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3432B -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 Google Patents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3432B
CN109953432B CN201910268622.5A CN201910268622A CN109953432B CN 109953432 B CN109953432 B CN 109953432B CN 201910268622 A CN201910268622 A CN 201910268622A CN 109953432 B CN109953432 B CN 109953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piece
buckling
bas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86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3432A (zh
Inventor
苏簪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86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3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3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3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3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3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其包括有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可供弹性插接片插接的插接槽,且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高于通槽的最高槽壁的翘起端;借助上述结构,本发明扣具结构具有双重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使用更灵活且安全性好;且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而且,组合扣具将多个扣具组合扣合在一起可将多条绳带集中扣合在一起,多条绳带环形分布在扣具外环,扣具部位受力均匀,使用更灵活方便且结构更简单。

Description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使用灵活且安全性更好的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绳带的使用相当普遍,因为绳带易于捆绑及松懈的特性,被应用于各种物品的束缚、紧固,且绳带更广泛使用在服饰、鞋子、帽子或提包、背包、提袋或宠物用牵引绳带等物品上,并通过绳带上结合扣具的应用方式,只要通过按压扣具,即可轻易达到使绳带嵌扣结合或解扣松脱的效果,更可方便绳带的拉伸、调节,也可衬托绳带的美观、质感,也造成各种型式的绳带扣具大量问世,并被应用在各种物品的绳带上。
现有扣具的公扣和母扣的扣合结构虽然是利用两个对称的弹性片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勾扣在两扣槽上,但只形成一种扣合结构;由于扣槽都呈开口状,当其中一侧的弹性片和扣槽脱开不勾扣在一起时,扣具倾斜,另外一侧的弹性片和扣槽自然而然也会脱开不勾扣在一起;因此,当无意中按压到其中一侧弹性片时,弹性片脱离扣槽勾扣,另一侧也松开,扣具就无法将两系带连接在一起,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现有的安全带扣在集结三条绳带或多于三条绳带时,结构比较复杂,且经常出现绳带集结杂乱或扣具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使用不方便且舒适性不好;而且每条绳带利用一个扣合结构与其他绳带扣合在一起,当无意中按压到其中一个扣合结构时,对应的绳带就会解扣,安全带功能就散失,存在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扣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具,具有双重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使用更灵活且安全性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扣具,包括有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可供弹性插接片插接的插接槽,且所述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所述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高于通槽的最高槽壁的翘起端。
所述翘起端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是由弹性插接片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
所述通槽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的两端的圆形槽。
所述弹性插接片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向连接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与基座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内的圆环,所述弹性插接片位于圆环内且在连接端延伸有一与圆环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端远离基座,所述翘起端靠近基座。
所述圆环和弹性插接片呈同心圆设置。
所述弹性插接片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的顶面。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平行设置。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位于连接端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位于翘起端一侧的厚度。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分别在远离基座一端形成圆弧边缘。
所述第一扣具、第二扣具与基座的连接边为圆弧边。
所述下翼片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
所述第一扣具和第二扣具对称延伸且并排设置于基座的同一侧。
所述基座在第一扣具、第二扣具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扣合扣具,不仅在相互扣合时形成两组单独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且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
一种双扣合扣具,由两相同扣具相对扣合或解扣组成,每一所述扣具具有基座、及对称延伸且并排设置于基座的同一侧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可供弹性插接片插接的插接槽,且所述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所述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高于通槽的最高槽壁的翘起端;两扣具相对扣合时,其中一扣具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与另一扣具的第二扣部、第一扣部分别扣合。
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沿垂直于基座方向延伸。
所述翘起端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是由弹性插接片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
所述通槽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的两端的圆形槽。
所述弹性插接片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向连接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与基座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内的圆环,所述弹性插接片位于圆环内且在连接端延伸有一与圆环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端远离基座,所述翘起端靠近基座。
所述圆环和弹性插接片呈同心圆设置。
