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4037A -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4037A
TW201134037A TW099133405A TW99133405A TW201134037A TW 201134037 A TW201134037 A TW 201134037A TW 099133405 A TW099133405 A TW 099133405A TW 99133405 A TW99133405 A TW 99133405A TW 201134037 A TW201134037 A TW 2011340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itride
nitride semiconductor
oxide
axis
pla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3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suke Yoshizumi
Yohei Enya
Takashi Kyono
Masahiro Adachi
Shinji Tokuyama
Takamichi Sumitomo
Masaki Ueno
Takatoshi Ikegami
Koji Katayama
Takao Nakamur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1134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403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4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 H01S5/34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in AIIIBV compounds, e.g. AlGaAs-laser, InP-based la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PN junctions, e.g. hetero- or double- heterostructures
    • H01S5/320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PN junctions, e.g. hetero- or double- heterostructures grown on specifically orientated substrates, or using orientation dependent growth
    • H01S5/320275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PN junctions, e.g. hetero- or double- heterostructures grown on specifically orientated substrates, or using orientation dependent growth semi-polar 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4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 H01S5/34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in AIIIBV compounds, e.g. AlGaAs-laser, InP-based laser
    • H01S5/3433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in AIIIBV compounds, e.g. AlGaAs-laser, InP-based laser with a well layer based on Ga(In)N or Ga(In)P, e.g. blue 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2301/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1S2301/14Semiconductor laser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design for lasing in a specific polarisation m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01Separation of the wafer into individual elements, e.g. by dicing, cleaving, etching or directly during growth
    • H01S5/0202C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8Coatings ; Treatment of the laser facets, e.g. etching, passivation layers or reflecting layers
    • H01S5/0287Facet refl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10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the optical resonator, e.g. extended or external cavity, coupled cavities, bent-guide, varying width,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1082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the optical resonator, e.g. extended or external cavity, coupled cavities, bent-guide, varying width,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region with a special facet structure, e.g. structured, non planar, oblique
    • H01S5/1085Oblique fac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10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the optical resonator, e.g. extended or external cavity, coupled cavities, bent-guide, varying width,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16Window-type lasers, i.e. with a region of non-absorbing material between the active region and the reflec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2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 H01S5/2004Confining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ayer structure
    • H01S5/2009Confining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ayer structure by using electron barrier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2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 H01S5/2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having a ridge or stripe structure
    • H01S5/2201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having a ridge or stripe structure in a specific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PN junctions, e.g. hetero- or double- heterostructures
    • H01S5/3211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PN junctions, e.g. hetero- or double- hetero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cladding layers, e.g. details on band-discontinuities
    • H01S5/321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PN junctions, e.g. hetero- or double- hetero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cladding layers, e.g. details on band-discontinuities asymmetric clad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Description

201134037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及第冚 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製作方法。 【先前技術】 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於m面GaN基板上製作之雷射_ 極體。雷射二極體具有用於諧振器之2個解理端面。其中 之一解理端面係+c面,另一解理端面係_c面。該雷射二極 體中,前側端面(出射面)之介電體多層膜之反射率為 70°/。’後側端面之介電體多層膜之+反射率為99〇//〇。 非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一種於自m面向_c軸方向以丄度 之角度傾斜之(HN基板上製作的雷射二極體。雷射二極體 具有用於諧振器之2個解理端面。其中之一解理端面為+£; 面,另一解理端面為-c面。該雷射二極體中,前側端面(出 射面)之介電體多層膜之反射率為90%,後側端面之介電體 多層膜之反射率為95%。 先行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 1 :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4,(2009), 071105 。 非專利文獻 2 : Applied Physics Express 2, (2009), 082102 。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151087.doc -4- 201134037 可於氮化鎵基板之半極性面上製作發光元件。於表現半 極性之氮化鎵面上,氮化鎵之c軸相對於氮化鎵基板之半 極性面之法線傾斜。於使用氮化鎵之半極性面製作半導體 雷射時,當使氮化鎵之C軸沿半導體雷射之波導路之延伸 方向 <貝斜時,可針對諧振器而形成可利用之端面。於該等 端面上形成具有預期之反射率之介電體多層膜而形成諧 振器。為了獲得具有互不相同之反射率之介電體多層膜, 兩4面上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互不相同。將前側之端面 之介電體多層膜之反射率製作成小於後側之端面之介電體 多層膜之反射率,而使雷射光自前側之端面射出。 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亦產生端面破壞(C0D ·· catastrophic optical damage)。根據發明者之實驗,當製作 如上所述之若干半導體雷射時,該等半導體雷射達到端面 破壞之光強度係多種值,達到端面破壞之光強度之分佈較 大之理由不明。發明者針對此點進行研究後發現,係與用 於§皆振器之半導體端面之結晶方位及介電體多層膜層之厚 度有關。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對COD具有耐性之第in族氮 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 對COD具有耐性之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製作方 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包 括:(a)雷射構造體,其具有包含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之半 151087.doc 201134037 極性主面之支持基體、及設於上述支持基體之上述半極性 主面上之半導體區域;以及(…第丨及第2介電體多層膜,其 分別設於上述半導體區域之第〗及第2端面上,且用於該氮 化物半導體雷射二極體之諧振器。上述半導體區域包括包 含第1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體之第丨包覆層、包含第2導 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體之第2包覆層、及設於上述第丨包覆 層與上述第2包覆層之間的活性層,上述第丨包覆層、上述 第2包覆層及上述活性層係沿上述半極性主面之法線軸排 列,上述活性層含有氮化鎵系半導體層,表示上述支持基 體之上述第in族氮化物半導體之<〇〇〇丨>軸的方向之c+軸向 量係相對於表示上述法線軸的方向之法線向量而向上述第 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之m轴及a軸中之任一結晶軸的方向以μ 度以上80度以下及100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圍之角度傾 斜,上述第1及第2端面係與由上述六方晶系第冚族氮化物 半導體之上述結晶軸及上述法線軸所規定之基準面交又, 上述c+軸向量係與表示自上述第2端面朝向上述第1端面的 方向之波導路向量成銳角,上述第丨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 比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更薄。 根據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c+軸向量與波導 路向量成銳角’該波導路向量自第2端面朝向朝著第1端面 的方向。又,第2端面之法線向量與c+軸向量所成之角係 大於第1端面之法線向量與c+軸向量所成之角。此時第^ 端面上之第1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比第2端面上之第2介電 體多層膜之厚度更薄’故而’第1端面上之第1介電體多層 151087.doc 201134037
