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7258A - 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7258A
TW201427258A TW102112122A TW102112122A TW201427258A TW 201427258 A TW201427258 A TW 201427258A TW 102112122 A TW102112122 A TW 102112122A TW 102112122 A TW102112122 A TW 102112122A TW 201427258 A TW201427258 A TW 2014272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ler
transistor
voltage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2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3533B (zh
Inventor
ji-qing Yang
Jun Zhou
li-qiang Zhu
Qiang Luo
lie-yi Fang
Original Assignee
On Bright Electronics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 Bright Electronics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On Bright Electronics Shanghai
Publication of TW201427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7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3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35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02M3/3352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oth the power stage and the feedback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用於源極切換和電壓產生的系統和方法,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和方法。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示例系統控制器包括: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的第一控制器端子,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三電晶體端子的第二控制器端子;及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第三控制器端子。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一電壓差與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二電壓差與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

Description

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
本發明涉及積體電路。更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用於源極切換(source switching)和/或內部電壓產生的系統和方法。僅僅作為示例,本發明已應用於電源變換系統。但是將認識到,本發明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範圍。
傳統的開關模式電源經常使用高壓功率MOSFET來實現門控切換。但是,用於這樣的開關模式電源的高壓啟動電路通常是利用昂貴的高壓半導體製程來製造。另外,傳統的開關模式電源經常經歷慢的啟動和高的待機功耗。
因此,改善電源變換系統的切換方案變得非常重要。
本發明涉及積體電路。更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用於源極切換和/或內部電壓產生的系統和方法。僅僅作為示例,本發明已應用於電源變換系統。但是將認識到,本發明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範圍。
根據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以及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以使該第一電壓差保持恒定,並且改變該第二電壓差, 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初級電流。
根據第二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和第一電容器的第一電容器端子;以及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該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第一鉗位元件,該第一鉗位元件包括第一元件端子和第二元件端子,該第一元件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還通過二極體被耦合到第一電容器的第一電容器端子;以及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該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二極體,包括陽極端子和陰極端子,該陰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陽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以回應於一個或多個電流尖峰通過該二極體對該第一電容器充電。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 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三電晶體端子;以及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該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第四控制器端子,該第四控制器端子與第四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電容器的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電容器包括耦合到該第三控制器端子的第二電容器端子;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開關,被配置以接收控制信號並且包括第一開關端子和第二開關端子,該第一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如果第二電晶體導通時並且如果第四控制器電壓小於第一閾值時,則閉合開關。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阻器;以及第一鉗位組件,被耦合到該第四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鉗位元件被配置以接收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參考電壓,並且將該第四電晶體端子偏置為該參考電壓以在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處產生供電電壓。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第一控制器端子、第二控制器端子和第三控制器端子的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第一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第一控制器電壓,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產生與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的該第二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第二控制器電壓;以及產生與該第三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第三控制器電壓。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處理與該第一控制器電壓、 該第二控制器電壓和該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資訊,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使該第一電壓差保持恒定;以及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初級電流。
在又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控制器端子的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控制器電壓,該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產生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將第二電晶體的第四電晶體端子偏置為參考電壓,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六電晶體被耦合到電阻器;以及至少基於與該參考電壓相關聯的資訊在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處產生供電電壓。
根據另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端子,該控制器端子與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一電阻器,該第一電阻器被耦合到該控制器端子;以及鉗位元件,該鉗位元件被耦合到第一電阻器。該鉗位元件被配置以從該第一電阻器接收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參考電壓,並且將該參考電壓輸出到調壓器。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控制器端子的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控制器電壓,該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產生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該電流流經耦合到該控制器端子的電阻器;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參考電壓;以及將該參考電壓輸出給調壓器。
