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0266A - 嬰兒車 - Google Patents
嬰兒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00266A TW201300266A TW101121877A TW101121877A TW201300266A TW 201300266 A TW201300266 A TW 201300266A TW 101121877 A TW101121877 A TW 101121877A TW 101121877 A TW101121877 A TW 101121877A TW 201300266 A TW201300266 A TW 20130026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ter
- push rod
- push
- wheel
- stroll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0—Handle bars; Ha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6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the handle bar being parallel to the front leg
- B62B7/06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the handle bar being parallel to the front leg the handle bar moves in parallel relation during fol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0—Handle bars; Handles
- B62B9/203—Handle bars; Handles movable from front end to rear end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5/00—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being foldable or dismountable when not in use
- B62B2205/26—Arrangements for standing up in folded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301/00—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 B62B2301/04—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 B62B2301/046—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with means restricting the rotation about that axis
- B62B2301/0463—Wheel arrangements; Steering; Stability;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ing a wheel pivotable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e.g. swivelling castors with means restricting the rotation about that axis by blocking the rotation at a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使選擇性地切換成背面推動位置及對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位於對操作者而言最適當位置的嬰兒車。嬰兒車11係具備:一對前腳側構件,包含在其下端具有前輪12之前腳13及滑動構件20;一對後腳側構件,包含在其下端具有後輪14之後腳15;框架本體16,用以連結前腳側構件之上端部及後腳側構件之上端部;推動棒21,朝在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比下端部更上方之位置透過樞軸21a安裝在前腳側構件,並以樞軸21a為中心朝前後方向轉動,藉此可選擇性地切換成背面推動位置及對面推動位置;及卡合手段41,使推動棒21中之比樞軸21a更下方之部位的推動棒之下端區域選擇性地卡合在前腳側構件或後腳側構件之任一者。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推動棒,且藉由將推動棒之位置朝前後切換而變成背面推動亦變成對面推動之背面/對面推動式嬰兒車。
以往,已知有多種背面/對面推動式嬰兒車,係透過樞軸將從嬰兒車之框架本體往上方延伸之推動棒軸支在框架本體,並切換推動棒之位置,藉此變成背面推動亦變成對面推動者。在習知之背面/對面推動式嬰兒車中,例如如日本特開2010-234988號公報(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54688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254693號公報(專利文獻3)、及日本特開2002-284015號公報(專利文獻4)記載,一般而言係為以推動棒之下端將推動棒軸支於框架本體、且推動棒會以該軸支點為中心轉動、推動棒被推倒至後方位置或前方位置之構成。再者,在推動棒之上端形成有把手部。推動棒係為比框架本體更長形之零件,把手部係配置在由操作者容易握住之適當高度位置及前後方向位置。如此,推動棒係設於背面推動用之後方位置,以決定把手部相對於後腳之位置關係。而且,推動棒係設於對面推動用之前方位置,以決定把手部相對於前腳之位置關係。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3498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25468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25469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284015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至4中,框架本體係連結前腳之上端部與後腳之上端部,以支撐嬰兒就座之座席部的組裝體。再者,推動棒係以從框架本體往上方突出之方式延伸的長形構件。再者,在專利文獻1至4中,於配置之方便上,設於推動棒之下端的軸支點係設於後腳附近。
在如此的習知之嬰兒車中,由於推動棒之軸支點係位於比框架本體之前後方向中央更後方之位置,因此會產生以下問題。第1,在因背面推動造成推動棒倒向後方位置(背面推動位置)之狀態下,推動棒上端之把手部係配置在適當高度位置及前後方向位置,即使在推動棒之背面推動位置中適當地設計把手部相對於後腳的位置關係,而使推動棒以軸支點轉動並倒向前方而設置在對面推動用之前方位置(對面推動位置)時,把手部之高度位置或前後方向位置會變化。因此,在推動棒之對面推動位置中把手部相對於前腳的位置關係並不適當,操作者對於把手高度會感到不舒服感。再者,在步行中操作者之腳尖會容易與前輪干擾,而在使用便利性上有改善之餘地。
第2,藉由在推動棒中與比下端之軸支點更上方的部
