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7877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7877A
TW200827877A TW096132762A TW96132762A TW200827877A TW 200827877 A TW200827877 A TW 200827877A TW 096132762 A TW096132762 A TW 096132762A TW 96132762 A TW96132762 A TW 96132762A TW 200827877 A TW200827877 A TW 2008278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film
display device
alignment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65335B (zh
Inventor
Hayato Kurasawa
Original Assignee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27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7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5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53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20082787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橫電場驅動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及 具備此裝置之電子機器。 【先前技術】 從前,作爲謀求液晶顯示裝置之廣視角化之一手段, 已知可使用對液晶層使產生基板方向之電場而進行液晶分 子之配向控制的方法(以下稱爲橫電場方式),這樣的橫 電場方式例如有IPS (In-Plane Switching)方式或FFS( Fringe-Field Switching)方式係屬已知。 一般而言,在使用這種橫電場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 在夾持液晶層之一對基板之中的一方設有供驅動液晶層之 用的一對電極。接著,在使用FFS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 一對電極之中的一方被配置於基板之液晶層側的表面附近 ,於此一方之電極上被形成配向膜。此配向膜,於一方之 電極上塗布聚醯亞胺等有基材料,藉由對此擦拭摩擦布施 以摩擦處理而形成。但是,一方之電極隔著間隔具有複數 被配置之寬幅狹窄的帶狀電極,於配向膜之形成面被形成 細微的階差構造,所以在配向膜由於此階差構造而形成階 差部。藉此,於此階差部被施以與其他處所不同的摩擦處 理,而會有發生漏光或配向限制力降低等問題。 在此,被提出作爲配向膜藉由使用光反應性聚醯亞胺 之光配向處理形成配向膜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 -4- 200827877 。在此配向處理,藉由將偏光之紫外線等照射於光 聚醯亞胺的表面,不受到細微的階差構造的影響而 偏光方向形成配向方向。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 — 2〇6091號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前述從前的配向處理殘留有以下的課題 ,在光配向處理配向膜對液晶分子的配向限制力很 者是要施以均勻的配向處理是困難的。此外,與使 布的磨擦處理相比有量產性很低的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從前的問題而發明者,目 提供具有被均勻施以配向處理而發揮充分的配向限 配向膜的液晶顯示裝置及具備此之電子機器。 # 〔供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爲解決前述課題採用以下的構成。亦即 於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係於挾持液晶層的一對 一方之基板設一對電極,藉由產生於該一對電極間 而驅動構成前述液晶層的液晶分子的液晶顯示裝置 徵爲:前述一方基板,具有與前述液晶層相接而限 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同時以覆蓋前述一對電極之至 的方式設置之配向膜,該配向膜的膜厚比與該配向 的至少一方之前述電極的膜厚還要厚。 反應性 因應於 公報 。亦即 小,或 用摩擦 的在於 制力之 ,相關 基板中 的電場 ,其特 制前述 少一方 膜相接 -5- 200827877 在本發明,使配向膜成爲比與配向膜接觸的電極的膜 厚更厚之厚膜,而提高配向膜之平坦性而施以均勻的磨擦 處理,可以減輕配向限制不良所導致的顯示烙印。 亦即,使配向膜之膜厚比與配向膜接觸的電極的膜厚 還要厚,在電極上形成配向膜時,藉由被塗布的配向膜的 均化(leveling )效果,於配向膜之上面使覆蓋電極的區 域與未覆蓋電極的區域之分別的上面的階差縮小。接著, 藉由提高配向膜上面的平坦性,而可以均勻地施以所要的 磨擦處理。藉此,配向膜具有對於液晶分子之充分的配向 限制力。因此,於液晶層使橫電場產生時,即使於產生的 電場之路徑中的各構件的界面帶有電荷,也可以維持充分 的配向限制力。由以上,減低起因於配向膜的帶電之配向 限制不良而減少顯示烙印。 亦即,可以減輕顯示烙印,可以進行良好的影像顯示 〇 此外,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最好是與前述配向 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係l〇〇nm以下,前 述配向膜的膜厚比4 0nm大,而在150nm以下。 在此發明,藉由使與配向膜接觸的電極膜厚爲1 OOnm 以下而減低電極導致的階差,可以確實維持被形成於電極 上的配向膜的平坦性。此外,藉由使配向膜之膜厚爲比 4 0nm大而爲1 5 Onm比電極的膜厚還要大的値,減輕藉由 電極所形成的階差部。 此外,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最好是與前述配向 •6- 200827877 ^刖 5 5 nm 成於 度在 成的 配向 述配 不滿 的前 及與 極接 配向 述配 不滿 的前 及與 輕於 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係55nm以下 述配向膜的膜厚比80nm大,而在125nm以下。 在此發明,藉由使與配向膜接觸的電極膜厚爲 以下而減低電極導致的階差,可以更確實地維持被形 電極上的配向膜的平坦性。此外,使配向膜的厚 80nm以上125nm以下,可以進而減輕藉由電極所形 階差部。 此外,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最好是與前述 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與該電極上之前 向膜之膜厚的和,及與該配向膜之膜厚的差,係 6 Onm 〇 在此發明,藉由使與前述配向膜相接的至少一方 述電極的膜厚與該電極上之前述配向膜之膜厚的和, 該配向膜之膜厚的差不滿60nm,可以充分減輕於電 觸的配向膜的上面之階差。 此外,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最好是與前述 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與該電極上之前 向膜之膜厚的和,及與該配向膜之膜厚的差,係 1 5nm 〇 在此發明,藉由使與前述配向膜相接的至少一方 述電極的膜厚與該電極上之前述配向膜之膜厚的和, 該配向膜之膜厚的差不滿15nm,可以更爲充分地減 電極接觸的配向膜的上面之階差。 