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2749A - 電子機器、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及傳送電纜 - Google Patents

電子機器、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及傳送電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2749A
TW201342749A TW101122535A TW101122535A TW201342749A TW 201342749 A TW201342749 A TW 201342749A TW 101122535 A TW101122535 A TW 101122535A TW 101122535 A TW101122535 A TW 101122535A TW 201342749 A TW201342749 A TW 2013427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able
cable
pin
transmission
hdmi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2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8399B (zh
Inventor
Kazuaki Tob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2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2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8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83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9/00Coupling parts for selective co-operation with a counterpart in different way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ircuits, e.g. for voltage selection, for series-parallel selection, programmable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resis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8Testing of lines, cables or condu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93Calibration of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可廉價且容易地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本發明之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係對具有用於連接傳送電纜之插頭之複數個插腳之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新HDMI電纜於插頭之特定插腳與屏蔽殼之間連接有電阻。施加電壓時,檢測電流流動,從而判別為新HDMI電纜。現行HDMI電纜於插頭之特定插腳與屏蔽殼之間不存在電阻,施加電壓時不會有電流流通。

Description

電子機器、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及傳送電纜
本技術係關於電子機器、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及傳送電纜。本技術尤其關於使用傳送電纜進行數位信號傳送之電子機器等。
近年來,作為數位介面,連接CE(Consumer Electronics:消費性電子產品)機器之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受到廣泛應用,成為業界之非官方標準。例如,非專利申請文獻1中有對於HDMI規格之揭示。該HDMI規格中使用3資料差動線對(TMDS Channel 0/1/2),作為數位信號進行視頻、音頻、控制等各信號之傳送。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規格版本1.4,June 5 2009
目前,作為該數位信號之傳送速率,以HDMI規格決定之值最大不過約為10.2 Gbps。若考慮因應高品質3D(3 dimension)之視頻信號、或將來之4 k 2 k(QFHD)或更高畫質內容之視頻信號,則HDMI亦面臨尋求將來擴張至15 Gbps、20 Gbps之超過目前規格之最高值之狀況。
針對該HDMI之高速化可考慮兩種方法。一種是仍然採用目前之3資料差動線對,提高傳送資料之時脈速率,就此提高傳送速率。然而,根據該方法,基於使用銅線之差動對之物理極限而言,難以擴張僅提高時脈速率之傳送頻帶。且,即使該方法可行,仍可預料其傳送距離將會極短。即,有連接機器之HDMI電纜之長度受限之問題。
另一種與本發明相關之解決方法,係將目前之3個資料差動線對數量增加至4個以上。與此相應,可就傳送資料之線路增加之部分提高資料速率。然而,該增加資料差動線對之方法有與現行之HDMI之相容性之問題。具體而言,例如,若單純將連接器之插腳自先前之19插腳僅增加資料差動線對之數量,則出現與先前之機器之連接欠缺相容性之情形,對使用者而言,會帶來誤解與混亂,故並不適當。
作為解決其之方法在於維持連接器(插頭、插座)之相容性。即,有必要並非自先前之19插腳之連接器變更連接器,而是以不致造成功能不良之方式考慮電纜本身之配線。
本技術之目的在於廉價且容易地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且,本技術之目的在於良好地進行於電子機器間使用傳送電纜之數位信號之傳送。且,本技術之目的在於良好地進行具有與現行HDMI之高相容性,及具有可進行資料速率高於現行HDMI之信號傳送之新穎之數位介面(新HDMI)之功能之電子機器間之數位信號傳送。
本技術之概念在於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插座,其含有複數個用於連接傳送電纜之插頭之插腳;及傳送電纜判別部,其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本技術中,判別以插頭連接於插座上之傳送電纜之類別。該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係藉由對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進行。例如,傳送電纜之插頭中,於屏蔽殼之內側介隔絕緣體而配置有複數個插腳。
例如,根據傳送電纜之類別,插頭之特定插腳與屏蔽殼之間有連接電阻與未連接電阻之情形。再者,例如,根據傳送電纜之類別,連接於插頭之特定插腳與屏蔽殼之間之電阻值相異。此處,插頭之特定插腳係在將該插頭連接於插座上時連接於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之插腳。
本技術中,例如,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係於對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時,基於電流是否流通該特定插腳而進行。再者,本技術中,例如,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係於對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後,基於流通特定插腳之電流之大小而進行。
此處,傳送電纜之類別例如表示傳送電纜之物理構造之差異、傳送電纜之補償傳送頻帶之差異、可通過傳送電纜而供給之電流值之差異、及傳送電纜中有無等價器之差異等。
本技術中,例如,亦可為,傳送電纜判別部對作為插座之特定插腳之複數個插腳依序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藉由採用如此般對複數個插腳依序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之構成,無需判斷電流值,僅藉由是否流通電流之數位判斷,即可判別傳送電纜之3種以上之類別。
本技術中,例如,亦可為,傳送電纜藉由差動信號傳送數位信號;傳送電纜判別部對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為差動信號頻道數相異之第1類別及第2類別之何者。
再者,本技術中,例如,亦可為進而具備:數位信號發送部,其經由傳送電纜對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及動作控制部,其基於傳送電纜判別部之判別結果,控制數位信號發送部之動作。
該情形下,例如,數位信號發送部具有第1動作模式及第2動作模式,該第1動作模式係藉由差動信號經由傳送路徑而對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並設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第1數;該第2動作模式係設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大於上述第1數之第2數;傳送電纜判別部對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是為與第1動作模式對應之第1類別或是與第2動作模式對應之第2類別。