膜成為前側,自該前側射出雷射光。第2端面上之第2介電 體多層膜成為後側,雷射光之大部分於該後側受到反射。 半極性面上之雷射元件中,當前側之第1介電體多層膜之 厚度比後側之第2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更薄時,對於c〇D 之端面破壞的耐性變大’因端面上之介電體多層膜而引起 之元件劣化減少。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 述雷射構造體含有第1及第2面’上述第1面係上述第2面之 相反側之面,上述半導體區域位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支持 基體之間’上述第1及第2端面各自包含於自上述第1面之 邊緣延伸至上述第2面之邊緣的切斷面中。 根據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雷射構造體之第1 及第2端面係與由六方晶系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之&軸或m 軸與主面之法線轴所規定之基準面交叉,故可將第1及第2 端面形成為切斷面,該切斷面係自第!面之邊緣延伸至第2 面之邊緣。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 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可向上述氮化物半導體之爪軸 的方向傾斜《或者,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 體雷射元件中,上述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可向上述 氮化物半導體之a軸的方向傾斜。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 述支持基體之主面可自{10_U}面、(2〇_2”面、{2〇2_” 面、及{10-1-1}面中之任一面於_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 151087.doc 201134037 斜。又’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 中,上述支持基體之主面可為{10-11}面、{20-21}面、 {20-2-1}面、及{ι〇_ι_”面中之任一面。 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當第ΠΙ族氮化物半 導體之c軸向氮化物半導體之m軸的方向傾斜時,實用性之 面方位及角度範圍至少包含上述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 述支持基體之主面可自{11-22}面、{11-21}面、{11-2-1} 面、及{11-2-2}面中之任一面於_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 斜。又’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 中’上述支持基體之主面可為{11-22}面、{11-21}面、 {11-2-1}面、及{11-2-2}面中之任一面。 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當第ΙΠ族氮化物半 導體之c軸向氮化物半導體之a轴的方向傾斜時,實用性之 面方位及角度範圍至少包含上述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 述活性層可含有包含氮化鎵系半導體之井層,該氮化鎵系 半導體中含有作為構成元素之In且内含畸變。又,本發日月 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述活性層 可含有包含InGaN之井層,該InGaN内含畸變。 根據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可觀察到含有作 為III族構成元素之In之氮化鎵系半導體自身之劣化。又, 劣化之程度隨著銦組成之增加而變得顯著。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 151087.doc 201134037 述活性層可設成生成波長430〜550 nm之振盪光。 根據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可使用包含氮化 鎵系半導體之井層而提供上述波長範圍之發光,該氮化鎵 系半導體中含有作為III族構成元素之例如In且内含畸變。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上 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可為GaN ^根據該第III族氮化物半 導體雷射元件,藉由使用<3aN主面之雷射構造體之實現, 可實現例如上述波長範圍(自藍色至綠色為止之波長範圍) 之發光。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 述第1介電體多層膜内之介電體層可包含如下物質中之至 少一種:氧化矽、氮化矽、矽氮氧化物、氧化鈦氮化 鈦、鈦氮氧化物、氧化錯、氮化錯、鍅氮氧化物、氟化 錯、氧化奴、氮化組、麵氮氧化物、氧化給、氮化姶、給 氮氧化物、氟化铪、氧化鋁、氮化鋁、鋁氮氧化物、氟化 鎂氧化鎂、氮化鎖、鎂氮氧化物、氣化約、氣化鎖、氣 化鈽、氧化銻、氧化鉍、氧化釓。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 内之介電體層可包含如下物質中之至少一種:氧化矽、氮 化石夕、錢氧化物、氧化鈦、氮化鈦、鈦氮氧化物、氧化 錯' 氮化錯、鍅氮氧化物、氟 鼠化鍅、氧化钽、氮化鈕、鈕 氮氧化物、氧化铪、氮化姶、鈐 、°氮氧化物、氣化給、氧化 鋁、氮化鋁、鋁氮氧化物、氣 技 虱化鎂、氧化鎂、氮化鎂、鎂 氮虱化物、氟化鈣、氟化 氧化釓。 良化鈽、氧化銻、氧化鉍、 I51087.doc 201134037 根據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實用性之介電體 膜之材料可包含:氧化矽(例如Si〇2)、氮化矽(例如 Si3N4)、石夕氮氧化物(例如Si〇xNl.x)、氧化鈦(例如Ti〇2)、 氮化鈦(例如TiN)、鈦氮氧化物(例如Ti〇xNlx)、氧化鍅(例 如Zr〇2)、锆氮化物(例如ZrN)、锆氮氧化物(例如ΖΓ〇χΝι χ)、 氟化锆(例如ZrFd、氧化钽(例如Τ&2〇5)、氮化鈕(例如 Ta^5)、鈕氮氧化物(例如Ta〇xNl x)、氧化姶(例如Hf〇2), 氮化給(例如HfN)、铪氮氧化物(例如HfCMO、氟化铪 (例如HfF4)、氧化紹(例如AI2O3)、氮化IS (例如A1N)、链氮 氧化物(例如AlOxU、氟化鎂(例如MgF2)、氧化鎮(例如 MgO)、氮化鎮(例如Mg3N;2)、鎖氮氧化物(例如MgOxU、 敗化鈣(例如CaF2)、氟化鋇(例如BaF2)、氟化鈽(例如 CeF〇、氧化銻(例如sb»2〇3)、氧化鉍(例如Bi2〇3)、氧化釓 (例如 Gd2〇3)。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發明係關於一種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 體雷射元件之製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準備具 有包含六方晶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半極性主面的基 板;(b)形成具有雷射構造體、陽極電極、及陰極電極之基 板產物’該雷射構造體包含形成於上述半極性主面上之半 導體區域與上述基板;(c)上述基板產物形成之後,形成第 1及第2端面;(d)於上述第1及第2端面分別形成用於該氮化 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諧振器之第丨及第2介電體多層膜。上 述第1及第2端面係與由上述六方晶系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 之a軸及m軸中之任一結晶軸及上述半極性主面之法線軸所 15I087.doc •10- 201134037 規疋之基準面交叉,上述半導體區域中包括包含第丄導電 型之氮化嫁系半導體之第1包覆層、包含第2導電型之氮化 錄系半導體之第2包覆層、及設於上述第1包覆層與上述第 2包覆層之間的活性層,上述第1包覆層、上述第2包覆層 及上述活性層係沿上述法線軸的方向排列,上述活性層含 有氮化鎵系半導體|,上述基板之上述半極性主面係與正 父於表不該氮化物半導體之<〇〇〇1>軸的方向之以軸向量的 平面以45度以上8〇度以下及1〇〇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圍之 角度交又,上述c+軸向量係與表示自上述第2端面朝向上 述第1端面的方向之波導路向量成銳角,上述第1介電體多 層膜之厚度比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更薄。 根據該方法,與c +軸向量成銳角之波導路向量係與自第 2端面朝向第1端面之方向對應,又,使第丨端面上之第丨介 電體多層膜(C +側)之厚度形成為比第2端面上之第2介電體 多層膜(C-側)之厚度更薄,故而,端面上之因介電體多層 膜與半導體之界面引起的光吸收減少,而使得對於c〇d之 端面破壞的耐性變大。該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 中,第2端面之法線向量與c +軸向量所成之角係大於第1端 面之法線向量與c+軸向量所成之角。當前側之第i介電體 多層膜(C_側)之厚度比後側之第2介電體多層獏(c +側)之厚 度更薄時,第1端面上之第丨介電體多層膜成為前側,雷射 光自該前側射出。第2端面上之第2介電體多層膜成為後 側’雷射光之大部分於該後側受到反射。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於形成上述第1及第2介電 151087.doc 201134037 體多層膜之前,進而包括判斷上述第丨及第2端面之面方位 的步驟。根據該方法,依據該判斷,可針對各個端面選擇 適當之介電體多層膜且使其成長於端面。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形成第丨及第2端面之上述 步驟可包括如下步驟:對上述基板產物之第1面進行刻 劃;及’藉由向上述基板產物之第2面之擠壓而進行上述 基板產物之分離,而形成具有上述第丨及第2端面之雷射條 (laser bar)。上述雷射條之上述第1及第2端面係藉由上述 分離而形成,上述第1面係上述第2面之相反側之面,上述 半導體區域係位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基板之間,上述雷射 條之上述第1及第2端面各自包含於自上述第丨面延伸至上 述第2面且由上述分離而形成之切斷面中。 根據該方法,雷射條之第1及第2端面係與由六方晶系第 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之a軸或爪軸與主面之法線軸所規定之基 準面交叉,故而,第1及第2端面可藉由刻劃形成及擠壓而 形成為切斷面,該切斷面自第丨面之邊緣延伸至第2面之邊 緣。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上述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 之c軸可向上述氮化物半導體之m轴的方向傾斜。或者,本 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上述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 軸可向上述氮化物半導體之a軸的方向傾斜。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上述基板之主面可自丨1〇_ 11}面、{20-21}面、{20-2-1}面、及po—u}面中之任一面 於·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斜。又’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151087.doc -12- 201134037 之方法中,上述基板之主面可為{10_11}面、{2〇2i}面、 {20-2-1}面、及《丨^丨-”面中之任一面。 