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5229A - 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及管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及管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5229A
TW201415229A TW102146559A TW102146559A TW201415229A TW 201415229 A TW201415229 A TW 201415229A TW 102146559 A TW102146559 A TW 102146559A TW 102146559 A TW102146559 A TW 102146559A TW 201415229 A TW201415229 A TW 2014152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remote
interface
mobile device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6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8739B (zh
Inventor
jian-zhi Lin
Ke-Se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Inwellcom Technology Corp
jian-zhi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wellcom Technology Corp, jian-zhi Lin filed Critical Inwellcom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TW102146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87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5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5229A/zh
Priority to US14/564,407 priority patent/US2015016893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7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1Multiprocesso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及管控方法,主要是提供使用者於一管控端透過一金鑰裝置以取得一被控端受控裝置的回饋資訊、控制權,該管控端與受控裝置皆安裝一遠端管控程式,以判斷是否可透過該金鑰裝置執行多種操作模式;該金鑰裝置可將來自於管控端的控制指令、資料傳送至該受控裝置,亦可將來自於該受控裝置的回饋資訊、控制權轉傳至管控端,俾於該管控端顯示回饋資訊與操控該受控裝置,以提升資料管理效率;另外,本發明可配合一追蹤平台透過網路取得受控裝置位置,並管控該受控裝置,以提升本發明在資料安全性上的管控能力。

Description

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及管控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管控系統,尤指一種透過點對點傳輸以監管、控制遠端行動裝置資料,又同時提供可藉由網路追蹤行動裝置的管控系統及管控方法。
近年來,行動裝置產業蓬勃發展,藉由行動裝置連結至網際網路,以取得任何使用者欲得知之資訊,使用者進一步將所取得的所有資訊於行動裝置上直接進行儲存、分享、再編輯或整合等。由此可知,行動裝置可提供使用者多種資訊管理功能,而目前市面上多數的行動裝置,皆具備各種資料管理軟體,例如電話簿、日曆行程管理、記事本等,以方便使用者可進行編輯、儲存、增加或刪除等管理。
目前,手機間的資料同步共享方法主要是透過一種數位裝置資料同步系統,讓不同手機間、手機與各種數位系統間、各種不同數位系統間進行資料共用與同步,以方便使用者管理手機資料,該數位裝置資料同步系統包括一數位裝置(手機或電腦)、一伺服器、一資料庫,該數位裝置利用一通訊協定以無線傳輸的方式與該伺服器連線,該伺服器包含有一資料管理功能,使該數位裝置可管理資料,該資料庫係透過網路與該伺服器連線,並且提供一數位裝置儲存資料,或讀取其它數位裝置之資料;前述數位裝置資料同步系統可進一步執行一種數位裝置資料同步共享方法,其主要步驟如下:   使用一WAP通訊協定將上述數位裝置(手機或電腦)連線至該伺服器,且伺服器中係具有資料管理功能;   利用該資料管理功能管理該數位裝置資料;   透過該伺服器連線前述資料庫,以將該數位裝置資料儲存於該資料庫中,並讀取其他數位裝置所儲存之資料。
雖然前述方法可提供不同數位裝置之間進行資料共用與同步,以方便使用者管理手機中的資料,然而,根據前述方法所揭露之內容,各數位裝置皆須透過網路與該伺服器連線,並且所有資料亦須透過該伺服器傳輸至該資料庫並儲存於該資料庫,據此,資料的傳輸速度將依據操作前述方法所揭露之系統之網路環境以及手機訊號強弱的限制,才足以執行前述方法所揭露之技術內容,因此,若使用者處於未具備網路通訊的環境之下,使用者並無法進行資料交換,如此一來,使用者只能在手機上,藉由小螢幕、小輸入鍵盤以不方便的方式進行資料編輯、整理,對於使用者而言,相當不便利;因此,上述之現有技術確實有待提出更佳解決方案的必要性。
有鑑於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及管控方法,透過不同裝置之間以直接連結的方式傳輸資料,並且提供具有多種操作模式的管控方法,以達到提升對行動裝置的資料管理效率及方便性之目的。