如此,本技術中,可對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即,可廉價且容易地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再者,本技術中,可良好地進行傳送機器間之使 用傳送電纜之數位信號之傳送。
再者,本技術之另一概念在於一種傳送電纜,其具備插頭,其於屏蔽殼之內側介隔絕緣體而配置有用於連接電子機器之插座之複數個插腳;且於上述插頭之特定插腳與上述屏蔽殼之間連接有電阻。
本技術中,插頭之特定插腳與屏蔽殼之間連接有電阻。因此,連接該傳送電纜之電子機器中,於對連接有插頭之特定插腳之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時,電流會流通該特定插腳,從而可判別該傳送電纜之類別。
另,本技術中,例如,電阻之值亦可設為與傳送電纜之類別對應之值。藉此,連接該傳送電纜之電子機器中,可自對連接插頭之特定插腳之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時流通之電流之大小,而判別該傳送電纜之細部類別。
根據本發明,可廉價且容易地判別傳送電纜之類別。且,根據本技術,可良好地進行傳送機器間之使用傳送電纜之數位信號之傳送。
以下,就用於實施發明之形態(以下作為「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說明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實施形態
2.變化例
<1.實施形態>
[AV系統之構成例]
圖1顯示作為實施形態之AV(Audio and Visual:音視頻)系統100之構成例。該AV系統100連接源機器110與同步機器120而構成。源機器110係例如遊戲機、光碟機、機上盒、數位相機、手機等之AV源。同步機器120係例如電視接收機、投影機等。
源機器110及同步機器120經由傳送電纜(以下僅稱為「電纜」)200連接。源機器110上設置有連接資料發送部112且構成連接器之插座111。同步機器120上設置有連接資料接收部122且構成連接器之插座121。
再者,於電纜200之一端設置有構成連接器之插頭201,於另一端設置有構成連接器之插頭202。電纜200之一端之插頭201連接於源機器110之插座111,該電纜200之另一端之插頭202連接於同步機器120之插座121。
源機器110具有控制部113。該控制部113控制源機器110整體。本實施形態中,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與現行HDMI及新HDMI兩者對應。控制部113於判定電纜200與新HDMI對應,且同步機器120與新HDMI對應之情形時,以於新HDMI之動作模式下動作之方式控制資料發送部112。另一方面,控制部113判定至少同步機器120僅與現行HDMI對應,或判定電纜200與現行HDMI對應之情形時,以於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下動作之方式控制資料發送部112。
同步機器120具有控制部123。該控制部123控制同步機器120整體。本實施形態中,同步機器120之資料接收部 122僅與現行HDMI、或與現行HDMI及新HDMI兩者對應。若資料接收部122與現行HDMI及新HDMI兩者對應,則控制部123以於與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相同之動作模式下動作之方式控制該資料接收部122。
該情形下,控制部123基於自源機器110通過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消費性電子控制)等之線路所傳送之動作模式之判定結果,控制資料接收部122之動作模式。電纜200與現行HDMI或新HDMI對應。該電纜200如後述般可進行是否與現行HDMI及新HDMI之任一者對應之判別,即類別判別。
如圖2(a)所示,圖1所示之AV系統100中,電纜200與新HDMI對應且同步機器120與現行HDMI及新HDMI之兩者對應時,執行新HDMI之資料傳送。此時,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及同步機器120之資料接收部122以於新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受控制。
再者,如圖2(b)~(d)所示,圖1所示之AV系統100中,電纜200至少與現行HDMI對應、或同步機器120僅與現行HDMI對應時,執行以現行HDMI之資料傳送。此時,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以於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受控制。再者,與現行HDMI及新HDMI之兩者對應之同步機器120之資料接收部122以於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受控制。另,圖2(b)之情形中,在降低資料傳送速率等以使電纜200可進行新HDMI之資料傳送時,可執行新HDMI模式下之資料傳送。
[資料發送部、資料接收部之構成例]
圖3、圖4顯示圖1之AV系統100之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與同步機器120之資料接收部122之構成例。資料發送部112於有效圖像區間(亦稱為「有效視頻區間」),以複數個頻道向資料接收部122單向發送與非壓縮之1個畫面之視頻資料對應之差動信號。
此處,有效圖像區間係自一個垂直同步信號至下一個垂直同步信號之區間除去水平返馳區間及垂直返馳區間之區間。且,資料發送部112於水平返馳區間或垂直返馳區間,以複數個頻道向資料接收部122單向發送至少與視頻資料所附帶之音頻資料或控制資料、其他輔助資料等對應之差動信號。
資料接收部122於有效視頻區間接收以複數個頻道自資料發送部122單向發送之與視頻資料對應之差動信號。且,該資料接收部122於水平返馳區間或垂直返馳區間,接收以複數個頻道自資料發送部112單向發送之與音頻資料或控制資料對應之差動信號。
包含資料發送部112與資料接收部122之HDMI系統之傳送頻道具有以下者。首先,作為傳送頻道,有差動信號頻道(TMDS頻道、TMDS時脈頻道)。用於傳送視頻資料等之數位信號之差動信號頻道於現行HDMI中雖為3頻道,但於新HDMI中為6頻道。
就現行HDMI之差動信號頻道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作為用於自資料發送部112對資料接收部122,將視頻資料或 音頻資料與像素時脈同步而單向串列傳送之傳送頻道,有3個TMDS頻道#0~#2。且,作為傳送TMDS時脈之傳送頻道,有TMDS時脈頻道。
資料發送部112之HDMI發送機81例如將非壓縮之視頻資料轉換為對應之差動信號,由3個TMDS頻道#0、#1、#2,向經由電纜200連接之資料接收部122單向串列傳送。且,HDMI發送機81將非壓縮視頻資料所附帶之音頻資料、必要之控制資料、其他輔助資料等轉換為對應之差動信號,由3個TMDS頻道#0、#1、#2向資料接收部122單向串列傳送。
進而,HDMI發送機81以TMDS時脈頻道,將與以3個TMDS頻道#0、#1、#2發送之視頻資料同步之TMDS時脈發送給資料接收部122。此處,1個TMDS頻道#i(i=0、1、2)於TMDS時脈之1個時脈之間發送10位元之視頻資料。
資料接收部122之HDMI接收機82接收由TMDS頻道#0、#1、#2自資料發送部112單向發送而來之與視頻資料對應之差動信號、及與音頻資料或控制資料對應之差動信號。該情形下,與自資料發送部112以TMDS時脈頻道發送之像素時脈(TMDS時脈)同步進行接收。
接著,就新HDMI之差動信號頻道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作為用於自發送部112對資料接收部122,將視頻資料及音頻資料與像素時脈同步而單向串列傳送之傳送頻道,有6個TMDS頻道#0~#5。另,該新HDMI中TMDS時脈之傳送予以省略;接收側採用自接收資料再生時脈之自生時脈 方式。
資料發送部112之HDMI發送機81例如將非壓縮之視頻資料轉換為對應之差動信號,以6個TMDS頻道#0~#5向經由電纜200連接之資料接收部122單向串列傳送。且,該HDMI發送機81將非壓縮之視頻資料所附帶之音頻資料、必要之控制資料、其他輔助資料等轉換為對應之差動信號,以6個TMDS頻道#0~#5向資料接收部122單向串列傳送。
資料接收部122之HDMI接收機82接收以TMDS頻道#0~#5自資料發送部112單向發送而來之與視頻資料對應之差動信號、及與音頻資料或控制資料對應之差動信號。該情形下,HDMI接收機82自接收資料再生像素時脈,與像素時脈(TMDS時脈)同步進行接收。
HDMI系統之傳送頻道除上述TMDS頻道、TMDS時脈頻道以外,尚有稱為DDC(Display Data Channel:顯示資料頻道)或CEC線等傳送頻道。DDC包含電纜200中所含之未圖示之2條信號線。DDC用於供資料發送部112自資料接收部122讀出E-EDID(Enhanced 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增強型擴充顯示識別資料)。
即,資料接收部122除HDMI接收機82外,並具有記憶與自身能力(Configuration/capability:設定/能力)有關之能力資料E-EDID之EDID FOM(EEPROM)。資料發送部112例如根據來自控制部113之要求,自經由電纜200連接之資料接收部122,經由DDC讀出E-EDID。
