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9639A -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9639A
TW201339639A TW101109705A TW101109705A TW201339639A TW 201339639 A TW201339639 A TW 201339639A TW 101109705 A TW101109705 A TW 101109705A TW 101109705 A TW101109705 A TW 101109705A TW 201339639 A TW201339639 A TW 2013396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alignment mark
pixel unit
substrate
pix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9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1134B (zh
Inventor
Chih-Wei Chen
Wen-Fang Su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09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1134B/zh
Priority to CN201210162127.4A priority patent/CN10269272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3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9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1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1134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立體顯示面板以及一種顯示面板。此立體顯示面板包括顯示面板以及三維式相位差膜。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畫素單元,這些畫素單元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為對位畫素單元。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顯示介質以及至少一對位標記。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對向。顯示介質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對位標記位於對位畫素單元中。三維式相位差膜設置於顯示面板之第二基板上,其中三維式相位差膜之圖樣與對位畫素單元對準。

Description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立體顯示面板。
近年來,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觀賞者對於顯示器之顯示品質(如影像解析度、色彩飽和度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除了高影像解析度以及高色彩飽和度之外,對於觀賞者而言,顯示面板是否能夠顯示立體影像亦成為購買上的考量因素之一。
就使用外觀而言,立體顯示技術可大致分成觀察者需戴特殊設計眼鏡觀看的眼鏡式(stereoscopic)以及直接裸眼觀看的裸眼式(auto-stereoscopic)。眼鏡式立體顯示可分為濾光眼鏡(color filter glasses)、偏光眼鏡(polarizing glasses)以及快門眼鏡(shutter glasses)等方式。眼鏡式立體顯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顯示器送出具有特殊訊息的左右眼影像,經由頭戴式眼鏡的選擇,讓左右眼分別看到左右眼影像,以形成立體視覺。
一般而言,眼鏡式立體顯示技術可藉由經圖案化的相位差膜使顯示畫面形成左右眼可視區域,以達到立體效果。立體顯示面板的習知製造方法是將一層相位差膜貼在一片玻璃基板上,再將此玻璃基板與液晶面板貼合後,而形成立體影像顯示面板。然而,在貼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之時,由於畫素結構的外觀皆相同,因此無法輕易檢測出是否有貼合錯誤的情況。若相位差膜發生偏移的現象,可能會造成左右眼的訊號相反,造成立體顯示面板的良率下降。
本發明提供一種立體顯示面板,其能準確地貼合相位差膜以及顯示面板,因此具有較佳的製造良率。
本發明提出一種立體顯示面板。立體顯示面板包括顯示面板以及三維式相位差膜。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畫素單元,這些畫素單元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為對位畫素單元。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顯示介質以及至少一對位標記。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對向。顯示介質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對位標記位於對位畫素單元中。三維式相位差膜設置於顯示面板之第二基板上,其中三維式相位差膜之圖樣與對位畫素單元對準。
本發明再提出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畫素單元。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顯示介質以及至少一對位標記。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對向。顯示介質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對位標記位於這些對位畫素單元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具有對位標記的畫素單元為對位畫素單元。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立體顯示面板的部分畫素單元包括對位標記而成為對位畫素單元。上述對位畫素單元能與其他畫素單元於外觀上形成顯著的差異,因此,所述對位畫素單元可用來與三維式相位差膜的圖樣對準,以提高三維式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的貼合準確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立體爆炸示意圖。請參照圖1,立體顯示面板10包括顯示面板100以及三維式相位差膜200。顯示面板100包括多個畫素單元,且這些畫素單元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為對位畫素單元U’。顯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多個畫素結構112、第二基板120、顯示介質130以及至少一對位標記M。畫素結構110位於第一基板110上。第二基板120位於第一基板110的對向。顯示介質130位於第一基板110以及第二基板120之間。三維式相位差膜200設置於第二基板120上。
