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8045A - 嬰兒車 - Google Patents

嬰兒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8045A
TW201348045A TW102109041A TW102109041A TW201348045A TW 201348045 A TW201348045 A TW 201348045A TW 102109041 A TW102109041 A TW 102109041A TW 102109041 A TW102109041 A TW 102109041A TW 201348045 A TW201348045 A TW 2013480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ing
restriction
holding
main
rele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9506B (zh
Inventor
Kenji Funakura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8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8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9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95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o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5/00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being foldable or dismountable when not in use
    • B62B2205/20Catches; Locking or releasing an articulation
    • B62B2205/22Catches; Locking or releasing an articulation remotely controlled, e.g. from the handleb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一種嬰兒車,包含具有嬰兒車本體、可在限制位置與解除位置之間移動的解除構件,及連接於解除構件的主操作構件的折疊操作機構,以及具有可以從折疊操作機構的操作受到限制的鎖定位置移動到折疊操作機構的操作變得可行的非鎖定位置之限制解除操作構件的第1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如果移動到非鎖定位置會被保持在該位置,並且,如果操作主操作構件將可以解除對非鎖定位置的保持。

Description

嬰兒車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可折疊的嬰兒車、特別是關於一種可以有效防止無意中啟動折疊動作之情況的嬰兒車。
發明背景
如JP2009-35066A所揭示的,可折疊的折疊式嬰兒車已被廣泛地使用。在可折疊的嬰兒車上設置用於將嬰兒車鎖固在展開狀態的鎖定裝置,藉操作該鎖定裝置即能進行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此外,為了防止無意中啟動嬰兒車的折疊操作,許多嬰兒車上還設有限制鎖定裝置之操作的操作限制裝置。
然而,在可折疊的嬰兒車中,所需求的是包括鎖定裝置及操作限制裝置之操作在內的折疊嬰兒車的所有操作,都可以容易地被執行,以便能夠在視線不離開嬰幼兒的情況下進行折疊操作。典型的是,在保護者用一隻手抱起嬰幼兒的狀態下,只利用另一隻手就完成折疊嬰兒車的所有操作,這是最理想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操作限制裝置如果能容易地操作,那麼因誤操作等而無意中啟動折疊動作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發明揭示
本發明即是考慮到前述問題點而完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抑制無意中啟動折疊動作的情況,另一方面,在打算要折疊時藉由容易的操作就可以進行折疊之可折疊的嬰兒車。
本發明的嬰兒車,具備:可折疊的嬰兒車本體;折疊操作機構,具有可在前述嬰兒車本體的折疊動作變得受到限制的限制位置,與前述嬰兒車本體的折疊動作變得可行的解除位置之間移動的解除構件,以及連接於前述解除構件,受到操作時,前述解除構件會從前述限制位置往前述解除位置移動的主操作構件;第1操作限制機構,具有可以從應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受到限制的第1鎖定位置,移動到應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可行的第1非鎖定位置之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具有可以從應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受到限制的第2鎖定位置,移動到應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可行的第2非鎖定位置之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其中,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受到操作而自前述第2鎖定位置移動到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時,會保持在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而且, 在該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同時前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1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下操作前述主操作構件時,可以解除對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第1操作限制機構及前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之一者,與前述主操作構件卡合以限制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使應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受到限制,而前述第1操作限制機構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中之另一者,與前述解除構件接合以限制前述解除構件的動作,使應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受到限制。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還具有連接於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的操作限制構件,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鎖定位置時,前述操作限制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會進入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制位置至前述解除位置的移動路徑內。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操作限制構件可在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鎖定位置時被配置的卡合位置,與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時被配置的非卡合位置之間擺動,且前述操作限制構件具有位於前述卡合位置時能與前述解除構件接觸的接觸部,連結前述操作限制構件之前述接觸部與前述操作限制構件的擺動軸線的方向,於前述操作限制構件配置在前述卡合位置的情形中,變成與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 制位置朝前述解除位置的移動方向平行,或者,相對於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制位置朝前述解除位置的移動方向,往和前述操作限制構件配置於前述非卡合位置時的相反側傾斜。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前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還具有設在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與前述操作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構件,且前述連接構件亦可為可自立之棒狀構件。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前述嬰兒車本體具有把手,而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也可以設置成可沿著前述把手在該把手的長向上滑動。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在位於前述第2鎖定位置時也可以位在比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更下方的位置。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受到施力呈向外側突出狀態的保持構件設於前述把手上,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上則形成承接前述保持構件的凹部,透過前述保持構件卡合於該凹部的方式,使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保持在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亦可。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於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自前述第2鎖定位置朝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滑動時變成前述凹部的前方的位置上,具有引導部,其包含卡合於前述保持構件並將其引導至前述凹部的斜面。