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07924A - Trimming thinning - Google Patents

Trimming thinn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07924A
TW201207924A TW100115250A TW100115250A TW201207924A TW 201207924 A TW201207924 A TW 201207924A TW 100115250 A TW100115250 A TW 100115250A TW 100115250 A TW100115250 A TW 100115250A TW 201207924 A TW201207924 A TW 2012079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grinding
grinding wheel
layer
bo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5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lexandre Vaufredaz
Marcel Broekaart
Arnaud Castex
Original Assignee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filed Critical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Publication of TW201207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792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4Mechanical treatment, e.g. grinding, polishing,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Description

20120792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藉由將至少一層層轉移至一支撐結構上所 製得多層半導體結構或基板(亦稱為「多層半導體晶圓」〕 之製造領域。 【先前技術】 多層結構之製造大體上包括:使一第一晶圓(例如一石夕 晶圓或— S0I(絕緣體上覆矽)型晶圓)直接晶圓結合或熔化 結合至(例如)由矽或藍寶石所形成之一第二晶圓或支撐結 構上,結合強化退火,然後薄化該第一晶圓而於該第二晶 圓上形成一轉移層。 更特疋s之,本發明提供因對結合強化退火溫度之限制 而具有-相對弱結合界面之多層結構。在直接晶圓結合之 後’結構通常係經退火來強化該等兩個晶圓之間之該結合 (即增加其等之間之該結合之表面能)。 ❹ 結合強化退火溫度越高,所得結合或黏著能越高。 然而,存有幾種結合退火溫度必需限制至相對低值之多 第—種係有關於稱為「異質」多層結構之多層結構之製 為用於組裝在一起之該等兩個晶圓具有不同的熱膨 =,例如於環境溫度(20t)下相差至少1〇%或鳩。 所:5之’該等異質結構為以縮寫詞 石 電T石上覆卿2〇3)之其等者,·其等係特別適 子或先電子。於溫度上升(例如)高達職及以上 J55879.doc 201207924 期間’該等兩個晶圓中之一者相對另一者之行為變化產生 應力及/或異質結構變形,其可導致所存在之該等晶圓或 層分層或分離及/或可導致所存在之該等基板或層中之— 或多者塑性變形及/或破壞及/或破裂。為此,在利用該等 結構下’限制該結合強化退火之該溫度。 第二種係關於該第一晶圓進一步包括一組件或複數個微 型組件中之全部或一部分之多層結構,此情況係在利用三 維組件整合技術(3D-整合)下亦及在例如(諸如)背光成像裝 置之製造中轉移電路時產生,其中該三維組件整合技術需 將微型組件之一或多層層轉移至一最終支撐結構上。在該 等情況下,必需限制該結合強化退火之該溫度以使該等微 型組件不受損。 特別用以形成該轉移層及該支撐結構之該等晶圓之該等 门面般具有有利於其操縱及防止該等側面破裂(若其等 側面突出則可能發生)之切角或邊修圓物,該等破裂為顆 粒巧染該等晶圓表面之來源。該等去角可具有一圓形及/ 或斜面外形。 …、而,該等切角之存在妨礙其周邊處之該等晶圓間的良 好接觸’如上所述,在該結合界面因限制該強化退火之該 溫度而微弱時,此結合之該缺點均較明顯…b,有-其 上無該第一晶圓或轉移層之結合存在或僅僅輕微之周邊區 存在。必須移除該第-晶圓或轉移層之該周邊區,因為其 有可此以無控制方式破裂及由不想要之片段或顆粒污染 155879.doc 201207924 為此,一 一騎该晶圓結合至綠士祕/l ^ 0Ϊ H # ”Λ支撐結構並在已將其薄化 之後,則可修整該轉移層以移 咏及等切角於上延伸之該周 邊區。修整通常係藉由機械加卫,特定言之,#由自該轉 移:之該曝露面開始研磨且正好研磨至該第二支撐晶圓時 完成。 然而’強力機械修整於該轉蒋 ,..^ ^ . n 移層及該支撐結構之間之該 結合界面處及在該轉移層本身 牙甲均引起剝離的問題。更確 Ο