所述弹性插接片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的顶面。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平行设置。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位于连接端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位于翘起端一侧的厚度。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分别在远离基座一端形成圆弧边缘。
所述第一扣具、第二扣具与基座的连接边为圆弧边。
所述下翼片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
所述基座在第一扣具、第二扣具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扣具,多个扣具组合扣合在一起可将多条绳带集中扣合在一起,多条绳带环形分布在扣具外环,扣具部位受力均匀,使用更灵活方便且结构更简单;且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
一种组合扣具,由至少三个相同扣具首尾相连环形扣合或解扣组成,每一所述扣具具有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形成供弹性插接片插接扣合的插接槽;扣具扣合时,第一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二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第二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三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一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形成首尾相连环形扣合结构。
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对称设置于基座。
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并排设置于基座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沿垂直于基座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所述插接槽,且所述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所述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卡掣于通槽的槽壁的翘起端。
所述翘起端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是由弹性插接片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
所述通槽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的两端的圆形槽。
所述弹性插接片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向连接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平行设置。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位于连接端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位于翘起端一侧的厚度。
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分别在远离基座一端形成圆弧边缘。
所述下翼片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
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与基座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内的圆环,所述弹性插接片位于圆环内且在连接端延伸有一与圆环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端远离基座,所述翘起端靠近基座。
所述圆环和弹性插接片呈同心圆设置。
所述弹性插接片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的顶面。
所述第一扣具、第二扣具与基座的连接边为圆弧边。
所述基座在第一扣具、第二扣具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扣具结构在基座上设置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当采用两个相同的扣具相对扣合或解扣应用时,每一扣具都形成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其中一个扣具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分别和另一扣具的第二扣部、第一扣部相互扣合,形成两组单独的扣合结构,使得扣具具有双重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使用更灵活且安全性好;而且,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限制了弹性插接片上下、左右倾斜,可避免翘起部脱离通槽的限制,进而避免第一扣部脱离第二扣部;则,不管其中一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是处于扣合状态还是解扣状态,都不会影响到另外一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的扣合状态,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
本发明组合扣具是采用至少三个相同的扣具相对扣合或解扣组成的,每一扣具都形成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当扣具扣合时,第一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二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第二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三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一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形成首尾相连环形扣合结构;多个扣具组合呈环形扣合在一起,可将多条绳带集中扣合在一起,多条绳带环形分布在扣具外环,扣具部位受力均匀,使用更灵活方便且结构更简单;而且,每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组成单独的扣合结构,单个扣具具有两个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当其中一个扣合结构解扣时,还有另一个扣合结构,避免该扣具的绳带直接脱离散失安全带功能;当扣具需要全部解扣时,需要将每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分别解扣,之后才能将所有扣具分开;不管其中一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是处于扣合状态还是解扣状态,都不会影响到其他几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的扣合状态,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扣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扣具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双扣具扣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双扣具解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双扣具扣合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三扣具扣合的正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四扣具扣合的正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扣具1 基座11
第一扣部2 第二扣部3
弹性插接片21 上翼片31
下翼片32 插接槽33
通槽311 连接端211
翘起端212 第一倾斜面213
第二倾斜面214 圆环22
连接部221 球面部321
穿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扣具,包括有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可供弹性插接片插接的插接槽,且所述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所述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高于通槽的最高槽壁的翘起端。
