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5971A - 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 - Google Patents

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5971A
TW201345971A TW102106067A TW102106067A TW201345971A TW 201345971 A TW201345971 A TW 201345971A TW 102106067 A TW102106067 A TW 102106067A TW 102106067 A TW102106067 A TW 102106067A TW 201345971 A TW201345971 A TW 2013459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acid
mass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6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iichiro Togawa
Maki Kinami
Junichi Nakao
Original Assignee
Toyo Bosek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Boseki filed Critical Toyo Boseki
Publication of TW201345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597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46Cla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H01L33/486Containers adapted for surface moun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共聚合聚酯樹脂(A)、氧化鈦(B)、選自由纖維狀增強材料及針狀增強材料組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之增強材料(C)、及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且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以0.5~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氧化鈦(B)、以0~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增強材料(C)、及以0~5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該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以由4,4’-聯苯二羧酸及其他的二羧酸所構成之酸成分及二醇成分作為構成成分且熔點為280℃以上,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聚酯樹脂組成物,其適合於耐熱性、射出成形時之成形性、低吸水性、表面反射率優異之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

Description

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聚酯樹脂組成物,其適合於使用於成形性、流動性、尺寸安定性、低吸水性、焊接耐熱性、表面反射率等優異之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而且,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LED用聚酯樹脂組成物,其適合使用於金/錫焊接耐熱性、耐光性、低吸水性優異之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
近年來,LED(發光二極體)係活用其低消耗電力、長壽命、高亮度、能夠小型化等的特徵而被應用在照明器具、光學元件、行動電話、液晶顯示器用背光板、汽車控制板、交通標誌、顯示板等。又,在重視圖案設計性、可攜帶性之用途,係使用表面安裝技術,用以實現輕薄短小化。
表面安裝型LED係通常由發光之LED晶片、導線、兼作為外殼之反射板、及密封樹脂所構成,但是為了使用無鉛焊料將在電子基板上所安裝的零件全體接合,各零件必須使用經得起焊接回流溫度260℃的材料來形成。一般認為材料的熔點(熔解峰部溫度)必須280℃以上。特別是關於反射板,係除了該等耐熱性以外,被要求用以將光有效率地取出之表面反射率、對熱和紫外線的耐久性。從此種觀點而進行研討陶瓷、半芳香族聚醯胺、液晶聚合物、熱硬化性矽酮等各種耐熱塑膠材料,尤其是使氧化鈦等的高折射填料分散在半芳香族聚醯胺、聚酯而成之樹脂,因為量產性、耐熱性、表面反射率等的平衡良好而最廣泛地被使用。最近,伴隨著LED的泛用化, 反射板必須進一步提升加工性和可靠性且被要求提升長期的耐熱著色性、耐光性。
作為LED反射板用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已提出例如專利文獻1~2。
專利文獻1、2揭示(a)二羧酸成分及(b)二醇成分,其中該(a)二羧酸成分係含有:i)70~100莫耳%之對酞酸殘基;ii)0~30莫耳%之碳數20以下的芳香族二羧酸殘基;及iii)0~10莫耳%之碳數16以下的脂肪族二羧酸殘基;而該(b)二醇成分係含有:i)1~99莫耳%之2,2,4,4-四甲基-1,3-環丁二醇殘基;及ii)1~99莫耳%之1,4-環己烷二甲醇殘基(在此,二羧酸成分的總莫耳%為100莫耳%,二醇成分的總莫耳%為100莫耳%),雖然有機械物性良好的傾向,但是成形性、耐光性有問題。又,在專利文獻3,係揭示一種以半導體發光元件作為光源之照明裝置反射板用阻燃性聚酯樹脂組成物,其特徵在於:相對於(A)聚酯樹脂100質量份,調配2~50質量份之(B)陰離子部分為次膦酸的鈣鹽或鋁鹽之次膦酸鹽、0.5~30質量份之(C)二氧化鈦、及(D)0.01~3質量份之具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但是金/錫焊接耐熱性、耐熱性、耐光性有問題。又,在專利文獻4,係揭示一種樹脂組成物,其係由100質量份全芳香族向熱性液晶聚酯、8~42質量份之氧化鈦粒子[該氧化鈦粒子係將97~85質量%之使用包含焙燒步驟之製法所得到的氧化鈦,使用3~15質量%之氧化鋁(包含水合物)(將兩者合在一起設為100質量%)進行表面處理而成]、25~50質量份之玻璃纖維、及0~8質量份之其他的無機填料所構成,並且經過包含使用雙軸混練機而將前述玻璃纖維的至少一部分從相對於雙軸混練機之缸筒的全長為30%以上下游側的位置供給的步驟之熔融混練步驟而得到,但是耐熱性、耐光性有問題。
又,在專利文獻5,係揭示一種LED反射器用不飽和聚酯樹脂組成物,係至少含有不飽和聚酯樹脂、聚合起始劑、無機填料、白色顏料、脫模劑、及補強材之乾式不飽和聚酯樹脂組成物,其特徵在於:相對於前述組成物全體量,前述不飽和聚酯樹脂係在14~40質量%的範圍內,前述無機填料與前述白色顏料的調配量之合計,係相對於前述組成物全體量,在44~74質量%的範圍內,而且在前述無機填料與前述白色顏料的調配量之合計,前述白色顏料所佔有的比例為30質量%以上,且前述不飽和聚酯樹脂係不飽和 醇酸樹脂與交聯劑混合而成者,但是成形性、耐光性有問題。又,以往,作為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係使用各種聚醯胺,但是耐熱著色性、耐光性、吸水性有問題。
如以上,先前提案之聚酯、聚醯胺,其實際情況係為在耐熱著色性、耐光性、成形性存在有課題的狀態下使用。
