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00052A - Configuration of a belt attachment part - Google Patents

Configuration of a belt attachment par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00052A
TW201200052A TW099143060A TW99143060A TW201200052A TW 201200052 A TW201200052 A TW 201200052A TW 099143060 A TW099143060 A TW 099143060A TW 99143060 A TW99143060 A TW 99143060A TW 201200052 A TW201200052 A TW 2012000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ar
belt
shape
rail
cro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3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1849B (zh
Inventor
Yuu Hashimoto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00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0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1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18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4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out movabl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06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1Strap tighteners
    • Y10T24/2192Buckle type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Description

201200052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帶安裝部之構造。 【先前技術】 先前,已知是有可連結及分離的帶扣,將帶安裝在該 帶扣就能夠使複數的帶連結及分離。 上述的帶扣等是設有帶安裝用的帶安裝部,已知是在 該帶安裝部設有2個以上的橫桿。 例如:專利文獻1,是記載有制動具之帶調整部,該 制動具之帶調整部具有固定桿,和設有凸狀部及凹狀部的 折返桿,及,與該折返桿相向設有凹狀部及凸狀部的卡止 桿。 專利文獻2,是記載有帶扣,該帶扣具有:形成爲鋸 齒狀的第1橫桿;及剖面形狀爲第2橫桿的第3角隅在中心 線上之線對稱的三角形,頂部形成有要獲得其與帶之磨擦 阻力用的鋸齒狀之第2橫桿。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第2773 7 89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 1 56 1 05號 【發明內容】 -5- 201200052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是將折返桿和卡止桿的間隔 ,及,第1橫桿和第2橫桿的間隔形成爲比其他的桿或橫桿 的間隔還小。藉此,使帶和各角隅之卡合角度形成爲較小 ,使帶和角隅之磨擦阻力加大,提高卡合強度。因此,要 將帶插通在該等之間時,也會有間隔小導致作業繁瑣的問 題。 此外,專利文獻1記載的制動具之帶調整部,是需要 在折返桿和卡止桿各設有凸狀部及凹狀部,導致構成複雜 的同時還有其製造繁雜的問題。專利文獻2記載的帶扣, 是在第1橫桿和第2橫桿形成有鋸齒狀,導致構成複雜,其 製造繁雜。 再加上’專利文獻2記載的帶扣,是使用剖面形狀爲 第2橫桿的第3角隅在中心線上的三角形第2橫桿。但是, 第2橫桿需要形成爲上述線對稱的三角剖面形狀,是會成 爲製造上的限制,導致會有不容易製造的問題。 於是’本發明就提供一種帶插通容易,並且,簡素構 造的帶安裝部。