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5766A - 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25766A TW201425766A TW101150487A TW101150487A TW201425766A TW 201425766 A TW201425766 A TW 201425766A TW 101150487 A TW101150487 A TW 101150487A TW 101150487 A TW101150487 A TW 101150487A TW 201425766 A TW201425766 A TW 20142576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ing
- spacer
- holding surface
- spacers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該調整型間隔子係包含: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該第一構件一端面具有一凹槽,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一保持面,該凹槽具有內螺紋,該第二構件一端面凸設凸塊,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二保持面,該凸塊具有與該內螺紋相螺合的外螺紋,該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藉由該內螺紋與外螺紋相互螺合,以調整該第一保持面與第二保持面的間距。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為一種傳動元件,尤指一種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
由於線性傳動元件產品在現代產業的運用範圍愈來愈廣泛,各種線性傳動元件產品已經廣泛地進入人類生活、加工工廠與高科技設備之內,例如:線性滑軌、滾動體螺桿、滾柱螺桿等等;特別是一般大型精密機具之中更安裝有大大小小的不同滾動體螺桿或線性滑軌系統,雖然線性傳動元件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消費使用者仍然需要技術不斷的提昇,因此也產生許多仍待開發的問題,特別是在許多需要較穩定、安靜的高精密製造產業機具領域更不斷有研發改進的聲浪,故目前線性傳動元件若干技術盲點極待人士再加研發改善。
目前一般具有間隔子的線性傳動元件(例如:滾動體螺桿、滾柱螺桿或線性滑軌)之滾動軌道(3)中,其滾動體(1)與間隔子(2)的排列如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在各滾動體(1)之間配設有間隔子(2)作為消除碰撞磨擦及噪音的元件,而間隔子(2)產品大多被要求小型化、單材質、一體化、單尺寸,但是由於下列原因造成其不實用:由於線性傳動元件在置入大量滾動體(1)時,必須讓滾動體(1)之間所預留的空隙縮到最小,因為這樣才能防止間隔子(2)因為滾動體(1)預留空隙集中時,形成足以讓間隔子(2)橫倒的空間,而使間隔子(2)產生傾倒,而使間隔子(2)與滾動軌道(3)產生干涉,故預防的方法就是將滾動體(1)集中後的間隙縮到最小,才能讓滾動體(1)滾動更加順暢(滾動體不會卡死在系統內)。然而,要使滾動體(1)集中後的間隙縮到最小,目前常用的作法係使用不同厚度的間隔子來調整,但不同厚度的間隔子需要不同儲位來管理,故會增加倉儲管理成本;於裝配時裝配人員還必須一一分辨各間隔子的尺寸才能進行裝配,因此延長了裝配時間;而不同尺寸的間隔子必須使用不同模具來製造,且模具長時間使用後,其模具的精度就會產生偏差,使得各間隔子的尺寸與原本設定的尺寸不相同,即失去原本的用意;故不同尺寸的間隔子於製造、倉儲管理及裝配時都相當不方便,相對也增加成本。
目前一般具有間隔子的線性傳動元件(例如:滾動體螺桿、滾柱螺桿或線性滑軌)之滾動軌道(3)中,其滾動體(1)與間隔子(2)的排列如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在各滾動體(1)之間配設有間隔子(2)作為消除碰撞磨擦及噪音的元件,而間隔子(2)產品大多被要求小型化、單材質、一體化、單尺寸,但是由於下列原因造成其不實用:由於線性傳動元件在置入大量滾動體(1)時,必須讓滾動體(1)之間所預留的空隙縮到最小,因為這樣才能防止間隔子(2)因為滾動體(1)預留空隙集中時,形成足以讓間隔子(2)橫倒的空間,而使間隔子(2)產生傾倒,而使間隔子(2)與滾動軌道(3)產生干涉,故預防的方法就是將滾動體(1)集中後的間隙縮到最小,才能讓滾動體(1)滾動更加順暢(滾動體不會卡死在系統內)。然而,要使滾動體(1)集中後的間隙縮到最小,目前常用的作法係使用不同厚度的間隔子來調整,但不同厚度的間隔子需要不同儲位來管理,故會增加倉儲管理成本;於裝配時裝配人員還必須一一分辨各間隔子的尺寸才能進行裝配,因此延長了裝配時間;而不同尺寸的間隔子必須使用不同模具來製造,且模具長時間使用後,其模具的精度就會產生偏差,使得各間隔子的尺寸與原本設定的尺寸不相同,即失去原本的用意;故不同尺寸的間隔子於製造、倉儲管理及裝配時都相當不方便,相對也增加成本。
基於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點,本發明人經過研究改良後,終有確能達成以下發明之目的之發明誕生。
即,本發明目的在於,研發一種可調式間隔子,使滾動體與間隔子之間的間隙縮至最小。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為一種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係包含:
一長軸;
一移動體,係設於該長軸,且可相對該長軸往復運行;
