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8454A - 攜帶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攜帶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8454A
TW201428454A TW102100569A TW102100569A TW201428454A TW 201428454 A TW201428454 A TW 201428454A TW 102100569 A TW102100569 A TW 102100569A TW 102100569 A TW102100569 A TW 102100569A TW 201428454 A TW201428454 A TW 2014284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t
bottom plate
electronic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ic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6898B (zh
Inventor
Chun-Sen Chang
Chung-Yu Hsu
Jung-We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 Inc
Priority to TW102100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6898B/zh
Priority to CN201310036431.9A priority patent/CN103914104B/zh
Priority to US13/940,322 priority patent/US903081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28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8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6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68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攜帶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平板電腦、一底板及二支撐臂。各支撐臂之二相對端分別藉由第一樞軸部與第二樞軸部樞接平板電腦與底板。第二樞軸部包含一軸桿、一伸縮彈簧、一定凸輪與一動凸輪。軸桿固接於支撐臂之一端。伸縮彈簧、定凸輪與動凸輪都套接於軸桿上。定凸輪固定於底板上,且包含三個第一凸峰,任二第一凸峰間具有一第一凹谷。動凸輪隨支撐臂轉動,且抵靠定凸輪與伸縮彈簧,動凸輪包含三個第二凸峰,任二第二凸峰之間具有一第二凹谷。

Description

攜帶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攜帶式電子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半自動展開以顯露出輸入介面之攜帶式電子裝置。
習知的平板電腦(Tablet PC)具輕薄外型且易於攜帶的特性,使用者可於平板電腦之觸控螢幕上進行觸碰輸入及手寫輸入之功能。此外,平板電腦亦可選擇另外搭配一鍵盤,以便平板電腦可傾斜地立設於底板上,方便使用者調整觸控螢幕之觀看角度。
目前的平板電腦可直接藉由一連接件與底板相樞設,藉由連接件兩端與平板電腦及底板的樞轉,使用者可選擇將平板電腦以層疊的方式平放於底板之正面,或者,將平板電腦以站立的方式傾斜地立設於底板之正面。
然而,上述設計中,當使用者選擇將平板電腦平放或立設於底板之正面時,使用者必須放下手上之物體,或暫停手邊工作來翻轉並放置平板電腦。
為此,若能提供一種攜帶式電子產品的設計,可滿足上述需求,讓業者於競爭中脫穎而出,即成為亟待解決之一重要課題。
本發明為揭露一種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一實施例中,當攜帶式電子裝置之平板電腦被輕微扳起以遠離底板時,攜帶式電子裝置之平板電腦可於一展開狀態下半自動升起,以供迅速立設於底板上。
本發明為揭露一種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一實施例中,當攜帶式電子裝置之平板電腦疊合地平放於底板上時,平板電腦顯露出觸控螢幕或覆蓋並保護觸控螢幕。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此種攜帶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平板電腦、一底板與二支撐臂。平板電腦包含一觸控螢幕。每一支撐臂包含相對之第一端及第二端。此些第一端分別藉由第一樞軸部與平板電腦之二相對側面相樞設。此些第二端分別藉由第二樞軸部與底板之二相對側面相樞設。每一第二樞軸部包含一軸桿、一伸縮彈簧、一個三坡峰定凸輪與一個三坡峰動凸輪。軸桿之一端固接支撐臂之第二端。伸縮彈簧套接於軸桿上。此三坡峰定凸輪套接於軸桿上,且固定於底板上。三坡峰定凸輪包含三個等距間隔之第一凸峰,任二第一凸峰間具有一第一凹谷。此三坡峰動凸輪套接於軸桿上,並隨支撐臂轉動,且三坡峰動凸輪之二端分別抵靠三坡峰定凸輪與伸縮彈簧。三坡峰動凸輪包含三個等距間隔之第二凸峰,任二第二凸峰之間具有一第二凹谷。
如此,當平板電腦疊合地平放於底板上時,此些第二凸峰分別頂靠此些第一凸峰,並壓縮伸縮彈簧;相反地,當伸縮彈簧將此些第二凸峰分別推入並頂靠第一凹谷時, 支撐臂舉起平板電腦,讓平板電腦立設於底板上,此時每一支撐臂與底板之間的夾角為50~60度。
綜上所述,當平板電腦疊合於底板上時,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可讓使用者只需以單手稍微撥開平板電腦與底板,伸縮彈簧便可將第二凸峰分別推入並頂靠第一凹谷,使得支撐臂帶動平板電腦自動地升起於底板上,以立設於底板上,除了提高攜帶式電子裝置於使用上之便利性外,亦可增加使用者購買及使用攜帶式電子裝置的意願。
此外,由於此三坡峰定凸輪與此三坡峰動凸輪分別具有三個凸峰與三個凹谷,使得此三坡峰動凸輪之每一凸峰自此三坡峰定凸輪之每一凸峰進入凹谷時,此三坡峰動凸輪只需轉動約50~60度,故,支撐臂只需轉動約50~60度即可讓平板電腦立設於底板上,避免作動角度過大,喪失平板電腦上升的順暢度,進而確保平板電腦立設於底板上之位置。