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具有在連結前述第2鎖定位置與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的方向 上延伸以承接自前述把手向外側突出之突出片的長溝,前述長溝與前述突出片之間設有施力構件,藉由該施力構件,使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受到自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往前述第2鎖定位置的作用力亦可。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把手具有細長狀的一對主部,及連結前述一對主部的中間部,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設於前述主部,前述主操作構件設於前述中間部,前述折疊操作機構具有將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傳達到前述解除構件的傳達裝置,前述傳達裝置包含保持解除構件,於將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傳達到前述解除構件而使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制位置朝前述解除位置移動時,作用於前述保持構件以解除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的卡合。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保持解除構件及前述保持件之至少一者,具有相對於前述保持解除構件的移動方向及前述保持構件的移動方向這兩邊都呈傾斜的傾斜部,並透過該傾斜部,與前述保持解除構件以及前述保持構件之另一者接合。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前述保持解除構件及前述保持構件中之一者,貫通前述保持解除構件及前述保持構件中之另一者而延伸亦可。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傳達裝置進一步具有在前述主操作構件與前述解除構件之間延伸的一個連接構件,或者,在前述主操作構件與前述保持解除構件 之間延伸的第1連接構件以及在前述保持解除構件與前述解除構件之間延伸的第2連接構件。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解除構件沿著前述把手設置並可在該把手的長向上滑動,前述解除構件與前述把手之間設有施力構件(壓縮彈簧),自前述解除位置往前述限制位置施力。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前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在前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以及前述主操作構件未被施加操作力的狀態下,從第1非鎖定位置被推回前述第1鎖定位置,於前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被配置於前述第1非鎖定位置且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被啟動時,前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與動作中的前述主操作構件卡合,限制往第1鎖定位置的回復歸位亦可。
本發明的嬰兒車也可以做成,前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在前述第1鎖定位置,與前述主操作構件卡合,以限制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
本發明的嬰兒車中,嬰兒車本體具有把手,前述折疊操作機構、前述第1操作限制解除機構以及前述第2操作限制解除機構則設置於把手上亦可。
依據本發明,可以有效地抑制無意中啟動折疊動作的情形,另一方面,打算要折疊嬰兒車時,也可以容易地操作嬰兒車而完成折疊。
10‧‧‧嬰兒車
11‧‧‧嬰兒車本體
13‧‧‧剎車操作裝置
14‧‧‧操作傳達裝置
16‧‧‧前輪
17‧‧‧擱腳板
18‧‧‧後輪
19‧‧‧後方連結件
20‧‧‧框架部
22‧‧‧前腳
24‧‧‧後腳
26‧‧‧第1連桿
27a‧‧‧第1把手保持構件
27b‧‧‧第2把手保持構件
28‧‧‧扶手
30‧‧‧鎖定構件
31‧‧‧承抵片
32‧‧‧第2連桿
34‧‧‧第3連桿
36‧‧‧把手
37‧‧‧主部
37a‧‧‧第1長孔
37b‧‧‧第2長孔
37c‧‧‧第1插通孔
37d‧‧‧第2插通孔
38‧‧‧中間部
39‧‧‧滑動保持構件
40‧‧‧折疊操作機構
41‧‧‧解除構件
41a‧‧‧本體部
41b‧‧‧突出部
43‧‧‧傳達裝置
44‧‧‧保持解除構件
44a‧‧‧傾斜部
44b‧‧‧貫通孔
45‧‧‧第1連接構件
45a‧‧‧第1線狀構件
45b‧‧‧第1管狀構件
46‧‧‧第2連接構件
46a‧‧‧第2線狀構件
46b‧‧‧第2管狀構件
47‧‧‧連接構件
47a‧‧‧線狀構件
47b‧‧‧管狀構件
49‧‧‧主施力構件
50‧‧‧主操作構件
50a‧‧‧操作桿部
50b‧‧‧轉動部
51‧‧‧缺口部
52‧‧‧誘導溝
55‧‧‧第1操作限制機構
56‧‧‧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
56a‧‧‧操作凸部
57‧‧‧操作限制卡合部
57a‧‧‧抵接面
59‧‧‧第1限制施力構件
60‧‧‧第2操作限制機構
61‧‧‧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
61a‧‧‧凹部
61b‧‧‧誘導部
61c‧‧‧長溝
62‧‧‧保持插梢
68‧‧‧連接構件
70‧‧‧操作限制構件
70a‧‧‧接觸部
71‧‧‧擺動軸構件
71a‧‧‧擺動軸線
80‧‧‧殼體
81‧‧‧第1構件
81a‧‧‧插通孔
82‧‧‧第2構件
82a‧‧‧支持凹部
83‧‧‧收容空間
83a‧‧‧第1通過孔
83b‧‧‧第2通過孔
85‧‧‧保持構件
85a‧‧‧突入部
85b‧‧‧帽緣部
85c‧‧‧支持部
86‧‧‧施力承受突出片
88‧‧‧保持施力構件
89‧‧‧第2限制施力構件
91‧‧‧支持構件
91a‧‧‧支持長孔
95‧‧‧殼體
95a‧‧‧第1開口
95b‧‧‧第2開口
96‧‧‧支持軸構件
97‧‧‧誘導溝
da‧‧‧方向
【圖1】圖1係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圖式, 所示為嬰兒車的斜視圖;【圖2】圖2所示為把手配置於後方位置(背面推壓位置)之展開狀態的嬰兒車側面圖;【圖3】圖3所示為折疊狀態的嬰兒車側面圖;【圖4】圖4為展開狀態的嬰兒車從後方示意的局部斜視圖,係用於說明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機構之圖式;【圖5】圖5為嬰兒車把手的一部分之示意斷面圖,係用於說明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機構以及第1操作限制機構的圖式;【圖6】圖6是對應於圖5的斷面圖,是以不同於圖5的狀態來表現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機構及第1操作限制機構的圖式;【圖7】圖7為顯示嬰兒車把手的一部分的斷面圖,是用於說明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機構以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的圖式;【圖8】圖8是對應於圖5的斷面圖,是以不同於圖5的狀態來表現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機構以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的圖式;【圖9】圖9為顯示嬰兒車把手的一部分的斷面圖,為圖8的狀態中之第2操作限制機構的示意圖;【圖10】圖10是對應於圖9的斷面圖,是以不同於圖9的狀態來表現第2操作限制機構的圖式;【圖11】圖11為安裝在嬰兒車的折疊操作機構中之保持解除構件的頂視圖;及 【圖12】圖12所示為嬰兒車之一變化例的斜視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面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圖11為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嬰兒車的一實施形態的圖式。其中,嬰兒車的整體構造示於圖1~圖3。如圖所示的嬰兒車,具有可折疊的嬰兒車本體11、能夠將展開狀態的嬰兒車本體11切換成可折疊狀態的折疊操作機構40,和限制折疊操作機構40的動作之第1操作限制機構50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圖1~圖3所示的嬰兒車本體11包括具有一對前腳22及一對後腳24的框架部20,以及可擺動地連結於框架部20的手推把手36。車輪(前輪)16被保持在嬰兒車本體11的各前腳22下端,車輪(前輪)18則被保持在嬰兒車本體11的各後腳24下端。
本實施形態的嬰兒車10中,把手36可相對於框架部20擺動。把手36可固定於圖1以及圖2中以實線表示的背面推壓位置(後方位置),與圖1以及圖2中以雙點劃線表示的對面推壓位置(前方位置)。把手36做成可相對於框架部20擺動的結構,可以採用已知結構,例如,JP2008-254688A所揭示的構造。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嬰兒車10係做成廣泛普及的可折疊型式。作為一具體的實例,可以將嬰兒車做成如以下所述的型式。
嬰兒車本體11(嬰兒車10)的整體,以沿著前後方向延伸的橫向中心面為中心做成大略對稱的構造。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中的框架部20具有分別配置於左右的一對前腳22、分別配置於左右的一對後腳24、分別配置於左右的一對扶手28,及分別配置於左右的一對第1連桿26。前腳22的上方端部可來回轉動(可擺動)地連結在配置於對應側(左側或右側)的扶手28上。同樣地,後腳24的上方端部可來回轉動(可擺動)地連結在配置於對應側(左側或右側)的扶手28上。此外,第1連桿26的上方部分可來回轉動(可擺動)地連結在配置於對應側(左側或右側)的扶手28的後方部分。
框架部20還具有連結左前腳與左第1連桿26的左第2連桿32,以及,連結右前腳22與右第1連桿26的右第2連桿32。各第2連桿32的前方部分可來回轉動地連結於前腳22的中間部分,其後方部位則可來回轉動地連結於第1連桿26的下方部分。此外,在圖示的實例中,第2連桿32是由配置在一對前腳22之間以及一對後腳24之間的板狀構件的側邊部分所構成。亦即,左第2連桿及右第2連桿32係一體成型的板狀構件的一部分。
此外,框架部20,還具有連結左後腳24與左第1連桿26的左第3連桿34,以及,連結右後腳24與右第1連桿26的右第3連桿34。各第3連桿34在其一部分可來回轉動(可擺動)地連結至後腳24的中間部分,在另一部分則可來回轉動(可擺動)地連結至第1連桿26的下方部位。
把手36對由此種結構所組成的框架部20可擺動 地連結。把手36具有自框架部20延伸出的一對主部37,及在一對主部37之間沿寬度方向延伸以連結一對主部37的中間部38,整體則形成U字形。把手36在U字的兩端部,亦即主部37在其與中間部38為相反側的端部,可來回轉動(可擺動)地連結到對應側的第3連桿34上。此外,如圖4所示,把手36相對於第3連桿34的轉動軸線(擺動中心),與第3連桿34和第1連桿26的轉動軸線,以及,第1連桿26與第2連桿32的轉動軸線一致。