本发明扣具结构在基座11上设置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当采用两个相同的扣具1相对扣合或解扣应用时,每一扣具1都形成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其中一个扣具1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分别和另一扣具1的第二扣部3、第一扣部2相互扣合,形成两组单独的扣合结构,可形成两个扣合结构;使得扣具具有双重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使用更灵活且安全性好;而且,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限制了弹性插接片21上下、左右倾斜,可避免翘起部脱离通槽311的限制,进而避免第一扣部2脱离第二扣部3;则,不管其中一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是处于扣合状态还是解扣状态,都不会影响到另外一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的扣合状态,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
当采用至少三个相同的扣具1相对扣合或解扣组成的,每一扣具1都形成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当扣具扣合时,扣具扣合时,第一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二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第二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三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一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形成首尾相连环形扣合结构;多个扣具1组合呈环形扣合在一起,可将多条绳带集中扣合在一起,多条绳带环形分布在扣具1外环,扣具1部位受力均匀,使用更灵活方便且结构更简单;而且,每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组成单独的扣合结构,单个扣具1具有两个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当其中一个扣合结构解扣时,还有另一个扣合结构,避免该扣具的绳带直接脱离散失安全带功能;当扣具需要全部解扣时,需要将每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分别解扣,之后才能将所有扣具分开;不管其中一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是处于扣合状态还是解扣状态,都不会影响到其他几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的扣合状态,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
本发明的所述翘起端212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213,所述第一倾斜面213是由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所述第一倾斜面213可形成卡掣在通槽311的槽壁上的斜面,使得翘起端212和通槽311的扣合结构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通槽311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21的两端的圆形槽;当其中一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扣合时,两扣具1可借助圆形槽的通槽311以弹性插接片21的中心为轴相互转动,可实现两扣具1扣合转动连接,使用更灵活。
本发明的所述弹性插接片21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212向连接端211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214;所述连接端211到翘起端212呈平滑倾斜的斜面,插置于插接槽33时更平稳顺畅。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扣部2具有与基座11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33内的圆环22,所述弹性插接片21位于圆环22内且在连接端211延伸有一与圆环22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221;所述圆环22与基座11的连接面积大,结构更牢固;且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连接端211与圆环22连接,在按压翘起端212时,弹性插接片21以连接端211为支点可上下弹性运动,方便翘起端212脱离通槽限制,进而第一扣部2与第二扣部3解扣。
本发明的所述连接端211远离基座11,所述翘起端212靠近基座11;因此远离基座11一端的弹性插接片21的高度比较低,而靠近基座11一端的弹性插接片21的高度比较高;当弹性插接片21插入插接槽33时,是由高度比较低一端的连接端211先插入,而高度比较高一端的翘起端212后插入,使得弹性插接片21顺畅地插置于插接槽22内,扣合结构更方便;且扣合后,翘起端212抵靠在通槽311的槽壁,可防止弹性插接片21脱出插接槽33,扣合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圆环22和弹性插接片21呈同心圆设置;当弹性插接片21和圆环22同时插接于插接槽33时,所述圆环22的圆弧形边缘可方便插入插接槽33,而且不管是从哪个方向插入插接槽33都不影响弹性插接片21和通槽311的配合结构,扣合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22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22的顶面。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平行设置;可将弹性插接片21平行限制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避免弹性插接片21倾斜脱离通槽311的限制,而出现解扣状态,影响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2位于连接端211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2位于翘起端212一侧的厚度;扣具扣合之前,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连接端211小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方便顺畅地插入插接槽33,而扣合之后,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翘起端212大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翘起端212凸伸于通槽311内,可牢固卡掣于通槽311的槽壁上,扣合效果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分别在远离基座11一端形成圆弧边缘,边缘更平滑;且所述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与基座11的连接边为圆弧边;在扣合一组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时,圆弧边缘和圆弧边配合可使得两扣具1转动更顺畅。
本发明的所述下翼片32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321,当扣具需要解扣时,手部按压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和下翼片32的球面部321,可轻松将第一扣部2脱离第二扣部3,所述球面部321方便使用者按压操作。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扣具2和第二扣具3对称延伸且并排设置于基座11的同一侧;其中扣具1扣合时,扣具扣合位置与绳带处于相对位置,扣具受力更均衡;且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沿垂直于基座11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都垂直于基座11,当两扣具1相互正对扣合时,结构更牢固紧凑。
本发明的所述基座11在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12;所述穿槽12方便绳带穿设固定。
