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0506B -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0506B
TWI470506B TW103104976A TW103104976A TWI470506B TW I470506 B TWI470506 B TW I470506B TW 103104976 A TW103104976 A TW 103104976A TW 103104976 A TW103104976 A TW 103104976A TW I470506 B TWI470506 B TW I4705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layer
touch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4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0999A (zh
Inventor
Yuan Liang Wu
Original Assignee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3104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0506B/zh
Priority to CN201410213445.8A priority patent/CN104238806A/zh
Priority to KR1020140073263A priority patent/KR20140147709A/ko
Priority to US14/309,878 priority patent/US20140375907A1/en
Priority to JP2014126065A priority patent/JP2015005288A/ja
Publication of TW201500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0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506B/zh

Links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得各種資訊設備不斷地推陳出新,例如手機、平板電腦、超輕薄筆電、及衛星導航等。除了一般以鍵盤或滑鼠輸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觸控式技術來操控資訊設備是一種相當直覺且受歡迎的操控方式。其中,觸控顯示面板具有人性化及直覺化的輸入操作介面,使得任何年齡層的使用者都可直接以手指或觸控筆選取或操控資訊設備,因此也愈來愈受市場所喜愛。
一般而言,觸控顯示裝置分為兩種,一種是於顯示面板(例如液晶顯示面板)內設置觸控電極層,以成為一內嵌式觸控(in cell touch)顯示面板;另一種是在顯示面板外,再外加一觸控面板,以成為一外嵌式觸控(on cell touch)顯示面板。以目前較常見的外嵌式觸控顯示面板而言,除了顯示面板的導電線路需藉由一軟性印刷電路(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以與驅動電路電性連接之外,觸控面板亦須再與另外一軟性印刷電路電性連接,並透過軟式印刷電路與外部的控制晶片連接,以觸控電極層之電極作動。如此一來,顯示面板和觸控面板分別需要一軟性印刷電路,故會造成觸控顯示裝置的體積增加。然而,目前使用者對於觸控顯示裝置的需求卻是越趨於輕薄。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可藉由其結構上新穎的設計,以形成更輕薄的結構,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可 藉由其結構上新穎的設計,可減少軟式印刷電路的使用,及形成更輕薄的結構。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觸控電極層。第一基板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及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等第一貫孔貫通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設置。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與第一基板之第一表面之同一側,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之一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貫孔的內部或孔壁上設置有一第一導電材料。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驅動積體電路,設置於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並與觸控電極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驅動積體電路以及一電性連接件,電性連接件的一端電性連接於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並與觸控電極層電性連接,驅動積體電路藉由電性連接件,而與觸控電極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更具有一圖案化導電層,圖案化導電層係設置於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並藉由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觸控電極層。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連結件(joining element),設置於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連結件係包含一框膠(sealant)。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連結件具有一第二導電材料,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等第一貫孔及第二導電材料而與第二基板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連結件具有至少一第二貫孔,第二貫孔至少部分與該等第一貫孔的其中之一對應設置,觸控電極層藉由第一貫孔及第二貫孔而與第二基板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基板更具有一圖案化導電層,觸控電極層係藉由該等第一貫孔及連結件而與圖案化導電層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貫孔至少部分位於第一基 板與連結件的接觸區域內。