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2301A - Igni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Igni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2301A
TW201012301A TW098122296A TW98122296A TW201012301A TW 201012301 A TW201012301 A TW 201012301A TW 098122296 A TW098122296 A TW 098122296A TW 98122296 A TW98122296 A TW 98122296A TW 201012301 A TW201012301 A TW 2010123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ischarge lamp
pressure discharge
signal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2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18250B (zh
Inventor
Tetsuya Torikai
Kazuyuki Mori
Original Assignee
Ushio Electr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shio Electric Inc filed Critical Ushio Electric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12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2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82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54Igniting arrangements, e.g. promoting ionisation for sta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26Gas discharge type light sources, e.g. ar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01J5/54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supported by a separate part, e.g.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04Electrodes; Screens; Shields
    • H01J61/06Main electrodes
    • H01J61/073Main electrodes for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84Lamps with discharge constricted by high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Discharge Lamps And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101230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具有兩端被密封,在內部相對配置 有一對電極,而且至少封入有金屬的放電管,及設於放電 管的外方的外管的高壓放電燈的點燈裝置。 【先前技術】 # 例如在接著劑等的樹脂的硬化處理或印刷基板等的曝 光處理中,作爲紫外線光源,例如使用著高壓放電燈(紫 外線照射燈)。 該高壓放電燈(紫外線照射燈)是在燈點燈時會成爲 高溫,而如專利文獻1所述地,被冷卻。 在專利文獻1,記載著在放電管(以下,在專利文獻1 中爲發光管)的外方設置雙重管構造的水冷套,而在發光 管與水冷套內管之間流著冷卻風的技術。 ® 在第10圖表示圖示於專利文獻1的第1圖的光源。如同 圖所示地,具備紫外線照射燈101與水冷套102及水冷套兩 . 端的端蓋l〇3a、103b。紫外線照射燈101是將一對電極密 _ 封於直管狀石英玻璃製發光管106的兩端,而在內部封裝 稀有氣體與水銀及金屬鹵化物者。 水冷套102是圓筒狀石英玻璃等的透明材料所成,成 爲內管121與外管122所成的雙重管構造,又,通過設於兩 端外周連接管123a、123b,冷卻水1〇4從外部循環套內, 而經由空氣層進行冷卻近接的發光管106,同時吸收從燈 -5- 201012301 1 〇 1所放射的熱。 在水冷套102 —方的端蓋103 a設有冷氣的通風口 131 ’ 而在另一方的端蓋l〇3b設有排氣口 132。又’從外部有冷 卻風105以箭號所示地從通風口 131進到水冷套102的內側 ,流在發光管1〇6與水冷套102的內管121之空間’從發光 管表面奪取熱俾冷卻發光管106。 由專利文獻1的段落號碼[001 1]所述的數値例,專利文 獻1所述者,可讀取例如發光管106的外徑是24 mm,水冷 套的內管121爲26 mm,而兩者的間隙爲1 mm(=1000//m )° 在第10(b)圖表示以垂直於管軸方向的平面切剖專 利文獻1所述的發光管1〇6與內管121的斷面圖。 在專利文獻1所述的冷卻,因未能充分地冷卻高壓放 電燈(紫外線照射燈),因此在最近被開發了專利文獻2 所述的技術。 專利文獻2所述者,爲將高壓放電燈作爲雙重管構造 〇 ,而近接放電管與位於其外方的外管之間隙,藉由流在外 管外周的冷卻水’作成提高對放電管的卻冷效果者。 _ 在第11圖表示圖示於專利文獻2的光照射裝置的斷面 構成,而在第12圖表示圖示於第11圖的光照射裝置的放電 管與外管的斷面構成。又,第12(b)圖是表示第12 (a) 圖的B-B線斷面圖。 