请参阅图5至图8,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双扣合扣具,由两相同扣具1相对扣合或解扣组成,每一所述扣具1具有基座11、及对称延伸且并排设置于基座11的同一侧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所述第一扣部2具有一弹性插接片21;所述第二扣部3具有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可供弹性插接片21插接的插接槽33,且所述上翼片31设置有贯穿上翼片31上下的通槽311;所述弹性插接片21具有与基座11连接的连接端211和向上翘起且高于通槽311的最高槽壁的翘起端212;两扣具1相对扣合时,其中一扣具1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与另一扣具1的第二扣部3、第一扣部2分别扣合。
本发明双扣合扣具是采用两个相同的扣具1相对扣合或解扣组成的,每一扣具1都形成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其中一个扣具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分别和另一扣具1的第二扣部3、第一扣部2相互扣合,形成两组单独的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而且,所述上翼片1和下翼片2限制了弹性插接片21上下、左右倾斜,可避免翘起部212脱离通槽311的限制,进而避免第一扣部2脱离第二扣部3;则,不管其中一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是处于扣合状态还是解扣状态,都不会影响到另外一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的扣合状态,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即每条绳带都有两个单独扣合结构,当其中一组扣合结构脱扣时,还有另一个扣合结构,避免绳带直接分离而散失安全带作用。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沿垂直于基座11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都垂直于基座11,当两扣具1相互正对扣合时,结构更牢固紧凑。
本发明的所述翘起端212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213,所述第一倾斜面213是由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所述第一倾斜面213可形成卡掣在通槽311的槽壁上的斜面,使得翘起端212和通槽311的扣合结构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通槽311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21的两端的圆形槽;当其中一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扣合时,两扣具1可借助圆形槽的通槽311以弹性插接片21的中心为轴相互转动,可实现两扣具1扣合转动连接,使用更灵活。
本发明的所述弹性插接片21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212向连接端211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214;所述连接端211到翘起端212呈平滑倾斜的斜面,插置于插接槽33时更平稳顺畅。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扣部2具有与基座11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33内的圆环22,所述弹性插接片21位于圆环22内且在连接端211延伸有一与圆环22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221;所述圆环22与基座11的连接面积大,结构更牢固;且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连接端211与圆环22连接,在按压翘起端212时,弹性插接片21以连接端211为支点可上下弹性运动,方便翘起端212脱离通槽限制,进而第一扣部2与第二扣部3解扣。
本发明的所述连接端211远离基座11,所述翘起端212靠近基座11;因此远离基座11一端的弹性插接片21的高度比较低,而靠近基座11一端的弹性插接片21的高度比较高;当弹性插接片21插入插接槽33时,是由高度比较低一端的连接端211先插入,而高度比较高一端的翘起端212后插入,使得弹性插接片21顺畅地插置于插接槽22内,扣合结构更方便;且扣合后,翘起端212抵靠在通槽311的槽壁,可防止弹性插接片21脱出插接槽33,扣合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圆环22和弹性插接片21呈同心圆设置;当弹性插接片21和圆环22同时插接于插接槽33时,所述圆环22的圆弧形边缘可方便插入插接槽33,而且不管是从哪个方向插入插接槽33都不影响弹性插接片21和通槽311的配合结构,扣合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22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22的顶面。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平行设置;可将弹性插接片21平行限制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避免弹性插接片21倾斜脱离通槽311的限制,而出现解扣状态,影响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2位于连接端211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2位于翘起端212一侧的厚度;扣具扣合之前,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连接端211小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方便顺畅地插入插接槽33,而扣合之后,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翘起端212大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翘起端212凸伸于通槽311内,可牢固卡掣于通槽311的槽壁上,扣合效果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分别在远离基座11一端形成圆弧边缘,边缘更平滑;且所述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与基座11的连接边为圆弧边;在扣合一组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时,圆弧边缘和圆弧边配合可使得两扣具1转动更顺畅。
本发明的所述下翼片32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321,当扣具需要解扣时,手部按压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和下翼片32的球面部321,可轻松将第一扣部2脱离第二扣部3,所述球面部321方便使用者按压操作。
本发明的所述基座11在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12;所述穿槽12方便绳带穿设固定。
请参阅图9至图11,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组合扣具,由至少三个相同扣具1首尾相连环形扣合或解扣组成,每一所述扣具1具有基座11、及设置于基座11上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所述第一扣部2具有一弹性插接片21;所述第二扣部3形成供弹性插接片21插接扣合的插接槽33;扣具扣合时,第一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二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第二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三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一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形成首尾相连环形扣合结构。
