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9929B -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 Google Patents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9929B
TWI519929B TW102128357A TW102128357A TWI519929B TW I519929 B TWI519929 B TW I519929B TW 102128357 A TW102128357 A TW 102128357A TW 102128357 A TW102128357 A TW 102128357A TW I519929 B TWI519929 B TW I5199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disposed
base
carrier
external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8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6584A (zh
Inventor
梁振儀
莊政祥
蔡竹嘉
劉政燻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28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9929B/zh
Priority to CN201310415428.8A priority patent/CN104345793B/zh
Priority to US14/262,801 priority patent/US948307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06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6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9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9Detachable keybo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外接式電子裝置,尤指一種拆裝方便的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目前在電子產品的消費市場上,電子裝置如平板電腦係為相當受歡迎之資訊產品,而平板電腦係可與一基座搭配使用,藉以作為承載平板或提供鍵盤輸入之用途。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欲將平板電腦作為一般筆記型電腦使用時,可將平板電腦插設於具有鍵盤之基座。然而,習知之基座上僅設有單一插槽用來連結該平板電腦,因此使用者僅能以一固定角度來使用平板電腦。此外,當使用者欲同時移動平板電腦與基座時,由於僅藉由單一插槽將平板電腦固定於基座上,因此平板電腦容易因晃動而脫離基座,進而與地面或其他物體碰撞造成損壞。有鑑於此,一種用來穩固地將平板電腦固定於基座上之固定裝置,便是現今機構設計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拆裝方便的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係揭露一種外接式電子裝置,用來連結一攜帶式電子裝置。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殼體具有一第一吸附元件。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包含有一底座、一承載件以及一第一樞軸機構。該承載件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該底座。該承載件包含一本體、 一容置部以及一第二吸附元件。該本體用來承載該攜帶式電子裝置。該容置部設置在該本體。該第二吸附元件設置在該容置部。該第二吸附元件利用磁力吸附該第一吸附元件,以結合該攜帶式電子裝置與該承載件。該推動部設置在該本體之外表面,並用來抵接該斜導結構。該第一樞軸機構設置在該底座與該承載件之間,該承載件利用該第一樞軸機構相對該底座旋轉。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滑動件,滑動地設置在該底座,該滑動件包含一斜導結構,該承載件另包含有一推動部,設置在該本體之外表面,並用來抵接該斜導結構,該推動部係在該承載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施壓該斜導結構,以驅使該滑動件相對該底座移動。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滑動件另包含一支撐結構。該承載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該推動部推動該支撐結構伸出該底座。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滑槽座體以及一第一滑動軸。該滑槽座體具有一導槽,且設置於該底座。該第一滑動軸設置於該滑動件。該第一滑動軸之一端活動地設置在該滑槽座體之該導槽。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滑動件另包含一限位結構。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二滑動軸,設置於該底座。該第二滑動軸之兩端分別活動地抵接該限位結構。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底座具有一凹陷結構,該承載件設置在該凹陷結構內。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本體具有一底板以及一側板,分別用來支撐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鄰接端面。該底板連接於該側板以形成L型結構。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殼體另具有一限位槽。該承載件另包含一定位柱,設置在該本體內,用來嵌合該限位槽,使得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卡合在該定位柱與該本體之間。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第二吸附元件於該容置部內的一移動方向相異於該定位柱之一柱體方向。