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6917A - 扣具 - Google Patents

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6917A
TW201316917A TW100139250A TW100139250A TW201316917A TW 201316917 A TW201316917 A TW 201316917A TW 100139250 A TW100139250 A TW 100139250A TW 100139250 A TW100139250 A TW 100139250A TW 201316917 A TW201316917 A TW 2013169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ositioning portion
latch
buckl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9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u-Cheng Ke
Original Assignee
Shan Hwan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 Hwan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 Hwan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39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1691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6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6917A/zh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由兩扣件對稱組成,該扣件係於一基座上併排豎接有一插頭、一插座;所述插頭具有相對之第一、三面,以及具有一匣室,此匣室更具有連通第一面之開口,且匣室安裝有一能朝開口方向伸縮之卡栓,該卡栓並受一份預設彈力作用,使其伸展的突出開口;至於插座則有相對之第一、三邊,該第一邊係與插頭第三面正對,並在插座外端面凹設有一套孔,而第三邊則貫設有一連通套孔之栓孔,該扣件之套孔能供另一扣件之插頭對應穿入,而該扣件之插頭則能供另一扣件之套孔組合,並強迫兩扣件之卡栓能被套孔壓縮,俾在與栓孔相對時,令卡栓能彈出的卡掣於栓孔與匣室中,據以使兩扣件能扣結成一體。

Description

扣具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以兩結構對稱扣件組合而成之扣具,更重要的是,該兩扣件在組合時具扣合強度高、使用壽命長之技術特徵。
我國公告M245802號新型專利案係提示一種高荷重强度之扣具,在參看該前案說明書後得知,其主要在傳統母扣件20內部另對稱設有兩卡接突部27,而公扣件10則在傳統兩彈性臂12內側另設有一具有導槽19、卡塊18之延伸面16,以使該公扣件10、母扣件20能以傳統結構作第一段扣結外,且令其導槽19能供卡接突部27通過,俾使該卡接突部27能與卡塊18作第二段扣結,以便藉由該雙重扣結而達到有效提高荷重强度之目的。
可是,此種具雙重扣結之扣具,其並無法改善傳統彈性臂12根部因承受反覆扣結、解扣動作而產生之疲勞斷裂情形,尤其在荷重增加後,其彈性臂12使用壽命更會大幅短,此乃扣具亟欲研究改善之所在。
再則,其公扣件10、母扣件20之結構,以及生產之模具,均具有極大之差異,導致在維修該模具,或者須置換公扣件10、母扣件20時,不具有通用性,相當不利於生產及使用端之整合。
有鑑於此,本發明者乃以多年的專業經驗與心得,經不斷構思、創研,乃研發出本發明。
本發明主要內容在於:提供一種扣具,其係由對稱之兩扣件組成,該扣件包括有;一基座;一插頭,其具有相對之第一面、第三面,該第一、三面係豎接於基座,此插頭中更設有一匣室,該匣室界定有一連通插頭第一面之開口;一卡栓,其係安裝於匣室,使之能朝開口方向伸縮,該卡栓並受一份預設彈力作用,使其伸展的突出開口;以及一插座,其具有相對之第一邊、第三邊,該第一、三邊之一端係豎接於基座,而另端則連接有外端面,該第一邊係與插頭第三面正對;插座於外端面凹設有一套孔,並於第三邊貫設有一連通套孔之栓孔,該扣件之套孔則能供另一扣件之插頭對應穿入,而該扣件之插頭則能供另一扣件之套孔組合,並強迫兩扣件之卡栓能被套孔壓縮,俾在與栓孔相對時,令卡栓能彈出的卡掣於栓孔與匣室中,據以使兩扣件能扣結成一體。