此外,位於背面推壓位置的把手36,如圖4所示,是藉可滑動地設置於把手36上的滑動保持構件39,與設置在扶手28或第1連桿26上的第1把手保持構件27a的卡合,而保持為約略與第1連桿26平行地延伸。另一方面,位於對面推壓位置的把手36,則藉可滑動地設置於把手36上的滑動保持構件39,與設置在扶手28上的第2把手保持構件27b的卡合,保持為朝向前上方延伸(參照圖1的雙點劃線)。
另外,如圖1所示,在把手36的右側主部37的上方部分設有剎車操作裝置13。藉由操作剎車操作裝置13,可通過操作傳達裝置14,操作圖未示出的後輪18的制動機構。
此外,設有連結在一對前腳22之間的擱腳板17,以及連結在一對後腳24之間的後方連結件19以作為在嬰兒車的橫向(寬度方向)延伸的構件。
具有以上的整體構造的嬰兒車10,藉由使各構成構件相互轉動,就能夠折疊。具體而言,一旦將配置在背 面推壓位置的把手36朝後上方拉上來,接著,再藉由將其往下方壓下,就能使第3連桿34相對於後腳24以圖2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伴隨著此操作,扶手28及第2連桿32會相對於第1連桿26以圖2中的順時針方向轉動。藉此操作,自側面視之,把手36與前腳22靠近而形成略平行的配置,同時把手36的配置位置降低。如以上的方式進行,就能折疊嬰兒車10(嬰兒車本體11),並能使嬰兒車10沿前後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型化。另一方面,從折疊狀態展開嬰兒車10(嬰兒車本體11)時,只要依照與上述折疊操作相反的順序進行即可。
附帶一提,如圖4所示,第1連桿26上設有鎖定構件30。鎖定構件30沿第1連桿26的長度方向設置,且能相對於第1連桿26滑動。鎖定構件30,藉由圖未示出的施力裝置,例如彈簧,而被往設於第1連桿26下方部分的第3連桿34推進。接著,如圖4所示,鎖定構件30會嵌入第3連桿34。由於設於第1連桿26的鎖定構件30與第3連桿34卡合,第3連桿34相對於第1連桿26的轉動受到限制,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也受到限制,嬰兒車本體11因此被保持在展開狀態。
一方向,嬰兒車10中設有操作該鎖定構件30的折疊操作機構40。如圖4所示,鎖定構件30具有朝寬度方向外側延伸出的承抵片31。另一方面,折疊操作機構40具有自下方抵接承抵片31的解除構件41。而,操作折疊操作機構40時,解除構件41將透過承抵片31沿第1連桿26的長度方向抬高鎖定構件30,解除鎖定構件30與第3連桿34的卡合。也 就是說,透過以折疊操作機構40操作解除構件41的方式,將可以使嬰兒車本體11(嬰兒車10)能夠折疊。關於折疊操作機構40將和限制折疊操作機構40的操作之第1操作限制機構55以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一起敘述於後。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相對於嬰兒車的「前」、「後」、「上」及「下」的用語,在沒有特別指示時,意指以乘坐於展開狀態的嬰兒車的嬰幼兒為基準的「前」、「後」、「上」及「下」。因此,嬰兒車10的「前後方向」,相當於連結圖1中之紙面的左下與右上的方向。而,只要沒有特別指示,「前」就是指乘車之嬰幼兒面對的一側,圖1中之紙面的右上側就成了嬰兒車10的前側。另一方面,嬰兒車10的「上下方向」是指直交於前後方向,並且直交於嬰兒車10的接地面的方向。因此,當嬰兒車10的接地面為水平面時,「上下方向」指的就是垂直方向。此外,「橫向方向」以及「寬度方向」是指與「前後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任一者都垂直相交的方向。進一步地,關於「右」以及「左」,也是分別意指以乘坐於嬰兒車10的嬰幼兒為基準之在橫向方向或寬度方向的「右」及「左」。因此,例如右側的前腳22以及後腳24係指,示於圖1之靠自己這一側示的前腳22以及後腳24,左側的前腳22以及後腳24則為示於圖1之內側的前腳22以及後腳24。
接著,將一邊參照圖5~圖11,針對折疊操作機構40、第1操作限制機構55以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做詳細說明。如圖5~圖11所示,折疊操作機構40具有,可在嬰兒車 本體11的折疊動作變得受到限制的限制位置,與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變為可行的解除位置之間移動的解除構件41,以及連接於解除構件41,並能藉由被操作而使解除構件41自限制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動的主操作構件50。第1操作限制機構55以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分別具有可在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受到限制的鎖定位置,與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變得可行的非鎖定位置之間移動的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61。
首先,將就折疊操作機構40進行說明。折疊操作機構40具有可在限制位置(圖7所示之狀態)與解除位置(圖8所示之狀態)之間移動的解除構件41,以及連接於解除構件41的主操作構件50,並且還具有將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傳達到解除構件41的傳達裝置43。
如圖5~圖10所示,折疊操作機構40設於把手36。如圖1~圖3、圖5、圖6所示,在把手36的中間部38的中央設有殼體95。把手36主要是由該殼體95與一對管狀構件,例如一對金屬製的管件構成。如圖5與圖6所示,折疊操作機構40的主操作構件50透過設於殼體95內的支持軸構件96,被安裝成可相對於殼體95自由轉動。主操作構件50具有,被支持軸構件96插入,並以支持軸構件96為中心而可相對於殼體95轉動地被連結的轉動部50b,以及自主操作構件50延伸出的操作桿部50a。操作桿部50a透過殼體95的第1開口95a自殼體95延伸出去,因而能夠自殼體95外部操作主操作構件50。
另一方面,如圖7與圖8所示,在把手36的主部37的下方部分,換言之,在位於背面推壓位置的把手36內之與鎖定構件30在寬度方向上相面對的部分,設有支持構件91。支持構件91固定在把手36的主部37內部。支持構件91上並設有沿主部37的長向延伸的支持長孔91a。如圖7與圖8所示,解除構件41配置在該支持長孔91a內,並可在支持長孔91a內移動。亦即,解除構件41可受支持長孔91a引導沿著把手36的主部37的長向,相對於主部37以及支持構件91滑動。
如圖4、圖7以及圖8所示,解除構件41在把手36的主部37內,具有配置於支持構件91的支持長孔91a內的本體部(解除構件本體部)41a,以及在嬰兒車10的寬度方向上自本體部41a突出的突出部(解除構件突出部、突出插梢)41b。如圖7與圖8所示,支持構件91與本體部41a之間,設有由例如壓縮彈簧等所構成的主施力構件49。藉由該主施力構件49,解除構件41被沿著把手36的主部37往下方,即,朝遠離主操作構件50的方向推進。
突出部41b貫穿形成於主部37的第1長孔37a,延伸至把手36的外面。第1長孔37a沿突出部41b的移動方向,亦即,主部37的長向延伸。如圖4所示,突出部41b能夠自下方抵接於設在嬰兒車本體11的第1連桿26上的鎖定構件30之承抵片31。而,如果折疊操作機構40被操作,使解除構件41沿主部37向上方滑動,突出部41b就會自下方抵接承抵片31,使得鎖定構件30沿第1連桿26向上方滑動。鎖定構 件30向上方移動時,鎖定構件30與第3連桿34的卡合被解除,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就變得可行。亦即,在此所說明的實例中,應該受到主施力構件49推進的位置,就是使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變得受到限制的解除構件41的限制位置。另一方面,抗拒主施力構件49的作用力而沿主部37向上方移動了的位置,則為使嬰兒車本體11變得可執行折疊動作的解除構件41的解除位置。
接著,將就折疊操作機構40的傳達裝置43做說明。圖示的實例中,鎖定構件30分別設於左右第1連桿26,解除構件41也對應一對鎖定構件30,分別設在把手36的左右的主部37。因此,傳達裝置43也對應一對鎖定構件30,成對地設置。而,各傳達裝置43在設置於殼體95的主操作構件50,與設置於主部37的解除構件41之間延伸。亦即,各傳達裝置43分別連接於殼體95,而且同時在殼體95與構成把手36的管狀構件內延伸。
但是,如圖1所示,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只設在左側的主部37,右側的主部37上並未設置。因此,在圖所示的實例中,傳達裝置43的結構也因設有第2操作限制機構60的一側,與未設有第2操作限制機構60的一側而有所不同。
具體來說,如圖5~圖11所示,設有第2操作限制機構60那側的傳達裝置43,亦即左側的傳達裝置43(圖5與圖6的圖面右側的傳達裝置),具有連接於主操作構件50的第1連接構件45、連接於解除構件41的第2連接構件46,以及連結第1連接構件45與第2連接構件46的保持解除構件 44。第1連接構件45與第2連接構件46,可以利用金屬線(金屬絲)等之公知的技術手段製成。如圖5~圖8所示,第1連接構件45具有,兩端連接在轉動部50b與保持解除構件44之由柔軟的金屬線等所形成的第1線狀構件45a,以及第1線狀構件45a可滑動地插入的第1管狀構件45b。第1管狀構件45b的兩端位在轉動部50b以及保持解除構件44的鄰近位置,並固定在把手36上。第2連接構件46具有,兩端連接保持解除構件44與解除構件41之由柔軟的金屬線等所形成的第2線狀構件46a,以及第2線狀構件46a可滑動地插入的第2管狀構件46b。第2管狀構件46b的兩端位在保持解除構件44以及解除構件41的鄰近位置,並固定在把手36上。
另一方面,未設有第2操作限制機構60那側的傳達裝置43,亦即右側的傳達裝置43(圖5與圖6中圖面左側的傳達裝置)具有在主操作構件50與解除構件41之間延伸的連接構件47。在圖所示的實例中,連接構件47具有,兩端分別連接於轉動部50b與解除構件41之由柔軟的金屬線等所形成的線狀構件47a,以及線狀構件47a可滑動地插入的管狀構件47b。管狀構件47b的兩端位在轉動部50b以及解除構件41的鄰近位置,並固定在把手36上。
如圖5與圖6所示,固定著線狀構件45a、47a的一端之主操作構件50的轉動部50b,具有圓板狀的外輪廓。在形成圓板狀的轉動部50b的外周面,形成有可捲繞線狀構件45a、47a的引導溝52。而,如果操作操作桿部50a使轉動部50b從示於圖5的主操作構件50的位置,轉動至示於圖6的主 操作構件50的位置,線狀構件45a、47a將自管狀構件45b、47b被拉出至殼體95內,捲繞於轉動部50b的引導溝52上。
此時,在右側的傳達裝置43(圖5與圖6的圖面左側的傳達裝置)中,解除構件41會因線狀構件47a相對於管狀構件47b的相對移動而抗拒主施力構件49並自限制位置移動到解除位置。在左側的傳達裝置43(圖5與圖6的圖面右側的傳達裝置)中,第2線狀構件46會因第1線狀構件45a相對於第1管狀構件45b的相對移動而透過保持解除構件44,從第2管狀構件46b朝第1連接構件45的一側被拉出來。結果,由於第2線狀構件46a相對於第2管狀構件46b的相對移動,解除構件41會抗拒主施力構件49而自限制位置(圖7之位置)移動到解除位置(圖8之位置)。