G 切地說,於該結合界面之虑 之處_問題對應適作為大型剝 離之該轉移層於接近該層周邊 a 咕^ ^ 瓊之特疋區上之分層。因為該 等切角之存在,於鄰近該層周邊 n透之處,結合能較低。因 此’於此區域之該修整可導致 u , 守具結合界面處該層與該支撐 基板部分分離。 因此,呈現之問題為找到一種 , 但j修整一多層結構中之該 第-晶圓或轉移層且不具有上述缺點之方法。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標係藉由提出一里 捉®異質結構之製法來克服上述 缺點’該方法包括使一第一晶 日日圓結合一第二晶圓及至少藉 由使用一磨輪令其工作面接觸兮笛 安咽落第一晶圓之該曝露面進行 磨削而實現薄化該第一晶圓之步驟,於此方法中,該磨輪 Μ工作面包括具有平均尺寸為44微米或更小或325目或 更多之研磨顆粒’然而,於磨削牛跑4 、僧則步驟期間,在該磨輪之該 工作面離該結合界面之距離兔5 ,丨、。^ 巨離為至少25〇 μιη時,使該磨輪之 下降速率係減小至至少1 _S«米/秒_下_ 進行該磨料驟直到該磨輪之該卫作面離該結合界面之距 155879.doc 201207924 離為3 5 μηι或更小為止。 藉由於以上界定之操作條件下進行薄化磨削,可在不進 行習知修整操作(即:使用下降進入該整個第一晶圓(即下 降至該結合界面)之一修整工具)下完全修整該第一晶圓。 因此,磨削薄化及該第一晶圓之修整係合併成單一步驟, 從而避免上述剝離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在薄化該第一晶圓期間,該第 二晶圓之該背面係保持於經驅動旋轉之一支撐結構上,用 於磨削之該磨輪及該支撐結構具有相同的旋轉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一特定實施例,該方法包括在結合步驟之 刖,至少一於該第一晶圓之一個面上製造組件之一層之步 驟,該第-晶圓之該面包括結合至該第二晶圓之組件之該 層。亦Τ進行於與包括組件之該第一層之該面相對之該第 一晶圓之該面上製造微型組件之第二層之步驟。 一採用本發明之方法意指可藉由堆疊兩或更多個晶圓裳造 三維結構’使介於料晶圓之間之該結合界面處及該等組 件之該等層處兩者分層的風險降至最低。組件之該等層中 之一者特別可包括影像感測器。 【實施方式】 從以非限制性實例方式提供且在參照附圖下所完成之) ^明特定實施例之町描料㈣瞭本發明之其他特徵2 優點。 組裝在一起之至少兩個 J/m2[焦耳/平方米]或更 本發明一般係應用於包括經結合 晶圓及結合表面能限制在(例如}1 155879.doc 201207924 小之值之-多層結構之修整,該等兩個晶圓中之至少一者 包括其周邊處之切角或邊修圓物。該等多層結構較別對應 於由具有不同熱膨脹係數之至少兩個晶圓製成或包括微型 、組件及必需限制該結合強化退火以使其穩定及使其能量增 加之該溫度的結構。本發明亦可應用於多層結構,其中假 -若結合表面能仍(特別)限制在小於! J/m2之值,則該等晶 圓係經諸如陽極或金屬結合或採用黏著劑中之任何一種結 ◎ 合法組裝在一起。 該等晶圓係呈具有大體上圓形輪廓之晶圓形式且可具有 不同直徑,特別係100 mm[毫米]、15〇 mm、2〇〇 mm或3〇〇 mm之直徑。 可早已於該等晶圓中之—者中形成一些組件,然後使該 曰^圓結合至構成一支撐機構之另一晶圓。文中所用術語 組件」意指藉由與該晶圓之材料不同之材料所製得且對 通常用以強化該結合界面之對高溫敏感之任何類型之元 〇 件。該等組件特別係對應於形成一電子組件或複製個電子 微型組件(諸如電路或接觸件又或活性層)中之全部或一部 分的元件。 本發明更具體言之(但不僅)係應用於藉由藍寶石形成之 第一晶圓或基板及一包含矽之第二晶圓或基板之組裝件 所形成之該SOS(藍寶石上覆矽)型之異質結構(諸如一 s〇l 構)。包括一層藍寶石基板上覆矽層之異質結構具有特 疋優點。SOS結構可用以製造具有低能量消耗之高頻率裝 155879.doc -9- 201207924 :發明提出藉由在特定條件下磨削該第一晶圓以在該第 圓折斷時使得一環形部留存之熱機械效應而實現薄 化藉此同時薄化(磨削)該第一晶圓並將其修整。利用此 種方式’ 第—晶圓係經修整而不必—直攻擊該第一晶圓 至该、纟σ合界面,此通常係必需的。此方式因此避免剝離問 題及上述之無結合情況。 