100‧‧‧攜帶式電子裝置
200‧‧‧平板電腦
201‧‧‧外殼體
202‧‧‧容置空間
203‧‧‧狹槽
204‧‧‧固定殼
205‧‧‧固定部
206‧‧‧熱熔柱
207‧‧‧凸柱
210‧‧‧正面
220‧‧‧反面
230‧‧‧第一長側面
240‧‧‧第二長側面
250‧‧‧第一短側面
260‧‧‧第二短側面
270‧‧‧第一磁吸件
280‧‧‧第三磁吸件
281‧‧‧第五磁吸件
290‧‧‧第一電性接頭
300‧‧‧觸控螢幕
400‧‧‧底板
410‧‧‧正面
420‧‧‧反面
430‧‧‧第三長側面
440‧‧‧第四長側面
450‧‧‧第三短側面
460‧‧‧第四短側面
470‧‧‧導槽
471‧‧‧第一末端
472‧‧‧第二末端
473‧‧‧槽口
474‧‧‧內壁頂面
480‧‧‧限位槽
481‧‧‧第二磁吸件
482‧‧‧第四磁吸件
483‧‧‧第二電性接頭
490‧‧‧凸條
500‧‧‧輸入介面
510‧‧‧鍵盤
600‧‧‧支撐臂
610‧‧‧第一端
620‧‧‧第二端
630‧‧‧第一樞軸部
640‧‧‧第二樞軸部
650‧‧‧軸桿
660‧‧‧伸縮彈簧
670‧‧‧凸輪組
671‧‧‧三坡峰定凸輪
672‧‧‧第一凸峰
673‧‧‧第一凹谷
674‧‧‧三坡峰動凸輪
675‧‧‧第二凸峰
676‧‧‧第二凹谷
677‧‧‧固定肋
680‧‧‧角度止擋安全圈片
691‧‧‧第一固定支架
692‧‧‧第二固定支架
693‧‧‧第三固定支架
694‧‧‧軸心開口
695、696‧‧‧同軸凹槽
700‧‧‧接合件
710‧‧‧桿體
720‧‧‧上橫軸
730‧‧‧下橫軸
C1‧‧‧第一時針方向
C2‧‧‧第二時針方向
D1‧‧‧方向
D2‧‧‧方向
G1、G2‧‧‧間距
M1~M4‧‧‧垂直落差
P1~P4‧‧‧最低點
R1、R2‧‧‧導弧角
θ‧‧‧夾角
第1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於一展開狀態之示意圖。
第2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於一第一閉合狀態之示意圖。
第3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於一第二閉合狀態之示意圖。
第4A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之第二樞軸部之分解圖。
第4B圖繪示第4A圖之第二樞軸部於展開狀態下之組合圖。
第4C圖繪示第4A圖之第二樞軸部於閉合狀態下之組合圖。
第5A圖繪示第4A圖之三坡峰定凸輪之示意圖。
第5B圖繪示第4A圖之三坡峰動凸輪之示意圖。
第6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於展開狀態下之一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第7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於展開狀態下之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8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於展開狀態下之另一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第9A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之平板電腦之另一實施例之局部分解圖。
第9B圖繪示第9A圖之組合圖。
第10A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之底板上表面、導槽之內壁頂面與接合件於第一實施例之操作示意圖。
第10B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之底板上表面、導槽之內壁頂面與接合件於第二實施例之操作示意圖。
第1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於一展開狀態之示意圖。第2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於一第一閉合狀態之示意圖。第3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於一第二閉合狀態之示意圖。
請同時參閱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發明之一實施 方式中,此種攜帶式電子裝置100至少包含一平板電腦200、一底板400、二支撐臂600與二接合件700。
平板電腦200,例如可為一厚度均勻之矩形板或一厚度由大至小之楔形板,具有相對設置之正面210及反面220,以及環繞其正面210與反面220之四個側面,其正面210或反面220的面積均大於其中一側面的面積,且平板電腦200之正面210具有一觸控螢幕300。於此實施例中,平板電腦200之此些側面可分為二相對設置之第一長側面230、第二長側面240與二相對設置之第一短側面250、第二短側面260。此第一短側面250與第二短側面260皆鄰接於第一長側面230與第二長側面240之間。
平板電腦200包括一外殼體201。外殼體201內例如包括一主機板、一中央處理器、一記憶體單元、一觸碰式輸入之顯示面板(即前述之觸控螢幕300)、一硬碟、一電池單元,及一可使電腦執行工作之電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s),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底板400,例如可為一厚度均勻之矩形板或一厚度由大至小之楔形板,具有相對設置之正面410及反面420,以及環繞其正面410與反面420之四個側面,其正面410或反面420的面積均大於其中一側面的面積,且底板400之正面410用以承載平板電腦200,至少包含一輸入介面500(如鍵盤、觸控螢幕、觸控板或拖曳板等)與二導槽470。當輸入介面500為鍵盤510時,相較於輸入介面500為觸控螢幕、觸控板或拖曳板,使用者可由鍵盤510輸入得到按鍵的回饋感,提高輸入之便利性。
於此實施例中,底板400之此些側面可分為二相 對設置之第三長側面430、第四長側面440與二相對設置之第三短側面450、第四短側面460。此第三短側面450與第四短側面460皆鄰接於第三長側面430與第四長側面440之間。