該方法中,當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之㊈向氮化物半導 體之m軸的方向傾斜時,實用性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至少 包含上述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上述基板之主面可自{11_ 22}面、{11-21}面、{11_2_1}面、及{11_2 2}面中之任一面 於-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斜。又,本發明之另一態樣 之方法中,上述基板之主面可為{11_22}面、Ου”面、 {11-2-1}面、及{11·2_2}面中之任一面。 該基板中,當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之向氮化物半導 體之a軸的方向傾斜時,實用性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至少 包含上述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上述活性層之形成中較 佳為成長包含氮化鎵系半導體之井層,該氮化鎵系半導體 中包含作為構成元素之化且内含畸變。又本發明之另一 態樣之方法中,上述活性層之形成中所成長之井層包含内 含畴變之InGaN’該畸變係因來自鄰接於井層之半導體層 之應力而產生。根據該方法’觀察到含有作為職構成元 素之In之氮化鎵系半導體自身之劣化。又,劣化之程度隨 著銦組成之增加而變得顯著。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上述活性層可以生成波長 430 550 nm之振盪光之方式而構成。根據該方法,根據該 方法可使用包含氮化鎵系半導體之井層而提供上述波長 I51087.doc 13 201134037 範圍之發光,該氮化鎵系半導體中包含作為構成元素之1〇 且内含_變。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較佳為上述第m族氮化物 半導體係GaN。根據該方法,藉由使用GaN主面之雷射構 造體之實現,可實現例如上述之波長範圍(自藍色至綠色 為止之波長範圍)之發光。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方法中,上述第丨介電體多層膜内 之介電體層可使用如下物質中之一種而形成:氧化矽、氮 化矽、矽氮氧化物、氧化鈦、氮化鈦、鈦氮氧化物、氧化 鍅、氮化锆、錐氮氧化物、氟化鍅、氧化鈕、氮化鈕、钽 氮氧化物、氧化铪、氮化铪、給氮氧化物、氟化給、氧化 鋁、氮化鋁、鋁氮氧化物、氟化鎂、氧化鎂、氮化鎂、鎂 氮氧化物、氟化鈣、氟化鋇、氟化鈽、氧化銻、氧化鉍、 氧化釓。又,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内之介電體層可使用 如下物質中之一種而形成:氧化矽、氮化矽、矽氮氧化 物、氧化鈦、氮化鈦、鈦氮氧化物、氧化锆、氮化鍅、錯 氮氧化物、氟化鍅、氧化钽、氮化鈕、钽氮氧化物、氧化 铪、氮化铪、铪氮氧化物、氟化铪 '氧化鋁、氮化鋁、鋁 氮氧化物、氟化鎂、氧化鎂、氮化鎂、鎂氮氧化物、氟化 鈣、氟化鋇、氟化鈽、氧化銻、氧化鉍、氧化釓。 根據該方法’實用性之介電體膜可包含:氧化矽(例如 Si〇2)、氮化矽(例如Si3N4)、矽氮氧化物(例如si〇xNKx)、 氧化鈦(例如Ti〇2)、氮化鈦(例如TiN)、鈦氮氧化物(例如 ΤιΟχΝ,.χ)、氧化鍅(例如Zr〇2)、錯氮化物(例如ZrN)、锆氮 151087.doc •14· 201134037 氧化物(例如ΖιΌχΝ,-χ)、氟化锆(例如ZrFd、氧化钽(例如 Ta205)、氤化钽(例如Ta3N5) '钽氮氧化物(例如TaOxW χ)、 氧化給(例如Hf〇2)、氮化姶(例如HfN)、姶氮氧化物(例如 HfOxN^x)、氟化铪(例如HfF4)、氧化鋁(例如a1203)、氮化 紹(例如A1N)、鋁氮氧化物(例如ΑΙΟχΝ^)、氟化鎂(例如 MgFd、氧化鎂(例如MgO)、氮化鎂(例如MgsN2)、鎂氮氧 化物(例如MgCMx)、氟化弼(例如CaF2)、IL化鋇(例如 BaF2)、氟化鈽(例如CeF3)、氧化銻(例如sb203) '氧化鉍 (例如BhO3)、氧化釓(例如Gd203)。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徵、以及優點可由參 照隨附圖式而實施之本發明之良好之實施形態之以下詳細 描述而更容易瞭解。 發明之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對C〇D具有耐性之第m 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又’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對 C〇D具有对性之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製作方 法。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觀點可參考例示所示之隨附圖式考慮到以下之 詳細描述而容易理解。繼而,參照隨附圖式,對第III族氮 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及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製 作方法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在可能的情況下,對同一部 分標註同一符號。 圖1係概略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 151087.doc 201134037 射元件之構造的圓示。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丨雖 具有增益導引型之構造,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並不限定 為增益導引型之構造。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i中 具有雷射構造體13及電極15。雷射構造體13中包括支持基 體17及半導體區域19〇支持基體17具有包含六方晶系第ΙΠ 族氮化物半導體之半極性主面17&,且具有背面17t>。半導 體區域19設於支持基體17之半極性主面17a上。電極15設 於雷射構造體13之半導體區域19上。半導體區域19包含第 1包覆層21、第2包覆層23、及活性層25。第1包覆層21包 s第1導電型之氮化嫁系半導體,例如包含η型^ 型InAlGaN等。第2包覆層23包含第2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 導體,例如包含p型AlGaN、p型InAlGaN等。活性層25設 於第1包覆層21與第2包覆層23之間。活性層25包含氮化鎵 系半導體層,該氮化鎵系半導體層係例如井層25a。活性 層25中包括包含氮化鎵系半導體之障壁層25b,井層25&及 障壁層25b交替排列。井層25a包含例如inGaN等,障壁層 25b包含例如GaN、InGaN等。活性層内含時變。活性層25 可包含以生成波長360 nm以上600 nm以下之光的方式而設 置之量子井構造。因利用半極性面,適於產生波長430 nm 以上550 nm以下之光。第1包覆層21、第2包覆層23及活性 層25沿半極性主面17a之法線軸NX排列。法線軸NX向法線 向量NV的方向延伸。支持基體17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 c轴Cx於c轴向量VC的方向延伸。 雷射構造體13中包括用於諧振器之第1端面26及第2端面 151087.doc -16- 201134037 28。用於諧振器之波導路係自第2端面28延伸至第1端面 26 ’波導路向量WV表示自第2端面28朝向第1端面26之方 向。雷射構造體13之第1及第2端面26、28係與由六方晶系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結晶軸(m轴或a軸)及法線軸Νχ所規 定之基準面交又。圖1中,第1及第2端面26、28係與由六 方晶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m軸及法線軸Νχ所規定之m_ η面交又。然而,第1及第2端面26、28亦可與由六方晶系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a轴及法線軸Νχ所規定之a_n面交 叉。 參照圖1 ’描繪有正交座標系S及結晶座標系CR。法線 軸NX朝向正交座標系8之2軸的方向。半極性主面i7a係平 行於由正交座標系S之X軸及Y軸所規定之既定之平面而延 伸。又,圖1中描繪有代表性之c面Sc。表示支持基體17之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〇〇〇 1>軸的方向之C+軸向量係相對 於法線向量NV向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m軸及3軸中之任 一結晶軸的方向傾斜。該傾斜角度處於4 5度以上8 〇度以下 及100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圍。本實施例中,㈠轴向量之 朝向係與向量V C之朝向一致。圖1所示之實施例中,支持 基體17之六方晶系第in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向量相對於 法線轴NX向六方晶系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之m軸的方向以 角度ALPHA傾斜。該角度ALPHa可處於μ度以上8〇度以 下之範圍内’又可處於100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圍。 第1介電體多層膜(C+側)43a之厚度DREF1比第2介電體 多層膜(C-側)43b之厚度DREF2更薄。根據第冚族氮化物半 151087.doc 17 201134037 導體雷射元件u,c+軸向量與波導路向量贾成銳角,該 波導路向里WV係與自第2端面28朝向第i端面26之方向對 應。此時,第1端面26(0側)上之第i介電體多層膜43a之 厚度DREF1比第2端面(C·側)28上之第2介電體多層膜43 b之 厚度DREF2更薄,故而’第丨介電體多層膜43a成為前側, 雷射光自該前側射出。第2介電體多層膜43b成為後側,雷 射光之大。P为於泫後側受到反射。當前側之第丨介電體多 層膜43a之厚度DREF1比後側之第2介電體多層膜43b之厚 度DREF2更薄時’端面上之因介電體多層膜與半導體端面 之界面而引起之光吸收減少,而可提高對c〇D之端面破壞 的对性。 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i丨進而具有絕緣膜3丨。絕 緣膜31設於雷射構造體13之半導體區域19之表面i9a上, 且覆蓋表面19a。半導體區域19位於絕緣膜31與支持基體 1 7之間。支持基體丨7包含六方晶系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 絕緣膜31具有開口 31a。開口 31a成為例如條狀。當如本實 施例所示c軸向m軸的方向傾斜時,開口 3 1 a於半導體區域 19之表面19a與上述m-n面之交又線LIX的方向延伸。交叉 線LIX向波導路向量WV之朝向延伸。再者,當c軸向a軸之 方向傾斜時’開口 31a於a-n面與表面19a之交叉線LIX的方 向延伸。 電極15經由開口 31a而與半導體區域19之表面19a(例如 第2導電型之接觸層33)形成接觸,於上述之交又線lix之 方向延伸。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丨中,雷射波導 I51087.doc •18- 201134037 路包括第1包覆層21、第2包覆層23及活性層25,且於上述 之交叉線LIX之方向延伸。 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11中,第1端面26及第2端 面28各自可為切斷面。後續說明中,將第1端面26及第2端 面28作為第1切斷面27及第2切斷面29進行參照。第1切斷 面27及第2切斷面29與由六方晶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m 軸及法線軸NX所規定之m-n面交叉。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 雷射元件11之雷射諧振器包含第1及第2切斷面27、29,雷 射波導路自第1切斷面27及第2切斷面29中之一方而向另一 方延伸。雷射構造體13包含第1面13 a及第2面13b,第1面 13a係第2面13b之相反側之面。第1及第2切斷面27、29自 第1面13a之邊緣13c延伸至第2面l:3b之邊緣13d。第1及第2 切斷面27、29與c面、m面或a面等目前之解理面不同。 根據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丨,構成雷射諧振 器之第1及第2切斷面27、29與m-n面交又。因此,可設置 於m-n面與半極性面17a之交叉線的方向延伸之雷射波導 路。因此,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丨變得具有可實 現低閾值電流之雷射諧振器。 第III知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1丨包括n側導光層3 $及p側 導光層37。η側導光層35包含第i部分35a及第2部分35b,n 側導光層35包含例如GaN、InGaN等。ρ側導光層37包含第 1部分37a及第2部分37b,ρ側導光層37包含例如GaN、 InGaN等。載波阻隔層39設於例如第!部分η與第2部分 37b之間。支持基體17之背面nb設有另一電極41,電極μ 151087.doc -19- 201134037 例如覆蓋於支持基體17之背面1 7b。 圖2係表示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之活性層乃 上的發光之偏光之圖示。圖3係示意性表示軸及爪軸所 規定之斷面之圖示。