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0936A - 洗衣機 - Google Patents

洗衣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0936A
TW201410936A TW102116189A TW102116189A TW201410936A TW 201410936 A TW201410936 A TW 201410936A TW 102116189 A TW102116189 A TW 102116189A TW 102116189 A TW102116189 A TW 102116189A TW 201410936 A TW201410936 A TW 2014109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ater supply
washing
wash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6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9693B (zh
Inventor
Yoshiaki Inoue
Hiroshi Ohsugi
Hisayasu Nemoto
Satoru Eguchi
Makoto Sato
Isao Hiyama
Tetsushi Yoshida
Kotaro Takahashi
Tetsuya Yamamoto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10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0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693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提供一種,可將外槽完全洗淨的洗衣機。解決手段,具備筐體(2);被支撐在該筐體(2)內在內部儲存水的外槽(9);在該外槽(9)內旋轉自如地被支撐的內槽(8);以及使該內槽(8)旋轉驅動的驅動裝置(10)之洗衣機(1),其中,在前述內槽(8)的上面形成儲存水的儲水部(30),且具備對前述儲水部(30)供水的給水手段,驅動前述驅動裝置(10)使前述內槽(8)旋轉速度加速,使用前述給水手段對前述儲水部(30)給水而使儲存的水朝前述外槽(9)的內周壁飛散。

Description

洗衣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洗衣機。
洗衣機是因為汙垢附著在內槽(洗滌兼脫水槽)、外槽,所以可設定與洗滌運轉不同之以槽洗淨用作為目的的行程者。可是,在以槽洗淨作為目的的行程,必須要有洗淨用的藥劑,且使用者必須進行選擇槽洗淨行程的操作等而使洗淨作業變的繁雜。
於此,為了以其他的方法進行洗衣機的槽洗淨,而具被在內槽的上面設置凹部,對該凹部給水的給水手段之洗衣機。在該洗衣機,是對凹部給水使水溢流到內槽,或一邊使內槽旋轉一邊給水而使水朝外槽飛散,而可洗淨內槽、外槽(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
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邊使內槽(洗滌兼脫水槽)低速旋轉一邊給水,被給水的水越過凹部(第1環與第2環之間)往外槽(水承接槽)飛散來洗淨外槽內周壁的技術。在專利文獻2揭示有,一邊使內槽(脫水籠)旋轉一邊給水,而使水從凹部(水承接導引)溢出到 內槽外周壁,並且使一部分的水朝外槽(水承接槽)飛散來洗淨外槽內周壁的技術。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29967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實公昭51-9805號公報
然而,記載於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使水朝外槽飛散來進洗滌的時候,因為只有被給水的水量從凹部朝外槽大範圍地飛散,所以水不易遍及外槽內周壁整體。澆在外槽的水量少的時候,因為飛散的水尋著同樣的路徑流,所以在外槽內周壁流的水的路徑容易固定化,而會有產生條紋狀的洗滌斑的虞慮。
又,記載於專利文獻2的技術中,由於被給水的水分散流到內槽外周壁與外槽內周壁,所以流落到各槽的水量變少,而與專利文獻1同樣,會有水在外槽內周壁的相同的路徑流,而產生條紋狀的洗滌斑的虞慮。再者,在內槽上面的凹部設有流出孔,且水也在內槽的內周壁流,所以在外槽內周壁流的水量變的更少,上述的洗滌斑變的容易發生。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這樣的問題所研發者, 而以提供一種可將外槽全面洗淨的洗衣機作為目的。
一種具備:筐體;被支撐在該筐體內在內部儲存水的外槽;在該外槽內旋轉自如地被支撐的內槽;以及使該內槽旋轉驅動的驅動裝置之洗衣機,其中,在前述內槽的上面形成儲存水的儲水部,且具備對前述儲水部供水的給水手段,驅動前述驅動裝置使前述內槽旋轉速度加速,使用前述給水手段對前述儲水部給水使儲存的水朝前述外槽的內周壁。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將外槽全面洗淨的洗衣機。
1‧‧‧洗衣機
2‧‧‧筐體
2a‧‧‧上面罩蓋
3‧‧‧外蓋
8‧‧‧內槽(洗滌兼脫水槽)
8a‧‧‧流體平衡器
8a1‧‧‧收容部
8b‧‧‧殼體板
8c‧‧‧貫穿孔
8d‧‧‧旋轉翼
9‧‧‧外槽(水槽)
9a‧‧‧外槽罩蓋
10‧‧‧驅動裝置
11‧‧‧控制基盤
12‧‧‧給水單元
13‧‧‧浴池水泵
14‧‧‧排水閥
15‧‧‧洗滌水排水路
16‧‧‧給水箱
16a‧‧‧外槽給水電磁閥
16b‧‧‧完成劑給水電磁閥
16c、16d‧‧‧給水路徑
16e‧‧‧外槽給水口
17‧‧‧槽洗淨給水室
17a‧‧‧流入口
17b、18a‧‧‧流出口
17c‧‧‧肋
17d‧‧‧底面
18‧‧‧完成劑收容室
19‧‧‧溢水室
20‧‧‧給水口
21‧‧‧灑水罩蓋
21a‧‧‧灑水口
21b‧‧‧襯件
30‧‧‧儲水部
30a‧‧‧內周側隆起部
30a1、30b3‧‧‧突起
30b‧‧‧外周側隆起部
30b1‧‧‧內周面
30b2‧‧‧外周面
30c‧‧‧中間隆起部
[圖1]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外觀立體圖。
[圖2]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筐體的內部的概略圖。
[圖3]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單元的立體圖。
[圖4]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箱的立體圖。
[圖5]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箱內部的上視圖。