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第一樞軸機構包含一第一連接件以及二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設置在該本體。該第二連接件分別樞接於該第一連接件之兩端,且設置在該底座。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二樞軸機構,設置在該底座與該本體之間。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承載件另包含一第一橋接部以及一第二橋接部,設置在該本體的外表面,分別連接該第一樞軸機構和該第二樞軸機構。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第二樞軸機構包含一懸臂,該懸臂具有一開槽。該承載件另包含一轉軸,設置於該本體且滑動地設置在該開槽內。該承載件旋轉時,該轉軸沿該開槽滑行且帶動該懸臂轉動。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電腦系統,其包含有一攜帶式電子裝置以及一外接式電子裝置。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包含一殼體與一第一吸附元件,該第一吸附元件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邊。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係以可拆卸方式電連接該外接式電子裝置。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包含有一底座、一滑動件、一承載件以及一第一樞軸機構。該滑動件包含一斜導結構,且滑動地設置在該底座。該承載件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該底座。該承載件包含一本體、一容置部、一第二吸附元件以及一推動部。該本體用來承載該攜帶式電子裝 置。該容置部設置在該本體。該第二吸附元件設置在該容置部。該第二吸附元件利用磁力吸附該第一吸附元件,以結合該攜帶式電子裝置與該承載件。該推動部設置在該本體之外表面,並用來抵接該斜導結構。該推動部係在該承載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施壓該斜導結構,以驅使該滑動件相對該底座移動。該第一樞軸機構設置在該底座與該承載件之間,該承載件利用該第一樞軸機構相對該底座旋轉。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限位槽之內壁具有段差結構。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另包含一第一磁力元件組,且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一第二磁力元件組。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利用該第一磁力元件組及該第二磁力元件組所產生的磁力貼附或分離於該外接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之外接式電子裝置的承載件隱藏在底座內,具有較佳外觀設計;利用定位柱與吸附元件來結合攜帶式電子裝置和外接式電子裝置,可提高組裝/拆卸的速度與便利性;並在攜帶式電子裝置調整視角時,利用可移式滑動件改變外接式電子裝置的重心位置,因此,本發明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不但體積輕巧,還提供使用者較佳的操作環境,可以有效解決傳統固定裝置的定位困難和不美觀的缺點。
10‧‧‧電腦系統
12‧‧‧攜帶式電子裝置
14‧‧‧外接式電子裝置
141‧‧‧鍵盤
143‧‧‧觸控板
16‧‧‧殼體
18‧‧‧觸控螢幕
20‧‧‧第一吸附元件
22‧‧‧限位槽
24‧‧‧訊號傳輸器
26‧‧‧第一磁力元件組
261‧‧‧磁力件
28‧‧‧第二磁力元件組
281‧‧‧磁力件
30‧‧‧底座
301‧‧‧破孔
32‧‧‧滑動件
34‧‧‧承載件
36‧‧‧第一樞軸機構
38‧‧‧滑槽座體
381‧‧‧導槽
40‧‧‧第一滑動軸
42‧‧‧第二滑動軸
44‧‧‧第二樞軸機構
46‧‧‧彈性元件
48‧‧‧訊號轉接器
50‧‧‧斜導結構
52‧‧‧支撐結構
54‧‧‧限位結構
56‧‧‧承托結構
58‧‧‧本體
581‧‧‧底板
583‧‧‧側板
60‧‧‧容置部
62‧‧‧第二吸附元件
64‧‧‧推動部
66‧‧‧定位柱
68‧‧‧第一橋接部
70‧‧‧第二橋接部
72‧‧‧第一連接件
74‧‧‧第二連接件
76‧‧‧連接件
78‧‧‧懸臂
80‧‧‧開槽
82‧‧‧轉軸
84‧‧‧凹陷結構
86‧‧‧第一卡勾部
88‧‧‧第二卡勾部
A、B、C‧‧‧斜線區域
H1‧‧‧第一橋接部的長度
H2‧‧‧第二橋接部的長度
D1‧‧‧定位柱的柱體方向
D2‧‧‧第二吸附元件的移動方向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電腦系統之組立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攜帶式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之元件爆炸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滑動件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承載件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樞軸機構之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二樞軸機構之示意圖。
第8圖與第9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於不同視角的部份結構示意圖。
第10圖與第11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於不同視角之部份結構示意圖。
第12圖與第13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於不同視角之部份結構示意圖。
第1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攜帶式電子裝置未結合外接式電子裝置之部份結構放大示意圖。
第1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攜帶式電子裝置已結合外接式電子裝置之部份結構放大示意圖。
第1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電腦系統之部分結構示意圖。
