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5004A - 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 - Google Patents

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5004A
TW201335004A TW101145401A TW101145401A TW201335004A TW 201335004 A TW201335004 A TW 201335004A TW 101145401 A TW101145401 A TW 101145401A TW 101145401 A TW101145401 A TW 101145401A TW 201335004 A TW201335004 A TW 2013350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ttery pack
male
opening
battery c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5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9444B (zh
Inventor
Shinji Kawatani
Masaru Nakayama
Isao Shokaku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35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5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4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池組側之電性連接端子可容易地連接至車體側之電性連接端子的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將收納保持有公側端子63之絕緣板64之開口291設置於基座292。開口291中具備第1下部導引件301與第1上部導引件300、及第2下部導引件299與第2上部導引件298。由第1下部導引件301與第1上部導引件300自上下夾持絕緣板64之第1邊,且由第2下部導引件299與第2上部導引件298自上下夾持絕緣板64之與第1邊對向之第2邊,而浮動支持絕緣板64。公側端子63之前端實施有於與母側端子連接時防止勾掛之倒角。

Description

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尤其關於一種適於提供用以將收容電池單元而成之電池組裝卸自如地支持於車體之簡單連接構造的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
習知,於電動車輛中,通常將由數個電池單元組入電池盒中而成之電池組作為電源裝置而設置於電動車輛之車架中央部。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電動腳踏車中,於構成車體架之立式車架之附近具備凹形狀之電池裝置嵌入部,於該電池裝置嵌入部內設置有電性連接端子(公側端子)。電池嵌入部係上方開放之凹部,將電池裝置(電池組)相對於電池嵌入部自上方安裝,且於安裝完成位置上電池裝置內之電性連接端子(母側端子)與電池嵌入部內之公側端子相結合。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62814號公報
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電動腳踏車中,於將電池裝置嵌入部側之電性連接端子與電池裝置內之電性連接端子連接時,由 於兩電性連接端子分別固定於車輛側及電池裝置側,故而於相互產生位置偏移之情形時,會藉由電性連接端子之變形即彎曲而消除位置偏移。然而,若如此以電性連接端子之變形消除位置偏移,則電性連接端子彼此之接觸狀態差,而且會縮短電性連接端子之壽命。
又,於將電池裝置自斜上方靠近電池嵌入部而安裝時,電池嵌入部側之電性連接端子之角會抵接於設於電池裝置側之殼體之電性連接端子用窗即開口之緣,而妨礙順利之安裝作業。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其可解決上述課題,將電池組側之電性連接端子容易地連接至設置於車體側之電性連接端子,從而可順利地進行電池組對車體之安裝作業。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第1特徵在於如下方面:一種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其係使電源裝置裝卸自如者,該電源裝置包含收容對電動車輛(1)之行駛用電動馬達(21)進行電力供給之電池單元之電池盒(20),該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具備:基座(292),其具有收納保持有數個公側端子(63)之大致矩形之絕緣板(64)之大致矩形的開口(291);第1下部導引件(301),其於上述開口(291)之1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下表面向該開口(291)側伸出;第1上部導 引件(300),其自上述第1下部導引件(301)伸出之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上表面向上述開口(291)側伸出;第2下部導引件(299),其於與上述第1下部導引件(301)及上述第1上部導引件(300)伸出之邊對向之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下表面向上述開口(291)側伸出;及第2上部導引件(298),其自上述第2下部導引件(299)伸出之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上表面向上述開口(291)側伸出;由上述第1下部導引件(301)與上述第1上部導引件(300)自上下夾持上述絕緣板(64)之第1邊,且由上述第2下部導引件(299)與上述第2上部導引件(298)自上下夾持上述絕緣板(64)之與第1邊對向之第2邊,而浮動支持絕緣板(64)。
又,本發明之第2特徵在於如下方面:上述開口(291)係於上述基座(292)上偏靠車寬方向之一方而形成,並且具備水平卡合部(66E),其相對於上述開口(291)偏靠車寬方向之另一方而配置且於水平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上述水平卡合部(66E)相對於形成在上述電池盒(20)之下表面之卡合肋部(713)於上側卡合,且設置於規制該電池盒(20)向上方脫出之動作之位置上。
又,本發明之第3特徵在於如下方面:上述公側端子(63)為板狀,且使正面朝向車輛前後方向而整齊排列,上述各公側端子(63)具有其前端之2個部位之經倒角之角(63f,63F),且形成為前端變細狀,並且上述2個部位之角中之一方(63F) 係以如下方式實施有倒角:於使上述電池盒(20)靠近端子台(29)而將收容於該電池盒(20)中之母側端子(73)自傾斜方向開始連接於上述公側端子(63)時,公側端子(63)相對於母側端子(73)以面開始接觸;上述2個部位之角中之另一方(63f)係以如下方式實施有倒角:於使上述電池盒(20)靠近端子台(29)而將收容於該電池盒(20)中之母側端子(73)自傾斜方向開始連接於上述公側端子(63)時,防止公側端子(63)勾掛收容上述母側端子(73)、且包含包圍該母側端子(73)之周圍之開口部分(745)之絕緣塊(74)的該開口部分(745)。
根據具有第1特徵之本發明,由於公側端子以浮動狀態支持於端子台上,故而於連接與公側端子對應之電池盒側之母側端子時,即便公側端子與母側端子之相對位置自正對位置產生偏移,該位置偏移亦可藉由公側端子相對於端子台偏移而消除。