欲達上述目的所採取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前述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包括:   一管控端,係包括一處理器、一個以上的管控介面及訊號輸入、輸出埠;該處理器係分別與前述管控介面及訊號輸入、輸出埠電連接,並用以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   一金鑰裝置,包括一控制器、一訊號傳輸介面、一網路通訊模組及一記憶單元;該控制器分別與該訊號傳輸介面、該網路通訊模組、該記憶單元電連接,並具有對使用者身分認證之功能,該網路通訊模組係用以與一代表被控端的受控裝置進行訊號發送、接收,該訊號傳輸介面係用以與前述管控端的訊號輸入、輸出埠電連接,並用以傳輸資料;   一被控端,係一受控裝置,該受控裝置內具有一遠端管控程式,用以提供多種的遠端管控功能。
利用上述構造,該管控端係透過金鑰裝置接收該受控裝置所傳送的資訊,再透過該管控介面顯示畫面以供使用者觀看,同時又提供使用者在管控介面上輸入一控制訊號,透過該金鑰裝置將該控制訊號轉傳至被控端的受控裝置並執行相對應的操作模式,以前述方式可獲取位於遠端受控裝置的控制權,並且透過該金鑰裝置分別與管控端、受控裝置以點對點的無線傳輸或有線傳輸方式,提升資料管理效率及方便性。
為達上述目的所採取的又一主要技術手段係令前述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係由一金鑰裝置與一管控端連接,並由該金鑰裝置執行以下步驟:   判斷是否收到代表連接成功的一憑證;   若是,則在該管控端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後,判斷一遠端受控裝置是否連線成功;   若連線成功,則將該受控裝置傳送的一顯示資料轉移至該管控端,並將該管控端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受控裝置;   受控裝置依據該控制訊號執行相對應的一操作模式。
本發明係令該金鑰裝置與該管控端連結,並執行上述方法,且以點對點的傳輸方式與遠端的受控裝置直接連線,當使用者分別在管控端、受控裝置上啟動相對應的一遠端管控程式後,無論是透過該遠端管控程式本身所具有的安裝或免安裝任一種模式,該遠端管控程式皆提供使用者多種的遠端管控功能,例如:遠端操作受控裝置、將管控裝置上的資料遠端傳輸並儲存在受控裝置上或是接收來自受控裝置的資料、受控裝置資料的遠端備份與還原、追蹤遺失的受控裝置。
除此之外,該管控端可經由該金鑰裝置,將受控裝置傳送的資料輸送至前述管控介面播放供使用者觀看,同時,使用者又藉由前述操作設備,將輸入一代表操作模式的控制訊號,透過該金鑰裝置轉傳至該受控裝置,使得該受控裝置直接執行相對應的資料管控與處理,如此一來,即便使用者處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仍可於近端的管控端上,透過其一個以上方便操作的管控介面,以直接又快速的點對點傳輸方式,對位於遠端的受控裝置進行資料編輯、儲存備份及資訊交換、或使用受控裝置中的程式與功能等,藉此,有效提升對該受控裝置的資料管理效率及方便性。
進一步,該受控裝置若透過網路與第三方的一追蹤平台連線,藉由資料交換以隨時取得該受控裝置的位置,並且對該受控裝置發出控制訊號,以達到提升資料防護安全性的成效。而上述所指的資料或資訊可以是檔案、作業系統、應用程式軟體、訊息、通話紀錄、聯絡簿、電子郵件、裝置的設定資料等。
關於本發明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的一較佳實施例,請參考圖1與圖2所示,主要係提供使用者於一管控端透過一金鑰裝置20取得一受控裝置的回饋訊息以及控制權,該受控裝置內係具有一遠端管控程式,用以提供使用者多種與管控端相對應的遠端管控功能;本實施例中該受控裝置係指一行動裝置30;該金鑰裝置20與行動裝置30係可以透過有線/無線的方式連接。
本實施例中,該管控端係由一管控裝置10所構成,該管控裝置10具有一訊號輸入埠、一訊號輸出埠、一個以上的管控介面以及一處理器101,該訊號輸入埠、訊號輸出埠分別與管控介面電連接,該處理器101分別與該管控介面及訊號輸入埠、訊號輸出埠電連接,並用以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於本實施例中,該管控裝置10係指一電腦主機裝置或一筆記型電腦,該行動裝置30為一智慧型手機或一平板電腦。
本實施例中,該管控裝置10係具有二個管控介面,各管控介面包括一顯示設備11與一操作設備12;該顯示設備11係具有一影像訊號輸入埠,與該管控裝置10的訊號輸出埠電連接,該管控裝置10接收到由行動裝置30所傳送的回饋訊息後,將其中的影像訊號傳送至顯示設備11播放,供使用者以較大尺寸的畫面直接觀看;本實施例中該顯示設備11係指一電腦螢幕或一數位顯示器。
該操作設備12係具有一控制訊號輸出埠與該管控裝置10的訊號輸入埠電連接,該管控裝置10接收到由使用者輸入的一控制訊號後,將其相對應的操作模式,發送給該行動裝置30執行相對應的動作,透過此方式供使用者在管控端取得該行動裝置30的控制權,以方便使用者操作;本實施例中該操作設備12係包括一電腦鍵盤、一滑鼠、一手寫板、一繪圖板、一觸控裝置及一體感裝置等輸入裝置。
該金鑰裝置20係包括一控制器21、一訊號傳輸介面22、一網路通訊模組23及一記憶單元24,該控制器21分別與該訊號傳輸介面22、該網路通訊模組23、該記憶單元24電連接。
該訊號傳輸介面22係與前述管控裝置10電連接,並用以傳送、接收資料,當管控裝置10確認已經與金鑰裝置20連結,隨後,使用者便可啟動已安裝在管控裝置10中的一遠端管控程式,透過該遠端管控程式所提供的多種操作模式,提供使用者方便進行資料管控,同時該控制器21亦將傳送、接收的各暫存資料及確認資料等儲存於該記憶單元24中,可供快速的被取用;本實施例中該訊號傳輸介面22係指一USB介面、一SATA介面、一eSATA介面、一串列埠介面(例如:RS 232、RS 422、RS 485。)、一SAS介面、一SCSI介面、一IDE介面、一Thunderbolt介面、一IEEE1394介面或一Micro USB介面等訊號傳輸介面。
該網路通訊模組23係用以與該行動裝置30進行訊號發送、接收,當管控裝置10已啟動該遠端管控程式,該控制器21便透過網路通訊模組23傳送訊號至遠端的行動裝置30,以判斷是否已經與該行動裝置30連線,當確認該行動裝置30與金鑰裝置20已連線之後,除了可透過前述訊號傳輸介面22將使用者執行任一操作模式所代表的一控制訊號傳送至行動裝置30執行外,還可透過網路通訊模組23接收該行動裝置30所送出的所有回饋訊息,該金鑰裝置20與行動裝置30以此直接傳輸資料的方式提升資料管控時的效率;本實施例中,該網路通訊模組23支援的網路通訊協定係指一WiFi、一藍牙、一ZigBee、一WirelessUSB、一紅外線、一UWB、一NFC或一RFID。
