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7307U - 扣具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扣具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7307U
CN205597307U CN201620207021.5U CN201620207021U CN205597307U CN 205597307 U CN205597307 U CN 205597307U CN 201620207021 U CN201620207021 U CN 201620207021U CN 205597307 U CN205597307 U CN 205597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inserting groove
grafting body
grafting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70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霈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Nifco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filed Critical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2070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7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7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7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具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两个单一构型的扣具,通过一组模具制造成型,该单一构型扣具是在基座一侧设有对接部、另一侧设有接合部,而对接部系自基座一侧同向延伸设有相邻的插接体、插接槽,且插接体及插接槽于相对侧设有相互嵌扣的卡制单元,可供两个单一构型扣具通过对接部的插接体、插接槽相互插接,并凭借卡制单元形成相对卡扣结合或解扣分离,使用时无需分辨公、母扣,只要将两个扣具的对接部相对组装(或解扣)即可结合(或分离),提升扣具简易操作应用的实用性,并可达到减少模具开发及保养、维修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扣具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的改良结构,尤指通过单一模具制成单一构型的扣具,可降低制造成本,而通过两个单一构型扣具的对接部即可轻易完成插扣或解扣,达到应用方便、实用性高的目的。
背景技术
按,在日常生活中绳带的使用相当普遍,因为绳带易于捆绑及松懈的特性,被应用于各种物品的束缚、紧固,且绳带更广泛使用在服饰、鞋子、帽子或提包、背包、提袋或宠物用牵引绳带等物品上,并通过绳带上结合扣具的应用方式,只要通过按压扣具,即可轻易达到使绳带嵌扣结合或解扣松脱的效果,更可方便绳带的拉伸、调节,也可衬托绳带的美观、质感,也造成各种型式的绳带扣具大量问世,并被应用在各种物品的绳带上。
而应用在各种物品的绳带,通常都是在绳带的末端位置供装设绳带扣具,以供调整绳带的松紧度或拉伸长度,且在调整绳带的松紧度或长度时、必须将绳索扣具拿着利用双手操作,一般常用的扣具A都包括公扣A1及母扣A2,请参阅图6所示,必须开发二组不同的模具分别制造不同结构型态的公扣A1及母扣A2,因此扣具A在制造时的成本即已成为双倍,且应用时都要利用一公扣A1与一母扣A2相互配合应用,才能达到扣具A扣合或解扣的功效,而导致扣具A的应用被局限在公扣A1与母扣A2的应用型态中,扣接的方向也受到限制,且公扣A1与母扣A2的组合,必须考量相对嵌扣时扣具A的结合稳定度,而欲解开扣具A时则需具备快速解扣的方便性,则公扣A1与母扣A2的结构也较为复杂、操作方式相对繁琐,也造成公扣A1与母扣A2在设计、制造时的困难度提升,也是扣具A的制造成本无法降低的原因;再者,扣具A的设计受到公扣A1、母扣A2型式的限制,不论是在公扣A1、母扣A2相互嵌扣组装、或是解扣分离时,操作上也更为不方便,都必须施用较大的力量操作,且扣具A必须开发二组模具分别制成公扣A1、母扣A2,则使模具开发费用提高,对于模具后续的维保养、维修等也必须耗用更多的经费,相当不符经济效益,在实际应用实施时,犹存在诸多的缺失与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目前应用扣具必须通过公扣、母扣相互扣接结合,实际操作时极为不便的问题与困扰,且扣具的制造必须开发二组模具、导致制造成本提高的麻烦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故,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可通过一组模具制造单一构型扣具,利用扣具一侧对接部具有插接体及插接槽,而能轻易将两个单一构型的扣具予以相对嵌扣结或解扣,降低扣具制造成本、且易于操作的扣具的改良结构的新型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单一构型的扣具,其中:
该单一构型的扣具是在基座一侧设有对接部,另一侧设有接合部,而对接部设有同向延伸的插接体与插接槽,且插接体及插接槽在相对侧设有相互嵌扣的卡制部,供两个单一构型扣具通过对接部的插接体以及插接槽上的卡制单元呈相对卡扣结合或解扣分离。
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中:该两个扣具的基座一侧对接部同向延伸呈相邻排列的插接体与插接槽,且两个扣具的插接体及插接槽相邻内侧设有导引各插接体与相对各插接槽对位的导引空间。
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一侧对接部的插接体及插接槽的相对侧设有该卡制单元,该卡制单元是在插接体及插接槽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相互卡扣或解扣的凸扣及凹槽。