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導電連結件,設置於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間,導電連結件係與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貫孔至少部分位於第一基板與導電連結件的接觸區域中。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保護基板,與第一基板貼合,觸控電極層設置於保護基板且位於保護基板與第一基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第三導電材料,設置於觸控電極層與第一基板之間,觸控電極層藉由第三導電材料及該等第一貫孔而與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另一觸控電極層,觸控電極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之一側,另一觸控電極層設置於第一基板之另一側或同一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觸控電極層更具有複數個金屬導線,分別自觸控電極層延伸至該等第一貫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液晶顯示面板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本發明更提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光源模組以及一觸控顯示面板。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觸控電極層。第一基板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及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等第一貫孔貫通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設置。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與第一基板之一側,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基板設置於光源模組之一側。
承上所述,於本發明之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中,觸控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基板,且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貫孔的設計,而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與第一基板之第一表面之同一側,使觸控電極層的電極可藉由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如此一來,觸控電極層即可經 由第一基板上的電路層與觸控電極層的驅動電路電性連接,不但可減少材料成本,另可減少電性連接件所佔有的空間。
1、2、3、4、5‧‧‧觸控顯示面板
11、21、31、41、51‧‧‧第一基板
111、111a、111b、211、311、411、511‧‧‧第一貫孔
112、212、312、412、512‧‧‧第一表面
113、213、313、413、513‧‧‧第二表面
114、214‧‧‧第一導電材料
12、22、32、42、52‧‧‧第二基板
121、215、321、421、521‧‧‧圖案化導電層
13、13a、23、33、43、53‧‧‧觸控電極層
131‧‧‧驅動電極
132‧‧‧感應電極
133‧‧‧金屬導線
14、24、34、44、54‧‧‧連結件
141、441、541‧‧‧第二導電材料
141a‧‧‧第二貫孔
15、25、35、45‧‧‧液晶層
16、16a、26、36、46、56‧‧‧驅動積體電路
17、27、37、47、57‧‧‧電性連接件
38‧‧‧導電連結件
48‧‧‧第三導電材料
49‧‧‧保護基板
6‧‧‧有機發光二極體層
61‧‧‧陽極層
62‧‧‧有機材料層
63‧‧‧陰極層
B‧‧‧光源模組
D1、D2‧‧‧觸控顯示裝置
L1、L2、L3、L4‧‧‧寬度
P1、P2‧‧‧偏光板
圖1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之觸控電極層的俯視示意圖。
圖1C為圖1A所示之觸控電極層的另一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1D為圖1A所示之連結件的另一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1E為圖1A所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1F為圖1E所示之驅動積體電路另一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本發明所有實施態樣的圖式僅為示意,不代表真實尺寸與比例。
圖1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A所示。觸控顯示面板1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第二基板12以及一觸控電極層13。其中,觸控顯示面板1可為一液晶觸控顯示面板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觸控顯示面板。於此,觸控顯示面板1係以一液晶觸控顯示面板為例。
第一基板11與第二基板12相對設置,第一基板11與第二基板12的材質可包含玻璃、塑膠或其他透光的材質,且第一基板11與第二基板12的材質可為相同或不相同。其中,第一基板11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111及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12及一第二表面113,第一貫孔111貫通第 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3,也就是說,第一貫孔111貫通第一基板11而使得第一表面112與第二表面113得以藉由第一貫孔111而相互連結。另外,第一基板11係為一彩色或單色的濾光基板,於此,係以彩色濾光(Color Filter,CF)基板為例,而第二基板12可為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TFT)基板。於其它的實施例中,彩色濾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陣(black matrix)層及濾光層也可分別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上,使得第二基板12成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