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帶安裝部,是扁平形狀的帶安裝部,具有: 相向的一對基部橫桿之對應處連結用的第1橫桿;及與該 第1橫桿並排成連結上述基部橫桿用的第2橫桿,其特徵爲 ’上述第2橫桿是在緣端部具有第2傾斜部,上述第2傾斜 201200052 部是端部較接近上述第1橫桿。 上述的發明,因第1橫桿及第2橫桿的緣端 傾斜部,所以當帶施加有張力時,一方的橫桿, 端部引導帶使帶推向另一方橫桿側。 因此,帶利用張力就能夠往第1橫桿或第2招 如此一來,即使第1橫桿和第2橫桿的間隔較小, 充分獲得帶和各橫桿的磨擦阻力。因此,本發BJ 部’能夠容易執行帶之插通的同時,還能夠充夭 各橫桿的磨擦阻力。 此外’由於能夠充分獲得帶和各橫桿的磨撞 此各橫桿就不需要形成凹凸狀或鋸齒狀,能夠员 構成,使製造變容易。 本發明’是以上述第2橫桿的中央部成直線 〇 上述的發明,因第2橫桿的中央部爲直線形 帶就能夠容易插通於第1橫桿和第2橫桿之間。 本發明’以構成上述第1橫桿是於其緣端部 述第2橫桿相同朝向形狀的第1傾斜部爲佳。 上述的發明’因第1橫桿是於其緣端部具有 橫桿相同朝向形狀的第1傾斜部,所以第〗橫桿 的間隔在緣端部就不會變窄,能夠維持成與中 橫桿和第2橫桿的間隔相同。因此,帶就能夠笔 第1橫桿和第2橫桿之間。 本發明’以構成上述第丨橫桿和上述第2橫|| 部具有第2 1會在其緣 I桿壓接。 還是能夠 弓的帶安裝 卜獲得帶和 I阻力,因 $爲簡素的 I形狀爲佳 i狀,所以 !具有與上 與上述第2 和第2橫桿 央部之第1 f易插通在 P是形成厚 201200052 度方向以中央爲基準的線對稱形狀爲佳。 上述的發明,因上述第1横桿和上述第2橫桿是形成厚 度方向以中央爲基準的線對稱形狀,所以帶和各橫桿的磨 擦阻力會在帶的寬度方向成爲線對稱。因此,帶的安裝性 就能夠達到穏定。 本發明,以構成上述第2橫桿形成剖面形狀爲朝上述 第1橫桿方向擴張的形狀爲佳。 上述的發明,因第2橫桿是形成剖面形狀爲朝上述第1 橫桿方向擴張的形狀,所以施加有張力的帶,會利用復原 力朝第1橫桿側膨大。 因此,在施加有張力的狀態下,模擬性質之第1橫桿 和第2橫桿的間隔尺寸會比Η際的間隔尺寸還小。 基於此,本發明,在將帶插通於第1橫桿和第2橫桿之 間時,能夠在較寬廣的間隔尺寸下插通帶,插通後,施加 有張力時,模擬性質之間隔尺寸會比實際的間隔尺寸還小 ,因此就能夠充分確保帶和各橫桿的磨擦阻力。 【實施方式】 [發明之最佳β施形態] 以下,是根據圖面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1圖至第6圖中是圖示著本發明一實施形態。 首先,是根據第1圖對前鬆開帶扣1的全體構成進行說 明。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的全體構成平 -8 - 201200052 面圖。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前鬆開帶扣丨,具備有插 塞10和該插塞10插入卡合用的插座20。 前鬆開帶扣1’是要連結暨分離帶B端部用的帶扣,具 備有:合成樹脂一體成型的插塞10;及同樣以合成樹脂— 體成型的插座20。 另’插塞10及插座20的材質,並不限於合成樹脂也可 以是金屬等其他的材質,此外,成型方法並不限於採用射 出成型也可採用光造型、鑄造等其他的成型方法。 接著,是根據第2圖對插塞的構成進行說明。 第2圖,是表示上述實施形態之插塞的平面圖。 第2圖中’插塞10,是經由合成樹脂的射出成型使全 體一體成型,具有:具一對腳部12的基部11;分別形成在 腳部12的卡合部14;及要插通有帶等的帶安裝部19。 腳部12是排列於基部11的寬度方向(分別與對插座20 之插塞10的插入方向及插座20的厚度方向成正交的方向, 第1圖中的左右方向)並朝著長度方向(對插座20之插塞 10的插入方向,第1圖中的上下方向)延伸成彼此平行, 各腳部1 2是形成爲中間至前端側可彼此朝厚度方向(分別 與上述的寬度方向及插入方向成正交的方向)彈性變形。 此外,一對腳部1 2,是分別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側往 厚度方向緩緩傾斜著,藉此使腳部1 2全體能夠承受朝厚度 方向彈性變形的力。 卡合部1 4,是由從腳部1 2前端分別朝寬度方向延伸的 -9 - 201200052 突起形成,各自的腳部12前端從平面看時是形成丁字形。 此外’卡合部14,是形成在腳部12的前端部,卡合部14其 厚度方向的尺寸(高度)是形成爲不會比腳部12的高度還 大。 再加上,卡合部14’具備有:形成在各自的腳部12前 端部的傾斜部1 4 B ;及可使該等傾斜部1 4 B在寬度方向連結 的連結傾斜部1 4 D。利用該連結傾斜部1 4 D限制一對腳部 1 2因外力而朝寬度方向的變形。