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19986A - Resist underlaye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by using the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Resist underlaye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by using the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19986A
TW201219986A TW100127002A TW100127002A TW201219986A TW 201219986 A TW201219986 A TW 201219986A TW 100127002 A TW100127002 A TW 100127002A TW 100127002 A TW100127002 A TW 100127002A TW 201219986 A TW201219986 A TW 2012199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ion
underlayer film
photoresist
group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7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ikimaru Sakamoto
Takafumi Endo
Ryuji Ohnishi
Bang-Ching Ho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19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998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091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antireflection means or light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e.g. anti-halation, contrast enhanc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7C7-(meth)acrylate, e.g. heptyl (meth)acrylate or benz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0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e.g.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or glycerol mono-(meth)acryl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Description

20121998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有用於半導體基板加工時之微影用 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使用該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之光阻圖型形成方法。更詳而言之,係關於半導體裝置製 造之微影製程中’謀求與光阻之密合性題昇之光阻下層膜 形成組成物。 【先前技術】 自以往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中,係進行使用光阻組成 物之微影的微細加工。該微細加工,係於矽晶圓等之半導 體基板上形成光阻組成物的薄膜,於其上透過描繪有元件 之圖型之光罩圖型照射紫外線等活性光線,進行顯像,以 所得之光阻圖型作爲保護膜將基板進行蝕刻處理,藉此, 於基板表面,形成對應於該圖型之微細凹凸之加工法。近 年來,半導體元件之高集成化持續進展,所使用之活性光 線亦由i線(波長 3 65nm ) 、KrF準分子雷射(波長 248nm)朝ArF準分子雷射(波長193nm)、及F2雷射 (波長157nm)更短波長化。伴隨於此,活性光線由半導 體基板之亂射或駐波的影響會成爲問題,因此,爲了解決 該問題,於光阻與半導體基板之間設置抗反射膜(底層抗 反射腹,Bottom Anti-Reflective Coating: BARC)的方法 廣泛地被探討。該抗反射膜,由於使用的容易度等,係對 於含有具發色基(chromophore)之聚合物的組成物所形成 201219986 之有機抗反射膜,進行了多數的探討(例如,專利文獻 1 ) ° 另一方面,更微細加工技術所使用之EUV (極紫外 線,波長13.5nm ),雖不會產生由半導體基板之反射的 問題,但伴隨圖型微細化之光阻圖型倒塌會成爲問題,故 進行與光阻具有高密合性之光阻下層膜的探討。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8-50198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上述之有機抗反射膜(光阻下層膜)所要求之特性, 可舉例如:不會產生與光阻之互混(intermixing)(不溶於 光阻溶劑)、可形成無拖尾等之光阻圖型、與光阻之密合 性優異、具有較光阻大之乾式蝕刻速度等。 再者’對於可擴展焦點深度邊界之特性、或可達成高 解析度之特性的要求亦增高。所謂焦點深度邊界,係指對 於曝光時之最佳焦點位置焦點朝上方或下方偏離時,能以 光阻圖型之可實用之狀態維持之總深度範圍的寬度,亦 即,焦點深度邊界之擴展,有助於增大製程中之餘裕 (margin)。 然而,可滿足該等各種要求特性之下層膜材料尙未發 現。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之下層膜形成組$ 物、以及使用該下層膜形成組成物之光阻圖型形成丨去,_
L -6- 201219986 下層膜形成組成物,與光阻膜之密合性高,即使因應光阻 之薄膜化使光阻下層膜爲薄膜,亦可形成良好(矩形)之 光阻圖型,而可達成焦點深度邊界之擴張。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人等,爲了達成上述目的而努力探討的結果發 現,藉由於硬化膜之基質之聚合物的骨架內導入陽離子部 位,可得於硬化膜形成後,可大幅提昇與設置於上側之光 阻層之密合度的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之第1觀點,係關於一種微影用光阻下 層膜形成組成物,其含有:下述式(1)所表示之構造單位 及具有交聯部位之構造單位之聚合物、交聯劑、促進交聯 反應之化合物、與有機溶劑。
?、〇 (1)
