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2057A -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2057A
TW201232057A TW100143673A TW100143673A TW201232057A TW 201232057 A TW201232057 A TW 201232057A TW 100143673 A TW100143673 A TW 100143673A TW 100143673 A TW100143673 A TW 100143673A TW 201232057 A TW201232057 A TW 2012320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sin
film
liquid crystal
optical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3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tsushi Kanazawa
Takashi Sakaue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1232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205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formed of particles, e.g. chips, powder or gran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n ir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2Oxide or hydr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4Oxysalt, e.g. carbonate, sulfate, phosphate or nitrate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4Transluc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38Anti-refl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123205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在基材膜上具備分散有透光性微粒之防 眩層的光學膜以及使用該光學膜之液晶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在液晶顯示裝置等影像顯示裝置中,為了防止外光的 映射,係在該觀看侧面表面配置防眩膜或抗反射膜等光學 膜。此等光學膜,例如可藉由將分散有微粒(填充材)之樹 脂層形成於基材膜上而製作出。 然而,在以往的光學膜中,於該表面會產生較多的突 起狀缺陷(點缺陷),而有產率降低之問題。該點缺陷係起 因於微粒中所含有之粒徑遠較該平均粒徑更大之粒子(粗 粒)者。 就用以解決上述問題點之手段而言,於JP2004-191956-A中,係提出一種在透明支撐體上依序具有硬塗 層、低折射率層之抗反射膜中,將微粒中所含有之粗粒的 割點值(以市售的粒度分布儀所測定之任意粒子1〇〇萬個 中之最大粒子的粒徑)設為未達硬塗層厚度的4倍者。此 外,於JP2002-40204-A中,係提出一種在透明支撐體上依 序具有防眩性硬塗層、低折射率層之防眩性抗反射膜中, 將粒徑較個數平均粒徑大3· Ο/zm以上的較大粗粒、或是個 數平均粒杈2.5倍以上的較大粗粒之含有比率設為未隶 個/lxlO8個者。 迓5 與可 以市售的粒度分布儀所能夠測定之粒子的數目 323718 4 201232057 容許之點缺陷的數目相比乃為極少。因此,如JP2004-191956-A所示,即使將割點值設為一定值以下,亦無充分 地防止點缺陷。此外,在JP2004-191956-A所示之方法中, 必須藉由測量薄膜化後之點缺陷的數目來算出粗粒的含有 比率,該手法較為繁J貞。 配置在液晶顯示裝置的觀看側表面之防眩膜等中,為 了抑制閃爍,必須將霧度值增大某種程度。然而,當防眩 膜的霧度值增大時,有時會產生正面對比(白顯示狀態下的 正面亮度相對於黑顯示狀態下的正面亮度之比)或穿透晝 像鮮明度降低之問題。因此,液晶顯示裝置中,係要求一 種在廣視角下不易引起閃爍等之顯示晝質的缺失,並且可 提高正面對比或穿透晝像鮮明度之.光學膜。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防止起因於粗粒之點缺 陷的產生,並且當應用在液晶顯示裝置時,在廣視角下不 易引起顯示缺失,並且可得到高正面對比或穿透晝像鮮明 度之光學膜,以及應用該光學膜之液晶顯示裝置。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包含下列所示者。 [1]一種光學膜,係具有基材膜、以及積層於基材膜上 並在透光性樹脂中分散有透光性微粒之防眩層之光學膜, 其中,透光性微粒的含量相對於透光性樹脂100重量份為 25重量份以上且未達50重量份, 當以透光性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D,以透光性微粒 之粒度分布的標準差為σ,以防眩層的層厚為T時,係滿 5 323718 201232057 足下列條件(1)至(5). ⑴D為以上10,以下, ⑵T為10心以上20"m以下, (3)D/T為〇.4以上〇.6以下, ⑷σ/D為u以下, (5) σ/Τ 為 0.05 以下。 [2] 如[1]所述 < 光學膜,其中,透光性微粒的折射率 與透樹脂,折射率之差為04以上U以下。 [3] 如[1]或[2]所述之光學膜,其中,透光性微粒係藉 由氣流分級而得者。 [4] -種液晶顯示裝置,係依序具備有:背光裝置、光 偏向手&、第1偏光板、液晶單S、帛2偏光板、以及如 [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膜。 [5] 如[4]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光偏向手段係 具有·在與第1偏光板相對向之表面具有複數個線狀稜鏡 之棱鏡膜2片’ 一方的稜鏡膜係以該線狀棱鏡的稜線方向 大致平行於第1偏光板的穿透軸之方式來配置,另一方的 稜鏡膜則以該線狀稜鏡的棱線方向大致平行於第2偏光板 的穿透軸之方式來配置。 所謂大致平行係指包含完全平行之情形,以及從平行 偏移約±5度的角度範圍之情形。 [6] 如[4]或[5]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係在背光裝置 與光偏向手段之間復具備有光擴散手段。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防止或抑制起因 323718 6 201232057 於粗粒之點缺陷的產生,並且在廣視角下不易引起顯示缺 失,並且可相高正面對比或穿透晝像鮮明度之光學膜。 藉由防止或抑難缺_產生,可提升光學㈣產率。應 用本發明之光學膜之液晶顯示裝践可顯現出高正面對比 及穿透晝像鮮明度’並可顯現出廣視角,且性 【實施方式】 <光學膜>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光學膜的較佳一例之概略剖面 圖。第1圖所示之光學膜100係具備有基材膜1〇1、以及 積層於基材膜101上之防眩層102。防眩層1〇2是以透光 性樹爿a 103為基材之層,並在透光性樹脂1〇3中分散有透 光性微粒104而成者。第1圖之光學臈100中,在防眩層 102的表面,藉由分散混合之透光性微粒來形成細微凹凸。 [基材膜] 基材膜101只要是具有透光性者即可,例如可使用玻 璃或塑膠膜等。就塑膠膜而言,只要具有適當的透明性及 機械強度者即可。例如可列舉TAC(三乙酸纖維素)等纖維 素乙酸醋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 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等之聚烯烴 系樹脂等。基材膜101的厚度例如為10至500 /zm,就光 學膜的薄膜化等觀點來看,較佳為10至300ym。 [防眩層] 本發明之光學膜係具有積層於基材膜101上之防眩層 102。防眩層1〇2是以透光性樹脂103為基材之層,並在透 7 323718 201232057 光性樹脂103中分散有透光性微粒1〇4而成者。在基材膜 101與防眩層102之間,亦可具有其他層(包含黏著劑層)。 就透光性樹脂103而言,只要為具有透光性者即可, 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電子束硬 化型樹脂等活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或是熱硬化型樹脂的 硬化物、熱可塑性樹脂、金屬烷氧化物的硬化物等。其中, 就具有高硬度而能夠賦予作為設置在液晶顯示裝置表 '面之 光學膜的高耐損傷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活化能射線硬化 型樹脂。當使用活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熱硬化型樹脂或 金屬烧氧化物時’可藉由活化能射線的照射或加熱使該樹 脂硬化而形成透光性樹脂103。 