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6751B - 带安装部的构造 - Google Patents

带安装部的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6751B
CN102946751B CN201080067641.9A CN201080067641A CN102946751B CN 102946751 B CN102946751 B CN 102946751B CN 201080067641 A CN201080067641 A CN 201080067641A CN 102946751 B CN102946751 B CN 1029467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mentioned
band
rake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6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6751A (zh
Inventor
桥本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46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6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6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6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4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out movabl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06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1Strap tighteners
    • Y10T24/2192Buckle typ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安装部的构造。该带安装部(19)为扁平形状,具有将一对相对的基部杆(11A)的对应的部位连结起来的第1杆(19B)、与该第1杆(19B)并列并且将上述一对基部杆(11A)连结起来的第2杆(19C),其中,上述第2杆(19C)在其缘端部具有第2倾斜部(19C 1),上述第2倾斜部(19C 1)越靠近端部则越接近上述第1杆(19B)。

Description

带安装部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安装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能够连结和分离的带扣,能够将带安装在该带扣上而将多个带连结和分离。
公知有在这样的带扣等中设有用于安装带的带安装部,在该带安装部设有两个以上杆。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系紧用具的带调节部,该系紧用具的带调节部具有固定杆、设有凸状部和凹状部的折回杆、与该折回杆相对并设有凹状部和凸状部的卡定杆。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带扣,该带扣具有第1杆和第2杆,上述第1杆形成有锯齿形状,上述第2杆的截面形状是使第2杆的第3拐角处于中心线上的线对称的三角形,在该第2杆顶角部形成有用于与带间取得摩擦阻力的锯齿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2773789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3156105号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使折回杆和卡定杆之间的间隔小于其他的杆之间的间隔、以及使第1杆和第2杆之间的间隔小于其他的杆之间的间隔。由此,通过减小带和各拐角的卡合角度,来增大带与拐角的摩擦阻力,提高卡合强度。因此,在这些间隔之间贯穿带时,还会有由于间隔较小导致作业烦杂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系紧用具的带调节部中,由于需要在折回杆和卡定杆中分别设置凸状部和凹状部,因此,存在结构变得复杂,且其制造变得繁琐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带扣中,由于在第1杆和第2杆中形成有锯齿形状,因此,结构也会变得复杂,导致其制造变得烦杂。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带扣中,使用使第2杆的第3拐角处于中心线上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第2杆。但是,将第2杆形成为这样的线对称的三角截面形状的做法会在制造上产生制约,存在不容易制造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容易供带贯穿且构造简单的带安装部。
本发明的带安装部为扁平形状,其具有将一对相对的基部杆的对应的部位连结起来的第1杆和与该第1杆并列并且将上述一对基部杆连结起来的第2杆,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杆在其缘端部具有第2倾斜部,上述第2倾斜部越靠近端部则越接近上述第1杆。
在这样的发明中,由于第1杆和第2杆的缘端部具有第2倾斜部,因此,当对带施加张力时,一个杆的缘端部以向另一个杆侧按压带的方式引导带。
因此,利用张力将带向第1杆或者第2杆压接。因此,即使不减小第1杆和第2杆之间的间隔,也能够充分地获取带和各杆的摩擦阻力。因而,本发明的带安装部能够容易地供带贯穿,并且,能够充分地获取带和各杆的摩擦阻力。
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获取带和各杆的摩擦阻力,不必在各杆中形成凹凸形状、锯齿形状,从而能够做成简单的结构,容易制造。
本发明期望上述第2杆的中央部为直线形状。