位卡合,用以將推動棒保持在背面推動位置或對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鎖固機構係設置在框架本體。具體而言,係設置在朝前後方向延伸之扶手部。其理由係由於在框架本體之配置的方便上推動棒與框架本體重疊之區域為限定在扶手部之故。於是,操作者對於推動棒之把手部施加向下之力,並且進行以靠近推動棒之側的車輪為支點而從推動棒舉起較遠側之車輪的舉起操作時,在扶手部及框架本體會施加有大之力量,且在框架本體會產生晃動。因此,剛性有改善之餘地。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實情而研創者,其第一目的為提供一種嬰兒車,其係不僅可使設在背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位於對操作者而言最適當之位置,而且即使將推動棒切換至對面推動位置,亦可使設在對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位於對操作者而言最適當之位置。再者,其第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止框架本體之晃動且剛性佳之背面/對面推動嬰兒車。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嬰兒車係具備:一對前腳側構件,在其下端具有前輪;一對後腳側構件,在其下端具有後輪;框架本體,用以連結前腳側構件之上端部及後腳側構件之上端部;推動棒,朝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比下端部更上方之位置透過樞軸安裝在框架本體、前腳側構件、或後腳側構件之任一者,並以樞軸為中心朝前後方向轉動,藉此可選擇性地切換成背面推動位置及對面推動位
置;及卡合手段,使推動棒中比樞軸更下方之部位的推動棒之下端區域選擇性地卡合在前腳側構件或後腳側構件之任一者。
依據上述之本發明,由於推動棒之樞軸係設置在推動棒中之比下端區域更上方之位置,因此在配置上,可容易地將推動棒之樞軸配置在框架本體之前後方向中央部。因此,上述之第1目的會達成,即使將在背面推動位置配置成適於背面推動之推動棒切換至對面推動位置,亦可進行適合於對面推動之配置。
在比下端部更上方處透過樞軸安裝在框架本體之推動棒,係指除了推動棒下端部,在包含推動棒之上下方向中央部的長邊方向區域中之一部位設置有樞軸之推動棒。更理想為,推動棒之樞軸係設置在比上下方向中央更下方之位置,且為除了推動棒之下端部的區域。再者,推動棒之下端區域係指比推動棒之上下方向中央更下方的區域,且包含推動棒之下端部。因此,將推動棒從背面推動位置切換至對面推動位置時,隔介樞軸而配置之推動棒的上端部與推動棒的下端部之前後方向位置會反轉。
藉由卡合手段而卡合在前腳側構件或後腳側構件之推動棒的下端區域係可靠近樞軸,亦可靠近下端部,但較佳為靠近下端部。藉此,操作者進行對推動棒之上端部施加向下之力量且舉起前輪或後輪之舉起操作時,可順暢地將施加於推動棒之力量傳達至前腳側構件或後腳側構件。
將推動棒保持在背面推動位置之構成、及將推動棒保
持在對面推動位置之構成並無特別限定,但在此較理想為,卡合手段係包含推動棒鎖固機構,其係使推動棒之下端部卡合於前腳側構件而將推動棒保持在背面推動位置,並卡合在後腳側構件而將推動棒保持在對面推動位置者。根據該實施形態,使比樞軸更下方之推動棒下端部選擇性地卡合在框架本體或後腳。或者,使比樞軸更下方之推動棒下端部選擇性地卡合於前腳或後腳。結果,達成上述第2目的。亦即,操作者進行以靠近推動棒之側的車輪為支點而從推動棒舉起較遠側之車輪的舉起操作時,由於從操作者施加至推動棒上端部之力量會經由推動棒直接地傳達至前腳或後腳,因此力量不會作用在扶手部,而可減輕施加在框架本體之力量。結果,晃動會變少,且剛性會改善,嬰兒車之耐久性能會提升。
推動棒鎖固機構之構成並無特別限定。就一實施形態而言,推動棒鎖固機構亦可具有:卡合構件,設置在推動棒之下端部,且可朝推動棒之延伸方向變位;及被卡合構件,分別設置在前腳側構件及後腳側構件且與卡合構件卡合。根據該實施形態,由於具有設置在推動棒之下端部且可朝與推動棒之轉動方向不同的方向變位之卡合構件,所以卡合構件係以推動棒不會轉動之方式穩固地與被卡合構件卡合,而可保持推動棒之背面/對面推動位置。再者,藉由在切換推動棒時使卡合構件變位,即可容易地解除推動棒之鎖固。此外,可容易地使被卡合構件再卡合於推動棒下端部之卡合構件。因此,可使推動棒鎖固機構自動地
且容易地作動或解除,而使使用性能提升。
本發明之前輪及後輪雖亦可為無法旋轉方向之車輪,但較佳為可旋轉方向之腳輪。就較佳之實施形態而言,卡合手段係包含:推動棒側構件,設置在推動棒之下端部;前腳側可動構件,以可變位之方式設置在前腳側構件,當推動棒設在背面推動位置時與推動棒側構件卡合;及後腳側可動構件,以可變位之方式設置在後腳側構件,且當推動棒設於對面推動位置時,與推動棒側構件卡合。前輪及後輪係為可旋轉方向之腳輪,且復具備:前輪腳輪機構,其具有設置在前腳側構件之下端部的腳輪保持構件、及藉由腳輪保持構件以可繞著朝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轉動之方式保持且軸支前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後輪腳輪機構,其具有設置在後輪側構件之下端部的腳輪保持構件、及藉由腳輪保持構件以可繞著朝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轉動之方式保持且軸支後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前輪腳輪鎖固機構,具有前輪腳輪鎖固構件,為設置在前輪之腳輪保持構件且在第1位置與前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卡合而限制該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並且在第2位置從前輪之腳輪轉動構件離開且容許該小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後輪腳輪鎖固機構,具有後輪腳輪鎖固構件,為設置在後輪之腳輪保持構件且在第1位置與後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卡合並限制該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且在第2位置從後輪之腳輪轉動構件離開而容許該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前腳連結機構,用以連接前輪腳輪鎖固構件與卡合手段之前腳側可動構件;以及
後腳連結機構,用以連接後輪腳輪鎖固構件與卡合手段之後腳側可動構件。
根據該實施形態,具有在前腳與推動棒之下端部卡合的狀態下容許前輪之旋轉方向的前輪腳輪鎖固機構,在後腳與推動棒之下端區域卡合的狀態下容許後輪之旋轉方向的後輪腳輪鎖固機構,因此與推動棒之背面/對面推動位置連動,可將行進方向前方之車輪設為可旋轉方向,且將行進方向後方之車輪設為不可旋轉方向。此外,行進方向前方之車輪係在背面推動之狀態下為前輪,行進方向後方之車輪係在背面推動之狀態下為後輪。此外,在對面推動之狀態下成為與背面推動之狀態前後相反的車輪。
再者,根據該實施形態,前腳連結機構係僅設置在前腳側構件,並未設置在框架本體。後腳連結機構係僅設置在後腳側構件,並未設置在框架本體。再者,前腳連結機構與後腳連結機構係分離而構成。因此,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從前腳經由框架本體至推動棒配置第1線材,從後腳經由框架本體至推動棒配置第2線材,而比連結該等第1及第2線材之習知的前輪腳輪鎖固機構更有助於達成簡易化及小型化。
本發明之嬰兒車雖亦可為不能折疊之構造,較佳為可折疊成小型。就一實施形態而言,前腳側構件係包含:在下端具有前輪之前腳;及以可沿著前腳滑動之方式安裝的滑動構件;推動棒係透過樞軸安裝在滑動構件,藉由從背面推動位置滑動至下方而設在折疊位置。根據該實施形態,
由於嬰兒車朝上下方向縮小,因此在嬰兒車之不使用時可將嬰兒車收納成小型。
就較佳實施形態而言,前腳側構件係包含:在下端具有前輪之前腳;及以可沿著前腳滑動之方式安裝的滑動構件;推動棒係透過樞軸安裝在滑動構件,藉由從背面推動位置滑動至下方而設在折疊位置,且卡合手段之推動棒側構件係與前腳側可動構件及後腳側可動構件之雙方成為非卡合狀態。根據該實施形態,由於嬰兒車會朝上下方向縮小,不僅在嬰兒車之不使用時可收納成小型,而且由於推動棒之下端區域會從雙方的腳輪鎖固機構分離,因此前輪及後輪被作成不能旋轉方向。因此,在嬰兒車之折疊狀態下,前輪及後輪不會不經意地旋轉,而使收納時之穩定性提升。
本發明之嬰兒車較佳為可折疊成更小。就一實施形態而言,復具備朝前後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透過樞軸而與滑動構件連結,其後端則透過樞軸與後腳連結之前後方向構件,其中,後腳亦可透過樞軸將其上端部連結在框架本體,以後腳上端部之樞軸為中心朝前方轉動而成為折疊位置。根據該實施形態,由於嬰兒車會朝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縮小,因此在嬰兒車不使用時可收納成更小型。
推動棒亦可在折疊狀態下不接地,或者為接地者亦可。較佳為,設在折疊位置之滑動構件的下端及推動棒的下端之至少一方、與前輪及後輪之至少一方接地,且在折疊狀態下立起。根據該實施形態,由於滑動構件之下端及
