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7194U - 一种卡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37194U CN220037194U CN202321357805.2U CN202321357805U CN220037194U CN 220037194 U CN220037194 U CN 220037194U CN 202321357805 U CN202321357805 U CN 202321357805U CN 220037194 U CN220037194 U CN 220037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clamping block
- buckle
- buckling
- movab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扣装置,该卡扣装置包括固定座、移动座和卡扣组件,移动座一端套设在固定座内并可与固定座滑动配合,固定座和移动座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对应的扣孔,卡扣组件设置在移动座内并可与扣孔配合以将移动座锁定在固定座内,卡扣组件包括卡块和通过弹簧连接的两个卡扣;移动座上设有与卡块抵接的按键,按动按键带动卡块移动至与卡扣配合,使得卡扣相互靠近内缩至脱离固定座的扣孔以保持解锁状态;松开按键后,卡扣在弹簧作用下相互远离至与固定座的扣孔扣接以保持锁定状态。卡扣在卡块和弹簧的作用下内缩或外扩,进而与固定座扣孔脱离或卡接,以实现快速解锁或卡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卡扣作为一种连接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汽车内饰、箱包锁扣或各种机械结构的连接等。在现有的技术中,卡扣在扣接时需要人为引导卡扣的扣接;在脱扣时需要对扣接件施加一定的分离力才能解开扣接模式,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卡扣装置拆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卡扣装置,包括固定座、移动座和卡扣组件,所述移动座一端套设在固定座内并可与固定座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移动座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对应的扣孔,卡扣组件设置在移动座内并可与所述扣孔配合以将移动座锁定在固定座内,卡扣组件包括卡块和通过弹簧连接的两个卡扣;
所述移动座上设有与卡块抵接的按键,按动所述按键带动所述卡块移动至与所述卡扣配合,使得卡扣相互靠近内缩至脱离所述固定座的扣孔以保持解锁状态;
松开所述按键后,所述卡扣在所述弹簧作用下相互远离至与所述固定座的扣孔扣接以保持锁定状态。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的形状为T形。
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与所述扣孔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连接部而小于所述扣接部的截面长度。
优选地,所述扣接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卡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上设有按键挡片。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内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卡块座以容置所述卡块,所述卡块座底部设有可供所述卡块延伸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移动座内还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靠近所述卡块远离卡扣的端面设置,所述卡块座上设有与所述限位轴配合的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卡块座内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卡块靠近所述弹性限位件一面和所述卡块座设有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均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配合的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按键靠近所述移动座的端面上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卡块抵接以带动所述卡块移动。
优选地,所述抵接部设有与所述限位轴配合的避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包括固定座、移动座和卡扣组件,移动座一端套设在固定座内并可与固定座滑动配合,固定座和移动座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对应的扣孔,卡扣组件设置在移动座内并可与扣孔配合以将移动座锁定在固定座内,卡扣组件包括卡块和通过弹簧连接的两个卡扣;
移动座上设有与卡块抵接的按键,按动按键带动卡块移动至与卡扣配合,使得卡扣相互靠近内缩至脱离固定座的扣孔以保持解锁状态;
松开按键后,卡扣在弹簧作用下相互远离至与固定座的扣孔扣接以保持锁定状态。卡扣在卡块和弹簧的作用下内缩或外扩,进而与固定座扣孔脱离或卡接,以实现快速解锁或卡接。
2、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移动座的形状为T形。该设计可为使用者在按压按键提供额外着力点。
3、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卡扣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扣接部,扣接部与扣孔配合,连接部与弹簧连接,弹簧的直径大于连接部而小于扣接部的截面长度。连接部与弹簧抵接,使得卡扣内缩时得以压缩弹簧。
4、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扣接部上设有凹槽,凹槽靠近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卡块上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通过斜面的配合使得卡扣内缩,进而实现解锁。
5、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移动座远离固定座的端面上设有按键挡片。对按键进行限位,避免按键脱离移动座。
6、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移动座内还设有限位轴,限位轴靠近卡块远离卡扣的端面设置,卡块座上设有与限位轴配合的限位孔。限位轴限制卡块向上移动,防止卡块脱离卡块座。
