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3035A - Diffusion plate - Google Patents

Diffusion pl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3035A
TW200903035A TW97105226A TW97105226A TW200903035A TW 200903035 A TW200903035 A TW 200903035A TW 97105226 A TW97105226 A TW 97105226A TW 97105226 A TW97105226 A TW 97105226A TW 200903035 A TW200903035 A TW 2009030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ing
particles
diffusing plate
resin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05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8269B (en
Inventor
Byeong-Heui Han
Yoon-Hee Cho
Hee-Cheong Lee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163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18755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Inc filed Critical Kolo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03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3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2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090303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用於液晶顯示器或是照明裝置之背 光模組的光擴散板。 5【先前技術】 隨著工業社會已朝向先進資訊時代發展,因此,用於 顯示與傳輸各種資訊之媒介的電子顯示器的重要性也與日 俱增。以往’體積龐大的陰極射線管(CathodeRay Tube,以 下簡稱CRT)被廣泛地應用,但以裝設CRT所需空間的觀 ίο點來看,卻面臨到相當多的限制,以致於難以製造具有大 尺寸的CRT °因此,CRT逐漸被各種型式的平面顯示器所 取代,包括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pDp)、場發射 择員不益(FED)以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在這些平面顯 示器中’特別是LCD,為-種結合液晶.半導體技術而產生 15的技術岔集性產品,由於其輕薄且耗電量低 ,所以佔有優 勢。因此’其結構與製造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持續不斷。現 今’已被應用於諸如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用螢幕以及 可攜式個人通訊設備(個人數位助理(PDA)與行動電話)等 領域的LCD ’被製造成較大的尺寸,因而可將lCd應用於 20大尺寸的電視,例如高晝質(High Definition,HD)電視。因 此’ LCD作為—種能夠取代以往猶如顯示器同義字般之 CRT的新穎顯示器,而備受囑目。 在LCD中’由於液晶本身無法發射光,所以在其背面 名頁外提供光源’致使在各晝素(pixel)中穿過液晶之光的強度 200903035 係被控制而達成對比(contrast)效果。更具體而言,LCD作 為一種使用液晶材料之電氣性質來調整透光度的裝置,係 自裝5X於其後表面之光源燈發射光,並且,為了將發光效 率提昇至最高,以此方式所發射的光,穿透各種功能片或 '功能薄膜,致使光成為均勻且具方向性者,之後,此種被 控制的光亦穿透彩色濾光片,從而實現紅、綠與藍(R,G,B) 顏色。更且,LCD為間接光發射型式,係透過電氣方法, 藉由控制各晝素的對比來實現影像。是故,在判斷LCD影 像的品質方面,包括亮度與均勻性,配備有光源之光發射 10裝置被認為是十分重要的。 此種光發射裝置通常包括光源、反射板、導光板、反 射型高亮度膜、稜鏡膜、光擴散膜、以及光擴散板。可使 用各種型式的板或是薄膜,致使來自光源的光能夠盡可能 大量地到達液晶裝置。 在這些薄膜或是板中,光擴散板同時具有使自光源燈 發射之光的亮度均勻,以及遮蔽燈的亮紋的功能,更且, 光擴散板亦扮演支持其他光學薄膜的角色。光擴散板係添 加有各種光擴散劑(light_diffusing agent),以引起光的折 射、散射與反射,進而引導出擴散效應。 2〇 為了自光擴散板傳遞大量的光至前表面,需裝設包括 光擴散膜或是稜鏡膜等不同的薄膜。然而,由於增添此種 多層的材料,因而導致製造成本提高與生產率下降。 光擴散膜在輔助擴散板之遮蔽性能的同時,亦有效地 擴政入射光且將光傳遞至前表面。一般而言,光擴散膜包 200903035 括透明基板以及擴散層,而賴散層係 的表面上。該擴散層包括作為散射劑的^透:基板 且,藉由該擴散層之黏著劑,與包含在該子,並 射劑之間的折射率差異,實之Z 5該散射劑係散佈於擴散層中 :文效應。由於 光係持續地在二個具有不同二=蝴散層時’ 時,予以傳遞。 ㈣手之貝間相互移動的同 除此之外’為了透過光擴散膜達到 面的目標,因此需要提供棱鏡膜, =先至刖表 成本增加與降低生產率的後果。 +部€造成製造 【發明内容】 『所欲解決的問題』 15 因此,本發贿供—種具有料 可顯現適當的亮度與優異的遮蔽性質。)