如圖2所示,介電體多層膜433、43b 分別設於第1及第2切斷面27、29。介電體多層膜43a、4儿 之介電體層各自之材料可包含如下物質中之至少一種,例· 如氧化石夕、氮化石夕、石夕氮氧化物、氧化鈦、氮化鈦、鈦氮 氧化物、氧化鍅、氮化锆、鍅氮氧化物、氟化鍅、氧化 鈕、氮化鈕、鈕氮氧化物、氧化姶、氮化姶、铪氮氧化 物、氟化铪、氧化鋁、氮化鋁、鋁氮氧化物、氟化鎂、氧 化鎂、氮化鎂、鎂氮氧化物、氟化鈣、氟化鋇、氟化鈽、 氧化銻、氧化鉍、氧化釓。根據該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 射元件11,實用性之介電體膜可包含如下物質中之至少一 種:氧化矽(例如Si〇2)、氮化矽(例如Si3N4)、矽氮氧化物 (例如Sl〇xNl.x)、氧化鈦(例如Ti02)、氮化鈦(例如TiN)、鈦 氮氧化物(例如ΉΟχΝ^)、氧化锆(例如Zr〇2)、鍅氮化物 (例如ZrN)、結氮氧化物(例如Zr〇xNi x)、氟化錄(例如 ZrF4)、氧化鈕(例如Ta2〇5)、氮化钽(例如Ta3N5)、钽氮氧 化物(例如Τ&ΟχΝ〗·χ)、氧化铪(例如Hf〇2)、氮化铪(例如 HfN)、給氮氧化物(例如HfC^u、氟化铪(例如HfF4)、氧 化銘(例如Α1ζ〇3)、氮化鋁(例如ain)、鋁氮氧化物(例如 ΑΙΟχΝ^)、氟化鎂(例如MgF2)、氧化鎂(例如Mg0)、氮化 鎮(例如Mg3N2)、鎂氣氧化物(例如MgCMJ、氣化鈣(例 如CaF2)、氟化鋇(例如BaF2)、氟化鈽(例如CeF3)、氧化銻 151087.doc •20· 201134037 (例如Sb2〇3)、氧化鉍(例如Bi203)、氧化釓(例如Gd2〇3)。 利用該等材料’斷裂面27、29均可應用端面塗佈。可藉由 端面塗佈而調整反射率。根據該經調整之反射率當第工 介電體多層膜(C-側)43 a之反射率小於第2介電體多層膜(c + 側)43b之反射率時,對於c〇D而言,可減少端面上之因介 電體多層膜與半導體之界面而引起之元件劣化。 如圖2之(b)部所示,來自活性層25之雷射光L向六方晶 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a軸的方向偏光。該第m族氮化物 半導體雷射元件1 i中,可實現低閾值電流之能帶躍遷能產 生具有偏光性之光。用於雷射諧振器之第1及第2切斷面 27、29與c面、m面或a面等目前之解理面不同。然而,第^ 及第2切斷面27、29具有用於諧振器之作為鏡面之平坦 I1生、垂直性。因此,使用第i及第2切斷面2 7、2 9與於該等 切斷面27、29之間延伸的雷射波導路,如圖2之(b)部所 不,利用因躍遷而產生之發光n可實現低閾值之雷射振 盪,δ亥發光11比向將c軸投影至主面之方向偏光的因躍遷 而產生之發光12更強。 第in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u中,第丨及第2切斷面 27 29各自呈現出支持基體17之端面i7c及半導體區域19 之鳊面19c,端面17c及端面19c由介電體多層膜43a覆蓋。 支持基體1 7之端面1 7c及活性層25之端面25c之法線向量 NA與活性層25之m轴向量MA所成的角度BETA係由第瓜族 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及m軸所規定之第丨平面S1上已規定之 成分(BETA)1、以及與第〗平面S1及法線軸]^又正交之第2平 15J087.doc 21 201134037 面S2上已規定的成分(ΒΕΤΑ)2而規定。成分(BETAh較佳 為,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轴及m軸所規定之第1平面S1 上的(ALPHA-4)度以上(ALPHA+4)度以下之範圍。該角度 範圍於圖3中表示為代表性之m面sM與參照面fa所成之角 度。為便於理解’圖3中將代表性之m面SM描繪成自雷射 構造體之内側抵達外側》參照面FA沿活性層25之端面25c 延伸。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Η中,具有關於自c 軸及m轴中之一方而向另一方獲取之角度BETA而滿足上述 垂直性之端面。又,成分(BETA)2較佳為,於第2平面S2上 處於-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此處係, BETA^BETAh^BETA)/。此時,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 雷射元件11之端面27、29關於在與半極性面17a之法線轴 NX垂直之面上所規定之角度,於光學含義上滿足垂直 性。 再次參照圖1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丨中,較 佳為’支持基體17之厚度DSUB為400 μιη以下。該第in族 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中’適於獲得用於雷射諸振器之良 好的切斷面。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i丨中,更佳 為’支持基體17之厚度DSUB為50 μηι以上1〇〇 μηι以下。該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11中,更適於獲得用於雷射 諧振器之良好之切斷面。又,處理變得容易,且可提高生 產良率。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11中,法線軸NX與六方晶 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所成之角度ALPHA較佳為45 151087.doc -22- 201134037 度以上,又,更佳為80度以下。又,角度ALPHA較佳為 100度以上,又,更佳為135度以下,若角度小於45度或大 於135度’則藉由擠壓而形成之端面包含m面之可能性變 大。又’若角度大於80度而小於100度,則有無法獲得預 期之平坦性及垂直性之虞。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1中,自斷裂面之形成之 觀點出發’進而更好的是,法線軸NX與六方晶系第m族氮 化物半導體之c軸所成之角度ALPHA為63度以上,又,較 佳為80度以下。又,角度ALPHA較佳為1〇〇度以上,又, 更佳為117度以下。若角度小於63度或大於117度,則於藉 由擠壓而形成之端面之一部分可能會呈現爪面。又,若角 度大於80度而小於1 〇〇度,則有無法獲得預期之平坦性及 垂直性之虞。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U中,當第ΠΙ族氮化物半 導體之c軸向氮化物半導體之爪軸的方向傾斜時,實用性之 面方位及角度範圍至少包括以下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例 如’支持基體17之主面17a可自{10-11}面、{20-21}面、 {20-2-1}面、{1〇-1·〗}面中之任一面於·4度以上4度以下之 範圍傾斜。又’支持基體17之主面l7a可為{1〇_U}面、 {20-21}面、{20-2-1}面、{io-1-”面中之任一面。 第h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η中,當第ΠΙ族氮化物半 導體之c轴向氮化物半導體之&轴的方向傾斜時,實用性之 面方位及角度範圍至少包括以下之面方位及角度範圍。支 持基體17之主面17a可自{11-22}面、{11-21}面、{11-2-1} 151087.doc •23- 201134037 面、{11-2-2}面中之任一面於_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 斜。又’支持基體17之主面17a可為{11-22}面、{11-21} 面、{11-2-1}面、{ii_2-2}面中之任一面。 於該等典型之半極性面17a上,可提供具有能構成該第 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丨之雷射諧振器之程度的充分 之平坦性及垂直性的第1及第2端面26、28。於跨及該等典 型之面方位的角度之範圍内’可獲得表現出充分之平坦性 及垂直性之端面。當第i介電體多層膜(c_側)43a之厚度比 第2介電體多層膜(〇側)43b之厚度更薄時,可避免因介電 體多層膜與半導體發光層之端面的界面而引起之劣化。 又’ *第1介電體多層膜(C-側)43a之反射率小於第2介電體 多層膜(C +側)43b之反射率時,端面上之因介電體多層膜 與半導體端面之界面而引起之光吸收減少,而可提高對 COD之端面破壞的耐性。 支持基體17可包含GaN、AIN、AlGaN、InGaN及 InAlGaN中之任一種》當使用包含該等氮化鎵系半導體之 基板時’可獲得能作為諧振器而使用之切斷面27、29 β 支持基體17可為GaN。根據該第in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 元件’藉由使用GaN主面之雷射構造體之實現,可實現例 如上述之波長範圍(自藍色至綠色為止之波長範圍)之發 光。又,當使用A1N或AlGaN基板時,可增大偏光度, 又’可藉由低折射率而加強光束缚。使用InGaN基板時, 可減小基板與發光層之晶格失配率,而可提高結晶品質。 又,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丨丨中,支持基體17之積 151087.doc -24· 201134037 層缺陷密度可為lxl〇4 cm-l以下。因積層缺陷密度為ΐχΐ〇4 cm以下,故因偶發事端而破壞切斷面之平坦性及/或垂直 性的可能性較低。 圖4係表不本實施形態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 之製作方法的主要步驟之圖示。參照圖5之0)部,表示有 基板51。本實施例中,基板51之<0001>軸向m軸的方向傾 斜,但是本製作方法亦可適用於<〇〇〇1>軸向a軸的方向傾 斜之基板51。圖4之步驟si〇i中,準備用於製作第ΠΙ族氮 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基板51。基板51之六方晶系第瓜族 氮化物半導體之<0001>軸(向量vc)相對於法線軸Νχ向六 方晶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m軸方向(向量VM)的方向以 有限之角度ALPHA傾斜。因此,基板51具有包含六方晶系 第111族氮化物半導體之半極性主面5 1 a。 步驟S102中形成基板產物卯。圖5之(a)部中,雖基板產 物SP係描繪成大致圓板形之構件,但基板產物”之形狀並 不限定於此。為了獲得基板產物sp ’首先,於步驟81〇3 中,形成雷射構造體55。雷射構造體55包含半導體區域53 及基板51,於步驟S1〇3中,半導體區域53形成於半極性主 面51 a上。為形成半導體區域53,於半極性主面η&上依序 成長第1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57、發光層59、及 第2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61。氮化鎵系半導體區 域57可包含例如11型包覆層,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可包 含例如P型包覆層。發光層59設於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57 與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61之間,又可包含活性層、導光層 151087.doc -25- 201134037 及電子阻隔層等。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57、發光層59、及 第2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61係沿半極性主面之 法線軸NX排列。該等半導體層磊晶成長於主面5u上。半 導體區域53上覆蓋有絕緣膜54。絕緣膜54包含例如氧化 矽。絕緣膜54具有開口 54a。開口 54a成為例如條狀。參照 圖5之(a)部,描繪有波導路向量wv,本實施例中,該向量 WV平行於m-n面而延伸。必要之情形時,可於絕緣膜“之 形成之前,於半導體區域53形成脊狀構造。該脊狀構造可 包含加工成脊形狀之氮化鎵系半導體區域61。 步驟S104中,於雷射構造體55上形成陽極電極58&及陰 極電極58b。又,於在基板5 1之背面形成電極之前,對結 晶成長中使用之基板之背面進行研磨,而形成預期之厚度 DSUB之基板產物SP。形成電極時,例如使陽極電極58&形 成於半導體區域53上’且使陰極電極5扑形成於基板51之 背面(研磨面)51b上。陽極電極58a於X軸方向延伸,陰極 電極5 8b覆蓋整個背面51b〇藉由該等步驟,形成基板產物 SP。基板產物SP包含第1面63a、以及與其位於相反側之第 2面63b。半導體區域53位於第1面63a與基板51之間。 繼而,步驟S105中’形成用於雷射諧振器之端面。本實 施例中,由基板產物SP製作雷射條。雷射條具有可形成介 電體多層膜之一對端面。接著’對雷射條及端面之製作之 一例進行說明。 步驟S106中’如圖5之(b)部所示,對基板產物SP之第1 面63 a進行刻劃。該刻劃係使用雷射刻劃器1 〇a而進行。藉 151087.doc •26· 201134037 由刻劃而形成刻劃槽65a。於圖5之(b)部,已形成5個刻劃 槽’使用雷射光束LB促進刻劃槽65b之形成。刻劃槽65a之 長度比由六方晶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a軸及法線軸NX 所規定之a-n面與第1面63a的交叉線AIS之長度更短,對交 叉線AIS之一部分照射雷射光束lb。藉由雷射光束lb之照 射,於第1面63a上形成沿特定的方向延伸而到達半導體區 域之槽。刻劃槽65a可形成於例如基板產物sp之一邊緣。 步驟S 107中,如圖5之(c)部所示,藉由對基板產物“之 第2面63b之擠壓而進行基板產物SP之分離,從而形成基板 產物SP 1及雷射條LB 1。擠壓係使用例如刮刀69等致斷 (breaking)裝置而進行。刮刀69包含向一個方向延伸之邊 緣69a、以及規定邊緣69a之至少2個刮刀面69b、69e。 又,基板產物SP1之擠壓係於支持裝置71上進行。支持裝 置71包含支持面71a及凹部71b,凹部71b向一個方向延 伸。凹部71 b形成於支持面7丨a上。