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2015U - 磁性扣具 - Google Patents

磁性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2015U
CN211632015U CN202020086787.9U CN202020086787U CN211632015U CN 211632015 U CN211632015 U CN 211632015U CN 202020086787 U CN202020086787 U CN 202020086787U CN 211632015 U CN211632015 U CN 211632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uckle
magnetic
lock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67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满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67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2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2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2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磁性扣具,包括公扣、母扣、锁定件、释锁推钮、第一及第二磁性结构,公扣、母扣中的侧面设有相配合的锁头、锁定孔,锁定件设于锁定孔内并呈弹性结构,释锁推钮滑动连接于公扣或母扣并与锁定件相连,锁头、释锁推钮受力时均可推动锁定件产生形变以使锁定件与锁头可分离地卡合,第一、第二磁性结构分别设于公扣、母扣且两者磁性相吸或磁性相斥。通过面与面的配合导向能够快速地将锁头、锁定孔对插,再通过按压公扣或母扣即可使两者快速扣合,释锁时仅通过按压释锁推钮滑动即可,而第一、第二磁性结构的磁性相吸或磁性相斥,可以更快速地实现锁头与锁定件的相卡合或相分离,所以单手即可进行锁定或释锁操作,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磁性扣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方向磁性扣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性扣具大都是通过磁力吸引实现锁合的,其通常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扣与母扣,两者内部分别设有磁铁,当公扣与母扣对插扣合时,在磁力的吸引作用下可实现位置的导正并使得两者快速的结合在一起。
但是这种插拔式的磁性扣具在插接及解锁时都需要用户使用双手操作公扣与母扣,但实际使用中用户往往只有一只手能够进行操作,因此这种插拔式的磁性扣具操作起来较为不便,再者,这种对插式的磁性扣具只能在公扣、母扣的一端连接织带,导致公扣、母扣只能在一个方向插接而不能调整,因此使用不够灵活便利。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的磁性扣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的磁性扣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磁性扣具,其包括公扣、母扣、锁定件、释锁推钮、第一磁性结构及第二磁性结构,所述公扣、所述母扣中一者的侧面凸设有锁头,所述公扣、所述母扣中另一者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锁头相配合的锁定孔,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锁定孔内并呈弹性结构,所述释锁推钮滑动连接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并与所述锁定件相连,所述锁头、所述释锁推钮受力时均可推动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以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头可分离地卡合,所述第一磁性结构、所述第二磁性结构分别设于所述公扣、所述母扣且两者磁性相吸或磁性相斥。
较佳地,所述锁头上开设有锁定沟,所述锁头卡入所述锁定孔时可推动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而使所述锁定件卡入所述锁定沟内,通过所述释锁推钮可推动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而脱离所述锁定沟。
较佳地,所述锁头的端部设有第一顶推斜面,所述锁定件的端部设有第二顶推斜面,所述锁头卡入所述锁定孔时通过所述第一顶推斜面顶推所述第二顶推斜面而使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
较佳地,所述第一顶推斜面、所述第二顶推斜面均与所述锁头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
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部及与所述锁定部相连的弹性触条,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头可分离地卡合,所述弹性触条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释锁推钮,通过所述释锁推钮、所述锁定部均可推动所述弹性触条产生形变。
较佳地,所述释锁推钮滑动时通过所述弹性触条带动所述锁定部沿与其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且两者的移动方向均与所述锁头的插接方向相交错。
较佳地,所述锁定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定部、所述弹性触条之间的连接桥。