該光照射裝置是作爲光源具備高壓放電燈10。高壓放 電燈10是由全體爲棒狀放電管11 ’及該放電管11配置於內 -6- 201012301 部的例如石英玻璃所成的外管20所構成。 放電管11是在兩端被密封的例如石英玻璃所成的直管 狀的內管12內部,分別相對配置有例如鎢所成的一對棒狀 電極16者,各電極16經由氣密地埋設於形成在內管12的棒 狀密封部1 3的例如鉬所構成的金屬箔1 7電性地連接於比密 封部13外端朝軸方向外方突出所延伸的外部導線18。 在高壓放電燈10的放電管1 1與外管20之間的空隙,形 • 成有空氣層或是利用適當的氣體所作的氣體層。 該光照射裝置是具有:沿著上述高壓放電燈的管軸 延伸地所設置,而在與高壓放電燈1 〇的外周面之間形成冷 卻水W所流過的冷卻水流過的冷卻水流路65的圓筒狀冷卻 套60,及配置於高壓放電燈10及冷卻套60的兩端的內部空 間連通於高壓放電燈1〇與冷卻套60之間的冷卻水流路65的 冷卻水供應流路形成構件61及冷卻水排出流路形成構件62 所構成的冷卻機構。 Ο 又,在對於光照射方向(在第11圖,下方向)的高壓 放電燈1 〇的背面側,例如斷面具有拋物狀反射面7 1的槽狀 反射鏡70,爲其第1焦點與高壓放電燈1〇的中心(連結高 壓放電燈10的一對電極16的中心的直線)一致的狀態下’ 沿著高壓放電燈1 〇延伸地所配置’從高壓放電燈10所放射 的光直接地或是利用反射鏡70所反射而作爲平行光’經由 被保持在光罩幕75的罩幕Μ ’照射在被載置於工件平台76 上的塗佈有例如光阻等的感光劑的液晶面板或半導體元件 等的工件77。 201012301 在上述光照射裝置中,在點燈高壓放電燈10時’藉由 未圖示的適當的冷卻水供應機構(泵)供應有冷卻水w ° 所供應的冷卻水W ’是流過形成於高壓放電燈10與冷 卻套60之間的冷卻水流路65內,流過高壓放電燈1〇的壁面 ,具體而言沿著外管20的外周面朝軸方向流過而冷卻高壓 放電燈1 〇全體之後’經由冷卻水排出流路形成構件62被排 出。 在此些高壓放電燈的放電管內,Hg,或與Hg—起封 ❹ 入有Fe、Tl、Sn、Zn、In等的陽離子,此些在燈點燈中被 激勵而光被放射。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6-2675 1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146962號公報 【發明內容】 減小放電管,及與冷卻水流在外周面的外管之間的平 均間隙,亦即,減小放電管的外徑與外管的內徑的相差’ © 例如將平均間隙作爲1 〇〇 # m以下,則放電管的長度方向的 照度分布成爲不均勻(所謂照度不均勻)的情形。此爲在 專利文獻1所述者的情形,不會發生者。 本發明人等的專心檢討的結果,可知該情形爲起因於 將間隙作成比專利文獻1者還要小者。 具體而言,構成放電管與外管的構件是玻璃構件之故 ,因而其外面形狀是起伏地不均勻。所以,放電管與外管 之間隙,是例如受到± 1 0 0〆m的變動,平均間隙爲例如1 0 0 -8 - 201012301 /z m以下時,則其間隙成爲變動100%以上。 亦即,放電管與外管是處處有抵接的部分,而在其他 部位成爲存在著例如200 a m以下的間隙。若將冷卻水流在 外管的外周面,則放電管爲抵接部分有良好的熱傳導性, 而有效率地被冷卻,對此間隙爲200 // m的部分是熱傳導性 比抵接部分還要不好,而無法有效率地被冷卻。在放電管 的長邊方向,也產生效率優異地被冷卻的部分,與未被冷 _ 卻部分。 在放電管的內部,封入有Hg,或是與Hg —起封入有 Fe、T1等的陽離子。這些陽離子是在熱平衡狀態又溫度低 的部分,密度變高,而在溫度高的部分密度變低之故,因 而專利文獻2所述的高壓放電燈的情形,在其長度方向, 有效率地被冷卻部分會使得陽離子的密度變高,而在未被 冷卻的部分,則密度變低。如此地在放電管內的長度方向 會使得陽離子的密度分布成爲不均勻,而會把照度分布成 • 爲不均勻(照度不均勻)。 又,專利文獻1的情形,平均間隙爲1 000 # m ’藉由放 電管與外管之外面形狀有起伏,即使其間隙受到例如±1 〇〇 . M m的變動,其間隙的變動也不過是1 0 %左右。所以,專 利文獻1所述的高壓放電燈,是在其長度方向的冷卻分布 幾乎不會發生,也不會有照度分布成爲不均勻(照度不均 勻)的情形。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情況而創作者,本發明的目的是在 於提供具備放電管,及設於其外方的外管,在外管的內徑 -9- 201012301 與放電管的外徑幾乎相等,而外管與放電管的至少一部分 接觸的高壓放電燈中,抑制照度不均勻的點燈裝置及點燈 方法。 在本發明中,作成如下地來解決上述課題。 (1) 具備兩端被密封,在內部相對配置有一對電極 ,而且至少封入有金屬所成的全體爲棒狀放電管,及設於 該放電管的外方的外管,外管的內徑與放電管的外徑大約 相等,外管與放電管處處接觸,而外管的內徑與放電管的 _ 外徑之相差的平均値爲如左右的高壓放電燈,及沿 著該高壓放電燈的管軸延伸地設置’而在與高壓放電燈的 外管之間形成冷卻水所流過的流路的流路形成構件;及電 性地連接於該一對電極而饋電於上述高壓放電燈的饋電部 所構成的點燈裝置,而如下地構成饋電部。 亦即,生成具有用以點燈上述高壓放電燈的穩定點燈 頻率Π的第1訊號,及具有比用以解決上述高壓放電燈的 照度不均勻的該穩定點燈頻率fl還要低的頻率f2的第2訊號 ❹ 的訊號生成機構;及選擇性地輸出上述第1訊號或第2訊號 的轉換機構;及藉由上述第1訊號或第2訊號所驅動,並將 頻率fl或頻率f2的交流電壓供應於上述高壓放電燈的倒相 電路所構成。如此,以穩定點燈頻率Π進行點燈高壓放電 燈,而在發生照度不均勻之前,轉換成可解決照度不均勻 的頻率比其還要低的頻率f2而進行點燈燈1 0。 (2) 在上述(1)中,上述轉換機構是具有定時機構 ,藉由該定時機構,將頻率Π的交流電壓開始供應於放電 -10- 201012301 燈經第1所定時間後,將供應於上述高壓放電燈的交流電 壓的頻率從Π降低至f2,而在第2所定時間的期間將上述頻 率f2的交流電壓供應於上述高壓放電燈。 (3) 在上述(1) 、( 2)中,穩定點燈頻率fl[HZ]與 頻率f2[Hz]之關係,是f2 $ 0.3Π。 (4) 在上述(1) 、(2) 、(3)中,在被封入於上 述放電管內所成的金屬含有水銀,上述穩定點燈頻率 〇 Π[Ηζ],是將被封入於放電管的水銀密度[mg/cm3]作爲Hg ,而將電極間距離[m]作爲AL時,則作爲fKagnor^x 25 0/AL 〇 在本發明中,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 生成具有穩定點燈頻率Π的第1訊號,及具有用 以解決照度不均勻的π還要低的頻率f2的第2訊號,而作成 轉換上述第1訊號與第2訊號進行進行點燈高壓放電燈之故 ,因而可解決穩定點燈時所發生的陽離子的密度分布不均 Ο 勻,可抑制照度分布成爲不均勻(照度不均勻)的情形。 亦即,轉換成比頻率Π還要低的頻率f2,就可把陽離 子拉向一方的電極側,而可解決在穩定點燈頻率Π進行點 燈時所發生的陽離子的密度分布不均勻,並可抑制由此所 作的照度不均勻。 (2) 使用定時機構,藉由轉換供應於上述高壓放電 燈的交流電壓的頻率,以較簡單構成的機構,在實用上無 妨礙程度地,可抑制照度分布不均勻(照度不均勻)。 (3 )藉由將穩定點燈頻率fl [Hz]與頻率f2[Hz]之關係 -11 - 201012301 作成f2 SO.3 fl,可有效地解決照度不均勻的不均勻。 (4)穩定點燈頻率fl [Hz]是將被封入在放電管的水銀 密度[mg/cm3]作爲Hg,而將電極間距離[m]作爲AL時,作 成fl<(Hg/30厂^xaSO/AL,藉此可抑制音響共鳴,而可抑 制利用氣體分布或發生離子的粗密駐波所作的色不均勻。 【實施方式】 首先,針對於本發明作爲對象的光照射裝置加以說明 @ 〇 本發明的光照射裝置,是與表示於上述第11圖者同樣 ,具備高壓放電燈,並設有在進行點燈燈時,區劃冷卻燈 的冷卻水沿著外管壁面所流過的流路的流路形成構件的構 成者。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光照射裝置的構成 的槪略斷面圖,而第2圖是表示第1圖的a-A線斷面圖。 該光照射裝置是具備以高壓放電燈1〇作爲光源,高壓 G 放電燈10在被插通於內部的狀態下沿著高壓放電燈10的管 軸延伸地所設置,在與高壓放電燈10的外周面之間具有形 成冷卻水W所流過的冷卻水流路6 5的流路形成構件的圓筒 狀冷卻套60。 在高壓放電燈10及冷卻套60的兩端’配置有內部空間 連通於高壓放電燈1 〇與冷卻套6 0之間的冷卻水流路6 5的冷 卻水供應流路形成構件61及冷卻水排出流路形成構件62 ’ 藉由此些來構成冷卻機構。 -12- 201012301 冷卻水供應流路形成構件61及冷卻水排出流路形成構 件62是全體爲大約L字形管狀’以例如管軸朝水平方向延 伸的姿勢連接有高壓放電燈10及冷卻套60。 又,藉由軸方向內方側鎖緊口部63,例如經由〇形環 (未圖示)保持固定著冷卻套60的外周面,而且藉由軸方 向外方側的鎖緊口部64例如經由Ο形環(未圖示)保持固 定著高壓放電燈10的外周面。 φ 冷卻套60是藉由透射從高壓放電燈10所放射的紫外線 的材料,例如石英玻璃所構成。 對於光照射方向(在第1圖及第2圖爲下方向),在高 壓放電燈1 0的背面側,以其第1焦點與高壓放電燈1 0的中 心(以連結高壓放電燈10的一對電極16的中心的直線)一 致的狀態,沿著高壓放電燈10延伸地配置有例如斷面具有 拋物狀反射面71的槽狀反射鏡70。 '從高壓放電燈1 0所放射的光是直接地或是利用反射鏡 ® 7〇被反射而作爲平行光,被照射在經由被保持於罩幕平台 75的罩幕Μ而被載置於工件平台76上例如被塗佈有光阻等 感光劑的液晶面板或半導體元件等的工件77。 在此,反射面71是藉由交互地蒸鏟例如二氧化鈦及二 氧化矽等不相同的反射層所形成的多層膜所形成。 在高壓放電燈10的一對電極16,經由外部導線18電性 地連接有饋電部1,而將交流電壓從饋電部1施加於一對電 極間,藉此,高壓放電燈1 0是進行點燈。 在點燈高壓放電燈10時,冷卻水W藉由未圖示的適當 -13- 201012301
冷卻水供應機構(泵)被供應。在此,冷卻高壓放電燈10 ,是藉由以例如5公升(1 ) /min的流量進行循環冷卻水W 就可達成。 所供應的冷卻水W是沿著高壓放電燈1 0的壁面,具體 爲沿著外管20的外周面流經被形成於高壓放電燈10與冷卻 套60之間的冷卻水流路65內。 以下,針對於上述高壓放電燈1 〇加以說明。 高壓放電燈10是外管20的內徑與放電管11的外徑大約 相等,外管20與放電管11處處接觸,外管與放電管的平均 間隙爲被構成1〇〇 " m以下的雙重管構造者。 又,在此所說的平均間隙是指在裝配外管20與放電管 1 1之前,在複數部位測定外管20的內徑L4與放電管1 1的外 徑L5,而將其相差分量作1/2的平均値,指在有效發光領 域的複數部位所測定的電極間的徑方向的間隙的平均値的 情形。 例如,外管20的內徑L4,是如以下地求出。 測定裝配外管20與放電管11之前的外管20的外徑L1, 並測定外管20的厚度較厚處的厚度L2與較薄處的厚度L3, 利用L4 = L1-L2-L3,求出外管20的內徑L4。 又,放電管11的外徑L5,是在裝配外管20與放電管11 之前所測定的放電管1 1的外徑。 第3圖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高壓放電燈的構成 的槪略斷面圖。 與表示於上述第11圖者同樣,該高壓放電燈10是在兩 -14- 201012301 端被密封的例如石英玻璃所成的直管狀內管12的內部’分 別相對配置有例如鎢所成的一對棒狀電極1 6,經由氣密地 埋設於各電極16形成於內管12的棒狀密封部13的例如鉬所 成的金屬箔17電性地連接於從密封部13的外端朝軸方向外 方突出所延伸的外部導線18所成的全體爲棒狀放電管11, 及該放電管11配置於內部的例如石英玻璃所成的外管20所 構成。放電管11與外管20的兩端部分是經由燈座25藉由接 〇 著劑24被固定。 放電管11的密封部13是將例如內管12的構成材料的管 體的兩端部作成熔融狀態而藉由減壓內部的收縮密封法所 形成者,作成比放電管11的中央部(相當於發光領域的部 分)還要小徑。 該高壓放電燈10是高壓水銀燈或是金屬鹵素燈,在放 電管11的內部,例如封入有1 mg/mm3以上的水銀,而且以 適當量封入有氬氣體等的稀有氣體。又,與水銀(Hg) — • 起封入有鐵(Fe)、鉈(T1)、錫(Sn)、鋅(Zn)、銦 (In)等的鹵化合物也可以,又,也有未含有水銀(Hg) 者。如此,例如放射包含波長爲350〜450 nm的紫外線的 光。 