(式中,Ri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碳原子數1〜 13之伸烷基或伸苯基,Y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r2、r3 及Κ·4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碳原子數1〜13之院基或苯 基’ X·表示選自碳原子數1〜13之烷基磺酸陰離子、碳原 201219986 子數1〜13之烷基硫酸鹽陰離子、氯化物陰離子、溴化物 陰離子、碳原子數1〜13之氟烷基磺酸陰離子、四氟化硼 陰離子、六氟化磷陰離子及碳原子數1〜13之烷基羧酸陰 離子所構成群中之陰離子。) 第2觀點,係關於如第1觀點所記載之微影用光阻下 層膜形成組成物,其特徵係,該聚合物之具有交聯部位之 構造單位,係以下述式(2)所表示。 [化2]
(2) (式中,r5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D表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之碳原子數1〜13之烴 基,該烴基係至少具有一個羥基作爲取代基。) 第3觀點,係關於如第1或第2觀點所記載之微影用 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其特徵係,該聚合物,進一步具 有下述式(3)所表示之構造單位。 201219986 [化3] 〇人Ο
I
Li \
E (3) (式中,r6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Li表示單鍵、或直鏈狀或分支狀之碳原子數】〜U 之伸烷基, E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之內酯環或金剛烷環。) 第4觀點,係關於一種光阻圖型之形成方法,其特徵 係含有:將第1至第3觀點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微影用光阻 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塗布於半導體基板上進行燒成以形成光 阻下層膜之步驟;於該光阻下層膜上形成光阻膜之步驟; 將以該光阻下層膜與該光阻膜被覆之半導體基板,以選自 KrF準分子雷射、ArF準分子雷射、極紫外線及電子束所 構成群中之放射線進行曝光之步驟;於曝光後以鹼性顯像 液進行顯像之步驟。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其特徵係,於該光 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含之聚合物之側鎖末端組裝有陽離 子部位,係含有該聚合物、交聯劑、促進交聯反應之化合 物及有機溶劑之組成物。藉由如此之構成,可形成與設置 -9 - 201219986 於下層膜上側之光阻層的密合性優異、無圖型剝離或圖型 消失的良好的光阻圖型。 又’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可提供具有於 下部幾乎無拖尾形狀之良好形狀、可形成尺寸控制性優異 之光阻圖型的光阻下層膜。 再者’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可提供能達 成焦點深度邊界擴張之光阻下層膜。 【實施方式】 [聚合物] 本發明之微影用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含之聚合 物,係含有式(1)所表示之構造單位及具有交聯部位之構 造單位作爲必須構造單位的聚合物。 <式(1)所示之構造單位> 本發明之微影用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含之聚合物 中,作爲必須之構造單位含有之構造單位之一,係下述式 (1)所表示之具有陽離子部位之構造單位。
?八〇 (1)
R2〆 R3 式中,Ri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A表示碳原子數1〜13 -10 - 201219986 之伸烷基或伸苯基,Y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r2、r3及 R4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碳原子數1〜13之烷基或苯 基,x_表示選自碳原子數1〜13之烷基磺酸陰離子、碳原 子數1〜13之烷基硫酸鹽陰離子、氯化物陰離子、溴化物 陰離子、碳原子數1〜13之氟烷基磺酸陰離子、四氟化硼 陰離子、六氟化磷陰離子及碳原子數1〜13之烷基羧酸陰 離子所構成群中之陰離子。 形成上述式(1)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之單體,可舉例如 [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銨甲基硫酸酯、2-(甲基丙 烯醯氧基)乙基三甲銨氯化物。 <式(2)所表示之構造單位及其他構造單位> 本發明之微影用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含之聚合 物,係除上述式(1)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之外,含有具有交 聯部位之構造單位作爲必須構造單位的聚合物。該具有交 聯部位之構造單位,例如可以下述式(2)表示。 該聚合物,亦可進一步含有下述式(3)所表示之構造 單位,亦可再含有具有光吸收部位之下述式(4)所表示之 構造單位。 [化5] R5 丨【6 R7 ^ ^
οID o—L1 (2) (3) _L2—B(4) 201219986 式中,R5至R7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D表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之碳原子數1〜13之烴 基,該烴基係至少具有一個羥基作爲取代基, L!表示單鍵、或直鏈狀或分支狀之碳原子數1〜13 之伸烷基, L2表示-C(=0)0-基、-CONH基或單鍵, E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之內酯環或金剛烷環,而 B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之含芳香環或雜環之基。 該環狀之碳原子數1〜1 3之烴基,可舉例如金剛烷 基。 該芳香環,可舉例如苯環、萘環、蒽環。該雜環,可 舉例如三嗪環。 該式(2)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係與交聯劑反應,而形 成具備溶劑耐性之光阻下層膜之部位》 形成該式(2)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之單體,可舉例如具 有以下之羥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 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 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氯丙酯、(甲基)丙烯酸3-(全 氟-3-甲基丁基)-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 (甲基)丙烯酸2,3-二羥基丙酯、N-(2-羥基丙基)(甲基)丙 烯醯胺、(甲基)丙烯酸1-羥基金剛烷酯等。 形成該式(3)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之單體之中,較佳 例,可舉例如以下之結構式所表示之化合物。 201219986 [化6]