就活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而言,可含有多官能(甲某) 丙烯酸醋化合物。所謂多官能(曱基)丙烯酸醋化:物,"為 於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曱基)丙烯醯氧基之化合物。 多官能(甲基)丙婦酸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多元醇盥 (甲基)丙烤酸之醋化物、胺基甲酸酿(曱基)丙烯酸醋化合 物、聚酯(曱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環氧酯化 合物等之含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官能聚合性 化合物等。 就多元醇而言,例如可列舉出乙二醇、—7 ^ 一 卞 一 c»二醇、二 乙二醇、四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 ^ 一内一醇、二丙 丁二醇、戊二醇、 二醇、四丙二醇、聚丙二醇、丙二醇、 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2,一硫代二乙 醇、1,4-環己烧二乙醇等之二元醇;三羥甲基丙烷、甘油、 323718 8 201232057 新戊四醇、二甘油、二新戊四醇、二(三羥曱基)丙烷等之 三元以上的醇。 就多元醇與(甲基)丙烯酸之酯化物而言,具體而言可 列舉二(曱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曱基)丙烯酸二乙二醇 酯、二(曱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 二醇酯、三羥曱基丙烷三(曱基)丙烯酸酯、三羥曱基乙烷 二(曱基)丙稀酸醋、四經曱基曱烧三(曱基)丙婦酸酯、二 (曱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四羥甲基曱烷四(曱基)丙烯 酸酯、三(曱基)丙烯酸五甘油酯、三(曱基)丙烯酸新戊四 醇醋、四(甲基)丙烯酸新戊四醇酯、三(曱基)丙烯酸甘油 酯、三(甲基)丙烯酸二新戊四醇酯、四(甲基)丙烯酸二新 戊四醇酯、五(甲基)丙烯酸二新戊四醇酯、六(曱基.)丙稀 酸二新戊四醇酯。 就胺基曱酸酯(曱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而言,例如可列 舉於1分子中具有複數個異氰酸酯基之異氰酸酯與具有羥 基之(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胺基甲酸酯化反應物。就於丄 分子中具有複數個異氰酸酯基之有機異氰酸酯而言,例如 可列舉六亞曱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甲苯 二$氰酸酯、萘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二 甲苯二異氰義、二環己基甲烧二異氰酸g旨等之於i分子 中具有2個異級酯基之有機異氰酸g旨、將鱗有機二 酸醋進行三多元異氰酸醋改f、加成改質、縮二脲^ 於1分子巾财3個異該酯基之有機異氰㈣等 有經基之(甲基)丙稀酸衍生物而言,例如可列舉(甲基 323718 9 201232057 烯酸2-羥乙酯、(曱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 4-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曱基)丙烯酸2-經基 -3-苯氧丙酯、三丙烯酸新戊四醇酯等。 就聚醋(曱基)丙稀酸醋化合物而言,較佳者為使含經 基的聚酯與(甲基)丙烯酸進行反應所得之聚酯(曱基)丙稀 酸酯。可適當地使用之含羥基的聚酯係為藉由多元醇與羧 酸或是具有複數個羧基之化合物及/或其酐的酯化反應所 得之含羥基的聚酯。多元醇係可例示與前述化合物為相同 者。此外,除了多元醇之外,酚類可列舉雙酚A等。羧酸 可列舉出曱酸、乙酸、丁基羧酸、苯甲酸等。具有複數個 叛基之化合物及/或其酐,例如可列舉馬來酸、鄰苯二曱 酸、富馬酸、衣康酸、己二酸、對苯二甲酸、馬來酸酐、 鄰笨一曱酸酐、偏苯三曱酸、環己烧二羧酸酐等。 如上述般,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就硬化 物(覆膜)的強度提升和取得容易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二 (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 (一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丙二醇醋、 :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曱基)丙烯酸新戊四 醇酯、六(甲基)丙稀酸二新戊四醇等之g旨化物;六亞甲 基二異氰酸酯與(甲基)丙烯酸2_經乙醋之加成物;異佛爾 酮二異氰酸醋與(甲基)丙稀酸2,乙醋之加成物;甲苯二 異氰酸醋與(甲基)丙稀酸2,乙酯之加成物;經加成物改 質之異佛爾酮二異氰咖與(甲基)丙烯酸2_經乙醋之加成 物;及經縮二脲改質之異佛_二異氰酸醋與(甲基)丙稀 323718 10 201232057 酸2-羥乙酯之加成物。再者,就活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而 言’較佳係含有胺基曱酸酯(曱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此等 多官能(曱基)丙稀酸醋化合物,可分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 1種以上併用。 活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係除了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 酸醋化合物之外’亦可含有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 物。就單官能(曱基)丙婦酸醋化合物而言,例如可列舉(曱 基)丙烯酸甲醋、(甲基)丙稀酸乙醋、(曱基)丙稀酸丁g旨、 (曱基)丙烯酸異丁酯、(曱基)丙烯酸三級丁酯、(甲基)丙 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醋、(甲基)丙晞酸經 丁酯、(曱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丙烯醯基嗎啉、N_ 乙烯吡咯啶酮、(曱基)丙烯酸四氫呋喃甲酯、(甲基)丙烯 酸環己酯、(曱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曱基)丙烯酸異莰 酯、(曱基)丙烯酸乙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 烯酸2-乙氧乙酯、(甲基)丙烯酸3_甲氧丁酯、(甲基)丙烯 酸乙基卡必醇酯、(甲基)丙烯酸苯氧酯、經環氧乙烷改質 之(曱基)丙烯酸苯氧酯、環氧丙烷(甲基)丙烯酸酯、(曱基) 丙烯酸壬酚酯、經環氧乙烷改質之(甲基)丙烯酸酯、經環 氧丙烷改質之(曱基)丙烯酸壬酚酯、(甲基)丙烯酸甲氧二 乙二醇酯、2-(甲基)丙烯醯氧乙基_2_羥丙基鄰苯二甲酸 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三乙 二醇酯等之(曱基)丙烯酸酯類等。此等化合物可分別單獨 使用或與其他1種以上併用。 323718 201232057 活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亦可含有聚合性低聚物。藉由 含有聚合性低聚物,可調整防眩層的硬度。聚合性低聚物 係例如可列舉前述多官能(曱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亦即多 元醇與(曱基)丙烯酸之酯化物、胺基曱酸酯(曱基)丙烯酸 酯化合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或(曱基)丙烯酸環 氧酯化合物等之二聚物、三聚物之類的低聚物。 此外,就其他聚合性低聚物而言,例如可列舉於分子 中具有至少2個異氰酸酯基之多元異氰酸酯與具有至少1 個(曱基)丙烯醯氧基之多元醇的反應所得之胺基曱酸酯 (曱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就多元異氰酸酯而言,例如可列 舉六亞曱基二異氰酸酯之聚合物、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之 聚合物、曱苯二異氰酸酯之聚合物、二苯基曱烷二異氰酸 酯之聚合物、二甲苯二異氰酸酯之聚合物等,就具有至少 1個(曱基)丙烯醯氧基之多元醇而言,為經由多元醇與(曱 基)丙烯酸的酯化反應所得之含羥基的(曱基)丙烯酸酯,多 元醇例如可列舉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 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新戊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三經曱基丙院、甘油、新戊四醇、二新戊四醇等。此具有 至少1個(曱基)丙烯醯氧基之多元醇,係該多元醇之醇性 羥基的一部分與(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反應並且醇性羥基 殘存於分子中者。 