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0886A -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 Google Patents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0886A
TW200930886A TW097143556A TW97143556A TW200930886A TW 200930886 A TW200930886 A TW 200930886A TW 097143556 A TW097143556 A TW 097143556A TW 97143556 A TW97143556 A TW 97143556A TW 200930886 A TW200930886 A TW 2009308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pool
gear
driven
driven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3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eo J Lesperance
Original Assignee
Hunter Dougl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ter Douglas filed Critical Hunter Douglas
Publication of TW200930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088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06B2009/3222Cordless, i.e. user interface without 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Description

20093088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用於操作建築物開口之可縮回遮蓋 物的控制系統,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具有單向驅動總 成之單元,其中該遮蓋物在與驅動總成操作地相關聯之拉 繩及制動器總成上之重複之往復拉動運動後即可被逐漸升 起,其中制動器總成選擇性地防止遮光物藉由重力而落 下。 ® 本申請案主張2008年11月3曰申請且名為"c〇ntr〇1 Unh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之美國非臨時專利申請案第l2/263,58〇號(I·申請案)的優 先權,其根據35 U.S.C. § 119(e)規定主張2〇〇7年UA14a 申請且名為"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 〇penings”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 6〇/987’861號(’861申請案)的權利。,58〇及,861申請案之全 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申請案中。 > 【先前技術】 諸如窗、門、拱廊及其類似者之建築物開口之遮蓋物採 用眾多形式,諸如,習知帷幕、水平百葉窗、豐向百葉 窗、捲起之遮光物,及類似或乳中止" 观以及界疋先剛所提之標準遮蓋物 之修改的其他遮蓋物。用以据你+楚、ώ廿, 用以拣作此等遮蓋物之控制系統將 視遮蓋物之類型而變化,使得棬扣+、ώ," 使侍捲起之遮光物(例如)將通常 具有不同於賢向百葉窗或水平百葦兹夕祕主丨么 莱窗之控制系統的控制系 統。多數控制系統以拉繩、叔撫今、公丨Α I拉帶或斜桿來操作,該等拉 135970.doc 200930886 繩、拉帶或斜桿自頂軌之一末端下垂且藉由操作者操縱以 在建築物開口中之延伸位置與縮回位置之間移動遮蓋物, 遮蓋物安裝於該建築物開口中。懸置之繩、帶或桿亦可使 遮蓋物中之板條或葉片傾斜,同時遮蓋物越過建築物開口 延伸以選擇性准許或防止視線及光線通過遮蓋物。 . 在利用拉繩或拉帶時,其常常為環形的,藉此界定頂軌 . 之一末端處的下垂(和口印⑴叫彡環。此類型之環已呈現無意 身體部分可料於環内之嬰兒及兒童引起人身傷害 的問題。 近年來已存在經設計以移除環形拉繩對兒童之固有危險 的大量活動,且借助於實例,可將環形繩分割為兩個相異 繩,使得不存在環。此經分割之繩之末端亦可能可釋放地 連接,使得在預定條件或壓力下,繩之末端將變為分開的 以避免對嬰兒的傷害。新近且如(例如)在具有與本申請案 之共同所有權之美國專利第6,223,802號中所揭示,本質上 φ t匕環形繩或帶安全的單-拉繩或帶用以驅動系統。單一拉 繩或帶利用在一方向上使主動軸間歇地旋轉之單向驅動系 • %。可結合各種類型之建築物遮蓋物來使用主動轴。在單 向驅動系統之情況下,拉繩或帶間歇地升起遮蓋物,同時 ‘纟許遮蓋物在釋放制動器後即藉由重力而延伸,該制動器 在嚙合時將遮蓋物保持於任何縮回程度。 提供本發明已開發之對後一類型之系統的替代系統。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控制單元提供於一單一模組中,且具有一操作 135970.doc 200930886 地互連之驅動總成及制動器總成。 ❹ ❹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總成包括:―線轴,可環㈣_ 缠繞或解開-拉繩;及-在纏繞方向上彈壓線轴的彈菁。 當拉動拉繩時,拉繩抵抗彈簧之彈壓自線轴解開從而使得 線軸軸在一方向上旋轉。線轴轴在一方向上旋轉使得主動 齒輪沿線轴軸遠離線轴轴向前進且進入與制動器總成中之 從動齒輪的操作嚙合中◊提供彈性部件以彈壓主動齒輪遠 離從動齒輪,使得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僅在線軸軸在一方 向上旋轉後即喷合。換言之,當藉由手動拉_而自線轴 解開拉繩時,線轴軸在-方向上旋轉,此使得主動齒輪轴 向移動至與從動齒輪的喷合中,但當拉繩不再被拉動且在 彈簧彈麼下經允許圍繞繩線軸重繞時,主動齒輪與從動齒 輪脫離。因此,驅動總成僅在於—方向上旋轉或驅動從動 齒輪時為可操作的,且接著僅在拉繩正被㈣或自其線轴 解開時為選擇性可操作的。 先前所提實施例中之制動器總成包括從動齒輪及從動齒 輪安裝於上面以整體旋轉的—從動轴。從動轴又操作地連 接至遮蓋物之升降轴,該升降軸包㈣於q知方式升起 或降低遮蓋物的升降繩。當從動轴旋轉時,遮蓋物 之頂軌内之升降軸及升降系統亦旋轉。制動器總成中之單 向制動器在並未由驅動總成驅動主動軸時選擇性地防止主 動軸旋轉’且因此使遮蓋物在建築物開口内保持於任何所 選擇縮回程度。然而’釋放㈣與從㈣操作地相關聯, 且允許從動轴在單向制動II被釋放時在相反方向上旋轉。 135970.doc 200930886 釋放系統包括—端、由32 τ» 調速器及一操作地連.接至從動軸之齒輪 組’使付右防止調读哭松姑 調速器旋轉,則亦防止從動軸在先前所提 之相反方向上旋轉。然而,釋放系統為可操作的以選擇性 地准許調速器之旋轉,此又准許從動軸在先前所提之相反 彳向上旋轉’此藉此允許遮蓋物藉由重力自任何縮回程度 落下。 釋放系統包括—可與調速器上之齒㈣合之掣子,且該
Hi由拉繩之操縱在與調速器齒輪之唾合與㈣合關係 之間移動。拉繩具有與一鎖桿之操作關係從而在唾合位置 與非嚙合位置之間移動擎子。 依據以上内容’控制單元具有—用於在單—方向上旋轉 從動軸之拉繩操作的驅動總成,其中拉繩在單向制動器上 亦為可操作的以選擇性地防止從動轴在相反方向上旋轉。 以此方式,可將遮蓋物升起或降低至任何所要程度。 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驅動總成不同於所描述之第 0 一實施例之驅動總成之處在於,彈簧離合器用以單向驅動 從動軸,其令從動軸又經安裝以與遮蓋物之升降轴整體旋 轉,如由第一實施例所描述,該升降軸包括用於升起或降 低遮蓋物的升降繩。從動軸亦操作地連接至類似於先前概 述之制動器總成之制動器總成中的單向制動器,該單向制 動器在並未由驅動總成單向驅動從動轴時防止從動轴旋 轉’且因此使遮蓋物在建築物開口内保持於任何所選擇延 伸或縮回程度。又,釋放系統與從動軸操作地相關聯,且 允許從動軸在單向制動器被釋放時在相反方向上旋轉。釋 135970.doc 200930886 放系統等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釋放系統。 第實施例中之驅動總成包括:一繩線轴,可環繞該繩 線轴纏繞或解開-拉繩;及—彈菁彈壓系統,其用於在一 縷繞方向上彈壓線軸。當拉動拉繩時,拉繩抵抗彈菁之彈 壓自線軸解開從而使得線軸轴在一方向上旋轉。