又,由於公側端子以浮動狀態支持於端子台上,故而即便不使用小螺釘或焊接等之接合手段亦較佳,從而可達成零件數之削減、作業性之提高。
根據具有第2特徵之本發明,由於在形成於電池盒之卡合肋部上卡合有端子台側之水平卡合部,故而不容易因振動等而使電池盒朝自端子台脫落之方向移位。在將電池盒對端子台裝卸時,使電池盒之卡合肋部朝偏靠於水平卡合部之位置 偏移後相對於端子台而進行裝卸。
根據具有第3特徵之本發明,在將母側端子連接於公側端子之動作中,由於公側端子前端之2個部位之角實施有倒角,因此,首先第1經倒角之角與母側端子以面開始接觸,故而可順利地進行連接。又,第2經倒角之角在將公側端子開始連接於母側端子時,防止公側端子之前端接觸到或勾掛絕緣塊之角而可確保間隙。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圖1係具有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電動車輛之主要部分右側視圖,圖2係其主要部分左側視圖,圖3係電動車輛之右前方視之主要部分立體圖。為易於理解主要部分構成而省略乘員座位及整流罩等之圖示。以下參照之各圖中,電動車輛1之前方以符號Fr表示,後方以符號Rr表示,左方以符號L表示,右方以符號R表示,上方以符號Up表示,於未特別定義之情形時,本說明書中之朝向之記載為電動車輛之朝向。
電動車輛1為將電動馬達作為驅動源之越野(off-road)型之兩輪摩托車(以下,將「電動車輛」設為「兩輪摩托車」進行說明)。兩輪摩托車1具有前端部接合於前管2且朝下後方延伸之主車架3。主車架3為由朝上側彎曲之單一之管所構成之硬殼構造。主車架3之材質為任意,亦可與前管2 一體成型。
於主車架3之下後部,接合有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具備樞軸5及樞軸6之樞板4。樞軸5及樞軸6中位於上方之樞軸5係上下揺動自如地支持左右一對搖臂7。較樞軸5而位於下方之樞軸6係上下揺動自如地支持配置於兩輪摩托車1之右側之後制動踏板8。於樞板4之下端部,可樞支配置於兩輪摩托車1之左側之側腳架(未圖示)。
於主車架3之彎曲之中間部,接合有左右一對座架9及緩衝支持前部托架10。緩衝支持前部托架10由撐桿12加強。座架9之前端部接合於主車架3且朝車體後方延伸。設置有前後端分別接合於主車架3及座架9之副車架11,藉由該副車架11自下方支持座架9而進行加強。
於左右一對搖臂7之後部分別接合有後輪支持板13,進而於後輪支持板13之上部接合有朝車體前方延伸之左右一對副管14之後端部。於副管14與搖臂7之間設置有連結兩者之連結管15。於副管14之上部接合有緩衝支持後部托架16。藉由緩衝支持前部托架10與緩衝支持後部托架16樞支而設置有後部緩衝器17。跨及座架9及主車架3之前部分而安裝有未圖示之駕乘座位。
於主車架3設置有驅動裝置18及位於驅動裝置18之前方之電源裝置即電池組19。電池組19係於電池盒20中收容數個電池單元(未圖示)而成。驅動裝置18包含電動馬達21 與減速機22,且由驅動裝置殼體(以下,稱為「馬達殼體」)23覆蓋。再者,由於驅動裝置18由馬達殼體23覆蓋,故而應以虛線描繪,但為避免繁雜及更好地理解形狀而以實線描繪。馬達殼體23係與接合於主車架3之懸架24、25及樞板4連結而於3個部位得以懸架。電池組19包含:電池組保持撐27,其與馬達殼體23之下部連結,且朝較馬達殼體23更後方延伸;電池組外殼28,其固定於電池組保持撐27上;及端子台29,其固定於電池組外殼28之下部。
於主車架3之前部,接合有朝下方伸出之鎖定裝置支持撐30與PDU(Power Drive Unit,電力驅動單元)用托架31。在位於電池組19之正前方之鎖定裝置支持撐30上安裝有鎖定裝置32,在位於靠近前管2之PDU用托架31上安裝有PDU(電力驅動單元)33。PDU33係由電池組19供給電力,且根據電池資訊(電池殘量等)、及設置於兩輪摩托車1上之各種開關或感測器等之檢測信號等而進行電動馬達21之數位相位控制。
於電池組19之電池盒20之車體前方側上部,設置有用於搬運電池組19之把手34,於把手34上形成有自鎖定裝置32突出之鎖定銷所卡合之鎖定銷卡合部(鎖定銷及鎖定銷卡合部之詳情於以下敍述)。
於減速機22之輸出軸35上連結有驅動側鏈輪36。於後輪支持板13上藉由後輪軸37而支持有作為驅動輪之後輪 WR,於後輪軸37上連結有從動側鏈輪38。於驅動側鏈輪36與從動側鏈輪38之間架設有驅動鏈條39,經減速機22減速之電動馬達21之動力經由從動側鏈輪38而傳遞至後輪軸37。於驅動鏈條39上,設置有覆蓋其上部之鏈條罩61(參照圖1)。再者,後輪軸37與從動側鏈輪38係以僅於兩輪摩托車1之前進方向上使電動馬達21之動力傳遞至後輪WR之方式介隔有單向離合器而連結。
於左右兩端安裝有擱置駕乘者之腳之踏板40、41之腳踏桿42係於車寬方向上延伸。腳踏桿42係經由托架43而安裝於馬達殼體23之底面。由樞軸6支持之後制動踏板8包含由駕乘者用腳操作之前部臂部分801、及經刹車索45而與設置於後輪軸37之後刹車器(未圖示)之作動臂44連結之後部臂部分802。
於前管2,旋動自如地支持有於該前管2內在上下方向貫通且延伸之未圖示之轉向軸,於與轉向軸之上下分別結合之頂樑49及底樑50上,結合有上下延伸之左右一對前叉51。於前叉51之下端支持有在車寬方向上延伸之前輪軸52,於前輪軸52上旋轉自如地支持有前輪WF。於前叉51上安裝有位於前輪WF之上方之前擋泥板53。
於由頂樑49支持之轉向把手48上設置有加速器柄55。於加速器柄55上連結有加速器拉索56,加速器柄55之旋動量(加速器開度)係經由加速器拉索56而傳遞至設置於馬 達殼體23內之加速器開度感測器(APS)57。
圖4係自車體之右上後方觀察鎖定裝置32之立體圖,圖5係自車體右側觀察鎖定裝置32之經過鎖定銷之橫截面之剖面圖。鎖定裝置32包含:圓筒狀之缸部321;朝缸部321之側部(車體後方側)突出之鎖定銷導引件322;及貫通鎖定銷導引件322且於與缸部321正交之方向上延伸之可動部即鎖定銷323。
於缸部321之右端部形成有鎖孔324,且構成為與插入至該鎖孔324中之鑰匙(未圖示)之旋動方向連動,若朝電源接通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旋動鑰匙,則鎖定銷323自缸部321突出,若朝電源斷開側旋動鑰匙,則鎖定銷323朝缸部321側後退。
如圖5所示,將鑰匙之旋轉動作轉換為鎖定銷323之前後方向動作之機構係與缸部321同軸地設置內筒圓盤325,且使設置於該內筒325之偏心軸326卡合於鎖定銷323之端部(朝缸內部突出之環狀部分)327,藉此可使鎖定銷323對應於偏心軸326相對於內筒圓盤325之旋轉中心32c之偏心量而突出、後退。鎖定裝置32係以突出之鎖定銷323可遊動嵌合於形成在電池盒20之卡合孔62中之方式進行定位而安裝於鎖定裝置支持撐30上。鎖定銷323之進退機構並不限定於圖5所示之構造,亦可由眾所周知之構造來代替。
自輕量化或製造之容易性之方面考慮,電池盒20較佳為 樹脂製,因此為加強卡合孔62,可於卡合孔62之內周嵌入例如由金屬形成之加強環621。
圖6係自兩輪摩托車1之右上後方觀察收容於電池組外殼28中之電池組19之立體圖。電池組外殼28形成為將構成大致長方體之6面中之1面(車體右側之面)去除後之形狀,且以僅覆蓋電池組19之位於車體左側之大致一半19L之方式設定深度D(車體左右方向尺寸)。因此,電池組19之車體右側之大致一半19R未被電池組外殼28覆蓋,可自外部視認電池組19之右側外觀。
於電池組外殼28之底部固定有端子台29。於端子台29設置有電池組支持部295,其於電池組19之右側部分即未被電池組外殼28覆蓋之右半部分19R之前後面下部卡合於電池組19側之前後面下部。
電池組19之右半部分19R之上部係朝較電池組外殼28之上端部更上側延伸,於該上側延長部分19P,設置有自車體左側部分朝右側方向凹陷之凹部,形成該凹部之上壁構成供人手指尖勾掛之把手34之握持部。關於凹部及凹部之上壁即握持部,於以下參照圖10、圖13等而敍述。
電池組19之電池盒20包含於車體前後方向上分成2部分之前部分20F及後部分20Rr,於構成上側延長部分19p之前部分20F之側面,形成有遊動嵌合自鎖定裝置32突出之鎖定銷323之卡合孔62。卡合孔62穿設於電池盒20中與 把手34之握持部(以下敍述)正交之前部分20F之壁面。