一滾動模組,其容設於該長軸與移動體之間,該滾動模組係包含:複數滾動體、複數固定型間隔子及一個以上調整型間隔子,該固定型間隔子及調整型間隔子係分別設置於該滾動體之間,該固定型間隔子具有兩分別與兩該滾動體相對設置的保持面;該調整型間隔子係包含: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該第一構件一端面具有一凹槽,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一保持面,該凹槽具有內螺紋,該第二構件一端面凸設凸塊,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二保持面,該凸塊具有與該內螺紋相螺合的外螺紋,該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藉由該內螺紋與外螺紋相互螺合,以調整該第一保持面與第二保持面的間距。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實施方式說明及圖式,然而此實施方式及圖式僅供說明及參考用,而非用以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制者。
即,本發明目的在於,研發一種可調式間隔子,使滾動體與間隔子之間的間隙縮至最小。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為一種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係包含:
一長軸;
一移動體,係設於該長軸,且可相對該長軸往復運行;
一滾動模組,其容設於該長軸與移動體之間,該滾動模組係包含:複數滾動體、複數固定型間隔子及一個以上調整型間隔子,該固定型間隔子及調整型間隔子係分別設置於該滾動體之間,該固定型間隔子具有兩分別與兩該滾動體相對設置的保持面;該調整型間隔子係包含: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該第一構件一端面具有一凹槽,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一保持面,該凹槽具有內螺紋,該第二構件一端面凸設凸塊,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二保持面,該凸塊具有與該內螺紋相螺合的外螺紋,該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藉由該內螺紋與外螺紋相互螺合,以調整該第一保持面與第二保持面的間距。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實施方式說明及圖式,然而此實施方式及圖式僅供說明及參考用,而非用以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制者。
以下茲配合圖式列舉一較佳實施例,用以對本發明之組成構件及功效作進一步說明,其中各圖式之簡要說明如下: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的系統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的組合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固定型間隔子及滾動體構成一滾動模組的系統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系統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組合圖。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一。
第七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二。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1)的圖式,該調整型間隔子(1)係包含:第一構件(11)及第二構件(12),該第一構件(11)一端面具有一凹槽(112),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滾動體(3)設置的第一保持面(111),該凹槽(112)具有內螺紋(1121),該第二構件(12)一端面凸設凸塊(122),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滾動體(3)設置的第二保持面(121),該凸塊(122)具有與該內螺紋(1121)相螺合的外螺紋(1221),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藉由該內螺紋(1121)與外螺紋(1221)相互螺合,以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另於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分別設有第一通孔(113)與第二通孔(123),該第一通孔(113)與第二通孔(123)主要提供潤滑油儲存或流通於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另外,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係分別設有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主要功能在於:當該調整型間隔子(1)置入傳動元件,因空間限制的關係並無法用手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而要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時,只要藉由兩針狀的工具分別插設於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並朝不同方向撥動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使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相對旋轉,即可達到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之效果;