資料發送部112向控制部113發送讀出之E-EDID。控制部113將該E-EDID存儲於未圖示之快閃ROM或DRAM。控制部113基於E-EDID,可辨識資料接收部122之能力設定。例如,控制部113辨識具有資料接收部122之同步機器120除現行HDMI外是否亦與新HDMI對應等。CEC線包含電纜200中所含之未圖示之1條信號線,用於在資料發送部112與資料接收部122之間執行控制用之資料之雙向通信。
再者,電纜200包含連接於稱為HPD(Hot Plug Detect:熱插拔偵測)之插腳之線路(HPD線)。源機器可利用該HPD線檢測同步機器之連接。另,該HPD線亦用作構成雙向通信路徑之HEAC-線。且,電纜200包含用於自源機器對同步機器供給電源之電源線(+5 V Power Line)。進而,電纜200包含公用線。該公用線亦用作構成雙向通信路徑之HEAC+線路。
圖5顯示TMDS傳送資料之構成例。該圖5顯示於TMDS頻道#0~#2或TMDS頻道#0~#5中,傳送橫×縱為B像素×A線路之圖像資料時之各種傳送資料之區間。以HDMI之TMDS頻道傳送傳送資料之視頻場(Video Field)中,根據傳送資料之種類存在3種區間。該3種區間係視頻資料區間(Video Data period:視頻資料區間)、資料島區間(Data Island period:資料島區間)、及控制區間(Control period:控制區間)。
此處,視頻場係自某垂直同步信號之上升邊緣(active edge:有效邊緣)至下一個垂直同步信號之上升邊緣之區 間。該視頻場區間劃分為水平遮沒期間(horizontal blanking)、垂直遮沒期間(vertical blanking)、及有效視頻(Active Video)區間。該有效視頻區間係自視頻場區間除去水平遮沒期間及垂直遮沒期間之區間。視頻資料區間分配有有效視頻區間。在該視頻資料區間傳送構成非壓縮之1個畫面程度之圖像資料之B像素(像素)×A線路程度之有效像素(Active pixel)之資料。
資料島區間及控制區間分配有水平遮沒期間及垂直遮沒期間之一部分。在該資料島區間及控制區間傳送輔助資料(Auxiliary data)。即,資料島區間分配有水平遮沒期間與垂直遮沒期間之一部分。在該資料島區間傳送輔助資料之中與控制無關之資料之例如音頻資料之封包等。控制區間由水平遮沒期間與垂直遮沒期間之另一部分劃分。該控制區間傳送輔助資料之中與控制有關之資料之例如垂直同步信號及水平同步信號、控制封包等。
此處,說明插座111之插腳指派。首先說明現行HDMI之插腳指派(類型A)。該現行HDMI之插腳指派構成第1插腳指派。圖6(a)顯示該現行HDMI之插腳指派。TMDS頻道#i(i=0~2)之差動信號即TMDS Data#1+與TMDS Data#i-由差動線路之2條線路傳送。插腳(插腳序號為7、4、1之插腳)分配有TMDS Data#i+;插腳(插腳序號為9、6、3之插腳)TMDS Data#i-分配有。另,插腳序號為8、5、2之插腳分配有TMDS Data#i Shield(i=0~2)。
TMDS時脈頻道之差動信號即TMDS Clock+與TMDS Clock-由差動線路之2條線路傳送。插腳序號為10之插腳分配有TMDS Clock+;插腳序號為12之插腳分配有TMDS Clock-。另,插腳序號為11之插腳由TMDS Clock Shield劃分。
再者,控制用資料即CEC信號由CEC線路傳送。插腳序號為13之插腳分配有CEC信號。再者,E-EDID等之SDA(Serial Data:串列資料)信號由SDA線路傳送。插腳序號為16之插腳分配有SDA信號。且,SDA信號收發時之同步所使用之時脈信號即SCL(Serial Clock:串列時脈)由SCL線路傳送。插腳序號為15之插腳分配有SCL信號。另,上述DDC線路由SDA線路及SCL線路構成。
再者,插腳序號為19之插腳分配有HPD/HEAC-。再者,插腳序號為14之插腳分配有公用/HEAC+。且,插腳序號為17之插腳分配有DDC/CEC Groud/HEAC Shield。進而,插腳序號為18之插腳分配有電源(+5 V Power)。
接著,說明新HDMI之插腳指派。該新HDMI之插腳指派構成第2插腳指派。圖6(b)顯示該新HDMI之插腳指派。TMDS頻道#i(i=0~5)之差動信號即TMDS Data#i+與TMDS Data#i-由差動線路之2條線路傳送。插腳(插腳序號為1、4、7、10、2、8之插腳)分配有TMDS Data#i+;插腳(插腳序號為3、6、9、12、5、11之插腳)分配有TMDS Data#i-。
再者,控制用資料即CEC信號由CEC線路傳送。插腳序號為13之插腳分配有CEC信號。且,E-EDID等之SDA(Sarial Data:串列資料)信號由SDA線路傳送。插腳序 號為16之插腳分配有SDA信號。且,SDA信號收發時之同步所使用之時脈信號即SCL(Serial Clock:串列時脈)信號由SCL線路傳送。插腳序號為15之插腳分配有SCL信號。另,上述DDC線路由SDA線路及SCL線路構成。
再者,插腳序號為19之插腳分配有HPD/HEAC-。且,插腳序號為14之插腳分配有公用/HEAC+。且,插腳序號為17之插腳分配有DDC/CEC Groud/HEAC Shield。進而,插腳序號為18之插腳分配有電源(+5 V Power)。
如上述,新HDMI插腳指派(參照圖6(b))中,將現行HDMI插腳指派(參照圖6(a))中作為屏蔽端子使用之端子(插腳序號為2、5、8、11之插腳)用作資料端子。且,新HDMI插腳指派中,將現行HDMI插腳指派中作為時脈信號之差動信號之信號端子使用之端子(插腳序號為10、12之插腳)用作資料端子。
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於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時,選擇圖6(a)所示之現行HDMI插腳指派;於新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時,選擇圖6(b)所示之新HDMI插腳指派。另,上述已說明源機器110之插座111之插腳指派。雖詳細說明省略,但即使就同步機器120之資料接收部122與現行HDMI及新HDMI之雙方對應時之同步機器120之插座121之插腳指派仍為相同之情形。
圖7(a)、(b)顯示源機器110之插座111之插腳配置。圖7(a)顯示現行HDMI之插腳配置;圖7(b)顯示新HDMI之插腳配置。另,若作為插座111之插腳指派而選擇現行HDMI 插腳指派,則插腳序號為2、5、8、11之插腳於源機器110及同步機器120中成為接地狀態。
或者,此時,插腳序號為2、5、8、11之插腳於同步機器120中成為接地狀態,於源機器110中成為高阻抗狀態。或保護,此時,於同步機器120中成為高阻抗狀態,於源機器110中成為接地狀態。另,雖詳細說明省略,但即使就同步機器120之資料接收部122與現行HDMI及新HDMI之雙方對應時之同步機器120之插座121之插腳配置仍為相同之情形。
圖8(a)顯示用作電纜200之現行HDMI電纜之構造例。該現行HDMI電纜係3個資料線對為分別獲得特性而作為屏蔽雙絞線部而構成。且,時脈線對與為實現HEAC功能之公用及HPD線對亦作為屏蔽雙絞線部而構成。
圖8(b)顯示屏蔽雙絞線部之構造例。該屏蔽雙絞線部係以屏蔽構件5覆蓋2條電線3與汲極線路4之構造。另,電線3以被覆部2包覆其芯線1而構成。
現行HDMI電纜中,構成資料及時脈之各屏蔽雙絞線部之汲極線連接於安裝於該電纜之端部之插頭之插腳。該情形下,各汲極線連接於與上述插座(現行HDMI之插腳配置)之各屏蔽端子(插腳序號為2、5、8、11之屏蔽用插腳)對應之插腳(端子)。該等屏蔽端子於源機器110及同步機器120中接地。藉此,構成資料及時脈之各屏蔽雙絞線部之汲極線於插頭連接於插座(現行HDMI之插腳配置)之狀態下成為接地狀態。
圖9顯示作為電纜200使用之新HDMI電纜之構造例。該新HDMI電纜係6個資料線對各自為獲得特性而作為屏蔽雙絞線而構成。且,為實現HEAC功能,公用及HPD線對亦作為屏蔽雙絞線而構成。
新HDMI電纜相較於現行HDMI電纜(參照圖8(a)),應連接之各銅線之數量增加。該新HDMI電纜中,構成以電纜之兩端之插頭之專用插腳連接之各屏蔽雙絞線之汲極線係連接於插頭之金屬製之殼(屏蔽殼)。藉此,屏蔽用插腳開放,避免增加插頭之必要插腳數量,因而新HDMI電纜之插頭與現行HDMI電纜之插頭相同。
如此,自構成各屏蔽雙絞線部之汲極線連接於插頭之金屬製之殼之點,藉由被插入插頭之插座之殼連接於接地位準,可確保差動線對之屏蔽。且,該情形下,電纜200之兩端之插頭之金屬製之殼成為汲極線短路()(Short)之狀態;共有電纜之兩端之接地位準而成為相同位準。藉此,可提高電纜200之傳送能力或雜訊耐性等。
圖10顯示作為電纜200使用之新HDMI電纜之另一構造例。該新HDMI電纜除了將剖面形狀扁平化外,實際構造與上述圖9所示之新HDMI電纜相同。另,已知藉由如此將剖面形狀扁平化,可縮小剖面積,且可易於取得阻抗匹配。
[現行HDMI與新HDMI之動作模式控制]
接著,就源機器110之控制部113之動作模式控制進一步進行說明。如上述,控制部113若判定電纜200與新HDMI 對應,且同步機器120與新HDMI對應時,以新HDMI之動作模式控制資料發送部112。而若為其以外之情形時,控制部113以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控制資料發送部112。
圖11之流程圖顯示控制部113之動作模式控制之處理程序。控制部113於步驟ST1中開始處理,其後移至步驟ST2之處理。於步驟ST2中,控制部113判斷源機器110即資料發送部112是否與新HDMI對應。根據控制部113事先具備自身存在之源機器110(資料發送部112)之能力資訊之點,可易於執行該判斷。另,本實施形態中,因已得知源機器110與新HDMI對應,故控制部113亦可省略步驟ST2之判斷處理。
判定源機器110與新HDMI對應時,控制部113於步驟ST3中判斷同步機器120即資料接收部113是否與新HDMI對應。就該判斷之詳細內容將於後述。若判定同步機器120與新HDMI對應時,控制部113移至步驟ST4之處理。於步驟ST4中,控制部113判斷電纜200是否與新HDMI對應。就該判斷之詳細內容將於後述。