相比於傳統技術,通過本發明獲得了許多益處。例如,本發 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使用系統控制器中之內部電晶體進行源極切換的方案。在另一示例中,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提供了用於將電壓過低鎖定(Under Voltage Lock Out,UVLO)閾值電壓減小為例如接近內部供電電壓的系統和方法。在又一示例中,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用於在啟動處理期間快速地對電容器充電以利用電晶體的傳導電流來提供供電電壓的系統和方法。
取決於實施例,可以獲得一個或多個益處。參考下面的詳細描述和附圖可以全面地理解本發明的這些益處以及各個另外的目的、特徵和優點。
100‧‧‧電源變換系統
102‧‧‧控制器
104、110、112、114、116、118、174、176、178、193、218、318、354、358、418、454、458‧‧‧端子
120、128、150、154、158‧‧‧電容器
122、192、208、214、308、314、334、414、464、466、468‧‧‧開關
124、130、132、136、152、213、330、336、430、436‧‧‧電阻器
126、148、156、160、162、164、166、186、204、212、232、304、312、404、412‧‧‧二極體
142‧‧‧初級繞組
144‧‧‧次級繞組
146‧‧‧輔助繞組
170‧‧‧AC供應元件
172、180、182、194、216、224、316、324、356、416、424‧‧‧電壓信號
184、350、450‧‧‧電流
188、202、302、332‧‧‧電壓鉗位器
190、206、306、406‧‧‧驅動器元件
196‧‧‧電壓
198‧‧‧供電電壓信號
210‧‧‧電壓過低鎖定和低壓降轉換元件
222、322、422、456、470‧‧‧信號
230‧‧‧電流源
310、410‧‧‧電壓過低鎖定元件
352、452‧‧‧參考電壓信號
402、432、462‧‧‧齊納二極體
408、434‧‧‧電晶體
第1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具有源極切換和/或內部電壓產生的電源變換系統的簡化圖式。
第2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
第3A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
第3B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
第4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
第5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
本發明涉及積體電路。更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用於源極切換和/或內部電壓產生的系統和方法。僅僅作為示例,本發明已應用於電源變換系統。但是將認識到,本發明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範圍。
第1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具有源極切換和/或內部電壓產生的電源變換系統的簡化圖式。該圖式僅僅是示例,其不應當不當 地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許多變體、替換和修改。
電源變換系統100包括:控制器102;初級繞組142;次級繞組144;輔助繞組146;開關122;電容器120、128、150、154以及158;電阻器124、130、132、136和152;包括二極體160、162、164和166的全波整流橋;以及二極體126、148和156。控制器102包括端子104、110、112、114、116和118。例如,系統100向一個或多個發光二極體提供電力。在另一示例中,開關122是電晶體。在又一示例中,開關122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其包括端子174(例如,汲極端子)、端子176(例如,閘極端子)和端子178(例如,源極端子)。
根據一實施例,電晶體122基於端子176(例如,閘極端子)處的電壓信號182與端子178(例如,源極端子)處的電壓信號180之差而導通和截止。在另一示例中,系統100通過改變端子178(例如,源極端子)處的電壓信號180來對電晶體122執行源極切換。在又一示例中,系統100通過使端子176處的電壓信號182保持恒定並且改變端子178(例如,源極端子)處的電壓信號180來對電晶體122執行源極切換。在又一示例中,電晶體122的端子174(例如,汲極端子)直接地或間接地被連接到初級繞組142,並且電晶體122的端子176(例如,閘極端子)被連接到端子116(例如,端子GATE)。在又一示例中,電晶體122的端子178(例如,源極端子)被連接到端子118(例如,端子SW)。
如第1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二極體160、162、164和166的全波整流橋處理來自AC供應元件170的AC輸入信號,並且產生電壓信號172。例如,電壓信號182的大小回應於通過電容器120和電阻器124的電壓信號172而增大,並且最終達到預定大小。在另一示例中,電壓信號182被固定為該預定大小。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壓信號182與電壓信號180之差大於閾值,則電晶體122導通。在又一示例中,電流184流經電晶體122進入端子118(例如,端子SW),並且流出端子112(例如,端子VDD)以對電容器128充電,從而為控制器102提供供電電壓。
在另一實施例中,系統100為控制器102執行內部電壓產 生。例如,當控制器102開始正常操作時,被充電的電容器120提供內部電流以便為控制器102產生內部供電電壓。在另一示例中,所產生的內部供電電壓為約5V。在又一示例中,端子112(例如,端子VDD)處的供電電壓信號198可以與內部供電電壓一樣低。
第2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該圖式僅僅是示例,其不應當不當地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許多變體、替換和修改。控制器102包括電壓鉗位器188(例如,齊納二極體)、二極體186、驅動器元件190和開關192。例如,開關192是電晶體。在另一示例中,開關192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MOSFET)。
如第2圖所示,根據某些實施例,驅動器元件190影響電晶體192的端子193處的電壓信號194以導通或截止電晶體192。例如,當電晶體192截止時,電晶體122截止。在另一示例中,當電晶體192導通時,端子110處的電壓196約等於電壓信號180,並且通過電壓信號182與電壓信號180之差大於閾值時,電晶體122導通。在又一示例中,在啟動處理期間,電容器120回應於電壓信號172被充電並且電壓信號182的大小增大。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電壓信號182達到預定大小,則電壓鉗位器188就將電壓信號182鉗位(例如,固定)在預定大小(例如,電壓鉗位器188的擊穿電壓)。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其已被電壓鉗位器188鉗位。例如,電壓鉗位器188的特性影響該預定大小(例如,18V)。在另一示例中,電壓信號180的最大值在大小上等於電壓信號182與二極體186上的壓降之和。在又一示例中,在正常操作期間,電容器120繼續接收電荷(例如,來自由於電晶體122和電晶體192的開關引起的尖峰)以便使電壓信號182保持恒定或基本上恒定。
第3A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該圖式僅僅是示例,其不應當不當地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許多變體、替換和修改。控制器102包括電壓鉗位器202(例如,齊納二極體)、二極體204和212、驅動器元件206、開關208、電壓過低鎖定和低壓降轉 換(UVLO & LDO(Low Dropout))元件210、電阻器213和開關214。例如,開關208是電晶體。在另一示例中,開關208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MOSFET)。
如第3A圖所示,根據某些實施例,驅動器元件206影響電晶體208的端子218(例如,閘極端子)處的電壓信號216以便導通或截止電晶體208。例如,電晶體122的狀態(例如,導通或截止)取決於電晶體208是導通還是截止。在另一示例中,在啟動處理期間,電壓信號182的大小回應於通過電阻器124和電容器120的電壓信號172而增大。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電壓信號182達到預定大小,則電壓鉗位器202(例如,齊納二極體)就將電壓信號182鉗位(例如,固定)在該預定大小(例如,電壓鉗位器202的擊穿電壓)。例如,電壓鉗位器202的特性影響該預定大小(例如,18 V)。
在一實施例中,當電壓信號182與電壓信號180之差大於閾值時,電晶體122開始傳導電流174,電流174流經端子118(例如,端子SW)。在另一示例中,如果開關214回應於UVLO & LDO元件210所產生的信號222(例如,porB))而閉合(例如,接通),則電流172流經二極體212和開關214以對電容器128充電,並且端子112(例如,端子VDD)處的電壓信號224的大小增大。在又一示例中,當電壓信號224的大小超過第一預定閾值電壓(例如,上限閾值)時,UVLO & LDO元件210改變信號222以斷開(例如,關斷)開關214。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壓信號224的大小下降到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例如,下限閾值)之下,則UVLO & LDO元件210改變信號222以閉合(例如,接通)開關214,從而再次對電容器128充電。在又一示例中,電流172至少受到耦接在端子118(例如,端子SW)與端子112(例如,端子VDD)之間的電阻器213的限制。在另一示例中,電壓信號180的最大值在大小上等於電壓信號182與二極體204上的壓降之和。在又一示例中,該第一預定閾值電壓與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不同或相同。電阻器213在一些實施例中被省略。