關於發明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的又一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3所示,其主要構造係與前一實施例大致相同,惟本實施例中該金鑰裝置20的訊號傳輸介面22係透過一轉接器40與該行動裝置30連接;
本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30係由一處理器31分別與一訊號傳輸埠32、一行動網路模組33、一觸控顯示器34、一記憶模組35連接所組成,上述金鑰裝置20透過一轉接器40與該行動裝置30的訊號傳輸埠32電連接。因此,當行動裝置30具有傳輸大量資料至金鑰裝置20的需求時,透過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轉接器40以有線通訊協定傳輸,該行動裝置30便可以透過該訊號傳輸埠32將資料透過該轉接器40直接傳送至金鑰裝置20,以此方式可再提升資料傳送的效率;本實施例中該轉接器40係指一USB轉接頭或一eSATA轉接頭等訊號傳輸介面。
請參考圖4所示,上述金鑰裝置20除了透過轉接器40與行動裝置30連接之外,該金鑰裝置20亦可由該網路通訊模組23,與該行動裝置30的行動網路模組33透過無線的傳輸方式連結,於金鑰裝置20與行動裝置30之間進行訊號發送、接收。
關於本發明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之應用方式,請參考圖5所示,其中該金鑰裝置20係插設在一管控端的管控裝置10上使用,該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係存放於該金鑰裝置20中,提供使用者透過金鑰裝置20對一被控端的行動裝置30進行遠端管控,當使用者透過操作設備12啟動管控裝置10的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後,該金鑰裝置20係與位於遠端的行動裝置30建立連結,並且該行動裝置30亦自動執行相應的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使用者一方面透過操作設備12執行各種操作模式,另一方面透過顯示設備11直接觀看行動裝置30的執行畫面,以達到即時管控行動裝置30的目的,且各種操作模式包括有程式控制、資料管理、遠端追蹤管控、遠端網路分享、產生警示等模式,以達到直接由管控端控制受控裝置中所使用的程式或者直接使用管控端的程式功能的功效。
再者,遠端追蹤管控模式係由該管控裝置10與行動裝置30分別透過網路與第三方的一追蹤平台50連線,藉由資料交換以隨時取得該行動裝置30的位置及資訊,並且對行動裝置30發送控制訊號,以達到提升資料防護的安全性;本實施例中該追蹤平台50係指一追蹤伺服器。
於本實施例中,該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進一步包括一安裝模式與一免安裝模式,該安裝模式係指當管控裝置10與該金鑰裝置20連接後,位於金鑰裝置20中的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會先安裝到管控裝置10,再由管控裝置10自動執行該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以進行行動裝置30的管控操作,安裝後的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會常駐在管控裝置10上,不會因為金鑰裝置20與管控裝置10終止連接而移除,因此當使用者將金鑰裝置20與一台已經安裝過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的管控裝置10連接時,常駐於該管控裝置10上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會自動執行;
該免安裝模式,係指當管控裝置10與該金鑰裝置20連接後,由該金鑰裝置20自動執行該遠端管控程式,以進行行動裝置30的管控操作,不需要任何安裝動作,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不會存在於管控裝置10上;因此,上述免安裝模式的主要目的係令本發明可具有隨身攜帶的功效,讓使用者有需要操作位於遠端的行動裝置30(例如追蹤遺失的手機)時,僅需要將該金鑰裝置20連接到任何一台電腦設備,便能達到直接進行遠端追蹤的目的。
當遠端管控程式存放於該行動裝置30上,如圖5所示,管控程式係用以協助完成本遠端管控系統運作的軟體。在本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30上的遠端管控程式(被控端)和管控裝置10上的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是行動裝置30與管控裝置10之間傳輸、溝通及對話的窗口,而金鑰裝置20正是負責在兩窗口之間傳遞對話(管控訊息與資料)的橋樑。
請參閱圖6所示,由上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應用方式,可歸納出遠端行動裝置的管控方法,主要係透過上述管控裝置10與該金鑰裝置20構成電連接,並且該方法係由金鑰裝置20執行以下步驟:   是否為一安裝模式;   若是安裝模式,則判斷是否收到代表與該管控裝置10連接成功的一憑證(S101);   若收到憑證,則在該管控裝置10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S102)後,判斷該遠端行動裝置30是否連線成功(S103);   若連線成功,則將該行動裝置30傳送代表桌面上任一程式的一顯示資料轉移並送至管控裝置10的顯示設備11顯示,將該管控裝置10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行動裝置30(S104)以使用該行動裝置30的任何受管控程式;   依據收到該控制訊號以執行相對應的一操作模式,而在該管控裝置10與該行動裝置30之間進行與該操作模式相應的控制動作及資料傳輸(S105),以提升將行動裝置30資料於管控裝置10上處理的效率;   若未收到代表與該管控裝置10連接成功的憑證,則繼續回到「判斷是否收到代表與該管控裝置10連接成功的一憑證(S101)」之步驟;   若該遠端行動裝置30未連線成功,則繼續回到「判斷該遠端行動裝置30是否連線成功(S103)」之步驟;   若非安裝模式,則判斷是否收到代表與該管控裝置10連接成功的一憑證,若收到憑證,則在該金鑰裝置20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後,繼續回到「判斷該遠端行動裝置30是否連線成功(S103)」之步驟。