是以,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進步處:
1.本發明兩扣件在扣結或解扣時,係藉由卡栓沿匣室伸縮完成,如此便可去除傳統彈性臂根部之疲勞累積情形。
2.本發明兩扣件在承受荷重强度時,其卡栓會在匣室中形成「兩點支撐」,其受力面積係較傳統彈性臂根部「單點支撐」加倍,故而本發明可進一步的提昇扣結後之荷重强度。
3.本發明兩扣件之結構以及生產之模具,均為同一,所以在維修該模具,或者須置換兩扣件時,具有良好之通用性,使本發明相當利於生產及使用端之整合。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其他目的,玆附以較佳實施例之圖式詳細說明如後:煩請參閱圖一、二及三A,本發明扣具(B)係由結構對稱之兩扣件(B1)(B2)組成,該扣具(B1)(B2)包括有;一基座(10),其係於一缺口(11)中橋接有一帶桿(12),用以形成一可供繫帶穿掣之第一帶槽(13),另如圖所六所示,該基座(10)更可於缺口(11)中另外橋接有一具有多數凹痕(141)之摩擦桿(14),該摩擦桿(14)與帶桿(12)之間形成有第二帶槽(15),用以使繫帶能S形環繞於帶桿(12),令摩擦桿(14)之凹痕(141)能對繫帶剎車;一矩柱狀之插頭(20),其具有相接之第一面(21)、第二面(22),第二面(22)則另外連接有一與第一面(21)相對之第三面(23),該第一、三面(21)(23)底端之間則銜接有一與第二面(22)相對之第四面(24),該等四面(21)(22)(23)(24)一端係一體豎接於基座(10),此插頭(20)於第二面(22)凹設有一匣室(25),此匣室(25)更界定有一連通插頭(20)第一面(21)之開口(251),且在匣室(25)底面與插頭(20)第四面(24)之間定義出一底板(26),該底板(26)上延設有一柱狀之第一定位部(261),此第一定位部(261)頂端係低於插頭(20)第二面(22),以便在該第一定位部(261)頂端安裝一與插頭(20)第二面(22)切齊之蓋板(27),該蓋板(27)恰可封閉匣室(25)頂端,而蓋板(27)、第一定位部(261)另設有匹配之穿孔(271)、鉚孔(262),以提供一鉚釘(28)插掣該穿孔(271)而組固於鉚孔(262),用以將蓋板(27)固定,而該蓋板(27)與底板(26)位於開口(251)之側邊,其係形成由插頭(20)第一面(21)向內凹之陷入區(211),另外,該匣室(25)壁面另在對應第一定位部(261)的位置側凹有一簧孔(29);一彈簧(30),其係安裝於匣室(25)中,令彈簧(30)一端限位於簧孔(29)、另端則朝第一定位部(261)方向延伸;一卡栓(40),其具有一能滑配於匣室(25)中之滑塊(41)、一與第一定位部(261)匹配之長槽狀第二定位部(42)、一能進出陷入區(211)之頭座(43)、一供彈簧(30)另端連結之梢(44),據以使卡栓(40)頭座(43)能朝開口(251)方向伸縮,而卡栓(40)在受彈簧(30)預設彈力作用下,能使頭座(43)伸展的脫離陷入區(211),且令該第一、二定位部(261)(42)能限制卡栓(40)脫出匣室(25);以及一矩框狀之插座(50),其具有相接之第一邊(51)、第二邊(52),第二邊(52)則另外連接有一與第一邊(51)相對之第三邊(53),該第一、三邊(51)(53)底端之間更銜接有一與第二邊(52)相對之第四邊(54),該等四邊(51)(52)(53)(54)一端係一體豎接於基座(10),另端則連接有一外端面(55),令該第一邊(51)與插頭(20)第三面(23)正對,且在該第一邊(51)、第三面(23)之間形成一分隔槽(60);該插座(50)於外端面(55)凹設有一套孔(56),此套孔(56)與第一邊(51)之間形成有第一壁厚(510)、另與第三邊(53)之間形成有第三壁厚(530),其於第三壁厚(530)貫設有一栓孔(531),且在第二、四邊(52)(54)形成有一與栓孔(531)連通之凹入區(57),使卡栓(40)頭座(43)在脫離陷入區(211)後能對合於此凹入區(57),並控制該第一壁厚(510)<分隔槽(60)。
請配合圖一、三A、三B、三C觀之,當吾人操作一扣件(B1)與反置之另一扣件(B2)扣結時,其令一扣件(B1)之套孔(56)、分隔槽(60)恰供另一扣件(B2)之插頭(20)、第一壁厚(510)對應穿入,而該扣件(B1)之插頭(20)則能供另一扣件(B2)之套孔(56)組合,並強迫兩扣件(B1)(B2)之卡栓(40)之頭座(43)能被套孔(56)壓縮而收納於陷入區(211),以便在頭座(43)與栓孔(531)相對時,令彈簧(30)能作用卡栓(40),使卡栓(40)能彈出的卡掣於栓孔(531)與匣室(25)中,如圖四所示,據以使兩扣件(B1)(B2)能扣結成一體。
吾人如欲將圖四之兩扣件(B1)(B2)解扣,如同傳統操作般,只須以拇指和食指同步壓合兩卡栓(40)之頭座(43),使該兩卡栓(40)內縮的脫出栓孔(531)之限制,然後藉由拉動該兩扣件(B1)(B2)朝相反的方向離開,即可完成解扣之動作。