如第1圖所示地,在高壓放電燈1 0的一對電極,電性 地連接有饋電部1。 第4圖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丨實施形態的饋電部的詳細構 成圖。 饋電部1是由:供應有直流電壓的昇壓整流電路2,及 -15- 201012301 連接於昇壓整流電路2的輸出側並將直流電壓變更成交流 電壓而供應於放電燈10的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及在全橋 接型倒相電路3與高壓放電燈10之間被串聯連接於高壓放 電燈10的線圈LL1、起動線圈LL2及起動電路4,及控制全 橋接型倒相電路3的開關元件(例如IGBT )的驅動的控制 部5所構成。 昇壓整流電路2是被連接於交流電源2a,爲由昇壓變 壓器T1、整流二極體D1、平滑電容器C1所構成的整流電 路,將交流電壓轉換成直流電壓,而將其後的線圈LL3、 開關元件S1、二極體D1、電容器C2所構成的昇壓斬波電 路所昇壓的直流電壓供應於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 在昇壓斬波電路的IGBT或FET等的開關元件S1連接有 控制電路2b,藉由變更開關元件S 1的開關頻率及開閉期間 ,成爲可供應所期望的電壓。 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是由橋接狀地連接的IGBT或FET 等的開關元件Q1〜Q4所構成。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的開關 元件的開閉(ON、OFF )是藉由下述的驅動電路所驅動。 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的動作’交互地重複開閉開關元 件Ql、Q4與開關元件Q2、Q3。當導通開關元件Q2、Q3時 ,電流流在昇壓整流電路2—開關元件Q3 —線圈LL1—起 動線圏LL2-放電燈10—開關元件Q2—昇壓整流電路2。 —方面,當開關元件Q 1、Q4作成導通時,則將交流 矩形波電流經昇壓整流電路2—開關元件Q 1 —放電燈1 〇 — 起動線圈LL2 —線圈LL1—開關元件Q4—昇壓整流電路2的 201012301 路徑供應於放電燈10。 控制部5是由多諧振動器、LC振盪電路等所構成,由 發訊基本振盪波形的訊號A的基本頻率振盪電路5a,及發 訊比該訊號A還要低頻的訊號B的低頻振盪電路5c,及發訊 在所定時間轉換開閉的定時訊·號T的定時電路5b所構成。 上述基本頻率振盪電路5a、定時電路5b、低頻振盪電路5c 所輸出的各訊號A、T、B是以驅動電路5 d所組合。 針對於各訊號A、B、T被組合而用以控制全橋接型倒 相電路3的訊號合成,使用第5圖至第7圖加以說明。 第5圖是表示驅動電路的詳細圖。 具有振盪電路5a所輸出的頻率fl的訊號A,是被輸入 至邏輯電路L1 (「及」電路)的一方的輸入端子,而在邏 輯電路L1的另一方的輸入端子,輸入有定時電路5b的輸出 訊號T。如下述的第7圖所示地,定時電路5b的輸出訊號T ’是例如在訊號A的下降時從高位準(η位準)變更成低 β 位準(L位準)’或是從低位準(L位準)變更成高位準( Η位準)的訊號,訊號Α的第1所定周期別地狀態從η變更 成L位準’而訊號a的第2所定周期別地狀態從l變更成η位 準。 邏輯電路L1是定時電路5b的輸出爲Η位準時,則輸出 訊號Α。 又’定時電路5b的輸出訊號τ是被輸入至邏輯電路L2 (倒相電路)而被倒相’而被輸入至邏輯電路L3(「及」 電路)的一方的輸入端子。在邏輯電路L3的另一方的輸入 -17- 201012301 端子輸入有低頻振盪電路5c的輸出[具有頻率f2 ( f2<fl ) 的訊號B]。邏輯電路L3是定時電路5b的輸出訊號T爲L位準 時,輸出訊號B。 邏輯電路L1、L2的輸出是被輸入至邏輯電路L4(「或 」電路)的輸入端子,而邏輯電路L4是當定時電路5b的輸
出爲Η位準時,則輸出訊號A,而當定時電路5 b的輸出爲L 位準時,則輸出訊號B。亦即,以定時電路5b與邏輯電路 LI、L2、L3、L4構成轉換電路SL,而轉換電路SL是因應 _ 於定時電路5b的輸出訊號T,選擇性地輸出訊號A或訊號B 〇 邏輯電路L4的輸出訊號C1是被輸入至延遲電路DD1, 而延遲電路DD1是輸出延遲訊號C1的訊號C2。訊號Cl、C2 是被輸入至邏輯電路L5(「及」電路)的輸入端子,而邏 輯電路L5是輸出其「及」訊號的訊號X。該訊號X是成爲 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的開關元件Q1、Q4的驅動訊號。 又,訊號Cl、C2是在邏輯電路L6、L7(倒相電路) 〇 被倒相’而被輸入至邏輯電路L8(「及」電路)的輸入端 子’而邏輯電路L8是輸出其「及」訊號的訊號Y。該訊號 Y是成爲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的開關元件Q2、Q3的驅動訊 號。 第6圖是表示控制部的動作的流程圖,第7圖是表示控 制部的時序圖,而利用第5圖、第6圖、第7圖來說明動作 〇 首先,在步驟S1’從基本頻率振盪電路5 a製作基本振 -18- 201012301 盪波形的訊號A。 之後,在步驟S2,以基本振盪波形爲基礎、生成頻率 f 1、f2的點燈波形、定時波形。亦即,以振盪電路5a所輸 出的訊號A爲基礎在低頻振盪電路5c,製作比訊號A還要低 頻率的訊號B,又,使用訊號A在定時電路5b,製作在所定 時間轉換開閉的定時訊號T。 在步驟3,組合訊號A (頻率Π)、訊號B (頻率f2) m 及訊號T,而製作全橋接型倒相電路的IGBT等所構成的開 關元件Q1〜Q4的驅動訊號X、Y。 在步驟4,依據X、Y波形,上述開關元件Q1〜Q4被開 閉,俾進行交流點燈。 亦即,訊號T爲Η位準的期間,輸出穩定點燈頻率Π的 訊號X、Y,以穩定點燈頻率Π進行點燈高壓放電燈。 接著,以高壓放電燈發生照度不均勻之前的穩定點燈 頻率fl開始點燈經所定時間後,以訊號T作爲L位準,而以 ® 比穩定點燈頻率Π還要低的頻率f2進行點燈高壓放電燈。 此時,高壓放電燈的放電管的陽離子,是低頻率被輸 入,使得被拉向陰極的時間變久,而攪亂電漿中的陽離子 。