而且,近年來,在照明用途的開展亦積極地進行中。考慮在照明用途的開展之情況,係被要求進一步降低成本、高功率化、提高壽命、提升長期可靠性。因此,作為可靠性的提升對策,導線框架與LED晶片的接合係不採用先前的環氧樹脂/銀糊,而是採用劣化少、高熱傳導率的金/錫共晶焊料。但是,因為金/錫共晶焊料的加工需要280℃以上且小於290℃的溫度,所以所使用的樹脂,為了經得起製程,要求有290℃以上的熔點。又,在金/錫共晶焊料的加工時,為了防止因樹脂中的水分致使在成型品的表面產生膨脹(起泡),樹脂係被要求必須低吸水。
如以上,作為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一般認為必要的熔點(熔解峰部溫度)為280℃以上,較佳為高達290℃以上,而且芳香環濃度係以較高為佳。但是滿足該等條件之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迄今尚沒有人報告。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8-54403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8-54403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270177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231368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4844699號公報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先前技術的問題點而發明,其目的係提供一種聚酯樹脂組成物,其適合使用於射出成形時的成形性、流動性、尺寸安定性、低吸水性、焊接耐熱性、表面反射率、耐光性優異之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而且,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聚酯樹脂組成物,其適合使用於為了確保長期的可靠性而達成金/錫共晶焊接步驟能夠適應的高熔點、用以減低在焊接步驟因水分引起成型品膨脹之低吸水性、戶外使用和長期使用時的耐光性之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
本案發明人為了達成上述目的專心研討能夠在滿足作為LED反射板的特性的狀態有利地進行射出成形和回焊步驟,而且金/錫共晶焊接耐熱性、低吸水性、耐光性亦優異之聚酯的組成,結果完成了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具有以下的構成者。
(1)一種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共聚合聚酯樹脂(A)、氧化鈦(B)、選自由纖維狀增強材料及針狀增強材料組成之群組中之至少1種的增強材料(C)、及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且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以0.5~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氧化鈦(B)、以0~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增強材料(C)、及以0~5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特徵在於:該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以由4,4’-聯苯二羧酸及其他的二羧酸所構成之酸成分及二醇成分作為構成成分且熔點為280℃以上。
(2)如(1)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總酸成分的30莫耳%以上為4,4’-聯苯二羧酸。
(3)如(1)或(2)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其他的二羧酸為對酞酸及/或2,6-萘二羧酸。
(4)如(1)至(3)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總酸成分的30~90莫耳%為4,4’-聯苯二羧酸,其他的二羧酸為對酞酸 及/或2,6-萘二羧酸;二醇成分為從乙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1,3-丙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選擇一種或二種以上。
(5)如(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係滑石,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以0.1~5質量份的比例含有滑石。
(6)如(1)至(5)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回焊耐熱溫度為260℃以上。
(7)如(1)至(6)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回焊耐熱溫度為280℃以上。
(8)如(1)至(7)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聚酯樹脂組成物的熔解峰部溫度(Tm)與降溫結晶化溫度(Tc2)之差距為40℃以下。
(9)一種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其特徵在於:使用如(1)至(8)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進行成形而得到。
因為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係使用除了高耐熱性、低吸水性以外並且射出成形時的成形性和焊接耐熱性等加工性亦優異之特定的共聚合聚酯樹脂,所以在工業上能夠有利地製造高度滿足全部的必要特性之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
又,因為本發明聚酯樹脂組成物,係主成分的共聚合聚酯樹脂為280℃以上之高熔點且耐熱性亦優異,所以在金/錫共晶焊接步驟亦能夠適應,而且,因為芳香環濃度高,在耐熱性、強韌性、耐光性優異之同時,能夠顯示與密封材料的密著性亦優異等之特徵。
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係意圖使用在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者。雖然表面安裝型LED可舉出使用印刷配線板之晶片LED型;及使用導線框架之鷗翼(Gullwing)型、PLCC型等,但是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係能夠藉由射出成形來製造該等之全部的反射板。
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係一種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共聚合聚酯樹脂(A)、氧化鈦(B)、選自由纖維狀增強材料及針狀增強材料組成之群組中之1種的增強材料(C)、及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且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以0.5~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氧化鈦(B)、以0~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增強材料(C)、及以0~5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以由4,4’-聯苯二羧酸及其他的二羧酸所構成之酸成分及二醇成分作為構成成分且熔點為280℃以上。