本发明组合扣具是采用至少三个相同的扣具1相对扣合或解扣组成的,每一扣具1都形成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当扣具扣合时,扣具扣合时,第一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二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第二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三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扣具1的第一扣部2与第一扣具1的第二扣部3扣合,形成首尾相连环形扣合结构;多个扣具1组合呈环形扣合在一起,可将多条绳带集中扣合在一起,多条绳带环形分布在扣具1外环,扣具1部位受力均匀,使用更灵活方便且结构更简单;而且,每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组成单独的扣合结构,单个扣具1具有两个扣合结构,扣合更牢固,当其中一个扣合结构解扣时,还有另一个扣合结构,避免该扣具的绳带直接脱离散失安全带功能;当扣具需要全部解扣时,需要将每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分别解扣,之后才能将所有扣具分开;不管其中一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是处于扣合状态还是解扣状态,都不会影响到其他几组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的扣合状态,每组扣合结构可单独使用互不影响,安全性更好。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对称设置于基座11;其中一扣具1与相邻两扣具1扣合时,对称设置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可对称扣合相邻两两扣具1的第二扣部3、第一扣部2,扣具受力更均衡。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并排设置于基座11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沿垂直于基座11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扣部2、第二扣部3都垂直于基座11,当扣具1相互扣合时,结构更牢固紧凑。
本发明的所述第二扣部3具有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所述插接槽33,且所述上翼片31设置有贯穿上翼片31上下的通槽311;所述弹性插接片21具有与基座11连接的连接端211和向上翘起且卡掣于通槽311的槽壁的翘起端212;所述上翼片1和下翼片2限制了弹性插接片21上下、左右倾斜,可避免翘起部212脱离通槽311的限制,进而避免第一扣部2脱离第二扣部3,扣合结构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翘起端212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213,所述第一倾斜面213是由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所述第一倾斜面213可形成卡掣在通槽311的槽壁上的斜面,使得翘起端212和通槽311的扣合结构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通槽311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21的两端的圆形槽;当其中一组第一扣部2和第二扣部3扣合时,相邻两扣具1可借助圆形槽的通槽311以弹性插接片21的中心为轴相互转动,可实现两扣具1扣合转动连接,使用更灵活。
本发明的所述弹性插接片21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212向连接端211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214;所述连接端211到翘起端212呈平滑倾斜的斜面,插置于插接槽33时更平稳顺畅。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平行设置;可将弹性插接片21平行限制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避免弹性插接片21倾斜脱离通槽311的限制,而出现解扣状态,影响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2位于连接端211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2位于翘起端212一侧的厚度;扣具扣合之前,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连接端211小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方便顺畅地插入插接槽33,而扣合之后,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翘起端212大于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之间的间距,翘起端212凸伸于通槽311内,可牢固卡掣于通槽311的槽壁上,扣合效果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上翼片31和下翼片32分别在远离基座11一端形成圆弧边缘,边缘更平滑;且所述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与基座11的连接边为圆弧边;在扣合一组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时,圆弧边缘和圆弧边配合可使得两扣具1转动更顺畅。
本发明的所述下翼片32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321,当扣具需要解扣时,手部按压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和下翼片32的球面部321,可轻松将第一扣部2脱离第二扣部3,所述球面部321方便使用者按压操作。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扣部2具有与基座11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33内的圆环22,所述弹性插接片21位于圆环22内且在连接端211延伸有一与圆环22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221;所述圆环22与基座11的连接面积大,结构更牢固;且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连接端211与圆环22连接,在按压翘起端212时,弹性插接片21以连接端211为支点可上下弹性运动,方便翘起端212脱离通槽限制,进而第一扣部2与第二扣部3解扣。
本发明的所述连接端211远离基座11,所述翘起端212靠近基座11;因此远离基座11一端的弹性插接片21的高度比较低,而靠近基座11一端的弹性插接片21的高度比较高;当弹性插接片21插入插接槽33时,是由高度比较低一端的连接端211先插入,而高度比较高一端的翘起端212后插入,使得弹性插接片21顺畅地插置于插接槽22内,扣合结构更方便;且扣合后,翘起端212抵靠在通槽311的槽壁,可防止弹性插接片21脱出插接槽33,扣合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圆环22和弹性插接片21呈同心圆设置;当弹性插接片21和圆环22同时插接于插接槽33时,所述圆环22的圆弧形边缘可方便插入插接槽33,而且不管是从哪个方向插入插接槽33都不影响弹性插接片21和通槽311的配合结构,扣合更牢固。
本发明的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22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21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22的顶面。
本发明的所述基座11在第一扣具2、第二扣具3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12;所述穿槽12方便绳带穿设固定。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41)

1.一种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可供弹性插接片插接的插接槽,且所述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所述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卡掣于通槽的槽壁的翘起端;所述翘起端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是由弹性插接片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所述通槽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的两端的圆形槽;扣具进行扣合时,同一个扣具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和另外一个或两个扣具的第二扣部、第一扣部分别扣合,形成双扣合使用状态;或者,其中一扣具的第一扣部和另一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形成单扣合使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接片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向连接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与基座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内的圆环,所述弹性插接片位于圆环内且在连接端延伸有一与圆环