彈壓彈菁 安裝於鄰近於線軸抽之外殼中,且具有一與繩線轴上之齒 輪操作地喃合之主動齒輪,其中在線轴抽於解開方向上旋 料,主動齒輪捲繞彈㈣簧。在預定條件下,盤簧使繩 、線轴在相反方向上旋轉以圍繞繩線轴纏繞拉繩。當線軸軸 於解開方向上旋轉時’其使得彈簧離合器與其操作地相關 聯以夾持線軸軸以及從動軸,使得線軸軸在解開方向上之 旋轉使得從動軸亦在解開方向上旋轉。然而,當繩線軸藉 由彈壓彈簧在相反之纏繞方向上旋轉從而使得圍繞繩線軸 纏繞拉繩時,彈簧離合器准許線軸軸相對於從動軸旋轉, 因此從動軸隨著繩線軸經重繞而保持於固定位置。 • 結合圖式且自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藉由參看較佳實施例 之以下詳細描述’可更完全地理解本發明之其他態樣、特 徵及細節。 【實施方式】 在圖1至圖4中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用於建築物開口(未圖 示)之併有控制單元22之第一實施例的遮蓋物2〇。應瞭 解’所說明之遮蓋物僅為了例示性目的,此係由於控制單 元將可與在建築物開口中發現之各種類型的可縮回遮蓋物 一起使用。在所說明之遮蓋物中,具有水平安置之橫向互 135970.doc -10· 200930886 連指疊式單疋26的微孔遮光物 28懸置,其中沿遮光物材料之下二降系統自頂軌 蓋物具有可縮回類型,使得二:緣:固受力底軌3〇。遮 如SM由a- 吏仵其可如圖2中所示完全延伸, 全縮回位置之門^ 戍部刀延伸至完全延伸位置與完 瞭解,以在/ ’壬何程度°如由下文控制單元之描述將 .元,因此:藉:上具有一穗34之單一拉繩32操作控制單 .方二藉由向下拉動拉繩且允許拉繩以下文將描述之 ❹㈣起二Γ回而垂直地往復移動拉繩。當控制單元處 、"或條件時,向下拉動移動將隨著每-拉動運動 而逐漸升起底軌一預定量, 量且同時拉繩正自動縮回,底軌 保持於固定位置’直至再次向下拉動拉繩從而使得底軌 升起另一增量為止。重複此過程,直至如圖!中所示完全 縮回遮光物材料為止。在圖4中說明此移動,在圖4處可 見,垂直上下移動拉繩,且在每一向下行程情況下,升高 遮光物材料一預定量。又如下文將更詳細描述,可將拉繩 φ 側向移位至一側以使控制單元自升起模式或條件切換至降 低模式或條件’且此說明於圖3中。換言之,在拉繩安裝 於遮蓋物之左側邊緣處時’藉由向右移位穩,釋放制動器 以允許遮光物藉由重力落下任何所要量。 在圖5中以圖解分解圖來展示說明於圖丨至圖4中之遮蓋 物20,在圖5處應瞭解,本發明之控制單元22定位於遮蓋 物之頂軌28内,其中頂軌亦支撐具有複數個升降線軸“之 升降轴36,圍繞該複數個升降線軸38可纏繞使下端錨接至 遮蓋物之底軌30的升降繩40。升降線軸與升降軸一起旋 135970.doc •11- 200930886 轉’使得為了將遮蓋物自圖2之延伸位置縮回至圖1之縮回 位置’使升降軸在一方向上旋轉從而使得升降繩圍繞其相 關聯線軸纏繞且使遮蓋物自縮回位置延伸,升降軸在一相 反方向上旋轉以允許升降繩自其相關聯線軸解開,藉此允 許底軌落下且使頂軌與底軌之間的遮光物材料延伸。 以本發明之控制單元22實現升降軸36之旋轉,控制單元 22經設計以藉由向下往復拉動拉繩32且接著允許拉繩^自 動縮回而在一方向上驅動升降軸的旋轉移動。因此,在拉 繩之每一拉動運動情況下,升降軸旋轉預定數目轉,從而 使得底軌30升高預定距離。繼續向下拉動拉繩且允許拉繩 向上縮回可逐漸縮回遮光物任何所要量。控制單元内之 (下文將描述之)制動器總成4 2通常將使底軌保持於固定位 置,除非向下拉動拉繩,但制動器總成可經釋放以允許底 軌藉由重力而落下。在此情況下,升降轴在相反方向上旋
w〜〜炉彳心命μ役剌坻軌可藉由重力落下 的速度,藉此控制遮蓋物之延伸速度。 ,可見本發明之控制單元22包括一具有一
135970.doc 參看圖6至圖9, 底部組件48及一 了| -12- 200930886 凡中用於以任何合適方式安裝於遮蓋物的頂軌28内。 如藉由參看圖8及圖9可能最佳地瞭解,控制單元22具有 刼作地互連之驅動總成5 2及制動器總成4 2。驅動總成包括 具有線袖轴56之線軸54(線軸軸56與線軸54成整體 式)’其中線軸錨接拉繩32之上端與拉繩之下端,該下端 4吏穗34緊固至其從而由操作者操縱拉繩。驅動總成中之在 操作期間經雙繞之復位簧58侷限於外殼46内,且與線軸操 作地互連以彈壓此線軸從而在順時針方向(如在圖8中觀察) 或在逆時針方向(如在圖9中觀察)上旋轉。亦形成驅動總成 之邛刀的主動齒輪6〇安裝於線軸軸上以與線軸軸整體旋 轉,且包括凸輪系統之一部分,其與在線軸軸上正好相對 之支腳62協作,從而在如正向下拉動拉繩時在升起方向上 旋轉線軸後,即軸向移動主動齒輪遠離線軸。主動齒輪因 此可滑動地t裝於線軸軸上以適應軸向移動,同時被侷限 至軸,以與軸整體旋轉。 • 制動器總成42(亦可能最佳地可見於圖8及圖9)包括一從 動齒輪64,其與主動齒輪6〇處於對立關係,且在主動齒輪 經凸輪作用遠離線軸54時處於待由主動齒輪嚙合之位置。 盤簧66位於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對立面中,以彈壓主動 齒輪及從動齒輪遠離彼此。因此,當主動齒輪未正藉由凸 輪系統遠離線軸時,盤簧66迫使主動齒輪軸向朝向線軸, 且脫離與從動齒輪的嚙合。從動齒輪安裝於從動軸68上, 以與從動軸68整體旋轉。從動軸亦支撐單向軸承或制動器 70,該單向軸承或制動器70承載一固定至其上之第一小齒 135970.doc -13- 200930886 輪72以與第一小齒輪72整體旋轉。從動軸進一步經調適以 與遮蓋物之升降軸36連接’使得升降軸在遮蓋物之操作中 與從動轴一致地旋轉。 第二小齒輪74及第三小齒輪76在單一單元78中整體式連 接’其中第二小齒輪與第一小齒輪72喷合(mesh),且第三 小齒輪與藉由調速器44之可旋轉面板(face piate) μ承載之 第四小齒輪80嚙合。面板亦具有圍繞其周邊之棘輪齒84以 與可藉由兩件式鎖桿或觸發臂88在嚙合位置與脫離位置之 間移動的樞轴掣子86選擇性嚙合。如稍後將描述,鎖桿藉 由拉繩32之手工操縱來操縱。調速器具有一具圓形開放末 端之圓柱基座90以可旋轉地收納可旋轉面板82。面板進一 步包括一支撐調速器驅動元件94之軸向支撐軸92、一對浮 動防磨條(friction bar) 96及一用於環繞調速器驅動元件樞 轉互連彈簧條的彈簧夾98。如由下文更詳細描述將瞭解, 調速器經調適以經由小齒輪組控制從動軸68之自由旋轉的 速率’使得遮光物以受控速度自縮回位置移動至延伸位 置。 更具體地觀看驅動總成52之包括線轴54、線軸54之整體 式線軸軸56、主動齒輪6〇及反衝雙繞彈簧58的組件,參看 圖7、圖8及圖9。在圖7、圖8及圖9處應瞭解,線轴具有一 藉由複數個徑向肋102與線軸軸56同心地隔開之放大之圓 柱繩纏繞表面1 〇〇 ’及一針對復位簧5 8之鄰近之相對較小 的圓柱彈簧纏繞表面104。槽106提供於線軸之相對較小之 彈菁纏繞表面中以錨接復位簧之末端上的突出部108,使 135970.doc -14- 200930886 得藉由向下拉動拉繩使線軸在逆時針方向上旋轉(如在圖8 中所觀察)使得雙繞彈簧自其基本繞組110解繞,且圍繞線 軸之相對較小之圓柱彈簧纏繞表面纏繞,藉此在相反或順 時針旋轉方向上彈壓線軸。雙繞復位簧之基本繞組自身位 於藉由外殼46之頂部組件50及底部組件48中之肋狀物界定 之凹穴11 2中,使得基本繞組可隨著線軸旋轉將彈簧材料 饋伺至線軸,且在正反衝線轴時將彈簧材料重繞至凹穴 中。 線軸軸56在與收納主動齒輪60之末端相對的末端處具有 支撑繩纏繞表面1 00之相對較小的直徑。線軸軸亦包括與 線轴軸之鄰近關係平行軸向延伸之該對正好相對的支腳 62。每一支腳具有一形成先前提及之凸輪系統之一部分的 楔形或成斜面之末端114以如下文將解釋而軸向移動主動 齒輪® 主動齒輪60具有外部圓柱表面116及藉由弧形支律件120 互連之向内輻射肋118,以便界定通過主動齒輪之圓柱通 路122。如下文將瞭解,在主動齒輪之自線袖54最大程度 地移除之末端上為環繞通路圓周地安置之複數個棘輪齒 124,以與從動齒輪64嚙合。此外,在棘輪齒之圓形陣列 内且圍繞通路122提供凹座或彈簧座126以收納盤簧66的一 末端。在主動齒輪内部且沿形成於其中之實質上圓形蘇形 結構,如在圖8及圖9中可見,界定_對正好相對之弧形凸 輪隆起緣128,其自接近齒輪之具有棘輪齒124之末端的背 面之位置至鄰近於主動齒輪之開放背部13〇的位置逐漸變 135970.doc -15- 200930886 細。每一弧形凸輪隆起緣128與線轴轴56上之支腳62中之 一者的楔形末端114對準,其中楔形末端充當與主動齒輪 内之弧形凸輪協作的凸輪表面。主動齒輪内之弧形凸輪侷 限於經界定於主動齒輪中之經調適以收納支腳62的凹穴 132内,其中每一凹穴在一對輻射肋118之間,因此支腳偶 限於一凹穴内,其中楔形末端與弧形凸輪隆起緣在盤簧66 之彈壓下彼此嚙合。 如在拉動拉繩32時引起之線軸54在逆時針方向(如在圖8 中所觀察)或在順時針方向(如在圖9中所觀察)上之旋轉移 動及自線軸解開使得支腳62之楔形凸輪末端114沿主動齒 輪60内的弧形凸輪隆起緣128駛過,藉此迫使主動齒輪遠 離線軸且朝向制動器總成42中的從動齒輪64。