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2694A - Phase change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Phase change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2694A
TW200832694A TW096133425A TW96133425A TW200832694A TW 200832694 A TW200832694 A TW 200832694A TW 096133425 A TW096133425 A TW 096133425A TW 96133425 A TW96133425 A TW 96133425A TW 200832694 A TW200832694 A TW 2008326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hase change
plug
insulating film
change mem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3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shi Moriya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Tech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3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26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3/00Resistance change memory devices, e.g. resistive RAM [ReRAM] devices
    • H10B63/30Resistance change memory devices, e.g. resistive RAM [ReRAM] devices comprising selection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061Shaping 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063Shaping switching materials by etching of pre-deposited switching material layers, e.g. lithograph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20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 H10N70/231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based on solid-state phase change, e.g. between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phases, Ovshinsky effec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21Device geometr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41Electrodes
    • H10N70/8418Electrodes adapted for focusing electric field or current, e.g. tip-shap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81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882Compounds of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e.g. chalcogenides
    • H10N70/8828Tellurides, e.g. GeSb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20083269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相變化記憶體(相變化型非揮發性記憶 體)之製造技術,特別是有關適用於相變化記憶體之構造 及其製造方法而有效的技術。 【先前技術】 近年,作爲新世代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提案有使 用相變化硫屬化物材料之相變化型非揮發性記憶體 (Phase-change Random Access Memory : PRAM) ° PRAM 雖爲非揮發性,但預測可進行與DRAM(Dynamic Random A c c e s s M e m o r y)相同程度之記憶體的寫入/讀出之高速動 作,並且基於可積體化爲與FLASH記憶體相同程度之單 元(cell)面積,因此作爲新世代非揮發性記憶體,被認爲 最爲有力。 構成PRAM之相變化膜的硫屬化物材料係既已使用在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 係利用硫屬化物材料 在非晶形狀態與結晶狀態正,光的反射率不同,相對於 此,PRAM係利用在相變化材料之非晶形狀態與結晶狀態 下,電電阻幾位數不同,使其作爲記憶體而進行動作之元 件。 相變化記憶體的切換,亦即從相變化材料之非晶形狀 態至結晶狀態之相變化,以及其相反的變化係使脈衝電壓 施加於相變化材料,並使用在此時所產生之焦耳發熱。在 -4- 200832694 從相變化材料之非晶形狀態至結晶狀態之相變化之中,施 加成爲結晶化溫度以上且熔點以下之電壓。