再加上,—對腳部1 2朝厚 度方向彈性變形時,透過連結傾斜部1 4 D是可使各自的腳 部1 2成爲相同的變形量。 此外,傾斜部1 4 B及連結傾斜部1 4 D,是各具有朝插入 方向的前端側緩緩傾斜成厚度尺寸較小的傾斜面1 4 A和連 結傾斜面14C。 一對腳部12的外側,是設有一對保持部16。一對保持 部1 6,是從基部1 1分別隔著間隔配置在寬度方向朝插入方 向延伸的柱狀構件,其前端部是和卡合部1 4分開。該保持 部16的厚度尺寸,是形成爲比基部11的厚度尺寸還小,並 且比腳部12的厚度尺寸還大。 此外,保持部1 6,是具有沿著其寬度方向外側設置的 凸狀保持凸部16A。 該等卡合部1 4及保持部1 6,是由形成在插座20內側的 未圖示凹凸形狀引導,透過該等的引導使插塞1〇在插入操 作時誘導往恰當的位置。 另外,帶安裝部1 9,是利用基部1 1的中間部份形成。 -10- 201200052 該帶安裝部19,是在內部中央具有帶端部要插入的帶安裝 孔19A’於一對相向的基部橫桿11A之間,在插塞1〇之端 部並且爲基部橫桿11A之端部的位置架設有朝寬度方向延 伸的第1橫桿19B,在帶安裝孔19A的中間架設有第2橫桿 19C ’由該第2橫桿19C使帶安裝孔19A分割爲二形成有插 入方向前端側1 9 D和插入方向後端側1 9 E » 如此一來,透過將未圖示的帶插通在帶安裝孔19A圈 繞在第2橫桿19C的周圍,使帶抵接在第1橫桿19B,就可成 爲能夠卡合固定著帶並且能夠調整帶長度的構造。 此外’帶安裝部1 9 ’是以插入方向爲基準形成線對稱 的形狀。 第2橫桿19C,是其中央部形成爲直線狀,於其緣端部 具有端部較接近第1橫桿1 9 B的第2傾斜部1 9 C 1。此外,第1 橫桿1 9B ’是其中央部形成爲直線狀,於其緣端部具有端 部較離開第2橫桿1 9 C的第1傾斜部1 9 B 1。 第1傾斜部1 9 B 1和第2傾斜部1 9 C 1,是各傾斜部1 9 B 1 、1 9 C 1爲對應的傾斜形狀,第i橫桿丨9 b及第2橫桿1 9 C之 中央部的間隔N 1和緣端部的間隔n 1爲相同的間隔尺寸。 另外’從第2橫桿19C的緣端至第1橫桿19B的中央部爲止之 插入方向的間隔尺寸是形成間隔N2。 其次’是根據第3圖及第4圖對帶安裝部安裝有帶時的 狀態進行說明。 第3圖’是表示插通在上述實施形態之帶安裝部的帶 未施加張力時之狀態的正面放大圖。第4圖,是表示插通 -11 - 201200052 在上述κ施形態之帶安裝部的帶施加有張力時之狀態的正 面放大圖。 如第3圖所示’插通在插入方向後端側19Ε的帶Β,是 未施加張力。此時,帶Β,是撓曲成緣端部沿著第2傾斜部 19C1之形狀的剖面形狀。 另一方面,如第4圖所示,插通在插入方向後端側1 9Ε 的帶Β,是施加有張力。此時,帶Β,是施加有朝第1橫桿 1 9Β側的力,所以就會形成爲如帶Β的剖面中央抵接於第1 橫桿1 9Β之中央側面所示的直線狀剖面形狀。此外,帶Β的 剖面端部,是由第2橫桿19C緣端部的第2傾斜部19C1引導 往第1橫桿1 9Β側,因此帶的端部就不會沿著第2傾斜部 1 9C 1的形狀,帶Β的剖面形狀就會成爲直線狀。 接著,是根據第5圖對帶安裝部的剖面形狀進行說明 〇 第5圖,是表示上述實施形態之帶安裝部的剖面放大 圖。 如第5圖所示,第2橫桿1 9C的剖面形狀,是形成爲朝 第〗橫桿19Β側擴張的形狀。 第2橫桿19C的剖面形狀,是大致梯形,具有:與第1 橫桿1 9 Β相向的頂角C 1 ;及位於頂角C 1相反側的頂角c 2 » 第1橫桿1 9Β的剖面形狀,是具有與第2橫桿〗9C相向的頂角 C3。 此外,第2橫桿19C的剖面形狀’是大致梯形,與第1 橫桿19Β相向的頂角C1於帶安裝部19的厚度尺寸,是比與 -12- 201200052 第2橫桿19C相向之第1橫桿19B的2個頂角C3還位於內側。 其次,是根據第6圖對帶安裝部插通有帶時的狀態進 行說明。 第6圖,是上述實施形態之帶安裝部插通有帶時的狀 態剖面放大圖。 第6圖中’是圖示著未施加張力之狀態的帶Bi,和, 施加有張力之狀態的帶B2。 帶B1和帶B2’是插通在插入方向前端側19D,形成爲 抵接於2個頂角C2,也和一方的頂角C1抵接,然後插通在 插入方向後端側1 9E,形成爲抵接於一方的頂角C3往帶安 裝部19外拉出。 於此,帶B 1和帶B2,於插入方向後端側1 9E的軌道是 不同。具體而言,帶B1,因沒有施加張力,所以其是形成 爲通過3個頂角Cl、C2沿著平緩的圓軌道後朝向頂角C3。 因此,帶B的復原力就會在其插通在3個頂角Cl、C2的位 置分散,所以帶B於頂角C1至頂角C3之間,就不會產生大 的復原力。基於此,帶B 1於插入方向後端側1 9E是形成爲 沿著直線的軌道。 另一方面,帶B2,因施加有張力,所以其是形成爲通 過3個頂角Cl、C2沿著第2橫桿19C剖面形狀的軌道後朝向 頂角C3。