[圖6]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箱的圖5A-A剖視圖。
[圖7]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箱內溢流的液體的流動的立體圖。
[圖8]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箱的圖5B-B剖視圖。
[圖9]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槽的分解立體圖。
[圖10]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外槽罩蓋的立體圖(表)。
[圖11]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外槽罩蓋的分解立體圖(裏)。
[圖12]是設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口的灑水罩蓋的外觀立體圖。
[圖13]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流體平衡器的立體圖。
[圖14]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流體平衡器的剖視圖。
[圖15]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儲水部的流體平衡器的放大剖視圖。
[圖16]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儲水部的各種的形狀的概略剖視圖。
[圖17]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外槽罩蓋的給 水口與流體平衡器的位置關係的概略圖。
[圖18]從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給水單元往外槽內的路徑的概略圖。
[圖19]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控制裝置的功能構成的圖。
[圖20]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運轉工程的工程圖。
[圖21]表示從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槽洗淨運轉S20到脫水運轉S25的詳細的工程圖。
[圖22]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槽洗淨時,往儲水部開始給水之後的水流的概略圖。
[圖23]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槽洗淨時,使儲水部的水溢流到內槽時的水流的概略圖。
[圖24]表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槽洗淨時,使儲水部的水往外槽飛散時的水流的概略圖。
〔實施發明用的形態〕
以下,一面參照適宜圖面一面針對實施本發明用的形態(以下稱為「實施形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洗衣機1,是內槽8的旋轉軸10c為大致垂直方向的洗衣機1的外觀立體圖。在該洗衣機1的筐體2的上部設有上面罩蓋2a,且在上面罩蓋2a設有外蓋3。外蓋3,是一邊彎折呈山型一邊朝深側打 開,藉此可在內槽8取出衣類(洗滌物)。
在上面罩蓋2a的深側,設有往外槽9內供給水的給水單元12。
在給水單元12設有:來自水龍頭的給水軟管連接口4、以及浴池的剩餘熱水的吸水軟管連接口5。在上面蓋2a的正前方側設有電源開關6,在外蓋3的正前方側設有由操作開關7a及顯示器7b形成的操作面板7。
如圖2所示,洗衣機1在筐體2內設有:內槽8、外槽9、驅動裝置10、給水單元12等。
內槽8是呈有底圓筒形狀,在其開口緣具有:在中空內部封入有液體的環形狀的合成樹脂製的流體平衡器8a;由不鏽鋼鋼板等所形成的大致圓筒狀的殼體板8b;以及在底部由合成樹脂形成的底板(未圖示),在底板藉由鑲嵌成形配置有鋁製的凸緣。在殼體板8b形成有通水及通風用的許多個貫穿孔8c(僅一部分圖示)。此外,內槽8除了上述之外,也可構成具有調整內槽8的旋轉平衡的砝碼等。
在內槽8,在內側底面具備有旋轉翼8d。在殼體板8b的內周面側設置有複數個旋轉翼8d旋轉所為的泵作用,藉此使被給水到外槽9的洗滌水、洗清水循環用的循環灑水盒(未圖示)、以及捕集線屑用的棉絮濾網盒(未圖示)。
外槽9係呈有底圓筒形狀,在同軸上內包內槽8,且在其上部具備外槽蓋9a而構成。外槽9在內周 側底面設有落下部9m,且在落下部9m的外周側連接有排水閥14。
藉由關閉排水閥14,可將洗衣水、洗清水貯水在外槽9內。又,藉由打開排水閥14而可將外槽9內的水經由洗滌水排水路15往洗衣機1的機外進行排水。又,在外槽9具備有檢出被儲存的洗滌水的水位用的水位感測器連接部(未圖示)。
驅動裝置10是被配置在外槽9的底面的外側中央。該驅動裝置10具有馬達10a與離合器機構10b,驅動裝置10的旋轉軸10c貫穿外槽9,而構成與內槽8及旋轉翼8d結合。離合器機構10b具有將馬達10a的旋轉動力傳達到內槽8及/或旋轉翼8d的功能。馬達10a具備:由檢出其旋轉的霍耳元件等所構成的旋轉檢出裝置28;以及檢出流到馬達10a的電流的馬達電流檢出裝置29。
圖3是卸下上面罩蓋2a的筐體2深側的放大圖。在筐體2上部的深側設有給水單元12。給水單元12具備有:收容完成劑的給水箱16、與將浴池水供給到外槽內用的浴池水泵13。又,在給水箱16的旁邊設有進行洗衣機的控制的控制基盤11。
圖4是給水箱16的立體圖。給水箱16設有:直接對外槽給水的外槽給水電磁閥16a;對給水箱16給水的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以及雖未圖示可是連接於浴池水泵13的流路。
圖5是給水箱16的上視圖。給水箱16被分成: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時水流入的槽洗淨給水室17(第1給水室);從槽洗淨給水室17溢流的水流入的完成劑收容室18(第2給水室);以及從完成劑收容室18溢流的水流入的溢水室19。雖然詳細容後敘述,可是槽洗淨給水室17具備:使水從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流入的流入口17a;及使水流出到外部的第1流出口17b,完成劑收容室18具備使水流出到外部的第2流出口18a,而形成控制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的開閉,進行使水不要溢流到完成劑收容室18,而使水流入槽洗淨給水室17的第1給水;以及使水從槽洗淨給水室17溢出而使水也流入完成劑收容室18的第2給水的構造。