另外,在從結 晶狀態至非晶形狀態之相變化之中,係藉由施加成爲熔點 以上之短脈衝之電壓,並進行急冷而進行。 作爲相變化記憶體所要求之特性,可舉出低消耗電力 化。對於此係要求減少使上述所示之相變化材料進行相變 化時所需電流的低電流改寫構造(例如專利文獻1 )。一般 所認爲之相變化記憶體之低電流改寫構造係爲縮小化流動 電流於相變化膜之插頭面積的構造,另外,在插頭面積之 縮小化之中,係提案有將插頭表面形成爲環型之構造,例 如,於非專利文獻1記載有其構造。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 1 208 1 0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1]VLSI Technology,2005.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ρρ9 8 -9 9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針對在如前述之相變化記憶體之技術,係藉由插 座面積之縮小化,可使相變化記憶體之改寫電流降低, 但,伴隨著插頭面積之縮小化的進展,其加工則變爲困 難。另外,針對在上述所示之環形插頭,加工亦爲困難。 亦即,若只進行插頭面積之縮小化,係具有無法得到實現 更低電流化之構成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可進行低電流改寫之 -5- 200832694 相變化記憶體的構造及該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目的與新穎的特徵係從 之記述及所附圖面明白可知。 [解決課題之手段] 針對在本申請案所揭示之發明之中,如簡單 表之構成槪要,則如以下所述。 藉由本發明之相變化記憶體之特徵爲具有: 導體基板之一主面側的層間絕緣膜及插頭,和形 插頭上之相變化膜,和形成於前述相變化膜上之 在將前述插頭的上面投影於具有前述電極膜之下 之領域,接合有前述相變化膜與前述絕緣膜。 另外,藉由本發明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製造方 爲具有:於半導體基板之一主面側形成層間絕緣 的工程,和於前述插頭上形成相變化膜的工程, 相變化膜上形成電極膜的工程,和將前述插頭的 於具有前述電極膜之下面的平面之領域之前述電 前述相變化膜露出爲止進行蝕刻的工程,和於前 上形成絕緣膜的工程。 [發明之效果] 針對在本申請案所揭示之發明之中,如簡單 代表之構成所得到之效果,則如以下所述。 藉由本發明,在將插頭的上面投影於具有電 本說明書 說明所代 形成於半 成於前述 電極膜, 面的平面 法之特徵 膜及插頭 和於前述 上面投影 極膜,至 述電極膜 說明經由 極膜之下 -6- 200832694 面的平面之領域,接合有相變化膜與絕緣膜,藉此可控制 單元中心之過剩的溫度上升,得到效率佳之電阻變化的結 晶/非晶形相之相分布’且可進行相變化記憶體之低電流 改寫。 【實施方式】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依據圖面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其中,在 用以說明實施形態的全圖中,對於相同構件,原則上附上 相同元件符號,並省略其重複之說明。 (實施形態1) 藉由圖1〜圖19,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 首先,於圖1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 體之主要部分的剖面構造。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係 如圖1所示,於矽基板1之上形成有擴散層2、3,並於 其上方形成閘極絕緣膜 4及閘極電極 5,藉以構成 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ir)電晶體 6。閘極絕緣膜 4 例如爲氧化矽膜或氮化矽膜,而閘極電極5例如爲多晶矽 膜或金屬薄膜,或者金屬矽化物膜,或此等之層積構造。 MOS電晶體6係例如藉由由氧化矽膜而成之元件分離膜7 所分離。 在前述閘極電極5之上部及側壁,係例如形成有由氧 化矽膜而成之絕緣膜8‘。在MOS電晶體6之上部全面, 200832694 係例如形成有 B P S G (B 0 r 0 n -D 0 P e d P h o s p h o S i 1 i c a t e G1 a s s ) 膜或SOG(Spin On Glass)膜,或者由化學氣相蒸鍍法或濺 鍍法所形成之氧化矽膜或氮化膜等而成之第一層間絕緣膜 9 〇 在第一層間絕緣膜9係形成有接觸孔10、11,並形 成有由防止擴散用之例如由氮化鈦(TiN)而成之鄰接導電 體膜所被覆之導電體而成的插頭12及插頭13,並各連接 於擴散層2、3。另外,插頭1 2係連接於連結於接地之配 線14。 在插頭1 3的表面上和第一層間絕緣膜9的表面上之 一部分,係形成有例如將鍺-銻-碲化合物(Ge2Sb2Te5)作爲 主成分之相變化膜15,由鎢(W)而成之上部電極膜16,由 氧化矽膜(Si02)而成之絕緣膜17。 在第一層間絕緣膜9的表面和上述相變化膜1 5、上 部電極膜1 6、絕緣膜1 7之層積體表面,係形成有第二層 間絕緣膜20,在第二層間絕緣膜20,係形成有接觸孔 21,並形成有由擴散防止用之例如由氮化鈦(TiN)而成之 鄰接導電體膜所被覆之導電體而成的插頭22,並連接於 上部電極膜1 6。此外,在第二層間絕緣膜20的表面,係 形成有與插頭22電性連接之配線23,此外,在配線23 上係形成有第三層間絕緣膜24。 在此,在插頭13之上部電極膜16係形成有孔25, 遮斷從插頭1 3對於經由上部電極膜1 6之電極的垂直電流 之流動,或從電極對於插頭1 3之垂直電流之流動。在圖 • 8 - 200832694 1中,孔25係由絕緣膜17所塡埋,但未必需要塡埋。但 是,由絕緣膜17塡埋孔25者在改寫時,可抑制相變化膜 1 5之流動性,安定化相變化膜1 5。由如此之構成,構成 相變化記憶體單元之記錄部。 