藉由凸輪系 統引起之主動齒輪之此轴向移動係抵抗位於主動齒輪6〇之 外部正面中的盤簧66之彈壓,因此在線軸之旋轉之相反方 向上’如在拉繩正纏繞於線軸上時,盤簧迫使主動齒輪轴 向朝向線軸而進入主動齒輪的縮回位置(圖l〇A)。在主動 齒輪之縮回位置’主動齒輪與制動器總成之從動齒輪64脫 離。在主動齒輪之延伸位置(圖10B),如下文將更詳細描 述’在線軸之逆時針旋轉(如在圖8中所觀察)後即由凸輪系 統所引起,主動齒輪經凸輪作用以與從動齒輪鳴合。 形成制動器總成42之部分且如在圖8及圖9中可能最佳可 見之從動齒輪64包括具有一放大之類碟末端的大體圓柱本 體134,其中周邊棘輪齒136形成於該放大之類碟末端上, 周邊棘輪齒136與驅動總成52之主動齒輪6〇之棘輪齒124對 135970.doc -16- 200930886 立。從動齒輪具有通過其之在所揭示實施例中呈一具有平 坦側刚之部分圓柱形式的非圓柱軸向通道138。在從動齒 輪之類碟末端中在棘輪齒内且圍繞通道138形成圓形座或 凹座142 ’其中該座經調適以支撐盤簧“之與位於主動齒 輪中之末端相對的末端。盤簧66藉此彈壓從動齒輪遠離主 _ 動齒輪。 從動軸68具有三個整體式組件部分,其中㈣末端組件 144具有與通過從動齒輪64之非圓柱通道138互補的組態, ❹ 且中心或中央組件146具有圓柱組態。 單向軸承或制動器70經調適以擱置於從動軸68之中心圓 柱部分146上,且為具有圓柱本體148的習知單向軸承,該 圓柱本體148具有外部圓柱表面15〇及通過其之圓柱通道 152。在外表面與通道之間,複數個縱向延伸之滾柱軸承 154位於空穴中以便通過槽156突出至通道152中在該通 道152處滾柱軸承154與從動軸之中心組件146嚙合。滾柱 〇 軸承經設計,使得其在一方向上將環繞其自己的縱向軸線 旋轉,但在相反方向上不可旋轉。以此方式,其准許單向 抽承70在一方向上環繞從動軸之中心組件146旋轉但在 相反方向上防止單向轴承環繞主動軸旋轉。 圍繞單向軸承70之外表面150壓力配合或另外緊固第一 小齒輪72’且其包括複數個圓周徑向定向的齒158。第一 小齒輪因此與單向袖承一致地旋轉。 從動轴68之末端組件144突出於單向轴承7〇之相對末端 外’使得一末端組件收納於從動齒輪64之互補通路中,且 135970.doc 200930886 另一末端組件收納於遮蓋物2〇之升降軸36之末端中的互補 轴向凹座160中。末端組件144及收納末端組件ι44之凹座 或通路之非圓柱組態使得從動軸、從動齒輪及升降軸一致 地旋轉。如所提及,單向軸承在一方向上將與從動軸一致 地旋轉’但在相反方向上將相對於從動軸而旋轉。 如藉由參看圖7及圖8可能最佳地瞭解,底部外殼組件48 包括一界定實質半圓柱托架之相對較大肋162,從動齒輪 64之圓柱本體Π4旋轉地定位於該大體半圓柱托架中。凹 穴166界定於底部外殼組件中以旋轉地收納第一小齒輪 72 ’使得小齒輪72、從動軸及升降軸在下外殼組件内且相 對於下外殼組件自由地旋轉。上外殼組件5〇具有互補之肋 狀物以便封閉凹穴,在該凹穴中准許控制單元之各種操作 元件旋轉。 第二小齒輪74及第三小齒輪76形成單一單元78,且因此 整體式連接。單元具有一自相對末端突出之轴向支撐轴 168。類托架支撐件17〇提供於外殼組件中以旋轉地支撐第 二小齒輪及第三小齒輪單元,使得第二小齒輪與第一小齒 輪72嚙合。 如藉由參看圖8及圖9可能最佳瞭解之調速器44包括具有 一閉合末端壁174之圓柱基座90,該閉合末端壁174具有一 自閉合末端壁向外且轴向突出的平坦指狀物丨76。該平坦 指狀物經調適以收納於底部外殼組件48之垂直槽丨78(圖8) 中’使得調速器之圓柱基座定位於經界定於外殼中之空穴 180内’且將不相對於外殼旋轉。圓柱基座之相對末端為 135970.doc 18· 200930886 開放的’且具有定位於其中之封閉基座之開放末端的可旋 轉圓板82。端板具有一周邊棘輪齒陣列ία及自其向外突 起之第四小齒輪80,且亦包括在相反方向上自可旋轉板突 出的支撐轴92。支撐軸之一末端經調適以位於經提供於調 速器之基座之閉合末端壁中的凹座(不可見)中,而轴之另 一末端支樓於經界定於外殼組件中的托架丨84中。當調速 器之基座及可旋轉端板適當地定位於外殼内時,可旋轉板 上之第四小齒輪與先前描述之單元78的第三小齒輪76嚙 © 合。 如在圖8及圖9中最佳地可見,調速器基座9〇及可旋轉端 板82界定基座内之空穴丨86,該空穴丨86收納藉由彈簧夾98 插轉地互連之調速器驅動元件94及一對浮動防磨條96。調 速器驅動元件相對於支撐軸92為可旋轉的,但經定大小以 與支架189上之弧形支腳187嚙合,該支架與旋轉板82成整 體式。因此,支腳187在板82旋轉後即與驅動元件上之正 φ 好相對之指狀物I88嚙合以由板82之旋轉來承載驅動元 件。支腳187亦形成用於收納防磨條之一末端的凹穴,防 磨條環繞該凹穴樞轉抵抗彈篑夾98的彈壓。浮動防磨條於 在其内部面及弧形外部面192(該弧形外部面192具有等於 調速器之圓柱基座90之内徑的半徑)上界定凹穴19〇之組態 中為稍微弧形的,使得浮動防磨條之弧形表面可選擇性地 嚙合圓柱基座之内表面。調速器驅動元件上之指狀物188 立調適以位於經界定於浮動碟條上之凹穴1中,使得在 調速器驅動元件旋轉後,指狀物即迫使浮動防磨條與其旋 135970.doc -19· 200930886 =,且彈簧炎依據端板之狀離心力或旋轉速度將允許浮 動防磨條向外枢轉抵抗彈簧央的彈麼,藉此將浮動防磨條 拋入與調速器基座之内表面的摩㈣合卜以此方式,端 板旋轉愈快’在防磨條與調速器之基座之間產生愈大摩擦 力,藉此抑制旋轉速度。 掣子86(圖8'圖9、圖16A、圖16B、圖i7A及圖叫具 有細長之大體三角狀條194與該細長之大體三角狀條194
之大末端198處的橫向槐軸銷196,該橫向樞軸銷196旋轉 地位於下外殼組件48之㈣圖7)上,且藉由上外殼組 件50與底部外殼組件之間的互補關係而偈限於其中。直接 在樞軸銷i方之掣子之大末端具有界定一形成掣子上之鎖 扣202的鈍角之外部邊緣,該外部邊緣經調適以在調速器 44之可旋轉板82的面中與周邊齒182選擇性地嚙合。掣子 之相對末端204或其狹窄末端具有一錨接盤簧21〇之一臂 208的橫向通道206,盤簧21〇之另一臂212錨接於經提供於 底部外殼組件中之槽214中(圖16AP如由下文描述將瞭 解,盤簧210經調適以將掣子可釋放地保持於嚙合位置或 非嚙合位置,其中嚙合位置(圖16A)具有與調速器之可旋 轉板上之棘輪齒嚙合的鎖扣202,且非嚙合位置(圖17A)具 有與棘輪齒脫離的鎖扣。換言之’掣子經提供以准許或防 止調速器端板之旋轉及因此自可旋轉板引導至單向軸承7〇 及從動軸68之調速器及齒輪組内之組件的旋轉。 向内定向之橫向導銷216亦接近掣子86之中心提供於擎 子86上,其中此導銷經調適以便以下文將描述之方式與鎖 135970.doc -20- 200930886 桿或觸發臂88協作,使得鎖桿之移動經由鎖桿之與導銷 216的嚙合在嚙合位置與非嚙合位置之間移位掣子。 鎖桿或觸發臂88為一具有第一弧形組件218及第二弧形 組件220的兩件式桿。第一弧形組件具有:一下文將描述 之用於收納安裝於拉繩32上之插塞224的雙固定頭部(dual seated head) 222、一具有遵循水平主體之輪廓之直立肋228 的大體平坦之水平安置的弧形主體226,及在相對末端處 用於至鎖桿之第二組件22〇的連接之連接器23〇。連接器 ❹ 230具有四個直立指狀物232,其跨過直立肋228以便界定 用於收納鎖桿之第二組件之一末端處的一對下垂指狀物 234(圖8)的座。鎖桿之第二組件亦具有—具直立肋咖之大 體平坦之水平安置的弧形主體235 ^直立肋236在其相對末 端處界定一在一面中向後且向下傾斜之槽238,該槽238經 調適以滑動地收納掣子上的導銷216。鎖桿之第一組件安 置於底部外殼組件48之下,幼對於底部外殼組件為可滑 _ 自的’其中第—鎖桿組件與第:鎖桿組件之間的連接延伸 通過底部外殼組件中之槽(不可見),因此鎖桿之第二區段 安置於外殼内,且經滑動地安裝以在外殼中水平移動。 藉由參看圖16A及圖17A可能最佳地瞭解鎖桿或觸發臂 88與掣子86之間的相互關係,其中圖i6A展示處於华子之 嚙合位置的鎖桿及掣子,且圖17A展示處於掣子之非嚙合 位置的鎖桿及掣子。可見盤著21〇可將擎子可釋放地彈壓 至响合位置或非唾合位置,因此掣子並不易於離開任一位 置0 135970.doc •21 · 200930886 如亦將瞭解,當掣子86處於圖16A之嚙合位置時,導銷 216係處於桿臂88之第二組件220中之槽238的最上範圍, 且桿臂向左移位至極限位置中。當鎖桿如圖17A中所示向 右移位時,鎖桿中之傾斜槽238迫使導銷向下,藉此使掣 子環繞其柩軸銷196樞轉至在圖i7A中說明的非嚙合位置 中°下文將詳細描述鎖桿在掣子之喃合位置與非唾合位置 之間的移動’毋需多說’移動由拉繩32之操縱手動引起。 如藉由參看圖16A、圖16B、圖16C、圖17A '圖17B及 圖17C可能最佳地瞭解,第一鎖桿組件218之末端處之雙固 定頭部222包含一在組件之具有雙空穴242之末端處的放大 頭部,該雙空穴242具有向下開放之大體橢圓形橫截面組 態(圖1 6D)。橢圓形空穴界定兩個側向連接之位置或座, 固定於拉繩32上之插塞224可可移除地定位於該等位置或 座中。如在圖16C、圖160、圖17C及圖17D中所觀察之左 側位置或座244具有一經由鎖桿之頭部向上連通之圓形孔 246以π動地收納拉繩,但孔為過小的而不准許插塞ay通 過。