较佳地,所述锁头呈柱形结构,所述锁定部呈圆弧形结构,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定部相卡合后,所述公扣与母扣之间可选择性地绕所述锁头旋转。
较佳地,所述释锁推钮包括至少一个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并凸出于其侧壁,且所述按压部连接于所述弹性触条的至少一端。
较佳地,所述释锁推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按压部的插爪,所述插爪上凸设有卡块,通过所述卡块滑动卡接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
较佳地,所述释锁推钮具有两所述按压部,两所述按压部凸伸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的两相对侧并分别连接所述弹性触条的两端,且两所述按压部的滑动平面与所述锁头的插接方向相垂直。
较佳地,所述锁头内开设有第一嵌设腔,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上对应于所述锁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嵌设腔,所述第一磁性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嵌设腔内,所述第二磁性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二嵌设腔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磁性结构、所述第二磁性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铁。
较佳地,所述公扣、所述母扣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供织带穿设的穿设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磁性扣具,其锁头与锁定孔分别设于公扣、母扣的两个侧面,锁定件设于锁定孔内并呈弹性结构,释锁推钮滑动连接于公扣或母扣并与锁定件相连,因此,公扣与母扣扣合时,通过面与面的配合导向能够快速地将锁头、锁定孔对插,然后通过按压公扣或母扣即可使两者扣合,释锁时仅通过按压释锁推钮滑动即可使锁定件脱离锁头,另外,在上述过程中再通过第一磁性结构、第二磁性结构的磁性相吸或磁性相斥,可以更快速地实现锁头与锁定件的相卡合锁定或相分离,所以单手即可进行锁定或释锁操作,操作简便,并且该磁性扣具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性扣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性扣具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磁性扣具之公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磁性扣具之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磁性扣具之锁定件及释锁推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磁性扣具之公扣与锁定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首先结合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性扣具100,其包括公扣110、母扣120、锁定件130、释锁推钮140、第一磁性结构150及第二磁性结构160。其中,公扣110、母扣120中一者的侧面凸设有锁头,公扣110、母扣120中另一者的侧面开设有与锁头相配合的锁定孔,锁定件130设于锁定孔内并呈弹性结构,释锁推钮140滑动连接于公扣110或母扣120并与锁定件130相连,锁头、释锁推钮140均可推动锁定件130产生形变以使锁定件130与锁头可分离地卡合,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分别设于公扣110、母扣120且两者磁性相吸或磁性相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公扣110大致呈板状结构,公扣110的一侧面上凸设有锁头111(见图3-4);对应地,母扣120也大致呈板状结构,在母扣12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锁定孔121(见图5);锁定件130、释锁推钮140分别安装于母扣120上,且锁定件130位于锁定孔121内以与锁头111可分离地卡合,释锁推钮140滑动连接于母扣120且其滑动方向平行于锁定孔121所在平面,同时,释锁推钮140的滑动方向垂直于锁头111的插接方向,通过释锁推钮140的滑动来驱动锁定件130变形而与锁头111相分离。
下面结合图3-5所示,锁头111的顶端设有第一顶推斜面1111,且锁头111上开设有锁定沟1112,第一顶推斜面1111与锁头111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在一种方式中,第一顶推斜面1111为形成于锁头111的端部的倒角;对应地,锁定件130的位于锁定孔121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顶推斜面1111相配合的第二顶推斜面1311(见图5),即,第二顶推斜面1311与锁头111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当锁头111卡入锁定孔121时通过第一顶推斜面1111顶推第二顶推斜面1311而使锁定件130产生形变而移动,锁定件13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锁头111的插接方向,当锁头111移动至其上的锁定沟1112与锁定件130相对应时,锁定件130失去作用力而恢复形变并卡入锁定沟1112内。