圖6為圖5的A-A剖視圖。在槽洗淨給水室17設有: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時水流入的流入口17a。雖然水從該流入口17a被供給到槽洗淨給水室17,可是因為水流強的時候,會有水彈到槽洗淨給水室17外的虞慮,所以例如設置改變水的朝向的水流限制板等而使流入口17a的朝向朝下。又,為了抑制從流入口17a被供給的水勢,而在槽洗淨給水室17的底面形成從流入口17a出來的水流爬上來這樣的傾斜。再者,設置抑制來自流入口17a的水流撞到的壁面水濺起的肋17c。該肋17c雖可考慮各式各樣的形狀,可是在本實施例,設置2個相對於底面大致平行及相對於壁面大致垂直的凸形狀。又,肋17c也可3個以上,也可設在其他的壁面。藉由該等的 構造從流入口17a被供給的水,因底面的傾斜水勢變弱,而形成衝撞到壁面後在肋17c彈回,不會朝槽洗淨給水室17之外飛出。
槽洗淨給水室17的底面雖是以朝向流入口17a變低的方式傾斜,可是最低部是形成位在流入口17a的下方。而且,在最低部設有與外槽連通的槽洗淨給水室17的流出口17b。藉此,抑制水彈起,並且可防止水殘留在槽洗淨給水室17。
圖7表示給水箱16內的水流的立體圖。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時從流入口17a流入槽洗淨給水室17的流量是比從槽洗淨給水室17的流出口17b出來的流量更多。因此,開著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的狀態時,水慢慢聚集在槽洗淨給水室17而溢出。從該槽洗淨給水室17溢出的水,是如圖7所示的箭頭印100,越過分隔板A流入完成劑收容室18。分隔板A是在形成槽洗淨給水室17的壁之中設置的最低,且從槽洗淨給水室17溢出的水以不會流到其他的方式全部流到完成劑收容室18。又,分隔板A是與從流入口17a出來的水碰撞的壁面設置在不同的位置,所以可防止水流的流勢越過分隔板流入完成劑收容室18的情況。
完成劑收容室18設有與外槽連通的流出口18a。在完成劑收容室18的流出口18a設有虹吸帽(未圖示),一定量的水蓄積時藉由虹吸現象,被收容的完成劑與水一起被投入外槽。又,在完成劑收容室18設有比分 隔板A低的分隔板B。藉此,使從完成劑收容室18溢出的水不會逆流到槽洗淨給水室17。
又,從流入口17a流入槽洗淨給水室17的流量,是形成比從槽洗淨給水室17的流出口17b流出的流量與從完成劑收容室18的流入口18a流出的流量的合計更多。因此,從流入口17a持續給水時,水也從完成劑收容室18溢出,且越過分隔板B如箭頭印101流入溢水室19。溢水室19相連於外槽,流入溢水室19的水被供給到外槽。
又,形成完成劑收容室18的壁之中流入口17a側的壁面的一部分,是以阻撓來自流入口17a的水流地擴張。藉此,可減弱來自流入口17a的水流,並且可增大完成劑收容室18的容積。此外,槽洗淨給水室17的容積約152ml,完成劑收容室18的容積約84ml。
圖8為圖5的B-B剖視圖。從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被供給到槽洗淨給水室17的水,是通過箭頭印103的流路從給水口20被供給到外槽(儲水部)。從被安裝在給水箱16的外槽給水電磁閥16a被供給的水,是通過箭頭印102的流路被供給到外槽。又,完成劑收容室18的流出口18a及溢水室19是與箭頭印102的流路連通,從完成劑收容室18的流出口18a及溢水室19流出的含有完成劑的水,是循著箭頭印104的流路與從外槽給水電磁閥16a被供給的水在途中合流而被供給到外槽。
如圖9所示,外槽蓋9a具有大致半圓形狀的 投入口9b,且被安裝在外槽9的上端緣部。內槽8具有由被安裝在殼體板8b的上端緣部的合成樹脂等所形成的流體平衡器8a。
如圖10所示,在外槽罩蓋9a設有後述的槽洗淨用的給水口20。給水口20是與給水箱16的槽洗淨給水室17的流出口17b相連。
圖11是從裏面看見外槽罩蓋9a的圖。如圖5所示,具備有在外槽蓋9a裏面具有的灑水罩蓋21。在該灑水罩蓋21與外槽蓋9a之間具備有水密封用的襯件21b,而可使由給水口20所供給的水不浪費地流到灑水罩蓋21。
如圖12所示,在灑水罩蓋21朝流體平衡器8a的徑向配列有複數個灑水口21a。從位在流體平衡器8a的內周側的灑水口21a是被供給到後述的儲水部30,從位在流體平衡器8a的外周側的灑水口21a是以流到內槽8外周壁的方式給水。
圖13表示流體平衡器8a的整體像的立體圖。如圖7所示,流體平衡器8a形成大致圓環形狀。流體平衡器8a是在內部封入比重大的流體所構成,在內槽8的旋轉時因洗滌物的偏倚等而產生偏心時,具有藉由在流體平衡器8a內的流體的移動消除偏心,維持旋轉的平衡的作用。流體平衡器8a是以與內槽8的旋轉中心軸成為大致同心圓地被安裝在殼體板8b上端部。
圖14是朝徑向切斷流體平衡器8a的剖視 圖。被封入流體平衡器8a的液體是被收容在收容部8a1。收容部8a1內部是從流體平衡器8a中心朝徑向被分成複數層。又,各層的內部被劃分成許多個房間,各房間是呈被封入的液體可移動地連通。
如圖15所示,在內槽8(流體平衡器8a)上面,形成有可儲存水的儲水部30。儲水部30,是由繞內槽8的圓周上面一周的凹部所構成。雖後述,可是由於藉由使水從儲水部溢出或飛散的方式來洗淨槽,所以儲水部配置在高的位置為期望,且形成在內槽8的上端部較佳。儲水部30是由相對於內槽8的旋轉軸分別位在內周側與外周側的內周側隆起部30a與外周側隆起部30b被夾持而形成。被形成隆起部之間的儲水部30,是儲水的容積愈大,愈能讓聚集更多的水往外槽9飛散,所以能使外槽9洗淨的效果提昇。
本實施例中,因為在殼體板8b上端部具備有流體平衡器8a,所以儲水部30是形成在流體平衡器8a上部,可是在內槽8的流體平衡器8a以外的構件一體形成儲水部30、或也可設置為不同構件。
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內周面30b1是形成大致垂直,或朝外槽9方向傾斜被形成。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內周面30b1是與外槽9方向朝相反傾斜而被形成時,儲存在儲水部30的水不能飛散而殘留,而成為濕氣、水垢的原因。因此,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內周面30b1考慮到儲存在儲水部30的水的容積形成大致垂直為期望。
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外周面30b2是形成大致垂直,或朝向與外槽9相反方向傾斜而被形成。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外周面30b2朝外槽9方向傾斜被形成時,使水從儲水部30溢出時,水容易傳到內槽8外周壁沒有流動就在外槽9與內槽8之間落下。另一方面,朝外槽9方向傾斜時,由於可使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內周面30b1朝外槽9側傾斜,所以可增加儲水部30的容積。此時,外周面30b2是從垂直軸朝外槽9方向以20°以下的傾斜被形成為佳。又,往外槽9方向傾斜時,必須考慮到只有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外周面30b2傾斜的量與外槽9之間的間隔縮短的點。