當上述遠端行動裝置的管控方法執行該免安裝模式時,其主要係透過上述管控裝置10與該金鑰裝置20構成電連接後,由金鑰裝置20判斷是否收到代表與該管控裝置10連接成功的一憑證;若收到憑證,則直接在該金鑰裝置20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後,判斷該遠端行動裝置30是否連線成功;
於上述步驟中,透過管控裝置10輸入一代表操作模式的控制訊號,並且透過該金鑰裝置20轉傳至該行動裝置30,使得該行動裝置30直接執行相對應的資料管控與處理;或者再由該行動裝置30將資料透過金鑰裝置20轉傳至該管控裝置10,以達到資料可在不同裝置之間互相傳送、儲存備份、還原資料的目的;請參閱圖7所示,其中當使用者欲執行的操作模式為資料管理模式時,該金鑰裝置20在執行「將該管控裝置10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行動裝置30(S104)」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   判斷該控制訊號是否為一傳送指令(S201);若是,則將已在管控裝置10上預選好的資料傳送至管控裝置10、金鑰裝置20或行動裝置30(S202);若否,則回到「判斷該控制訊號是否為一傳送指令(S201)」之步驟;   判斷控制訊號是否為一備份指令(S203);若是,則取得已管控裝置10、金鑰裝置20或行動裝置30上預選部份或全部的資料內容,位於近端管控裝置10的一儲存單元上、金鑰裝置20的記憶單元24或行動裝置30上儲存備份(S204);若否,則回到「判斷控制訊號是否為一備份指令(S203)」之步驟;   判斷控制訊號是否為一還原指令(S205);若是,則將於管控裝置10、金鑰裝置20或行動裝置30上已儲存備份的資料,回傳至管控裝置10、金鑰裝置20或行動裝置30供還原再使用(S206);若否,則回到「判斷控制訊號是否為一還原指令(S205)」之步驟。
進一步,當使用者欲執行的操作模式為遠端追蹤管控模式時,係由該管控裝置10與行動裝置30分別透過網路與前述追蹤平台50連線,如圖5與8所示,其中當該金鑰裝置20執行「將該管控裝置10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行動裝置30(S104)」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   當接收到的控制訊號為一追蹤指令(S301)時;   判斷是否與遠端的行動裝置30連線成功(S302);   當連線成功,則配合管控裝置10執行即時追蹤管控(S303);   同時透過控制行動裝置30可以接收遠端攝影畫面(S304)、接收遠端行動裝置30的定位資訊(S305)、變更遠端行動裝置30的密碼及清除內容(S306)、控制遠端行動裝置30裝置發出警示(S307)、控制遠端行動裝置30裝置上鎖(S308);   若與遠端行動裝置30連線未成功,則透過該追蹤平台50與遠端行動裝置30連線(S309);以及回到配合管控裝置10執行即時追蹤管控(S303)步驟。
另外,由於上述行動裝置30係可透過該行動網路模組33與網路連線,因此該管控裝置10可透過行動裝置30間接與網路連線,因此當使用者欲執行的操作模式為遠端網路分享模式時,如圖9所示,其中當該金鑰裝置20執行「將該管控裝置10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行動裝置30(S104)」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   當接收到的控制訊號為一網路分享指令(S401);   判斷遠端行動裝置30是否已連接上網路(S402);   若是,則取得遠端行動裝置30由網路所取得的即時資訊(S403),將行動裝置30當做間接與網路連結的熱點使用;若否,則回到「判斷遠端行動裝置30是否已連接上網路(S402)」之步驟。
請參閱圖10所示,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提供一種產生警示的操作模式,主要目的係於防止使用者的行動裝置30遺失、遭竊,當使用者欲找尋行動裝置30時可透過管控行動裝置30發出一代表產生警示模式的控制訊號,因此透過前述金鑰裝置20執行「將該管控裝置10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行動裝置30(S104)」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   當收到該控制訊號後,判斷該控制訊號是否為一設定警示指令(S501);   若判斷該控制訊號是一設定警示指令時,則透過該管控裝置10設定一限定距離(S502);   當遠端行動裝置30的距離超過該限定距離(S503);   令該管控裝置10與行動裝置30自動產生警示訊息(S504),該警示訊息可為一影像顯示或一聲音警報;   若該控制訊號非一設定警示指令時,則回到「判斷該控制訊號是否為一設定警示指令(S501)」之步驟。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透過該金鑰裝置20與該管控裝置10連結,並且搭配使用者的行動裝置30使用,由金鑰裝置20居中轉傳資料或資訊、控制訊號等,而上述所指的資料或資訊可以是檔案、作業系統、應用程式軟體、訊息、通話紀錄、聯絡簿、電子郵件、裝置的設定資料等,並且該管控裝置10與行動裝置30皆安裝有遠端管控程式,因此使用者可透過該遠端管控程式選擇欲執行的操作模式,並且發送與操作模式相對的控制訊號給金鑰裝置20,當該金鑰裝置20收到來自於管控裝置10的控制指令、資料後,便將其轉傳至該行動裝置30上,亦可透過金鑰裝置20將來自於該行動裝置30的所有資訊轉傳至管控裝置10,以此點對點的傳輸方式提升資料傳輸速度及管理效率,同時又配合前述追蹤平台50,達到提升使用的方便性及資料的安全性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存放在一金鑰裝置中的遠端管控程式,可以安裝或免安裝的在一代表管控端的管控裝置上運作,亦存放於一代表被控端的行動裝置上,使得金鑰裝置成為兩裝置之間的橋梁。