圖7係固定於電池組外殼28上之端子台29之立體圖,圖8係自車體左上後方觀察嵌入有絕緣板64之端子台29之立體圖,圖9係自車體左下後方觀察端子台29之立體圖。端子台29具有:基座292,其具備可嵌入安裝有沿車體前後方向配置成1行之數個車體側端子即公側端子63(較理想為鑄模成型)之絕緣板64的開口291;安裝部293、294,其突出於基座292之上且於車體左側端部在車體前後方向上分開而配置;及電池組支持部295,其相對於基座292而朝車體右側延伸。於開口291與電池組支持部295之間,於基座292上形成有與電池盒20之底面卡合之突起部29a。
安裝部293、294具備分別覆蓋於電池組外殼28之形成於車體左側面之凸座281、282上之內周面29b、29c(參照圖9)。於安裝部293、294,分別形成有於車體寬度方向上穿設之螺栓通孔296、297,藉由使可自車體右側貫通該螺栓孔296、297之螺栓或固定螺釘(未圖示)分別螺合於自電池組外殼28突出之凸座281、282上所形成之螺孔(未圖示),而可將端子台29固定於電池組外殼28上。
於開口291之車體右側緣之車體前後方向兩側,沿基座292之上表面伸出有上部導引件(第2上部導引件)298、298,並且於開口291之車體右側緣,在上部導引件298、298之間設置有沿基座292之下表面伸出之下部導引件(第2 下部導引件)299。另一方面,於開口291之車體左側緣之車體前後方向兩側,沿基座292之下表面伸出有下部導引件(第1下部導引件)301,且於開口291之車體左側緣之車體前後方向中央部,自基座292之上表面朝開口291側突出設置有止動件(第1上部導引件)300。
於公側端子63上連接有朝驅動裝置18側引出之線束65。於將絕緣板64安裝於基座292上之情形時,使線束65穿過開口291而自端子台29之基座292之上側貫穿至基座292之下側。繼而,一面將絕緣板64之一個緣(車體右側之緣)夾入至上部導引件298、298與下部導引件299之間,一面使絕緣板64之另一個緣(車體左側之緣)之下表面抵接於下部導引件301,並使止動件300卡合於上表面而固定。圖7中,於電池組外殼28上,在凸座281及282之間且位於靠基座292處而形成有肋部283,肋部283自壁部(左側壁285)朝右側伸出。該肋部283係以相對於電池組外殼28內所安裝之端子台29而可自上方覆蓋絕緣板64之左緣之方式進行位置設定。肋部283係更牢固地定位藉由止動件300而卡止於端子台29之絕緣板64以抑制其朝上方移動。
電池支持部295具備:整齊排列於車體前後方向上之兩個端部卡合凸部59、59;及位於端部卡合凸部59、59之間之中央卡合凸部66。端部卡合凸部59、59與中央卡合凸部66為「車體側卡合部」,且於端子台29上,在車寬方向上自車 體中心偏靠一方側(本例中為右側)而設置。中央卡合凸部66具備頂部66P,其包含朝端部卡合凸部59、59側伸出且如下所述卡合於電池盒20之圓柱狀之止動件66E。在形成於端部卡合凸部59、59與中央卡合凸部66之間之空間中,插入形成於電池盒20之底部之肋部711、721(於以下,與圖11相關聯地進行敍述)。端部卡合凸部59、59之相互對向之側面59S、59S具有如下功能:在將電池組19安裝於端子台29上時,與插入至端部卡合凸部59、59與中央卡合凸部66之間之電池盒20側之肋部711、712之側面抵接,引導肋部711、712,進行電池組19之車體前後方向上之位置對準。
端部卡合凸部59、59與中央卡合凸部66之頂部59P與66P之上部形狀均為相同形狀之圓弧,且整齊排列於電池組19之前後方向上。端部卡合凸部59、59與中央卡合凸部66之車體右側下端部形成有大致水平延伸之擱板67,將端部卡合凸部59、59與中央卡合凸部66於下部相互連結。如後所述,擱板67提供將電池組19相對於電池組外殼28裝卸時可暫時放置之台。
圖10係自車體左上後方觀察電池組19之立體圖,圖11係自車體左下前方觀察電池組19之立體圖。於圖10、圖11中,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形成藉由螺栓或固定螺釘而相互結合且密封之作為框體之電池盒20。
於電池盒20中之前部分20F之側面(車載時位於車體前側之面)之周緣,在數個部位形成有用以使螺栓或固定螺釘貫通之作為退避部之缺口68。又,在與缺口68對應之後部分29Rr之周緣,形成有自前部分29F側貫通之螺栓或固定螺釘所螺合之螺孔90(於以下參照圖13而敍述)。為不使螺孔90變長為所需以上,於後部分20Rr之周圍形成有缺口69。螺孔係形成於除該缺口69外之偏靠前部分20F之部分上。
電池盒20之下部角部201、202成為切缺之凹部,以分別避讓形成於端子台29之安裝部293、294。又,於電池盒之下部側面(車載時位於車體左右側之面),形成有與電池支持部295之端部卡合凸部59、59相適合之端部卡合凹部60、及與中央卡合凸部66相適合之中央卡合凹部70。端部卡合凹部60與中央卡合凹部70為「電池盒側卡合部」。端部卡合凹部60與中央卡合凹部70係藉由於電池盒20之底部突出之肋部71、72而區分。肋部71、72分別具有2個部分711、712與721、722,其等係平行於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之對接面20J,且於車體寬度方向之中途朝與對接面20J正交之方向彎曲而形成有階差。
於肋部71之部分711、712與肋部72之部分721、722中,位於外側之部分711、721抵接於端部卡合凸部59、59之內側面59S、59S(參照圖8),位於內側之部分712、722抵接於中央卡合凸部66中之朝頂部66P之下方延伸之外 側。肋部71之部分711、712作為抵接於電池盒20之內側面59S、59S而規制電池組19相對於端子台292之於車體前後方向上之位置之導引件而發揮功能。設置有將肋部71之部分711與712連結之連結部713、及將部分721與722連結之連結部723。連結部713、723於電池組19之側視時均成弧狀,其內周面(位於偏靠電池組19之上側之面)係於將電池組19搭載於端子台29之位置上與中央卡合凸部66之止動件66E卡合。
於電池盒20之底部安裝有絕緣塊74,其具備使安裝於端子台29之公側端子63插入之電池盒側端子即母側端子73(於以下,與圖24~圖26等相關聯地進行敍述)。絕緣塊74包含橡膠或樹脂等具有電氣絕緣性與彈性之材料,由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夾持,且並未使用螺栓或固定螺釘等之緊固構件。關於夾持之態樣於以下敍述。於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之底部,設置有形成於端子台292上之突起部29a所嵌合有之缺口75。該缺口75之一方開放,但該缺口75亦可為突起部29a所嵌合之孔(嵌合孔)。
圖12係自車寬方向中央側觀察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之俯視圖,圖13係自車寬方向中央側觀察電池盒20之後部分20Rr之俯視圖,圖14係自車體左側觀察電池盒20之圖。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及後部分20Rr相互組合時,分別形成上室20U、中間室20M、及下室20B(參照圖14)。再者, 圖13中表示於下室20B中保持有收容有母側端子73之絕緣塊74之狀態。
上室20U形成為由前壁76及後壁77、成為把手34之握持部之上壁78、自上壁78向下延伸之縱壁79、及中間室20M之上壁80包圍且一方側(車寬方向左側)開放之凹部。握持部即上壁78於電池組19之前後方向(與車體前後方向大致相同方向)上延伸,用以使人的手指尖勾掛之部分圓柱狀之凸部781朝下方膨出。鎖定銷所嵌合之卡合孔62係形成於前部分20F之與握持部78正交之前壁76上的自握持部78偏移之位置上。
中間室20M係收容數個電池單元(未圖示)之室,且由前壁76及後壁77、上壁80、左右壁82、83及下壁(與下室20B之上壁共用)84包圍。
下室20B係由前壁76及後壁77、上壁(與中間室20M之下壁共用)84、下壁85、左壁86、及右壁87包圍,且形成收容母側端子73與絕緣塊74、及保險絲99之室。關於保險絲99,於以下與圖17相關聯地進行敍述。