將儲水部30形成在流體平衡器8a時,會有所謂盡可能不希望減少收容為了防止流體平衡器8a的性能下降,而被封入在流體平衡器8a的液體的容積的制約。因此,儲水部30的深度,是形成外周側比內周側更深。這個理由是,使內槽8旋轉時,儲存在儲水部30的水的水面會有因離心力而使外周側變高,使內周側變低的情況。亦即,提高內槽8的旋轉數時,在到達儲水部30的水朝向外槽9飛散的旋轉數為止的期間,儲水部30的內周側的水多數會流出。因此,將儲水部30的外周側形成的深,可在內槽8旋轉時到儲水部30的水開始朝外槽9飛散時為止,在儲水部30確保更多的水量。又,也可抑制被收容在流體平衡器8a的液體的收容容積的減少。
又,為了確保更多殘留在儲水部30的水量, 所以外周側隆起部30b的高度,是比內周側隆起部30a形成的更高。根據與上述同樣的理由,因為內槽8旋轉時,儲水部30的外周側的水面變高,所以將外周側隆起部30b形成的高,在儲水部30容易確保水量,且可使更多的水飛散到外槽9。
圖16表示被設在內槽8的儲水部30的各種的形狀的剖視圖。以形狀A作為基本構造依序進行說明。形狀A是圖15所示的儲水部30的簡略圖,且是被內周側隆起部30a與外周側隆起部30b所夾持的儲水部30的形狀。
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內周面30b1也是外周面30b2也是被形成在大致垂直方向,儲水部30的深度是形成相對於內槽8的旋轉軸從內周側慢慢朝外周側變深。在內周側隆起部30a,雖然為了使儲水部30的容積增加而設有突起30a1,可是突起30a1的位置是被設在內槽8的內周端而更能增加儲水部30的容積。
形狀B是在外周側隆起部30b的上端設置朝外槽9方向延伸的突起30b3,藉此形成對向於給水口20的面(突起30b3上面)。因此,從給水口20被給水的水,碰到該突起30b3的上面朝外槽9被彈飛而可洗淨外槽內周壁9的內周壁。該突起30b3在外槽9方向太長時,外槽9與內槽8之間的距離變窄,水也變的不易往內槽外周壁8外周壁流下,所以考慮到這個調整為適宜長度。
形狀C,是在流體平衡器8a上面設有儲水部的情況,在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外周面30b2設置段差,而形成儲水部30的位置從流體平衡器8a的外周端遠離。被封入流體平衡器8a的液體愈是位於流體平衡器8a的外周側者調整偏心的效果愈高,可是作成形狀C的方式,可將液體的收容部設置的比流體平衡器8a的外周側更寬。
因此,抑制流體平衡器8a的性能下降可形成儲水部30。
又,使儲水部30的位置從外槽9太過遠離時,因為進行使儲水部30的水往外槽9飛散的洗淨時,水不易碰到外槽9內周壁,所以儲水部30的位置是考慮與外槽9的距離來進行調整。
形狀D,是在內周側隆起部30a沒有設置突起30a1而光滑地形成,且內周側隆起部30a也容易洗淨。在內周側隆起部30a設置突起30a1時,雖可增加其高度量的儲水部30的容積,可是水不易越過突起30a1流入內周側。儲水部30的容積雖減少,可是由於內周側隆起部30a不設置突起30a1而形成大致平坦,所以水也容易來到內周側,儲水部30的上面也容易全面洗淨。
形狀E,是在內周側隆起部30a與外周側隆起部30b之間形成中間隆起部30c。將儲水部30分成兩層,當水飛散到外槽9的時候,可使外槽9內周壁的水碰觸的位置改變。又,改變中間隆起部30c與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內周面30b1的角度,可使聚集在各層的水往外槽9 飛散的方向改變。此外,雖也可分成兩層以上,可是形成複數個隆起部時,因為儲水部30整體的容積減少,所以要做成幾層可適當調整。
形狀F,是與內槽8不同體安裝儲水部30的構造。因為以不同體安裝,所以可直接使用構成既有的內槽8的構件,可抑制新的設備投資、特殊器具投資等的情況。安裝的儲水部30的形狀不限於形狀F,也可作成具有形狀A~形狀E的特徵的儲水部30的形狀。又,安裝的儲水部30,是由不能從內槽8的外周端突出的尺寸被形成為理想。
圖17表示被設在外槽罩蓋9a的給水口20、與被形成在流體平衡器8a上面的儲水部30的配置關係的圖。給水口20被配置成與儲水部30對向,且被設置成從給水口20出來的水被給水到儲水部30。
在給水口20具備有:具有排列在內槽8的徑向的複數個灑水口20a的灑水罩蓋21(給水口罩蓋)。具備灑水罩蓋21的狀態下從給水口20進行給水時,從比外周側隆起部30b更位在內側的灑水口21a被給水到儲水部30,且從比外周側隆起部30b更位在外側的灑水口21a出來的水碰到內槽8外周壁而流落。亦即,具備有灑水罩蓋21,藉此可對儲水部30與內槽8外周壁進行給水。
圖18表示從給水箱16往外槽9內的路徑的概略圖。給水箱16設有外槽給水電磁閥16a、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且與浴池水泵13、給水路徑16c、16b連 結。各給水電磁閥,是從水龍頭經軟管等被連結,並藉由閥的開閉控制給水量、給水的時機。
打開外槽給水電磁閥16a給水後的水,是通過給水路徑16c從主注水口16e被給水到外槽內。關於詳細的控制雖後述,可是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給水而從槽洗淨給水室17流出的水,是通過給水路徑16d進行從給水口20被給水到儲水部30。又,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從完成劑收容室18流出的水,是與從外槽給水電磁閥16a給水後水同樣,通過給水路徑16c從主注水口16e被給水到外槽內。
此外,利用浴池水泵13吸起來自吸水軟管連接口5的浴池水,是與給水路徑16c合流從主注水口16e給水到外槽9內。
如圖19所示,洗衣機1在控制基盤11具備控制裝置100。
控制裝置100,是以微電腦110為中心被構成。微電腦110具備有:運轉模式資料庫111、工程控制部112、旋轉速度算出部113、衣類重量算出部114等。
微電腦110,是讀出從操作開關7a所輸入的運轉行程中的運轉模式,而具有開始預定的全自動洗滌行程或洗滌、洗清,脫水的功能。
工程控制部112,是具有依據從運轉模式資料庫111所讀出的運轉模式,運轉控制洗衣工程、洗清工程、脫水工程的各工程的的功能。各工程中,工程控制部 112,是具有分別經由驅動電路驅動控制給水單元12、排水閥14、馬達10a、離合器機構10b的功能。
旋轉速度算出部113,是具有依據來自檢出馬達10a的旋轉的旋轉檢出裝置28的檢出值,算出馬達10a的旋轉速度的功能。
衣類重量算出部114,是具有依據利用旋轉速度算出部113所算出的旋轉速度;與馬達電流檢出裝置29的檢出值,算出內槽8內的衣類的重量的功能。由於增加衣類的重量而使內槽8旋轉用的負載變大,且並須增加流到馬達10a的馬達電流,所以可由馬達10a的馬達電流與旋轉速度算出衣類的重量。
接著,參照圖20~圖24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20為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運轉工程的工程圖,圖15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槽洗淨運轉的詳細的工程圖,圖22~圖24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的槽洗淨時的水流的模式圖。此外,圖20所示的洗滌運轉是說明洗衣→洗清→槽洗淨→脫水的運轉工程的工程圖。
