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4190U - 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4190U
TWM474190U TW102213499U TW102213499U TWM474190U TW M474190 U TWM474190 U TW M474190U TW 102213499 U TW102213499 U TW 102213499U TW 102213499 U TW102213499 U TW 102213499U TW M474190 U TWM474190 U TW M47419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layer
conductive layer
functional film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3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an-Li Lin
Wen-Jyh Sah
Cheng-Hsia Kuo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Corp
Publication of TWM474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4190U/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觸控顯示裝置。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使得各種資訊設備不斷地推陳出新,例如手機、平板電腦、超輕薄筆電、及衛星導航等。除了一般以鍵盤或滑鼠輸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觸控式技術來操控資訊設備是一種相當直覺且受歡迎的操控方式。其中,觸控顯示裝置具有人性化及直覺化的輸入操作介面,使得任何年齡層的使用者都可直接以手指或觸控筆選取或操控資訊設備。
一般而言,觸控顯示裝置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於顯示面板(例如液晶顯示面板)內設置一感測電極層,以成為一內嵌式觸控(in cell touch)顯示裝置,另一種是在顯示面板之上另設置一包含有感測電極層之觸控面板,以成為一外嵌式觸控(on cell touch)顯示裝置。
本創作之目的為提供一種新架構的觸控顯示裝置。
本創作提出之觸控顯示裝置,係包括一顯示面板、一觸控面板、一功能膜以及一黏著件。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相對而設,觸控面板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係面對顯示面板。功能膜設置於觸控面板之第一表面,功能膜具有一外側邊緣。黏著件設置於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之邊緣,黏著件黏合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黏著件具有一內側邊緣,內側邊緣與功能膜之外側邊緣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至10毫米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黏著件之內側邊緣與功能膜之外側邊緣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1至5毫米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光學膜,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相對設置,光學膜設置於第二基板之表面,第二基板之表面面對觸控面板。
在一實施例中,功能膜與光學膜之間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至0.3毫米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功能膜係包含一第一絕緣層及一黏合層。
在一實施例中,功能膜具有一防爆功能。
在一實施例中,功能膜之第一絕緣層的材料包含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三醋酸纖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導電層,導電層覆蓋功能膜之第一絕緣層。
在一實施例中,導電層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接地導電層,導電層藉由接地導電層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接地導電層係透過一導電黏著材與導電層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導電黏著材設置於導電層之邊緣而與導電層接觸。
在一實施例中,功能膜之第一絕緣層具有一通孔,導電黏著材由通孔延伸至導電層之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功能膜之第一絕緣層具有一通孔,導電層係透過通孔與接地導電層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靜電防止層,其鄰設於接地導電層之邊緣,並與另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更具有一第二絕緣層及一導電結構層。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靜電防止層,其鄰設於功能膜之邊緣,並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承上所述,於本創作之觸控顯示裝置中,功能膜設置於觸控 面板之第一表面,而黏著件設置於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之邊緣,且黏著件黏合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其中,黏著件具有一內側邊緣,內側邊緣與功能膜之一外側邊緣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至10毫米之間。藉此,與習知相較,本創作係為一新架構的觸控顯示裝置。
另外,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功能膜包含第一絕緣層及一黏合層,而第一絕緣層透過黏合層貼合於觸控面板之第一表面,且功能膜具有防爆功能,使觸控顯示裝置具有防爆的功能。另外,在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中,除了功能膜具有防爆功能之外,觸控顯示裝置更可包括一導電層,導電層覆蓋功能膜之第一絕緣層。因此,藉由功能膜與導電層的設置,可使觸控顯示裝置同時具有防止訊號干擾及防爆的功能。此外,在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更具有一第二絕緣層及一導電結構層,且導電結構層設置於第二絕緣層與功能膜之間,使觸控顯示裝置同時具有防止訊號干擾及防爆的功能。