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為了賦予高可靠性,且為了除了高熔點、低吸水性以外亦實現優異的耐UV性而添加者,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特徵在於以由4,4’-聯苯二羧酸及其他的二羧酸所構成之酸成分及二醇成分作為構成成分且熔點為280℃以上。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藉由具有下述的構成,能夠使熔點為280℃以上。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熔點係以290℃以上為佳,較佳為300℃以上,更佳為310℃以上。共重合聚酯樹脂(A)之熔點的上限係沒有特別的設定,但是由於能夠使用的原料成分之限制,為340℃以下。熔點係使用在下述實施例的項目所記載之方法測定。
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4,4’-聯苯二羧酸為含有總酸成分的30莫耳%以上為佳,較佳是4,4’-聯苯二羧酸為50莫耳%以上,更佳為60莫耳%以上,特佳為63莫耳%以上,最佳為70莫耳%以上。4,4’-聯苯二羧酸係小於總酸成分的30莫耳%時,有成形性、焊接耐熱性、耐光性低落的傾向。4,4’-聯苯二羧酸係以總酸成分的90莫耳%以下為佳。大於90莫耳%時,聚酯樹脂的熔點變為太高,聚合條件的設定有變為困難之傾向。
所謂其他的二羧酸,可舉出對酞酸、2,6-萘二羧酸、間酞酸、二苯氧基 乙烷二羧酸、4,4’-二苯基醚二羧酸、4,4’-二苯基酮二羧酸等的芳香族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琥珀酸、戊二酸、二聚酸等的脂肪族二羧酸、六氫對酞酸、六氫間酞酸、1,2-環己烷二羧酸、1,3-環己烷二羧酸、1,4-環己烷二羧酸等的脂環族二羧酸等,該等之中,就聚合性、成本、耐熱性而言,以對酞酸、2,6-萘二羧酸、或該等的混合物為佳。又,併用對羥基苯甲酸、羥基己酸等的含氧酸、1,2,4-苯三甲酸、焦蜜石酸、二苯基酮四羧酸、聯苯基碸四羧酸、聯苯基四羧酸等的多元羧酸及其酐亦無妨。作為構成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酸成分,4,4’-聯苯二羧酸及其他的二羧酸之合計,以80莫耳%以上為佳,以90莫耳%以上為較佳,以95莫耳%以上為更佳,以97莫耳%以上為特佳,100莫耳%亦無妨。
又,作為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二醇成分,例如可舉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2-環己烷二醇、1,3-環己烷二醇、1,4-環己烷二醇、1,2-環己烷二甲醇、1,3-環己烷二甲醇、1,4-環己烷二甲醇、1,4-環己烷二乙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乙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2-甲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甲基-2-正丁基-1,3-丙二醇、2-正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二-正丁基-1,3-丙二醇、2-乙基-2-正己基-1,3-丙二醇、2,2-二-正己基-1,3-丙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三亞甲基二醇(polytrimethylene glycol)、聚四亞甲基二醇、聚丙二醇等的脂肪族二醇、氫醌、4,4’-二羥基雙酚、1,4-雙(β-羥基乙氧基)苯、1,4-雙(β-羥基乙氧基苯基)碸、雙(對羥苯基)醚、雙(對羥苯基)碸、雙(對羥苯基)甲烷、1,2-雙(對羥苯基)乙烷、雙酚A、雙酚A的環氧烷加成物等的芳香族二醇等。該等之中,由於耐熱性、聚合性、成形、成本等,以從乙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1,3-丙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選擇一種或二種以上的混合物為佳。更佳是從乙二醇、1,4-丁二醇選擇一種以上。又,在二醇成分使用乙二醇時,有時在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製造時會副生二乙二醇且成為共聚合成分。此時,雖然亦取決於製造條件,副生的二乙二醇,相對於納入共聚合聚酯樹脂的乙二醇,為1~5莫耳%左右。又,併用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 丙烷、甘油、新戊四醇等的多價多元醇亦無妨。
全量使用乙二醇作為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二醇成分時,作為酸成分,係以將4,4’-聯苯二羧酸設為63莫耳%以上為佳,以設為70莫耳%以上為較佳。又,此時,為了達成更期望的高熔點,作為酸成分,係以將4,4’-聯苯二羧酸設為75莫耳%以上為更佳,以設為80莫耳%以上為特佳。
又,亦可以在總酸成分或全二醇成分的20莫耳%以下的範圍,使用含有5-磺酸基間酞酸、4-磺酸基萘-2,7-二羧酸、5-[4-磺酸基苯氧基]間酞酸等的金屬鹽、或2-磺酸基-1,4-丁二醇、2,5-二甲基-3-磺酸基-2,5-己二醇等的金屬鹽等的磺酸金屬鹽基之二羧酸或二醇。
作為在製造共聚合聚酯樹脂(A)時所使用之觸媒,係沒有特別限定,以使用從Ge、Sb、Ti、Al、Mn或Mg的化合物選擇至少一種的化合物為佳。該等化合物係以粉體、水溶液、乙二醇溶液、乙二醇的漿料等之方式被添加至反應系統。
又,作為安定劑,係以選自由磷酸、多磷酸、磷酸三甲酯等的磷酸酯類、膦酸系化合物、次膦酸系化合物、氧化膦系化合物、亞膦酸系化合物、卑膦酸系化合物、膦系化合物組成群組之至少一種的磷化合物為佳。
作為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酸價,係以1~40eq/ton為佳。酸價大於40eq/ton時,有耐光性低落之傾向。又,酸價小於1eq/ton時,有聚縮合反應性低落且生產性變差之傾向。
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極限黏度(IV)係以0.10~0.70dl/g為佳,較佳為0.20~0.65dl/g,更是0.25~0.60dl/g。
共聚合聚酯樹脂(A),在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中以25~90質量%,較佳是以40~75質量%的比例存在。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比例小於上述下 限時,機械強度變低,大於上述上限時,氧化鈦(B)或增強材料(C)的調配量不足,而不容易得到所需要的效果。
氧化鈦(B)係為了提高反射板的表面反射率而調配者,例如可舉出使用硫酸法和氯法所製造之金紅石(rutile)型及銳鈦礦(anatase)型的二氧化鈦(TiO2)、一氧化鈦(TiO)、三氧化二鈦(Ti2O3)等,特別是使用金紅石型的二氧化鈦(TiO2)為佳。氧化鈦(B)的平均粒徑係通常為0.05~2.0μm,較佳為0.15~0.5μm的範圍,可以使用1種,亦可以將具有不同粒徑之氧化鈦組合而使用。氧化鈦成分濃度為90%以上,較佳為95%以上,更佳為97%以上。又,氧化鈦(B)可使用藉由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鋅、氧化鋯等的金屬氧化物、偶合劑、有機酸、有機多元醇、矽氧烷等施行表面處理而成者。