然而,橢圓形空穴之大小為足夠大的以允許插塞向下 滑動出空穴(如在向下拉動拉繩以將遮蓋物自延伸位置升 起至縮回位置時)。當升高拉繩或允許圍繞線軸54纏繞拉 繩時,插塞將與雙空穴之頂部响合且防止拉繩環繞線轴進 步移動或纏繞。如在圖16C、圖16D、圖17C及圖17D中 所觀察的空穴内之向右之另一位置或座248具有收納插塞 之大小,但沿下邊緣具有一對向内定向的凸緣25〇,該對 凸緣250界定拉繩可通過但在插塞定位於橢圓形空穴之右 135970.doc -22· 200930886 侧位置或座248中時將不准許插塞向下移動之空間。在插 塞定位於空穴之右側位置或座中時,凸緣因此防止拉繩被 向下拉動。然而,亦應瞭解,藉由如圖17B及圖1 7C中所 不向右拉動拉繩,插塞移位至雙空穴之右側位置或座中, 從而防止拉繩被更進一步向下拉動。藉由向右拉動繩,迫 使鎖桿88向右滑動,藉此使得掣子86如先前所提及自其嚙 合位置移動至其非嚙合位置。亦應瞭解,當插塞處於雙空 穴之右側位置或座(插塞在該右側位置或座處不可向下移 動)時’拉繩不可自線軸54解開,使得線轴軸56及從動輛 68可同樣不旋轉。 為了使掣子86自圖17A之非嚙合位置移動至圖16A之嚙 合位置,簡單地向左拉動拉繩32,從而使插塞224移動至 雙空穴之左侧位置或座244中’其後使鎖桿88向左滑動以 將掣子移動至圖16A之其嚙合位置。如先前所提及,在處 於雙空穴之左側位置或座中之插塞情況下,如在向下拉動 拉繩時’插塞自由地向下移動出空穴,使得在此位置中, 可向下拉動拉繩且允許拉繩抵抗線轴54上之雙繞盤簧58的 彈壓而縮回遮蓋物’且經由拉繩之重複的往復移動,可升 起遮蓋物任何所要量。 如在圖12中可能最佳地可見,拉繩32自身在向上通過鎖 桿88中之雙空穴242之後圍繞水平導銷252且自彼處沿界定 於外殼組件之下半部48中之斜面254(拉繩32自該斜面254 饋伺至線軸54且圍繞線轴54)有角度地向下通過。拉繩安 置於外殼46之一末端處,使得繩線軸上之纏繞朝向相對末 135970.doc •23· 200930886 端延伸。又如在圖12中以虛線256展示,若控制單元。安 裝於頂軌28之相對末端處,則可自線軸之相對側纏繞繩。 換言之,控制單元之外殼經設計,因此視遮蓋物具有左旋 拖曳(如所示)還是右旋拖夷而定,外殼可安裝於頂軌之任 一末端處。鎖桿之第一組件218(如在圖12中所觀察)將經修 改以在外殼46之左側處將雙空穴242定位於其上,以便在 以虛線256說明拉繩之位置處收納拉繩32及插塞224。意識 到鎖桿之修改係在此項技術中之彼等的技能内,且因此在 本文中並不進行詳細描述。 在控制單元22之操作中,拉繩32通常安置於鎖桿58之雙 空穴242的左側位置或座244中,使得拉繩被自由地向下拉 動’從而在拉繩之往復行程中將插塞224拉出空穴。每次 向下拉動拉繩時,線軸54在順時針方向(如在圖9中所觀察) 或逆時針方向(如在圖8中所觀察)上旋轉。當然,隨著向下 拉動拉繩’自線軸解開拉繩從而使得線軸抵抗雙繞盤簧5 8 之彈壓而旋轉。隨著向下拉動該繩,盤簧58圍繞線軸之圓 柱彈簧纏繞部分104形成第二捲繞纏繞,藉此使定位於外 设46内之凹穴112中的基本繞組ho之大小減小。已發現雙 繞盤簧在線軸上更線性地分布彈簧的彈壓,其對於操作者 為觸覺上更有吸引力的。 當線軸54與正向下拉動之拉繩32—起旋轉時,在線軸軸 68上之支腳62的與在主動齒輪60中之弧形凸輪128嚙合(圖 11八及圖118)的楔形凸輪末端114迫使主動齒輪自圖11八之 其縮回位置(藉由盤簧66彈壓楔形凸輪末端U4而至該縮回 135970.doc •24- 200930886 位置中’從而分離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64)至圖na的延伸 位置(在该延伸位置處’迫使主動齒輪遠離線轴且進入與 從動齒輪的操作嚙合令主動齒輪及從動齒輪上之齒因 此經喃合’使得從動齒輪經迫使而在與主動齒輪相同之方 向上且與主動齒輪一致地旋轉。 從動齒輪64之旋轉亦使得從動轴68在此相同第一方向上 奴轉,使得遮蓋物20之升降軸36亦在此方向上旋轉,該方 向為使得升降繩40圍繞其相關聯之升降線軸38纏繞從而朝 向頂軌28升起遮蓋物之底軌3〇藉此縮回遮蓋物的方向。拉 繩32之母一向下行程將升起底軌升起一預定增量,使得底 軌經由複數個此等增量運動而經完全升起。 當在雙繞盤簧58之彈壓下允許拉繩32重繞時,線軸“係 在相反方向上旋轉,藉此環繞線軸重繞拉繩,且在如此做 時,在線軸軸上之支腳62的楔形或成斜面之末端U4沿主 動齒輪60中之弧形凸輪腹板或隆起緣128在相反方向上移 動,使得主動齒輪在互連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盤簧“的 彈壓下向左移位且與從動齒輪64脫離(如在圖UA及圖 中所示之自圖11Β之位置至圖11Α之位置)β因此,當環繞 線軸重繞拉繩,在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不存在操作嚙 合。從動齒輪保持無運動,即使重力正作用於遮蓋物刊之 底軌30上從而希望使皆操作互連之升降線軸、升降軸、從 動袖及從動齒輪旋轉。此等組件之相反旋轉移動藉由固定 至單向軸承70之齒輪組來防止,該單向軸承7〇在彼方向上 將不環繞從動軸68旋轉。因此,只要藉由正處於與調速器 135970.doc -25- 200930886 44上之可旋轉板82的嚙合位置中之掣子88防止齒輪組旋 轉,則從動軸在相反方向上不可旋轉。 經由拉繩32之往復移動,應瞭解,遮蓋物2〇之底軌3〇可 經遞增地升起且將保持於固定之經升高位置,直至再次向 下拉動拉繩為止,此係由於制動器總成42防止升降軸刊之 相反旋轉,此將准許底軌藉由重力而落下。 右在遮蓋物20之縮回中之任何點處,需要允許遮蓋物2〇 藉由使底軌30落下而延伸,然而,僅有必要向右側向拉動 © 拉繩32(如在圖16A、圖16B、圖16C、圖17A、圖17B及圖 17C中所觀察),直至拉繩上之插塞224移位至鎖桿之橢圓 形空穴242的右側位置或座248中為止,以使得插塞向右之 進一步移動使得鎖桿向右移位,此又使得掣子86與調速器 之可旋轉板82脫離。由於重力一直作用於遮蓋物之底軌3〇 上,所以重力使升降軸36、從動轴68以及小齒輪組及調速 器44在相反方向上旋轉,此接著被准許,此係由於掣子不 • 再防止調速器之旋轉板旋轉。因此,由於制動器總成42已 釋放系統,所以接著准許底軌落下,且隨著底軌落下,將 升降繩40自頂軌28中之其相關聯之升降線軸38解繞。在升 降軸在相反方向上旋轉之同時,從動軸68亦在彼同一方向 上方疋轉。當然,從動轴在彼方向上之旋轉使得與其相關聯 之單向抽承70及齒輪組亦在彼相反方向上旋轉,此又使調 速器旋轉,從而使得浮動防磨條96向外樞轉至與調速器基 座90之内部圓柱壁的摩擦嚙合中。旋轉移動因此經准許但 藉由調速器在速度方面進行約束,使得遮蓋物並不自縮回 135970.doc • 26- 200930886 位置過快地落下至延伸位置。 遮蓋物20之藉由在釋放制動器後即允許底軌3〇由重力而 落下的延伸可藉由僅僅將拉繩32移位至橢圓形空穴之左側 位置或座中且其後向左拉動鎖桿且將掣子86移動至其與可 旋轉板82之嚙合位置中而終止於任何點處,此防止從動轴 68及升降軸36進一步旋轉。 在圖18至圖31中說明本發明之控制單元的第二實施例, 其中除所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之驅動總成2 5 0不同於所描述 之第一實施例的驅動總成外’控制單元之第二實施例極其 類似於所描述之第一實施例,而制動器總成252實質上為 等同的,且因此不再詳細描述。第二實施例之外殼亦為一 具有以緊固件25 8可釋放地互連之頂部組件254及底部組件 256的兩部分外殼。頂部組件及底部組件經模製以包括用 於容納驅動總成及制動器總成之各種組件的室。除將識別 如在驅動總成之操作中起作用之外殼組件特定特徵外,將 不洋細描述外殼組件。 藉由參看圖18至圖20可能最佳地瞭解第二實施例之驅動 總成250。在圖18至圖20處可見,驅動總成包括一繩線軸 260,環繞該繩線軸260可纏繞並解開拉繩262,其中繩線 轴在一末端(在該末端上具有整體式圓周齒輪266)處具有圓 柱轉鼓(drum) 264。繩線軸之與圓周齒輪相對之末端在268 處為斜面的,以便在圍繞繩線軸纏繞拉繩時將拉繩保持於 繩線轴之圓柱缠繞表面270上。斜面有助於以受控方式環 繞繩線軸解開並纏繞拉繩。藉由稱後將描述之彈壓彈簧 I35970.doc •27· 200930886 271在纏繞方向上彈壓繩線轴。 遠離繩線轴260之齒輪266軸向延伸的係具有與纏繞線軸 之圓柱轉鼓264同轴之第一轴向相連區段274、第二轴向相 連區段276、第三轴向相連區段278及第四轴向相連區段 280的支撐轴272,該等軸向相連區段具有分別減小的直 徑。最小直徑區段或第四區段經調適以旋轉地收納於線轴 軸284之第一末端中的圓柱軸向盲孔282中。線軸軸具有第 一末端處之大直徑圓柱轴部分286、與大直徑圓柱軸部分 ® 286鄰接之整體式減小之中間圓柱軸部分288及一在相對之 第二末端處的整體式小直徑實質圓柱軸部分290。 繩線軸260之第二支撐軸區段276及第三支撐軸區段278 之外徑實質上與線軸軸284之大直徑部分286的外徑相當。 