第17圖為第16圖所示的電腦系統在調整視角後之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電腦系統10之組立圖。電腦系統10包含有一攜帶式電子裝置12以及一外接式電子裝置14。攜帶式電子裝置12通常為平板電腦,外接式電子裝置14則為具有輸入模組(例如鍵盤與觸控板)、音箱或螢幕的固定裝置。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螢幕為觸控螢幕,若需要使用實體的輸入模組時,攜帶式電子裝置12以可拆卸方式電連接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4,即可利用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鍵盤141及觸控板143輸入控制指令。攜帶式電子裝置12站立在外接式電子裝置14上,可相對外接式電子裝置14自由轉動以調整視角,且其視角較佳地實質介於100~135度之間。
請參閱第1圖與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攜帶式 電子裝置12之示意圖。攜帶式電子裝置12包含有一殼體16、一觸控螢幕18、至少一第一吸附元件20、至少一限位槽22以及一訊號傳輸器24。觸控螢幕18設置在殼體16之上表面。第一吸附元件20、限位槽22以及訊號傳輸器24設置在殼體16的同一端邊。此外,攜帶式電子裝置12另可包含二個第一磁力元件組26,分設在觸控螢幕18的兩側。各第一磁力元件組26可具有多個磁力件261。外接式電子裝置14可相應包含二個第二磁力元件組28,也由多個磁力件281組成。磁力件261之數量與位置對應於磁力件281之數量與位置。攜帶式電子裝置12可利用第一磁力元件組26和第二磁力元件組28所產生的磁力水平地貼附外接式電子裝置14,使電腦系統10具有攜帶方便和拆裝容易的特點。另外,還可沿水平方向推動攜帶式電子裝置12,使第一磁力元件組26和第二磁力元件組28錯位產生互斥力,即可使攜帶式電子裝置12自外接式電子裝置14分離。
請參閱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14之元件爆炸圖。外接式電子裝置14包含有一底座30、一滑動件32、一承載件34、至少一第一樞軸機構36、至少一滑槽座體38、至少一第一滑動軸40、一第二滑動軸42、至少一第二樞軸機構44、至少一彈性元件46以及一訊號轉接器48。滑動件32以可滑動方式設置在底座30。其中滑動件32可以視實際需求而加以省略。承載件34利用第一樞軸機構36和第二樞軸機構44連結底座30,使得承載件34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底座30上。承載件34用來承載攜帶式電子裝置12,並在相對底座30轉動時推擠滑動件32凸出於底座30,可改變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結構重心位置,使外接式電子裝置14更穩定地支撐攜帶式電子裝置12。
請參閱第3圖與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滑動件32之示意圖。第4圖所示的滑動件32為第3圖所示滑動件32的另 一視角。滑動件32包含有至少一斜導結構50、一支撐結構52、一限位結構54以及至少一承托結構56。斜導結構50和支撐結構52分設在滑動件32的主結構的兩相對側邊。滑動件32可在其主結構的兩端點各設置一個斜導結構50,皆面向承載件34。承載件34可施壓於斜導結構50,以推動滑動件32相對底座30滑行,使支撐結構52凸出於底座30外。此外,限位結構54設置在兩個斜導結構50之間,且多個承托結構56可分別設置在限位結構54和斜導結構50上。承托結構56的上下兩端面分別用來抵靠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殼體內壁(未示於圖中),以限制滑動件32相對底座30的滑行方向,避免結構受壓而扭曲變形。其中,第一滑動軸40係設置在滑動件32的斜線區域A,且第一滑動軸40與滑動件32可為一體成型之設計。
請參閱第3圖與第5圖,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承載件34之示意圖。第5圖所示的承載件34為第3圖所示承載件34的另一視角。承載件34包含有一本體58、至少一容置部60、至少一第二吸附元件62、至少一推動部64、至少一定位柱66、至少一第一橋接部68以及至少一第二橋接部70。本體58用來承載攜帶式電子裝置12。本體58可具有一底板581以及一側板583,底板581係連接於側板583以形成L型的結構,L型結構可分別支撐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兩鄰接端面。或者,本體58也可為一個底板與兩個側板形成的U型結構、或其它可承載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形狀。容置部60設置在本體58上。第二吸附元件62之數量對應於容置部60之數量。各第二吸附元件62係設置在容置部60內。第一吸附元件20與第二吸附元件62較佳地可為磁性元件,例如永久磁鐵或電磁鐵或吸盤等,利用磁吸力和磁斥力來達成吸附功能。推動部64之數量對應於斜導結構50之數量。推動部64設置在本體58的外表面, 用來抵接斜導結構50以推移滑動件32。其中推動部64可以視實際需求而加以省略。定位柱66設置在本體58內,可嵌合在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限位槽22,作為限制攜帶式電子裝置12相對外接式電子裝置14移動或晃動的限制元件。第一橋接部68與第二橋接部70皆設置在本體58的外表面,第一橋接部68直接連結於第一樞軸機構36,第二橋接部70先接合一柱狀物(或一體成型於柱狀物),由柱狀物穿過懸臂78之開槽80而連結第二樞軸機構44。
請參閱第3圖與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樞軸機構36之示意圖。第一樞軸機構36可包含第一連接件72以及第二連接件74,第二連接件74之數量可為一個或多個。第一連接件72設置在承載件34的第一橋接部68。兩個第二連接件74皆設置在底座30上,並分別樞接於第一連接件72之兩端。第一連接件72和第二連接件74的連結處可設置扭力單元。因為第一樞軸機構36的可設置扭力單元的連結處有兩個,第一樞軸機構36不需龐大的結構體積便能產生高扭力值,故可有效縮減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厚度,以對攜帶式電子裝置12提供穩定的支撐力量。此外,攜帶式電子裝置12和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相對轉動範圍可由第一樞軸機構36決定,例如:第二連接件74相對第一連接件72的樞轉範圍可實質介於0~35度。