推動棒之下端的至少一方、與前輪及後輪之至少一方接地,因此嬰兒車在折疊狀態下可立起。因此,可使放置場所之面積減小。
如上所述,本發明係除了使設於背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位於對操作者而言最適當位置,而且即使將推動棒切換成對面推動位置,也可使設於對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位於對操作者而言最適當位置。因此,不僅背面推動輕易進行,對面推動亦輕易進行。再者,可防止框架本體之晃動,且剛性佳。再者,在進行舉起操作之際可減低框架本體所承受之力。
以下,依據圖式所示之實施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圖係以背面推動之狀態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嬰兒車概要的側視圖。第2圖係以對面推動之狀態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嬰兒車概要的側視圖。第1圖及第2圖係顯示嬰兒車之展開狀態。第3圖係顯示嬰兒車之折疊途中狀態的側視圖。第4圖係顯示嬰兒車之折疊狀態的側視圖,在不使用時可將嬰兒車折疊成小型。第5圖係顯示推動棒鎖固機構之側視圖。第1圖至第5圖係顯示從嬰兒車之寬度方向左側觀看之狀態。對背面推動狀態之嬰兒車而言,第1圖至第5圖之圖式左側係顯示前方,圖式右側係顯示後方。
嬰兒車11係具備:一對前腳13,在其下端具有前輪12;一對後腳15,在其下端具有後輪14;框架本體16,用以連結前腳13之上端部及後腳15之上端部;推動棒21,朝上下方向延伸,且透過樞軸安裝在框架本體16,以樞軸為中心朝前後方向轉動,藉此可選擇性切換成背面推動位置及對面推動位置。前腳13係包含在前腳側構件。後腳15係包含在後腳側構件。
前腳13係分別設置在嬰兒車11之寬度方向左右而形成1對,以其下端部朝向前方且其上端部朝向後方之方式傾斜延伸於上下方向。後腳15係分別設置在嬰兒車11之寬度方向兩側而形成左右1對,以其下端部朝向後方且其上端部朝向前方之方式傾斜延伸於上下方向。前輪12係分別設置在前腳13。後輪14亦分別設置在後腳15。該等車輪12、14雖係為1個腳具有2輪之雙輪構造,但亦可為單輪。在嬰兒車11之前後左右合計4支而成的前腳13及後腳15,張設有由布料等可彎曲之素材所構成的收納籃29。
此外,前腳13及前輪12係在推動棒之背面推動位置中成為行進方向前方,後腳15及後輪14係在推動棒之背面推動位置中成為行進方向後方。然而須留意,前腳13及前輪12係在推動棒之對面推動位置中成為行進方向後方,後腳15及後輪14係在推動棒之對面推動位置中成為行進方向前方。
框架本體16係由複數個框架構件、及連結框架構件彼此之連結具所構成,且支撐幼兒用座席31。具體而言,框
架本體16係包含:支撐幼兒用座席31之座部的座部支撐構件17;支撐幼兒用座席31之靠背部之靠背部支撐構件18;及連結前腳13之上端及後腳15之上端的中央連結構件19。在此所謂之各構件17至19亦設成1對,且配置成於嬰兒車11之寬度方向左右對稱。
座部支撐構件17係為整體地朝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且其中央部彎曲而使後端區域朝下方傾斜延伸之管。並且,座部支撐構件17之後端係透過樞軸24以可轉動之方式與後腳15之中間區域連結。再者,在座部支撐構件17之前端區域安裝有幼兒用座席31之座部。並且,座部支撐構件17係在其前端區域形成有長孔17m。在長孔17m穿通有樞軸26。樞軸26係固定在滑動構件20。
靠背部支撐構件18係朝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之管。靠背部支撐構件18之下端係透過樞軸與座部支撐構件17之中央部連結。並且,靠背部支撐構件18係藉由該下端樞軸朝前後方向轉動,而實現幼兒用座席31之活動躺椅。
中央連結構件19係為具有相對向之2個側壁部、及連結該等2個側壁部彼此之軸部及燕尾型部的構件。後腳15之上端部係透過架設在2個側壁部之間之屬於軸部的樞軸19a而可轉動地被軸支。再者,在2個側壁部之間,貫通有前腳13之上端部,在中央連結構件19固定有前腳13之上端部。延伸成直線狀之前腳13及後腳15係在嬰兒車11之展開狀態下,藉由未圖示之展開狀態鎖固機構而保持成預定角度。詳細如後述,在進行嬰兒車11之折疊操作
時,後腳15係以樞軸19a為中心轉動至折疊位置。
再者,在中央連結構件19以可滑動之方式連結有滑動構件20。滑動構件20係沿著前腳13延伸之直線狀的管,且包含於前腳側構件。在滑動構件20形成有燕尾槽20g,在該燕尾槽20g嵌合有中央連結構件19之燕尾型部。如第2圖所示,在設為展開狀態之嬰兒車11中,滑動構件20之下端區域係以與前腳13之中間區域重疊之方式鄰接。再者,滑動構件20之上端區域係比前腳13之上端部更往上方突出,且支撐篷罩23。詳細如後述,在進行嬰兒車11之折疊操作時,滑動構件20係往下方滑動至折疊位置。
推動棒21係朝上下方向傾斜而延伸之直線狀的管,在該實施例中,分別設置在寬度方向左右。此外,在推動棒21之上端部安裝有把手部25,以連結1對推動棒21之上端部彼此。推動棒21係透過設置在比其下端部更上方處之樞軸21a,以可轉動方式安裝在框架本體16之滑動構件20。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在嬰兒車11之展開狀態下,樞軸21a係位在中央連結構件19之附近。此外,中央連結構件19係連結前腳13及後腳15之彼此上端,前腳13及後腳15係為大致相同長度,前腳13係從中央連結構件19往前方且下方以預定角度延伸,後腳15係從中央連結構件19往後方且下方以與前腳相同之預定角度延伸,因此在第1圖及第2圖之側面視中,前腳13及後腳15係形成等腰三角形。
再者,推動棒21係以該樞軸21a為中心可朝前後方
向轉動,並切換成第1圖所示之背面推動位置、及第2圖所示之對面推動位置。
設於背面推動位置(第1圖)之推動棒21,其下端部係沿著前腳13往下方且前方延伸,其上端部係往上方且後方延伸。藉此,設於嬰兒車11之後腳側的把手部25,係設定在對屬於大人的標準身高之嬰兒車11的操作者而言適當之高度位置。因此,操作者係以手握住把手部25,即可輕鬆地推動嬰兒車11。再者,以一面以手推動嬰兒車11,一面使步行中之操作者的前腳不會與後輪14干擾的方式,將把手部25從後輪14往後方隔離以適當的前後方向距離。
設於對面推動位置(第2圖)之推動棒21,其下端部係沿著前腳15往下方且後方延伸,其上端部係往上方且前方延伸。藉此,設於嬰兒車11之前腳側的把手部25,係設定在對屬於大人的標準身高之嬰兒車11的操作者而言為適當之高度位置。因此,操作者係以手握住把手部25,即可輕鬆地推動嬰兒車11。再者,以一面以手推動嬰兒車11,一面使步行中之操作者的前腳不會與前輪12干擾的方式,將把手部25隔離成即使在對面推動的情形時較前輪12往前方之適當的前後方向距離。
在本實施例中,推動棒21之樞軸21a係配置在框架本體16之前後方向中央部。藉此,樞軸21a係位在前輪12與後輪14之中間。更具體而言,在嬰兒車11之側面視中,樞軸21a係大致位在連結前輪12與後輪14且朝前後
方向水平地延伸之虛擬直線的直角二等分線上。再者,關於該直角二等分線,推動棒21之背面推動位置與對面推動位置係設為大致對稱。因此,設在背面推動位置之把手部25的高度位置、與設在對面推動位置之把手部25的高度位置大致相等。再者,從設在背面推動位置之從把手部2至後輪14為止的前後方向距離、與設在對面推動位置之從把手部25至前輪12為止的前後方向距離係大致相等。
結果,不僅可使設在背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21位於對操作者而言最適當之位置,即使將推動棒21切換成對面推動位置,亦可使設於對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21位於對操作者而言最適當之位置。因此,對操作者而言,不僅背面推動變得輕鬆,對面推動亦變得輕鬆。
接著,針對卡合手段進行說明,該卡合手段係使推動棒21中之比樞軸21a更下方之部位的推動棒之下端部,選擇性地卡合在框架本體16中之與前腳13鄰接的部位、及後腳15之任一者。
嬰兒車11係具備推動棒鎖固機構41,以作為使推動棒21之下端部卡合在框架本體16及後腳15之任一者的卡合手段。推動棒鎖固機構41係具有:設置在框架本體16之滑動構件20的突起構件42;設置在後腳15之突起構件43;及以可變位之方式設置在推動棒21之下端部且選擇性地與突起構件42或突起構件43卡合之卡合構件44。