先擴政板其 此外’本發明提供—種具有多層結構的光立 可顯現適當的亮度與優異的賴性質。 八 ^ 可在=雜i具有單層結構的光擴散板,其 的亮度。、球敝性質的同時,藉由調整總透光度以顯現充足 可在唯』广本毛明提供—種具有多層結構的光擴散板,其 的^度持遮蔽性質的同時,藉由調整總透光度以顯現充足 匕外’本發明提供—種光擴散板,其光擴散劑的型式 20 200903035 與數量係被調整,以顯現最大的亮度。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光擴散板,係可降低LCD的製 造成本,進而產生經濟效益。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光擴散板,其尺寸穩定性高, 5因此即使在高溫以及高濕度的環境下,仍然不會發生捲曲 現象,且可展現優異的光擴散性質。 「技術手段』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光擴散板,係由選自 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及其混合物的一種基底樹 10脂所形成者,並且,在該光擴散板的至少一表面上形成有 圖形層。該光擴散板的總透光度等於或高於40%,且亮度 為 4500 cd/mm2。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光擴散板,包含有一 基層,係由選自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及其混合 I5物的種基底樹脂所形成者;一表層,形成於該基層的至 少一表面上;以及一圖形層,形成於該表層的至少一表面 上。該光擴散板的總透光度等於或高於4 〇 %,且亮度為4 5 〇 〇 cd/mm2。 山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光擴散板,係由選自 2〇 ♦反馱如樹知、聚苯乙烯樹脂、及其混合物的一種基底樹 脂所形成者。該光擴散板的霧度等於或低於9〇%,且總透 光度荨於或高於80%。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提供的—種光擴散板,包含有一 基層係由選自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及其混合 200903035 物的一種基底樹脂所形成者;以及一表層,形成於該基層 的至少一表面上。該光擴散板的霧度等於或低於90%,且 總透光度等於或高於80%。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光擴散板,可進一 5步包含一種粒徑等於或小於100 μηι的光擴散劑。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光擴散板中,該光 擴散劑可為一種或是多種選自下列所構成之族群者:丙烯 酸聚合物粒子(acrylic polymer particles);苯乙烯聚合物粒子 (styrene polymer particles);烯烴聚合物粒子(olefin p〇iymer ίο particles),丙坤與苯乙細共聚物粒子;丙稀與稀煙共聚物粒 子;苯乙烯與烯烴共聚物粒子;多層多成分粒子,係藉由 先形成均聚物、共聚物或二聚物粒子,之後再以其它類型 的單體將其覆蓋而得;石夕氧烧聚合物粒子;氟樹脂粒子; 石反酸辦粒子,硫酸鎖粒子,氧化碎粒子;氫氧化銘粒子; I5乳化欽粒子,氧化錯粒子,氣化鎮粒子;滑石粒子;玻璃 粒子;以及雲母。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的光擴散板,可進一 步包含一形成於該光擴散板至少一表面上的圖形層。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光擴散板中,該圖 2〇形層可包含複數個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多 面體形狀;或是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柱體 形狀;並且,這些圖形可各自彼此相鄰或不相鄰的排列。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光擴散板中,該聚 笨乙烯樹脂可具有等於或高於105°C的坡J离轉移溫度。 10 200903035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的光擴散板中’該聚 笨乙烯樹脂可為其内共聚合有丙稀酸的聚苯乙稀樹脂。 『功效』 依據本發明之一方面,該光擴散板係可顯現充足的亮 5度與優異的遮蔽性質,因此縱使該光擴散板應用於具有大 螢幕的背光模組時,仍可充分地遮蔽光源的影像,並且, 該光擴散板的尺寸穩定性高,使其即使在高溫以及高濕度 的環境下,仍然很少發生捲曲現象。 此外,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該光擴散板具有高總 1〇透光度以及夠高的壳度’所以可維持良好的光發射品質。 因此’該光擴散板減少光學薄膜的使用’進而降低其製造 成本,更且,該光擴散板的尺寸穩定性高,使其即使在高 溫以及高濕度的環境下,仍然很少發生捲曲現象。 15【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為立體圖 第二圖為立體圖 第三圖為立體圖 以及 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擴散板; 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擴散板; 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擴散板; 第四圖為立體圖,顯林發㈣四實施例的擴散板 <圖中所使用之元件符號說明> 20表層 10基層 30, 40, 50,60 圖形層 20 200903035 【實施方式】 以下將詳細敘述本發明。 