上述式中,Ra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b分別獨立表示 氫原子或直鏈狀或分支鏈狀之碳原子數1〜5之烷基,Re 表示直鏈狀或分支鏈狀之碳原子數1〜5之烷基,Rd分別 獨立表示直鏈狀或分支鏈狀之碳原子數1〜5之烷基。 更具體而言,可舉例如具有以下之r-丁內酯環或金 剛烷環之單體。 [化7]
-13- 201219986 [化8] ^〇tH CH^〇
i CH^
ch3
f8* CH8=CH CH2=i ! CH2=CH 。4。价4。薇嘴 CH* (CH2>3CHj (ChyjCH, 上述式(4)所表示之具有光吸收部位之構造單位,係 調整所形成之光阻下層膜之光學參數(n値及1値)。 形成該式(4)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之單體,可舉例如具 有以下之芳香還之單體:(甲基)丙嫌酸苄酯 '(甲基)丙烯 酸(9-菲基)甲酯、(甲基)丙烯酸(1-芘基甲基)酯、(甲基)丙 烯酸3-(三氟甲基)苄酯、(甲基)丙烯酸五氟苄酯、(甲基) 丙烯酸五溴苄酯、(甲基)丙烯酸3-碘苄酯、(甲基)丙烯酸 三苯基甲酯、(甲基)丙烯酸桂皮酯、N-苄基(甲基)丙烯醯 胺、2,6-二-三級丁基-4-((甲基)丙烯醯基胺基甲基)苯酚、 苯乙烯、1-乙烯基萘、9-乙烯基蒽、N-(l-烯丙基胺基-2,2,2-三氯-乙基)-3-苯基-(甲基)丙烯醯胺、1_烯丙基_ 1,3,5-二曉-2,4,6-三酮、1-烁丙基-3,5-二縮水甘油基-13,5-三嗪-2,4,6-三酮-(甲基)丙烯酸蒽甲酯、(甲基)丙烯 酸對羥基苯酯等。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使用之較佳聚合 物’係含有下述式(ι-υ至式(oum表示之構造單位之共 聚物’或者’含有下述式(1_1}至式(3d)及式(4_2)所表示 之構造單位之共聚物。 201219986 [化9]
OH (1-1) [化10] (2-1) (3-1) (4-1) cr N+(CH3OSO^ ,ΟΗ
(1-1) (2-1) (3-1) Ο
若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使用之聚合物中 該式(1)至式(4)所表示之構造單位的總計爲10〇質量%, 則式(1)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之比例爲0.5質量%〜10質量% (單體之裝塡比換算),較佳爲0.5量%〜5質量%,更佳 爲1量%〜3質量%。 又’式(2)至式(4)所表示之構造單位的比例’分別爲 2 0量%〜5 0質量%、〇量%〜4 0質量%、0量%〜4 0質量 %。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使用之聚合物’可 -15- 201219986 爲無規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之任一者。形成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之樹脂,可藉自由基聚合、陰離子聚 合、陽離子聚合等方法來合成。其之聚合方法,可爲溶液 聚合、懸浮聚合、乳化聚合、整體聚合等各種方法,亦可 使用適當之聚合觸媒等。 作爲一例’可於有機溶劑中,於形成上述式(1)至式 (4)之構造單位之單體加入聚合起始劑進行加熱聚合來進 行合成。 此處所使用之有機溶劑,可由後述之本發明之光阻下 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含之有機溶劑之較佳例示之中適當地選 擇。 該聚合起始劑,可舉例如2,2 ’ -偶氮二異丁腈、2,2 ’ -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二(2-甲基丙酸 酯)、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月桂醯等,通常可加熱至50 °C至80°C來進行聚合。反應時間通常爲2小時至1 〇〇小 時、或5小時至3 0小時。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中之聚合物的比例, 相對於該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可爲例如0.5質量%以 上30質量%以下的比例。 又,若將除去後述之溶劑之成分定義爲固體成分,則 該固體成分含有聚合物、交聯劑、其他視需要所添加之後 述之添加劑。固體成分中之聚合物的比例,例如爲60質 量%以上98質量%以下。 -16- 4 201219986 [交聯劑及促進交聯反應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進一步含有交聯劑。 該交聯劑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爲使用至少具有兩個交聯形 成取代基之交聯性化合物。該交聯劑,可舉例如具有羥甲 基、甲氧基甲基等交聯形成取代基之三聚氰胺系化合物、 取代尿素系化合物、含有環氧基之聚合物系化合物等。較 佳爲,含有2至4個以羥甲基或烷氧基甲基取代之氮原子 之含氮化合物。 該交聯劑之具體例,可舉例如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 胺、四甲氧基甲基苯並胍胺、1,3,4,6-四(甲氧基甲基)甘 脲、1,3,4,6-四(丁氧基甲基)甘脲、1,3,4,6-四(羥基甲基) 甘脲、1,3-雙(羥基甲基)尿素、1,1,3,3-四(丁氧基甲基)尿 素及1,1,3,3-四(甲氧基甲基)尿素。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中該交聯劑之含量, 若將除去後述之有機溶劑之成分定義爲固體成分(亦即固 體成分含有聚合物、交聯劑、促進交聯反應之化合物、及 其他視需要所添加之後述之添加劑),則基於該光阻下層 膜形成組成物之固體成分之含量,爲1質量%至50質量 %、或8質量%至40質量%、或15質量%至30質量%。 該等交聯劑雖亦有藉自縮合而產生交聯反應,而該聚 合物’特別是,可和與交聯劑反應形成交聯之構造單位之 式(2)所表示之構造單位中之交聯官能基(羥基)產生交 聯反應。 又,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進一步含有促 -17- 201219986 進交聯反應之化合物(交聯觸媒)。 