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3947A -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3947A
CN117223947A CN202311505003.6A CN202311505003A CN117223947A CN 117223947 A CN117223947 A CN 117223947A CN 202311505003 A CN202311505003 A CN 202311505003A CN 117223947 A CN117223947 A CN 117223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ase
buckle
disposed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050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关胜
李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050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3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3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3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吸扣,磁吸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母扣包括第一锁合组件,公扣包括底座,母扣能够与公扣锁合,第一锁合组件包括引导台,公扣包括分离件,底座上设置有与分离件相对应的分离孔,分离孔沿底座的厚度方向贯穿底座,分离件穿过分离孔;分离件具有第一引导面,引导台具有与分离件的第一引导面相匹配的第二引导面,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斜面,公扣和母扣设置为在公扣和母扣分离的过程中,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贴合或抵接,并相对移动,以使得引导台远离底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带。其可利用磁吸扣进行锁合和解锁,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背景技术
母婴用品、失能人士用品以及安全保障用具中,对于用具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较高,因此,磁吸扣广泛地应用于上述产业中。
在磁吸扣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动作,一个是将磁吸扣扣合,一个是将磁吸扣打开。
如何保证磁吸扣在扣上以及打开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吸扣及背带,具有拆装方便且安全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磁吸扣,所述磁吸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母扣包括第一锁合组件,所述公扣包括底座,所述母扣能够与所述公扣锁合,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包括引导台,所述公扣包括分离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分离件相对应的分离孔,所述分离孔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分离件穿过所述分离孔;所述分离件具有第一引导面,所述引导台具有与所述分离件的第一引导面相匹配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斜面,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设置为在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分离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贴合或抵接,并相对移动,以使得所述引导台远离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公扣还包括第二锁合组件,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通过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合组件锁合,所述第二锁合组件能够沿所述底座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合组件锁合或解锁;所述第一锁合组件还包括凸出件,所述凸出件设置于所述引导台的端面上,所述凸出件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用于接受外力,并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锁合组件沿所述底座直线移动,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朝向所述引导台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包括两个分离件,两个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上,且两个所述分离件间隔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分离孔,所述分离孔与所述分离件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合组件还包括锁合臂和形成在所述锁合臂一端的卡接部,所述锁合臂远离卡接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上,所述凸出件上形成有卡合槽,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卡合槽卡合。
可选地,沿所述按压部的长度方向,所述按压部被划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至少在所述第一区设置有所述锁合臂。
可选地,所述公扣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所述按压部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径向的两端,且两个所述锁合臂互相间隔。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三区设置有所述锁合臂,两个所述锁合臂上的卡接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可选地,所述公扣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所述按压部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径向的两端,且相对的两个第二锁合组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锁合臂层叠设置。
可选地,所述公扣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锁合臂相对应的复位臂,所述复位臂设置于所述锁合臂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止推部,所述复位臂移动后抵接所述第一止推部或所述复位臂直接抵接所述第一止推部,在所述磁吸扣的解锁位置,在所述按压部受到外力向所述第一止推部移动,所述复位臂在所述解锁位置能够发生弹性变形;释放外力时,所述按压部受到所述复位臂的弹力作用而恢复至起始位置。
可选地,所述公扣还包括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止推部,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二止推部之间,在所述按压部受到外力向所述第二止推部移动时,所述弹簧能够发生弹性变形。
可选地,所述公扣还包括壳体和环绕所述底座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座、侧壁和壳体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锁合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可选地,所述母扣上还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公扣上还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吸设置。
可选地,所述公扣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底座还包括卡合孔,所述卡合孔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凸出件能够穿过所述卡合孔,所述安装筒环绕所述卡合孔设置,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安装筒内,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凸出件上。
