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0218A - 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0218A
TW201410218A TW102119413A TW102119413A TW201410218A TW 201410218 A TW201410218 A TW 201410218A TW 102119413 A TW102119413 A TW 102119413A TW 102119413 A TW102119413 A TW 102119413A TW 201410218 A TW201410218 A TW 2014102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trip
absorbent article
disposed
t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9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3578B (zh
Inventor
Kenji Takeuchi
Taizo Horiwaki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10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0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3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35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72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58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of babies' napkins, e.g. diapers
    • A61F13/15593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of babies' napkins, e.g. diapers having elastic ribbons fixed thereto; Devices for applying the ribb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64Transferring, feeding or handling devices; Dri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可以一邊抑制皺紋或縐褶的產生,同時可以將加工件轉貼於帶材上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是具備:用以將加工件配置於已配置有彈性構件的帶材上之旋轉滾筒、以及用以引導帶材的位置之帶材位置引導機構。旋轉滾筒,係具備吸附加工件之吸附部;吸附部,係可將加工件的配置方向從位於接受點的第1配置方向轉換成位於遞交點之第2配置方向。在沿著位於遞交點之第2配置方向的斷面,被吸附部所吸附之加工件的外形,其外緣部是比加工件的中央部更接近旋轉滾筒的旋轉軸。帶材位置引導機構,在比遞交點更上游側的抵接點,是以可與加工件的中央部接觸之方式來配置帶材,在遞交點是以可與加工件的外緣部接觸之方式來配置帶材。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其具備設置有吸附部的旋轉滾筒,且該吸附部是用以吸附構成吸收性物品之一部分的構成部件所作為的加工件。
作為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例如是對構成用後即棄型紙尿褲之外裝體的帶材以呈連續的狀態下予以搬運,並進行將構成大腿褶邊的彈性構件在拉長狀態下配置於該帶材,且將作為具有可吸收體液之吸收體之吸收性本體的加工件,接合於帶材的方法(例如,請參照專利文獻1)。
又,考量製造的便利性上,構成外裝體的帶材,是在吸收性物品的寬度方向呈連續的狀態下被搬運。另一方面,加工件,是在吸收性物品的長邊方向呈連續的狀態下進行製造,在被切斷成一個個的產品長度之後,配置於帶材上。此時,為了使加工件與帶材的方向可以配合,故將加工件旋轉90度後,再將加工件配置在帶材上(例如,請參照專利文獻2)。
於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加工件的旋轉機構,係具備:旋轉滾筒、以及設置在旋轉滾筒之外周上的複數個吸附部。吸附部,是在逐一吸附每一片加工件的狀態下,一邊旋轉加工件同時將之搬運至帶材上方,再將加工件配置於帶材的預定位置。在旋轉滾筒的外周上進行旋轉之吸附部的吸附面,為了抑制接受加工件時的周速差,故儘可能使吸附面距離旋轉滾筒之旋轉軸的距離保持於一定為佳。因此,吸附面,相較於吸附面的中央部,係形成為至少使吸附面的外緣部向旋轉滾筒的旋轉軸側呈傾斜的形狀。
但是,當吸附部之吸附面的外緣部朝向旋轉滾筒的旋轉軸側呈傾斜,在對帶材遞交加工件時,加工件的外緣部與帶材間就會產生出間隙。因此,專利文獻2的製造裝置,在將加工件遞交於帶材的位置處,係具備有:以使帶材之交叉方向的兩端部比帶材的交叉方向中心更接近加工件之方式進行引導的帶材位置引導機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308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15427號公報
然而,於上述之以往的製造方法中,存在有如下的問題。
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製造方法,是一邊搬運已配置有彈性構件之呈連續的帶材,同時將加工件配置於帶材上。於連續體中,位移在與搬運方向呈交叉之交叉方向上的彈性構件是被配置成波浪狀。因而於連續體中,存在有受彈性構件影響而收縮的部分以及受彈性構件影響而沒有收縮的部分,使得整體沒有均等地收縮。因此,使得連續體之交叉方向的位置局部性地偏移,而恐有加工件之安裝位置亦造成偏移之虞。
特別是,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製造裝置,當定位在比加工件的中央部更靠近加工件的外緣部時,受加工件之外緣部的位置所影響會有加工件整體位置偏移的情形。再者,當加工件之外緣部當中的一方位置偏移時,就會在位於加工件之中央部位置的帶材上產生皺紋或縐褶之情形。
於是,本發明,是有鑑於如此之狀況所研創出來,其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在被連續地進行搬運的帶材上貼附吸收性本體等之加工件時,可以一邊抑制皺紋或縐褶的產生,同時可以將加工件確實地轉貼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所揭示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是具備加工件配置機構及帶材位置引導機構,該加工件配置機構,是將構成吸收性物品之一部分的構成部件作為加工件並將之配置在:被連續地進行搬運之薄片 狀呈連續的帶材,且配置有伸長於上述帶材的搬運方向以及與上述搬運方向呈交叉之交叉方向之彈性構件的帶材上;該帶材位置引導機構,是用以引導上述帶材的位置,如此所構成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特徵為:上述加工件配置機構,係具備:設有用以吸附上述加工件之吸附部的旋轉滾筒;上述吸附部,是於上述加工件的接受點吸附上述加工件,並於使上述旋轉滾筒旋轉之期間,以將上述加工件的配置方向從位於上述接受點之上述加工件的第1配置方向轉換成對上述帶材上進行遞交之位於上述加工件之遞交點的上述加工件的第2配置方向,來將被上述吸附部所吸附的上述加工件配置在上述帶材上之方式而構成:沿著位於上述遞交點之上述吸附部的上述第2配置方向的斷面中,被上述吸附部所吸附之上述加工件的外形,是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比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更接近上述旋轉滾筒的旋轉軸側;上述帶材位置引導機構,於比上述遞交點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的抵接點,是以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與上述帶材呈間離(分離),且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與上述帶材呈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並且於上述遞交點,是以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與上述帶材呈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