如此之促進交聯反應之化合物,可舉例如對甲苯磺 酸、三氟甲烷磺酸、吡啶鑰-對甲苯磺酸鹽、樟腦磺酸、 5-磺酸基水楊酸、4-氯苯磺酸、4-羥基苯磺酸、苯二磺 酸、1 -萘磺酸等磺酸化合物,亦可使用檸檬酸、水楊酸、 苯甲酸、及羥基苯甲酸等羧酸化合物。 該等促進交聯反應之化合物,可僅使用一種、亦可組 合兩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中該促進交聯反應之 化合物之含量,基於該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之固體成分 之含量,爲〇.〇1質量%至10質量%、或0.1質量%至8質 量%、或0.5質量%至5質量%。 [有機溶劑] 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進一步含有有機溶 劑。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有機溶劑,只要可溶解上述之聚合 物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乙二醇單甲醚、二 醇單乙醚、甲基賽璐蘇乙酸酯、乙基賽璐蘇乙酸酯、二乙 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丙二醇單甲醚、 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丙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 二醇丙醚乙酸酯、甲氧基丁醇類、甲苯、二甲苯、甲乙 酮、環戊酮、環己酮、r-丁內酯、N-甲基-2-吡咯烷酮' 2-羥基丙酸乙酯、2-羥基-2-甲基丙酸乙酯、乙氧基乙酸乙 酯、羥基乙酸乙酯、2-羥基-3-甲基丁酸甲酯、3-甲氧基丙 -18- 201219986 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乙 基丙酸甲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乙酸 丁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等。該等有機溶: 用、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再者,可將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丁醚 沸點溶劑混合於上述有機溶劑使用。 該等有機溶劑之中,以丙二醇單甲醚、丙 乙酸酯、乳酸乙酯、乳酸丁酯、及環己酮較佳 而相對於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的比例,例如爲50質量%以上99.5質量%以下 [其他添加劑] 於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除上 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視需要亦可含 劑、接著輔助劑、流變性調整劑等各種添加劑 界面活性劑,係用以提昇光阻下層膜形成 板之塗布性之添加物。可使用非離子系界面活 界面活性劑等周知之界面活性劑。 該界面活性劑之具體例,可舉例如聚氧乙 聚氧乙烯硬脂醚、聚氧乙烯鯨蠟醚、聚氧乙烯 乙烯烷基醚類、聚氧乙烯辛基酚醚、聚氧乙烯 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類、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類、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醇酐單軟脂酸 • 酐單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單油酸酯、山梨醇酐 醋、3 -乙氧 乙酯、乙酸 劑可單獨使 乙酸醋等局 二醇單甲醚 〇 之有機溶劑 述之外,於 有界面活性 〇 組成物對基 性劑、氟系 烯月桂醚、 油醚等聚氧 壬基酚醚等 嵌段共聚物 酯、山梨醇 三油酸酯、 19- 201219986 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等山梨醇酐脂肪酸酯類、聚氧乙烯山 梨醇酐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單軟脂酸酯、聚氧 乙烯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油酸酯、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等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 酯類等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艾氟多普[註冊商標] EF301、EF3 03、EF352 ((股)Jemco 製)、MEGAFACE[註 冊商標]F1 71 、 F1 73 ' R3 0 ( DIC(股)製)、 FUoradFC43 0、FC431 (住友 3M(股)製)、AashiGnard[註 冊商標]AG710、撒氟龍[註冊商標]S-382、SC101 ' SC102、SC103、SC104、SC105、SC106(旭硝子(股)製) 等氟系界面活性劑、有機聚矽氧烷聚合物KP341 (信越化 學工業(股)製)等。 該等界面活性劑可單獨添加、亦可組合2種以上添 加。 當使用上述界面活性劑時,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形成 組成物中之含量,基於該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之固體成 分之含量’例如爲3質量%以下、較佳爲1質量%以下、 更佳爲0.5質量%以下。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光阻圖型形成法。 首先,以旋塗器、塗布器等適當之塗布方法,將本發 明之光阻下層膜(抗反射膜)形成組成物,塗布於精密集 成電路元件之製造所使用之基板(例如,以氧化矽膜、氧 化矽膜或氧化氮化矽膜被覆之矽等半導體基板、氮化矽基 板、石英基板、玻璃基板(包含無鹼玻璃、低鹼玻璃、結 Ο -20- 201219986 晶化玻璃)' 形成有ITO膜之基板)上,之後,使用加熱 板等加熱手段進行燒成(烘烤)使其硬化以製作光阻下層 膜(抗反射膜)。 塗布後,燒成之條件,例如,燒成溫度:可由8 0 °c 至25 0°C中適當選擇,燒成時間:可由0.3分鐘至60分鐘 中適當選擇,較佳爲,例如燒成溫度150°C至25(TC、燒 成時間:0.5分鐘至5分鐘。 又’光阻下層膜(抗反射膜)之膜厚,例如爲 0.005 μηι 至 3_0μπι、較佳爲 Ο.ΟΙμπι 至 Ι.Ομιη、更佳爲 0·01μηι 至 0·5μιη〇 接著’於光阻下層膜上形成光阻膜。光阻膜之形成, 可依一般方法、亦即光阻溶液之於光阻下層膜上之塗布及 烘烤來進行。 本發明中之光阻下層膜(抗反射膜)之上層所塗布之 光阻,只要可感光曝光光者即可,並特別限定,可使用負 型、正型之任一者。 