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14354A -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 Google Patents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14354A
TW201214354A TW100118480A TW100118480A TW201214354A TW 201214354 A TW201214354 A TW 201214354A TW 100118480 A TW100118480 A TW 100118480A TW 100118480 A TW100118480 A TW 100118480A TW 201214354 A TW201214354 A TW 2012143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mage
display device
sl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8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aki Yasunag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14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435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9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monitoring data relating to the user, e.g. head-tracking, eye-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left-right translational head movements, i.e. lateral mov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Description

20121435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相關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及立體影像顯示方 法,其可在全周邊上顯示立體影像。 . 【先前技術】 到目前爲止對整體成像方法的全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 置已有許多建議,其依據藉由在全周邊上拍攝物體的影像 或者藉由電腦產生此種影像所獲得之用於立體影像顯示的 二維圖像資料而再生立體影像在物體的全周邊上。例如’ “可從全方向觀看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URL : http://hhil.hitachi.co.jp/products/transpost.html )(非專 利文件1)揭示可從全方向觀看之立體圖像顯示裝置。立 體圖像顯示裝置具有視角限制器螢幕、旋轉機構、上鏡、 下鏡群、投影機、及個人電腦,以及使用雙眼視差來顯示 立體影像。個人電腦控制投影機和旋轉機構。 投影機將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影像投影到上鏡上。投影 ' 到上鏡上之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被下鏡群反射,及如此 投影到視角限制螢幕上。以旋轉機構高速旋轉視角限制螢 幕。當以此方式組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時,背景是透明的 ,及可從360°的任何角度觀看立體影像。 “可從全方向觀看之圓柱形3D視頻顯示器”( URL:http://www.yendo.org/seelinder/ )(非專利文件 2 ) 文件揭示可從全周邊觀看之3D視頻顯示器。此3 D視頻顯 201214354 示器包括用於立體影像顯示之圓柱形旋轉本體以及電動機 。複數個透射垂直線係設置在旋轉本體的周邊表面上。時 序控制器、ROM、LED陣列、LED驅動器、及位址計數器 係設置在旋轉本體中。時序控制器連接到位址計數器、 ROM、及LED驅動器,及如此控制位址技術器等等的輸出 。ROM儲存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滑環設置在旋轉 本體的旋轉軸中。電力經由滑環供應到旋轉本體中的組件 〇 位址計數器依據來自時序控制器的設定/重設信號而 產生位址。位址計數器與ROM連接。ROM接收來自時序控 制器的讀取控制信號和來自位址計數器的位址,及讀取立 體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及將資料輸出到LED驅動器。 LED驅動器接收來自ROM的影像資料和來自時序控制器的 發射控制信號,及如此驅動LED陣列。LED陣列在LED驅 動器的控制之下發出光。電動機旋轉旋轉本體。當以此方 式組構3D視頻顯示器時,因爲可在3 60°的範圍上(全周邊 )顯示立體影像,所以在沒有雙眼視差眼鏡之下就可觀看 立體影像。 關於此種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日本未審查專利 申請案出版號碼 2004-177709 ( JP-A-2004-177709)(第八 頁,圖7)揭示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包 括光束配置單元和圓柱形二維圖案顯示單元。當從觀看者 觀看時,光束配置單元設置在具有凸面彎曲形狀之顯示表 面的正面或背面上。光束配置單元具有形成陣列之複數個
-6- S 201214354 ' 開口或透鏡的彎曲表面,其中來自顯示表面上的複數個像 素之光束被配置到各自開口或透鏡。二維圖案顯示單元在 顯示表面上顯示二維圖案。 當以此種方式組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時’能夠有效執 行容易顯示在全移動視頻中之立體影像的影像映射’以便 即使使視點改變,仍不會破壞立體影像’及可以高解析度 顯示。 而且,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出版號碼2005-1 1 4771 (JP-A-2005-114771)(第八頁,圖3)揭示整體成像方法 的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具有一發光單元和一圓柱形螢幕。 發光單元具有可繞著旋轉軸旋轉之結構。螢幕配置在發光 單元四周,及形成相對於旋轉軸的軸對稱旋轉本體之一部 分。複數個發光區配置在與螢幕相反的發光單元之—側上 ,及各發光區具有彼此不同的二或更多個發光方向,以限 制發光角度在預定範圍內。 發光單元繞著旋轉軸旋轉’及因此發光區被旋轉掃描 ,及根據指定資訊來調整各發光區的發射光量’以便影像 ' 顯示在螢幕上。當以此方式組構顯示裝置時’因爲可在 360。的範圍上(全周邊)顯示立體影像’所以可由沒有雙 眼視差眼鏡的許多人觀看立體影像。 曰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出版(PCT申請案的翻譯)號 碼2002-5 03 8 3 1 (JP-T-2002-5 03 8 3 1 )揭示顯示裝置的本發 明,其以彎曲方式將影像顯示在圓柱形單元中’及藉由旋 轉整個單元而提供相同影像到單元四周的所有觀看者。 201214354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出版號碼10-97013 I 97013)揭示立體顯示裝置的本發明,其中顯示 定視差步進角從顯示單元傳送光束,顯示單元的 於視差數目,及在被旋轉的同時,旋轉顯示單元 看者,以便立體顯示被執行。 【發明內容】 根據先前方法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具有下面 根據非專利文件1之立體圖像顯示裝置需要 限制螢幕、旋轉機構、上鏡、下鏡群、投影機、 腦,因此增加系統尺寸,導致控制變得複雜。 在非專利文件2之3D視頻顯示中,藉由經由 轉本體的周邊表面中之複數個垂直線所透射的光 體影像,因此,因此光束的使用效率被減少,及 能源耗損。 根據JP-A-20 04-177709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配置單元,其設置在具有當觀看者觀看具有凸面 顯示表面的正面或背面上,及具有有著呈矩陣的 鏡之彎曲表面。因爲來自顯示表面上的複數個像 被配置到各自開口或透鏡,所以難以獲得實用的 〇 在根據JP-A-200 5-1 1477 1之整體成像法的顯 ,發光單元繞著旋轉軸旋轉,以便發光區被旋轉 根據指定資訊來調整各發光區的發光量,以便影 JP-A-10- 單元以預 數目對應 發光到觀 困難。 具有視角 及個人電 設置在旋 來顯示立 結果增加 具有光束 彎曲表之 開口或透 素之光束 影像品質 示裝置中 掃描,及 像顯示在 -8 -
S 201214354 _ 固定螢幕上。因此’如同在根據JP-A-2004- 1 77709之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一般,難以獲得實用的影像品質。 根據JP-T-2002-503 83 1之顯示裝置可提供相同影像給 裝置四周的所有觀看者,及可不執行以依據視覺點位置的 視差顯不影像之上·體顯不。 JP-A-1 0-97013說明立體顯示裝置,其以依據視覺點的 視差來顯示影像在圓柱形單元的全周邊上。然而,並未特 別說明當從裝置四周的選用視覺點位置觀看影像時所顯示 的影像狀態,因此裝置可能難以達成。 希望提供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和立體影像顯示方法,其 中可再生地從全周邊觀看立體影像,及依據觀看者的視覺 點位置,可以各種模式執行立體影像顯示。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包括圓柱形 旋轉區,其具有旋轉軸在其內,及圍繞作爲旋轉中心的旋 轉軸旋轉;發光元件陣列,其安裝在旋轉區中,及包括複 數個發光元件被排列以形成之發光表面;縫隙,其設置在 旋轉區的周邊表面,及使來自發光表面的光能夠由此通過 ' 到旋轉區的外面;顯示控制器,其在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 行發射控制,以使影像能夠藉由經由縫隙所發出的光來形 成,及能夠顯示在旋轉區四周;以及視點偵測區,其偵測 旋轉區四周之一或多個觀看者的每一個之視點位置。顯示 控制器在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以使所顯示的 影像之內容依據由視點偵測區所偵測到之觀看者的視點位 置而不同。 -9 - 201214354 藉由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來顯示影像 的方法包括:設置圓柱形旋轉區,其具有旋轉軸在其內, 及圍繞作爲旋轉中心的旋轉軸旋轉:設置發光元件陣列, 其安裝在旋轉區中,及包括複數個發光元件被排列以形成 之發光表面;設置縫隙,其設置在旋轉區的周邊表面,及 使來自發光表面的光能夠由此通過到旋轉區的外面;在複 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以使影像藉由經由縫隙所 發出的光來形成,及顯示在旋轉區四周;以及偵測旋轉區 四周之一或多個觀看者的每一個之視點位置,其中在複數 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以使所顯示的影像之內容依 據由視點偵測區所偵測到之觀看者的視點位置而不同。 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或立體影 像顯示方法中,在將發光元件陣列裝附於旋轉區的內部同 時旋轉旋轉區。在以此方式旋轉旋轉區的同時,來自發光 元件陣列的發光表面之光經由縫隙發射到旋轉區的外面。 結果,觀看者可在旋轉區四周的任何位置辨識立體影像。 視點偵測區偵測旋轉區四周之觀看者的視覺點位置。顯示 控制器執行發光元件陣列的複數個發光元件之發射控制, 使得欲待顯示之立體影像的內容依據視點偵測區所偵測到 之觀看者的視覺點而改變。 視點偵測區偵測例如至少觀看者的視覺點位置之高度 。例如,顯示控制器執行複數個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 得欲待顯示之立體影像的內容依據觀看者的視覺點位置之 高度而改變。
-10- S 201214354 視點偵測區可偵測旋轉區四周之複數個觀看者的每一 個之水平視覺點位置。此外,顯示控制器可執行複數個發 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依據複數個觀看者之間的水平視 覺點位置之差異,將具有不同內容之立體影像顯示給各別 觀看者。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或立體影像 顯示方法,在將發光元件陣列裝附於旋轉區的內部同時旋 轉旋轉區,及來自發光元件陣列的發光表面之光經由縫隙 發射到旋轉區的外面,如此,將立體影像顯示在旋轉區的 周圍,及因此可再生地從全周邊觀看立體影像,但與先前 方式比較卻不必複雜化立體顯示機構。 而且,因爲依據由視點偵測區所偵測之觀看者的視覺 點位置來改變欲待顯示之立體影像的內容,所以可以各種 模式顯示立體影像。例如,欲待顯示之立體影像的內容依 據觀看者的視覺點位置之高度而改變,因此例如可執行在 高度方向具有視差之立體影像顯示。 而且,當偵測旋轉區四周之複數個觀看者的每一個之 水平視覺點位置,及具有不同內容之立體影像被顯示給各 別觀看者時,可每次顯示不同的立體影像給各別觀看者。 從下面說明可更徹底明白本發明的其他和另外目的、 特徵、及有利點。 【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圖式詳細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模 -11 - 201214354 式(下面簡稱作實施例)。以下面順序進行說明。 1. 第一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〇 :組態例 子、組裝例子、形狀計算例子、形成例子、操作原理、軌 跡例子、外觀、資料產生例子、及立體影像顯的例子)。 2. 第二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20 :組態例 子及操作例子)。 3 .第三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3 0 :組態例 子及操作例子)。 4.第四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40 :組態例 子及操作例子)。 5 ·第五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5 0 :組態例 子及操作例子)。 6.第六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6 0 :組態例 子及操作例子)。 7 .第七實施例(縫隙寬度的最佳化)。 8. 第八實施例(發光時序的最佳化)。 9. 第九實施例(使用根據第一至第八實施例之顯示裝 置的每一個之立體影像的觀看例子)。 10. 第十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 :組態 例子及操作例子)》 11. 第實施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0:組 態例子及操作例子)。 12·第十二實施例(多樣內容的同時觀看)。
-12- S 201214354 第一實施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〇的組態例子 圖1爲圖示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0的組態例子作 爲第一實施例之局部斷面立體圖。圖1所示之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0被組構作爲整體成像方法的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之例子,及包括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具有縫隙之 旋轉區104、及具有驅動機構之安裝基座105。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0依據藉由在全周邊上拍攝物體的影像或者 藉由電腦產生此種影像所獲得之用於顯示立體影像的二維 圖像資(下面簡稱作圖像資料Din)而在物體的全周邊上 再生立體影像。 旋轉區104包括具有縫隙之外殼41和具有入口埠之轉 臺42。外殻41安裝在轉臺42上。轉臺42具有碟形,及旋轉 軸103設置在轉臺的中心。旋轉軸103爲轉臺42的旋轉中心 ,同樣也是外殻41的旋轉中心,及在下面下面可被稱作旋 轉區1〇4的旋轉軸103。入口埠106設置在轉臺42的預定位 置,以便空氣流入外殼41。 —或多個具有預定形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設置 在轉臺42上的外殼41內。例如,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包 括排列成m (列)x n (行)矩陣之發光元件列陣。關於發 光元件,使用諸如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及有機EL元 件等等自發光元件。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中,複數個 發光元件根據旋轉區104的旋轉而發光,及依據立體影像 用的圖像資料Din來控制光發射。此發光控制係藉由稍後 -13- 201214354 說明之顯示控制器1 5 (圖1 8 )來執行。 顯然地,發光元件並不侷限於自發光元件,及可以是 作爲光源和調變元件的組合之發光裝置。只要在有關視點 P的縫隙之旋轉掃描期間(見圖3),元件或裝置可遵循旋 轉區104的調變速度,可使用任何形式的發光元件或發光 裝置。二維發光源元件陣列101被安裝有發光元件,及除 此之外還有用以驅動發光元件之驅動電路(驅動器)。 例如,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Π具有疊層結構,其中各 板具有排列在印刷電路板的彎曲(例如、弧狀)的切割邊 緣上之一線中(安裝)的複數個發光元件之複數個一維發 光元件板#1 (見圖5至7)沿著旋轉軸103疊層。根據此種 組態,可容易形成具有有著彎曲形狀(例如、弧狀)的發 光表面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被裝附以覆蓋轉臺42上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之外 殼41具有有著預定直徑0和預定高度Η的圓柱形。外殻41的 直徑0約100至200 mm,及高度Η約400至500 mm»縫隙102 被設置在外殼41的周邊表面上之預定位置。在平行於旋轉 軸103的方向上將縫隙102穿孔於外殼41的周邊表面中,及 固定在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發光表面前面,以限制發 光角度在預定範圍內。 顯然地,縫隙102並不侷限於開口,及可以是由透光 透明構件所形成之視窗。在此例中’—組中之發光單元U i (i = l,2, 3,...)係由外殼41的周邊表面中之縫隙102和外 殻內部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所組構。
S -14- 201214354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具有彎曲表面部,及此部位的 凹側被形成爲發光表面。陣列1 0 1配置在旋轉區1 04的旋轉 軸103和縫隙102之間,使得彎曲發光表面面向縫隙102。 根據此種組態,從彎曲發光表面所發出的光比平面發光表 面容易被引導(聚焦)到縫隙102。關於外殼41,使用由 鐵片或鋁板的壓印或軋滾所形成之圓柱形本體。外殼41的 內和外側被塗佈成黑色以便吸收光較佳。外殼41的縫隙 102上方之開口爲用於感測器的孔108。 外殼41的頂部具有風扇結構,以便自轉臺42的入口埠 1 06引進之空氣能夠被排到外面。例如,作爲冷卻風扇構 件的例子之諸如葉片等小風扇區1 07 (出口埠)係設置在 外殼41的頂部(上部)中,以便藉由使用旋轉區的旋轉來 產生空氣流,以強制排出從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或其驅 動電路所產生的熱。風扇區107係可藉由切割外殼41的上 部以與頂部組合來形成。風扇區107與頂部組合,如此加 強外殻41。 . 風扇區107並不侷限於裝附到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 之上側,及可裝附在外殼4 1的下側中之旋轉軸i 03附近。 當旋轉區104旋轉時,依據風扇構件的風扇方向,會產生 從旋轉區1 04的上側到其下側的氣流,或者從旋轉區1 04的 下側到其上側的氣流。在任一例子中,空氣的入口埠或排 出埠設置在旋轉區104上或下側中較佳。 因爲以此方式將風扇構件裝附至旋轉軸1 〇3,所以藉 由使用旋轉區104的旋轉可產生氣流。因此,在不添加風 -15- 201214354 扇電動機之下,產生自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熱可排出 到外面。結果,不需要風扇電動機,所以減少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0的成本。 安裝基座105可旋轉式支撐轉臺42。未圖示的軸承設 置在安裝基座105的上側中。軸承可旋轉式嚙合旋轉軸103 ,及支撐旋轉區104。電動機52 (驅動區)係設置在安裝 基座105內,以便轉臺42以預定旋轉(調變)速度旋轉。 例如,直接耦合型AC電動機嚙合到旋轉軸103的下端。電 動機52直接傳送旋轉力到旋轉軸103,如此旋轉軸103旋轉 ,以便旋轉區104以預定調變速度旋轉。 在例子中,當電力或圖像資料Din傳送到旋轉區104時 ,使用透過滑環51傳送電力等等之方法。在此方法中,滑 環51設置在旋轉軸103上,以傳送電力或圖像資料Din。滑 環5 1被分成固定側組件和旋轉側組件。旋轉側組件裝附於 旋轉軸1 03。固定側組件與鎧甲53 (配線纜線)連接。 旋轉側組件透過另一鎧甲54與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連接。以未圖示的滑動器電連接到環狀本體之此種方式來 構成固定側組件和旋轉側組件之間的部位。滑動器形成固 定側組件或旋轉側組件,而環狀本體形成旋轉側組件或固 定側組件。根據此種組態,在安裝基座1 05中,供應自外 面之電力或圖像資料Din可透過滑環5 1傳送到二維發光元 件陣歹IJ 1 0 1。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〇的組裝例子 -16-
S 201214354 接著,將參考圖2至8說明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l〇 的組裝方法和構件製造方法。圖2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10的組裝例子之放大立體圖。根據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10的組裝方法,首先,備製圖2所示之具有縫隙的 外殻41和具有入口埠的轉臺42以形成旋轉區104。例如, 將具有預定孔徑之圓柱形材料切割成具有預定長度,以便 具有預定孔徑和預定長度之圓柱形外殼41被形成。在此例 中,由鐵板或鋁板所形成之圓柱形本體被使用作爲外殻41 〇 然後,縫隙102和感測器用孔108被形成在外殼41的周 邊表面之預定位置中。在此例中,在平行於旋轉軸103的 方向上,將縫隙102穿孔於平行於圓柱形材料的周邊表面 中。在縫隙102上方打開孔108。在裝附於轉臺42上的同時 使用外殼41。以黑色塗佈外殼41的內部和外部,以便吸收 光。 接著,轉臺42係使用具有預定厚度之碟形金屬材料所 形成。旋轉軸1〇3形成在轉臺42的中心位置。旋轉軸103轉 臺42的旋轉中心,同樣也是外殼4 1的旋轉中心。在此例中 ,以在轉臺42上突出之方式形成定位用的一對桿狀構件( 未圖示)(下面稱作定位梢83)。定位梢83被用於讀曾一 維發光元件板#1等等。 滑環5 1設置在旋轉軸1 03上,以從環5 1的旋轉側組件 引出鎧甲54。入口埠106形成在轉臺42的預定位置中。入 口埠106爲用以使空氣流入外殻41之空氣吸入口。亦以黑 -17- § 201214354 色塗佈轉臺42以吸收光較佳。 另一方面,形成用以形成立體影像之具有預定形狀的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在此例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被形成以具有彎曲發光表面。圖3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的發光表面之形狀計算例子(1)之說明圖。 在此例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 爲在圖3所示之x-y座標平面上(垂直於旋轉軸103的平面 )以下面式子來表示的點(χ(θ),y(e))所圖示之曲線。當 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從旋轉區1〇4的旋轉軸103 到選用視點P之線段的距離被假設爲L1 »從旋轉軸1〇3到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最短距離被假設爲L2»在多方向立 體影像顯示裝置10中,影像顯示被執行,使得當從選用視 點P觀看裝置時,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指定之發光點 的軌跡(即、欲待觀看的影像顯示表面)例如爲平坦表面 。在此情況中,L2等於從旋轉軸103到由複數個發光元件 之發光點的軌跡所形成之平面的距離。 而且,從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到縫隙102之線段的 距離被假設爲r,及由距離L1的線段和由距離r的線段所形 成之角度(其指示縫隙1 02的位置到距離L 1的線段)被假 設爲角度Θ»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彎曲 形狀的X軸座標値被假設爲χ(θ),及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的發光表面之彎曲形狀的y軸座標値被假設爲y(e)。X軸 座標値χ(θ)係以式子(1 )來表示,即、表示作 x(0) = r(L2-Ll)sin0cos0/(Ll-rcos0) + L2sin0 ...(1)。 -18 -
