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48776A - Oxidation reactor for manufacturing of curde terephthalic acid - Google Patents

Oxidation reactor for manufacturing of curde terephthalic aci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48776A
TW200948776A TW098108720A TW98108720A TW200948776A TW 200948776 A TW200948776 A TW 200948776A TW 098108720 A TW098108720 A TW 098108720A TW 98108720 A TW98108720 A TW 98108720A TW 200948776 A TW200948776 A TW 2009487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impeller
gas
reactant
oxidation rea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8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05752B (zh
Inventor
Hyung-Jin Kim
Han-San Kim
Sung-Wo Chai
Original Assignee
Sam Nam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119954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094877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 Nam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 Nam Petro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48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8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5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57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0/00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reacting liquid with gaseous media other than in the presence of solid particl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01J4/008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66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liquid as a fluidising medium
    • B01J8/22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liquid as a fluidising medium gas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e liq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16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oxidation
    • C07C51/21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oxidation with molecular oxygen
    • C07C51/255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oxidation with molecular oxyge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without ring-splitting
    • C07C51/265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oxidation with molecular oxyge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without ring-splitting having alkyl side chains which are oxidised to carboxyl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094877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製作粗對苯二甲酸的反應 器。尤其是有關於在包括氧之氣體與醋酸溶劑的存 在下,氧化對二甲苯來製作粗對苯二曱酸,本發明 係關於下列三者之配置關係:—饋送包括氧之氣體 的氣體反應劑饋送管、—饋送對二甲苯的液體反應 劑饋送管以及一葉輪;又本發明係關於新穎的、經 改良構造的氧化反應器。 【先前技術】 少對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以下簡稱:TA ) 係一種起始材料,用以聚合聚對酸乙二酯 (Polyethylene Threphtalate),其為聚酯纖維、聚酯薄 膜、瓶子、及其他容器用樹脂之主要聚合物。聚酯 纖維亦同樣地用在紡織商品且作為工業用途,例如 輪胎簾布(Tn*e Coni),且以黏著劑或乳劑塗佈之聚 醋薄膜可用於包帶(WrappingTape)、照相軟片與紀 錄帶。 在丁A之傳統式製備,吾人已知基於包括:溴 與包含銘、鎂之重金屬之類的觸媒觸㈣統之存在 下,於醋酸溶劑中以一氧分子氧化對二甲苯之方法。 雖然傳統方法在T Am製财各種優異 之處’然而由於當作溶劑之㈣損失在反應期間發 200948776 生,且形成非所需的副反應產物,使得溶劑之基本 單位增加,而造成問題。 當醋酸直接與例如氧之氣體反應劑反應與燃 燒,或在乙酸甲酯附加地形成時,被當作溶劑之醋 酸在燃燒現象中發生損失。 亦即為了製造T A,應產生下列主要反應 對二甲苯(Para-xylene)+ 氧(Οχ^^η)— τ a。 然而,用以當作溶劑之醋酸被氧化並產生下列 的副反應,造成醋酸損失。 醋酸+氧—曱基乙酸乙酯 (Methyl Acetate)或 醋酸+氧—二氧化碳+水。 醋酸氧化現象之起因係因為反應器内部構造, 低攪拌效應,且因為醋酸之氧化條件與對二甲苯之 氧化條件彼此類似而發生競爭性反應。因此,吾人 已知防止醋酸氧化最佳方式係使醋酸與空氣間之接 觸儘量減到最少。 根據上述製備方法,TA可包括許多雜質,雜 質會造成例如4 一羧基苯甲醛(4 — CBA),與對曱 本甲酸(Para-toluic)之著色。因此會造成在後反應 中需要高等級精鍊技術以獲得T A之高等級純度之 問題。 特別是在T A之製造方法中所形成中間物的4 〜CBA及對曱苯甲酸,其僅具一個官能基,這與 5 200948776 Τ A不同’以至於上述中間物被視為在聚合方法中 用以終止聚合反應的典型有機雜質。 當在TA中4 一 CBA之濃度並非維持於2 5 ◦ ppm以下時,4 — CBA在聚縮合反應可作為 反應終止劑。因此有無法獲得高分子量聚酯之問題 存在。 【發明内容】 在考慮到氣體反應劑流動型態、液體反應劑、 及所形成粗對苯二曱酸(CTA)之分佈後’本發 明之-態樣係提供—種最理想的氧化反應、器,其可 控制下列三者之配置關係:氣體反應劑饋送配置、 液體反應劑饋送配置及葉輪配置;因此攪拌效應在 ?應器内部大為增加’以致於中間物減少,產出率 提升’且使用作溶劑之㈣的氧化降低。 奸_根據本發月之—態樣’係提供—種用以製備對 甲酸之排序批次Batch)的對二甲 本氧化反應器,其句冬. -上葉輪,其安裝二位於反應器中央; 底上轉,並位於上葉輪與反應器 反應劑至反應器;—義轉:::▲用以饋送液體 送氣體反應劑至反庫;體:應劑饋送管’其用以饋 排出反應器内部所;:,及一產物排出管’其用以 反應劑饋送管端聚(S〜),其中液體 戴面中央位於與來自反應器下部 200948776 之氣體反應_送管端部截面中央同高度。 又’液體反應劑饋送營古山# m ^ ^ - 〇. 、g末知截面中央與氣體反 應片丨饋运官末端截面中央丰 £域 r兴係位於下葉輪之濃縮攪拌 直μ 葉輪間之高度差對上/下葉輪 直狂之比率係介於1.0與1.5之間。