該光阻,例如有:酚醛清漆樹脂與1,2-萘酚醌二疊氮 磺酸酯所構成之正型光阻、具有因酸分解而使鹼溶解速度 上昇之基之黏結劑與光酸產生劑所構成之化學增幅型光 阻、因酸分解而使光阻之鹼溶解速度上昇之低分子化合物 與鹼可溶性黏結劑與光酸產生劑所構成之化學增幅型光 阻、具有因酸分解而使鹼溶解速度上昇之基之黏結劑與因 酸分解而使光阻之鹼溶解速度上昇之低分子化合物與光酸 產生劑所構成之化學增幅型光阻等。 -21 - 201219986 具體而言,可舉例如住友化學(股)製,商品名 PAR710、同 PAR8 5 5 ; JSR(股)製,商品名 AR2772JN;信 越化學工業(股)製,商品名 SEPR430 ;陶氏化學(Dow Cemi cal)公司(舊羅門哈斯電子材料公司)製,商品名 APEX-X 等。 又,亦可舉例如?1'〇£;.3?1£,¥〇1.3999,330-334(2000) 、 Proc· SPIE, Vol. 3999, 357-364(2000)、或 Proc. SPIE,Vol. 3 999,3 65-3 74(2000)所記載之含氟原子 聚合物系光阻。 接著,對於形成於光阻下層膜之上層的光阻層,透過 既定之光罩進行曝光。曝光,可使用KrF準分子雷射、 ArF準分子雷射等。又,曝光後,亦可視需要進行曝光後 加熱(曝光後烘烤,PEB : Post Exposure Bake)。 曝光後加熱之條件,加熱溫度可由8 0 °C至1 5 0 °C中適 當選擇,加熱時間可由0.3分鐘至60分鐘中適當選擇。 曝光後,藉由顯像、乾燥可得良好之光阻圖型。 具有使用本發明之光阻下層膜(抗反射膜)形成組成 物所形成之光阻下層膜(抗反射膜)之正型光阻的顯像 液,可使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矽酸鈉、偏矽 酸鈉、氨水等無機鹼類、乙胺、正丙胺等一級胺類、二乙 胺、二正丁胺等二級胺類、三乙胺、甲基二乙胺等三級胺 類、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等醇胺類、氫氧化四甲銨、 氫氧化四乙銨、膽鹼等四級銨鹽、吡咯、哌啶等環狀胺類 等鹼類之水溶液。再者,亦可於上述鹼類之水溶液添加適
S -22- 201219986 量之異丙醇等醇類、非離子系等之界面活性劑等來使用。 該等之中之較佳顯像液爲四級銨鹽之水溶液,更佳爲氫氧 化四甲銨之水溶液。 顯像之條件,顯像溫度可由5 °C至5 0 °C中適當選擇, 顯像時間可由1 〇秒鐘至3 0秒鐘中適當選擇。本發明之光 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形成之光阻下層膜,使用光阻之顯 像所泛用之2.38質量%之氫氧化四甲銨水溶液,可於室溫 下容易地進行顯像。 而將光阻由上述步驟'所顯像除去部分之光阻下層膜 (抗反射膜)以乾式蝕刻除去,可於基板上形成所欲之圖 型。 實施例 以下,舉實施例以詳述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因該等實 施例而產生任何限定。 〈合成例 1: PQMA/HPMA/GBLMA = 34/33/33 (質量% ) > 將甲基丙烯酸對羥基苯酯(簡稱爲PQMA,昭和高分 子股份有限公司製)2.72g、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簡 稱爲HPMA,東京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2.64g及r -丁內酯甲基丙烯酸酯(簡稱爲GBLMA,大阪有機化學工 業股份有限公司製)2.64g溶解於乳酸乙酯22.64g,於加 熱攪拌之下昇溫至80°C。將溶解於乳酸乙酯1 〇g之偶氮 -23- 201219986 二異丁腈0.1 6g以1小時滴下,滴下後使其反應24小 時。反應後進行冷卻,製得固體成分20質量%之聚合物 溶液。所得聚合物溶液之黏度爲66. OcP (東機產業股份有 限公司製,VISCOMETER TV-20 )。 〈合成例 2: PQMA/HPMA/GBLMA/Salt=34/33 / 3 0 / 3 (質量 % ) > 將甲基丙烯酸對羥基苯酯2.72g、甲基丙烯酸2-羥基 丙酯2.64g、7-丁內酯甲基丙烯酸酯2.40g及2-(甲基丙 烯醯氧基)乙基三甲銨•甲基硫酸鹽(簡稱爲Salt,和光 純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0.24g溶解於乳酸乙酯 2 2.64g,於加熱攪拌之下昇溫至80°C。將溶解於乳酸乙酯 l〇g之偶氮二異丁腈0.1 6g以1小時滴下,滴下後使其反 應24小時。反應後進行冷卻,製得固體成分20質量%之 聚合物溶液。所得聚合物溶液之黏度爲63.1 cP (東機產業 股份有限公司製,VISCOMETER TV-20)。 < 合成例 3: PQMA/HPMA/GBLMA/Salt=34/33 /28/5(質量 %) > 將甲基丙烯酸對羥基苯酯2.72g、甲基丙烯酸2-羥基 丙酯2.64g、r-丁內酯甲基丙烯酸酯2.24g及2-(甲基丙 烯醯氧基)乙基三甲銨•甲基硫酸鹽〇.40g溶解於乳酸乙 酯22.64g,於加熱攪拌之下昇溫至80°C。將溶解於乳酸 乙酯1 〇g之偶氮二異丁腈〇· 1 6g以1小時滴下,滴下後使 -24- 201219986 其反應24小時。反應後進行冷卻,製得固體成分20質量 %之聚合物溶液。所得聚合物溶液之黏度爲89.6cP (東機 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VISCOMETER TV-20)。 < 合成例 4: BMA/ HPMA/ GBLMA = 3 4 / 3 3 / 33 (質量% ) > 將甲基丙烯酸苄酯(簡稱爲BMA,東京化成工業股 份有限公司製)2.72g、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2.64g及 r-丁內酯甲基丙烯酸酯2.64g溶解於乳酸乙酯22.64g, 於加熱攪拌之下昇溫至80°C。將溶解於乳酸乙酯l〇g之 偶氮二異丁腈0.1 6g以1小時滴下,滴下後使其反應24 小時。反應後進行冷卻,製得固體成分20質量%之聚合 物溶液。所得聚合物溶液之黏度爲59.4cP (東機產業股份 有限公司製,VISCOMETER TV-20)。 〈合成例 5 : BMA/ HPMA/ GBLMA/ Salt = 34/ 33 / 30/ 3 (質量 %) > 將甲基丙烯酸苄酯2.72g、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 2.64g、r-丁內酯甲基丙烯酸酯2.4 0g及2-(甲基丙烯醯氧 基)乙基三甲銨•甲基硫酸鹽 0.24g溶解於乳酸乙酯 22.64g,於加熱攪拌之下昇溫至8 0°C。將溶解於乳酸乙酯 l〇g之偶氮二異丁腈0.1 6g以1小時滴下,滴下後使其反 應24小時。反應後進行冷卻,製得固體成分20質量%之 聚合物溶液。所得聚合物溶液之黏度爲40.1 cP (東機產業 -25- 201219986 股份有限公司製,VISCOMETER TV-20)。 〈合成例 6 : BMA/HPMA / GBLMA / Salt = 34 / 33 / 28/ 5 (質量 %) > 將甲基丙烯酸苄酯2.72g、甲基丙烯酸2 -羥基丙酯 2.64g 、7 ·丁內酯甲基丙烯酸酯2.24g及2-(甲基丙烯醯 氧基)乙基三甲銨•甲基硫酸鹽0.40g溶解於乳酸乙酯 22.64g,於加熱攪拌之下昇溫至8〇°C。