圖2係爲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記憶體單元陣 列的電路圖。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記憶體單元陣 列係將複數條字元線1 〇 1及複數條位元線1 02配線成矩陣 狀,並於各自連接有記憶體單元1 1 0。記憶體單元1 1 0係 具有電晶體103、相變化膜104,並接地於接地106。另 外,設置有連接於字元線101及位元線102之驅動電路 107、108。藉由該驅動電路107、108,選擇記憶體單元 110之任一者,進行資訊的讀入及寫入。 圖3係圖1之相變化膜附近的擴大圖,並爲經由平面 圖之圖4所示之B-B’切斷線的剖面圖。另外,圖4係表 示經由將圖3之電極以厚度方向劃分之A_A’切斷線之平 面的剖面圖。在此,如圖4所示,在上部電極膜1 6係形 成有孔25,該孔25係由絕緣膜1 7所塡埋。另外,由插 頭13之外緣26所圍住之範圍27、和由上述孔25的外緣 所圍住的範圍28係至少一部份成重疊配置。 藉此,當電流從插頭13通過相變化膜15而流入上部 電極膜16時,遮斷從插頭13中央附近流入至電極中央附 近的電流。或者當電流從電極附近通過相變化膜1 5而流 入插頭1 3時,遮斷從電極中央流入插頭1 3中央的電流。 在此,電極中央附近係指從插頭13中央延伸至電極方向 -9- 200832694 之垂線,與形成電極的平面交叉之點附近。如上述所示, 由於在電極形成有孔25,與無孔25之構造相比較,改寫 所需電流較少即可。亦即,可得到可以低電流予以改寫之 相變化記憶體。 接著,關於其低電流改寫進行說明。圖5係表示形成 於圖4之上邰電極膜16的孔2 5之直徑d、和重置改寫所 需電流値的關係。在此,重置改寫係指將低電阻之結晶狀 態的相變化膜1 5,以焦耳熱加熱至熔點以上,再進行急 冷,藉此形成爲高電阻之非晶形狀態之改寫動作。該改寫 動作係在相變化記憶體之改寫動作中,需要最大的電流値 作之改寫。另外,圖5係爲插頭直徑爲1 8 〇 n m,相變化膜 厚度爲5 0 nm之情況,將成爲上部電極之電壓値的位元線 電壓設爲1.5V,使成爲電晶體之閘極電壓的字元電壓從 1.0V變化至1.5V之情況的模擬結果。 圖5範例之#記號係表示重置改寫成功的情況,X記 號係表示重置改寫失敗的情況,而成功/失敗之判定基準 係將經由改寫而得到1 000倍以上的電阻變化的情況設爲 •記號,而將無法得到的情況設爲X記號。如圖5所示, 當於上部電極膜未形成有孔時(d = 0時),重置改寫所需電 流係爲125μΑ程度。對此,例如由設置直徑d=160nm的 孔於上部電極膜,可知對於重置改寫所需電流係減少至 1 1 2 μ A程度。亦即,表示藉由設置孔,可實現約1成之低 電流化。 同樣地,圖6係爲插頭直徑爲180nm、相變化膜厚度 -10- 200832694 爲3 Onm之情況,將成爲上部電極之電壓値的位元線電壓 設爲1.5V,使成爲電晶體之閘極電壓的字元電壓從1.0V 變化至1.5V之情況的模擬結果。範例係表示與圖5相同 含意。當相變化膜厚度爲3 Onm時,當在上部電極膜未形 成有孔時(d = 0時)’重置改寫所需電流係爲135μΑ程度’ 對此,例如由設置直徑d = 18 Onm的孔於上部電極膜,可 知重置改寫所需電流係減少至1 〇2μΑ程度。亦即,表示藉 由設置孔,可實現約2成以上之低電流化。 接著,使用圖7〜圖9,就關於經由上部電極膜的孔之 低電流化的機制進行說明。圖7係表示改寫時之相變化膜 之溫度分布,(a)係爲於上部電極膜無孔之情況,而(b )係 爲於上部電極膜有孔之情況。另外,圖8(a)係表示上部電 極膜無孔之情況((b)習知構造)與有孔之情況((c)本發明構 造)在相變化膜之插頭/層間絕緣膜界面附近的溫度分布。 另外,圖9係表示改寫後之相變化膜之相分布((a)習知構 造、(b)本發明構造)。 如圖7、圖8所示,藉由設置孔於上部電極膜,高溫 度範圍係從相變化膜之中央附近移動至插頭之周圍附近。 此係因爲於上部電極膜有孔,遮斷了從電極中央附近(或 插頭中央附近)直接流至插頭中央附近(或電極中央附近) 之電流,故中央附近之焦耳發熱變弱,而將溫度上升抑制 爲較低之故。 依照其溫度分布,改寫後之相分布係如圖9所示。若 爲於上部電極膜無孔之情況(a),插頭上中央附近之相變 -11 - 200832694 化膜係加熱至熔點以上而予以非晶形化,但無關於將電流 流動爲135μΑ程度,插頭周圍之非晶形化爲不完全。因 此,改寫並未成功。另一方面,若爲於上部電極膜有孔之 情況(b),由於插頭周邊的溫度集中上升,故插頭周邊之 相變化膜的非晶形化即告結束。另外,插頭中央附近係相 變化膜的溫度未上升至熔點以上而直接爲結晶,但因於電 極中央附近有孔,故中央的結晶相係被高電阻非晶形與絕 緣膜所包圍。因此,在記憶體單元的讀出時,可將上述之 未非晶形化之結晶相,在未通過讀出電流的情形下,以記 憶體單元而言,可得到高電阻値。亦即,之所以可藉由於 電極設置孔而實現低電流化,係因爲得到在改寫前後有效 率地使電阻比變化之溫度分布所致。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可獲得抑制記憶體單元中心 之過剩的溫度上升,而得到效率佳之電阻變化的結晶/非 晶形相之相分布。其結果,可進行相變化記憶體之低電流 改寫。 接著’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主要部分的 製造方法,使用圖10〜圖17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係首先如圖1 0所示,經 由與以往相同的方法,於矽基板1之上方,形成擴散層 2、3 ’並經由於其上方形成閘極絕緣膜4及閘極電極5, 而構成MOS電晶體。閘極絕緣膜4例如爲氧化矽膜,閘 極電極5例如爲多晶矽膜或金屬薄膜,或者金屬矽化物 膜,或此等之層積構造。MOS電晶體係例如藉由由氧化 -12- 200832694 矽膜而成之元件分離膜7所分離。 在前述閘極電極5之側壁係例如形成由氧化矽膜 (SiO〇而成之絕緣膜8。