再者,該調整型間隔子(1)係搭配複數個固定型間隔子(2)一起設置於複數滾動體(3)之間,而構成一滾動模組(100),如第三圖至第六圖所示;而該固定型間隔子(2)具有兩分別與兩該滾動體(3)相對設置的保持面(21),兩該保持面(21)的間距(L)是無法調整的,但每個固定型間隔子(2)的兩該保持面(21)的間距(L)不一定都一樣,有可能有製造上的誤差而不同,且該固定型間隔子(2)另設有貫穿兩該保持面(21)的通孔(22),該通孔(22)主要提供潤滑油儲存或流通於兩該保持面(21)之間;而該調整型間隔子(1)主要是要消除固定型間隔子(2)與滾動體(3)之間能讓間隔子(1)、(2)傾倒的間隙,因為前述有提及,該固定型間隔子(2)的兩保持面(21)間距(L)是不變的,故假設到最後一顆固定型間隔子(2)放置於兩滾動體(3)間無法填滿整個滾動模組(100)時,就需藉由該調整型間隔子(1)來相對兩該滾動體的間距來調整適合的厚度置入,以填滿整個滾動模組(100),讓滾動體(3)與間隔子(1)、(2)之間無能讓間隔子(1)、(2)傾倒的間隙存在,通常該調整型間隔子(1)於滾動模組(100)的數量只需一至三個即可,本實施例係舉一個為例。
另請參閱第四圖至第七圖所示,係為本較佳實施例將該滾動模組應用於滾珠螺桿(亦可使用於軸承、線性滑軌、滾柱螺桿等傳動元件),而該滾珠螺桿,係包含:一長軸(4),其為長條狀結構,於外緣表面設有螺旋狀之滾動溝(41);一移動體(5),係具有供該長軸(4)穿設之穿孔(51),該穿孔(51)的內緣面設有相對該滾動溝(41)的滾動槽(511),該滾動溝(41)與滾動槽(511)係構成一負荷路徑(90),且該移動體(5)於外徑表面設有複數個安裝孔(52),該安裝孔(52)係與該滾動槽(511)銜接;複數迴流元件(6),於本實施例其為L型,該迴流元件(6)具有一半迴流道(61),該迴流元件(6)係設置於該安裝孔(52),且兩迴流元件(6)的兩半迴流道(61)係相互銜接(如第七圖所示)構成一迴流道,該迴流道的兩端係分別與該負荷路徑(90)的兩端銜接,而構成一循環路徑,該循環路徑係提供該滾動模組(100)容置,藉由該滾動模組(100)的設置讓該長軸(4)與移動體(5)相對運行時的能源消耗降低,以達到環保的訴求。
最後,請參閱第六圖至第七圖所示,於該滾動體(3)與固定型間隔子(2)差不多佈滿整個循環路徑時,且兩該滾動體(3)間的間距並無法利用該固定型間隔子(2)填滿或無法置入該固定型間隔子(2)時,可先量測該間距大小,先行旋轉該調整型間隔子(1)的第一構件(11)或第二構件(12)來調整其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符合該間距,即可將該調整型間隔子(1)置入該間距中,或者,先將該調整型間隔子(1)之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調整至小於兩該滾動體(3)的間距後,再將該調整型間隔子(1)置入兩該滾動體(3)間,而後,藉由兩針狀的工具分別插設於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並朝不同方向撥動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使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相對旋轉,即可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至符合兩該滾動體(3)的間距,而第六圖所顯示的是該調整型間隔子(1)的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為最大的態樣,第七圖則為該調整型間隔子(1)的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為最小的態樣,藉此,來達到填滿整個循環路徑的訴求,以避免該固定型間隔子(2)於運行中發生傾倒,而造成傳動元件運行不順暢,嚴重則發生卡死無法運性的問題。
綜所上述,所以本發明之『具有產業之可利用性』應已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在本案實施例所揭露出的特徵技術,於申請之前並未曾見於諸刊物,亦未曾被公開使用,不但具有如上所述功效增進之事實,更具有不可輕忽的附加功效,是故,本發明的『新穎性』以及『進步性』都已符合專利法規,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祈請惠予審查並早日賜准專利,實感德便。
以上所述實施例之揭示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故舉凡數值之變化與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發明之範疇。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的系統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的組合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固定型間隔子及滾動體構成一滾動模組的系統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系統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組合圖。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一。