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一侧对接部在插接体内设有镂空状的弹性形变空间,相邻插接体的插接槽沿基座一侧壁面延伸设有四个相对的侧壁,而在基座一侧壁面与四个侧壁内侧形成供另一基座的插接体相对卡扣的插接空间,且供卡制单元在插接体外部任一侧及插接空间的任一侧壁分别设有相对的凸扣及凹槽。
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一侧接合部用于衔接预设绳带。
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接合部设有供预设绳带穿设的接合孔。
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接合部设有供穿设于预设绳带内进行缝合的接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该扣具系通过一组模具制造成型为单一构型扣具,是在基座一侧设有对接部、另一侧设有接合部,而对接部系自基座一侧同向延伸设有相邻的插接体、插接槽,且插接体及插接槽于相对侧设有相互嵌扣的卡制单元,可供两个单一构型扣具通过对接部的插接体、插接槽相互插接后,再凭借各插接体、插接槽上的卡制单元形成相对卡扣结合或解扣分离,使用时无需分辨公、母扣,只要将两个扣具相对通过对接部相互插接组装(或解扣)即可结合(或分离),提升扣具简易操作应用的实用性,并可达到减少模具开发及保养、维修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在于该扣具是在基座一侧同向延伸有插接体及插接槽,而插接槽系自基座的壁面向外延伸有四个相对的侧壁,并于四个侧壁内部形成插接空间以供另一扣具的插接体插入,另于插接体及插接槽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卡制单元,则该卡制单元是在插接体的任一外侧及插接的任一侧壁内侧分别设有凸扣及凹槽,可供两个扣具利用插接体插设于插接槽内,凭借卡制单元的凸扣、凹槽形成卡制结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现有扣具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扣具;11-基座;110-导引空间;111-壁面;12-对接部;121-插接体;1210-形变空间;122-插接槽;1220-插接空间;1221-侧壁;13-接合部;130-接合孔;14-卡制单元;140-凹槽;141-凸扣;2-绳带;A-扣具;A1-公扣;A2-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扣具的改良结构包括单一构型的扣具1,其中:
该扣具1由单一组模具制造成型,并于扣具1的基座11一侧设有对接部12、另一侧设有接合部13,且对接部12为于基座11一侧同向延伸设有插接体121、插接槽122,该插接槽122内部形成镂空的形变空间1210,而插接槽122系自基座11一侧壁面111向外延伸四个相对的侧壁1221,则于四个侧壁1221相对内侧形成插接空间1220,再于插接槽122一侧壁1221外部与插接体121相邻内侧形成导引空间110,另于插接体121任一外侧及插接槽122的任一侧壁1221内侧分别设有卡制单元14,则该卡制单元14是在插接体121任一外侧、插接槽122任一侧壁1221内侧,分别设有凸扣141、凹槽140。
上述该扣具1于实际应用实施时,可利用两个扣具1以对接部12相互插接结合,通过二对接部12的插接体121分别插入各插接槽122的插接空间1220内,且供插接体121与插接槽122相对侧所设卡制单元14的凸扣141、凹槽140相互嵌扣、卡持,二插接槽122一侧与二插接体121相邻内侧的导引空间110,系供与插接体121相邻的插接槽122一侧壁1221相对插入,具有导正两个扣具1对位不致歪斜或偏移的作用,即可供两个扣具1稳固嵌扣结合,因扣具1系利用一组模块制造成型为单一构型,不必区分公扣或母扣型式,只要将两个扣具1以对接部12相对互相插接,可供两个扣具1呈对称式应用组成一组旁开式扣具1的模式,即可通过各插接体121与各插接槽122相互嵌扣、结合,不受扣具1的公、母二种型式及插接方向等限制,使用操作更加方便,且因为只开发一组模块,则可大幅降低扣具1的制造成本,进而可达到减少模具开发及保养、维修成本的目的,更符合经济效益,而该扣具1的外观极为轻巧圆润、流线造型的设计,扣锁或解扣均更为方便,并可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再者,两个扣具1呈对称式应用相互插接时,两个扣具1的各插接体121分别平行插入各插接槽122的插接空间1220内,供各插接体121、插接槽122因卡制单元14的凸扣14与凹槽140嵌扣、卡制时产生形变伸缩时,各插接体121可凭借内部的形变空间1210供各插接体121弹性伸缩,而更方便与各插接槽122插接组合。
又,该扣具1于另一侧所设接合部13,则可供与预设绳带2接合成一体,则可于该接合部13设有接合孔130供预设绳带2穿设组装;也可供接合部13系自基座11另一侧向外延伸呈平板状的接合板(图中未示出),即利用接合部13的接合板嵌入预设绳带2内部,并予以缝合组装,供接合部13以各种不同方式均可与预设绳带2组装,且该两个扣具1与预设绳带2可供应用于服饰、鞋子、帽子或提包、背包或提袋等物品或宠物用牵引绳带等物品上,因扣具1的外观轻巧圆润的流线造型设计、无尖锐或凸出等物体,易于插接或解扣的操作,即使孩童操作也较安全,应用于宠物用品上也较不易对宠物产生伤害,使用安全性较高。
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扣具的改良结构,系利用单一组模具制造成型单一构型的扣具1,该扣具1是在基座11一侧设有对接部12、另一侧设有接合部13,而对接部12系自基座11一侧同向延伸设有插接体121及插接槽122,即可供两个扣具1呈对称式相互插接组合,俾可达到减少模具开发以及保养、维修成本的目的,且扣具1外观轻巧圆润,为于插接体121及插接槽122相对侧分别设有卡制单元14,即可供两个扣具1具有易于插接扣合或解扣的功能,而应用时不必区分公扣、母扣型式,只要两个扣具1以对接部12相互插接即可组装,具有方便应用且安全性高等的实用功效,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都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扣具的结构良进行设计,系利用单一组模具制成单一构型的扣具,并于扣具的基座一侧设有对接部、另一侧设有接合部,且对接部系自基座一侧同向延伸设有插接体及插接槽,可供两个扣具呈对称式相互插接组合,而可达到减少模具发及后续保养、维修等成本为主要保护重点,且使用时不必区分公扣、母扣,也不受方向限制,乃仅使扣具实用性提升的优势,并具有易于操作插接扣合或解扣的目的,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7)