S 201214354 y軸座標値y(e)係以式子(2 )來表示,即、表示作 y(0) = r(L2-Ll)sin20/(Ll-rcos0) + L2sin0 ...(2)。 X軸座標値Χ(β)和y軸座標値y(e)決定二維發光元件陣’ 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在圖式中,(xi,yi)代表縫隙 102的座標。此外,(x2,-L2 )代表經由縫隙102從視點p 實際觀看到之發光點的座標》 此能夠決定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 ,其中從視點P經由縫隙1 02所觀看的發光點之軌跡被視作 平面。當決定發光表面的形狀時,可藉由將印刷電路板切 割成彎曲形狀來形成形狀。 圖4爲藉由上述式子(1)及(2)所獲得之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的計算例子之說明圖。根 據圖4所示之發光表面形狀的計算例子,從旋轉區104的旋 轉軸103到圖3所示之選用視點p之線段的距離L1爲90 mm。 從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到虛擬直線之距離L2爲10 mm。 從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到縫隙102之線段的距離r爲30 mm。圖4圖示由距離L1的線段和由距離r的線段所形成之 角度Θ (其指示縫隙102的位置到距離L1的線段)爲-33£θ$33 度的例子。 圖5至7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形成例子(例子1至 3)之立體圖。圖5爲一維發光元件板#1的形成例子之放大 立體圖。在此例中,當形成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首 先形成一維發光元件板#1。一維發光元件板#1被形成如下 :根據式子(1)及(2),圖案化未圖示的銅箔板以形成 19- § 201214354 配線圖案,然後將具有配線圖案之印刷電路板31的外觀切 割成Y形,然後將板3 1的內部切割成彎曲形(例如、弧形 )。在此例中,配線結構的連接器3 4形成在與彎曲形狀部 的一側相對的一側中。 而且,定位用的孔32及33係形成在一維發光元件板#1 的印刷電路板31之兩側上。串聯至並聯轉換和驅動器用的 IC35 (半導體積體電路裝置)安裝在印刷電路板31上,印 刷電路板31具有被切割成Y型的外形和具有彎曲形狀的內 部。接著,j列中的發光元件20j係配置在彎曲邊緣上或者 具有IC35安裝在其上之印刷電路板31的端面上之線中。而 且,直線中的透鏡構件1〇9係配置在發光元件20j的正面上 ,以便形成一維發光元件基板板)(見圖6)。 圖6爲一維發光元件板# 1的組態例子之立體圖。在此 例中,備製η段一維發光元件板#1,各板係如圖6所示。疊 層η段一維發光元件板#1以形成m (列)X η (行)的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關於具有彎曲形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可使用 藉由將撓性平板顯示器摺疊成U型所形成,以便發光表面 具有彎曲表面形狀之產品,或者可使用事先形成彎曲表面 形狀之平板顯示器。難以將具有典型結構之平板顯示器直 接用於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在 一般平板顯示器中,配線線段被排列成矩陣,及使用動態 照明法,以便能夠在m列或η行中連續掃描和點亮發光元件
-20- S 201214354 因此,更新影像花時間,及更新率最快約240至1000 Hz。如此,需要以充分大於1000 Hz的速率來更新影像。 在此例中,創新地使用高速回應的發光元件2 0j來大幅增 加發光元件20j的驅動電路之速度,或者創新地大幅增加 —次所驅動之發光元件2〇j的數目,以便降低動態照明用 的掃描線數目。 爲了明顯增加一次所驅動之發光元件2 〇j的數目’可 將矩陣配線圖案精密分割,以便能夠並行地個別驅動對應 於所分割的配線圖案之小矩陣’或者可執行靜態照明’使 得一次驅動所有發光元件2〇j。 圖7爲k段一維發光元件板#k(k=l至η)的疊層例子之 立體圖。在此例中,只疊層必要的—維發光元件板#k數目 ,以便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其中j 列中的發光元件2 0j被排列在一線中。 根據具有如圖7所示之疊層結構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首先,在將一維發光元件板#k之印刷電路板的定位 孔32及33彼此對準同時疊層它們。以此方式疊層板#k,藉 以容易將孔安裝在轉臺42上突出之桿狀定位梢83上。結果 ’可以自我對準方式來疊層[段―維發光元件板#1至#k。 根據此種形成順序,能夠容易產生具有彎曲表面形狀的發 光表面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 在此例中,若從一開始平行傳送圖像資料Din到—維 發光元件板#k,則配線圖案的線段數目明顯增加°因此’ 除了驅動發光元件20 j用的驅動器IC (驅動器電路)之外 201214354 ,一維發光元件板扑還安裝有包括串聯到並聯轉換用的IC 之IC3 5 ( AS 1C電路)。操作串聯到並聯轉換用的1C,以將 串聯傳送的圖像資料Din轉換成平行資料。 一維發光元件板#k被建構成疊層,及以上述方式設計 資訊傳送方法,藉以可經由串聯配線圖案將圖像資料Din 傳送接近於發光元件20j。結果’與平行傳送圖像資料Din 到一維發光元件板之例子比較,可明顯降低配線圖案的 線段數目。此外,可以高產量形成具有高組裝性能和高維 修性能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結果,可生產具有彎曲 形狀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β 當如圖3至7所示一般備製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 陣列101裝附在圖2所示之旋轉區104中的預定位置,或者 裝附在此例中之轉臺42上。在那時,當k段一維發光元件 板#k的印刷電路板之孔被插入有在轉臺42上突出的桿狀定 位梢83時,各個一維發光元件板#k&自我對準方式定位。 以沿著旋轉軸103疊層的方式裝附k段一維發光元件板#1至 #n,以便維持上述狀態。 在此例中,安裝在預定基板上之連接板11被垂直設置 在轉臺42上。連接板1 1具有用以連接板1 1到一維發光元件 板#1至#n的每一個之配線結構的連接器之插入結構連接器 。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n的每一個之配線結構的連接器 被安裝在連接板11的插入結構連接器中,以便k段一維發 光元件基板#1至連接到連接板1 1 ^ 此外,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旋轉區104的旋轉
-22- S 201214354 軸103和外殼41的縫隙102之間,使得彎曲發光表面(凹下 側)面向縫隙1 〇2的位置。例如,將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裝附於旋轉區1 〇4的旋轉軸1 〇 3、陣列1 0 1的中心、和縫隙 102對準在線上之位置。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連接到從滑 環5 1的旋轉側組件引出之鎧甲54。 在此例中,作爲觀看者偵測區的例子之觀看者偵測感 測器81裝附在從外殻41的內部可觀看外部之位置。觀看者 偵測感測器81透過臂構件82裝附於連接板1 1。觀看者偵測 感測器8 1裝附於臂構件8 2的一端,及用於藉由偵測在由電 動機52所旋轉的旋轉區104外面正看著相關立體影像之觀 看者來決定觀看者的存在。關於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1 ’使 用位置靈敏偵測器(PSD )、超音波感測器、紅外線感測 器、或臉部辨識相機。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理想上能夠以精密角度解析度來 偵測全周邊。在此例中,因爲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1在與旋 轉區104—起旋轉的同時偵測觀看者,所以全周邊只由一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偵測,及可形成具有高角度解析度之 系統。結果,感測器的數目可大幅減少’結果除了闻解析 度以外還可達成成本減少。 當使用高速相機作爲感測器偵測感測器8 1時,相機裝 附在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上。此種高速相機裝附在旋轉 區104的旋轉軸103上及與旋轉區一起旋轉,能夠以360度 全範圍偵測觀看者的存在。 當將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安裝在轉臺42上時,以覆 -23- 201214354 蓋轉臺42上的陣列101之方式裝附外殼41。縫隙102固定在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前面,藉以可將光的發 射角度侷限在預定範圍內。結果,可藉由外殼41的周邊表 面中之縫隙102和殼41內部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組構發 光單元U1。 另一方面,備製安裝基座105以可旋轉式支撐轉臺42 。在此例中,滑環51設置在安裝基座105的上側,及未圖 示的軸承安裝在其內。軸承可旋轉式嚙合旋轉軸103,及 支撐旋轉區104»除了滑環51之外,在安裝基座105中還安 裝電動機52、控制器55、I/F板56、及供電單元57等等(見 圖18)。電動機52直接連接到旋轉軸103。 控制器55和供電單元57透過鎧甲53連接到滑環51的固 定側組件。結果,在安裝基座1 〇5中,供應自外面的電力 或圖像資料Din可透過滑輪51傳送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當備製安裝基座105時,裝附有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 旋轉區104安裝在安裝基座105上。結果,完成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 〇。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透鏡構件109之功能例子 圖8爲當從旋轉軸方向上方觀看時的二維發光元件陣 列101中之透鏡構件109的功能例子之槪要圖。在此例中, 圖8所示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包括被疊層的複數個一維 發光元件板# 1。爲了方便,例如,1 2個(m= 1 2 )發光元件 2 0 j ( j = 1至m )被假設排列在第一列。在圖5至7所示之例 -24-
S 201214354 子中,發光元件的數目爲59(m = 59)。 從發光元件201至212所發出之大部分的光被散射在外 殻4 1內及改變成熱,而不是到達縫隙1 02附近。如此,在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中,具有預定形狀之透鏡構件1〇9裝 附於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每一個之發光表面。在此例中, 透鏡構件109裝附給發光元件20j的每一個,以便從發光元 件201至212所輻射發出的光束變成平行光束。結果,來自 發光元件201至212的光束可聚集在縫隙102附近。 微透鏡或SELFOC透鏡被用於透鏡構件109。應明白’ 爲了降低製造成本,諸如微透鏡陣列或SELFOC透鏡陣列 等片狀透鏡或板狀透鏡可裝附於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以取代將透鏡構件109裝附給發光元件201至2 12的每一個 來減少生產成本。 若光只聚集水平方向上,則可使用雙凸透鏡。裝附此 種透鏡構件1 09,藉以能夠盡可能減少散射光,如此可有 效使用光,及除此之外,有利地獲得用於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10之某些亮度和某些對比,及結果可預期提高電 力效能。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操作原理 接著,將參考圖9至17說明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1〇的操作原理。圖9爲當從旋轉軸方向上方觀看時之多方 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操作例子之槪要圖。在圖式中, 省略透鏡構件109。 -25- § 201214354 圖9所示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使用整體成像 法,及具有有著旋轉軸103作爲旋轉中心,在箭頭R的方向 (見圖1)或與箭頭R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轉旋轉區104之 結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被建構,使得縫隙102被 設置平行於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前面之外殼 41中的旋轉軸103,及從陣列101所發出的光不從除了縫隙 部以外的任何部位漏洩。根據此種縫隙結構,從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01之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每一個所發出之光被 縫隙102主要侷限在水平發射角。 儘管在此例中偶設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數目爲12 ( m=12 ),但是可使用任何其他的發光元件數目。藉由12個 發光元件201至212,相對於旋轉軸103所形成之立體影像 的光經由縫隙102從旋轉區104的內部漏洩到外面。此處, 以向量圖示連接在12個發光元件201至212和縫隙102之間 的線之方向。 連接在發光元件201和縫隙102之間的線之方向被假設 作經由縫隙102漏洩自發光元件201的光之方向。下面,方 向被說明作“向量201 V方向”。同樣地,由連接在發光元件 202和縫隙102之間的線之方向被假設作經由縫隙102漏洩 自發光元件202的光之方向。方向被說明作“向量202V方向 ”。同樣地,連接在發光元件2 1 2和縫隙1 02之間的線之方 向被假設作經由縫隙102漏洩自發光元件212之光的方向。 此方向被說明作“向量212V方向”。
-26- S 201214354 例如,輸出自發光元件201的光經由縫隙102在向量 201V方向上發出。輸出自發光元件202的光經由縫隙102在 向量202 V方向上發出。同樣地,輸出自發光元件203至212 的每一個之光在向量203V方向至212V方向之方向的每一 個上經由縫隙102發出。以此方式,來自發光元件201至 2 1 2的光在不同方向上發出,如此能夠由縫隙102限制用於 一垂直線的整體成像。 具有此種縫隙結構的旋轉區1 04有關視點p旋轉式掃描 ,藉以可形成圓柱形整體成像表面。而且,依據有關視點 P的旋轉掃描之角度,將來自外面的圖像資料Din或者來自 旋轉區內諸如ROM等儲存裝置的圖像資料DU反射在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單元U1上,藉以可輸出任何選用 再生光.束。 發光點的軌跡例子 接著,說明從視點P所觀看之發光點的軌跡例子。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中,例如,在垂直於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旋轉軸103之平面中,如上述將十二 個(m=12 )發光元件201至21 2配置在不同位置。根據旋轉 區104的旋轉,m段發光元件的每一個經由用於不同視覺點 位置的每一個之縫隙102發出光到外面。此處,假設在旋 轉旋轉區104的同時,從旋轉區104的周圍之選用視覺點位 置朝旋轉軸1 〇3的方向進行觀看。稍後將說明之顯示控制 器1 5 (圖1 8 )執行複數個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例如 -27- 201214354 發光元件的發光點之軌跡形成例如平面影像在對應於選用 視覺點位置的旋轉區1 04內。在各個視覺點位置中,例如 ,觀看到具有對應於相關視覺點位置之小視差的平面影像 。因此,當從對應於觀看者的兩眼之位置的選用兩視覺點 進行觀看時,例如,觀看到對應於視覺點位置彼此具有視 差之平面影像。結果,觀看者可在旋轉區四周的任何位置 辨識立體影像。 圖10A至1 2D爲從視點p所觀看之發光點的軌跡例子之 說明圖。如圖10A至10D所示,當具有發光單元U1之旋轉 區104以一致的速率旋轉,及如此旋轉式掃描有關視點 p = 300時,以時間T的間距以發光元件201、202、203、… 、及2 1 2的順序連續位移從視點300所觀看的發光元件。 藉由調整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和 縫隙102的位置,來達成發光點的軌跡(圖式中的黑色小 圓圈)被視作平面之結構。例如,當在圖1 〇A所示之時間 t = 〇中,在視點3 00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1的光。 當在圖10B所示之時間t = 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102 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2 的光。從圖式的右邊算來第一個小白色圓圈表示發光元件 201的發光點》當在圖10C所示之時間t = 2T中’在視點300 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看到漏洩自 發光元件203的光。圖10C中的第二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 202的發光點。
-28- S 201214354 當在圖10D所示之時間t = 3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4的光。圖10D中的第三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 03的發 光點。 當在圖1 1 A所示之時間t = 4T中’在視點3 00經由縫隙 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5的光。圖11 A中的第四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 〇4的發 光點。當在圖11B所示之時間t = 5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6的光。圖11B中的第五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05的發 光點。 當在圖1 1 c所示之時間t = 6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7的光。圖11C中的第六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06的發 光點。當在圖1 1D所示之時間t = 7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8的光。圖11D中的第七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07的發 光點。 當在圖12A所示之時間t = 8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9的光。圖12A中的第八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 0 8的發 光點。當在圖12B所示之時間t = 9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10的光。圖12B中的第九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09的發 201214354 光點。 當在圖12C所示之時間t=10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11的光。圖12C中的第十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10的發 光點。當在圖12D所示之時間t=l 1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12的光。圖12D中的第Η--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11 的發光點。圖12D中的第十二個小圓圈表示發光元件212的 發光點。 光束輸出的形態 接著,說明經由縫隙1 02輸出光束到複數個視點之形 態。圖13Α至圖16爲經由縫隙102輸出光束到複數個視點Ρ 之形態(形態1至形態4 )。例子圖示從時間t = 0到t = 5T之 區的形態(1/12周邊),其中,在發光單元U1的全周邊( 360度)四周每6度設定六十個視點p = 300至3 59之例子中, 旋轉區104從選用參考位置旋轉30度》 根據此種發光單元U1,如圖13A及13B,圖14A及14B 和圖15A及15B所示,以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數目,一次將 光束輸出到複數個(12)視點ρ。以此方式輸出光束,藉 以不僅從視點ρ = 300而且從其他視點ρ = 349至3 59將發光點 的軌跡觀看成平面。 例如,當在圖13 Α所示之時間t = 0中,在視點300 (省 略P )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看到 -30-
S 201214354 漏洩自發光元件20 1的光。此例顯示出以順時間方向旋轉 旋轉區1 04之例子,及以視點3 00做爲參考’一次位移視點 6度。當在與圖13A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6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9,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2的光。 當在與圖13A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8,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3的光。當在與圖13 A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7 ’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4的光。 當在與圖13A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24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56,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5的光。當在與圖13A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30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5,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6的光。 當在與圖13A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36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54,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7的光。當在與圖13A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42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3,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8的光。 當在與圖13A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48度所定位 -31 - 201214354 的另一視點3 52,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9的光。當在與圖13A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54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51,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0的光。 當在與圖13A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60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0,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11的光。當在與圖13A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66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49,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2的光。 當在圖13B所示之時間t = 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102 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2 的光。當在與圖13B所示之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6度所定 位的另一視點3 0 1,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1的光。 當在與圖13B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6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9,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3的光。當在與圖13B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 8,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4的光。 當在與圖13B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7,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32-