7、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卡块座内设有弹性限位件,卡块靠近弹性限位件一面和卡块座设有通孔的内表面均设有与弹性限位件配合的限位块。施加在按键上的外力消失后,卡块通过弹性限位件的弹力使得向上移动复位。
8、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抵接部设有与限位轴配合的避位槽。使得按键避开限位轴推动卡块移动至与卡扣配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装置的卡扣配合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装置的卡块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装置的卡块座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装置的按键结构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0、卡扣装置;1、固定座;2、移动座;3、卡扣组件;4、按键;
11、扣孔;21、卡块座;22、限位轴;23、通孔;24、限位孔;25、第一限位块;31、卡扣;32、卡块;33、弹簧;34、弹性限位件;41、按键挡片;42、抵接部;43、按压部;
111、第一扣孔;112、第二扣孔;311、扣接部;312、连接部;313、凹槽;314、第一斜面;321、第二斜面;322、第二限位块;421、避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扣装置100,包括固定座1、移动座2和卡扣组件3。移动座2一端套设在固定座1内并可与固定座1滑动配合。固定座1和移动座2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对应的扣孔11,卡扣组件3设置在移动座2内,并可与扣孔11配合从而将移动座2锁定在固定座1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固定座1设有可容纳移动座2的腔室,当移动座2滑动至固定座底部时,第一扣孔111和第二扣孔112共线。具体的,固定座1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一扣孔111,且两个第一扣孔111共线,移动座2长度方向两侧也设有共线的两个第二扣孔112。卡扣组件3包括卡块32和通过弹簧33连接的两个卡扣31,两卡扣31的连接方向也即弹簧33的压缩方向与固定座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卡块32在外力作用下可移动与卡扣31卡接。移动座2外露于固定座1的一端上设有与卡块32抵接的按键4,按动按键4带动卡块32向固定座1方向移动至与卡扣31配合,使得两卡扣31在弹簧作用下向两卡扣31中间移动,也即相互靠近的内缩,从而卡扣31从固定座1的第一扣孔111中脱离以保持解锁状态,此时移动座2可相对固定座1沿远离固定座1的方向滑动;松开按键4后,卡扣31在弹簧33作用下向外移动复位,也即两卡扣31相互远离至与第一扣孔111扣接,此时,卡扣31可同时贯穿第一扣孔111和第二扣孔112以此将固定座1和移动座2固定连接起来,使得卡扣装置100处于锁定状态。也即,当卡扣31内缩至不与第一扣孔111连接时,移动座2可以在固定座1腔室内滑动,此时,卡扣装置100处于解锁状态,移动座2可相对固定座1滑动离开固定座1。
请一并参阅图4,卡扣3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312和扣接部311,扣接部311与扣孔11配合,连接部312与弹簧33连接,弹簧33的直径大于连接部312的直径而小于扣接部311的截面长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连接部312具体为圆柱形,且直径小于弹簧33内径,弹簧33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卡扣31的连接部312上,将两个卡扣31弹性连接。应理解,弹簧33的直径大于连接部312的直径,使得连接部312嵌套在弹簧33内,而弹簧33的直径小于扣接部311的截面长度,使得弹簧33与扣接部311靠近连接部312的端面抵接。因此,当弹簧33两端连接的卡扣31相互靠近移动时,弹簧33两端分别与扣接部311抵接,限制了弹簧沿其长度方向两侧移动,使得弹簧33被压缩。
可以理解的,连接部312的形状可以是圆柱、棱柱、圆台或其他不规则凸起或凹陷等,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进行适应性设计,在此不多加限制,只要能起到与弹簧33连接的目的且不容易脱落即可。
请参考图4和图5,扣接部311上设有凹槽313,凹槽313靠近连接部312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314,卡块32与卡扣31配合的一端上设有与第一斜面314配合的第二斜面32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凹槽313具体为可容纳卡块32的通孔,第一斜面314设置在凹槽313靠近连接部312一侧并朝向连接部312方向倾斜,卡块32上设有与第一斜面314平行配合的第二斜面321。以卡扣装置100轴向为基准,界定靠近固定座1的方向为下,远离固定座1的方向为上。当卡块32向下移动时,第一斜面314与第二斜面321抵接,通过两斜面的配合,将卡块32向下的力部分转化为对卡扣31垂直于第一斜面314的力,垂直于第一斜面314的力部分转化为水平向内,即压缩弹簧的力,从而使得卡扣沿水平方向移动,相互靠近至脱离第一扣孔111。
优选的,第一斜面314与第二斜面321均为光滑面,以减少第一斜面314与第二斜面321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提高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斜面314和第二斜面321并不局限于是倾斜的平面,还可以是弧面、球形或半圆形凸起等,只要两者相互配合可以使得卡扣31向弹簧33方向移动即可,在此不做过多限制,具体可根据实际产品结构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移动座2内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卡块座21以容置卡块32,卡块座21底部设有可供卡块32延伸的通孔2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移动座2中空且上端开口,卡块座21分设在移动座2长度方向两侧,卡块32容置在移动座2内部。具体的,卡块座21底部设有通孔23,卡块32可通过所述通孔23延伸到卡块座21外。使用者向下按压按键4时,按键4向下移动至与卡块32抵接,卡块32受到按键4向下的压力,也向下移动并在穿过通孔23后卡块32的第二斜面321与卡扣第一斜面314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31和卡块座21均容置在移动座2内部,并且卡块座21设置在卡扣31的上方,具体的,卡扣31上的凹槽313与卡块座21上的通孔23相对应,使得卡块32的第二斜面321穿过通孔23后能与凹槽313内的第一斜面314配合滑动,以使卡扣31内缩。