藉由其攪拌效果會把陽離子的分布成爲一樣’比穩定點 燈頻率Π被輸入時還可解決陽離子分布的不均勻’而可抑 制照度不均勻。 又,在第5電路中,設置延遲電路DD1來生成延遲的 訊號C2,來進行訊號C1與訊號C2(或是其倒相訊號)的 邏輯積,而在訊號X的導通時與訊號Y的導通時之期間, -19- 201012301 設置雙方的訊號成爲斬開的休止期間。此爲,爲了解決若 開關元件Q1〜Q4同時地被導通就被破壞的問題,而形成 空檔時間者。 在本實施形態中,生成具有穩定點燈頻率Π的訊號A ,及具有比fl還要低的頻率f2的訊號B,藉由定時電路5b 所定時間別地轉換訊號A與訊號B,而藉由穩定點燈頻率fl 的訊號,及可解決照度不均勻的比其頻率還要低的頻率f2 的訊號來驅動全橋接型倒相電路3的開關元件Q1〜Q4,作 @ 成進行點燈高壓放電燈之故,因而可解決發生在穩定點燈 時的陽離子的密度分布不均勻,而可抑制照度分布成爲不 均勻(照度不均勻)的情形。 亦即,所定時間別地轉換成比穩定點燈頻率Π還要低 的頻率f2,把陽離子拉向一方的電極側,而可解決在穩定 點燈頻率Π所點燈時所發生的陽離子的密度分布不均勻, 並可抑制由此所作的照度不均勻。 又,事先知道高壓放電燈發生照度不均勻的時間之故 @ ,因而上述定時電路56的訊號T,是在照度不均勻發生在 高壓放電燈之前的所定時間,被設定在轉換訊號A、B的時 機。 還有,如下述的實驗結果所示地,低頻率f2是5 Hz以 上,且若在穩定點燈頻率Π的3 0%以下,則一面可抑制電 極變形,一面有效地可抑制照度不均勻。 又,作爲將低頻率f2插入在穩定點燈頻率Π的時機’ 爲在發生陽離子的不均勻分布之前實施較佳。所以’以穩 -20- 201012301 定點燈頻率Π開始點燈之後10分鐘以內插入低頻率f2較佳 還有,低頻率f2被插入的期間,是1周期至1 〇周期(1 周期是頻率f2的訊號的開閉期間),以穩定點燈頻率Π點 燈的期間,是作爲時間爲0.1〜6秒鐘間的範圍較佳。 又,以低頻率f2進行點燈的期間及以低頻率f2進行點 燈的周期,是依燈的規格、點燈條件、外管與發光管所抵 0 接的面積或抵接的部分的數量等所決定者。 在此,在進行交流點燈的燈中,藉由音響共鳴,會發 生照度不均勻爲先前就知道(例如,參照日本特開昭63-285899號公報的第2頁左上欄的第15行〜等)。 音響共鳴是以滿足下式(1 )的條件所發生。又,在 下式(1 )所表示的fa是音響共鳴頻率,m是常數,V是音 速(m/s) ,AL是電極間距離[單位:m]。 9 fa = mv/2(2AL) …⑴ 在滿足該(1 )式的條件下,眾知在燈的軸方向發生 氣體分子或電離離子的相密駐波(稱爲「音響共鳴」)而 發生顏色不均句。 在(1)式的音速V,一般以比熱比τ,密度p (單位 :kg/m3 )及壓力p (單位:N/m2)可表示示[參照次式( 2 ) ]° 201012301 v = ( r p/ /〇 )° 5 “·(2) 將(2 )式代入(1 )式,則成爲次式(3 )。 fa = m( r p/p )° 5/(2AL) …(3) 該音響共鳴頻率fa,是依存於封入物的蒸汽壓、氣體 密度、溫度等。 φ 在實際的燈,這些數値並不一樣,對燈尺寸(內徑、 電極間距離,此些之比率)或點燈條件(輸入),放電管 的冷卻條件(內表面溫度等)有很大的依存分布之故,因 而必須實驗式地嚴密地求出。 本發明是以抑制照度不均勻作爲目的,該照度不均勻 是如上述地藉由音響共鳴也發生之故,因而也抑制音響共 鳴較佳。 於是,實驗性地求出本發明的穩定點燈頻率Π未滿足 參 上述音響共鳴頻率fa的範圍。 其結果,知道近似地成爲以下的條件(4 )。又’在 條件(4 )所表示的Hg是封入水銀密度(單位:mg/cm3 ) 。AL是與上述相同的電極間距離(單位:m )。 fl<(Hg/3 0) 0 33x25 0/AL …(4) 在第4圖的點燈裝置中,使用以所定時間轉換的定時 -22- 201012301 電路5b與邏輯電路L1〜L4所成的轉換電路SL進行訊號A與 訊號B的轉換,惟作爲轉換訊號A與訊號B的機構,並不被 限定於定時電路者,使用以下所說明的機構也可以。 第8圖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饋電部的構成圖 ’利用同圖來說明其他的構成例。 表示於第8圖的點燈裝置是沿著高壓放電燈的長度方 向設置複數照度計PS1、PS2、PS3 .......,並且設置互相 Φ 地比較利用該照度計所作的測定結果的比較電路5e,及當 其輸出的相差成爲一定値以上,則轉換訊號A與訊號B的反 饋控制電路5f。 亦即,代替第4圖的定時電路5b,設置比較電路5e與 反饋控制電路5f,而依據比較電路5e的比較結果,利用反 饋控制電路5f來轉換訊號A與訊號B。 第8圖是僅生成將驅動電路4d予以動作的訊號T的電路 有所不同,其他的構成,是與表示於第4圖者基本上相同 ® ,以下,僅說明與第4圖不相同之處。 進行點燈燈時,位於高壓放電燈10的電極間的徑方向 的方式,設有複數照度計PS1、PS2、PS3.......(以下作 爲設有3個照度計PS1、PS2、PS3的情形加以說明)。 複數照度計PS1、PS2、PS3,是測定高壓放電燈10的 長度方向的各照度計,並將其結果送訊至比較電路5e。在 比較電路5e中,比較利用各照度計PS1、PS2、PS3....... 所作的測定結果,而在測定結果,產生某一定値以上的偏 差,則將轉換訊號D送訊至反饋控制電路5f。 -23- 201012301 反饋控制電路5f是高壓放電燈10的長度方向的照度分 布從所定範圍偏離時,則將轉換點燈頻率的訊號送訊至驅 動電路5d。亦即,反饋控制電路5f是將訊號E作成L位準, 而驅動電路5d是當該訊號E成爲L位準。則將全橋接型倒相 電路的開關元件Q1〜Q4的驅動訊號X、Y的頻率從穩定點 燈頻率fl轉換成f2。 藉此,當解決上述照度計的測定結果的偏差,則比較 電路5e是停止轉換訊號D的送訊,反饋控制電路5f是將訊 ⑩ 號E作爲Η位準。驅動電路5d是當該訊號E成爲Η位準,貝[J 將反饋控制電路的開關元件Q1〜Q4的驅動訊號X、Υ的頻 率恢復成穩定點燈頻率Π。 在此所說的所定範圍,是指藉由來自高壓放電燈10的 紫外線所照射的被照射物,有被容許的照度分布的均勻性 ,而可維持該容許的照度分布的均勻性的範圍,例如指 ±10%的照度分布的情形。 又’驅動電路的內部構成是基本上與表示於第5圖相 Θ 同,其動作也如第7圖所示地,在第5圖中,上述訊號E被 輸入至訊號T被輸入的端子。 