在另一實施例中,輔助繞組146被移除,並且開關214一直保持接通。在又一實施例中,輔助繞組146和開關214被移除,並且二極 體212被耦接在端子118與端子112之間。例如,在沒有輔助繞組146的情況下,控制器102的供電電壓通過電晶體122來提供。在另一示例中,開關214是利用P通道場效應電晶體(例如,P通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實現的。
第3B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該圖式僅僅是示例,其不應當不當地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許多變體、替換和修改。控制器102包括電壓鉗位器202(例如,齊納二極體)、二極體204和212、驅動器元件206、電晶體208、電壓過低鎖定和低壓降轉換(UVLO & LDO)元件210、電阻器213和開關214。另外,控制器102包括電流源230和二極體232。例如,開關208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MOSFET)。
根據一實施例,端子176(例如,電晶體122的閘極端子)的電壓信號182被保持為不小於預定位準。例如,二極體232具有正向電壓(例如,Vf)。在另一示例中,在電源變換系統100的正常操作期間,端子112(例如,端子VDD)處的電壓信號224不小於電壓過低鎖定電壓(例如,VUVLO)。因此,根據某些實施例,電壓信號182的最小值如下這樣被確定:VGATE=VUVLO-Vf (1)其中VGATE表示電壓信號182。例如,當電壓信號182的大小低於電壓信號224減去二極體232的正向電壓時,電容器120回應於電流234被充電,電流234從端子112(例如,端子VDD)經過二極體232流到端子116(例如,端子GATE)。
第4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中的某些元件的簡化圖式。該圖式僅僅是示例,其不應當不當地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許多變體、替換和修改。控制器102包括電壓鉗位器302和332、二極體304和312、驅動器元件306、開關308和334、電壓過低鎖定(UVLO)元件310、開關314、電阻器330和336。例如,開關308和334是電晶體。在另一示 例中,開關308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MOSFET)。在另一示例中,開關334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MOSFET)。
如第4圖所示,根據某些實施例,驅動器元件306影響電晶體308的端子318(例如,閘極端子)處的電壓信號316以便導通或截止電晶體308。例如,電晶體122的狀態(例如,導通或截止)取決於電晶體308是導通還是截止。在另一示例中,在啟動處理期間,電壓信號182的大小回應於通過電阻器124和電容器120的電壓信號172而增大。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電壓信號182達到預定大小,則電壓鉗位器302就將電壓信號182鉗位(例如,固定)在該預定大小(例如,電壓鉗位器302的擊穿電壓)。
在一實施例中,當電壓信號182與電壓信號180之差大於閾值時,電晶體122開始傳導電流174,電流174流經端子118(例如,端子SW)。在另一示例中,如果開關314回應於UVLO元件310所產生的信號322(例如,porB))而閉合(例如,接通),則電流172流經二極體312和開關314以對電容器128充電,並且端子112(例如,端子VDD)處的電壓信號324的大小增大。在又一示例中,當電壓信號324的大小超過第一預定閾值電壓(例如,上限閾值)時,UVLO元件310改變信號322以斷開(例如,關斷)開關314。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壓信號324的大小下降到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例如,下限閾值)之下,則UVLO元件310改變信號322以閉合(例如,接通)開關314,從而再次對電容器128充電。在又一示例中,該第一預定閾值電壓與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不同或相同。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控制器102開始正常操作時,被充電的電容器120提供電流350,電流350流經電阻器330。例如,回應於從電阻器330流到電壓鉗位器332的電流350產生參考電壓信號352(例如,Vref)。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電壓信號352被提供給調壓器作為參考位準。例如,調壓器包括電晶體334,電晶體334被配置成源極跟隨器。在另一示例中,參考電壓信號352(例如,Vref)在電晶體334的端子354(例如,閘極端子)處被產生。在又一示例中,一旦電壓信號352(例如,Vref)達到預定大小,則電壓鉗位器332就將電壓信號352鉗位(例如,固定)在該預定 大小(例如,電壓鉗位器332的擊穿電壓)。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晶體334導通,則電壓信號356(例如,AVDD)通過電阻器336在電晶體334的端子358處被產生。在又一示例中,電壓信號356(例如,AVDD)被用於為控制器102提供內部供電電壓。在又一示例中,信號356(例如,AVDD)是控制器102的內部信號,例如,內部供電電壓。
VAVDD=Vref-Vth (2)其中,Vref表示參考電壓信號352,Vth表示電晶體334的閾值電壓。
例如,電壓鉗位器332(例如,齊納二極體)的擊穿電壓為大約6V,並且電晶體334的閾值電壓為大約1V。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壓信號356被產生為大約5 V。例如,即使電壓信號324為大約5 V那麼低,電晶體334通過在線性區域中操作仍然可以產生大約5 V的電壓信號356。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UVLO元件310的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例如,下限閾值)可以被減小為低的大小(例如,5 V)。
在又一實施例中,在正常操作期間,電容器120響應於在電晶體308(例如,M2)的每次開關時通過二極體304(例如,D2)產生的尖峰而被充電,以便使電壓信號182保持恒定或基本上恒定。例如,電阻器124具有大的電阻以減小功率損耗。在另一示例中,尖峰主要在電晶體308截止時產生。
第5圖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作為電源變換系統100一部分之控制器102的主要元件的簡化圖式。該圖式僅僅是示例,其不應當不當地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許多變體、替換和修改。控制器102包括:齊納二極體402、432和462;二極體404和412;驅動器元件406;電晶體408和434;電壓過低鎖定(UVLO)元件410;開關414、464、466和468;以及電阻器430和436。例如,電晶體408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MOSFET)。在另一示例中,電晶體434是場效應電晶體(例如,MOSFET)。
如第5圖所示,根據某些實施例,驅動器元件406影響電晶體408的端子418(例如,閘極端子)處的電壓信號416以導通或截止電晶體408。例如,電晶體122的狀態(例如,導通或截止)取決於電晶體408 是導通還是截止。在另一示例中,在啟動處理期間,電壓信號182的大小回應於通過電阻器124和電容器120的電壓信號172而增大。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電壓信號182達到預定大小,則其至少被齊納二極體402鉗位(例如,固定)。例如,在啟動處理期間,端子112(例如,端子VDD)處的電壓信號424的大小低於第一預定閾值電壓(例如,上限閾值),並且UVLO元件410產生信號422(例如,porB)以閉合(例如,接通)開關414和464,並且產生信號470(例如,por)以斷開(例如,關斷)開關466和468。在另一示例中,當信號422為邏輯高位準時,信號470為邏輯低位準,並且當信號422為邏輯低位準時,信號470為邏輯高位準。
在一實施例中,當電壓信號182與電壓信號180之差大於閾值時,電晶體122開始傳導電流174,電流174流經端子118(例如,端子SW)。在另一示例中,如果開關414回應於信號422(例如,porB))而閉合(例如,接通),則電流172流經二極體412和開關414以對電容器128充電,並且端子112(例如,端子VDD)處的電壓信號424的大小增大。在又一示例中,當電壓信號424的大小超過第一預定閾值電壓時,UVLO元件410改變信號422以斷開(例如,關斷)開關414。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壓信號424的大小下降到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例如,下限閾值)之下,則UVLO元件410改變信號422以閉合(例如,接通)開關414,從而再次對電容器128充電。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壓信號424的大小超過第一預定閾值電壓,則開關466回應於UVLO元件410產生的信號470而閉合(例如,接通),並且電壓信號182被齊納二極體402鉗位(例如,固定)。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壓信號424的大小下降到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以下,則開關466回應於UVLO元件410產生的信號470而斷開(例如,關斷),並且電壓信號182被齊納二極體402和齊納二極體462鉗位(例如,固定)。在又一示例中,該第一預定閾值電壓與第二預定閾值電壓不同或相同。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控制器102正常操作時,如果電壓信號424的大小大於第一預定閾值電壓,則開關468回應於UVLO元件410產生的信號470而閉合(例如,接通),並且開關464回應於信號422而斷開(例如,關斷)。在另一示例中,被充電的電容器120提供電流450,電流 450流經電阻器430。例如,回應於從電阻器430流到電壓鉗位器432的電流450產生參考電壓信號452(例如,Vref)。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電壓信號452被提供給調壓器作為參考位準。例如,調壓器包括電晶體434,電晶體434被配置成源極跟隨器。在另一示例中,參考電壓信號452在電晶體434的端子454(例如,閘極端子)處被產生。在又一示例中,如果電晶體434導通,則電壓信號456(例如,AVDD)通過電阻器436在電晶體434的端子458處被產生。在又一示例中,信號456(例如,AVDD)是控制器102的內部信號,例如,內部供電電壓。
VAVDD=Vref-Vth (3)其中,Vref表示參考電壓信號452,Vth表示電晶體434的閾值電壓。