又,本發明所揭示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係具有加工件配置製程,其是以構成吸收性物品之一部分的構成部件作為加工件,藉由設有用以吸附上述加工件之吸附部的旋轉滾筒,將該加工件配置在:被連續地進行搬運之薄 片狀呈連續的帶材,且配置有伸長於上述帶材的搬運方向以及與上述搬運方向呈交叉之交叉方向之彈性構件的帶材上,如此所構成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上述加工件配置製程,係具備加工件旋轉製程以及加工件遞交製程,在該加工件旋轉製程中,上述旋轉滾筒在接受加工件之上述加工件的接受點吸附上述加工件,且將上述加工件之配置方向從位於上述接受點之上述加工件的第1配置方向,轉換成對帶材上進行遞交之位於上述加工件之遞交點的上述加工件的第2配置方向;在該加工件遞交製程中,於上述遞交點將上述吸附部所吸附的上述加工件遞交至上述帶材上;且上述加工件旋轉製程,是使在沿著位於上述遞交點之上述第2配置方向的斷面上之被上述吸附部所吸附之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以比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更接近上述旋轉滾筒之旋轉軸側之方式來搬運上述加工件,並具有:於上述遞交點,以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與上述帶材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的第1引導製程、以及於比上述遞交點更位於搬運方向上游側的抵接點,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從上述帶材間離(分離),且使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與上述帶材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的第2引導製程。
在被連續地進行搬運的帶材上貼附吸收性本體等之加工件時,本發明可以提供一邊抑制皺紋或縐褶的產生,同 時將加工件確實地進行轉貼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CD‧‧‧交叉方向
MD‧‧‧搬運方向
L‧‧‧前後方向
W‧‧‧寬度方向
S1‧‧‧前胴圍區域
S2‧‧‧後胴圍區域
S3‧‧‧臀下區域
1‧‧‧吸收性物品
1A‧‧‧吸收性本體
1B‧‧‧外裝體
3‧‧‧腰圍褶邊
3A‧‧‧腰圍彈性材
5‧‧‧齒輪
5F‧‧‧前腿圍彈性材
5R‧‧‧後腿圍彈性材
10‧‧‧表面薄片
11‧‧‧接合部
15‧‧‧第二薄片
32‧‧‧防漏側邊薄片
33‧‧‧防漏彈性材
40‧‧‧吸收體
41‧‧‧第1吸收層
42‧‧‧第2吸收層
45‧‧‧中央切縫
46‧‧‧側邊切縫
70F‧‧‧前側外裝表面薄片
70R‧‧‧後側外裝表面薄片
75F‧‧‧前側連續體
75R‧‧‧後側連續體
80F‧‧‧前側外裝背面薄片
80R‧‧‧後側外裝背面薄片
85‧‧‧中間外裝薄片
90‧‧‧外裝連續體
100‧‧‧製造裝置
104‧‧‧壓整機構
104A‧‧‧上側輥子
104B‧‧‧下側輥子
105‧‧‧裁切機構(切斷機構)
120‧‧‧加工件配置機構
121‧‧‧旋轉滾筒
121A‧‧‧旋轉軸
122‧‧‧吸附墊
123‧‧‧吸附面
123A‧‧‧中央部
123B‧‧‧端部
130‧‧‧帶材位置引導機構
131‧‧‧第1引導部
132‧‧‧第2引導部
133‧‧‧中央滾輪
134‧‧‧外側滾輪
134S‧‧‧外周面
140‧‧‧帶材位置調整機構
141‧‧‧感測器
142‧‧‧調整機構
P1‧‧‧接受點
P2‧‧‧遞交點
P3‧‧‧抵接點
第1圖是本發明於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展開平面圖。
第2圖是用以說明本發明於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製程的圖。
第3圖是顯示本發明於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的正面圖。
第4圖是顯示本發明於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的立體圖。
第5圖是顯示本發明於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的立體圖。
第6圖是由第4圖所示之A箭頭方向所觀察之旋轉滾筒的正面圖。
第7圖是由第4圖所示之B箭頭方向所觀察之位於接受點之加工件的側面圖。
第8圖是由第5圖所示之C箭頭方向所觀察之位於抵接點之加工件的側面圖。
第9圖是以模式性顯示接受點P2與抵接點P3之帶材的位置關係的圖。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於以下,係對於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一面參照圖面一面進行說明。具體而言,是對於(1)吸收性物品之構成、(2)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3)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之構成、(4)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之動作、(5)作用效果、以及(6)其他的實施形態,來進行說明。
又,於以下之圖面的記載中,於相同或是類似的部分,標示相同或是類似的符號。不過,應注意圖面僅為模式性表示,各尺寸的比率等是與現實物件不同。因此,具體的尺寸等應參酌以下的說明來判斷。又,圖面相互之間亦包含有相互不同的尺寸關係或比率關係的部分。
(1)吸收性物品之構成
首先,對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1之構成,一面參照圖面一面進行說明。第1圖,是顯示將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1予以展開後之狀態的展開平面圖。於本實施形態中,吸收性物品1,為短褲型之用後即棄型紙尿褲。
於本實施形態中,短褲型之用後即棄型紙尿褲,是預先成形為短褲型的紙尿褲。又,本實施形態,雖是以用來製造短褲型之用後即棄型紙尿褲之方式所構成,不過亦可以以製造開放型之用後即棄型紙尿褲之方式所構成。開放型之用後即棄型紙尿褲,是指在使用前的狀態是呈展開的 狀態,利用黏著帶等將產品的預定部分彼此予以固定,藉此裝著於使用者的紙尿褲。
吸收性物品1,係具備有:朝向穿著者之身體前側與身體後側延伸的前後方向L、以及與前後方向L正交的寬度方向W。
吸收性物品1,於吸收性物品1的前後方向L,係具備有:對應於穿著者之前胴圍的前胴圍區域S1、及對應於穿著者之後胴圍的後胴圍區域S2、及對應於穿著者之臀下,且位在前胴圍區域S1與後胴圍區域S2之間的臀下區域S3。