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远离基座,所述翘起端靠近基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和弹性插接片呈同心圆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接片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的顶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平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位于连接端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位于翘起端一侧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分别在远离基座一端形成圆弧边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扣具、第二扣具与基座的连接边为圆弧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片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扣具和第二扣具对称延伸且并排设置于基座的同一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第一扣具、第二扣具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
14.一种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由两相同扣具相对扣合或解扣组成,每一所述扣具具有基座、及对称延伸且并排设置于基座的同一侧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可供弹性插接片插接的插接槽,且所述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所述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高于通槽的最高槽壁的翘起端;所述翘起端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是由弹性插接片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所述通槽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的两端的圆形槽;两扣具相对扣合时,其中一扣具的第一扣部、第二扣部与另一扣具的第二扣部、第一扣部分别扣合,形成双扣合结构使用状态;或者,其中一扣具的第一扣部和另一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形成单扣合结构使用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沿垂直于基座方向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接片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向连接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与基座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内的圆环,所述弹性插接片位于圆环内且在连接端延伸有一与圆环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远离基座,所述翘起端靠近基座。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和弹性插接片呈同心圆设置。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接片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的顶面。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平行设置。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位于连接端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位于翘起端一侧的厚度。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分别在远离基座一端形成圆弧边缘。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扣具、第二扣具与基座的连接边为圆弧边。
25.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片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
26.如权利要求14所述双扣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第一扣具、第二扣具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
27.一种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三个相同扣具首尾相连环形扣合或解扣组成,每一所述扣具具有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扣部和第二扣部;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一弹性插接片;所述第二扣部形成供弹性插接片插接扣合的插接槽;所述第二扣部具有上翼片和下翼片,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具有上下间距形成所述插接槽,且所述上翼片设置有贯穿上翼片上下的通槽;所述弹性插接片具有与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和向上翘起且卡掣于通槽的槽壁的翘起端;所述翘起端的端面形成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是由弹性插接片的顶面向底面且由外缘向中心倾斜;所述通槽为环绕于弹性插接片的两端的圆形槽;扣具扣合时,第一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二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第二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三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扣具的第一扣部与第一扣具的第二扣部扣合,形成首尾相连环形扣合结构。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对称设置于基座。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并排设置于基座的同一侧。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第二扣部沿垂直于基座方向延伸。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接片呈圆台状,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是呈由翘起端向连接端且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平行设置。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扣具位于连接端一侧的厚度,且小于第一扣具位于翘起端一侧的厚度。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分别在远离基座一端形成圆弧边缘。
35.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片的顶面呈一平面,且底面成型有一向上凹陷的球面部。
36.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部具有与基座连接且可插接于插接槽内的圆环,所述弹性插接片位于圆环内且在连接端延伸有一与圆环的内环连接的连接部。
37.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远离基座,所述翘起端靠近基座。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和弹性插接片呈同心圆设置。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接片的底面高于所述圆环的底面,所述弹性插接片的顶面高于所述圆环的顶面。
4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具、第二扣具与基座的连接边为圆弧边。
4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第一扣具、第二扣具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供绳带穿置的穿槽。