在本發明反應器之一態樣中,上/下 徑對反應器直徑之比率介於〇 4與〇 5之二 在本發明反應H之—態樣中,從反應器底部之 下葉輪高度對下葉輪直徑之比率為Μ .5。 在本發明反應器之一態樣中,從反應器底部之 產物排出管高度對上葉輪與下葉輪之高度差之比率 為介於1 ·2與1 .5之間。 在本發明反應器之一態樣中,液體反應劑管末 端之延伸線與下葉輪直徑(D)所形成之虛擬圓接 觸。 ^在本發明反應器之一態樣中,氣體反應器饋送 官末端之延伸線與下葉輪直徑(D)所形成之虛擬 圓接觸。 在本發明反應器之一態樣中,反應器進一步包 括有回流管,其用以將回流(Reflux)導至反應器内 部,其中回流管端部截面中央高度係與液體反應劑 饋送管末端截面中央高度及氣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 截面中央高度兩者為相同。 7 200948776 【實施方式】 參照圖式,實施本發明之最佳態樣詳細說明如 下。 第一圖例示製備對苯二甲酸(TA)之 反應器。 & 參照第一圖,傳統式連續授拌氧化反應器槽包 括:一液體反應劑饋送管1〇,其位於反應器上部. -氣體反應器饋送管2 0,其位於反應器下部。液 體反應劑自上部饋送且氣體反應劑自下部饋送,以❹ 使基於在液體反應劑與空氣間之逆流 (C0unter-current)接觸之氧化反應發生。換古之二 液體反應劑饋送管環繞上葉輪而安裝,且氣體反應 ,饋送管安裝於比下葉輪中央更低處,以使在饋送 氣體增加時下葉輪能夠執行攪拌。 然而,在傳統式反應器之情形,氣體經由下部 饋送並移動至上部時,氣體在與對二甲苯反應之前 可與反應器内部之醋酸反應,因而產生醋酸之氧化 © 且造成醋酸之損失。又,在連續攪拌氧化&應器槽 之情形,理論上係於正常狀態運作,然而實際上, 死角(Dead Zone)’其係在反應器内形成授拌操作 無效之處,因而形成中間物4 — Cba,且粗對苯 二曱酸(CTA)之產出率減少。 第二圖大致例示一氧化反應器的一剖面。根據 本發明,-液體反應劑饋送管工丄〇及一氣體反應 8 200948776 d饋运s 1 2 (Ux環繞下 反應劑之對二曱絮# 以使為液體 氣接觸,從可直接與為氣體反應劑之空 少被用以當作二::甲苯與空氣接觸之機率並減 可防止醋酸之氧:與空氣接觸的機率,因而 =與液體反應劑饋送管包括:導 卜部將管導入反應器;及-延伸單位: Φ Ο 铲逆其戚:立延伸至反應器内部,使反應劑經由-部被饋送至反應器内。在本發明之反應 可°周正饋送官末端,使液體反應劑盥氣體反2 劑經由饋送管末端實際上饋入反應器内:、、’- :本發明反應之一態樣中,延伸單位可水平地 ::地延伸’而上述係依據將管導至反應器之導 一早立的配置而定,且亦端視饋送管末端之配置而 疋〇 〜又’㈣反應劑饋送管1 1 〇端部截面中央與 =反應劑饋送管120端部截面中央係位於濃 縮攪拌區域,如在第三圖以八表示(在第三圖中, :葉輪之上及τ刀片之範圍細“A”表示)。在此 ^形,授拌係在與下葉輪相同方向強力地實施,該 下葉輪係使用由下葉輪所產生的㈣功率,從而在 從葉輪產生之氣泡’與從饋送管饋送反應劑之間, 增加接觸面積與接觸時間,因此轉化成ΤΑ之速率 則增加。 9 200948776 叫铲:據反應器之大小與容量已改良-些液體反應 J饋=官與氣體反應劑饋送管,然而,各管已經均 勻地分佈於反應n中,且液體反應 反應劑饋送管交替地在管之旋轉方向被心:、'體 ,在本發明反應器之-態樣中,如第四圖所示, ”反應劑饋送管末端與氣體反應劑饋送管末 端以使管末端延伸線能夠接觸按照下葉輪直徑(D ) =成的虛擬圓。當形成反應劑饋送管末端接觸在 疋轉方向中於下葉輪直徑所形成的虛圓時,葉 輪的授拌功率係可完全實施攪拌。 …一葉輪安裝於位於反應器中央的軸,尤其是, 安裝所述葉輪成-對,以作為上葉輪與下葉輪。又, 最好是所述葉輪成為分成二至四扇形片(^〇Γ)的 平盤涡輪型式(編DiscTurbineScheme)或為凹面 里弋〃且所述葉輪的刀片在反應器内部被彎曲。 ❹ *當在葉輪之直徑為D,且上與下葉輪(上與下 葉輪間之高度差)之間的間隔為?時,最好是〇對 F (F/D)之比率介於丄〇與15之間。當〇對 F 之比率η π* ^ /U) =1·〇時,在反應器中央,上 葉輪與下葉輪之鮮可彼此重疊,且反應器之上部 ,下部有形成死角的可能性。此外,纽率^ 15 時’,在上葉輪與下葉輪之間形成死角的可能性。 最好疋D對反應器(丁)直徑之比率(D/丁) 介於0.4與〇 典,丨+ υ 0之間。當比率S 0 · 4,D在比較 10 200948776 上短於τ,則造成液體反應劑與氣體反應劑無法充 分地被攪拌,因此,物質傳遞係數(Material Transfer
Constant)減少且反應劑之間的接觸可能性亦減少。 當在該比率g〇.5時,雖然死角形成於下葉輪周 圍,然在上葉輪周遭之反應區域卻減少,其中在反 應區域内,自下葉輪增加之氣體反應劑與液體反應 劑互相攪拌。 最好是從反應器底部至下葉輪(c)高度對D 之比率為2 Q.5。而當此比率$ Q5,則有死角形 成於下葉輪下部的可能性。 :第圖所示’在傳統式反應器之情形,產物 排出管4 0位於反應器下部。然而,在本發明中如 第-圖所不’產物排出f 1 4 ◦係在反應器上部與 反應,接。在此情形’最好是從下葉輪中央至產