在这样的发明中,由于第2杆的中央部为直线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在第1杆和第2杆之间贯穿带。
本发明期望上述第1杆在其缘端部以与上述第2杆相同的朝向形状具有第1倾斜部。
在这样的发明中,由于第1杆在其缘端部以与上述第2杆相同的朝向形状具有第1倾斜部,因此,在缘端部处第1杆和第2杆之间的间隔不会变窄,能够维持为与中央部处的第1杆和第2杆之间的间隔相同。因此,能够容易地在第1杆和第2杆之间贯穿带。
本发明期望上述第1杆和上述第2杆是在厚度方向上以中央为基准呈线对称的形状。
在这样的发明中,由于上述第1杆和上述第2杆是在厚度方向上以中央为基准呈线对称的形状,因此,带和各杆的摩擦阻力在带的宽度方向上成为线对称。因此,能够实现稳定的带安装性。
本发明期望上述第2杆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在朝向上述第1杆的方向上扩宽的形状。
在这样的发明中,由于第2杆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在朝向第1杆的方向上扩宽的形状,因此,施加有张力的带利用恢复力向第1杆侧较大程度地鼓起。
因此,在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第1杆和第2杆之间的间隔尺寸像是小于实际的间隔尺寸。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将带贯穿于第1杆和第2杆之间时,能够在较大的间隔尺寸中贯穿,在贯穿之后施加张力时,由于间隔尺寸像是小于实际间隔尺寸,能够充分地确保带和各杆的摩擦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未对贯穿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中的带施加张力的状态的放大主视图。
图4是表示对贯穿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中的带上施加有张力的状态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中贯穿有带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6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根据图1说明前开扣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前开扣1包括插头10和供该插头10插入卡合的插座20。
前开扣1用于将带B的端部连结或分离,其包括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插头10和同样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插座20。
而且,作为插头10和插座20的材质,并不限定于合成树脂,也可以是金属等其他的材质,并不限定于采用注射成形,也可以采用光造型、铸造等其他的成形方法。
根据图2说明插头的结构。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插头的俯视图。
在图2中,插头10利用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将其整体一体成形,其包括具有一对腿部12的基部11、分别形成在腿部12的卡合部14、用于供带等贯穿的带安装部19。
腿部12在基部11的宽度方向(分别与插头10向插座20的插入方向和插座2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并列且沿长度方向(插头10向插座20的插入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并相互平行,该腿部12分别是从中间到前端侧能够彼此向厚度方向(分别与上述宽度方向和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
另外,一对腿部12分别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侧去而沿厚度方向平缓地倾斜,由此,能够利用腿部12整体承受向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力。
卡合部14由自腿部12的前端分别向宽度方向延伸的突起形成,自平面角度看时,各自的腿部12的前端为丁字状。另外,卡合部14形成于腿部12的前端部,卡合部14的厚度方向的尺寸(高度)形成为并不大于腿部12的高度。
而且,卡合部14包括形成于各自的腿部12的前端部的倾斜部14B、将这些倾斜部14B在宽度方向上连结起来的连结倾斜部14D。利用该连结倾斜部14D,限制一对腿部12因外力而向宽度方向变形。而且,一对腿部12向厚度方向弹性变形时,利用连结倾斜部14D使各自的腿部12获得相同的变形量。
另外,倾斜部14B具有以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侧去而厚度尺寸变小的方式平缓地倾斜的倾斜面14A,连结倾斜部14D具有连结倾斜面14C。
在一对腿部12的外侧设有一对保持部16。一对保持部16是自基部11在宽度方向上各自分开地配置且向插入方向延伸的柱状构件,其前端与卡合部14分开。该保持部16的厚度尺寸形成得小于基部11的厚度尺寸且大于腿部12的厚度尺寸。
另外,保持部16具有沿着其宽度方向外侧设置的凸状的保持凸部16A。
这些卡合部14和保持部16利用形成于插座20内侧的未图示的凹凸形状来引导,利用这些引导,在插入操作时将插头10引导到适当的位置。
另外,带安装部19利用基部11的中间部分形成。该带安装部19在其内部中央具有供带的端部插入的带安装孔19A,在一对相对的基部杆11A之间,在作为插头10的端部且基部杆11A的端部的位置架设有向宽度方向延伸的第1杆19B,在带安装孔19A的中间架设有第2杆19C,利用该第2杆19C将带安装孔19A分割成插入方向前端侧19D和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两部分。
由此,通过将未图示的带贯穿在带安装孔19A中使其环绕于第2杆19C的周围,带抵接于第1杆19B,成为能够卡合并固定带而且也能够调节带的长度的构造。