第七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二。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1)的圖式,該調整型間隔子(1)係包含:第一構件(11)及第二構件(12),該第一構件(11)一端面具有一凹槽(112),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滾動體(3)設置的第一保持面(111),該凹槽(112)具有內螺紋(1121),該第二構件(12)一端面凸設凸塊(122),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滾動體(3)設置的第二保持面(121),該凸塊(122)具有與該內螺紋(1121)相螺合的外螺紋(1221),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藉由該內螺紋(1121)與外螺紋(1221)相互螺合,以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另於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分別設有第一通孔(113)與第二通孔(123),該第一通孔(113)與第二通孔(123)主要提供潤滑油儲存或流通於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另外,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係分別設有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主要功能在於:當該調整型間隔子(1)置入傳動元件,因空間限制的關係並無法用手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而要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時,只要藉由兩針狀的工具分別插設於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並朝不同方向撥動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使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相對旋轉,即可達到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之效果;
再者,該調整型間隔子(1)係搭配複數個固定型間隔子(2)一起設置於複數滾動體(3)之間,而構成一滾動模組(100),如第三圖至第六圖所示;而該固定型間隔子(2)具有兩分別與兩該滾動體(3)相對設置的保持面(21),兩該保持面(21)的間距(L)是無法調整的,但每個固定型間隔子(2)的兩該保持面(21)的間距(L)不一定都一樣,有可能有製造上的誤差而不同,且該固定型間隔子(2)另設有貫穿兩該保持面(21)的通孔(22),該通孔(22)主要提供潤滑油儲存或流通於兩該保持面(21)之間;而該調整型間隔子(1)主要是要消除固定型間隔子(2)與滾動體(3)之間能讓間隔子(1)、(2)傾倒的間隙,因為前述有提及,該固定型間隔子(2)的兩保持面(21)間距(L)是不變的,故假設到最後一顆固定型間隔子(2)放置於兩滾動體(3)間無法填滿整個滾動模組(100)時,就需藉由該調整型間隔子(1)來相對兩該滾動體的間距來調整適合的厚度置入,以填滿整個滾動模組(100),讓滾動體(3)與間隔子(1)、(2)之間無能讓間隔子(1)、(2)傾倒的間隙存在,通常該調整型間隔子(1)於滾動模組(100)的數量只需一至三個即可,本實施例係舉一個為例。
另請參閱第四圖至第七圖所示,係為本較佳實施例將該滾動模組應用於滾珠螺桿(亦可使用於軸承、線性滑軌、滾柱螺桿等傳動元件),而該滾珠螺桿,係包含:一長軸(4),其為長條狀結構,於外緣表面設有螺旋狀之滾動溝(41);一移動體(5),係具有供該長軸(4)穿設之穿孔(51),該穿孔(51)的內緣面設有相對該滾動溝(41)的滾動槽(511),該滾動溝(41)與滾動槽(511)係構成一負荷路徑(90),且該移動體(5)於外徑表面設有複數個安裝孔(52),該安裝孔(52)係與該滾動槽(511)銜接;複數迴流元件(6),於本實施例其為L型,該迴流元件(6)具有一半迴流道(61),該迴流元件(6)係設置於該安裝孔(52),且兩迴流元件(6)的兩半迴流道(61)係相互銜接(如第七圖所示)構成一迴流道,該迴流道的兩端係分別與該負荷路徑(90)的兩端銜接,而構成一循環路徑,該循環路徑係提供該滾動模組(100)容置,藉由該滾動模組(100)的設置讓該長軸(4)與移動體(5)相對運行時的能源消耗降低,以達到環保的訴求。
最後,請參閱第六圖至第七圖所示,於該滾動體(3)與固定型間隔子(2)差不多佈滿整個循環路徑時,且兩該滾動體(3)間的間距並無法利用該固定型間隔子(2)填滿或無法置入該固定型間隔子(2)時,可先量測該間距大小,先行旋轉該調整型間隔子(1)的第一構件(11)或第二構件(12)來調整其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符合該間距,即可將該調整型間隔子(1)置入該間距中,或者,先將該調整型間隔子(1)之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調整至小於兩該滾動體(3)的間距後,再將該調整型間隔子(1)置入兩該滾動體(3)間,而後,藉由兩針狀的工具分別插設於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並朝不同方向撥動該第一撥動槽(114)與第二撥動槽(124),使該第一構件(11)與第二構件(12)相對旋轉,即可調整該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的間距(D)至符合兩該滾動體(3)的間距,而第六圖所顯示的是該調整型間隔子(1)的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為最大的態樣,第七圖則為該調整型間隔子(1)的第一保持面(111)與第二保持面(121)之間的間距(d)為最小的態樣,藉此,來達到填滿整個循環路徑的訴求,以避免該固定型間隔子(2)於運行中發生傾倒,而造成傳動元件運行不順暢,嚴重則發生卡死無法運性的問題。