於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設置有可使螺栓或固定螺釘貫通之螺釘通孔89,於電池盒20之後部分20Rr,在與螺釘通孔89對應之位置上形成有螺孔90。又,於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及後部分20Rr之任一方側(此處設為前部分20F)立設有位置對準用之銷91,於另一側(此處設為後部分20Rr) 形成有嵌合銷91之銷孔92。
較佳為於形成中間室20M之壁部80、82、83及84,在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之對接面20J配置襯墊或密封件。
於形成下室20B之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形成有:自上壁84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4a;自左壁86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5a;自下壁85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6a;及自前壁76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7a。
另一方面,於形成下室20B之電池盒20之後部分20Rr具備:自上壁84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4b;自左壁86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5b;自下壁85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6b;及自後壁77朝下室20B伸出之肋部97b。肋部95a與95b、96a與96b、及97a與97b分別係以於將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加以組合之狀態下位於相互對向之位置上之方式而設定,且使母側端子73及絕緣塊74(以下敍述)協動而加以保持。
進而,於形成下室20B之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形成有自前壁76突出之凸座98a。另一方面,在電池盒20之後部分20Rr,自形成下室20B之上壁84及後壁77朝下室20B伸出而設置有肋部98b、99b、100b。肋部98b、99b、100b分別係於將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加以組合之狀態下與凸座98a協動而保持保險絲99(以下敍述)。
於形成下室20B之下壁85之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與 後部分20Rr,分別形成有收納絕緣塊74之端部之缺口101、102。缺口101、102係於將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相互組合時形成大致矩形之開口103(參照圖15),收納並保持絕緣塊74之端部。
圖15係電池盒20之主要部分放大圖。如圖15所示,藉由分別形成於前部分20F與後部分20Rr之對接面20J上之缺口101、102而於電池盒20之底部形成開口103。
圖16係電池盒20之後部分20Rr之下部放大立體圖,圖17係安裝有保險絲99與母側端子73及絕緣塊74之狀態之後部分20Rr之下部放大立體圖。根據圖16可理解般,肋部94b、95b及96b為部分圓筒狀,肋部97b於車體安裝狀態下在車體前後方向觀察時成為交叉狀。
另一方面,肋部98b及99b於車體安裝狀態下在車體前後方向上延伸且相互平行地配置。肋部100b係與肋部98b、99b平行,且包含長度(車體安裝狀態下沿車體前後方向之尺寸)較肋部98b、99b短之部分x1、及長度較部分x1長且於車體前後方向觀察時成為T字狀之部分x2。
於圖17所示之安裝狀態下,保險絲99載置於肋部100b之部分x1上,且由肋部98b及99b與肋部100b之T字狀部分x2所夾持。又,絕緣塊74載置於圖16所示之肋部97b上,且由肋部94b、95b及96b即部分圓筒所夾持。
絕緣塊74係保持母側端子73,並且收容自母側端子73 向保險絲99側引出之電線771、772、及信號線773(合併表示為「線束105」)。
保險絲99與絕緣塊74鄰接,且連接於母側端子73之線束105朝保險絲側引出,故而可縮短母側端子73與保險絲99間之線束105之長度。
該絕緣塊74具備凸緣部741、742,其等係自下室20B之內側及外側夾持由設置於電池盒20之下壁85上之缺口101、102相合所形成之開口103之周緣。絕緣塊74之由凸緣部741、742夾持之部分743(參照圖25)之外周形狀係以嵌合於開口103之內周之方式而設定尺寸。
如此,保險絲99及絕緣塊74並未使用螺栓或固定螺釘等之緊固零件,而是藉由將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與後部分Rr組合而同時保持於電池盒20中。
其次,說明將電池組19安裝於電池組外殼28上時之順序及動作。圖18A~18D係表示將電池組19安裝於電池組外殼28上時之電池組19與端子台29之位置關係之圖,圖19A~19D係與圖18A~18D對應的表示自車體右上後方觀察電池組外殼28及端子台29與電池組19之位置關係之立體圖。於進行電池組19之裝卸操作時,兩輪摩托車1係使用側腳架而以左傾斜姿勢站立,故而端子台29並未直立而是以例如12度左右朝左側傾斜,但圖18A~18D及圖19A~圖19D中,為簡單起見而顯示直立之圖。
圖18A~18D中,包含端部卡合凸部59、59與中央卡合凸部66之電池組支持部295係具有自其頂部29P(包含頂部59P、66P)朝車體右側傾斜形成之傾斜面59d、66d。傾斜面59d、66d相對於基座292而具有角度α(例如角度α為35度)。
首先,於圖18A、19A中,使電池組19相對於端子台29而自車體右上側靠近。較佳為用右手抓持電池組19之把手34,且用左手支撐形成有把手34之側之部分19R而進行操作。此時,電池組19中,藉由設置於電池盒20之底部之肋部71及肋部72而形成之端部卡合凹部60與中央卡合凹部70之縱壁(以端部卡合凹部60之縱壁601為代表進行說明)大致沿著電池組支持部295之傾斜面59d、66d,且電池組支持部295之頂部29P自電池組19之下方以對向之方式靠近端部卡合凹部60及中央卡合凹部70。
再者,如與圖11相關聯地進行說明般,肋部71包含部分711、712,且肋部72包含部分721、722。又,電池組支持部295之頂部包含頂部59P與66P。
於圖18A、圖19A所示之姿勢下,電池組外殼28僅覆蓋端子台29之裏側(為車體左側且設置有公側端子63之側),而未覆蓋電池組支持部295,故而作業者可明確視認到端部卡合凸部59與端部卡合凹部60之相對位置關係。
其次,若自圖18A、19A所示之姿勢使支撐電池組19之手稍放鬆,則電池組19沿傾斜面59d、66d於縱壁601上滑 行、下降而移動至圖18B、圖19B所示之位置。於圖18B、圖19B之姿勢(暫時放置)下,電池組支持部295之頂部29P到達與端部卡合凹部60之最上部內面抵接之位置,切除電池組19之底部之角(位於車體右側之角)而形成之傾斜面19c抵接於電池組支持部295之擱板67之上表面。再者,傾斜面19c係於整體形成為大致長方體之電池盒20之下表面,自端部卡合凹部60及中央部卡合凹部70之下部開放端部朝與上述下表面鄰接之面中之與上述擱板67伸出之側鄰接之面延伸。
因此,於該位置上即便作業者將支持電池組19之手進一步放鬆,仍僅藉由輕輕地支撐便使電池組19暫時放置於端子台29上。於重量較大之電池組19之安裝作業中,可暫時放鬆抓持電池組19之手於減輕安裝作業之負擔方面較為有效。
其次,進行將以傾斜姿勢暫時放置之電池組19朝車體左側方向扶起而使其直立之操作。該操作中,如圖18C、19C所示,以端部卡合凹部60之角部60a為支點而改變電池組19相對於端子台29之姿勢,使面19c自端子台29之擱板67離開。於形成端部卡合凹部60之壁部具有與沿下述弧狀軌跡之曲線大致一致之形狀之部分,以便於將電池組19自暫時放置姿勢扶起直至直立為止之期間不妨礙頂部29P以弧狀軌跡移動。