位在前胴圍區域S1之吸收性物品1之一方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置的前胴圍緣部4,是與位在後胴圍區域S2之一方的寬度方向外側位置的後胴圍緣部6接合,且位在另一方之寬度方向外側位置的前胴圍緣部4’,是與位在另一方之寬度方向外側位置的後胴圍緣部6’接合,藉此,使吸收性物品1形成短褲型。在短褲型之用後即棄型紙尿褲的前胴圍區域S1及後胴圍區域S2中,形成有接合彼此之緣部的接合部11,而臀下區域S3,是比接合部11更靠近前後方向內側的區域。
於吸收性物品1,在形成為短褲型的狀態下,係形成:圍繞穿著者之腰圍而配置的腰圍開口部、及圍繞穿著者之腿圍而配置的一對腿圍開口部。腿圍開口部,於臀下區域S3中,是比前胴圍區域的寬度方向外側端部及後胴圍區域的寬度方向外側端部更朝向寬度方向內側凹入的部 分。腿圍開口部的周圍是相當於腿圍部。
吸收性物品1,是由:包含表面薄片10、吸收性本體1A等的吸收性本體1A、以及包含前側外裝表面薄片70F、後側外裝表面薄片70R、前側外裝背面薄片80F、和後側外裝背面薄片80R等的外裝體1B所構成,此等其相互之間是藉由接著劑或熱熔接等所接合。
外裝體1B,是構成吸收性物品1的外裝部分。外裝體1B,是配置在比吸收性本體1A更靠近非肌膚抵接面側。前側外裝表面薄片70F及前側外裝背面薄片80F,是跨及前胴圍區域S1與臀下區域S3而配置。後側外裝表面薄片70R及後側外裝背面薄片80R,是跨於後胴圍區域S2及臀下區域S3而配置。前側外裝表面薄片70F及前側外裝背面薄片80F,與後側外裝表面薄片70R及後側外裝背面薄片80R,是間離(分離)於前後方向所配置,並藉由中間外裝薄片85而連結著。
吸收性本體1A,係包含:表面薄片10、第二薄片15、吸收體背面薄片、及防漏部,並配置在比外裝體1B更靠近穿著者側。
表面薄片10,是用以形成能夠直接接觸穿著者肌膚之肌膚抵接面的薄片。表面薄片10,是配置在比吸收性本體1A更靠近肌膚抵接面側。表面薄片10,是由:親水性不織布或紡織物、開孔塑膠薄膜、開孔疏水性不織布等之透液性的薄片所形成。
於表面薄片10之非肌膚抵接面側,接合有第二薄片 15。第二薄片15,是配置在表面薄片10與吸收性本體1A之間。
吸收性本體1A,是配置在:由表面薄片10與第二薄片15所接合的複合薄片與吸收體背面薄片(圖示省略)之間。吸收性本體1A,至少配置於臀下區域S3的寬度方向中央。吸收性本體1A,是由粉碎紙漿或高吸收性聚合物等之混合粉體所形成。吸收性本體1A,是由:位在穿著者之非肌膚抵接面側的第1吸收層41,以及與第1吸收層41重疊且位在穿著者之肌膚抵接面側的第2吸收層42所構成。
於第1吸收層41,形成有延伸於前後方向的中央切縫45及側邊切縫46。側邊切縫46,是形成在比中央切縫45更靠近寬度方向外側。藉由形成在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切縫或側邊切縫等,使吸收性物品1構成為在被穿著時可以使吸收性本體1A產生變形。
防漏部,係具有防漏側邊薄片32及防漏彈性材33,並於吸收性本體1A的寬度方向端部中,沿著前後方向而配置。防漏側邊薄片32,係於吸收性本體1A之寬度方向W的兩側端中,設成可將表面薄片10、吸收體背面薄片包覆成一體。防漏側邊薄片32,是由不透液性之不織布等的薄片所形成。防漏側邊薄片32之寬度方向之一方的端部,是接合在吸收體背面薄片之非肌膚面側的面;防漏側邊薄片32之寬度方向之另一方的端部,是從吸收性本體1A的寬度方向側緣翻折至表面薄片側,然後接合在表 面薄片10之肌膚抵接面側的面。
防漏側邊薄片32,是藉由熱熔接著劑而接合於表面薄片等。防漏彈性材33,是以伸長狀態被貼合在吸收體背面薄片與防漏側邊薄片32之間。防漏彈性材33,使位在吸收體之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分別收縮於前後方向。
於前胴圍區域S1及後胴圍區域S2中,設有腰圍褶邊3。腰圍褶邊3,係具有以沿著寬度方向W伸縮之方式所配設之合成橡膠等的細長腰圍彈性材3A。腰圍褶邊3,是從位在前胴圍區域S1之吸收性物品1之寬度方向W外側位置之一方的前胴圍緣部4至另一方的前胴圍緣部4’呈連續,並從位在後胴圍區域S2之吸收性物品1之寬度方向W外側之一方的後胴圍緣部6至另一方的後胴圍緣部6’呈連續。
於腿圍開口部的周圍,設置有大腿褶邊5。大腿褶邊5之至少一部分,是沿著腿圍開口部而配置。大腿褶邊5,是由:配置在前胴圍區域S1的前腿圍彈性材5F、以及跨及後胴圍區域S2及臀下區域S3所配置的後腿圍彈性材5R所形成。
前腿圍彈性材5F及腰圍彈性材3A,是配置在前側外裝表面薄片70F與前側外裝背面薄片80F之間;後腿圍彈性材5R及腰圍彈性材3A,是配置在後側外裝表面薄片70R與後側外裝背面薄片80R之間。
(2)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
其次,依據第2圖,對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之一例進行說明。第2圖,是用以說明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的圖面,其顯示吸收性物品在製造過程中的一部分。第2圖,是將在製造過程中之構成部件的搬運方向作為搬運方向MD來表示,並將與該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作為交叉方向CD來表示。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是吸收性物品1在寬度方向上呈連續的狀態下進行製造。
又,對於在本實施形態中所沒有說明的方法,是可以使用既有的方法。又,以下所說明的製造方法,僅為一例,亦可以藉由其他的製造方法來進行製造。
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係至少包含有:吸收性本體形成製程S1、外裝體形成製程S2、腿圍形成製程S3、構成部件接合製程S4、折疊製程S5、接合製程S6、以及裁切製程S7。
在吸收性本體形成製程S1中,是用以形成吸收性本體1A。具體而言,例如,是執行:將吸收材料予以積層來成型吸收性本體1A、或是將吸收性本體1A配置在用以構成表面薄片10之呈連續的帶材上、或是形成防漏部。
在外裝體形成製程S2中,是用以形成外裝體1B。在本實施形態中,其構成是分別形成由配置於穿著者之腹側的外裝薄片所連續的前側連續體75F、以及由配置於穿著者之背側的外裝薄片所連續的後側連續體75R,並經由中間外裝薄片將前側連續體75F與後側連續體75R予以連結,來製造外裝體1B。
具體而言,是在構成前側外裝表面薄片70F的帶材與構成前側外裝背面薄片80F的帶材之間,配置腰圍彈性材3A及前腿圍彈性材5F而形成前側連續體75F,並且,在構成後側外裝表面薄片70R的帶材與構成後側外裝背面薄片80R的帶材之間,配置腰圍彈性材3A及後腿圍彈性材5R而形成後側連續體75R。
接著,將前腿圍彈性材5F與後腿圍彈性材5R的不要部分(從前側連續體75F及後側連續體75R偏離至外側的部分)予以裁切之後,藉由中間外裝薄片85來接合前側連續體75F與後側連續體75R。藉此而形成:各個製品之外裝體1B於寬度方向呈連續的外裝連續體90。
腿圍形成製程S3,是沿著腿圍開口部將外裝體1B予以裁切。藉此而形成配置於穿著者之腿圍的腿圍開口部。
構成部件接合製程S4,為加工件配置製程,是藉由設有吸附加工件之吸附部的旋轉滾筒,將作為構成吸收性物品之一部分的構成部件,也就是作為加工件的吸收性本體1A,配置在被連續進行搬運之薄片狀呈連續的帶材上,且也是配置有伸長於帶材的搬運方向以及與上述搬運方向呈交叉之交叉方向之彈性構件的帶材(連續體)上,然後再將外裝體1B與吸收性本體1A接合。
加工件配置製程,係具備有加工件旋轉製程、以及加工件遞交製程,其中,加工件旋轉製程,是在旋轉滾筒接受加工件之加工件接受點處吸附加工件,然後將上述加工件的配置方向從位在接受點之加工件第1配置方向轉換成 對帶材上進行遞交之位於上述加工件遞交點處之上述加工件第2配置方向;加工件遞交製程,是於上述遞交點,將上述吸附部所吸附的上述加工件遞交於上述帶材上。
具體而言,是在形成有腿圍開口部之外裝體1B的連續體上配置吸收性本體1A,然後藉由接著劑將吸收性本體1A與外裝體1B接合。