更確切地說,在本發明中,薄化該第一晶圓期間之磨削 係藉由一磨輪或磨床實現’其中該磨輪或磨床的工作面或 活性部包括具有平均尺寸為44微米或更小或325目或更多 之研磨顆粒,於磨削步驟期間,在該磨輪之該工作面離該 結合界面之距離為至少250 μηι時,該磨輪之下降速率減小 至1 μπι/s或更小。此外,在i μΓη/3下之磨削步驟之後,該 第一晶圓之留存厚度為35 μηι或更小。 習知藉由具有約200目之尺寸之研磨顆粒之一磨輪及一 旨在快速移除大量物質(例如6〇〇微米)之約2 )[1][11/3或更大之 下降速率實現磨削。此步驟一般係接著藉由一較精細磨輪 磨削而使移除更易受控制並用以獲得一較窄加工硬化區。 在本發明中’用於磨削之該磨輪所具有之平均研磨粒度及 以距離該結合界面250 μπι以下的下降速率皆小於通常所採 用者。 調整該等參數及該等兩層之間之該結合界面於其等層周 邊處之弱度意指可最大化磨削對該第一晶圓之熱及機^效 應’特別係磨削操作結束時’此意指可機械弱化存於該磨 輪之下之該第一晶圓之該圓形或環形部,從而於其中產生 155879.doc 201207924 裂紋且導致其折斷》較佳地,選定具有小於2000目尺寸之 研磨顆粒之一磨輪以限制該層上所施加可能導致其折斷之 力。 參照圖1A至1F及2,以下描述修整方法之一實施例。 圖1A至1F及2描述一種由一第一晶圓或起始基板11〇 (頂 部)及一第二晶圓或基板支撐結構12〇(基座)製造一 SOS型 異質結構之方法。該第一晶圓110包括於其周邊處之一上 〇 切角117a及一下切角117b。類似地,該第二晶圓120包括 於其周邊處之一上切角l27a及一下切角127b。該第一晶圓 11〇之厚度係介於約600 μιη至900 μηι之範圍内。 於圖1Α中可見’該第一晶圓110係由包括一支撐結構U3 上覆之矽層111之一 SOI(絕緣體上覆矽層)型結構組成,該 結構亦由矽、位於該層丨丨丨及該支撐結構U3之間例如由 Si〇2形成之一埋藏氧化層112所形成。該第一晶圓u〇之外 表面亦已經具有厚度為1〇 nm[奈米]至nm範圍且(例如) 〇 藉由氧化該晶圓表面所形成之一熱氧化層114覆蓋以於隨 後之化學蝕刻步驟期間保護該晶圓。該第一晶圓1 1〇亦可 由可視需要包括組件之一單塊矽晶圓組成。 該第二晶圓120係由藍寶石形成之一晶圓所組成(圖 1A) 〇 使該第一晶圓110之該面Ula(此處係經該氧化層114覆 蓋)與該第二晶圓120之該表面120a緊密接觸,並對該等兩 個晶圓中之一者施加壓力以起始結合波傳播於該等接觸表 面之間(步驟S1,圖1B)。 155879.doc -11 - 201207924 如本身所熟知,直接晶圓結合(亦稱為直接結合)之原理 係基於使兩個表面直接接觸(即不使用特定物質(黏著劑、 蠟、焊劑等))。此種操作要求用於結合之該等表面係足夠 光滑’無顆粒或污染存在,及彼此足夠接近而可開始接觸 (一般’在小於幾奈米之距離)。然後’該等兩個表面之間 的吸引力極高而引發分子結合(藉由該組由於欲結合之該 等兩個表面之原子或分子中之電子之間相互作用所產生之 吸引力(凡得瓦力)所引發之結合)。 因為尚未進行結合強化退火’所產生的結合並不穩定。 可使該等兩個晶圓之該組件經歷一退火,然因為該等兩個 晶圓間之熱膨脹係數差異而必需限制該溫度。在文中所述 之貝例中,就短於1 0小時之時間而言,該退火不能超過 C 此種退火係因為結合表面能不超過700 mJ/m2而無 法使該結合穩定。 藉由薄化該第一晶圓11〇以形成對應於該第一晶圓之一 部分之一轉移層來繼續進行該異質結構之製造。 最初藉由磨削該第一晶圓之該支撐結構丨丨3之一主要部 分進打薄化(步驟S2,圖1C至1E)。根據本發明,磨削係利 用一磨輪或磨床150實現,其中該磨輪或磨床之工作面或 活性磨削部丨52包括平均尺寸為44微米或更小或325目或更 夕之研磨顆粒。該等研磨顆粒可特別為金剛石顆粒。 於磨削期間,該等兩個晶圓之該組件係藉由一支撐結構 1 6〇(亦稱為「卡盤」)固定於該第二晶圓120之該背面 1 20b,其中該支撐結構丨6〇包括可(例如)藉由吸入或藉由靜 155879.doc -12- 201207924 電系統固定住該第二晶圓120之板162。於磨削期間,該支 撐結構160可為固定的,同時該磨輪15〇係經驅動而繞著其 轴線15 1旋轉或反之亦然。或者,如文中所述實例,該支 摟結構160亦可以繞著其轴線ι61旋轉之形式移動。 通常’在該支撐結構及該磨輪均於磨削期間經驅動而旋 轉時’該磨輪之旋轉方向係與該支撐結構之旋轉方向相 反。在本發明中’該磨輪較佳係以與該支撐結構相同的旋 轉方向驅動。 如圖3所例示’於磨削期間,在該磨輪ι5〇及該支撐結構 160經驅動而繞著其各自旋轉軸線ι5〇及ι6〇並沿各自旋轉 方向S*輪及结構旋轉時’該磨輪之該工作面並非完全接 觸該第一晶圓之該表面,特別係有利於磨削物質之排空。 爲了確保該第一晶圓11〇之該整個表面丨13a上進行均勻磨 削,於該晶圓之該表面上將該磨輪15〇不斷移入圖3中虛線 所示之不同位置。 