是以,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技術特徵:
一、本發明兩扣件(B1)(B2)在扣結或解扣時,其動作係與傳統相同,但是,本發明卡栓(40)係沿匣室(25)的伸縮因應,如此便能去除傳統彈性臂根部之疲勞累積情形,進而使本發明具有延長使用壽命之特點。
二、本發明兩扣件(B1)(B2)在扣結後而承受荷重强度時,如圖三C所示,其卡栓(40)自然會翹動在匣室(25)之第一定位部(261)形成第一支點(F1)、近開口(251)之側壁形成第二支點(F2),使之具有「兩點支撐」作用,令該卡栓(40)整個截面積能均勻的承受應力,此「兩點支撐」所形成之受力面積係較傳統彈性臂根部「單點支撐」加倍,故而本發明卡栓(40)、匣室(25)之扣結配合可以更進一步的提昇兩扣件(B1)(B2)之荷重强度。此外,即便節略該第一定位部(261),此卡栓(40)仍可「兩點支撐」於匣室(25),因為卡栓(40)係伸縮的滑配於匣室(25)中,其只要一受力,其滑塊(41)便會與匣室(25)產生干涉或卡掣之情形。
三、本發明兩扣件(B1)(B2)之結構以及生產之模具,均為同一,所以在維修該模具,或者須置換兩扣件(B1)(B2)時,具有良好之通用性,使本發明相當利於生產及使用端之整合。
煩請參看圖五及六,該二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彈簧(30)只須能頂動卡栓(40),使卡栓(40)隨時保持於突出開口(251)之最大伸展量,且在壓動該卡栓(40)之頭座(43)時,該彈簧(30)能被壓縮的蓄積彈力即可,在此前提下,該彈簧(30)兩端如何被定位、形狀如何,其並非本發明之重點,故而如圖五係揭示圖二之梢(44)是可以被節略、圖六則是揭示本發明可以節略圖二簧孔(29),而圖六則進一步說明圖一圈狀之彈簧(30)是可以為片狀或其它形式之彈簧(30)所取代;此外,本發明亦可透過彈簧(30)一端固接卡栓(40),用以限制卡栓(40)脫出匣室(25),如此便可省略圖一第一、二定位部(261)(42)之設置。
請參看圖七,其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該實施例說明圖一之第一定位部(261)可以一體成型於蓋板(27)之底面,至於蓋板(27)則是對合於插頭(20)第二面(22),使之能封閉匣室(25)頂端,且設有相匹配之通孔(272)、螺孔(221),用以提供螺栓(281)能將該蓋板(27)鎖固於插頭(20)第二面(22),此實施例係與圖一等效。
請參看圖八,其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該實施例說明蓋板(27)是對合於插頭(20)第二面(22),使之能封閉匣室(25)頂端,且設有相匹配之通孔(272)、螺孔(221),用以提供螺栓(281)能將該蓋板(27)鎖固於插頭(20)第二面(22),而第一定位部(261)則是設於匣室(25)開口(251)兩側,用以頸縮開口(251)之寬度,使之能引導卡栓(40)之滑塊(41)滑配,而此卡栓(40)之第二定位部(42)則是呈翼狀的突出滑塊(41)內端兩側,且能與第一定位部(261)相對,該第一、二定位部(261)(42)之配置,亦可達成限制卡栓(40)脫出匣室(25)之功能,故而係與圖一等效無誤。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為一高度之創作,應符專利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B)...扣具
(B1)(B2)...扣具
(F1)(F2)...支點
(10)...基座
(11)...缺口
(12)...帶桿
(13)...第一帶槽
(14)...摩擦桿
(141)...凹痕
(15)...第二帶槽
(20)...插頭
(21)...第一面
(211)...陷入區
(22)...第二面
(221)...螺孔
(23)...第三面
(24)...第四面
(25)...匣室
(251)...開口
(26)...底板
(261)...第一定位部
(262)...鉚孔
(27)...蓋板
(271)...穿孔
(272)...通孔
(28)...鉚釘
(281)...螺栓
(29)...簧孔
(30)...彈簧
(40)...卡栓
(41)...滑塊
(42)...第二定位部
(43)...頭座
(44)...梢
(50)...插座
(51)...第一邊
(510)...第一壁厚
(52)...第二邊
(53)...第三邊
(530)...第三壁厚
(531)...栓孔
(54)...第四邊
(55)...外端面
(56)...套孔
(57)...凹入區
(60)...分隔槽