所述母扣还包括基座,所述引导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引导台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凸出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凸出件由所述引导台向上凸起形成。
可选地,所述公扣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本发明提供的磁吸扣,设置分离件,使得磁吸扣在解锁时,无需在分离件的延伸方向上施加更多的力来对磁吸扣进行解锁,使得磁吸扣的解锁更为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带,所述背带包括上述的磁吸扣。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发明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磁吸扣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磁吸扣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中磁吸扣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4是底座和壳体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磁吸扣的第二锁合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磁吸扣使用于背带上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0:磁吸扣;200:背带;110:公扣;120:母扣;111:第二锁合组件;112:底座;113:壳体;114:第二磁铁;111a:分离件;111b:按压部;111c:锁合臂;111d:卡接部;111e:复位臂;112a:分离孔;121:第一锁合组件;122:基座;123:引导台;124:凸出件;125:第一磁铁;201:连接带;202:肩带;203:包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或“实例”或“例子”意指结合实施例本身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被包括在本申请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位置的出现不必都是指同一个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提供一种磁吸扣100,磁吸扣100包括公扣110和母扣120,母扣120包括第一锁合组件121,公扣110包括第二锁合组件111,公扣110和母扣120通过第一锁合组件121和第二锁合组件111锁合;公扣110还包括底座112,第二锁合组件111能够沿底座112移动以使得第一锁合组件121和第二锁合组件111锁合或解锁;第一锁合组件121包括基座122、引导台123和凸出件124,引导台123设置在基座122上,凸出件124设置在引导台123背离基座122的表面上,凸出件124能够与第二锁合组件111卡接,第二锁合组件111包括分离件111a,底座112上设置有与分离件111a相对应的分离孔112a,分离孔112a沿底座122的厚度方向贯穿底座122,分离件111a穿过分离孔112a;分离件111a具有第一引导面,引导台123具有与分离件111a的第一引导面相匹配的第二引导面,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斜面,公扣110和母扣120设置为在第一锁合组件121和第二锁合组件111分离的过程中,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贴合或抵接,并相对移动,以使得基座122远离底座122。
本发明利用第一锁合组件121和第二锁合组件111实现锁合,同时,在将公扣110和母扣120进行分离时,通过分离件111a和引导台123,使得公扣110和母扣120沿凸出件124的凸出方向进行分离,并且,分离件111a和引导台123的引导移动方向与凸出件124的凸出方向一致。分离件111a在根据第二锁合组件111沿凸出件124的径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实现配合,第二引导面顶推第一引导面,使得母扣120分离。
如此,实现了公扣110和母扣120在解锁的过程中,不用再使用额外方向的外力将公扣110和母扣120分开,解锁更为方便。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二锁合组件111能够沿底座112沿直线整体移动,第二锁合组件包括按压部111b,按压部111b用于接受外力,并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锁合组件111沿底座直线移动,分离件设置于按压部朝向引导台的表面上。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合组件111包括两个分离件,两个分离件设置于按压部上,且两个分离件间隔设置,底座上设置分离孔,分离孔与分离件11a对应设置。设置按压部111b用于承受外力,增加分离件111a的数量,提升分离件111a的可靠性。在本发明中,对按压部111b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受力并移动即可,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11b的受力面较大。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合组件111还包括锁合臂111c和形成在锁合臂111c一端的卡接部111d,卡接部111d能够与卡合槽卡合。卡接部111d和卡合槽卡合,使得公扣110和母扣120锁合。在本发明中,对于第二锁合组件111以及第一锁合组件121的具体结构和形式不做特殊的限制。在可选实施方式中,锁合臂111c远离卡接部的一端与按压部111b连接。按压部111b用于直接受外力作用。锁合臂111c包括连接臂和弹性臂,连接臂的一端与按压部111b相连,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弹性臂的一端相连,卡接部111d设置在弹性臂的另一端,按压部111b设置于底座112的外沿,以使得按压部111b能够受到外力作用。在对磁吸扣100进行解锁时,若磁吸扣100受到的力较大,将会使得第二锁合组件111和底座112的侧壁相接触。若第二锁合组件111无法发生变形,则会导致第二锁合组件111和底座的侧壁硬接触,使得第二锁合组件111可能发生损坏。而设置了弹性臂,使得即使当磁吸扣100受到较大的力时,第二锁合组件111和底座的侧壁也不会发生硬接触,第二锁合组件111可以发生变形。第二锁合组件111还包括顶出臂,顶出臂设置于连接臂远离按压部111b的一端,且与弹性臂间隔设置,底座还包括卡合孔,卡合孔沿底座的厚度方向贯穿形成,凸出件能够穿过卡合孔,顶出臂位于弹性臂和卡合孔之间,顶出臂远离连接臂的一端与卡接部和弹性臂相连的一端形成有间隔。顶出臂可以限制第二锁合组件111的弹性变形程度。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沿按压部111b的长度方向,按压部111b被划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至少在第一区设置有锁合臂111c。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划分,主要为沿长度方向三等分。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和第三区,也即处于两端的区域,皆可设置锁合臂111c。也可以仅在第一区和仅在第三区设置锁合臂111c。第二区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将第一区和第三区做区分。第二区不设置锁合臂111c。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公扣110包括两个第二锁合组件111,两个第二锁合组件111的按压部111b分别位于底座的径向的两端,且两个锁合臂111c互相间隔。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和第三区设置有锁合臂111c,两个锁合臂111c上的卡接部之间形成有间隔。如此,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同一按压部111b上,第一区和第三区上均设置有锁合臂111c;相对的按压部111b上,两个按压部111b上只有第一区设置锁合臂111c;相对的按压部111b上,其中一个按压部111b第一区设置有锁合臂111c,另一个按压部111b上第三区设置有锁合臂111c。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公扣110包括两个第二锁合组件111,两个第二锁合组件111的按压部111b分别位于底座112的径向的两端,且相对的两个第二锁合组件111同一侧的两个锁合臂111c层叠设置。不同方式设置的第二锁合组件121皆可使得磁吸扣100进行锁合,这使得磁吸扣100的设计和使用更为灵活。也说明,磁吸扣100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配合公差的范围可以很大,在制造时也较为容易。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合组件111可进行自动复位。