關於被應用在管控端的遠端管控程式,以下列示本發明所具備功能之優點:   1.遠端操作行動裝置:使用者將金鑰裝置連接管控裝置後,即可啟動管控程式(管控端)上的遠端連結功能來驅動金鑰連結行動裝置。遠端連結成功後,顯示設備會顯現出行動裝置的螢幕畫面,此時使用者即可透過操作設備對行動裝置進行遠端操作,例如常見的通訊軟體使用、應用程式使用或通訊來電接聽等。   2.將管控裝置上的資料遠端傳輸並儲存在行動裝置上或是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資料:使用者將金鑰裝置連接管控裝置後,首先操作管控程式(管控端)驅動金鑰裝置遠端連結行動裝置。成功連結行動裝置後,使用者即可啟動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的遠端資料傳輸功能,將挑選的檔案由管控裝置遠端傳輸並儲存在行動裝置上,或是接收來自行動裝置的資料。   3.行動裝置資料的遠端備份與還原:   遠端備份:使用者將金鑰裝置連接管控裝置後,首先操作管控程式(管控端)透過金鑰裝置連結行動裝置。連結成功後,使用者即可透過管控程式將行動裝置中的資料進行備份,並儲存在管控裝置或金鑰裝置中。   遠端還原:使用者首先將金鑰裝置與管控裝置進行連接,並執行管控裝置上的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透過金鑰裝置連結行動裝置。與行動裝置連結後,使用者即可啟動管控程式(管控端)上提供的備份資料還原功能,將儲存在管控裝置或金鑰裝置上的備份資料還原至行動裝置中。   4.追蹤遺失的行動裝置:   考量行動裝置可能因為其可攜性而容易遺失的狀況,提供使用者追蹤遺失行動裝置的功能,使用者首先將金鑰裝置連接管控裝置後,金鑰裝置會嘗試連結遺失的行動裝置,若連結成功,使用者即可使用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提供的下列追蹤功能處理遺失的行動裝置:驅動行動裝置上的攝影功能拍攝正在使用此行動裝置的有心人士,並將攝影內容傳送到管控裝置與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中;透過行動裝置上的定位設備,將行動裝置的所在位置傳送到到管控裝置與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遠端變更行動裝置的解鎖密碼,遠端清除行動裝置的所有內容,遠端讓行動裝置發出聲響與震動;遠端封鎖行動裝置,封鎖後的行動裝置將會如同損毀一般無法使用,直到行動裝置持有者將行動裝置交回製造商解除封鎖狀態後,才能再次使用該行動裝置。   本行動裝置遠端管控系統亦提供一個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讓使用者在無法順利連結遺失的行動裝置或金鑰裝置無法取得的狀況下,可以操作管控裝置透過網際網路連線至此追蹤平台,並在提供遺失行動裝置的相關資訊後,利用追蹤平台提供的下列追蹤功能來處理遺失的行動裝置:驅動行動裝置上的攝影功能拍攝正在使用此行動裝置的有心人士,並將攝影內容傳送到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透過行動裝置上的定位設備,將行動裝置的定位資訊傳送到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遠端變更行動裝置的解鎖密碼,遠端清除行動裝置的所有內容,遠端讓行動裝置發出聲響與震動;遠端封鎖行動裝置,封鎖後的行動裝置將會如同損毀一般無法使用,直到行動裝置持有者將行動裝置交回製造商解除封鎖狀態後,才能再次使用該行動裝置。   5.透過行動裝置提供的網際網路連線設備讓管控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考量現今行動裝置具備的網際網路連線設備,本系統提供使用者將金鑰裝置連接於管控裝置後,可以驅動金鑰裝置連結的行動裝置上的網際網路連線設備,讓管控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
關於被應用在被控端的遠端管控程式,以下列示本發明所具備功能之優點:   1.具備「自動執行」的特性,當行動裝置啟動時,管控程式(被控端)會隨之自行啟動。   2.協助管控端遠端操作行動裝置內容:管控程式(被控端)接收到管控端透過金鑰裝置發送的遠端操作訊息後,會將行動裝置的螢幕畫面顯現在管控端的顯示設備上,並協助被控端的操作設備發揮遠端操作行動裝置的功效。   3.接收從管控裝置上傳送到行動裝置上的資料或是將行動裝置上的資料傳送到管控裝置上:管控程式(被控端)接受到管控端透過金鑰裝置發送的遠端資料傳輸訊息後,會協助存放從管控裝置傳送來的檔案到行動裝置中,或是將行動裝置上的資料傳送到管控裝置上。   4.協助管控端執行遠端行動裝置資料備份與還原:管控程式(被控端)接收到管控端透過金鑰裝置發送資料容備份與還原訊息後,會協助傳送行動裝置資料內容至被控端,或是依照被控端傳送過來的資料內容執行行動裝置內容的還原作業。   5.協助管控端執行遺失行動裝置的追蹤作業:管控程式(被控端)接收到使用者透過金鑰裝置或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發送的追蹤訊息後,會依照訊息內容驅動行動裝置執行對應的追蹤功能,包括:驅動行動裝置上的攝影功能拍攝正在使用此行動裝置的有心人士,並將攝影內容傳送到管控裝置和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透過行動裝置上的定位設備將行動裝置的所在位置傳送到遠端管控程式(管控端)和遺失行動裝置追蹤平台;變更行動裝置的解鎖密碼,清除行動裝置的所有內容,讓行動裝置發出聲響與震動;封鎖行動裝置,封鎖後的行動裝置將會如同損毀一般無法使用,直到行動裝置持有者將行動裝置交回製造商解除封鎖狀態後,才能再次使用該行動裝置。   6.協助管控裝置透過行動裝置上的網際網路連線設備進行網路連線:管控程式(被控端)接收到使用者透過金鑰裝置發送的「透過行動裝置網路連線設備進行網路連線」的訊息後,會驅動行動裝置上的網際網路設備,協助管控設備可以遠端透過行動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   7.當金鑰裝置與行動裝置之間超過限定距離時驅動行動裝置發出聲響:當遠端管控程式(被控端)透過行動裝置的定位設備發覺行動裝置和金鑰裝置之間的已經超過預先設定好的限定距離時,管控程式(被控端)會驅動行動裝置發出聲響,讓使用者可以循聲找到行動裝置所在位置;限定距離值由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上的管控程式(被控端)進行設定。