上述第1實施形態與本實施形態的不相同處,是從穩 定點燈頻率Π轉換成f2的時機,在第1實施形態爲所定時間 別地’而在本實施形態爲是否從所定的照度分布偏離的情 形上不同,其以外的作用,效果爲共通。 爲了確認本發明的效果,進行以下的實驗。 -24- 201012301 (1 )實驗例1 將使用於實驗的光照射裝置的構成表示於第9 (a)圖 ,具有與表示於上述第1圖的光照射裝置同樣的構成,其 規格是如下所述。 •放電管(發光管):內徑5.4 mm 外徑9 mm •外管:內徑9.15 mm 外徑12 mm •電極間距離:500 mm φ •封入物 水銀密度5 mg/cm3 •流在水冷套與外管之間的冷卻水的流量:20 L/min 使用於實驗的高壓放電燈的點燈條件,是輸入穩定點 燈頻率Π 1秒鐘,之後將低頻率f2輸入1周期分量(以頻率 Π的開閉作爲1周期)的方式交互地輸入頻率Π與f2的訊號 。亦即,穩定點燈頻率Π爲1秒鐘—低頻率f2爲1周期—穩 定點燈頻率Π爲1秒鐘—……(以下同樣)。 © 點燈頻率是如以下。 .穩定點燈頻率 fl: 100、500、800、1000 Hz •低頻率 f2: 3、 5、 10、 30、 50' 100、 150、 200、 300、500 Hz 在使用於實驗的高壓放電燈的電極間的徑方向外方, 經由冷卻套配置有複數照度計。該複數照度計是沿著高壓 放電燈的長度方向所配置,而測定其長度方向的照度分布 〇 該照度計是從電極前端朝軸方向距5 cm之部位,以10 -25- 201012301 mm間隔朝著高壓放電燈的長度方向所配置。 又,藉由照度g十測定從電極目U端距5 cm的位置朝軸方· 向1 cm別地相對的電極的5 cm前的照度,如第9(b)圖所 示地,由各照度計所測定的各照度,求出平均値,進行觀 察其平均値與各照度之偏差程度(亦即,照度不均勻)。 將觀察的結果匯集在表1。在表1中,由平均値有最大 1 5 %以上的偏差程度時作爲X,最大1 0 %〜1 5 %之間的偏差 程度時作爲△,最大5%〜10%之間的偏差程度時作爲〇, 而最大不足5%的偏差程度時作爲◎。
[表1] η fl〇 Ηζ) (Hz) 100 500 800 1000 3 ◎ ◎ 〇 Δ 5 ◎ ◎ 〇 Δ 10 〇 ◎ 〇 Δ 30 Δ ◎ 〇 Δ 50 X 〇 〇 Δ 100 X Δ 〇 Δ 150 X Δ Δ Δ 200 X X Δ Δ 300 X X X Δ 500 X X X X ❹ (記號的說明) ◎:效果大 〇:有效果 △:有些效果 X:幾乎沒有效果 -26- 201012301 如表1所示地,低頻率f2爲穩定點燈頻率fl的30%以下 時,則可得到照度不均勻的抑制效果。 但是,低頻率f2爲3 Hz時,發生電極變形。此爲,從 一方電極朝著另一方的電極流著電流之期間過久,亦即直 流點燈期間過久之故,因而可能爲一面地受到電子相撞的 電極會變形者。所以,低頻率f 2的較佳範圍爲成爲5 S f 2客 0.3fl 。 φ 又,在表1中,表示在穩定點燈頻率fl爲1 000 Hz,都 是△,對於此在穩定點燈頻率fl爲800 Hz以下的範圍,表 示照度不均勻被抑制的情形。此爲,Π : 800 Hz以下的範 圍爲相當於在上述所說的抑制音響共鳴所用的條件的(4 )式的flWHgnormeSO/AL,所以,可知可抑制利用音 響共鳴所作的照度不均勻。 (2 )實驗例2 β 將燈的發光長(電極間距離)變更爲1000 mm,而與 上述實驗例1同一條件下進行實驗。燈規格是如下所述。 •放電管(發光管):內徑5.4mm 外徑9mm •外管:內徑9.1 5 mm 外徑1 2 mm •發光長(電極間距離):1000 mm •封入物 水銀密度5 mg/cm3 .流在水冷套與外管之間的冷卻水的流量:25 L/min 將其結果表示於表2。 -27- 201012301 該情形,是在頻率【丨爲400 ^與5〇0 Hz之間,可知利 用音響共鳴所作的照度不均句的抑制有所作用。 [表2]
L少又叫 {2 (Hz) 100 200 400 500 3 ◎ ◎ 〇 Δ _ 5 ◎ ◎ 〇 Δ 10 〇 ◎ 〇 Δ 30 Δ 〇 〇 Δ 60 X Δ 〇 Δ 100 X X r Ο Δ 120 X X Δ Δ 150 X X X Δ 200 X X X X 300 X X X X
(記號的說明)
◎:效果大 〇:有效果 △:有些效果 X:幾乎沒有效果 (3 )實驗例3 變更燈的封入物,使用金屬鹵素燈’與上述實驗例1 同一1條件下進行同樣的實驗。燈規格是如下所述。 .放電管(發光管):內徑4.6 mm 外徑10.3 mm .外管:內徑10.45 mm 外徑13 mm •發光長(電極間距離):500mm -28- 201012301 •封入物 水銀密度2.5 mg/cm3 碘化鐵:0.45 mg/cm3 碘化鉈:0.06 mg/cm3 i Ba ώίι '卻水的流量:20 L/min •流在水冷套與外管之間的冷θ 將其結果表示於表3。
L衣J J — η m ffeL-- --- ----- (Hz) 100 500 一 1000 1200 —-------- 3 ◎ © _ 〇 ---- - Δ 5 ◎ ◎ 〇 Δ 10 〇 ◎ Ί 〇 Δ 30 Δ ◎ 〇 Δ 50 X 〇 Γ ο Δ 100 X Δ 〇 Δ 150 X Δ 〇 Δ 200 X X 〇 Δ -----—. 300 X X Δ Δ • 1 —---——----- 500 X X X X (記號的說明) ◎:效果大 〇:有效果 △:有些效果 X:幾乎沒有效果 該情形,是在頻率fl爲1 000 Hz與1 200 Hz之間,可知 利用音響共鳴所作的照度不均勻的抑制有所作用。亦即’ -29- 201012301 與水銀以外的金屬的添加量相比較,若水銀的添加量較多 時(比其他金屬多5倍左右以上),可知可適用上述(4) 式的 fl<(Hg/30)-° 33x2 5 0xAL。 又,由上述(2) - (3)的實驗結果,在實驗例1所得 到的低頻f2的較佳的範圍的5 S f2 S 0.3 f 1的式,被確認也 可適用於其他的燈。 【圖式簡單說明】 @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高壓放電燈的構成的 槪略斷面圖。 第2圖是表示第1圖的A-A線斷面圖。 第3圖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高壓放電燈的構成的 槪略斷面圖。 第4圖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饋電部的詳細構 成圖。 第5圖是表示圖示於第4圖的控制部的驅動電路的詳細圖 @ 〇 第6圖是表示控制部的動作的流程圖。 第7圖是表示用以說明控制部的動作的時序圖。 第8圖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饋電部的構成圖