線軸轴之大直徑部分具有轴向凹入於其中之盲孔282,其 中盲孔之直徑稍大於繩線軸之最小或第四支撐軸區段280 的直徑。因此,第四支撐轴區段可旋轉地位於盲孔中。 ❹ 充當彈簧離合器之盤簧292具有一位於繩線軸260之第二 支撐轴區段276及第三支撐軸區段278上的第一末端294, 及一位於線轴轴之大直徑部分286上的第二末端296,因此 彈簧離合器橋接繩線軸之支撐軸々72與繩線軸軸284之間的 界面。如稍後將描述,彈簧離合器准許繩線軸相對於線轴 轴在纏繞方向上旋轉,同時使得繩線軸與線轴軸在相反之 解開方向上整體旋轉。 線軸轴284之相對末端具有橫向橫截面並非為圓形的第 二盲孔298(圖20)。在所揭示實施例中,其為具有平坦弦壁 135970.doc -28· 200930886 的4刀圓柱形帛一盲孔298經調適以收納從動轴3〇2之第 一末端300,該從動轴302等同於所描述第一實施例的從動 軸68。如先前所描述,從動軸之第一末端3〇〇(如在圖18中 可見)經組態以使橫載面等同於線軸轴中之第二盲孔的橫 截面,以便與線軸轴一致地旋轉。從動軸進一步具有一等 同於所描述第一實施例之單向軸承7〇的習知單向軸承 3 04,其中軸承安裝於從動軸之中央部分3〇6上,使得軸承 將在一方向上相對於從動軸旋轉但在相反方向上不相對於 〇 從動轴旋轉。軸承使等同於所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之小齒輪 72的小齒輪308摩擦配合於其外表面上,因此小齒輪與單 向軸承一致地旋轉。從動軸之相對或第二末端31〇如同在 第一實施例中一般收納一等同於所描述之第一實施例之升 降軸36的升降軸3 12,其中升降轴在其第一末端處具有一 盲孔314’具有非圓形橫截面之該盲孔314與從動軸之第二 末端310的組態配合。 ❹ 如在圖20中可能最佳可見,當驅動總成之組件定位於外 殼組件254及256内時’外殼組件在316處稍微壓縮盤簧292 離合器之第二末端296’因此盤簧離合器鬆散地位於線軸 軸284之中間軸部分288上。3 16處之外殼、盤簧292與線轴 軸之中間軸部分288之間的容許度係使得盤簧之由繩線轴 260在解開方向上之旋轉引起的旋轉(如下文將描述)使得盤 簧歸因於盤簧與周圍外殼組件之間的摩擦而夾持線軸軸 284,此藉此使得線轴軸與離合器彈簧一起旋轉。然而, 離合器彈簧在相反之纏繞方向上之旋轉准許線軸軸與離合 135970.doc 29- 200930886 器彈簧之間的滑動,因此線軸轴在纏繞方向上並不與離合 器彈簧一起旋轉。 離合器彈簧292之位於支據軸272之第二區段276及第三 區段278上的相對或第一末端294(如在圖20中可見)與支撐 軸摩擦地嚙合,即使繩線軸26〇及其支撐軸在纏繞方向上 之旋轉允許支撐軸相對於呈習知離合器彈簧方式之盤簧滑 動,同時支撐軸在解開方向上之旋轉使得離合器彈簣夾持 支撐軸,藉此與支撐軸一致地旋轉。使得離合器彈簧與繩 線軸起旋轉之方向為解開方向,此在拉题被拉動且自繩 線軸解開時發生。此同一方向之旋轉使得離合器彈簧夾持 線軸軸,從而使得線軸軸與離合器彈簧一起旋轉。當繩線 軸在相反方向(亦即,纏繞方向)上旋轉時,如在允許環繞 繩線軸重繞拉繩262時,繩線軸之支撐軸相對於離合器彈 簧滑動,且離合器彈簧因此並不向線軸軸傳送旋轉,因此 線軸軸保持固定。 如自驅動總成之組件之以上描述將瞭解,當線軸軸284 於繩線轴之解開方向上旋轉時,線軸軸284使得小齒輪3〇8 與從動轴302 —起旋轉,此又使得升降軸312與其一致地旋 轉。然而,如先前結合控制單元之第一實施例所描述,當 繩線軸在纏繞方向上旋轉時,並不激勵線轴軸、從動軸及 升降軸旋轉,且將經由制動器總成252之操作使線軸轴、 從動軸及升降軸保持於適當位置。當然,制動器總成可如 由第一實施例所描述經由拉繩262之操縱而選擇性地釋 放’以准許線軸軸、從動軸及升降軸如藉由與遮蓋物之升 135970.doc -30- 200930886 降轴操作地相關聯之遮光物材料的重量引起而旋轉。 參看圖19,應瞭解’彈壓盤簧271安裝於外殼318中,使 得彈簧之外部末端320與外殼操作地嚙合’而彈簧之内部 末端322與一與主動齒輪326相關聯之軸324連接,該主動 齒輪326與繩線軸260之整體式齒輪266嚙合。因此,主動 齒輪之旋轉使得彈壓盤簧271經捲繞或解捲繞。當然,當 使繩線軸在解開方向上旋轉時’如在拉動拉繩時,抵抗彈 壓盤簧271之彈壓而捲繞彈壓盤簧271 ;但當不再拉動拉繩 時,彈壓彈簧解捲繞或解繞,從而使得主動齒輪在相反方 向上紅轉’藉此使得繩線轴在纏繞方向上旋轉以環繞繩線 軸重繞拉繩。 圖21展示併入於外殼之一半中且處於與制動器總成252 之操作嗤合及關係的控制系統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總成 250之組件。圖22為自不同方向展示組件之類似於圖21的 等角視圖。 圖23為通過控制單元之截面,其展示彈壓盤簧271上之 主動齒輪326與繩線轴260上之整體式圓周齒輪266嚙合, 使得兩個齒輪即使在相反方向上亦一致地旋轉。 圖24展示盤簧271,該盤簧271用以在完全捲繞位置彈壓 繩線軸’且經平衡以在不再向下拉動拉繩262時環繞繩線 軸重繞拉繩262。 圖25展示彈壓盤簧271與其與之操作地相關聯之主動齒 輪326 ’其中可見,盤簧之最内末端322與提供於主動齒輪 3 26之軸324中的槽328操作地嚙合,使得主動齒輪在一方 135970.doc -31 - 200930886 向上之旋轉使得盤簧經捲繞’而彈簧之解捲繞使得主動齒 輪相反地疑轉,其當然傳送至繩線轴260(如先前所提及)。 圖26為通過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安裝於頂軌330内之 控制單元的垂直截面’其展示針對等同於結合控制單元之 第一實施例描述之操作的操作而環繞繩線軸纏繞且經定位 的拉繩262。 圖27為類似於圖26之截面’其中控制單元安裝於稍大之 頂軌332中,且繩導塊334定位於頂軌内以使拉繩在頂軌内 之適當位置處與來自控制單元之出口 336適當地對準。 圖28展示甚至更大之頂軌338中之控制單元,其中針對 拉繩262提供甚至更大之導塊340以在頂軌内之適當位置處 針對操作再次適當地定位拉繩。 圖29為類似於圖26之截面’但其中拉繩262安置於頂軌 之相對側上。 圖30為類似於圖27之截面’其中拉繩262安置於與圖27 之側相對的側上,且其中繩導塊342定位於頂軌内以針對 操作適當地定位拉繩》 圖31為類似於圖28之截面,其中拉繩262安置於與圖28 之側相對的側上,且定位於甚至更大之頂軌344内。另一 繩導塊346經定位以用於針對根據本發明之操作導向拉繩 且適當地定位該繩。 儘管已以某一程度之特定性來描述本發明,但應理解, 本揭示案已借助於實例進行說明,且在不偏離本發明之如 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之精神的情況下可進行細節或 135970.doc •32- 200930886 結構上的改變。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在完全縮回條件下展示之併有本發明之 之遮蓋物的等角目。 圖2為在完全延伸條件下展示之遮蓋物之類似於圖1的等 角圖。 圖3為展示圖丨之自縮回位置移動至延伸位置且拉繩處於 一釋放遮蓋物以准許延伸之位置的遮蓋物之正視圖。 〇 圖4為圖1之遮蓋物之展示遮蓋物正自延伸位置縮回且拉 繩正經往復以逐漸縮回遮蓋物的正視圖。 圖5為本發明之遮蓋物之展示本發明的控制單元及圖1之 遮蓋物之其他組件的分解等角圖。 圖6為以具有頂部及底部組件之兩部分外殼展示之向下 觀看本發明的控制單元之等角圖。 圖7為在移除外殼之頂部組件的情況下自不同角度展示 之類似於圖6的等角圖。
D 圖8為自向下觀看控制單元之第一角度所見之本發明之 控制單元的分解等角圖。 圖9為在已移除外殼且自不同角度方向向下觀看組件的 情況下類似於圖8的等角圖。 圖10Α為沿圖7之線10Α-10Α截取的放大截面。 圖10Β為類似於圖10Α之展示處於與圖1〇 a之非驅動關係 相對之驅動關係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及其相關組件 面。 135970.doc -33- 200930886 圖11A為沿圖i〇A之線11A-11A截取的放大片段截面。 圖11B為沿圖ιοΒ之線11B-11B截取的放大片段截面。 圖12為沿圖7之線12-12截取的放大截面。 圖13為沿圖7之線13-13截取的放大截面。 圖14為沿圖7之線14-14截取的放大截面。 圖15為沿圖7之線15-15截取的放大截面。 圖16A為沿圖12之線16A-16A截取之展示處於與調速器 齒輪之嚙合關係之掣子的截面。 ® 圖16B為在處於與調速器齒輪之嚙合關係之掣子情況下 展示掣子、調速器、用於移動掣子與控制繩之鎖桿的等角 圖。 圖16C為沿圖16B之線16C-16C截取的放大片段截面。 圖16D為沿圖16C之線16D-16D截取的截面。 圖17A為類似於圖16A之展示處於與調速器齒輪之非喃 合關係之掣子的截面。 • 圖17B為類似於圖16B之展示處於與調速器齒輪之非喃 合關係之掣子的等角圖。 圖17C為沿圖17B之線17C-17C截取的放大截面。 