圖一、二係本發明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三A、三B、三C係本發明兩扣件欲扣結之動作示意圖。
圖四係本發明兩扣件扣結後之外觀示意圖。
圖五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示意圖。
圖六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示意圖。
圖七係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示意圖。
圖八係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示意圖。
(B)...扣具
(B1)(B2)...扣具
(10)...基座
(12)...帶桿
(13)...第一帶槽
(20)...插頭
(21)...第一面
(211)...陷入區
(23)...第三面
(25)...匣室
(251)...開口
(29)...簧孔
(30)...彈簧
(40)...卡栓
(41)...滑塊
(42)...第二定位部
(43)...頭座
(44)...梢
(50)...插座
(51)...第一邊
(510)...第一壁厚
(53)...第三邊
(530)...第三壁厚
(531)...栓孔
(55)...外端面
(56)...套孔
(57)...凹入區
(60)...分隔槽

Claims (10)

  1. 一種扣具,其係由對稱之兩扣件組成,該扣件包括有;一基座;一插頭,其具有相對之第一面、第三面,該第一、三面係豎接於基座,此插頭中更設有一匣室,該匣室界定有一連通插頭第一面之開口;一卡栓,其係安裝於匣室,使之能朝開口方向伸縮,該卡栓並受一份預設彈力作用,使其伸展的突出開口;以及一插座,其具有相對之第一邊、第三邊,該第一、三邊之一端係豎接於基座,而另端則連接有外端面,第一邊係與插頭第三面正對;插座於外端面凹設有一套孔,並於第三邊貫設有一連通套孔之栓孔,該扣件之套孔則能供另一扣件之插頭對應穿入,而該扣件之插頭則能供另一扣件之套孔組合,並強迫兩扣件之卡栓能被套孔壓縮,俾在與栓孔相對時,令卡栓能彈出的卡掣於栓孔與匣室中,據以使兩扣件能扣結成一體。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扣具,其第一邊、第三面之間形成有分隔槽;而套孔與第一邊之間形成有第一壁厚、另與第三邊之間形成有第三壁厚,其栓孔是貫設於第三壁厚,且控制第一壁厚<分隔槽。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扣具,其插頭係呈矩柱狀,而具有相接之第一面、第二面,第二面則另外連接有一與第一面相對之第三面,該第一、三面底端之間則銜接有一與第二面相對之第四面,該第一、二、三及四面之一端係一體豎接於基座;該插座係呈矩框狀,而具有相接之第一邊、第二邊,第二邊則另外連接有一與第一邊相對之第三邊,該第一、三邊底端之間更銜接有一與第二邊相對之第四邊,該第一、二、三、四邊之一端係一體豎接於基座,另端則連接有外端面。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扣具,其匣室係凹設於插頭第二面,且在匣室底面與插頭第四面之間定義出一底板,並以一蓋板封閉該匣室頂端,該蓋板與底板位於開口之位置,係形成由插頭第一面向內凹之陷入區,而卡栓則具有一能進出陷入區之頭座,至於插座則在第二、四邊則貫通有一與栓孔連通之凹入區,卡栓在受彈簧頂推作用下,能使頭座伸展的脫離陷入區而對合於此凹入區。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扣具,其蓋板是對合於插頭第二面,使之能封閉匣室頂端,且設有相匹配之通孔、螺孔,用以提供螺栓能將該蓋板鎖固於插頭第二面。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扣具,其底板上延設有柱狀之第一定位部,此第一定位部頂端係低於插頭第二面,以便在該第一定位部頂端安裝一與插頭第二面切齊之蓋板,至於卡栓之第二定位部則是呈槽狀的與第一定位部匹配。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扣具,其插頭於匣室中設有第一定位部,而卡栓則具有一能滑配於匣室中之滑塊,以及設有能與第一定位部匹配之第二定位部,令該第一、二定位部能限制卡栓脫出匣室。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扣具,其第一定位部係呈柱狀的設置於匣室中,至於卡栓之第二定位部則是呈槽狀的與第一定位部匹配。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扣具,其第一定位部是對稱的設於匣室開口兩側,用以頸縮開口之寬度,使之能提供滑塊滑配,至於第二定位部則是呈翼狀的突出於滑塊內端兩側,且與第一定位部相對。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扣具,其基座具有一缺口,並在該缺口中橋接有一帶桿,用以形成一可供繫帶穿過之第一帶槽,該缺口中另橋接有一具有多數凹痕之摩擦桿,該摩擦桿與帶桿之間形成有第二帶槽。