氧化鈦(B)的比例係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5~100質量份,較佳為10~80質量份。氧化鈦(B)的比例小於上述下限時,表面反射率低落,大於上述上限時,有物性大幅低落、流動性低落等成形加工性低落之可能性。
增強材料(C)係為了提升聚酯樹脂組成物的成形性及成形品的強度而調配者,且使用從纖維狀增強材料及針狀增強材料中選擇至少1種。作為纖維狀增強材料,例如可舉出玻璃纖維、碳纖維、硼纖維、陶瓷纖維、金屬纖維等,作為針狀增強材料,例如可舉出鈦酸鉀晶鬚、硼酸鋁晶鬚、氧化鋅晶鬚、碳酸鈣晶鬚、硫酸鎂晶鬚、矽灰石(wallastonite)等。作為玻璃纖維,能夠使用具有0.1mm~100mm的長度之短纖維粗紗或連續單絲纖維。作為玻璃纖維的剖面形狀,係能夠使用圓形剖面及非圓形剖面的玻璃纖維。圓形剖面玻璃纖維的直徑為20μm以下、較佳為15μm以下,更佳為10μm以下。又,由於物性面和流動性,以非圓形剖面的玻璃纖維為佳。作為非圓形剖面的玻璃纖維,亦包含在對纖維長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為大略橢圓形、大略長圓形、大略繭形者,扁平度係以1.5~8為佳。在此,所謂扁平度(oblateness),係設想外接對玻璃纖維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之最小面積的長方形,將長方形之長邊的長度設作長徑且將短邊的長度設作短徑時,長徑/ 短徑的比。玻璃纖維的粗胖度係沒有特別限定,短徑為1~20μm,長徑為2~100μm左右。又,玻璃纖維較佳為使用成為纖維束且切斷成為纖維長1~20mm左右的短纖維粗紗狀者。而且,為了提高聚酯樹脂組成物的表面反射率,與共聚合聚酯樹脂的折射率差係以較大為佳,故以使用藉由玻璃組成的變更、表面處理來提高折射率而成者為佳。
增強材料(C)的比例係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為0~100質量份,以5~100質量份為佳,較佳為10~60質量份。雖然增強材料(C)不是必要成分,但是其比例為5質量份以上時,成形品的機械強度提升,乃是較佳。增強材料(C)的比例大於上述上限時,有表面反射率、成形加工性低落之傾向。
作為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依照目的分類係可舉出強化用填料、導電性填料、磁性填料、阻燃填料、熱傳導填料、熱黃變抑制用填料等,具體而言,可舉出玻璃珠、玻璃碎片、玻璃氣球、二氧化矽、滑石、高嶺土、雲母、氧化鋁、水滑石(hydrotalcite)、蒙脫石(montmorillonite)、石墨、奈米碳纖維、富勒烯(fullerene)、氧化銦、氧化錫、氧化鐵、氧化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氫氧化鈣、紅磷、碳酸鈣、乙酸鎂、鈦酸鋯酸鉛、鈦酸鋇、氮化鋁、氮化硼、硼酸鋅、硫酸鋇、及不是針狀的矽灰石(wallastonite)、鈦酸鉀、硼酸鋁、鈦酸鎂、氧化鋅、鈦酸鈣等。該等填料係不僅是只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組合數種而使用。該等之中,因為滑石係具有加速結晶化之效果且成形性提升,乃是較佳。填料的添加量係選擇最適量即可,雖然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最多能夠添加50質量份,但是從樹脂組成物的機械強度之觀點,以0.1~20質量份為佳,較佳為1~10質量份。使用滑石時,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以0.1~5質量份為佳,較佳為0.5~3質量份。又,纖維狀增強材料、填料為了使其與共聚合聚酯樹脂的親和性提升,以使用經有機處理、偶合劑處理而成者,或是在熔融混合時與偶合劑併用為佳,作為偶合劑,係使用矽烷系偶合劑、鈦酸酯系偶合劑、鋁系偶合劑的任一者均可,其中以胺基矽烷偶合劑、環氧矽烷偶合劑為特佳。
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中,可使用先前的LED反射板用聚酯樹脂組成物之各種添加劑。作為添加劑,可舉出安定劑、衝擊改良材、阻燃劑、脫模劑、滑動性改良材、著色劑、螢光増白劑、塑化劑、結晶核劑、聚酯以外的熱可塑性樹脂等。
作為安定劑,可舉出受阻酚系抗氧化劑、硫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等的有機系抗氧化劑和熱安定劑、受阻胺系、二苯基酮系、咪唑系等的光安定劑和紫外線吸收劑、金屬惰性化劑、銅化合物等。作為銅化合物,能夠使用氯化銅(I)、溴化銅(I)、碘化銅(I)、氯化銅(II)、溴化銅(II)、碘化銅(II)、磷酸銅(II)、焦磷酸銅(II)、硫化銅、硝酸銅、乙酸銅等的有機羧酸之銅鹽等。而且作為銅化合物以外的構成成分,係以含有鹵化鹼金屬化合物為佳,作為鹵化鹼金屬化合物,可舉出氯化鋰、溴化鋰、碘化鋰、氟化鈉、氯化鈉、溴化鈉、碘化鈉、氟化鉀、氯化鉀、溴化鉀、碘化鉀等。該等添加劑係不僅是只有單獨使用1種,亦可以組合數種而使用。安定劑的添加量係選擇最適量即可,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最多能夠添加5質量份。
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亦可以添加與共聚合聚酯樹脂(A)不同的熱可塑性樹脂。例如可舉出聚醯胺(PA)、聚苯硫(PPS)、液晶聚合物(LCP)、聚四氟乙烯(PTFE)、氟樹脂、芳香族聚醯胺(ARAMID)樹脂、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PEK)、聚醚醯亞胺(PEI)、熱可塑性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醚酮酮(PEKK)、聚苯醚(PPE)、聚醚碸(PES)、聚碸(PSU)、聚芳香酯(PAR)、聚對酞酸乙二酯、聚對酞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甲基戊烯(TPX)、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雖然該等熱可塑性樹脂亦能夠藉由熔融混練且在熔融狀態下進行摻混,但是亦可以使熱可塑性樹脂成為纖維狀、粒子狀且分散在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熱可塑性樹脂的添加量係選擇最適量即可,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最多能夠 添加50質量份。
作為衝擊改良劑,可舉出乙烯-丙烯橡膠(EPM)、乙烯-丙烯-二烯橡膠(EPDM)、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的聚烯烴系樹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以丙烯酸酯共聚物等的乙烯基聚合物系樹脂、聚對酞酸丁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丁二酯作為硬鏈段且以聚四亞甲基醚二醇或聚己內酯或聚碳酸酯二醇作為軟鏈段之聚酯嵌段共聚物、耐綸彈性體、胺甲酸酯彈性體、丙烯酸彈性體、矽橡膠、氟系橡膠、由不同的2種聚合物所構成之具有核殼構造的聚合物粒子等。衝擊改良劑的添加量係選擇最適量即可,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最多能夠添加30質量份。