10...管控裝置
101...處理器
11...顯示設備
12...操作設備
20...金鑰裝置
21...控制器
22...訊號傳輸介面
23...網路通訊模組
24...記憶單元
30...行動裝置
31...處理器
32...訊號傳輸埠
33...行動網路模組
34...觸控顯示器
35...記憶模組
40...轉接器
50...追蹤平台
圖1 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系統架構圖。圖2 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金鑰裝置方塊圖。圖3 本發明又一較佳實施例系統架構圖。圖4 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無線連結示意圖。圖5 本發明一管控系統應用方式示意圖。圖6 本發明之管控方法流程圖。圖7 本發明之資料管理流程圖。圖8 本發明之遠端追蹤管控流程圖。圖9 本發明之遠端網路分享流程圖。圖10 本發明之產生警示流程圖。
10...管控裝置
101...處理器
11...顯示設備
12...操作設備
20...金鑰裝置
30...行動裝置

Claims (21)

  1. 一種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其包括:一管控端,係包括一處理器、一個以上的管控介面及訊號輸入、輸出埠;該處理器係分別與前述管控介面及訊號輸入、輸出埠電連接,並用以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一金鑰裝置,係包括一控制器、一訊號傳輸介面、一網路通訊模組及一記憶單元;該控制器分別與該訊號傳輸介面、該網路通訊模組、該記憶單元電連接,並具有對使用者身分認證之功能,該網路通訊模組係用以與一代表被控端的受控裝置進行訊號發送、接收,該訊號傳輸介面係用以與前述管控端的訊號輸入、輸出埠電連接,並用以傳輸資料;一被控端,係一受控裝置,該受控裝置內具有一遠端管控程式,用以提供多種的遠端管控功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該管控端係由一管控裝置構成,其具有二個管控介面、一訊號輸入埠與一訊號輸出埠,該訊號輸入埠、訊號輸出埠分別與管控介面電連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其中各管控介面分別包括一顯示設備與一操作設備;該顯示設備係具有一影像訊號輸入埠,與該管控裝置的訊號輸出埠電連接,用以接收該管控裝置所傳送的影像訊號並直接播放;該操作設備係具有一控制訊號輸出埠,與該管控裝置的訊號輸入埠電連接,用以將一控制訊號傳送至該管控裝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其中該管控裝置與受控裝置分別透過網路與一追蹤平台連線,並且進行資料交換以取得該受控裝置資訊,並且對受控裝置發送控制訊號。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上述受控裝置係指一行動裝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係由一處理器分別與一訊號傳輸埠、一行動網路模組、一觸控顯示器、一記憶模組連接所組成,上述金鑰裝置透過網路通訊模組與該行動裝置的行動網路模組連結。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係由一處理器分別與一訊號傳輸埠、一行動網路模組、一觸控顯示器、一記憶模組連接所組成,上述金鑰裝置透過一轉接器與該行動裝置的訊號傳輸埠電連接。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上述控制裝置係指一電腦主機裝置或一筆記型電腦;上述行動裝置為一智慧型手機或一平板電腦;該顯示設備係指一電腦螢幕或一數位顯示器;該操作設備係包括一電腦鍵盤、一滑鼠;該訊號傳輸介面係指一USB介面、一SATA介面、一eSATA介面、一串列埠介面、一SAS介面、一SCSI介面、一IDE介面、一Thunderbolt介面、一IEEE 1394介面或一Micro USB介面;該網路通訊模組支援的網路通訊協定係指一WiFi、一藍牙、一ZigBee、一Wireless USB、一紅外線、一UWB、一NFC或一RFID;該轉接器係指一USB轉接頭或一eSATA轉接頭;該追蹤平台係指一追蹤伺服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該操作設備更包括一手寫板、一繪圖板。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該操作設備又進一步包括一觸控裝置、一體感裝置。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上述控制裝置係指一電腦主機裝置或一筆記型電腦;上述行動裝置為一智慧型手機或一平板電腦;該顯示設備係指一電腦螢幕或一數位顯示器;該操作設備係包括一電腦鍵盤、一滑鼠;該訊號傳輸介面係指一USB介面、一SATA介面、一eSATA介面、一串列埠介面、一SAS介面、一SCSI介面、一IDE介面、一Thunderbolt介面、一IEEE 1394介面或一Micro USB介面;該網路通訊模組支援的網路通訊協定係指一WiFi、一藍牙、一Wireless USB、一ZigBee、一紅外線、一UWB、一NFC或一RFID;該轉接器係指一USB轉接頭或一eSATA轉接頭;該追蹤平台係指一追蹤伺服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該操作設備更包括一手寫板、一繪圖板。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系統,該操作設備又進一步包括一觸控裝置、一體感裝置。
