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2290A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2290A
TW201032290A TW98105660A TW98105660A TW201032290A TW 201032290 A TW201032290 A TW 201032290A TW 98105660 A TW98105660 A TW 98105660A TW 98105660 A TW98105660 A TW 98105660A TW 201032290 A TW201032290 A TW 2010322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gion
substrat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5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2652B (zh
Inventor
Chun-Fei Chuang
Chien-Ting Lin
Che-Hua Hsu
Shao-Hua Hsu
Cheng-I Lin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8105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265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32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2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2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2652B/zh

Links

Landscapes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201032290 ujvl^u-zu08-0069 28630twf.doc/n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且特 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雙功函數金屬閛極(dual w〇rk function metal gates)之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❿ 隨著半導體元件之尺寸的日益縮小,閘極結構的尺寸 也隨之縮小。因此,閘絕緣層的厚度也必須減小以避免元 件效能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閘絕緣層的材料通常是氧化矽。以氧化矽 為材料的閘絕緣層在厚度減小時往往會有漏電流(丨e akage current)的現象。為了減少漏電流的發生,習知的作法是 以同介電常數(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 high-k)材料取代 氧化矽來作為閘絕緣層。在使用高介電常數材料作為閘絕 緣層的凊况下,以多晶石夕為材料的閘極會與高介電常數材 料反應產生費米能階釘紮(Fermi_level),因而造 成臨限電壓(threshold voltage)增大而影響元件效能。 為了避免以多晶矽為材料的閘極會與高介電常數材料 反應而造成臨限電壓增大,習知技術中的一種作法是以金 ^層來作為閘極’亦即熟知的功函數金屬層。然而,以金 =作為閘極時,往往會在後續之高溫製程中因溫度太高 而&成金屬層之功函數的變異,進而對元件效能造成影響。 201032290 umcu-zu08-0069 28630twf.doc/n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其製造出的具有雙功函數金屬閘極之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 體(CMOS)電晶體,可以避免後續之高溫製程中因溫度 太高而造成的功函數的變異,且可以避免費米能階釘紮效 應。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可以與應變工程相容 且整合至現有的製程,大幅提升競爭力。 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首先,提供 具有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MOS)區的基底及n型金 屬氧化物半導體(NMOS)區。接著,於基底上形成高介 電常數層。然後,於PMOS區的高介電常數層上形成第一 覆盍層,以及於NMOS區的高介電常數層上形成第二覆蓋 層,其中第一覆蓋層與第二覆蓋層不同。之後,於第一覆 蓋層與第二覆蓋層上依序形成金屬層及多晶矽層。繼之, 圖案化多晶矽層、金屬層、第一覆蓋層、第二覆蓋層及高 介電常數層,以於PMOS區形成第一閘極結構,二及= NMOS區形成第二閘極結構。接著,於第—閘極結構之兩 側的基底中形成苐一源極及極區,以及於第二閘極結構之 兩側的基底中形成第二源極/彡及極區。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在形成上述之高介電常 數層之前,更包括於基底上形成絕緣層。 依照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上豸之形成第一覆蓋層 及第二覆蓋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於基底上^ 201032290 umcjl>-zu08-0069 28630twf.doc/n 第一覆蓋材料層。接著,移除NM0S區的第一覆蓋材料 層,以於PMOS區的高介電常數層上形成第—覆蓋層。