Q 第9(a)圖及第9(b)圖是表示使用於實驗的光照射 裝置的構成及測定位置與照度的圖式。 第10(a)圖及第10(b)圖是表示習知的光源的構成的 -30- 201012301 圖式。 第Π (a)圖及第11(b)圖是表示習知的光照射裝置 的構成的圖式。 第12 (a)圖及第12(b)圖是表示圖示於第11圖的光照 射裝置的放電管與外管的圖示。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φ 1:饋電部,2:昇壓整流電路,2a:交流電源,2b: 控制電路,3:全橋接型倒相電路’ 4:起動電路’ 5:控 制部,5a:基本頻率振盪電路’ 5b:定時電路’ 5c:低頻 率振盪電路,5d:驅動電路’ 5e:比較電路,5f:反饋控 制電路,10 :高壓放電燈,1 1 ··放電管’ 12 :內管’ 13 : 密封部,16:電極,17:金屬箔,18:外部導線’ 20:外 管,6 0 :冷卻套,61 :冷卻水供應流路形成構件,6 2 :冷 卻水排出流路形成構件,63、64 : 口鎖緊部,65 :冷卻水 φ 流路,70 :反射鏡,75 :罩幕平台’ 76 :工件平台,77 : 工件,T1:昇壓變壓器,D1:二極體’ C1:平滑電容器 ,C2 :電容器,LL1、LL3 ··線圈,S1 :開關元件,SL : 轉換電路,DD1 :延遲電路,PS1、PS2、PS3:照度計, W:冷卻水,M:罩幕,Q1〜Q4:開關元件,L1〜L8:邏 輯電路。 -31 -

Claims (1)

  1. 20101230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點燈裝置,屬於由: 具備兩端被密封,在內部相對配置有一對電極’而且 至少封入有金屬所成的全體爲棒狀放電管’及設於該放電 管的外方的外管的高壓放電燈;及 沿著上述高壓放電燈的管軸延伸地設置’而在與高壓 放電燈的外管之間形成冷卻水所流過的流路的流路形成構 件;及 參 電性地連接於該一對電極而饋電於上述高壓放電燈的 饋電部所構成的點燈裝置,其特徵爲: 上述饋電部是由: 生成具有用以點燈上述高壓放電燈的穩定點燈頻率Π 的第1訊號,及具有比用以解決上述高壓放電燈的照度不 均勻的該穩定點燈頻率π還要低的頻率f2的第2訊號的訊號 生成機構;及 選擇性地輸出上述第1訊號或第2訊號的轉換機構;及 ❹ 藉由上述第1訊號或第2訊號所驅動,並將頻率fl或頻 率f2的交流電壓供應於上述高壓放電燈的倒相電路所構成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點燈裝置,其中, 上述轉換機構是具有定時機構,藉由該定時機構,將 頻率fl的交流電壓開始供應於放電燈經第1所定時間後, 將供應於上述高壓放電燈的交流電壓的頻率從Π降低至f2 ,而在第2所定時間的期間將上述頻率f2的交流電壓供應 -32- 201012301 於上述高壓放電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點燈裝置’其 中, 上述穩定點燈頻率fl[Hz]與頻率f2[Hz]之關係’是f2 S 0.3fl 。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點燈 裝置,其中, # 在被封入於上述放電管內所成的金屬含有水銀, 上述穩定點燈頻率fl [Hz],是將被封入於放電管的水 銀密度〇g/cm3]作爲Hg,而將電極間距離[m]作爲AL時, 則 fl <(Hg/30)·0 33x250/AL。 φ -33-
TW098122296A 2008-09-11 2009-07-01 Lighting device TWI418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3117A JP5309819B2 (ja) 2008-09-11 2008-09-11 点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2301A true TW201012301A (en) 2010-03-16
TWI418250B TWI418250B (zh) 2013-12-01

Family

ID=42180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2296A TWI418250B (zh) 2008-09-11 2009-07-01 Ligh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09819B2 (zh)
KR (1) KR101246412B1 (zh)
CN (1) CN101711083B (zh)
TW (1) TWI418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7463B (en) * 2011-05-17 2013-01-16 Greentek Green Solutions 2009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gnition and operation of a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amp
US10939515B2 (en) * 2017-08-22 2021-03-02 Photoscience Japan Corporation Discharge lamp and discharge lamp apparatus