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設置於此底板400之正面410接近第三長側面430之位置。此二導槽470呈筆直狀,分別開設於此底板400之正面410上,位於鍵盤510之二相對側,自第三長側面430延伸至第四長側面440,且平行第三短側面450或第四短側面460之長軸方向。於此實施例中,各導槽470包含相對設置之第一末端471與第二末端472,第一末端471鄰近此底板400之第三長側面430,第二末端472鄰近此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此外,導槽470於此底板400之正面410呈現出一較導槽470狹窄之槽口473。
各支撐臂600,例如連桿,具有相對設置之第一端610及第二端620。各支撐臂600之第一端610樞接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短側面250或第二短側面260。舉例來說,各支撐臂600之第一端610樞設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短側面250或第二短側面260的中間點上。各支撐臂600之第二端620樞接於底板400之第三短側面450鄰近第四長側面440之一末端。
更進一步地,各支撐臂600之第一端610藉由一第一樞軸部630與平板電腦200之第一短側面250或第二短側面260相互樞接。故,藉由第一樞軸部630,平板電腦200可相對支撐件600之第一端610進行樞轉。
更進一步地,各支撐臂600之第二端620藉由一第 二樞軸部640與底板400之第三短側面450或第四短側面460相互樞接。故,藉由第二樞軸部640,底板400可相對支撐件600之第二端620進行樞轉。
各接合件700,例如U型環,具有相對設置之第三端及第四端。第四端伸入導槽470內,被限位且可滑動地設於導槽470內,第三端伸出導槽470之槽口473,且伸入並樞接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短側面250或第二短側面260內。若各接合件700具有一U型開口,則此二接合件700之U型開口相互背對。
具體來說,各接合件700至少包含一桿體710、一上橫軸720與一下橫軸730。上橫軸720與下橫軸730分別連接桿體710之兩相對端,為接合件700之第三端及第四端,且皆朝一相同方向伸出。此二接合件700之上橫軸720伸入並樞設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內,更佳可,對稱地樞設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內,以便可相對平板電腦200轉動。此二接合件700之下橫軸730限位於此二導槽470內,僅能於導槽470內於二相對第二長側面240之間往返地滑動。桿體710自導槽470內伸出槽口473,亦可沿導槽470之槽口473於底板400之二相對第二長側面240之間往返地滑動。各接合件700,例如可呈ㄇ字型、ㄈ字型(或U字型)、I字型或J字型,或者,例如為金屬或塑膠所製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當使用者稍微施以外力,使得支撐臂600沿第一時針方向C1相對底板400轉動、讓平板電腦200沿第二時針方向C2相對支撐臂600轉動,且讓平板電腦200帶動各接合件700之下橫軸730朝方向 D2滑向導槽470之第一末端471時,使得平板電腦200之第一短側面250與第二短側面260分別對齊各支撐臂600,進而使得平板電腦200疊合於底板400上,即讓平板電腦200之反面220覆蓋底板400之正面410,使得露出平板電腦200之正面210上之觸控螢幕300。此狀態簡稱第一閉合狀態(第2圖)。
參閱第1圖與第3圖所示,第3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於一第二閉合狀態之示意圖。
如第1圖所示,當使用者稍微施以外力,使得支撐臂600沿第二時針方向C2相對底板400轉動、讓平板電腦200沿第一時針方向C1相對支撐臂600轉動,且讓平板電腦200帶動各接合件700之下橫軸730朝方向D1滑向導槽470之第二末端472時,使得平板電腦200之第一短側面250與第二短側面260分別對齊各支撐臂600,進而使得平板電腦200疊合於底板400上,即讓平板電腦200之正面210覆蓋底板400之正面410,以隱藏平板電腦200之觸控螢幕。此狀態簡稱第二閉合狀態(第3圖)。
參閱第1圖所示,此底板400更包含一限位槽480。限位槽480橫向地開設於此底板400之正面410上,且位於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遠離此底板400之第三長側面430之一側,且介於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與此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之間、平行此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之長軸方向,換言之,輸入介面500介於此底板400之第三長側面430與限位槽480之間。
如此,如第1圖所示,當使用者稍微施以外力,使得支撐臂600沿第二時針方向C2相對底板400轉動、讓 平板電腦200沿第一時針方向C1相對支撐臂600轉動,且讓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朝方向D1移至限位槽480內時,以致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不易更進一步地朝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滑動。此時,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位於導槽470之第一末端471與第二末端472之間,使得平板電腦200立設於底板400之正面410,以致支撐臂600與底板400之正面410間具有一夾角θ,以便使用者由輸入介面500進行文字或指令之輸入,此狀態簡稱展開狀態。
再者,當底板400包含多個限位槽480時,此些限位槽480平行地設於鍵盤510與此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之間,且平行此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之長軸方向,設計人員可依據觸控螢幕300對於使用者之所需仰角,將此些限位槽408配置於適當位置。