若判定電纜200與新HDMI對應時,控制部113移至步驟ST5之處理。於步驟ST5中,控制部113以使資料發送部112於新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予以控制。且,若分別於步驟ST2、步驟ST3、步驟ST4中判定源機器110、同步機器120、電纜200未與新HDMI對應時,控制部113移至步驟ST6之處理。於步驟ST6中,控制部113以使資料發送部112於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予以控制。
另,控制部113例如於步驟ST3中判定同步機器120與新HDMI對應時,經由電纜200將最終之動作模式之判定結果發送給同步機器120。該判定結果之發送例如自源機器110傳送資料前作為資訊訊框等之控制資訊予以發送。同步機器120中,基於來自該源機器110之動作模式之判定結果,由控制部123以使資料接收部122與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於相同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予以控制。
再者,控制部113以於步驟ST5中使資料發送部112於新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予以控制時,亦可例如如圖12(a)所示,以將表示其意之UI畫面顯示於顯示部(顯示器)上地予以控制。根據該UI畫面,使用者可易於掌握以新HDMI連接源機器110與同步機器120之情形。另,顯示UI畫面之顯示部(顯示器)係設置於源機器110上之未圖示之顯示部(顯示器),或設置於同步機器120上之未圖示之顯示部(顯示器)。此點對於以下各UI顯示亦為相同之情形。
再者,控制部113於步驟ST4中判定電纜200未與新HDMI對應而移至步驟ST6之處理時,亦可例如如圖12(c)所示,以將表示其意之UI畫面顯示於顯示部(顯示器)上地予以控制。根據該UI畫面,使用者可易於得知源機器110與同步機器120與新HDMI對應但僅電纜200未與新HDMI對應之情形,而採取將電纜200替換為新HDMI電纜等之對策。
再者,圖11之流程圖之處理程序中,控制部113於步驟ST4中若判定電纜200未與新HDMI對應時,以立即進行至步驟ST5而使資料發送部112於新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 動作地予以控制。然而,亦可為,控制部113於步驟ST4中判定電纜200與新HDMI對應時,使用者可選擇新HDMI或現行HDMI(先前HDMI)之任一者。
此情形下,控制部113亦可例如如圖12(b)所示,以將該情形之UI畫面顯示於顯示部(顯示器)上地予以控制。使用者基於該UI畫面,選擇新HDMI或現行HDMI之任一者。圖12(b)顯示選擇「新HDMI」之狀態。控制部113根據使用者之選擇,以使資料發送部112於新HDMI或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予以控制。
圖13之流程圖顯示此情形時之控制部113之動作模式控制之處理程序。該圖13中,對與圖11對應之部分附加相同之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控制部113於步驟ST4中判定電纜200與新HDMI對應時,進行至步驟ST7之處理。於步驟ST7中,控制部113以將用於選擇新HDMI或現行HDMI之任一者之UI畫面顯示於顯示部(顯示器)上地予以控制。該UI之顯示可由源機器110經由傳送路徑200作為視頻信號予以傳送,亦可指示由同步機器120自身進行顯示。
其後,控制部113移至步驟ST8之處理。於步驟ST8中,控制部113經由CEC等線路通知由使用者利用遙控器等進行之操作,藉此控制部113判斷使用者選定為新HDMI或現行HDMI之何者。使用者選定新HDMI時,控制部113於步驟ST5中,以使資料發送部112於新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予以控制。另一方面,使用者選定現行HDMI時,控制部113於步驟ST6中,以使資料發送部112於現行 HDMI(先前HDMI)之動作模式下進行動作地予以控制。
「同步機器對於新HDMI之對應判斷」
就控制部113對於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對應之判斷方法進行說明。作為該判斷方法例如有以下之第1判斷方法及第2判斷方法。
「第1判斷方法」
控制部113基於利用電纜200之DDC線(SDA線及SCL線)而自同步機器120讀出之EDID,執行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對應之判斷。EDID自身為格式上所規定之資料結構。於該EDID之特定位置新定義表示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新傳送)對應之旗標資訊。
圖14顯示於EDID上新定義之旗標資訊之例。EDID原本係顯示各種同步機器120之能力之資料結構體。圖14為簡化說明而僅顯示EDID之與本發明有關之位元組,簡化為最低限度。於第2位元中新定義有表示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對應之位元之旗標資訊「New Rx Sink」。
控制部113於自同步機器120讀出之EDID中存在上述1位元之旗標資訊「New Rx Sink」時,判定同步機器120與新HDMI對應。即,同步機器120僅對應現行HDMI時,自同步機器122讀出之EDID中不存在上述1位元之旗標資訊「New Rx Sink」。
「第2判斷方法」
控制部113藉由與同步機器120之間經由電纜200進行通信,進行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對應之判斷。例如, 控制部113使用CEC線,以指令為基礎確認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對應。
再者,例如,控制部113使用由公用線及HPD線構成之雙向通信路徑(HEAC功能)而與同步機器120之間進行通信,以確認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對應。進而,例如,控制部113於傳送變為有效前,利用未使用之線路例如公用線等,進行任意信號之交換,以確認同步機器120是否與新HDMI對應。
「電纜對於新HDMI之對應判斷」
接著,對於控制部113判斷電纜200是否與新HDMI對應之方法進行說明。控制部113判別電纜200是與現行HDMI對應之類別A之電纜(參照圖8),還是與新HDMI對應之類別B之電纜(參照圖9)。該實施形態中,控制部113基於插頭構造之差別而判別類別。
就類別A、B之電纜之插頭構造進行說明。圖15概略顯示與新HDMI對應之類別B之電纜之插頭212B之構造。該插頭212B中,於金屬製之殼(屏蔽殼)221之內側介隔絕緣體222而配置有複數個插腳223。另,各部之配設狀態由鑄模部224予以固定保持。
插頭212B連接於插座111、121時,該複數個插腳223分別連結於該插座111、121之對應之插腳。該插頭212B中,為進行類別判別,於複數個插腳223之中特定之插腳223S與金屬製之殼221之間連接有電阻225。該特定之插腳223S於本實施形態中成為與插座111之特定之插腳111S、即分 配有DDC/CEC Ground/HEAC Shield之插腳序號為17之插腳(參照圖6)對應之插腳。
圖16概略顯示與現行HDMI對應之類別A之電纜之插頭212A之構造。圖16中對與圖15對應之部分附加相同之符號,適當省略其詳細說明。該插頭212A亦與上述插頭212B同樣地,於金屬製之殼(屏蔽殼)221之內側介隔絕緣體222而配置有複數個插腳223。另,各部之配設狀態由鑄模部224予以固定保持。該插頭212A中與上述插頭212B相異,於特定之插腳223S與金屬製之殼221之間並未連接電阻225。
控制部113對插座111之對象插腳(特定之插腳111S)施加特定電壓,例如施加電源電壓,以判斷電纜200是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還是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該情形下,控制部113基於流通對象插腳之電流之值,判別電纜200之類別。
圖17顯示電纜200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之情形之判別時之狀態。若電纜200為新HDMI電纜,如上述般,於對象插腳(特定之插腳223S)與屏蔽殼221之間連接有電阻225。因此,若閉合開關SW而對插座111之對象插腳(特定之插腳111S)施加例如+5 V之電源電壓,則如以虛線箭頭所示般,電流流通對象插腳。控制部113之電纜判別部113a基於此時之電流值之測定結果判定由電阻225導通,從而獲得電纜200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之判別結果。
圖18顯示電纜200為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之情形之判別時之狀態。若電纜200為現行HDMI電纜,如上述般,於對象插腳(特定之插腳223S)與屏蔽殼221之間未連接有電阻225。因此,即使閉合開關SW並對插座111之對象插腳(特定之插腳111S)施加例如+5V之電源電壓,對象插腳仍不會有電流通過。控制部113之電纜判別部113a自此時之電流值之測定結果判定未導通,從而獲得電纜200為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之判別結果。
圖19之流程圖顯示控制部113中之電纜200之類別判別之處理程序之一例。控制部113於步驟ST11中開始處理,其後移至步驟ST12。於該步驟ST12中,控制部113閉合開關SW,對插座111之對象插腳(特定之插腳111S)施加電壓,測定流通該對象插腳之電流值。