S 201214354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5的光。當在與圖13B所示之 視點3 0 0以逆時針方向2 4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 6,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6的光。 當在與圖13B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30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5,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7的光。當在與圖13B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36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4,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8的光。 當在與圖13B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4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3,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9的光。當在與圖13B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4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2,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10的光》 當在與圖UB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54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1,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11的光。當在與圖13B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60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0,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2的光。 當在圖14A所示之時間t = 2T中,在視點3 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1214354 203的光。當在與圖14A所示之視點3 00以順時針方向6度所 定位的另一視點301,經由縫隙1〇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2的光。 當在與圖14A所示之視點3 00以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02,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1的光。當在與圖14A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6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 9,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4的光。 當在與圖14A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8,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5的光。當在與圖14A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7,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6的光。 當在與圖14A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24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6,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7的光。當在與圖14A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30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5,經由縫 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8的光。 當在與圖14A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36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4,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9的光。當在與圖14A所示之 -34-
S 201214354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42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3,經由縫 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0的光。 當在與圖14A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48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52,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11的光。當在與圖14A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54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51,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2的光❶ 當在圖14B所示之時間t = 3T中,在視點300經由縫隙 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 204的光。當在與圖14B所示之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6度所 定位的另一視點301,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3的光。 當在與圖14B所示之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02,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2的光。當在與圖14B所示之 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03,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1的光。 當在與圖14B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6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9,經由縫隙1 0 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5的光。當在與.圖14B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8,經由縫 -35- § 201214354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6的光。 當在與圖14B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7,經由縫隙1〇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7的光。當在與圖14B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24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6,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8的光。 當在與圖14B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30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5,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9的光。當在與圖14B所示之 視點3 0 0以逆時針方向3 6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 4,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0的光。 當在與圖14B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4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3,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11的光。當在與圖14B所示之 視點3 0 0以逆時針方向4 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 2,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2的光。 而且,當在圖15A所示之時間t = 4T中,在視點300經由 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 元件205的光。當在與圖15A所示之視點3 00以順時針方向6 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01,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 -36-
S 201214354 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4的光。 當在與圖15A所示之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02,經由縫隙1 〇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 〇3的光。當在與圖15A所示之 視點3 00以順時針方向1 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03 ’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2的光。 當在與圖15A所示之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24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04,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1的光。當在與圖15A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6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9,經由縫 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6的光》 當在與圖15A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8,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7的光。當在與圖15A所示之 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7,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8的光。 當在與圖15A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24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 6,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9的光。當在與圖15A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30度所定位的另—視點3 5 5,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ι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37- 201214354 件2 1 0的光。 當在與圖15Α所示之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36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54,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11的光。當在與圖15 Α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42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3,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2的光。 而且,當在圖15B所示之時間t = 5T中,在視點300經由 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 元件206的光。當在與圖15B所示之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6 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0 1,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5的光。 當在與圖15B所示之視點3 00以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02,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4的光。當在與圖15B所示之 視點3 00以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03,經由縫 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丨〇丨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0 3的光。 當在與圖15B所示之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24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04,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2的光。當在與圖15B所示之 視點300以順時針方向30度所定位的另—視點3〇5,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1的光。 -38-
S 201214354 當在與圖1 5 B所示之視點3 0 0以逆時針方向6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59,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7的光》當在與圖15Β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12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 8,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08的光。 當在與圖1 5Β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18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 57,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9的光。當在與圖15Β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24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 56,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0的光》 當在與圖15Β所示之視點3 00以逆時針方向30度所定位 的另一視點355,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11的光。當在與圖15 Β所示之 視點300以逆時針方向36度所定位的另一視點354,經由縫 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 件2 1 2的光。 同樣地,關於時間t = 6T至11Τ,在逐一元件位移的同 時觀看到漏洩自發光元件201至21 2的光。在此期間,旋轉 區104從3 0度旋轉到60度。因此,當旋轉區104繞著全周邊 旋轉(一圈)時,即、旋轉360度,在時間t = 0至5 9T觀看 到1 2個發光元件20 1至2 1 2的光發射。以此方式,從距做爲 參考的視點300角度6度以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所定位 -39- § 201214354 之不同視點,經由縫隙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結 果,在逐一元件位移的同時觀看到漏洩自12個發光元件 201至212的光(見圖16)。 圖16爲藉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產生之發光點的 所有軌跡例子圖。根據圖1 6所示之藉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所產生的發光點之所有軌跡例子,在所有(60 )視點 3〇〇至359中觀看到時間t = 0至59Τ中之發光點的軌跡成爲平 面。在此例中,提供60個觀看視點(6度的配置節距)。 根據發光單元U1的上述結構,從60個視點300至3 59所觀看 到的再生影像爲平面影像,因此減少以某種順序將拍攝資 料轉換成發射光資料之轉換處理,如此,非常有利於產生 用於整體成像的影像資料。 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之產生例子 接著,說明可應用到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之立 體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之產生例子。圖17爲將拍攝資料 轉換成發射光資料之轉換例子的資料格式圖。 在此例中,想要由圖16所示的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 置10顯示之物體拍攝自全周邊。例如,物體配置在拍攝中 心,及以物體的配置中心爲旋轉中心,在全周邊四周每6 度設定六十個拍攝點(對應於視點300至359)。 接著,相機被實際用於從視點300至3 59的每一個到物 體拍攝中心位置(對應於旋轉軸103)拍攝物體的影像。 根據此種拍攝,可收集物體的整體成像所需之全周邊上的
S -40- 201214354 拍攝資料》 然後,如圖17所示,在縫隙方向上(縱向方向)以線 資料爲單位來執行配置操作處理,使得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的發光元件201至212的12列之每發光時序,將所收集 的拍攝資料轉換成發射光資料。 在拍攝點300 ( 0度)所拍攝的影像被圖示如下。拍攝 點300的影像對應於拍攝.資料(300-201、300-202、300-203 、 300-204 ' 300-205 、 300-206 、 300-207 、 300-208 、 300- 209、 300-210、 300-211、及300-212)。 在拍攝點301 (6度)所拍攝的影像被圖示如下。拍攝 點301的影像對應於拍攝資料( 301-201、301-202、301-203 、 301-204 、 301-205 、 301-206 、 301-207 、 301-208 、 301- 209、 301-210、 301-211、及301-212) 〇 在拍攝點302 ( 12度)所拍攝的影像被圖示如下。拍 攝點302的影像對應於拍攝資料( 302-201、302-202、302-203 ' 302-204 ' 302-205 ' 302-206 ' 302-207 > 302-208 ' 302- 209 ' 302-210、 302-211、及302-212)。 在拍攝點303 ( 18度)所拍攝的影像被圖示如下。拍 攝點303的影像對應於拍攝資料( 303-201、303-202、303-203 ' 303-204 ' 303-205 ' 303-206 、 303-207 、 303-208 、 303- 209、 303-210、 303-211、及303-212)。 在拍攝點3 04 ( 24度)所拍攝的影像被圖示如下•拍 攝點304的影像對應於拍攝資料(304-201、304-202、304-203 、 304-204 、 304-205 、 304-206 、 304-207 、 304-208 、 201214354 304-209、 304-210、 304-211、及 304-212)。同樣地,在 拍攝點358 ( 348度)所拍攝的影像被圖示如下。拍攝點 358的影像對應於拍攝資料( 358-201、358-202、358-203 、358-204 ' 358-205 、 358-206 、 358-207 、 358-208 、 358-209、 358-210、 358-211 、及358-212)。 在拍攝點3 59 ( 354度)所拍攝的影像被圖示如下。拍 攝點359的影像對應於拍攝資料( 359-201、359-202、359-203 、 359-204 、 359-205 、 359-206 、 359-207 、 359-208 、 359-209、 359-210 、 359-211 、及359-212)。 藉由執行下面配置操作,在時間t = 0至時間t = 59T中, 將所獲得的拍攝資料轉換成發射光資料。首先,物體影像 (〇度)的拍攝資料( 300-20 1 )被配置給時間t = 0中之發光 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54度)的拍攝資料( 3 59-202 )被配置給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3 48度)的拍攝資料(358-203 )被配置給時 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 342度)的拍攝資料( 357-204)被配置給 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6 度)的拍攝資料(3 5 6-2〇5)被配置給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 件205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 3 0度)的拍攝資料( 355-206 )被配置給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 〇 物體影像( 324度)的拍攝資料( 354-207)被配置給 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07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8