圖17D為沿圖17C之線17D-17D截取的截面。 圖18為本發明之控制單元之第二實施例的驅動系統及外 殼之一半的分解等角圖。 圖19為與展示於圖18中之外殼組件相對之外殼組件及反 衝或彈壓彈簧及其主動齒輪的分解等角圖。 圖20為通過本發明之控制單元之第二實施例的說明併入 135970.doc •34· 200930886 至控制單元之外殼中之第:實施例之驅動總成的組件之互 連的垂直截面。 圖21為在定位於控制單元之外殼的一半内之組件的情況 下展不用於第二實施例之控制單&中的驅動總成與制動器 總成的等角視圖》 圖22為自不同於圖21之方向的方向觀看之等角圖。 圖23為沿圖20之線23-23截取的截面。 圖24為沿圖20之線24-24截取的截面。 圖25為沿圖24之線25-25截取的截面。 圖26為通過安裝於頂軌中之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控制 單元截取且說明通過控制單元及頂軌自線軸傳遞拉繩的垂 直截面。 圖27為類似於圖26之展示稍大頂軌中之控制單元的戴 面〇 圖28為類似於圖27之展示於甚至更大之頂軌中之控制單 元的截面。 圖29為類似於圖26之展示安置於頂軌之相對侧上之拉繩 的截面。 圖30為類似於圖27之拉繩安置於較大頂軌之相對侧上的 截面。 圖3 1為類似於圖28之拉繩安置於甚至更大頂軌之相對側 上的截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0 遮蓋物 135970.doc 35- 200930886 22 控制單元 24 微孔遮光物材料 26 水平安置之橫向互連摺疊式單元 28 頂軌 30 底軌 32 拉繩 34 穗 36 升降軸
38 升降線軸 40 升降繩 42 制動器總成 44 調速器 46 兩部分外殼 48 底部組件 50 頂部組件 52 驅動總成 54 線軸 56 線轴軸 58 復位簧/雙繞盤簧 60 主動齒輪 62 支腳 64 從動齒輪 66 盤簧 68 從動軸 135970.doc -36- 200930886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單向軸承/制動器 第一小齒輪 第二小齒輪 第三小齒輪 單一單元 第四小齒輪 可旋轉面板/可旋轉端板 棘輪齒 樞軸掣子 兩件式鎖桿或觸發臂 圓柱基座/調速器基座 轴向支撐轴 調速器驅動元件 浮動防磨條 彈簧夾 圓柱繩纏繞表面 徑向肋 圓柱彈簧纏繞表面/圓柱彈簧纏繞部分 槽 突出部 基本繞組 凹穴 楔形或成斜面之末端/楔形凸輪末端 外部圓柱表面 135970.doc -37- 200930886 118 輻射肋 120 弧形支撐件 122 圓柱通路 124 棘輪齒 126 凹座或彈簧座 128 弧形凸輪隆起緣 130 開放背部 132 凹穴
134 圓柱本體 136 周邊棘輪齒 138 非圓柱軸向通道 140 平坦側 142 圓形座或凹座 144 末端組件 146 中心或中央組件/中心圓柱部分 148 圓柱本體 150 外部圓柱表面/外表面 152 圓柱通道 154 滚柱軸承 156 槽 158 圓周徑向定向的齒 160 互補轴向凹座 162 肋 166 凹穴 -38- 135970.doc 200930886 168 軸向支撐軸 170 類托架支撐件 174 閉合末端壁 176 平坦指狀物 178 垂直槽 180 空穴 182 周邊棘輪齒陣列 184 托架
186 空穴 187 弧形支腳 188 指狀物 189 支架 190 凹穴 192 弧形外部面 194 大體三角狀條 196 橫向樞軸銷 198 大末端 200 托架 202 鎖扣 204 相對末端 206 橫向通道 208 臂 210 錨接盤簧 212 臂 135970.doc -39- 200930886 214 槽 216 橫向導銷 218 第一弧形組件/第一鎖桿組件 220 第二弧形組件 222 雙固定頭部 224 插塞 226 弧形主體 228 直立肋
230 連接器 232 直立指狀物 234 下垂指狀物 235 弧形主體 236 直立肋 238 槽 242 雙空穴 244 左侧位置或座 246 圓形孔 248 右侧位置或座 250 凸緣/驅動總成 252 水平導銷/制動器總成 254 斜面/頂部組件/外殼組件 256 底部組件/外殼組件 258 緊固件 260 繩線軸 -40- 135970.doc 200930886 262 拉繩 264 圓柱轉鼓 266 整體式圓周齒輪 270 圓柱纏繞表面 271 彈壓彈簧/彈壓盤簧 272 支撐軸 274 第一軸向相連區段 276 第二軸向相連區段 ❹ 278 第三轴向相連區段 280 第四軸向相連區段 282 圓柱軸向盲孔 284 線軸軸 286 大直徑圓柱軸部分 288 整體式減小之中間圓柱軸部分 290 整體式小直徑實質圓柱軸部分 ❹ 292 盤簧/離合器彈簧 294 第一末端 296 第二末端 * 298 第二盲孔 300 第一末端 302 從動軸 304 習知單向轴承 306 中央部分 308 小齒輪 135970.doc -41 · 200930886 310 相對或第二末端 312 升降軸 314 盲孔 318 外殼 320 外部末端 322 内部末端/最内末端 324 軸 326 主動齒輪
328 槽 330 頂軌 332 頂軌 334 繩導塊 336 出口 338 頂軌 340 導塊 342 繩導塊 344 頂軌 346 繩導塊 135970.doc -42-

Claims (1)

  1. 200930886 十、申請專利範圍: :種用於控制藉由一升降軸操作的一建築物開口之—遮 :物中之-升降系統的控制單元,其中該遮蓋物係藉由 "升降系統升起且經允許而藉由重力落下,該控制單元 組合地包含: 軸 驅動總成,其包括一具有一樞軸及一 旋轉軸線的線 一實質上縱向不可延# 私 ❹ ❹ 線軸之柬❹ 其具有:一錯接至該 术神禾端及一用於由辞如^座丨gg 一 、^控制單几之一操作者操縱的第 ^末端;—彈性料,在m操作㈣壓該線 線軸環繞其旋轉轴線旋轉移動,從而圍繞該 ^ 於限制該線軸在該第-方 該線軸整體旋轉;及=輪用該線軸轴上以與 一 、'用於在該線轴在一與該第 :遠離:::第:方向上旋轉時,一 讀成’其包括:-從動轴及—操作地連接至 :輪從動軸整體旋轉的從動齒輪,在該主動 ==遠離該線轴時’該從動齒輪可與該主動齒 動齒輪。—彈性系統,用於朝向該線軸彈壓該主 以使該主動齒輪與該從離, 從動軸經調適以操作地連接至該升降轴/ l中該 2’如明求項1之單元’其中該彈性部 3·如請求項1之單亓,甘Λ m 巧盟黃 ,、中用於輛向移動該主動齒輪之該 135970.doc 200930886 系統為一凸輪系統。 4·如凊求項3之單元,其中該凸輪系統包括 輪與該線轴轴中之至少一者上的凸輪表面。 動齒 月长項4之早疋’其中該凸輪系統包括一在該主動齒 輪及該線轴軸中之兩者上的凸輪表面。 6·如請求項4之單元’其中該凸輪表面係沿-與該線轴軸 同心之圓的一圓弧。 ❹ 7·如請求们之單元’其中該彈性系統包含一與該主動齒 輪及該從動齒輪操作地喝合以將兩者彈壓分開的盤簧。 8·如請求項2之單元,其中該盤簧為一雙繞盤簧。 9.:種用於控制藉由一升降軸操作的一建築物開口之—遮 蓋物中之一升降系統的控制單元,其中該遮蓋物藉由該 升降系統升起且經允許而藉由重力落下,該㈣單元組 合地包含, -驅考總成’其包括一單向驅動之主動齒輪及一用於 使該主動齒輪單向旋轉的拉織,及 制動器總成’其包括:_從動轴及—操作地連接至 該從動轴以與該從動軸整體旋轉的從動齒輪,該從動齒 輪可與該主動齒輪選擇性地嚙合,該從動軸操作地連接 至該升降轴;一調速器,操作地連接至該從動軸丨一單 向制動器,在該從動軸上以准許該從動軸在一方向上旋 轉’同時在一相反方向上選擇性阻止旋轉;—掣子與 該單向制動器操作地相關聯,以選擇性地准許或阻止該 從動軸在該相反方向上的旋轉。 135970.doc -2 - 200930886 士 °月求項9之單7L’其中該單向制動器包括 承。 平同袖 從動齒 11·如請求項10之單元’其中該單向軸承互連一第 輪與該從動軸。 12.=:項?之單?,其進一步包括:-調速器齒輪其可 、U δ速器一起旋轉,一齒輪組係操作地連接1 、 ❹ ❹ =與該調速器齒輪,且其中”子相對於:調= 輪為可移動的,以處於嚙合位置與 。 Γ合位置之該擎子在該相反方向上防止該調:器:: 轉及該從動轴的旋轉,且在該非喷合位置准許 及該從動軸在該相反方向上旋轉。 、 13 ::未項12之單元’其進-步包括-用於在該嚙合位置 、:非唾合位置之間移動該掣子之鎖桿,該鎖桿與該拉 繩係操作地相關聯,藉此該掣子經由該拉繩之操 在該嚙合位置與該非嚙合位置之間移動。 、’ ° :求項9之早疋’其進一步包括一用於彈壓該主動齒 輪遠離該從動齒輪的彈性系統。 15.如請求項14之單元,其令該彈性系統為一盤簧。 項9之單元,其中該調速器為可操作的以控制該 從動軸在該相反方向上之旋轉速率。 17. -種用於控制藉由一升降軸操作的一建築物開口之一遮 ==降系統的控制單元,其中該遮蓋物藉由該 :系、先升起且經允許而藉由重力落下,該控制單元組 合地包含: 135970.doc 200930886 驅動總成’其包括:一可旋轉線軸;一拉繩,緊固 至該線轴,以纏繞於該線軸上且自該線轴解開;一彈壓 彈簧,操作地連接至該線軸以在一纏繞方向上彈壓該線 軸;一線軸軸,其由一離合器彈簧操作地連接至該線 軸,以在該線軸之旋轉的一解開方向上使該線軸轴單向 旋轉,一從動軸,操作地連接至該線軸軸以與該線軸軸 整體旋轉;及一升降軸,操作地連接至該從動軸以與該 從動軸整體旋轉。 〇 18. 19. 20. ❹ 如請求項17之控制單元,其中該線軸包括一整體式支撐 轴’該離合器彈簧在該整體式支撐軸上操作地安裝。 如哨求項18之控制單元,其進一步包括一可釋放制動總 成,用於當該線軸在該纏繞方向上旋轉時選擇性防止該 升降軸旋轉。 μ 如哨求項18之控制單元,其進一步包括一可釋放制動總 成,用於當該線軸未旋轉時選擇性防止該升降軸旋轉。 135970.doc