較佳的,第一貫孔111的內部或孔壁上設置有一第一導電材料114。可在玻璃穿孔製程中,於第一基板11形成可垂直導通電氣的孔洞後,並於孔洞的孔壁或孔洞內設置或填充第一導電材料114,以形成導電的第一貫孔111,換言之,第一導電材料114與第一貫孔111係為一體的結構,使第一貫孔111具有可導電之特性。其中,導電材料第一導電材料114可例如但不限於金屬材料、導電銀漆或各式的導電膠,且較佳可為異方性導電膠(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以確保觸控電極層13之表面上的電極可藉由第一貫孔111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3。
觸控電極層13對應於第一基板11設置,觸控電極層13設置於與第一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2的同一側,於此,第一表面112及觸控電極層13均位於第一基板11遠離第二基板12之一側。一般而言,觸控電極層13係為透明的導電層,其包含有複數個電極,該些電極可例如但不限於為銦錫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或銦鋅氧化物(indium-zinc oxide,IZO)。觸控電極層13的電極便可藉由第一貫孔111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3之一側。進而言之,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3之一側,除第二基板12以外,仍可設置其他元件(例如連結件14,於後詳述之),而觸控電極層13的電極便可藉由第一貫孔111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3該側的第二基板12及其他元件。
圖1B為圖1A所示之觸控電極層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A及圖1B所示。觸控電極層13更包括複數個驅動電極131及複數個感應電極132,該等驅動電極131及該等感應電極132係呈條狀,並相互交錯排列,並形成具有複數個交錯點(中間隔有絕緣材料並未電性連結)的 雙層結構,以感應使用者於觸控顯示面板1表面的碰觸而形成的漏電流。觸控電極層13上的驅動電極131及感應電極132便可藉由第一貫孔111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3。另外,如圖1C所示,圖1C為圖1A所示之觸控電極層的另一實施方式示意圖,驅動電極131與感應電極132的交錯排列所形成的雙層結構,可以是其中一觸控電極層13設置於第一基板11之一側,另一觸控電極層13a則設置於第一基板11之另一側。於其他實施例中,驅動電極131及感應電極132亦可分別為塊狀,且共同形成於一單層結構。
請同時參考圖1A及圖1B,於第一實施例中,觸控電極層13更具有複數個金屬導線133,分別自觸控電極層13,例如是驅動電極131及感應電極132的電極邊緣延伸至第一貫孔111a(圖中以虛線表示第一貫孔對應的位置)。藉由金屬導線133與第一貫孔111a的連結,進而使驅動電極131及感應電極132可藉由第一貫孔111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3。於其他實施例中,觸控電極層13當然也可以不需要具有金屬導線133,而第一貫孔111b(圖中以虛線表示第一貫孔對應的位置)則對應設置於驅動電極131及感應電極132的周緣,使驅動電極131及感應電極132可直接藉由第一貫孔111b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3。
另外,再請參照圖1A,觸控顯示面板1更包括一連結件14(joining element),其設置於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之間,用以連結第一基板11與第二基板12,進而使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及連結件14形成一容置空間。而第一實施例係以觸控顯示面板1為一液晶顯示面板,故容置空間內設置有液晶層15。換言之,液晶層15設置於第一基板11與第二基板12之間,且其周圍環設連結件14。連結件14係包含一種黏著劑,且又可稱為框膠(sealant),可例如但不限於熱硬化型框膠或UV硬化型框膠。本實施例中,連結件14具有一第二導電材料141,第二導電材料141可例如但不限於金屬材料、導電銀膠或各式的導電膠,且較佳可為球狀構型的異方性導電材料,使觸控電極層13可藉由第一貫孔111及第二導電材料141而與第二基板12電性連接。另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導電材料141係為球狀構型的異方性導電材料,故連結件14只會於垂直方向導通電性, 而水平方向則被黏著劑包覆而相互絕緣。
圖1D為圖1A所示之連結件的另一實施方式示意圖,如圖1D所示,本實施例之連結件14具有一第二貫孔141a,其中,可於連結件14形成可垂直導通電氣的孔洞,具體而言,以鑽孔的方式形成孔洞,再填充導電材料,如同第一導電材料114及第二導電材料141(如圖1A),可例如但不限於可例如但不限於金屬材料、導電銀漆或各式的導電膠,例如異方性導電膠,以形成具有導電特性的第二貫孔141a。而第二貫孔141a至少部分與第一貫孔111的其中之一對應設置,亦即第一貫孔111與第二貫孔141a的設置位置相互對應,使第一貫孔111的第一導電材料114可與第二貫孔141a內所填充的導電材料相互連接,進而使觸控電極層13可藉由第一貫孔111及連結件14的第二貫孔141a而與第二基板12電性連接。
其中,第一貫孔111與第二貫孔141a相互連接的位置可以為連續或不連續,具體而言,於本實施例中,第二貫孔141a的孔徑與對應之第一貫孔111的孔徑實質上相等,且第二貫孔141a與第一貫孔111相互對應設置時,即形成相連接處呈連續之態樣。當然,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貫孔141a的孔徑與對應之第一貫孔111的孔徑亦可不相同,以形成相連接處呈不連續之態樣,僅須使第二貫孔141a至少部分與第一貫孔111對應設置,即可達到使觸控電極層13可藉由第一貫孔111及第二貫孔141a而與第二基板12電性連接之效果。
請參考圖1A及圖1D所示,第一貫孔111至少部分位於第一基板11與連結件14的接觸區域內。舉例而言,第一貫孔111可全部位於第一基板11與連結件14的接觸區域,或部分位於第一基板11與連結件24的接觸區域,而另一部分則位於連結件14的外面,於本實施例第一貫孔111係全部位於第一基板11與連結件14的接觸區域。較佳的,第一貫孔111至少部分與第二導電材料141的接觸區域內(如圖1A),或與第二貫孔141a的接觸區域內(如圖1D)。
本實施例中,第二基板12為一薄膜電晶體基板,其具有複數個畫素電極以及交錯設置的資料線和掃描線等等。除了習知薄膜電晶體基板的線路之外,第二基板12更可具有一圖案化導電層121,其材質可例 如但不限於為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金屬、石墨烯或其他導電材料,至少部分露出於第二基板12靠近於液晶層15的表面上,觸控電極層13上的驅動電極131與感應電極132,便可藉由導電的第一貫孔111及連結件14中的第二導電材料141,而與第二基板12上的圖案化導電層121電性連接。