在洗劑量感測工程S1,使旋轉翼8d旋轉,衣類重量算出部114從此時測量負荷量的結果算出給水前的乾的狀態下的布量。
在旋轉給水工程S2,一邊使內槽8及/或旋轉翼8d旋轉工程控制112打開外槽給水電磁閥16a,並經 由給水路徑16c將自來水從主注水口16e注水到外槽9內。又,工程控制部112,是將外槽給水電磁閥16a予以開閥後經過預定時間後進行關閥。
在洗劑溶解工程S3,是藉由旋轉翼8d旋轉由被設在內槽8的洗劑投入口投入到旋轉翼8d下側的洗劑,溶解到在旋轉給水工程S2被給水的水中,作成高濃度的洗劑液。
在給水工程S4,工程控制部112將外槽給水電磁閥16a予以開閥,自來水經由給水路徑16c從主注水口16e被注水到外槽9內。又,工程控制部112,是將外槽給水電磁閥16a予以開閥後經過預定時間後進行關閥。
在滲透攪拌工程S5,是在水位低的狀態下使旋轉翼8d旋轉,讓在洗劑溶解工程S3所做成的高濃度的洗劑液滲透到衣類。
在布量感測工程S6,使旋轉翼8d旋轉,衣類重量算出部114算出含水狀態的衣類的重量。
在給水工程S7,工程控制部112是配合在洗劑量感測工程S1所算出的衣類的重量、與在布質感測工程S6所判斷的衣類的布質對外槽9的內部給水。
在前洗衣工程S8,是以高濃度的洗劑溶液洗滌衣類。
在布質感測工程S9,是由在洗劑量感測工程S1所算出的衣類的重量與在布量感測工程S6所算出的含水狀態的狀態的重量,判斷衣類的布質(吸水性)。並依 據所判斷的衣類的布質控制以下的工程。
在實際洗衣工程S10,工程控制部112旋轉旋轉翼8d洗滌衣類。此外,雖未圖示,在實際洗衣工程S10,也進行使旋轉翼8d朝正方向反方向交替旋轉來進行解開衣類的運轉。又,工程控制部112,是反覆數次進行該實際洗衣工程與解開工程。實際洗衣終了時,監視衣類的不平均狀態,判斷是否移行到脫水。
在排水工程S11,工程控制部112打開排水閥14,進行外槽9內的洗衣水的排水。
在脫水工程S12,排水終了後,工程控制112使內槽8旋轉,脫掉含在衣類的水(洗衣水)。
在旋轉灑水工程S13,工程控制部112關閉排水閥14,打開外槽給水電磁閥16a,將洗清水供給到外槽9。而且,使內槽8旋轉藉此將洗清水散佈到衣類全部。
在脫水工程S14,工程控制部112使內槽8旋轉,從衣類脫掉洗清水。
在旋轉灑水工程S15,工程控制部112再次使內槽8旋轉,並關閉排水閥14,打開外槽給水電磁閥16a,將洗清水供給到外槽9,而將洗清水散佈到內槽8內的衣類。
在排水工程S16,工程控制部112使旋轉翼8d及內槽8停止,打開排水閥14,排掉外槽9內洗清水。
在脫水工程S17,排水工程S16終了後,工程 控制112使內槽8旋轉,脫掉含在衣類的水(洗清水)。
在給水工程S18,工程控制部112,關閉排水閥14,打開外槽給水電磁閥16a的同時,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給水到給水箱16。
工程控制部112從流入口17a對槽洗淨給水室17持續給水,而從槽洗淨給水室17溢出注水到完成劑收容室18。就這樣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繼續給水,從完成劑收容室18的流出口18a及溢水室19對外槽供給含有完成劑的洗清水。此外,到虹吸產生為止的所需時間,是依存於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時的流入量、槽洗淨給水室17的流出口17b的流出量、槽洗淨給水室17的容積、完成劑收容室18的容積等。
而且,經過預定時間之後,關閉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的時候,完成劑收容室18的幾乎全部的液體藉由虹吸現象往外槽流出。給水工程S18的期間,由於也對槽洗淨給水室17給水,所以雖也從槽洗淨用給水口進行給水,可是因為可作為洗清水來利用所以不會浪費。
在攪拌工程S19,工程控制部112在洗清水聚積在外槽9的狀態下使內槽8旋轉,而一邊攪拌衣類一邊洗清。
接著,沿著圖21的流程圖,一面適當參照圖22~圖24,一面針對槽洗淨運轉進行說明。圖21,表示從槽洗淨工程S20到脫水S23的詳細的控制的工程圖。
在槽洗淨工程S20,在殘留洗清水的狀態下, 使內槽8或旋轉翼8d朝一方向旋轉或正反旋轉,來進行預定時間(例如70~120s)洗淨附著在內槽8底面的上面及下面、旋轉翼8d底面的下面的汙垢的殘水攪拌。此時的旋轉數,是設的洗衣工程時更高。又,也可僅使內槽8或旋轉翼8d旋轉,也可使內槽8與旋轉翼8d同時旋轉。洗清水的水位,是例如設的比內槽8的底面、旋轉翼8d底面更高的水位。
結束殘水攪拌時,進行到脫水啟動用的水位為止的排出洗清水的排水工程S21(中間排水)。於此,排出大部分的水時,在脫水啟動時洗滌物在內槽8內移動困難且容易發生不平均,而成為振動的原因,所以按照洗滌物的量留下洗清水作為脫水啟動用的水位。
接著,一邊參照圖22~圖24一邊針對槽洗淨灑水工程S22、S24進行說明。記載在圖22~24的箭頭印表示槽洗淨灑水工程S22、S24的水的流動。
結束排水工程S21(中間排水)之後,移行到槽洗淨灑水工程S22。在槽洗淨灑水工程S22及槽洗淨灑水S24,在預定的時間間隔重複進行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的開閉,可僅對槽洗淨給水室17進行給水並給水到儲水部。讓水從槽洗淨給水室17溢出,而讓水流入完成劑收容室18的時候,在完成劑收容室18內成為剩餘水,假使藉由虹吸而從完成劑收容室18的流出口18a排除到外槽時也不會給水到儲水部而變的浪費。
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的開閉時間,是因水 道壓而改變,高水壓的時候與低水壓時比較增長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的開閥時間。例如,水壓為「4L/min≦Q≦6L/min」(高水壓)的時候,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重複進行3.5秒ON-6秒OFF。而且,水壓為「3L/min≦Q<4L/min」(低水壓)的時候,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重複進行6秒ON-6秒OFF。該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的開閉時間,是考慮到從槽洗淨給水室17不會溢出水,且為了持續對儲水部給水所以以槽洗淨給水室17的水不要變空的方式來決定。因此,槽洗淨給水室17的容積愈大,可增長完成劑給水電磁閥16b的開閥時間,且控制變的容易。例如,比完成劑收容室18更增大容積。
如圖22所示,從位在儲水部30的上部的灑水罩蓋21的灑水口出來的水,是被貯水在儲水部30,從比儲水部30更位在外周側的灑水罩蓋21的灑水口21a出來的水,是傳到流體平衡器8a的外周壁、內槽8外周壁流落。