根據另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所述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所述第三電晶體端子;以及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所述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一電壓差與所述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所述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二電壓差與所述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所述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使所述第一電壓差保持恒定,並且改變所述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所述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所述初級繞組的初級電流。例如,該系統控制器根據第1圖、第2圖、第3A圖、第3B圖、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所述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所述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所述第三電晶體端子和第一電容器的第一電容器端子;和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該系統控制器包括: 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所述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所述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第一鉗位元件,該第一鉗位元件包括第一元件端子和第二元件端子,所述第一元件端子被耦合到所述第一控制器端子。例如,該系統控制器至少根據第2圖、第3A圖、第3B圖、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還通過二極體被耦合到第一電容器的第一電容器端子;以及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該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所述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所述二極體,包括陽極端子和陰極端子,該陰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陽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回應於一個或多個電流尖峰通過該二極體對該第一電容器充電。例如,該系統控制器至少根據第2圖、第3A圖、第3B圖、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以及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該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第四控制器端子,該第四控制器端子與第四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電容器的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電容器包括耦合到該第三控制器端子的第二電容器端子;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 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開關,被配置以接收控制信號並且包括第一開關端子和第二開關端子,該第一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如果該第二電晶體導通時並且如果該第四控制器電壓小於第一閾值時,則閉合該開關。例如,該系統控制器至少根據第3A圖、第3B圖、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阻器;以及第一鉗位組件,被耦合到該第四電晶體端子。第一鉗位元件被配置以接收與所述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參考電壓,並且將該第四電晶體端子偏置為該參考電壓以在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處產生供電電壓。例如,該系統控制器至少根據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第一控制器端子、第二控制器端子和第三控制器端子的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第一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第一控制器電壓,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產生與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的第二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第二控制器電壓;以及產生與第三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第三控制器電壓。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處理與該第一控制器電壓、該第二控制器電壓和該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資訊,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使該第一電壓差保持恒定;以及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初級電流。例如,該方法根據第1圖、第2圖、第3A圖、第3B圖、第4圖和/或第5圖 來實現。
在又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控制器端子的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控制器電壓,該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產生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將第二電晶體的第四電晶體端子偏置為參考電壓,該第二電晶體包括第五電晶體端子和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六電晶體被耦合到電阻器;以及至少基於與該參考電壓相關聯的資訊在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處產生供電電壓。例如,該方法至少根據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根據另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端子,該控制器端子與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第一電阻器,該第一電阻器被耦合到該控制器端子;以及鉗位元件,該鉗位元件被耦合到該第一電阻器。鉗位元件被配置以從該第一電阻器接收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參考電壓,並且將該參考電壓輸出到調壓器。例如,該系統控制器至少根據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根據又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控制器端子的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控制器電壓,該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第二電晶體端子和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初級繞組;產生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電流,該電流流經耦合到該控制器端子的電阻器;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參考電壓;以及將該參考電壓輸出給調壓器。例如,該方法至少根據第4圖和/或第5圖來實現。
例如,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一些或所有元件單獨地和/或 與至少另一元件相組合地是利用一個或多個軟體元件、一個或多個硬體元件和/或軟體與硬體元件的一種或多種組合來實現的。在另一示例中,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一些或所有元件單獨地和/或與至少另一元件相組合地在一個或多個電路中實現,例如在一個或多個類比電路和/或一個或多個數位電路中實現。在又一示例中,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和/或示例可以相組合。
雖然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明白,還存在於所述實施例等同的其他實施例。因此,將明白,本發明不受所示具體實施例的限制,而是僅由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來限定。
100‧‧‧電源變換系統
102‧‧‧控制器
104、110、112、114、116、118、174、176、178‧‧‧端子
120、128、150、154、158‧‧‧電容器
122‧‧‧開關
124、130、132、136、152‧‧‧電阻器
126、148、156、160、162、164、166‧‧‧二極體
142‧‧‧初級繞組
144‧‧‧次級繞組
146‧‧‧輔助繞組
170‧‧‧AC供應元件
172、180、182‧‧‧電壓信號
184‧‧‧電流
198‧‧‧供電電壓信號

Claims (37)