另外,带安装部19形成为以插入方向为基准呈线对称的形状。
第2杆19C的中央部形成为直线状,在其缘端部具有越靠近端部则越接近第1杆19B的第2倾斜部19C1。另外,第1杆19B的中央部形成为直线状,在其缘端部具有越靠近端部则越自第2杆19C分开的第1倾斜部19B1。
第1倾斜部19B1和第2倾斜部19C1是其各自的倾斜部19B1、19C1相对应的倾斜形状,第1杆19B和第2杆19C的中央部间隔N1与缘端部间隔N1为相同的间隔尺寸。另外,从第2杆19C的缘端到第1杆19B的中央部在插入方向上的间隔尺寸形成为间隔N2。
根据图3和图4说明在带安装部安装有带的状态。
图3是表示未对贯穿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中的带施加张力的状态的放大主视图。图4是表示对贯穿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中的带施加有张力的状态的放大主视图。
如图3所示,未对贯穿在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中的带B施加张力。此时,带B挠曲成其缘端部沿着第2倾斜部19C1的截面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对贯穿在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中的带B施加有张力。此时,由于带B向第1杆19B侧施加力,带B的截面中央成为抵接于第1杆19B的中央侧面的直线状的截面形状。另外,由于带B的截面端部被第2杆19C的缘端部的第2倾斜部19C1向第1杆19B侧引导,带的端部并不沿着第2倾斜部19C1的形状,带B的截面形状成为直线状。
根据图5说明带安装部的截面形状。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5所示,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向第1杆19B侧扩宽的形状。
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形状,其具有与第1杆19B相对的顶角C1、位于该顶角C1相反侧的顶角C2。第1杆19B的截面形状具有与第2杆19C相对的顶角C3。
另外,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梯形形状,与第1杆19B相对的顶角C1在带安装部19的厚度尺寸条件下,位于比与第2杆19C相对的第1杆19B的两个顶角C3靠内侧。
根据图6说明在带安装部中贯穿有带的状态。
图6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中贯穿有带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中表示了未施加张力的状态的带B1和施加有张力的状态的带B2。
带B1和带B2贯穿于插入方向前端侧19D中,抵接于两个顶角C2,也抵接于一个顶角C1,然后贯穿于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中,并抵接于一个顶角C3向带安装部19外被拉出。
在此,带B1和带B2在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中的轨道不同。具体来讲,由于带B1未施加张力,因此,经过3个顶角C1、C2描画出平缓的圆轨道之后,朝向顶角C3。因此,由于带B的恢复力在贯穿3个顶角C1、C2的部位分散,因此,在从顶角C1到顶角C3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恢复力。因此,带B1在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中描画直线的轨道。
另一方面,由于带B2施加有张力,因此,经过3个顶角C1、C2描画出沿着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的轨道之后,朝向顶角C3。因此,由于带B的恢复力在贯穿3个顶角C1、C2的部位并未分散,在从顶角C1到顶角C3之间产生较大的恢复力。因此,带B2在顶角C1附近向第1杆19B侧较大程度地鼓起之后,向顶角C3描画直线的轨道。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1杆19B和第2杆19C的缘端部设有倾斜部19B1、19C1,因此,当对带B施加张力时,第2杆19C以将带B向第1杆19B按压的方式引导。因此,带B利用张力向第1杆19B压接。
因此,即使不减小第1杆19B和第2杆19C之间的间隔,也能够充分地获得带B和各杆19B、19C的摩擦阻力。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带安装部19能够容易地将带B贯穿在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中,并且,能够充分地获得带B和各杆19B、19C的摩擦阻力。
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获得带B和各杆19B、19C的摩擦阻力,因此,不必在各杆19B、19C中形成凹凸形状、锯齿形状,能够做成简单的结构,容易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杆19C的中央部为直线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在第1杆19B和第2杆19C之间贯穿扁平截面形状的带B。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杆19B在其缘端部以与第2杆19C相同的朝向形状具有第1倾斜部19B1,因此,在其缘端部第1杆19B和第2杆19C之间的间隔不会变窄,能够维持在与中央部处的第1杆19B和第2杆19C之间的间隔N 1相同的间隔。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带B在第1杆19B和第2杆19C之间贯穿。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杆19B和第2杆19C为在厚度方向上以中央为基准呈线对称的形状,因此,带B和各杆19B、19C的摩擦阻力的大小在带B的宽度方向上线对称。因此,能够实现稳定的带安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即向朝向第1杆19B的方向扩宽的形状,因此,施加有张力的带B2描画出经过3个顶角C1、C2地沿着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的轨道之后,朝向顶角C3。因此,由于带B的恢复力在贯穿3个顶角C1、C2的部分并未分散,因此,在从顶角C1到顶角C3之间产生较大的恢复力。因此,带B2在顶角C1附近向第1杆19B侧较大程度地鼓起之后,向着顶角C3描画直线的轨道。