然 後’於基底上形成第一覆蓋材料層。之後,移除PM〇s區 的第一覆盍材料層,以於NMOS區的高介電常數層上形成 第二覆蓋層。 9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第一覆蓋層的材 料包括ΑΙΑ、GaA3、WO3或丁⑷3,以及第二覆蓋層的 φ 材料包括[^、〜^、"^、^^(^、鑭系元素㈤論此 series elements)或鑭系元素之氧化物(姐欣此矸⑽d_nt in the lanthanide series °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第一覆蓋層與第 二覆蓋層的厚度例如是分別介於約5到20埃之間。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金屬層的材料包 括 TiN、TaC、TaCNO、TaCN 或 TaN。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金屬層的厚度例 如是介於約50到200埃之間。 ®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於形成上述之第一及第 二閘極結構之後以及形成第一及第二源極/汲極區之前,更 包括分別於弟一及弟一閘極結構之侧壁上形成間隙辟。 依照本發明之-實_所述,上狀第―源極/沒極區 包括矽化鍺磊晶層,且上述之第二源極/汲極區包括摻雜 區。 '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於形成上述之第一及第 二源極/汲極區之後,更包括於基底上形成應力層,以覆蓋 6 201032290 umcu-2u08-0069 28630twf.doc/n PMOS區及NMOS區。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基底、PMOS電 晶體及NMOS電晶體。基底具有PMOS區及NMOS區。 PMOS電晶體配置在PMOS區,且包括第一閘極結構及第 一源極/沒極區。第一閘極結構包括依序配置在基底上的第 一而介電常數層、第一覆蓋層、第一金屬層及第一多晶矽 層。第一源極/没極區配置在第一閘極結構之兩側的基底 中。NM0S電晶體配置在NM0S區,且包括第二閘極結構 及第二源極/汲極區。第二閘極結構包括依序配置在基底上 的第二兩介電常數層、第二覆蓋層、第二金屬層及第二多 晶矽層。第二源極/汲極區配置在第二閘極結構之兩侧的基 底中。另外,第一覆蓋層與第二覆蓋層不同,但第一金屬 層與第二金屬層相同。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半導體元件更包 =第二絕緣層與第二絕緣層,其分別配置在基底與第一高 ;丨電吊數層之間,以及在基底與第二高介電常數層之間。 依照本發明之—實關所述,上叙帛—覆蓋層的材 材2 AW3、以203、In2〇3或Ti2〇3,以及第二覆蓋層的 去匕括La2〇3、Dy2〇3、Y2〇3、Mg〇2、鑭系元素或鑭系 70素之氧化物。 =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上述之第—覆蓋層與第 是盍層的厚度例如是分別介於約5到20埃之間。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第一金屬#及 弟二金屬層的勵括及 201032290 umcu-^u08-0069 28630twf.doc/n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第—金 二金屬層的厚度例如是介於約5〇到2〇〇埃之間。曰 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上述之半導體元 壁’其分別配置在第-閘極結構及第二閘極結構^ 包括
依照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上述之半導體元件更包 括應力層,其配置於基底上,且覆蓋PM〇s區及nm〇s 區。
综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具有雙金屬閘極之CM〇s電晶 體中二*於兩__功函數金屬層下方分取置有不同 的覆蓋層’因此可以藉由調整覆蓋層的材料與厚度來調整 功函數。再者,本發_製作料可讀雜工程(批他 engineering)相容且整合至現有的製程,以大幅提升競爭力。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 舉較佳實關’並配合職賦,作詳細綱如下。 【實施方式】 _圖1A到圖U是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繪示的半導 體元件的製造方法之剖面示意圖。 首先,明參照圖1A,提供基底1〇〇,基底1〇〇具有p 型金屬氧錄半導體(PMqS)區1G2a&N型金屬氧化物 8
201032290 UMCD-2UU8-0069 28630twf.doc/n 半導體(漏s)區獅。基底觸例 區職及画S區嶋例如是以隔離結構1〇1相分隔。 隔離結構101例如是淺溝渠隔離結構。 接著,於基底1GG上形成高介電常數⑽㈣層1〇6。 南介電常數層106的㈣例如是介電常數大於彳的介電材 高介電常數層廳的形成方法例如為化學氣相沉積 法。在形成尚介電常數層106之前,也可以選擇性地在基 底100上形成絕緣層104,以增加高介電常數層1〇6與基 底100之間的附著力。絕緣層104的材料例如為氣化石夕, 且其形成方法例如為熱氧化法。 然後’於高介電常數層1()6上依序形成覆蓋材料層108 及罩幕層110。覆蓋材料層⑽為金屬氧化層,其材料包 括Al2〇3、Ga2〇3、in2〇3或Ti2〇3。覆蓋材料層1〇8的厚度 例如是介於約5到2G埃之間,且其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 相沉積法或原子層沈積(atomic layer dep〇siti〇n ; ald )法。 