本U提供-種具有單層結構或是多層結構的光擴散 =係顯現適當的亮度與優異的絲性f。此種光擴散板 5疋〉-種包^聚碳酸酿樹脂以及聚苯乙歸樹脂的基底樹脂 所形成者;前述之聚碳酸酯樹脂以及聚笨乙晞樹脂係可單 獨使用或是混合使用。 聚碳酸s旨樹脂具有優異的耐衝擊性與透光度,以及良 好的对低溫與電氣特性,並且具有耐高溫性與对吸收性, 10所以/、尺寸“疋性非常高。因此,聚碳酸酯樹脂可使用的 溫度範®很廣’也因而被應躲光學鏡4、辆片材料、 安全帽、保護裝置以及覆蓋物等。 本盔明中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樹脂包括,藉由二經基酉分 (dihydroxy phenol)與光氣(ph〇Sgene)反應,或是二羥基酚與 15叾反酸鹽如驅物(carb〇nate precursor)反應所得者,如典型的芳 香族聚碳酸酯樹脂、線性及支鏈的碳酸酯均聚物、聚酯共 聚物、及其混合物。二羥基酚的範例包括2,2-雙(4·羥基苯 基)丙燒(即雙酚 A ) (2,2-bis(4-hydroxyphenyl)propane, bisphenol A)、雙 (4-羥基苯基)曱烷 20 0^(4-1^(11*(^7卩1^1^1)11^113狀)、2,2-雙(4-羥基-3,5-二甲基 笨基)丙烧(2,2-bis(4-hydroxy-3,5-dimethylphenyl) propane)、以及 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 (l,l-bis(4-hydroxyphenyl)cydohexane);而石炭酸鹽前驅物的 範例包括碳酸二苯醋(diphenyl carbonate)、魏基鹵化物 12 200903035 (carbonyl halide)以及碳酸二芳酯(diaryl carbonate)。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樹脂,在300〇C以及荷重 1.2公斤的條件下,依據ASTM D1238定義出的熔融指數 (melt index,MI)為每 10 分鐘 7 至 30 克(7〜30 g/l〇 min)。 5 在基底樹脂方面’當單獨使用聚笨乙烯樹脂時,可使 用具有玻璃轉移溫度等於或高於丨05〇C的範例,以增加耐 熱性,並且,所使用之聚苯乙烯樹脂,其内的丙烯酸為共 聚合形態者。 ~ 由於?TX本乙烯樹脂為剛硬、無色且透明者,並具有良 10好的電氣性質,且由於其可大量生產所以成本低廉,因此 被應用於各種領域,包括日用品,諸如厨房零件、文具材 料與傢俱;機械用大型模造零件;以及電氣設備(電化製 品),諸如電視機殼。 在基底樹脂方面,當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與聚苯乙烯樹 15脂的混合物時’可使用在200°c以及荷重5公斤的條件下, 依據ASTM D1238定義出之熔融指數(mdt index,MI)為每 10分鐘0.5至3克(0.5〜3 g/l〇 min)的聚苯乙烯樹脂。 當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與聚苯乙烯樹脂的混合物時,其 可為使用直徑30 mm的雙螺桿擠壓機(twin screw 2〇 extruder),在馬達轉速25〇 rpm,且成型溫度2〇〇至3〇〇〇c, 較佳為250°C條件下熔融混合(melt-mixed)之。 當聚破酸酿樹脂與聚苯乙烯樹脂混合時,為了達到聚 石反酸醋樹脂之可撓性與尺寸穩定性的優點,以及聚苯乙烯 樹脂之抗吸收性與強度的優點,二者混合的重量比例可為丄 13 200903035 比9至9比1。 或者疋,本發明中的光擴散板可具有多層結構,該多 層結構包含有一基層,以及在該基層之一表面或二表面上 的表層。 5 該表層的組成並沒有特別限制,並且,舉例來說,用 於忒表層的基底樹脂,包括藉由共聚合丙烯酸單體與苯乙 烯單體所獲得之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樹脂。 作為有用的單體,該丙烯酸單體包括選自下列的一種 或疋夕種’甲基丙稀酸烧j旨(methacrylic acid alkyl ester)、 i〇丙烯酸烷酯(acrylic acid alkyl ester)、甲基丙烯酸環烷酯 (methacrylic acid cydoalkyl ester)、丙烯酸環烷酯(acryiic acid cycloalkyl ester)、甲基丙烯酸芳 g旨(methacrylic acid aryl ester)以及丙稀酸芳酯(acrylic acid aryl ester);而苯乙稀單體 包括苯乙烯或是被取代的笨乙烯。前述被取代的笨乙烯包 15 括烧基苯乙稀(alkyl styrene),例如α-甲基苯乙稀 (α-methylstyrene);鹵化苯乙烯(halogenated styrene),例如 氣苯乙稀(chlorostyrene);以及乙烯基苯乙稀(vinyl styrene)。此外,視需要而定,亦可使用二種或是多種苯乙 烯單體的組合物。 20 特別是,當使用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樹脂時,考慮到 對該基層的黏著力,丙烯酸單體與苯乙烯單體進行共聚合 反應的比例範圍自6比4至1比9。 本發明的光擴散板可進一步包括一圖形層,係位於該 光擴散板的至少一表面上。該圖形層係用以在改善遮蔽性 14 200903035 質的同時’維持適當的亮度。 如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圖形層具有複數 该圖形具有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 θ / 形狀;或是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半多面體 或者早 仰圓形的柱體形狀; ,可應用一種或是多種形狀的組合物。並日,j 0形可各自彼此相鄰或不相鄰的排列。 、’11二