將溶解於乳酸乙酯 l〇g之偶氮二異丁腈0.1 6g以1小時滴下,滴下後使其反 應24小時。反應後進行冷卻,製得固體成分20質量%之 聚合物溶液。所得聚合物溶液之黏度爲34.6cP (東機產業 股份有限公司製,VISCOMETER TV-20)。 <實施例1 > 於含有上述合成例2所得之聚合物1 g之溶液5g,混 合四甲氧基甲基甘脲(日本Cytec Industries股份有限公 司,商品名:POWDERLINK[註冊商標]1174) 0.25g及吡 啶鑰-對甲苯磺酸鹽〇.〇156g’溶解於乳酸乙酯20.43g及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 0 · 4 7 g作成溶液。之後’使用孔徑 Ο.ΙΟμπι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並再用孔徑〇.〇5μπι 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調製成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 物。 <實施例2 > -26- 201219986 於含有上述合成例3所得之聚合物lg之溶液5g’混 合四甲氧基甲基甘脲(日本Cytec Industries股份有限公 司,商品名:POWDERLINK[註冊商標]1 1 74 ) 0.25g及吡 啶鑰-對甲苯磺酸鹽0.0156g,溶解於乳酸乙酯20.43g及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0.47g作成溶液。之後,使用孔徑 Ο.ΙΟμιη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並再用孔徑〇.〇5μπι 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調製成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 物。 <實施例3 > 於含有上述合成例5所得之聚合物1 g之溶液5 g,混 合四甲氧基甲基甘脲(日本Cytec Industries股份有限公 司,商品名:POWDERLINK[註冊商標]1 1 74 ) 0.25g及吡 啶鑰-對甲苯磺酸鹽〇.〇156g,溶解於乳酸乙酯20.43g及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0.47g作成溶液。之後,使用孔徑 Ο.ΙΟμιη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並再用孔徑0.05μιη 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調製成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 物。 <實施例4 > 於含有上述合成例6所得之聚合物1 g之溶液5 g,混 合四甲氧基甲基甘脲(日本Cytec Industries股份有限公 司,商品名:POWDERLINK[註冊商標]1 1 74 ) 0.25 g及吡 啶鑰-對甲苯磺酸鹽〇.〇156g,溶解於乳酸乙酯20.43g及 -27- 201219986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0.47g作成溶液。之後,使用孔徑 0.1 Ομιη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並再用孔徑0.05 μιη 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調製成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 物。 <比較例1 > 於含有上述合成例1所得之聚合物lg之溶液5g,混 合四甲氧基甲基甘脲(日本Cytec Industries股份有限公 司,商品名:POWDERLINK[註冊商標]1 1 74 ) 0.25g及吡 啶鐵-對甲苯磺酸鹽0.0156g,溶解於乳酸乙酯20.43g及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0.47g作成溶液。之後,使用孔徑 Ο.ΙΟμπί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並再用孔徑〇.〇5μπι 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調製成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 物。 <比較例2 > 於含有上述合成例4所得之聚合物1 g之溶液5 g ’混 合四甲氧基甲基甘脲(日本Cytec Industries股份有限公 司,商品名:POWDERLINK[註冊商標]1174) 0.25g及吡 啶鑰-對甲苯磺酸鹽〇.〇156g,溶解於乳酸乙酯20.43 g及 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 0.4 7 g作成溶液。之後,使用孔徑 Ο.ΙΟμπί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並再用孔徑〇.〇5 μιη 之聚乙烯製微濾器進行過濾’調製成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 物。 -28- 201219986 <光阻圖型之形成> 將上述實施例1至實施例4及比較例1至比較例2所 得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分別以旋塗器,塗布於矽晶 圓上。於加熱板上,以205 1加熱1分鐘,形成光阻下層 膜(膜厚l〇〇nm)。 於該光阻下層膜之上層,以旋塗器塗布市售之光阻溶 液(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PAR85 5 ),於 加熱板上以1 0(TC烘烤1分鐘,藉此形成光阻膜(膜厚: 12Onm )。 於該光阻膜,使用Nikon股份有限公司製,NSR307E 掃描器(波長 193nm,ΝΑ,σ : 0.85,0.92/ 0.65(環狀, Annular)),透過設定爲使顯像後形成9條之光阻之線寬 爲 80nm、線距之寬度爲 lOOnm (亦即 80nmL/S=l/ 1.25 )之線的光罩,進行曝光。 之後,於加熱板上,以1 〇 51烘烤1分鐘,冷卻後, 以工業規格之60秒單葉划槳(single paddle)式步驟,以 0.26N氫氧化四甲銨顯像液進行顯像。 將使用實施例3、實施例4及比較例2之光阻下層膜 形成組成物所製作之光阻圖型時的截面SEM像示於圖 <焦點深度邊界之評價〉 焦點深度邊界係以如下方式決定。亦即,將上述<光 -29- 201219986 阻圖型之形成〉中之曝光,以最佳焦點位置爲基準將焦點 之位置朝上下各偏離〇.〇5 μιη來進行,以之後之顯像處理 形成光阻圖型。而所應形成之9條光阻之線之中,當形成 有7條以上之線時爲合格,殘餘之線的個數爲6條以下時 爲不合格。