約190至220℃之溫度,而尼龍12在穿過聚醯胺束模具時可維持在約185至215℃之溫度。
在自聚醯胺束模具排出之後,可使聚醯胺束冷卻至約10至100℃之溫度。舉例而言,可對自聚醯胺束模具排出之束噴水或使其浸沒於水中以使其快速冷卻且硬化。硬化束可經切割或以其他方式加工成易於封裝之長度或尺寸。一般而言,將聚醯胺在封裝前乾燥以使水含量降低至1%或1%以下、或0.7%或0.7%以下、或0.5%或0.5%以下、或0.2%或0.2%以下、或0.1%或0.1%以下。
聚醯胺束模具及使用該模具之方法出乎意料地增加聚醯胺產量,同時亦減少束融合,即使毛細管比在目前可用之束形成裝置中更 緊密。凝膠形成減少。凝膠可為由積聚或堵塞設備或污染聚醯胺產物之聚合物質形成之任何固體物質,諸如由聚合物之氧化降解或熱降解形成之混亂固體。凝膠可在聚合物流經系統時形成停滯區以及不規則體或渦流。聚醯胺束模具促使聚醯胺流動且由此減少凝膠形成。
實例聚醯胺束形成裝置
圖3展示一種聚醯胺束形成裝置之實例實施例。將來自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之熔融聚醯胺10由至少一個傳送管線20傳輸至聚醯胺束形成裝置之入口30。入口30可包括擠壓機或齒輪泵(例如,精密齒輪泵)以促進將聚醯胺傳輸至擠壓室45中且穿過聚醯胺束模具60。在一些實施例中,齒輪泵可出現在管線20之上游。齒輪泵可有助於緩衝諸如由擠壓機導致之流動湧溢。加熱室40可用以使擠壓室45之溫度維持在適當溫度,以使得欲經擠壓之聚醯胺50保持熔融,但亦具有適當黏度以用於在穿過聚醯胺束模具60時形成束。藉由使聚醯胺穿過聚醯胺束模具60來形成聚醯胺束70
聚醯胺製造
術語「聚醯胺」意謂含有複數個醯胺鍵聯之聚合物。聚醯胺(例如,在重複醯胺單元之間具有至少85%脂族鍵聯之脂族線性聚醯胺)亦稱為尼龍。術語「線性」意謂可由雙官能基反應物獲得聚醯胺,其中結構單元係端對端且以鏈樣方式連接。因此,此術語欲排除在衍生自三胺或三元酸之聚合物中可能存在之三維聚合結構。參見Wallace H.Carothers,美國專利號2,130,948,標題為「Synthetic Fiber」。
脂族聚醯胺可由二元羧酸及二元羧酸之其他醯胺形成衍生物(諸如,酸酐、醯胺、酸鹵化物、半酯及二酯)在與一級或二級胺反應時獲得。可藉由一級或二級二胺(每個氮連接有至少一個氫之二胺)與二元羧酸或二元羧酸之醯胺形成衍生物之反應來實現自二羧酸與二胺組成之單體形成實質上完全脂族之聚醯胺聚合物。
HOOC-R-COOH+H2N-R'-NH2→-[NH-R'-NH-CO-R-CO]m-+nH2O
其中R及R'表示二價烴基。
所產生之產物由長鏈組成,該等長鏈係由一系列由以下組成之相同單元構成:-NH-R'-NH-CO-R-CO-
其中水係聚合物形成之唯一副產物。
關於二胺及二酸聚醯胺之命名約定提供由二酸及二胺各自一個分子衍生之聚合物的「結構單元」以各自基團R與R'中之碳原子數目來命名。來自六亞甲基-1,6-二胺與己二酸之聚醯胺稱為「尼龍6,6」(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
用於製備聚醯胺之商用方法可包括使二胺-二元羧酸鹽之水溶液在超大氣壓下連續穿過連續反應區。參見例如Taylor之美國專利第2,361,717號;Heckert之美國專利第2,689,839號。
可藉由在縮合聚合條件下加熱實質上等莫耳量之二胺及二羧酸或二元羧酸之醯胺形成衍生物來製備聚醯胺。該等縮合聚合條件一般包括約180℃至300℃之溫度。
舉例而言,在尼龍6,6方法中,可向連續聚合反應器中饋入具有35與65重量%之間範圍內之濃度的六亞甲基己二酸二銨(尼龍6,6鹽)水溶液。六亞甲基己二酸二銨之濃度可在反應器上游之可選蒸發器中進行調整。來自閃蒸台(亦稱為二級反應器)之流出物包括聚醯胺預聚物,其通常具有約9至20之相對黏度。將此液流饋入精整設備中。精整設備中之控制變數可包括溫度、壓力及滯留體積。該等控制變數可調整,以致獲得具有通常在30至100範圍內之所需相對黏度的最終聚合物。精整設備中之溫度維持在270℃至290℃範圍內。壓力維持在25KPa至64KPa。滯留體積約為20至40分鐘。
產物在達到足夠高分子量時具有纖維形成特性。舉例而言,如 在間甲酚溶液中所量測,當聚醯胺具有約0.5至2.0之固有黏度範圍時,出現該等纖維形成特性。
當達到所需聚合度時,聚合完成。聚合度間接根據聚合物黏度來表述。聚合度(常作為相對黏度或RV來量測)係對黏度之代理量測,且又係對分子量之代理量測。
在高溫時,聚合度隨所存在之水的量而變化且受其限制。一方面在聚合物與水之間存在動態平衡,且另一方面在聚合物與解聚聚合物(或甚至反應物)之間存在動態平衡。具有顯著高於經由在大氣壓下與蒸汽平衡可獲得之RV的RV之聚醯胺常係有利的。
給定聚醯胺之特性可變化,尤其隨聚醯胺之分子量而變化。聚醯胺特性亦受其末端基團性質的影響,此性質又取決於過量使用何種反應物,二胺或二酸。
聚醯胺之平均分子量可難以確定,但出於多種目的,精確瞭解平均分子量一般並不重要。一般而言,存在兩種聚合階段或聚合度:分子量可能在1000至4000附近之低分子量聚合物及分子量可能高於至少7000之纖維形成聚醯胺。低分子量聚合物與高分子量聚合物或「超級聚合物」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在熔融時相對黏度較小。高分子量聚合物即使在高於其熔點之25℃溫度下亦相當黏。
與低分子量聚合物相反,聚醯胺之高分子量聚合物易於紡成牢固、連續、具柔韌性之永久定向纖維。然而,低分子量聚合物(例如,具有小於約9之單元長度的彼等聚合物)可藉由繼續聚合反應而轉化為高分子量聚合物。
纖維形成聚醯胺一般具有高熔點及低溶解度。衍生自較簡單類型之胺及酸的彼等聚醯胺一般為不透明固體,其在相當明確之溫度下熔融或變透明。在低於其熔點時,纖維形成聚醯胺一般展現尖銳之X射線結晶粉末繞射圖案,此係其結晶結構之證據。該等聚醯胺之密度 一般在1.0與1.2之間。尼龍6,6之密度通常確認為每立方公分1.14公克。
聚醯胺可具有類似結構之個別單元。該等個別單元之平均尺寸、聚合物之平均分子量故意控制在特定限制內。聚合反應愈進一步,平均分子量(及固有黏度)將愈高。若在聚合期間以精確等莫耳量使用反應物且在允許揮發性產物逃逸之條件下持續長時間加熱,則獲得具有極高分子量之聚醯胺。然而,若過量使用任一反應物,則聚合可進行至某一點且隨後基本上停止。聚合終止之點取決於過量使用之二胺或二元酸(或衍生物)的量。
一種製備聚醯胺之習知方法可包括藉由將化學上大致等量之二胺與二羧酸混合於液體中來製備鹽。該液體可為所得鹽之不良溶劑。若需要,自液體分離之鹽隨後可藉由自適合溶劑結晶而純化。該等二胺-二羧酸鹽係結晶且具有確切熔點。其可溶於水且可自某些醇及醇-水混合物結晶。
自二胺-二羧酸鹽製備纖維形成聚醯胺可由多種方式來進行。該等鹽在不存在溶劑或稀釋劑下在允許移除反應中形成之水的條件下經加熱至反應溫度(180℃至300℃)。
聚醯胺聚合反應可經受減壓(例如等於50至300mm汞(67至400毫巴)之絕對壓力)以促進實質上完全聚合。舉例而言,製備聚醯胺之反應容器可經抽空,之後使聚合物固化。
一般而言,在上述聚醯胺形成方法中不需要添加催化劑。然而,某些含磷物質可發揮一定程度之催化功能。含磷物質可包括金屬膦酸鹽。使用添加催化劑可促進產生高分子量之物質。
測試方法
熱降解指數(Thermal degradation index,TDI)係與聚合物之熱歷程相關之量測。TDI較低指示在製造期間劇烈之溫度歷程較少。技術 人員可用之TDI測定方法量測聚合物在90%甲酸中之1%(以重量計)溶液在292nm波長下之光學吸光度。
氧化降解指數(Oxidative degradation index,ODI)係與聚合物在高溫製造期間暴露於氧化條件相關之量測。ODI較低指示在製造期間劇烈之氧化降解較少。其係藉由量測聚合物在90%甲酸中之1%(以重量計)溶液在260nm波長下之光學吸光度來確定。
相對黏度(Relative viscosity,RV)係指在25℃下在毛細管黏度計中量測之溶液與溶劑黏度的比值。ASTM D789-06之RV係此測試程序之基礎且係聚醯胺在90%甲酸(90重量%甲酸與10重量%水)中之8.4重量%溶液在25℃下之黏度(以厘泊計)與單獨90%甲酸在25℃下之黏度(以厘泊計)的比值。