TW097143556A 2007-11-14 2008-11-11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TW20093088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8786107P 2007-11-14 2007-11-14
US12/263,580 US20090120592A1 (en) 2007-11-14 2008-11-03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0886A true TW200930886A (en) 2009-07-16

Family

ID=40622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3556A TW200930886A (en) 2007-11-14 2008-11-11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20592A1 (zh)
JP (1) JP2009121232A (zh)
KR (1) KR20090050017A (zh)
CN (1) CN101440689A (zh)
AR (1) AR069298A1 (zh)
AU (1) AU2008243142A1 (zh)
BR (1) BRPI0806081A2 (zh)
CA (1) CA2643625A1 (zh)
MX (1) MX2008014443A (zh)
TW (1) TW20093088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1479A (zh) * 2010-04-30 2013-03-13 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建筑开口的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遮阳帘的帘线张力控制
TWI560360B (en) * 2013-09-27 2016-12-01 Oiles Eco Corp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for opening portion
TWI623680B (zh) * 2013-03-11 2018-05-11 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用於建築開口之遮蓋件
TWI708010B (zh) * 2015-08-12 2020-10-21 美商漢特道格拉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窗戶遮蓋物之偏斜調整機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5633B1 (ko) * 2008-06-16 2008-12-26 곽재석 원 코드 블라인드
US8757239B2 (en) 2008-08-26 2014-06-24 Hunter Douglas Inc. Roll-up retractable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KR101152911B1 (ko) 2009-10-09 2012-06-05 김효정 블라인드의 승강조작장치
KR100969129B1 (ko) * 2009-12-02 2010-07-09 문현철 전동 블라인드 장치
KR100970877B1 (ko) * 2010-02-11 2010-07-16 공간산업(주) 자동도어의 수동 개폐장치
US8356653B2 (en) * 2010-08-25 2013-01-22 Teh Yor Co., Ltd. Control module having a clutch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window shade
EP2458129A1 (en) * 2010-11-26 2012-05-30 MOTTURA S.p.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roller blind
DE102011050666B4 (de) 2011-05-27 2014-06-12 Achim Lienert Aufwickelvorrichtung
TWI604124B (zh) * 2012-02-23 2017-11-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控制模組
US9988837B2 (en) * 2012-07-13 2018-06-05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Switzerland Gmbh Variable force brake for a window covering operating system
US9357868B2 (en) * 2012-12-06 2016-06-07 Hunter Douglas Inc. Skew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window covering
US9759008B2 (en) 2012-12-06 2017-09-12 Hunter Douglas Inc. End cap for a rail for a window covering
KR102094570B1 (ko) * 2013-03-11 2020-04-14 헌터더글라스인코포레이티드 건축물 개구부용 덮개를 위한 동작 시스템
US9938764B2 (en) * 2014-06-09 2018-04-10 Teh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ctuat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04126527U (zh) * 2014-08-19 2015-01-28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及其遮蔽结构的升降控制模块
US20160222722A1 (en) * 2015-02-03 2016-08-04 Newell Window Furnishings, Inc. Window covering and operating system
US10641037B2 (en) * 2016-01-12 2020-05-05 Hunter Douglas Inc. Cord drive assembly for an architectural covering with a braking member and associated biasing element
CN205605050U (zh) 2016-01-22 2016-09-28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的阻尼装置
US10612299B2 (en) 2016-01-22 2020-04-07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Control device of window covering system
CN205532187U (zh) 2016-01-29 2016-08-31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升降控制结构
CN205400553U (zh) * 2016-03-04 2016-07-27 关健民 一种窗帘
CN107269203B (zh) 2016-04-06 2019-05-17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控制机构及其窗帘系统
US10655384B2 (en) * 2016-10-19 2020-05-19 Hunter Douglas, Inc. Dual mod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covering