再者,就其他聚合性低聚物之例而言,可列舉藉由具 有複數個羧基之化合物及/或其酐、與具有至少1個(曱基) 丙烯醯氧基之多元醇的反應所得之聚酯(曱基)丙烯酸酯低 12 323718 201232057 聚物。就具有複數個羧基之化合物及/或其酐而言,可例示 與前述多官能(曱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聚酯(曱基)丙烯酸 酯化合物中所述為相同者。此外,就具有至少1個(曱基) 丙烯醯氧基之多元醇而言,可例示與上述胺基曱酸酯(甲基) 丙烯酸酯低聚物中所述為相同者。 除了以上所述之聚合性低聚物之外,就胺基曱酸酯(曱 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之例而言,可列舉使異氰酸酯類與含羥 基的聚酷、含經基的聚醚或含羥基的(曱基)丙稀酸酯之羥 基進行反應所得之化合物等。可適當地使用之含羥基的聚 酯係為藉由多元醇與羧酸或是具有複數個羧基之化合物及 /或其酐的酯化反應所得之含羥基的聚酯。就多元醇、及具 有複數個羧基之化合物及/或其酐而言,分別可例示與多官 能(曱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 所述為相同者。可適當地使用之含羥基的聚醚,係為藉由 將1種或2種以上的環氧烷及/或ε -己内酯加成於多元醇 所得之含羥基的聚醚。多元醇亦可為與前述含羥基的聚酯 中所使用者為相同者。就可適當地使用之含羥基的(甲基) 丙烯酸酯而言,可例示與前述聚合性低聚物的胺基甲酸酯 (曱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中所述為相同者。就異氰酸酯類而 言,較佳為於分子中具有1個以上的異氰酸酯基之化合 物,特佳為甲苯二異氰酸酯、六亞曱基二異氰酸酯、異佛 爾酮二異氰酸酯等之二元異氰酸酯化合物。 此等聚合性低聚物化合物可分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1 種以上併用。 13 323718 201232057 就熱硬化型樹脂而言,除了由丙烯酸多元醇與異氰酉曼 酯預聚物所構成之熱硬化型胺基曱酸酯樹脂之外,例如可 列舉酚樹脂、三聚氰胺脲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鴨樹 脂、矽酮樹脂等。 就熱可塑性樹脂而言,例如有乙醯纖維素、硝化纖維 素、乙醯丁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曱基纖維素等纖維素 衍生物;乙酸乙烯酯及其共聚物、氣乙烯及其共聚物、偏 二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等之乙烯系樹脂;聚乙烯甲醛、聚乙 烯丁醛等縮醛樹脂;丙烯酸樹脂及其共聚物、甲基丙歸酸 樹脂及其共聚物等丙烯酸系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_联 樹脂;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等。 就金屬烷氧化物而言,可使用以烷氧化矽系的材料為 原料之氧化矽系基質等。具體而言,例如為四曱氧矽燒、 四乙氧石夕烧等’可藉由水解或脫水縮合來構成無機系或有 機無機複合系基質(透光性樹脂)。 透光性微粒104係可使用具有透光性之有機微粒或無 機微粒。例如有由丙烯酸樹脂、三聚氰胺樹脂、聚乙烯了 聚苯乙烯、有機矽酮樹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等所構 之有機微粒;以及由碳酸鈣、二氧化矽、氧化鋁、碳酸鋇、 硫酸鋇、氧化鈦、玻璃等所構成之無機微粒等。此外,亦 可使用有機聚合物的球體或玻璃中空顆粒。透光性微粒104 可由1種微粒所構成’亦可含有2種以上的微粒。透光性 微粒刚的軸可為球狀、扁平狀、板狀、針狀、不規則 形狀等的任一種,較佳為球狀或大致球狀。 323718 14 201232057 本發明之光學膜中,防眩層102之透光性微粒i〇4的 含里’係相對於透光性樹脂103的100重量份設為25重量 伤以上且未達50重量份,透光性微粒1 〇4的重量平均粒徑 D係設為5//m以上ι〇//ιη以下[上述條件(1)],防眩層1〇2 的層厚T係設為10# m以上20 以下[上述條件(2)]。# 由將透光性微粒1〇4的含量、重量平均粒徑及防眩層的層 厚設為上述範圍内,在廣視角下可抑制閃爍等之顯示晝質 的降低’並且可得到高正面對比或穿透晝像鮮明度。透光 性Μ粒1〇4的含量係相對於透光性樹脂的重量份,較 佳為25重量份以上4〇重量份以下,透光性微粒1〇4的重 畺平均粒控D較佳為6 β m以上9 // m以下,防眩層1 〇2的 層厚T較佳為以上18am以下。 此外’重量平均粒徑D相對於層厚T之比D/T,係設 為〇·4以上〇.6以下[上述條件(3)],透光性微粒ι〇4之粒 度分布的標準差σ相對於重量平均粒徑D之比σ/D(變動 係數),係設為〇. 1以下[上述條件(4)],並且標準差σ相 對於層厚Τ之比cr/T係設為0. 05以下[上述條件(5)]。藉 由將D/T、σ/D及cr/T設為上述範圍内,可充分地降低透 光性微粒104中所含有之具有防眩層102的層厚T之0.8 倍左右以上的粒徑之粗粒在該透光性微粒中的存在機率, 藉此,可有效地抑制使用該透光性微粒所製作之光學膜中 之起因於該粗粒之點缺陷的產生。D/Τ較佳為〇. 4以上〇. 5 以下,σ/D較佳為0 07以下,σ/τ較佳為〇.〇4以下。 標準差σ係只要滿足上述條件(1)至(5)即可,並無特別限 323718 15 201232057 定,較佳是0.4/im以上且未達滿足上述條件d) 及(3)至(5)且更佳是該標準差σ位於該範園内之透光性微 粒,可為市售的微粒,或是藉由對市售的微粒進行分級處 理所得之粒徑分布更窄的微粒。就分級處理而言,例如可 列舉氣流分級等《當為了使標準差σ低於〇. 4以„^夺,必須 極端地窄化透光性微粒的粒度分布,使分級加工成本顯著 上升,而導致製造成本的上昇。當標準差口為〇 7wm以上 時,粒度分布會變廣,為了防止起因於粗粒之點缺陷的產 生,必須增大防眩層的層厚,因而導致製造成本的上昇, 並且在液晶顯示裝置的廣視角性、正面對比或穿透晝像鮮 明度之方面來看較為不利。 透光性微粒104的重量平均粒徑d及該粒度分布的標 準差σ係使用依據庫爾特(c〇ulter)原理(孔洞電阻測定法) 之庫爾特粒子計數儀(Beckman Coulter公司製)來測定。 當分散混合有重量平均粒徑不同之2種以上的透光性微粒 作為透光性微粒104時,重量平均粒徑D為透光性微粒中 具有最大重量平均粒徑之透光性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此 外’所謂防眩層的層厚T,是指防眩層之從與基材^相對 向之一側的面至相反面為止之最大厚度。 此外,透光性微粒104的折射率,較佳係大於透光性 樹脂103的折射率,該差較佳為〇 〇4至〇1的範圍。藉由 將透光性微粒104與透光性樹脂1〇3之折射率差設定在上 述範圍,相對於射入至防眩層102之光,不僅是因防眩層 表面的凹凸所造成之表面散射,亦可藉由該折射率差顯現 323718 16 201232057 =二散射’故可抑卿爍的產生。此外,當上述 ^ X下時,乃具有抑制光學膜的白化之傾 心/理想。#分散混合有折射率不同之2種以上的 ^微粒作為透光性微粒1G4 _,透光性微粒⑽的折 射率係指具有最大折射率之透光性微粒的折射率。 [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第1圖所示之光學臈係可藉由包含下列步驟 之方法而適當地製造出: (A) 將含有透光性微粒ι〇4之樹脂液塗佈於基材膜ι〇ι 上以形成塗佈層之步驟;以及 (B) 藉由將塗佈層固著於基材膜1〇1上而形成防眩層 102之步驟。 、 曰 上述步驟(A)中所使用之樹脂液係含有:透光性微粒 104、透光性樹脂103或形成該透光性樹脂1〇3之樹脂(例 如活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熱硬化型樹脂或金屬烷氧化 物)、以及因應需要之有機溶劑等溶劑、平坦化劑、分散劑、 防帶電劑、防污劑等其他成分。此外,當使用紫外線硬化 型樹脂作為形成透光性樹脂1〇3之樹脂時,上述樹贿液係 含有光聚合起始劑(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就光聚合起始劑而言例如可使用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 劑、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二苯基酮系光聚合起始劑、 嘆噸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三嗪系光聚合起始劑、噁二哇系 光聚合起始劑等。此外,就光聚合起始劑而言,例如亦可 使用2, 4, 6~三甲基苯曱醯二苯基膦氧化物、2, 2’〜雙(鄰氣 323718 17 201232057 苯基)-4, 4’,5, 5’-四苯基-1,2’-聯咪唑、10-丁基-2-氯阿 啶酮、2-乙基蒽醌、苯偶醯、9, 10-菲醌、樟腦醌、苯基乙 醛酸甲酯、二茂鈦化合物等。光聚合起始劑的用量,通常 相對於樹脂液中所含有之樹脂100重量份為0. 5至20重量 份,較佳為1至5重量份。 就有機溶劑而言,可考量到黏度等而從下列溶劑等中 選擇使用,亦即己烷、環己烷、辛烷等之脂肪族烴;曱苯、 二曱苯等之芳香族烴;乙醇、1-丙醇、異丙醇、1-丁醇、 環己醇等之醇類;丁酮、曱基異丁酮、環己酮等之酮類; 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異丁酯等之酯類;乙二醇單曱 醚、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曱醚、丙 二醇單乙醚等之二醇醚類;乙二醇單曱醚乙酸酯、丙二醇 單甲醚乙酸酯等之酯化二醇醚類;2-曱氧乙醇、2-乙氧乙 醇、2-丁氧乙醇等之溶纖劑類;2-(2-曱氧基乙氧基)乙醇、 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2-(2-丁氧基乙氧基)乙醇等之 卡必醇類等。