由此,在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第1杆19B和第2杆19C之间的间隔尺寸像是小于间隔N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带B贯穿于插入方向前端侧19D和插入方向后端侧19E中时,容易贯穿在间隔N1较宽的间隔尺寸中,在贯穿之后施加张力时,由于间隔尺寸略像是小于间隔N1,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带安装部19和带的摩擦阻力。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也包括以下这样的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做成前开扣1中的带安装部19,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在如图7所示的长度调整式的带安装部(在日本通称コキ)中采用带安装部19,而且,也可以在旁开扣、插扣(日文:豆指し)等中采用带安装部19。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杆19B具有第1倾斜部19B1,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没有第1倾斜部的结构。
另外,第1倾斜部19B1是与第2倾斜部19C1相对应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将带相互间连结起来的带扣,例如前开扣、旁开扣、adjuster(日文:コキ,无中文名称)及pouch clip(日文:豆指し,无中文名称)等。
附图标记说明
11A、基部杆;19、带安装部;19A、带安装孔;19B、第1杆;19B1、第1倾斜部;19C、第2杆;19C1、第2倾斜部;B、带。

Claims (4)

1.一种带安装部(19),其为扁平形状,包括将一对相对的基部杆(11A)的对应的部位连结起来的第1杆(19B)、与该第1杆(19B)并列并且将上述一对基部杆(11A)连结起来的第2杆(19C)、和带安装孔(19A),其特征在于,
利用上述第2杆(19C)将上述带安装孔(19A)分割成插入方向前端侧(19D)和插入方向后端侧(19E)。
上述第2杆(19C)的中央部为直线形状,在该第2杆(19C)的缘端部具有第2倾斜部(19C1);
上述第2倾斜部(19C1)越靠近端部则越接近上述第1杆(19B),
上述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具有与上述第1杆(19B)相对的顶角(C1)、位于与该顶角(C1)相反侧的顶角(C2),
上述第1杆(19B)在其两缘端部以与上述第2杆(19C)的上述倾斜部(19C1)相同的朝向形状具有第1倾斜部(19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安装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杆(19B)和上述第2杆(19C)是在厚度方向上以中央为基准呈线对称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安装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在朝向上述第1杆(19B)的方向上扩宽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安装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杆(19C)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在朝向上述第1杆(19B)的方向上扩宽的形状。
CN201080067641.9A 2010-06-24 2010-06-24 带安装部的构造 Active CN1029467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0778 WO2011161802A1 (ja) 2010-06-24 2010-06-24 ベルト装着部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6751A CN102946751A (zh) 2013-02-27
CN102946751B true CN102946751B (zh) 2015-06-10

Family

ID=4537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641.9A Active CN102946751B (zh) 2010-06-24 2010-06-24 带安装部的构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97828A1 (zh)
JP (1) JP5592949B2 (zh)
CN (1) CN102946751B (zh)
DE (1) DE112010005684T5 (zh)
TW (1) TWI451849B (zh)
WO (1) WO20111618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9349B2 (en) * 2014-03-28 2018-08-07 Bell Sports, Inc. No slip one-piece strap adjustor
US20180317611A1 (en) * 2017-05-03 2018-11-08 National Molding Llc Redirect buckle