圖1E為圖1A所示之觸控顯示面板的俯視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A及圖1E所示。觸控顯示面板1更包括一驅動積體電路16及一電性連接件17,驅動積體電路16係可驅動控制觸控顯示面板1顯示畫面,電性連接件17可例如但不限於為資料匯排流、軟式印刷電路(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板或軟硬結合板。於第一實施例中,電性連接件17係為軟式印刷電路板,且其一端電性連接於第二基板12的圖案化導電層121,並同時與驅動積體電路16電性連接。其中,電性連接件17可直接設置驅動積體電路16,即以薄膜覆晶封裝(Chip on Film,COF)製程將驅動積體電路16封裝於電性連接件17上,使得驅動積體電路16可藉由前述之第一貫孔111及連結件14與觸控電極層13電性連接。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驅動積體電路16不僅可驅動控制觸控顯示面板1顯示畫面,還可與觸控電極層13電性連接,以驅動及接收觸控電極層13所產生的訊號,進而判斷使用者在觸控顯示面板1外表面的碰觸位置(或手勢)。另外,於其他實施例中,驅動積體電路16亦可設置於一硬性電路板,而電性連接件17的其中一端電性連接於第二基板12的圖案化導電層121,另一端則電性連接於硬性電路板,進而使驅動積體電路16亦可藉由第一貫孔111及連結件14與觸控電極層13電性連接,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因此,藉由本發明之第一貫孔111的設計,觸控電極層13可藉由第一貫孔111,將觸控電極層13由第一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2電性連結至第二表面113,再經由連結件14電性連接至第二基板12的圖案化導電層121,以與觸控顯示面板1之驅動積體電路16電性連接。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減少材料成本,並可減少電性連接件17所佔的空間
圖1F為圖1E所示之驅動積體電路另一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如圖1F所示,亦可將驅動積體電路16a直接設置於第二基板12。詳細 而言,驅動積體電路16a係以晶粒與玻璃接合(Chip On Glass,COG)技術,將驅動積體電路16a直接設置於第二基板12的表面,亦可藉由第一貫孔111及連結件14電性連接(可參考圖1A所示)。同樣的,觸控電極層13可直接藉由第一貫孔111及連結件14電性連接至第二基板12,以與觸控顯示面板1之驅動積體電路16a電性連接。
另外,再請參照圖1A所示,觸控顯示面板1之顯示面的面積大致上為具有的液晶層15所對應設置的面積,其寬度為L1,而觸控電極層13所佈設的面積係為觸控面的面積,其最大寬度可為第一基板11之寬度L2,如圖中所示,寬度L2大於寬度L1,也就是說觸控面的面積係大於顯示面的面積。因此,當使用者於觸控顯示面板1的觸控面上操作時,其觸控操作範圍係可由顯示面之外的區域即可作動,更可偵測到框膠以外(顯示面的區域外)的觸碰動作。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2所示。第二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2同樣係以液晶顯示面板為例,而第二實施例之第一基板21為薄膜電晶體基板,而第二基板22係為彩色或單色的濾光基板,而且第一基板21是比較靠近使用者的基板(出光側)。本發明不限定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的尺寸關係(於其他實施例亦不限定)。換言之,第一基板21的尺寸可小於、等於或大於第二基板22的尺寸。於此,係以第一基板21的尺寸大於第二基板22的尺寸為例,而觸控電極層23係對應於第一基板21且設置於第一基板21之下表面,且圖案化導電層215設置於第一基板21靠近液晶層25之表面。於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基板21的尺寸大於第二基板22的尺寸,因此除了觸控面的寬度L4係大於顯示面的寬度L3之外,寬度L4與寬度L3的差異更是較第一實施例更為明顯。因此,當使用者於觸控顯示面板2的觸控面上操作時,其觸控操作範圍亦可由顯示面之外的區域即可作動,更可偵測到框膠以外更大範圍的觸碰動作。
同樣的,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相對設置,第一基板21亦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211及相對的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3,第一貫孔211貫通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3。且較佳的,第一貫孔211的 內部或孔壁上亦設置有第一導電材料214,以形成導電的第一貫孔211,以確保觸控電極層23可藉由第一貫孔211將其電性由第一表面212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21之第二表面213。
於第二實施例中,第一基板21(薄膜電晶體基板)的第二表面213具有複數個畫素電極以及交錯設置的資料線和掃描線,而第一基板21更可具有一圖案化導電層215,且圖案化導電層215係形成於第一基板21上且與第二表面213同一側,觸控電極層23上的驅動電極及感應電極(詳細可參考第一實施例)便可藉由第一貫孔211電性連接至圖案化導電層215。進而言之,觸控顯示面板2亦更包括一驅動積體電路26以及一電性連接件27,於第二實施例中,電性連接件27的一端電性連接於圖案化導電層215,而驅動積體電路26封裝於電性連接件27上。觸控電極層23可經由第一貫孔211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21之第二表面213,並與圖案化導電層215電性連接後,以與觸控顯示面板1之驅動積體電路26電性連接。另外,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將驅動積體電路26直接設置(COG)於第一基板21之第二表面213,而觸控電極層23藉由第一貫孔211與驅動積體電路26電性連接,其細節可參考第一實施例,於此不加贅述。或是將驅動積體電路26設置於硬性電路板,使電性連接件27的其中一端電性連接於第一基板21的圖案化導電層215,另一端電性連接於硬性電路板。
另外,觸控顯示面板2同樣更包括一連結件24,用以連結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使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及連結件24形成一容置空間,而容置空間內設置液晶層25。第二實施例之連結件24為一種黏著劑(框膠),可例如但不限於熱硬化型框膠或UV硬化型框膠。