勿排出管(H)之高度對F之比(H/F)介於丄 2與1 · 5之間。 ' · 本發明反應ϋ之配置為使液體反應劑與氣體反 二劑之流動連續地從下部供應至上部。尤其是雖秋 之㈣管係位於上部,《並不聚 备、 取後藉由規則性的維持分佈及稠漿流 在反物被轉移至產物排出管之入口,而不致 在反應器内形成死角。 當在產物排出管 度差的比為客1 .2或 南度對上葉輪及下葉輪之間高 2 1 ·5時’由上及下葉輪所產 11 200948776 ^攪拌功率而排出之稠漿並不在反應器中完全執 應’而造成中間物之形成。當比率介於L 2與 間時,在反應益中被完全攪拌之稠漿被排 出。 又,由於傳統式反應器萃取在反應器下部形成 —C T A,從反應器上部所供應之高度濃縮對二甲 ^係以軋體方式排出並流入回流系統,並造成蒸顧 器系統之負擔。因&,傳統式反應器具有設備利用 成本增加之問題。然而,由於本發明係自反應器上❹ 部萃取CTA,因而可解決上述之問題。 在本發明反應器之一態樣中,反應器可進一步 包括回流管。 回流’其係在蒸汽通過凝結器時,凝結從反應 器蒸發之成分物,並供應與反應器内部相同之成份 物’而回流係在溫度1 5 7 °C包括7 8 %醋酸與2 2 %水。如第一圖所示,傳統式回流管3 〇係自上 ❹ 反應器導至反應器並在反應器内部延伸至下部。 回流管係作為本發明之氣體反應劑饋送管與液 體反應劑饋送管,其包括:一導入單位,其從反應 器外部被導入至反應器;一延伸單位,延伸至反應 器内部;及一回流管端部,經由此端部回流被饋送 至反應器。又’如第二圖所示,回流管末端1 3 0’ 截面中央係被設置於與氣體反應劑饋送管載面中央 同高度,且亦與液體反應劑饋送管同高度。在此情 12
200948776 形,由於醋酸與水被饋送至回流管i 3 〇之溫度低 於反應器内部之反應劑溫度,在反應器内部之快速 燃燒可予減少。換言之,在本發明之情形,雖然在 液體反應劑與氣體反應劑從反應器相同高度饋送並 進行反應,反應器溫度可迅速升高,然而在相同高 度之回流管13 〇的安裝可防止溫度之迅速升高以 便阻礙用作溶劑之醋酸的氧化。 接著,由於氧化步驟之產物係以包含T a粉末 的稠漿形式獲得’故有需要進行結晶化步驟與^離 步驟,以自液體反應劑分離已成形之結晶。 所得的C T A經由精鍊步驟進行精製,例如溶 解、氧化、及還原,且精製的以被結晶化 獲得包括結晶化之稠漿。 ' 本發明之液體氧化反應所獲得的精鍊粗丁 、夕種方法係為周知,例如在高溫與高壓下, :水:劑中之CTA,且其後進行與氫之接觸、氧 二或再結晶化之方法’與高溫溶解㈣之方法, 晶化之部分被炼解。尤其是,在高溫與
。族-=令CTA之炫解方法,其後在第VI 二:貝金屬觸媒之存在下進行與氫之接觸 用以製作尚純度丁 A的大楣炊制 '、’、 數十年。…的大規杈製程’而已經行之有 13 200948776 從此懸液’一固體组成分係以自固體分離液體而可 得。其後,所得之固體組成份予以乾燥最後獲得τ A 〇 本發明反應器之揭示係根據用以製作c Τ A之 氣體一液體氧化反應。然而,其亦可被應用於一般 之氣體一液體氧化反應。又,其亦可被應用於使用 對二甲苯之C Τ A形成反應’及同樣地使用間二甲 苯’鄰二甲苯之CTA形成反應。 雖然已陳述並揭示本發明之一些典型具體例, © 但疋本發明並非限制於所揭示之典型具體例。 實施例一 實施例一係在第二圖所例示情況下模擬反應器 者。
一葉輪,具有2100mm直徑及6刀片,且 至少包括三扇形片,在軸中被安裝成—對。從反應 器底部至下葉輪中央之高度(〇為1二 且在上葉輪與下葉輪間之差(1?)為27 巧乙(U 0 m m。 軸以8 0 r pm之速度順時針方向旋轉,且從下葉 輪中央至產物排出管之高度(H)為4Γ)ηη< 、 ~ 4 U ϋ 〇 m m。 第四圖為用於實施例一之反庫哭 圖 久愿為的内部之俯視 如第四圖所示’具有直徑nn c ^ 丄u 〇 mm之液體 反應劑饋送管1 1 〇係自反應器外部以i 2 〇度間 隔朝向一起點配置,而所述1 ? n 又曰 υ度係自平面測 14 200948776 1,而對二曱笨即經由導入單位導入反應器。又, 女裝有液體反應劑饋送管1 1 0以使管端部戴面中 央位於自下葉輪刀片中央之1 0 〇mm内之位置。 在反應器内部,連接導入單位於管末端之延伸單位 110 被形成,以使液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能被 延伸,直至管末端自下葉輪具有i 〇 〇mm間隔 止。 液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並不朝向圓中央安裝, 4疋文波有5亥管以使該管末端之延伸線,位在由葉 輪所形成之虛擬圓的接觸線方向。 、 包括氧之空氣被轉移至氣體反應劑饋送管1 2 〇。 如第四圖所不,總共安裝有六個氣體反應劑饋送管 1 20,其中每兩個被安裝於液體反應劑饋送管工 1 0之間。 又在^入氣體反應劑饋送管1 2 0於反應器 之後,形成延伸單位以使氣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能 延伸,直至官末端遠離葉輪丄〇 〇mm為止。氣體 反應劑饋送管末端並非朝向圓中央安裝,而是安裝 該管以使該管末端延伸線位於下葉輪㈣成虛圓的 接觸線的方向。安裝氣體反應劑饋送管i 2 〇以使 管末端截面中央位於下葉輪刀片中央下方ι 〇 〇m m處。 回流管1 3 0幻5 7t轉移一回流至反應 益。安裝兩個回流管13〇,且該等回流管130 15 200948776 〇度間隔被導入至反應器。回流管1 3 〇之 、j係以9 〇度彎管進行最後加工,且安裝所述 ^ 5末^ 1 3 Q ’以在旋轉方向具有傾斜(t i :匕’藉此使該回流管末端13〇,之延伸為由下 "'、輪所开> 成虛擬圓之接觸線方向。安裝回流管