另,該電流值之測定於圖17、圖18中,例如以直接測定通過之電流之值地予以表示。然而,亦可於電流路徑上配置電阻,藉由測定該電阻之電壓下降而間接進行電流值之測定。且,該情形下之電流值之測定可為粗略之測定。此處,只要以電流值是否為0之程度之測定即足夠。
接著,控制部113於步驟ST13中判斷是否導通。控制部113於電流值不為0時判定為導通。導通時,控制部113於步驟ST14中,判別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其後,於步驟ST15結束處理。另一方面,判定未導通時,控制部113於步驟ST16中,判別為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其後,於步驟ST15結束處理。
如上述,圖1所示之AV系統100中,源機器110之控制部113對插座111之對象插腳(特定之插腳111S)施加特定電壓,例如施加電源電壓,以判斷傳送電纜200之類別。即,源機器110之控制部113可廉價且容易地判別傳送電纜200是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還是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又,源機器110之控制部113可基於傳送電纜200之類別之判別結果,適當控制資料發送部112之動作模式。
因而,可良好地進行源機器110與同步機器120之間使用之傳送電纜200之數位信號之傳送。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除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外,尚具有新HDMI模式之動作模式。用於傳送視頻資料等之數位信號之差動信號頻道於現行HDMI中雖為3頻道,但於新HDMI中為6頻道。因此,藉由使用新HDMI可進行資料速率較高之信號傳送。且,同步機器120於電纜200未與新HDMI對應時,藉由使用現行HDMI(先前HDMI),確保後方相容性。
另,圖20顯示源機器110之資料發送部112及同步機器120之資料接收部122僅與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對應之情形時,以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連接該等機器之情形。因連接有電阻225之插腳223S原本成為接地插腳,故該插腳223S於源機器及同步機器內連接於接地位準。且,金屬製之殼(屏蔽殼)221於源機器及同步機器內亦連接於接地位準。因此,即使插腳223S與金屬製之殼(屏蔽殼)221之間連接有電阻225,仍不會對自源機器110經由傳送電纜 200向同步機器120之資料傳送造成任何影響,可期待與先前相同之動作。
<2.變化例>
另,上述實施形態中,對插座111之特定插腳111S施加特定電壓,以判斷傳送電纜200是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還是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可利用相同之方法判別傳送電纜之各種類別。
作為類別之種類,可考慮例如補償傳送頻帶之差異。作為傳送電纜,例如,雖然在3 Gbps之資料傳送下信號劣化僅止於在接收端足以讀出資料之程度,但若為5 Gbps之資料,則因該信號劣化,會有無法於接收端讀出資料之情形。此與例如使用銅線之粗細、長度所產生之電阻值或差動間之偏差有關。該情形下,即使兩端之收發機之傳送性能具有例如超過3 Gbps之傳送能力,但考慮到傳送電纜之能力,仍有必要以資料傳送保持在3 Gbps地予以控制。
其次,亦可考慮傳送電纜之物理構造上之差異。例如,由於傳送電纜所支援之應用程式之差異,資料傳送用差動雙絞線銅線之數量可有3對、4對、或6對者。進而,亦可考慮有無高速控制線等作為變形。於資料傳送時不僅需考慮兩端之收發機之能力,亦需考慮該電纜之內部構造所支援之應用程式之差異,以決定所要執行之應用程式。
進而,通過傳送電纜於機器間進行電力供給時,電纜之電阻值會成為電壓下降或熱產生等諸多要因之起因,而限制兩端之機器之能力。因此,類別應當對應於傳送電纜所 能支援之每一供給電流值而存在。
再者,傳送電纜中有於其接收端內設有提高信號品質之等價器者。利用傳送電纜之等價器進行信號修正後,於接收機再次使用等價器時,會有因其頻率特性而抵消效果之虞。因此,連接有內設等價器之傳送電纜時或有必要對接收機進行某些處理。
圖21顯示考慮上述補償傳送頻帶、物理構造、供電能力、及有無等價器等之傳送電纜之類別之一例。例如,「類別1」之傳送電纜係補償3 Gbps之資料傳送、6股構造(資料傳送用差動雙絞線銅線之數量為6)、供電能力為0.5 A、未內設等價器之傳送電纜。
再者,例如「類別2」之傳送電纜係補償3 Gbps之資料傳送、3股構造(資料傳送用差動雙絞線銅線之數量為3)、供電能力為2 A、未內設等價器之傳送電纜。又,例如,「類別3」之傳送電纜係補償3 Gbps之資料傳送、6股構造(資料傳送用差動雙絞線銅線之數量為6)、供電能力為0.5 A、內設等價器之電纜。進而。例如,「類別4」之傳送電纜係補償6 Gbps之資料傳送、6股構造(資料傳送用差動雙絞線銅線之數量為6)、供電能力為2 A、內設等價器之傳送電纜。
例如,「類別1」之傳送電纜之情形中,插頭之特定插腳(於判別時施加電壓之插腳)與屏蔽殼之間連接50 Ω之電阻。該情形下,例如施加5 V之電源電壓時,流通100 mA之電流。又,例如,「類別2」之傳送電纜之情形中,插頭 之特定插腳(於判別時施加電壓之插腳)與屏蔽殼之間連接100 Ω之電阻。該情形下,例如施加5 V之電源電壓時,流通50 mA之電流。
再者,例如,「類別3」之傳送電纜之情形中,插頭之特定插腳(於判別時施加電壓之插腳)與屏蔽殼之間連接500 Ω之電阻。該情形下,例如,施加5 V之電源電壓時,流通10 mA之電流。進而,例如,「類別4」之傳送電纜之情形中,插頭之特定插腳(於判別時施加電壓之插腳)與屏蔽殼之間連接有5 kΩ之電阻。該情形下,例如,施加5 V之電源電壓時,流通1 mA之電流。
如此,「類別1」~「類別4」之傳送電纜之情形中,施加電壓時所流通之電流值相異。因此,藉由測定電流值可進行類別之判別。另,圖21所示之傳送電纜之「類別1」~「類別4」僅為一例,亦可考慮其他各種類別之傳送電纜。於該情形中,藉由改變連接於插頭之特定插腳(於判別時施加電壓之插腳)與屏蔽殼之間之電阻之值,亦可容易地自施加電壓時之電流值判別類別。
另,上述實施形態中,對插座111之特定插腳111S施加特定電壓,以是否有電流流通而判別是否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然而,例如,作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進而亦可考慮補償傳送頻帶等相異之複數種類別之傳送電纜200。
該情形中,可依每個類別改變連接於插頭之特定插腳223S與屏蔽殼221之間之電阻225之值。藉此,源機器110 之控制部113藉由施加電壓時流通電流而判定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進而,可自其電流值進一步判別細部類別。
圖22之流程圖顯示該情形之控制部113中之電纜200之類別判別之處理程序之一例。控制部113於步驟ST21開始處理,其後移至步驟ST22之處理。於該步驟ST22中,控制部113閉合開關SW(參照圖17、圖18),對插座111之對象插腳(特定插腳111S)施加電壓,測定流通該對象插腳之電流值。
接著,控制部113於步驟ST23中判斷是否導通。控制部113於電流值不為0時判定為導通。導通時,控制部113於步驟ST24中判別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進而,自其電流值進一步判別細部類別。其後,於步驟ST25結束處理。另一方面,判定為未導通時,控制部113於步驟ST26中判別為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其後,於步驟ST25結束處理。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已顯示傳送電纜200為HDMI電纜之例,及成為電阻之連接、非連接對象之插頭之插腳為一個之例(參照圖15、圖16)。然而,例如,於新穎之介面電纜中,亦可考慮將顯示傳送電纜之能力之插腳設置複數個,例如4插腳左右。藉由該等各插腳具有對接地位準之線路(插腳或屏蔽殼)連接、非連接之2種狀態,而具有4位元之資訊(16之狀態),可顯示16種類別。
該情形下,依序對各插腳施加電壓,藉由是否流通電流 而獲得各位元之資訊。例如,圖23(a)顯示4插腳P1~P4皆經由電阻R連接於接地位準之線路之例,獲得「1111」之4位元資訊。又,例如,圖23(b)顯示4插腳P1~P4皆未連接接地位準之線路之例,獲得「0000」之4位元資訊。該情形下,僅藉由是否流通電流之數位判斷,可容易地判別傳送電纜之3種以上之類別。
再者,藉由選擇如圖24(a)所示般於插腳P與接地位準之間置入電阻R,與如圖24(b)所示般於插腳P與電源位準之間置入電阻R,可具有2倍之狀態資訊。此時,例如,進行與接地位準之導通之判斷後,進行與電源位準之導通之判斷。例如,進行與接地位準之導通之判斷時,對插腳P施加電源電源,進行電流值之測定,另一方面,進行與電源位準之導通之判斷時,使插腳P接地,進行電流值之測定。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新HDMI電纜之傳送電纜200中,於插頭212B之特定插腳223S與屏蔽殼221之間連接有電阻225。然而,亦可考慮以下之構成,即單純藉由進行是否為新HDMI電纜之判別,亦即不進行細部類別判別,且電流值不成為問題之情形時,使插頭212B之特定插腳223S與屏蔽殼221之間短路。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新HDMI電纜之傳送電纜200中,於插頭212B之特定插腳223S與屏蔽殼221之間連接有電阻225。因此,例如,藉由進行認定試驗時安裝電阻255等之管理,可使其必須進行認證試驗,由此可防止劣 質電纜流入市場。