第4A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之第二樞軸部640之分解圖。第4B圖繪示第4A圖之第二樞軸部640於展開狀態下之組合圖。第4C圖繪示第4A圖之第二樞軸部640於閉合狀態下之組合圖。
參閱第4A圖所示,每一第二樞軸部640包含一軸桿650、一伸縮彈簧660、一凸輪組670、角度止擋安全圈片680、第一固定支架691、第二固定支架692與第三固定支架693。軸桿650之一端固接支撐臂600之第二端620,且於支撐臂600之第二端620具同一軸心。
第5A圖繪示第4A圖之三坡峰定凸輪671之示意圖。第5B圖繪示第4A圖之三坡峰動凸輪674之示意圖。
凸輪組670包含一個三坡峰定凸輪671與一個三坡 峰動凸輪674。三坡峰定凸輪671與三坡峰動凸輪674相互匹配。參閱第5A圖所示,三坡峰定凸輪671之一端包含三個等距間隔之第一凸峰672,任二第一凸峰672間具有一第一凹谷673,另端具有二固定肋677。參閱第5B圖所示,三坡峰動凸輪674包含三個等距間隔之第二凸峰675,任二第二凸峰675之間具有一第二凹谷676。
參閱第4B圖所示,第一固定支架691、第二固定支架692與第三固定支架693皆固定於底板400上。第一固定支架691、第二固定支架692相比鄰且接觸,三坡峰定凸輪671、三坡峰動凸輪674與伸縮彈簧660依序地位於第二固定支架692與第三固定支架693之間。
安裝時,軸桿650依序穿過此角度止擋安全圈片680、此第一固定支架691、此第二固定支架692、此三坡峰定凸輪671、此三坡峰動凸輪674、此伸縮彈簧660與此第三固定支架693之軸心開口694,此時,藉由固定肋677插入第一固定支架691、第二固定支架692之同軸凹槽695、696(第4A圖)上,此三坡峰定凸輪671被固定於第一固定支架691、第二固定支架692上,且此角度止擋安全圈片680固定於第一固定支架691上,以及此三坡峰動凸輪674之二端分別抵靠三坡峰定凸輪671與伸縮彈簧660。
如此,參閱第4B圖所示,當平板電腦200疊合於底板400上時,此三坡峰動凸輪674之此些第二凸峰675與此三坡峰定凸輪671之此些第一凸峰672分別一對一的產生點接觸,而此三坡峰動凸輪674之此些第二凸峰675分別一對一的頂靠此三坡峰定凸輪671之此些第一凸峰 672,而壓縮伸縮彈簧660,使得伸縮彈簧660儲藏一回復彈力而持續使此三坡峰動凸輪674之此些第二凸峰675壓迫此三坡峰定凸輪671之此些第一凸峰672。
參閱第1圖與第4C圖所示,當使用者欲使攜帶式電子裝置100進入上述的展開狀態時,使用者只要稍微施以外力,使得支撐臂600沿第二時針方向C2相對底板400稍微轉動,此時,支撐臂600帶動軸桿650、角度止擋安全圈片680與此三坡峰動凸輪674進行對應的轉動。因為伸縮彈簧660之回復彈力,此三坡峰動凸輪674之此些第二凸峰675分別滑入並頂靠此三坡峰定凸輪671之此些第一凹谷673,此時,第一凹谷673可完全容納第二凸峰675、第二凹谷676可完全容納第一凸峰672。因為如此,支撐臂600便會自動地帶動平板電腦200升起於底板400上,且即刻到達限位槽480的大約位置,不需再以手動方式調整平板電腦200的角度,故稱攜帶式電子裝置100之平板電腦200半自動升起。角度止擋安全圈片680則限制軸桿650之轉動角度。
具體來說,由於此三坡峰定凸輪671與此三坡峰動凸輪674分別具有三個凸峰672、675與三個凹谷673、676,使得此三坡峰動凸輪674之每一凸峰675自此三坡峰定凸輪671之每一凸峰672進入凹谷673時,此三坡峰動凸輪674只需轉動約50~60度,或例如為54.5度。故,支撐臂600只需轉動約50~60度(即上述夾角θ)即可讓平板電腦200立設於底板400上,避免作動角度過大,喪失平板電腦200上升的順暢度,進而確保平板電腦200立設於底板400上之位置。
相較於雙坡峰凸輪之設計下,則一雙坡峰動凸輪之每一凸峰自一雙坡峰定凸輪之每一凸峰進入雙坡峰定凸輪之凹谷時,此雙坡峰動凸輪便需轉動90度,則若凸輪組使用雙坡峰動凸輪與雙坡峰定凸輪,支撐臂與平板電腦將存在作動角度過大之缺點。
第6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於展開狀態下之一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參閱第1圖與第6圖所示,平板電腦200更包含一或多個第一磁吸件270。第一磁吸件270位於平板電腦200之反面220且鄰近第一長側面230,或者,位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上。具體來說,第一磁吸件270可位於平板電腦200內部且鄰近第一長側面230。底板400包含有一或多個第二磁吸件481。第二磁吸件481位於限位槽480內,且對應第一磁吸件270之位置。具體來說,第二磁吸件481可位於底板400內部且鄰近限位槽480內壁之位置。
如此,當攜帶式電子裝置100自第一或第二閉合狀態進入展開狀態,以致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移入底板400之限位槽480內時,藉由第一磁吸件270與第二磁吸件481相互磁吸,使得平板電腦200被限位於限位槽480內,進而使得平板電腦200更穩固地立設於底板400之正面410上。
需說明的是,第一磁吸件270之數量與第二磁吸件481之數量相同;第一磁吸件270與第二磁吸件481可為金屬及磁鐵之組合;或兩者皆為磁鐵。磁鐵包含可被關閉磁力之電磁鐵,以便攜帶式電子裝置自展開狀態進入第二 閉合狀態。
此外,復參閱第1圖與第7圖所示,底板400更包含二凸條490。此二凸條490相對地設置於底板400之正面410上。各凸條490呈筆直狀,位於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之二相對側,自第三長側面430延伸至第四長側面440,且平行第三短側面450或第四短側面460之長軸方向。
如此,當攜帶式電子裝置100自第一或第二閉合狀態進入展開狀態,以致平板電腦200於底板400之正面410上滑行時,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實體接觸此二凸條490,並於此二凸條490上滑行,如此,由於此二凸條490於底板400之正面410上之高度大於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於底板400之正面410上之高度,故,可使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與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保持一間距,不致因滑行而磨損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表面。