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3所示。第三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3大部分的結構可參考第一實施例,其除了連結件34之外,觸控顯示面板3更包括一導電連結件38,設置於第一基板31及第二基板32之間,且第一貫孔311至少部分位於第一基板31與導電連結件38的接觸區域中,使導電連結件38可與第一貫孔311電性連接。因此,第三實施例之連結件34與第二實施例相同,為一種黏著劑(框膠),可例如但不限於熱硬化型框膠或UV硬化型框膠,但 不具有導電材料。另外,導電連結件38可位於連結件34的外側或內側,而較佳係設置於連結件34的外側,使第一貫孔311位於第一基板31靠近外緣的位置,觸控電極層33可設置較大範圍的電極。由於驅動積體電路36係電性連接至第二基板32上的線路,因此觸控電極層33可藉由導電的第一貫孔311以及導電連結件38而電性連接至第二基板32,進而與驅動積體電路36電性連接。
圖4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4所示。第四實施例係以觸控電極層43設置於外加的一保護基板49上為例,此種態樣又可稱為On Glass Solution(OGS),保護基板49為一透光基板,其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同樣的,第四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4之大部分的結構可參考第一實施例。另外,觸控顯示面板4更包括一第三導電材料48,第三導電材料48設置於觸控電極層43與第一基板41之間,較佳的,係於第一基板41的第二表面413或觸控電極層43對應於第一基板41的表面之四個側邊,以點膠方式間隔設置第三導電材料48,以電性連接觸控電極層43及導電的第一貫孔411。其中,間隔設置的排列方式可依據觸控電極層43上的電極或金屬導線(請參考第一實施例)的分佈而定。藉由第三導電材料48及第一貫孔411的設置,觸控電極層43便可與第一基板41之第二表面413電性連接。換言之,於第四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連結件44及液晶層45視為不具有觸控層的顯示面板,即不具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而觸控電極層43與保護基板49係以外加的方式設置於該不具觸控功能的顯示面板的一側。另外,觸控電極層43與第一基板41之間的空間,即設置第三導電材料48所形成的空間,更可設置一上偏光板P1,而一下偏光板P2則設置於第二基板42之下表面,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另外,保護基板49係與第一基板41貼合,觸控電極層43設置於保護基板49且位於保護基板49與第一基板41之間。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先參考圖5所示。本發明更揭露一種觸控顯示裝置D1,其包括一光源模組B以及前述之一觸控顯示面板1,即前述各實施例之觸控顯示面板1(2至4,以下僅以觸控顯示面板1說明)與光源模組B搭配應用所組成之 觸控顯示裝置D1。於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B係為背光模組,可例如但不限於冷陰極螢光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熱陰極螢光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HCFL)、或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
觸控顯示面板1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第二基板12以及一觸控電極層13。第一基板11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111及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12及一第二表面113,第一貫孔111貫通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3。第二基板12與第一基板11相對設置。觸控電極層13設置於與第一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2之同一側,觸控電極層13藉由第一貫孔111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2。於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B設置於靠近第二基板12的一側(於第二實施例係設置於靠近第一基板21的一側)。
圖6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6所示。觸控顯示裝置D2係以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裝置為例,其及光源模組係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元件模組。其中,觸控顯示裝置D2包括觸控顯示面板5及光源模組(有機發光二極體層6),而第一基板51可為玻璃、塑膠或其他透光基板,以作為封裝用的基板,並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511,而第二基板52則為一透光或不透光的基板,且具有薄膜電基體矩陣(TFT matrix)電路。
另外,由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與連結件54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係設置有作為光源模組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層6,換言之,第一基板51設置於光源模組(有機發光二極體層6)之一側。有機發光二極體層6包括一陽極層61、一有機材料層62(包括發射層及導電層)及一陰極層63。為了簡要說明,有機發光二極體層6的數量只以一個為例,並未區分不同的畫素或次畫素,當然容置空間內可具有複數區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層6。觸控電極層53同樣可藉由第一貫孔511及連結件54的設置,而電性連接至第二基板52的圖案化導電層521。而其他關於觸控顯示面板的相關元件及連結關係可參考前述,於此不加贅述。
綜上所述,於本發明之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中,觸控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基板,且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貫孔的設計,而觸控電 極層設置於與第一基板之第一表面之同一側,使觸控電極層的電極可藉由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如此一來,觸控電極層即可經由第一基板上的電路層與觸控電極層的驅動電路電性連接,不但可減少材料成本,另可減少電性連接件所佔有的空間。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觸控顯示面板