Si30,使回流管末端130,截面中央能夠 &應劑官末端戴面’及氣體反應器饋送管截 面中央為相同高度。—形成的稠漿經由在下葉輪中 央上方4〇Q〇mm處之—產物排 φ 轉移。 S ± 4 U退仃 實施例二 丄-具有2 1 〇 0mm直徑與分成三個扇形片之 =刀片的葉輪被安裝於軸之上及下部。從反應器 =下葉輪中央之高度(C)為1 8 0 0 ·, 在土葉輪及下葉輪間之差(以為31〇〇 mm, ^從下葉輪中央至產物排出管之差(Η)為3 8 0 0 mm。 如第四圖所示’具有直徑2 7 5 〇mm之液體 f應劑饋送管係從反應器外部以i 2 Q度間隔朝著 一起點配置,而所述12 〇度係自平面測量,且導 :單位安裝於反應器上部,而對二甲笨被導入至反 應器内。在反應H㈣,㈣反應㈣送 延伸單位以垂直方向形成,一直到 其士 Μ 4 /從瑕反應劑饋送 吕末端截面中央與下葉輪刀片中央相符合之高度為 16 200948776 2 »又,與官末端相連之部分被彎曲以形成9 0度 e並安裹直至管末端遠離葉輪2 。 0 管 包括氧之空氣被轉移至氣體反應劑饋送管12 第四圖所不,總共安裝六個氣體反應劑饋送 1 0 ’其令每兩個被安^液體反應劍饋 i 1 0之間。 ❹ ❹ 考下ί二氣體反應劍饋送管120經由位於反應 m 單位被導入反應器,安裝反應器内部 m。安:,直至管末端遠離葉輪1 00m 钤㈣二:反應劑饋送管延伸單位以具有由下葉 輪所形成虛擬圓的接觸線的方向 管端部截面中央係位在下葉輪刀片中 一回流管130使用157 流。安裝兩回流管130且位於18;=:移回 二管130之-末端在垂直方向自回流;;二: 導入部分延伸,且於9〇度彎 L:130的 末端1 30,於與液體反應劑饋送末管 之,能與葉輪所形成之虛:二::。13 〇’ 所=成之稠紧經由位於下葉輪 〇mm處之產物排出管而排出。 六上方380 上匕較例一 17 200948776 使用例示於第一圖之傳統式反應器,其又如第 一圖所大致表示,環繞反應器上部的上葉輪安裝有 液體反應劑饋送管導人單位與液體反應劑饋送管末 端,安裝一氣體反應劑饋送管導入單位與一氣體 應劑饋送管末端於反應器下部,且安I產物排出管 於反應器下部。 比較例二 τ 比車又例二除了在上及下葉輪間之差被設定於2 〇 〇 0mm,且上/下葉輪直徑對上及下葉輪間之❿ j之比率被設定於〇.9 5之外,其他係如實施例 ’在相同條件加以模擬者。 關於上述實施例一、比較例一及二之反應器, 下列實驗係使用c F D —暢流模擬程式(Flunt Simulation pr〇gram)來進行。 /則1中間物:4 一叛基苯甲醒·( 4 — C B A )之 比率> 在第五圖例示測量實施例一與比較例一之反應 器所剩餘之中間物:4 — C B A之餾份。 如卓五圖所示,比較例一中間物(4 — c B A) 之量相較於實施例一之量更多。因此,實施例一中 Τ A之形成率大於比較例一之形成率。 〈測量在稠漿中C τ A比率> '則里為全部稠漿產物之c τ A比率。根據反應 =的南度,CTA之濃度變的更高。顯然CTA之 18 200948776 形成反應係始自下葉輪區域並在上葉輪區域終結。 在本發明中,稠襞濃度有規則地維持於上葉輪區域 且C TA稠漿經由稠漿喷口被轉移至下一步驟。 <測量對二曱苯之質量比> ,於實施例二、比較例一及二,測量反應劑(對 二甲苯)之質量百分比被測量。如第六圖所示,液 ?反應劑(對二甲苯)之濃度,在實施例一中反應 器上部顯著地降低,且液體反應劑(對二曱苯)與 比較例一比較,在實施例一中幾乎無存在於反應器 上部。又,在實施例一與比較例二之情形,其中液 體反應劑(對二甲苯)從反應器下部饋送,而取決 於反應器高度,對二曱笨質量比於兩例中彼此互為 類似。顯然自反應器下部饋送之大部分之液體反應 劑(對二甲苯)’在移至反應器上部時已經氧化。 <醋酸之氧化> 關於實施例一、比較例一及二,測量醋酸之氧 化。如第七圖所示,可觀察到醋酸之氧化量在實施 例一顯著地降低,這是因為安裝液體反應劑饋送管 端部截面中央為與氣體反應劑饋送管端部截面中央 相同’且回流管高度受到控制。 、 <TA之形成率> 關於貫施例一、比較例一及二,在使用1 〇 〇 噸對二曱笨時,比較T A之形成量(κ g )。結果示 於第一表。 ’' 19 200948776 <第一表>__ 比i 例- ~τ 比 1 交:η 4 8.7 4 _ 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一的情形,與根據傳統 方法之比較例一比較,形成率增加大約1 . 8 5 %, 因此每一百噸對二甲苯,可額外地製造18 5噸C Α 又,與比較例一比較,實施例一之形成率增 加’這係調整上葉輪與下葉輪之差的結果。
根據本發明之反應器,在反應器内部實施完全 攪拌,從而不致形成例如4 — c B A之類的中間物 但會形成對二甲苯,因而改善成為CTA之轉化速 率’且亦具有防止用作溶劑之醋酸的燃燒現象效果。
