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7676A - 觸控顯示模組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7676A
TW201447676A TW102126701A TW102126701A TW201447676A TW 201447676 A TW201447676 A TW 201447676A TW 102126701 A TW102126701 A TW 102126701A TW 102126701 A TW102126701 A TW 102126701A TW 201447676 A TW201447676 A TW 2014476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ductive
touch
bracket
conductive t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6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0990B (zh
Inventor
Ya-Nan Chai
zhi-han Zhou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47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0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0990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顯示模組,包含支架、顯示面板、觸控基材、黏著層、導通元件與導電膠帶。顯示面板設置於支架中,其包含有接地元件。觸控基材設置於顯示面板上。黏著層黏合顯示面板與觸控基材,其中黏著層位於接地元件與觸控基材之間。導通元件直接連接接地元件與觸控基材。導電膠帶直接連接導通元件與支架,以透過導電膠帶與導通元件電性連接接地元件與支架。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顯示模組。
隨著科技的進步,輕薄、省電及可攜帶式的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例如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其中,液晶顯示面板所具有的輕薄特性亦逐漸地將傳統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器取而代之。
目前,觸控面板的組合方式通常是使用黏貼結合方式。舉例來說,常會將觸控面板藉由雙面膠帶或是黏膠黏貼於機殼邊框。
然而,當組裝人員在組裝過程中發生失誤,或者組裝後的產品於後續品管階段被判定為不良品時,則在將觸控面板與機殼分離時,往往會使觸控面板產生損壞的問題,進而導致整體的製造成本無法降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模組,以解決傳統將觸控面板直接黏合於機殼所導致的重工不易的問 題。
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模組,包含支架、顯示面板、觸控基材、黏著層、導通元件與第一導電膠帶。顯示面板設置於支架中,包含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夾設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其中第二基板包含接地元件,設置於第二基板背對第一基板之表面。觸控基材設置於顯示面板上。黏著層黏合顯示面板與觸控基材,其中第二基板位於黏著層與顯示介質之間。導通元件直接連接第二基板的接地元件與觸控基材。第一導電膠帶直接連接導通元件與支架,以透過第一導電膠帶與導通元件電性連接第二基板的接地元件與支架。
觸控顯示模組透過分段式的連接方式,使得顯示面板的接地元件藉由導通元件與第一導電膠帶連接至支架,以透過金屬材料的支架進行接地。又因為觸控基材係透過第一導電膠帶黏貼而固定於支架上,且第一導電膠帶黏貼的位置位於觸控基材超出於支架的部分,因此在進行重工作業時,可以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以直接施力於第一導電膠帶,使得觸控基材與第一導電膠帶和支架分離,避免因直接施力於觸控基材而導致觸控基材破損的情形。
100、200、300、400‧‧‧觸控顯示模組
110、210、310、410‧‧‧支架
112‧‧‧延伸部
120、220、320、420‧‧‧背光模組
130、230、330、430‧‧‧顯示面板
132、232、332、432‧‧‧第一基板
134、234、334、434‧‧‧第二基板
135‧‧‧顯示區
136‧‧‧顯示介質
138‧‧‧框膠
140、240、340、440‧‧‧接地元件
150、250、350、450‧‧‧觸控基材
152、252、354、452‧‧‧部分
160、260、360、460‧‧‧黏著層
170、470‧‧‧導通元件
172、472‧‧‧導體層
174、474‧‧‧導電膠
180、280、380、480‧‧‧第一導電膠帶
182、282、382、482‧‧‧導電層
184、284、384、484‧‧‧絕緣層
190、290、390、490‧‧‧電路板
192、292、392、492‧‧‧軟性電路板
270、370‧‧‧第二導電膠帶
352‧‧‧導體層
442‧‧‧上偏光片
444‧‧‧下偏光片
第1圖至第5圖分別為本發明之觸控顯示模組不同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發明之精神,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後,當可由本發明所教示之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並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參照第1圖,其繪示本發明之觸控顯示模組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觸控顯示模組100中包含有支架110、顯示面板130以及觸控基材150。觸控顯示模組100中更可包含背光模組120,其中背光模組120以及顯示面板130為設置於支架110中,顯示面板130置於背光模組120上。顯示面板130包含有第一基板132、第二基板134以及夾設於第一基板132與第二基板134之間的顯示介質136。顯示面板130可更包含有框膠138,用以圍繞於第一基板132與第二基板134的外圍,以將顯示介質136固定於其間。顯示介質136例如是液晶材料、電泳材料、電潤濕材料、電致發光材料等,但不限於此。第二基板134包含有一接地元件140,接地元件140設置於第二基板134背對於第一基板132的表面,亦即接地元件140設置第二基板134的外表面。