此等溶劑分別可單獨使用1種或因應需要混 合複數種以上而使用。塗佈後,必須使上述有機溶劑蒸發。 因此,沸點較佳是在60°C至160°C的範圍内。此外,20°C 時的飽和蒸汽壓較佳是在0. lkPa至20kPa的範圍内。 為了使光學膜的光學特性及表面形狀達到均質化,樹 脂液中之透光性微粒104的分散較佳為等向分散。 上述樹脂液對基材膜101上之塗佈,例如可藉由凹版 塗佈法、微凹版塗佈法、桿塗佈法、刮刀塗佈法、空氣刮 刀塗佈法、接觸塗佈法、壓模塗佈法等來進行。樹脂液的 18 323718 201232057 塗佈時’係以滿足上述條件(2)、(3)及(5)之方式來調整塗 佈厚度以形成塗佈層。 以樹脂液之塗佈性的改良或與防眩層1〇2之黏著性的 改良為目的,可對基材膜1〇1的表面(防眩層侧表面)施以 各種表面處理。就表面處理而言,例如可列舉電暈放電處 理、輝光放電(glow discharge)處理、酸表面處理、鹼表 面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等。此外,於基材膜1〇1上,例 如可形成引體層等其他層,再將樹脂液塗佈於該其他層上。 此外,當將本發明之光學膜作為後述偏光板的保護膜 來使用時,為了提升基材膜1〇1與偏光膜之黏著性,較佳 係藉由對基材膜101的表面(與防眩層為相反侧的表面)進 行各種表面處理(酸處理或驗處理等)預先予以親水化。 接著在上述步驟(B)中,將塗佈層固著於基材膜】〇1上 而形成防眩層102,藉此製得光學膜。具體而言,當將活 化能射線硬化型樹脂、熱硬化型樹脂或金屬炫氧化物用作 為形成透光性樹脂103之樹脂時,在因應需要進行乾燥(溶 劑的去除)後’對塗佈層進行活化能射線的照射(使用活化 能射線硬化型樹脂時)或是加熱(使用熱硬化型樹脂或金屬 燒氧化物時)’以使塗佈層硬化。就活化能射線而言,可因 應樹脂液中所含有之樹脂的種類,從紫外線、電子束、近 紫外線、可見光、近紅外線、紅外線、χ射線等來適當地 選擇,此等當中’較佳為紫外線、電子束,尤其就處理簡 便且容易獲得高能量之觀點來看,較佳為紫外線。 就紫外線的光源而言,例如可使用低壓水銀燈、中壓 19 323718 201232057 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碳電弧燈、金屬鹵 化物燈、氙燈等。此外,亦可使用ArF準分子雷射、KrF 準分子雷射、準分子雷射燈或是同步輻射光等。此等當中’ 較佳可使用超高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低壓水銀燈、氙 電弧燈、金屬_化物燈。 此外,就電子束而言可列舉具有從科克勞夫-沃吞 (Cockcroft-Walton)型、範德格拉夫(Van de Graaf)型、 共振變壓型、絕緣芯變壓器型、直線型、高頻高壓型、高 頻率型等各種電子束加速器所射出之具有50至lOOOkeV, 較佳為100至300keV的能量之電子束。 另一方面,當使用熱可塑性樹脂作為透光性樹脂1〇3 時,因應需要進行乾燥(溶劑的去除),或是在因應需要進 行乾燥後使塗佈層軟化或熔融,然後使塗佈層冷卻,藉此 可製作出光學膜。 例如列舉使用子紫外線硬化型樹脂者為例時,可藉由 包含下列步驟之方法而連續地製造本發明之光學膜,亦即 包含:將捲繞為輥狀之基材膜1〇1連續地送出之步驟;塗 佈含有透光性微粒104及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之樹脂液並因 應需要進灯乾燥之步驟;使塗佈層硬化而形成防眩層⑽ 之步驟;以及將所得之光學膜予以捲繞之步驟。 在此於本發明之光學膜中,防眩層所具有之表 面凹凸係可藉由轉印鑄模(例如壓花輥)的表面或是藉由嗜 砂加工來形成者1由該方法所製作之光學_概 圖如第2圖騎。例如列舉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者 323718 20 201232057 時,可使用表面具有所希望凹凸形狀_印構#鱗^ 在將鑄模的該表面壓抵於塗佈層的表面之狀熊下,從基财 膜101侧對塗佈層照射紫外線,藉此可製^ #丨所系 之光學膜。 [光學膜的其他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光學膜亦可具有積層於防眩層102上(與基 材膜101相反侧之一面)之由透光性樹脂所構成之樹脂 層。如第3圖所示之樹脂層105,該樹脂層係砰異有藉由 轉印鑄模(例如壓花輥)的表面或是藉由噴砂加工所形成之 表面凹凸。在具備該樹脂層之光學祺中,防眩層1〇2的表 面亦可為平滑面。此般平滑面係可藉由例如在將具有鏡面 之鑄模的該鏡面壓抵於塗佈層的表面之狀態下使盡佈層硬 化之方法等來形成。 此外,本發明之光學膜亦可復具備積層於防眩層1〇2 上(與基材膜101相反側之一面)之抗反射層。抗反射層可 直接形成於防眩層102上,亦可另外準製透明膜上形成有 抗反射層之抗反射膜,再使用黏接劑或黏著劑將該抗反射 膜積層於防眩層102 ^抗反射層係用以儘可能地降低反射 率而設置者,藉由抗反射層的形成,可更有效地防止對顯 示晝面之映射。就抗反射層而言,可列舉:由折射率較防 眩層102更低之材料所構成之低折射率層;以及由折射率 較防眩層102更高之材料所構成之高折射率層與由折射率 較該高折射率層更低之材料所構成之低折射率層之積層構 造等。當使用黏接劑或黏著劑將抗反射膜積層於防眩層102 21 323718 201232057 時,可使用市售的抗反射膜。 <防眩性偏光板> 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膜係可藉由與偏光板經合而構成防 ^性偏歧。防錄偏光板為具有偏光功能及防眩功能之 多功能膜。本發明之防眩性偏光板係具備有:至少具有偽 光膜之偏光t ;以及以使基材翻與該偏光板相對^之方 式,隔介黏著劑或黏接劑而積層於該偏光板上之上述本發 明之光學膜。偏光板可為以往所知的構成,例如一般係 在偏光板料面或雙㈣錢賴。此外,偏練亦可 偏光膜本身。 ‘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眩性偏光板的較佳一例之概 略剖面圖。第4圖所示之防眩性偏光板4〇〇係具備有:偏 光膜401 ;貼著於偏光膜401之一方的面之保護膜4〇2 ;以 及貼著於另一方的面之光學膜100。光學膜100係以使該 基材膜101側與偏光板的偏光膜401相對向之方式貼著。 光干膜100及保護膜402係隔介未圖示的黏接劑層而貼著 於偏光膜401。此般夾介黏接劑層來貼著偏光膜與光學膜 之構成’亦即將光學膜用作為偏光膜的保護膜之構成係對 於防眩性偏光板的薄膜化較為有利。 就偏光膜401而言’例如可列舉在由聚乙稀醇系樹 脂、聚乙酸乙烯酯樹脂、乙烯/乙酸乙酯(EVA)樹脂、聚醯 胺樹脂、聚酯樹脂等所構成之膜上,使雙色性染料或碘吸 附配向而成者;或是在形成分子性配向之聚乙烯醇膜中, 含有聚乙烯醇的雙色性脫水生成物(聚乙烯基)形成配向之 22 323718 201232057 分子鏈之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共聚物等。尤其是,在聚乙烯 醇系樹脂膜上使雙色性染料或峨吸附配向而成者,乃適合 作為偏光膜來使用。偏光膜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制,一·般就 偏光膜的薄型化等觀點來看,較佳為1 〇〇 # m以下,尤佳為 10至50 的範圍,更佳為25至35y m的範圍。 就偏光膜401的保護膜402而言,較佳是由低複折射 性、透明性及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及水分阻隔性等為佳之 聚合物所形成之膜。就此類膜而言,例如有將以下樹脂加 工成形為膜狀者.TAC(三乙酸纖維素)等之纖維素乙酸酯系 樹脂;丙烯酸樹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系共聚物般之氟系 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等之聚酯樹脂; 聚醯亞胺系樹脂;聚砜系樹脂;聚醚砜系樹脂;聚苯乙烯 系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 脂或聚醯胺系樹脂等之樹脂。其中,就偏光特性與耐久性 等觀點來看’較佳為使用以鹼等對表面進行驗化處理之三 乙酸纖維素膜、或是降㈣系熱可塑性樹脂膜。降获稀系 熱可塑性樹脂膜,由於耐濕熱性高,所以可大幅提升偏光 板的耐久性’且由於吸濕率低,可大幅提升尺寸穩定性, 故特佳。加玉成形為膜狀之方法,可使料造法、壓延法、 =法等之-般以往所知的方法1護_厚度並純別 限疋’就偏光板的薄膜化等觀點來看,較佳為以 :’尤佳為5至3〇〇㈣的範圍,更佳為5幻5〇_的範 當應用在液晶 上述構成之防眩性偏光板,典型而言, 323718 23 201232057 顯示裝置時,係以使光學膜成為光射出侧(觀看側)之方 式,隔介黏著劑層等而貼著於液晶單元的玻璃基板。 <液晶顯示農置>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本發明之液晶顯示 裝置係具備上述本發明之光學膜或防眩性偏光板。在一項 較佳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係依序具備:背 光裝置、光偏向手段、第1偏光板(背光側偏光板)、液晶 單元、第2偏光板(觀看側偏光板)、以及上述本發明之光 學膜。