再者,本技術亦可採取如下之構成。
(1)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插座,其含有用於連接傳送電纜之插頭之複數個插腳;及傳送電纜判別部,其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2)如上述(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於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上述特定電壓時,基於上述特定插腳是否流通電流,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3)如上述(1)或(2)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於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上述特定電壓時,基於流通上述特定插腳之電流之大小,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對作為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之複數個插腳依序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藉由差動信號傳送數位信號;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為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相異之第1類別及第2類別之何者。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進而具備: 數位信號發送部,其經由上述傳送電纜對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及動作控制部,其基於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之判別結果,控制上述數位信號發送部之動作。
(7)如上述(6)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數位信號發送部具有第1動作模式及第2動作模式,該第1動作模式係藉由差動信號經由傳送路徑而對上述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並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第1數;該第2動作模式係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大於上述第1數之第2數;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是為與上述第1動作模式對應之第1類別或是與上述第2動作模式對應之第2類別。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表示物理構造之差異。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表示補償傳送頻帶之差異。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表示可通過該傳送電纜而供給之電流值之差異。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表示有無等價器之差異。
(12)一種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其對含有用於連接傳送電纜之插頭之複數個插腳之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 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13)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數位信號發送部,其具有第1動作模式及第2動作模式,該第1動作模式係藉由差動信號經由傳送電纜而對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並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第1數;該第2動作模式係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大於上述第1數之第2數;插座,其含有用於連接上述傳送電纜之插頭之複數個插腳;傳送電纜判別部,其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是為與上述第1動作模式對應之第1類別或是與上述第2動作模式對應之第2類別;及動作控制部,其基於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之判別結果,控制上述數位信號發送部之動作。
(14)一種傳送電纜,其具備插頭,其於屏蔽殼之內側介隔絕緣體而配置有用於連接電子機器之插座之複數個插腳;且於上述插頭之特定插腳與上述屏蔽殼之間連接有電阻。
(15)如上述(14)之傳送電纜,其中上述電阻之值設為與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對應之值。
81‧‧‧HDMI發送機
82‧‧‧HDMI接收機
100‧‧‧AV系統
110‧‧‧源機器
111‧‧‧插座
111S‧‧‧插座之插腳
112‧‧‧資料發送部
113‧‧‧控制部
113a‧‧‧電纜判別部
120‧‧‧同步機器
121‧‧‧插座
122‧‧‧資料接收部
123‧‧‧控制部
200‧‧‧傳送電纜
201‧‧‧插頭
202‧‧‧插頭
212A‧‧‧插頭
212B‧‧‧插頭
221‧‧‧金屬製之殼(屏蔽殼)
222‧‧‧絕緣體
223‧‧‧插頭之插腳
223S‧‧‧插頭之插腳
224‧‧‧鑄模部
225‧‧‧電阻
圖1係顯示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AV系統之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a)-(d)係顯示源機器、HDMI電纜及同步機器之組合例的圖。
圖3係顯示源機器之資料發送部與同步機器之資料接收部之構成例(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時)的圖。
圖4係顯示源機器之資料發送部與同步機器之資料接收部之構成例(新HDMI之動作模式時)的圖。
圖5係顯示TMDS傳送資料之構成例的圖。
圖6(a)、(b)係顯示比較現行HDMI(Type A:類別A)及新HDMI之插腳指派的圖。
圖7(a)、(b)係顯示現行HDMI及新HDMI之源機器、同步機器之插座之插腳配置的圖。
圖8(a)、(b)係顯示現行HDMI電纜之構造例的圖。
圖9係顯示新HDMI電纜之構造例的圖。
圖10係顯示新HDMI電纜之另一構造例的圖。
圖11係顯示源機器之控制部之動作模式控制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2(a)-(c)係顯示利用源機器之控制部之控制顯示於顯示部(顯示器)上之UI畫面之一例的圖。
圖13係顯示源機器之控制部之動作模式控制之處理程序之另一例的流程圖。
圖14係顯示EDID上新定義之插頭資訊之例圖。
圖15係概略顯示與新HDMI對應之類別B之電纜之插頭之構造的剖面圖。
圖16係概略顯示與現行HDMI對應之類別A之電纜之插頭 之構造的剖面圖。
圖17係顯示電纜為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時之判別時之狀態的圖。
圖18係顯示電纜為現行HDMI電纜(類別A之電纜)時之判別時之狀態的圖。
圖19係顯示源機器之控制部之電纜之類別判定之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20係用於說明源機器之資料發送部及同步機器之資料發送部僅與現行HDMI之動作模式對應時之由新HDMI電纜(類別B之電纜)連接該等機器之情形的圖。
圖21係顯示考慮補償傳送頻帶、實際構造、供電能力、有無等價器等之傳送電纜之類別之一例的圖。
圖22係顯示源機器之控制部之電纜之類別判別之處理程序之另一例的流程圖。
圖23(a)、(b)係用於說明設置複數個顯示傳送電纜之能力之插腳的圖。
圖24(a)、(b)係說明可對插腳P與水平接地位準之間接入電阻R或插腳P與電源位準之間接入電阻R予以選擇之情形的圖。
100‧‧‧AV系統
110‧‧‧源機器
111‧‧‧插座
112‧‧‧資料發送部
113‧‧‧控制部
120‧‧‧同步機器
121‧‧‧插座
122‧‧‧資料發送部
123‧‧‧控制部
200‧‧‧電纜
201‧‧‧插頭
202‧‧‧插頭

Claims (15)