S -42- 201214354 度)的拍攝資料( 3 5 3 -2 08 )被配置給時間t = 〇中之發光元 件208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2度)的拍攝資料( 35 2-209 )被配置給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 〇 物體影像( 306度)的拍攝資料(351-210)被配置給 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00 度)的拍攝資料( 350-2 1 1 )被配置給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 件21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294度)的拍攝資料( 349-2 1 2 )被配置給時間t = 0中之發光元件2 12的發射光資料 〇 根據此種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0之發光元件201至 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對應於發射光資料( 300-20 1、3 5 9-202、3 5 8 -203、357-204、356-205、3 5 5-206 、 354-207 、 353-208 、 352-209 、 351-210 、 350-211 、 及349-212)。 接著,物體影像(6度)的拍攝資料(301 -2 01)被配 置給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 〇度)的拍攝資料(300-202 )被配置給時間t = T中之發光 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54度)的拍攝資料( 3 5 9-203 )被配置給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3的發射光資 料。物體影像(348度)的拍攝資料(358-204)被配置給 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342度)的拍攝資料( 3 57-205 )被配置給 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6 -43- 201214354 度)的拍攝資料( 356-206)被配置給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 件206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0度)的拍攝資料( 3 5 5 -2 07 )被配置給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7的發射光資 料。物體影像(324度)的拍攝資料(354-208)被配置給 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318度)的拍攝資料( 353-209)被配置給 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2 度)的拍攝資料( 3 52-2 1 0 )被配置給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 件2 10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06度)的拍攝資料( 351-211 )被配置給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11的發射光資 料。物體影像( 300度)的拍攝資料( 350-212)被配置給 時間t = T中之發光元件212的發射光資料。 根據此種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T之發光元件201至 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對應於發射光資料( 301-201、300-202、3 59-203、358-204、357-205、356-206 、 355-207 、 354-208 、 353-209 、 352-210 、 351-211 、 及 350-2 1 2 )。 接著,物體影像(12度)的拍攝資料(3〇2_2〇1)被 配置給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 像(6度)的拍攝資料( 30 1 -202 )被配置給時間t = 2T中之 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〇度)的拍攝資料 (300-203)被配置給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3的發射光 資料。物體影像(354度)的拍攝資料(359-2 04 )被配置 給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資料。
S -44- 201214354 物體影像( 348度)的拍攝資料( 358-205)被配置給 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42 度)的拍攝資料(357-2〇6)被配置給時間t = 2T*之發光 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6度)的拍攝資料( 356-2〇7)被配置給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7的發射光資 料。物體影像( 330度)的拍攝資料( 355-208)被配置給 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3 24度)的拍攝資料( 3 54-209 )被配置給 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8 度)的拍攝資料(353 -2 10)被配置給時間t = 2T中之發光 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 2度)的拍攝資料( 3 5 2 -2 1 1 )被配置給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1 1的發射光資 料。物體影像(306度)的拍攝資料(351-212)被配置給 時間t = 2T中之發光元件212的發射光資料。 根據此種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2T之發光元件201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對應於發射光資料( 302-201、301 -202、300-203、359-204、3 5 8-205、35 7-206 > 356-207 、 355-208 ' 354-209 、 353-210 、 352-211 、 及351-212) » 接著,物體影像(18度)的拍攝資料(3 03-2 01)被 配置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 像(I2度)的拍攝資料(302-202 )被配置給時間t = 3T中 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6度)的拍攝資 料( 3 0 1 -203 )被配置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03的發射 201214354 光資料。物體影像(〇度)的拍攝資料(300-204 )被配置 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354度)的拍攝資料(359·205)被配置給 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48 度)的拍攝資料(358-206)被配置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 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42度)的拍攝資料( 357-207)被配置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07的發射光資 料。 物體影像( 336度)的拍攝資料( 356-208 )被配置給 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0 度)的拍攝資料(3 5 5 -209 )被配置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 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24度)的拍攝資料( 35 4-2 1 0 )被配置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 料。 物體影像(318度)的拍攝資料(3 53 -2 1 1 )被配置給 時間t = 3T中之發光元件21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2 度)的拍攝資料( 352-2 1 2 )被配置給時間t = 3T中之發光 元件2 1 2的發射光資料。 根據此種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3T之發光元件201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對應於發射光資料( 303-201、302-202、3 01 -203、300-204、359-205、3 5 8-206 、 357-207 、 356-208 ' 355-209 、 354-210 、 353-211 、 及 3 52-2 1 2 )。 接著,物體影像(24度)的拍攝資料( 304-201 )被 -46- 201214354 配置給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 像(18度)的拍攝資料(3 03 -202 )被配置給時間t = 4T中 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12度)的拍攝 資料( 3 02-203 )被配置給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3的發 射光資料。物體影像(6度)的拍攝資料(301 -204 )被配 置給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〇度)的拍攝資料( 300-205 )被配置給時 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54度 )的拍攝資料( 3 59-206 )被配置給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 件206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48度)的拍攝資料( 358-2 07)被配置給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7的發射光資 料。物體影像(3 42度)的拍攝資料(357-208)被配置給 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336度)的拍攝資料(356-209)被配置給 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0 度)的拍攝資料(3 5 5-2 1 0 )被配置給時間t = 4T中之發光 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 24度)的拍攝資料( 3 5 4-2 1 1 )被配置給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11的發射光資 料。物體影像(318度)的拍攝資料(353-212)被配置給 時間t = 4T中之發光元件212的發射光資料。 根據此種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4T之發光元件201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對應於發射光資料( 3 04-20 1 、303-202、3 02-203、3 0 1 -204、300-205、3 59-206 、 358-207 、 357-208 、 356-209 、 355-210 、 354-211 、 201214354 及353-212) 〇 问樣地,物體影像( 348度)的拍攝資料( 358·2〇1) 被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〇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 影像(3M度)的拍攝資料(3 57-202 )被配置給時間 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6度 )的拍攝資料( 356-203)被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 件2 03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〇度)的拍攝資料( 355-204)被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 資料》 物體影像( 324度)的拍攝資料( 354-205)被配置給 時間t = 5 8T中之發光元件2〇5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 318度)的拍攝資料(3 5 3 _206 )被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 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2度)的拍攝資 料( 3 5 2-207 )被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07的發 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 06度)的拍攝資料(3 5 1 -208 )被 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08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3 00度)的拍攝資料(350-2 09)被配置給 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 294度)的拍攝資料(3 49_210)被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 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28 8度)的拍攝資 料( 348-2 1 1 )被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11的發 射光資料。物體影像(282度)的拍攝資料(347-212)被 配置給時間t = 58T中之發光元件212的發射光資料。 根據此種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58T之發光元件201 -48-
S 201214354 至212的發射光資料。所產生的資料對應於發射光資料( 3 58-20 1、3 57-202、3 56-203、355-204、354-205、3 53-206 、 352-207 、 351-208 、 350-209 、 349-210 、 348-211 、 及347-212)。 物體影像( 354度)的拍攝資料( 359-20 1 )被配置給 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01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 348度)的拍攝資料(3 58_2〇2)被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 發光元件202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42度)的拍攝資 料( 357-203 )被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03的發 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36度)的拍攝資料(356-204)被 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04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 3 3 0度)的拍攝資料(3 5 5 -2〇5)被配置給 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05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 324度)的拍攝資料(354-206 )被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 發光元件206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8度)的拍攝資 料( 3 53 -207 )被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07的發 射光資料。物體影像(312度)的拍攝資料(352-208 )被 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〇8的發射光資料。 物體影像( 306度)的拍攝資料(3 5 1 -209 )被配置給 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09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 3〇〇度)的拍攝資料(350-210)被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 發光元件210的發射光資料。物體影像(294度)的拍攝資 料( 349-2 1 1 )被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11的發 射光資料。物體影像(288度)的拍攝資料(348-212)被 201214354 配置給時間t = 59T中之發光元件212的發射光資料。 根據此種配置操作,可產生時間t = 5 9T之發光元件201 至 212的發射光資料(359-201、 358-202、 357-203、 356-204 、 355-205 、 354-206 、 353-207 、 352-208 、 351-209 、 350-210、 349-211、及348-212)。 僅有藉由此種配置操作處理,能夠容易產生可用於多 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〇之立體影像顯示用的發射光資料 (下面有時稱作圖像資料Din)。此外,考慮產生圖像資 料Din之下使發光單元U1具有內結構,可藉以藉由小訊號 處理電路,以短時間產生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圖像資料Din 〇 儘管已在上述例子中說明以相機拍攝真實物體之方法 ,但是此並非創新,及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圖像資料Din可 由電腦圖形來產生。甚至在藉由電腦圖形顯示虛擬物體時 ,可藉由從六十個視點300至359到旋轉軸103之方向上描 繪來產生影像,及對影像執行類似處理,藉以容易產生圖 像資料Din。 此處,描繪意指藉由計算物體上的資料或指定作爲數 値資料的數字來成像。在描繪3D圖形時,在考量視覺點的 位置,光源的數目、位置、或類型,物體的形狀,物體的 頂點座標,及物體的材料之下,藉由執行隱藏表面去除或 陰影法來產生影像。描繪法包括射線追蹤法、輻射成像法
S -50- 201214354 控制系統的組態例子 接著,將說明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控制系統 之組態例子。圖1 8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〇的控制系 統之組態例子的方塊圖。在此例中可從全周邊觀看的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具有光束甚至被輸出到無觀看者存在之一些 區域之結構,因此,擔心電力效率無效使用增加。如此, 由觀看者偵測來達成電提高力效率和減少資訊量。 圖18所示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與圖像源發送 器90連接,如此接收立體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圖像資料Din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控制系統被分成旋轉區 104的系統和安裝基座105中的系統,及透過滑環51將兩控 制系統彼此電連接。 旋轉區104中的控制系統具有連接板11。連接板11與 組構η線之k段一維發光元件板#k ( k= 1至η )連接,以及與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連接。一維發光元件板# 1至#η使m 列中之發光元件能夠依據串聯立體影像顯示用的η線圖像 資料Din來依序發光(見圖19)。 顯示控制器15安裝在連接板1 1上。顯示控制器15爲每 一像素接收立體影像用的圖像資料Din,及依據圖像資料 Din來爲每一像素控制發光元件的發射強度。調整用於每 一像素之發射強度的串聯圖像資料Din被傳送到圖5所示之 一維發光元件板#1上之用於串聯至並聯轉換和驅動器用的 IC3 5。根據此種控制,可爲每一像素控制二維發光元件陣 列1 〇 1的發射強度。