雖然本發明僅陳述及揭示一些具體例,但本發 明並非限於上述之具體例。反而,對熟悉該項技藝 人士,應可對該等具體例作改變而不致悖離本發明 之原則與精神之正確評價,而本發明之範圍係以申 請專利範圍及其同等物所定義。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為傳統式氧化反應器垂直橫剖面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氧化反應器之截面圖; 第三圖係具體說明液體或氣體反應劑饋送管與 下葉輪之間的配置關係之橫剖面圖; 第四圖係根據本發明之氧化反應器之内部橫剖 面圖; 20 200948776 第五圖係顯示測量以高度為縱軸之中間物:4 -羧基苯甲醛U —CBA)質量百分比之 第六圖係顯示測量以高度為、;對 總質量之質量百分比之結果;1 之對—甲本對 第七圖係顯示測量以高度為 化量之結果。 勹哏釉之醋酸溶劑氧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2 0 3 0 4 0 110 12 0 13 0
13 0, 1 4 0 A 110’ 液體反應劑饋送管 氣體反應器饋送管 傳統式回流管 產物排出管 液體反應劑饋送管 氣體反應器饋送管 回流管 回流管末端 產物排出管 下葉輪之上及下刀片之範圍 1 2 〇, 延伸單位 21

Claims (1)

  1. 200948776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用以製作粗對苯二甲龄七— 其包括: 甲函欠之氧化反應器, 一軸,位於反應器中央. :=,其安裝於轴内以執行旋轉; 下葉輪,安裝於軸内以執 葉輪與反應器底部之間; 轉,並位於上 一液體反應劑饋送管,1 應器; 其饋送液體反應劑至反 一氣體反應劑饋送管,立,产 應器;及 八貝迗虱體反應劑至反 產物排出管’其排出反應器 物至反應器外部, 丨所形成之產 其中液體反應劑饋送管端部截 與來自反應器下部的氣體反庫 、’、立於, 央同高度之位置 劑饋送管端部截面中 ❹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 本二甲酸之夤4卜5 m哭 表作粗對 妓选一 應°。,其令液體反應劑饋送管束 截面中央係位於下葉輪之濃縮轉區域。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上項所述之 苯二甲酸之氧化反應器,其中氣 作粗對 知截面中央係位於下葉輪之濃縮攪拌區域。吕末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 苯二甲酸之氧化反應器 作粗對 葉輪與下葉輪間之 22 200948776 1差對葉輪直徑之比率係介於U與I』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f 曰 苯二甲酸之量„ 員所述之用以製作粗對 瘅哭直护之Hi應器,其中上/下葉輪直徑對反 應°。直徑之比率介於〇·4與0.5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苯二甲酸之“二 項所述之用以製作粗對 -文'氧化反應器,其中從反應器底部之下葉 两问又對下葉輪直徑之比率為g〇.5。 ,、 Ό
    笨工甲: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以製作粗對 排St氧化反應器’其中從反應器底部之產物 ::南度對上葉輪與下葉輪之高度差之比率為介 於1 .2與1 .5之間。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以製作粗對 本二甲酸之氧化反應器,其中形成反應器内部之氣 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以使氣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 之延伸線能與按照下葉輪直徑所形成之圓接觸。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以製作粗對 笨二甲酸之氧化反應器,其中形成反應器内部之液 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以使液體反應劑饋送管末端 之延伸線能與按照下葉輪直徑所形成之圓接觸。 ^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丄項所述之用以製作粗對 笨二曱酸之氧化反應器,其進一步包括—回流管, 以導入回流至反應器内部。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述之用以製作粗 對笨二曱酸之氧化反應器’其中回流管端部截面中 23 200948776 • , 央之高度與液體反應劑饋送管 為相同。 …末、截面中央之高度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丄i項所述之用以製作粗 對苯二甲酸之氧化反應器,其中形成反應器内部之 回流管末端,以使回流管末端延伸線能與由下葉輪 直徑所形成之圓接觸。