綜所上述,所以本發明之『具有產業之可利用性』應已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在本案實施例所揭露出的特徵技術,於申請之前並未曾見於諸刊物,亦未曾被公開使用,不但具有如上所述功效增進之事實,更具有不可輕忽的附加功效,是故,本發明的『新穎性』以及『進步性』都已符合專利法規,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祈請惠予審查並早日賜准專利,實感德便。
以上所述實施例之揭示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故舉凡數值之變化與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發明之範疇。
(1)...滾動體
(2)...間隔子
(3)...滾動軌道
(1)...調整型間隔子
(11)...第一構件
(111)...第一保持面
(112)...凹槽
(1121)...內螺紋
(113)...第一通孔
(114)...第一撥動槽
(12)...第二構件
(121)...第二保持面
(122)...凸塊
(1221)...外螺紋
(123)...第二通孔
(124)...第二撥動槽
(2)...固定型間隔子
(21)...保持面
(22)...通孔
(3)...滾動體
(4)...長軸
(41)...滾動溝
(5)...移動體
(51)...穿孔
(511)...滾動槽
(52)...安裝孔
(90)...負荷路徑
(6)...迴流元件
(61)...半迴流道
(100)...滾動模組
(d、D、L)...間距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的系統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的組合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固定型間隔子及滾動體構成一滾動模組的系統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系統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組合圖。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一。
第七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二。
第八圖係為習知技術滾動體與間隔子裝設於傳動元件之滾動軌道之態樣。
第九圖係為習知技術間隔子傾倒之狀態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的組合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調整型間隔子、固定型間隔子及滾動體構成一滾動模組的系統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系統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組合圖。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一。
第七圖係為本發明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的軸方向剖視圖二。
第八圖係為習知技術滾動體與間隔子裝設於傳動元件之滾動軌道之態樣。
第九圖係為習知技術間隔子傾倒之狀態圖。
(1)...調整型間隔子
(11)...第一構件
(112)...凹槽
(1121)...內螺紋
(113)...第一通孔
(114)...第一撥動槽
(12)...第二構件
(121)...第二保持面
(122)...凸塊
(1221)...外螺紋
(123)...第二通孔
(124)...第二撥動槽
Claims (3)
- 一種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係包含:
一長軸;
一移動體,係設於該長軸,且可相對該長軸往復運行;
一滾動模組,其容設於該長軸與移動體之間,該滾動模組係包含:複數滾動體、複數固定型間隔子及一個以上調整型間隔子,該固定型間隔子及調整型間隔子係分別設置於該滾動體之間,該固定型間隔子具有兩分別與兩該滾動體相對設置的保持面;該調整型間隔子係包含: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該第一構件一端面具有一凹槽,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一保持面,該凹槽具有內螺紋,該第二構件一端面凸設凸塊,另一端面具有一相對該滾動體設置的第二保持面,該凸塊具有與該內螺紋相螺合的外螺紋,該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藉由該內螺紋與外螺紋相互螺合,以調整該第一保持面與第二保持面的間距。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其中,該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係分別設有第一撥動槽與第二撥動槽。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其中,該第一保持面與第二保持面分別設有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50487A TWI491817B (zh) | 2012-12-27 | 2012-12-27 | Having adjustable transmission element of spacer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50487A TWI491817B (zh) | 2012-12-27 | 2012-12-27 | Having adjustable transmission element of spacer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5766A true TW201425766A (zh) | 2014-07-01 |