  1. 一種電子機器,其包含:插座,其含有用於連接傳送電纜之插頭之複數個插腳;及傳送電纜判別部,其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2.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於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上述特定電壓時,基於上述特定插腳是否流通電流,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3. 如請求項1之電器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於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上述特定電壓時,基於流通上述特定插腳之電流之大小,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4.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對作為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之複數個插腳依序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5.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藉由差動信號傳送數位信號;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為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相異之第1類別及第2類別之何者。
  6.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進而具備:數位信號發送部,其經由上述傳送電纜對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及動作控制部,其基於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之判別結 果,控制上述數位信號發送部之動作。
  7. 如請求項6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數位信號發送部具有第1動作模式及第2動作模式,該第1動作模式係藉由差動信號經由傳送路徑而對上述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並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第1數;該第2動作模式係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大於上述第1數之第2數;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是為與上述第1動作模式對應之第1類別或是與上述第2動作模式對應之第2類別。
  8.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係表示物理構造之差異。
  9.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動電纜之類別係表示補償傳送頻帶之差異。
  10.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係表示可通過該傳送電纜而供給之電流值之差異。
  11.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其中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表示有無等價器之差異。
  12. 一種傳送電纜之類別判別方法,其對含有用於連接傳送電纜之插頭之複數個插腳之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
  13. 一種電子機器,其包含:數位信號發送部,其具有第1動作模式及第2動作模 式,該第1動作模式係藉由差動信號經由傳送電纜對外部機器發送數位信號,並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第1數;該第2動作模式係設上述差動信號之頻道數為大於上述第1數之第2數;插座,其含有用於連接上述傳送電纜之插頭之複數個插腳;傳送電纜判別部,其對上述插座之特定插腳施加特定電壓,而判別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是為與上述第1動作模式對應之第1類別或是與上述第2動作模式對應之第2類別;及動作控制部,其基於上述傳送電纜判別部之判別結果,控制上述數位信號發送部之動作。
  14. 一種傳送電纜,其包含插頭,其於屏蔽殼之內側介隔絕緣體而配置有用於連接電子機器之插座之複數個插腳;且於上述插頭之特定插腳與上述屏蔽殼之間連接有電阻。
  15. 如請求項14之傳送電纜,其中上述電阻之值設為與上述傳送電纜之類別對應之值。
TW101122535A 2011-07-01 2012-06-22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machines and transmission cables TWI5083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04010P 2011-07-01 2011-07-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2749A true TW201342749A (zh) 2013-10-16
TWI508399B TWI508399B (zh) 2015-11-11

Family

ID=47389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2535A TWI508399B (zh) 2011-07-01 2012-06-22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machines and transmission cable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9028275B2 (zh)
EP (1) EP2728438B1 (zh)
JP (1) JP5895936B2 (zh)
KR (1) KR20140045422A (zh)
CN (1) CN103620519B (zh)
AR (1) AR086717A1 (zh)
BR (1) BR112013033392A2 (zh)
CA (1) CA2838605A1 (zh)
TW (1) TWI508399B (zh)
WO (1) WO20130055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205B (zh) * 2015-10-20 2019-06-01 泰科電子 (上海) 有限公司 用於確定電連接器的插腳的安裝狀態的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6590B1 (fr) * 2014-09-30 2016-12-09 Agath Ensemble multimedia
JP2016119563A (ja) * 2014-12-19 2016-06-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9496651B2 (en) * 2015-03-03 2016-11-15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DMI connector
US10200737B2 (en) 2015-08-30 2019-02-05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device-state information
US10296275B2 (en) 2015-08-30 2019-05-21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device-state information
US10198230B2 (en) 2015-08-30 2019-02-05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device-state information
US10198232B2 (en) 2015-08-30 2019-02-05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system-state information
US10387094B2 (en) 2015-08-30 2019-08-20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device-state information
US10198231B2 (en) 2015-08-30 2019-02-05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system-state information
US10296276B2 (en) 2015-08-30 2019-05-21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device-state information
US10387095B2 (en) 2015-08-30 2019-08-20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system-state information
US9894409B2 (en) 2015-08-30 2018-02-13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device-state information
US10452332B2 (en) 2015-08-30 2019-10-22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device-state information