如圖23所示,就這樣持續給水時,被給水到儲水部30的水量超過儲水部30的容積從外周側隆起部30b溢出水。從儲水部30溢出的水,是通過流體平衡器8a的外周壁順著內槽8外周壁流落。如此水在內槽8外周壁流,可洗去附著在內槽8外周壁的污垢。
此時,由於是一面使內槽8旋轉一面給水,所以可讓水從外周側隆起部30b全面溢出。又,在該內槽 8外周壁流落的水,容易循著起初流過的路徑流,尤其溢出的水量少的時候,水流的路徑容易固定化。如此一來,水不會在內槽8外周壁流落,而產生線狀的洗滌斑。因此,不要讓內槽8的旋轉僅一方方向而進行正反旋轉來使水流的路徑改變可讓水遍及全面。此外,雖然增加水量也可防止線狀的洗滌斑,可是進正反旋轉時,可以更少的水量全面洗淨內槽8。
正反旋轉,是重複6次各20s的正旋轉及逆旋轉,合計進行120s。該運轉時間雖也可預先設定,可是也可依據汙垢感測、臭味感測,洗滌濃度感測等的各種感測的執行結果進行決定。在本實施例,雖進行約5L給水,可是給水量是依照正反旋轉的時間進行適當變更。不是正反旋轉而是進行一方向的旋轉時是增加給水量為期望。正反旋轉的旋轉數(旋轉速度)是正反皆以約30rpm(每1分鐘的旋轉轉數)進行。該旋轉數,雖適當調整成水從儲水部30溢出,可是5rpm~60rpm為佳,更理想為20rpm~40rpm為佳。旋轉數過低時,水從外周側隆起部30b不易全面溢出,旋轉數過高時,儲水部30的水不會接觸內槽8外周壁,而會在內槽8與外槽9之間落下,或是往外槽9側飛散,而不能進行內槽8外周壁的洗淨。
到此,雖針對槽洗淨灑水工程S22中的主要洗淨內槽8外周壁的控制進行說明,可是接著針對洗淨槽洗淨灑水工程S24中的洗淨外槽9內周壁的控制進行說明。
結束正反旋轉之後,關閉槽洗淨給水電磁閥12c,停止對儲水部30給水。然後,移行到排水工程S23,打開排水閥14,排出正反旋轉中被給水的水量,回到脫水啟動用的水位。外槽9內的水位成為脫水啟動用的水位之後,關閉排水閥14停止排水並移行到槽洗淨灑水工程S24。
成為槽洗淨灑水工程S24時,再次開始對儲水部30的給水,在儲水部30聚積水的狀態下使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如此一來,如圖24所示,聚積在儲水部30的水因離心力越過外周側隆起部30b朝向外槽9飛散,碰到外槽9內周壁流落。藉此,因為不只有被給水的水量連聚集在儲水部30的水量一起澆在外槽9內周壁,所以洗滌斑不易發生且可全面洗淨外槽9內周壁。
此時,使內槽8旋轉的加速度愈大,可一次使更多聚積在儲水部30的水往外槽9飛散。相反的,加速度小的時候,在內槽8的旋轉數到達使儲水部30的水往外槽9飛散的旋轉數為止,儲水部30的大多數的水不會澆在外槽9內周壁,而會越過外周側隆起部30b在內槽8外周壁、內槽8與外槽9之間落下。因此,碰觸到外槽9內周壁的水量減少。
由上述的理由,為了一次將更多聚積在儲水部30的水更多澆在外槽9內周壁,所以讓內槽8的旋轉數急加速為佳。因此,從在儲水部30聚積水的狀態使內槽8旋轉的加速度是20rpm/s(1秒鐘上昇20rpm的加速 度)以上為佳,期望是在40rpm/s以上。在本實施例雖設為50rpm/s以上,可是加速度的上限值是考慮到使用的馬達的性能、振動的值。此外,開始對儲水部30給水的時機,是在使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之前,可增加加速時飛散的水量。
在本實施例,為了回到脫水啟動用的水位而計測外槽內9內的水位,所以雖停止內槽8的旋轉,可是不停止旋轉就提昇加速度,也可縮短運轉時間。此時,由於從使內槽8旋轉的狀態進行加速,所以聚積在儲水部30的水已處於少許溢出的狀態,因此往外槽9內周壁飛散的水量,比從停止內槽8的狀態到進行加速更減少。
因此,要讓更多的水量飛散,雖期望從讓內槽8停止的狀態予以加速,可是不讓內槽8停止而從旋轉的狀態到加速的情況時,是從在30rpm以下旋轉的狀態進行加速為佳。此外,將儲水部30的外周側隆起部30b形成的比內周側隆起部30a更高時,可抑制在內槽8的旋轉時從儲水部30溢出的水量,並且可縮短運轉時間。
讓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到130rpm之後,暫時停止加速。然後,就這樣讓內槽8一面旋轉一面繼續對儲水部30給水。雖停止加速,可是因為內槽8的旋轉數達到儲水部30的水往外槽9飛散的旋轉數,所以被給水到儲水部30的水越過外周側隆起部30b往外槽9飛散,而持續碰觸到外槽9內周壁。藉此,碰到外槽9內周壁的水流落,洗去附著在外槽9內周壁的污垢。該運轉,是進行 預定時間(約80s),且在這期間合計給水約3L。經過預定時間後,停止對儲水部30的給水,結束槽洗淨灑水工程S24。
於此,雖針對槽洗淨灑水工程S24進行說明,可是不執行使水從儲水部30溢出的內槽洗淨運轉並予以省略,可抑制槽洗淨灑水工程S24造成運轉時間整體延長的情況。亦即,在儲水部30聚積水之後,只進行使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讓水飛散的外槽洗淨運轉時,因為直接利用在外槽洗淨運轉增加的內槽8的旋轉數可移行到脫水工程S25所以不易成為脫水運轉時間的延長。由於即使在外槽洗淨運轉也進行衣類的脫水,所以外槽洗淨運轉可作為脫水工程S25的一部分同時進行。
此外,在儲水部30聚積水之後,使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讓水飛散的外槽洗淨運轉,也可進行複數次。亦即,讓儲水部30的水飛散之後,內槽8的旋轉數予以減速,重新在儲水部30聚積水再次進行使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的運轉。此時,因為使內槽8的旋轉數暫時下降而成為時間的延長,可是因為一次讓大量的水飛散的外槽洗淨比讓內槽8一面以大致一定速度旋轉一面持續讓水飛散的外槽洗淨可有效率洗洗淨,所以可抑制給水量而達到節水。
又,在本實施例,在外槽洗淨運轉時內槽8的旋轉數雖加速到成為約130rpm,可是振動變大的一次共振點存在於70~90rpm的情況。因此,讓內槽8的旋轉 數通過好幾次一次共振點時,會使振動發生的風險增大。因此,在儲水部30聚積水的狀態下,進行讓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的外槽洗淨運轉時,使內槽8的旋轉數在60rpm以下進行,可抑制振動進行洗淨。
同時,因為二次共振點存在於250rpm附近,所以一面使內槽8大致定速旋轉一面進行讓水從儲水部30飛散的外槽洗淨運轉時,內槽8的旋轉數,是設定在一次共振點與二次共振點之間的100~240rpm為佳。通過二次共振點之後,在內槽8的旋轉數變高的狀態下對儲水部30給水時,由於不只外槽9大量的水飛散到外槽罩蓋9a,所以給水的時機是考慮到這個進行設定。
返回圖20,接著移行到脫水工程S25。脫水工程S25,是在槽洗淨灑水工程S24使內槽8旋轉的這樣的狀態下移行,而使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到約200rpm。內槽8的旋轉數上昇,殘留在儲水部30的水飛散到外槽9內周壁,進而洗淨外槽9內周壁。