又,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係具有:於遞交點,使加工件的外緣部與帶材得以接觸之方式來配置帶材的第1引導製程、以及在比遞交點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的抵接點,使加工件的外緣部間離於帶材,且使加工件的中央部與帶材得以接觸之方式來配置帶材的第2引導製程。
在折疊製程S5中,是將吸收性本體1A與外裝體1B所接合之吸收性物品的連續體,以包含交叉方向的中心,且以沿著搬運方向的折線為基點進行折疊。
在接合製程S6中,是將折疊後之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的端部予以接合。具體而言,是接合前胴圍緣部4與後胴圍緣部6,且接合前胴圍緣部4’與後胴圍緣部6’。
在裁切製程S7中,是沿著吸收性物品的前後方向(交叉方向)將吸收性物品之連續體裁切出一個製品的大小。藉此來製造吸收性物品1。
(3)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之構成
其次,對於在上述之構成部件接合製程S4中所使用 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之整體構成,一面參照圖面一面進行說明。第3圖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的整體構成的正面圖。第4圖及第5圖,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的立體圖。第6圖是由第4圖所示之A箭頭方向所觀察之旋轉滾筒的正面圖。第7圖是由第4圖所示之B箭頭方向所觀察之加工件的側面圖。第8圖是由第5圖所示之C箭頭方向所觀察之加工件的側面圖。第9圖是以模式性顯示接受點P2與抵接點P3之帶材的位置關係的圖。
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100,是構成為:用以使構成吸收性本體1A之加工件旋轉90度,然後將該加工件,配置在構成外裝體1B之作為帶材的連續體上。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100,係具有:加工件配置機構120、帶材位置引導機構130、及帶材位置調整機構140。
又,於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100,是從第4圖所示之右側供給連續體90,並從第4圖所示之上側供給吸收性本體1A。連續體90,係接合有前側連續體75F、後側連續體75R、以及中間外裝薄片85,且於連續體90,藉由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100之上游側的裁切機構105而形成有腿圍開口部。
加工件配置機構120,係具備:旋轉滾筒121、設於旋轉滾筒121之外周上的複數個吸附部(以下稱吸附墊122)。加工件配置機構120,於接受點P1將加工件接受於吸附墊122上,隨著旋轉滾筒的旋轉而沿著旋轉滾筒的周 方向一邊搬運加工件,同時沿著旋轉滾筒的徑向以旋轉軸122A為中心使吸附墊122旋轉來使轉換加工件的方向。然後,將已轉換方向的加工件配置於帶材上,將加工件與帶材接合。
帶材位置引導機構130,係具備:中介帶材而設於旋轉滾筒相反側的第1引導部131、以及第2引導部132。帶材位置引導機構130,是用以引導位在:使加工件遞交於帶材上的遞交點P2、以及比遞交點P2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的抵接點P3之帶材的位置。並藉由第1引導部131執行第1引導製程,且藉由第2引導部131執行第2引導製程。
帶材位置調整機構140,是用以檢測出連續體90之交叉方向之端部的位置,並依據該位置資訊調整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
其次,對構成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100的各部位說明其細部。具體而言,是針對(3.1)加工件配置機構、(3.2)帶材位置引導機構、以及(3.3)帶材位置調整機構加以說明。
(3.1)加工件配置機構
構成加工件配置機構120的旋轉滾筒121,係具有用以吸附加工件的吸附墊122,而該加工件是作為構成吸收性物品1之一部分的構成部件。旋轉滾筒121,是以旋轉軸121A為基準進行旋轉,藉此將被吸附墊122所吸附的 加工件(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吸收性本體1A)配置在:使吸收性物品之構成部件被呈連續之狀態進行搬運的連續體90上。
旋轉滾筒121,於旋轉滾筒121內,具有旋轉機構。具體而言,旋轉滾筒121,是在將吸附墊122搬運至連續體90之上方為止之間,藉由旋轉機構將吸附墊122旋轉90度。
構成加工件配置機構的吸附墊122,為每次一片逐一吸附吸收性本體1A。吸附墊122,是藉由旋轉滾筒121而被搬運至:配置在比吸收性本體1A更外側之外裝體1B所連續形成之連續體90的上方。
吸附墊122,將吸收性本體1A予以吸附,並在使旋轉滾筒121旋轉的期間,藉由設置於旋轉滾筒121內的旋轉機構,將吸收性本體1A之位在接受點P1的配置方向,變更為吸收性本體1A之位在遞交點P2的配置方向。遞交點P2,是位在旋轉滾筒121之旋轉軸121A的正下方位置。
如第4圖所示,在沿著位於接受點P1之吸附墊122的第1配置方向D1的斷面中,吸附墊122之吸附面123的中央部123A,是被配置在:相較於位在吸附面123之中央部123A的外側位置的外緣部(端部123B)為更接近旋轉滾筒121的旋轉軸121A。
如第4圖所示,位在遞交點P2之吸附墊122之吸附面123的形狀,係使位在吸附面123之第2配置方向D2 的外緣部(端部123B)朝向旋轉滾筒121的旋轉軸121A側呈傾斜。具體上,從位於遞交點P2之旋轉滾筒121之旋轉軸121A的延長方向之視點而言,位於吸附面123之第2配置方向D2的端部123B,是相較於中央部123A朝向旋轉軸121A側呈傾斜。
位在遞交點P2的吸附墊122,其吸附面123的外緣部(端部123B),相較於吸附面123的中央部123A,為更接近旋轉滾筒121的旋轉軸121A側。又,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本體1A的厚度,是配置有吸收體的區域和沒有配置吸收體的區域有所不同,配置有吸收體之區域者較厚。又,在沿著位於遞交點P2之吸附墊122的第2配置方向D2的斷面中,被吸附墊122所吸附之加工件的外形,其位在加工件之中央部之外側位置的外緣部,相較於加工件的中央部,為更接近旋轉滾筒121之旋轉軸121A側。沒有配置吸收性本體1A之吸收體的區域,是位在外緣部位置,並藉由吸附墊122的外形以接近旋轉滾筒121之旋轉軸121A側的方式來配置。
又,加工件,如本實施形態般地,使外緣部的厚度相較於中央部等為較薄之方式來構成亦可,也可以使加工件的厚度在整體上為均等。
(3.2)帶材位置引導機構
帶材位置引導機構130,是對連續體90的位置進行引導。帶材位置引導機構,係具備:於遞交點P2中,以 使加工件的外緣部與帶材能夠抵接之方式來配置帶材的第1引導部131、以及比遞交點更位於搬運方向上游側,以使加工件的中央部與帶材能夠抵接之方式來配置帶材的第2引導部132。第4圖及第7圖,顯示出吸附墊122位於遞交點P2位置的狀態;第5圖及第8圖,顯示出吸附墊122位於抵接點P3位置的狀態。
第1引導部131,是將作為與遞交點P2之吸收性本體1A的外緣部相對應的部分,即連續體90的外緣部,配置在比連續體90之位於寬度方向的中央部更靠近旋轉滾筒121的旋轉軸121A側。亦即,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部131,是將位在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上的連續體90的外緣部,配置在比連續體90之位在寬度方向的中央部更靠近吸附墊122側。