定義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約」可允許某種值或範圍之變化度例如在所述值或所述範圍界限之10%以內、5%以內或1%以內。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實質上」係指大部分或大多數,如至少約50%、60%、70%、80%、90%、95%、96%、97%、98%、99%、99.5%、99.9%、99.99%或至少約99.999%或更多。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溶劑」係指可溶解固體、液體或氣體之液體。溶劑之非限制性實例為聚矽氧、有機化合物、水、醇類、離子性液體及超臨界流體。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空氣」係指具有大致上與獲自大氣(一般為地平面處)之天然氣體組成相同之組成的氣體混合物。在一些實例中,空氣獲自周圍環境。空氣具有包括約78%氮氣、21%氧氣、1%氬氣及0.04%二氧化碳以及少量其他氣體之組成。
以範圍格式表述之值應以靈活方式解釋為不僅包括作為範圍界限明確引用之數值,而且包括彼範圍內如同每個數值及子範圍經明確 引用般所涵蓋之所有個別數值或子範圍。舉例而言,「約0.1%至約5%」或「約0.1%至5%」之範圍應解釋為不僅包括約0.1%至約5%,亦包括指定範圍內之個別值(例如,1%、2%、3%及4%)及子範圍(例如,0.1%至0.5%、1.1%至2.2%、3.3%至4.4%)。除非另外指示,否則陳述「約X至Y」與「約X至約Y」具有相同含義。同樣,除非另外指示,否則陳述「約X、Y或約Z」與「約X、約Y或約Z」具有相同含義。
在此文件中,除非文本中另外明確指示,否則術語「一」或「該」用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除非另外指示,否則術語「或」用以係指非排他性之「或」。另外,應瞭解,本文採用之詞組或術語若非另外定義則僅為描述之目的且不具限制性。任何使用章節標題欲有助於閱讀文件且不應理解為限制;與章節標題相關之資訊可出現在彼特定章節以內或之外。
由以下實例說明束形成裝置及使用該裝置製造聚醯胺之方法,其不欲限制本發明。
實例1a: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2.8倍且直徑為4.5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4.5mm之直徑及0.5吋(1.27cm)之工作帶長度(land length)(亦即,毛細管之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12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4.5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1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10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6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1b: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2.8倍且直徑為6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6mm之直徑及0.66吋(1.68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6.8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6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09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15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8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2a: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5.6倍且直徑為4.5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通過擠壓機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4.5mm之直徑及0.992吋(2.52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12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4.5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 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08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30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2b: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5.6倍且直徑為6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6mm之直徑及1.32吋(3.36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6.8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6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07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50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1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2c: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5.6倍且直徑為7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7mm之直徑及1.54吋(3.92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5M/min之速率自每一 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7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08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30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3a: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7倍且直徑為4.5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4.5mm之直徑及1.24吋(3.15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12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4.5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08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30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3b: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7倍且直徑為6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 