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5734A - Data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rupted write recovery - Google Patents

Data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rupted write recover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5734A
TW201005734A TW097141224A TW97141224A TW201005734A TW 201005734 A TW201005734 A TW 201005734A TW 097141224 A TW097141224 A TW 097141224A TW 97141224 A TW97141224 A TW 97141224A TW 201005734 A TW201005734 A TW 2010057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age
storage device
data
boundary informat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1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erek John Bendixen
Gregory A Yarnell
Original Assignee
Ls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i Corp filed Critical Ls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5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573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5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5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by mirroring
    • G06F11/2082Data synchron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5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5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by mirroring
    • G06F11/205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by mirroring using more than 2 mirrored cop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Retry When Errors Occur (AREA)

Description

20100573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冗餘資料儲存方法及系統。更特定言 本發明係關於冗餘電子資料儲存方法器件及系統^ 中斷回復。 罵入 【先前技術】 • -類型之電子資料储存系統使用以獨立磁碟冗餘 (獅)格式所配置之各式各樣磁碟機,資料係橫跨複固 ❿ 磁碟鏡像。在此類配置中,若-資料儲存磁碟變得不可 用,則可以從其他磁碟之一存取資料。此類資料儲存系統 常常係稱為η方向鏡像系統。 在許多η方向鏡像系統中,(例如)由系統斷電引起之寫 入中斷可以使資料儲存系統處於一其中僅將新資料寫入至 資料儲存器件之子集之狀態下。若未偵測及校正此類狀 況,則危及η方向鏡像系統之完整性,因為不再保證每— 資料儲存器件包含其中所儲存之相同資料》 存在用於在資料儲存器件之η方向鏡像集中偵測及從寫 入中斷回復之習知方法。不過,一旦已偵測到寫入中斷校 正寫入中斷時習知方法可能相對低效。例如,通常,不儲 存用以指示寫入操作期間各儲存器件上之什麼區正在改變 之資訊。為了從中斷回復’習知方法常常實行來自一器件 之所有資料完整複製至所有其他器件。或者,習知方法實 行所有器件上之所有資料的無一遺漏比較以決定差異,接 著义/員校正該等差異。兩個程序係相對低效的。此外,隨 135210.doc 201005734 著器件之大小或器件之教 線性增加。 目增加 此等習知程序之低效性 因此,需要用於在冗餘 統)中校正偵測到之窝由’儲存系統(例如n方向鏡像系 【發明内容】…斷的已改善方法。 涉及儲存= = 資料儲存方法、裝置及系統中,其 邊界資:該方法^ 件之-宜w 儲存針對資料至複數個資料储存器 二二界資訊,將該資料寫入至該複數個資 =件及該資料至該複數個資料健存器件之該寫入操 =元成時移除該已記錄邊界資訊。該邊界資訊可以指示其 i寫入操作期間正在寫入特定資料集之資料儲存器件 :。若該資料至一或多個資料餘存器件之該寫入操作期間 一中斷發生,則可以使用該邊界資訊藉由識別其中該中斷 發生時正在寫入資料之特定資料儲存器件區而從該中斷回 復。因此’與習知資料儲存系統不同,僅其中該中斷發生 時正在寫入資料之該等特定區需要加以重寫。 【實施方式】 在以下說明中,相同參考數字指示相同組件以藉由圖式 之說明増強本發明之瞭解。此外,儘管下文中論述特定特 徵、組態及配置,但應瞭解僅基於解說目的而如此論述。 熟習相關技術者應認識到其他步驟、組態及配置係有用的 而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 現在參考圖1,顯示一習知冗餘資料儲存系統1〇之方塊 135210.doc 201005734 二 =儲存系統_合至一包括適於使用資料館 以'、:〇之應用程式的主機系統。