第2引導部132,是使連續體90的交叉方向端部與交叉方向中央部以成為大致水平狀態之方式來引導連續體90。第2引導部132,是被配置在比帶材位置調整機構140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用以調節位於鉛直方向之帶材的搬運路徑。第2引導部132的帶材搬運面,是位在比遞交點P2更上方。因此,比遞交點P2更位於搬運方向上游側之帶材的搬運路徑,是隨著愈往搬運方向上游就位於愈上方,而接近旋轉滾筒121的外周面側。因此,抵接點P3,是位在比遞交點P2更上方的位置。
在抵接點P3中,連續體90於交叉方向為水平的狀態,加工件的中央部是位於比連續體90的外緣部更靠近 旋轉體的徑向外側(帶材側)位置。因此,於抵接點中,加工件的中央部與連續體90為抵接,加工件的外緣部與連續體90為間離(分離)。
又,所謂連續體90的外緣部,於遞交點P2及抵接點P3中,是表示比位於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上之連續體90的中央部更靠近外側位置的區域。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吸收性本體1A的外緣部,於遞交點P2中,是與吸附墊122的外緣部(端部123B)相對應的部分,也就是位於吸收性物品之長邊方向上之吸收性本體1A的長邊方向端部。
位於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中的外緣部,於遞交點P2中,不一定表示為位於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上的端部。是意味著例如,連續體90,於寬度方向更加寬廣之情形時,位於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上的端部,亦可以是比位於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上之中央部離吸附墊122更遠的狀態。
對於第1引導部131之詳細構成,參照第7圖詳加說明。第1引導部131,是沿著連續體90的搬運方向MD能夠旋轉的滾輪機構。第1引導部131,是由中央滾輪133、以及配置在中央滾輪133之交叉方向兩側的外側滾輪134所構成。中央滾輪133,是設置在:在吸附墊122沿著第2配置方向D2之狀態下之與吸附墊的中央部123A相對應的位置。外側滾輪134,是設置在:在吸附墊122沿著第2配置方向D2之狀態下之與吸附墊122的端部123B相對應的位置。兩個外側滾輪134,是設在中央滾輪 133之連續體90的寬度方向外側。
又,於以下的說明中,兩個外側滾輪134,由於皆具有同樣的特徵,所以僅說明其一方的外側滾輪,而省略另一方之外側滾輪的說明。
於第1引導部131所使用的滾輪,是由彈性構件所形成。具體而言,第1引導部131所使用的滾輪,是藉由:以矽膠、氨基甲酸乙酯等形成海綿狀的橡膠、氨基甲酸乙酯橡膠、矽膠橡膠等所形成。
第1引導部131,是設置在比抵接點P3更靠近位於連續體90之搬運方向MD的下游側。第1引導部131的外周部,從旋轉滾筒121之旋轉軸121A的延長方向的觀察視點而言,是設置在:位於遞交點P2之比吸附面123之中心之旋轉軌跡的接線L1更靠近旋轉滾筒121的旋轉軸121A側。
從連續體90之搬運方向MD的觀察視點而言,外側滾輪134的外周面134S,是與沿著吸附面123之外緣部(端部123B)的線大致平行。外側滾輪134,其外徑是隨著愈往連續體90的寬度方向外側而愈增大。外側滾輪134的表面,亦可以含有某些程度的凹凸。
(3.3)帶材位置調整機構
帶材位置調整機構,是在比裁切機構105更靠近搬運方向下游側,且比抵接點P3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用以調整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
帶材位置調整機構140,如第3圖所示,具有:將設定在帶材上之各檢測對象部分之交叉方向的位置資訊予以輸出的感測器141、以及依據位置資訊調整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的調整機構142。
連續體90,係具有:在交叉方向CD呈對向並朝向搬運方向MD平行地延伸之一對的側緣以及第2側緣。調整機構142,是用以將第1側緣附近及第2側緣附近之中之至少一方引導至位在交叉方向CD上的預定位置,來將連續體90調整至所需之寬幅之對連續體90進行調整的控制手段。感測器141及調整機構142,是可以採用各種構成,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開2004-262556所揭示的感測器及調整機構。
藉由在比吸收性本體與連續體90之抵接點P3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來進行連續體90的位置調整,可藉由彈性構件使連續體局部性地收縮,即使其交叉方向的位置有所偏移時,也可以迅速地修正連續體之位置的變化。其結果,可以在正確的位置搬運連續體,並在連續體之正確的位置接合吸收性本體,而可以防止連續體與吸收性本體1A的位置偏移。
(4)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之動作
其次,對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以下稱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100)之動作,進行說明。
吸收性本體1A,是從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100之 上方所供給。
於呈連續之帶狀體所形成的吸收性本體1A中,吸收性本體1A的長邊方向,是沿著帶狀體的長邊方向,也就是沿著帶狀體的搬運方向。
吸附墊122,是於吸收性本體1A的接受點P1,吸附吸收性本體1A。
旋轉滾筒121,在將吸附墊122搬運至連續體90之上方為止之間,將吸附墊122旋轉90度。具體而言,旋轉滾筒121,在將吸附墊122從接受點P1搬運至吸收性本體1A之遞交點P2之間,是藉由旋轉滾筒121內所存在的旋轉機構將吸附墊122大致旋轉90度。
藉此,吸附墊122,是將吸收性本體1A的配置方向,從吸收性本體1A的第1配置方向D1變更為吸收性本體1A的第2配置方向D2。
又,在被吸附墊122所吸附之狀態下被進行搬運的吸收性本體1A,是在比接受點P2更靠近位於搬運方向上游側位置的抵接點P3,抵接於塗佈有接著劑的連續體90。抵接點P3,是作為加工件之吸收性本體1A與構成外裝體1B之連續體90最先抵接的點。在本實施形態中,吸收性本體1A的外緣部相較於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是更接近旋轉滾筒的旋轉軸側。因此,與吸附面123的中央部相對應之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是比吸收性本體1A的外緣部先抵接於連續體90。抵接點P3,是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與連續體90抵接的點。
然後,加工件,在被吸附墊所吸附的狀態下,從抵接點P3被搬運至遞交點P2。吸附墊122,於吸收性本體1A的遞交點P2,解除對吸收性本體1A的吸附,而釋開吸收性本體1A。
第1引導部131,於遞交點P2,係使連續體90位於吸附墊122側。具體而言,第1引導部131,是將位在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上的外緣部(與外側滾輪的外周面134S相對應的連續體90),配置在比位於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更靠近旋轉滾筒121的旋轉軸側,來引導連續體90。
藉此,吸收性本體1A,被配置在搬運中的連續體90上。
再者,於比遞交點P2更靠近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壓整機構104。壓整機構104,係具備有中介連續體90而相對向配置的一對上側輥子104A及下側輥子104B,用以將通過該輥子間之構件於厚度方向進行壓縮。連續體90與被接合在連續體90上的吸收性本體1A,藉由壓整機構104於厚度方向被按壓而緊密貼合。