〔習知〕
〔本創作〕
1a~1c‧‧‧觸控顯示裝置
11‧‧‧顯示面板
111‧‧‧第一基板
112‧‧‧第二基板
113、114‧‧‧光學膜
12‧‧‧觸控面板
121‧‧‧第一表面
122‧‧‧第二絕緣層
123‧‧‧導電結構層
13‧‧‧功能膜
131‧‧‧外側邊緣
132‧‧‧第一絕緣層
14‧‧‧黏著件
141‧‧‧內側邊緣
15‧‧‧電路連接板
16‧‧‧導電黏著材
17‧‧‧導電層
18‧‧‧金屬層
19‧‧‧透明導電層
A、B‧‧‧距離
A-A‧‧‧直線
AESD‧‧‧靜電防止層
C、P‧‧‧電性連接件
H、O‧‧‧通孔
PS‧‧‧保護層
SR‧‧‧接地導電層
T‧‧‧觸控面
圖1A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1B至圖1C分別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不同態樣之觸控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另一實施態樣之觸控顯示裝置之仰視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又一實施態樣之觸控顯示裝置之仰視示意圖。
圖4A至圖4D分別為圖3之直線A-A的不同態樣之剖視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另外,本創作所有實施態樣的圖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實尺寸與比例。此外,以下內容所提到的尺寸或面積係代表由觸控面板之上往觸控顯示裝置俯視時所得到的面積。
請參照圖1A所示,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顯示 裝置1a的剖視示意圖。
觸控顯示裝置1a包括一顯示面板11、一觸控面板12、一功能膜13以及一黏著件14。
顯示面板11具有一第一基板111、一第二基板112及一光學膜,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2相對設置。其中,顯示面板11可為一液晶顯示面板(LCD)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OLED)。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1係以一液晶顯示面板為例。顯示面板11之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及觸控面板12的材質可包含玻璃,且玻璃的材質可為相同或不相同。另外,本創作並不限定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2的尺寸關係。換言之,第二基板112的面積可小於、等於或大於第一基板111的面積。於此,係以第二基板112側邊長度等於觸控面板12的側邊長度為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1係為一薄膜電晶體基板,而第二基板112係為一彩色濾光基板為例,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彩色濾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陣層(black matrix)及濾光層也可分別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111成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於此,均不加以限制。此外,顯示面板11更可具有一液晶層(圖未顯示),液晶層係夾置於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2之間。
另外,光學膜設置於第二基板112之表面,而第二基板之表面係面對觸控面板12。換言之,光學膜設置於第二基板112之表面上,並位於第二基板112與觸控面板12之間。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1係以具有二光學膜113、114為例。於此,光學膜113為一下偏光板,而光學膜114為一上偏光板。其中,光學膜為113(下偏光板)設置於第一基板111遠離第二基板112之一側,光學膜114(上偏光板)設置於第二基板112與觸控面板12之間。於此,光學膜113位於第一基板111之下側表面,而光學膜114位於第二基板112之上側表面。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若顯示面板11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時,光學膜的數量只有一,並例如但不限於為1/4λ的圓偏振片,且設置於第二基板112上,並位於第二基板112與觸控面板12之間。
另外,光學膜113的面積小於第一基板111的面積,而光學膜114的面積小於第二基板112的面積。不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光學膜113的面積可等於第一基板111的面積,而光學膜114的面積也可等於第二基板112的面積。
觸控面板12設置於顯示面板11之上。於此,觸控面板12具有觸控基板及設置於觸控基板上之感測電極層(圖未顯示),並不包含控制觸控面板12的控制IC。觸控面板12與顯示面板11係相對而設,並以膠合方式設置於顯示面板11之上。其中,觸控面板12具有一第一表面121,而第一表面121係面對顯示面板11。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A所示,觸控面板12與光學膜114沒有直接接觸,而是藉由黏著件14設置於顯示面板11及觸控面板12之邊緣,以透過黏著件14黏合顯示面板11及觸控面板12。於此,觸控面板12及顯示面板11係透過口型連結(air bonding)的方式結合。可於第二基板112之上表面的四個側邊設置一圈黏著件14或只在部分側邊設置黏著件14,也可以點膠方式設置黏著件14,以將觸控面板12黏合於顯示面板11上,使得顯示面板11與觸控面板12之間形成一空隙。由於光學膜114的面積小於第二基板112的面積,故光學膜114係位於第二基板112與觸控面板12之間的空隙,而黏著件14位於光學膜114之外側周圍。於此,黏著件14具有一內側邊緣141。