對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添加共聚合聚酯樹脂(A)以外的熱可塑性樹脂及耐衝擊改良材時,以能夠與聚酯反應的反應性基進行共聚合為佳,作為反應性基,可例示能夠與聚酯樹脂的末端基之羥基及/或羧基反應之基。具體而言,可例示酸酐基、環氧基、唑啉基、胺基、異氰酸酯基等,其中,環氧基、異氰酸酯基係反應性最優異。如此,亦有報告揭示具有與聚酯樹脂反應的反應性基之熱可塑性樹脂係微分散在聚酯中,而且因為微分散,粒子間的距離變短使得耐衝擊性大幅地改良。
作為阻燃劑,係使鹵素系阻燃劑與阻燃助劑組合為佳,作為鹵素系阻燃劑,係以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雙酚型環氧系聚合物、溴化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聚合物、溴化環氧樹脂、溴化苯氧基樹脂、十溴二苯基醚、十溴聯苯、溴化聚碳酸酯、全氯環十五烷及溴化交聯芳香族聚合物等為佳,作為阻燃助劑,可舉出三氧化銻、五氧化銻、銻酸鈉、錫酸鋅、硼酸鋅、蒙脫石等的層狀矽酸鹽、氟系聚合物、矽酮等。尤其是從熱安定性方面,作為鹵素系阻燃劑,係二溴聚苯乙烯為佳,作為阻燃助劑,係以與三氧化銻、銻酸鈉、錫酸鋅的任一者之組合為佳。又,作為非鹵素系阻 燃劑,可舉出聚氰胺三聚氰酸酯、紅磷、次膦酸的金屬鹽、含氮磷酸系的化合物。特別是以次膦酸金屬鹽與含氮磷酸系化合物的組合為佳,作為含氮磷酸系化合物,係含有三聚氰胺或如蜜白胺、蜜勒胺、三聚二氰乙腈之三聚氰胺的縮合物與多磷酸的反應生成物或其等的混合物。作為其他阻燃劑、阻燃助劑,係使用該等阻燃劑時,以添加水滑石系化合物、鹼化合物來防止模具等的金屬腐蝕為佳。阻燃劑的添加量係選擇最適量即可,相對於共重合聚醯胺樹脂(A)100質量份,最多能夠添加50質量份。
作為脫模劑,可舉出長鏈脂肪酸或其酯、金屬鹽、醯胺系化合物、聚乙烯蠟、矽酮、聚環氧乙烷等。作為長鏈脂肪酸,以碳數12以上為特佳,例如可舉出硬脂酸、12-羥基硬脂酸、蘿酸、二十八酸等,可以是部分或全羧酸係被一甘醇、聚二醇酯化,或者亦可以形成金屬鹽。作為醯胺系化合物,可舉出伸乙基雙對酞醯胺、亞甲基雙硬脂醯胺等。該等脫模劑係可以單獨或以混合物的方式使用。脫模劑的添加量係選擇最適量即可,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最多能夠添加5質量份。
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係在DSC測定之熔解峰部溫度(Tm),以280℃以上為佳,較佳為290℃以上,更佳為300℃以上,特佳為310℃以上,最佳是320℃以上。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之Tm的上限,係由於以下的理由,以340℃以下為佳。Tm大於上述上限時,因為將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射出成形時所必要的加工溫度係變為非常高,在加工時,有聚酯樹脂組成物產生分解而無法得到目標物性和外觀之情形。相反地,Tm小於上述下限時,結晶化速度變慢,任一者均有成形變為困難之情形,而且有造成焊接耐熱性低落之可能性。Tm為310℃以上時,因為能夠滿足280℃的回焊耐熱性且在金/錫共晶焊接步驟亦能夠適應,乃是較佳。
而且,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在DSC測定之熔解峰部溫度(Tm)與降溫結晶化溫度(Tc2)之差距以40℃以下為佳,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30℃以下。所謂降溫結晶化溫度(Tc2),係指在DSC測定,使其從比共聚合聚酯樹脂的熔點高10℃以上的溫度降溫時,開始結晶化之溫度。熔解峰部 溫度(Tm)及降溫結晶化溫度(Tc2)可使用在下述實施例的項目所記載的方法進行測定。熔解峰部溫度(Tm)與降溫結晶化溫度(Tc2)之差距為40℃以下時,結晶化係容易進行,且能夠使尺寸安定性、物性等充分地發揮。另一方面,熔解峰部溫度(Tm)與降溫結晶化溫度(Tc2)之差距大於40℃時,因為在射出成形LED用反射板係以短週期成形,有結晶化未充分地進展之情形,因為引起脫模不足等的成形困難,或是充分地結晶化係未結束,致使在後步驟的加熱時產生變形、結晶收縮,而且產生從密封材料、導線框架剝離之問題,致使缺乏可靠性。
在本發明之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除了高熔點和成形性以外,並且低吸水性和流動性的平衡優異,而且耐光性優異。因此,由此種共聚合聚酯樹脂(A)所得到之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在表面安裝型LED之反射板的成形,係除了280℃以上的高熔點、低吸水以外,並且能夠薄壁、高週期的成形。
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係能夠藉由使用先前眾所周知的方法將上述的各構成成分進行調配來製造。例如能夠舉出在共聚合聚酯樹脂(A)的聚縮合反應時添加各成分;或是乾式摻合共聚合聚酯樹脂(A)及其他的成分;或是使用雙軸螺桿型的擠製機而將各構成成分熔融混練之方法。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而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係不被該等實施例限定。又,在實施例所記載之測定值係使用以下的方法測定。
(1)共聚合聚酯樹脂的極限黏度(IV)
1,1,2,2-四氯乙烷/苯酚(2:3重量比)混合溶劑中,從在30℃的溶液黏度求取。
(2)酸價
將0.1g共聚合聚酯樹脂加熱溶解於10ml苄醇之後,使用0.1N之NaOH的甲醇/苄醇(1/9容積比)溶液進行滴定而求取。
(3)共聚合聚酯樹脂的熔點、及樹脂組成物的熔解峰部溫度(Tm)、降溫結晶化溫度(Tc2)
使用SEIKO電子工業股份公司製的差示熱分析計(DSC)、RDC-220測定。以升溫速度20℃/分鐘升溫且於330℃保持3分鐘之後,以10℃/分鐘從330℃降溫至130℃。將升溫時所觀察到之熔解峰部的頂點溫度設作熔點.Tm,將降溫時所觀察到之結晶化峰部的頂點溫度設作降溫結晶化溫度(Tc2)。
(4)成形性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EC-100,缸筒溫度係設定為樹脂熔點+20℃,模具溫度係設定為120℃,使用具有薄膜澆口(flim gate)之縱向100mm、橫向100mm、厚度1mmt的平板製作用模具來實施射出成形。以射出速度50mm/秒、保壓30MPa、射出時間10秒、冷卻時間10秒進行成型,成形性的好壞係進行如以下的評價。
○:沒有問題而能夠得到成型品。
△:時有熔渣(sprue)殘留在模具。
×:脫模性不充分且成型品貼在模具、或產生變形。
(5)焊接耐熱性(solder heat resistance)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EC-100,缸筒溫度係設定為樹脂的熔點+20℃,模具溫度係設定為140℃,將長度127mm、寬度12.6mm、厚度0.8mmt的UL燃燒試驗用測試件進行射出成形來製造試片。試片係在85℃、85%RH(相對濕度)的環境中放置72小時。試片係在空氣回流爐中(A-TEC製AIS-20-82C),以60秒使其從室溫升溫至150℃來進行預熱之後,以0.5℃/分鐘的升溫實施預熱至190℃。隨後,以100℃/分鐘的速度升溫至預定的設定溫度為止,在預定溫度保持10秒鐘之後,進行冷卻。設定溫度係從240℃使以5℃的間距增加且將表面不產生膨脹和變形之最高的設定溫度設作回流耐熱溫度,來使用作為焊接耐熱性的指標。
◎:回流耐熱溫度為280℃以上
○:回流耐熱溫度為260℃以上且小於280℃
×:回流耐熱溫度為小於260℃
(6)擴散反射率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EC-100,缸筒溫度係設定在樹脂的熔點+20℃,模具溫度係設定在140℃,將縱向100mm、橫向100mm、厚度2mm的平板進行射出成形來製造評價用試片。使用該試片且在日立製作所製的自記分光光度計「U3500」設置同公司製的積分球,來測定從350nm至800nm的波長之反射率。反射率的比較係求取在460nm的波長之擴散反射率。參考係使用硫酸鋇。