  1.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一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以及一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其中: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其中,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以:使該第一電壓差保持恒定;以及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一初級電流。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一電容器的一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電容器進一步包括耦合到該第三控制器端子的一第二電容器端子。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具有一第一開關端子和一第二開關端子的一開關,該第一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其中,該開關被配置以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該初級電流。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二開關端子被耦合到一第四控制器端子,該第四控制器端子被配置以檢測與流經該初級繞組的該初級電流相關聯的一感測信號。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開關包括一第二電晶體。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還被配置以保持該第一電 壓差不超過一預定閾值。
  7.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一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一電容器的一第一電容器端子;一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一第四電晶體端子、一第五電晶體端子和一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一第一鉗位元件,該第一鉗位元件包括一第一元件端子和一第二元件端子,該第一元件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二電晶體被配置以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一初級電流。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一鉗位元件被配置以保持該第一電壓差不超過一預定閾值。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二元件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三控制器端子。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鉗位元件,該第二鉗位元件包括一第三元件端子和一第四元件端子;一開關,被配置以接收一控制信號並且包括一第一開關端子和一第二開關端子,該第一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元件端子和該第三元件端子,該第二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四元件端子;以及一第四控制器端子,該第四控制器端子與一第四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二電容器的一第三電容器端子,該第二電容器包括耦合到該 第三控制器端子的一第四電容器端子;其中,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如果該第四控制器電壓大於一閾值,則閉合該開關以使該第二鉗位元件短路;以及如果該第四控制器電壓小於該閾值,則斷開該開關以將該第二鉗位元件與該第一鉗位元件相連。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二控制器端子通過一二極體被耦合到該第一電容器端子,該二極體包括一陽極端子和一陰極端子,該陰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陽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具有一第一電阻器端子和一第二電阻器端子的一電阻器,該第一電阻器端子被耦合到該初級繞組,該第二電阻器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電容器端子。
  14.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一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還通過一二極體被耦合到一第一電容器的一第一電容器端子;一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一第四電晶體端子、一第五電晶體端子和一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以及所述二極體,包括一陽極端子和一陰極端子,該陰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陽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其中,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以回應於一個或多個電流尖峰通過該二極體對該第一電容器充電。
  1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電流尖峰是在該第一電晶體從導通變為截止時產生的。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電流尖峰是在該第二電晶體從導通變為截止時產生的。
  1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具有一第一元件端子和一第二元件端子的一第一鉗位元件,該第一元件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其中: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二電晶體被配置以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一初級電流。
  1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一鉗位元件被配置以保持該第一電壓差不超過一預定閾值。
  19.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一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一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一第四控制器端子,該第四控制器端子與一第四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電容器的一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電容器包括耦合到該第三控制器端子的一第二電容器端子;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一第四電晶體端子、一第五電晶體端子和一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一開關,被配置以接收一控制信號並且包括一第一開關端子和一第二開關端子,該第一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開關端子被耦合到該第四控制器端子;其中,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如果該第二電晶體導通時並且如果該第四控制器電壓小於一第一閾值時,則閉合該開關。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系統控制器還被配置為如果該第四控制器電壓大於該第一閾值,則斷開該開關。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一開關端子通過一二極體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二極體包括一陽極端子和一陰極端子,該陽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陰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開關端子。
  2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一開關端子通過一二極體和一電阻器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該二極體包括一陽極端子和一陰極端子,該電阻器包括一第一電阻器端子和一第二電阻器端子,該陰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開關端子,該陽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電阻器端子,該第二電阻器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
  2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一電流源元件,該電流源元件包括一第一元件端子和一第二元件端子,該第一元件端子被耦合到該第四控制器端子;以及一二極體,該二極體包括一陽極端子和一陰極端子,該陽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二元件端子,該陰極端子被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其中,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如果該第一控制器電壓小於一第二閾值,則通過該二極體利用與該電流源元件相關聯的一電流對該電容器充電。
  2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的一鉗位組件;其中: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二電晶體被配置以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一初級電流。
  2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鉗位元件被配置以保持該第一電壓差不超過一預定閾值。