罩幕層11G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珍、氮化梦、氮氧化石夕、多 a曰石夕或♦,且其形成方法例如^化學氣相沉積法 或是物理氣相沉積法(PVD)。 之後,π參照圖1B ,將覆蓋材料層1〇8及罩幕層11〇 圖案化。將覆蓋材料層⑽及罩幕層nG圖案化的方法例 如是先在罩幕層110上形成圖案化光阻層(未繪示),然 後,以圖案化光阻層為罩幕,移除NM〇s區1〇沈的覆蓋 材料層108及罩幕層11〇。接著,移除pM〇s區的罩 幕層110’以於PMOS區1〇仏的高介電常數層1〇6上形成 9 201032290 umcu-^u〇8-0069 28630twf.doc/n 覆蓋層118。 繼之,請參照圖1C,於基底100上依序形成覆蓋材 料層112及罩幕層114。覆蓋材料層U2覆蓋pM〇s區1〇% 的覆蓋層118及NMOS區102b的高介電材料層1〇6。覆 蓋材料層112例如為金屬氧化層,其材料包括l知a、 〇力〇3、Y2〇3、Mg〇2、鑭系元素或鑭系元素之氧化^。3覆 蓋材料層112的厚度例如是介於約5到2〇埃之間,且其形 φ 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或原子層沈積法。罩幕層U4 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多晶矽或矽, 且其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減躲或是物理氣相 法。 、 接著,請參照圖1D,將覆蓋材料層112及罩幕層114 圖,。將覆蓋材料層112及罩幕層114圖案化的方曰法例 如是先在罩幕層U4上形成圖案化光阻層(未繪示),然 後,以圖案化光阻層為罩幕,以移除PM〇s區i〇2a的覆 蓋材料層112及罩幕層114。接著,移除NM0S區1〇2b 9 价罩幕層114,以於丽OS區102b的高介電常數層1〇6 上形成覆蓋層122。在此實施例中,部分的覆蓋層122形 成於覆盍層118上,也就是說,覆蓋層122與覆蓋層118 部分重疊。在另—實施例中,覆蓋層122與覆蓋層118也 可以為中間斷開情形’也就是說,覆蓋層122與覆蓋層118 彼此並不重疊。 |θ 特別要說明的是,圖1Α至圖ID的步驟中,是先於 PMOS區i〇2a的高介電常數層1〇6上形成覆蓋層ιΐ8,再 201032290 umcu-zu08-0069 28630twf.doc/n 於NMOS區102b的高介電常數層106上形成覆蓋層122, 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未繪示),也 可以先於NMOS區102b的高介電常數層1〇6上形成覆蓋 層122’再於PMOS區102a的高介電常數層1〇6上形成覆 蓋層118。 然後,請參照圖1E,於覆蓋層118與覆蓋層122上依 序开>成金屬層124、多晶矽層126及罩幕層128。金屬層 ❿ 124的材料例如是TiN、TaC、TaCNO、TaCN或TaN。金 屬層124的厚度例如是介於約5〇到200埃之間^金屬層 124及多晶矽層126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或 物理氣相沉積法。罩幕層128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氮化 矽、氮氧化矽、多晶矽或矽,且其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 相沉積法或物理氣相沉積法。 之後,請參照圖1F,將罩幕層128、多晶矽層126、 金屬層124、覆蓋層118、覆蓋層122、高介電常數層1〇6 ,絕緣層104圖案化,以於PMOS區102a形成閘極結構 3〇a,以及於NMOS區l〇2b形成閘極結構130b。此圖案 化的方法例如是在罩幕層128上形成圖案化光阻層(未繪 =),然後,以圖案化光阻層為罩幕進行餘刻製程。閘極 =,130a包括罩幕層128a、多晶矽層126a、金屬層124&、 '蓋層118a、高介電常數層106a及絕緣層l〇4a。閘極結 ,13〇b包括罩幕層128b、多晶石夕層126b、金屬層㈣、 4蓋層122a、高介電常數層106b及絕緣層l〇4b。 、^接著,請參照圖1G,以閘極結構13〇a、13〇b為罩幕, 進仃離子植入製程,以在閘極結構13〇a、13%兩側的基底 11 201032290 UMCD-2008-0069 28630twf. doc/n 100中分別形成淡掺雜區132、134。之後,於閘極結構 130a、130b之侧壁上形成間隙壁138。間隙壁138之材料 例如為氮化矽。間隙壁138形成方式例如是先以化學氣相 沈積法在基底1〇〇上先形成一層間隙壁材料層(未綠示), 再以非等向性蝕刻移除部份的間隙壁材料層。間隙壁138 可以是單層或多層結構,在圖式中僅以單層來表示。
接下來,將分別在PMOS區102a與NMOS區102b 上以應變工程增加PMOS電晶體與NMOS電晶體之通道的 張力。將以圖1G至圖II的步轉來說明應變工程之一例, 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熟知本技藝者應暸解,只要在不 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下,本發明之半導體元件也可以 與其他應變工程互相整合。也就是說,本發明之半導體元件 與應變工程是相容的(compatible)。 然後,請繼續參照圖1G ’在基底1〇〇上依序形成罩 幕層140及圖案化光阻層M2。罩幕層140的材料例如是 氛化矽’且其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圖案化光 阻層142覆蓋NMOS區102b且曝露出PMOS區l〇2a。 之後,請參照圖1H,以圖案化光阻層142為罩幕, 進行餘刻製程,移除閘極結構l30a兩側的基底1〇〇,以形 成溝槽(trench) 144。繼之’進行選擇性磊晶成長( epitaxygr〇wth;SEG)製程,於溝槽144中形成矽化鍺(siGe) 磊晶層146。