亦即,如果利用折疊操作機構40,就能藉由操作主操作構件50,讓一對解除構件41分別從限制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動。因此,可藉操作主操作構件50,讓一對鎖定構件30移動,解除各鎖定構件30與對應側的第3連桿34的卡合,讓嬰兒車本體11成為可折疊狀態。另一方面,在未對主操作構件50施加外力的狀態下,利用來自主施力構件49的作用力,解除構件41將自解除位置移動到限制位置。伴隨於此,各鎖定構件30與對應側的第3連桿34卡合,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受到限制。此外,關於保持解除構件44的部分,將和第2操作限制機構60一起在後面的段落中說明。
接著,將就第1操作限制機構55做說明。如上所 述,第1操作限制機構55具有,能藉由被操作,而從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受到限制的第1鎖定位置(圖5之位置),移動到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變得可行的第1非鎖定位置(圖6之位置)的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
如圖5與圖6所示,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被配置在折疊操作機構40的主操作構件50近旁。因此,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在第1鎖定位置會與主操作構件50直接接觸,使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的動作受到限制。亦即,第1操作限制機構55與折疊操作機構40的主操作構件50卡合而限制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因而能夠限制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
如圖5與圖6所示,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與主操作構件50同樣配置在殼體95內。如圖5與圖6所示,在殼體95內,形成有和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卡合的引導溝97。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受引導溝97引導,相對於殼體95僅在一定方向可滑動地被支持。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具有延伸進入殼體95的第2開口95b內的操作凸部56a。透過該操作凸部56a,可以從殼體95的外部操作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
如圖5與圖6所示,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是形成為板狀的構件。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設有自板狀的本體部向殼體95內側延伸的操作限制卡合部(卡合突出部)57。該操作限制卡合部57可與主操作構件50的轉動部 50b上所形成的缺口部(操作限制溝)51卡合。
如圖5與圖6所示,殼體95與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之間,設有例如由拉伸彈簧所形成的第1限制施力構件59。第1限制施力構件59將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從操作限制卡合部57遠離主操作構件50的第1非鎖定位置(圖6之位置),朝操作限制卡合部57與主操作構件50的缺口部51卡合而限制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的第1鎖定位置(圖5之位置)推進。亦即,在未對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以及主操作構件50施加操作力時,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會因第1限制施力構件59而從第1非鎖定位置被推回第1鎖定位置。
如果利用此種構造,當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被配置於第1非鎖定位置且使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啟動時,即使手離開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依然會抵接於動作中的主操作構件50的轉動部56b的外周面,阻止其朝第1鎖定位置復位。另一方面,當主操作構件50的操作結束,解除構件41因來自主施力構件49的作用力而回到限制位置時,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就會藉由來自第1限制施力構件59的作用力,自動地回復到第1鎖定位置。亦即,打算要折疊嬰兒車的保護者,只有在操作構件50的操作開始啟動以前的期間,需要抵抗第1限制施力構件59使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往第1非鎖定位置移動即可。因此,在嬰兒車10的展開狀態下,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會自動地回復到第1鎖定位置,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本意的嬰兒車10(嬰兒車本體11)折疊操作。
此外,如圖5所示,在第1非鎖定位置中,抵接於缺口部51而限制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之操作限制卡合部57的抵接面57a,呈與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相對於殼體95的滑動方向平行。因此,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位於第1鎖定位置時,即使施加了欲操作主操作構件50的力,透過抵接面57a傳達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的力,並不會作用在讓第一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滑動的方向上,或者,並無法形成足以讓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產生滑動的大作用力。藉此,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因誤操作等而無意中啟動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的情形。
接著,將就第2操作限制機構60進行說明。如上所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具有能藉由被操作,而自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受到限制的第2鎖定位置(圖7之位置),移動到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變得可行的第2非鎖定位置(圖8~圖10之位置)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此外,該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受到操作而自第2鎖定位置移動到第2非鎖定位置時,將形成為保持於第2非鎖定位置的狀態。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保持於第2非鎖定位置的狀態,於該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位於第2非鎖定位置並且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也位於第1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下,將因主操作構件50受到操作,而被解除。
如圖7與圖8所示,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具有連接於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操作限制構件70。如圖7所 示,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位於第2鎖定位置時,操作限制構件70的至少一部分會進入解除構件41的自限制位置至解除位置的移動路徑內。亦即,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位於第2鎖定位置時,解除構件41將無法自限制位置移動到解除位置,進而無法實施嬰兒車10(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亦即,第2操作限制機構60的另一側,與解除構件41卡合而限制了解除構件41的動作,並可限制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
在圖所示之實例中,操作限制構件70透過擺動軸構件71可擺動地連結於支持構件91。由於操作限制構件70在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位於第2鎖定位置時被配置的卡合位置(圖7之位置),與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位於第2非鎖定位置時被配置的非卡合位置之間擺動,而變得可移動
操作限制構件70具有位於抵接位置時與解除構件41接觸的接觸部70a。在圖所示的實例中,從與操作限制構件70的擺動軸線71a平行的方向觀察時,也就是,圖7與圖8中連結操作限制構件70的接觸部70a與操作限制構件70的擺動軸線71a的方向da,於圖7所示的操作限制構件70被配置於卡合位置的情形中,變成與解除構件41從限制位置朝解除位置的移動方向(即,主部37的長向)平行,或者,相對於解除構件41自限制位置朝解除位置的移動方向,往和操作限制構件70配置於非卡合位置時(圖8之情形)的相反側傾斜。藉由這樣的構造,於操作限制構件70被配置於卡合位置時,即使施加了欲操作主操作構件50的力,自解除構 件40通過接觸部70a傳達到操作限制構件70的力,也不會作用在讓操作限制構件70擺動的方向上,或者,至少無法形成足以讓操作限制構件70產生擺動的大作用力。因此,能夠更有效地防止因為誤操作等無意中啟動了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的情形。
如圖7與圖8所示,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係設置為能夠沿把手36的主部37在該把手36的長向滑動。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一個實例是使其形成管狀,並使主部37通過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內。如圖7與圖8所示,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具有貫穿形成於把手36的主部37的第1長孔37a設置的保持插梢62。第2長孔37b沿主部37的長向延伸,藉由第2長孔37b與保持插梢62的卡合,可以界定出把手36上之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可滑動範圍。