(5)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說明,依據本實施形態,在比遞交點P2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使水平狀態的連續體90抵接於吸收性本體1A。因此,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比吸收性本體1A的外緣部先接觸於連續體90,接著,吸收性本體 1A的外緣部才與連續體90抵接。然後,藉由第1引導部131,使連續體90的外緣部被推升,於比抵接點P3更靠近搬運方向下游側,使吸收性本體1A的外緣部與連續體90接觸,且使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與連續體90接觸。
如此藉由搬運連續體90,吸收性本體1A,是從中央部朝向外緣部慢慢地與帶材接觸。因此,可以一邊使連續體90與吸收性本體1A之間的皺紋從中央部移往外緣側,同時在連續體90上配置吸收性本體1A,而得以相互接合。
再者,將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與連續體90的中央部予以定位,由於是從該已定位的中央朝向兩端的外緣部進行定位,所以即使是彈性構件為波浪狀地被配置於連續體90,而使連續體90的收縮狀態不均等的情形時,亦能夠抑制連續體90與吸收性本體1A的位置偏移。
又,第1引導部131的外側滾輪134,係具有設置在與吸附墊122之端部123B相對應之位置的外周面134S。亦即,由於第1引導部131,可以將連續體90引導至更加接近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及外緣部之形狀的位置,因此可以更加強固地將連續體90貼附於吸收性本體1A。
第1引導部131,更進一步含有:設置在與吸附墊122的中央部相對應之位置的中央滾輪133,可以將連續體90引導至配合吸收性本體1A的中央部及外緣部之形狀的位置。因此,可以更加強固地將連續體90貼附於吸收 性本體1A。
第1引導部131所使用的滾輪,由於是藉由彈性構件所形成,所以可以配合吸收性本體1A的形狀,使在引導連續體90時變形。藉此,可以抑制不必要的應力等施加於連續體90。又,外側滾輪134的外徑,由於是隨著愈往連續體90之寬度方向的外側愈增大,所以於外側滾輪134,相應於外徑,會產生周速的差異(所謂周速差)。相對於此,依據由彈性構件所形成的滾輪,由於藉由彈性構件的變形可以緩和轉印貼附時的上述周速差,故第1引導部131,可以更進一步抑制皺紋的產生或轉印貼附不良。
又,配置在連續體上的吸收性本體1A在沒有固定貼著的狀態下,當搬運連續體及吸收性本體1A時,則吸收性本體1A的位置恐有偏移之虞。不過,由於藉由壓整機構104來按壓連續體90及吸收性本體1A,所以吸收性本體1A可以固定貼著於連續體上,而可以抑制位置偏移。
再者,在比吸收性本體與連續體90的抵接點P3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藉由進行連續體90的位置調整,即使因彈性構件而使得連續體有局部性收縮,而使其交叉方向的位置產生偏移之情形時,也可以快速地修正連續體的位置變化。其結果,可以將連續體在正確的位置進行搬運,並將吸收性本體接合在連續體的正確位置,而可以防止連續體與吸收性本體1A的位置偏移。
(6)其他的實施形態
如上所述地,雖是透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來揭示本發明的內容,但對於成為該所揭示之一部分的論述及圖面,不應理解成是用來限定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對於本業業者明顯可由該揭示而思及各樣的替代實施形態、實施例、以及運用技術。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部131,雖具備有:中央滾輪133與外側滾輪134,不過本發明的製造裝置,並不限定於此構成。例如,第1引導部131,只要至少可使帶材的外緣部與加工件的外緣部抵接之方式來配置帶材即可,故僅藉由外側滾輪來構成亦可。
又,本實施形態中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雖具備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不過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亦可以未必非得具備有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不可。
再者,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並不受實施形態之構成所限定,而可以採用各種的構成。例如,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係具備有:用以對檢測對象部分進行攝影而對帶材上所設定的各檢測對象部分進行攝像的攝像手段、以及依據藉由攝像手段所攝像的影像資料,來輸出各檢測對象部分之交叉方向的位置資訊的感測器;調整機構,亦可以依據位置資訊以調整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之方式來構成。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是以檢測出作為連續體90之交叉方向之端部的第1側緣及第2側緣的位置來調整帶材的位置之方式而構成,不過也可以以檢測出吸收性物品之其他部分的位置來調整帶材的位置之方式而構成。
例如,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亦可以以根據外裝體之腿圍開口部的位置資訊,來調整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之方式來構成。於腿圍開口部的附近,配置有腿圍彈性材,可能會有因彈性構件的收縮而使帶材的位置偏移之情形。但是,藉由根據腿圍開口部的位置資訊,來調整帶材的位置,可以迅速地調整腿圍開口部的位置偏移,防止吸收性本體1A與外裝體1B的位置偏移。
又,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也可以是根據腿圍開口部與位於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相交之交叉點的位置資訊,來調整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之方式來構成。腿圍開口部與位於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相交之交叉點,是對應於穿著者的鼠蹊部之處,且是應與身體緊密貼合的部分。於該部分,若是外裝體與吸收性本體1A的位置關係不適當時,吸收性本體1A相對於外裝體會產生浮動,恐造成吸收性物品不會合貼於身體。然而,藉由根據腿圍開口部與位於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相交之交叉點的位置資訊,來調整帶材的位置,便可以調整位在抵接於鼠蹊部之部分中的吸收性本體1A與外裝體1B的位置關係,而可以提升位於鼠蹊部的貼合性。
又,本實施形態中之第1引導部,雖是使限制交叉方向中央部之位置的中央滾輪133,與限制交叉方向端部之位置的外側滾輪134成一體化,但也可以例如,使中央滾輪133與外側滾輪144分離而構成,在搬運方向上游側配置中央滾輪,在搬運方向下游側配置外側滾輪,以將帶材 的中央部朝向加工件側按壓之後,再將帶材的外緣部朝向加工件側按壓之方式來實施。
如此地,本發明,毋庸置疑包含在此沒有記載的各種實施形態等。因此,本發明之技術性的特徵範圍,是依上述所說明而藉由適當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發明特定事項來加以限定的。
MD‧‧‧搬運方向
90‧‧‧外裝連續體
100‧‧‧製造裝置
104‧‧‧壓整機構