觸控顯示模組100更包含有一觸控基材150與 一黏著層160。觸控基材150設置於顯示面板130上,黏著層160黏合顯示面板130及觸控基材150。觸控基材150上設置有至少一觸控單元,例如是電容式觸控單元、光學式觸控單元、電磁式觸控單元等,用於觸控感測外來物件等,但不限於此,此為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所熟知,因此不再贅述。第二基板134位於黏著層160與顯示介質136之間,接地元件140則是位於第二基板134面對於觸控基材150的表面上。
為了避免影響顯示面板130的顯示能力,接地元件140較佳地為透明導電材料,如銦錫氧化物(ITO)、鋅氧化物(ZnO)、鋁鋅氧化物(AZO;Al doped ZnO)、鎵鋅氧化物(GZO;Ga doped ZnO)、銦鋅氧化物(IZO;In doped ZnO)等。黏著層160的材料較佳地亦為具有透明性的膠材,例如光學膠。支架110之材料為金屬,其可透過沖壓彎折板材的方式製作而成。
觸控顯示模組100更包含有導通元件170以及第一導電膠帶180。導通元件170用以直接連接第二基板134上的接地元件140與觸控基材150,第一導電膠帶180則是直接連接導通元件170與支架110,以透過第一導電膠帶180與導通元件170電性連接接地元件140以及支架110。
由於支架110的材料為金屬,藉由導通元件170與第一導電膠帶180將接地元件140與支架110電性連接,便可以使得顯示面板130上的接地元件140 透過金屬的支架110進行接地。
導通元件170則包含有導體層172以及導電膠174。導體層172為設置於觸控基材150面對於第二基板134之表面,導電膠174位於接地元件140以及導體層172之間,並實體連接兩者,藉以電性連接接地元件140以及導體層172。第一導電膠帶180則是電性連接導體層172以及支架110。如此一來,接地元件140便可以依序透過導電膠174、導體層172以及第一導電膠帶180與支架110電性連接。
導體層172可以為金屬層、金屬氧化物層如ITO等,或是導電膠層。顯示面板130包含有顯示區135。第二基板134上的接地元件140可以為鋪設於第二基板134之整個表面的透明導電層,用以達到電磁輻射靜電防護(EMI)的功效。接地元件140至少與顯示區135部份重疊。導通元件170與接地元件140的連接處位於顯示區135外。
第一導電膠帶180除了用以實現將接地元件140與支架110電性連接之目的之外,更可用以固定觸控基材150。由於觸控基材150具有超出於支架110的一部分,且第一導電膠帶180係貼附於觸控基材150超出於支架110的該部分152。因此,當需要進行重工作業時,可以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以直接施力於第一導電膠帶180而將第一導電膠帶180撕離開觸控基材150,而不是如習知的掀起觸控基材150。如此一來, 便可以減少觸控基材150因重工而破損的情形。
顯示面板130可以為液晶顯示面板。其中第一基板132可以為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第二基板134可以為彩色濾光片,顯示介質136可以為液晶層。觸控顯示模組100更包含有電路板190以及連接第一基板132與電路板190之軟性電路板192。本實施例中,電路板190係被彎折而放置於支架110的側面,亦即,電路板190為與觸控基材150垂直。
為了避免因第一導電膠帶180誤接觸電路板190上之電子元件或是線路,而造成電子元件或線路之間短路的情形,第一導電膠帶180包含有導電層182以及設置於部分導電層182上之絕緣層184,其中絕緣層184係面對於電路板190,以避免導電層182與電路板190接觸。其中第一導電膠帶180仍是以導電層182的部分黏貼於導體層172以及支架110,以電性連接兩者。
參照第2圖,其繪示本發明之觸控顯示模組第二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觸控顯示模組100包含有支架110、置於支架110中之背光模組120與顯示面板130、觸控基材150,以及用以黏接觸控基材150與顯示面板130的黏著層160。顯示面板130中的第二基板134上具有接地元件140,接地元件140透過導電膠174和觸控基材150上之導體層172連接,而第一導電膠帶180再連接導體層172以及支架110,使得接地元件 140與支架110進行接地,並藉由第一導電膠帶180將觸控基材150與支架110固定。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支架110更包含有側向延伸且平行於顯示面板130的延伸部112,電路板190為平置於延伸部112上,軟性電路板192則是連接第一基板132以及電路板190。電路板190可以再透過螺絲鎖固等方式固定於延伸部112上。
顯示面板130上的接地元件140可以透過導通元件170以及第一導電膠帶180接地至金屬材料的支架110。第一導電膠帶180貼附於觸控基材150超出顯示面板130的部分152,使得在重工時,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可以直接施力於第一導電膠帶180,使第一導電膠帶180與觸控基材150分離。
參照第3圖,其繪示本發明之觸控顯示模組第三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觸控顯示模組200包含有支架210、置於支架210中之背光模組220與顯示面板230,觸控基材250,以及用以黏接觸控基材250與顯示面板230的黏著層260。顯示面板230中的第二基板234上具有接地元件240,接地元件240與第一導電膠帶280之間透過導通元件連接,第一導電膠帶280再連接於支架210,使得接地元件240與支架210進行接地,並藉由第一導電膠帶280將觸控基材250與支架210固定。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別在於,本實施例中的導通元件為第二導電膠帶270,第二導電膠帶270直接連接接地元件240以及第一導電膠帶280。不同於第一導電膠帶280係由導電層282以及絕緣層284所構成,第二導電膠帶270較佳地為雙面均具有導電性的導電材料。