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當位於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變得可行的第2非鎖定位置時,將位於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可滑動範圍中的上方。另一方面,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當位於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受到限制的第2鎖定位置時,將位於比第2非鎖定位置更下方的位置。亦即,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由於重力,將易於形成從第2非鎖定位置往第2鎖定位置被配置的狀態。因此,可使第2操作限制機構60更有效地發揮功能,因而能夠更有效地防止無意中啟動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的情形。
在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內表面,藉由使形 成管狀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向外側擴大,而形成有長溝61c。長溝61c,是在連結第2鎖定位置與第2非鎖定位置的方向上,亦即,把手36的主部37的長向上延伸。另一方面,施力承受突出片86自把手36的主部37,朝外側突出。施力承受突出片(突出片)86被收容在長溝61c內。而且,配合上述的保持插梢62與第2長孔37b的卡合,再加上施力承受突出片86與長溝61c之卡合,將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被引導而相對於把手36滑動,藉此,能夠讓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滑動較滑順平暢。
長溝61c與突出片86之間,設有例如壓縮彈簧所形成的第2限制施力構件89。該第2限制施力構件89,從圖8所示的第2非鎖定位置朝圖7所示的第2鎖定位置施力於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亦即,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藉由來自第2限制施力構件89的作用力,如後所述地,將變成不會被保持在第2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並自第2非鎖定位置被推回第1鎖定位置。在此種構造下,用於對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施力的機構,由於係設置在把手36的外部,將使把手36內部的空間能夠有效地利用。例如,不需將把手36製成必要以上的既大又粗的型式。並使後述之用於解除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對於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的機構配置在把手36內部。
此外,如圖9與圖10所示,施力承受突出片86藉由形成在把手36的主部37的插通孔(第2插通孔37d),保持為嵌入至固定於後述主部37內部之殼體80的狀態。
如圖7與圖8所示,自把手36的主部37,設有可沒入把手36內並向外側突出的保持構件85。保持構件85,係藉由設置在把手36內部的保持施力構件88,而被推向外側。另一方面,形成為管狀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形成有能夠承接保持構件85的凹部61a。藉由使該凹部61a,與保持構件85的先端卡合,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被保持在第2鎖定位置。在圖所示的實例中,凹部61a是形成為貫通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貫通孔。但是,凹部61a,也可以形成為具有底部的有底孔。
再者,如圖7與圖8所示,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在與凹部61a鄰接的位置具有誘導部61b。誘導部61b與保持構件85的先端卡合,並包含將保持構件85引導至凹部61a的斜面。誘導部61b是以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自第2鎖定位置滑動到第2非鎖定位置時,會變成在凹部61a的前方的位置的方式,設置在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上。誘導部61b位於凹部61a的上方,並構為成其壁面向外側擴大的擴徑部。藉由此種誘導部61b,將能使自把手36朝與把手36的長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突出的保持構件85滑順且安定地被引導到凹部61a,並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可保持在第2非鎖定位置。藉此,將可容易且安定地實施嬰兒車的折疊操作。
如以上所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60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與操作限制構件70是相間隔地設置。因此,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具有可作為傳達裝置並將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動作傳達到操作限制構件70的連接構件68。連 接構件68設置在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18與操作限制構件70之間,並連結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18與操作限制構件70。連接構件68,是由金屬線(金屬絲)等以公知的技術手段製成,且其一個實例是以可形成上述的傳達裝置43而由柔軟的金屬線等所製成的線狀構件,與該線狀構件可滑動地插入的管狀構件的組合構成。
在圖所示的實例中,連接構件68,為可自立的棒狀構件,例如可由可自立的金屬棒構成。連接構件68的一端彎曲為環狀,藉由將上述之保持插梢62插入該環狀部,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透過保持插梢62被支持。連接構件68的另一端,則被折彎,並在與操作限制構件70的擺動軸線71a平行方向上延伸以貫通操作限制構件70。操作限制構件70,係以連接構件68的另一端為中心,而可相對連接構件68轉動。利用此種連接構件68,就能以非常便宜且單純的構造,讓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動作可傳達到操作限制構件70。
然而,如圖7與圖8所示,殼體80被固定在把手36的主部37內。殼體80是由互相嵌合的第1構件81與第2構件82所形成。如圖9與圖10所示,殼體80的內部,形成有供上述保持解除構件44配置的收容空間83。保持解除構件44在收容空間83內,設置為可沿把手36的主部37的長向移動(可滑動)。如上所述,保持解除構件44連接著第1連接構件45的第1線狀構件45a的一端以及第2連接構件46的第2線狀構件46a的一端。因此,在殼體80中,設有供第1線狀構件45a 通過的第1通過孔83a,以及供第2線狀構件45b通過的第2通過孔83b。
與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相卡合,以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停止在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構件85,係被保持在殼體80內。而,配置在殼體80內的保持解除構件44,於主操作構件50受到操作使解除構件41自限制位置朝解除位置被拉上來時,將作動以與保持構件85卡合並將保持構件85拉進殼體80內。藉由此種構造,就能以相當簡易的結構,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對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在受到主操作構件50的操作連動時,自動地解除。
如圖9與圖10所示,保持構件85具有擴徑的帽緣部85b、分別位於帽緣部85b兩側的突入部85a以及支持部85c。突入部85a,係可滑動地插入設置於第1構件81的插通孔81a,以及設置於把手36的主部37的插通孔(第1插通孔)37c中。突入部85a,藉由一邊被引導至插通孔81a與插通孔37c,一邊相對殼體80滑動,而能與自把手36朝外側突出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上的凹部61a接合。另一方面,在第1構件81的插通孔81a對面位置上的第2構件82上形成支持凹部82a。於支持凹部82a中,以例如壓縮彈簧所形成的保持施力構件88支持。保持施力構件88施力於保持構件85,以使保持構件85的突入部85a自把手36朝外側突出。另一方面,藉由抗拒保持施力構件88的作用力,將保持構件85拉進殼體80內,就能解除保持構件85與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凹部61a的卡合。
在圖所示的實例中,保持構件的支持部85c,係插入壓縮彈簧所形成的保持施力構件88內,以支持保持施力構件88。此外,保持施力構件88的端部,與保持構件85的帽緣部85b抵接。透過此種實施態樣,利用保持構件85的突入部85a被引導至插通孔81a與插通孔37c之配合,使保持構件85相對於把手36的作動能夠安定且滑順地進行。
如圖9與圖10所示,保持解除構件44配置在保持構件85的帽緣部85b,與形成第1構件81的收容空間83的底部之間。保持解除構件44的厚度並不受限。保持解除構件44的厚度,為使解除構件41自限制位置往解除位置移動時,位於保持解除構件44移動之前方的一側較薄,而位於保持解除構件44移動之後方的一側較厚。藉此,就能利用沿把手36的主部37的長向移動的保持解除構件44與保持構件85的卡合,使保持構件85朝與主部37的長向相交的方向,典型上則是朝向與主部37的長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移動。
更具體的說,如圖9與圖10所示,保持解除構件44,具有相對於保持解除構件44的移動方向以及保持構件85的移動方向這兩邊都呈傾斜的傾斜部44a。藉由操作主操作構件50而移動的保持解除構件44的傾斜部44a,將抵接於保持構件85的帽緣部85b。利用傾斜部44a抵接於帽緣部88b,可讓保持構件85自第1構件81那側往第2構件那側移動,使該保持構件85能夠被拉進殼體85內。藉此,就能解除保持構件85與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之凹部61a的卡合。