104A‧‧‧上側輥子
104B‧‧‧下側輥子
105‧‧‧裁切機構
120‧‧‧加工件配置機構
121‧‧‧旋轉滾筒
122‧‧‧吸附墊
131‧‧‧第1引導部
132‧‧‧第2引導部
140‧‧‧帶材位置調整機構
141‧‧‧感測器
142‧‧‧調整機構
P1‧‧‧接受點
P2‧‧‧遞交點
P3‧‧‧抵接點

Claims (9)

  1. 一種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是具備加工件配置機構及帶材位置引導機構,該加工件配置機構,是將構成吸收性物品之一部分的構成部件作為加工件並將之配置在:被連續地進行搬運之薄片狀呈連續的帶材,且配置有伸長於上述帶材的搬運方向以及與上述搬運方向呈交叉之交叉方向之彈性構件的帶材上;該帶材位置引導機構,是用以引導上述帶材的位置,如此所構成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特徵為:上述加工件配置機構,係具備:設有用以吸附上述加工件之吸附部的旋轉滾筒;上述吸附部,是於上述加工件的接受點吸附上述加工件,並於使上述旋轉滾筒旋轉之期間,以將上述加工件的配置方向從位於上述接受點之上述加工件的第1配置方向轉換成對上述帶材上進行遞交之位於上述加工件之遞交點的上述加工件的第2配置方向,來將被上述吸附部所吸附的上述加工件配置在上述帶材上之方式而構成:沿著位於上述遞交點之上述吸附部的上述第2配置方向的斷面中,被上述吸附部所吸附之上述加工件的外形,是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比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更接近上述旋轉滾筒的旋轉軸側;上述帶材位置引導機構,於比上述遞交點更靠近搬運方向上游側的抵接點,是以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與上述帶材呈間離,且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與上述帶材呈接觸之 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並且於上述遞交點,是以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與上述帶材呈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帶材位置引導機構,於上述遞交點,是以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與上述帶材呈接觸,且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與上述帶材呈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中,具備:中介上述帶材及上述加工件而相對向所配置之一對的上側輥子與下側輥子,並更具備:於上述上側輥子與上述下側輥子之間,使上述帶材與上述加工件通過後,用以對上述帶材與上述加工件於厚度方向進行壓整的壓整機構;上述壓整機構,是配置在比上述遞交點更靠近上述帶材之搬運方向下游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中,更具備:配置在比上述抵接點更靠近上述帶材之搬運方向上游側,用以調整上述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之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上述帶材位置調整機構,係具有感測器以及調整機構;該感測器,是用以檢測出設定在上述帶材上之各檢測對象部分之上述交叉方向的位置資訊;該調整機構,是根據上述位置資訊來調整上述帶材之交叉方向的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 置,其中,上述帶材位置調整機構,是根據上述帶材之交叉方向端部的位置資訊來調整上述帶材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係具備外裝體以及吸收性本體,該外裝體,係具有:配置在穿著者之腹側的前胴圍區域以及配置在上述穿著者之背側的後胴圍區域,且形成有沿著穿著者之腿圍所配置的腿圍開口部;該吸收性本體,係配置在上述外裝體的肌膚抵接面側,且包含吸收體;上述加工件配置機構,是將作為上述吸收性本體之加工件,以配置在上述帶材上之方式而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帶材位置調整機構,是根據上述外裝體之腿圍開口部的位置資訊,來調整上述帶材的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裝置,其中,上述帶材位置調整機構,是根據上述外裝體的腿圍開口部,與位於上述吸收性本體之寬度方向上的端部所相交之交叉點的位置資訊,來調整上述帶材的位置。
  9. 一種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為具有加工件配置製程,其是以構成吸收性物品之一部分的構成部件作為加工件,藉由設有用以吸附上述加工件之吸附部的旋轉滾筒,將該加工件配置在:被連續地進行搬運之薄片狀呈連續的帶材,且配置有伸長於上述帶材的搬運方向以及與上述搬 運方向呈交叉之交叉方向之彈性構件的帶材上,如此所構成之吸收性物品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上述加工件配置製程,係具備加工件旋轉製程以及加工件遞交製程,在該加工件旋轉製程中,上述旋轉滾筒在接受加工件之上述加工件的接受點吸附上述加工件,且將上述加工件之配置方向從位於上述接受點之上述加工件的第1配置方向,轉換成對帶材上進行遞交之位於上述加工件之遞交點的上述加工件的第2配置方向;在該加工件遞交製程中,於上述遞交點將上述吸附部所吸附的上述加工件遞交至上述帶材上;且上述加工件旋轉製程,是使在沿著位於上述遞交點之上述第2配置方向的斷面上之被上述吸附部所吸附之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以比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更接近上述旋轉滾筒之旋轉軸側之方式來搬運上述加工件,並具有:於上述遞交點,以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與上述帶材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的第1引導製程、以及於比上述遞交點更位於搬運方向上游側的抵接點,使上述加工件的外緣部從上述帶材間離,且使上述加工件的中央部與上述帶材接觸之方式,來配置上述帶材的第2引導製程。
TW102119413A 2012-05-31 2013-05-31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TWI573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4896A JP5859918B2 (ja) 2012-05-31 2012-05-31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0218A true TW201410218A (zh) 2014-03-16
TWI573578B TWI573578B (zh) 2017-03-11

Family

ID=49673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9413A TWI573578B (zh) 2012-05-31 2013-05-31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81995B2 (zh)
EP (1) EP2856988B1 (zh)
JP (1) JP5859918B2 (zh)
CN (1) CN104349753B (zh)