顯示面板230上的接地元件240可以透過第二導電腰帶270以及與第二導電膠帶270連接之第一導電膠帶280與支架210進行接地。又因為第一導電膠帶280是貼附於觸控基材250超出支架210的部分252,以固定觸控基材250與支架210。因此在進行重工作業時,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可以直接施力於第一導電膠帶280,使第一導電膠帶280與觸控基材250分離,避免傳統直接施力於觸控基材250使其脫離支架210而導致觸控基材250破損的情形。
參照第4圖,其繪示本發明之觸控顯示模組第四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觸控顯示模組300包含有支架310、置於支架310中之背光模組320與顯示面板330,觸控基材350,以及用以黏接觸控基材350與顯示面板330的黏著層360。顯示面板330中的第二基板334上具有接地元件340,接地元件340與第一導電膠帶380之間透過導通元件370連接,第一導電膠帶380再連接於支架310,使得接地元件340與支架310進行接地,並藉由第一導電膠帶380將觸控基材350與支 架310固定。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中的觸控基材350包含有導體層352,其中導體層352可以作為觸控基材350的接地區。導通元件為第二導電膠帶370,不同於第一導電膠帶380係由導電層382以及絕緣層384所構成,第二導電膠帶370則是整體均具有導電特性。
第二導電膠帶370連接顯示面板330上之接地元件340以及觸控基材350上之導體層352。第一導電膠帶380再連接第二導電膠帶370以及支架310。顯示面板330上之接地元件340可以透過第二導電膠帶370以及第一導電膠帶380電性連接至金屬材料的支架310而透過支架310接地。觸控基材350上作為接地區的導體層352亦可以透過第二導電膠帶370以及第一導電膠帶380與支架310進行接地。
本實施例中的電路板390係反折至支架310的背面。軟性電路板392用以連接電路板390以及顯示面板330之第一基板332。第一導電膠帶380中的絕緣層384為部分形成於導電層382面對於電路板390之一面,以避免電路板390或是軟性電路板392上之元件誤觸導電層382而被短路。
由於第一導電膠帶380係黏貼於觸控基材350超出於支架310的部分354,因此,在進行重工作業時,可以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以直接施力於第一導電膠帶 380而將第一導電膠帶380撕離開支架310以及觸控基材350,使得觸控基材350可以輕易地脫離支架310,而不易受損。
參照第5圖,其繪示本發明之觸控顯示模組第五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觸控顯示模組400包含有支架410、置於支架410中之背光模組420與顯示面板430、觸控基材450,以及用以黏接觸控基材450與顯示面板430的黏著層460。顯示面板430中的第二基板434上具有接地元件440,接地元件440透過導通元件470連接至第一導電膠帶480,而第一導電膠帶480再連接至支架410,使得接地元件440與支架410進行接地,並藉由第一導電膠帶480將觸控基材450與支架410固定。電路板490為平貼於支架410的側面,軟性電路板492連接電路板490以及第一基板432。
本實施例中的導通元件470包含有導體層472以及導電膠474。導體層472設置於觸控基材450面對於第二基板434表面。導電膠474可以為導電框膠,用以在成型之後固定尚未固化的液態光學膠,以形成黏著層460於導電膠474內側。
顯示面板430上的接地元件440可以透過導電膠474連接至導體層472。第一導電膠帶480再連接導體層472以及支架410,使得接地元件440透過導通元件470以及第一導電膠帶480與支架410進行接地。又因為第一導電膠帶480是貼附於觸控基材450超出 支架410的部分452,以固定觸控基材450與支架410。因此在進行重工作業時,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可以直接施力於第一導電膠帶480,使觸控基材450與第一導電膠帶480和支架410分離,避免傳統直接施力於觸控基材450使其脫離支架410而導致觸控基材450破損的情形。
觸控顯示模組400更包含有上偏光片442以及下偏光片444。上偏光片442置於黏著層460以及第二基板434的接地元件440之間,其中接地元件440部分顯露於上偏光片442外,導電膠474則是黏接外露於上偏光片442之外的該部分接地元件440以及導體層472。下偏光片444則是位於第一基板432以及背光模組420之間。
從上述實施例可以得知,觸控顯示模組透過分段式的連接方式,使得顯示面板的接地元件藉由導通元件與第一導電膠帶連接至支架,以透過金屬材料的支架進行接地。又因為觸控基材係透過第一導電膠帶黏貼而固定於支架上,且第一導電膠帶黏貼的位置位於觸控基材超出於支架的部分,因此在進行重工作業時,可以具有較大的工作空間以直接施力於第一導電膠帶,使得觸控基材與第一導電膠帶和支架分離,避免因直接施力於觸控基材而導致觸控基材破損的情形。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 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顯示模組
110‧‧‧支架
120‧‧‧背光模組
130‧‧‧顯示面板
132‧‧‧第一基板
134‧‧‧第二基板
135‧‧‧顯示區
136‧‧‧顯示介質
138‧‧‧框膠
140‧‧‧接地元件
150‧‧‧觸控基材
152‧‧‧部分
160‧‧‧黏著層
170‧‧‧導通元件
172‧‧‧導體層
174‧‧‧導電膠
180‧‧‧第一導電膠帶
182‧‧‧導電層
184‧‧‧絕緣層
190‧‧‧電路板
192‧‧‧軟性電路板

Claims (12)