再者,在第1圖所示之推動棒21的背面推動位置,卡合構件44會與設置在框架本體16之作為被卡合構件的突
起構件42卡合。藉此,使推動棒之下端部與框架本體16中之與前腳13鄰接之部位卡合,且將推動棒21保持在背面推動位置。再者,在第2圖所示之推動棒21的對面推動位置,卡合構件44會與設置在後腳15之作為被卡合構件的突起構件43卡合。藉此,使推動棒之下端部卡合於後腳15,且將推動棒21保持在對面推動位置。
在嬰兒車11之寬度方向位置,滑動構件20、前腳13、及後腳15係位於相同之位置,推動棒21係位於比該等滑動構件20、前腳13、及後腳15更靠近寬度方向外側之位置,因此推動棒21之下端部係可在不會與該等滑動構件20、前腳13、及後腳15干擾之情形下轉動。再者,推動棒鎖固機構41係從滑動構件20及後腳15觀看設置在寬度方向外側,且從推動棒21觀看設置在寬度方向內側。
第5圖係顯示推動棒從對面推動位置切換至背面推動位置、或從背面推動位置切換至對面推動位置之途中狀態的推動棒鎖固機構之側視圖,且顯示從寬度方向外側觀看之狀態。第6圖係顯示將推動棒保持在對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鎖固機構的前視圖。第7圖係顯示將推動棒保持在背面推動位置之推動棒鎖固機構的前視圖。在第6圖及第7圖中,圖式左側係顯示寬度方向外側,圖式右側係顯示寬度方向內側。第8圖係取出推動棒鎖固機構之卡合構件而顯示之說明圖,且顯示從寬度方向內側觀看之狀態。突起構件42係從滑動構件20之下端部朝向寬度方向外側而突出。突起構件43係從後腳15之中央部朝向寬度方向外側
而突出。該等突起構件42,43係形成為前端側(寬度方向外側)比根部側(寬度方向內側)更大徑。卡合構件44係具有:供推動棒21插通之兩端開口的筒狀部44c;及從筒狀部44c朝向寬度方向內側突出之扇狀部44s。
在筒狀部44c之內周,架設有插銷44p。插銷44p係形成在推動棒21且與在推動棒之延伸方向延伸的長孔21n卡合。再者,卡合構件44係被長孔21n導引,且可沿著推動棒21進行預定距離之滑動。如此,卡合構件44係在以樞軸21a為中心之推動棒21之與轉動方向呈直角之方向變位。此外,插銷44p係藉由縮設在推動棒21之內部的彈性構件45朝下方推動。藉此,卡合構件44係通常如第5圖所示位在下側之第1位置。再者,卡合構件44係在推動棒21之延伸方向變位且暫時移動至上側之第2位置,且與突起構件42,43卡合,或解除卡合。
扇狀部44s係在嬰兒車11的側面視中朝樞軸21a側擴張之扇狀,在前方側形成有斜面44f,在後方側形成有斜面44r。將接近樞軸21a之側作為上側,將距離樞軸21a較遠之側作為下側,在扇狀部44s之下側形成有用以接受突起構件42,43之缺口部44d。缺口部44d係朝向嬰兒車11之寬度方向內側開口,且從扇狀部44s之下側輪廓線朝向上側凹入之形狀。為了對應形成為前端側比根部側更大徑之突起構件42,43的形狀,缺口部44d之表面側(寬度方向內側)的槽寬度係形成相對較小,深處側(寬度方向外側)之槽寬度係形成相對較大。
側面視扇狀之扇狀部44s的輪廓線係以斜面44f、缺口部44d、斜面44r之順序連続,因此突起構件42係從斜面44f至缺口部44d沿著扇狀部44s滑接,且可嵌合在缺口部44d。再者,突起構件43係從斜面44r至缺口部44d沿著扇狀部44s滑接,且可嵌合在缺口部44d。
如第5圖之實線所示,推動棒21從背面推動位置切換至對面推動位置時,首先,斜面44r會與突起構件43抵接。接著,突起構件43係一面抵抗彈性構件45,一面使卡合構件44變位至比第1位置更上側之位置,一面沿著斜面44r滑接,且朝向斜面44r之下側。接著,突起構件43通過斜面44r而到達缺口部44d時,卡合構件44會藉由彈性構件45而回到第1位置,突起構件43會與缺口部44d。結果,卡合構件44係與突起構件43卡合。如第5圖之二點鏈線所示,針對突起構件42與斜面44f之抵接及滑接,亦與上述之說明相同。
為了解除突起構件42或突起構件43與卡合構件44之卡合,可抵抗彈性構件45將卡合構件44拉起至比第1位置更上側。
因此,在推動棒21設置有推動棒鎖固解除手段46。推動棒鎖固解除手段46係具有:筒狀之1對可動構件47,分別安裝在1對推動棒21的上端部,且在推動棒21之長度方向可滑動預定距離;及線材48,內設在推動棒21且連結可動構件47與卡合構件44。線材48之下端係與插銷44p連結。當操作者拉起可動構件47時,透過線材48卡
合構件44係被拉起至比第1位置更上側。藉此,突起構件42,43係從缺口部44d脫落,推動棒21係成為轉動自如。
如此,依據本實施例之推動棒鎖固機構41,由於使推動棒21中之屬於比樞軸21a更下方之部位的推動棒21之下端部卡合於框架本體16或後腳15,因此與在推動棒之樞軸更上方使推動棒與框架本體之扶手部卡合之習知的背面/對面推動嬰兒車相比較,可使作用於框架本體之力量減少,並防止框架本體之晃動,且剛性佳。再者,在進行舉起操作之際,可減低框架本體所承受之力量。
再者,依據本實施例之推動棒鎖固機構41,藉由扇狀部44s之作用,只要將推動棒21推入至背面推動位置或對面推動位置,由於卡合構件44會自動地卡合在突起構件42,43,因此嬰兒車11之處理容易。
此外,除了本實施例之推動棒鎖固機構41之外,就未圖示之變形例而言,亦可將推動棒鎖固機構之突起構件42設置在前腳13而非設置在滑動構件20。由於滑動構件20及前腳13係包含於前腳側構件,因此即使為該變形例,亦可將推動棒21之下端部選擇性地卡合在前腳側構件與後腳側構件之任一者。
或者,就其他變形例而言,亦可將樞軸21a設置在後腳15之上端部或包含後腳15之後腳側構件。或者,就其他變形例而言,亦可將突起構件43設置在後腳側構件。或者,就其他變形例而言,亦可將樞軸21a設置在框架本體16、例如中央連結構件19。即使為該變形例,亦可將推動
棒21之下端部選擇性地卡合在前腳側構件與後腳側構件之任一者。
1對前輪12及1對後輪14全部皆係如第1圖及第2圖之一點鏈線所示,為可在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Xf,Xr周圍轉動之腳輪。如此,若預先將嬰兒車11之車輪手段全部作成為腳輪,則只要將嬰兒車11之推動棒21如第1圖或第2圖所示切換,即可將嬰兒車11之移動方向切換成背面推動(第1圖)、或對面推動(第2圖),且可使嬰兒車朝任意之方向移動。
然而,如此將嬰兒車11之4輪全部作成為腳輪,嬰兒車11之行進軌道會蛇行。為了避免上述蛇行,必須對於相對於嬰兒車11之行進方向位在後方之車輪,禁止其轉轉動作。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就防止相對於嬰兒車11之行進方向位於後方之腳輪之旋轉的機構而言,具有前輪腳輪鎖固機構61及後輪腳輪鎖固機構71。
首先說明前輪及後輪腳輪機構。
第9圖係顯示從上方觀看前輪及後輪腳輪之狀態的示意圖。第10圖係顯示從側方觀看前輪及後輪腳輪之狀態的示意圖。在前腳13之下端部固定有腳輪保持構件92。腳輪保持構件92係轉動自如地保持腳輪轉動構件90。腳輪轉動構件90係包含:軛部93,其上端轉動自如地連結在腳輪保持構件92;支撐部94;朝與第10圖之一點鏈線所示的腳輪轉動構件90之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突出;及車軸95,由支撐部94所軸支。車軸95係朝水平方向延伸,並
藉由支撐部94來軸支中央部,在車軸95之兩端分別安裝有前輪12。在支撐部94之上部形成有1對轉動停止構件96(96a,96b)。
後輪腳輪機構亦同樣地構成,在後腳15之下端部固定有腳輪保持構件97。腳輪保持構件97係可轉動地保持小腳輪轉動構件90。
接著,針對前輪及後輪腳輪鎖固機構進行說明。
前輪腳輪鎖固機構61係包含透過插銷63可轉動地保持於腳輪保持構件92之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之位置,係藉由下端與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連接之線材67而可變更,當減緩線材67之張力時,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係朝以插銷63為中心而朝圖中矢印下方向移動而位於實線所示之第1位置,並進入1對轉動停止構件96a、96b之間,以防止由腳輪轉動構件90進行之車軸95的方向旋轉。另一方面,當增大線材67之張力時,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係以插銷63為中心朝向圖中箭頭上方向移動而從腳輪轉動構件90離開,且位於以二點鏈線所示之第2位置,車軸95係藉由腳輪轉動構件90而可朝任意之方向旋轉。