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較佳一例之 概略剖面圖。第5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500係為常白模 式的TN方式液晶顯示裝置,並依序配置有:背光裝置402、 光擴散板503、作為光偏向手段的2片稜鏡膜504a、504b、 第1偏光板505、在一對透明基板511a、511b之間設有液 晶層512而成之液晶單元501、以及由第2偏光板506與 本發明之光學膜507所構成之防眩性偏光板。防眩性偏光 板係以該偏光膜側與液晶單元501相對向之方式來配置。 光擴散板503之光射出面的垂直線係設定為大致與Z 軸平行。當未設置光擴散板503時,背光裝置502之光射 出面(開口部)的垂直線係設定為大致與Z軸平行。此外, 棱鏡膜504a、504b之光射入面的垂直線’係設定為大致與 Z轴平行。 如第6圖所示,第1偏光板505與第2偏光板506係 以此等的穿透軸(Y方向、Z方向)成為正交偏光的關係之方 式來配置。此外,2片棱鏡膜504a、504b之光射入面側(背 24 323718 201232057 光裝置側)分別為平坦面,且於光射出面(與第1偏光板505 相對向之表面)側平行地形成有複數個線狀棱鏡54ia、 541b。棱鏡膜504a係以該線狀稜鏡541a之棱線542a的方 向實質上與第1偏光板505的穿透軸方向平行之方式來配 置’稜鏡膜504b係以線狀稜鏡541 b之稜線542b的方向實 質上與構成防眩性偏光板之第2偏光板506的穿透軸方向 平行之方式來配置。惟亦可配置成使稜鏡膜504b的線狀棱 鏡541b之稜線542b的方向實質上與第1偏光板505的穿 透軸方向平行’且配置成使稜鏡膜5〇4a的線狀稜鏡541a 之稜線542a的方向實質上與構成防眩性偏光板之第2偏光 板506的穿透轴方向平行。當將液晶顯示裝置設定為常黑 模式時’只要以使第1偏光板505的穿透軸方向與第2偏 光板506的穿透軸方向平行之方式來配置即可。 在此般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5〇〇中,如第5圖所示, 從背光裝置502所射出的光係藉由光擴散板503予以擴散 後’射入至稜鏡膜5〇4a。在與第1偏光板505的穿透軸方 向正交之垂直剖面(ZX面)上,斜向射入於稜鏡膜504a之 下表面的光之行進路徑被改變至正面方向而射出。接著在 棱鏡膜504b中’在與第2偏光板506的穿透軸方向正交之 垂直剖面(ZY面)上,斜向射入於稜鏡膜504b之下表面的 光係、與前述相同,其行進路徑被改變至正面方向而射出。 因此’通過2片稜鏡膜504a、504b之光,均在垂直剖面上 往正面方向(Z方向)聚光,而提升正面方向的亮度。 然後如第8圖(a)、(b)所示,在與對第1偏光板5〇5 25 323718 201232057 的穿透轴5a與第2偏光板506的穿透軸6a大致呈45。之 方向平行且與正面方向(Z方向)平行之平面4b内,對正面 方向(Z方向)呈較大傾斜之方向、例如正面方向(2方向) 所形成的角度^為+35至+60、-35至一6〇。的範圍之方向上 的亮度會降低。藉此,所得之液晶颟示裝置5〇〇可降低從 偏光板的穿透轴大致呈45之方向上的「鼕浮影」。在此, 所謂的「黑浮影」係指於黑顯示時會變白之現象。 返回第5圖,在正面方向被賦予指向性之光,係藉由 第1偏光板505從圓偏光被設定為直線偏光,並射入至液 晶單元501。射入至液晶單元501之光係藉由以電場所控 制之液晶層512的配向,於每個像素控制該偏光面,並從 液晶單το 501射出。然後,從液晶單元5〇1射出之光係藉 由第2偏光板506予以晝像化,並通過光學膜5〇7往顯示 面側射出。 如此,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5〇〇中,係藉由2片棱 鏡膜504a、5_ ’使射入至液晶單元5〇1之光往正面方向 的指向性,較以往更為提高。藉此,正面方向的亮度會比 以往的裝置更為提升,祐曰 _ 並且液日日·、、、員不裝置500可降低從偏 光板的穿透軸呈45。之方向上的「望導馬 用前述光擧瞪_ Π上的黑年衫」。此外,由於使 用=先干膜507,所以不會導致正面對 視角下不易引起_等之顯示晝質的缺=在廣 得高穿透畫像鮮明度。 進一步可 件。以下係詳細說明構成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農置之構如 323718 26 201232057 • [液晶單元] 液晶單元501係具備:藉由未圖示的間隔材隔著既定 間隔而相對向配置之一對透明基板511a、511b ;以及將液 晶封入於該一對透明基板511a、511b之間而成之液晶層 512 ^ —對透明基板511a、511 b中,分別積層形成有透明 電極或配向膜,並藉由將依據顯示數據之電壓施加於透明 電極間,使液晶形成配向。液晶單元501的顯示方式係在 上述例中為TN方式,但亦可採用IPS方式、VA方式等顯 示方式。 [背光裝置] 背光裝置402係具備:上表面開口之長方體形狀的殼 體521 ’以及於威體521内並聯地配置複數根之作為線狀 光源的冷陰極管522。殼體521係由樹脂材料或金屬7材料 所成形,就在殼體内周面使從冷陰極管722所射出的光反 射之觀點來看,較佳是至少殼體的内周面構成為白色或銀 色。就光源而έ ’除了冷陰極管之外,亦可使用線狀形狀 等之各種形狀的LED等。使用線狀光源時,所配置之線狀 光源的根數並無特別限定,就抑制發光面的亮度不均等觀 點來看’ k佳係設^為鄰接之線狀光源的中心點距離為 15mm至150mm的範圍。此外,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背光裝置 502並不限疋於第5圖所示之直下型者,亦可使用將線狀 光源或·』狀光源配置在導光板的側面之侧光型,或是平面 狀光源型等之各種光源。 [光擴散手段] 27 323718 201232057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可具備配置在背光裝置502 與光偏向手段之間之作為光擴散手段的光擴散板5〇3。光 擴散板503係使擴散劑分散混合於基材而成之薄膜或薄 片。該基材可使用聚碳酸酯、曱基丙烯酸樹脂、甲基丙烯 酸甲酯與苯乙烯之共聚物樹脂、丙烯腈與苯乙烯之共聚物 樹脂、曱基丙烯酸與苯乙烯之共聚物樹脂、聚苯乙烯樹脂、 聚氣乙烯樹脂、聚丙烯或聚曱基戊烯等之聚烯烴樹脂、環 狀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等之聚酯系樹脂、聚醯胺樹脂、聚芳酯樹脂、聚醯亞胺樹 脂等。光擴散手段可為併用光擴散板與光擴散膜而成者。 此外,就混合分散於基材之擴散劑而言,係可列舉由 與基材的材料為不同種類之丙烯酸樹脂、三聚氰胺樹脂、 聚乙稀树月曰、聚苯乙烯樹脂、有機石夕酮樹脂、丙稀酸與苯 乙烯之共聚物等所構成之有機微粒,以及由碳酸鈣、二氧 化矽、氧化鋁、碳酸鋇、硫酸鋇、氧化鈦、玻璃等所構成 之無機微粒等。所使用之擴散劑的種類係可為丨種或2種 、、此外亦可使用_機聚合物的球體或玻璃中空顆粒 作為擴散劑。擴散劑的平均粒徑較佳為〇. 5至3〇^m的範 圍。此外,擴散劑的形狀可為球狀、扁平狀、板狀、針狀 等’但較佳為球狀。 [稜鏡膜(光偏向手段)] 稜鏡膜5 0 4a、5 0 4 b之光射入面側(背光裝置侧)為平坦 面,且於光射出面侧(與第1偏光板505相對向之表面)平 行地形成有複數個剖面呈尖細的多角狀,較佳為三角形狀 323718 28 201232057 的線狀稜鏡541a、541b。就稜鏡膜504a、504b的材料而 言,可列舉例如聚碳酸酯樹脂、ABS樹脂、甲基丙埽酸樹 脂、曱基丙烯酸曱酯與苯乙烯之共聚物樹脂、聚笨乙缔樹 脂、丙烯腈與苯乙烯之共聚物樹脂、聚乙烯或聚丙歸等之 聚烯烴樹脂等,或者是紫外線硬化型樹脂、電子束硬化型 樹脂等之電離輻射線硬化型樹脂等。稜鏡可藉由異模擠壓 法、模壓成形法、射出成形法、輥轉印法、雷射剝蝕法、 機械切削法、機械研磨法、光聚合物處理法等之一般所知 的方法來製造。此等方法分別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 的方法。棱鏡膜504a、504b的厚度通常為0. 1至15mm, 較佳為〇. 5至l〇mm 〇 與線狀稜鏡541a、541b的稜線542a、542b正交之垂 直剖面中的剖面形狀例如為三角形。此時,該三角形的頂 點中形成棱線之頂點的頂角0 (參考第6圖)較佳為位於 90至11〇。的範圍。此外,該三角形的各邊可為等邊或不 等邊的任一種’但在欲聚光於正面方向(液晶顯示裝3i之顯 示面的法線方向)時’較佳是光射出侧的兩邊為相等之二等 邊三角形。線狀稜鏡的剖面形狀係可配合來自面光源之射 出光的特性來設定’亦可為具有曲線等之三角形以外的形 狀。 上述稜鏡膜504a、504b較佳為例如以下構造:具有〆 角形狀的剖面之複數個線狀稜鏡541a、541b係以彡約形的 頂角6»所相對之底邊互相鄰接之方式來依序配置,炎真複 數個線狀稜鏡541a、541b的稜線542a、542b係以彼此大 323718 29 201232057 致平行之方式排列。此時,只要聚光能力無顯著衰退’線 狀棱鏡541a、541b之剖面形狀的三角形之各頂點可成為曲 線形狀。各棱線間的距離通常為10至500//m,較佳為30 至200 的範圍。從光射出面侧觀看時,線狀棱鏡的棱線 可為直線狀或波浪曲線狀。從光射出面側觀看時,稜線為 波浪曲線狀時之稜線的方向,係設定為藉由最小平方法所 求出之迴歸直線的方向。 可將光擴散板503與棱鏡膜504a、504b —體地成形, 或是分別獨立地製作後再予以接合。此外,亦可於光擴散 板503與棱鏡膜504a、504b之間設置空氣層。 [偏光板] 構成防眩性偏光板之第2偏光板506係可使用上述所 示者。此外’第1偏光板505亦可使用以往所知者。 [相位差臈]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如第7圖所示,可具備有相 位差板508。