  26.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包括:一第一控制器端子,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 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一第四電晶體端子、一第五電晶體端子和一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一第一電阻器;以及一第一鉗位組件,被耦合到該第四電晶體端子;其中,該第一鉗位元件被配置以接收與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一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一參考電壓,並且將該第四電晶體端子偏置為該參考電壓以在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處產生一供電電壓。
  2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四電晶體端子通過一第二電阻器被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
  2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以及一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
  2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耦合到該第一控制器端子的一第二鉗位元件;其中: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二電晶體被配置以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一初級電流。
  3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以及該第二鉗位元件被配置以保持該第一電壓差不超過一預定閾值。
  3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控制器端子,該第二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二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一第三控制器端子,該第三控制器端子與一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一電容器的一第一電容器端子,該電容器包括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的一第二電容器端子;以及一第一開關,被配置為接收一第一控制信號並且包括一第一開關端子 和一第二開關端子,該第一開關端子耦合到該第四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開關端子耦合到該第二控制器端子;其中,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如果該第三控制器電壓小於一閾值則閉合該第一開關。
  3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開關,被配置以接收一第二控制信號並被配置以將與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一電流傳導至該第一鉗位元件;其中,該系統控制器被配置為:如果該第三控制器電壓大於該閾值,則閉合該第二開關以將與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一電流傳導至該第一鉗位元件;以及如果該第三控制器電壓小於該閾值,則斷開該第二開關。
  33.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一第一控制器端子、一第二控制器端子和一第三控制器端子的一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第一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一第一控制器電壓,該第一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二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產生與耦合到該第三電晶體端子的一第二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一第二控制器電壓;產生與一第三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一第三控制器電壓;處理與該第一控制器電壓、該第二控制器電壓和該第三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資訊,該第一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一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該第二控制器電壓等於一第二電壓差與該第三控制器電壓之和;使該第一電壓差保持恒定;以及改變該第二電壓差,以導通或截止該第一電晶體並影響流經該初級繞組的一初級電流。
  34.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一控制器端子的一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一控制器電壓,該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 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產生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一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將一第二電晶體的一第四電晶體端子偏置為一參考電壓,該第二電晶體包括一第五電晶體端子和一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六電晶體被耦合到一電阻器;以及至少基於與該參考電壓相關聯的資訊在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處產生一供電電壓。
  35.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包括:一控制器端子,該控制器端子與一控制器電壓相關聯並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所述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一第一電阻器,該第一電阻器被耦合到該控制器端子;以及一鉗位元件,該鉗位元件被耦合到該第一電阻器;其中,該鉗位元件被配置以從該第一電阻器接收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一電流,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一參考電壓,並且將該參考電壓輸出到一調壓器。
  3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系統控制器,其中:該調壓器包括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包括一第四電晶體端子、一第五電晶體端子和一第六電晶體端子,該第六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一第二電阻器;該第四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鉗位組件;以及該鉗位元件被配置以將該第四電晶體端子偏置為該參考電壓以在該第五電晶體端子處產生一供電電壓。
  37. 一種用於調整電源變換系統的方法,該電源變換系統包括具有一控制器端子的一系統控制器,該方法包括:產生與該控制器端子相關聯的一控制器電壓,該控制器端子被耦合到一第一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端子,該第一電晶體包括一第二電晶體端子和一第三電晶體端子,該第三電晶體端子被耦合到該電源變換系統的一初級繞組; 產生與該控制器電壓相關聯的一電流,該電流流經耦合到該控制器端子的一電阻器;至少基於與該電流相關聯的資訊產生一參考電壓;以及將該參考電壓輸出給一調壓器。
TW102112122A 2012-12-21 2013-04-03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TWI483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4309.4A CN103066852B (zh) 2012-12-21 2012-12-21 用于源极切换和电压生成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7258A true TW201427258A (zh) 2014-07-01
TWI483533B TWI483533B (zh) 2015-05-01

Family

ID=4810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2122A TWI483533B (zh) 2012-12-21 2013-04-03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9071151B2 (zh)
CN (1) CN103066852B (zh)
TW (1) TWI4835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8342B2 (en) 2008-10-21 2013-07-16 On-Bright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ant voltage mode and constant current mode in flyback power converters with primary-side sensing and regulation
CN102769383B (zh) 2011-05-05 2015-02-04 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利用初级侧感测和调整进行恒流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81256B (zh) 2011-11-15 2016-02-03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各种操作模式中的恒流控制的led照明系统和方法
CN103368400B (zh) 2012-03-31 2015-02-18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恒压控制和恒流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90531B (zh) 2012-07-24 2015-05-27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源变换系统的电流控制的系统