也即,在按压部111b受到外力而移动后,当外力消失,第二锁合组件111将恢复至原来的位置。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对于如何使得第一锁合组件111进行自动复位的部件和结构不做特殊的限制。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公扣110还包括与第二锁合组件111的锁合臂111c相对应的复位臂111e,复位臂111e设置于锁合臂111c上,底座112上设置有第一止推部,复位臂111e移动后抵接所述第一止推部,或所述复位臂直接抵接所述第一止推部,在所述按压部受到外力向所述第一止推部移动,所述复位臂在解锁位置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如此,复位臂111e产生的弹性变形可以使得第二锁合组件111复位。具体的,在本发明中的磁吸扣100在进行解锁时,锁合臂111c受到按压部111b的带动,沿受力方向移动,锁合臂111c带动复位臂111e向前移动。复位臂111e为具有弹性的连杆,在磁吸扣100未受外力作用时,复位臂111e与第一止推部可以抵接,也可间隔设置。而当磁吸扣100受到外力作用,按压部111b被按动后,第一止推部与复位臂111e发生抵接,使得复位臂111e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消失后,复位臂111e从弹性变形中恢复,并提供弹力,使得复位臂111e自身复位,并带动锁合臂111c和按压部111b复位。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公扣110还包括弹簧,底座112上设置有第二止推部,弹簧设置于按压部111b与第二止推部之间,在按压部111b受到外力向第二止推部移动时,弹簧能够发生弹性变形。
在本发明中的磁吸扣100使用时,锁合臂111c受到按压部111b的带动,沿受力方向移动。并且,在弹簧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弹簧与第二止推部可以抵接,也可间隔设置。而当磁吸扣100受到外力作用,按压部111b被按动后,弹簧与第二止推部发生抵接,使得弹簧发生变形。当外力消失后,弹簧恢复形状,并提供弹力,使得弹簧自身复位,并带动锁合臂111c和按压部111b复位。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公扣110还包括壳体113和环绕底座112设置的侧壁,底座112、侧壁和壳体共同形成容纳腔,第二锁合组件111设置于容纳腔中。并且,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11b设置于容纳腔外部,使得按压部111b可受到外部的外力作用。壳体113和底座112相互配合,对公扣110进行防尘保护,并且,还可使得公扣的结构更为牢固。此外,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锁合组件111和底座112之间不存在硬连接,因此,壳体113和底座112的相互配合还对第二锁合组件111形成限位的作用,使得第二锁合组件111在除沿直线移动之外的自由度被限制。
在本发明中,壳体113与侧壁共同形成按压孔,按压部能够自按压孔中穿出,以使得按压部能够受到外力作用。在本发明中,对于母扣120的具体结构和形式不做特殊的限制,只需要能够与公扣110配合以使得磁吸扣锁合即可。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基座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扁平长条孔。在其它可选实施方式中,基座上还可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与外部进行缝接。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凸出件124由引导台123向上凸起形成。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公扣110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连接,连接部设置于底座112上。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母扣120上还设置有第一磁铁125,公扣110上还设置有第二磁铁114,第一磁铁125与第二磁铁114相吸设置。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公扣还包括安装筒,安装筒环绕卡合孔设置,第二磁铁114设置于安装筒内,第一磁铁125设置于凸出件上。设置第一磁铁125和第二磁铁125,使得磁吸扣在进行锁合时,不仅依靠卡接部,还能借助第一磁铁125和第二磁铁125的磁力,使得磁吸扣100的锁合更为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背带200,包括肩带202和包布203,包布203包括侧翼,侧翼位于包布两侧并向外凸起,肩带的两侧设向外延伸的连接片201,背带200包括上述的磁吸扣100,磁吸扣100的母扣120设置于连接片201上,磁吸扣100的公扣110设置于包布203上,公扣和母扣能够配合使得包布和侧翼固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8)

1.一种磁吸扣,所述磁吸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母扣包括第一锁合组件,所述公扣包括底座,所述母扣能够与所述公扣锁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包括引导台,所述公扣包括分离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分离件相对应的分离孔,所述分离孔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分离件穿过所述分离孔;所述分离件具有第一引导面,所述引导台具有与所述分离件的第一引导面相匹配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斜面,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设置为在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分离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贴合或抵接,并相对移动,以使得所述引导台远离所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还包括第二锁合组件,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通过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合组件锁合,所述第二锁合组件能够沿所述底座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所述第二锁合组件锁合或解锁;
所述第一锁合组件还包括凸出件,所述凸出件设置于所述引导台的端面上,所述凸出件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用于接受外力,并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锁合组件沿所述底座直线移动,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朝向所述引导台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包括两个分离件,两个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上,且两个所述分离件间隔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分离孔,所述分离孔与所述分离件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还包括锁合臂和形成在所述锁合臂一端的卡接部,所述锁合臂远离卡接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上,所述凸出件上形成有卡合槽,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卡合槽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按压部的长度方向,所述按压部被划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至少在所述第一区设置有所述锁合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所述按压部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径向的两端,且两个所述锁合臂互相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三区设置有所述锁合臂,两个所述锁合臂上的卡接部之间形成有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两个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所述按压部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径向的两端,且相对的两个第二锁合组件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锁合臂层叠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锁合臂相对应的复位臂,所述复位臂设置于所述锁合臂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止推部,所述复位臂移动后抵接所述第一止推部或所述复位臂直接抵接所述第一止推部,在所述磁吸扣的解锁位置,在所述按压部受到外力向所述第一止推部移动,所述复位臂在所述解锁位置能够发生弹性变形;释放外力时,所述按压部受到所述复位臂的弹力作用而恢复至起始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还包括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止推部,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二止推部之间,在所述按压部受到外力向所述第二止推部移动时,所述弹簧能够发生弹性变形。