於MOS電晶體之上部全體,係例 如形成BPSG膜或SOG膜,或者由化學氣相蒸鍍法或濺 鍍法所形成之氧化矽膜或由氮化膜等而成之第一層間絕緣 膜9 〇 在第一層間絕緣膜9係形成有接觸孔1 〇、1 1,並形 成有由防止擴散用之例如由氮化鈦而成之鄰接導電體膜所 被覆之主導電體而成的插頭12,及由所鄰接導電體膜所 被覆之主導電體而成的插頭1 3,並分別連接於擴散層2、 3。插頭1 2係連接於配線14。在此,第一層間絕緣膜9 及插頭13的表面係由化學機械硏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法等形成爲平坦(圖10)。 並且,如圖1 1所示,例如經由濺鍍法,在第一層間 絕緣膜9及插頭13的表面上,例如將鍺-銻-碲化合物 (Ge2Sb2Te5)而成之相變化膜15進行成膜。此外,如圖12 所示,於相變化膜1 5的表面上,例如經由濺鍍法,形成 由鎢(W)而成之上部電極膜16,經由CVD法,形成由氧 化矽膜(Si02)而成之絕緣膜17。 接著,如圖1 3所示,經由乾触刻法,將絕緣膜1 7、 上部電極膜16進行圖案化。此時,插頭13上之上部電極 膜1 6的中央附近亦進行蝕刻,而形成孔25。並且,如圖 14所示,經由CVD法,將層間絕緣膜29進行成膜。另 外,同時,由絕緣膜塡埋孔25。層間絕緣膜29的表面係 -13- 200832694 利用CMP法等形成爲平坦。此外,如圖丨5所示,將層間 絕緣膜29及相變化膜1 5進行圖案化,而形成記憶體寫入 部。 接著,如圖16所示,形成第二層間絕緣膜2 0,層間 • 絕緣膜29的表面係利用〇%?法等形成爲平坦。接著,藉 ~ 由將層間絕緣膜2 9與絕緣膜1 7之一部分進行蝕刻,形成 接觸孔21,並經由濺鍍法,形成例如由鎢而成之插頭 φ 22。該插頭22係與上部電極膜1 6電性連接。第二層間絕 緣膜20及插頭22的表面係利用CMP法等形成爲平坦(圖 17)° 並且,於第二層間絕緣膜2 0及插頭2 2表面上,例如 經由濺鍍法,形成由鋁而成之配線23,此外經由 CVD 法,形成第三層間絕緣膜24,藉此可形成前述圖1所示 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記憶體單元主要部分,其中,在圖1中 係記載層間絕緣膜29與層間絕緣膜20 —體化。 • 接著,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動作原理, 使用圖1 8、圖1 9進行說明。相變化記憶體係將在DVD 記錄媒體所使用之相變化材料應用於半導體記憶體之裝 置。D V D記錄媒體係經由雷射脈衝而使相變化材料變化 成非晶形或結晶狀態,並經由非晶形狀態與結晶狀態之折 射率的不同,記錄資訊。另一方面,PRAM係對記憶體單 元施加脈衝電壓,並調節該電壓與脈衝時間,藉此選擇非 晶形狀態或結晶狀態。此時,電阻在非晶形狀態與結晶狀 態下有約1 〇 〇 〇倍以上的差異,故利用電阻之不同而記錄 -14- 200832694 資訊。 如圖1 8所示,在記憶體單元由結晶狀態至非晶形狀 態之切換(重置)中,係流動比較大之電流的短時間脈衝 (重置脈衝),而在從非晶形狀態至結晶狀態之切換(置位 (set))中,係流動比較小之電流的長時間脈衝(置位脈 衝)。另外,在讀出時,係流動少電流短時間脈衝(重置脈 衝)至記憶體單元,從記憶體單元的電阻値讀出記憶體的 資訊。 如圖1 9所示,在重置脈衝之中,經由流動較大的電 流,記憶體單元係予以融解,並因脈衝寬度較短而急峻地 進行冷卻,故記憶體單元係從結晶狀態進行非晶形化。另 一方面,在重置脈衝之中,係藉由流動記憶體單元的溫度 超出結晶化溫度程度之電流,而使記憶體單元從非晶形變 化爲結晶狀態。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在將 插頭1 3的上面投影於具有上部電極膜1 6之下面的平面之 領域,接合有相變化膜1 5與絕緣膜1 7之構造,換言之, 由於在將插頭1 3的表面投影於上部電極膜1 6之方向的相 變化膜1 5上面具有絕緣膜1 7,因此可獲得抑制單元中心 之過剩的溫度上升,且得到效率佳之電阻變化的結晶/非 晶形相之相分布,其結果,可進行相變化記憶體之低電流 改寫。 (實施形態2) -15- 200832694 藉由圖2 0〜圖23,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 作爲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關於前述圖〗所示之 化記憶體之主要部分的其他製造方法,使用圖2 0〜围 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製造方法,至前述 形態1之製造方法之圖1 2的工程爲止,係同樣進行。 接著,如圖20所示,經由乾蝕刻,將絕緣膜1 7 部電極膜1 6、相變化膜1 5進行圖案化。並且,如B 所示,經由CVD法而將層間絕緣膜20進行成膜。 接著,如圖22所示,將插頭13之第二層間絕 20、絕緣膜17及上部電極膜16進行蝕刻,設置孔 接著經由CVD,由絕緣膜塡埋上述孔25。此外,第 間絕緣膜20的表面係利用CMP法等形成爲平坦。 接著,如圖23所示,藉由將第二層間絕緣膜20 緣膜1 7之一部分進行蝕刻,形成接觸孔21,並經由 法,形成例如由鎢而成之插頭22。該插頭22係與上 極膜16電性連接。第二層間絕緣膜20及插頭22的 係利用CMP法等形成爲平坦。 並且,於第二層間絕緣膜20及插頭22表面上, 經由灑鍍法,形成由鋁而成之配線23 ’此外經由 法,形成第三層間絕緣膜24,藉此可形成前述圖1 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記憶體單元主要部分° 在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中’亦與前述實施 1同樣地,可獲得抑制單元中心之過剩的溫度上升’ 相變 3 23 實施 、上 S 21 緣膜 25, 二層 與絕 濺鍍 部電 表面 例如 CVD 所示 形態 且得 -16- 200832694 到效率佳之電阻變化的結晶/非晶形相之相分布,其結 果,可進行相變化記憶體之低電流改寫。 (實施形態3) 藉由圖24〜圖29,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 作爲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於圖24〜圖26關於實現低 電流改寫之相變化記憶體之其他構造,進行說明。