請參閱第3圖與第7圖,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二樞軸機構44之示意圖。第二樞軸機構44可包含數個連接件76和一懸臂78。連接件76設置在底座30上,懸臂78為可隨意擺動的自由端。第二樞軸機構44的扭力值由設置在懸臂78和連接件76之間的扭力單元數量決定。懸臂78另具有一開槽80,承載件34另包含一轉軸82。轉軸82設置在本體58的第二橋接部70上,並可滑動地設置在開槽80,以連結第二樞軸機構44與承載件34。當承載件34 旋轉時,轉軸82可沿著開槽80滑行以帶動懸臂78轉動產生扭力。第二樞軸機構44亦可用來限制承載件34相對底座30的轉動範圍,例如:攜帶式電子裝置12和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夾角範圍可實質限制在100~135度之間。其中,轉軸82和第二橋接部70可為一體成型之設計。
請參閱第3圖、第4圖、第8圖與第9圖,第8圖與第9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14於不同視角的部份結構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訊號轉接器48設置在承載件34上。訊號轉接器48之位置對應於攜帶式電子裝置12之訊號傳輸器24之位置。攜帶式電子裝置12以直立方式結合承載件34時,訊號轉接器48可電連接訊號傳輸器24,建立攜帶式電子裝置12與外接式電子裝置14之間的訊號傳輸通道。底座30可具有一凹陷結構84。承載件34設置在凹陷結構84內,且承載件34之高度實質小於凹陷結構84之深度。因此,在承載件34相對底座30的旋轉過程中,承載件34都不會凸出凹陷結構84,攜帶式電子裝置12可利用第一磁力元件組26和第二磁力元件組28產生的磁力隨時貼附在外接式電子裝置14上,而不會相對承載件34產生結構干涉。再者,承載件34的推動部64、第一橋接部68以及第二橋接部70,係穿越底座30之複數個破孔301而延伸到底座30的另一面(第9圖之底面視角)。
如第9圖所示,滑槽座體38設置在底座30的斜線區域B,第二滑動軸42設置在底座30的斜線區域C。滑槽座體38和第二滑動軸42皆可與底座30為一體成型之設計,端視實際需求而定。滑槽座體38可具有一導槽381,如第3圖所示,設置在滑動件32的第一滑動軸40之一端可活動地設置在滑槽座體38的導槽381內。滑槽座體38用來限制滑動件32相對底座30的移動方向。第二滑動軸42之兩端分別活動地抵接在限位結構54的兩相對內壁面(可參考 第4圖所示),第二滑動軸42與限位結構54之組合同樣可用來輔助限制滑動件32相對底座30的移動方向。滑動件32另可包含至少一第一卡勾部86(請參照第4圖),底座30另可包含至少一第二卡勾部88。第一卡勾部86與第二卡勾部88之數量對應於彈性元件46之數量。各彈性元件46之兩端可分別連接底座30和滑動件32,彈性元件46之彈性恢復利用來拉近底座30與滑動件32的距離。
另外,從第5圖與第9圖可知,承載件34之第一橋接部68的長度H1較佳地可小於第二橋接部70的長度H2,然不以此為限;第一橋接部68設置在底板581與側板583的交界處,其較大接觸面積可提高第一橋接部68和本體58的外表面的接合強度;第二橋接部70設置在側板583的外表面。承載件34和第一樞軸機構36的連結位置相異於承載件34和第二樞軸機構44的連結位置,使得第一樞軸機構36之樞轉軸和第二樞軸機構44之樞轉軸不共線,意即第一樞軸機構36之樞轉中心與第二樞軸機構44之樞轉中心為錯位的型態。外接式電子裝置14主要利用第一樞軸機構36的扭力來支撐攜帶式電子裝置12,第二樞軸機構44則是起輔助的作用,當使用者觸壓攜帶式電子裝置12時,柱狀物會來回碰觸開槽80的側壁,以抵消晃動的能量,使第二樞軸機構44可快速抵消外來壓力,避免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持續晃動。
請參閱第10圖至第13圖,第10圖與第11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14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於不同視角之部份結構示意圖,第12圖與第13圖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外接式電子裝置14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於不同視角之部份結構示意圖。如第10圖與第11圖所示,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滑動件32收在底座30內,滑動件32的支撐結構52沒有凸出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底座30,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結構重心偏向靠內部的位置;承載件34 之定位柱66的較佳角度為垂直向上,攜帶式電子裝置12裝上承載件34後相對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夾角實質約為100度;此時,承載件34之推動部64以線接觸方式抵靠在滑動件32之斜導結構50上。
如第12圖與第13圖所示,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承載件34相對底座30旋轉約35度,使得攜帶式電子裝置12與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夾角可調整為135度;此時,承載件34之推動部64會施壓於滑動件32之斜導結構50,滑動件32相對底座30滑行,以驅使滑動件32的支撐結構52伸出底座30,意即凸出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殼體。如此一來,外接式電子裝置14在第二操作模式時可外移其結構重心的位置,避免因為使用者觸壓攜帶式電子裝置12而帶動電腦系統10傾倒。
請參閱第14圖與第15圖,第1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攜帶式電子裝置12未結合外接式電子裝置14之部份結構放大示意圖,第1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攜帶式電子裝置12已結合外接式電子裝置14之部份結構放大示意圖。如第14圖所示,攜帶式電子裝置12和外接式電子裝置14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一吸附元件20相對第二吸附元件62的磁感應範圍,第二吸附元件62沒有受到第一吸附元件20產生的磁吸力影響,故第二吸附元件62位於容置部60的底部的初始位置(此時第二吸附元件62可吸附在容置部60底部的鐵件上)。如第15圖所示,當攜帶式電子裝置12結合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4之承載件34,第一吸附元件20和第二吸附元件62的距離夠近而產生磁感應吸引力。由於第一吸附元件20在攜帶式電子裝置12內的位置固定,因此第二吸附元件62可在容置部60向上跳升以更接近第一吸附元件20,可產生最大磁化強度來穩固結合攜帶式電子裝置12與承載件34。其中,第二吸附元件62僅能在容置部60內上 下移動,因結構設計限制而不能跳脫出容置部60的包覆。