US11304481B1 (en) 2019-02-25 2022-04-19 Nomad Innovations, Llc Buckle
JP1658589S (zh) * 2019-12-11 2020-04-27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6420A (ja) * 1997-12-29 1999-08-03 Natl Molding Corp バックル・アセンブリ
CN1307847A (zh) * 2000-02-10 2001-08-15 株式会社尼富考 扣件
CN1398559A (zh) * 2001-07-23 2003-02-26 Ykk株式会社 带扣
JP2003125810A (ja) * 2001-10-25 2003-05-07 Ykk Corp ベルト用止具の調節部
CN1473523A (zh) * 2002-08-08 2004-02-11 Ykk株式会社 带扣
TWM290384U (en) * 2005-11-17 2006-05-11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Side-operating buckle
CN1899148A (zh) * 2005-07-20 2007-01-24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侧面释放带扣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88328A (en) * 1928-10-23 freysinger
JPH0177411U (zh) * 1988-09-13 1989-05-25
JPH03156105A (ja) 1989-08-18 1991-07-04 Yoshihide Nakamura 複流体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JP3156105B2 (ja) * 1992-07-28 2001-04-16 株式会社ニフコ 合成樹脂製バックル
US20070226967A1 (en) * 2006-04-01 2007-10-04 Wine-Woods Enterprises Locking snap buckle
JP5651282B2 (ja) * 2007-07-03 2015-01-07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6420A (ja) * 1997-12-29 1999-08-03 Natl Molding Corp バックル・アセンブリ
CN1307847A (zh) * 2000-02-10 2001-08-15 株式会社尼富考 扣件
CN1398559A (zh) * 2001-07-23 2003-02-26 Ykk株式会社 带扣
JP2003125810A (ja) * 2001-10-25 2003-05-07 Ykk Corp ベルト用止具の調節部
CN1473523A (zh) * 2002-08-08 2004-02-11 Ykk株式会社 带扣
CN1899148A (zh) * 2005-07-20 2007-01-24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侧面释放带扣组件
TWM290384U (en) * 2005-11-17 2006-05-11 Taiwan Ind Fastener Corp Side-operating buck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97828A1 (en) 2013-04-25
DE112010005684T5 (de) 2013-05-29
TWI451849B (zh) 2014-09-11
WO2011161802A1 (ja) 2011-12-29
JPWO2011161802A1 (ja) 2013-08-19
JP5592949B2 (ja) 2014-09-17
TW201200052A (en) 2012-01-01
CN102946751A (zh)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6751B (zh) 带安装部的构造
CN103153113B (zh) 凸轮锁紧皮带扣
CN102548445B (zh) 旁开扣
KR100909566B1 (ko) 은폐형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파스너 스트링거
US20130180085A1 (en) Composite-Material Buckle
WO2014133151A1 (ja) 固定機構
CN101143043A (zh) 用于拉链的下止和包括该下止的拉链
US7617801B2 (en) Buckle for pet collar
KR101804611B1 (ko) 코드록
US10173564B2 (en) Vehicle seat
CN107920632A (zh) 用于乘客约束系统的互锁式幅带连接器及相关联的使用和制造方法
CN101474010A (zh) 咬合元件和隐藏型拉链
EP3019044A1 (en) System and assembly for securing a buckle housing to a component
CN105324278B (zh) 气囊装置
EP3248496B1 (en) Cord lock
CN202261600U (zh) 平板电视机壳和平板电视机
US4190969A (en) Tension element for a ski boot fastener
KR101339502B1 (ko) 버클
CN106455766A (zh) 拉链用拉头
CN109219365B (zh) 绳扣
CN1225218C (zh) 绳固定件
CN105124864A (zh) 一种新型扣组件及四合扣
CN105338851A (zh) 拉链用链帽以及拉链长链
WO2014038068A1 (ja) ベルトアジャスター
US20160157624A1 (en) Support body for a spring bed slat in a slatted fr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