-51- SS 201214354 在此例中,因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ι〇爲整體成 像方法的顯示裝置,所以大量的圖像資料Din被傳送到一 維發光元件板#1上的的1C 35,以用於全周邊上的顯示。 然而,按照輸送帶或影像形成,傳送未被觀看之圖像資料 Din是無用的。如此,光束只被輸出到觀看者存在的區域 〇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連接到連接板1 1,其偵測藉由圖 1所示的電動機52來旋轉之旋轉區104外面的觀看相關立體 影像之觀看者(例如,觀看者的瞳孔),如此產生觀看者 偵測信號S 8 1。觀看者偵測信號S 8 1被輸出到顯示控制器1 5 ,及用於決定觀看者的存在。 顯示控制器1 5從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接收觀看者偵測 信號S 8 1及取得觀看者偵測値,和比較觀看者偵測値與預 定觀看者區分値,和依據此種比較的結果來控制發光元件 的發射強度。尤其是,顯示控制器使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能夠在偵測到等於或大於觀看者區分値之觀看者偵測 値的區中操作。在偵測到小於觀看者區分値之觀看者偵測 値的區中,顯示控制器15控制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化的 每一個之發射強度,使得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被停止操 作。 以此方式,使用光束僅輸出到觀看者存在的區域之結 構,以便由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偵測觀看者的存在,及可 在觀看者存在的區域中控制一維發光元件基板#1至#η的每 一個之發射強度。因爲在其他區域中可停止操作一維發光 -52- 201214354 兀件基板#1至#n’所以可減少電力消耗。因此,與先前平 板顯示比較,可以非常高的電力效率顯示立體影像。此外 ,因爲可大幅減少欲待傳送的資訊量,所以可減少傳輸電 路或影像產生電路的尺寸,如此減少成本。 另一方面’驅動控制系統在安裝基座1 05內,及系統 包括控制器55、I/F板56、供電單元57、及編碼器58。I/F 板56透過高速雙向串聯介面(i/f)連接到外面的圖像源傳 輸裝置90。透過I/F板56和滑環51,依據高速雙向串聯介面 I/F標準,圖像源傳輸裝置90輸出立體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 像資料Din到連接板11。 例如,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連續傳送由觀看者 偵測感測器8 1所偵測到之觀看者的區域之資訊到圖像源發 送器90。圖像源傳輸裝置90只傳送對應所偵測到的區域之 圖像到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在此例中,當複數個 觀看者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四周觀看立體影像時 ,可再生不同的圖像源給每一觀看區。在此例中,可選擇 由各觀看者本身再生之不同圖像源,或者能夠以相機的臉 部辨識來指明觀看者,以便再生事先設定的圖像源(見圖 33B)。當此被用於數位招牌時,可由一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10發送出不同種類的資訊。 數位招牌意指使用電子資料之各種資訊顯示器,其適 用於被設定作爲商店或商業場所及運輸場所的公共顯示之 吸引顧客、廣告、或商品促銷用的顯示器。例如,當多方 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四周的一圈(360度)之顯示區被 -53- 201214354 分成用於三個觀看區的三個120度,及再生不同圖像資料 給分割的顯示區之每一個時,在三個觀看區之間能夠觀看 不同種類的顯示資訊。° 例如,當第一角色的前側上之立體影像顯示在多方向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〇的前側上之顯示區(〇°至120°)時, 位在前側之觀看者可觀看第一角色的前側之立體影像。同 樣地,當第二角色的前側之立體影像顯示在顯示裝置1‘0之 右側上之顯示區(121°至240° )時,位在右側之觀看者可 觀看第二角色的前側之立體影像。同樣地,當第三角色的 前側之立體影像顯示在顯示裝置10之左側上之顯示區( 24 Γ至3 60°)時,位在左側之觀看者可觀看第三角色的前 側之立體影像。根據此,可由一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10發送出彼此不同的複數個顯示資料。 控制器55連接到I/F板56。圖像源傳輸裝置90透過I/F 板56輸出同步化信號Ss到控制器55。電動機52、編碼器58 、和開關60連接到控制器55。編碼器58 (旋轉偵測區)裝 附於電動機52,及偵測電動機52的旋轉速度,和將指示旋 轉區104的旋轉速度之速度偵測信號S58輸出到控制器55。 當打開電力時,開關60輸出開關信號S60到控制器55。開 關信號S60指示電力OFF (關)和電力ON (開)之資訊。 開關60由使用者控制開或關。 控制器55依據同步化信號Ss和速度偵測信號S58來控 制電動機52以預定旋轉(調變)速度旋轉。供電單元5 7連 接到滑環5 1、控制器5 5、及I/F板5 6,及如此供應用以驅動 -54-
S 201214354 各板等等之電力到連接板11、控制器55、及Ι/F板56。 在此例中,當旋轉區的旋轉控制用之伺服控制系 統的錯誤量超過某値及如此在旋轉時出現不平均時,控制 器55控制旋轉區104立即停止旋轉β編碼器58偵測由電動 機52所旋轉之旋轉區104的旋轉。 控制器55比較由編碼器58所獲得的旋轉偵測値與預定 旋轉參考値,並且根據比較結果來控制電動機52。尤其是 ,當偵測到等於或大於旋轉參考値之旋轉偵測値時,控制 器55控制電動機52停止旋轉區104的旋轉。以此方式,根 據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若旋轉區104的旋轉控制 用的伺服控制系統之錯誤量超過某値,則可立即停止旋轉 。因此,可防止旋轉區104的不受控旋轉,結果可確保安 全性。結果,可防止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被破壞。 圖1 9爲單——維發光元件板# 1等等的組態例子之方塊 圖。圖19所示之一維發光元件板#1等等包括一串聯至並聯 轉換區12、m個驅動器DRj(j = l至m)、及m個發光元件 2 〇 j ( j = 1至m )。在此例中,將說明m = 1 2 ( 1 2列)之例子 。串聯至並聯轉換區12連接到連接板11,及將第一線之立 體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像資料Din轉換成第一至第十二列 的立體影像顯示用的並聯影像資料D#j (j = l至m) » 串聯至並聯轉換區12與12個驅動器DR1至DR12 (驅動 器電路)連接。驅動器DR1與第一列中的發光元件201連接 。發光元件201依據立體影像顯示用的第—列之影像資料 D#1來發光。驅動器DR2與第二列中的發光元件2〇2連接。 201214354 發光元件202依據立體影像顯示用的第二列之影像資料D#2 來發光。 同樣地,驅動器DR3至DR 12分別與第三至第十二列中 的發光元件203至21 2連接。發光元件203至2 12分別依據第 三至第十二列之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影像資料D#3至D#1 2來 發光。結果,依據第一線的立體影像顯示用的串聯影像資 料Din,十二個發光元件201至212依序發光。在此例中, —串聯至並聯轉換區12及m個驅動器DRj組構用於圖5所示 之串聯至並聯轉換和驅動器用的1C 35。其他一維發光元 件板#2至具有與一維發光元件板#1的組態和功能相同之 組態和功能,及省略其說明。 立體影像顯示例子 接著,關於根據本發明的立體影像顯示方法,說明多 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之操作例子。圖20爲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0中之立體影像顯示例子的操作流程圖。在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〇中,旋轉區104具有某種直徑 和某種長度,及具有縫隙102在平行於旋轉軸103的周邊表 面之方向上,如圖1所示。在此例中,假設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01安裝在旋轉區104,及旋轉旋轉區104來顯示立體 影像。 在此例中,例如,藉由以具有m (列)X η (行)的成 像元件之單一成像系統在全周邊上以等距在Ν處拍攝選用 物體,獲得欲待用於立體影像之圖像資料Din。輸入藉由
S -56- 201214354 此種成像所獲得之用於N (點)乘上m (列)的二維圖像 資料Din。此外’藉由包括二維發光元件陣列ι〇1和縫隙 102之一發光單元U1再生物體的全周邊上之立體影像。當 在從對應於N個成像點的其中之一的任一視覺點位置朝旋 轉軸103之方向上進行觀看時,顯示控制器15執行複數個 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複數個發光元件的發光點之軌 跡在旋轉區104內依據二維圖像資料Din形成例如平面影像 〇 在上述操作條件中,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中 ’首先,在步驟ST1中控制器55偵測是否打開電力。當使 用者觀看立體影像時,使用者打開開關60。當打開電力時 ,開關60輸出指示電力打開資訊之開關信號S60到控制器 55。當控制器55偵測到來自開關信號S60的電力打開資訊 時,控制器55執行立體影像顯示處理。 接著,在步驟ST2中,連接板11接收欲待供應到裝附 於旋轉區104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立體影像用的圖像 資料Din。依序排列圖像資料Din,其中12個(m=12 )列發 光元件201至212在60個(N = 60)成像位置連續再生資料, 及對應地依序排列圖像資料Din,其中繼續60個成像位置 ,如圖16所示。圖像源發送器90從二維圖像資料Din的60 (點)乘上1 2 (列)擷取對應的立體影像顯示用的圖像資 料 Din。 影像源傳輸裝置90執行配置操作處理,以在圖17所示 之縫隙方向(縱向方向)上以線資料爲單位重新安排資料 -57- 201214354 的配置。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元件21 〇至2 12之12 列的每一發光時序,影像源傳輸裝置90將收集的拍攝資料 轉換成發光資料。以此方式所獲得之欲待在時間t = 〇至 t = 5 9T中再生之發射光資料對應餘立體影像用的圖像資料 Din。影像資料Din從圖像源傳輸裝置90供應到安裝基座 105。在安裝基座105中,圖像資料Din透過滑環51與電力 —起傳送到旋轉區104中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接著,在步驟ST3中,發光元件201至2 12依據圖像資 料Din發光。在此例中,因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具有弧 狀發光表面,所以從發光表面所發出的光聚集在縫隙1〇2 的方向上(見圖16)。輸出自發光元件201至212的光聚集 在旋轉區104的縫隙102附近。 同時,在步驟ST4中,裝附有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 旋轉區104以某種速度旋轉。安裝基座105中之電動機52以 某種旋轉(調變)速度旋轉轉臺42»轉臺42被旋轉及如此 旋轉區104被旋轉。 裝附至電動機52之編碼器58偵測電動機52的旋轉速度 ,及輸出指示旋轉區104的旋轉速度之速度偵測信號S58到 控制器55。控制器55依據速度偵測信號S58來控制電動機 52,以便電動機52以某種旋轉(調整)速度旋轉。結果, 旋轉區104能夠以某種調變速度來旋轉。關於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〇,以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做爲參考所成 像之立體影像的光經由縫隙102從旋轉區104的內部漏洩到 外面。漏洩到外面的光提供立體影像給視點的每一個。
S -58- 201214354 在步驟ST5中,控制器55決是否結束定立體影像顯示 處理。例如,控制器55藉由偵測依據來自開關60之開關信 號S 60來偵測電力關閉資訊,及如此結束立體影像顯示處 理。當未偵測到來自開關60的電力關閉資訊時,處理回到 步驟ST2及ST4,及繼續立體影像顯示處理。 以此方式,根據作爲第一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10,輸出自發光元件201至212的光聚集在旋轉區 104的縫隙102附近。以此方式聚集光,藉以以旋轉區104 的旋轉軸103做爲參考所成像之立體影像的光經由縫隙102 從旋轉區104的內部漏洩到外面。 因此,因爲可以觀看者的視點做爲參考來旋轉掃描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所以可在旋轉軸iO4的外 面觀看到以旋轉軸做爲參考所成像之立體影像。結果’能 夠容易達成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其與先前立體影 像顯示機構的類型比較具有簡單結構,且電力效能高。此 外,因爲可顯示由先前平板顯示器不可能顯示之各種3D多 邊形,所以可提供立體字體商標服務。 儘管以透過滑環51連同電力一起傳送圖像資料Din到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之例子說明實施例’但是此並非限 制性。藉由使用無線電通訊系統’可將圖像資料Din連同 電力從安裝基座105 一起傳送到旋轉區104 ° 例如,電力接收線圈和影像信號用的無線電接收器係 設置在旋轉區1 04中。電力傳送線圈和影像信號用的無線 電發送器係設置在安裝基座105中。各個具有天線之接收
•59- SS 201214354 器和發送器被分別使用作爲無線電接收器和無線電發送器 。電力接收線圈與供電線連接,及供電線連接到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0 1。無線電接收器與信號線連接,及信號線連 接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在安裝基座105中,電力傳送線圏配置在線圈與旋轉 區1 04中之電力接收線圈互相鏈結的位置。供電纜線連接 到電力傳送線圈,以從外面供應電力。同樣地,無線電發 送器配置在發送器可與旋轉區104中之無線電接收器通訊 的位置。影像信號纜線連接到無線電發送器,以從圖像源 發送器90等等供應圖像資料Din。 結果,可藉由電磁感應引進外部供應的電力,及傳送 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此外,供應自圖像源傳輸裝置 90的影像資料Din可經由電磁波傳送到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此外,無線電接收器的天線甚至可被使用作爲電力 接收線圈,及無線電發送器的天線甚至可被使用作爲電力 傳送線圈。在此例中,可將用於電磁感應的電壓(電流) 之頻率設定作電磁波的載波頻率。顯然地,蓄電池或圖像 資料可倂入到旋轉區104。將圖像資料Din寫入儲存裝置’ 以便資料被讀入旋轉區1〇4內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在一發光單元U1的例子中,因爲單元本身振動由於偏 斜而發生之現象,所以設置平衡器較佳,以便旋轉軸 對應於重力中心。平衡器具有與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 重量約相同的重量,及配置在位移離開陣列的位置1 8 0度 之位置。顯然地,平衡器的數目並不侷限於一’及可每
S -60- 201214354 1 20度配置一平衡器。根據此種組態,可平滑地旋轉旋轉 區 1 04。 據稱,在旋轉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同時,例如 移開平衡器,導致裝置本身由於偏斜導致振動,或者從外 面施加大振動。在此種例子中,在旋轉軸103不對應於重 力中心的同時旋轉旋轉區104,其令人擔心地導致旋轉區 104或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無法保持預定形狀之情況(破 壞)。 如此,諸如加速度感測器或振動感測器等振動偵測區 59裝附於安裝基座105,及控制器55控制旋轉區104,使得 當控制器偵測到具有某値或更大的振動時,立即停止旋轉 區1 04的旋轉。 圖18所示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具有控制器55 和振動偵測區59。振動偵測區59偵測在安裝基座105中由 電動機52所旋轉之旋轉區104的振動,及輸出振動偵測信 號S 5 9。控制器5 5比較依據由振動偵測區5 9所獲得的振動 偵測信號S59之振動偵測値與某種振動參考値,及根據比 較結果來控制電動機52。尤其是,當偵測到等於或大於振 動參考値的振動偵測値時,控制器55控制電動機52,使得 旋轉區104的旋轉被停止。 藉由諸如加速度感測器等振動偵測區59以此方式偵測 安裝基座105的振動,以便若振動量超過某値,則可立即 停止旋轉。因此,可防止旋轉區104的不受控旋轉,及結 果可確保安全性。結果,可防止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61 - 201214354 1 0的破壞。 第二實施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20的組態例子 圖21 Α及2 1Β分別爲作爲第二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20的組態例子之剖面圖,及裝置20的操作例子之 說明圖。各單元包括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和縫隙102之發 光單元U 1的數目可依據除了上述組態以外的各種組態而改 變》例如,可能使用各單元使用圓柱形、二維發光元件陣 列1 〇 1之具有兩組發光單元U 1的組態》 使用整體成像法之圖2 1 A所示的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20具有兩發光單元U1及U2,及具有以旋轉軸103作爲 旋轉中心,在箭頭R方向或在與箭頭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 轉旋轉區1 04之結構。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2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 轉軸103作爲原點,兩縫隙102以相等角度(180度)設置 在外殼41中。發光單元U1具有一縫隙102,及發光單元U2 具有另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 置在外殼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 旋轉區104的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配置在外殼4 1和旋轉軸1 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 面向旋轉區104的另一縫隙102。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20中,平行於旋轉軸1〇3 的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發
-62- S 201214354 光表面前面的外殼41中。甚至在此例中,使用從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0 1所發出的光不從縫隙位置以外的任何部位漏 洩之結構。以相同方式組構另一發光單元U2。 操作例子 根據兩縫隙結構,從圖21B所示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02主要限制在水平 發射角度。同樣地,從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相 對於視點旋轉式掃描具有此種兩縫隙結構之旋轉區104, 藉以可形成圓柱形整體成像表面。以旋轉軸1 03做爲參考 所成像之立體影像的光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由兩縫隙102 漏洩到外面。 以此方式,根據作爲第二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20,來自兩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光在不同方向 上發出,使用於兩垂直線的整體成像受兩縫隙1 02限制。 因此,可觀看由從兩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的光所 成像之高解析度立體影像。 第三實施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30的組態例子 圖22A及22B分別爲作爲第三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30的組態例子之剖面圖,及裝置30的操作例子之 說明圖。在實施例中,安裝具有不同波長之單色光的幾個 -63- 201214354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及因此可達成彩色顯示,卻不會 使各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結構複雜。. 使用整體成像法之圖22 A所示的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30具有三個發光單元Ul、U2、及U3,及具有以旋轉 軸103作爲旋轉中心,在箭頭R方向或在與箭頭方向相反的 方向上旋轉旋轉區104之結構。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 置3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作爲原點,三個縫隙 102以相等角度(120度)設置在外殼41中。發光單元U1具 有第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2具有第二縫隙102,及發光單 元U3具有第三縫隙102。 在此例中,各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旋轉區 104的旋轉軸103和其縫隙102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 面向縫隙102。例如,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配置在外本體4 1和旋轉軸1 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 面向旋轉區104的第一縫隙102。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係配置在外殼41 和旋轉軸1〇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〇4的 第二縫隙102。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係配置 在外殻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旋 轉區104的第三縫隙1〇2。波長不同之發光元件安裝在三個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丨的每—個中。從三個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 〇 1所發出的具有不同波長之光重組’以便執行立體 影像的彩色顯示。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64-
S 201214354 之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發 光表面前面的外殼41中。甚至在此例中,使用從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〇 1所發出的光不從縫隙位置以外的任何部位漏 洩之結構。以相同方式組構其他發光單元U2及U3。 操作例子 根據三縫隙結構,從圖22B所示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02主要限制在水平 發射角度。從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 之光由於縫隙1 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同樣地’從 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 1 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 相對於視點旋轉掃描具有此種三縫隙結構之旋轉區 104,及因此可形成圓柱形整體成像表面。以旋轉軸103做 爲參考所成像之立體影像的光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由三 縫隙102漏洩到外面。 以此方式,根據作爲第三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30,來自三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光在不同方 向上發出,使用於三垂直線的整體成像受三縫隙丨〇2限制 。因此,可觀看例如藉由從波長不同之三個二維發光元件 陣列101所發出的顏色R、G、及B之光所成像的高解析度 彩色立體影像。 第四實施例 -65- 201214354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40的組態例子 圖23 A及23 B分別爲作爲第四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40的組態例子之剖面圖,及裝置40的操作例子之 說明圖。使用整體成像法之圖23 A所示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40具有六個發光單元U1至U6,及具有以旋轉軸 103作爲旋轉中心,在箭頭R方向或在與箭頭方向相反的方 向上旋轉旋轉區104之結構。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4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 轉軸103作爲原點,六個縫隙102以相等角度(60度)設置 在外殼41中。發光單元U1具有第一縫隙102,發光單元U2 具有第二縫隙102,及發光單元U3具有第三縫隙102。發光 單元U4具有第四縫隙102,發光單元U5具有第五縫隙102 ,及發光單元U6具有第六縫隙102。 在此例中,各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配置在旋轉區 104的旋轉軸103和其縫隙102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 面向縫隙1 02。例如,發光單元U 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配置在外本體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 轉區104的第一縫隙102。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係配置在外殼41 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 第二縫隙102。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係配置 在外殻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旋 轉區104的第三縫隙102。 發光單元U4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係配置在外殼41 -66 -