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6mm之直徑及1.65吋(4.2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6.8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6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07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50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1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3c: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7倍且直徑為7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7mm之直徑及1.92吋(4.9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5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7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顯著,約0.00008wt%之顆粒經融合。發生顯著束斷裂,大約每30分鐘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4: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35倍且直徑為6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 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6mm之直徑及1.5吋(3.81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6.8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6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2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1天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8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5a: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35倍且直徑為5.5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5.5mm之直徑及1.38吋(3.49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8.2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5.5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3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2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5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 進行清潔。
實例5b: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35倍且直徑為6.5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6.5mm之直徑及1.63吋(4.13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5.8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6.5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3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2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5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6a: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1倍且直徑為6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6mm之直徑及1.5吋(3.81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6.8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6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 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3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2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5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6b: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1倍且直徑為4.5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4.5mm之直徑及1.1吋(2.75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12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4.5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5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1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6c: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1倍且直徑為7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7mm之直徑及1.68吋(4.27cm)之工 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5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7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5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1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7a: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5倍且直徑為6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6mm之直徑及1.5吋(3.81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6.8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6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3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2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5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7b: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5倍且直徑為4.5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4.5mm之直徑及1.15吋(2.93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12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4.5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5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1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實例7c:使用具有長度約為直徑之6.5倍且直徑為7mm之毛細管之毛細管擠壓模具的方法
製備尼龍6,6聚合物且以熔融材料形式以約58L/min之速率自擠壓機排出,該擠壓機包括將材料排放至包括多個擠壓尼龍束之毛細管擠壓模具之擠壓室中的螺桿型擠壓機。擠壓機具有10個模具,每一者具有30個毛細管。每個毛細管具有7mm之直徑及1.79吋(4.55cm)之工作帶長度。模具具有約10cm之直徑。纖維以約5M/min之速率自每一毛細管排出。排出之纖維具有7mm之直徑,溫度為270℃且具有約0.1%之總重量%水,主要為內部水。以與水平面呈約45°角擠壓束且在其自模具排出時向束上噴水。束行進至造粒機,造粒機將束切碎成2.5mm長之顆粒。
束融合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約0.00005wt%之顆粒經融合。 束斷裂與實例1至3相比經改良,大約每10小時有1束斷裂。在模具上 積聚約5g凝膠或聚合物之後,約每10個月停止運行每個模具,取出進行清潔。
本文參考或提及之所有專利及公開案均指示本發明標的物所屬之熟習此項技術者之技術水平,且每一該參考專利或公開案均以引用方式特定併入本文中,該引用程度如同已個別地將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或在本文中闡述其全文一般。申請者保留向本說明書中實體上併入來自任何該等引用專利或公開案之任何及所有材料及資訊的權利。
本文中所述之特定方法、裝置及組合物代表較佳實施例且係實例而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標的物範疇之限制。熟習此項技術者經考慮本說明書後可考慮其他目標、態樣及實施例,且涵蓋於本發明標的物中。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顯而易見,在不偏離本發明範疇及精神下,可對本文所揭示之本發明進行各種取代及修改。
本文說明性描述之標的物可在不存在任何要素或限制之情形下實踐,其並未在本文中作為必要者特定揭示。本文說明性描述之方法及製程可以不同步驟次序實踐,且該等方法及製程不必要限制為本文 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指定之步驟次序。
在任何情況下,本專利均不可理解為受限於本文特定揭示之特定實例或實施例或方法。除非申請者以書面答覆之形式特別且無限定或無保留地明確表示採用此陳述,否則在任何情況下本專利均不可理解為受限於專利及商標局(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之任何檢查者或任何其他官員或雇員所做之任何陳述。
已採用之術語及表述係用作描述性術語而非限制,且在該等術語及表述之使用中不存在排除所示及所述特徵或其部分之任何等效物的意圖,而應意識到在所主張之本發明範疇內可能存在各種修改。因此,應瞭解儘管已由較佳實施例及可選特徵特定揭示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對本文所揭示概念採取修改及變化,且認為該等修改及 變化係在如由本發明之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陳述所定義的本發明之範疇內。
本文已廣泛且一般性描述地本發明。屬於一般性揭示內容之每一較窄種類及亞屬分組亦形成本發明之部分。此包括本發明之一般性描述,限制條件或負面限制自所屬除去任何標的物,而無論本文中是否特定引用割除材料。另外,若根據馬庫什(Markush)分組描述本發明之特徵或態樣,則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亦藉此根據馬庫什分組之任何個別成員或成員亞組來描述本發明。
陳述:
以下陳述概述本發明標的物之態樣。
1.一種包含多個毛細管之聚醯胺束模具,每個毛細管獨立地具有其毛細管直徑約6.1至約6.5倍之毛細管長度。
2.陳述1之束模具,其中該直徑係指與毛細管之縱軸垂直之橫截面的最大尺寸。
3.陳述1或2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與毛細管之縱軸垂直之橢圓形或圓形橫截面。
4.陳述1至3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約3至4.5cm之長度及約5.5至6.5mm之直徑。
5.陳述1至4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長度為約3.7至約3.9cm。
6.陳述1至5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約5.75至6.25mm之直徑。
7.陳述1至6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約6mm之直徑。
8.陳述1至7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包含約10至200個毛細管。
9.陳述1至8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包含約25至40個毛細管。
10.陳述1至9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中該模具比具有直徑為4.5mm且長度為1.27cm之毛細管的模具多擠壓出約20至60重量%之聚醯胺。
11.陳述1至10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中該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的束-融合發生率低於自具有直徑為4.5mm且毛細管長度為1.27cm之毛細管的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
12.陳述1至11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中該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斷裂少於自具有直徑為4.5mm且毛細管長度為1.27cm之毛細管的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