第7圖中,相位差板5〇8係配置在第1偏光 板505與液晶單元501之間者。此相位差板5〇8係在垂直 於液晶單元501的表面之方向相位差幾乎為零者,從正前 面並無任何料作用㈣響,從斜向觀看時麵現出相位 差,其係用以補償液晶單元5()1所產生之相位差者。藉此, 可得到更寬廣的視角,並可獲得良好的顯示晝質及色彩重 現性。相位差板508係可配置在第i偏光板5〇5與液晶單 兀5〇1之間及第2偏光板506與液晶單元501之間的其中 一者或兩者。 ' 323718 30 201232057 就相位差板508而言,例如可列舉以聚碳酸酯樹脂或 環狀烯烴系聚合物樹脂作為犋,並將此膜更進行雙軸拉伸 者,或是將液晶性單體塗佈於膜上並藉由光聚合反應而將 該分子排列配置予以固定化者等。相位差板4〇8係由於為 用以光學地補償液晶的排列配置者,所以使用與液晶的排 列配置為相反之折射率特性者。具體而言,TN模式的液晶 顯示單元中,較佳例如為使用「wv膜」(FujiFilm股份有 限公司製)’ STN模式的液晶顯示單元中,例如為使用 膜」(新日本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製),lps模式的液晶颟吊 單元中’例如為使用雙轴型相位差膜,“模式的液晶颟吊 單元中,例如為使用組合有A板與c板之相位差板或雙軸 型相位差臈’ 7Γ單元模式的液晶顯示單元中,例如為隻所 「0CB用WV膜」(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實施例 以下係列舉實施例來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教 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各種物性的測定方法如下所述。 (a) 透光性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J)及粒度分布的機舉 差σ 使用依據庫爾特(Coulter)原理(孔洞電阻測定法)气 庫爾特粒子計數儀(Beckman Coulter公司製)來測定。 (b) 防眩層的層厚τ 使用接觸式膜厚儀[NIKON公司製DIGIMICRO MH、l5 (本體)及zc-i〇i(計數器)],對所得之光學膜測定最大層 厚’並從該值減去基材膜的厚度8〇#m而求出防眩層的層 31 323?18 201232057 厚τ。 (c) 光學膜的霧度 依據JIS K 7105 ’使用霧度電腦(Suga試驗機股份有 限公司製HGM-2DP)來測定霧度值。為了防止測定時的膜勉 曲以提高測定重現性’係使用光學透明的黏著劑,將光學 膜的基材膜貼合於玻璃基板,來作為測定用樣本。 (d) 光學膜的穿透畫像鮮明度 使用依據JIS K 7105之攝像性測定器(Suga試驗機股 份有限公司製)「ICM-1DP」。依據Jis κ 7105,計算出通 過暗部與亮部的寬度比為1 : 1,且該寬度為〇. Κδππη、 0. 5mm、1· 0mm及2. 0mm的光頻梳所得之穿透晝像鮮明度的 和。穿透晝像鮮明度的最大值為400%。為了防止測定時的 膜翹曲以提高測定重現性,係使用光學透明的黏著劑,將 光學膜的基材膜貼合於玻璃基板,來作為測定用樣本。 (e) 點缺陷之產生狀態的評估 對於所得之光學膜的凹凸表面之任意lm2的範圍,以目 視來確認點缺陷,並使用光學顯微鏡來判斷該點缺陷是否 起因於粗粒者。具體而言,將具有防眩層的層厚了之〇 8 倍以上的粒徑之粒子定義為粗粒,藉由光學顯微鏡觀察' 來確認該點缺陷是否起因於粗粒者。對於上述任意lm2的^ 圍,未觀察到起因於粗粒之點缺陷時為〇,觀察到至,丨、 個時為X。 [光學膜的製作] <實施例1> 323718 32 201232057 * (1)壓印用模具的製作 首先準備在直徑200mm鐵輥(依據JIS之 . 表面施以銅巴拉德電鍍而成者。銅巴拉德電鍍是由鍍銅層/ 溥銀鍵層/表面鍍銅層所組成者,鍍層整體的厚度約 m。對該鍍銅層表面進行鏡面研磨,然後使用噴砂裝置(不 二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在噴砂壓力〇 〇5MPa(計示壓 力,以下相同)、微粒使用量16g/cm2(每單位輥的表面積 lcm之使用量,以下相同)下,將作為第一微粒的氧化鍅顆 粒TZ-B125(T〇S〇h股份有限公司製、平均粒徑:i25#m)
喷砂至該研磨面,以在表面形成凹凸。接著使用喷砂裝置 (不二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在喷砂壓力〇. 1Mpa ^微粒 使用量4g/cm2下,將作為第二微粒的氧化锆顆粒Tz_sxi7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平均粒徑:2〇/zm)噴砂至該凹凸 面,以將表面凹凸進行微調。然後藉由氯化銅液,對所得 之附有凹凸的鐘銅層鐵輥進行钱刻處理(钮刻量:3以…。 然後進行鉻電鍍加工(鍍鉻層厚度:4μπ〇來製作出模具。 所得之模具的鍍鉻層面的維氏硬度為1〇〇〇。維氏硬产係使 用超音波硬度計MIC10(Krautkramer公司製),依據jis 2244來進行測定。 Z (2)由具有細微凹凸之防眩層與基材獏所構成之 膜的製作 _干 豸三丙烯酸新戊四醇酯60質量份及多官能丙烯 基甲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與三丙烯酸新戊四醇酯 反應生成物)4 0質:§:份混合於丙二醇單甲峻,而得固开, 323718 33 201232057 濃度60重量%之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從該組成物中 去除丙二醇單曱醚並進行紫外線硬化後之硬化物的折射率 為 1. 53。 接著將作為透光性微粒之交聯聚苯乙烯系粒子 「XXX367K」(積水化成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平均粒徑 D: 7. 〇/im、粒度分布的標準差σ : 0.55/zm、變動係數((7 /D) : 〇· 079、折射率:1.59)30質量份,及作為光聚合起 始劑之「LuCirin TP0」(BASF公司製、化學名稱:2,4, 6_ 一甲基笨曱酿二苯基碌氧化物)5質量份,添加於上述紫外 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固形份100質量份,以丙二醇單甲 醚進行稀釋使固形份率(除了丙二醇單甲醚之成分的合計 重直相對於溶液重量整體之比率)成為60重量%,而調製出 塗佈液。 將此塗佈液塗佈在厚度80//m的三乙酸纖維素(tac) 膜(基材膜)上,在設定為8(rc之乾燥機中進行丨分鐘的乾 燥。以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成為模具侧之方式,藉 由橡膠輥將乾燥後的基材膜按壓於上述(1)所製作之模具 的凹凸面並予以密接。在此狀態下,卩h射線換算光量成 為300mJ/cm2之方式,從基材膜侧照射來自強度2〇mW/⑽2 的咼壓水銀燈之光,使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硬化, 而製得由表面具有凹凸的防眩層與基材膜所構成之第2圖 所示之構造的光學膜。防眩層的層厚了為13. 〇em。 <實施例2至4、比較例1至4> 除了將透光性微粒的種類、添加量或防眩層的層厚變 323718 34 201232057 更如第1表所示之外,其他與赏施例1相同而製作出光學 膜。所使用之透光性微粒的詳細内容如下所述。 (1) XX366K :交聯聚苯乙姊系粒子「XX366K」(積水化 成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重賣平均粒徑D : 8. 1 # m、粒 度分布的標準差σ : 〇. 56/zm、變動係數(σ/D) : 0.069、 折射率:1. 59) (2) XX367K的追加分級品:對實施例1所用之「XX367K」 再進行2次氣流分級處理(與製造「XX367K」時所實施之分 級處理為相同的分級處理)者(畫量平均粒徑D: 6. 9ym、 粒度分布的標準差a : 0.46//m、變動係數(σ/D) : 0. 067、 折射率:1. 59) (3) Opto Beads 6500M :三聚氰胺系粒子「Opto .Beads 6500M」(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重量平均粒徑d : 6. 5 #ra、粒度分布的標準差σ : 〇·5〇以m、變動係數(cr/D): 0· 077、折射率:1. 68) (4) SX713L:交聯聚笨乙烯系粒子「SX713L」(綜研化 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重量平均粒徑D : 7. 0 /z m、粒度分布 的標準差σ : 1. 5/zm、變動係數(σ /d) : 〇. 214、折射率: 1. 59) 第1表中,透光性微粒的添加量係相對於紫外線硬化 性樹脂組成物的固形份1〇〇重量份之重量份。 323718 35 201232057 [第1表]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较例3 比較例4 透光性 微粒 等級 Π367Κ ΧΧ366Κ Π367Κ 的 追加分級品 Opto Beads 6500M SX713L XX366K XX367K XX367K 重量平均粒徑D (^m) 7.0 8.1 6.9 6.5 7.0 8.1 7.0 7.0 標準差σ (//in) 0.55 0. 56 0.46 0.50 1.50 0.56 0.55 0.55 變動係數 (σ/D) 0.079 0.069 0. 