  14. 一種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該方法主要係於一金鑰裝置與一管控端連接,並由該金鑰裝置執行以下步驟:判斷是否收到代表連接成功的一憑證;若收到憑證,則當該管控端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後,判斷一遠端受控裝置是否連線成功;若連線成功,則將該受控裝置傳送的一顯示資料轉移至管控端,並將該管控端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受控裝置;受控裝置依據該控制訊號執行相對應的一操作模式。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當執行將該管控端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受控裝置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判斷是否為一檔案傳送指令;以及,將已預選的檔案進行傳送;判斷是否為一檔案備份指令;以及,取得已預選的遠端檔案進行儲存備份;判斷是否為一檔案還原指令;以及,將已於近端儲存備份的檔案,還原使用。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當執行將該管控端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受控裝置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該控制訊號為一追蹤指令;判斷是否遠端連線成功;若連線成功,則執行即時追蹤管控;同時可接收遠端攝影畫面、接收遠端定位資訊、變更遠端密碼及清除內容、遠端裝置發出警示、遠端裝置上鎖;若遠端連線未成功,則透過該追蹤平台與遠端連線;以及回到執行即時追蹤管控步驟。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當執行將該管控端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受控裝置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該控制訊號為一網路分享指令;判斷遠端是否已連接網路;若已連接網路,則取得遠端網路的即時資訊。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當執行將該管控端發送的一控制訊號轉傳至該受控裝置步驟後係執行以下子步驟:判斷是否為一設定警示指令;若為設定警示指令,則設定一限定距離;當遠端的距離超過該限定距離;以及,自動產生警示。
  19. 如請求項14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進一步包括一安裝模式與一免安裝模式;該安裝模式係預先將該遠端管控程式安裝於該管控裝置;該免安裝模式,係預先將該遠端管控程式安裝於該金鑰裝置。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進一步執行以下步驟:是否為一安裝模式;若非安裝模式,則判斷是否收到代表與該管控裝置連接成功的一憑證;若收到憑證,則在該金鑰裝置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後;繼續回到判斷該遠端行動裝置是否連線成功之步驟。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遠端裝置的管控方法,進一步執行以下步驟:是否為一安裝模式;若為安裝模式,則判斷是否收到代表與該管控裝置連接成功的一憑證;若收到憑證,則在該管控裝置執行一遠端管控程式後;繼續回到判斷該遠端行動裝置是否連線成功之步驟。
TW102146559A 2013-12-17 2013-12-17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WI498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6559A TWI498739B (zh) 2013-12-17 2013-12-17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14/564,407 US20150168935A1 (en) 2013-12-17 2014-12-09 Remotely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6559A TWI498739B (zh) 2013-12-17 2013-12-17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5229A true TW201415229A (zh) 2014-04-16
TWI498739B TWI498739B (zh) 2015-09-01

Family

ID=5336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6559A TWI498739B (zh) 2013-12-17 2013-12-17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68935A1 (zh)
TW (1) TWI4987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154B (zh) * 2014-10-31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遠端連線方法、電子裝置與伺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9700B2 (ja) * 2016-08-04 2020-11-04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制御機器の認証システム、制御機器の認証方法、及び制御機器のプログラム
TWI748675B (zh) * 2020-10-06 2021-12-01 汎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遠端控制樣品處理及/或樣品分析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9123B2 (en) * 2003-04-29 2008-06-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apparatus with remote lock and control function