因此,帶B的復原力於其插通在3個頂角Cl、C2 的位置就不會分散,所以帶B於頂角C1至頂角C3之間,就 會產生大的復原力。基於此,帶B2是會於頂角C 1附近,朝 第1橫桿19B側膨大後,往頂角C3形成爲沿著直線軌道。 -13- 201200052 於上述的苡施形態,是可獲得以下所述的效果。 本實施形態,是在第1橫桿19B及第2橫桿19C的緣端部 設有傾斜部1 9B 1、1 9C 1,因此當帶B施加有張力時,第2 橫桿19C是會引導帶B使帶B推向第1橫桿19B。因此,帶B 利用張力就能夠往第1橫桿1 9B壓接。 如此一來,即使第1橫桿19B和第2橫桿19C的間隔形成 爲較小,還是能夠充分獲得帶B和各橫桿19B、19C的磨擦 阻力。 因此,本發明的帶安裝部19,是能夠容易使帶B插通 在插入方向後端側1 9 E的同時,還能夠充分獲得帶B和各橫 桿19B、19C的磨擦阻力。 另外,由於能夠充分獲得帶B和各橫桿1 9 B、1 9 C的磨 擦阻力’因此各橫桿1 9B、1 9C就不需要形成有凹凸狀或鋸 齒狀,能夠成爲簡素的構成,使製造變容易。 本實施形態中’因第2橫桿1 9 C的中央部爲直線形狀, 所以扁平剖面形狀的帶B就能夠容易插通在第1橫桿丨9 b和 第2橫桿19C之間。 本實施形態中’因第1橫桿1 9B是於其緣端部具有與第 2橫桿19C相同朝向形狀的第1傾斜部19B1,所以第1橫桿 1 9B和第2橫桿1 9C的間隔在緣端部就不會變窄,能夠維持 成與中央部之第1橫桿19B和第2橫桿19C的間隔N1相同的 間隔。因此,帶B就能夠容易插通在第1橫桿! 9 b和第2橫桿 19C之間。
本贲施形態中,因第1橫桿19B和第2橫桿19C形成爲P -14- 201200052 度方向以中央爲基準的線對稱形狀,所以帶B和各橫桿1 9B 、19C之磨擦阻力的大小會在帶B的寬度方向成爲線對稱。 因此,帶的安裝性就能夠達到穩定。 本實施形態中,因第2橫桿1 9C是剖面形狀爲大致梯形 ’形成爲朝向第1橫桿1 9B方向擴張的形狀,所以施加有張 力的帶B2,是形成爲通過3個頂角Cl ' C2沿著第2橫桿19C 剖面形狀的軌道後朝向頂角C3。因此,帶B的復原力於其 插通在3個頂角Cl、C2的位置就不會分散,所以帶B於頂 角C1至頂角C3之間,就會產生大的復原力。基於此,帶 B2是會於頂角C1附近,朝第1橫桿19B側膨大後,往頂角 C3形成爲沿著直線軌道。 由此可見,在施加有張力的狀態下,模擬性質之第1 橫桿19B和第2橫桿19C的間隔尺寸是會比間隔N1還小。因 此,本實施形態中,在將帶B插通在插入方向前端側1 9D及 插入方向後端側1 9E時,是於間隔N 1之較寬廣的間隔尺寸 條件下成爲容易插通,插通後,施加有張力時,模擬性質 之間隔尺寸是會比間隔N 1還小,因此就能夠充分確保帶B 和帶安裝部19的磨擦阻力。 [變形例] 另,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的構造,還包括下 述的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是構成爲前鬆開帶扣1的帶安裝部1 9, 但並不限於此,例如:第7圖所示之長度調整式的帶安裝 -15- 201200052 部(通稱帶環)也可採用帶安裝部1 9,再加上,側鬆開帶 扣或環扣也可採用帶安裝部19。 本實施形態中,是構成爲第1橫桿1 9 B具有第1傾斜部 19B1,但並不限於此,也可構成爲不具有第1傾斜部。 此外,本Η施形態中,第1傾斜部1 9B 1是形成爲與第2 傾斜部1 9C 1對應的形狀,但並不限於此,第1傾斜部丨9B i 也可以是和第2傾斜部1 9C 1不同的形狀。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是帶彼此連結用的帶扣,例如可利用在前鬆 開帶扣、側鬆開帶扣、帶環及環扣等。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的全體構成平面 圖。 第2圖爲表示第1圖實施形態的插塞平面圖。 第3圖爲表示插通在第1圖實施形態之帶安裝部的帶未 施加張力時之狀態的正面放大圖。 第4圖爲表示插通在第1圖實施形態之帶安裝部的帶施 加有張力時之狀態的正面放大圖。 第5圖爲表示第1圖實施形態之帶安裝部的剖面放大圖 〇 第6圖爲表示第1圖實施形態之帶安裝部插通有帶時的 狀態剖面放大圖。 -16- 201200052 第7圖爲表示本發明變形例相關的全體構成平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1 A :基部橫桿 1 9 :帶安裝部 19A :帶安裝孔 19B :第1橫桿 19B1 :第1傾斜部 19C :第2橫桿 1 9C1 :第2傾斜部 B ··帶 -17-

Claims (1)