进一步的,卡块座21内设有弹性限位件34,卡块32靠近弹性限位件34一面和卡块座21设有通孔23的内表面均设有与弹性限位件34配合的限位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卡块座21腔室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5,第一限位块25优选设置在通孔23相对两侧;卡块32与卡块座21底部相对的端面设有第二限位块322,第二限位块322与第一限位块25对应设置,第一限位块25和第二限位块322通过弹性限位件34弹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弹性限位件34与第一限位块25和第二限位块322配合,进一步对卡块32进行了限位,避免了卡块32位置发生偏移,使得卡块32与通孔23不同轴,进而在受力时无法通过通孔23,从而使得解锁失败;同时也限制卡块32向卡扣31方向的移动距离,避免卡块32向卡扣31移动超过斜面范围,进而导致卡块32无法在弹簧33和弹性限位件34的弹性作用下上移复位,使得扣接失败。
具体的,第一限位块25和第二限位块322不局限于是凸起或凹陷,具体的形状在此也不在限制,只要能与弹性限位件34配合对卡块32进行限位即可,具体的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移动座2内还设有限位轴22,限位轴22靠近卡块32远离卡扣31的端面设置,卡块座21上设有与限位轴22配合的限位孔24。
需要说明的是,卡块座21相对两侧设有限位孔24,限位孔24离卡块座21底面的距离略大于卡块32的高度。限位轴22通过限位孔24设置在卡块32上方,以限制卡块32向上移动脱离卡块座21。
进一步的,按键4靠近移动座2的端面上设有抵接部42,抵接部42与卡块32抵接以带动卡块32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按键4容置在移动座2内,并且可在移动座2内滑动。当按键4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抵接部42向下移动至抵接卡块32,并促使卡块32也向下移动穿过通孔23至与卡扣31配合。
可以理解的,卡块座21内具有可以容纳抵接部42的腔室,抵接部42在卡块座21腔室内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容置在卡块座21腔室内的卡块32向下移动;按键4受到的压力消失时,卡块32在弹性限位件3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按键4向上移动复位。
请一并参阅图7,抵接部42设有与限位轴22配合的避位槽421。
可以理解的,限位轴22通过限位孔24固定设置在卡块32上方,抵接部42在与限位轴22对应位置开设避位槽421,避位槽421的宽度大于限位轴22的直径,且其深度大于卡块32的可移动距离。
通过此设计,抵接部42与卡块32抵接时,限位轴22刚好容置在避位槽421中,而不影响抵接部42的移动。
进一步的,移动座2远离固定座1的端面上设有按键挡片41。
需要说明的是,按键4由抵接部42和按压部43组成,按压部43的截面积小于抵接部42的截面积;抵接部42容置在移动座2的腔室内,按压部43露出移动座2外供使用者按压。按键挡片41的中间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按压部43的截面积,且小于抵接部42的截面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按键挡片41设置在移动座2的端面上,按压部43通过按键挡片41中间的通孔显露在移动座2外,使用者可以按压显露在外的按压部43促使按键4向下移动,当按键4向上复位时,抵接部42受按键挡片41的限制无法向上离开移动座2。通过此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按键4与移动座2脱离,进而损坏卡扣装置100。
进一步的,移动座2的形状为T形。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移动座2的截面形状为T形,具体的,移动座2开口端具有周向凸缘,所述凸缘可以在使用者按压按键4时,为使用者提供着力点,使得使用者能够单手操作,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可以理解的,移动座2开口端的凸缘不局限于周向设置或相对设置,对凸缘的大小、形状等并不限制,只要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受力点即可,具体可根据实际结构进行设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包括固定座、移动座和卡扣组件,移动座一端套设在固定座内并可与固定座滑动配合,固定座和移动座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对应的扣孔,卡扣组件设置在移动座内并可与扣孔配合以将移动座锁定在固定座内,卡扣组件包括卡块和通过弹簧连接的两个卡扣;
移动座上设有与卡块抵接的按键,按动按键带动卡块移动至与卡扣配合,使得卡扣相互靠近内缩至脱离固定座的扣孔以保持解锁状态;
松开按键后,卡扣在弹簧作用下相互远离至与固定座的扣孔扣接以保持锁定状态。卡扣在卡块和弹簧的作用下内缩或外扩,进而与固定座扣孔脱离或卡接,以实现快速解锁或卡接。
2、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移动座的形状为T形。该设计可为使用者在按压按键提供额外着力点。
3、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卡扣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扣接部,扣接部与扣孔配合,连接部与弹簧连接,弹簧的直径大于连接部而小于扣接部的截面长度。连接部与弹簧抵接,使得卡扣内缩时得以压缩弹簧。
4、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扣接部上设有凹槽,凹槽靠近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卡块上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通过斜面的配合使得卡扣内缩,进而实现解锁。
5、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移动座远离固定座的端面上设有按键挡片。对按键进行限位,避免按键脱离移动座。
6、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移动座内还设有限位轴,限位轴靠近卡块远离卡扣的端面设置,卡块座上设有与限位轴配合的限位孔。限位轴限制卡块向上移动,防止卡块脱离卡块座。