第一基板110之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導電材料、金屬、晶圓、陶瓷、或其它可適用的材料)、或是其它可適用的材料。
第二基板120之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其它可適用的材料。在此,第一基板110可為透光基板或是不透光基板且第二基板120是透明基板,或是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兩者皆為透明基板。
顯示介質130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顯示介質層130包括液晶顯示介質、有機電致發光顯示介質、電泳顯示介質、電濕潤顯示介質或是其他合適的顯示介質。
三維式相位差膜200上具有圖樣202,所述圖樣202可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劃分成屬於右眼觀看的右眼區域R以及屬於左眼觀看的左眼區域L。一般而言,要使立體顯示面板10具有精確的顯示品質,三維式相位差膜200與顯示面板100之間的對位貼合必須準確,才能讓觀賞者透過頭戴式眼鏡2看到良好的立體顯示效果。
根據本實施例,顯示面板100包括設置有彩色濾光圖案層(未繪示)於第二基板120上。彩色濾光圖案層可進一步包括多個濾光圖案,濾光圖案例如是包括紅色濾光圖案、綠色濾光圖案以及藍色濾光圖案。第二基板120具有多個單元區域A,每一個濾光圖案對應一個單元區域A設置。另外,每一個單元區域A對應一個畫素結構112設置。一般來說,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基板120之上可進一步包括設置有遮光圖案層(未繪示)以及對向電極(未繪示)。遮光圖案層位於第二基板120上。對向電極覆蓋遮光圖案層以及彩色濾光層。
圖2A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圖2B是沿圖2A中剖線I-I’的剖面示意圖。請搭配圖1並同時參照圖2A以及圖2B,每一個畫素單元U包括一個畫素結構112、一個單元區域A以及位於其間的顯示介質130。詳細而言,單元區域A包括遮光圖案層122、彩色濾光層124以及對向電極126。須說明的是,為了能夠清楚繪示構件之間的配置關係,圖2A中省略繪示部分構件。
畫素結構112位於第一基板110上,且包括多條掃描線SL以及多條資料線DL。根據本實施例,畫素結構112包括至少一主動元件114以及與所述主動元件114電性連接的畫素電極116。
一般而言,畫素單元U具有透光區t以及非透光區r。畫素結構112中的掃描線SL、資料線DL以及主動元件114為不可透光之膜層,因此掃描線SL、資料線DL以及主動元件114的位置例如是屬於畫素單元U中的非透光區r。另外,畫素電極116為可透光之膜層,因此畫素電極116的位置例如是屬於畫素單元U中的透光區t。根據本實施例,遮光圖案層122例如是黑矩陣層,其對應畫素結構112設置。詳細而言,遮光圖案層122會覆蓋在掃描線SL、資料線DL以及主動元件114之上,因此,畫素單元U中對應設置有遮光圖案層122的區域例如為非透光區r。
在本實施例中,畫素結構112更包括電容電極118。電容電極118例如是與掃描線SL屬於同一膜層,而掃描線SL通常是以金屬材質製成,因此電容電極118所位於的區域也屬於畫素單元U中的非透光區r。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容電極118也可以是與掃描線SL屬於不同膜層且使用透明導電材料製成,因此電容電極118所位於的區域也可以屬於畫素單元U中的透光區t,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實施例,顯示面板100包括對位標記M,且對位標記M位於對位畫素單元U’中。對位畫素單元U’與畫素單元U的組成大致相同,惟其不同之處在於:對位畫素單元U’中包括對位標記M。詳細而言,畫素單元U’包括對位畫素結構112’、顯示介質130’、對位標記M以及對位單元區域A’。由於對位標記M設置在對位畫素單元U’中,因此對位畫素單元U’可以於外觀上與其他畫素單元U有所分別。為詳細說明對位標記M於對位畫素單元中所在的位置,以下將列舉數個實施例來說明。
圖3A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圖3B是沿圖3A中剖線a-a’的剖面示意圖。須說明的是,為清楚繪示對位畫素單元U’中構件之間的配置關係,圖3A省略繪示部分構件。請同時參照圖3A以及圖3B,根據本實施例,對位標記M位於對位畫素單元U’的透光區t中,且對位標記M與遮光圖案層122屬於同一膜層,其中對位標記M與遮光圖案層122連接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對位標記M為非透光材質且位於透光區t中,因此,從對位畫素單元U’的上視圖來看,可以看到此對位畫素單元U’的外觀上多了不透光的標記,因此與其他畫素單元U之間具有差異性。如此一來,對位畫素單元U’便可用來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中的圖樣202對準,以便顯示面板100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能準確貼合,如圖1所示。請參考圖1,對位畫素單元U’例如是屬於右眼觀察的畫素單元,此時,三維式相位差膜200的右眼區域R便可與對位畫素單元U’對準以使三維式相位差膜200與顯示面板100能夠準確貼合,而不會產生偏移的情形。
以下將列舉其他實施例以作為說明。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描述。
圖4A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圖4B是沿圖4A中剖線b-b’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4A以及圖4B,本實施例之對位畫素單元U’與第一實施例之對位畫素單元U’大致相同,惟其不同之處在於:在本實施例中,對位標記M與遮光圖案層122不連接在一起。換言之,對位標記M是單獨地位於畫素單元U’的透光區t中。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地,對位標記M為非透光材質且位於透光區t中,因此,從對位畫素單元U’的上視圖來看,可以看到此對位畫素單元U’的透光區t中多了不透光的標記,因此與其他畫素單元U於外觀上具有差異性。