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还包括壳体和环绕所述底座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座、侧壁和壳体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锁合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上还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公扣上还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吸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还包括安装筒,所述底座还包括卡合孔,所述卡合孔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凸出件能够穿过所述卡合孔,所述安装筒环绕所述卡合孔设置,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安装筒内,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凸出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还包括基座,所述引导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引导台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凸出件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件由所述引导台向上凸起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18.一种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扣。
CN202311505003.6A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Pending CN117223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5003.6A CN117223947A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5003.6A CN117223947A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3947A true CN117223947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05003.6A Pending CN117223947A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39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3948A (zh) * 2023-11-13 2023-12-15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32015U (zh) * 2020-01-14 2020-10-09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磁性扣具
US20220047045A1 (en) * 2019-02-27 2022-02-17 Lian Yang Plastic (Shen Zhen) Co., Ltd. Magnetic buckle
CN114052342A (zh) * 2021-04-08 2022-02-18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扣具装置
CN218390031U (zh) * 2022-10-08 2023-01-31 广东宜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扣具
CN218390030U (zh) * 2022-10-08 2023-01-31 广东宜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扣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47045A1 (en) * 2019-02-27 2022-02-17 Lian Yang Plastic (Shen Zhen) Co., Ltd. Magnetic buckle
CN211632015U (zh) * 2020-01-14 2020-10-09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磁性扣具
CN114052342A (zh) * 2021-04-08 2022-02-18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扣具装置
CN218390031U (zh) * 2022-10-08 2023-01-31 广东宜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扣具
CN218390030U (zh) * 2022-10-08 2023-01-31 广东宜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扣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3948A (zh) * 2023-11-13 2023-12-15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N117223948B (zh) * 2023-11-13 2024-03-01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08478B1 (ko) 자기 버클링 어셈블리
US8256073B2 (en) Harness fastener system for child carrier device
CN117223947A (zh)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N109488728B (zh) 绳扣
US7108542B2 (en) Connector apparatus with a mating detecting member calle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US5178552A (en) Connector
US5873635A (en) Child seat harness clip with web lock
US11425969B2 (en) Magnetic buckle
US20090183348A1 (en) Buckle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child seats and other restraint systems
KR100801674B1 (ko) 좌석벨트 구성요소를 결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8056538B (zh) 扣具
EP2392503B1 (en) Child harness fastener system
CN112237315A (zh) 扣具
CN110584273A (zh) 解锁自动分离的扣具
US11581680B2 (en) Spring loaded self-ejecting connector
EP2377718B1 (en) Seatbelt fastener for child carrier apparatus
CN211354108U (zh) 扣具
CN117223948B (zh)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GB2445808A (en) Buckle with strap fasteners
CN209931656U (zh) 扣具
CN117918618A (zh)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KR100530938B1 (ko) 버클용 스위치와 버클 및 버클 제조 방법
EP2033533B1 (en) Compound buckle
CN211781897U (zh) 一种空调连接装置及空调器
CN114052341A (zh) 双重安全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