容置部60與第二吸附元件62之組合可有多種實施態樣。讓第二吸附元件62的初始位置落在容置部60底部的方式可能有,利用重力讓第二吸附元件62自然落下;或是在容置部60的底部設置一導磁元件,當攜帶式電子裝置12相對外接式電子裝置14的距離稍遠,導磁元件和第二吸附元件62的磁吸力大於第一吸附元件20和第二吸附元件62的磁吸力,導磁元件便可將第二吸附元件62拉回容置部60的底部,其變化態樣可不限於前述實施例所述,端視設計需求而定。
請參閱第16圖,第1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電腦系統10之部分結構示意圖。當攜帶式電子裝置12結合於外接式電子裝置14,攜帶式電子裝置12係將限位槽22嵌合於定位柱66,此時攜帶式電子裝置12之殼體16卡合在定位柱66與本體58之間。為了提高定位柱66與限位槽22的嵌合穩定性,本發明較佳地可在限位槽22之內壁形成段差結構221,以有效減少定位柱66和限位槽22的接觸面積。另外,再參照第15圖與第16圖所示,定位柱66的柱體方向D1較佳地實質相異於第二吸附元件62在容置部60內的移動方向D2。使用彈跳式磁鐵的設計可讓第一吸附元件20和第二吸附元件62更緊密接合,以得到最大磁吸力;彈跳式磁鐵的相吸方向D2不平行於定位柱66的柱體方向D1,可以增加結構干涉的強度,讓攜帶式電子裝置12和承載件34的組裝更緊密。
請參閱第16圖與第17圖,第17圖為第16圖所示的電腦系統10在調整視角後之示意圖。攜帶式電子裝置12之限位槽22卡合於承載件34之定位柱66後,外接式電子裝置14主要是利用定位柱66和本體58的夾持將攜帶式電子裝置12固定在承載件34上。欲調整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視角,使用者可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 推壓攜帶式電子裝置12,承載件34透過第一樞軸機構36和第二樞軸機構44相對底座30旋轉(未示於第17圖中),以利用第一樞軸機構36與第二樞軸機構44產生的扭力將攜帶式電子裝置12定位在特定視角。隨著承載件34之轉動,承載件34的推動部64可推壓滑動件32的斜導結構50以將支撐結構52移出底座30,可有效避免因攜帶式電子裝置12受力而造成電腦系統10傾倒。
當施加在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外力移除後,外接式電子裝置14可利用彈性元件46的彈性恢復力回拉滑動件32,使滑動件32之支撐結構52收回底座30內;或直接施壓在支撐結構52將滑動件32推回原位;此時滑動件32之斜導結構50亦相對承載件34之推動部64移動,以驅使承載件34回復到初始角度,例如將攜帶式電子裝置12相對外接式電子裝置14之夾角在100~135度之間來回調整。其中,攜帶式電子裝置12的可調視角範圍、第一樞軸機構36的可樞轉範圍、和第二樞軸機構44的限制樞轉範圍俱不限於前述實施例所提的參數,其可能會有10~15%的誤差,或可根據使用者習慣任意調整,於此不再詳加說明其可能的變化態樣。
本發明之電腦系統利用吸附元件結合攜帶式電子裝置與外接式電子裝置,不使用傳統的卡扣機構,可節省組裝/分離的操作時間並提升使用便利性。外接式電子裝置的承載件隱藏在底座的凹陷結構內,不論承載件相對底座旋轉到任何角度皆不會外露,意即承載件的高度不會超出凹陷結構的深度(從電腦系統的側視方向及前視方向觀之),因此本發明另可利用磁力元件組將攜帶式電子裝置的正反兩面平行貼附在外接式電子裝置上,以縮小電腦系統的體積便於攜帶。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特別之處係利用可變結構的支撐來取代傳統配置方式,來防止攜帶式電子裝置因外力觸壓而帶動外接式電子裝置傾倒。外接式電子裝置使用承載件支撐攜帶式電子裝 置,攜帶式電子裝置相對外接式電子裝置的夾角改變時,承載件之旋轉可帶動滑動件相對底座平移,使滑動件的支撐結構伸出底座外,藉此改變外接式電子裝置的重心位置以穩定支撐攜帶式電子裝置。因此,外接式電子裝置的結構輕巧(因為不需要配重塊),符合輕穎易攜帶的消費者需求。
除此之外,外接式電子裝置利用雙樞軸機制來達到減緩攜帶式電子裝置之振動的目的。外接式電子裝置的第一樞軸機構是主要扭力產生源,第二樞軸機構則是產生輔助扭力,並主要用來減緩攜帶式電子裝置的振動。第二樞軸機構為選擇性配件。外接式電子裝置使用定位柱與限位槽之組合、及第一吸附元件與第二吸附元件之組合來固定攜帶式電子裝置。特別的是定位柱的柱體方向相異於吸附元件的磁吸方向,故可透過結構干涉的方式大幅提昇攜帶式電子裝置與承載件的結合強度。承載件利用第一樞軸機構與第二樞軸機構相對底座產生穩定旋轉,滑動件利用滑槽座體與承托結構限制其相對底座的滑行方向,因此外接式電子裝置可具有穩定的操作流暢性能。外接式電子裝置還可包含多個裝飾用蓋板,設置在滑動件與底座之接縫處、或承載件與底座之接縫處,以達到遮瑕防塵的目的。
相較先前技術,本發明之外接式電子裝置的承載件隱藏在底座內,具有較佳外觀設計;利用定位柱與吸附元件來結合攜帶式電子裝置和外接式電子裝置,可提高組裝/拆卸的速度與便利性;並在攜帶式電子裝置調整視角時,利用可移式滑動件改變外接式電子裝置的重心位置,因此,本發明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不但體積輕巧,還提供使用者較佳的操作環境,可以有效解決傳統固定裝置的定位困難和不美觀的缺點。
10‧‧‧電腦系統
12‧‧‧攜帶式電子裝置
14‧‧‧外接式電子裝置
22‧‧‧限位槽
30‧‧‧底座
32‧‧‧滑動件
34‧‧‧承載件
50‧‧‧斜導結構
52‧‧‧支撐結構
58‧‧‧本體
64‧‧‧推動部
66‧‧‧定位柱

Claims (27)