13.陳述1至12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經組態用以合成尼龍6、尼龍11、尼龍12、尼龍6,6、尼龍6,9、尼龍6,10、尼龍6,12或其共聚物之束。
14.陳述1至13中任一者之束模具,其經整合為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
15.一種擠壓機,其包含陳述1至13中任一者之束模具。
16.一種聚醯胺製造系統,其包含陳述1至14中任一者之束模具。
17.陳述16之系統,其中該系統經整合為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
18.一種增加聚醯胺束製造之方法,其包括:在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陳述1至14中任一者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增加聚醯胺束製造。
19.一種避免或減少聚醯胺束融合之方法,其包括:在連續聚醯胺束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陳述1至14中任一者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避免聚醯胺束融合。
20.一種改良聚醯胺束穩定性之方法,其包括:在連續聚醯胺 束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陳述1至14中任一者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改良聚醯胺束穩定性。
21.陳述18至20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聚醯胺擠壓模具與該束模具具有相同之毛細管數。
22.陳述18至21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聚醯胺擠壓模具毛細管長度比該束模具毛細管長度短。
23.陳述18至22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束模具具有比該聚醯胺擠壓模具較大直徑之毛細管。
24.陳述18至23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聚醯胺擠壓模具與該束模具尺寸相等。
25.陳述18至24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在該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可由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
26.陳述18至25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由束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之融合比由聚醯胺擠壓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少。
27.陳述18至26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等束模具毛細管之長度約為聚醯胺擠壓模具之毛細管的2至4倍。
28.陳述18至27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等束模具毛細管比聚醯胺擠壓模具之毛細管長出約3倍。
29.陳述18至28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束模具具有直徑比聚醯胺擠壓模具之毛細管大出約1.25至1.5倍的毛細管。
30.陳述18至29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束模具具有直徑比聚醯胺擠壓模具之毛細管大出約1.33倍的毛細管。
31.陳述18至30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聚醯胺擠壓模具與該束模具各自具有10至200個毛細管。
32.陳述18至31中任一者之方法,該聚醯胺擠壓模具與該束模具各自具有25至40個毛細管。
33.陳述18至32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束模具比該聚醯胺擠壓模具多擠壓出約20至60重量%之聚醯胺。
34.陳述18至33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束模具比該聚醯胺擠壓模具多擠壓出約30至50重量%之聚醯胺。
35.陳述18至34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束模具與該聚醯胺擠壓模具中之毛細管具有與毛細管之縱軸垂直之圓形橫截面。
下文申請專利範圍概述本文所述系統及方法之特徵。
D2‧‧‧直徑
L2‧‧‧長度

Claims (20)

  1. 一種包含多個毛細管之聚醯胺束模具,每個毛細管獨立地具有其直徑之約6.1至約6.5倍之長度。
  2. 如請求項1或2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與該毛細管之縱軸垂直之橢圓形或圓形橫截面。
  3.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約3至4.5cm之長度及約5.5至6.5mm之直徑。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約5.75至6.25mm之直徑。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束模具,其中每個毛細管具有約6mm之直徑。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束模具,其包含約10至200個毛細管。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束模具,其包含約25至40個毛細管。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束模具,其經組態用以合成尼龍6、尼龍11、尼龍12、尼龍6,6、尼龍6,9、尼龍6,10、尼龍6,12或其共聚物之束。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束模具,其經整合為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
  10. 一種擠壓機,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束模具。
  11. 一種聚醯胺製造系統,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束模具。
  12. 如請求項11之系統,其中該系統經整合為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
  13. 一種增加聚醯胺束製造之方法,其包含:在連續聚醯胺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增加聚醯胺束製造。
  14. 一種避免或減少聚醯胺束融合之方法,其包含:在連續聚醯胺束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避免或降低聚醯胺束融合。
  15. 一種改良聚醯胺束穩定性之方法,其包含:在連續聚醯胺束製造系統之擠壓機裝置中以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束模具置換聚醯胺擠壓模具,由此改良聚醯胺束穩定性。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聚醯胺擠壓模具與該束模具具有相同之毛細管數。