(7)飽和吸水率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EC-100,缸筒溫度係設定在樹脂的熔點+20℃,模具溫度係設定在140℃,將縱向100mm、橫向100mm、厚度1mm的平板進行射出成形來製造評價用試片。使該試片浸漬在80℃熱水中50小時且從飽和吸水時及乾燥時的重量,依照以下的式求取飽和吸水率。
飽和吸水率(%)={(飽和吸水時的重量-乾燥時的重量)/乾燥時的重量}×100
(8)流動性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IS-100,缸筒溫度係設定在330℃,模具溫度係設定在120℃,在射出壓設定值40%、射出速度設定值40%、計量35mm、射出時間6秒、冷卻時間10秒的條件下,使用寬度1mm、厚度0.5mm之流動長測定用模具進行射出成形來製造評價用試片。流動性的評價係測定該試片的流動長度(mm)。
(9)矽酮密著性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EC-100,缸筒溫度係設定在樹脂的熔點+20℃,模具溫度係設定在140℃,將縱向100mm、橫向100mm、厚度2mm的平板進行射出成形來製造評價用試片。在該試片的一面,以塗布厚度為約100μm的方式塗布矽酮密封材料(信越矽利光公司製、ASP-1110、密封材 料硬度D60),且進行100℃×1小時的預熱後,進行150℃×4小時的硬化處理而使試片的一面形成密封材料皮膜。
其次,對試片上的密封材料皮膜,依據JIS K5400之棋盤格試驗(1mm寬度橫切(cross cut)100格)進行評價密著性。
○:剝離方形格數目為10以下
×:在剝離試驗前之方形格形成時有剝離
(10)耐光性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EC-100,缸筒溫度係設定在樹脂的熔點+20℃,模具溫度係設定在140℃,將縱向100mm、橫向100mm、厚度2mm的平板進行射出成形來製造評價用試片。針對該試片,使用超促進耐候試驗機「EYE SUPER UV TESTER SUV-F11」且在63℃50%RH的環境下,以50mW/cm2的照度實施UV照射。在照射前及照射60小時後,進行測定試片之波長460nm的光反射率。使用下述的基準評價照射後之試片的光反射率相對於照射前試片的光反射率之保持率。
○:保持率為90%以上
△:保持率為小於90%~85%以上
×:保持率為小於85%
(11)耐熱黃變性
使用東芝機械製射出成形機EC-100,缸筒溫度係設定在樹脂的熔點
+20℃,模具溫度係設定在140℃,將縱向100mm、橫向100mm、厚度2mm的平板進行射出成形來製造評價用試片。使用該試片且使用熱風乾燥機,於150℃進行處理2小時且藉由目視來確認黃變性。
○:無變化
△:若干黃變
×:黃變
<合成例1>
在附有攪拌機的20升不鏽鋼製高壓釜,添加3542g 4,4’-聯苯二羧酸二 甲酯、1409g高純度二甲基對酞酸、酸成分的3倍莫耳量之乙二醇、2g乙酸錳、0.86g二氧化鍺且進行酯交換後,邊以60分鐘升溫至300℃邊將反應系統的壓力慢慢地降低而成為13.3Pa(0.1Torr),而且在310℃、13.3Pa實施聚縮合反應。放壓後緊接著將微加壓下的樹脂在水中吐出成為股線狀且冷卻後,使用切刀進行切斷而得到長度約3mm、直徑約2mm之缸筒形狀的顆粒。所得到之共聚合聚酯的極限黏度係0.60dl/g,樹脂組成係藉由1H-NMR測定且4,4’-聯苯二羧酸為65莫耳%、對酞酸為35莫耳%、乙二醇為98.2莫耳%、二乙二醇為1.8莫耳%。將所得到之共聚合聚酯樹脂的特性值等顯示在表1。
(合成例2~7)
除了變更所使用原料的量、種類以外,係與合成例1之共聚合聚酯樹脂的聚合同樣地進行,來得到各共聚合聚酯樹脂。將所得到之各共聚合聚酯樹脂的特性值等顯示在表1。又,二乙二醇係乙二醇進行縮合而副生者。
(合成例8)
在附有攪拌機的20升不鏽鋼製高壓釜,添加3542g 4,4’-聯苯二羧酸二甲酯、1400g高純度二甲基對酞酸、酸成分的3倍莫耳量之乙二醇、2g乙酸錳、0.86g二氧化鍺且進行酯交換後,添加8g高純度對酞酸且邊以60分鐘升溫升溫至300℃邊將反應系統的壓力慢慢地降低而成為13.3Pa(0.1Torr),而且在310℃、13.3Pa實施聚縮合反應。放壓後緊接著將微加壓下的樹脂在水中吐出成為股線狀且冷卻後,使用切刀進行切斷而得到長度約3mm、直徑約2mm之缸筒形狀的顆粒。所得到之共聚合聚酯的極限黏度係0.60dl/g,樹脂組成係藉由1H-NMR測定且4,4’-聯苯二羧酸為65莫耳%、對酞酸為35莫耳%、乙二醇為98.2莫耳%、二乙二醇為1.8莫耳%。將所得到之共聚合聚酯樹脂的特性值等顯示在表1。
(比較合成例1)
在附有攪拌機的20升不鏽鋼製高壓釜,添加高純度對酞酸及其2倍莫耳量的乙二醇,添加相對於酸成分為0.3莫耳%之三乙胺,在0.25MPa的加壓下、於250℃邊將水餾去至系統外邊進行酯化反應,來得到酯化率為約 95%的對酞酸雙(2-羥乙基)酯與寡聚物的混合物(以下稱為BHET混合物)。對於該BHET混合物添加二氧化鍺(以Ge計為100ppm)作為聚合觸媒,其次,在氮環境下、常壓下,於250℃攪拌10分鐘。隨後,費時60分鐘升溫升溫至280℃,並於此狀態將反應系統的壓力慢慢地降低而成為13.3Pa(0.1Torr),而且在280℃、13.3Pa實施聚縮合反應。放壓後緊接著將微加壓下的樹脂在水中吐出成為股線狀且冷卻後,使用切刀進行切斷而得到長度約3mm、直徑約2mm之圓筒形狀的顆粒。所得到之PET的IV係0.61dl/g,樹脂組成係藉由1H-NMR測定且對酞酸為100莫耳%、乙二醇為98.0莫耳%、二乙二醇為2.0莫耳%。將所得到之聚酯樹脂的特性值等顯示在表2。
(比較合成例2~4)
除了變更所使用原料的量、種類以外,係與比較合成例1之聚酯樹脂的聚合同樣地進行,來得到各聚酯樹脂。將所得到之各聚酯樹脂的特性值等顯示在表2。
(比較合成例5:聚醯胺樹脂)
在內容積20升的高壓釜中添加3272.9g(19.70莫耳)對酞酸、2849.2g(18.0莫耳)1,9-壬二胺、316.58g(2.0莫耳)2-甲基-1,8-辛二胺、73.27g(0.60莫耳)苯甲酸、6.5g(相對於原料為0.1重量%)一水合次亞磷酸鈉及6升蒸餾水且進行氮取代。於100℃攪拌30分鐘且費時2小時將內部溫度升溫至210℃。此時、高壓釜係升壓至22kg/cm2。在該狀態下繼續進行反應1小時之後,升溫至230℃且隨後於230℃保持溫度2小時,將水蒸氣慢慢地抽取且邊將壓力保持在22kg/cm2邊使其反應。其次,以30分鐘將壓力降低至10kg/cm2,而且使其反應1小時反應而得到極限黏度[η]為0.25dl/g的預聚合物。在100℃、減壓下將其進行乾燥12小時且進行粉碎至2mm以下的大小為止。在230℃、0.1mmHg下將其進行固相聚合10小時,來得到熔點為310℃、極限黏度[η]為1.33dl/g、末端的封鎖率為90%之白色的聚醯胺。
(實施例1~11、比較例1~5)
使用表3、4所記載的成分及質量比例且使用COPERION(股)製雙軸擠製機STS-35,於樹脂的熔點+15℃進行熔融混練,來得到實施例1~11、比 較例1~5的聚酯樹脂組成物、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在表3、4中,共聚合聚酯樹脂以外的使用材料係如以下。
氧化鈦(B):石原產業(股)製 Tipaque CR-60、金紅石型TiO2、平均粒徑0.2μm
增強材料(C):玻璃纖維(日東紡績(股)製、CS-3J-324)、針狀矽灰石(NYCO(股)製、NYGLOS8)
填料(D):滑石(林化成(股)製MICRONWHITE 5000A)
脫模劑:硬脂酸鎂
安定劑:新戊四醇.肆[3-(3,5-二-第三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CIBA.SPECIALTY.CHEMICALS公司製、IRGANOX 1010)
將在實施例1~11、比較例1~5所得到的聚酯樹脂組成物、聚醯胺樹脂組成物提供各種特性的評價。將其結果顯示在表3、4。