圖24 係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主要部分的剖面圖。圖 25係圖24之相變化膜附近之擴大圖,並經由圖26所示 之平面圖之B - B ’切斷線的剖面圖。另外,圖2 6係經由圖 25之A-A’切斷線的平.面之剖面圖。 與前述圖1所示之相變化記憶體之差異在於:在圖1 設置於上部電極膜的孔係貫穿相變化膜而到達至插頭表 面。但是,爲了取得上部電極膜16與相變化膜15與插頭 13之電性導通,上述孔25之直徑係成爲較插頭13之表 面的直徑爲小。在上述構造中,因從電極通過相變化膜, 唯插頭周邊流動電流,或只從插頭周邊通過相變化膜而流 動電流於電極,因而在不會有無用的電流流通於相變化膜 的情形下有效率地進行相變化膜的改寫,故可進行低電流 改寫。 接著,關於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主要部分的 製造方法,使用圖27〜圖29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製造方法,至前述實施 形態1之製造方法之圖1 2的工程爲止,係同樣進行。 -17- 200832694 接著,如圖27所示,經由乾触刻,將絕緣膜1 7、上 部電極膜1 6、相變化膜1 5進行圖案化。在此,同時於上 部電極膜16與相變化膜〗5設置孔25,而使該孔25貫穿 至插頭13表面。並且,如圖28所示,經由CVD法而將 第二層間絕緣膜20進行成膜。另外,同時將先前開孔的 孔2 5由絕緣膜塡埋,此外,第二層間絕緣膜2 0的表面係 利用CMP法等形成爲平坦。 接著,如圖29所示,藉由將第二層間絕緣膜20與絕 緣膜1 7之一部分進行飩刻而形成接觸孔2 2,並經由濺鍍 法’形成例如由鎢而成之插頭2 2。該插頭2 2係與上部電 極膜16電性連接。第二層間絕緣膜20及插頭22的表面 係利用CMP法等形成爲平坦。 並且,於第二層間絕緣膜2 0及插頭2 2表面上,例如 經由濺鍍法,形成由銘而成之配線2 3,此外經由 c V D 法,形成第三層間絕緣膜2 4,藉此可形成圖2 4所示之相 變化記憶體之記憶體單元主要部分。 在本實施形態之相變化記憶體中,亦與前述實施形態、 1同樣地,可獲得抑制單元中心之過剩的溫度上升,且得 到效率佳之電阻變化的結晶/非晶形相之相分布,其結 果,可進行相變化記憶體之低電流改寫。 以上,依據實施形態而具體說明經由本發明者所硏倉 之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其 宗旨的範圍,當然可做各種變更。 -18- 200832694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經由本發明之相變化記憶體之製造技術係可利用於可 進行低電流改寫之相變化記憶體的構造及其製造方法。 【圖式簡單說明】 [圖Π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丨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記憶體單元陣列的電路圖。 [圖3 ]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圖1之相變化膜附近之擴大剖面圖。 [圖4]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經由圖3之A-A ’切斷線的平面之剖面圖。 [圖5]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上部電極膜的孔直徑與重置改寫所需電流値的關係 (相變化膜50nm)的圖。 [圖6 ]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上部電極膜的孔直徑與重置改寫所需電流値的關係 (相變化膜30nm)的圖。 [圖7]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於上部電極膜無孔之情況(a)與有孔之情況(b)於改寫 時的相變化膜之溫度分布圖。 [圖8]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於上部電極膜無孔之情況(a)與有孔之情況(c)之在相 -19- 200832694 膜之插頭/層間絕緣膜界面附近之溫度分布(a)圖。 [圖9]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i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於上部電極膜無孔之情況(a)與有孔之情況(b)在改寫 後的相變化膜之相分布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的剖面圖。 [B 1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Φ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10)的剖面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i 1}的剖面圖。 [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丨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12)的剖面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i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13)的剖面圖。 [圖1 5 ]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14)的剖面圖。 [圖16]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邰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1 5 )的剖面圖。 [圖1 7]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16)的剖面圖。 [圖1 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動作原理(動作脈衝)圖。 [圖1 9]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動作原理(溫度履歷)圖。 -20 - 200832694 [圖2 0 ]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的剖面圖。 [圖2 1 ]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2 0)的剖面圖。 [圖22]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2 1)的剖面圖。 [圖23]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22)的剖面圖。 [圖24]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25]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圖24之相變化膜附近之擴大剖面圖。 [圖26]係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相變化記憶體 中’經由圖25之A-A,切斷線的平面之剖面圖。 [圖27]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的剖面圖。 [圖2 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27)的剖面圖。 [圖29]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的相變化記憶體之 主要部分的製造方法(接續圖28)的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矽基板 2,3 :擴散層 -21 一 200832694 4 :閘極絕緣膜 5 :閘極電極 6 : MOS電晶體 7 :元件分離膜 8 :絕緣膜 9 :第一層間絕緣膜 1〇,1 1 :接觸孔 12,13 :插頭 1 4 :配線 1 5 :相變化膜 1 6 :上部電極膜 1 7 :絕緣膜 20 :第二層間絕緣膜 21 :接觸孔 2 2 :插頭 23 :配線 24 :第三層間絕緣膜 25 :孔 2 6 :插頭之外緣 27 :由插頭之外緣所圍住之範圍 28 :由孔之外緣所圍住之範圍 2 9 :層間絕緣膜 1 〇 1 :字元線 102 :位元線 -22- 200832694 103 :電晶體 104 :相變化膜 106 :接地 107,108:驅動電路 1 1 〇 :記憶體單元
-23

Claims (1)

  1. 20083269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相變化記憶體,屬於具有形成於半導體基板 上的絕緣膜及插頭, 和形成於前述插頭上之相變化膜, ' 和形成於前述相變化膜上之電極膜之相變化記憶體, - 其特徵乃 在將前述插頭的上面投影於具有前述電極膜之下面的 φ 平面之領域,接合有前述相變化膜與前述絕緣膜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相變化記憶體,其中, 針對在平面方向,前述電極膜乃圍住前述絕緣膜之全周 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相變化記憶體,其中, 於將前述插頭的上面投影於具有前述電極膜之下面的平面 之領域的一部分,具有前述電極膜。 4. 一種相變化記憶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乃具有: φ 於半導體基板形成絕緣膜及插頭的工程, 和於前述插頭上形成相變化膜的工程, 和於前述相變化膜上形成電極膜的工程, * 和將前述插頭的上面投影於具有前述電極膜之下面的 平面領域之前述電極膜,至前述相變化膜露出爲止進行蝕 刻的工程’ 和於前述電極膜上形成絕緣膜的工程。 5. 一種相變化記憶體,其特徵乃屬於具有形成於半 導體基板上之一主面側的層間絕緣膜及插頭, •24- 200832694 和形成於前述層間絕緣膜及前述插頭的表面,經由相 變化而得到相異之電阻率値的相變化膜, 和形成於前述相變化膜上面之電極膜之相變化記憶 體,其特徵乃 於將前述插頭的表面投影於前述電極膜之方向的領域 之前述相變化膜上面,具有絕緣膜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相變化記憶體,其中, 前述絕緣膜乃被覆前述插頭表面之一部分,延伸至前述電 極膜者。 7. —種相變化記憶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乃具有: 於半導體基板上之一主面側形成層間絕緣膜及插頭的 工程, 和於前述層間絕緣膜及前述插頭的表面,形成經由相 變化而得到相異之電阻率値的相變化膜的工程, 和於前述相變化膜之上面形成電極膜的工程, 和將前述插頭的表面投影於前述電極膜方向之領域的 前述電極膜,至前述相變化膜露出爲止進行触刻的工程, 和於前述相變化膜之上面形成絕緣膜的工程。 8. —種相變化記憶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乃具有: 於半導體基板上之一主面側形成層間絕緣膜及插頭的 工程, 於前述層間絕緣膜及前述插頭的表面,形成經由相變 化而得到相異之電阻率値的相變化膜的工程, 和於前述相變化膜之上面形成電極膜的工程, -25- 200832694 和將前述插頭的表面投影於前述電極膜 前述電極膜與前述相變化膜,至前述插頭的 進行蝕刻的工程, 和形成被覆前述插頭表面之一部分,延 膜之絕緣膜的工程。 9. 一種相變化記憶體,屬於具有形成 上的絕緣膜及插頭, 和形成於前述插頭上之相變化膜, 和形成於前述相變化膜上之電極膜之相 其特徵乃 在將前述插頭的上面投影於具有前述電 平面之領域’將gli述電極膜進行開孔,於其 絕緣膜者。 方向之領域的 表面露出爲止 伸至前述電極 於半導體基板 變化記憶體, 極膜之下面的 開孔部,塡充 -26-