資料鍺存系統1〇可 =括-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12,其轉合至許多資料储存 ;件資:如第一資料储存器件14、第二資料储存器件邮 第二資料儲存器件18。該等資料儲存器件 資料儲存磁碟或磁碟機,或其他適合的資㈣存器件。 :::存器件控制器】2亦耦合至主機系㈣,主機系統 〃。至產生欲儲存資料之應用程式24。資料储存器件 控制器12經由主機系統22從應用程式24接收資料且將接收 到之資料儲存至資料儲存器件14、16、18之每一者藉此 几餘。例如,若應用程式24產生三個欲儲存資料集 (例如,資料集A、資料集B、資料集〇,則資料储存器件 控制器12會將各資料集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14、16、18之 乂此方式,若資料儲存器件之一(例如)由於磁碟 機故障、資料毀損或其他不可用狀況而變得不可用,則資 ;、儲存系統1 〇提供資料儲存g整性及存取。在此類情況 下,可以從其他資料儲存器件之一存取資料。 過甚至在此類几餘資料儲存系統中,當將資料寫入 至資料儲存器件時,寫入操作中斷、錯誤狀況、斷電或可 存取資料儲存器件之添加或移除可能發生,因此對剛剛寫 入或目前正在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之資料之有效性表示懷 疑。例如,藉由至儲存器件之寫入操作期間遇到一中斷, 或多個之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12、主機系統22及應用程 式24將要決定哪一(或哪些)資料集係有效的,即,將哪些 135210.doc 201005734 器件加以儲二所有資料儲存器件並橫跨所有資料儲存 器件加以儲存。此外,若已決定中斷已予 個資料儲存器件之資料之1袖目丨咨 冑人至一或多 12或其他適當组件神至 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 存器件^ 橫跨受中斷影響之所有資料儲 之程序。 〇復或以其他方式還原受影響資料之完整性 如上文中所論述,習知地,至資料儲存 操作期間,皋指千曰& 買科罵入 ❹ ❿ ㈣户 不目别正在寫入或剛剛寫入資料所至之資 =儲存器件之特定區或位置的資訊被寫入或以其他方式儲 存於資料儲存器件上、資料 錯 古#料儲存控制器内#其他任何地 方。用以從資料寫入中斷回復之習知 器件控制器!2或系統1〇内之其他貧科错存 存器件之-(例如,第一資料=:件通常決定資料儲 資科儲存器件14)是否其中已儲存 :::、已寫入至所有資料儲存器件之所有資料(例如,資 有資料集B及I接著,將來自該特定資料儲存器件之所 〜、之π整複本寫入至所有其他資料儲存器件。例 如,將成功儲存於第一資料儲存器件14上之 及C之完整複本複製至其他資料儲存器件,例如,第二資 :儲存器件16與第三資料儲存器件18。如本文先前所論 述’此程序係相對低效的。 或者’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12或資料储存系統ι〇内之其 他適當組件可以嘗試僅複製橫跨資料儲存器等 資料集或資料集之部分。不過,此程序涉及實行寫入至^ 有資料儲存器件之所有資料集之無一遺漏比較的相對費力 135210.doc 201005734 程序。此類比較完成時,接著可以將 之部分從具有資料A J貝η果次貧料集 已危…ίί 來源資料儲存器件複製至可能 過此&整性之—或多個目標詩料11件。不 過此替代程序可能正像將來自具有資 料儲存器件之所有資料隼1选制 ^鳘性之來源資 n “ 有貢枓集疋整複製至可能完全不具有資料 Ϊ的話。所有目標資料儲存器件那樣低效且耗時,若非更 料=1月之具體實施例提供一種針對用於债測及從冗餘資 予:統(例如η方向鏡像資料儲存系統)之寫入操作中斷 習知方法之改善。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涉及储存寫 、之邊界資訊,即,寫入操作之邊界。例如,該邊界 訊可以指示藉由該目前資料寫入操作欲寫入 =件之哪―區。在寫入操作中斷之事件中,可以使用邊 界資訊來從中斷寫人操作回復。該邊界f訊可以儲存 料儲存器件之一 3¾¾加、 之戍多個内之一位置上或寫入至資料儲存器 或多個内之一位置及/或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外部 之一位置,例如資料儲存裝置及/或其控制器内。 在使用邊界資訊時,從中斷寫入操作之回復程序(例如) 藉由減少校正寫入中斷所需要之時間而比習知方法中更高 效。藉由s己錄或儲存各寫入操作之邊界,僅資料儲存器件 之寫入中斷期間正在寫入所至之區(即臨界區)需要考量 回復或校正。資料儲存器件之在臨界區外部或與臨界區不 同的區域無需改變或重寫,且因此在每一資料儲存器件上 保持相同。因此’回復時間無需花費在複製資料儲存器件 135210.doc 201005734 ^臨界區或决定複數件中 广回復程序期間僅需要複製臨界 ::不同的 儲存系統之從中斷寫入操作 匕方式,資料 言比習知回復程序有明顯改善。相復時間而 資圖2 ’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冗餘
存系統眘从鏡像系統或其他適合的冗餘資料儲 =,存系統3。包括一資料_置32,資= 2包括一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34 更詳細論述’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34可以包括一 :訊之儲存的邊界資訊位置^此外,代 = 内之邊界資訊位㈣之外, 資料儲存, 円)之邊界資訊位置38。 資料儲存裝置32經由資料健存器件控制器34可以輕合至 複數個資料儲存器#,例如第-資料儲存器件42、第二資 §1存n件44及第二資料儲存||件46。該等資料儲存器件 之每者可以為資料儲存磁碟或磁碟機,或任何其他適合 的資料儲存ϋ件。資料儲存裝置32係經組態用以麵合至一 主機系統(未顯示)’該主機系統通常亦耦合至一產生欲儲 存於資料儲存系統30内之資料的應用程式(未顯示)。 