於圖18C、圖19C所示之位置上,於端子台29上突出之公側端子63開始與收容有電池組19之母側端子73之絕緣塊74卡合。公側端子63之前端係於車體左側即電池組插入方向之裏側實施有倒角,以防止公側端子63之前端碰觸到絕緣塊74之開口角部(將公側端子63引導至相對於母側端子73插入口之開口之角部)。關於公側端子63之詳細形狀,於以下與圖21、23相關聯地進行敍述。
圖18D、圖19D中,電池組19載置於端子台29上。即,電池組19為相對於車體之安裝完成姿勢。於該位置上,電池組19之底面抵接於基座292之上表面,公側端子63與母側端子73電性接觸。於該位置上,電池組19之把手34之前壁76上所形成之卡合孔62與鎖定裝置32之鎖定銷323對向。因此,若將鑰匙插入至鎖定裝置32之鎖孔中並轉動至特定之鎖定位置,則鎖定銷323突出而嵌合於卡合孔62中,因此電池組19位於端子台29上,且被鎖定於兩輪摩托車1之主車架3上。
於將電池組19載置於端子台29之位置上,自電池組支持部295之中央卡合凸部66之頂部66P伸出之止動件66E卡合於肋部71上所形成之部分711、712之連結部713、與肋部72上所形成之部分721、722之連結部723(參照圖11)之內周面(上側面),而規制電池組19之上下方向位置。
進而,端子台29上之電池組19之與基座292之上表面平 行之方向之位置係由相對於端部卡合凸部59、59及中央卡合凸部66之端部卡合凹部60、60及中央卡合凹部70各自之抵接部規制,並且亦藉由電池盒20之前部分20F之底部上所形成之缺口75、與端子台29上之突起部29a之嵌合進行規制。
於將電池組19自端子台29及電池組外殼28卸下時,逆向執行上述動作。即,以鑰匙操作鎖定裝置32而將鎖定銷323自卡合孔62中拔出。藉此,電池組19可朝車體右側傾斜,故而若握持把手34而使電池組19之上側朝車體右側傾斜且朝上方提起,則可將電池組19自兩輪摩托車1卸下。
圖20係公側端子單元之前視圖(自車體右側觀察之圖),圖21係公側端子單元之立體圖(自車體後方右下側觀察之圖),圖22係公側端子單元之俯視圖,圖23係公側端子單元之側視圖(自車體前方觀察之圖)。圖20~圖23中,設置有複數個(此處為5個)公側端子63,且在對兩輪摩托車1之安裝狀態下整齊排列配置於車體前後方向上。
數個公側端子63中之2個係分別連接於電池組19之正側與負側之電源端子63a、63e,其餘係連接於信號線之信號線用端子63b、63c、63d。電源端子63a、63e係以使前端部位於高於信號線用端子63b、63c、63d之位置上之方式而設置,電源端子63a、63e較信號線用端子63b、63c、63d更先與母側端子73電性連接。藉此,電源端子63a、63e及 母側端子73之耐久性提高。
如圖23所示,公側端子63之前端中,車寬方向左側之角63f係相對於公側端子63之長度方向而以角度θ實施傾斜倒角,車寬方向右側之角63F係相對於公側端子63之長度方向而以大於角度θ之角度θ2實施倒角。再者,角63f之倒角長度L大於角63F之倒角長度L2。即,角63f之倒角大於63F。如此,公側端子63於車體後方視時形成為前端變細之形狀。
角63F之倒角係以如下方式而設置:於與母側端子73連接時,相對於母側端子73以面而非以點開始接觸。另一方面,角63f之倒角係以如下目的而設置:在將公側端子63開始連接於母側端子73時,防止公側端子63之前端碰觸到或勾掛絕緣塊74之角而可確保間隙。
信號線用端子並不限定於3個,可視需要而增減,亦可將個數固定為例如5個,根據兩輪摩托車1之車種或等級等,視需要而全部使用或僅使用一部分。
公側端子63係將絕緣板64於正交之方向上貫通而設置,於自絕緣板64起位於下方之部分,連接有自線束65分支之電線651、652或信號線653、653、653。
絕緣板64具有:主部分641,其嵌在形成於端子台29上之開口291中;右側緣642,其自主部分641朝車體右側伸出,且由端子台29之上部導引件298夾持;及左側緣643, 其自主部分641朝車體左側伸出,且與自端子台29延伸之止動件300卡合。於左側緣643形成有凹部644,止動件300之前端避過該凹部644而轉入絕緣板64之左側板643之上側,由止動件300與端子台29之下部導引件301夾入絕緣板64而固定(一併參照圖8、圖9)。
圖24係自車體之右下前方觀察收容有母側端子73之絕緣塊74之立體圖,圖25係自車體之左上後方觀察之立體圖,圖26係自車體左側觀察絕緣塊74之母側端子73之接觸部之剖面圖。
圖24~圖26中,於絕緣塊74之上部形成有使複數個公側端子63(63a~63e)插入之複數個(本例中為5個)開口部745。開口部745為矩形,且具有開口面積朝位於裏側之母側端子73而變窄之錐形面。母側端子73位於開口部745之開口面積變窄之側,如圖26所示,母側端子73具有:用以自2方向夾入所要插入之公側端子63之2個接觸部632;及自接觸部632朝下側延伸,且與電線771、772或信號線773連接之連接部633。為避免繁雜,僅對連接部632、633中之車體前後方向兩端者標註符號。
於包圍開口部745之部分之外周,形成有凸緣部741、742,其等自下室20B之內側及外側夾持形成於電池盒20之底部之開口103之周緣。由凸緣部741、742夾持之部分743係以與開口103之內緣一致之方式設定尺寸。
其次,說明電池組19與端子台29之位置關係所對應之公側端子63與母側端子73之位置關係。圖27A~27E係表示公側端子63與母側端子73之位置關係之自車體後方觀察之剖面圖。首先,圖27A中,使收容有母側端子73之絕緣塊74自車體右側斜上方靠近公側端子63。
圖27B中,公側端子63之前端位於一部分已進入絕緣塊74中之位置上。由於在絕緣塊74之開口部745形成有錐形,故而將公側端子63之前端斜切所形成之角63f與絕緣塊74之間維持有較大之間隙CL1。由於公側端子63之前端實施有角63F之倒角,故而於圖27B之位置上經倒角之角63F處,公側端子63相對於母側端子73以面開始接觸。
圖27C中,公側端子63之前端接觸於絕緣塊74內之母側端子73之端部(開口部745側端部)731。於該位置上,公側端子63之角63f與絕緣塊74之開口部745之錐形面為大致平行。
公側端子63之前端部分係以板厚朝最端部而變薄之方式熔製,且經該熔製之形狀之部分與板厚得以維持之部分之間形成為稜線63h。
圖27D中,公側端子63之前端部分之稜線63h與母側端子73之端部731大致平行。此時,雖公側端子63之角63f與絕緣塊74之間之間隙CL2小於間隙CL1,但公側端子63與絕緣塊74並未接觸。
圖27E中,表示電池組19在圖17D所示之位置處載置於端子台29上之狀態下之結合狀態,將公側端子63塞入母側端子73中而完成連接。該狀態下,於公側端子63之一方側(車體左側),與絕緣塊74之間維持有間隙CL3與CL4,於公側端子63之另一方側(車體右側),雖小於間隙CL3或CL4但亦維持有間隙CL5、CL6。圖28中表示圖27E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由於形成於電池盒20之上部之把手34係偏靠電池組19之右側而設置,故而電池單元收容部即中間室20M位於兩輪摩托車1之主車架3之正下方即可,把手34本身係位於主車架3之右側,且可朝上方提起至於車體側視時與主車架3重疊之位置為止。藉由如此使把手34位於上方,可加大中間室20M,而可收容更多之電池單元。
又,兩輪摩托車1之主車架3係硬殼形式之簡單者,但並不限於此,亦可設置自前管2朝下方延伸且後端接合於樞板4之下端部之底架。
圖29係設置有底架之兩輪摩托車1之主要部分右側視圖。圖29中,可於底架105之前方(車體前向側)設置滑板106。滑板106至少覆蓋電池組19之前部下方即可,但較佳為設置於自底架105之前方至馬達殼體23之範圍。其目的在於,保護電池組19或馬達殼體23免受自兩輪摩托車1之前方及下方飛濺之小石、砂、泥、或水等之侵害。再者, 如圖29所示,藉由設置底架105,可將PDU33安裝於底架105上而非托架31上。
又,於圖29中,可使將鎖定裝置32加以固定之鎖定裝置支持撐30朝車體後方擴張而形成部分30a,而使電池組外殼28之上部與該擴張部分30a結合。藉此,電池組外殼28可於下部由自馬達殼體23延伸之電池組保持撐27支持,並且使上部支持於鎖定裝置支持撐30。
1‧‧‧電動車輛