圖5A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圖5B是沿圖5A中剖線c-c’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5A以及圖5B,在本實施例中,對位標記M位於對位畫素單元U’的透光區t中,且對位標記M與對向電極126屬於同一膜層。換言之,對位標記M是位於第二基板120上的對向電極126中,且對位標記M於透光區t中形成不透光的標記。從對位畫素單元U’的上視圖來看,可以看到此對位畫素單元U’的透光區t中多了不透光的標記,因此與其他畫素單元U於外觀上具有差異性。
圖6A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圖6B是沿圖6A中剖線d-d’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6A以及圖6B,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對位標記M位於對位畫素單元U’透光區t中,且對位標記M是位於第二基板120之外表面120s上,因此,對位標記M於透光區t中形成不透光的標記。從對位畫素單元U’的上視圖來看,可以看到此對位畫素單元U’的透光區t中多了不透光的標記,因此與其他畫素單元U於外觀上具有差異性。
此外,本發明不限定對位標記M必須位在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所述的位置中。舉例而言,對位標記M也可以位於第二基板120之內表面上(未繪示)、對向電極126上且與對向電極126不屬於同一膜層(未繪示)或是透光區t的其他位置上。只要對位畫素單元U’中的對位標記M位於透光區t中,且於透光區t中形成不透光的標記,那麼此對位畫素單元U’都可以用來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的圖樣202對準,作為貼合的依據。
在前述實施例中,對位標記M皆位於透光區t中,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以下將以數個實施例說明,對位標記M也可以位於非透光區r中,以形成對位畫素單元U’。
圖7A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圖7B是沿圖7A中剖線e-e’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7A以及圖7B,在本實施例中,對位標記M位於畫素單元U’的非透光區r中,且對位標記M是位於遮光圖案層122中。詳細而言,對位標記M與資料線DL重疊設置。根據本實施例,對位標記M為開口圖案,因此對位標記M於非透光區r中形成可透光的標記。換言之,從對位畫素單元U’的上視圖來看,可以看到此對位畫素單元U’於非透光區r中多了透光的標記,因此對位單元U’與其他畫素單元U於外觀上具有差異性。
圖8A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結構的上視示意圖。圖8B是沿圖8A中剖線f-f’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8A以及圖8B,在本實施例中,對位標記M位於畫素單元U,的非透光區r中,且對位標記M與對位畫素單元U’中的電容電極118重疊設置。根據本實施例,對位標記M為開口圖案,因此對位標記M於非透光區r中形成可透光的標記。從對位畫素單元U’的上視圖來看,可以看到此對位畫素單元U’於非透光區r中多了透光的標記,因此對位單元U’與其他畫素單元U於外觀上具有差異性。
此外,本發明不限定對位標記M必須位在第六實施例至第七實施例所述的位置中。舉例而言,對位標記M也可以位於遮光圖案層122中且與掃描線SL重疊設置(未繪示),或是位於遮光圖案層122中且與主動元件114重疊設置(未繪示)。只要對位畫素單元U’中的對位標記M位於非透光區r中,且於非透光區r中形成可透光的標記,那麼此對位畫素單元U’都可以用來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的圖樣202對準,作為貼合的依據。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都是以一個對位畫素單元U’來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的圖樣202對準,而且上述的對位畫素單元U’皆位於顯示面板100的中央位置。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圖9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考圖9,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包括兩個對位標記M,具有此兩個對位標記M的畫素單元即為對位畫素單元U’。兩個對位畫素單元U’的設置有助於提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與顯示面板100的貼合準確度。而且,當對位畫素單元U’排列成一直線時,更有助於增加三維式相位差膜200與顯示面板100的貼合準確度。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考圖10,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包括三個對位畫素單元U’。換言之,顯示面板100包括三個對位標記M,具有此三個對位標記M的畫素單元即為對位畫素單元U’。三個對位畫素單元U’的設置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三維式相位差膜200與顯示面板100的貼合準確率。較佳的是,此三個對位畫素單元U’排列成一直線。
在此說明的是,本發明不限定顯示面板100中對位畫素單元U’的個數。於此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其貼合準確度以及顯示畫面品質之考量來決定對位畫素結構的個數。另外,本發明亦不限定對位畫素單元U’位於顯示面板100中的位置。舉例而言,在其他實施例中,對位畫素單元U’也可以位於顯示面板100中之對角線的兩端或是其他適當的位置。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1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1,本實施例之對位畫素單元U’包括掃描線SL、資料線DL、第一主動元件114a、第二主動元件114b、第一電容電極118a、第一電容電極118b、第一畫素電極116a以及第二畫素電極116b。
在此,掃描線SL以及資料線DL彼此交越設置,且掃描線SL以及資料線DL之間夾有絕緣層。換言之,掃描線SL的延伸方向與資料線DL的延伸方向不平行,較佳的是,掃描線SL的延伸方向與資料線DL的延伸方向垂直。舉例來說,掃描線SL是沿著X方向延伸,且與資料線DL是沿著Y方向延伸。