TW100139250A 2011-10-28 2011-10-28 扣具 TW2013169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9250A TW201316917A (zh) 2011-10-28 2011-10-28 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9250A TW201316917A (zh) 2011-10-28 2011-10-28 扣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6917A true TW201316917A (zh) 2013-05-01

Family

ID=4887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9250A TW201316917A (zh) 2011-10-28 2011-10-28 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169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3432A (zh) * 2019-04-04 2019-07-02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CN109953432B (zh) * 2019-04-04 2024-06-07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3432A (zh) * 2019-04-04 2019-07-02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CN109953432B (zh) * 2019-04-04 2024-06-07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2409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US9655412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US20140082896A1 (en) Enhanced slider
CN204351211U (zh) 具有多个破孔特征的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US7289310B1 (en) Adjustable static current discharging bracelet
TWI480008B (zh) 具有內表面凹陷特徵的帽蓋結構及拉鍊頭組合結構
RU2557747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сшивающ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TWI558518B (zh) 複合式釘針匣機構
TW201328494A (zh) 固定裝置
TW201316917A (zh) 扣具
TWM595910U (zh) 拉帶解鎖結構及電性連接結構
TWM474533U (zh) 供防墜器使用之連接裝置
TWM430741U (en) Fastener
CN212626299U (zh) 一种往复导轨组件、插头结构及多国旅行转换器
CN105650066B (zh) 一种新型弹性紧固装置
TWI480011B (zh) Sliding seat positioning device for drawer slide
CN220037194U (zh) 一种卡扣装置
CN211549152U (zh) 一种弹簧的装配结构
CN219613224U (zh) 一种拉扣
CN219537637U (zh) 绳带连接扣
CN213103862U (zh) 用于家具的板类安装纠直器
CN214432303U (zh) 一种拉链结构
CN215942868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按压回弹式工具盒
CN220236207U (zh) 一种新型按压绳扣
CN201702753U (zh) 一种省力型钉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