067 0.077 0.214 0.069 0.079 0.079 折射準 1.59 1.59 1.59 1.68 1.59 1.59 1.59 1.59 添加量 (重量份) 30 30 30 30 30 30 15 70 防眩層 層厚T (//ra) 13.0 14.5 12.0 12.0 13.0 12.0 13.0 13.0 D/T 0.538 0.559 0.575 0. 542 0.538 0. 675 0.538 0.538 σ/Τ 0.042 0.039 0.038 0.042 0.115 0.047 0. 042 0.042 點缺陷的評估 〇 〇 〇 〇 X X 〇 〇 霧度00 58.6 59.2 57.3 61.0 59.2 55.2 43.2 72.0 穿透畫像鮮明度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X 第1表中,係一同顯示各光學膜之點缺陷產生狀態的 評估、霧度及穿透晝像鮮明度的測定結果。第1表中,穿 透畫像鮮明度係以70%以上者為〇,未達70%者為X。比較 例1及2之光學膜中,未滿足上述條件(3)至(5)中的任一 個條件以上,可觀察到點缺陷。此外,比較例4之光學膜 中,霧度值高且穿透畫像鮮明度低。另一方面,本發明之 光學膜(實施例1至4)係可防止點缺陷的產生,且雖然霧 度值相對較高,但顯現出良好的穿透晝像鮮明度。 [液晶顯示裝置的製作] 36 323718 201232057 <實施例5至8、比較例5至8> (1)光擴散板的製作 藉由亨舍爾摻合機(Henschel mixer),將苯乙稀-曱基 丙烯酸曱酯共聚物樹脂(折射率:1. 57)74. 5重量份、交聯 聚甲基丙烯酸曱酯樹脂粒子(折射率:1.49、重量平均粒 徑:30 # m)25重量份、苯並三峻系紫外線吸收劑(住友化 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的「Sumisorb 200」)0.5重量份、以及 受阻紛系抗氧化劑(熱穩定劑)(Ciba Specia 1 ty Chemi ca 1 s 股份有限公司製的「IRGANOX 1010」0.2重量份予以混合 後,以第2擠壓機進行熔融捏揉,並供應至分層器。 另一方面,藉由亨舍爾摻合機,將苯乙烯樹脂(折射 率:1. 59)99. 5重量份、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住友化 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的「Sumisorb 200」)0. 07重量份、光 穩定劑(Ciba Specialty Chemicals股份有限公司製的 「Tinuvin 770」0. 13重量份予以混合後,與交聯聚矽氧 烧系樹脂粒子(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股份有限公 司製的「TrefilsDY33-719」、折射率:1. 42、重量平均粒 徑:2//m)—同以第1擠壓機進行熔融捏揉,並供應至分層 器。 以使從第1擠壓機供應至分層器之樹脂成為中間層 (基層),且從第2擠壓機供應至分層器之樹脂成為表層(雙 面)之方式進行共擠壓成型,而製作出由厚度2mm(中間層 1. 90mm、表層0. 05mmx2)之3層所組成的光擴散板。藉由 調節交聯聚石夕氧烧系樹脂粒子的添加量,而將光擴散板的 37 323718 201232057 總透光率Tt调節為65%。總透光率Tt係依據Jis Κ 7361, 使用霧度穿透率計(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hR_100)來測 定0 (2) 棱鏡膜(光偏向手段)的製作 藉由將苯乙烯樹脂(折射率:1.59)模壓成形於表面經 鏡面加工後之模具’來製作出厚度lmin的平板。依循jIS Β06(Π-1994來測定所得之平板,結果Ra(中心線平均粗糙 度)為0· Ol/zm,Rz(十點平均粗糙度)為〇. 〇8^m。然後使 用該剖面為頂角0、稜線間距離5〇//m的二等邊三角形之 V字狀的直線槽呈平行地排列配置所形成之金屬製模具, 再次將前述苯乙烯樹脂板進行模壓成形,藉此製作出稜鏡 膜。在此,係分別製作出頂角<9為90。、95。、110。的3種 棱鏡膜。 (3) 液晶顯示裝置的製作 分別將上述(1)所製作之光擴散板、以及上述(2)所製 作之頂角Θ分別為90。、95。、或110。中的任一個複鏡膜的 2片’依序設置在IPS模式之HITACHI製32型液晶電視 「Wooo UT32-HV700B」的背光裝置上。如第6圖所示,2 片稜鏡膜係以使該線狀稜鏡的稜線方向呈正交之方式來配 置。然後將液晶單元之光射出面側的偏光板剝離,並以相 對於光射入面側偏光板呈正交偏光之方式貼合住友化學股 份有限公司製之碘系偏光板「TRW842AP7」。光射入面側偏 光板的穿透軸與光射出面侧偏光板的穿透轴係分別與液晶 單元的短邊與長邊平行。2片稜鏡膜與2片偏光板之配置 38 323718 201232057 關係係與第6圖相同。接著將上述實施例1至4、比較例1 至4中的任一項所製作之光學膜貼合於光射出面側偏光板 上,而製作出液晶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之觀看性的評估) (1) 正面對比的評估 於暗房内使用亮度計BM-5A(Topcon公司製),測定液 晶顯示裝置之黑顯示狀態與白顯示狀態的正面亮度,以計 算出正面對比。結果如第2表所示。第2表中,正面對比 是以2000以上者為〇,未達2000者為X。 (2) 視角的評估 以目視來評估40°、50°及60°的視角下之顯示晝質。 調查有無色階衰減以及有無反轉來作為顯示畫質。評估基 準係如下所述。結果如第2表所示。視角的評估結果係在 稜鏡的頂角Θ為90°、95°、110°之任一角度時均相同。所 謂視角係指相當於第8圖(b)之平面4b上的射出角β之角 度。 ◎:顯示畫質完全未觀察到異常。 〇:雖觀察到輕微的色階衰減,但除此之外的顯示晝 質完全未觀察到異常。 △:雖觀察到色階衰減,但仍可觀看畫面顯示。 X :觀察到色階衰減及反轉。 39 323718 201232057 [第2表] 實施例 5 實施例 6 實施例 7 實施例 8 比較例 5 比較例 6 比較例 7 比較例 8 光學膜 實施例 1 實施例, 2 實施例 3 實施例 4 比較例 1 比較例 2 比較例 3 比較例 4 正面對比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X 視角 40。 ◎ ◎ ◎ ◎ ◎ ◎ 〇 ◎ 50。 ◎ ◎ ◎ ◎ ◎ ◎ △ ◎ 60。 ◎ ◎ ◎ ◎ ◎ ◎ X ◎ 如第2表所示,使用霧度值高且穿透晝像鮮明度低之 比較例4的光學膜之比較例8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其正面 對比降低。此外,使用霧度值低之比較例3的光學膜之比 較例7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在視角60°下觀察到色階衰減 和反轉,可得知該顯示晝質差。比較例7的液晶顯示裝置 中,亦產生閃爍。 另一方面,本發明之實施例5至8的液晶顯示裝置中, 顯現出高正面對比,並且在視角60°下未觀察到色階衰減 及反轉,可得知該顯示晝質佳。此外,亦未產生閃爍。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光學膜的較佳一例之概略剖面 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光學膜的其他較佳一例之概略 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光學膜的其他較佳一例之概略 40 323718 201232057 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防眩性偏光板的較佳一例之概 略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較佳一例之概 略剖面圖。 第6圖為用以說明稜鏡膜所具有之線狀稜鏡的稜線方 向與偏光板的穿透軸方向之關係之概略斜視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其他較佳一例 之概略剖面圖。 第8圖(a)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前視圖,第8圖 (b)為從該垂線方向觀看第7圖(a)的平面4b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 507 光學膜 101 基材膜 102 防眩層 103 透光性樹脂 104 透光性微粒 105 樹脂層 400 防眩性偏光板 401 偏光膜 402 保護膜 500 液晶顯示裝置 501 液晶半元 502 背光裝置 41 323718 201232057 503 光擴散板 504a 、 504b 棱鏡膜 505 第1偏光板 506 第2偏光板 507 光學膜 508 相位差板 511a、511b 透明基板 512 液晶層 521 殼體 522 冷陰極管 541a 、 541b 線狀稜鏡 542a、542b 線狀稜鏡的稜線 42 323718

Claims (1)