復參閱第1圖與第7圖所示,平板電腦200更包含一或多個第三磁吸件280與第五磁吸件281。第三磁吸件280位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第五磁吸件281位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二長側面240。舉例來說,第三磁吸件280可位於平板電腦200內部且鄰近第一長側面230,或露出平板電腦200表面。第五磁吸件281可位於平板電腦200內部且鄰近第二長側面240,或露出平板電腦200表面。
底板400包含有一或多個第四磁吸件482。第四磁吸件482位於底板400之第三長側面430、第四長側面440 或兩者皆是。舉例來說,第四磁吸件482可位於底板400內部且鄰近第三長側面430、第四長側面440或兩者皆是,或露出底板400表面。
如此,當平板電腦200疊合於底板400上(如第一閉合狀態,第2圖或第二閉合狀態,第3圖)時,由於第三磁吸件280(或第五磁吸件281)與第四磁吸件482相互對齊,故,藉由第三磁吸件280(或第五磁吸件281)與第四磁吸件482相互磁吸,平板電腦200便可固定地限位於底板400上(第2圖或第3圖),讓伸縮彈簧660暫時無法使此三坡峰動凸輪674之此些第二凸峰675進入此三坡峰定凸輪671之此些第一凹谷673。
需說明的是,第三磁吸件280(或第五磁吸件281)之數量與第四磁吸件482之數量相同;第三磁吸件280(或第五磁吸件281)與第四磁吸件482可為金屬及磁鐵之組合;或兩者皆為磁鐵。磁鐵包含可被關閉磁力之電磁鐵,以便攜帶式電子裝置100自第一或第二閉合狀態進入展開狀態。
第8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於展開狀態下之另一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復參閱第1圖與第8圖所示,平板電腦200更具有一第一電性接頭290(例如探針式連接器,Pogo Pin或USB連接器),此第一電性接頭290位於平板電腦200之反面220且鄰近第一長側面230,或者,位於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上。同樣地,底板400更包含一第二電性接頭483(例如探針式連接器,Pogo Pin或USB連接器),第二電性接頭483位於限位槽480內壁(如圖所示)或上 緣。
當攜帶式電子裝置100自第一或第二閉合狀態進入展開狀態,以致平板電腦200之第一長側面230移入底板400之限位槽480內時,即平板電腦200立設於底板400上,第一電性接頭290恰可連接第二電性接頭483,進行平板電腦200與底板400之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之間的訊號交換。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底板400之一訊號纜線亦可經由其中一支撐臂600連接平板電腦200(圖中未示),或者,平板電腦200與底板400之輸入介面500(如鍵盤510)可經由無線方式(如藍牙協定)電性連接。
第9A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之平板電腦200之另一實施例之局部分解圖。第9B圖繪示第9A圖之組合圖。
復參閱第9A圖與第9B圖所示,平板電腦200之外殼體201包含相接通之一容置空間202與一狹槽203。容置空間202容納上述主機板、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單元、觸控螢幕、硬碟、電池單元及可使電腦執行工作之電子元件等。平板電腦200更包含一固定殼204。固定殼204固定於容置空間202內。接合件700之上橫軸720樞設於固定殼204上,且接合件700之桿體710自狹槽203伸出外殼體201。
固定殼204之一側更有一固定部205。當接合件700之上橫軸720插入固定殼204之一側後,接合件700插接於外殼體201內之一凸柱207上,且固定部205被熱熔方式固定於外殼體201內之一熱熔柱206,使得固定殼204 因此被固定於容置空間202內。之後,當容置空間202與狹槽203被覆蓋後,接合件700便被可樞轉地限制於外殼體201上。
第10A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之底板上表面410、導槽470之內壁頂面474與接合件700於一第一實施例之操作示意圖。
參閱第10A圖所示,限位槽480內表面最低點P1與底板400上表面410具有一垂直落差M1。導槽470中接觸下橫軸730之內壁頂面474,對應於限位槽480內表面最低點P1的一最低點P2與導槽470中接觸下橫軸730之內壁頂面474且非對應於限位槽480內表面最低點P1之最高點之間具有一垂直落差M2。垂直落差M1與垂直落差M2大致相同,例如,第10A圖之限位槽480中之最低點P1與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2的間距G1,例如,1.1mm。然而,參考第7圖,如當平板電腦200需要持續朝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滑動時,接合件700之下橫軸730於導槽470中在最短設計下將無法通過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2,進而無法順利將平板電腦200滑行至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以便使攜帶式電子裝置100進入第二閉合狀態。
第10B圖繪示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100之底板上表面410、導槽470之內壁頂面474與接合件700於第二實施例之操作示意圖。
參閱第10B圖所示,第10B圖為第10A圖之改良,係限位槽480中之最低點P3與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4的間距G2由1.1mm縮小至0.58mm,使得導槽470中接觸下橫軸730之內壁頂面474,且對應限位槽480的表面弧度 改趨平緩。如此,參考第7圖,如當平板電腦200需要持續朝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滑動時,接合件700之下橫軸730於導槽470中在最短設計下將可滑順地通過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4,進而順利將平板電腦200滑行至底板400之第四長側面440以便使攜帶式電子裝置100進入第二閉合狀態。