功能膜13係設置於觸控面板12之第一表面121,且功能膜13具有一外側邊緣131。在本實施例中,功能膜13係包含一第一絕緣層132及一黏合層(圖未顯示)。其中,功能膜13為一防爆膜(Anti scatterig film,ASF)層而具有防爆功能,且第一絕緣層132係透過黏合層貼合於觸控面板12之第一表面121上。本實施例之功能膜13之第一絕緣層132的材料可例如但不限於包含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三醋酸纖維(Triacetyl Cellulose,TA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其組合。由於觸控面板12之第一表面121具有一功能膜13(具防爆功能),故當觸控面板12因故不慎破裂時,可防止破裂的玻璃飛出而傷害觸控顯示裝置1a的其它零件(例如觸控面板 11或電路板)或使用者。
另外,如圖1A所示,本創作之黏著件14的內側邊緣141與功能膜13之外側邊緣131的最短距離A係可介於0至10毫米之間。較佳者,黏著件14之內側邊緣141與功能膜13之外側邊緣131的最短距離A係介於0.1至5毫米之間。另外,功能膜13與光學膜114之間的最短距離B係可介於0至0.3毫米之間。於此,若最短距離B為0毫米,係代表功能膜13與光學膜114連接。
另外,請參照圖1B至圖1C所示,其分別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不同態樣之觸控顯示裝置1b~1c的剖視示意圖。
如圖1B所示,與圖1A之觸控顯示裝置1a主要的不同在於,觸控顯示裝置1b更包括一導電層17,導電層17覆蓋功能膜13。於此,功能膜13及導電層17可依序設置於觸控面板12之第一表面121上。其中,導電層17可例如但不限於為一透明導電層或一金屬網格(metal grid),並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圖未顯示)。於此,接地端可位於觸控面板12上,或位於外部電路上。導電層17的材料例如但不限於為銦錫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銦鋅氧化物(indium-zinc oxide,IZO)、或金屬(例如奈米銀)。於此,導電層17係以一透明導電層,且其材料以銦錫氧化物為例。藉由功能膜13(具有防爆功能)與導電層17(具有訊號屏蔽功能)的設置,除了可使觸控顯示裝置1c具有防爆的功能之外,又同時具有防止訊號干擾觸控面板12的正常操作,避免觸控面板12的誤動作。此外,觸控顯示裝置1b其它元件的技術特徵可參照觸控顯示裝置1a之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另外,如圖1C所示,與圖1A之觸控顯示裝置1a主要的不同在於,觸控顯示裝置1c之觸控面板12更具有一第二絕緣層122及一導電結構層123。於此,導電結構層123位於第二絕緣層122與功能膜13之間。不過,第二絕緣層122及導電結構層123的位置也可互換。其中,當導電結構層123位於第二絕緣層122與功能膜13之間時,第二絕緣層122係為一鈍化層,而導電結構層123例如但不限於為一透明導電層。其中,導電結構層123的材料例如但不限於為銦錫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 或銦鋅氧化物(indium-zinc oxide,IZO)。於此,導電結構層123係以一透明導電層,且其材料以銦錫氧化物為例。因此,藉由導電結構層123的設置,使觸控面板12本身即具有防止訊號干擾的功能。另外,再搭配功能膜13的設置,使觸控顯示裝置1c同時具有防止訊號干擾及防爆的功能。另外,當第二絕緣層122(例如鈍化層)位於導電結構層123(例如電極層)與功能膜13之間時,則觸控顯示裝置1c具有防爆的功能。此外,觸控顯示裝置1c其它元件的技術特徵可參照觸控顯示裝置1a之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2所示,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另一實施態樣之觸控顯示裝置之仰視示意圖。於此,圖2並未顯示顯示面板。另外,圖2之觸控顯示裝置的觸控面板12之第一表面121上依序具有功能膜13(包含第一絕緣層及黏合層)及導電層17(導電層17覆蓋功能膜13)。其中,功能膜13具有防爆功能,而導電層17係為一透明導電層,使觸控顯示裝置同時具有防止訊號干擾及防爆的功能。另外,觸控面板12之一觸控面T即為觸控面板12上可被觸控之區域(觸控面T與第一表面121相對)。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觸控顯示裝置更可包括一電路連接板15,電路連接板15與觸控面板12電性連接。電路連接板15例如但不限於為軟式印刷電路(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板或軟硬結合板。其中,驅動觸控面板12之驅動電路(圖未顯示)可設置於電路連接板15,或透過電路連接板15與觸控面板12電性連接,使驅動電路可控制觸控面板12的作動。於此,電路連接板15係透過一電性連接件C與觸控面板12電性連接。另外,導電層17(透明導電層)係透過另一電性連接件P與電路連接板15電性連接,以將導電層17與電路連接板15之一接地端(圖未顯示)電性連接,藉此,使導電層17具有防止訊號干擾的功能。其中,電性連接件C及電路連接件P可分別包含一匯流排、一連接導線、一連接端子、導電銀膠或銲錫,或其組合,並不加以特別限定。或者,也可不必使用電路連接件P,而是直接將導電銀膠或銲錫,或其它導電材料設置於導電層17(透明導電層)與電路連接件C之間,使兩者電性連接。
此外,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可包括一靜電防止(Anti-Electrostatic Discharge)層AESD,靜電防止層AESD係鄰設於功能 膜13之邊緣,並與一接地端(圖未顯示)電性連接。其中,接地端可位於電路連接板15或其它位置。藉由靜電防止層AESD的設置,可防止外界的靜電破壞觸控顯示裝置。
另外,請分別參照圖3及圖4A至圖4D所示,其中,圖3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又一實施態樣之觸控顯示裝置之仰視示意圖,而圖4A~圖4D分別為圖3之直線A-A的不同態樣之剖視示意圖。於此,圖3及圖4A至圖4D並未顯示顯示面板及黏著件。另外,為了與圖1C之觸控面板相互對應,圖4A至圖4D仍顯示功能膜13及導電層17位於觸控面板12之下方。其中,功能膜13包含第一絕緣層及黏合層,並具有防爆的功能,而導電層17仍為一透明導電層。此外,圖3並未顯示功能膜13。