2‧‧‧前管
3‧‧‧主車架
4‧‧‧樞板
5、6‧‧‧樞軸
7‧‧‧搖臂
8‧‧‧後制動踏板
9‧‧‧座架
10‧‧‧緩衝支持前部托架
x1、x2‧‧‧肋部100b之部分
101、102‧‧‧缺口
103‧‧‧開口
105‧‧‧線束
106‧‧‧滑板
11‧‧‧副車架
12‧‧‧撐桿
13‧‧‧後輪支持板
14‧‧‧副管
15‧‧‧連結管
16‧‧‧緩衝支持後部托架
17‧‧‧後部緩衝器
18‧‧‧驅動裝置
19‧‧‧電池組(電源裝置)
19c‧‧‧傾斜面
19L‧‧‧電池組19之左半部分
19R‧‧‧電池組19之右半部分
19P‧‧‧上側延長部分
20‧‧‧電池盒
20B‧‧‧下室
20F‧‧‧前部分
20J‧‧‧對接面
20M‧‧‧中間室
20Rr‧‧‧後部分
20U‧‧‧上室
201、202‧‧‧下部角部
21‧‧‧電動馬達
22‧‧‧減速機
23‧‧‧馬達殼體
24、25‧‧‧懸架
27‧‧‧電池組保持撐
28‧‧‧電池組外殼
281、282‧‧‧凸座
285‧‧‧左側壁
29‧‧‧端子台
29a‧‧‧突起部
29b、29c‧‧‧內周面
29P、59P、66P‧‧‧頂部
291‧‧‧開口
292‧‧‧基座
293、294‧‧‧安裝部
295‧‧‧電池組支持部
296、297‧‧‧螺栓孔
298‧‧‧第2上部導引件
299‧‧‧第2下部導引件
30‧‧‧鎖定裝置支持撐
30a‧‧‧擴張部分
300‧‧‧第1上部導引件
301‧‧‧第1下部導引件
31‧‧‧PDU用托架
32‧‧‧鎖定裝置
32c‧‧‧旋轉中心
321‧‧‧缸部
322‧‧‧鎖定銷導引件
323‧‧‧鎖定銷
324‧‧‧鎖孔
32a、325‧‧‧內筒圓盤
326‧‧‧偏心軸
327‧‧‧鎖定銷323之端部
33‧‧‧PDU
34‧‧‧把手
35‧‧‧輸出軸
36‧‧‧驅動側鏈輪
37‧‧‧後輪軸
38‧‧‧從動側鏈輪
39‧‧‧驅動鏈條
40、41‧‧‧踏板
42‧‧‧腳踏桿
43‧‧‧托架
44‧‧‧作動臂
45‧‧‧刹車索
48‧‧‧轉向把手
49‧‧‧頂樑
50‧‧‧底樑
51‧‧‧前叉
52‧‧‧前輪軸
53‧‧‧前擋泥板
55‧‧‧加速器柄
56‧‧‧加速器拉索
57‧‧‧加速器開度感測器
59‧‧‧端部卡合凸部(車體側卡合部)
59d、66d‧‧‧傾斜面
59S‧‧‧內側面
60‧‧‧端部卡合凹部(電池盒側卡合部)
601‧‧‧縱壁
61‧‧‧鏈條罩
62‧‧‧卡合孔
621‧‧‧加強環
63(63a~63e)‧‧‧公側端子(車體側端子)
63f、63F‧‧‧角
63h‧‧‧稜線
632‧‧‧接觸部
633‧‧‧連接部
64‧‧‧絕緣板
641‧‧‧主部分
642‧‧‧右側緣
643‧‧‧左側緣
644‧‧‧凹部
65‧‧‧線束
651、652‧‧‧電線
653‧‧‧信號線
66、70‧‧‧中央卡合凸部
66E‧‧‧止動件(水平卡合部)
67‧‧‧擱板
68、69‧‧‧缺口
71、72‧‧‧肋部
711、712‧‧‧肋部71之部分
713‧‧‧卡合肋部
721、722‧‧‧肋部72之部分
723‧‧‧連結部
73‧‧‧母側端子
731‧‧‧端部
74‧‧‧絕緣塊
741、742‧‧‧凸緣部
743‧‧‧絕緣塊74之部分
745‧‧‧開口部
75‧‧‧缺口
76‧‧‧前壁
77‧‧‧後壁
771、772‧‧‧電線
773‧‧‧信號線
78‧‧‧上壁
781‧‧‧凸部
79‧‧‧縱壁
80‧‧‧上壁
801‧‧‧前部臂部分
802‧‧‧後部臂部分
82‧‧‧左壁
83‧‧‧右壁
84‧‧‧下壁
85‧‧‧下壁
86‧‧‧左壁
87‧‧‧右壁
89‧‧‧螺釘通孔
90‧‧‧螺孔
91‧‧‧銷
92‧‧‧銷孔
94a、94b、95a、95b、96a、96b、97a、97b、98b、99b、100b、283‧‧‧肋部
98a、281、282‧‧‧凸座
99‧‧‧保險絲
CL1~CL6‧‧‧間隙
D‧‧‧深度
Fr‧‧‧前方
L‧‧‧左方
R‧‧‧右方
Rr‧‧‧後方
Up‧‧‧上方
WF‧‧‧前輪
WR‧‧‧後輪
θ、θ2‧‧‧角度
圖1係具有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車輛控制裝置之電動車輛之主要部分右側視圖。
圖2係具有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電動車輛控制裝置之電動車輛之主要部分左側視圖。
圖3係電動車輛之右前方視之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4係自車體右上後方觀察鎖定裝置之立體圖。
圖5係自車體右側觀察鎖定裝置之經過鎖定銷之橫截面之剖面圖。
圖6係自車體右上後方觀察收容於電池組外殼中之電池組之立體圖。
圖7係自車體右上後方觀察固定於電池組外殼之端子台之立體圖。
圖8係自車體左上後方觀察嵌入有絕緣板之端子台之立體圖。
圖9係自車體左下後方觀察端子台之立體圖。
圖10係自車體左上後方觀察電池組之立體圖。
圖11係自車體左下前方觀察電池組之立體圖。
圖12係自車寬方向中央側觀察電池盒之前部分之俯視圖。
圖13係自車寬方向中央側觀察電池盒之後部分之俯視圖。
圖14係自車體左側觀察電池盒之圖。
圖15係電池盒之主要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16係自左下前方觀察電池盒之部分之立體圖。
圖17係自左下前方觀察安裝有保險絲與母側端子及絕緣塊之狀態之部分之立體圖。
圖18A係表示將電池組安裝於電池組外殼時之電池組與端子台之位置關係之圖。
圖18B係表示將電池組安裝於電池組外殼時之電池組與端子台之位置關係之圖。
圖18C係表示將電池組安裝於電池組外殼時之電池組與端子台之位置關係之圖。
圖18D係表示將電池組安裝於電池組外殼時之電池組與端子台之位置關係之圖。
圖19A係自車體右上前方觀察與圖18A對應的表示電池組外殼及端子台與電池組之位置關係之立體圖。
圖19B係自車體右上前方觀察與圖18B對應的表示電池組外殼及端子台與電池組之位置關係之立體圖。
圖19C係自車體右上前方觀察與圖18C對應的表示電池組外殼及端子台與電池組之位置關係之立體圖。
圖19D係自車體右上前方觀察與圖18D對應的表示電池組外殼及端子台與電池組之位置關係之立體圖。
圖20係公側端子單元之前視圖(自車體右側觀察之圖)。
圖21係公側端子單元之立體圖(自車體後方右下側觀察之圖)。
圖22係公側端子單元之俯視圖。
圖23係公側端子單元之側視圖(自車體前方觀察之圖)。
圖24係自車體之右下前方觀察收容有母側端子之絕緣塊之立體圖。
圖25係自左上後方觀察收容有母側端子之絕緣塊之立體圖。
圖26係自車體左側觀察絕緣塊之母側端子之接觸部之剖面圖。
圖27A係自車體後方觀察表示公側端子與母側端子之位置關係之剖面圖。
圖27B係自車體後方觀察表示公側端子與母側端子之位置關係之剖面圖。
圖27C係自車體後方觀察表示公側端子與母側端子之位 置關係之剖面圖。
圖27D係自車體後方觀察表示公側端子與母側端子之位置關係之剖面圖。
圖27E係自車體後方觀察表示公側端子與母側端子之位置關係之剖面圖。
圖28係表示圖27E之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29係設置有底架之兩輪摩托車之主要部分右側視圖。
29a‧‧‧突起部
291‧‧‧開口
292‧‧‧基座
293、294‧‧‧安裝部
295‧‧‧電池組支持部
298‧‧‧第2上部導引件
300‧‧‧第1上部導引件
59‧‧‧端部卡合凸部(車體側卡合部)
59P、66P‧‧‧頂部
59S‧‧‧內側面
63‧‧‧公側端子(車體側端子)
64‧‧‧絕緣板
65‧‧‧線束
66‧‧‧中央卡合凸部
66E‧‧‧止動件(水平卡合部)
67‧‧‧擱板
Fr‧‧‧前方
L‧‧‧左方

Claims (3)