CN103024994B (zh) * 2012-11-12 2016-06-01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使用triac调光器的调光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066852B (zh) 2012-12-21 2016-02-24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源极切换和电压生成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56900B (zh) 2014-04-23 2017-08-11 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电源变换系统中的输出电流调节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57634B (zh) 2014-04-25 2017-07-07 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090766B2 (en) * 2015-11-11 2018-10-0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Reusing electromagnetic energy from a voltage converter downhole
US10027165B2 (en) * 2016-06-20 2018-07-17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secondary side to primary side communication
CN106230238B (zh) * 2016-08-11 2018-10-30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开关电源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开关电源系统
CN106374733B (zh) * 2016-10-28 2019-04-16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快速启动的系统
US10153702B2 (en) * 2017-02-07 2018-12-1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using a single pin for both input voltage sensing and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charging
CN107196511B (zh) 2017-03-30 2019-07-05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功率变换器的控制器和方法
CN107645804A (zh) 2017-07-10 2018-01-30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led开关控制的系统
CN107682953A (zh) 2017-09-14 2018-02-09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Led照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95730B (zh) 2017-11-30 2020-01-07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与triac调光器有关的基于阶段的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00685B (zh) 2017-12-28 2020-01-07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可控硅开关控制的led照明系统
CN109922564B (zh) 2019-02-19 2023-08-29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triac驱动的电压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11600473A (zh) * 2019-05-28 2020-08-28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芯片高压启动电路
CN110493913B (zh) 2019-08-06 2022-02-01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可控硅调光的led照明系统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0831295B (zh) 2019-11-20 2022-02-25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可调光led照明系统的调光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831289B (zh) 2019-12-19 2022-02-15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Led驱动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和供电控制模块
CN111031635B (zh) 2019-12-27 2021-11-30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led照明系统的调光系统及方法
CN111432526B (zh) 2020-04-13 2023-02-21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led照明系统的功率因子优化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1271A (en) 1982-02-16 1984-09-11 Rca Corporation Self-regulating saturating core television receiver power supply
US4887199A (en) * 1986-02-07 1989-12-12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Start circuit for generation of pulse width modulated switching pulses for switch mode power supplies
US5089947A (en) * 1990-06-29 1992-02-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circuit featuring minimum parts count
JPH0680385U (ja) * 1993-04-27 1994-11-08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5506764A (en) * 1994-01-31 1996-04-09 Astec International, Ltd. Electrical power converter with step-gapped transformer
JP2900876B2 (ja) * 1996-03-19 1999-06-02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電源装置
US5602724A (en) * 1996-04-23 1997-02-11 Power Integrations, Inc. Low-cost, high-voltage, flyback power supply
US5757627A (en) 1996-05-01 1998-05-26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Isolated power conversion with master controller in secondary
FI113918B (fi) * 1997-01-07 2004-06-30 Salcomp Oy Ensiosäätöinen hakkuriteholähde
US5812383A (en) 1997-07-31 1998-09-22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Low power stand-by for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circuit with burst mode operation
US6768655B1 (en) * 2003-02-03 2004-07-27 System General Corp. Discontinuous mode PFC controller having a power saving modulato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6853563B1 (en) 2003-07-28 2005-02-08 System General Corp. Primary-side controlled flyback power converter
US6972969B1 (en) 2004-08-19 2005-12-06 Iwat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urrent limit with primary side sensing
US7616459B2 (en) * 2005-12-07 2009-11-10 Active-Semi,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rimary feedback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US7635956B2 (en) * 2006-01-06 2009-12-22 Active-Semi, Inc. Primary side constant output voltage controller
GB2438464A (en) 2006-05-23 2007-11-28 Cambridge Semiconductor Ltd Regulating the output of a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FR2906654B1 (fr) * 2006-09-29 2010-02-26 Schneider Toshiba Inverter Europe Sas Systeme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a decoupage et variateur de vitesse comportant un tel systeme.