而可得該合格之結果之焦點位置之偏離的上下 寬度,即爲焦點深度邊界。 將所得之結果示於表1。 [表1] 焦點深度邊界(μιη) 光阻圖型尾端形狀 實施例1 0.50 直線 實施例2 0.50 直線 實施例3 0.45 直線 實施例4 0.50 直線 比較例1 0.35 直線 比較例2 0.35 直線 如表1所示,當使用本發明之實施例1至實施例4所 得之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時,與比較例1及比較例2時 相比,焦點深度邊界增廣,確認於製程中餘裕增加。 又,所形成之光阻圖型之尾端形狀,任一例皆大致爲 直線形狀。 <與光阻之互混試驗> 將本發明之實施例1至實施例4所得之光阻下層膜形 成組成物,分別以旋塗器,塗布於矽晶圓上。於加熱板 -30- 201219986 上,以205 °C加熱1分鐘,形成光阻下層膜(膜厚 1 0Onm ) 〇 於該光阻下層膜之上層,以旋塗器塗布市售之光阻溶 液(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PAR855 ),於 加熱板上以l〇〇°C烘烤1分鐘,藉此形成光阻膜(膜厚: 120nm)。對該光阻膜使用曝光裝置進行曝光後,以1〇5 °〇進行曝光後加熱(曝光後烘烤,PEB·· Post Exposure Bake) 1分鐘,之後,進行顯像。測定顯像後所殘餘之光 阻下層膜之膜厚,確認到使用實施例1至實施例4所得之 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形成之光阻下層膜、與該光阻膜 未產生互混。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使用實施例3、實施例4及比較例2之光阻 下層膜形成組成物所得之光阻圖型之截面SEM像。 -31 -

Claims (1)

  1. 201219986 七、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微影用光阻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其特徵係含 有:含下述式(1)所表示之構造單位及具有交聯部位之構 造單位之聚合物、交聯劑、促進交聯反應之化合物、與有 機溶劑; [化1] ?人〇⑴ A β/γ\ X R2’ r3 (式中,l表示氫原子或甲基,A表示碳原子數 13之伸烷基或伸苯基,Y表示氮原子或磷原子,R2、R3 及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碳原子數1〜13之烷基或苯 基,X_表示選自碳原子數1〜13之烷基磺酸陰離子、碳原 子數1〜13之烷基硫酸鹽陰離子、氯化物陰離子、溴化物 陰離子、碳原子數1〜13之氟烷基磺酸陰離子、四氟化硼 陰離子、六氟化磷陰離子及碳原子數1〜13之烷基羧酸陰 離子所構成群中之陰離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影用光阻下層膜形成 組成物,其中,該聚合物之具有交聯部位之構造單位,係 下述式(2)所表示; -32- 201219986
    (式中,r5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D表示直鏈狀、分支狀或環狀之碳原子數1〜13之烴 基,該烴基係至少具有一個羥基作爲取代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微影用光阻下層膜 形成組成物,其中,該聚合物,進一步具有下述式(3)所 表示之構造單位; [化3] I Li \ E (3) (式中,R6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表示單鍵、或直鏈狀或分支狀之碳原子數1〜13 之伸烷基, E表示可具有取代基之內酯環或金剛烷環)。 4. 一種光阻圖型之形成方法,其特徵係含有:將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微影用光阻下層膜形 -33- 201219986 成組成物塗布於半導體基板上進行燒成以形成光阻下層膜 之步驟;於該光阻下層膜上形成光阻膜之步驟;將以該光 阻下層膜與該光阻膜被覆之半導體基板,以選自KrF準分 子雷射、ArF準分子雷射、極紫外線及電子束所構成群中 之放射線進行曝光之步驟;於曝光後以鹼性顯像液進行顯 像之步驟。 -34-
TW100127002A 2010-08-02 2011-07-29 Resist underlaye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by using the composition TW20121998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3543 2010-08-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9986A true TW201219986A (en) 2012-05-16

Family

ID=4555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7002A TW201219986A (en) 2010-08-02 2011-07-29 Resist underlaye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by using the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37526B2 (zh)
TW (1) TW201219986A (zh)
WO (1) WO20120177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508A (zh) * 2018-09-06 2020-03-13 三星Sdi株式会社 抗蚀剂垫层组合物和使用所述组合物形成图案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9198B1 (ko) * 2013-03-28 2019-06-1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컬러필터
TWI620765B (zh) 2013-06-03 2018-04-11 Az電子材料盧森堡有限公司 光阻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下層膜及圖案形成方法
JP6255210B2 (ja) 2013-10-24 2017-12-27 アーゼッド・エレクトロニック・マテリアルズ(ルクセンブルグ)ソシエテ・ア・レスポンサビリテ・リミテ 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JP6493683B2 (ja) * 2013-12-19 2019-04-03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ラクトン構造含有ポリマーを含む電子線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CN106164774B (zh) * 2014-05-22 2019-12-13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含有包含丙烯酰胺结构和丙烯酸酯结构的聚合物的光刻用抗蚀剂下层膜形成用组合物