下面结合图5、图7-9所示,锁定件130包括锁定部131、弹性触条132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桥133,其中,锁定部131呈圆弧形结构,弹性触条132呈弧形结构且其中部与锁定部131同心设置,连接桥133将锁定部131连接于弹性触条132的中部,弹性触条132的两端凸伸于锁定部131的两端,且弹性触条132的至少一端连接于释锁推钮140,并且,第二顶推斜面1311设于锁定部131的远离连接桥133的一端。安装于母扣120上后,锁定部131凸伸于锁定孔121内,弹性触条132、连接桥133则收容于母扣120的内部,同时使释锁推钮140凸伸于母扣120外。当第二顶推斜面1311受力或按压释锁推钮140时,均可推动弹性触条132产生形变而带动锁定部131沿其径向移动,从而使锁定部131脱离锁头111,锁定部131或释锁推钮140失去作用力时,弹性触条132恢复形变而带动锁定部131沿其径向移动复位,即,弹性触条132恒具有使锁定部131向锁头111移动的趋势。
结合图3-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锁头111优选呈柱形结构,锁定沟1112呈圆环状,这样,当锁头111与锁定部131相卡合后,公扣110与母扣120之间可选择性地绕锁头111旋转,使得公扣110、母扣120的组装端不具有方向性,任一端连接织带均能够使公扣110、母扣120相连接使用,从而使得公扣110与母扣120的使用更加灵活。
再次结合图7-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锁定件130具有两锁定部131及两弹性触条132,两锁定部131沿锁头111的一直径呈对称设置,以使两锁定部131能够与锁头111呈抱合状态,从而使两者的连接更稳定,同时,两弹性触条132分别连接两锁定部131并呈对称设置,且两弹性触条132的至少一端连接于释锁推钮140,通过释锁推钮140推动两弹性触条132同时产生形变而带动两锁定部131向相反方向移动而脱离锁头111。
继续参看图5-9所示,释锁推钮140包括至少一个按压部141,按压部141滑动连接于母扣120并凸出于其侧壁,且按压部141连接于两弹性触条132的至少一端,当按压部141受力时,按压部141挤压弹性触条132而使其变形,通过弹性触条132带动锁定部131沿与其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如图7-8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释锁推钮140具有两按压部141,且每个按压部141连接于两弹性触条132的一端,两按压部141相对设置,两按压部141在同一平面内相对滑动或反向滑动,如图7-8所示,且两按压部141的滑动平面与锁头111的插接方向相垂直。使用时,通过单手按压两按压部141,使两按压部141沿图7-8中箭头F1、F2所示方向相向移动,即可使两按压部141挤压两弹性触条132而产生变形,两弹性触条132带动两锁定部131沿图7-8中箭头F3、F4所示方向反方向移动而脱离锁头111,单手即可进行释锁操作,因此,两按压部141的设置使操作更方便。
继续结合图7-9所示,释锁推钮140还包括连接于按压部141的插爪14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按压部14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的插爪142,且两按压部141上的插爪142相对设置,每个插爪142上均凸设有卡块1421,卡块1421的凸伸方向与按压部141的滑动方向相交错,通过卡块1421对按压部141的滑动进行导向。
结合图5-6所示,母扣120上开设有穿置孔122及滑槽123,穿置孔122贯穿母扣120的相对的两端壁,穿置孔122所在的两侧壁与锁定孔121所在的侧面相交错,滑槽123开设于锁定孔121的两侧并相平行。释锁推钮140安装于母扣120后,两按压部141通过穿置孔122凸伸于母扣120的两相对端,卡块1421滑动连接于滑槽123内,通过卡块1421、滑槽123的配合来对按压部141的滑动进行导向。
再次结合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锁头111内开设有第一嵌设腔(未标号),第一磁性结构150嵌设于第一嵌设腔内,同时设有与第一嵌设腔相配合的盖体112以密封第一嵌设腔;母扣120上对应于锁定孔121的位置设有容置体124,该容置体124内开设有第二嵌设腔(未标号),第二磁性结构160嵌设于第二嵌设腔内。当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磁性相吸时,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铁,此时,当公扣110、母扣120扣合时,通过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的相互吸引可以辅助锁头111、锁定孔121进行对位,并在两者锁定后通过磁吸力使两者的锁定卡合更稳定;当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磁性相斥时,在公扣110、母扣120释锁过程中,两者的排斥力可以辅助推开公扣110、母扣120,更方便单手进行释锁操作。
再次结合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公扣110的两端均设有供织带穿设的穿设孔113,母扣120的一端开设有供织带穿设的穿设孔125,公扣110可借助任一端开始的穿设孔113连接织带,通过公扣110、母扣120的扣合实现两个织带及与织带连接的其他物件的连接;并且由于锁头111呈柱形结构,锁定部131为圆弧形,因此,扣合后的公扣110与母扣120可选择性地绕锁头111旋转,从而使得公扣110上任一端连接织带均可与母扣120配合使用,公扣110与母扣120的使用更加灵活。
下面结合图1-图9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之磁性扣具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需要将公扣110与母扣120扣合时,将公扣110具有锁头111的侧面与母扣120具有锁定孔121的侧面对接,通过面与面的配合可以方便的将锁头111对准锁定孔121,然后按压公扣110或母扣120,使锁头111端部的第一顶推斜面1111顶推锁定部131的第二顶推斜面1311,使两锁定部131沿图7-8中箭头F3、F4所示方向反方向移动,此过程中,锁定部131推动弹性触条132产生形变;当锁头111上的锁定沟1112与锁定部131相对应时,锁定部131失去作用力而在弹性触条132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并卡入锁头111上锁定沟1112内,实现公扣110、母扣120的锁定。