如圖3及圖4A所示,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接地導電層SR(shielding ring)。於此,接地導電層SR係鄰設於功能膜13之邊緣,且導電層17係藉由接地導電層SR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其連接方式,以下會有詳細說明)。於此,該接地端係位於電路連接板15上。另外,除了接地導電層SR之外,本實施例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可包括一靜電防止層AESD,靜電防止層AESD係鄰設於功能膜13之邊緣,並位於接地導電層SR之外緣,且與另一接地端電性連接。其中,接地導電層SR與靜電防止層AESD的材料可分別包含金屬導電材料(例如金屬層)或包含透明導電材料(例如ITO或IZO),並可為單層或多層的結構。在圖4A至圖4D中,接地導電層SR及靜電防止層AESD分別為一層金屬層18與一層透明導電層19之組合。當然,於其它的實施態樣中,接地導電層SR及靜電防止層AESD的層數及材料可為相同或不同,並可為相同或不相同的導電材料。其中,靜電防止層AESD可透過一低通濾波器(例如一電阻與一電容並聯所形成者,圖未顯示)與接地端電性連接。低通濾波器可濾除外界之高頻訊號,藉此,使觸控面板12具有防止外界靜電干擾的功能。不過,在其它的實施例中,也可使用一組背對背(back-to-back)的稽納二極體作為一靜電防止層,或除了上述之靜電防止層AESD之外,再加裝一組背對背的稽納二極體,以加強觸控顯示裝置的靜電防護功效。此外,接地導電層SR除了作為電連接至接地端之用外,其與靜電防止層AESD的功能不同。接地導電層 SR主要作為訊號隔絕之用,並具有屏蔽外界的靜電放電而跳火到觸控面板12的線路之功能,或者屏蔽靜電防止層AESD的靜電放電而跳火到觸控面板12的線路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也可只於觸控顯示裝置上單獨設置靜電防止層AESD,而不設置接地導電層SR,或單獨設置接地導電層SR,而不設置靜電防止層AESD,本創作均不加以限定。
此外,除了金屬層18及透明導電層19之外,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保護層PS(為一絕緣層),而接地導電層SR、靜電防止層AESD及導電層17之間係藉由保護層PS而隔離。
於圖4A中,功能膜13之第一絕緣層具有一通孔H,並透過於通孔H內填滿一導電黏著材16(例如銀膠或銲錫),使導電層17可透過通孔H與接地導電層SR電性連接。由於接地導電層SR已與接地端電性連接,故導電層17可透過接地導電層SR與接地端電性連接,使導電層17具有防止訊號干擾的功能。
另外,如圖4B所示,與圖4A主要的不同在於,圖4B之導電層17具有另一通孔O,通孔O與通孔H對應,故除了於通孔H內填滿導電黏著材16之外,通孔O亦填滿導電黏著材16,使導電層17可透過位於通孔H、通孔O之導電黏著材16及接地導電層SR與接地端電性連接,使導電層17具有防止訊號干擾的功能。此外,圖4B其它元件的技術特徵可參照圖4A的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另外,如圖4C所示,與圖4B主要的不同在於,圖4C於通孔O及通孔H內填滿導電黏著材16之外,導電黏著材16由通孔H延伸至導電層17之表面,藉此,使導電層17與接地導電層SR電性連接時的阻值更低,以達到更好的電性連接(接地)效果。此外,圖4C其它元件的技術特徵可參照圖4B的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另外,如圖4D所示,與圖4A主要的不同在於,圖4D之靜電防止層AESD上及靜電防止層AESD與接地導電層SR之間並沒有設置保護層PS及導電層17。另外,導電黏著材16只設置於導電層17之邊緣並延伸至導電層17之表面而與導電層17接觸,使導電層17與接地導電層 SR電性連接。此外,圖4D其它元件的技術特徵可參照圖4A的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於本創作之觸控顯示裝置中,功能膜設置於觸控面板之第一表面,而黏著件設置於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之邊緣,且黏著件黏合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其中,黏著件具有一內側邊緣,內側邊緣與功能膜之一外側邊緣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至10毫米之間。藉此,與習知相較,本創作係為一新架構的觸控顯示裝置。
另外,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功能膜包含第一絕緣層及一黏合層,而第一絕緣層透過黏合層貼合於觸控面板之第一表面,且功能膜具有防爆功能,使觸控顯示裝置具有防爆的功能。另外,在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中,除了功能膜具有防爆功能之外,觸控顯示裝置更可包括一導電層,導電層覆蓋功能膜之第一絕緣層。因此,藉由功能膜與導電層的設置,可使觸控顯示裝置同時具有防止訊號干擾及防爆的功能。此外,在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更具有一第二絕緣層及一導電結構層,且導電結構層設置於第二絕緣層與功能膜之間,使觸控顯示裝置同時具有防止訊號干擾及防爆的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a‧‧‧觸控顯示裝置
11‧‧‧顯示面板
111‧‧‧第一基板
112‧‧‧第二基板
113、114‧‧‧光學膜
12‧‧‧觸控面板
121‧‧‧第一表面
13‧‧‧功能膜
131‧‧‧外側邊緣
132‧‧‧第一絕緣層
14‧‧‧黏著件
141‧‧‧內側邊緣
A、B‧‧‧距離

Claims (17)

  1.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一觸控面板,與該顯示面板相對而設,該觸控面板具有一第一表面,該第一表面係面對該顯示面板;一功能膜,設置於該觸控面板之該第一表面,該功能膜具有一外側邊緣;以及一黏著件,設置於該顯示面板及該觸控面板之邊緣,該黏著件黏合該顯示面板及該觸控面板,該黏著件具有一內側邊緣,該內側邊緣與該功能膜之該外側邊緣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至10毫米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黏著件之該內側邊緣與該功能膜之該外側邊緣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1至5毫米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光學膜,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相對設置,該光學膜設置於該第二基板之表面,該第二基板之表面面對該觸控面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功能膜與該光學膜之間的最短距離係介於0至0.3毫米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功能膜係包含一第一絕緣層及一黏合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功能膜具有一防爆功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功能膜之該第一絕緣層的材料包含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三醋酸纖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導電層,該導電層覆蓋該功能膜之該第一