7、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卡块座内设有弹性限位件,卡块靠近弹性限位件一面和卡块座设有通孔的内表面均设有与弹性限位件配合的限位块。施加在按键上的外力消失后,通过弹性限位件的弹力使得向上移动复位。
8、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抵接部设有与限位轴配合的避位槽。使得按键避开限位轴推动卡块移动至与卡扣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移动座和卡扣组件,所述移动座一端套设在固定座内并可与固定座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移动座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对应的扣孔,卡扣组件设置在移动座内并可与所述扣孔配合以将移动座锁定在固定座内,卡扣组件包括卡块和通过弹簧连接的两个卡扣;
所述移动座上设有与卡块抵接的按键,按动所述按键带动所述卡块移动至与所述卡扣配合,使得卡扣相互靠近内缩至脱离所述固定座的扣孔以保持解锁状态;
松开所述按键后,所述卡扣在所述弹簧作用下相互远离至与所述固定座的扣孔扣接以保持锁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的形状为T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与所述扣孔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连接部而小于所述扣接部的截面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卡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上设有按键挡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内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卡块座以容置所述卡块,所述卡块座底部设有可供所述卡块延伸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内还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靠近所述卡块远离卡扣的端面设置,所述卡块座上设有与所述限位轴配合的限位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座内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卡块靠近所述弹性限位件一面和所述卡块座设有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均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件配合的限位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靠近所述移动座的端面上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卡块抵接以带动所述卡块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设有与所述限位轴配合的避位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7805.2U CN220037194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卡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7805.2U CN220037194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卡扣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37194U true CN220037194U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3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57805.2U Active CN220037194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卡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37194U (zh) |
-
2023
- 2023-05-30 CN CN202321357805.2U patent/CN2200371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31695B2 (en) | Buckle with push button release | |
US9941632B2 (en) | Card holder | |
US6000109A (en) | Buckle assembly | |
CN109488728B (zh) | 绳扣 | |
US20090094798A1 (en) | Low profile cord lock | |
CN210135164U (zh) | 具双锁销的梯具关节 | |
CN110985504A (zh) | 扣件结构及扣件结构的组装方法 | |
US11654587B2 (en) | Coupling mechanism | |
US20030088952A1 (en) | Snap-locking buck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CN107795552B (zh) | 连接装置及用于解锁连接装置的方法 | |
CN209931656U (zh) | 扣具 | |
CN107536181B (zh) | 表壳与生耳的装配结构及手表 | |
CN113796628A (zh) | 扣具 | |
JP5969055B2 (ja) | 閉鎖型力伝達器具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安全ドアロック | |
CN220037194U (zh) | 一种卡扣装置 | |
CN114245634A (zh) | 连接结构和可拆卸的壳体结构 | |
CN117223947A (zh) |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 |
CN209838853U (zh) | 一种自锁滑块插销 | |
CN111486155A (zh) | 扣体结构 | |
CN113734477B (zh) | 一种自锁式触发锁紧机构 | |
CN111980997B (zh) | 降低扣件高度的结构 | |
CN212456077U (zh) | 快拆安装结构 | |
CN212867225U (zh) | 一种家具铰链的底座快速限定装配机构 | |
CN210468261U (zh) | 锁扣组件、安装台及医疗设备 | |
CN109742604B (zh) | 一种拉环快速解锁装置以及快速解锁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