另外,第一主動元件114a與第一畫素電極116a電性連接,且第二主動元件114b與第二畫素電極116b電性連接。特別是,上述第一畫素電極116a具有第一狹縫圖案ST1,且第一狹縫圖案ST1之延伸方向D1與掃描線SL的延伸方向D形成第一銳角θ1。上述第二畫素電極116b中具有至少一第二狹縫圖案ST2,且第二狹縫圖案ST2之延伸方向D2與掃描線SL的延伸方向D形成第二銳角θ2。一般來說,第一畫素電極116a所在的區域又可稱為主畫素區m,第二畫素電極116b所在的區域又可稱為次畫素區s。
再者,第一電容電極118a的形狀例如是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交錯的交叉圖案,且第一電容電極118a位於主畫素區m的中心;第二電容電極118b的形狀例如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交錯的交叉圖案,且第二電容電極118b位於次畫素區s的中心。
根據本實施例,對位標記M位於對位畫素單元U’的次畫素區S中,舉例而言,對位標記M位於次畫素區S的第二電容電極118b上。在此,對位標記M例如是與黑矩陣122同時形成且屬於同一膜層。在本實施例中,對位標記M的圖案為斜向圖案,且對位標記M位於第二電容電極118b之交叉圖案的中央。換言之,對位標記M是傾斜於X方向以及Y方向設置,且對位標記M的圖案會超出第二電容電極118b之交叉圖案的範圍。如此一來,藉由對位標記M的設置,可以使對位畫素單元U’與其他畫素單元於外觀上有所不同,且可用來進行作為顯示面板與三維式相位差膜貼合的依據。
圖1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2,本實施例之對位畫素單元U’與圖11之實施例結構相似,惟其差異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對位標記M並非位於第二電容電極118b之交叉圖案上。舉例而言,對位標記M位於第二畫素電極116b上或是位於第二畫素電極116b之角落位置。在此,對位標記M例如是與黑矩陣122同時形成且屬於同一膜層,因此對位標記M可以在第二畫素電極116b所位於的透光區域中形成不透光的標記。對位標記M例如可不與黑矩陣122、第二電容電極118b、掃描線SL以及/或資料線DL重疊。如此一來,藉由對位標記M的設置,可以使對位畫素單元U’與其他畫素單元於外觀上有所不同,且可用來進行作為顯示面板與三維式相位差膜貼合的依據。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立體顯示面板於特定位置的畫素單元中形成對位標記以形成對位畫素單元,使對位畫素單元能與其他畫素單元於外觀上形成顯著的差異,以作為與三維式相位差膜之圖樣對準的依據。據此,可以提高三維式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的貼合準確度,且進一步提升立體顯示面板的製程良率。此外,本發明之立體顯示面板更可以依照不同的三維式相位差膜的圖樣來決定其顯示面板中對位畫素單元的位置,因此於實務上具有良好的應用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頭戴式眼鏡
10...立體顯示面板
100...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12...畫素結構
112’...對位畫素結構
114...主動元件
114a...第一主動元件
114b...第二主動元件
116...畫素電極
116a...第一畫素電極
116b...第二畫素電極
118...電容電極
118a...第一電容電極
118b...第二電容電極
120...第二基板
120s...外表面
122...遮光圖案層
124...彩色濾光層
126...對向電極
130、130’...顯示介質
200...三維式相位差膜
202...圖樣
A...單元區域
A’...對位單元區域
I-I’、a-a’、b-b’、c-c’、d-d’、e-e’、f-f’...剖線
D、D1、D2、X、Y...方向
DL...資料線
M...對位標記
m...主畫素區
s...次畫素區
SL...掃瞄線
ST1...第一狹縫圖案
ST2...第二狹縫圖案
t...透光區
r...非透光區
θ1...第一銳角
θ2...第二銳角
R...右眼區域
L...左眼區域
U...畫素單元
U’...對位畫素單元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圖2A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圖2B是沿圖2A中剖線I-I’的剖面示意圖。
圖3A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圖3B是沿圖3A中剖線a-a’的剖面示意圖。
圖4A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圖4B是沿圖4A中剖線b-b’的剖面示意圖。
圖5A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圖5B是沿圖5A中剖線c-c’的剖面示意圖。
圖6A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圖6B是沿圖6A中剖線d-d’的剖面示意圖。
圖7A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圖7B是沿圖7A中剖線e-e’的剖面示意圖。
圖8A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圖8B是沿圖8A中剖線f-f’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對位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2...頭戴式眼鏡
10...立體顯示面板
100...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12...畫素結構
112’...對位畫素結構
120...第二基板
130、130’...顯示介質
200...三維式相位差膜
202...圖樣
A...單元區域
A’...對位單元區域
M...對位標記
U’...對位畫素單元
R...右眼區域
L...左眼區域

Claims (25)