絕緣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導電層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接地導電層,該導電層藉由該接地導電層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接地導電層係透過一導電黏著材與該導電層電性連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導電黏著材設置於該導電層之邊緣而與該導電層接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功能膜之該第一絕緣層具有一通孔,該導電黏著材由該通孔延伸至該導電層之表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功能膜之該第一絕緣層具有一通孔,該導電層係透過該通孔與該接地導電層電性連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靜電防止層,鄰設於該接地導電層之邊緣,並與另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觸控面板更具有一第二絕緣層及一導電結構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5項所述之觸控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靜電防止層,鄰設於該功能膜之邊緣,並與一接地端電性連接。
TW102213499U 2013-03-22 2013-07-17 觸控顯示裝置 TWM4741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4475P 2013-03-22 2013-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4190U true TWM474190U (zh) 2014-03-11

Family

ID=4987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3499U TWM474190U (zh) 2013-03-22 2013-07-17 觸控顯示裝置
TW102125562A TWI595388B (zh) 2013-03-22 2013-07-17 觸控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5562A TWI595388B (zh) 2013-03-22 2013-07-17 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063085B (zh)
TW (2) TWM4741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1127B (zh) * 2013-08-15 2015-09-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及其貼合方法
TWI595388B (zh) * 2013-03-22 2017-08-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TWI608396B (zh) * 2014-08-20 2017-12-1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5312A (zh) * 2014-05-06 2014-07-30 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防静电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TW201624213A (zh) * 2014-12-19 2016-07-01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之雜訊屏蔽方法
EP3040823B1 (en) * 2014-12-31 2017-09-27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9285913B1 (en) 2014-12-31 2016-03-15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4679338B (zh) * 2015-03-18 2018-12-2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防爆膜组件、触摸屏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TWI563298B (en) * 2015-10-19 2016-12-21 Sumika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polarizer and applying appratus thereof
TWI562892B (en) * 2015-10-28 2016-12-21 Sumika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0032286A (zh) * 2018-01-12 2019-07-19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8046B2 (ja) * 1996-03-14 2001-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入力タッ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TW200839348A (en) * 2007-03-29 2008-10-01 Pan Jit Internat Inc Touch-control transflective flat display apparatus and touch-control panel thereof having high visibilit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resistance
TW200930280A (en) * 2007-12-21 2009-07-01 Mildex Optical Inc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apable of resis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WI402736B (zh) * 2007-12-24 2013-07-21 Wintek Corp 透明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電極結構
JPWO2009084502A1 (ja) * 2007-12-27 2011-05-19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パネル付きの電子機器