換句話說,限位槽480內表面最低點P3與底板400上表面410具有一垂直落差M3。導槽470中接觸下橫軸730之內壁頂面474,對應於限位槽480內表面最低點P3的一最低點P4與導槽470中接觸下橫軸730之內壁頂面474且非對應於限位槽480內表面最低點P1之最高點之間具有一垂直落差M4。垂直落差M3大於第四垂直落差M4。故,導槽470中接觸下橫軸730之內壁頂面474,且對應限位槽480的表面弧度便沒有限位槽480內表面弧度來的明顯。
此外,導槽470中接觸接合件700之下橫軸730之內壁頂面474與底板400上表面410中的間距中,屬限位槽480中之最低點P3與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4的間距G2最小。
又,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4兩側更加上導弧角R1(例如R31.0mm)與R2(例如R14.5mm),使導槽470之內壁頂面474對應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4更為滑順,讓接合件700之下橫軸730於導槽470中在最短設計下將可滑順地通過導槽470中之最低點P4的瓶頸點。
綜上所述,當平板電腦疊合於底板上時,本發明攜帶式電子裝置可讓使用者只需以單手稍微撥開平板電腦與 底板,伸縮彈簧便可將第二凸峰分別推入並頂靠第一凹谷,使得支撐臂帶動平板電腦自動地升起於底板上,以立設於底板上,除了提高攜帶式電子裝置於使用上之便利性外,亦可增加使用者購買及使用攜帶式電子裝置的意願。
此外,由於此三坡峰定凸輪與此三坡峰動凸輪分別具有三個凸峰與三個凹谷,使得此三坡峰動凸輪之每一凸峰自此三坡峰定凸輪之每一凸峰進入凹谷時,此三坡峰動凸輪只需轉動約50~60度,故,支撐臂只需轉動約50~60度即可讓平板電腦立設於底板上,避免作動角度過大,喪失平板電腦上升的順暢度,進而確保平板電腦立設於底板上之位置。
100‧‧‧攜帶式電子裝置
200‧‧‧平板電腦
220‧‧‧反面
230‧‧‧第一長側面
240‧‧‧第二長側面
250‧‧‧第一短側面
260‧‧‧第二短側面
400‧‧‧底板
430‧‧‧第三長側面
440‧‧‧第四長側面
450‧‧‧第三短側面
460‧‧‧第四短側面
600‧‧‧支撐臂
610‧‧‧第一端
620‧‧‧第二端
630‧‧‧第一樞軸部
640‧‧‧第二樞軸部
C1‧‧‧第一時針方向
C2‧‧‧第二時針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攜帶式電子裝置,包含:一平板電腦,包含一觸控螢幕;一底板;二支撐臂,每一該些支撐臂包含相對之第一端及第二端;二第一樞軸部,該些第一端分別藉由該些第一樞軸部與該平板電腦之二相對側面相樞設;二第二樞軸部,該些第二端分別藉由該些第二樞軸部與該底板之二相對側面相樞設,每一該些第二樞軸部包含:一軸桿,其一端固接該一支撐臂之該第二端;一伸縮彈簧,套接於該軸桿上;一個三坡峰定凸輪,套接於該軸桿上,且固定於該底板上,其中該三坡峰定凸輪包含三個等距間隔之第一凸峰,任二第一凸峰間具有一第一凹谷;以及一個三坡峰動凸輪,套接於該軸桿上,並隨該支撐臂轉動,且該三坡峰動凸輪之二端分別抵靠該三坡峰定凸輪與該伸縮彈簧,其中該三坡峰動凸輪包含三個等距間隔之第二凸峰,任二第二凸峰之間具有一第二凹谷,其中,當該平板電腦疊合於該底板上時,該些第二凸峰分別頂靠該些第一凸峰,並壓縮該伸縮彈簧,當該伸縮彈簧將該些第二凸峰分別推入並頂靠該些第一凹谷時,該平板電腦立設於該底板上,且每一該些支撐臂與該底板之間的夾角為50~60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底板包含:二導槽,相對地設置於該底板之一面,每一該些導槽具有一較該導槽窄之槽口。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更包含:二接合件,每一該些接合件包含相對應之第三端及第四端,該些第三端伸出該槽口且分別樞接於該平板電腦上,該第四端被限位且可滑動地設於該導槽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每一該些接合件呈U字型,包含:一桿體,位於該導槽之該槽口內;一上橫軸,位於桿體之一端,位於該槽口外,朝一方向延伸,且樞設於該平板電腦之一側;以及一下橫軸,位於桿體之另端,與該上橫軸朝該相同方向延伸,且被限位於該導槽內,以致於該導槽之該二相對末端之間往返地滑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平板電腦,包含:一外殼體,包含相接通之一容置空間與一狹槽,該容置空間容納該觸控螢幕;以及一固定殼,固定於該容置空間內,其中該上橫軸樞設於該固定殼上,該桿體自該狹槽伸出。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底板更包含:二凸條,相對地設置於該底板之該面;以及一輸入介面,設於該底板之該面,且介於該些導槽之間,其中當該平板電腦立設於該底板上時,該平板電腦之一側實體接觸該二凸條,以致該平板電腦與該輸入介面保持一間距。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輸入介面為一鍵盤、一觸控螢幕、一觸控板或一拖曳板。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底板更包含:至少一限位槽,橫向地設於該底板之一面上,其中當該平板電腦立設於該底板上時,該平板電腦位於該限位槽內。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平板電腦更包含:至少一第一磁吸件,位於該平板電腦之一側;以及該底板包含有至少一第二磁吸件,該至少一第二磁吸件位於該限位槽內,且對應該第一磁吸件之位置,其中當該平板電腦立設於該底板上時,藉由該第一磁吸件與該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該平板電腦被限位於該限位槽內。