  1. 一種觸控顯示模組,包含:一支架;一顯示面板,設置於該支架中,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夾設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一顯示介質,其中該第二基板包含一接地元件,設置於該第二基板背對該第一基板之表面;一觸控基材,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上;一黏著層,黏合該顯示面板與該觸控基材,其中該第二基板位於該黏著層與該顯示介質之間;一導通元件,直接連接該第二基板的該接地元件與該觸控基材;以及一第一導電膠帶,直接連接該導通元件與該支架,以透過該第一導電膠帶與該導通元件電性連接該第二基板的該接地元件與該支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其中該導通元件包含一導體層與一導電膠,該導體層設置於該觸控基材面對該第二基板之表面,該導電膠電性連接第二基板的該接地元件與該導體層,該第一導電膠帶電性連接該導體層與該支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其中該導體層為一金屬層、一金屬氧化物或是一導電膠 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其中該導電膠包含導電框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其中該導通元件為一第二導電膠帶,該第二導電膠帶直接連接該接地元件與該觸控基材,該第一導電膠帶電性連接該第二導電膠帶與該支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其中該觸控基材包含一導體層,設置於該觸控基材面對該第二基板之表面,該第二導電膠帶電性連接該導體層與該第一導電膠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更包含一電路板與連接該第一基板和該電路板之一軟性電路基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其中該第一導電膠帶包含一導電層與設置於部分該導電層上之一絕緣層,該絕緣層面對該電路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 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該第二基板的該接地元件至少與該顯示區部分重疊,該導通元件與該接地元件的連接處位於該顯示區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更包含一上偏光片,設置於該黏著層與該第二基板的該接地元件之間,其中該接地元件部分顯露於該上偏光片外。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其中該觸控基材具有超出該支架的一部分,其中該第一導電膠帶貼附於該觸控基材超出該支架的該部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模組,更包含一背光模組,設置於該支架中,其中該顯示面板設置於該觸控基材與該背光模組之間。
TW102126701A 2013-06-07 2013-07-25 觸控顯示模組 TWI5109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311.1A CN103268168B (zh) 2013-06-07 2013-06-07 触控显示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676A true TW201447676A (zh) 2014-12-16
TWI510990B TWI510990B (zh) 2015-12-01

Family

ID=4901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6701A TWI510990B (zh) 2013-06-07 2013-07-25 觸控顯示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8168B (zh)
TW (1) TWI5109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5425B (zh) * 2017-09-08 2018-09-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TWI669999B (zh) * 2017-05-24 2019-08-21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電子元器件支架、電子元器件組件和行動終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4346B2 (en) * 2015-08-03 2019-06-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CN105929478A (zh) * 2016-06-29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79850A (zh) * 2017-05-26 2017-09-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
CN108848611B (zh) * 2018-08-15 2020-04-2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路板连接结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TWI696867B (zh) 2019-03-22 2020-06-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膠帶結構及使用其之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CN110297564B (zh) * 2019-06-28 2024-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17584B (zh) * 2019-09-02 2022-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WO2021243659A1 (zh) * 2020-06-04 2021-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06961B1 (ko) * 2002-12-30 2009-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