10
散板::圖基層與一表層的光擴散板,該光擴 :::於該表層之-表面上,所組成的 :員光擴散板,其圖形層係由複數個以預定間距排 散板^科圓料柱賴組H圖所顯示的光擴 娜過之;:係由魏_預定間距_,且剖面為修 复圖= 圓形的柱體所組成。第四圖所顯示的光擴散板, 二=層係由複數個以預定間距洲,且剖面為錐形四面 屌σ此-來,該圖形層係進-步形成於該基層且/或該表 4上致使光行經路徑可被控制,且擴散後的光被傳輸至 別表面,從而維持適當地亮度以及提昇遮蔽光源影像的能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光擴散板的總透光度等於或高 於40% ’且亮度等於或高於4500 cd/mm2。
在符合此總透光度與亮度的情況下,光擴散板具有優 異的遮蔽性質與適當的亮度,因而可應用於大面積LCD的 者光模組’進而有效地遮蔽光源的影像Q 15 200903035 圖式:用圖式’如上述般的揭露’然而’這些 θ ^發明,而不應解釋為限制本發明,且孰 ==”,在不違反本發明的技術精神下所從事 的各種修飾與㈣1屬於本發日月的範轉。 的ηϊ!括形成於該基層之-表面或是二表面上 由進行諸如共擠壓模製、層叠、熱 ί 15 i. 當光擴散板形狀該基層上° 如層疊、熱黏著 '滾;該圖形層係藉由進行諸 知的加工製程,予2成。‘印、壓轉印或是印刷等習 ”;!产本供-種光擴散板,符合適當的遮蔽性 之U心層⑽件下’仍可達到前述的特性。 構之基底樹脂、透過額外形成表層的多層結 構、以及縣層的特定組成,皆如前述所定義者。 "f此例:,光擴散板的霧度等於或低於90%,且總透 光度等於或冋於8〇% ’並且,該光擴散板展現出適當的遮 ”亮度’也因此可減少額外使用光學薄膜的數 望。特別是’該擴散板可非常有用地作為躲具有適當面 積之背光模組的擴散膜。 視需求而定,為了進一步提高遮蔽性質與增加亮度, 可進—步提供前述的圖形層。 ^本發明之光擴散板的實施例中,可使用一種光擴散 ^ "亥光擴散劑的折射率通常不同於該基底樹脂的折射 16 20 200903035 率,且係用以增加光的擴散率’並負責給予適當的遮叙性 質、透光度以及擴散性質。 該光擴散劑包括各種有機與無機粒子。有機粒子的典 型範例包括丙烯酸聚合物粒子’諸如甲基丙烯酸甲酯 5 (methylmethacrylate)、曱基丙烯酸乙酯(ethylmethacrylate)、 曱基丙烯酸異丁酯(isobut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正丁 醋(n-butylmethacrylate)、曱基丙稀酸正丁基曱西旨 (n-butylmethylmethacrylate)、丙烯酸(acrylic acid)、甲基丙 稀酸(methacrylic acid)、曱基丙稀酸經乙酉旨 ίο (hydroxy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經丙酯 (hydroxypropylmethacrylate)、丙稀酸羥乙酯 (hydroxyethylacrylate)、丙烯醯胺(aery 1 amide)、羥甲基丙烯 醯胺(methylol acryl amide)、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glycidyl methacrylate)、丙烯酸乙醋(ethylacrylate)、丙婦酸異丁酉旨 15 (isobutylacrylate)、丙稀酸正丁醋(n_butylacrylate)、丙稀酸 2-乙基己酯(2-ethylhexylacrylate)、以及其聚合物、共聚物 或二聚物;苯乙烯聚合物粒子,諸如苯乙烯、被取代的苯 乙烯、以及其聚合物、共聚物或三聚物;烯烴聚合物粒子, 諸如聚乙烯以及聚丙烯;丙烯與笨乙烯共聚物粒子;丙烯 2〇與烯烴共聚物粒子;笨乙烯與稀烴共聚物粒子;多層多成 分粒子,係藉由先形成均聚物、共聚物或三聚物粒子,之 後再以其它類型的單體將其覆蓋而得;矽氧烷聚合物粒 子;以及氟樹脂粒子。 热機粒子的範例包括碳酸舞、疏酸鋇、氧化石夕、氫氧 17 200903035 化銘、氧化鈦、氧化钭、 ^ m _L ^ 〇虱化鎂、滑石、玻璃、以及雲母。 !=:定擴機粒子的光擴散性質,並 ^ . 種或是多種的光擴散劑組合物。 =擴,與基底樹脂之間的折射率差異很大時,縱 的光擴散劑’仍然可展現出光擴散效應。相 擴散劑與基底樹月旨之間的折射率差異很小時, 則必須使用相對大制光擴散劑。 10
、叙’當光擴散_用量增加時,亮度也被認為會增 加。然而’當光擴散劑的用量過多時,亮度反而會降低。 口此’光擴散_用量係被難為使光擴散板可展現出適 當的遮蔽性質與高亮度。 光擴政板的遮蔽性質與亮度,係可透過單獨使用,或 是組合使用下列各種方法予以調整。 第一種方法包括,在考慮到基底樹脂與光擴散劑之間 折射率差異的情形下,調整光擴散劑的用量;第二種方法 包括’在光擴散板為多層結構的情形下,調整基層與表層 之光擴散劑的含量;第三種方法包括調整光擴散劑的類 型;以及第四種方法包括調整光擴散劑的尺寸。 舉例來說,以100重量份的基底樹脂為基準,當光擴 2〇散劑的用量等於或低於10重量份時,可製造出霧度等於或 低於90%,且總透光度等於或高於80%的光擴散板。當進 一步提供圖形層時,總透光度會進一步降低,進而增加遮 蔽性質與顯現適當的亮度。 當光擴散劑用於表層時,光擴散劑的量必須隨著用於 18 200903035 表層之基底樹脂的折射率’與基層之光擴散劑的量而改 變,並且,以100重量份之用於表層的該基底樹脂為基準, 用於表層之光擴散劑的量可被設定為等於或少於20重量 份。 5 光擴散劑的粒徑可等於或小於100 μπι。 此外,视需求而定,本發明之光擴散板可進一步添加 有裝程“定劑(process stabilizer)、紫外線吸收劑(uv absorber)、或是紫外線穩定劑(uv stabiHzer)。 透過以下實施例將更加暸解本發明,然而,下列實施 1〇例僅用以敘述本發明,而不應解釋為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至12 a %例1至12的組成成分與組成比例顯示於下表1。 