在上述过程,若第一磁性结构150与第二磁性结构160磁性相吸,则两者的吸引力可以辅助锁头111、锁定孔121进行对位,并在两者锁定后通过磁吸力使两者的锁定卡合更稳定;若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磁性相斥,则通过单手按压公扣110或母扣120即可克服两者之间的排斥力,使两者的扣合操作同样简单。
当需要拆卸公扣110、母扣120时,单手挤压释锁推钮140的两按压部141,使两按压部141沿图7-8中箭头F1、F2所示方向相向移动,两按压部141挤压弹性触条132的两端使其变形,通过弹性触条132带动两锁定部131沿图7-8中箭头F3、F4所示方向向相反方向移动而脱离锁头111上的锁定沟1112,此时,若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磁性相吸,则只需要拉动母扣120与公扣110来克服第一磁性结构150与第二磁性结构160之间的吸附力即可使其与公扣110分离,在公扣110固定于织带或其他物件的前提下,单手拉动母扣120亦可进行释锁操作,若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磁性相斥,则两者的排斥力可以使锁头111从锁定孔121中快速脱离,使单手操作更方便。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磁性扣具100,其锁头111与锁定孔121分别设于公扣110、母扣120的两个侧面,锁定件130设于锁定孔121内并呈弹性结构,释锁推钮140滑动连接于公扣110或母扣120并与锁定件130相连,因此,公扣110与母扣120扣合时,通过面与面的配合导向能够快速地将锁头111、锁定孔121对插,然后通过按压公扣110或母扣120即可使两者扣合,释锁时仅通过按压释锁推钮140滑动即可使锁定件130脱离锁头111,另外,在上述过程中再通过第一磁性结构150、第二磁性结构160的磁性相吸或磁性相斥,可以更快速地实现锁头111与锁定件130的相卡合锁定或相分离,所以单手即可进行锁定或释锁操作,操作更简便,并且该磁性扣具100的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磁性扣具100与织带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扣、母扣、锁定件、释锁推钮、第一磁性结构及第二磁性结构,所述公扣、所述母扣中一者的侧面凸设有锁头,所述公扣、所述母扣中另一者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锁头相配合的锁定孔,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锁定孔内并呈弹性结构,所述释锁推钮滑动连接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并与所述锁定件相连,所述锁头、所述释锁推钮受力时均可推动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以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头可分离地卡合,所述第一磁性结构、所述第二磁性结构分别设于所述公扣、所述母扣且两者磁性相吸或磁性相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上开设有锁定沟,所述锁头卡入所述锁定孔时可推动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而使所述锁定件卡入所述锁定沟内,通过所述释锁推钮可推动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而脱离所述锁定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的端部设有第一顶推斜面,所述锁定件的端部设有第二顶推斜面,所述锁头卡入所述锁定孔时通过所述第一顶推斜面顶推所述第二顶推斜面而使所述锁定件产生形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推斜面、所述第二顶推斜面均与所述锁头的插接方向呈夹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部及与所述锁定部相连的弹性触条,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头可分离地卡合,所述弹性触条的至少一端连接于所述释锁推钮,通过所述释锁推钮、所述锁定部均可推动所述弹性触条产生形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锁推钮滑动时通过所述弹性触条带动所述锁定部沿与其滑动方向相交错的方向移动,且两者的移动方向均与所述锁头的插接方向相交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锁定部、所述弹性触条之间的连接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呈柱形结构,所述锁定部呈圆弧形结构,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定部相卡合后,所述公扣与母扣之间可选择性地绕所述锁头旋转。