使基板產物sp丨之刻劃 槽65a之朝向及位置對準支持裝置71之凹部711?之延伸方 向’使基板產物SP1定位於支持裝置71上之凹部711?。使致 斷裝置之邊緣的朝向對準凹部71b之延伸方向,自與第2面 63b父又之方向將致斷裝置之邊緣向基板產物spi擠壓。交 又方向較佳為與第2面63b大致垂直之方向。藉此,進行基 板產物SP之分離’從而形成基板產物雷射條LBl。 藉由擠壓’形成具有第i及第2端面67a、67b之雷射條 LB1,該等端面67a、67b具有至少發光層之一部分可適用 於半導體雷射之諧振鏡之程度的垂直性及平坦性。 151087.doc •27· 201134037 所形成之雷射條LB1具有藉由上述分離而形成之第1及 第2端面67a、67b,端面67a、67b各自係自第i面63&延伸 至第2面63b。因此,端面67a、67b構成該第in族氮化物半 導體雷射元件之雷射諧振器,且與χζ面交叉。該χζ面係 與由六方晶系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爪軸及法線-Νχ所規 定之m-n面對應。雷射條LB〇、LB1各自表示有波導路向量 wv。波導路向量wv朝向自端面67a朝著端面67b之方向。 於圖5之(c)部,為了表示c軸向量vc之朝向,而使雷射條 LB0之一部分斷裂而表示。波導路向量贾乂與〇轴向量vc成 銳角。 根據該方法,於六方晶系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之a軸的 方向對基板產物SP之第1面63a進行刻劃之後,藉由對基板 產物SP之第2面63b之擠壓而進行基板產物sp之分離,從而 形成新的基板產物SP 1及雷射條LB 1。因此,以與m_n面交 叉之方式’於雷射條LB1形成第1及第2端面67a、67b。藉 由該端面之形成,第1及第2端面67a、67b可提供能構成該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雷射諧振器之程度的充分 之平坦性及垂直性。所形成之雷射波導路於六方晶系第m 族氮化物之c軸之傾斜方向延伸。該方法中,形成可提供 該雷射波導路之諧振器鏡面端面。 根據該方法,藉由基板產物SP1之切斷,可形成新的基 板產物SP1及雷射條LB1。步驟S108中,反覆藉由擠壓而 進行分離,而製作多個雷射條。該切斷係使用比雷射條 LB1之切斷線BREAK更短之刻劃槽65a而產生。 151087.doc -28- 201134037
步驟S 109中,狄+ A 於雷射條1^1之端面67a、67b形出八φ 多層膜,從而形士 ♦ u 67b形成介電體 f ^雷射條產物。該步驟係 進打。步驟Slin 士 , ’丨职从卜万式 中,判斷雷射條LB 1之端面67 67 方位。為進行判 鳊面67a、67b之面 … 可例如瞭解C +軸向量之朝向。或者, 為進订判斷,當製作端面…、研時’ 67a、67b與C+&J &曰今± 盯使4面 、c軸向罝之朝向相關聯之 或操作··於雷射條上製作表 下之處理及/ 戍,將所^ 1作表不C+軸向I之朝向之標記;及/ 次將所I作之雷射條配置成表示 判斷之後,於雷射條LB1上,第2端面:量…。進行 b之法線向量與C + 成H之角大於第1端面67a之法線向量與c+軸向量所 進仃判斷之後,步驟8111中,於雷射條LB1之端面心、 仍形成介電體多層膜。根據該方法,於雷射條LB1上,盥 C +轴向量成銳角之波導路向量wv之朝向係與自第2端面 端面67b之方向對應。該雷射條產物中第㈣面 67b上之第i介電體多層膜(c +側)之厚度dr則形成為比第 2端面67a上之第2介電體多層膜心側)之厚度ΜΕρ2更薄, 故而可提高對C0D之端面破壞的耐性。當第i介電體多層 膜(c+側)之厚度刪F1比第2介電體多層膜(c_側)之厚度 DREF2更薄時,第!端面上之第!介電體多層膜成為前側, 雷射光自該前側射出。第2端面上之第2介電體多層膜成為 後侧,雷射光之大部分於該後側受到反射。 步驟S112中,使该雷射條產物分離成各個半導體雷射之 晶片。 151087.doc •29· 201134037 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中,角度ALPHA可為45度以上80 度以下及100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圍。若角度小於45度或 大於135度,則藉由擠壓而形成之端面包含m面之可能性變 大。又’若角度大於80度而小於100度,則有無法獲得預 期之平坦性及垂直性之虞。進而更好的是,角度ALPHA可 為63度以上80度以下及1〇〇度以上117度以下之範圍。若角 度小於45度或大於135度’則可能於藉由擠壓而形成之端 面之一部分形成m面。又,若角度大於8〇度而小於1〇〇度, 則有無法獲得預期之平坦性及垂直性之虞。半極性主面 51a 可為{20-21}面、{10-11}面、{20-2-1}面、及{10-1-1} 面中之任一面,或者,當c軸向a軸之方向傾斜時可為丨j j _ 22}面、{11-21}面、{11-2-1}面、{ΐι·2-2}面中之任一面。 進而,自該等面以-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微傾斜之面亦 適於作為上述之主面。該等典型之半極性面中,可以能構 成s亥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雷射諧振器之程度的 光學性平坦性及垂直性而提供用於雷射諧振器之端面。 又,基板51可包含GaN、Am、A1GaN、^^^及
InAlGaN中之任一種。當使用包含該等氮化鎵系半導體之 基板時’可獲得能用作雷射諧振器之端面。基板51較佳為 包含GaN。 於形成基板產物SP之步驟嶋中,結晶成長中所使用之 半導體基板係以基板厚為400㈣以下之方式而受到切片或 研削等加工’第2面63b可為藉由研磨而形成之加工面。於 該基板厚下,當進行切斷時’可以良好之良率而獲得能構 151087.doc 201134037 成該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雷射諧振器之程度的 充分的平坦性、垂直性。又,當進行切斷時,可形成無離 子損壞之端面67a、67b。第2面63b係藉由研磨而形成之研 磨面’若研磨後基板厚為100 μηι以下則更佳。又,為了容 易對基板產物sp進行處理,較佳為基板厚為50 μιη以上。 當不進行切斷時,端面67a、67b可為例如藉由钱刻而形成 之蝕刻面。触刻面上呈現出發光層之端面。 本實施形態之雷射端面之製造方法中,雷射條LB丨上亦 規定了參照圖2說明之角度BETA。雷射條LB 1中,角度 BETA之成分(BETA、較佳為由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之〇軸及 m軸所規定之第1平面(與參照圖2說明之第i平面s丨對應之 面)上之(ALPHA-4)度以上(ALPHA+4)度以下之範圍。雷射 條LB1之端面67a、67b關於自c軸及m軸中之一方而向另一 方獲取之面上的規定之角度BETA之角度成分滿足上述垂 直性。又,角度BETA之成分(BETA)2較佳為第2平面(與圖 2所示之第2平面S2對應之面)上-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 圍。此時,雷射條LB1之端面67a、67b關於與半極性面51a 之法線軸NX垂直之面上的規定之角度BETA之角度成分滿 足上述垂直性。 。 端面67a、67b係藉由對磊晶成長於半極性面51a上之複 數個氮化鎵系半導體層之擠壓而產生的斷裂(break)而形 成。因係半極性面51a上之磊晶膜,故端面67a、67b並非 之刖用作譜振器鏡面之c面、m面、或a面等低面指數之解 理面。然而’半極性面5丨a上之磊晶膜之積層之斷裂中, I51087.doc -31 - 201134037 端面67a、67b具有可用作諧振器鏡面之平坦性及垂直性。 (實施例1) 如下所述,藉由有機金屬氣相成長法成長雷射二極體。 原料中可使用三曱基鎵(TMGa)、三甲基鋁(ΤΜΑ1)、三甲 基銦(TMIn)、氨(NH3)、矽烷(SiH4)、雙環戊二烯基鎂 (Cp2Mg)。作為基板71,準備{20-21}GaN基板。該GaN基 板係自利用HVPE法成長之較厚的(〇〇〇l)GaN結晶塊向m軸 方向以75度之範圍之角度使用晶圓切片裝置切取而製作。 將該基板配置於反應爐内之基座上之後,按照以下成長 順序成長圖7及圖8所示之用於雷射構造體之磊晶層。將基 板71配置於成長爐之後,首先,於基板71上成長η型GaN 層(厚度:1000 nm)72。繼而,使η型In A1 GaN包覆層(厚 度:1200 nm)73成長於η型GaN層72上。接著,製作發光 層。首先,使η型GaN導引層(厚度:200 nm)74a及非摻雜 InGaN導引層(厚度:65 nm)74b成長於η型InAlGaN包覆層 73上。繼而,成長活性層75。該活性層75具有由GaN(厚 度:15 nm)/InGaN(厚度:3 nm)構成之2週期之多重量子井 構造(MQW)。此後,使非摻雜InGaN導引層(厚度:65 nm)76a、p型 AlGaN阻隔層(厚度:20 nm)76d、p型 InGaN 導引層(厚度:50 nm)76b及P型GaN導引層(厚度200 nm)76c成長於活性層75上。繼而,使p型InAlGaN包覆層 (厚度·· 400 nm)77成長於發光層上。最後’使P型GaN接觸 層(厚度:50 nm)78成長於p型InAlGaN包覆層77上。 使用該磊晶基板,藉由光微影法及钮刻法而製作折射率 151087.doc -32- 201134037 導引型雷射。首先’使用光微影形成條狀掩模。掩模係於 將C軸投影至主面之方向延伸。 ^ r便用该掩模進行乾式蝕 刻,而製作寬為2 _之條狀脊狀構造。乾絲刻中使用例 如氯氣(α2)。於脊狀構造之表面形成具有條狀之開口的絕 緣膜乃。作為絕緣膜79係❹例如藉由真空驗法所形成 之⑽。絕緣膜79形成之後,製作卩側電極8〇^η側電極 _,從而製作基板產物。#由真空蒸鍍法製作p側電極 8〇a ^ p側電極8如係例如Ni/Au。對該磊晶基板之背面進行 研磨’直至薄成1GG μηι為止。背面之研磨係使用鑽石聚料 進行。研磨面上藉由蒸鍍而形成〇側電極8〇b。η側電極8仙 包含 Ti/Al/Ti/Au。 為了自該基板產物藉由刻劃而製作雷射條,使用可照射 波長355 nm之YAG雷射的雷射刻劃器。作為刻劃槽之形成 條件,係使用以下條件。 雷射光輸出100 mW。 掃描速度5 mm/秒。 所形成之刻劃槽係例如長度30 μπ1、寬度1〇 μηι、深度4〇 μηι之槽。以800 μπι之間距穿過基板之絕緣膜開口部位向 蟲晶表面直接照射雷射光,藉此形成刻劃槽。諧振器長度 為600 μπι。使用刮刀,藉由切斷諧振鏡而製作。藉由基板 產物之背面之擠壓而斷裂,以此製作雷射條。 圖6係表示結晶格子之{20-21}面以及諧振器端面之掃描 型電子顯微鏡像的圖示。更具體而言’關於(20-2 1 }面之 GaN基板,表示結晶方位與切斷面之關係者係圖6之(b)部 151087.doc •33· 201134037 與圖6之(c)部。圖6之(b)部表示將雷射條紋〇aser stripe)設 於<11-2〇>方向的端面之面方位,將作為先前之氮化物半 導體雷射之諧振器端面而使用之m面或c面上所示的解理面 表不為端面81d或c面81。圖6之((〇部係表示將雷射條紋設 於將c軸投影至主面的方向(以下,稱作M方向)之端面之面 方位,不僅表不出半極性面71a且亦表現出用於雷射諧振 窃之端面81a、81b。端面81a、81b與半極性面71a大致正 父’但與先前之c面、m面或a面等之前之解理面不同。 本貫施例之{20-21}面GaN基板上之雷射二極體中,用於 諧振器之端面係相對於具有極性之方向(例如c+軸向量的 方向)傾斜,該等端面之結晶面之化學性質並不相同。後 續說明中,將靠近+c面之端面81a作為{_1〇1<7丨端面而參 照’且將靠近-c面之端面81b作為UO-U}端面而參照。 又,作為該等端面之法線向量,可方便地使用大致成為法 線向量之<-1〇14>及<1〇-1-4>方向。 於雷射條之端面藉由真空蒸錢法塗佈介電體多層膜 82a、82b。介電體多層膜係由折射率互不相同之2層,例 如Si〇2與Ti〇2交替積層而構成。膜厚分別於50〜100 nm之 範圍内調整,設計成反射率之中心波長為5〇〇〜53〇 nm之範 圍。預先將同一晶圓分割成3份’製作以下3種試樣。 器件A。 於{1〇-1-7}端面上形成反射膜(4週期,反射率6〇%卜將 U0-1-7}端面作為光出射面(前)。 於{-1017}端面上形成反射膜(1〇週期,反射率95%)。將 151087.doc 34· 201134037 {-1017}端面作為反射面(後)。 器件B。 於{10-1-7}端面上形成反射膜(1〇週期,反射率95%)。將 {10-1-7}端面作為反射面(後)。 於{-1 0 1 7}端面上形成反射膜(4週期,反射率6〇%)。 將{-10 17}端面作為光出射面(前)。 器件C。 不考慮結晶面(混雜有條之狀態下)形成光出射面(前)反 射面(後)。反射膜之膜厚與上述相同。 將該等雷射元件安裝於丁0頭之後,對該安裝器件通電 而對7L件壽命進行評估。電源係使用沉電源。所製作之 雷射一極體中,對振盤波長為⑽〜53G nm之器件之電流— 光輸出特&進仃估。測定光輸出時,藉由光電二極體檢 、'來自雷射tl件之端面之發光。對雷射元件通電,最大至 4 0 0 m A為止’調查彦味 COD破壞之基準,本實施 展之電流值。關於判定為 之古雷、ά七 ^ ,係根據電流一光輸出特性 ==光輸出下降之有無、及通電後之端面上物 理!·生破壞之有無而判斷。 器件Α〜C之數值表示 出值(單位:毫瓦:讀)。 A為止時的最大光輸 器件種類,器件A,器件Βι件試樣c。 SUB1 : SUB2 : 148, (163) ’ 133 。 (126) ’ (124)。 151087.doc -35· 120, 201134037 SUB3 : 150, (218), (163)。 SUB4 : 132, (204), 153 ° SUB5 : (137), (140), 142 〇 SUB6 : 140, (163), (210) 〇 SUB7 : 162, (169), 143 〇 SUB8 : 162, (189), (220)〇 SUB9 : (124), (135), (132)。 SUB10: (105), (105), (105)〇 上述表示中’標註圓括號者表示於最大電流4〇〇 mA下亦 未出現COD破壞,為400 mA下之光輸出。 根據上述結果,預估每個器件產生COD破壞之光輸出值 (COD位準),得出以下結果。 器件A : 1〇個晶片中有7個晶片出現COD破壞。 7個晶片之平均值·· 144 mW。 器件B : 1〇個晶片中0個晶片出現COD破壞。 器件C : 1〇個晶片中有4個晶片出現COD破壞。 4個晶片之平均值:142 mW。 上述結果表示,由同一磊晶基板所製作之雷射二極體晶 片上’藉由考慮到結晶面與反射膜總數之關係,而獲得良 好之元件壽命。