    24
TW098108720A 2008-04-16 2009-03-18 用以製作粗對苯二甲酸之氧化反應器 TWI4057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35247A KR100988684B1 (ko) 2008-04-16 2008-04-16 조테레프탈산 제조를 위한 산화 반응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8776A true TW200948776A (en) 2009-12-01
TWI405752B TWI405752B (zh) 2013-08-21

Family

ID=41199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8720A TWI405752B (zh) 2008-04-16 2009-03-18 用以製作粗對苯二甲酸之氧化反應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33347A1 (zh)
JP (1) JP5414784B2 (zh)
KR (1) KR100988684B1 (zh)
CN (1) CN101990531A (zh)
TW (1) TWI405752B (zh)
WO (1) WO200912860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8507B2 (ja) * 2017-02-17 2021-03-24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加圧反応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価金属の浸出処理方法
CN107096410A (zh) * 2017-05-28 2017-08-29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器
KR102256402B1 (ko) * 2018-10-15 2021-05-25 한화솔루션 주식회사 회분식 반응기
CN110354771A (zh) * 2019-07-24 2019-10-22 沧州冀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乳液加工的底部进料工艺
JP7447471B2 (ja) * 2019-12-19 2024-03-12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攪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20192B1 (zh) * 1970-09-07 1974-05-23
JPS5912095B2 (ja) * 1976-02-24 1984-03-21 松山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高純度芳香族ジカルボン酸製造用反応装置
JPS52111532A (en) * 1976-03-11 1977-09-19 Kuraray Yuka Kk Production of high-purity terephthalic acid
JPS54109939A (en) * 1978-02-15 1979-08-29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Oxidation reactor for preparing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
JPS5852243A (ja) * 1981-09-24 1983-03-28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テレフタル酸の製造法
JPS6036439A (ja) * 1983-08-09 1985-02-25 Mitsubishi Chem Ind Ltd テレフタル酸の製法
JP3232774B2 (ja) * 1993-05-13 2001-11-2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高純度のテレフタル酸の製造方法
JP3725202B2 (ja) * 1994-05-11 2005-12-07 プラクスエア・テクノロジー・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有機化学物質の増進された酸化