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平板電腦更包含:至少一第三磁吸件,位於該平板電腦之一側;以及該底板包含有至少一第四磁吸件,該至少一第四磁吸件位於該底板之一側,且對應該第三磁吸件之位置,其中當該平板電腦疊合於該底板上時,藉由該第三磁吸件與該第四磁吸件相互磁吸,該平板電腦被限位於該底板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吸件、該第二磁吸件、該第三磁吸件與該第四磁吸件至少其中之一為一可被關閉磁力之電磁鐵。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平板電腦更包含:至少一第一電性接頭,位於該平板電腦背對該螢幕之一面且鄰近該側之位置;該底板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電性接頭,該至少一第二電性接頭位於該限位槽之上緣,其中當該平板電腦立設於該底板上時,該第一電性接頭連接該第二電性接頭。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限位槽內表面最低點與該底板之該面具有一第一垂直落差,該導槽中接觸該下橫軸之內壁面,對應於該限位槽內 表面該最低點的一最低點與該導槽中接觸該下橫軸之內壁面且非對應該限位槽之最高點之間具有一第二垂直落差,其中該第一垂直落差大於該第二垂直落差。
TW102100569A 2013-01-08 2013-01-08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I516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0569A TWI516898B (zh) 2013-01-08 2013-01-08 攜帶式電子裝置
CN201310036431.9A CN103914104B (zh) 2013-01-08 2013-01-30 携带式电子装置
US13/940,322 US9030813B2 (en) 2013-01-08 2013-07-12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0569A TWI516898B (zh) 2013-01-08 2013-01-08 攜帶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8454A true TW201428454A (zh) 2014-07-16
TWI516898B TWI516898B (zh) 2016-01-11

Family

ID=5103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0569A TWI516898B (zh) 2013-01-08 2013-01-08 攜帶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30813B2 (zh)
CN (1) CN103914104B (zh)
TW (1) TWI5168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23012B2 (en) 2018-10-11 2021-06-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bodi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5781B (en) * 2013-03-14 2017-02-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Electronic display system with a support stand
US9654608B2 (en) * 2014-01-27 2017-05-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Information handling device with built-in stand
TWI524024B (zh) * 2014-03-05 2016-03-0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
CN106287140B (zh) * 2015-05-15 2019-10-2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
CN105719512A (zh) * 2016-05-04 2016-06-29 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便捷移动终端的教学系统
CN105761552A (zh) * 2016-05-04 2016-07-13 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书包的多功能教学系统
TWI622803B (zh) * 2016-08-30 2018-05-0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式顯示裝置
KR20180095338A (ko) 2017-02-17 2018-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풍 장치 및 송풍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도킹 장치
TWI698735B (zh) * 2018-04-10 2020-07-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2000246B (zh) * 2020-08-27 2021-10-12 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检测及调整的触感系统
CN114840066A (zh) * 2022-05-23 2022-08-02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的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5767A (en) * 1997-11-14 1999-12-21 Vadem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articulated display
TW411069U (en) * 1997-10-08 2000-11-01 Kato Electric & Machinary Co Hinge device