US20080313545A1 (en) * 2007-06-13 2008-12-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esktop or application remoting to a web browser
WO2009129337A1 (en) * 2008-04-15 2009-10-22 Problem Resolution Enterprise, Llc Method and process for registering a device to verify transactions
US20100293462A1 (en) * 2008-05-13 2010-11-18 Apple Inc. Pushing a user interface to a remote device
CN101799298B (zh) * 2009-02-06 2013-01-09 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提醒使用者未来约会的方法
US20100271201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Teng An-Tsun Wireless positioning device for group management
US8856355B2 (en) * 2011-05-09 2014-10-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and display devices
US9430937B2 (en) * 2012-07-03 2016-08-30 Google Inc. Contextual, two way remote control
US10021180B2 (en) * 2013-06-04 2018-07-10 Kingston Digital, Inc. Universal environment extend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154B (zh) * 2014-10-31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遠端連線方法、電子裝置與伺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68935A1 (en) 2015-06-18
TWI498739B (zh)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9079B (zh) 遠端移除資料的方法與系統、伺服器、行動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US8595321B2 (en) Supporting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JP2005108188A5 (zh)
CN109979047B (zh) 多网络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器及指纹锁
TWI498739B (zh)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3747413A (zh) 远程装置的管控系统及管控方法
WO2016192499A1 (zh) 一种终端管理方法及终端
KR20110083889A (ko) 데이터 저장장치에서 원격 제어에 따라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013373B1 (ko) 외부 단말과의 연동을 실행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기록매체
JP2002268825A (ja) ストレージ管理デ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08139996A (ja) 情報漏洩抑止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保存方法
WO2016157704A1 (ja) 電子機器及び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JP5348576B2 (ja) デバイス共有クライアント及びデバイス共有方法
JP2007279834A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
TWI543625B (zh) 影像監控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36093B1 (ko) 데이터의 외부 이동이 용이한 차량용 블랙박스
US10931806B2 (en) Remotely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189043A1 (en) Network data storage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5234809A (ja) 着脱式外部記憶装置および自動起動プログラム
JP690089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モバイル端末、および接続用プログラム
JP2015018573A (ja) メモリカード
JP6120562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63426B1 (ko) 휴대 단말용 이미지 생성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JP2014154149A (ja) リモート制御に対する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JP6118969B2 (ja) デバイスサーバ接続設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