  1. 201200052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帶安裝部,是扁平形狀的帶安裝部(19),具 有:相向的一對基部橫桿(1 1 A )之對應處連結用的第1橫 桿(1 9B ):及與該第1橫桿(1 9B )並排成連結上述基部 橫桿(1 1A )用的第2橫桿(19C ),其特徵爲: 上述第2橫桿(1 9C )是在緣端部具有第2傾斜部( 1 9C1 ), 上述第2傾斜部(19C1 )是端部較接近上述第1橫桿( 1 9B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帶安裝部,其中, 上述第2橫桿(1 9C )的中央部爲直線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帶安裝部,其中, 上述第1橫桿(19B),是於其緣端部具有與上述第2 橫桿(1 9C )相同朝向形狀的第1傾斜部(1 9B 1 )。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帶安裝部,其中, 上述第1橫桿(19B),是於其緣端部具有與上述第2 橫桿(1 9C )相同朝向形狀的第1傾斜部(1 9B 1 )。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任一項所記載的帶安 裝部,其中, 上述第1橫桿(19B)和上述第2橫桿(19C)是形成厚 度方向以中央爲基準的線對稱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任一項所記載的帶安 裝部,其中, 上述第2橫桿(1 9C )是形成剖面形狀爲朝向上述第1 -18- 201200052 橫桿(19B )方向擴張的形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帶安裝部,其中, 上述第2橫桿(1 9C )是形成剖面形狀爲朝向上述第1 橫桿(19B )方向擴張的形狀。 -19-
TW099143060A 2010-06-24 2010-12-09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tructure TWI451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0778 WO2011161802A1 (ja) 2010-06-24 2010-06-24 ベルト装着部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0052A true TW201200052A (en) 2012-01-01
TWI451849B TWI451849B (zh) 2014-09-11

Family

ID=4537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3060A TWI451849B (zh) 2010-06-24 2010-12-09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97828A1 (zh)
JP (1) JP5592949B2 (zh)
CN (1) CN102946751B (zh)
DE (1) DE112010005684T5 (zh)
TW (1) TWI451849B (zh)
WO (1) WO20111618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8968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Bell Sports, Inc. No slip one-piece strap adjustor
US20180317611A1 (en) * 2017-05-03 2018-11-08 National Molding Llc Redirect buckle
US11304481B1 (en) 2019-02-25 2022-04-19 Nomad Innovations, Llc Buckle
JP1658589S (zh) * 2019-12-11 2020-04-27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88328A (en) * 1928-10-23 freysinger
JPH0177411U (zh) * 1988-09-13 1989-05-25
JPH03156105A (ja) 1989-08-18 1991-07-04 Yoshihide Nakamura 複流体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JP3156105B2 (ja) * 1992-07-28 2001-04-16 株式会社ニフコ 合成樹脂製バックル