US8284169B2 (en) * 2005-09-01 2012-10-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US7933123B2 (en) * 2008-04-11 2011-04-26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wo-piece housing
JP5375536B2 (ja) * 2008-12-26 2013-12-25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392400B (zh) * 2009-12-18 2013-04-01 Au Optronics Corp 靜電放電防護結構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US20120050178A1 (en) * 2010-09-01 2012-03-01 Ke-Feng Lin Touch-Sensitive Display Module
TWI426322B (zh) * 2010-12-22 2014-02-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TWI452385B (zh) * 2010-12-28 2014-09-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CN102262313B (zh) * 2011-08-02 2014-03-05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432839B (zh) * 2011-08-10 2014-04-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CN102929026A (zh) * 2012-11-23 2013-02-13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9999B (zh) * 2017-05-24 2019-08-21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電子元器件支架、電子元器件組件和行動終端
TWI635425B (zh) * 2017-09-08 2018-09-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8168B (zh) 2016-01-06
CN103268168A (zh) 2013-08-28
TWI510990B (zh) 2015-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0990B (zh) 觸控顯示模組
US10831298B2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transparent optical adhesive layer structure
KR101661160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장치
US82592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round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O2018196272A1 (zh) 一种触控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131892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40082367A (ko) 터치 표시장치
US20160203787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331245B2 (en) Touch panel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US2016000412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ductive tape attaching structur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M474190U (zh) 觸控顯示裝置
US2021018398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449046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426044A (zh) 显示装置
JP2019505933A (ja) タッチ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アセンブリ、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及び電子機器
US864916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isplay panel module
TWM578418U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201447674A (zh) 觸摸面板及具有觸摸面板的電子裝置
KR102313761B1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표시장치
US20130069892A1 (en)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TWI470506B (zh)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CN103324339B (zh) 触控装置
CN108279456B (zh) 偏振片、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US2020040301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194433U (ja) 基板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