US7529105B1 (en) 2006-11-03 2009-05-05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 power converter to operate with or without burst mode functionality
CN101197539B (zh) 2006-12-08 2012-03-2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
US7911808B2 (en) * 2007-02-10 2011-03-22 Active-Semi, Inc. Primary side constant output current controller with highly improved accuracy
US7869229B2 (en) 2007-04-23 2011-01-11 Active-Semi, Inc. Compensating for cord resistance to maintain constant voltage at the end of a power converter cord
CN201087939Y (zh) * 2007-10-19 2008-07-16 英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式电源转换器电路的改良构造
AT506273B1 (de) * 2007-12-20 2012-03-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chaltwandlers
CN101515756B (zh) 2008-02-18 2011-11-23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多种模式的用于高效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US7911814B2 (en) * 2008-05-30 2011-03-22 Active-Semi, Inc. Constant current and voltage controller in a three-pin package with dual-use power pin
US8125798B2 (en) * 2008-07-01 2012-02-28 Active-Semi, Inc. Constant current and voltage controller in a three-pin package operating in critical conduction mode
GB201007144D0 (en) * 2010-04-29 2010-06-09 Texas Instr Cork Ltd Flyback converter switched magnetic sense for output regulation & line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102624237B (zh) 2011-02-01 2015-09-16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反激式电源变换器的动态阈值调节的系统和方法
EP2525480A1 (en) 2011-05-20 2012-11-21 Nxp B.V. Power converter with an rcd clamp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3368400B (zh) * 2012-03-31 2015-02-18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恒压控制和恒流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66852B (zh) * 2012-12-21 2016-02-24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源极切换和电压生成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00993B (zh) 2012-12-21 2017-07-21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源极切换和电压生成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65273B (zh) 2014-07-09 2017-06-30 深圳市芯华国创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恒流led驱动的线电压补偿电路
CN107396498B (zh) 2015-09-14 2019-07-23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中的电流调节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30238B (zh) 2016-08-11 2018-10-30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开关电源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开关电源系统
CN107196511B (zh) 2017-03-30 2019-07-05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功率变换器的控制器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6852A (zh) 2013-04-24
US20170324340A1 (en) 2017-11-09
CN103066852B (zh) 2016-02-24
US10944325B2 (en) 2021-03-09
US10256734B2 (en) 2019-04-09
US9071151B2 (en) 2015-06-30
US20150318789A1 (en) 2015-11-05
US9712065B2 (en) 2017-07-18
TWI483533B (zh) 2015-05-01
US20140177280A1 (en) 2014-06-26
US20190326820A1 (en) 2019-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533B (z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US7518352B2 (en) Bootstrap clamping circuit for DC/DC regulators and method thereof
CN111665891B (zh) 用于控制低压差稳压器的系统和方法
JP5923919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アナログスイッチの制御方法
US9966941B2 (en) Wide input range, low output voltage power supply
CN112075024A (zh) 自偏置理想二极管电路
US20110057633A1 (en) Load driving circuit
US9490800B2 (en) Control circuit of semiconductor switching element
US9772647B2 (en) Powering of a charge with a floating node
CN112152392B (zh) 交流发电机以及整流装置
JP6757608B2 (ja) 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を備えたパワー半導体回路、および半導体ブリッジ回路装置
JP2008193283A (ja) 整流装置
US9246379B1 (en) Current limit protection circuits for use with depletion MOSFET
US20210152178A1 (en) Logic circuit and circuit chip
TW201828582A (zh) 返馳式電源供應電路及其二次側控制電路
JP2003198277A (ja) Mosトランジスタ出力回路
CN104600993A (zh) 用于源极切换和电压生成的系统和方法
JP7332831B1 (ja) 制御回路及び整流回路
WO2023032413A1 (ja) 半導体装置
KR101103595B1 (ko) 전원 공급 장치
US9941803B1 (en) Controller IC device for a switched mode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ntroller IC device of a switched mode power converter
JP6468049B2 (ja) 内部電源回路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TW202335427A (zh) D類放大器驅動電路
JP2022067607A (ja) 交流発電機及びその整流器
TWM467252U (zh) 電壓整流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