1.一种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单一构型的扣具,其中:
该单一构型的扣具是在基座一侧设有对接部,另一侧设有接合部,而对接部设有同向延伸的插接体与插接槽,且插接体及插接槽在相对侧设有相互嵌扣的卡制部,供两个单一构型扣具通过对接部的插接体以及插接槽上的卡制单元呈相对卡扣结合或解扣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扣具的基座一侧对接部同向延伸呈相邻排列的插接体与插接槽,且两个扣具的插接体及插接槽相邻内侧设有导引各插接体与相对各插接槽对位的导引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一侧对接部的插接体及插接槽的相对侧设有该卡制单元,该卡制单元是在插接体及插接槽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相互卡扣或解扣的凸扣及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一侧对接部在插接体内设有镂空状的弹性形变空间,相邻插接体的插接槽沿基座一侧壁面延伸设有四个相对的侧壁,而在基座一侧壁面与四个侧壁内侧形成供另一基座的插接体相对卡扣的插接空间,且供卡制单元在插接体外部任一侧及插接空间的任一侧壁分别设有相对的凸扣及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一侧接合部用于衔接预设绳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设有供预设绳带穿设的接合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扣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设有供穿设于预设绳带内进行缝合的接合板。
CN201620207021.5U 2016-03-17 2016-03-17 扣具的改良结构 Active CN205597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7021.5U CN205597307U (zh) 2016-03-17 2016-03-17 扣具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7021.5U CN205597307U (zh) 2016-03-17 2016-03-17 扣具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7307U true CN205597307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7021.5U Active CN205597307U (zh) 2016-03-17 2016-03-17 扣具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73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3432A (zh) * 2019-04-04 2019-07-02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CN109953432B (zh) * 2019-04-04 2024-06-07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3432A (zh) * 2019-04-04 2019-07-02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CN109953432B (zh) * 2019-04-04 2024-06-07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扣具、双扣合扣具及组合扣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100187A4 (en) Self-lock Antiskid Adjusting Buckle
CN102846104A (zh) 子母被连接用搭扣
ITBO20130051U1 (it) Calzatura con carcasse intercambiabili e carcasse per tale calzatura
CN205597307U (zh) 扣具的改良结构
CN103269616A (zh)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CN206909417U (zh) 一种宠物带用的连接扣
CN201563809U (zh) 一种拉杆箱
CN103653635B (zh) 一种塑料框旅行箱
US6457219B1 (en) Side release buckle
CN205954381U (zh) 一种钉珠机的冲珠座
CN205082808U (zh) 一种可更换戒面的戒指
CN204708143U (zh) 拉链
CN203692690U (zh) 具有新型下止组件的隐形拉链
CN203841138U (zh) 塑身衣
CN203814771U (zh) 一种可拆分的包
CN201782075U (zh) 一种胸围背扣
CN2912315Y (zh) 可拆卸公母扣
CN202618527U (zh) 腰带扣
CN202857965U (zh) 魔扣式鞋子
CN210960655U (zh) 一种abs箱包生产用拉片装置
CN211483202U (zh) 一种闭尾拉链
CN215302304U (zh) 宠物项圈
CN206994730U (zh) 旅行箱面板结构
CN203220014U (zh) 一种多用组合扣
CN2389504Y (zh) 一种扣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