  1. 201232057 *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學膜,係具有基材膜、以及積層於前述基材膜上 並在透光性樹脂中分散有透光性微粒之防眩層之光學 0 膜,其中, 前述透光性微粒的含量係相對於前述透光性樹脂 100重量份為25重量份以上且未達50重量份, 當以前述透光性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為D,以前述 透光性微粒之粒度分布的標準差為<7,以前述防眩層的 層厚為T時,係滿足下列條件(1)至(5): (1) D為5//m以上lOym以下, (2) T 為 10/zm 以上 20#111 以下, (3) D/T為0. 4以上0. 6以下, (4) σ /D 為.0. 1 以下, (5) σ /Τ 為 0. 05 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膜,其中,前述透光 性微粒的折射率與前述透光性樹脂的折射率之差為 0. 04以上0. 1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光學膜,其中,前述 透光性微粒係藉由氣流分級而得者。 4.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係依序具備有:背光裝置、光偏向 手段、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第2偏光板、以及申請 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前 述光偏向手段係具有:在與前述第1偏光板相對向之表 1 323718 201232057 面具有複數個線狀棱鏡之稜鏡膜2片, 一方的稜鏡膜係以該線狀棱鏡的稜線方向大致平 行於前述第1偏光板的穿透軸之方式來配置,另一方的 棱鏡膜則以該線狀稜鏡的稜線方向大致平行於前述第 2偏光板的穿透軸之方式來配置。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係 在前述背光裝置與前述光偏向手段之間復具備有光擴 散手段。 2 323718
TW100143673A 2010-12-01 2011-11-29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23205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8390A JP2012118327A (ja) 2010-12-01 2010-12-01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2057A true TW201232057A (en) 2012-08-01

Family

ID=4617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3673A TW201232057A (en) 2010-12-01 2011-11-29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18327A (zh)
TW (1) TW201232057A (zh)
WO (1) WO201207412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88732B2 (en) 2012-12-14 2015-11-17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reflective sheet for the same
TWI670547B (zh) * 2012-12-14 2019-09-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用於顯示裝置之視窗及包含該視窗之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5038B2 (ja) * 2013-08-09 2018-03-14 株式会社きもと 目隠し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2541B2 (ja) * 2002-07-19 2007-11-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拡散剤
JP2004226604A (ja) * 2003-01-22 2004-08-12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合成樹脂粒子、光拡散板、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26883A (ja) * 2006-06-19 2008-02-07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
KR20110097935A (ko) * 2008-12-23 2011-08-31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88732B2 (en) 2012-12-14 2015-11-17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reflective sheet for the same
TWI670547B (zh) * 2012-12-14 2019-09-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用於顯示裝置之視窗及包含該視窗之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18327A (ja) 2012-06-21
WO2012074123A1 (ja) 201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27905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拡散性偏光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WO2011027903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拡散性偏光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KR101927681B1 (ko) 광확산 소자 및 광확산 소자를 가진 편광판
WO2012046790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拡散性偏光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KR20120038445A (ko) 광확산 필름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0073985A1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WO2010073997A1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42328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2060457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拡散性偏光板、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TW201227007A (en) Light-diffusing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2224735A (ja) 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213886A (en) Light-diffusing polarization plat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140006A (ja) 光路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067046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2003847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광확산 필름
JP2011242582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25689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232057A (en) Optical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303380A (zh) 光擴散膜及其製造方法、其使用之塗布液、及使用其之偏光板、液晶顯示裝置
JP582781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EP3783402A1 (en) Projection screen optical laminate and projection screen using optical laminate
TW201213885A (en) Light-diffusing polarization plat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20123200A (ko) 수지 조성물, 광학 필름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