S 201214354 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的 第四縫隙102。發光單元U5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係配置 在外殼41和旋轉軸1〇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旋 轉區104的第五縫隙1〇2。發光單元U6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係配置在外殼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 面面向旋轉區104的第六縫隙102。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4〇中,平行於旋轉軸103 之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發 光表面前面的外殻41中。甚至在此例中,使用從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丨〇 1所發出的光不從縫隙位置以外的任何部位漏 洩之結構。以相同方式組構其他發光單元U2至U6。 操作例子 根據六縫隙結構,從圖23B所示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〇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〇2主要限制在水平 發射角度。從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 之光由於縫隙1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從發光單元 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02主要限 制在水平發射角度。 從發光單元U4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由 於縫隙1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從發光單元U5的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 〇2主要限制在水 平發射角度。同樣地,從發光單元U6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 -67- 201214354 相對於視點旋轉掃描具有此種六縫隙結構之旋轉區 104,藉以可形成圓柱形整體成像表面。以旋轉軸1〇3做爲 參考所成像之立體影像的光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由六縫 隙102漏洩到外面。 以此方式,根據作爲第四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40,來自六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光在不同方 向上發出,使用於六垂直線的整體成像受六縫隙102限制 第五實施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50的組態例子 圖24A及24B分別爲作爲第五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50的組態例子之剖面圖,及裝置50的操作例子之 說明圖。包括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和縫隙1 02之發光單元 U 1的形狀依據除了上述組態以外的各種組態而改變。例如 ,可能使用各單元使用平面、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Γ之具 有兩組發光單元U 1 ’的組態。 使用整體成像法之圖24 A所示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50具有兩發光單元U1’及U2’,及具有以旋轉軸103作 爲旋轉中心,在箭頭R方向或在與箭頭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旋轉旋轉區104之結構。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5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 轉軸103作爲原點,兩個縫隙102以相等角度(180度)設 置在外殼41中。發光單元U1’具有一縫隙102,及發光單元 -68 - 201214354 U2,具有另一縫隙1〇2。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1’具有平面(平坦)發光表面,及配置在外殻41和旋轉 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〇4的一縫隙1〇2 °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殻41和旋 轉軸103之間,使得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〇4的另一縫隙 102 »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50中,平行於旋轉軸1〇3 的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 發光表面前面的外殼41中。甚至在此例中,使用從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 〇 1 ’所發出的光不從縫隙位置以外的任何部位 漏洩之結構。以相同方式組構另一發光單元U2’。 操作例子 根據兩縫隙結構,從圖24B所示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〇2主要限制在水平 發射角度。同樣地,從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0 1 ’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 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 相對於視點旋轉式掃描具有此種兩縫隙結構之旋轉區1〇4 ,藉以可形成圓柱形整體成像表面。在此例中,以旋轉軸 103做爲參考所成像之立體影像的光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 由兩縫隙102漏洩到外面。 以此方式,根據作爲第五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5 0,來自平面的兩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Γ的光在不 同方向上發出,使用於兩垂直線的整體成像受兩縫隙102
• 69 - SS 201214354 限制。因此,以與第二實施例相同方式,可觀看由從兩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發出的光所成像之高解析度立體影 像。 第六實施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60的組態例子 圖25 A及25B分別爲作爲第六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60的組態例子之剖面圖,及裝置60的操作例子之 說明圖。在實施例中,安裝不同波長之複數個平面單色的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藉以可執行彩色顯示,卻不會使 各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結構複雜。 使用整體成像法之圖2 5 A所示的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60具有三個發光單元Ul’、U2’、及U3’,及具有以旋 轉軸103作爲旋轉中心,在箭頭R方向或在與箭頭方向相反 的方向上旋轉旋轉區104之結構。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60中,以旋轉區104的旋轉軸103作爲原點,三個縫隙 102以相等角度(120度)設置在外殻41中。發光單元U1’ 具有第一縫隙1〇2,發光單元U2’具有第二縫隙102,及發 光單元U3’具有第三縫隙102。 在此例中,平面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係配置在外殼 41內的等邊三角形中。各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係配置 在旋轉區1 04的旋轉軸1 03和其縫隙1 02之間’使得陣列的 發光表面面向縫隙102。例如’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 0 Γ配置在外本體4 1和旋轉軸1 03之間,使得陣列 -70-
S 201214354 的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的第一縫隙1〇2。 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置在外本體 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向旋轉區104 的第二縫隙102。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配 置在外本體41和旋轉軸103之間’使得陣列的發光表面面 向旋轉區104的第三縫隙102。波長不同之發光元件安裝給 三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的每一個,以執行立體影像的 彩色顯示。 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60中,平行於旋轉軸1〇3 之縫隙102設置在發光單元U1’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之 發光表面前面的外殼41中。甚至在此例中,使用從二維發 光元件陣列1 〇 1 ’所發出的光不從縫隙位置以外的任何部位 漏洩之結構。以相同方式組構其他發光單元U2’及U3’。 操作例子 根據三縫隙結構,從圖25B所示之發光單元U1’的二維 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 ’所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 02主要限制在水 平發射角度。從發光單元U2’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所 發出之光由於縫隙1 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同樣地 ,從發光單元U3’的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Γ所發出之光由 於縫隙1 02主要限制在水平發射角度。 相對於視點旋轉掃描具有此種三縫隙結構之旋轉區 104,藉以可形成圓柱形整體成像表面。以旋轉軸103做爲 參考所成像之立體影像的光從旋轉區104的內部經由三縫
-71- SS 201214354 隙102漏洩到外面。 以此方式,根據作爲第六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60,來自平面、三個立體發光元件陣列101 ’的光在 不同方向上發出,使用於三垂直線的整體成像受三縫隙 1 02限制。因此,可與第三實施例相同的方式觀看例如藉 由從波長不同之三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 ’所發出的顏色 R、G、及B之光所成像的高解析度彩色立體影像。 第七實施例 縫隙寬度的最佳化 在實施例中,以根據參考圖26A及26B之第一實施例的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〇之組態作爲例子來說明旋轉區 104的縫隙102之寬度的最佳化。可爲根據其他實施例之多 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執行類似最佳化。 關於縫隙102的次要軸方向中之寬度Ws,當在某時刻 從選用視點P經由縫隙1 〇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時, 所觀看的寬度與發光元件的橫向安裝間距Wp相同較佳。 當所觀看的寬度與安裝間距Wp相同時,可產生下面狀態 :當在預定方向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時,觀看到來 自約僅一個發光元件的發光點。隨著所觀看的寬度比安裝 間距Wp越來越寬時,鄰近發光元件的發光圖案逐漸混合 ,導致影像模糊。這是因爲顯示資料被更新,使得在某個 時刻一發光元件對應於一視點P。相反地,隨著縫隙寬度 Ws越來越窄及如此所觀看的寬度越來越窄時,儘管影像模 -72-
S 201214354 糊越來越難發生,但是光量減少,產生黑暗影像。 事實上,依據觀看時序或視點P的位置而以不同方式 觀看縫隙寬度WS和安裝節距Wp。如此,例如,在某部位 中從某視點P所觀看的影像被調整至最佳較佳。例如,如 圖26A所示,假設縫隙102和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中心 之間的距離爲a,及縫隙1 02和視點p之間的距離爲b。假設 縫隙寬度Ws被組構具有與安裝間距Wp相同寬度’假設距 離b與距離a比較夠大。在此例中,如圖26A所示,當從視 點P經由縫隙1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中心時’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被觀察寬度約與安裝節距WP相同。如 圖26B所示,考量如上述在同一組態中從視點P經由縫隙 1 0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端部之狀態。在此例中, 從傾斜方向經由縫隙1 〇2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在此 例中,因爲從傾斜方向觀看陣列,所以縫隙寬度Ws被觀看 到似乎比圖26A所示之狀態小。此外,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〇 1的尺寸被觀看到似乎比圖2 6 A所示之狀態小。結果,即 使從圖26 B所示的傾斜方向觀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 ’二 維發光元件陣列1〇1被觀看到似乎具有約與安裝節距WP相 同的寬度* 第八實施例 如第一實施例所說明一般,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 置10中,例如爲六十個視點P = 300至359執行影像顯示’使 得由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所指定之發光點的軌跡(即、
-73- 201214354 所觀看的影像顯示表面)爲平坦表面。此處,在二維發光 元件陣列1 0 1中,假設在彎曲表面內以相等距離排列複數 個發光元件,及在同一時序執行所有複數個發光元件的影 像更新(發射控制)。在此例中,從選用視點P所觀看的 顯示表面120爲例如圖27A所示。在此圖中,黑點對應於像 素(發光點的軌跡)。在此例中,在所觀看的顯示表面 120中,在任一橫向端中之像素間距wl不方便地被觀看成 比中心之像素間距W0窄。然而,像素間距w在中心和任一 橫向端(發光點具有恆定間距),如圖27B所示。 在實施例中,依據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10的組態來說明達成如圖27B所示之理想影像顯 示的方法。此外,關於根據其他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可根據同一方法來執行影像顯示。 首先,參考圖28及29,說明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 彎曲表面形狀及用以達成如圖27B所示之理想影像顯示的 發光點(發光元件)之位置的計算例子。圖28及29中的各 符號之意義基本上與上述之圖3及4相同。 在圖28中,實際從視點p經由縫隙1〇2所觀看之發光點 (對應於圖27B所示之像素)被假設爲y = -L2上之點(x2,-L2 )»假設L3 = L1-L2,作爲可觀看到發光點(x2, -L2 )的通 過點(X 1,y 1 )之縫隙的條件如下。 -74- 201214354 [數値式子1] ,_ x2{Ll.L3-\/L32 .r2+(r2-Ll2)x22 } - yl =_ Vr2-xl2 此處,當指示縫隙102的位置之角度Θ在圖28的箭頭之 旋轉方向上增加時,角度Θ被表示如下: e^-sin'^GiCxl/r) 因此,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之彎曲表面形狀(彎曲 形狀)的發光點(發光元件)之位置座標(Χ(θ),y(e))被 表示如下: x(0) = x2cos0 + L2sin0 ... ( 1A ), y (θ) = x 2 s i η θ - L2 c o s θ ... ( 2 A )。 當縫隙102通過角度θ = 〇·的位置之時間點爲t = 0,及一 循環的時間(即、縫隙102的3 60°旋轉)爲Tc時,從視點p 所觀看之影像的發光點之更新時序被表示如下: t = Tc · θ/2π …(3)0 特有例子 圖29圖示實際上經由縫隙102從視點ρ所觀看的排列發 光點用之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彎曲表面形狀以及彎曲 表面中之發光點(發光元件)的位置之特有例子。在圖29 中,設定Ll=90、L2=10、及r = 30,X軸方向上的發光點總 數目爲12,及發光點之間的距離爲4,以等距所觀看的發 光點之x2値如下: -75- 201214354 -22、 -18、 -14、 -l〇、 -6、 -2、 2、 6、 10、 14、 18、 22 〇 當在一循環中輸出用於60個視點ρ = 3 00至3 59的影像時 ,12個發光元件201至212的每一個之更新間距Τ被表示如 下: T = Tc/60 ... ( 4 )。 圖30爲用以達成圖27B所示之理想影像顯示的各發光 元件之發光時序圖。圖31圖示發光時序作爲比較例子。圖 31的比較例子對應於圖i〇A至12D及圖13A至15B所示之光 束輸出時序。在圖30及31中,水平軸指示時間t,及垂直 軸指示12個發光點(發光元件201至212)。在圖30中,實 線曲線(圖3 1的直線)指示某一視點p的發光時序。例如 ,在圖30中,最左邊的實線的曲線指示在視點3〇〇所觀看 之發光點(發光元件)的發光時序。藉由顯示控制器15( 圖18)來執行圖30及31所示之發光時序的控制。 在圖31之比較例子中,12個發光元件201至212具有相 同更新間距T和相同更新時序(時間)。例如,在時間 t=UT中,發光元件201至212分別執行用於視點311至300 的影像顯示(光發射)(例如,發光元件20 1執行用於視 點311的光發射,及同時發光元件202執行用於視點310的 光發射)。在下一時間t=12T中,同時更新發光元件201至 2 1 2,及分別執行用於視點3 1 2至3 0 1的光發射。換言之, 在12個發光元件201至212之間’影像更新時序(光發射更 新時序)是相同的。 -76-
S 201214354 在圖30之例子中,儘管在12個發光元件201至2 12之間 更新間距T是相同的,但是更新時序(時間)不同。例如 ,儘管發光元件20 1在比時間t = 5T稍早的時間開始用於視 點311的光發射,但是其他發光元件202至2 12在時間t = 5T 時未發光。例如,發光元件202在比時間t = 5T稍後的時間 開始用於視點3 1 0的光發射。以此方式,爲1 2個發光元件 201至212的每一個個別控制發射開始時序。以此種光發射 時序來獨立控制發光元件201至212的光發射,因此可達成 如圖27B所示之理想影像顯示。 圖32圖示當在圖29之組態中在時間t = 0中允許12個發 光元件201至212同時發光時透過縫隙102所發出的光束( 光向量)之狀態。從圖32得知,來自發光元件的光向量與 視覺點位置的位置關係是不同的。此指示必須如圖30所示 之發光時序來個別控制12個發光元件201至212,以取代使 發光元件同時發光。 平坦觀看影像的有利點 在上述實施例中,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彎曲表面 被組構,使得從視點p所觀看的顯示表面爲平坦表面較佳 。理由如下。 •當所觀看的顯示表面是平坦表面時,由相機所拍攝 的影像或CG (電腦圖形)影像可直接使用,不必影像處理 °當所觀看的顯示表面爲彎曲表面時,必須在校正顯示表 面的曲率同時生產和使用影像,以防止從視點p所觀看之 -77- 201214354 影像的失真。 •當所觀看的顯示表面是彎曲表面時,若從上方或下 方觀看顯示表面,則弧狀中的影像會失真,結果難以獲得 優良的立體影像。 尤其是,當裝置被組構,使得像本實施例一樣從視點 P所觀看之顯示表面上的像素間距是固定時,可進一步獲 得下面效果。 •當像素間距是固定時,由相機所拍攝的影像或CG ( 電腦圖形)影像可直接使用,不必影像處理。若像素間距 不固定,則必須在校正像素間距的失真同時產生和使用影 像。 第九實施例 使用第一至第八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立體影像之觀看例子 圖33A及33B爲作爲各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 置10的立體影像之觀看例子的說明圖。在圖33A所示之立 體影像的觀看例子中,四個觀看者H1至H4藉由多方向立 體影像顯示裝置1〇等等來觀看立體顯示的角色(男孩子的 娃娃)。在此例中,因爲顯示角色的全周邊上之立體影像 ,所以觀看者H1 (男)可看見角色的左側之立體影像。觀 看者H2 (男)可看見角色的前側之立體影像。觀看者H3 (男)可看見角色的右側之立體影像。觀看者H4(女)可 看見角色的後側之立體影像。 圖3 3 B所示之立體影像的觀看例子利用立體影像顯示
S -78- 201214354 方法,其中僅輸出立體圖像到決定觀看者存在的區域’而 不輸出立體圖像到決定沒有觀看者存在之區域β例如’在 圖中,四個觀看者Η1至Η4存在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10四周。在三個觀看者Η1至Η3看著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10而未移開其眼睛的同時,觀看者Η4從裝置10移開眼 睛。在此例中,在圖18所示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 中,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偵測到三個觀看者Η 1至Η3的瞳 孔,及產生觀看者偵測信號S 8 1 » 依據輸出自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的觀看者偵測信號 S81,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連續傳送三個觀看者Η1 至Η3的觀看區之資訊到圖像源發送器90。圖像源發送器90 只發送對應於三個觀看者Η1至Η3的觀看區之圖像到多方 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結果,只在三個觀看者Η1至Η3 存在之觀看區中再生顯示資訊。 在此例中,正看著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而未移 開眼睛之觀看者Η 1可看見角色的左側之立體影像。同樣地 ,觀看者Η2可看見角色的正側之立體影像。同樣地,觀看 者Η3可看見角色的右側之立體影像。然而,沒有立體影像 顯示在從裝置10移開眼睛之觀看者Η4的觀看區中。 在圖33Β中,各點線部表示顯示光在觀看者Η1至Η4的 每一個之臉部上發光。顯示光位在觀看者Η4上發光之理由 是因爲觀看者Η4未看向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因此 決定觀看者Η4非觀看者。因爲對應於觀看者Η1及Η2之間 的觀看區之圖像亦未被輸出,所以在此觀看區中未顯示立 -79- 201214354 體影像。結果,可提供特有的立體影像顯示方法。 第十實施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的組態 圖34圖示根據第十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70的組態例子。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具有紅外線發 射器81A和紅外線接收器81B來取代圖2所示之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 〇中的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以與觀看者偵 測感測器8 1相同的方式,紅外線發光器8 1 A和紅外線接收 器8 1B裝附於臂構件82的一端,及透過臂構件82連接到連 接板11。而且,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具有用於發射 器的孔108A和用於光接收器的孔108 B來取代圖2所示之多 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中的孔108。在外殼41裝附於轉 臺42的同時,用於發射器的孔108A設置在對應於紅外線發 射器81A的位置中。在外殼41裝附於轉臺42的同時,用於 光接收器的孔108B設置在對應於紅外線接收器81B的位置 中。 例如,在顯示立體顯示影像76的同時,物體接近旋轉 區104的表面周圍之例子中,紅外線發射器81 A和紅外線接 收器8 1B偵測物體的位置或移動(例如,觀看者的手75 ) ,如圖36所示。紅外線發射器81 A經由用於發射器的孔 108A發出紅外光到旋轉區104的外面。紅外線接收器81 B經 由用於接收器的孔108 B接收紅外光,其已從紅外線發射器 81 A發出,而後反射在外部物體上及因此返回。