貝料儲存裝置32及/或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34可以部分 地或儿全地包括任何適合的結構或配置(例如,一或多個 135210.doc -12- 201005734 積體電路)。此外’應瞭解資料儲存裝置32包括其他組 件,硬體與軟體(未顯示),其係用於資料儲存裝置32及/或 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34之本文未明確說明的其他特徵與功 能之操作。資料儲存裝置32及,或資料儲存器件控制㈣ 之所有相關部分可以部分或完全採用硬體電路及/或大器 件或組件群組内之其他硬體組件之形式加以組態。或者, 資料儲存裝置32及/或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 部分可以部分或完全制軟趙之形式(例如,作j = 令及/或一或多個邏輯或電腦編碼集)加以組態。在此類組 態中,邏輯或處理指令通常係儲存於記憶體元件中。記憶 艘元件通常係轉合至處理器或控制器,例如,資料儲存器 件控制器3 4。控制器從記憶趙元件存取必需的指令且執行 指令或將指令傳輸至資料儲存裝置32内之適當位置。 現在參考圖3(繼續參考圖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具髖實 施例用於寫入至圊2之資料儲存系統之一方法8 〇之方塊 圖。將隨同資料儲存系統30之操作一起來說明方法8〇。作 為冗餘資料儲存系統之部分,資料儲存裝置32經由資料儲 存器件控制器34將藉此接收到的資料儲存至資料儲存器件 42、44、46之每一者。因此,若資料儲存器件之一其後 (例如)由於磁碟機故障、資料毀損或其他不可用狀況而變 得不可用,則可以從其他資料儲存器件之正確發揮功能之 一資料儲存器件存取資料。 方法80包括將邊界資訊儲存(例如)至一或多個之資料儲 存器件及/或至資料儲存裝置32之步驟82。依據本發明之 135210.doc •13- 201005734 '、體實施例’資料儲存器件之某些或全部之-部分、資料 儲存裝置32之—部分及/或任何其他適當位置係保留用於 邊界資讯之儲存。例如’針對邊界資訊之儲存保留資料儲 存器件之 ’、二或全部之上或之内之一邊界資訊位置或區。 或者,瓦Ν 一 以在資料儲存裝置32或替代地耦合至資料儲存裝 置32與資料儲存器件42、44、46之一或兩者的一外部位置 . 内保留一邊界資訊位置或區。如上文中所論述,邊界資訊 可以指不欲將特定資料集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之什麼區、 ❿ 冑料儲存器件之欲寫人資料所至之區之開始位置與結束位 置、貝料儲存器件之欲寫入資料所至之區之開始位置與長 度及/或關於欲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42、44、46之資料集 的其他適當資訊。 例如,若藉由資料儲存裝置32接收N個資料集以用於儲 存至資料儲存器件42、44、46之每一者則資料儲存器件 控制器3 4 (或(例如)資料儲存裝置3 2内之其他適當組件)保 φ 留一邊界資訊區或位置用於與N個資料集儲存至個別資料 儲存器件及/或至全部資料儲存器件相關之邊界資訊之儲 存。例如,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34在第一資料儲存器件42 中保留一第一邊界資訊區51用於與N個資料集儲存至第一 資料儲存器件42相關之邊界資訊之儲存。或者,資料儲存 器件控制器34於其中保留邊界資訊區36及/或在資料儲存 裝置32内保留邊界資訊區38用於與n個資料集儲存至第一 資料健存器件42相關之邊界資訊之儲存。此類邊界資訊可 以包括指示欲將第一資料集(資料1)儲存於第一資料儲存器 135210.doc 201005734 件42之第一位置52中 '欲將第二資料集(資料2)儲存於第一 資料儲存11件42之第二位置54巾、欲將第三資料集(資料3) 儲存於第-資料儲存器件42之第三位置56中及欲將第關 資料集(資料N)儲存於第—f料儲存器件42之第N個位置58 中之資訊。 此外’因為亦欲將N個資料集 ’ 乃,· I丨Ά 命1干 ❿ 44及第三資料儲存器件仏,所以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 34(或資料健存裝置32内之其他適當組件)可以在第二資料 儲存器件44中保留第二邊界資訊區或位置“及在第三資料 儲存器件46中保留第三邊界資訊區或位㈣。與儲存於第 一資料儲存器件42中之邊界資訊類似,儲存於第二邊界資 =61:之邊界資訊包括指示欲將第-資料集(資料υ儲存 於第-資料儲存器件44之第一位置62中、欲將第二資料集 (資料2)儲存於第二資料儲存器件44之第二位置64中 第三資料集(資料3)儲存於第二資料儲存器 : 466 =欲將第關資料集(資料_存於第二資料儲:器ί 4之Ν個位置68中之資訊。同樣地,儲存 訊區71中之邊界眘邙白紅4t_ 硬界資 逯界資訊包括、不欲將第一資 於第三資㈣存器件46之第—位置72中、欲將第二資)= 子 (資=於第三資料儲存器件“之第二位、欲: 第^料集(資料3)儲存於第三資料儲存器件Μ之第^ 76中及欲將第_資料集(資料_存於第三資料儲;器^ 46之第N個位置78中之資訊。 貝付儲存|§件 方法_包括將一或多個資料集寫入至資料错存器件之 I352I0.doc •15- 201005734 ㈣μ〇 —旦已將邊界資訊 制·傲左§g/j· °寫入至(例如)在一戋客袖夕咨 科储存器件之内或外部之適 $多個之資 界資訊所交附之-或多個資料集寫入==藉由邊 如,在第-資料儲存器件42内,==器件。例 入(例如)至第一邊界資 -將適虽邊界資訊寫 寫入至第-位置52:=便將第-資料集_) …將第三資料(mi(㈣2)寫人至第二位置 料集(資料N)寫入至㈣個位置巧。—位置56及將第N個資
同樣地,在第二資料儲存器件4艸, 資訊寫入(例如)至第二邊界資訊位置 (資料1)寫入至第一位置62,㈣4更將$資科集 當1番“ 置62 #第二資料集(資料2)寫入至 一 ’將第三資料集(資料3)寫入至第三位置66及將 第N個資料集(資料N)寫入至第,個位置 存器件46中,一曰p此、^ 一已將適备邊界資訊寫入(例如)至第三邊 界貝訊位置71’便將第一資料集(資料υ寫入至第-位置