可知,即便是自同一磊晶晶圓切取之雷射 151087.doc -36· 201134037 晶片’若未考慮到結晶面與光出射面之關係,則COD位準 較低。§忍為’當如器件A般將化學性質較弱之丨丨〇·丨_7 )面 側作為光出射面時,c〇D位準較低。工作電流越高、又工 作電壓越尚,則C〇D位準越會下降。因此,元件之發熱越 大、元件之散熱越小,則C〇D位準越下降。又,於發光之 井層之總厚度為6 nm以下、每個單一井層之光密度提高之 構造中’ COD位準進而下降。 雷射條之端面之極性(c軸朝向哪里之面方位)的判斷可例 如以如下方式進行:利用集束離子束(FIB)法切取平行於 波導路之面而利用穿透型電子顯微鏡(TEM)法進行觀察, 藉由收斂電子束繞射(CBED)進行判斷。膜總數可藉由利 用穿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介電體多層膜之部位而調查。元 件劣化之原因推測為與反射膜接觸之高匕組成之井層的結 晶品質劣化。為了抑制該劣化而獲得長壽命之元件,較佳 為較厚地形成靠近·c面之端面之反射膜厚,而較薄地形成 靠近+c面之端面之反射膜厚。 為了烀估所製作之雷射之基本特性,於室溫下通電進行 評估。電源係使用脈衝寬度5〇〇 ns、占空比〇.1%之脈衝電 源。測疋光輸出時,藉由光電二極體檢測來自雷射端面之 發光,調查電流-光輸出特性(I_L特性)。測定發光波長 時’使來自雷射端面之發光穿過光纖,使用光譜分析儀作 為檢測器進行光譜測定。調查偏綠㈣,使來自雷射之 發光穿過偏光板而進行觀測且使偏光板旋轉,藉此調查雷 射光之偏光狀‘4。觀測led模式光時,將光纖@&置於雷射 151087.doc -37- 201134037 之上表面側’對自雷射元件之上表面放射之光進行測定。 對所有雷射下振盪後之偏光狀態進行確認後發現,向a 軸方向偏光。振盪波長為5 〇〇〜530 nm。 對所有雷射下LED模式(自然放射光)之偏光狀態進行測 定。將a軸之方向之偏光成分定義為〗丨,將使m軸投影至主 面之方向之偏光成分定義為12,將(11_12)/(11+12)定義為偏 光度p。以此,調查求出之偏光度p與閾值電流密度之最小 值的關係,獲得圖9 *自圖9可知,當偏光度為正時,雷射 條紋Μ方向之雷射下,閾值電流密度大幅下降。亦即,可 知,當偏光度為正(I1 >12)、且向傾斜方向設有波導路時, 閾值電流密度大幅下降。圖9所示之資料係如以下所示。 閾值電流, (Μ方向條紋) 64, 18, 9, 閾值電流。 (<11 -20>條紋) 20 〇 42 〇 48 〇 52 〇 偏光度, 0.08, 0.05 » 0.15 > 0.276, 0.4, 調查c軸對於GaN基板之m軸方向之傾斜角與振i良率之 關係,獲得圖H)。本實施例中,振盪良率定義為(㈣晶 片數V(測定晶片數)。又’圖10係圖示基板之積層缺陷密 度為lxlG»下之基板且包含μ方向之雷射條紋之雷 射的測定值之圖。根據圖1〇可知,冬' 田傾斜角為45度以下 151087.doc -38· 201134037 可 未 下 根 以 度 之 時’振盪良率極低。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端面狀態, 知’當角度小於43度時,幾乎所有晶片上呈現出m面, 獲得垂直性。又’可知,當傾斜角處於63度以上8〇度以 之範圍時,垂直性提高’且振盪良率增加至5〇%以上。 據該等情況,GaN基板之傾斜角度之範圍最適合為63度 上80度以下。再者’於該具有結晶性上等價之端面之角 範圍、即100度以上117度以下之範圍内,亦可獲得同樣 結果。 圖1 〇所示之資料係如下所示。 傾斜角, 良率。 10 - 0.1。 43, 0.2。 58, 50 ° 63, 65 ° 66, 80 ° 71, 85 = 75, 80 ° 79, 75。 85, 45 〇 90, 35 ° (實施例2) 直 之 以下表示氮化鎵之基板主面之面指數及與基板主面 且與將c軸投影至主面之方向大致垂直的面指數。角 151087.doc -39- 201134037 單位為「度j。 主面面指數,與(0001)所成之角,與主面垂直之第1端 面之面指數,與主面所成角。 (0001) : 0.00 » (-1010), 90.00 ; 圖11之(a)部。 (10-17) : 15.01, (-2021), 90.10 ; 圖11之(b)部。 (10-12) : 43,19, (-4047), 90.20 ; 圖12之(a)部。 (10-11) : 61.96 > (-2027), 90.17 ; 圖12之(b)部。 (20-21) : 75.09 > (-1017), 90.10 ; 圖13之(a)部。 (10-10) : 90.00, (0001), 90.00 ; 圖13之(b)部。 (20-2-1): 104.91 , (10-17), 89.90 ; 圖14之0)部。 (10-1-1) : 118.04, (20-27), 89.83 ; 圖14之(b)部。 (10-1-2) : 136.81, (40-47), 89.80 ; 圖15之(a)部。 (10-1-7) : 164.99, (20-21), 89.90 ; 圖15之(b)部。 (000-1) : 180.00 . (10-10), 90.00 ; 圖16 〇 圖11〜圖16係示意性表示可成為作為與主面垂直之光諧 振器之端面的面指數之結晶表面的原子排列之圖示。參照 圖11之(a)部,示意性表示了與(〇〇〇丨)面主面垂直之(_1〇1〇) 面及(10-10)面之原子排列。參照圖丨丨之斤)部,示意性表 示了與(10-17)面主面垂直之(-2021)面及(20-2-1)面之原子 排列。參照圖12之(a)部,示意性表示了與(1〇_12)面主面 垂直之(-4047)面及(40-4-7)面之原子排列。參照圖12之(b) 部,示意性表示了與(10-11)面主面垂直之(-2027)面及ΡΟΖ-?) 面之原 子排列 。參 照圖 13 之 (&)部 ,示 意性表 示了與 •40· 151087.doc 201134037 (20-21)面主面垂直之(_ι〇丨7)面及(1(M_7)面之原子排列。 參照圖13之(b)部,示意性表示了與(丨〇_丨〇)面主面垂直之 (0001)面及(000-1)面之原子排列。參照圖14之(3)部,示意 性表示了與(20-2-1)面主面垂直之(1〇_17)面及(_1〇卜7)面之 原子排列。參照圖14之(b)部’示意性表示了與Qo-u)面 主面垂直之(20-27)面及(-202-7)面之原子排列。參照圖1 5 之(a)部’示意性表示了與(io-u)面主面垂直之(4〇_47)面 及(-404-7)面之原子排列。參照圖15之部,表示了與 (10-1-7)面主面垂直之(20-21)面及(-202-1)面之原子排列。 參照圖16,示意性表示了與(〇〇〇_1)面主面垂直之(1〇_1〇)面 及(-1010)面之原子排列。該等圖中,黑球表示氮原子白 球表示III族原子。 圖11〜參照圖16 ’可理解,即便是自c面以較小之傾斜角 傾斜之面,構成原子之表面排列亦有變化,表面之樣態有 較大變化。例如,圖11之(b)部中,係基板主面為(1〇_17) 之情形,與(0001)面所成之角度約為15度。此時之第1端面 為(-2021) ’第2端面為(20-2-1),該2個結晶面係最表面之 構成元素之種類及與結晶結合之結合數及角度大不相同, 故而,化學性質大不相同。先前,當廣泛用於氮化物半導 體雷射中之基板主面為(〇〇〇 1 )面時,如圖1 1之(a)部所示’ 用於諸振器之端面為(10-10)面與(_1〇1〇)面,該2個結晶面 係最表面之構成元素之種類及與結晶結合之結合數及角度 相同,故而,化學性質相同。隨著基板主面與(0001)面之 傾斜角度變大’端面之表面之構成元素的種類及與結曰会士 151087.doc 41 201134037 合之接合數及角度有較大變化。因此,基板主面為(_” 面之雷射二極體中,即便不特別注意端面塗佈之特棒亦可 製作良好之雷射元件’但是基板主面為半極性面之雷射二 極體中’於端面塗佈之形成時必需使端面之面方位統_, 藉此實現器件特性之改善。 COD破壞之原因認為係如下:半導體與介電體之界面 上’帶隙中之缺陷等之能階吸收光、發熱、減小實效帶 隙、進而增加吸收量等負的反饋而產生破壞。根據發明者 之觀點’推測:構成S素之表面配置中,若以3個鍵與結 晶結合之氮原子之數量連續配置於2處以上的比例提高, 則會促進上述反應。此時,表示GaN基板之<〇〇〇ι>軸的方 向之c+軸向量係,相對於表示GaN基板之主面之法線軸的 方勹之法線向量而向GaN基板之m轴及a軸中之任一結晶軸 的方向以約45度以上80度以下及1〇〇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 圍之角度傾斜。例如,圖13之⑷部+,基板主面係(2〇· 21)面之情形,與(〇〇〇1)面所成之角度約為乃度。此時之第 1端面為(·1017)面,第2端面為(KM·?)面,(⑺-卜7)面上, 以3個鍵與結晶結合之氮原子之數量連續配置於3處。故 而,端面塗佈膜與高Ιη組成In(}aN井層之間容易產生界面 能階,該界面能階之光吸收受到促進,發熱及吸收量增大 之情況增加,最終導致產生C〇D破壞。 该雷射二極體中,與c+軸向量成銳角之波導路向量wv 自第2端面(例如圖丨之端面28)朝向朝著第i端面(例如圖 端面26)之方向時,若使第【端面(c+側)上之第1介電體多 151087.doc • 42- 201134037 層膜之厚度比第2端面(C-側)上之第2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 更薄’則第1介電體多層膜位於前側,雷射光自該前側射 出。第2介電體多層膜位於後側,雷射光於該後側受到反 射。當第1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比第2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 更薄時,可避免產生COD破壞,而抑制對c〇D破壞之耐性 之下降。 藉由包含上述實施例在内之各種實驗,角度ALPHA可為 45度以上80度以下及1〇〇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圍。為了提 咼振盪晶片良率及提高元件壽命,角度ALPha可為63度以 上80度以下及1〇〇度以上117度以下之範圍。朝向<〇〇〇1>軸 之m軸方向傾斜之面可為典型之半極性主面,例如{2〇21} 面、{10-11}面、{20-2-1}面、及{ΐο-^υ面中之任一者。 進而,可為相對於該等半極性面之微傾斜面。又,半極性 主面可為例如自{20-21}面、{10_1U面、{2〇_2_1}面、及 {10-1-1}面中之任一面向爪面方向以_4度以上+4度以下之 範圍傾斜之微傾斜面。朝向<0001>軸之&軸方向傾斜之面 可為典型之半極性主面,例如{U_22}面、{1121}面、 《 }面 面中之任一面。進而,可為相對於 該等半極性面之微傾斜面。又,半極性主面可為例如自 {11_22}面、{11·21}面、{11-2-1}面、及{11-2-2}面中之任 面向a面方向以_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斜之微傾斜 面。 於良好之實施形態中已利用圖式說明了本發明之原理, 但業者瞭解,本發明可於不脫離上述原理之範圍内對其配 151087.doc -43 · 201134037 置及細節進行變更。本發明並不限於本實施形態中揭示之 特定構成。因此’對於根據專利申請之範圍及其精神之範 圍而進行之所有修正及變更申請專利權。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實施形態,可提供對C〇D具有耐性 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又,根據上述實施形 態,可提供對COD具有耐性之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之製作方法。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概略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 射元件之構造的圖示。 圖2(a)、(b)係表示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活性 層上的發光之偏光的圖示。 圖3係表示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端面與活性 層之m面之關係的圖示。 圖4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 之製作方法中的主要步驟之步驟流程圖。 圖5(a)〜(c)係示意性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第III族氮化物半 導體田射元件之製作方法中的主要步驟的圖示。 ()(c)係表示結晶格子之{20-21}面以及谐振器端面