S -80- 201214354 圖35圖示使用紅外線發射器81 A和紅外線接收器81B之 物體偵測電路的組態例子。此物體偵測電路包括偵測信號 處理器71、輸出放大器72、及類比至數位轉換器73。除了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的電路部之外,控制系統的其他電路 組態約與圖1 8所示之電路的組態相同。 偵測信號處理器71透過輸出放大器72來執行紅外線發 射器8 1 A的發射控制。而且,偵測信號處理區7 1透過類比 至數位轉換器73接收來自紅外線接收器81B的偵測信號, 及如此取得已反射在外部物體上並且返回之紅外光的反射 強度之資訊》而且,偵測信號處理器71從裝附於電動機52 的編碼器58 (參考圖18)接收指示電動機52的旋轉角度( 旋轉區104的旋轉角度)之資訊。結果,偵測信號處理器 71取得以每一預定角度反射及返回之紅外光的反射強度之 資訊。偵測信號處理器7 1依據每一預定角度的反射強度之 資訊來決定諸如觀看者的手75等物體被估計存在之區域( 反應區)。偵測信號處理器7 1輸出指示此種獲得的反應區 資訊之信號到顯示控制器1 5 (見圖1 8 )。而且,偵測信號 處理區71例如透過I/F板5 6輸出指示回應區資訊的信號到圖 像源發送器90。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的操作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所形成之立體影像的基本 顯示操作與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者相同(圖1等等 )。換言之,在旋轉區104被旋轉的同時,顯示控制器15 -81 - 201214354 執行旋轉區104內的發光元件之發射控制’藉以可顯示全 周邊上之立體顯示影像76 ’例如’如圖36所示。欲待顯示 之立體顯示影像76用的圖像資料Din係從圖像源發送器90 所供應(見圖1 8 )。 儘管以此方式顯示立體顯示影像76,但是偵測信號處 理器7 1任何時候從紅外線接收器8 1 B取得每一預定角度反 射及返回之紅外光的反射強度之資訊。偵測信號處理器7 1 依據每一預定角度之反射強度的資訊來決定諸如觀看者的 手75等物體被估計存在之區域(反應區)。例如,處理器 71決定反射強度超過某臨界位準之角度區作爲反應區,如 圖38所示。換言之,處理器71決定諸如觀看者的手75等物 體存在於角度區。偵測信號處理區71輸出指示此種獲得的 反應區資訊之信號到顯示控制器15和圖像源發送器90。圖 像源發送器90供應對應於反應區的圖像資料Din。顯示控 制器1 5根據回應區(偵測到諸如觀看者的手75等物體之位 置)來執行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例如,顯示控制器1 5執 行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從觀看者所觀看之立體顯示 影像76的顯示狀態依據偵測到諸如觀看者的手75等物體之 位置來改變。 圖37A及3 7B圖示根據物體偵測來改變立體顯示影像76 的顯示狀態之例子。觀看者的視覺方向是來自選用位置的 方向(例如、前方)。小鳥影像被顯示作爲立體顯示影像 76。例如’小鳥的方向被改變成在如圖37a及37B所示之旋 轉區104的周圍中偵測到手75之方向。僅藉由支托手75在
-82- S 201214354 影像上方,觀看者就可具有操作立體顯示影像76的顯示狀 態(小鳥的方向)之感覺。 可提供滯後給用於決定圖38所示之反應區的臨界位準 。此外,可根據反射強度變化來執行任何顯示操作,卻不 必設定臨界位準。 第十一實施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0的組態 在根據第一至第十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80中,對應於水平視差的立體影像(即、當從水平(旋轉 )方向上不同的視覺點位置XI、X2、及X3觀看影像時產 生視差之立體影像)可顯示在旋轉區104的全周邊上,例 如,如圖40 A所示。然而,難以顯示對應於垂直視差的立 體影像(即、當從垂直(高度)方向上不同的視覺點位置 Z 1、Z2、及Z3觀看影像時產生視差之立體影像),例如, 如圖40B所示。在此實施例中,可容易顯示產生垂直視差 之立體影像。 圖39圖示根據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0的 組態例子。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匱8 〇具有與圖2所示之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〇的結構相同的基本結構’但是 具有多方向相機91來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〇的取代觀 看者偵測感測器8 1。而且,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 〇具 有成像信號處理器92,其處理輸出自多方向相機91的成像 信號。除了有關成像信號處理器92的電路部之外’多方向 -83- 201214354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 0的控制系統之電路組態與圖1 8所示之 電路組態約相同。多方向相機9 1和成像信號處理器92共同 對應於本發明的“視點偵測區”之特有例子。多方向相機9 1 對應於本發明的“拍攝單元”之特有例子。 多方向相機9 1和成像信號處理器92共同偵測旋轉區 104四周之各觀看者93的視覺點位置。成像信號處理器92 輸出指示視覺點位置的資訊之信號到顯示控制器1 5。而且 ,成像信號處理器92例如透過I/F板56 (見圖18)輸出指示 視覺點位置的資訊之信號到圖像源發送器90。 多方向相機91可在包括水平(旋轉)方向和垂直(高 度)方向的全方向上拍攝旋轉區104四周之各觀看者93的 視覺點位置。作爲能夠在全方向上拍攝之第一方法,例如 ,將多方向相機91裝附於旋轉區104及旋轉區104 —起旋轉 。例如,可使用下面結構:多方向相機91裝附於旋轉區 104內臂構件82的一端(圖2),及以與圖2所示之多方向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 〇的觀看者偵測感測器8 1相同方式,透 過臂構件82電連接到連接板11。在此種結構中,一或多個 相機可被安裝作爲多方向相機91。當多方向相機91只由一 相機組構時,相機被安裝在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較佳, 以便垂直準確地偵測視覺點位置。當相機幾乎不安裝在中 心時,一或多個相機安裝在高度方向上之頂部或底部,藉 以可垂直準確地偵測視覺點位置。多方向相機9 1可設定在 外殼41上,而非在旋轉區104內。圖39圖示第一相機91Α、 第二相機91Β、及第三相機91C安裝在旋轉區1〇4的頂部上 -84-
S 201214354 作爲多方向相機9 1之例子。 多方向相機9 1可與旋轉區1 04分開設置,以取代與旋 轉區104整合在一起,以便在多方向相機91未旋轉及位置 固定的同時也可執行拍攝。例如,非旋轉式固定結構(例 如、一般圓柱形透明構件)可設置在旋轉區1 04的外側上 ,以便多方向相機9 1設置在固定構件上。在此例中,例如 ,可在旋轉區104的旋轉方向上以等距排列複數個相機, 以便能夠拍攝全方向。另一選擇是,可使用單一相機與諸 如透鏡和鏡子等光學構件組合之組態。換言之,可使用藉 由諸如透鏡或鏡子等光學構件將來自所有方向的物體光以 光學方式引導到單一相機之組態。當多方向相機9 1與旋轉 區104分開設置時,一或多個相機安裝在高度方向上之中 央位置較佳,以便垂直準確地偵測視覺點位置。當相機幾 乎不安裝在中心時,一或多個相機安裝在高度方向上之頂 部或底部,藉以可垂直準確地偵測視覺點位置。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0的操作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0之立體影像的基本顯示操 作與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者相同(圖1等等)。換 言之,在旋轉區1〇4被旋轉的同時,顯示控制器15執行旋 轉區104內的發光元件之發射控制,藉以顯示全周邊上之 立體顯示影像94 ’例如’如稍後說明之圖42A至GC所示。 欲待顯示之立體顯示影像94用的圖像資料Din係從圖像源 發送器90所供應(見圖18及39)。 -85- 201214354 儘管以此方式顯示立體顯示影像94,但是成像信號處 理器92在任何時間從多方向相機9 1取得成像信號。成像信 號處理器92依據來自多方向相機91的成像信號來決定觀看 者93的存在和偵測到的觀看者93之視覺點位置。成像信號 處理器92輸出指示所獲得的觀看者93的視覺點位置之資訊 的信號到顯示控制器15及圖像源發送器90。圖像源發送器 90供應對應於視覺點位置之圖像資料Din。顯示控制器1 5 執行旋轉區104內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從觀看者93 所觀看之立體顯示影像94的內容依據偵測到的視覺點位置 而改變(見圖42Α至42C )。 圖42Α圖示依據觀看者93的視覺點位置所顯示之立體 顯示影像94的例子。圖42Α圖示對應於圖42C中之第一視覺 點位置Z1、第二視覺點位置Z2、及第三視覺點位置Z3所顯 示的立體顯示影像94之例子。圖42B圖示在如圖42A—般顯 示立體顯示影像94時由觀看者93所辨識之影像的實際外觀 。當在將觀看者93的兩眼保持水平的同時垂直移動視覺點 位置時,對應於圖42A所示之視覺點位置的高度改變立體 顯示影像94的內容,及因此可由觀看者93辨識垂直(高度 )方向上的自然視差。 圖41A圖示在如圖41C —般固定視覺點位置的同時改變 欲待顯示作爲立體顯示影像94的物體之升高或下降的角度 之狀態。圖41B圖示在如圖41 A—般顯示立體顯示影像94時 由觀看者93所辨識之影像的實際外觀。當如圖42C—般垂 直移動視覺點時,可能以如同隨著圖41 A至41C—般固定的
-86- S 201214354 視覺點位置而改變物體的升高和下降之角度的例子一樣方 式來觀看欲待顯示之物體。然而,當垂直移動視覺點位置 時,若在改變欲待顯示的物體之方向的同時僅顯示影像, 則按照裝置組態,各影像的外觀被觀看者93以不同方式辨 識。當垂直移動視覺點位置時,依據視點的高度對立體顯 示影像94執行失真校正,以便各影像的外觀變得自然。如 此,圖42A圖示依據觀看者93的視點高度來校正失真之立 體顯示影像94»顯示控制器15執行旋轉區104內複數個發 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依據觀看者93的視點高度來校正 失真之立體影像被顯示。當依據觀看者93的視點高度來校 正改變欲待顯示物體的升高或下降角度之立體顯示影像94 時,可將影像94更加自然地顯示給觀看者93。 如上述,根據實施例,當從垂直(高度)方向上不同 的視覺點位置Zl、Z2、及Z3觀看影像時產生視差之自然的 立體影像可顯示在旋轉區1〇4的全周邊上。 第十二實施例 根據第十二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具有與 根據第十一實施例的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80 (圖39) 之組態相同的基本組態。然而,由多方向相機9 1和成像信 號處理器92所共同執行之偵測的內容和由顯示控制器1 5所 執行之控制的內容部分不同於裝置80者。實施例係相關於 在複數個觀看者時之影像顯示。 在此實施例中,多方向相機91和成像信號處理器92共 -87- 201214354 同偵測旋轉區104四周複數個觀看者的每一個之水平(旋 轉)方向和垂直(高度)方向上的視覺點位置。多方向相 機91可在包括水平(旋轉)方向和垂直(高度)方向的全 方向上拍攝旋轉區104四周之觀看者93的視點。 在此實施例中,顯示控制器15執行旋轉區104內複數 個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依據觀看者之間的水平視覺 點位置差異,將具有不同內容之立體影像顯示給各別觀看 者。下面,將參考圖43 A至43 E說明第一觀看者93 A和第二 觀看者93 B兩觀看者之實例作爲例子。 圖43D圖示根據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中 的第一觀看者93 A之視覺點位置所顯示的立體影像之顯示 狀態。圖43E圖示第二觀看者93B之視覺點位置所顯示的立 體影像之顯示狀態。第一立體顯示影像94 A顯示給第—觀 看者93A,及第二立體顯示影像9 4B顯示給第二觀看者93B 。第一觀看者93A和第二觀看者93B的每一個之視點如圖 43A至43C所示一般改變。此處,第一觀看者93A的視點如 圖43A、43B、及43C所不一般依序逆時針改變’而第一觀 看者93B的視點未改變。 在圖43A及43C之狀態的每一個中’第一觀看者93A和 第二觀看者93B在水平(旋轉)方向上之視覺點位置大不 相同,因此觀看者的觀看區彼此不重疊(觀看者觀看完全 不相同的觀看區)。在此種例子中,只有第一立體顯示影 像94 A可顯示給第一觀看者93A’及只有第二立體顯示影 像94B可顯示給第二觀看者93B。 -88 - 201214354 另一方面,當從圖43 A的位置移動視覺點位置到圖43 B 的位置時,第一觀看者93 A的水平(旋轉)方向上之視覺 點位置接近第二觀看者93B者,及因此觀看者的觀看區彼 此部分重疊。當以此方式將兩觀看者的觀看區彼此部分重 疊時,第一立體顯示影像94A和第二立體顯示影像94B以對 應於此種重疊觀看範圍的比例,以空間劃分的方式顯示。 顯示控制器15執行旋轉區104內複數個發光元件的發射控 制,使得達成劃分的顯示狀態。 尤其是,在圖43B的狀態中,第一觀看者93 A的水平( 旋轉)方向上之視覺點位置與第二觀看者93B者約相同, 及觀看者的觀看區約完全彼此重疊(觀看者觀看約相同的 觀看區)。當以此方式兩觀看者的觀看區約完全彼此重疊 時,以約相同的比例劃分式顯示第一立體顯示影像94A和 第二立體顯示影像94B。顯示控制器15執行旋轉區104內複 數個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達成具有約相同比例之此 種空間劃分式顯示狀態。 當觀看區部分或完全彼此重疊時,以對應於高度方向 上之視覺點位置的位置劃分式顯示影像較佳。例如,在圖 43B的例子中,與第一觀看者93 A比較,高度方向上的觀看 位置對第二觀看者93B而言較上側。在此例中,影像可被 劃分式顯示,使得用於第一觀看者93 A的第一立體顯示影 像94A在較下側,而用於第二觀看者93 B的第二立體顯示影 像94B在較上側。結果,根據視點的移動平滑地改變化分 比例,以減少與螢幕切換相關聯的不悅感。 -89 - 201214354 如上述,根據實施例,藉由一立體顯示裝置,可一次 顯示不同的立體影像給旋轉區1〇4的全周邊上之複數個觀 看者。 除了複數個觀看者的視覺點位置之外,多方向相機91 和成像信號處理器92還可偵測無觀看者存在之區域。此外 ,顯示控制器1 5可執行複數個發光元件的發射控制,使得 在無觀看者存在的區域不顯示立體影像。在無觀看者存在 的區域中不執行影像顯示,因此與在全周邊上連續顯示影 像的例子比較可抑制電力消耗。 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及可進行各種修改和 變化。 例如,在圖1及2所示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中 ,可將用以保護旋轉區104的固定構件設置在旋轉區104的 外側上。在此例中,例如,設置不旋轉的固定構件較佳, 以便覆蓋具有有著間隙之縫隙102的外殼41之周圍。固定 構件係可由例如一般圓柱形透明構件所組構。形成網狀的 圓柱形構件可被使用作爲固定構件。例如,可使用諸如穿 孔金屬等金屬形成的網狀之構件。 本發明非常適用於整體成像法的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 裝置,其依據藉由在全周邊上拍攝物體的影像或者由電腦 產生此種影像所獲得之立體影像顯示用的二維圖像資料, 而在物體的全周邊上產生立體影像》
S -90 - 201214354 本申請案包含相關於日本專利局於2010、6、11所發 表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P 2〇1〇-134179所揭示的主題 之主題,藉以倂入其全文做爲參考。 精於本技藝之人士應明白,只要在附錄申請專利範圍 的範疇或其同等物內,可依據設計要求或其他因素出現各 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和變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10的組態例子之局部斷面立體圖。 圖2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組裝之例子的放 大立體圖。 圖3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計算例 子(1 )之說明圖。 圖4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發光表面之形狀計算例 子(2 )之說明圖。 圖5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形狀例子(1 )的立體 圖。 圖6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〇 1的形狀例子(2 )的立體 圖。 圖7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 0 1的形狀例子(3 )的立體 圖。 圖8爲當從旋轉方向的軸之上方觀看時的二維發光元 件陣列1 〇 1之透鏡構件的功能例子之槪要圖° -91 - 201214354 圖9爲當從旋轉方向的軸之上方觀看時的多方向立體 影像顯示裝置10之操作例子的槪要圖。 圖10A至10D爲從視點p觀看之發光點的軌跡例子(1 )說明圖。 圖11A至11D爲從視點p觀看之發光點的軌跡例子(2 )說明圖。 圖12A至1 2D爲從視點p觀看之發光點的軌跡例子(3 )說明圖。 圖13A及13B爲經由縫隙102輸出光束到複數個視點之 外觀(1 )的說明圖。 圖14A及14B爲經由縫隙102輸出光束到複數個視點之 外觀(2 )的說明圖。 圖15A及15 B爲經由縫隙102輸出光束到複數個視點之 外觀(3 )的說明圖。 圖1 6爲經由縫隙1 02輸出光束到複數個視點之外觀(4 )的說明圖。 圖17爲將拍攝資料轉換成發光資料之轉換例子的資料 格式圖。 圖18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控制系統之組態 例子的方塊圖。 圖19爲一維發光元件板#1等等的組態例子之方塊圖。 圖20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立體影像顯示例 子之操作流程圖。 圖21 A及21B爲分別根據第二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201214354 顯示裝置20的組態例子之說明圖及其操作例子圖。 圖22 A及22B爲分別根據第三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30的組態例子之說明圖及其操作例子圖。 圖23 A及23 B分別爲根據第四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40的組態例子之說明圖及其操作例子圖。 圖24A及24B分別爲根據第五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50的組態例子之說明圖及其操作例子圖。 圖25A及25B分別爲根據第六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 顯示裝置60的組態例子之說明圖及其操作例子圖。 圖26A及26B爲縫隙的最佳寬度之說明圖。 圖27A及27B爲從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10的顯示表 面上之選用視點P觀看的像素配置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8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彎曲表面形狀和發光 點(發光元件)的位置之計算例子的說明圖。 圖29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彎曲表面形狀和發光 點(發光元件)的位置之特有例子的說明圖。 圖30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元件之發光時序 的說明圖。 圖31爲二維發光元件陣列101的發光元件之發光時序 的比較例子之說明圖。 圖32爲在圖29之組態中允許複數個發光元件在時間 t = 〇同時發光時之經由縫隙所發出的光束之狀態的說明圖 〇 圖33 A及33B爲在作爲各實施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 -93- 201214354 置10等等中的立體影像之觀看例子的說明圖。 圖34爲根據第十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 的組態例子之放大立體圖。 圖3 5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的物體偵測電路之 組態例子的方塊圖。 圖36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的物體偵測之槪念 的說明圖。 圖37A及37B爲對應於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之物 體偵測的立體影像之顯示狀態的變化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38爲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70之各旋轉角度的參 考強度之測量結果的例子之波形圖。 圖3 9爲根據第十一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80的組態例子圖。 1 圖40A爲水平視差的說明圖,及圖40B爲垂直視差的說 明圖。 圖41A至41C爲在視點被固定下改變立體影像之升高或 下降的角度時之影像顯示的例子之說明圖。 圖42A至42C爲根據第~j 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80的影像顯示之例子的說明圖❶ 圖43 A至43 E爲根據第十二實施例之多方向立體影像顯 示裝置的影像顯示之例子的說明圖。
S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X1 :視覺點位置 -94- 201214354 Χ2 :視覺點位置 Χ3 :視覺點位置 Ζ1 :視覺點位置 Ζ 2 :視覺點位置 Ζ3 '·視覺點位置 U1’ :發光單元 U1 :發光單元 U2’ :發光單元 U2 :發光單元 U3’ :發光單元 U3 :發光單元 U4 :發光單元 U5 :發光單元 U6 :發光單元 # 1 : 一維發光元件板 #k :一維發光元件板 #n:—維發光元件板 IC35:半導體積體電路裝置 2〇j :發光元件 DRj :驅動器
Din :串聯影像資料 D#j :並聯影像資料 D#1 :影像資料 D#2 :影像資料 -95- 201214354 D#3 :影像資料 D#4 :影像資料 D#5 :影像資料 D#6 :影像資料 D#7 :影像資料 D#8 :影像資料 D#9 :影像資料 D#10 :影像資料 D#1 1 :影像資料 D#12 :影像資料 D R 1 :驅動器 DR2 :驅動器 DR3 :驅動器 DR4 :驅動器 DR5 :驅動器 D R 6 :驅動器 D R 7 :驅動器 DR8 :驅動器 DR9 :驅動器 D R 1 0 :驅動器 DR1 1 :驅動器 DR12 :驅動器 1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1 1 :連接板 -96 -
S 201214354 12:串聯至並聯轉換區 1 5 =顯示控制器 2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3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3 1 :印刷電路板 32 :孔 33 :孔 34 :連接器 4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41 :外殼 42 :轉臺 5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5 1 :滑環 52 :電動機 53 :鎧甲 54 :鎧甲 5 5 :控制器 5 6 :介面板 5 7 :供電單元 58 :編碼器 5 9 :振動偵測區 60 :開關 6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70 :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97- 201214354 7 1 :偵測信號處理器 7 2 :輸出放大器 73 :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75 :手 76:立體顯示影像 8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8 1 :觀看者偵測感測器 8 1 A :紅外線發射區 8 1B :紅外線接收區 8 2 :臂構件 8 3 :定位梢 90:多方向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90 :圖像源發送器 9 1 :多方向相機 9 1 A :相機 9 1 B :相機 9 1 C :相機 92 :成像信號處理器 93 :觀看者 93A :觀看者 93B :觀看者 9 4 :立體顯示影像 94A:第一立體顯不影像 94B :第二立體顯示影像 -98-