此外,在本發明之任一項之液晶顯示裝置,也可以是 200827877 與前述配向膜接觸之一方的前述電極’被構成爲具有相互 被導電接續的複數之帶狀部,另一方之前述電極,被形成 爲包含一方之前述電極被形成的平面區域同時具有比一方 之前述電極更大的面積,同時與一方之前述電極中介著絕 緣層而被配置。 在此發明,不受到藉由複數帶狀電極所形成的階差構 造的影響,而形成平坦性高且具有充分的配向限制力之配 向膜,可以抑制配向限制不良所導致的顯示烙印。 此外,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最好是前述一方之電 極,具有相互接續前述複數帶狀部各個之一端的接續部, 前述複數帶狀部分別的另一端,成爲開放端。 在此發明,藉由使帶狀部之另一端成爲開放端,提高 開口率。 此外’本發明之液晶顯不裝置’最好是前述帶狀部之 兩端部分別沿著朝向兩端的方向形成離開中心線的彎曲部 〇 在此發明,可以減低帶狀部的兩端部附近之反扭曲區 域(reverse-twistdomain)等之顯示不良。 此外,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亦可爲他方之前述電極, 被接續於控制前述一對電極間的電場之驅動元件。 在此發明,將不被連接於驅動元件的一方電極配置於 比被連接於驅動元件的另一方電極更接近於液晶層。 此外,本發明之電子機器,其特徵爲具備前述記載之 液晶顯示裝置。 -8- 200827877 在本發明,使配向膜成爲比與配向膜接觸的電極的膜 厚更厚之厚膜,與前述同樣,可以減輕顯示烙印進行良好 的影像顯示。 【實施方式】 〔第1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1實 施型態。又,在以下說明所使用的各圖面,爲了使各構成 成爲可辨認的大小,所以適當變更了比例尺。此處,圖1 爲液晶顯示裝置之等價電路圖,圖2爲液晶顯示裝置之次 畫素區域之部分擴大平面構成圖,圖3係圖2之A - A箭頭 剖面圖,圖4係圖2之光學軸配置之說明圖。 (液晶顯示裝置) 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係使用FFS方式之彩色 液晶顯示裝置,以輸出R (紅)、G (綠)、B (藍)之各 色光的3個次畫素構成1個畫素之液晶顯示裝置。此處, 把成爲構成顯示的最小單位之顯示區域稱爲「次畫素區域 」,將一組(R、G、B )之次畫素所構成的顯示區域稱爲 「畫素區域」。 首先,說明液晶顯示裝置1之槪略構成。液晶顯示裝 置1,如圖1所示,構成畫素顯示區域之複數次畫素區域 被配置爲矩陣狀。 此外,於液晶顯示裝置1之構成畫素顯示區域的複數 -9- 200827877 畫素區域,分別被形成畫素電極(第1電極)11、供開關 控制畫素電極11之用的TFT (薄膜電晶體)元件(驅動 元件)1 2。此T F T元件1 2 ’源極被設在被連接於由液晶 顯示裝置1的資料線驅動電路1 3延伸的資料線14,閘極 被連接於由被設在液晶顯示裝置1的掃描線驅動電路1 5 延伸的掃描線1 6,汲極被連接於畫素電極U。 資料線驅動電路1 3,爲透過資料線1 4將影像訊號 S 1,S 2,…,S η供給至各次畫素區域的構成。此外,掃描線驅 動電路1 5,爲透過資料線1 6將掃描訊號G1,G2,…,Gm供 給至各次畫素區域的構成。此處,資料線驅動電路〗3,亦 可使影像訊號S 1〜S η以此順序因照線順序供給,亦可對相 互鄰接的複數訊號線1 4彼此分群供給。此外,掃描線驅 動電路1 5,將掃描訊號G 1〜Gm以特定之計時脈衝地依照 線性順序供給。 接著,液晶顯示裝置1,爲開關元件之TFT元件12 藉由掃描線訊號G1〜Gm的輸入而僅一定期間成爲打開狀 態,使從資料線14供給的影像訊號S1〜Sn以特定的計時 寫入畫素電極11之構成。接著,透過晝素電極11被寫入 液晶的特定位準的影像訊號S 1〜Sn,在與中介著畫素電極 1 1與液晶而被配置的後述之共通電極41之間保持一定期 間。此處,爲了防止被保持的影像訊號S〗〜Sn洩漏,以與 被形成在畫素電極1 1與後述之共通電極4 1之間的液晶電 容倂聯接續的方式賦予蓄積電容1 8。此蓄積電容1 8,被 設於TFT元件1 2之汲極與電容線1 9之間。 -10- 200827877 其次,參照圖2及圖3同時說明液晶顯示裝置1之 細構成。又,在圖2省略對向基板之圖示。又,在圖3 當省略構成畫素電極的帶狀電極之圖示。 液晶顯本裝置1,如圖3所示,具備:兀件基板( 方基板)21,與元件基板21對向配置的對向基板(他 之基板)22,被夾持在元件基板2 1與對向基板22之間 液晶層23,被設於元件基板2 1之外面側(與液晶層23 反之側)的偏光板24,以及被設於對向基板22的外面 之偏光板25。接著,液晶顯示裝置1,爲由元件基板 之外面側照射照明光的構成。 此外,於液晶顯示裝置,沿著元件基板2 1與對向 板2 2對向的區域的端緣設有密封材(省略圖示),藉 此此密封材、元件基板2 1及對向基板22而密封液晶層 〇 元件基板21,具備:例如由玻璃或石英、塑膠等透 性材料所構成的基板本體3 1,於基板本體3 1的內側( 晶層23側)之表面依序被層積的閘極絕緣膜32、層間 緣膜33以及配向膜34。 此外,元件基板2 1,具備:被配置於基板本體3 1 內側的表面之掃描線1 6、電容線1 9與共通電極41、被 置於閘極絕緣膜32的內側的表面之資料線1 4 (如圖2 示)、半導體層42、源極電極43、汲極電極44以及電 電極4 5、以及被配置於層間絕緣膜3 3的內側表面之畫 電極1 1。 詳 適 方 的 相 側 21 基 由 23 光 液 絕 的 配 所 容 素 -11 - 200827877 閘極絕緣膜32,以氮化矽或氧化矽等具有絕緣性的透 光性材料所構成,以覆蓋被形成於基板本體31上的掃描 線1 6、電容線1 9以及共通電極4 1的方式設置。 層間絕緣膜33,與閘極絕緣膜32同樣,以氮化矽或 氧化矽等具有絕緣性的透光性材料所構成,以覆蓋被形成 於閘極絕緣膜32上的半導體層42、源極電極43、汲極電 極44以及電容電極45的方式設置。接著,層間絕緣膜33 之中平面俯視在畫素電極11之與後述的框部11a及電容 電極45重疊的部分,被形成供謀求畫素電極11與TFT元 件12的導通之用的貫通孔之接觸孔33a。 配向膜3 4,例如以聚醯亞胺等有機材料構成,以覆蓋 被形成於層間絕緣膜3 3上的畫素電極1 1的方式被設置。 此處,配向膜34之膜厚d,例如爲80nm以上125nm以下 。此外,配向膜34的上面之階差ds爲不滿15nm。又, 配向膜34之膜厚d,顯示於配向膜34不覆蓋畫素電極11 的區域之膜厚。此外,配向膜34上面之階差ds,顯示畫 素電極11之膜厚以及畫素電極11上之配向膜34的膜厚 之和de,與於配向膜34未覆蓋畫素電極1 1的區域之膜厚 d之差。 此外,於配向膜34,藉由構成畫素電極11之後述的 帶狀電極11b形成的細微的階差構造,形成階差部34a。 接著,於配向膜3 4之上面,被施以供配向限制構成液晶 層23的液晶分子之配向處理。此配向膜34之配向方向, 如圖4所示的箭頭R1的方向,成爲與X軸同方向。又, -12- 200827877 配向膜3 4,係藉由以覆蓋層間絕緣膜及被形成於此上面之 畫素電極11的方式塗布有機材料,而使其乾燥、硬化之 後,於其上面施以摩擦處理而形成的。 資料線14,如圖2所示,延伸於γ軸方向,掃描線 1 6及電容線1 9,延伸於X軸方向。亦即,資料線1 4、掃 描線1 6以及電容線1 9平面俯視被配置爲格子狀。 半導體層42,以平面俯視與掃描線1 6爲重疊的區域 上被部分形成的非晶矽等半導體所構成。此外,源極電極 43’如圖2所示,平面俯視爲具有L字形的配線,由資料 線1 4分歧而與半導體層42導通。接著,汲極電極44,與 於圖2所示的-Y側之端部沿著次畫素區域的端邊延伸的 接續配線47導通,介由接續配線47而與被形成於次畫素 區域之相反側的端緣部之電容電極4 5導通。藉由這些半 導體層42、源極電極43以及汲極電極44構成TFT元件 1 2。亦即,TFT元件12,設於資料線1 4及掃描線16的交 叉部附近。 電容電極45,平面俯視幾乎具有矩形形狀,與電容線 19平面俯視爲重疊,同時在電容電極45上以與畫素電極 1 1的框部1 1 a之中與圖2所示的-Y側的端緣部平面俯視 爲重疊的方式被形成。接著,電容電極45,被設於框部 1 1 a之中與-Y側的端緣部平面俯視爲重疊的位置而透過貫 通層間絕緣膜3 3的接觸孔3 3 a與畫素電極Π導通。此外 ,藉由電容電極45與電容線19形成蓄積電容18。 