11‧‧‧第一基板
111‧‧‧第一貫孔
112‧‧‧第一表面
113‧‧‧第二表面
114‧‧‧第一導電材料
12‧‧‧第二基板
121‧‧‧圖案化導電層
13‧‧‧觸控電極層
14‧‧‧連結件
141‧‧‧第二導電材料
15‧‧‧液晶層
16‧‧‧驅動積體電路
17‧‧‧電性連接件
L1、L2‧‧‧寬度

Claims (19)

  1.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及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等第一貫孔貫通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相對設置;以及一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與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表面之同一側,該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二表面之一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等第一貫孔的內部或孔壁上設置有一第一導電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驅動積體電路,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二表面,並與該觸控電極層電性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驅動積體電路;以及一電性連接件,其一端電性連接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二表面,並與該觸控電極層電性連接,該驅動積體電路藉由該電性連接件,而與該觸控電極層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基板更具有一圖案化導電層,該圖案化導電層係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二表面,並藉由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該觸控電極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連結件,設置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連結件係包含一框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連結件具有一第二導電材料,該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等第一貫孔及該第二導電材料而與該第二基板電性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連結件具有至少一第二貫孔,該第二貫孔至少部分與該等第一貫孔的其中之一對應設置,該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第一貫孔及該第二貫孔而與該第二基板電性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基板更具有一圖案化導電層,該觸控電極層係藉由該等第一貫孔及該連結件而與該圖案化導電層電性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等第一貫孔至少部分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連結件的接觸區域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導電連結件,設置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該導電連結件係與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等第一貫孔至少部分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導電連結件的接觸區域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保護基板,與該第一基板貼合,該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該保護基板且位於該保護基板與該第一基板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第三導電材料,設置於該觸控電極層與該第一基板之間,該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第三導電材料及該等第一貫孔而與該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電性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另一觸控電極層,該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一側,另一該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另一側或同一側。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觸控電極層更具有複數個金屬導線,分別自該觸控電極層延伸至該等第一貫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液晶顯示面板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19.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光源模組;以及一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及相對設置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等第一貫孔貫通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相對設置,以及 一觸控電極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之一側,該觸控電極層藉由該等第一貫孔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基板設置於該光源模組之一側。