S 201214354 1 0 1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 0 1 ’ :二維發光元件陣列 102 :縫隙 103 :旋轉軸 1 04 :旋轉區 105 :安裝基座 106 :入口埠 1 〇 7 :風扇區
108 :孔 108Α :孔 108Β :孑L 109 :透鏡構件 1 20 :顯示表面 201 :發光元件 202 :發光元件 203 發光元件 204 :發光元件 205 :發光元件 206 :發光元件 207 :發光元件 208 :發光元件 209 :發光元件 2 1 0 :發光元件 21 1 發光元件 -99 201214354 2 1 2 :發光元件 3 0 0 :視點 3 0 1 :視點 3 0 2 :視點 3 0 3 :視點 3 0 4 :視點 3 0 5 :視點 3 0 6 :視點 3 0 7 :視點 3 0 8 :視點 3 0 9 :視點 3 1 0 :視點 3 1 1 :視點 3 1 2 :視點 3 1 3 :視點 3 1 4 :視點 3 1 5 :視點 3 1 6 :視點 3 1 7 :視點 3 1 8 :視點 3 1 9 :視點 3 2 0 :視點 3 2 1 :視點 3 2 2 :視點 201214354 3 2 3 :視點 3 2 4 :視點 3 2 5 :視點 3 2 6 :視點 3 2 7 :視點 3 2 8 :視點 3 2 9 :視點 3 3 0 :視點 3 3 1 :視點 3 3 2 :視點 3 3 3 :視點 3 3 4 :視點 3 3 5 :視點 3 3 6 :視點 3 3 7 :視點 3 3 8 :視點 3 3 9 :視點 3 4 0 :視點 3 4 1 :視點 3 4 2 :視點 3 4 3 :視點 3 4 4 :視點 3 4 5 :視點 3 4 6 :視點 201214354 3 4 7 :視點 3 4 8 :視點 3 4 9 :視點 3 5 0 :視點 3 5 1 :視點 3 5 2 :視點 3 5 3 :視點 3 5 4 :視點 3 5 5 :視點 3 5 6 :視點 3 5 7 :視點 3 5 8 :視點 3 5 9 :視點
S -102-

Claims (1)

  1. 201214354 七、申請專利範固: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 圓柱形旋轉區,其具有旋轉軸在其內,及圍繞作爲旋 轉中心的該旋轉軸旋轉; 發光元件陣列,其安裝在該旋轉區中,及包括複數個 發光元件被排列以形成發光表面; 縫隙,其設置在該旋轉區的周邊表面,及使來自該發 光表面的光能夠由此通過到該旋轉區的外面; 顯示控制器,其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 ,以使影像能夠藉由經由該縫隙所發出的該光來形成,及 能夠顯示在該旋轉區四周;以及 視點偵測區,其偵測該旋轉區四周之一或多個觀看者 的每一個之視點位置, 其中,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 控制,以使所顯示的影像之內容依據由該視點偵測區所偵 測到之該觀看者的視點位置而不同。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視點偵測區偵測該一或多個觀看者的每一個 之至少一垂直視點位置,以及 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 以使所顯示的影像之內容依據該觀看者的視點位置之該偵 測高度而不同。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 -103- 201214354 控制,以使所校正的影像顯示,該校正的影像係經由依據 該偵測的垂直視點位置來校正影像的失真所形成。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視點偵測區偵測該旋轉區四周之該複數個觀 看者的每一個之水平視點位置,以及 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 以使各具有不同內容之各種影像依據該複數個觀看者之間 的該水平視點位置之差異而分別顯示給該複數個觀看者。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當該複數個觀看者的觀看區彼此重疊時,該顯示控制 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以使各具有不同 內容之複數個影像以對應於該重疊觀看區的劃分比例來空 間劃分式顯示。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視點偵測區偵測該複數個觀看者的每一個之 水平視點位置和垂直視點位置二者,以及 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 以使各具有不同內容之該複數個影像分別空間劃分式顯示 在對應於該複數個觀看者的該等垂直視點位置之垂直位置 中〇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視點偵測區偵測無觀看者區,和該複數個觀 看者的該等視點位置一樣,以及 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 -104- 201214354 以使影像不顯示在該無觀看者區。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視 點偵測區具有影像拍攝裝置,其裝附於該旋轉區以與該旋 轉區一起旋轉。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視 點偵測區具有影像拍攝裝置,其以禁止旋轉方式,與該旋 轉區分開地設置在固定位置中。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縫 隙被設置,以在平行於該旋轉軸的方向上延伸。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發光元件陣列具有彎曲表面部,其有著組構 該發光表面之凹表面。 12. —種顯示裝置,包含: 可旋轉、圓柱形旋轉區; 複數個發光元件,安裝在該旋轉區中; 顯示控制器,其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 :以及 視點偵測區,其偵測一或多個觀看者的每一個之視點 位置, 其中,依據該視點偵測區的偵測結果,該顯示控制器 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 控制’以使所校正的影像顯示,該校正的影像係經由依據 -105- 201214354 該偵測的垂直視點位置來校正影像的失真所形成。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 控制,以使各具有不同內容之各種影像依據該複數個觀看 者之間的該水平視點位置之差異而分別顯示給該複數個觀 看者。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顯示控制器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 控制,以使影像不顯示在無觀看者區。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視點偵測區具有影像拍攝裝置,其裝附於該 旋轉區以與該旋轉區一起旋轉。 17· —種藉由使用顯示裝置顯示影像之方法,包含: 設置圓柱形旋轉區,其具有旋轉軸在其內,及圍繞作 爲旋轉中心的該旋轉軸旋轉; 設置發光元件陣列,其安裝在該旋轉區中,及包括複 數個發光元件被排列以形成之發光表面; 設置縫隙,其設置在該旋轉區的周邊表面,及使來自 該發光表面的光能夠由此通過到該旋轉區的外面; 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發射控制,以使影像藉由 經由該縫隙所發出的該光來形成,及顯示在該旋轉區四周 :以及 偵測該旋轉區四周之一或多個觀看者的每一個之視點 位置, S -106- 201214354 其中,在該複數個發光元件上執行該發射控制,以使 所顯示的影像之內容依據由該視點偵測區所偵測到之該觀 看者的視點位置而不同。 c;S -107-
TW100118480A 2010-06-11 2011-05-26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TW20121435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4179A JP2011259373A (ja) 2010-06-11 2010-06-11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4354A true TW201214354A (en) 2012-04-01

Family

ID=4509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8480A TW201214354A (en) 2010-06-11 2011-05-26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304614A1 (zh)
JP (1) JP2011259373A (zh)
CN (1) CN102279513A (zh)
TW (1) TW2012143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371B (zh) * 2015-06-03 2018-01-21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測器及影像擷取程序
TWI759802B (zh) * 2020-07-22 2022-04-01 龔韋旭 立體投影模組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2216A1 (en) * 2010-12-22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ylindrical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30250040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Broadcom Corporation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Stereoscopic Panoramic Images
BE1019941A3 (nl) * 2012-06-05 2013-02-05 Tait Technologies Bvba Inrichting voor de weergave van driedimensionale beelden, systeem voor de creatie van driedimensionale beelden, en werkwijze voor de creatie van driedimensionale beelden.
WO2014126219A1 (ja) 2013-02-14 2014-08-21 株式会社 東芝 X線診断装置
CN104994790B (zh) 2013-02-14 2017-12-19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X射线诊断装置
TWI625551B (zh) 2013-03-15 2018-06-01 傲思丹度科技公司 具有改良之視角深度及解析度之三維光場顯示器及方法
JP2014206638A (ja) * 2013-04-12 2014-10-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立体表示装置
KR102097705B1 (ko) 2013-09-10 2020-04-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030830B1 (ko) * 2014-07-18 2019-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곡면형 다시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808129B1 (ko) * 2014-10-14 2017-12-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디지털 홀로그래픽 테이블탑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방법
DE102015012662A1 (de) * 2015-10-01 2017-04-06 Martin Mang Bildanzeigevorrichtung
KR101909137B1 (ko) * 2015-12-16 2018-10-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홀로그램 정보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TWI584632B (zh) * 2016-04-15 2017-05-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顯示裝置與立體顯示方法
WO2018105785A1 (ko) * 2016-12-08 2018-06-14 전자부품연구원 광의 출력방향에 따라 시차 영상을 출력하는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381760B1 (ja) * 2017-10-02 2018-08-29 有限会社 アドリブ 全周画像表示装置
CN109254413B (zh) * 2018-11-20 2023-09-1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渐变光栅的双视3d显示装置
WO2020113568A1 (zh) * 2018-12-07 2020-06-1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1965839B (zh) 2020-09-04 2022-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113012574B (zh) * 2021-02-19 2023-05-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屏幕曲率调整方法、装置、曲面显示器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9609A (en) * 1991-08-30 1999-01-12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Real-time wideband cylindrical holographic surveillance system
IN187926B (zh) * 1992-09-10 2002-07-27 United Syndicate Insurance Ltd
JPH08322004A (ja) * 1995-05-24 1996-12-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立体視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973867B2 (ja) * 1995-05-26 1999-11-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視点追従型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視点追従方法
JPH10232626A (ja) * 1997-02-20 1998-09-02 Canon Inc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WO1999050702A1 (fr) * 1998-03-27 1999-10-07 Hideyoshi Horimai Afficheur d'images tridimensionnelles
US6697034B2 (en) * 1999-12-30 2004-02-24 Craig Stuart Tashman Volumetric, stage-typ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capable of producing color images and performing omni-viewpoint simulated hidden line removal
US6833822B2 (en) * 2000-12-21 2004-12-21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visible image with an infrared transmissive window
US6816137B2 (en) * 2001-02-15 2004-11-09 Newscanner, Plc Visual message display device
US6943762B2 (en) * 2001-02-15 2005-09-13 Newscanner, Plc Visual message display device
JP3879510B2 (ja) * 2001-10-11 2007-0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WO2004070430A2 (en) * 2002-03-01 2004-08-19 Orasee Corp. Multiple angle display produced from remote optical sensing devices
US7059733B2 (en) * 2003-03-18 2006-06-13 Hitachi, Ltd. Display apparatus
JP2005274692A (ja) * 2004-03-23 2005-10-06 Seiko Epson Corp 広告装置
US20050275915A1 (en) * 2004-06-01 2005-12-15 Vesely Michael A Multi-plane horizontal perspective display
US8411108B2 (en) * 2004-07-21 2013-04-02 Lightning Wheels, Llc Rotational display system
US20060126925A1 (en) * 2004-11-30 2006-06-15 Vesely Michael A Horizontal perspective representation
JP4033859B2 (ja) * 2004-12-28 2008-01-16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US20060250390A1 (en) * 2005-04-04 2006-11-09 Vesely Michael A Horizontal perspective display
US20060221071A1 (en) * 2005-04-04 2006-10-05 Vesely Michael A Horizontal perspective display
KR101235273B1 (ko) * 2005-07-07 2013-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투명한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이용한 체적형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JP4873927B2 (ja) * 2005-11-01 2012-0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系
US20070115281A1 (en) * 2005-11-23 2007-05-24 Litzau Raymond J Three-dimensional genealogical display system
JP4855076B2 (ja) * 2006-01-04 2012-0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系
JP4847133B2 (ja) * 2006-01-12 2011-12-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系
JP4761539B2 (ja) * 2006-04-03 2011-08-3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視覚表示装置
JP4267668B2 (ja) * 2007-03-08 2009-05-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立体像表示装置
JP4166260B1 (ja) * 2007-05-19 2008-10-15 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プロ 立体映像の投影方法及び立体映像の投影装置
JP5127530B2 (ja) * 2008-03-26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2371B (zh) * 2015-06-03 2018-01-21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測器及影像擷取程序
TWI759802B (zh) * 2020-07-22 2022-04-01 龔韋旭 立體投影模組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59373A (ja) 2011-12-22
CN102279513A (zh) 2011-12-14
US20110304614A1 (en) 201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14354A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TWI428631B (zh)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JP5552804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US8933998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CA2599833C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7632403B (zh) 三维立体成像显示仪
JP2015127799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枠
JP5050120B1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WO2013146191A1 (ja) 表示装置
KR100614202B1 (ko) 전광판 회전을 이용한 3차원 입체 영상 출력장치
JP2012019074A (ja) 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200166752A1 (en) Display for use in display apparatus
WO2013146240A1 (ja) 表示装置
JP201217536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表示システム
Uchida et al. 360-degree three-dimensional table-screen display using small array of high-speed projectors
JP2012173968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表示システム
JP2013015685A (ja) 立体像表示装置
JP2013015690A (ja) 表示装置
JP2013020068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KR20230106592A (ko) 디스플레이 및 센서 은닉 구조물을 갖는 시스템
JP2013007873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KR101156574B1 (ko) 2차원 및 3차원 겸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Hirota et al. Automultiscopic display by revolving flat-panel displays
HU22511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to present shapes and/or characters in space
JP2001209340A (ja) 全方向表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