TW096133425A 2006-10-19 2007-09-07 Phase change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3269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85084A JP2008103541A (ja) 2006-10-19 2006-10-19 相変化メモ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2694A true TW200832694A (en) 2008-08-01

Family

ID=3931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3425A TW200832694A (en) 2006-10-19 2007-09-07 Phase change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93592A1 (zh)
JP (1) JP2008103541A (zh)
TW (1) TW20083269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7214B (zh) * 2022-05-18 2023-12-21 大陸商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US11948616B2 (en) 2021-11-12 2024-04-02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60918A (ko) * 2006-12-27 200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변화 메모리 소자와 그 제조 및 동작 방법
US20100059729A1 (en) * 2008-09-09 2010-03-11 Ovony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mory
US9218876B2 (en) * 2012-05-08 2015-12-2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rticles and devices for pulse adjustments to program a memory cell
US9112148B2 (en) 2013-09-30 2015-08-1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RRAM cell structure with laterally offset BEVA/TEVA
US9178144B1 (en) 2014-04-14 2015-11-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RRAM cell with bottom electrode
US9209392B1 (en) 2014-10-14 2015-12-0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RRAM cell with bottom electr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9206B1 (ko) * 2004-06-30 2006-10-30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상변환 기억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466315B2 (ja) * 2004-10-21 2010-05-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相変化メモリ
JP4428228B2 (ja) * 2004-12-24 2010-03-10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KR100682946B1 (ko) * 2005-05-31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전이 램 및 그 동작 방법
TWI290369B (en) * 2005-07-08 2007-11-21 Ind Tech Res Inst Phase change memory with adjustable resistance ratio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4847743B2 (ja) * 2005-11-28 2011-12-28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メモリ素子