矽化鍺磊晶層146除了可作為PM〇s電晶體 的源極/汲極區,同時可以增加PM0S電晶體之通道的^縮 應力,使電洞移動的速度變快,進而增mPM〇s電晶體的 12 201032290 UMCD-2008-0069 28630twf.doc/n 的方:圖u’移除罩幕層i4G。移除罩幕層⑽ 刻法。在移除罩幕層i4G的過程中,罩 ::幕b以及部份之間隙壁138也會同時 M8。間隙壁148的材料例如為氮切。接著, 130b之兩侧的基底⑽中形成摻雜區 換 的方法例如是進行料植人製程4肺=雜£ 150 。之後,在基底刚二= 曰 覆盍PM0S區1〇2a及NMOS區l〇2b。庳力 層154的材料例如為氮化石夕。應力層154可以增加^〇s 電晶體之通道的拉伸應力,使電子移動的速度變快,進而 增加NMOS電晶體的操作速度及效能。 以下將以圖II對本發明的半導體元件作說明。請參照 圖11,本發明的導體元件包括基底1〇〇、PM〇s電晶體及 NMOS電晶體。基底具有PM〇s區1〇2a&NM〇s區邡。 PMOS電晶體配置在PM〇s區腿,且包括問極結構⑽ 及用作源極/汲極區的矽化鍺磊晶層146。閘極結構13加 包括依序配置在基底100上的絕緣層1〇4a、高介電常數層 1〇如、覆蓋層118a、金屬層124a及多晶矽層12如。矽/匕 鍺磊晶層146配置在閘極結構130&之兩側的基底1〇〇中。 NMOS電晶體配置在NM〇s區1〇2b,且包括閘極結構13% 及用作源極/汲極區的摻雜區15〇。閘極結構13〇b包括依 序配置在基底100上的絕緣層104b、高介電常數層106b、 覆蓋層122a、金屬層124b及多晶碎層126b。換雜區150 配置在閘極結構13〇b之兩侧的基底1〇〇中。另外,覆蓋層 13 201032290 um^jj-zu08-0069 28630twf.doc/n 118a與覆蓋層122a不同,但金屬層124a與金屬層mb 相同。 特別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之半導體元件中,由於閘 極結構130a、130b中的覆蓋層118a、122a之材料不同: 因此PMOS電晶體及NMOS電晶體會有不同的功函數。 洋而5之’ PMOS電晶體的功函數是由金屬層12知及並下 的覆蓋層118a所決定,功函數約介於4.〇至4.2 ev之間。 NMOS電晶體的功函數是由金屬層1241)及其下的覆蓋層 122a所決定,功函數約介於4 8至5 〇 ev之間。 此外,由於金屬層124a、124b材料相同,例如均為 TiN,因此不同之功函數實質上是由覆蓋層118&、12仏的 材料及厚度而決定。金屬層124a、124b除了可作為功函數 金屬層,也可以避免多晶矽層126a、126b與其下方的膜層 反應,而導致臨限電壓增加。 、曰 综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所 ❿ ^有雙功函數金屬閘極之CM〇s電晶體,由於兩個相 數金屬層下方分別配置林同的覆蓋層,因此可 j由調整覆蓋層的材料與厚度來調整功函數。另外,本 體元件與紐球是姆的(嶋Patible),可以 /、現有的製程整合,提升競爭力。 本發:然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 準。 ’、濩靶圍虽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 14 201032290 umuu-zu08-0069 28630twf.doc/n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到II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半導體 元件的製造方法之剖面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基底 101 :隔離結構 • 102a : PMOS 區 102b : NMOS 區 104、104a、104b :絕緣層 106、106a、106b :高介電常數層 108、112 :覆蓋材料層 110、114、128、128a、128b、140 :罩幕層 118、118a、122、122a :覆蓋層 124、124a、124b :金屬層 126、126a、126b :多晶矽層 ❿ 130a、130b :閘極結構 132、134 :淡摻雜區 138、148 :間隙壁 144 :溝槽 146 ·砍化錯蠢晶層 150 :摻雜區 154 :應力層 15

Claims (1)

  1. 201032290 umcli-/u08-0069 28630twf.doc/n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底,該基底具有一 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臨 及一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 於該基底上形成一高介電常數層; 於該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的該高介電常數層上形 成一第一覆蓋層,以及於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的該 ❿ 高介電常數層上形成一第二覆蓋層,其中該第/覆蓋層與 該第二覆蓋層不同; 於該第一覆蓋層與該第二覆蓋層上依序形成一金屬 層及一多晶矽層; 圖案化該多晶矽層、該金屬層、該第一覆蓋層、該第 二覆蓋層及該高介電常數層,以於該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 體區形成一第一閘極結構以及於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艨 區形成一第二閘極結構;以及 於該第一閘極結構之兩側的該基底中形成一第一游 ® 極/汲極區,以及於該第二閘極結構之兩側的該基底中形成 一第二源極/及極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的製造 方法,其中在形成該高介電常數層之前,更包括於該基底 上形成一絕緣層。