此外,在此雖省略圖示,但在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設置有朝第10圖之箭頭下方向彈壓的彈簧。因此,當線材67之張力比彈簧之彈壓力更強時,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係位在第2位置,當線材67之張力比彈簧之彈壓力弱時,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係位在第1位置。再者,前輪12係
以不會朝左方及右方旋轉之方式,朝嬰兒車11之前後方向直線地指向。
參照第10圖,後輪腳輪鎖固機構71係包含透過插銷63可轉動地保持在腳輪保持構件97之後輪腳輪鎖固構件65。後輪腳輪鎖固機構71亦與前輪腳輪鎖固機構61為同樣構成,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藉此,透過內設在後腳15且下端與後輪腳輪鎖固構件65連接之線材68,而在未將後輪腳輪鎖固構件拉起時,後輪14係被限制旋轉方向。再者,線材68抵抗未圖示之彈簧的彈壓力而拉起後輪腳輪鎖固構件時,後輪腳輪鎖固構件會從1對之轉動停止構件之間脫出,後輪14係被容許進行旋轉方向。
前輪及後輪腳輪鎖固機構係與推動棒21連動。再者,如以下說明,對應背面推動/對面推動而容許行進方向前方之車輪的方向旋轉,且限制行進方向後方之車輪的方向旋轉。
嬰兒車11係在推動棒鎖固機構之外,復具有使推動棒21中之比樞軸21a更下方之部位的推動棒之下端部,選擇性地卡合在前腳13及後腳15之任一者的卡合手段51。該卡合手段51係包含:推動棒側構件54,設置在推動棒21之下端部;前腳側可動構件52,以可變位之方式設置在前腳13當推動棒21位於背面推動位置時會與推動棒側構件54卡合;及後腳側可動構件53,以可變位之方式設置在後腳15當推動棒21位在對面推動位置時會與推動棒側
構件54卡合。
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具有:兩端開口之筒狀部52c;及從筒狀部52c之外周面往嬰兒車11之車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的突條52d。在筒狀部52c插通有前腳13之中央部。在筒狀部52c之內周架設有插銷52p。再者,在前腳13形成有朝前腳13之長度方向延伸之長孔13n。此外,插銷52p係貫通長孔13n。藉此,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以可變位之方式安裝在前腳13,且可在下方之第1位置α與上方之第2位置β之間變位。
突條52d係朝前後方向延伸。此外,突條52d係隨著從除了前方端部以外之中央部朝後方端部,以朝上方之方式傾斜延伸。該突條52d的上下方向尺寸係對應前腳側可動構件52之上下方向移動量者,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可一面朝上方移動,一面與推動棒側構件54卡合。
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藉由未圖示之彈性構件而朝下方之第1位置彈壓。當推動棒21並未位在背面推動位置時,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從推動棒側構件54分離而成為非卡合狀態,如第2圖所示,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位在下方之第1位置α。相對於此,當推動棒21位在背面推動位置時,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與推動棒側構件54卡合,如第1圖所示,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位在上方之第2位置β。
第11圖係顯示對應第7圖之前腳及前輪腳輪鎖固機構的前視圖。如第11圖所示,插銷52p係與內設在前腳13之線材67的上端連接。此外,線材67係包含在連接前
輪腳輪鎖固構件65與卡合手段51之前腳側可動構件52的前輪連結機構,線材67之下端係與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連接。在推動棒側構件54,形成有朝向嬰兒車11之車寬度方向內側且後方突出之突起54p。當推動棒21被推倒在背面推動位置時,突起54p係與突條52d之下表面抵接。再者,隨著推動棒21之下端部以樞軸21a為中心而朝前方轉動,突起54p係以從突條52d之後方端沿著前方端滑接之方式卡合,並將前腳側可動構件52往上方推上。藉此,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位在上方之第2位置β。伴隨於此,線材67係將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拉起而設於第2位置。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係從腳輪轉動構件90分離而容許腳輪轉動構件90之轉動。
此外,突起54p係不僅突出於寬度方向內側亦突出於後方,因此即使推動棒21在背面推動位置位於比前腳13更前方之位置,推動棒側構件54亦可與前腳側可動構件52卡合。
為了與第11圖比較,第12圖係顯示推動棒21未設在背面推動位置時之前腳及前輪腳輪鎖固機構的前視圖。如前所述當推動棒21未設在背面推動位置時,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未與推動棒側構件54卡合。如此一來,前腳側可動構件52係藉由未圖示之彈性構件而朝下方彈壓並設於第1位置α。再者,前輪腳輪鎖固構件65係回到下方之第1位置,與腳輪轉動構件90卡合,以限制腳輪轉動構件90之轉動。
後腳側可動構件53亦與前腳側可動構件52同樣地構成,且具有插通有後腳15之兩端開口的筒狀部53c;從筒狀部53c之外周面朝嬰兒車11之車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的突條53d;及插通於後腳之長孔15n的插銷53p。突條53d係朝前後方向延伸。此外,突條53d係隨著從除了後方端部以外之中央部朝向前方端部,以朝向上方向之方式傾斜延伸。該突條53d之上下方向尺寸係與後腳側可動構件53之上下方向移動量對應者,後腳側可動構件53係可一面朝上方移動,一面與推動棒側構件54卡合。此外,與前腳側可動構件52同樣地,可在下方之第1位置α與上方之第2位置β之間變位,當推動棒21未設在對面推動位置時,藉由未圖示之彈性構件朝下方彈壓,而設在下方之第1位置α,當推動棒21位於對面推動位置時,則設在上方之第2位置β。
插銷53p係與線材68之上端連接,而後輪腳輪鎖固構件係與線材68之下端連接。再者,後輪腳輪鎖固構件係藉由包含於連接後輪腳輪鎖固構件與卡合手段51之後腳側可動構件53的後輪連結機構之線材68,與後腳側可動構件53之變位連動。
如此,前輪腳輪鎖固機構61係與推動棒21之背面/對面推動位置連動,且對應於推動棒21之背面推動位置而容許行進方向前方之前輪12的方向旋轉。與前輪腳輪鎖固機構61同樣構成之後輪腳輪鎖固機構71,亦與推動棒21之背面/對面推動位置連動,且對應於推動棒21之背面推
動位置而限制行進方向後方之後輪14的方向旋轉。
因此,藉由該等前輪及後輪腳輪鎖固機構61,71,前輪12係在推動棒21設於背面推動位置之間,被容許旋轉方向,後輪14係被限制旋轉方向。
再者,推動棒21設於對面推動位置之間,成為行進方向前方之後輪14係容許旋轉方向,成為行進方向後方之前輪12係被限制旋轉方向。結果,即使推動棒21設於背面推動位置及對面推動位置之任一者時,亦禁止相對於嬰兒車11之行進方向位於後方之車輪的轉動動作,且僅將嬰兒車11之行進方向前側的車輪設為可進行方向旋轉。
在嬰兒車11之不使用時,可折疊成小型。以下,針對嬰兒車11之折疊操作進行說明。
嬰兒車11係復具備:架設在滑動構件20與後腳15之間之1對前後方向構件27。前後方向構件27係大致延伸於前後方向,且其前端透過樞軸20a與滑動構件20之下端部連結,其後端透過樞軸15a與後腳15之下端區域連結。
在前腳13之中央部固定有滑動托架22。以第2圖所示之一點鏈線XIII-XIII將滑動托架22及其他構件作成為剖面,將從箭頭方向觀看之剖面圖顯示在第13圖。滑動托架22係具有從兩端開口之筒狀部22c及筒狀部22c之外周突出之燕尾形的突出部22d。在筒狀部22c插通有前腳13。此外,筒狀部22c及前腳13係貫通有朝前腳13之短邊方向延伸之插銷22p而相互固定。突出部22d係形成在滑動構件20且可滑動於朝滑動構件之長邊方向延伸之燕
尾槽20g且以不能分離之方式嵌合。