72將第一資料集(資料2)寫入至第二位置μ,將第三資料 集(資料3)寫入至第三位置76及將第Ν個資料集(資料ν)寫 入至第Ν個位置78。 方法80亦包括移除或刪除已儲存邊界資訊之步驟86。一 旦已完成將-或多個資料集寫人至所有資料儲存器件之步 驟84,便將與正在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之該資料相關之邊 界-貝訊從適當邊界資訊位置或區移除或刪除。此外,若將 與Ν個資料集儲存至資料儲存器件42、44、牝之一或多個 相關之邊界資訊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34内之邊界資 135210.doc -16 - 201005734 訊位置36及/或資料儲存裝置32内之邊界資訊位置38,則 資料集寫入至適當資料儲存器件完成時可以自此移除此類 邊界資訊。 方法80亦可包括偵測與回復步驟92。若資料寫入步驟84 期間針對資料儲存系統30發生一中斷(一般顯示為88),例 如寫入操作中斷,則方法80可以偵測寫入中斷並採取必需 • 的步驟以從寫入中斷回復。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從 寫入操作中斷回復使用邊界資訊,因此(例如)藉由比習知 • 技術更快且高效地修復寫入操作中斷之效應而與習知技術 相比改善回復程序。 現在參考圖4(繼續參考圖3),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 施例的圖2之偵測與回復步驟92之方塊圖。偵測與回復步 驟92包括偵測寫入中斷之步驟94。偵測步驟94可以採用任 何適合的方式(例如習知資料儲存方法及系統中實行寫入 操作中斷之偵測所採用之方式)偵測寫入操作中斷。 _ 一已偵'則到寫入操作中斷,價測與回復步驟92便可使 用邊界資訊來支援從中斷寫入操作之相對高效回復。例 如在具體實施例中,回復涉及將臨界資料區複製至已 纟及資料儲存器件之步驟96。如上文中所論述臨界區係 資料储存器件之寫入中斷期間正在寫入所至之區。邊界資 訊定義或以其他方式識別各適當資料儲存器件上為寫入操 乍中斷之接收方之臨界區。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僅 ^區得以考量回復與校正。意即,資料儲存器件之在臨 界區外部或與臨界區不同的區域不必加以校正(即,複製 135210.doc 17 201005734 或重寫)’且因此在所有資料儲存器件上保持相同。 旦已使用邊界資訊識別臨界區,複製步驟96便將來自 來源資料儲存器件(即,寫入操作中斷未危及其臨界區之 資料儲存器件)之臨界區資料複製至目標資料儲存器件 (即,寫入操作中斷危及或可能已危及其臨界區之資料儲 存器件)之每一者之臨界區。與校正或重寫已危及(目標)器 件之所有資料區之習知技術相反,藉由僅校正或重寫各目 標器件之臨界區,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回復程序比 %知校正技術咼效得多,例如,較少耗時且程序密集。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偵測與回復步驟92可以 實行一替代回復程序,其涉及搜尋且決定所有資料儲存器 件之臨界區間之差異(即,來源資料儲存器件(等)之臨界區 與目標資料儲存器件之臨界區間之差異)之步驟98。再 者’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邊界資訊係用於臨界區之 識別。僅僅資料儲存器件之臨界區間之差異之此識別與決 定所有資料儲存器件之所有資料儲存區間之差異的某些習 知回復技術相比較。依據僅集中於資料儲存器件之臨界區 上的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一旦已決定此等臨界區間之差 異,偵測與回復步驟92便實行僅將來源資料儲存器件之臨 界區與目標資料儲存器件之臨界區間不同的資料從來源資 料儲存器件複製至目標資料儲存器件之步驟〗〇2。 回復完成時’偵測與回復步驟92實行返回至將一或多個 資料集寫入至資料儲存器件之步驟84之步驟104。方法80 接著如上文中所論述繼續。 135210.doc • 18 · 201005734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明白可對本文所說明的本發明之具體 實施例進行許多改變與替代而不背離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 所定義的本發明之精神與料及其等效者之全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一包括複數個資料儲存器件之習知冗餘資料儲存 系統之方塊圖’該等資料儲存器件耦合至-包括適於使用 該資料儲存器件之應用程式的主機系統;
圖2係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_資料儲存 塊圖; 乃 圖3係依據本發明之具艘實施例用於寫入至圖 存系統之-方法之方塊圖;& 〈貧枓儲 圖4係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圖2之偵測 之方塊圖。 復步驟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習知冗餘資料儲存系 12 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 14 第一資料儲存器件 16 第二資料儲存器件 18 第二資料储存器件 22 主機系統 24 應用程式 30 冗餘資料儲存系統 32 資料儲存裝置 34 資料儲存器件控制器 135210.doc _ 19- 201005734 36 38 42 44 46 51 52 54 5 6 58