CN201910268622.5A 2019-04-04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Active CN109953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8622.5A CN109953432B (zh) 2019-04-04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8622.5A CN109953432B (zh) 2019-04-04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3432A CN109953432A (zh) 2019-07-02
CN109953432B true CN109953432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2376Y (zh) * 2002-05-14 2003-05-28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
TWM261057U (en) * 2004-08-18 2005-04-11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Swing buckle
TW200808167A (en) * 2006-08-09 2008-02-16 Taiwan Tarky Products Inc Safety belt-buckle for pets
CN101406336A (zh) * 2007-10-10 2009-04-15 卡塔威泰克艾有限公司 带扣系统
TW201316917A (zh) * 2011-10-28 2013-05-01 Shan Hwan Entpr Co Ltd 扣具
CN203040394U (zh) * 2012-12-05 2013-07-10 户泽政志 宠物系带安全扣
CN103273902A (zh) * 2013-05-21 2013-09-0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汽车安全带、汽车座椅及具有该汽车座椅的汽车
CN204869660U (zh) * 2015-08-25 2015-12-16 东莞泰欣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可拼接的塑胶圆环
CN205597307U (zh) * 2016-03-17 2016-09-28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的改良结构
CN206871023U (zh) * 2017-05-05 2018-01-12 华安立高文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婴儿安全带组件及婴儿安全带扣
CN207653696U (zh) * 2017-11-27 2018-07-27 东莞安姆科扣具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滑动插扣
CN108577053A (zh) * 2018-06-13 2018-09-28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多向插扣装置
CN210054831U (zh) * 2019-04-04 2020-02-14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合更牢固的扣具结构
CN210054827U (zh) * 2019-04-04 2020-02-14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组合扣具
CN210054828U (zh) * 2019-04-04 2020-02-14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双扣合结构的扣具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2376Y (zh) * 2002-05-14 2003-05-28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
TWM261057U (en) * 2004-08-18 2005-04-11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Swing buckle
TW200808167A (en) * 2006-08-09 2008-02-16 Taiwan Tarky Products Inc Safety belt-buckle for pets
CN101406336A (zh) * 2007-10-10 2009-04-15 卡塔威泰克艾有限公司 带扣系统
TW201316917A (zh) * 2011-10-28 2013-05-01 Shan Hwan Entpr Co Ltd 扣具
CN203040394U (zh) * 2012-12-05 2013-07-10 户泽政志 宠物系带安全扣
CN103273902A (zh) * 2013-05-21 2013-09-0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汽车安全带、汽车座椅及具有该汽车座椅的汽车
CN204869660U (zh) * 2015-08-25 2015-12-16 东莞泰欣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可拼接的塑胶圆环
CN205597307U (zh) * 2016-03-17 2016-09-28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的改良结构
CN206871023U (zh) * 2017-05-05 2018-01-12 华安立高文具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婴儿安全带组件及婴儿安全带扣
CN207653696U (zh) * 2017-11-27 2018-07-27 东莞安姆科扣具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滑动插扣
CN108577053A (zh) * 2018-06-13 2018-09-28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多向插扣装置
CN210054831U (zh) * 2019-04-04 2020-02-14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合更牢固的扣具结构
CN210054827U (zh) * 2019-04-04 2020-02-14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组合扣具
CN210054828U (zh) * 2019-04-04 2020-02-14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双扣合结构的扣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2822B2 (en) Male snap part
CN102548445B (zh) 旁开扣
EP1011362B1 (en) Interlocking device
US9198483B2 (en) Self adhering connection surfaces, straps, snaps and bands
US20070089277A1 (en) Rigid single piece buckle
AU764762B2 (en) A tape-mounted snap fastener having an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directionality
US20050235469A1 (en) Buckle
US5327620A (en) Fastening means for connecting a gaiter to a roller skate
CN109953432B (zh)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TW423962B (en) Buffering buckles
US4296531A (en) Strap fastening means
US20160374436A1 (en) Buckle having easy separation operation
US20060070215A1 (en) [rotary buckle]
CN210054831U (zh) 扣合更牢固的扣具结构
CN211354113U (zh) 一种铆合无锁拉头
TWM561437U (zh) 繩索扣
US11330875B1 (en) Multi-pronged snap charm
CN210054827U (zh) 组合扣具
TWI430759B (zh) Adjust the buckle
CN210054828U (zh) 双扣合结构的扣具
CN207411629U (zh) 方便使用的四合扣
CN109953432A (zh)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US8540271B2 (en) Snowshoe binding
CN211532973U (zh) 一种无锁的弓形弹片拉头
CN220236207U (zh) 一种新型按压绳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