US5855057A (en) * 1997-12-29 1999-01-05 National Molding Corp. Buckle assembly
JP4299941B2 (ja) * 2000-02-10 2009-07-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バックル
JP2003033209A (ja) * 2001-07-23 2003-02-04 Ykk Corp バックル
JP3844994B2 (ja) * 2001-10-25 2006-11-15 Ykk株式会社 ベルト用止具の調節部
JP3892363B2 (ja) * 2002-08-08 2007-03-14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ES2357460T3 (es) * 2005-07-20 2011-04-2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Unidad de hebilla de apartura lateral.
TWM290384U (en) * 2005-11-17 2006-05-11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Side-operating buckle
US20070226967A1 (en) * 2006-04-01 2007-10-04 Wine-Woods Enterprises Locking snap buckle
JP5651282B2 (ja) * 2007-07-03 2015-01-07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61802A1 (ja) 2011-12-29
US20130097828A1 (en) 2013-04-25
TWI451849B (zh) 2014-09-11
DE112010005684T5 (de) 2013-05-29
JP5592949B2 (ja) 2014-09-17
CN102946751A (zh) 2013-02-27
JPWO2011161802A1 (ja) 2013-08-19
CN102946751B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92283B2 (ja) ファスナ部材
US11097878B2 (en) Flexible connector
TWI253912B (en) Reverse-separating device for slide fastener
TW201200052A (en) Configuration of a belt attachment part
TW201223476A (en) Cam lock buckle
US10718404B2 (en) Cord lock
US20140109347A1 (en) Fixturing Apparatus
JP2004001891A (ja) ストラップ開口を設けたボールロック式ケーブルタイ
JP2559017Y2 (ja) 一体成形面ファスナー
ITTO990348A1 (it) Fibbia
KR101330432B1 (ko) 슬라이더 및 슬라이더 조립체
US20180317612A1 (en) String fastener and string fastening device
US6995319B2 (en) Cord end cover
KR101918075B1 (ko) 균등한 단부를 갖는 지퍼
US9375058B2 (en) Fixturing apparatus
US20150289604A1 (en) Fastener member
JP2010244757A (ja) スルークリップ
JP7343967B2 (ja) バックル用のプラグ及びバックル
WO2014015704A1 (zh) 拉链用链牙以及具有该链牙的拉链
KR200497464Y1 (ko) 케이블 타이
JPH10147361A (ja) バンドクランプ
WO2021070345A1 (ja) 金属製エレメント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1859540A (en) Fastening device
JP4121328B2 (ja) ハーネスバンド
TW202405320A (zh) 繩索緊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