圖9係表示求出 •J1中所示之雷射二極體之構造的圖示。 N 1中所示之雷射二極體之構造的圖示。 之偏光度P與閾值電流密度之關係的圖 151087.doc • 44· 201134037 示。 圖10係表示GaN基板之向01轴方向之c軸之傾斜角與振盪 良率之關係的圖示。 圖11(a)、(b)係表示與(0001)面主面垂直之(_1〇1〇)面及 (10-10)面之原子排列、以及與(1〇_17)面主面垂直之(_2〇21) 面及(20-2-1)面之原子排列的圖示。 圖l2(a)、(b)係表示與(10·12)面主面垂直之(_4〇47)面及 (40-4-7)面之原子排列、以及與彳⑺丨丨)面主面垂直之 (-2027)面及(20-2-7)面之原子排列的圖示。 圖13(a)、(b)係表示與(2〇_21)面主面垂直之(-1〇 17)面及 (10-1-7)面之原子排列、以及與(1〇1〇)面主面垂直之 (0001)面及(000-1)面之原子排列的圖示。 圖14(a) (b)係表示與(20-2-1)面主面垂直之(10-17)面及 (-101-7)面之原子排列、以及與(1(M1)面主面垂直之(2〇_ 27)面及(_2〇2-7)面之原子排列的圖示。 圖15(a)、(b)係表示與(ι〇·ι_2)面主面垂直之(4〇·47)面及 (-404_7)面之原子排列、以及與(10-1-7)面主面垂直之(20-21)面及(-202-1)面之原子排列的圖示。 圖16係表示與(〇〇〇_1)面主面垂直之(1〇1〇)面及(_1〇1〇) 面之原子排列的圖示。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a 雷射刻劃器 11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 13 雷射構造體 151087.doc -45- 201134037 13a 第1面 13b 第2面 13c 、 13d 邊緣 15 電極 17 支持基體 17a 半極性主面 17b 支持基體背面 17c 支持基體端面 19 半導體區域 19a 半導體區域表面 19c 半導體區域端面 21 第1包覆層 23 第2包覆層 25 活性層 25a 井層 25b 障壁層 25c 端面 26 第1端面 27 ' 29 切斷面 28 第2端面 31 絕緣膜 31a 絕緣膜開口 33 接觸層 35 η側導光層 151087.doc -46- 201134037 35a (n側導光層之)第1部分 35b (η側導光層之)第2部分 37 ρ側導光層 37a (Ρ側導光層之)第1部分 37b (Ρ側導光層之)第2部分 39 載波阻隔層 41 電極 43a、43b 介電體多層膜 51 基板 51a 半極性主面 51b 背面 53 半導體區域 54 絕緣膜 5 4a 絕緣膜開口 55 雷射構造體 58a 陽極電極 58b 陰極電極 57 氣化錄糸半導體區域 59 發光層 61 氮化録系半導體區域 63a 第1面 63b 第2面 65a 刻劃槽 65b 刻劃槽 151087.doc -47· 201134037 67a 第1端面 67b 第2端面 69 刮刀 69a 邊緣 69b ' 69c 刮刀面 71 支持裝置 71a 支持面 71b 凹部 72 η型GaN層 73 η型InAlGaN包覆層 74a η型GaN導引層 74b 非摻雜InGaN導引層 75 活性層 76a 非摻雜InGaN導引層 76b p型InGaN導引層 76c p型GaN導引層 76d p型AlGaN阻隔層 77 p型InAlGaN包覆層 78 p型GaN接觸層 79 絕緣膜 80a p側電極 80b η側電極 81 c面 81a、81b 端面 151087.doc -48- 201134037 81d 端面 82a、82b 介電體多層膜 ALPHA 角度 AIS 、 LIX 交叉線 a-n、m-n 面 BETA 角度 CR 結晶座標系 DREF1、DREF2 厚度 DSUB 支持基體厚度 FA 參照面 11 ' 12 發光 L 雷射光L LB 雷射光束 LBO、LB1 雷射條 MA m軸向量 NX 法線軸 NV 法線向量 S 正交座標系 SI 第1平面 S2 第2平面 Sc c面 SM 代表性之m面 SP 、 SP1 基板產物 WV 波導路向量 151087.doc 49- 201134037 vc VM a、c、m、X、Y、Z {-1017} 、 {10-1-7}、 {-1017} {10-11} 、 {20-21}、 {20-2-1} 、 {10-1-1}、 {11-22} 、 {11-21}、 {11-2-1} ' {11-2-2} ' (0001) 、 (-1010)、 (10-10) 、 (10-17)、 (-2021) 、 (20-2-1)、 (10-12) 、 (-4047)、 (40-4-7) 、 (-2027)、 (20-2-7) 、 (20-21)、 (-1017) 、 (10-1-7)、 (000-1) 、 (-101-7)、 (20-27) 、 (-202-1)、 (-202-7) 、 (10-1-2)、 (40-47) 、 (-404-7) S102 、 S106 、 S107 c軸向量 向量 軸 端面 面 步驟 151087.doc 50-

Claims (1)

  1. 201134037 七、申請專利範園: 】.一種第111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其特徵在於,其包 括: "雷射構造體’其包含具有含有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之 半極性主面的支持基體、及設於上述支持基體之上述半 極性主面上的半導體區域;及 第1及第2介電體多層膜,其分別設於上述半導體區域 之第1及第2端面上,且用於該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 諧振器,且 上述半導體區域含有包含第〗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 體之第1包覆層、包含第2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體之第 2包覆層、以及設於上述第覆層與上述第2包覆層之 間的活性層, 上述第1包覆層、上述第2包覆層及上述活性層係沿上 述半極性主面之法線軸排列, 上述活性層含有說化鎵系半導體層, 表示上述支持基體之上述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之 <0001>軸的方向的C+軸向量係,相對於表示上述法線軸 的方向之法線向量而向上述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之111軸 及a軸中之任一結晶軸的方向以45度以上8〇度以下及1〇〇 度以上13 5度以下之範圍之角度傾斜, 上述第1及第2端面係與由上述六方晶系第m族氮化物 半導體之上述結晶軸及上述法線軸所規定之基準面交 又, 151087.doc 201134037 上述C轴向量係與表不自上述第2端面朝向上述第1端 面的方向之波導路向量成銳角, 上述第1;,電體多層膜之厚度比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 之厚度更薄。 2. 如請求項1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其中 上述雷射構造體含有第丨及第2面,上述第丨面係上述 第2面之相反側之面, 上述半導體區域位於上述第丨面與上述支持基體之 間, 上述第1及第2端面各自包含於自上述第1面之邊緣延 伸至上述第2面之邊緣的切斷面中。 3. 如請求項1或2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其中 上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向上述氮化物半導體 之m軸的方向傾斜。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第πΐ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其中 上述支持基體之主面自{10-11}、{20-21}、{20-2-1}、 及{10-1-1}中之任一面以_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斜。 5. 如請求項1或2之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其中 上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係向上述氮化物半導 體之a轴的方向傾斜。 6. 如請求項1、2或5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其中 上述支持基體之主面自{11-22}、{11-21}、{11-2-1}、 及{11-2-2}中之任一面以-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斜。 151087.doc 201134037 7. 如凊求項1至ό中任一項之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其中 上述活性層含有包含氮化鎵系半導體之井層,該氮化 系半導體中含有作為構成元素之In且内含畸變。 8. 如叫求項i至7中任一項之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其中 上述'舌性層係設成產生波長430 nm〜550 nm之振盪 光0 9. 如印求項!至8中任一項之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其中 上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係GaN。 10. 如明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其中 上述第1介電體多層膜内之介電體層包含如下物質中 之至少—種:氧切、氮切、碎氮氧化物、氧化鈦、 氮化鈦、鈦氮氧化物、氧化鍅、氮化錯、锆氮氧化物、 氟化錯、氧化组、氮化组、叙氮氧化物、氧化給、氮化 姶、銓氮氧化物、氟化給、氧化鋁、氮化鋁、鋁氮氧化 物、虱化鎂、氧化鎂、氮化鎂、鎂氮氧化物、氟化鈣、 氟化鋇、氟化鈽、氧化銻、氧化鉍、氧化釓, 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内之介電體層包含如下物質中 之至少-種:氧化矽、氮化矽、矽氮氧化物、氧化鈦、 氮化鈦、鈦氮氧化物、氧化鍅、氮化鍅、鍅氮氧化物、 氟化錄、氧化組、氮化组、纽氮氧化物、氧化給、瓦化 151087.doc 201134037 給、給氮氧化物、氟化給、氧化在呂、氣化紹、銘氮 物、氟化鎂、氧化鎂、氮化鎂、鎂氮氧化物、氟化鈣、 氟化鋇、氟化鈽、氧化銻、氧化鉍、氧化釓。 11· 一種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製作方法,其特徵 在於,其包括如下步驟: 準備具有包含六方晶系第族氮化物半導體之半極性 主面的基板; 形成具有雷射構造體、陽極電極、及陰極電極之基板 產物,該雷射構造體包含形成於上述半極性主面上之半 導體區域與上述基板; 上述基板產物形成之後,形成第丨及第2端面;及 於上述第1及第2端面分別形成用於該氮化物半導體雷 射元件之諧振器的第1及第2介電體多層膜,且 上述第1及第2端面係與由上述六方晶系第m族氮化物 半導體之a軸及m軸中之任一結晶軸及上述半極性主面之 法線軸所規定之基準面交叉, 上述半導體區域中包括包含第丨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 導體之第1包覆層、包含第2導電型之氮化鎵系半導體之 第2包覆層、及設於上述第丨包覆層與上述第2包覆層之 間的活性層, 上述第1包覆層、上述第2包覆層及上述活性層係沿上 述法線軸的方向排列, 上述活性層含有氮化鎵系半導體層, 上述基板之上述半極性主面係與正交於表示該氮化物 15I087.doc 201134037 半導體之<0001 >軸之方向的c +軸向量之平面以45度以上 度以下及1〇〇度以上135度以下之範圍之角度交又, 上述c+軸向量係與表示自上述第2端面朝向上述第1端 面的方向之波導路向量成銳角, 上述第1介電體多層膜之厚度比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 之厚度更薄。 12. 如請求項丨丨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製作方 法,其中 於上述第.1及第2介電體多層膜形成之前,進而包括判 斷上述第1及第2端面之面方位的步驟。 13. 如請求項U*12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件之製作 方法,其中 形成第1及第2端面之上述步驟中包括如下步驟: 對上述基板產物之第1面進行刻劃;及 藉由向上述基板產物之第2面之擠壓而進行上述基板 產物之分離’而形成具有上述第丨及第2端面之雷射條, 上述雷射條之上述第1及第2端面係藉由上述分離而形 成, 上述第1面係上述第2面之相反側之面, 上述半導體區域係位於上述第1面與上述基板之間, 上述雷射條之上述第1及第2端面各自包含於自上述第 1面延伸至上述第2面且由上述分離而形成之切斷面中。 14. 如請求項丨丨至13中任一項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151087.doc 201134037 上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轴向該氮化物半導體之爪 轴的方向傾斜β 1 5.如請求項11至14中任一項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上述基板之主面係自{ 1〇_1 i丨、{20-21 }、{20-2-1 }、及 { 10-1 -1 }中之任一面於_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斜。 16.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上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C軸向上述氮化物半導體 之a轴的方向傾斜。 17·如請求項11至13及16中任一項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 射元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上述基板之主面自{U-22}、、及 {11-2-2}中之任一面於_4度以上4度以下之範圍傾斜。 18. 如請求項11至17中任一項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上述活性層之形成係包括如下步驟:成長包含氮化鎵 系半導體之井層之步驟,該氮化鎵系半導體中含有作為 構成元素之In且内含畸變。 19. 如請求項11至18中任一項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上述活性層係以生成波長430 nm〜550 nm之振盪光之 方式而構成。 20·如請求項11至丨9中任一項之第m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I51087.doc 201134037 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上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係GaN。 21·如請求項11至20中任一項之第川族氮化物半導體雷射元 件之製作方法,其中 上述第1介電體多層膜内之介電體層係使用如下物質 中之一種而形成:氧化矽、氮化矽、矽氮氧化物、氧化 鈦、氮化鈦、鈦氮氧化物、氧化鍅、氮化锆、锆氮氡化 物、氟化锆、氧化鈕、氮化鈕、鈕氮氧化物、氧化铪、 氮化铪、姶氮氧化物、氟化給、氧化鋁、氮化鋁、鋁氮 氧化物、氟化鎂、氧化鎂、氮化鎂、鎂氮氧化物、氟化 鈣、氟化鋇、氟化鈽、氧化銻、氧化鉍、氧化釓, 上述第2介電體多層膜内之介電體層係使用如下物質 中之一種而形成:氧化矽、氮化矽、矽氮氧化物、氧化 鈦、氮化鈦、鈦氮氧化物、氧化鍅、氮化锆、錯氮氧化 物、氟化鍅、氧化鈕、氮化鈕、钽氮氧化物、氧化姶、 氮化銓、铪氮氧化物、氟化給、氧化鋁、氮化鋁、鋁氮 氧化物、氟化鎂、氧化鎂、氮化鎂、鎂氮氧化物、氟化 約、氟化鋇、氟化飾、氧化錄、氧化叙、氧化I。 151087.doc