此外,在中央連結構件19亦形成有同樣之燕尾形,中央連結構件19之燕尾形係以可滑動且不能分離之方式嵌合在燕尾槽20g。藉此,滑動構件20係藉由分隔在長度方向之中央連結構件19及滑動托架22,在2個部位連結於前腳13。此外,嬰兒車11係藉由未圖示之展開狀態保持手段而保持在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展開狀態,因此只要不解除展開狀態保持手段,滑動構件20即不會沿著前腳13而滑動。
嬰兒車11之折疊操作係從推動棒21沿著滑動構件20延伸之背面推動狀態開始。如第1圖所示,在前輪12比該旋轉軸線Xf更後方之位置朝前後方向直線地指向,且後輪14在比該旋轉軸線Xr更後方之位置朝前後方向直線地指向的狀態下,解除保持嬰兒車11之展開狀態之未圖示的展開狀態保持手段,且將推動棒21往下方推下時,推動棒21係與滑動構件20一同沿著前腳13往下方滑動,且變形成第3圖所示之折疊途中狀態。再者,透過前後方向構件27而與滑動構件20連結之後腳15會以後腳上端部之樞軸19a為中心朝前方轉動。參照第3圖所示之途中狀態得知,藉由折疊操作,滑動構件20之下端部係與推動棒21之下端部一同往比前腳13之下端部更下方滑動,而使嬰兒車11之上下方向尺寸縮小,後輪14係與前輪12接近而使嬰兒車11前後方向尺寸縮小。
此外,推動棒側構件54之突起54p係在推動棒21之
背面推動位置與突條52d之下表面接觸,因此卡合手段51不會成為嬰兒車11之折疊操作的妨礙。
接著,當將推動棒21往下方推下時,滑動構件20係與推動棒21一同更進一步往下方滑動,後腳15係以樞軸19a為中心更進一步往前方轉動,後輪14會更接近前輪12。藉此,如第4圖所示推動棒21係位於折疊位置,後腳15亦位於折疊位置,嬰兒車11則成為折疊狀態。此時,儘管嬰兒車11之前後方向尺寸縮小,亦會在平坦之接地面G立起。這是由於在折疊狀態之嬰兒車11的前側滑動構件20之下端與接地面G接地,且後輪14在後側接地,因此折疊狀態之嬰兒車11的重心係位於滑動構件20下端與後輪14之間之故。
在本實施例中,如第4圖所示,滑動構件20下端、前輪12、及後輪14係在側面視中與接地面G接地,且嬰兒車11在折疊狀態下立起。除此之外,雖未圖示,但亦可使推動棒21之下端接地以取代滑動構件20的接地,或亦可使滑動構件20之下端及推動棒21之下端接地。此外,亦可使前輪12接地以取代後輪14,折疊狀態之嬰兒車11的重心亦可位在滑動構件20下端與前輪12之間。
在此補充說明,由於推動棒21係與滑動構件20一同往下方滑動,因此推動棒下端部之推動棒側構件54亦與前腳側可動構件52及後腳側可動構件53之兩者形成非卡合狀態。藉此,前輪12及後輪14之兩者被限制旋轉方向。因此,在嬰兒車11之折疊狀態下,前輪12及後輪14不會
不經意地旋轉,前輪12係在以朝前後方向直線地指向之方式被保持,後輪14亦以朝前後方向直線地指向之方式被保持。結果,嬰兒車11係可更穩定地立起。
以上,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並未限定在圖式之實施形態者。對於圖示之實施形態,在與本發明相同之範圍內、或是均等之範圍內,可施行各種之修正或變形。例如,前後方向構件27雖係安裝在比滑動構件20及後腳15更靠近寬度方向內側之位置,但亦可安裝在比該等構件更靠近寬度方向外側之位置。
本發明之嬰兒車係有效地利用在具備可進行對面推動/背面推動之切換之推動棒的育兒搬運器具。
11‧‧‧嬰兒車
12‧‧‧前輪
13‧‧‧前腳
14‧‧‧後輪
15‧‧‧後腳
16‧‧‧框架本體
17‧‧‧座部支撐構件
17m‧‧‧長孔
18‧‧‧靠背部支撐構件
19‧‧‧中央連結構件
20‧‧‧滑動構件
20g‧‧‧燕尾槽
21‧‧‧推動棒
15a、19a、21a、24、26‧‧‧樞軸
21n‧‧‧長孔
22‧‧‧滑動托架
22c‧‧‧筒狀部
22d‧‧‧突出部
23‧‧‧支撐篷罩
25‧‧‧把手部
27‧‧‧前後方向構件
29‧‧‧收納籃
31‧‧‧幼兒用座席
41‧‧‧推動棒鎖固機構(卡合手段)
42、43‧‧‧突起構件
44‧‧‧卡合構件
44c‧‧‧筒狀部
44s‧‧‧扇狀部
44d‧‧‧缺口部
44f、44r‧‧‧斜面
44p、52p‧‧‧插銷
46‧‧‧推動棒鎖固解除手段
47‧‧‧可動構件
48‧‧‧線材
51‧‧‧卡合手段
52‧‧‧前腳側可動構件
52c、53c‧‧‧筒狀部
52d、53d‧‧‧突條
53‧‧‧後腳側可動構件
54‧‧‧推動棒側構件
54p‧‧‧突起
61‧‧‧前輪腳輪鎖固機構
65‧‧‧前(後)輪腳輪鎖固構件
67、68‧‧‧線材
71‧‧‧後輪腳輪鎖固機構
90‧‧‧腳輪轉動構件
92‧‧‧腳輪保持構件
93‧‧‧軛部
94‧‧‧支撐部
95‧‧‧車軸
96、96a、96b‧‧‧轉動停止構件
97‧‧‧腳輪保持構件
G‧‧‧接地面
Xf‧‧‧旋轉軸線
Xr‧‧‧轉軸線
第1圖係以背面推動之狀態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嬰兒車概要的側視圖。
第2圖係以對面推動之狀態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嬰兒車概要的側視圖。
第3圖係顯示嬰兒車之折疊途中狀態的側視圖。
第4圖係顯示嬰兒車之折疊狀態的側視圖。
第5圖係顯示推動棒鎖固機構之側視圖。
第6圖係顯示推動棒、後腳、推動棒鎖固機構、及後輪腳輪鎖固機構的前視圖。
第7圖係顯示推動棒及推動棒鎖固機構之前視圖。
第8圖係顯示將推動棒鎖固機構之卡合構件取出之
圖。
第9圖係顯示從上方觀看腳輪之狀態的示意圖。
第10圖係顯示從側方觀看腳輪之狀態的示意圖。
第11圖係顯示對應第7圖之前腳及前輪腳輪鎖固機構的前視圖。
第12圖係顯示前腳及前輪腳輪鎖固機構之前視圖。
第13圖係以第2圖之一點鏈線XIII-XIII設為剖面,且從箭頭方向觀看之剖面圖。
11‧‧‧嬰兒車
12‧‧‧前輪
13‧‧‧前腳
14‧‧‧後輪
15‧‧‧後腳
16‧‧‧框架本體
17‧‧‧座部支撐構件
17m‧‧‧長孔
18‧‧‧靠背部支撐構件
19‧‧‧中央連結構件
20‧‧‧滑動構件
21‧‧‧推動棒
15a、19a、21a、24、26‧‧‧樞軸
22‧‧‧滑動托架
23‧‧‧支撐篷罩
25‧‧‧把手部
27‧‧‧前後方向構件
29‧‧‧收納籃
31‧‧‧幼兒用座席
41‧‧‧推動棒鎖固機構(卡合手段)
42、43‧‧‧突起構件
44‧‧‧卡合構件
46‧‧‧推動棒鎖固解除手段
47‧‧‧可動構件
48‧‧‧線材
52‧‧‧前腳側可動構件
53‧‧‧後腳側可動構件
54‧‧‧推動棒側構件
90‧‧‧腳輪轉動構件
92‧‧‧腳輪保持構件
97‧‧‧腳輪保持構件
G‧‧‧接地面
Xf‧‧‧旋轉軸線
Xr‧‧‧轉軸線
Claims (8)
- 一種嬰兒車,係具備:一對前腳側構件,在其下端具有前輪;一對後腳側構件,在其下端具有後輪;框架本體,用以連結前述前腳側構件之上端部及前述後腳側構件之上端部;推動棒,朝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比下端部更上方之位置透過樞軸安裝在前述框架本體、前述前腳側構件、或前述後腳側構件之任一者,並以前述樞軸為中心朝前後方向轉動,藉此可選擇性地切換成背面推動位置及對面推動位置;及卡合手段,使前述推動棒中比前述樞軸更下方之部位的推動棒之下端區域選擇性地卡合在前述前腳側構件或前述後腳側構件之任一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前述卡合手段係包含推動棒鎖固機構,其係使前述推動棒之下端部卡合於前述前腳側構件而將前述推動棒保持在背面推動位置,並卡合在前述後腳側構件而將前述推動棒保持在對面推動位置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前述推動棒鎖固機構係具有:卡合構件,設置在前述推動棒之下端部,且可朝推動棒之延伸方向變位;及被卡合構件,分別設置在前述前腳側構件及前述後腳側構件且與前述卡合構件卡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前述卡合手段係包含:推動棒側構件,設置在前述推動棒之下端部;前腳側可動構件,以可變位之方式設置在前述前腳側構件,當前述推動棒設在背面推動位置時與前述推動棒側構件卡合;及後腳側可動構件,以可變位之方式設置在前述後腳側構件,且當前述推動棒位於對面推動位置時,與前述推動棒側構件卡合;前述前輪及前述後輪係為可旋轉方向之腳輪,且復具備:前輪腳輪機構,其具有設置在前述前腳側構件之下端部的腳輪保持構件、及藉由前述腳輪保持構件以可繞著延伸於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線轉動之方式保持且軸支前述前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後輪腳輪機構,其具有設置在前述後輪側構件之下端部的腳輪保持構件、及藉由前述腳輪保持構件以可繞著延伸於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線轉動之方式保持且軸支前述後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前輪腳輪鎖固機構,係具有前輪腳輪鎖固構件,為設置在前述前輪之腳輪保持構件且在第1位置與前述前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卡合而限制該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並且在第2位置從前述前輪之腳輪轉動構件離開且容許該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後輪腳輪鎖固機構,係具有後輪腳輪鎖固構件,為設置在前述後輪之腳輪保持構件且在第1位置與前述 