TW584233U (en) * 2003-01-16 2004-04-11 Quanta Comp Inc A swivel hinge with angular fix structure
TW587721U (en) * 2003-01-16 2004-05-11 Quanta Comp Inc Display rotation apparatus with fixing module
KR100586513B1 (ko) * 2003-10-16 2006-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TWI308997B (en) * 2005-11-25 2009-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inge mechanism
TWM294822U (en) * 2006-03-01 2006-07-21 Quanta Comp Inc Hinge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US20080161075A1 (en) * 2006-04-04 2008-07-03 M2Sys Co., Ltd. Slide-Up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For Portable Terminal
TWM304715U (en) * 2006-06-23 2007-01-11 Quanta Comp Inc Hinge device with auto-lock function
TWI428015B (zh) * 2010-05-14 2014-02-21 Qisda Corp 顯示裝置
US9143010B2 (en) * 2010-12-28 2015-09-22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selectively powering one or more of a plurality of receivers
TWI459886B (zh) * 2011-03-11 2014-11-01 Quanta Comp Inc 攜帶式電子裝置
CN102843446B (zh) * 2011-06-22 2015-09-09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滑动开合式电子设备
CN202551131U (zh) * 2012-02-22 2012-11-21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滑盖机构
TWI495816B (zh) * 2012-11-21 2015-08-11 Wistron Corp 可將顯示螢幕固定於不同視角之顯示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23012B2 (en) 2018-10-11 2021-06-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bod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4104B (zh) 2017-03-01
US20140192471A1 (en) 2014-07-10
CN103914104A (zh) 2014-07-09
TWI516898B (zh) 2016-01-11
US9030813B2 (en) 201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6898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JP5517090B2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装置
US8665589B2 (en) Peripheral input device
US20140133080A1 (en) De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usable with the same
US100675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081160B2 (en) Separable and shape-changeable mouse
TWM446354U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201506584A (zh)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US989803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base
US7808482B2 (en) Slim mouse
TW201322892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7830363B2 (en) Shape-changeable mouse
TW201724948A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20150144672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5374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589817U (zh) 電子裝置
TWI705358B (zh) 筆型折疊滑鼠
JP3846434B2 (ja) スタンド付き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555049B (zh) 電子裝置
CN111381692B (zh) 笔型折叠鼠标
TWM577520U (zh) 電子裝置及影像擷取模組
KR20120056580A (ko) 휴대단말기용 거치대
TWM486931U (zh) 支撐結構及其應用之電腦裝置
JP2017045158A (ja) スタン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M459530U (zh) 擴充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