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樹脂,在300〇C以及荷重1.2公斤的 IV、件下,依據ASTM D1238定義出的炫融指數(mi)為每1〇 15 分鐘 22 克(22 g/l〇 min)。 在這些實施例中,例如基底樹脂,當聚碳酸酯與聚苯 乙烯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時,係以表1所顯示的組成比例 加入’之後再使用雙螺桿擠壓機在25〇qc下將其溶融混合 之。 2〇 所使用之聚苯乙烯樹脂,在200oC以及荷重5公斤的 ,件下’依據AS™ 01238定義出的溶融指數(MI)為每1〇 分鐘 1.5 克(1.5 g/i〇 min)。 用於表層的基底樹脂方面,是使用表丨組成成分中之 型的苯乙稀_丙烯酸共聚物樹脂。 19 200903035 在光擴散板的組成成分中,該基層是由表i組成成分 中的-基底樹脂與-光擴散劑所組成 ,且以0.5重量份之紫 外線吸收劑,例如笨亞曱基丙二酸鹽 (tetraethyl-2,2^(1,4-phenylene-dimethylidene)-bismalonate, 5 B-Cap)作為光穩定劑;該表層是由表〗喊成分中的一基 底樹脂與-光擴散劑所組成,且以2重量份之紫外線吸收 劑’例如笨亞曱基丙二酸鹽 (tetraethyl-2,2^(1,4-phenylene-dimethylidene)-bismalonate, B-Cap)作為光穩定劑。 10 該圖形層位於該光擴散板的上表面(如第一圖所示), 是透過滾筒塗佈形成複數個寬度(&)為15〇 μιη且高度(b)為 75 μιη之剖面為半圓形的柱體所組成。 具體而言,實施例1至4有關於一種沒有表層之單層 結構的擴散板;實施例5至8有關於一種包括有基層與形 15成於该基層一表面上之表層的擴散板;以及實施例9至12 有關於一種包括具有與實施例5至8相同組成成分之基層 與表層的擴散板,除了該表層係形成於該基層的二個表面 上。 模製方面’是使用直徑為135 mm與60 mm的單螺桿 2〇押出機’在模製溫度250°C與220°C下進行共擠壓。在實 施例1至4中’該基層的厚度為2.〇 mm ;在實施例5至8 中,s亥基層的厚度為1.9 mm,且該表層的厚度為ο」mm ; 以及在貝施例9至12中’該基層的厚度為1.8 mrn,且在該 基層二個表面上之該表層的厚度各為〇.1 。 20 200903035 【表1】
實施 例 基層(重量份) 表層(重Ϊ份) 圖形 層 PC PS MM樹脂顆粒 MS MM樹脂顆粒 1 800 200 1 - - X 2 200 800 1 - X 3 800 200 1 - - 〇 4 200 800 1 - 〇 5,9 800 200 - 100 7 X 6, 10 200 800 - 100 7 X 7, 11 800 200 - 100 7 〇 8, 12 200 800 - 100 7 〇 氺PC :聚碳酸酯(2,2-雙(4-羥基苯基)丙烷與光氣的反應產物); LG-陶氏(LG Dow);型號Calibre 300-22 * PS :聚苯乙烯;東洋苯乙烯株式會社(Toyo Styrene);型號HRM40 氺MS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樹脂;曰本鋼鐵化學公司(Nippon Steel Chemical);型號MS600 * MM樹脂顆粒: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顆粒;韓國可隆公司 (Kolon);型號M-10P 量測該等實施例所製得之光擴散板的總透光度、霧 度、亮度、捲曲度、吸水性以及熱變形溫度。測量結果顯 示於下表2。 5 依據ASTM D1003測量總透光度與霧度,並使用由美 樂達(Minolta)所取得之LS-100測量亮度。 捲曲度的定義是將擴散板裝設於20吋的背光模組上, 之後使其處於60°C以及相對濕度75%的條件下96小時, 而後測量擴散板向上捲曲的四個角落與背光模組表面之間 ίο的距離。吸水性的定義則是將光擴散板裁切成1〇平方公分 的尺寸,之後使其處於25°C的水中24小時,而後測量光 擴散板的重量變化。依據ASTMD648測量光擴散板的熱變 21 200903035 形溫度。 【表2】 實施 例 總透光度 (%) 霧度 (%) 亮度 (cd/m2) 捲曲度 (mm) 吸水性 (%) 熱變形 溫度(°c) 1 92.1 75.0 4864 0.20 0.19 123.1 2 91.9 79.0 4789 0.14 0.14 101.5 3 91.4 77.0 5771 0.21 0.20 121.9 4 90.1 81.0 5649 0.15 0.16 100.1 5 93.1 75.3 4971 0.20 0.18 119.3 6 93.9 75.9 4923 0.15 0.13 99.6 7 93.9 卜78.1 卜 5917 0.21 0.19 118.1 8 93.6 77.9 5896 0.17 0.14 98.9 9 94.4 77.4 5071 0.18 0.17 Γ 117.1 10 94.1 78.1 5050 0.13 0.12 97.6 11 94.1 79.6 6005 0.20 0.17 115.9 12 94.5 79.1 5967 0.16 0.13 97.0 由表2可以清楚得知,所有實施例的光擴散板,都具 有等於或高於90%之非常高的總透光度以及優異的亮度。 5此外,其尺寸穩定性亦非常高。特別是,相較於其它沒有 ϋ 圖形層的光擴散板’具有圖形層的實施例3、4、7、8、11 . 以及12具有較高的亮度。相較於基層之PC使用量多於ps 使用量的光擴散板,基層之PS使用量多於PC使用量的實 施例2、4、6、8、10與12展現出較低的吸水性與熱變形 ίο溫度;此外’實施例2、4、6、8、10與12的捲曲度亦相 對地降低。 測量實施例1、2、5、6、9以及1 〇遮蔽燈管的能力。 具體而言,將光擴散板裝設於24吋的背光模組上,之後, 將擴散膜、稜鏡膜以及反射偏光膜依序地裝設於其上,而 22 200903035 ===!