在脫水工程S25,階段性地加速內槽的旋轉數,以約850rpm進行旋轉,進而去除含在衣類的水分。此外,藉由使用著的設定,也有在約1000rpm進行旋轉。在槽洗淨灑水工程24之後,使內槽8高速旋轉進行脫水工程S25,而使聚積在儲水部30的水幾乎全部飛散,所以水不易殘留在儲水部30,而不會成為濕氣、水垢的原因。藉由脫水工程S25結速衣類的脫水時,結束全部的運轉工程。
如以上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1,在外槽罩蓋9a設有將從給水單元12被供給的自來水給水到被形成在設在內槽8的上部的流體平衡器8a上面的儲水部30的給水口20。又,在給水口20設有朝內槽8的徑向具有複數個灑水口21a的灑水罩蓋21。
儲水部30,是形成被內周側隆起部30a與外周側隆起部30b所夾持。外周側隆起部30b,是形成比內周側隆起部30a更高,外周側隆起部30b的內周面30b1與外周面30b2是形成大致垂直。儲水部30的深度,是被形成外周側比接近內槽8旋轉軸的內周側更深。
一面使內槽8正反旋轉一面從灑水罩蓋21供給水,而將一部分的水貯水在儲水部30,一部分傳到內槽8外周壁落下。就這樣持續給水時,從儲水部30溢出的水流到內槽8外周壁。此時,因為一面使內槽8旋轉一面使水溢出,所以溢出的位置不易偏移,水全面流到內槽8外周壁。又,使正反旋轉,藉此水流的路徑不會固定化水容易遍佈內槽8外周壁全體。藉此,由於可抑制汙垢、垃圾附著在內槽8外周壁,所以可抑制黴菌的繁殖、惡臭的發生等,並保持內槽8的清潔。再者,也可防止或抑制垃圾附著到洗滌物。
在聚積給水到儲水部30的狀態下,使內槽8的旋轉數加速,使儲水部30的水一次往外槽9飛散。水流到槽進行洗淨之際,水量少的時候水流的路徑被固定化,會有線狀的洗滌斑發生的虞慮,可是因為使聚積在儲 水部30的水一次流到外槽9內周壁,所以可全面洗淨外槽9內周壁。因此,由於可抑制汙垢、垃圾附著在內槽9外周壁,所以可抑制黴菌的繁殖、惡臭的發生等,並保持外槽9的清潔。再者,也可防止或抑制對洗滌物的垃圾的附著。
又,本實施例的洗衣機,因為是不具乾燥功能且沒有密閉外槽的內蓋的結構,所以槽洗淨時雖會有水彈跳的問題,可是調整內槽的旋轉數,可進行水不會往外槽外彈跳的槽洗淨運轉。
從槽洗淨灑水運轉S24移行到脫水,由於可在使內槽8旋轉的狀態下開始脫水,所以可縮短槽洗淨灑水運轉所為的運轉時間的延長。又,槽洗淨灑水運轉S22、S24雖也可在各洗清工程之間或前後進行,可是外槽9內的水盡可能在乾淨的狀態下的最終脫水前進行為期望。此外,在最終脫水後進行槽洗淨灑水運轉S24時,會有水殘留在儲水部30的虞慮,而成為濕氣、水垢的原因。
以上,雖使用內槽8的旋轉軸10為大致垂直方向的縱型式洗衣機作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進行說明,可是也可具有乾燥功能的縱型式洗衣乾衣機。
又,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洗衣機1,是在給水箱16設有槽洗淨給水室17與完成劑收容室18。槽洗淨給水室17,是設有構成槽洗淨給水室17的壁之中高度最低的分隔板A,從槽洗淨給水室17溢出的水越過分隔板A流 入完成劑收容室18。因此,僅被安裝在槽洗淨給水室17的完成劑給水電磁閥的控制,可對槽洗淨給水室17與完成劑收容室18進行給水。控制裝置100僅對槽洗淨給水室17給水時,利用預定的時間間隔開閉完成劑給水電磁閥,而以水不會從槽洗淨給水室17溢出地進行給水。又,控制裝置100對完成劑收容室18給水時,可持續打開完成劑給水電磁閥,並給水到槽洗淨給水室17及完成劑收容室18。
在本實施例,在給水箱16的完成劑收容室18雖收容有完成劑,可是並不限於這個也可收容漂白劑、其他的藥劑。又,在具有水冷式的乾燥功能的洗衣機,也可作成從流出口17b供給冷卻水的冷卻水用的給水室取代槽洗淨給水室17。此時,外槽內的蒸氣雖會有經由給水箱16被排出到機外的虞慮,可是可在冷卻水用的給水路徑設置止回閥來防止。
又,在本實施例,雖表示從電磁閥被給水的第1給水室作為槽洗淨用,從第1給水室溢出的水流入的第2給水室作為完成劑投入用時的情況,可是配合洗衣機必要的功能,將第1給水室作為冷卻水用,將第2給水室作為漂白劑投入用等,可適當組合予以變更。此外,內槽8的旋轉軸10c雖使用大致垂直方向的縱型式洗衣機進行說明,可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也可為內槽8的旋轉軸10c從大致水平方向或水平方向傾斜的滾筒式洗烘機或滾筒式洗衣乾衣機。
30a‧‧‧內周側隆起部
30a1‧‧‧突起
30‧‧‧儲水部
30b1‧‧‧突起
30b‧‧‧外周側隆起部
30b2‧‧‧外周面
8a‧‧‧流體平衡器
8a1‧‧‧收容部

Claims (8)

  1. 一種洗衣機,係具備有:筐體;被支撐在該筐體內在內部儲存水的外槽;在該外槽內旋轉自如地被支撐的內槽;以及使該內槽旋轉驅動的驅動裝置之洗衣機,其特徵為:在前述內槽的上面形成儲存水的儲水部,且具備有對前述儲水部進行給水的給水手段,驅動前述驅動裝置使前述內槽的旋轉速度加速,使用前述給水手段對前述儲水部給水使被儲存的水朝前述外槽的內周壁飛散。
  2. 一種洗衣機,係具備有:筐體;被支撐在該筐體內在內部儲存水的外槽;在該外槽內旋轉自如地被支撐的內槽;以及使該內槽旋轉驅動的驅動裝置之洗衣機,其特徵為:在前述內槽的上面形成儲存水的儲水部,且具備有對前述儲水部進行給水的給水手段,使用前述給水手段對前述儲水部給水在存水之後,驅動前述驅動裝置使前述內槽的旋轉速度加速,而使被儲存在前述儲水部的水朝前述外槽的內周壁飛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洗衣機,其中,前述內槽具備調整前述內槽的旋轉平衡的流體平衡器,前述儲水部被形成在前述流體平衡器的上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洗衣機,其中,加速前述內槽的旋轉速度的加速度為20rpm/s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洗衣機,其中,前述內槽的旋轉速度在30rpm以下時,加速前述內槽的旋轉速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洗衣機,其中,前述儲水部是由相對於前述內槽的旋轉軸分別位在內周側與外周側的內周側隆起部與外周側隆起部所形成,前述外周側隆起部是比前述內周側隆起部更高地被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洗衣機,其中,前述儲水部相對於前述內槽的旋轉軸外周側比內周側形成的更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洗衣機,其中,前述給水手段是具備有:打開電磁閥的時候水流入的第1給水室;以及從該第1給水室溢流的水流入的第2給水室,前述第1給水室具備:使水從前述電磁閥流入的流入口;以及使水往外部流出的第1流出口,前述第2給水室具備:使水往外部流出的第2流出口,控制前述電磁閥 的開閉,可進行不會使水溢流到前述第2給水室而使水流入到前述第1給水室的第1給水;以及使水從前述第1給水室溢流且也使水流入前述第2給水室的第2給水。