71 72 74 76 邊界資訊位置/邊界資訊區 邊界資訊位置/邊界資訊區 第一資料儲存器件 第二資料儲存器件 第三資料儲存器件 第一邊界資訊區 第一位置 第二位置 第三位置 第N個位置 61 第二邊界資訊區或位置 62 第一位置 64 第二位置 66 第三位置 68 第N個位置 第三邊界資訊區或位置 第一位置 第二位置 第三位置 78 第N個位置 135210.doc -20-

Claims (1)

  1. 201005734 、申請專利範®: -種用於寫入至一資料館存系統 統包括-第一資料儲存&該資科儲存系 貝Tt谲孖器件與至少— 件’該方法包含以下㈣: 帛—資㈣存器 資:二T資料集至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及至該第二 身科儲存ϋ件之ϋ作的邊界資訊; ::第-資料集寫入至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且 一資料儲存器件;及 該第-資料集至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及該第二資料餘 子器件之該寫人操作完成時,移除針對該第—資料集至 :第一資料儲存器件及至該第二f料儲存器件之該寫入 操作的該已儲存邊界資訊。 2. 如凊求項I之方法,其中該邊界資訊定義至少一資料儲 存器件上之一臨界區,其中該臨界區係該資料儲存器件 之欲寫入該第一資料集所至之區。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貞別將tt第一資料集寫X至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储存器 件之一第一區之步驟期間發生的一中斷;及 基於該第一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該邊界資訊從該中 斷回復。 4. 如請求 方法’其中該回復步驟包括將來自該第一 器件之一對應第一區之資料之至少一部分複製至該至少 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 5·如4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回復步驟包括決定該第一資 135210.doc 201005734 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與該至少一 一對應第一臨界區間之差異, , 子口 之 笛忠 之差異,及基於該等差異將來自該 第一資料儲存ϋ件之該第_區之資料之—部 至少-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區。 取至 3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儲存步驟包括將該邊界資訊 儲存至該第—資料儲存器件與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至 少一者外部的一邊界資訊位置。
    青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邊界資訊包括該資料集之一 開始位置與-長度及該㈣集之—開始位址與—結束位 址的至少一者。 該資料儲存系 二資料儲存器 一種用於寫入至一資料儲存系統之裝置, 統包括一第一資料儲存器件與至少一第 件,該裝置包含: 一資料儲存控制器,絲合至該第―資料儲存器件及 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 其中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儲存一第一資料 集至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及至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L 寫入操作的邊界資訊, 其中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將該第一資料集 寫入至該第-資料储存器件且至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及 其中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在該第一資料集 至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及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寫入 操作完成時,移除針對該第一資料集至該第一資料儲存 器件及至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寫人操作的該已储存 135210.doc 201005734 邊界資訊。 9. 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邊界資訊定義至少一資料儲 存器件上之一臨界區,其中該臨界區係該資料儲存器件 之欲寫入該第一資料集所至之區。
    10. 如凊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 以偵測將該第一資料集寫入至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 件之一第一區期間發生的一中斷,且其中該資料儲存控 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基於該第一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該 邊界資訊從該中斷回復。 11. 如請求項10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基於該 第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該邊界資訊將來自該第一器 件之一對應第一區之資料之至少一部分複製至該至少一 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 12. 