  17. 如請求項13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聚醯胺擠壓模具毛細管長度比該束模具毛細管長度短。
  18. 如請求項13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束模具具有比該聚醯胺擠壓模具直徑大之毛細管。
  19. 如請求項13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由該束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之融合比由該聚醯胺擠壓模具擠壓之聚醯胺束少。
  20. 如請求項13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束模具毛細管長度約為該聚醯胺擠壓模具之毛細管的2至4倍。
TW103113132A 2013-05-01 2014-04-10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TW2015058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18126P 2013-05-01 2013-05-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808A true TW201505808A (zh) 2015-02-16

Family

ID=50687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3132A TW201505808A (zh) 2013-05-01 2014-04-10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9055B (zh)
TW (1) TW201505808A (zh)
WO (1) WO20141790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0948A (en) 1937-04-09 1938-09-20 Du Pont Synthetic fiber
US2361717A (en) 1940-09-12 1944-10-31 Du Pont Process for making polyamides
US2689839A (en) 1951-08-22 1954-09-21 Du Pont Dispersion of delusterants in polyamides
US4054468A (en) * 1976-09-07 1977-10-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of making a laminated spinneret
KR950003362A (ko) * 1993-07-21 1995-02-16 마에다 가츠노스케 섬유강화 열가소성수지구조물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압출기
JP4321329B2 (ja) * 2004-03-31 2009-08-2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用ダイ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2006102143A2 (en) * 2005-03-18 2006-09-2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xtrusion die plate
CN102102230B (zh) * 2010-12-31 2013-05-01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复合挤出模头
TWM493453U (zh) * 2013-05-01 2015-01-11 Invista Tech Sarl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9055A (zh) 2014-11-05
WO2014179033A1 (en) 2014-11-06
CN104129055B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74143B2 (ja) 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KR101538813B1 (ko) 폴리아미드의 제조 방법
JP521911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回収品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ES2410561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producir poliamida
WO2011041167A1 (en) Consumable materials having topographical surface patterns for use in extrusion-based digital manufacturing systems
JPS6052612A (ja) 成形体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TWM493453U (zh)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TW201319339A (zh) 擠壓方法與擠壓裝置
EP1354906B1 (en) Polyamide resin
TW201505808A (zh) 用於聚醯胺束合成之高產出量模具
CN1346378A (zh) 制备聚酰胺颗粒的方法
CN108602227B (zh) 具有均匀的rv和低凝胶含量的高分子量聚酰胺和共聚酰胺及其制造方法
CA2050127A1 (en) Polymeric membranes
CN110546186A (zh) 使用聚(醚醚酮)聚合物组分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
TWI681013B (zh) 聚醯胺丸粒、聚醯胺丸粒之製造方法、及聚醯胺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TW201500403A (zh) 在聚醯胺製程中減少膠形成之方法
KR20140148433A (ko) 유동화제 및 상기 유동화제의 사용 방법
JP6566328B2 (ja) ナイロン塩の調製方法およびナイロン塩の重合方法
TWM505497U (zh) 製備聚醯胺之系統
WO2001019580A1 (de) Verfahren zum konfektionieren von bei raumtemperatur festen polyamidharzen
WO2005116105A1 (de) Verfahren zur prozesssteuerung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polyestern oder copolyestern
CN104350085A (zh) 聚酰胺的制造方法
JP3328846B2 (ja) 高分子量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方法
EP0000363A1 (de) Höherviskose Polyamid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für Folien und Monofile
JP2003212992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の後期重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