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锁推钮包括至少一个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并凸出于其侧壁,且所述按压部连接于所述弹性触条的至少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锁推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按压部的插爪,所述插爪上凸设有卡块,通过所述卡块滑动卡接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锁推钮具有两所述按压部,两所述按压部凸伸于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的两相对侧并分别连接所述弹性触条的两端,且两所述按压部的滑动平面与所述锁头的插接方向相垂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内开设有第一嵌设腔,所述公扣或所述母扣上对应于所述锁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嵌设腔,所述第一磁性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嵌设腔内,所述第二磁性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二嵌设腔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结构、所述第二磁性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为磁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所述母扣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供织带穿设的穿设孔。
CN202020086787.9U 2020-01-14 2020-01-14 磁性扣具 Active CN211632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6787.9U CN211632015U (zh) 2020-01-14 2020-01-14 磁性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6787.9U CN211632015U (zh) 2020-01-14 2020-01-14 磁性扣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2015U true CN211632015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6787.9U Active CN211632015U (zh) 2020-01-14 2020-01-14 磁性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201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2752A (zh) * 2021-05-06 2021-07-23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母扣及安全扣具
CN114027595A (zh) * 2021-08-28 2022-02-11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防意外解锁的磁性扣具
CN114052341A (zh) * 2021-01-21 2022-02-18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双重安全锁装置
CN117223947A (zh) * 2023-11-13 2023-12-15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N117223948A (zh) * 2023-11-13 2023-12-15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2341A (zh) * 2021-01-21 2022-02-18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双重安全锁装置
CN113142752A (zh) * 2021-05-06 2021-07-23 福建省石狮市华联服装配件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母扣及安全扣具
CN114027595A (zh) * 2021-08-28 2022-02-11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防意外解锁的磁性扣具
CN114027595B (zh) * 2021-08-28 2024-02-20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防意外解锁的磁性扣具
CN117223947A (zh) * 2023-11-13 2023-12-15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N117223948A (zh) * 2023-11-13 2023-12-15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CN117223948B (zh) * 2023-11-13 2024-03-01 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扣及背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32015U (zh) 磁性扣具
KR102608478B1 (ko) 자기 버클링 어셈블리
CN113729362B (zh) 磁性扣具
JP7251852B2 (ja) 磁気バックル
US7361045B1 (en) Lock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al receptacle
EP3827692A1 (en) Buckle
WO2022206484A1 (zh) 磁吸解锁的扣具装置
US6443762B1 (en) Power tool cord retainer
JPS6029205B2 (ja) 掛止装置
CN111853002B (zh) 侧向释锁扣具
TWI642376B (zh) 扣具及其插頭扣件
CN220631277U (zh) 快拆扣及连接组件
CN217009749U (zh) 端子台总线装置
CN116632593A (zh) 端子台总线装置
CN116439476A (zh) 扣具装置
CN114027590A (zh) 拉动解锁的扣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