如凊求項i 〇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基於該 第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該邊界資訊決定該第一資料 儲存器件之一對應第一區與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 之該第一區間之差異,且經組態用以基於該等差異將來 自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之資料之一部分複製 至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 13. 如請求項1〇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將該邊 界資訊寫入至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與該第二資料儲存器 件之至少一者。 14,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邊界資訊包括該資料集之一 開始位置與—長度及該資料集之一開始位址與一結束位 135210.doc 201005734 址的至少一者。 15, 一種用於於此寫入資料 一第一資料儲存器件 之資料儲存系統 其包含: 資料儲存器件及
    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及 一資料儲存控制器,其耦合至該第 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 其中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儲存一第一資料 集至該第—資料儲存器件及至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L 寫入操作的邊界資訊, 其甲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將該第-資料集 寫入至該第—資料储存器件且至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及、 其中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在該第一資料集 至該第-資料储存器件及該第二f料儲存器件之該“ 操作完成時’移除針對該第一資料集至該第一資料健存 器件及至該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寫人操作的該已儲存 如凊求項15之^統’其中該資料儲存控制器係經組態用 以偵測將該第一資料集寫入至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 件之一第—區期間發生的—中斷,且其中該資料儲存控 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基於該第一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該 邊界資訊從該中斷回復。 17.如哨求項15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基於該 第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該邊界資訊將來自該第一器 件之一對應第一區之資料之至少一部分複製至該至少一 135210.doc 201005734 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 18’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基於該 第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該邊界資訊決定該第—資料 儲存1§件之一料庙够 蚵應第一區與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 之該第-區間之差異,且經組態用以基於該等差異將來 自該第一資料料器件之該第一 n之資料之一部分複製 至該至少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 19·如清求項15之系妨 ^1., 糸統其中該控制器係經組態用以將該邊 界資訊寫入至該笛 ^ ^ 主该第一資料儲存器件與該第二資料儲存 件之至少一者。 20. -種儲存執行一用於寫入至一資料儲存系統之方法 可讀取媒艘,該資料儲存系統包括一第一資: 體^含1與至4 H料儲存器件,該電腦可讀取媒 存::指令’其用於儲存-第-資料集至該第-資料儲 =件及至該第二資料料器件之—寫人操作的邊2 寫入指令,其用於將該第一資料集寫入至 儲存器件且至該第二資料餘存器件;’及 料 :除指令,其用於在該第一 .器件及該第二資料儲存_ *料儲存 斜料W 器件之該寫入操作完成時,移降 針對該第一資料_移除 料储存器件之該寫入…儲存器件及至該第二資 21如,m 的該已儲存邊界資訊。 凊求項20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 1352I0.doc 201005734 進^一步包含: 傾測指令’其用於偵測將該第一資料集寫入至該至少 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一第一區之步驟期間發生的一中 斷,及 回復指令,其用於基於該第一資料集之該寫入操作的 該邊界資訊從該中斷回復。 22.如請求項21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等回復指令包括 用於將來自該第一器件之一對應第一區之資料之至少一 部分複t至該至少-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之指 令。 其中該等回復指令包括 一對應第一區與該至少 間之差異之指令,及用 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 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 23.如請求項21之電腦可讀取媒體, 用於決定該第一資料儲存器件之 一第二資料儲存器件之該第一區 於基於該等差異將來自該第一資 之資料之一部分複製至該至少一 第一區之指令。