  1. 一種外接式電子裝置,用來連結一攜帶式電子裝置,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吸附元件,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包含有:一底座;一承載件,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該底座,該承載件包含:一本體,包含一底板與至少一側板,該本體為該底板與該至少一側板連結形成的一凹口結構,用以承托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一側邊;一容置部,設置在該本體;以及一第二吸附元件,設置在該容置部,藉由該第二吸附元件連接該第一吸附元件,以使該攜帶式電子裝置結合該承載件;以及一第一樞軸機構,設置在該底座與該承載件之間,該承載件利用該第一樞軸機構相對該底座旋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滑動件,滑動地設置在該底座,以調整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之間距。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滑動件另包含一支撐結構,該承載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該推動部推動該支撐結構伸出該底座。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另包含有:一滑槽座體,設置於該底座,該滑槽座體具有一導槽;以及一第一滑動軸,設置於該滑動件,該第一滑動軸之一端活動地設置在該滑槽座體之該導槽。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滑動件另包含一限位 結構,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二滑動軸,設置於該底座,該第二滑動軸之兩端分別活動地抵接該限位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底座具有一凹陷結構,該承載件設置在該凹陷結構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本體具有一底板以及一側板,分別用來支撐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鄰接端面,該底板連接於該側板以形成L型結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殼體另具有一限位槽,該承載件另包含:一定位柱,設置在該本體內,用來嵌合該限位槽,使得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卡合在該定位柱與該本體之間,其中該第二吸附元件於該容置部內的一移動方向相異於該定位柱之一柱體方向。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樞軸機構包含:一第一連接件,設置在該本體;以及二第二連接件,分別樞接於該第一連接件之兩端,且設置在該底座。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另包含有:一第二樞軸機構,設置在該底座與該本體之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承載件另包含一第一橋接部以及一第二橋接部,設置在該本體的外表面,分別連接該第一樞軸機構和該第二樞軸機構。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樞軸機構包含一懸臂,該懸臂具有一開槽,該承載件另包含一轉軸,設置於該本體且滑動地設置在該開槽內,該承載件旋轉時,該轉軸沿該開 槽滑行且帶動該懸臂轉動。
  1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外接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滑動件包含一斜導結構,該承載件另包含有一推動部,設置在該本體之外表面,並用來抵接該斜導結構,該推動部係在該承載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施壓該斜導結構,以驅使該滑動件相對該底座移動。
  14. 一種電腦系統,其包含有:一攜帶式電子裝置,包含一殼體與一第一吸附元件,該第一吸附元件設置於該殼體之一端邊;以及一外接式電子裝置,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係以可拆卸方式電連接該外接式電子裝置,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包含有:一底座;一承載件,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該底座,該承載件包含:一本體,包含一底板與至少一側板,該本體為該底板與該至少一側板連結形成的一凹口結構,用以承托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一側邊;一容置部,設置在該本體;以及一第二吸附元件,設置在該容置部,藉由該第二吸附元件連接該第一吸附元件,以使該攜帶式電子裝置結合該承載件;以及一第一樞軸機構,設置在該底座與該承載件之間,該承載件利用該第一樞軸機構相對該底座旋轉。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滑動件,滑動地設置在該底座,以調整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之間距。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滑動件另包含一支撐結構,該承載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該推動部推動該支撐結構伸出 該底座。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滑槽座體,設置於該底座,該滑槽座體具有一導槽;以及一第一滑動軸,設置於該滑動件,該第一滑動軸之一端活動地設置在該滑槽座體之該導槽。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滑動件另包含一限位結構,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二滑動軸,設置於該底座,該第二滑動軸之兩端分別活動地抵接該限位結構。
  19.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底座具有一凹陷結構,該承載件設置在該凹陷結構內。
  20.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本體具有一底板以及一側板,分別用來支撐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鄰接端面,該底板連接於該側板以形成L型結構。
  21.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殼體另具有一限位槽,該承載件另包含:一定位柱,設置在該本體內,用來嵌合該限位槽,使得該攜帶式電子裝置之該殼體卡合在該定位柱與該本體之間,其中該第二吸附元件於該容置部內的一移動方向相異於該定位柱之一柱體方向。
  22.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第一樞軸機構包含:一第一連接件,設置在該本體;以及二第二連接件,分別樞接於該第一連接件之兩端,且設置在該底座。