此外,與凹部61a的卡合被解除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透過來自第2限制施力構件89的作用力,則開始自第2非鎖定位置朝第2鎖定位置移動。亦即,藉由設置於保持解除構件44的傾斜部44a,就能使保持解除構件44的作動改變方向,並安定地傳達到保持構件85。藉此,就能以簡易的構造,在伴隨著主操作構件50的操作下,讓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對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更安定且更確實地自動解除。
此外,在圖所示的實例中,相對於保持解除構件44的移動方向以及保持構件85的移動方向這兩邊都呈傾斜的傾斜部44a,係設置於保持解除構件44上。但是,相對於保持解除構件44的移動方向以及保持構件85的移動方向這兩邊都呈傾斜的傾斜部也可以同時設置在保持解除構件44與保持構件85兩者上,或者,也可以只設置於保持構件85上,亦能得到同樣的作用效果。例如,其中的一個實例也可以是,在帽緣部85b與保持解除構件44對面的面形成傾斜部。
再者,如圖9與圖10所示,保持構件85,係做成與在收容空間83延伸且配置在收容空間83內的保持解除構件44相卡合。如圖9~圖11所示,保持解除構件44,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延伸的貫通孔44b。而,保持構件85的突入部85a,貫穿保持解除構件44的貫通孔44b延伸。藉由此種構造,就能引導調和在不同方向上,尤其是垂直方向上可移動的保持解除構件44及保持構件85相互作動。藉此,使保 持解除構件44以及保持構件85可在預定的方向順暢地動作。此外,也使在不同方向上移動的保持解除構件44以及保持構件85能夠配置在殼體80內的狹小收容空間83內。
特別地,在圖所示的實例中,如圖11所示,係於貫通孔44b兩側形成傾斜部44a,在圖11中以虛線表現之保持構件85的帽緣部85b的外輪廓,能夠在兩個位置與傾斜部44a卡合。藉此,透過使用做為折疊操作機構40的傳達裝置43的一部分的保持解除構件44,就能更安定地將保持構件85拉進把手36內。
而且,在圖所示的實例中,雖然藉由在保持解除構件44形成貫通孔44b,並使保持構件85插入貫通孔44b,但不以此為限,做成使保持解除構件44插入形成於保持構件85之貫通孔亦可。
接下來將就以上的構造所形成的嬰兒車10於折疊時的順序進行總結說明。
首先,使第2操作限制機構60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沿把手36的主部37,自第2鎖定位置滑動到第2非鎖定位置。透過此操作,自把手36向外側突出的保持構件85會嵌入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凹部61a,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被保持在第2非鎖定位置。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自第2鎖定位置往第2非鎖定位置的移動,則通過連接構件68,傳達到操作限制構件70。並使操作限制構件70,自使折疊操作機構40的解除構件41自限制位置往解除位置的移動受到阻礙的卡合位置,往配置在限制位置與解除位 置之間的解除構件41的移動路徑外的卡合位置移動。亦即,藉由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操作,使因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而受到限制的解除構件41的移動被解除。
此外,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的滑動方向,係沿著把手36的長向。另一方面,使保持構件85被施力推往的把手36外側的方向,為與把手36的長向相交的方向,典型上為與把手36的長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因此,能夠有效防止無意中解除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與保持構件85的卡合。另外,在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往第2非鎖定位置移動時成為凹部61a的前方的位置,配置有與保持構件85的先端卡合,藉以將保持構件85押入把手36內部,進而將該保持構件85的先端引導至凹部61a的誘導部61b。藉此,能夠安定且順暢地實現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與保持構件85間的卡合。
操作了第2操作限制機構60之後,接著,讓第1操作限制機構55的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自第1鎖定位置移動到第1非鎖定位置。第1操作限制機構55之操作,僅能讓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滑動,而且,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設置在容易操作的把手36的中間部38。進一步地,由於第2操作機構60之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已藉由保持構件85保持在第2非鎖定位置,已沒有必要事先將手放置在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上。因此,能夠非常容易地進行第1操作限制機構55之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的操作,並且能夠解除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的操作限制卡合部57 與折疊操作機構40的主操作構件50之卡合。藉此,因第1操作限制機構55而受到限制的主操作構件50的移動就能被解除。
接著,在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維持在第1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下,操作折疊操作機構40的主操作構件50。藉此,使折疊操作機構40的解除構件41自限制位置移動到解除位置。此時,伴隨著解除構件41的動作,將使嬰兒車本體11的鎖定構件30被拉離第3連桿34。亦即,鎖定構件30與第3連桿34之卡合被解除,使嬰兒車本體11變得可以依上述順序進行折疊。
折疊操作機構之主操作構件50,係與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同樣地,也是設在容易操作的把手36的中間部38。而且,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是以能夠直接卡合於主操作構件50的程度,配置在主操作構件50近旁。因此,在使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維持於第1非鎖定位置的同時,也能夠容易地操作主操作構件50。典型上,用同一隻手操作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與主操作構件50也是可行的。亦即,在用一隻手抱著嬰幼兒的同時,使用另一隻手,進行嬰兒車10的折疊是可行的。
再者,於操作主操作構件50而讓解除構件41移動時,用於將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傳達到解除構件41的傳達裝置43,會把與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卡合的保持構件85拉進把手36內部。藉此,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因受到來自第2限制施力構件89的作用力,開始自第2非鎖定位 置往第2鎖定位置移動。亦即,在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位於第2非鎖定位置同時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也位於第1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下,使主操作構件50被操作,就會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對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自動地被解除。因此,在嬰兒車10的展開狀態中,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會自動地回復歸位到第2鎖定位置,因而能夠有效地防止非本意的嬰兒車10(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
藉由以上所述的本實施形態,嬰兒車10,具有可折疊的嬰兒車本體11、能遠隔操作鎖定構件30使嬰兒車本體11保持展開狀態的折疊操作機構40、限制折疊操作機構40的操作的第1操作限制機構55以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60。亦即,不將第1操作限制機構55與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兩者都解除的話,就不能啟動折疊操作機構40。因此,能夠有效防止無意中啟動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
而,藉由本實施形態,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於受到操作而自第2鎖定位置移動到第2非鎖定位置時被保持在第2非鎖定位置,而且,當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位於第2非鎖定位置同時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也位於第1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下,使主操作構件50被操作時,就會使其對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自動地被解除。藉由此種嬰兒車10,只要使第2操作限制機構60的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被操作一次,就能使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保持在第2非鎖定位置。因此,即使手離開了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並接著操作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以及主操作構件 50,也能夠折疊嬰兒車本體11。亦即,由於沒有必要同時操作主操作構件50、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以及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三者,使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操作變得容易實行。此外,在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56與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分別位於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下使主操作構件50被操作時,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61往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將自動地被解除。因此,之後如果讓例如一旦已折疊的嬰兒車再度被展開時,第2操作限制機構60仍能有效地發揮機能,進而能有效地防止因誤操作等而無意中啟動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作的情形。亦即,藉由本實施形態的嬰兒車10,確實能有效地抑制嬰兒車10的折疊動作無意中被啟動的情形,另一方面,當打算要折疊時,也能經由容易的操作方式折疊嬰兒車。