WO2023098949A1 (de) * 2021-12-02 2023-06-08 FLAXTEC GmbH Gasentladungslampe und lampenfeld für hohe betriebsspannungen und verwendung solcher lamp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4494A (en) * 1980-03-24 1981-10-21 Toshiba Electric Equip Device for firing discharge lamp
US4724361A (en) * 1984-12-14 1988-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High pressure discharge lamp
JPS61165999A (ja) * 1985-01-17 1986-07-2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
DE19845228A1 (de) * 1998-10-01 2000-04-27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Dimmbare Entladungslampe für dielektrisch behinderte Entladungen
JP4190734B2 (ja) * 2001-01-15 2008-12-0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誘電体バリア放電ランプ光源装置
JP2008084684A (ja) * 2006-09-27 2008-04-1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DE102006049128A1 (de) * 2006-10-18 2008-04-30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Zündvorrichtung für eine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und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sowie Verfahren zum Zünden einer Gasentladung in einer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JP4587130B2 (ja) * 2006-12-08 2010-11-24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照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1083B (zh) 2013-08-14
KR20100031062A (ko) 2010-03-19
CN101711083A (zh) 2010-05-19
JP2010067474A (ja) 2010-03-25
JP5309819B2 (ja) 2013-10-09
TWI418250B (zh) 2013-12-01
KR101246412B1 (ko)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34793B2 (ja) 光源装置
JP4752478B2 (ja) 光源装置
US20150035429A1 (en) Excimer lamp
JP2010157443A (ja) 光源装置
TW200919528A (en)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and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device
TW201025413A (en) Light source device
CN1577714A (zh) 短弧型放电灯点灯装置
TW201012301A (en) Ignition device
JP2007073412A (ja) 高輝度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その高輝度放電ランプを用いた照射装置
JP5092914B2 (ja) 光照射装置
CN106252194A (zh) 准分子灯
JP2005123112A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TWI451472B (zh) Ultraviolet radiation device
JP2013098015A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2010010088A (ja) 補助光源付き高圧放電灯用点灯装置の始動回路、該始動回路を用いた点灯装置並びに該点灯装置を用いた光源装置
JPWO2009019978A1 (ja) 放電ランプ
WO2004114364A1 (ja) 光照射装置
JP4179394B2 (ja) 光源装置
JP4443868B2 (ja) メタルハライ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0061844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H11283777A (ja)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放電ランプ装置および機器
JP2005209457A (ja) 放電ランプ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H04345744A (ja) 低圧水銀蒸気放電灯
JP2002367792A (ja)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機器
JP2009301785A (ja) 点灯装置および点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