KR100374785B1 (ko) * 2000-06-29 2003-03-04 학교법인 포항공과대학교 액상 산화 반응기
JP2004255291A (ja) * 2003-02-26 2004-09-16 Toray Ind Inc 攪拌装置
US7153480B2 (en) * 2003-05-22 2006-12-26 David Robert Bickham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US7348452B2 (en) * 2004-04-22 2008-03-2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Liquid phase oxidation of P-xylene to terephthal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system containing nickel, manganese, and bromine atoms
US7608732B2 (en) * 2005-03-08 2009-10-27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Optimized liquid-phase oxidation
CN100999458B (zh) * 2007-01-05 2010-08-25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对苯二甲酸的氧化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88684B1 (ko) 2010-10-18
CN101990531A (zh) 2011-03-23
WO2009128608A2 (en) 2009-10-22
US20110033347A1 (en) 2011-02-10
JP5414784B2 (ja) 2014-02-12
TWI405752B (zh) 2013-08-21
JP2011516605A (ja) 2011-05-26
KR20090109828A (ko) 2009-10-21
WO2009128608A3 (en) 2010-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1991B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US7575728B2 (en) Processes employing multiple successive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steps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TWI410402B (zh) 製造芳香羧酸的氧化反應器及使用其製造芳香羧酸的方法
JP4780566B2 (ja) アルキル芳香族化合物の効率的酸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200948776A (en) Oxidation reactor for manufacturing of curde terephthalic acid
TWI611834B (zh) 用於增加氣體散佈的方法及裝置
CN104230612B (zh) 一种酰氯的连续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
WO2002092549A1 (en) Agitation system for alkylbenzene oxidation reactors
KR102172131B1 (ko) 정제된 방향족 카르복실산들의 제조시 고압 응축물 생성
TR201802949T4 (tr) Yandan sürgülü bir sekonder reaktöre sahip oksidasyon sistemi.
CN107837781B (zh) 一种用于强放热反应的反应釜
CN208661109U (zh) 一种文丘里喷射环流酯化反应器
CN108554353A (zh) 一种文丘里喷射环流酯化反应器
CN101704742B (zh) 一种生产芳香族羧酸的反应器
CN103328429A (zh) 用于生产乙酸的基于喷射器的反应器和泵循环回路
JP2018513125A5 (zh)
CN219186901U (zh) 一种草酸酯的合成装置
CN115041106A (zh) 一种制备三氯甲苯的反应器及制备方法
JPH11116536A (ja) 連続エステル化反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