  23.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 有:一第二樞軸機構,設置在該底座與該本體之間。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承載件另包含一第一橋接部以及一第二橋接部,設置在該本體的外表面,分別連接該第一樞軸機構和該第二樞軸機構。
  25. 如請求項23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第二樞軸機構包含一懸臂,該懸臂具有一開槽,該承載件另包含一轉軸,設置於該本體且滑動地設置在該開槽內,該承載件旋轉時,該轉軸沿該開槽滑行且帶動該懸臂轉動。
  2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另包含一第一磁力元件組,該外接式電子裝置另包含一第二磁力元件組,該攜帶式電子裝置利用該第一磁力元件組及該第二磁力元件組所產生的磁力貼附或分離於該外接式電子裝置。
  2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滑動件包含一斜導結構,該承載件另包含有一推動部,設置在該本體之外表面,並用來抵接該斜導結構,該推動部係在該承載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施壓該斜導結構,以驅使該滑動件相對該底座移動。
TW102128357A 2013-08-07 2013-08-07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TWI519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357A TWI519929B (zh) 2013-08-07 2013-08-07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CN201310415428.8A CN104345793B (zh) 2013-08-07 2013-09-12 外接式电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US14/262,801 US9483076B2 (en) 2013-08-07 2014-04-27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lated computer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357A TWI519929B (zh) 2013-08-07 2013-08-07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6584A TW201506584A (zh) 2015-02-16
TWI519929B true TWI519929B (zh) 2016-02-01

Family

ID=52448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8357A TWI519929B (zh) 2013-08-07 2013-08-07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83076B2 (zh)
CN (1) CN104345793B (zh)
TW (1) TWI519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5419B (zh) * 2013-08-20 2016-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基座模組及其可攜式電子系統
US9600034B2 (en) * 2015-02-13 2017-03-21 Google Inc. Attaching computing device to mount by magnets
TWI563364B (en) * 2015-03-23 2016-12-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base
US9557778B2 (en) * 2015-06-27 2017-01-31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for a device
CN105487611A (zh) * 2015-11-30 2016-04-1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9727092B1 (en) * 2016-02-02 2017-08-08 Intel Corporation Torque hinge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I594109B (zh) * 2016-10-14 2017-08-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防止螢幕傾倒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656431B (zh) * 2017-01-03 2019-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結構及電子裝置
EP3595097B1 (en) * 2017-03-29 2021-09-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D855056S1 (en) * 2017-05-23 2019-07-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Hinge for an electronic tablet
USD873817S1 (en) 2017-05-23 2020-01-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Electronic tablet
USD872077S1 (en) 2017-05-23 2020-01-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Electronic tablet
CN107340807A (zh) * 2017-06-28 2017-11-10 昆山申凌精密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平板电脑外壳