本申請者已證實藉由以與圖3中所例示相同之旋轉方向 驅動該磨輪150及該支撐結構16〇,可更激烈地攻擊該第一 晶圓之該側面,其促使待修整之該第一晶圓之該環形部折 斷。藉由非限制性實例之方式’該磨輪15〇可以28〇〇 rpm[轉數/分鐘]之速率驅動,該支撐機構16〇係以593 rpm 之速率驅動沿相同方向旋轉。 根據本發明,隨與該磨輪15〇之該工作面152與該結合界 面(此處,為介於該熱氧化層114與該第二晶圓12〇之該結 合面120a間之接觸平面)之間所存在之距離或落差而控制 155879.doc •13· 201207924 該磨輪150於該第—晶圓j 1〇中之下降速率。對此,於磨 削期間,(例如)使用存於該磨床裝置上之一高度測量感測 器持續測量該層之留存厚度。 於離該結合界面大於65〇0111時,該磨輪之下降速率ν〇為 3 μπι/s。離小於650 μιη時,下降速率Vd減小至2 μιη/8。在 s亥磨輪150之該工作面152係於250 μιη之距離時,下降速率 VD進一步減小至1 μιη/8。此種磨輪下降速率之逐漸減小可 避免自起始速率至最終速率之下降速率變化過於突然而導 致該結合界面處之§亥等晶圓分層或折斷β在此種較緩慢之 下降速率(1 μιη/s)下,可最大化所產生之熱機械效應。在 文中所述之實例中,選定磨削深度以阻止離該結合界面之 距離h11()為約35 μιη之該磨輪15〇(或更確切地說,其工作面 152)下降,於該距離下,存於該磨輪15〇下之該環形部或 圓形部111 0係在熱機械效應下折斷(圖1D)。因此,該第一 晶圓110係經完全修整。 在此薄化階段下’即在以化學方式進行第二薄化步驟之 前,該第一晶圓110之該支撑結構113之該留存部113b具有 一加工硬化表面113a(圖1E)。 經(例如)使用TMAH(四甲基氫氧化敍)姓刻溶液或κ〇Η 化學#刻(亦稱為濕式蚀刻)該留存部113b(步驟S3,圖1F) 或藉由RIE(反應性離子蝕刻)型乾式蝕刻持續薄化該第— 晶圓110。 於蝕刻之後,獲得一 SOS型多層結構130,其包括由該 第二晶圓12〇所形成之一藍寶石支撐結構及對應於至少該 155879.doc 14· 201207924 第一晶圓110之該矽層111之一轉移層115(根據需求)保留該 氧化層112或(例如)藉由HF去氧化移除之)。 參照圖4A至4H及5,以下描述一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 藉由轉移一第一晶圓或起始基板200中所形成之一層微型 組件於一第二晶圓或支撐基板300(基座)上以製造一三維結 構之方法。 該三維結構之製造係始於該第一晶圓2〇〇之該表面上形 成第一系列之微型組件204,其中該周邊側具有一上切角 Ό 206a及一下切角206b(圖4A,步驟S11)。在文中所述之實 例中,該第一晶圓200為一 SOI型多層結構,即其包括一位 於一基板203上之矽層201 (亦由矽所形成),存於該層201與 §亥基板203間之氧化物202埋藏層(例如,一 Si〇2層)。該第 一晶圓200具有介於約600 μιη至900 μιη之範圍内之厚度。 該等微型組件204係藉由使用可界定適於形成對應於該 等欲製得微型組件之基元之區域的遮罩進行微影蝕刻所形 Q 成。 如圖4Α中可見,該第一晶圓200之該外表面則係經厚度 為(例如)0.1 μιη至3 μιη之一熱氧化層205覆蓋且(例如)藉由 氧化該晶圓表面所形成以於隨後之化學蚀刻步驟(步驟 S12)期間保護之。該第一晶圓200亦可由一單塊石夕晶圓組 成。 該第二晶圓或支撐基板300為周邊侧具有一上切角3〇6a 及一下切角306b之一石夕晶圓。該晶圓300之該外表面係經 厚度為(例如)0.1 μιη至3 μιη之熱氧化層305覆蓋(圖4B,步 155879.doc -15· 201207924 驟S13)。 然後’經由該等熱氧化層205及305使包括該等微型組件 204之該第—晶圓2〇〇之該面緊密接觸該第二晶圓3〇〇之一 面’並對該等兩個晶圓中之一者施加壓力以使結合波開始 於該等接觸表面之間傳播(步驟S14,圖4C)。 該等兩晶圓間之該結合係於低溫下產生以免損壞該等組 件及/或該第一晶圓。更確切地說,於環境溫度下使該等 晶圓接觸之後,可(然而)於小於450。(:之溫度下進行一結合 強化退火’超過該温度,特定金屬(諸如鋁或銅)開始流 動。此種退火因為該結合界面處之結合表面能無超過工 J/m2而無法穩定該結合。 根據本發明,在結合該第一晶圓2〇〇之後,接著薄化 之。 最初藉由磨削該第一晶圓之該支撐結構203之一主要部 分進行薄化(步驟S15,圖4D至4F)。根據本發明,磨削係 利用工作面或活性磨削部252包括平均尺寸為44微米或更 小或325目或更多之研磨顆粒之一磨輪或磨床25〇實現。該 等研磨顆粒特別可為金剛石顆粒。 於磨削期間,該等兩個晶圓之該組件係藉由一支撐結構 260(亦稱為「卡盤」)固定於該第二晶圓3〇〇之該背面 3 00b ’其中該支撐結構包括一可(例如)藉由吸入或藉由靜 電系統固定住該第二晶圓300之板262。在文中所述之實例 中,該支撐結構260亦係以繞著一轴線261旋轉之方式沿與 以上參照圖3所述之該磨輪之旋轉方向相同的旋轉方向移 155879.doc -16- 201207924 動。然而,在實施變化例中,該支撐結構260可經固定, 同時該磨輪250係經驅動以繞著其軸線25 1旋轉或反之亦 缺。 根據本發明,隨該磨輪250之該工作面252與該結合界面 (此處,為介於該等熱氧化層205及305間之該接觸平面)之 間所存在之距離或落差控制該磨輪250於該第一晶圓200中 之下降速率V 〇,例如,如下:
•在離該結合界面大於650 μιη時,該磨輪之下降速率VD 〇 為 3 μιη/s ;及 •在離該結合界面小於6 5 0 μιη時,下降速率VD減小至2 μιη/s ; •在離該結合界面小於250 μιη時,下降速率VD進一步減 小至 1 μιη/s 〇 在文中所述之實例中’選定磨削之深度以阻止離該結合 界面之距離hoo為約35 μπι時該磨輪250(或更確切地說,其 〇 工作面252)下降,自該距離以下,存於該磨輪250下之該 環形部或圓形部210係在熱機械效應下折斷(圖4Ε)。因 此,該第一晶圓200獲得完全修整。 在此薄化階段下’即在以化學方式進行第二薄化步驟之 前,該第一晶圓200之該支撐結構203之該留存部2〇扑具有 一加工硬化表面203a(圖4F)。 (例如)藉由TMAH(四曱基氫氧化銨)鈦刻溶液之方式或 使用KOH化學蝕刻該留存部2〇3b(步驟S16,圖3⑺又或藉 由RIE型乾式蝕刻持續薄化該第一晶圓2〇〇。 155879.doc 201207924 在已移除該氧化層202之後,於該層201之該曝露面處形 成微型組件214之第二層(圖4H,步驟S17)。在文中所述之 實例中,該等微型組件214係以與該等埋藏微型組件2〇4對 準之方式形成。對此’使用與用以形成該等微型組件2〇4 者類似之微影蝕刻遮罩。 因此’獲得藉由該第二晶圓3 〇〇及一轉移層215所形成之 一複合結構500,其中對應於該第一晶圓2〇〇之該留存部之 該轉移層215包括該等微型組件2〇4及214。 在一變化例中,藉由一層堆疊,即藉由使一或多個額外 晶圓或基板結合於該層201上形成該三維結構,各額外晶 圓係對準直接鄰近之一或多層。針對各晶圓進行於上述本 發明之兩薄化步驟間所進行之部分修整以 此外,在每次轉移-額外晶圓之前,可於該曝露Π:積 一氧化層(例如一 TEOS氧化物層)以有利於組裝及保 經修整區(此區係露出該下側晶圓之材料)免遭隨後^化學 攻擊。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微型組件之該等層令之一者可特別 包括影像感測器。 /艮據另—實施例,組件係早已在將其與構成該轉移層之 该第一晶圓組裝之前形成於該第二支撐晶圓中。 【圖式簡單說明】 % ° 多層結構之製法 圖1A至1F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 之圖解視圖; 圖 2為圖1A至1F中所例示之該方法期間所 完成之步驟之 I55879.doc -18- 201207924 流程圖; 圖3為顯示根據本發明方法之一實施例一磨輪運動的俯 視圖; 圖4A至4H為顯示實施本發明之修整法之三維結構之製 造的圖解視圖;及 圖5為圖4A至4H中所例示之該三維結構之該製造期間所 完成步驟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〇 110 第一晶圓(或起始基板) 111 矽層
Ilia 第一晶圓110之面 112 埋藏氧化層 113 支撐結構 113a 第一晶圓110之曝露面 113b 支撐結構113之留存部 Q 114 (熱)氧化層 115 轉移層 117a 上切角 117b 下切角 第二晶圓(或基板支撐結構) 120a 第二晶圓120之表面 120b 第二晶圓120之背面 127a 上切角 127b 下切角 155879.doc -19- 201207924 130 SOS型多層結構 150 磨輪(或磨床) 151 軸線 152 磨輪(或磨床)150之工作面(或活性磨削部) 160 支撐結構 161 軸線 162 板 200 第一晶圓(或起始基板) 201 矽層 202 氧化層埋藏層 203 支撐結構(基板) 203a 加工硬化表面 203b 支撐結構203之留存部 204 (微型)組件 205 熱氧化層 206a 上切角 206b 下切角 210 環形部或圓形部 214 微型組件 215 轉移層 250 磨輪或磨床 251 軸線 252 磨輪或磨床250之工作面或活性磨削部 260 支撐結構 155879.doc -20- 201207924