IN (1) IN2014DN09710A (zh)
TW (1) TWI573578B (zh)
WO (1) WO20131802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3836B2 (en) 2014-03-04 2017-09-1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bsorbent articles
JP5760110B1 (ja) 2014-03-27 2015-08-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複合シー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06236387A (zh) * 2016-08-31 2016-12-21 泉州创达实业有限公司 弹性腰围变横机构
CN114786894B (zh) * 2019-12-26 2023-12-29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及层叠电极体的制造装置
CN112603656A (zh) * 2020-12-28 2021-04-06 广州市兴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量可调的吸收体成型模具及吸收体成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3331A (en) * 1978-07-31 1980-11-11 American Can Company Method of securing opener key to a container using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with solventless acrylic adhesive
US4726876A (en) * 1985-10-18 1988-02-23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repositioning discrete articles
ATE346001T1 (de) 1999-12-16 2006-12-15 Zuiko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US6547707B2 (en) * 2001-01-10 2003-04-1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Strain control in an infeed of a printing machine
US6915829B2 (en) * 2002-07-15 2005-07-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tting and placing limp pieces of material
JP4503929B2 (ja) 2003-01-14 2010-07-1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連続して走行するウエブの側縁をガイド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3898196B2 (ja) * 2004-04-15 2007-03-28 東亜機工株式会社 ワーク搬送装置
DE102005009132B4 (de) * 2005-03-01 2019-03-14 Manroland Goss Web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bzw. Regelung eines Falzapparats einer Druckmaschine
JP5385591B2 (ja) * 2008-11-14 2014-01-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498082B2 (ja) 2009-07-31 2014-05-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ウエブ搬送装置
JP5385748B2 (ja) * 2009-10-07 2014-01-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装置
JP5663227B2 (ja) * 2010-07-22 2015-02-04 花王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転写装置
JP5838024B2 (ja) * 2010-08-30 2015-12-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連続シートの複合体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8146A (ja) 2013-12-12
US20150111714A1 (en) 2015-04-23
CN104349753B (zh) 2017-03-08
JP5859918B2 (ja) 2016-02-16
EP2856988B1 (en) 2017-05-03
US9681995B2 (en) 2017-06-20
EP2856988A4 (en) 2016-01-06
WO2013180262A1 (ja) 2013-12-05
CN104349753A (zh) 2015-02-11
IN2014DN09710A (zh) 2015-08-07
EP2856988A1 (en) 2015-04-08
TWI573578B (zh) 2017-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8082B2 (ja) ウエブ搬送装置
JP6212484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TWI573578B (zh)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US10342711B2 (en) Transport method and transport device of single-cut sheet associated with absorbent article
JP5385591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US201201572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s
KR101679098B1 (ko) 웹 반송 장치 및 흡수체 제조 방법
JP5926121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11013823A1 (ja) ウェブ接合装置及びウェブ接合方法
KR20110127725A (ko) 흡수성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JP5374325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JP5528775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の製造方法
WO2010140610A1 (ja) 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23094948A (ja) 伸縮性製品の搬送方法、伸縮性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伸縮性製品の搬送装置
JP2023034554A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