  1. 一種立體顯示面板,包括:一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畫素單元,且該些畫素單元之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為一對位畫素單元,該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的對向;一顯示介質,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至少一對位標記,位於該至少一對位畫素單元中;以及一三維式相位差膜,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該第二基板上,其中該三維式相位差膜之一圖樣與該對位畫素單元對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遮光圖案層,對應該些畫素單元設置,其中該對位標記與該遮光圖案層屬於同一膜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每一畫素單元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非透光區,該遮光圖案層對應設置於該非透光區中,且該對位標記位於該透光區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標記與該遮光圖案層連接在一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標記與該遮光圖案層分離開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遮光圖案層,對應該些畫素單元設置,每一畫素單元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非透光區,該遮光圖案層對應設置於該非透光區中,且該對位標記位於該對位畫素單元之該非透光區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位於該非透光區中之該對位標記為一開口圖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對向電極,位於該第二基板上,且該對位標記與該對向電極屬於同一膜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標記位於該第二基板之一外表面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每一畫素單元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非透光區,且該對位標記位於該對位畫素單元之該透光區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每一畫素單元包括一電容電極,該對位標記與該對位畫素單元之該電容電極重疊設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畫素單元位於該顯示面板的一中央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對位標記為多個對位標記,且該些對為標記排列成一直線。
  14.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畫素單元,該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的對向;一顯示介質,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以及至少一對位標記,位於該些畫素單元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具有該對位標記的畫素單元為一對位畫素單元。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遮光圖案層,對應該些畫素單元設置,其中該對位標記與該遮光圖案層屬於同一膜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畫素單元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非透光區,該遮光圖案層對應設置於該非透光區中,且該對位標記位於該透光區中。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標記與該遮光圖案層連接在一起。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標記與該遮光圖案層分離開來。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遮光圖案層,對應該些畫素單元設置,每一畫素單元具有一透光區以及一非透光區,該遮光圖案層對應設置於該非透光區中,且該對位標記位於該對位畫素單元之該非透光區中。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位於該非透光區中之該對位標記為一開口圖案。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括一對向電極,位於該第二基板上,且該對位標記與該對向電極屬於同一膜層。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標記位於該第二基板之一外表面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每一畫素單元包括一電容電極,該對位標記與該對位畫素單元之該電容電極重疊設置。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對位畫素單元位於該顯示面板的一中央位置。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對位標記為多個對位標記,且該些對位標記排列成一直線。
TW101109705A 2012-03-21 2012-03-21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TWI451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705A TWI451134B (zh) 2012-03-21 2012-03-21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CN201210162127.4A CN102692723B (zh) 2012-03-21 2012-05-21 立体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705A TWI451134B (zh) 2012-03-21 2012-03-21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9639A true TW201339639A (zh) 2013-10-01
TWI451134B TWI451134B (zh) 2014-09-01

Family

ID=46858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9705A TWI451134B (zh) 2012-03-21 2012-03-21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92723B (zh)
TW (1) TWI4511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6381B (zh) * 2013-02-18 2015-08-26 方宗尧 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
CN103366648B (zh) * 2013-07-24 2015-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显示屏、拼接屏及拼接屏的对位方法