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的製造 方法,其中形成第一覆蓋層及第二覆蓋層的方法包括: 於該基底上形成一第一覆蓋材料層; 201032290 一覆蓋材料 電常數層上 形成該第一覆蓋層;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 元件的製造 移除該N型金屬氡化物半導體區的該第 層’以於該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的該高介 φ 其中該第—覆蓋層的材料包括A1203、Ga2Q3、In2〇3 戒Ti2〇3 ’以及該第二覆蓋層的材料包括La2〇3、巧办、 γζ〇3、Mg〇2、鑭系元素或鑭系元素之氧化物。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的製造 方法’其中該第-覆蓋層與該第二覆蓋層的厚度分別介於 5到20埃之間。 6·如申研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的製造 万法,其中該金屬層的材料包括TiN、TaC、TaCNO、TaCN 威 β 7.如申請專利範圍帛丨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的製造 方法,其中該金屬層的厚度介於50到200埃。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的製造 方法’於形成該第一閘極結構及該第二閘極結構之後以及 衫成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及該第二源極/汲極區之前,更包 拉分別於該第一閘極結構及該第二閘極結構之侧壁上形成 /間隙壁。 17 201032290 υιν^υ-ζυΟΒ-0069 28630twf.doc/n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其中該 第-祕/汲減包括魏縣晶層,且該第n没極 區包括摻雜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其中 於形成該第-祕/祕區及該第二源極級極區之後,、更 包括於該基底上形成一應力層,以覆蓋該p型金屬氧化物 半導體區及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 φ 11. 一種半導體元件,包括: 一基底,該基底具有一 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及一 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 一 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配置在該P型金屬 氧化物半導,區’且該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包括: 一第一閘極結構,包括依序配置在該基底上的— 第:高介電常數層、-第一覆蓋層、一第一金屬層及 一第一多晶梦層;以及 一第一源極/汲極區,配置在該第一閘極結構之 _ 侧的該基底中;以及 > 一 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配置在該n型金 屬氧化物半導體區,且該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包 括: 一第二閘極結構,包括依序配置在該基底上的一 第,高介電常數層、一第二覆蓋層、一第二金屬層、 一苐一多晶梦層;以及 一第二源極/汲極區,配置在該第二閘極結構之兩 18 201032290 一 J8-0069 28630twf.doc/n 侧的該基底中, 其中S亥第一覆蓋層與該第二覆蓋層不同,且該一 屬層與該第二金屬層相同。 〃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n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更包 括-第-絕緣層及-第二絕緣層,分別配置在該基底與該 第-高介電常數層之間以及在該基底與該第二高介電常數 層之間。 _ I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其中 該第-覆蓋層的材料包括Al2〇3、Ga2〇3、In2〇3或Ti2〇'3, 且該第二覆蓋層的材料包括La2〇3、Dy2〇3、Y2〇3、MgC>2、 鋼系元素或鑭系元素之氧化物。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n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其中 該第一覆蓋層與該第二覆蓋層的厚度分別介於5到2〇ί之 間。 、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其中 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二金屬層的材料包括TiN、、 ❹ TaCNO、TaCN 或 TaN。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該第 一金屬層及該第二金屬層的厚度介於5〇到2〇〇埃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更包 括一間隙壁,配置在該第一閘極結構及該第二閘極結構之 側壁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其中 該第一源極/汲極區包括矽化鍺磊晶層,且該第二源極/汲 19 2〇1〇3229(3„„/η 極區包括摻雜區。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半導體元件,更包 括一應力層,配置於該基底上,且覆蓋該P型金屬氧化物 半導體區及該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區。