的_否被看見。無法看見燈管影像 的貝為良好’而能夠看見燈管影像的實施例定義 為不良。結果顯示,光擴散板遮蔽燈管的能力良好。 l〇 測量具有圖形層之實施例3、4、7、8、11以及12的 光擴散板魏燈管的能力。具體而言,將光擴散板裝設於 32吋的背光模組上,之後,將擴散膜、稜鏡膜以及反射偏 光膜依序地裝設於其上,而後以肉眼評估燈管的影像能否 被看見。無法看見燈管影像的實施例定義為良好,而能夠 看見燈管影像的實施例定義為不良。結果顯示,光擴散板 遮敝燈管的能力良好。 實施例13至18 光擴散板是以與實施例1至12相同的方式製造,並製 造成相同的尺寸,除了僅使用其内之丙烯酸為部分共聚合 形態之聚苯乙烯樹脂(玻璃轉移溫度115〇C),作為基層的 15基底樹脂,且在實施例15與16中,表層係形成於基層的 /表面上,以及在實施例17與18中,表層係形成於基層 的一個表面上之外。 實施例13至18之光擴散板的具體組成,係顯示於下 列表3中。 23 200903035 f 10 (g¥gT^T~(tt#)" 【表3】 實施例 MM;f封脂顆粒
MM樹脂顆粒 圖形層 x 〇 7 7
X 〇 ,株式會社(T— s_e);型號T080
*MS ^ ^ Μ on Steel Chemical);型號MS600 v FF 量測以此所獲得之光擴散板的總透光度、霧度、亮度、 捲曲度、吸水性从熱_溫度。靡絲顯示於下表4。 【表4】 實施 例 總透光度 (%) 霧度 (%) 13 89.6 75.8' 14 88.4 79.5 15 Γ 90.1 76.4 16 90.5 79.6 17 90.3 77.8' 18 90.8 78.「 亮度 _(cd/m^) 'iTsF' 捲曲度 (mm) 吸水性 (%) 0.15 0.16 0.16 0.17 0.15 0.15 0.16 0.17 "0.17 ~〇ΛΪ 0.16 ~~0Λβ 熱變形 溫度(°C) 110.2 110.1
109.8 T09JΊΤοΤ 109J 由表4可以A件知,在單獨使用符合預定熱性質之 聚苯乙稀樹脂的實施例中,總透光度、霧度以及捲曲度並 /又有改i,且尺寸定性與使用聚碳龜旨樹脂與聚苯乙稀 樹脂混合物時相同。 實施例19至24 光擴散板是以與實施例1至12相同的方式製造,並製 24 200903035 造成相同的尺寸,除了擴散顆粒的類髮方面,是使用石夕顆 粒取代丙稀酸樹脂顆粒,且在實施例21與22中,表層係 形成於基層的一表面上,以及在實施例23與24中,表層 係形成於基層的二個表面上之外。 5 實施例19至24之光擴散板的具體組成,係顯示於下 列表5中。 【表5】 實施例 基^ / (重量份) 表層(重量份) 圖开>層 PC PS $夕顆粒 MS 矽顆粒 19 800 200 1 - 〇 20 200 800 1 - 〇 21, 23 800 200 - 100 7 〇 22, 24 200 800 - 100 7 〇 * PC :聚竣酸醋(2,2-雙(4-經基苯基)丙烧與光氣的反尾產物); LG-陶氏(LG Dow);型號Calibre 300-22 * PS :聚碳酸自旨;東洋苯乙稀株式會社(T〇y〇 Styrene);型號HRM40 * MS :苯乙稀-丙稀酸酯共聚物樹脂;日本鋼鐵化學公司(Nippon Steel Chemical);型號MS600 *Si顆粒:矽顆粒;日興利卡株式會社(NikkoRica);型號MSP-020S 量測以此所獲得之光擴散板的總透光度、霧度、亮度、 捲曲度、吸水性以及熱變形溫度。測量結果顯示於下表6。 10【表6】 實施 例 總透光度 (%) 霧度 (%) 亮度 (cd/m2) 捲曲度 (mm) 吸水性 (%) 熱變形 溫度(°c) 19 48.5 99 4583 0.18 0.19 121.8 20 47.2 99 4516 0.16 0.17 100.1 21 48.7 99 4625 0.18 Γ 0.19 118.2 22 47.6 99 4576 0.17 0.18 99.1 23 48.9 卜99 4654 0.17 0.18 h 118.1 24 48.1 99 4585 0.16 0.16 99.5 25 200903035 由表6可以清楚得知,具有圖形層之光擴散板的總透 光度接近40%且亮度高。 此外’此種光擴散板被裝設於32吋的背光模組上,之 後,將擴散膜、稜鏡膜以及反射偏光膜依序地裝設於其上, 而後以肉眼評估燈管的影傻故 冢此否被看見。結果顯示,光擴 政板遮蔽燈管的能力良好。
26 200903035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為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擴散板; . 第二圖為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擴散板; _ 第三圖為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擴散板; 5 以及 第四圖為立體圖,顯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擴散板。 ("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基層 20表層 ίο 30, 40, 50, 60 圖形層 a寬度 b高度 27

Claims (1)