  1. 一種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其係使電源裝置裝卸自如者,該電源裝置包含收容對電動車輛(1)之行駛用電動馬達(21)進行電力供給之電池單元之電池盒(20),該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之特徵在於具備:基座(292),其具有收納保持有數個公側端子(63)之大致矩形之絕緣板(64)之大致矩形的開口(291);第1下部導引件(301),其於上述開口(291)之1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下表面向該開口(291)側伸出;第1上部導引件(300),其自上述第1下部導引件(301)伸出之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上表面向上述開口(291)側伸出;第2下部導引件(299),其於與上述第1下部導引件(301)及上述第1上部導引件(300)伸出之邊對向之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下表面向上述開口(291)側伸出;及第2上部導引件(298),其自上述第2下部導引件(299)伸出之邊沿上述基座(292)之上表面向上述開口(291)側伸出;且由上述第1下部導引件(301)與上述第1上部導引件(300)自上下夾持上述絕緣板(64)之第1邊,且由上述第2下部導引件(299)與上述第2上部導引件(298)自上下夾持上述絕緣板(64)之與第1邊對向之第2邊,而浮動支持絕緣板(6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 台,其中,上述開口(291)係於上述基座(292)上偏靠車寬方向之一方而形成,並且具備水平卡合部(66E),其相對於上述開口(291)偏靠車寬方向之另一方而配置,且於水平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上述水平卡合部(66E)相對於形成在上述電池盒(20)之下表面之卡合肋部(713)於上側卡合,且設置於規制該電池盒(20)向上方脫出之動作之位置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其中,上述公側端子(63)為板狀,且使正面朝向車輛前後方向而整齊排列,上述各公側端子(63)具有其前端之2個部位之經倒角之角(63f,63F),且形成為前端變細狀,並且上述2個部位之角中之一方(63F)係以如下方式實施有倒角:於使上述電池盒(20)靠近端子台(29)而將收容於該電池盒(20)中之母側端子(73)自傾斜方向開始連接於上述公側端子(63)時,公側端子(63)相對於母側端子(73)以面開始接觸,上述2個部位之角中之另一方(63f)係以如下方式實施有倒角:於使上述電池盒(20)靠近端子台(29)而將收容於該電池盒(20)中之母側端子(73)自傾斜方向開始連接於上述公側端子(63)時,防止公側端子(63)勾掛收容上述母側端子 (73)、且包含包圍該母側端子(73)之周圍之開口部分(745)之絕緣塊(74)的該開口部分(745)。
TW101145401A 2012-02-20 2012-12-04 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 TWI5194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4058A JP5794636B2 (ja) 2012-02-20 2012-02-20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の端子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5004A true TW201335004A (zh) 2013-09-01
TWI519444B TWI519444B (zh) 2016-02-01

Family

ID=48982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5401A TWI519444B (zh) 2012-02-20 2012-12-04 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93701B2 (zh)
JP (1) JP5794636B2 (zh)
AU (1) AU2012258440B2 (zh)
CA (1) CA2798348C (zh)
TW (1) TWI5194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999A (zh) * 2017-09-29 2020-05-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3837B2 (en) * 2011-06-14 2014-11-25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storing device and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US8979110B2 (en) * 2012-03-16 2015-03-17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Bicycle with battery mount
CN105308788B (zh) * 2013-06-11 2018-01-0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传感器的定位工具、具备该定位工具的电池传感器组件和电池传感器
JP6245946B2 (ja) 2013-11-06 2017-12-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電動車両
JP6284746B2 (ja) 2013-11-06 2018-02-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JP2015089756A (ja) 2013-11-06 2015-05-1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CN104795657B (zh) * 2014-01-16 2017-07-11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插座
JP6646823B2 (ja) * 2015-03-03 2020-0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
JP6680872B2 (ja) * 2016-04-14 2020-04-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装置
WO2018033880A2 (en) 2016-08-17 2018-02-22 Shape Corp. Battery support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CN106549130B (zh) * 2016-10-14 2019-01-25 浙江中力机械有限公司 插拔组件及具有插拔组件的插拔式电池
JP6557204B2 (ja) * 2016-11-30 2019-08-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作業機
CN110383526A (zh) 2017-01-04 2019-10-25 形状集团 节点模块化的车辆电池托盘结构
US10483510B2 (en) 2017-05-16 2019-11-19 Shape Corp. Polarized battery tray for a vehicle
WO2018213306A1 (en) 2017-05-16 2018-11-22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tray having tub-based component
US11211656B2 (en) 2017-05-16 2021-12-28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tray with integrated battery retention and support feature