後輪之腳輪轉動構件卡合並限制該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且在第2位置從前述後輪之腳輪轉動構件離開而容許該腳輪轉動構件之轉動;前腳連結機構,用以連接前述前輪腳輪鎖固構件與前述卡合手段之前腳側可動構件;以及後腳連結機構,用以連接前述後輪腳輪鎖固構件與前述卡合手段之後腳側可動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前述前腳側構件係包含:在下端具有前述前輪之前腳;及以可沿著前述前腳滑動之方式安裝的滑動構件;前述推動棒係透過樞軸安裝在前述滑動構件,藉由從前述背面推動位置滑動至下方而設在折疊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前述前腳側構件係包含:在下端具有前述前輪之前腳;及以可沿著前述前腳滑動之方式安裝的滑動構件;前述推動棒係透過樞軸安裝在前述滑動構件,藉由從前述背面推動位置滑動至下方而設在折疊位置,且前述卡合手段之推動棒側構件係與前述前腳側可動構件及前述後腳側可動構件之雙方成為非卡合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嬰兒車,復具備朝前後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透過樞軸而與前述滑動構件連結,其後端則透過樞軸與前述後腳連結之前後方向構件,且前述後腳係透過樞軸將其上端部連結在前述框架本體,以前述後腳上端部之樞軸為中心朝前方轉動而 成為折疊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嬰兒車,其中,設在前述折疊位置之前述滑動構件的下端及前述推動棒的下端之至少一方、與前述前輪及前述後輪之至少一方接地,且在折疊狀態下立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41626A JP5889551B2 (ja) | 2011-06-27 | 2011-06-27 | 乳母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00266A true TW201300266A (zh) | 2013-01-01 |
Family
ID=47361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21877A TW201300266A (zh) | 2011-06-27 | 2012-06-19 | 嬰兒車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326418A1 (zh) |
JP (1) | JP5889551B2 (zh) |
KR (1) | KR20130001670A (zh) |
CN (1) | CN102849099A (zh) |
TW (1) | TW201300266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69958U (zh) * | 2011-06-30 | 2012-03-21 |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辅助轮式推车 |
CN102923174B (zh) * | 2012-10-31 | 2015-10-21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幼儿推车 |
CN104129417B (zh) * | 2013-05-02 | 2018-05-22 | 雅沙娜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旅行婴儿车插销和轮定位机构 |
US8991854B2 (en) * | 2013-05-02 | 2015-03-31 | Artsana Usa, Inc. | Folding travel stroller latch and wheel positioning system |
JP6169416B2 (ja) * | 2013-05-22 | 2017-07-26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シート支持ユニット及び乳母車 |
JP6184777B2 (ja) * | 2013-07-04 | 2017-08-23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乳母車 |
FR3010682B1 (fr) * | 2013-09-13 | 2015-10-23 | Babyzen | Poussette pliable adaptable au transport des nouveau-nes |
JP6209100B2 (ja) * | 2014-02-17 | 2017-10-04 |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合同会社 | 折畳式乳母車 |
CN104002850B (zh) * | 2014-06-03 | 2016-06-01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JP6452980B2 (ja) * | 2014-07-31 | 2019-01-16 | ピジョン株式会社 | ベビーカー |
JP6400409B2 (ja) * | 2014-09-22 | 2018-10-03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乳母車 |
CN105172867B (zh) * | 2015-06-01 | 2017-08-15 | 福建欧仕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童车轮子自动收合结构 |
US9707987B2 (en) * | 2015-09-06 | 2017-07-18 | Helen Of Troy Limited | Stroller with wheel swivel mechanism |
US9592846B1 (en) * | 2015-10-05 | 2017-03-14 | Helen Of Troy Limited | Stroller with wheel swivel mechanism |
GB2559929A (en) * | 2015-11-09 | 2018-08-22 | Lian Morrell Samantha | Stroller |
CN106741093B (zh) * | 2016-05-11 | 2020-04-14 |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可折叠婴儿推车 |
US10252738B2 (en) * | 2016-06-01 | 2019-04-09 | Greg Diep | Stroller pulling handle system |
FR3063965B1 (fr) * | 2017-03-14 | 2023-07-14 | Dorel France Sa | Voiture d'enfant pliante a chariots coulissants |
CN106945709A (zh) * | 2017-05-07 | 2017-07-14 | 昆山曼禾儿童用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折叠式婴儿推车推杆换向机构 |