    24.=r之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中該等移除指令在該 驟完成時從該第-資料儲存器件及該第二資料儲 存器件移除該邊界資訊。 甲貝付谲 135210.doc
TW097141224A 2008-07-22 2008-10-27 Data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rupted write recovery TW20100573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08/070719 WO2010011217A1 (en) 2008-07-22 2008-07-22 Data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rupted write recover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5734A true TW201005734A (en) 2010-02-01

Family

ID=4157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1224A TW201005734A (en) 2008-07-22 2008-10-27 Data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rupted write recovery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69572A1 (zh)
EP (1) EP2176809A1 (zh)
JP (1) JP2010536112A (zh)
KR (1) KR20110039416A (zh)
CN (1) CN101828189A (zh)
TW (1) TW201005734A (zh)
WO (1) WO20100112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7577B (zh) * 2013-03-15 2018-11-30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支持扩展写入的存储器模块控制器
DE102013214795A1 (de) * 2013-07-29 2015-01-2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Tachograf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achografenanordnung
CN106205722A (zh) * 2016-07-07 2016-12-07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恢复方法和装置
WO2018166072A1 (zh) * 2017-03-13 2018-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1921A (ja) * 1992-06-05 1993-12-24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US6681339B2 (en) * 2001-01-16 2004-01-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failover/failback techniques for fault-tolerant data storage system
US7007044B1 (en) * 2002-12-26 2006-02-28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torage backup system for backing up data written to a primary storage device to multiple virtual mirrors using a reconciliation process that reflects the changing state of the primary storage device over time
US7275177B2 (en) * 2003-06-25 2007-09-25 Emc Corporation Data recovery with internet protocol replication with or without full resync
JP3790756B2 (ja) * 2003-09-01 2006-06-28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ディスク制御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アレイのデータ障害を復旧する方法
JP2005196490A (ja) * 2004-01-07 2005-07-21 Hitachi Ltd データ多重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529904B2 (en) * 2004-03-31 2009-05-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oring location identifier in array and array pointer in data structure for write process management