US10407983B2 (en) 2016-10-26 2019-09-10 Hunter Douglas Inc. Operating system for an architectural covering
KR101965810B1 (ko) * 2019-01-15 2019-08-13 김인철 권취기를 구비한 채수장치
JP7311364B2 (ja) * 2019-06-28 2023-07-19 トーソー株式会社 日射遮蔽装置
JP7239506B2 (ja) * 2020-01-29 2023-03-14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の開閉操作装置及び建具
TWI739711B (zh) * 2021-01-28 2021-09-11 型態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控制模組及捲簾升降裝置
KR20240017934A (ko) * 2021-09-22 2024-02-08 테 요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윈도우 쉐이드 및 그 작동 시스템
US20240052695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8635Z2 (it) * 1986-12-17 1988-05-28 Mottura Spa Tenda a rullo con freno a masse centrifughe disposto all esterno del rullo e sopporto d estremita includente tale freno
JP2656147B2 (ja) * 1990-10-13 1997-09-24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ルブラインドのスクリーン昇降装置
US5671793A (en) * 1996-05-15 1997-09-30 Enwig Corp. Combination blind controller
US6129131A (en) * 1997-11-26 2000-10-10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7128126B2 (en) * 2003-03-04 2006-10-31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US7159635B2 (en) * 2003-06-25 2007-01-09 Hunter Douglas Inc. Lift cord spool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JP4440802B2 (ja) * 2005-02-28 2010-03-24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
US7686150B2 (en) * 2007-02-05 2010-03-30 Chung-Hsien Hsieh Governor device for doo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1479A (zh) * 2010-04-30 2013-03-13 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建筑开口的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遮阳帘的帘线张力控制
CN102971479B (zh) * 2010-04-30 2015-04-15 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用于建筑开口的遮阳帘
TWI623680B (zh) * 2013-03-11 2018-05-11 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用於建築開口之遮蓋件
TWI560360B (en) * 2013-09-27 2016-12-01 Oiles Eco Corp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for opening portion
TWI708010B (zh) * 2015-08-12 2020-10-21 美商漢特道格拉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窗戶遮蓋物之偏斜調整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50017A (ko) 2009-05-19
AU2008243142A1 (en) 2009-05-28
JP2009121232A (ja) 2009-06-04
CN101440689A (zh) 2009-05-27
BRPI0806081A2 (pt) 2009-11-17
CA2643625A1 (en) 2009-05-14
US20090120592A1 (en) 2009-05-14
AR069298A1 (es) 2010-01-13
MX2008014443A (es) 2009-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0886A (en)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9127500B2 (en) Cord-winding device for venetian blind
US7665507B2 (en) Blind
EP2208852A2 (en)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TWI329700B (en) Roll up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having top down/bottom up capability
EP0918133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JP6271699B2 (ja) 建築物開口部用の覆いのための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KR101938904B1 (ko) 이동가능한 레일의 제어
US20040074611A1 (en) Bottom-up/top-down retractable cellular shade
TW200837269A (en)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JP4704772B2 (ja) ブラインド
JP2008231913A (ja)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TWM612327U (zh) 升降控制模組及捲簾升降裝置
JP2008188470A (ja)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KR20190060641A (ko) 줄 없이 작동되는 안전 블라인드
KR101213737B1 (ko) 안전 끈을 갖는 롤 블라인드
EP2060732A2 (en) Control unit for lift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CN113833396B (zh) 升降控制模块及卷帘升降装置
KR101299397B1 (ko) 분리형 안전 코드를 갖는 롤 블라인드
JP5315009B2 (ja) ブラインド
JP5214640B2 (ja)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KR20170011136A (ko) 견인줄 수납식 막대슬라이더 안전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차양구동장치
US20140020854A1 (en) Unlocking assembly for feedback window curtain set
JP6728126B2 (ja) 建築物開口部用の覆いのための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KR101301798B1 (ko) 단일 안전코드를 갖는 롤 블라인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