CN103943651B (zh) * 2013-08-29 2017-09-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装置及相应的柔性电路板
CN103676245B (zh) * 2013-12-26 2016-08-17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对位标记结构及其对位方法
CN104483777B (zh) 2015-01-04 2018-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7856463A (zh) * 2017-10-30 2018-03-30 蚌埠承永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玻璃杯表面烤花装置
CN109118958B (zh) * 2018-09-04 2021-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装置、对位系统和对位方法
KR20210016224A (ko) * 2019-08-02 2021-0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025799B (zh) * 2019-12-02 2021-07-27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89656B (zh) * 2020-04-26 2022-07-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对位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164334B (zh) * 2020-10-27 2022-08-26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8626B (zh) * 2005-11-15 2015-09-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液晶顯示裝置
TWI499835B (zh) * 2007-11-20 2015-09-11 Seiko Epson Corp Liquid crystal device, projector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TWI363909B (en) * 2008-05-30 2012-05-11 Au Optronics Corp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retard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JP2010237290A (ja) * 2009-03-30 2010-10-21 Toshiba Corp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KR101279125B1 (ko) * 2010-04-16 2013-06-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정렬 방법
TWI427357B (zh) * 2010-06-30 2014-02-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TWM423264U (en) * 2011-08-26 2012-02-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ixel unit and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2723A (zh) 2012-09-26
CN102692723B (zh) 2016-08-31
TWI451134B (zh) 2014-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1134B (zh) 立體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面板
KR10211297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74077B (zh) 顯示裝置
KR101129352B1 (ko) 3차원 필터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이를 구비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1341915A (zh) 可切換二維與三維顯示模式之顯示裝置
WO2016004685A1 (zh) 液晶面板及双视液晶显示装置
US2012002658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phase retardation film
JP2013127561A (ja) 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191239A (ja) 表示パネル
JP2012047769A (ja) 立体表示装置
JP2020024288A (ja) 表示装置
KR101975514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64927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207861B1 (ko) 입체 엘씨디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8040709A1 (zh) 一种视差挡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542905B (zh) 透明立體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11969025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6082113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TWI476451B (zh) 立體顯示器
TWI526046B (zh) 提供觀看者在不同觀看角度下仍可接收到正確立體影像的方法
US11073717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182156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987188B1 (ko) 3차원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849177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887681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