TW099133405A 2009-09-30 2010-09-30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13403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8894A JP5397136B2 (ja) 2009-09-30 2009-09-30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4037A true TW201134037A (en) 2011-10-01

Family

ID=43780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3405A TW201134037A (en) 2009-09-30 2010-09-30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075695A1 (zh)
EP (1) EP2487765A4 (zh)
JP (1) JP5397136B2 (zh)
KR (1) KR20120075473A (zh)
CN (1) CN102549860B (zh)
TW (1) TW201134037A (zh)
WO (1) WO2011040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4706B2 (en) 2006-11-17 2015-06-23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Composite of III-nitride crystal on laterally stacked substrates
JP5332168B2 (ja) * 2006-11-17 2013-11-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結晶の製造方法
JP5206699B2 (ja) * 2010-01-18 2013-06-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US7933303B2 (en) * 2009-06-17 2011-04-2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JP5387302B2 (ja) * 2009-09-30 2014-01-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201129B2 (ja) * 2009-12-25 2013-06-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327154B2 (ja) * 2009-12-25 2013-10-3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494259B2 (ja) * 2010-06-08 2014-05-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139555B2 (ja) * 2011-04-22 2013-02-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及びエピタキシャル基板
CN103931003A (zh) * 2011-04-29 2014-07-16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在氮化镓衬底的半极化(20-2-1)面上制造的iii族氮化物光电子器件的高铟吸收和高极化率
JP2013102043A (ja) * 2011-11-08 2013-05-2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の作製方法
JP2013243217A (ja) * 2012-05-18 2013-12-0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US9368582B2 (en) * 2013-11-04 2016-06-14 Avogy, Inc. High power gallium nitride electronics using miscut substra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6757B2 (en) * 2005-06-01 2010-12-0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Technique for the growth and fabrication of semipolar (Ga,A1,In,B)N thin films, heterostructures, and devices
JP2008187044A (ja) * 2007-01-30 2008-08-14 Rohm Co Ltd 半導体レーザ
US8541869B2 (en) * 2007-02-12 2013-09-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leaved facet (Ga,Al,In)N edge-emitting laser diodes grown on semipolar bulk gallium nitride substrates
US8198639B2 (en) * 2007-09-03 2012-06-12 Rohm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a pair of ridge protection electrodes
US7924898B2 (en) * 2007-09-28 2011-04-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Nitride based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with oxynitride protective coatings on facets
JP5014967B2 (ja) * 2007-12-06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及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200478A (ja) * 2008-01-21 2009-09-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52861A (ja) * 2008-04-03 2009-10-29 Rohm Co Ltd 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JP4375497B1 (ja) * 2009-03-11 2009-12-0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エピタキシャル基板、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DE102009002583A1 (de) * 2009-04-23 2010-10-28 Evonik Degussa Gmbh Zell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eton
TW201123530A (en) * 2009-06-05 2011-07-01 Univ California Long wavelength nonpolar and semipolar (Al,Ga,In) N based laser diodes
US7933303B2 (en) * 2009-06-17 2011-04-2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JP5206699B2 (ja) * 2010-01-18 2013-06-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4924681B2 (ja) * 2009-09-10 2012-04-2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US8355418B2 (en) * 2009-09-17 2013-01-15 Soraa, Inc. Growth structure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laser diodes on {20-21} or off cut gallium and nitrogen containing substrates
JP5387302B2 (ja) * 2009-09-30 2014-01-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131266B2 (ja) * 2009-12-25 2013-01-3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327154B2 (ja) * 2009-12-25 2013-10-3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201129B2 (ja) * 2009-12-25 2013-06-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625355B2 (ja) * 2010-01-07 2014-11-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4793494B2 (ja) * 2010-01-18 2011-10-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4971508B1 (ja) * 2011-01-21 2012-07-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US8591145B1 (en) * 2012-05-07 2013-11-26 Caterpillar Paving Products Inc. Extension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screed extension to scre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75473A (ko) 2012-07-06
JP5397136B2 (ja) 2014-01-22
WO2011040487A1 (ja) 2011-04-07
CN102549860A (zh) 2012-07-04
CN102549860B (zh) 2014-10-01
US20110075695A1 (en) 2011-03-31
US20120184057A1 (en) 2012-07-19
EP2487765A4 (en) 2014-12-31
EP2487765A1 (en) 2012-08-15
JP2011077402A (ja) 201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7302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TW201134037A (en)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933303B2 (en)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JP4475357B1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206699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TW201126852A (en)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US8227277B2 (en)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TW201134039A (en)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JP5054221B1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JP5348217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348216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387649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387650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5152392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JP2012015564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2011003880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2012019248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2012019243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
JP2012019249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を作製す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