從表3,能夠確認聚酯樹脂組成物之藉由DSC的熔解峰部溫度為280℃以上時,能夠適應回焊步驟,而且熔解峰部溫度大於310℃時,因為回流耐熱溫度為280℃以上,顯示亦能夠適應金/錫共晶焊接步驟的焊接耐熱性,同時在LED用途為重要特性之與密封材料的密著性、表面反射率優異,而且成形性、流動性、尺寸安定性、低吸水性、耐光性亦優異之特別的效果。另一方面,從表4,比較例係無法全部滿足該等特性。雖然比較例5的聚醯胺樹脂係高熔點,但是由於起因於醯胺構造之吸水性,回流耐熱溫度係無 法滿足280℃以上。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聚酯樹脂組成物係不僅是耐熱性、成形性、流動性、低吸水性優異,在LED用途之與密封材料的密著性亦優異,而且因為使用耐光性亦優異之特定的共聚合聚酯樹脂,所以在高度滿足必要特性之同時,工業上能夠有利地製造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

Claims (9)

  1. 一種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共聚合聚酯樹脂(A)、氧化鈦(B)、選自由纖維狀增強材料及針狀增強材料組成群組中之至少1種的增強材料(C)、及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且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以0.5~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氧化鈦(B)、以0~10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增強材料(C)、及以0~50質量份的比例含有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特徵在於:該共聚合聚酯樹脂(A)係以由4,4’-聯苯二羧酸及其他的二羧酸構成之酸成分及二醇成分作為構成成分且熔點為280℃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總酸成分的30莫耳%以上為4,4’-聯苯二羧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其他的二羧酸為對酞酸及/或2,6-萘二羧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共聚合聚酯樹脂(A)之總酸成分的30~90莫耳%為4,4’-聯苯二羧酸,其他的二羧酸為對酞酸及/或2,6-萘二羧酸;二醇成分係從乙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1,3-丙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選擇一種或二種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非纖維狀或非針狀填料(D)係滑石,且相對於共聚合聚酯樹脂(A)100質量份,以0.1~5質量份的比例含有滑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回焊耐熱溫度為260℃以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回焊耐熱溫度為280℃以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其中聚酯樹脂組成物的熔解峰部溫度(Tm)與降溫結晶化溫度(Tc2)之差距為40℃以下。
  9. 一種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其特徵在於: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聚酯樹脂組成物進行成形而得到。
TW102106067A 2012-02-24 2013-02-21 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 TW2013459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8690 2012-0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5971A true TW201345971A (zh) 2013-11-16

Family

ID=4900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6067A TW201345971A (zh) 2012-02-24 2013-02-21 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48833B2 (zh)
TW (1) TW201345971A (zh)
WO (1) WO201312545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9567A (zh) * 2014-06-30 2017-02-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反射材料用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反射板
CN111218094A (zh) * 2018-11-26 2020-06-02 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58764B1 (ko) * 2013-06-03 2020-09-22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표면 실장형 led 반사판용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JP6241724B2 (ja) * 2013-10-11 2017-12-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反射体用成形材料、光反射体及び照明器具
US9725581B2 (en) * 2013-11-12 2017-08-08 Sk Chemicals Co., Ltd. Polycyclohexylene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composition
CN105793340A (zh) * 2013-11-28 2016-07-20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Led系统的部件
US10301449B2 (en) * 2013-11-29 2019-05-28 Lotte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excellent light stability at high temperature
KR101690829B1 (ko) 2013-12-30 2016-12-28 롯데첨단소재(주) 내충격성 및 내광성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US10636951B2 (en) 2014-06-27 2020-04-28 Lotte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excellent reflectivity