TW102116189A 2012-06-06 2013-05-07 washing machine TWI519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8794A JP5891113B2 (ja) 2012-06-06 2012-06-06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0936A true TW201410936A (zh) 2014-03-16
TWI519693B TWI519693B (zh) 2016-02-01

Family

ID=4979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6189A TWI519693B (zh) 2012-06-06 2013-05-07 wash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91113B2 (zh)
CN (1) CN103469523B (zh)
TW (1) TWI5196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263B (zh) * 2016-01-30 2017-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Taiwan) Co Ltd Washing machine and its cleaning and antibacterial control method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5395B2 (ja) * 2014-08-26 2019-04-24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洗濯機
CN114318779B (zh) * 2020-09-30 2023-03-10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筒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2295A (en) * 1987-11-09 1989-01-25 Sanyo Electric Co Washing treatment agent charging apparatus
JPH0229679U (zh) * 1988-08-18 1990-02-26
JP3153588B2 (ja) * 1991-11-15 2001-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H08299679A (ja) * 1995-04-28 1996-1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4141344A (ja) * 2002-10-23 2004-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洗濯機
JP2004358087A (ja) * 2003-06-06 2004-12-24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洗濯機
CN1566497A (zh) * 2003-06-17 2005-01-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备洗涤桶清洗功能的洗衣机及洗涤桶清洗方法
US8108959B2 (en) * 2005-02-25 2012-02-07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a tub or a drum in a washing machine
WO2007073012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leaning a tub in a washing machine
CN101413198B (zh) * 2008-05-04 2010-08-18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全自动洗衣机桶清洗程序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263B (zh) * 2016-01-30 2017-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Taiwan) Co Ltd Washing machine and its cleaning and antibacterial control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91113B2 (ja) 2016-03-22
CN103469523A (zh) 2013-12-25
JP2013252236A (ja) 2013-12-19
CN103469523B (zh) 2015-10-28
TWI519693B (zh) 201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9200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TWI539057B (zh) washing machine
JP6523764B2 (ja)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機の制御方法
JP5608603B2 (ja) 洗濯機
JP5719955B2 (ja) 洗濯機
KR20130124365A (ko) 세탁기
JP2007082651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2125324A (ja) 全自動洗濯機
TWI519693B (zh) washing machine
JP5931384B2 (ja) 洗濯機
JP5919091B2 (ja) 洗濯機
JP2013226241A (ja) 洗濯機
TWI539058B (zh) washing machine
JP5927725B2 (ja) 洗濯機
JP5865167B2 (ja) 洗濯機
JP2012029710A (ja) 洗濯機
JP5686614B2 (ja) 洗濯機
JP2014140777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555616B2 (ja) 洗濯機
JP5802822B2 (ja) 洗濯機
JP2013039210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982596B2 (ja) 洗濯機
JP5879490B2 (ja) 洗濯機
JP5891097B2 (ja) 洗濯機
JP2016043029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