再者,藉由本實施形態,第1操作限制機構55與第2操作限制機構60之一者,與主操作構件50卡合而限制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8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受到限制,第1操作限制機構55與第2操作限制機構60之另一者,則與解除構件41卡合以限制解除構件41的動作,讓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受到限制。藉由如此的嬰兒車10,透過第1操作限制機構55與第2操作限制機構60,讓解除構件41的動作與主操作構件50的動作,分別受到各別的限制。因此,能夠更確實地限制使用了主操作構件50的解除構件41的操作。藉此,就能更有效地防止因誤操作等而無意中啟動嬰兒車本體11的折疊動 作的情形。
進一步地,折疊操作機構40、第1操作限制機構55以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60全部都設置在把手36上,形成良好的操作性。
此外,針對上述的實施形態,還可以添加各種變化。以下,針對其變化的一實例進行說明。
例如,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以設置於第2操作限制機構60那側的傳達裝置43,亦即左側的傳達裝置43(位於圖5與圖6之圖面右側的傳達裝置)為例示說明,具有連接於主操作構件50的第1連接構件45、連接於解除構件41的第2連接構件46,以及連結第1連接構件45與第2連接構件46的保持解除構件44。然而,其型式不以此為限,傳達裝置43也可以是單一的連接構件,並做成具有被保持於此連接構件上的保持解除構件44亦可。更具體而言,傳達裝置43也可以做成,由兩端連接於主操作構件50與解除構件41的線狀構件,以及安裝在該線狀構件上的保持解除構件44所構成亦可。或者,此種連接構件,也可以做成還具有供線狀構件插入之一個以上的管狀構件亦可。管狀構件能被配置於保持解除構件44與主操作構件50之間,以及保持解除構件44與解除構件41之間的其中一邊或兩邊。
進一步地,於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嬰兒車10之嬰兒車本體11的構造,僅作為舉例說明。例如,可以是如日本專利特開2011-148454號所揭示之嬰兒車,在讓前後方向小型化的折疊後,再進一步折疊而使寬度方向也能 夠小型化,而構成嬰兒車10的嬰兒車本體11。具體而言,在嬰兒車本體1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構件,亦即,把手36的中間部38、擱腳板17以及後方連結件19皆設有鉸鏈(彎曲點),該等構件,於進行了如上所述的前後方向的小型化的折疊之後,也可以再進一步以鉸鏈為中心彎曲。
進一步地,於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嬰兒車10的嬰兒車本體11,是以構成為能夠在把手13的背面推壓位置(後方位置)與對面推壓位置(前方位置)之間擺動作為例示說明。亦即,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把手36是以和第1連桿26不同的結構設置,並以把手36構成為可相對於嬰兒車本體11的框架部20擺動作為例示說明。然而,如圖12所示,也可以使其構成為把手36固定於後方位置而無法自背面推壓位置擺動的嬰兒車本體11。在圖12所示的實例中,藉由相當於把手36的主部37的下端部的部分,構成一對第1連桿26。換言之,使第1連桿26越過其與扶手28的連結位置進一步延伸,而構成把手36的一部分亦可。在此種嬰兒車本體11中,設置於把手36之主部37的下方部分的解除構件41,能提供可作為上述的實施形態中的鎖定構件30的機能,並與第3連桿34卡合而能構成為使嬰兒車本體11維持在展開的狀態。即使是此種嬰兒車,也能夠獲得與上述的實施形態同樣的作用效果。
此外,以上內容係以數個變化例就上述的實施形態做說明,當然,適當地組合複數的變化例仍然可以適用於本發明。
10‧‧‧嬰兒車
11‧‧‧嬰兒車本體
36‧‧‧把手
37‧‧‧主部
37b‧‧‧第2長孔
37c‧‧‧第1插通孔
37d‧‧‧第2插通孔
40‧‧‧折疊操作機構
43‧‧‧傳達裝置
44‧‧‧保持解除構件
44a‧‧‧傾斜部
44b‧‧‧貫通孔
45‧‧‧第1連接構件
45a‧‧‧第1線狀構件
45b‧‧‧第1管狀構件
46‧‧‧第2連接構件
46a‧‧‧第2線狀構件
46b‧‧‧第2管狀構件
60‧‧‧第2操作限制機構
61‧‧‧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
61a‧‧‧凹部
61b‧‧‧誘導部
61c‧‧‧長溝
62‧‧‧保持插梢
68‧‧‧連接構件
81a‧‧‧插通孔
82‧‧‧第2構件
82a‧‧‧支持凹部
83‧‧‧收容空間
83a‧‧‧第1通過孔
83b‧‧‧第2通過孔
85‧‧‧保持構件
85a‧‧‧突入部
85b‧‧‧帽緣部
85c‧‧‧支持部
86‧‧‧施力承受突出片
88‧‧‧保持施力構件
89‧‧‧第2限制施力構件

Claims (13)

  1. 一種嬰兒車,具備:可折疊的嬰兒車本體和,折疊操作機構,具有可在前述嬰兒車本體的折疊動作變得受到限制的限制位置,及前述嬰兒車本體的折疊動作變得可行的解除位置之間移動的解除構件,及連接於前述解除構件,於受到操作時前述解除構件會自前述限制位置朝前述解除位置移動的主操作構件;第1操作限制機構,具有可以從使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受到限制的第1鎖定位置,移動到使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可行的第1非鎖定位置之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及第2操作限制機構,具有可以從使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受到限制的第2鎖定位置,移動到使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之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變得可行的第2非鎖定位置之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其中,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於受到操作而自前述第2鎖定位置移動到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時,將被保持在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而且,在該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同時前述第1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1非鎖定位置的狀態下,如果操作前述主操作構件,就可以解除 於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的保持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第1操作限制機構及前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之一者,與前述主操作構件卡合以限制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讓使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受到限制,前述第1操作限制機構及前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之另一者,與前述解除構件卡合以限制前述解除構件的動作,讓使用了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前述解除構件的操作受到限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還具備連接於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的操作限制構件,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鎖定位置時,前述操作限制構件的至少一部分會進入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制位置移動到前述解除位置的移動路徑內。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操作限制構件可在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鎖定位置時被配置的卡合位置,與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位於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時被配置的非卡合位置之間擺動,前述操作限制構件具有位於前述卡合位置時能夠與前述解除構件接觸的接觸部,且連結前述操作限制構件之前述接觸部與前述操作 限制構件的擺動軸線的方向,於前述操作限制構件被配置在前述卡合位置的情形中,係與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制位置朝前述解除位置的移動方向平行,或者,相對於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制位置朝前述解除位置的移動方向,朝前述操作限制構件被配置於前述非卡合位置時的相反側傾斜。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第2操作限制機構還具有設在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與前述操作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構件,且前述連接構件為可自立的棒狀構件。