US20070252127A1 (en) * 2006-03-30 2007-11-01 Arnold John C Phase change memory element with a peripheral connection to a thin film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7812334B2 (en) * 2006-04-04 2010-10-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Phase change memory elements using self-align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lay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20080090400A1 (en) * 2006-10-17 2008-04-17 Cheek Roger W Self-aligned in-contact phase change memory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8616B2 (en) 2021-11-12 2024-04-02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827214B (zh) * 2022-05-18 2023-12-21 大陸商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03541A (ja) 2008-05-01
US20080093592A1 (en) 200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2160B (zh) 用於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之相同關鍵尺寸的孔洞
US7579613B2 (en) Thin film fuse phase change RA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514288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thin film fuse phase change ram
US7459717B2 (en)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514334B2 (en) Thin film plate phase change RAM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929340B2 (en)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520520B1 (ko) 수축 구조를 갖는 상 변화 메모리 셀
US7729161B2 (en) Phase change memory with dual word lines and source line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JP2007273988A (ja) 薄膜電極に周囲で接続した相変化メモリ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76799B (en) Memory cell device with coplanar electrode surface and method
TW200828518A (en)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with thermal barri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879643B2 (en) Memory cell with memory element contacting an inverted T-shaped bottom electrode
TW200832694A (en) Phase change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80277642A1 (en) Fabrication of Phase-Change Resistor Using a Backend Process
JP2003174144A (ja) 半導体装置における微小コンタクト領域、高性能相変化メモリ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00011985A (ko) 계면 접착 가열 층을 가진 가변 저항 메모리 디바이스, 이를 이용한 시스템 및 이를 형성하는 방법
TWI406437B (zh) 低操作電流相變記憶體結構
JP2006278864A (ja) 相変化型不揮発性メモ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37297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6011590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esistively switching memory cell, manufactured memory cell, and memory device based thereon
KR20080005868A (ko) 상변화형 불휘발성 메모리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00136043A1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to Form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with Self-Align Top Electrode Contact
JP2011216768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303294A (ja) 相変化型不揮発性メモ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30804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