JP2005302225A (ja) * 2004-04-15 2005-10-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レコーダ
JP4345630B2 (ja) * 2004-09-29 2009-10-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割り込み処理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415488B1 (en) * 2004-12-31 2008-08-19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ndant storage consistency recov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8189A (zh) 2010-09-08
JP2010536112A (ja) 2010-11-25
EP2176809A1 (en) 2010-04-21
KR20110039416A (ko) 2011-04-18
US20100169572A1 (en) 2010-07-01
WO2010011217A1 (en) 201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28544B2 (en) Nonvolatile media dirty region tracking
TWI442225B (zh) 用於回復固態磁碟資料的系統與方法
JP4355012B2 (ja) 隣接トラック干渉可能性の予備検出を介してハード・ドライブ・データを保護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記憶装置(隣接トラック干渉可能性の予備検出を介したハード・ドライブ・データの保護)
JP2005301497A (ja) ストレージ管理装置、リストア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7664981B2 (en) Method of restoring source data of hard disk drive and method of reading system information thereof
TW200532449A (en) Efficient media scan operations for storage systems
JP2008077783A (ja) 記憶データ処理装置、記憶装置、記憶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6139478A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システム
JP2006085592A (ja) 記憶媒体制御装置、記憶媒体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制御プログラム
US5467361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parate data and media maintenance within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s
US20070036055A1 (e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covering from media error in disk array device
TW201005734A (en) Data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rrupted write recovery
JP2007188463A (ja) 故障修復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6072435A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JP2003330629A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1092600A (ja) 大容量記憶装置を持つ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06285527A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60596B2 (ja) ディスク管理方法、ディスク管理装置およ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JP5181795B2 (ja) Raidシステム、及びエラーセクタの修復方法
JP4143040B2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装置、同装置に適用されるデータ欠損検出時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142650A (ja) アレイディスク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3841595B2 (ja) 記憶装置の交代処理時間判定試験方法
CN112230855A (zh) 固态硬盘及其读写方法
JPH04176058A (ja) 記憶媒体
CN112164415A (zh) 一种硬盘扫描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