  1. 200903035 十、申請專利範圍: ^ —種域散板,係由聚碳酸s旨樹脂、聚笨乙稀樹脂、 =及:^物所構成之族群中所選出之〜基底樹脂所形 光擴散板的至少—表面上形成有—圖形層;該 尤擴政板的總透光度等於或高於40%, 5 cd/mm2。 且冗度為4500 2 · 種光擴散板,包含有: θ 一基層,係由聚碳酸酯樹脂、聚笨乙烯樹脂、以及其 混合物所構成之族群中所選出之-基底樹腊所形成;〃 —表層,係形成於該基層的至少一表面上;以及 10 一圖形層,係形成於該表層的至少一表面上; 該光擴散板的總透光度等於或高於4〇%,且亮度為 4500 cd/mm2。 3· 種光擴散板,係由聚碳酸S旨樹脂、聚苯乙稀樹脂、 以及其混合物所構成之族群中所選出之〜基底樹脂所形 15成;該光擴散板的霧度等於或低於90%,且總透光度等於 或高於80%。 4· 一種光擴散板,包含有: —基層’係由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稀樹脂、以及其 混合物所構成之族群中所選出之一基底樹脂所形成;以及 20 —表層,係形成於該基層的至少一表面上; 5亥光擴散板的霧度等於或低於90%,且總透光度等於 或兩於80%。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光 擴散彳反,更進一步包含有一粒徑等於或小於1〇〇 μπ1的光擴 28 200903035 散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擴散板,其中,該 光擴散劑為一種或是多種選自下列所構成之族群者:丙烯 酸聚合物粒子;苯乙烯聚合物粒子;烯烴聚合物粒子;丙 5烯與苯乙烯共聚物粒子;丙浠與烯烴共聚物粒子;多層多 成分粒子,係藉由先形成均聚物、共聚物或三聚物粒子, 之後再以其它類型的單體將其覆蓋而得;矽氧烷聚合物粒 子;氟樹脂粒子;碳酸鈣粒子;硫酸鋇粒子;氧化矽粒子; 氫氧化鋁粒子;氧化鈦粒子;氧化锆粒子;氟化鎂粒子; 10 滑石粒子;玻璃粒子;以及雲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之光擴散板, 更進一步包含有一形成於該光擴散板至少一表面上的圖形 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光擴散板, 15其中,該圖形層包含有複數個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半 橢圓形的多面體形狀;或是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半橢 圓形的柱體形狀;並且,該等圖形係各自彼此相鄰或不相 鄰的排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擴散板,其中,該 20圖形層包含有複數個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 多面體形狀;或是剖面為多角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的柱 體形狀;並且,該等圖形係各自彼此相鄰或不相鄰的排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光 擴散板,其中,該聚苯乙烯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等於或高 29 200903035
    於 105oC 。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擴散板,其中, 該聚苯乙烯樹脂是其内共聚合有丙烯酸的聚苯乙烯樹脂。 30
TW97105226A 2007-02-16 2008-02-14 Diffusion plate TWI37826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16311A KR101187552B1 (ko) 2006-02-17 2007-02-16 광확산성을 갖는 플레이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3035A true TW200903035A (en) 2009-01-16
TWI378269B TWI378269B (en) 2012-12-01

Family

ID=39705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05226A TWI378269B (en) 2007-02-16 2008-02-14 Diffusion plat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00008B2 (zh)
CN (1) CN101606087A (zh)
TW (1) TWI378269B (zh)
WO (1) WO20081000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8446B2 (en) 2008-02-26 2010-05-04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 Ip B.V. Display film stacks and a method of modeling the films
TW201007217A (en) * 2008-08-12 2010-02-16 Entire Technology Co Ltd Resin composition and light diffusion plate with thermal resistance and impact resistance
CN102206451B (zh) * 2010-03-30 2013-1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432769B (zh) * 2010-12-01 2014-04-01 Chi Mei Corp An optical plate having a micro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27937A (ja) * 1991-04-26 1992-11-17 Sekisui Chem Co Ltd エンボス付きの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32253B2 (ja) * 1995-05-18 2006-01-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レン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H0980208A (ja) * 1995-09-07 1997-03-28 Gunze Ltd 光拡散性成形部材とバックライトデバイス