    20
TW098105660A 2009-02-23 2009-02-23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452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5660A TWI452652B (zh) 2009-02-23 2009-02-23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5660A TWI452652B (zh) 2009-02-23 2009-02-23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2290A true TW201032290A (en) 2010-09-01
TWI452652B TWI452652B (zh) 2014-09-11

Family

ID=4485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660A TWI452652B (zh) 2009-02-23 2009-02-23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5265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3485A1 (en) * 2007-02-28 2008-08-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ained metal gate structure for cmos devices with improved channel mobility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2652B (zh) 2014-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3105B2 (en) CMOS devices with Schottky source and drain regions
US7564061B2 (e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7642607B2 (en) MOS devices with reduced recess on substrate surface
TWI379385B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CN108666273B (zh) 半导体装置
US7508053B2 (en) Semiconductor MOS transis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I397962B (zh) 半導體結構與其形成方法
US781624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10070702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50102416A1 (en) Dual-metal gate cmos devic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311796A (ja) シリコン・ナイトライド・キャップを用いて内因性の応力を加えられたシリサイドを有するcmosデバイス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構造および方法
TW201034126A (en) Dual high-k oxides with SiGe channel
TW200843110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666487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ermanium-based CMOS comprising forming silicon cap over PMOS region having a thickness less than that over NMOS region
US2008024201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mos transistor devices
WO2006137371A1 (ja) 半導体装置
US6809394B1 (en) Dual metal-alloy nitride gate electrodes
JP2010118500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78369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196646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17621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04727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00335A (ja) 絶縁ゲート型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を含む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64786B (zh) 形成金屬閘極結構之方法與形成金屬閘極電晶體之方法
TW201032290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