TW103104976A 2013-06-20 2014-02-14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470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4976A TWI470506B (zh) 2013-06-20 2014-02-14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CN201410213445.8A CN104238806A (zh) 2013-06-20 2014-05-20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0140073263A KR20140147709A (ko) 2013-06-20 2014-06-17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4/309,878 US20140375907A1 (en) 2013-06-20 2014-06-19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JP2014126065A JP2015005288A (ja) 2013-06-20 2014-06-19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並びに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1981 2013-06-20
TW103104976A TWI470506B (zh) 2013-06-20 2014-02-14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999A TW201500999A (zh) 2015-01-01
TWI470506B true TWI470506B (zh) 2015-01-21

Family

ID=52717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4976A TWI470506B (zh) 2013-06-20 2014-02-14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05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25757A (ja) * 2016-07-29 2018-02-1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290495B2 (en) 2016-07-29 2019-05-14 Japan Display Inc.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7357109B (zh) * 2017-08-21 2019-03-08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墨水显示屏及制造方法
TWI734074B (zh) * 2019-01-30 2021-07-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379A (zh) * 2008-02-01 2008-09-1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包含该触摸屏的触摸显示器件
TW200915151A (en) * 2007-09-29 2009-04-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5151A (en) * 2007-09-29 2009-04-0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261379A (zh) * 2008-02-01 2008-09-1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包含该触摸屏的触摸显示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0999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75907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US9626062B2 (en)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168565B2 (en) In-cell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733751B2 (en) Flexible touch-sens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flexible touch-sensing module
US8994677B2 (en)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US8624856B2 (en) Touch panel-integra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9220214A (ja) タッチセンサを含む表示装置
CN104238806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595388B (zh) 觸控顯示裝置
US20160259447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9496097B2 (en) Touch window having improved electrode pattern structure
TWI452612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TWI441053B (zh) 觸控顯示裝置
WO2019085164A1 (zh) 显示装置
TW201303659A (zh) 觸控顯示面板
CN109426044A (zh) 显示装置
TWI470506B (zh)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US9454275B2 (en) Touch panel
KR20200107014A (ko) 표시 장치
US20160103518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200060603A (ko) 표시 장치
TW201545609A (zh)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KR102230843B1 (ko) 인셀 터치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210114602A (ko) 센싱 유닛
TW201517134A (zh) 矩陣電路基板、顯示裝置及矩陣電路基板的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