JP6258830B2 (ja) * 2014-09-25 2018-01-10 Hoya株式会社 マスクブランク、マスクブラ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転写用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3484A (ja) * 2004-06-16 2006-01-05 Jsr Corp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EP2006738B1 (en) * 2007-06-21 2017-09-06 Fujifilm Corporation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JP4993139B2 (ja) * 2007-09-28 2012-08-0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形成材料、反射防止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8088548B2 (en) * 2007-10-23 2012-01-03 Az Electronic Materials Usa Corp. Bottom antireflective coating composition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508A (zh) * 2018-09-06 2020-03-13 三星Sdi株式会社 抗蚀剂垫层组合物和使用所述组合物形成图案的方法
CN110879508B (zh) * 2018-09-06 2023-08-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抗蚀剂垫层组合物和使用所述组合物形成图案的方法
US11982943B2 (en) 2018-09-06 2024-05-14 Samsung Sdi Co., Ltd. Method of forming patterns using resist underlayer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17790A1 (ja) 2012-02-09
JPWO2012017790A1 (ja) 2013-10-03
JP5737526B2 (ja)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0881B (en) Antireflective film material, and antireflective film and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4509106B2 (ja) ビニルエーテル化合物を含む反射防止膜形成組成物
JP5582316B2 (ja) ポリマー型の光酸発生剤を含有する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TWI681005B (zh) 阻劑下層膜形成組成物用添加劑及含該添加劑之阻劑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TWI688827B (zh) 抗蝕劑底層組成物及使用所述組成物形成圖案的方法
KR101838477B1 (ko) 감광성 레지스트 하층막 형성 조성물
TWI272455B (en) Composition for antireflection film formation
TW200413856A (en)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nti-reflective coating for use in lithography
JP5708938B2 (ja) 感光性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TWI489217B (zh) 電子線微影用光阻底層膜形成組成物
TW201219986A (en) Resist underlayer film form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by using the composition
JP5382321B2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WO2006049046A1 (ja) シクロデキストリン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リソグラフィー用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TWI361956B (en) Anti-reflective coating-form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ulfur atom for lithography
WO2012081619A1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023100689A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010285403A (ja) 架橋剤及び該架橋剤を含有する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WO2010104074A1 (ja) 側鎖にアセタール構造を有するポリマーを含む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WO2021157678A1 (ja) Euv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
JP4433933B2 (ja) 感放射線性組成物およびハードマスク形成材料
JP5534205B2 (ja) 感光性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組成物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012203393A (ja) レジスト下層膜形成用組成物、レジスト下層膜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438931B2 (ja) フォト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CN117836718A (zh) 抗蚀剂下层膜形成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