KR101793319B1 (ko) 2014-12-17 2017-11-03 롯데첨단소재(주)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JP2016147962A (ja) * 2015-02-12 2016-08-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1849830B1 (ko) 2015-06-30 2018-04-18 롯데첨단소재(주) 내충격성 및 광신뢰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CN113394186B (zh) * 2021-06-11 2022-06-14 赛创电气(铜陵)有限公司 金属叠层结构、芯片及其制造、焊接方法
CN115536819B (zh) * 2021-06-30 2023-11-10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加工性对苯二甲酸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07934C2 (nl) * 1997-12-30 1999-07-01 Dsm Nv Copolyester voorwerp.
WO2005026241A1 (ja) * 2003-09-11 2005-03-24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4971690B2 (ja) * 2006-06-02 2012-07-11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二軸延伸フィルム
US20100072416A1 (en) * 2006-10-31 2010-03-25 Techno Polymer Co. Ltd Heat-dissipating resin composition, substrate for led mounting, reflector, and substrate for led mounting having reflector portion
JP5308859B2 (ja) * 2008-10-20 2013-10-09 株式会社カネカ 高耐光性高熱伝導性照明器具用樹脂成形体
JP5609086B2 (ja) * 2009-12-04 2014-10-22 東レ株式会社 偏光反射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9567A (zh) * 2014-06-30 2017-02-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反射材料用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反射板
CN111218094A (zh) * 2018-11-26 2020-06-02 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
CN111218094B (zh) * 2018-11-26 2022-06-21 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25453A1 (ja) 2013-08-29
JP6048833B2 (ja) 2016-12-21
JPWO2013125453A1 (ja) 2015-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45971A (zh) 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的聚酯樹脂組成物
TWI599594B (zh) Polyester resin an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for surface mount type LED reflection board using the same
TWI570173B (zh)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for LED reflector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for LED reflector
JP6260085B2 (ja) Led反射板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TWI393745B (zh) 使用於表面安裝型led用反射板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
TWI495681B (zh) A wholly aromatic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 molded body, and an LED reflector
TW200401803A (en) Polyamide composition
TWI535781B (zh) A liquid crystal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 molded body, and an LED reflector
JP4952064B2 (ja) 液晶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TW201217457A (en)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for LED reflector and LED reflector using the compositio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5871920B2 (ja) 反射材用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反射板および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
TW201219486A (en) Liquid crystal polyester composition, reflective plat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TW201441290A (zh) 耐光性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TWI554543B (zh) Polyester Resin for Surface Mount Type LED Reflector
JP6042271B2 (ja) 反射材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反射板
JP2018059044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反射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ダイオード(led)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221662B2 (ja) Led反射板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KR20170008779A (ko) 반사재용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반사판
JP2020019914A (ja) 反射材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反射材
KR101827196B1 (ko) 반사재용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반사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