JP5370945B2 (ja) * 2010-03-19 2013-12-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電気光学装置
CN102200865B (zh) * 2010-03-25 2013-06-12 柏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防止电磁干扰及电容式轨迹板功能的塑壳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7781B (zh) * 2010-06-22 2016-03-09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具有防锈性的窄边框触摸输入薄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46012B (zh) * 2010-09-30 2015-04-08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WO2012121064A1 (ja) * 2011-03-08 2012-09-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抵抗膜式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抵抗膜式マルチタッチパネルに用いる電極シート
TWI531936B (zh) * 2011-10-24 2016-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TWM429931U (en) * 2011-12-13 2012-05-21 Young Fast Opto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tructure of transparent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3164070A (zh) * 2011-12-17 2013-06-1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0564B (zh) * 2012-09-07 2014-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063085B (zh) * 2013-03-22 2017-08-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5388B (zh) * 2013-03-22 2017-08-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TWI501127B (zh) * 2013-08-15 2015-09-2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及其貼合方法
TWI608396B (zh) * 2014-08-20 2017-12-1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 device
US10133105B2 (en) 2014-08-20 2018-11-2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apparatus and input device
US10802319B2 (en) 2014-08-20 2020-10-13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apparatus and inpu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3085B (zh) 2017-08-25
TWI595388B (zh) 2017-08-11
CN203386163U (zh) 2014-01-08
TW201437865A (zh) 2014-10-01
CN104063085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5388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477851B (zh) 觸控顯示面板與觸控液晶顯示面板
US8994677B2 (en)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CN203746038U (zh) 触控装置
TWI478030B (zh) 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
TWI494820B (zh) 觸控面板
US20110254778A1 (en) Slim type touch device
TWI502445B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基板
KR102291437B1 (ko) 초박형 터치 센서들
KR102404552B1 (ko) 플렉스 회로를 갖는 터치 센서 패널에 대한 트레이스 전사 기법
TWI657360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452612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US20120206406A1 (en) Touch screen
TW201530400A (zh) 觸控裝置
US11068104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700725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TWI470506B (zh)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US20130069892A1 (en)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KR20200107014A (ko) 표시 장치
US9411448B2 (en)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US9681545B2 (en)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KR102353683B1 (ko) 초박형 터치 센서들
TW201545609A (zh) 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M481448U (zh) 觸控裝置
KR20130022259A (ko) 슬림 타입 터치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