261 軸線 262 板 300 第二晶圓或支撐基板 300b 第二晶圓300之背面 305 熱氧化層 306a 上切角 306b 下切角 500 複合結構 1110 環形部或圓形部 hi i〇 離結合界面之距離 H200 離結合界面之距離 SI 步驟 S2 步驟 S3 步驟 Sll 步驟 S12 步驟 S13 步驟 S14 步驟 S15 步驟 S16 步驟 S17 步驟 Vd 下降速率 155879.doc -21-

Claims (1)

  1. 20120792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一異質結構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使一第一晶圓 (110)結合一第二晶圓(120)及至少藉由使用一磨輪(150) 進行磨削實現薄化該第一晶圓(110)之步驟,其中該磨輪 (15〇)的工作面(152)接觸該第一晶圓(11〇)之該曝露面 (113a),該方法之特徵在於: 其中該磨輪(150)之該工作面(152)包括平均尺寸為44 微米或更小或325目或更多之研磨顆粒;及 其中於磨削步驟期間,當該磨輪之該工作面(152)離介 於該等第一及第二晶圓之間之該結合界面的距離為至少 250 μιη時’使該磨輪(i50)之下降速率減小至至少1 μιη/s ’於1 μϊη/s下持續進行該磨削步驟直到該磨輪(15〇) 之該工作面(152)離該結合界面之距離為35 ^爪或更小為 止。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薄化該第一晶圓(11〇) 期間’該第二晶圓(120)之該背面(丨2〇b)係固定於經驅動 而旋轉之一支撐結構(i 60)上,及其中用於磨削之該滚輪 (150)及該支撐機構具有相同的旋轉方向。 3·如請求項丨或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薄化之前該第一晶圓 (110)之厚度為至少60〇 μιη 〇 4. 如請求項丨或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晶圓(11〇)為一 矽晶圓或一 SOI型結構。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薄化進一步包括於該磨 削步驟之後進行之化學蝕刻步驟。 155879.doc 201207924 6·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結合步驟之前,於第 一晶圓(110)之該曝露面上形成一氧化層(Η4)。 7·如請求項丨或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晶圓(11〇)包括 組件。 8·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第二晶圓(12〇)為由 藍寶石形成之一晶圓。 9·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第二晶圓(12〇)為由 石夕形成之一晶圓。 10.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結合步驟之前,於該 第二晶圓(120)之該曝露面上形成一氧化物層。 η.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於該結合步驟之前包 括於該第一晶圓(200)之一個面上製造組件(204)之一層 之至少—步驟,該第一晶圓(200)之該面包括結合至該第 —晶圓(300)之組件(2〇4)之該層。 12·如凊求項1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其進一步包括於與包括 該組件(2〇4)之第一層之該面相對之該第一晶圓(2〇〇)之 該面上製造微型組件(214)之一第二層之步驟。 13·如凊求項1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至少組件(204)之該第一 層包括影像感測器。 155879.doc
TW100115250A 2010-04-30 2011-04-29 Trimming thinning TW20120792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53356A FR2959596B1 (fr) 2010-04-30 2010-04-30 Amincissement detoura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7924A true TW201207924A (en) 2012-02-16

Family