WO2000008494A1 (fr) * 1998-08-05 2000-02-1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Lentilles en feuill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2004053998A (ja) * 2002-07-22 2004-02-19 Teijin Chem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製光拡散フィルム
US7497598B2 (en) * 2004-01-05 2009-03-0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ght diffusion film, surface light source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540527A (en) * 2004-02-26 2005-12-16 Takiron Co Light diffusing sheet,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light diffusing sheet
JP4638752B2 (ja) * 2004-04-12 2011-02-23 株式会社クラレ 光拡散板
KR100665781B1 (ko) * 2004-09-10 2007-01-09 주식회사 새 한 광학특성 및 내열성과 내흡습성이 우수한 광확산판
JP4857286B2 (ja) * 2005-01-25 2012-01-18 コーロン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ク 光拡散板
KR100638083B1 (ko) * 2005-02-02 2006-10-25 주식회사 코오롱 디스플레이 전면판
JP2007010798A (ja) * 2005-06-28 2007-01-18 Asahi Kasei Corp 異方性散乱フィルム
KR100885608B1 (ko) * 2006-05-30 2009-0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층구조 광확산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78269B (en) 2012-12-01
JP5600008B2 (ja) 2014-10-01
WO2008100058A1 (en) 2008-08-21
JP2010519568A (ja) 2010-06-03
CN101606087A (zh)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2014B (en) Light diffusive sheet and area light source element using the same
TWI487953B (zh) Angle limiter and flat panel display
JP2009539137A (ja) 多層構造光拡散板及びそれらを含む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665781B1 (ko) 광학특성 및 내열성과 내흡습성이 우수한 광확산판
KR10065424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판
TWI378269B (en) Diffusion plate
KR101244550B1 (ko) 광확산 부재
KR101135245B1 (ko) 휘도향상용 플레이트
KR10066877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판
KR20070104958A (ko) 휘도향상용 플레이트
JP2013195483A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板
KR101187552B1 (ko) 광확산성을 갖는 플레이트
KR10081068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판
KR101036357B1 (ko) 광보정 부재
JP2006243084A (ja) 光拡散板
KR100813738B1 (ko) 내스크래치성과 광학특성이 우수한 광확산판 제조방법
KR100936063B1 (ko) 광확산 부재
KR10072433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판
KR20110076320A (ko) 복합 기능을 갖는 프리즘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085836B1 (ko) 광학 시트
KR101155277B1 (ko) 광학 복합 부재
KR10086431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판
JP4473618B2 (ja) 反射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面光源ユニット
KR20070011906A (ko) 자외선 내구성과 광학특성이 우수한 광확산판 제조방법
JP2007102067A (ja) 積層樹脂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