TWI491817B TWI491817B (zh) | 2015-07-11 |
Family
ID=5172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50487A TWI491817B (zh) | 2012-12-27 | 2012-12-27 | Having adjustable transmission element of spacers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9181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715291A1 (es) * | 2017-12-01 | 2019-06-03 | Laulagun Bearings Sl | Separador perfeccionado para elementos rodantes de rodamientos |
TWI777812B (zh) * | 2021-10-13 | 2022-09-11 |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間隔子及具有該間隔子之擺線式減速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61154A (en) * | 1917-04-19 | 1918-04-02 | John Newmann | Ball-bearing. |
FR806517A (fr) * | 1935-05-18 | 1936-12-18 | Embrayage type roue-libre, à rotation dans les deux sens et blocable | |
NL99600C (zh) * | 1955-10-17 | |||
FR1332286A (fr) * | 1961-07-28 | 1963-07-12 | Rothe Erde Eisenwerk | Cages pour grandes couronnes de roulements |
JPH05126148A (ja) * | 1991-11-01 | 1993-05-21 | Nippon Thompson Co Ltd |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ツト |
TWI268999B (en) * | 2005-09-19 | 2006-12-21 | Hiwin Tech Corp | Spacer used in roller screw |
-
2012
- 2012-12-27 TW TW101150487A patent/TWI491817B/zh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715291A1 (es) * | 2017-12-01 | 2019-06-03 | Laulagun Bearings Sl | Separador perfeccionado para elementos rodantes de rodamientos |
TWI777812B (zh) * | 2021-10-13 | 2022-09-11 |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間隔子及具有該間隔子之擺線式減速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91817B (zh) | 2015-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93574B2 (en) | Ball screw with sectional circulating assemblies | |
EP2604875A1 (en) | Linear motion guide device | |
TW201425766A (zh) | 具調整型間隔子之傳動元件 | |
US10316889B2 (en) | Finite linear motion guide unit having retainer straying prevention mechanism | |
TWM510989U (zh) | 組合式軌道結構之線性模組 | |
JP6403645B2 (ja) | レンズ装置 | |
TWM464558U (zh) | 具可調整式迴流模組之滾珠螺桿 | |
TWI390124B (zh) | 具整合型保持器之線性滑軌 | |
TWI650498B (zh) | 線性傳動裝置之鋼珠間隔環 | |
TWI407027B (zh) | 具間隔子之傳動元件 | |
JP5724216B2 (ja) |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 |
TWI504824B (zh) | Spline ball screw with dustproof device | |
KR102113664B1 (ko) | 선형 전동장치의 스틸볼 스페이서 링 | |
CN206513784U (zh) | 具有润滑装置的滚珠螺杆 | |
TW201425767A (zh) | 外塞式滾珠螺桿 | |
TWI499732B (zh) | 滾珠螺桿的製造方法 | |
CN204387103U (zh) | 轴承装置 | |
JP5803220B2 (ja) | 直動案内装置 | |
TWI512217B (zh) | Ball screw with magnetic dustproof device | |
TW201226743A (en) | Ball screw with dust-proof device | |
TWM510993U (zh) | 螺桿循環式滾珠螺桿 | |
TWM542714U (zh) | 具潤滑裝置之滾珠螺桿 | |
TWM488455U (zh) | 花轂結構 | |
TWI579100B (zh) | Mobile station | |
TWI516687B (zh) | Rolling bear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