GB201718897D0 (en) 2017-11-15 2017-12-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uperconductor-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CN109669510B (zh) * 2017-10-16 2020-04-24 昆山纬绩资通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升降部件的电子装置
TWI715875B (zh) * 2017-10-17 2021-0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轉結構以及電子裝置
USD865756S1 (en) * 2018-04-03 2019-11-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aptop computer
USD871393S1 (en) * 2018-04-03 2019-12-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aptop computer
US11024792B2 (en) 2019-01-25 2021-06-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abrication methods
USD1016801S1 (en) * 2020-12-17 2024-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tebook compu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8408U (en) * 2003-05-14 2003-12-21 High Tech Comp Corp Slide structure
US8223483B2 (en) * 2010-01-04 2012-07-17 Apple Inc. Dock with moveable connector for display device
TWI414929B (zh) * 2011-02-23 2013-11-11 Pegatron Corp 樞軸裝置及擴充基座
TWI457791B (zh) 2011-05-13 2014-10-21 Wistron Corp 擴充鍵盤裝置
TWI436194B (zh) * 2011-07-07 2014-05-01 Acer Inc 外接式輸入裝置及電子設備
TW201306583A (zh) 2011-07-25 2013-02-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可拆卸之組合式電子裝置支撐組件及具有其之可拆卸之組合式電子裝置
TWI479296B (zh) * 2011-10-17 2015-04-01 Wistron Corp 電子裝置及其可拆卸式電子套組
US8599542B1 (en) * 2013-05-17 2013-12-03 Zagg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lding Co., Inc. Combined cover, keyboard and stand for tablet computer with reversable connection for keyboard and reading configu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83076B2 (en) 2016-11-01
CN104345793B (zh) 2017-08-04
TW201506584A (zh) 2015-02-16
US20150043155A1 (en) 2015-02-12
CN104345793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9929B (zh) 外接式電子裝置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US9069527B2 (en) Tablet support apparatus
US9256256B2 (en) Fixing mechanism and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TWI526141B (zh) 電子裝置
TWI498866B (zh) Multi-directional support structure of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9696764B2 (en) Dual-part hinge assembly
US992161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pporter
US9983638B2 (en) Dual-part hinge assembly
TWI669593B (zh)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CN105874400B (zh) 用于便携式计算装置的支架
US83746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at and tilt slide mechanism
TWI502321B (zh) 電子裝置
TWI479975B (zh) The protective cover structure of the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TWI516898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201600955A (zh) 具有後連接器的電子裝置
TW201405283A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91795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498714B (zh) 可攜式電子模組
TWI514952B (zh) 電子裝置
TW201701105A (zh) 旋轉結合模組
US8811011B2 (en)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foldable device
CN106462182B (zh) 用于具有可旋转的显示构件的计算设备的联动机构
JP2011146025A (ja) 携帯式電子装置
US20150144672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19320710U (zh) 支撑架及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