CN107672663B (zh) * | 2017-08-16 | 2024-08-27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儿童推车 |
CN108189895B (zh) * | 2017-12-11 | 2019-12-13 | 王广东 | 一种助力婴儿推车 |
CN108082252A (zh) * | 2017-12-12 | 2018-05-29 | 佛山市洛克威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助力婴儿推车 |
CN108082259B (zh) * | 2017-12-12 | 2019-12-13 | 浙江一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缓解成人疲劳感的可折叠婴儿车 |
CN108032895B (zh) * | 2017-12-12 | 2020-04-24 | 瑞安市浙工大创新创业研究院 | 一种自适应智能婴儿推车 |
CN110053659A (zh) * | 2019-05-06 | 2019-07-26 | 昆山爱果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童车 |
CN11204659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昆山爱果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婴幼儿推车 |
KR102594794B1 (ko) | 2019-06-13 | 2023-10-27 | 원더랜드 스위처랜드 아게 | 휠 달린 이송 장치 |
CN112278060A (zh) * | 2019-07-24 | 2021-01-29 | 昆山爱果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的支架及设有该支架的童车车架 |
CN112477970A (zh) * | 2019-09-11 | 2021-03-12 |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 婴幼儿推车及其换向机构 |
US11479285B2 (en) | 2019-09-11 | 2022-10-25 |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 Wheeled carrying apparatus |
NL2032196B1 (en) * | 2020-12-18 | 2023-05-15 | Royalty Bugaboo Gmbh | Foldable stroller, foldable bassinet, foldable seat, stroller and stroller and luggage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91959U (zh) * | 1975-12-29 | 1977-07-09 | ||
CN2049618U (zh) * | 1989-03-16 | 1989-12-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零四工厂 | 双向推杆童车 |
US6059301A (en) * | 1998-01-06 | 2000-05-09 | Skarnulis; Cynthia L. | Baby carriage and adapter handle therefor |
JP5100930B2 (ja) * | 2001-03-23 | 2012-12-19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ベビーカー |
US7641216B2 (en) * | 2007-03-05 | 2010-01-05 | Dick Cone Industrial Design, Inc. | Flat fold stroller |
JP4994925B2 (ja) * | 2007-04-09 | 2012-08-08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ベビーカー |
JP5301342B2 (ja) * | 2009-04-21 | 2013-09-25 |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折畳式手押し車 |
US8240698B2 (en) * | 2009-09-16 | 2012-08-14 | Bumbleride Inc. | Collapsible structure for baby stroller |
CN201842124U (zh) * | 2010-10-25 | 2011-05-25 | 昆山华童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 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 |
CN102069836B (zh) * | 2011-01-03 | 2012-07-04 | 宁波神马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推把换向式童车 |
-
2011
- 2011-06-27 JP JP2011141626A patent/JP5889551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4-12 KR KR1020120037830A patent/KR2013000167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06-15 US US13/524,451 patent/US2012032641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6-19 TW TW101121877A patent/TW201300266A/zh unknown
- 2012-06-20 CN CN2012102097110A patent/CN102849099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326418A1 (en) | 2012-12-27 |
CN102849099A (zh) | 2013-01-02 |
JP2013006553A (ja) | 2013-01-10 |
JP5889551B2 (ja) | 2016-03-22 |
KR20130001670A (ko) | 2013-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300266A (zh) | 嬰兒車 | |
JP6598353B2 (ja) | ベビーカー用車体 | |
EP2441645B1 (en) | Baby buggy | |
JP5465721B2 (ja) | キャリアおよびベビーカー | |
TWI507314B (zh) | Baby carriage | |
JPH0775984B2 (ja) | ベビーカー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若しくは倒伏機構 | |
JP5913546B2 (ja) | ベビーカー | |
JP5755344B2 (ja) | 折り畳み式乳母車 | |
JP5101744B2 (ja) | ベビーカー | |
JP5766772B2 (ja) | ベビーカー | |
US20170158217A1 (en) | Bike Stroller | |
JP5128713B2 (ja) | ベビーカー | |
CN210391282U (zh) |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 |
JP5798890B2 (ja) | ベビーカー用の制動機構、ベビーカー用の車輪保持機構、および、ベビーカー | |
JP5661063B2 (ja) | ベビーカー | |
TWI754265B (zh) | 嬰兒車 | |
JP6923930B2 (ja) | 乳母車 | |
CN215663607U (zh) | 儿童推车 | |
JP2020019368A (ja) | 手押しカー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