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嬰兒車本體具有把手,且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沿著前述把手可滑動地設在該把手的長向。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在前述第2鎖定位置而位於比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更下方。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的嬰兒車,其中,被推壓向外側突出的保持構件設於前述把手,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形成有可承接前述保持構件的凹部,藉由該保持構件卡合於該凹部,使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保持在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在自前述第2鎖定位置 朝前述第2非鎖定位置滑動時成為前述凹部的前方的位置上具有引導部,其包含接合於前述保持構件並將其往前述凹部引導的斜面。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把手具有細長狀的一對主部,及連結前述一對主部的中間部,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設於前述主部,前述主操作構件設於前述中間部,前述折疊操作機構具有將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傳達到前述解除構件的傳達裝置,前述傳達裝置包含,於將前述主操作構件的動作傳達到前述解除構件並使前述解除構件自前述限制位置移動朝前述解除位置移動時,作用於前述保持構件以解除前述第2限制解除操作構件與前述保持構件的卡合之保持解除構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保持解除構件及前述保持構件之至少一者,具有相對於前述保持解除構件的移動方向以及前述保持構件的移動方向的兩個方向都呈傾斜的傾斜部,並透過該傾斜部,與前述保持解除構件及前述保持構件的另一者卡合。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保持解除構件及前述保持構件之一者貫通前述保持解除構件及前述保持構件的另一者而延伸。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嬰兒車,其中,前述傳達裝置還具有在前述主操作構件與前述解除構件之間延伸的一個連接構件,或者,在前述主操作構件與前述保持解除構件之間延伸的第1連接構件以及在前述保持解除構件與前述解除構件之間延伸的第2連接構件。
TW102109041A 2012-03-16 2013-03-14 Baby carriage TWI599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0500A JP6026118B2 (ja) 2012-03-16 2012-03-16 ベビーカ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8045A true TW201348045A (zh) 2013-12-01
TWI599506B TWI599506B (zh) 2017-09-21

Family

ID=4916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041A TWI599506B (zh) 2012-03-16 2013-03-14 Baby carriag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026118B2 (zh)
CN (1) CN104185589B (zh)
GB (1) GB2515236B (zh)
TW (1) TWI599506B (zh)
WO (1) WO20131370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6999B (zh) * 2014-09-22 2019-04-21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嬰兒車及用於嬰兒車的筒狀構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9304B (zh) * 2014-06-06 2017-12-08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幼儿载具
JP6542376B2 (ja) * 2015-09-11 2019-07-10 コンビ株式会社 手押車用のロック機能付きジョイント及び乳母車
JP6747918B2 (ja) * 2016-08-31 2020-08-26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PL3833592T3 (pl) * 2019-08-12 2024-02-19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Urządzenie odblokowujące i wózek spacerowy
CN114670915B (zh) * 2022-03-23 2023-04-25 安徽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手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7050A (ja) * 1992-07-14 1994-02-1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ウエハのドライエッチング装置
JP2542450Y2 (ja) * 1992-10-27 1997-07-30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の手押し杆に設ける開閉操作機構
JP3309348B2 (ja) * 1993-06-29 2002-07-29 ティーオーエー株式会社 イコライザ
JP2542123Y2 (ja) * 1993-09-30 1997-07-23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の遠隔操作機構
JP4489477B2 (ja) * 2004-03-24 2010-06-23 コンビ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ベビーカーの折り畳みロック操作装置
JP4994925B2 (ja) * 2007-04-09 2012-08-08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CN201082718Y (zh) * 2007-07-19 2008-07-09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的单手收合致动机构
JP2009035066A (ja) * 2007-07-31 2009-02-19 Graco Childrens Prod Inc 幌付折畳式乳母車
JP5234802B2 (ja) * 2009-04-22 2013-07-10 株式会社リッチェル 折畳み式ベビーカーのロック解除装置、該ロック解除装置を備えた折畳み式ベビーカー
CN102101490B (zh) * 2009-12-18 2014-07-16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合式婴幼儿承载装置
CN102275608B (zh) * 2010-06-14 2013-01-30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防意外收合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幼儿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6999B (zh) * 2014-09-22 2019-04-21 日商康貝股份有限公司 嬰兒車及用於嬰兒車的筒狀構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418260D0 (en) 2014-11-26
GB2515236A (en) 2014-12-17
JP6026118B2 (ja) 2016-11-16
TWI599506B (zh) 2017-09-21
WO2013137076A1 (ja) 2013-09-19
GB2515236B (en) 2017-07-12
CN104185589A (zh) 2014-12-03
JP2013193509A (ja) 2013-09-30
CN104185589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9506B (zh) Baby carriage
CN110386179B (zh) 儿童推车
US9404528B2 (en) Locking assembly and supporting device therewith
US10000226B2 (en) Infant stroller apparatus
JP5069155B2 (ja) ロック解除操作装置及びそれが装着されているベビーカー
EP2111777B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a baby crib frame structure
TWI554690B (zh) Joint device
US8215661B2 (en) Stroller
JP4812948B2 (ja) ベビーカー
GB2480356A (en) A latch device adapted for coupling a baby carrier to a stroller
TWI755074B (zh) 扶手收合機構及具有該機構的嬰兒車
JP5020655B2 (ja) ベビーカー
JP7531533B2 (ja) 固定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乗用装置、荷受装置
TWI543897B (zh) A brake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 wheel holding mechanism for a baby carriage, and a baby carriage
GB2540257A (en) Folding mechanism for car-seat adaptor and stroller having the same
JP2024519811A (ja) 係合フック構造および係合フック構造を含む乗り物装置
TW202239639A (zh) 嬰兒車、嬰兒車的車架及其收合裝置
JPH1095348A (ja) ベビーシート用ガードアームのロック機構
JP2005067418A (ja) 背面対面切換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GB2549845A (en) Infant stroller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