US10521177B2 (en) 2015-08-30 2019-12-31 EVA Automation, Inc.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system-state information
EP3598429A1 (en) * 2015-11-12 2020-01-22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JP2017092916A (ja) * 2015-11-17 2017-05-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ケーブル
DE102018003424A1 (de) 2017-05-06 2018-11-08 Daimler Ag Verbesserte katalysatorbeschichtete Membranen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Brennstoffzellen
WO2019030557A1 (en) 2017-08-11 2019-02-14 Daimler Ag AUTONOMOUS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NODE CATALYST LAYERS FOR FUEL CEL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5653U (zh) * 1985-10-30 1987-05-14
JP3626023B2 (ja) * 1998-10-22 2005-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接続状態認識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接続状態認識機能を有する処理装置
JP3942986B2 (ja) * 2002-08-09 2007-07-11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ケーブル
US7033213B2 (en) * 2004-03-10 2006-04-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nector for shielded cable assembly
JP2005337740A (ja) * 2004-05-24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速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回路検査モジュール、高速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回路検査対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高速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回路検査方法
GB0414007D0 (en) * 2004-06-23 2004-07-28 Ibm A connector
KR101303945B1 (ko) * 2006-10-25 2013-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인터페이스의 신호출력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272023B2 (en) * 2006-11-02 2012-09-18 Redmere Technology Ltd. Startup circuit and high speed cable using the same
KR101432846B1 (ko) 2006-11-07 2014-08-26 소니 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 및 케이블 장치
CN101573975B (zh) * 2006-11-07 2012-06-13 索尼株式会社 接收器、用于接收器的延迟信息发送方法、音频输出装置、及用于音频输出装置的延迟控制方法
US7746081B2 (en) * 2006-12-08 2010-06-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bl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540788B2 (en) * 2007-01-05 2009-06-02 Apple Inc. Backward compatible connector system
JP5240492B2 (ja) * 2007-06-26 2013-07-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835568B2 (ja) * 2007-09-28 2011-12-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方法、送信装置、送信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受信方法
JP4766026B2 (ja) * 2007-10-05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ファイヤーウォール解除方法
US20110043707A1 (en) * 2008-03-27 2011-02-24 Pioneer Corporation Content transmitting device
EP2161586A1 (en) * 2008-04-23 2010-03-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nhanced HDMI cable detection
EP2419818A2 (en) * 2009-04-17 2012-02-22 St-Ericsson (Grenoble) SAS Enhanced power in hdmi systems
US8502073B2 (en) * 2010-07-13 2013-08-06 John Martin Horan Low impedance boosted high speed data cable
US8502070B2 (en) * 2010-07-13 2013-08-06 John Martin Horan Reduced wire count high speed data cable
US8251740B2 (en) * 2010-09-09 2012-08-28 All Systems Broadband, Inc. HDMI plug and cable assembl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205B (zh) * 2015-10-20 2019-06-01 泰科電子 (上海) 有限公司 用於確定電連接器的插腳的安裝狀態的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45422A (ko) 2014-04-16
EP2728438A4 (en) 2015-03-18
CN103620519B (zh) 2017-06-09
JP5895936B2 (ja) 2016-03-30
CN103620519A (zh) 2014-03-05
WO2013005572A1 (ja) 2013-01-10
US9028275B2 (en) 2015-05-12
CA2838605A1 (en) 2013-01-10
JPWO2013005572A1 (ja) 2015-02-23
US9466934B2 (en) 2016-10-11
BR112013033392A2 (pt) 2018-04-24
TWI508399B (zh) 2015-11-11
AR086717A1 (es) 2014-01-15
US20130002289A1 (en) 2013-01-03
US20150222065A1 (en) 2015-08-06
EP2728438B1 (en) 2018-11-14
EP2728438A1 (en)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8399B (zh)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machines and transmission cables
KR101872042B1 (ko)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수신 방법,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케이블
TWI469455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nnector, a cable, a transmission device, a receiving device, and a connector
JP6031745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KR101824254B1 (ko) 전자 기기,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송신 장치 및 수신 장치
KR101925638B1 (ko) 전자기기, 전자기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기기 시스템
JP5900552B2 (ja) ケーブ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