ID=43416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5250A TW201207924A (en) 2010-04-30 2011-04-29 Trimming thinning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FR (1) FR2959596B1 (zh)
TW (1) TW201207924A (zh)
WO (1) WO201113489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6093B (zh) * 2021-11-01 2024-06-21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包括用於熱耗散之單塊矽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總成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0267B (zh) * 2019-03-26 2021-03-30 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CN116072533B (zh) * 2023-03-28 2023-06-13 成都功成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及其晶圆减薄制程加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2896B2 (ja) * 1997-01-17 2002-12-03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貼り合わせ基板の作製方法
JP4056854B2 (ja) * 2002-11-05 2008-03-05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6093B (zh) * 2021-11-01 2024-06-21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包括用於熱耗散之單塊矽結構之半導體裝置總成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59596A1 (fr) 2011-11-04
FR2959596B1 (fr) 2012-07-06
WO2011134896A3 (en) 2012-03-15
WO2011134896A2 (en)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2834B (zh) 利用熱機械效應製作經調節之多層構造之方法
JP5319764B2 (ja) 漸進トリミング法
KR101185426B1 (ko) 복합 트리밍 방법
JP4839818B2 (ja) 貼り合わせ基板の製造方法
US8298916B2 (e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a multilayer structure with post-grinding trimming
TWI609435B (zh) Composite substrat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824140B (zh) 元件晶片之製造方法
WO2001073831A1 (fr) Procede d'obtention de tranches de silicium ou de soi et tranches ainsi obtenues
JP2011155261A (ja) 構造体をアニールするためのアニール方法
JP5912117B2 (ja) ポリマー基板上に、膜、例えば単結晶膜を形成する方法
WO2011092795A1 (ja) 貼り合わせ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10263084A (ja) Soi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TW201207924A (en) Trimming thinning
JP4440810B2 (ja) 貼り合わせウエーハの製造方法
JP2008071907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チップ
JP2002043552A (ja) 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