EP3681753A4 (en) 2017-09-13 2021-04-21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COMPARTMENT WITH TUBE-SHAPED PERIMETER WALL
CN111201155A (zh) 2017-10-04 2020-05-26 形状集团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托盘底板组件
CN107719331B (zh) * 2017-11-02 2021-05-25 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浮动对接装置、换电机器人、对接方法和复位方法
WO2019131951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収納ボックス給電構造
JP6873277B2 (ja) * 2017-12-28 2021-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収納ボックス給電構造
TWM562237U (zh) * 2018-03-01 2018-06-21 Kwang Yang Motor Co 電動車的電池結構
CN112055898A (zh) 2018-03-01 2020-12-08 形状集团 与车辆电池托盘集成的冷却系统
US11688910B2 (en) 2018-03-15 2023-06-27 Shape Corp. Vehicle battery tray having tub-based component
DE102018212574B3 (de) * 2018-07-27 2019-09-05 Robert Bosch Gmbh Haltesystem für einen Energiespeicher sowie Zweirad mit diesem Haltesystem
DE102020133319A1 (de) 2020-12-14 2022-06-15 Lear Corporation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er mit verjüngten Anschlussdurchgä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58C (zh) * 1992-03-04 1997-10-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车
US5558949A (en) * 1993-12-27 1996-09-2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box
JP4439456B2 (ja) 2005-03-24 2010-03-24 株式会社東芝 電池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US7838142B2 (en) * 2006-02-09 2010-11-23 Scheucher Karl F Scalable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JP4836721B2 (ja) 2006-09-08 2011-1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走行車
JP4521024B2 (ja) * 2007-11-14 2010-08-11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高構造物の補強工法における鉄筋組立方法、及び鉄筋組立用冶具
JP5373440B2 (ja) * 2008-04-10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装着機構
CN102139622B (zh) * 2011-03-01 2015-05-06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安装方法及装置
CN202068028U (zh) 2011-03-10 2011-12-07 南京普斯迪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箱换电接口浮动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999A (zh) * 2017-09-29 2020-05-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CN111163999B (zh) * 2017-09-29 2021-1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TWI752270B (zh) * 2017-09-29 2022-01-11 日商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的電池收納裝置
US11760433B2 (en) 2017-09-29 2023-09-19 Honda Motor Co., Ltd. Battery storage device of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93701B2 (en) 2015-07-28
CA2798348C (en) 2014-12-30
CA2798348A1 (en) 2013-08-20
JP2013169862A (ja) 2013-09-02
AU2012258440A8 (en) 2014-07-17
TWI519444B (zh) 2016-02-01
AU2012258440B2 (en) 2014-07-17
AU2012258440A1 (en) 2013-09-05
JP5794636B2 (ja) 2015-10-14
US20130216883A1 (en) 201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9444B (zh) 電動車輛用電源裝置之端子台
JP5894814B2 (ja)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
JP5999914B2 (ja)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
JP5912640B2 (ja)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
EP2626233B1 (en) Terminal base of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KR101590738B1 (ko) 전동 자전거의 전장품 배치 구조
EP2626232B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EP2626231A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JP2017043340A (ja) バッテリ装置の取付構造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JP5938249B2 (ja) 電動式鞍乗り型車両の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JPWO2017022342A1 (ja) 電動車両
JP2002326590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2013208947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