畫素電極1 1,平面俯視幾乎爲梯子狀,例如以ΪΤΟ ( 200827877 銦錫氧化物)等透光性導電材料構成,其膜厚爲55nm以 下。接著,畫素電極1 1,具備平面俯視爲矩形框狀的框部 1 1 a,及幾乎延伸於X軸方向同時在Y軸方向隔著間隔以 相互成爲平行的方式被配置複數(1 5條)之帶狀電極(帶 狀部)lib。此處,帶狀電極lib,其兩端分別接續於框部 11a之中的延伸於Y軸方向的部分。 共通電極4 1,係延伸於平面俯視之圖2所示的X軸 方向之帶狀,與畫素電極1 1同樣,例如以ITO等透光性 導電材料構成。接著,共通電極41,被配置於比畫素電極 1 1更離開液晶層23之側,亦即,被配置於畫素電極1 1之 基板本體3 1側(畫素電極1 1與基板本體31之間)。接 著,於共通電極41,例如,被施加使用於液晶層23的驅 動之特定的一定電位或者0V,或者是被施加週期(每圖 框(frame )期間或者圖場(field )期間)切替特定的一 定之電位及與此相異的其他特定之一定電位的訊號。 由以上,畫素電極11與共通電極41,係中介著構成 絕緣層的閘極絕緣膜32以及層間絕緣膜33而被配置。此 外,構成畫素電極11的帶狀電極lib,其間隔比帶狀電極 1 lb的電極寬幅或液晶層23的層厚更小。藉此,畫素電極 11與共通電極41構成FFS方式之電極構造。. 對向基板22,如圖3所示,具備:例如由玻璃或石英 、塑膠等透光性材料所構成的基板本體5 1,於基板本體 5 1的內側(液晶層23側)之表面依序被層積的彩色濾光 層5 2以及配向膜5 3。 -14- 200827877 彩色濾光層52對應於次畫素區域而被配置,例如以 壓克力等構成而含有對應於各次畫素的顯示色之色材。又 ,於彩色濾光層5 2的內側,以平面俯視與被設於元件基 板2 1的資料線1 4、掃描線1 6及電容線1 9或TFT元件12 重疊的方式設有遮光膜(省略圖示)。 配向膜5 3,例如以聚醯亞胺等有機材料或矽氧化物等 無機材料所構成,其配向方向與配向膜3 4的配向方向爲 同方向。 偏光板24、25,分別的透過軸以相互直交的方式設置 。亦即,偏光板24的透過軸以如圖4所示的箭頭印R2方 向的方式成爲Y軸方向,偏光板25的透過軸如箭頭印R3 的方向那樣成爲與偏光板24的透過軸直交的X軸方向。 (液晶顯示裝置的動作) 接著,說明如以上的構成的液晶顯示裝置1的動作。 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係使用FFS方式之橫 電場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透過TFT元件12對畫素電極 1 1供給影像訊號(電壓),而在畫素電極1 1與共通電極 4 1之間產生基板面方向之電場,藉由此電場而驅動液晶。 接著,液晶顯示裝置1,於各次畫素區域改變透過率而進 行顯示。 亦即,於未對畫素電極1 1施加電壓的狀態,構成液 晶層23的液晶分子水平配向於圖4所示的箭頭印R1方向 。接著,透過畫素電極11及共通電極41使對延伸於構成 -15- 200827877 畫素電極11的帶狀電極lib的延伸方向直交的 場產生於液晶層23時,液晶分子沿著此方向配向 於液晶顯示裝置1,照明光藉由透過偏光板 換爲沿著偏光板24的透過軸的直線偏光,入射 23 ° 接著,只要液晶層23爲關閉狀態(非選擇 話,入射至液晶層23的直線偏光,以與入射時 光狀態由液晶層23射出。此直線偏光,被具有 光直交的透過軸的偏光板25所吸收,次畫素區 顯示。 另一方面,只要液晶層23爲打開狀態(選 的話,入射至液晶層23的直線偏光,藉由液晶層 賦予特定的相位差(1 /2波長),被變換爲由入 光方向旋轉90度的直線偏光而由液晶層23射出 偏光,因爲與偏光板25的透過軸平行,所以透 25而作爲顯示光被視覺確認,次畫素區域成爲亮 由以上,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於 成爲暗顯示,成爲使用常黑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 此時參照圖示針對在畫素電極1 1與共通電® 產生的電場加以說明。此處,圖5 ( a )係液晶顯 之,圖5(b)係於具有膜厚比畫素電極更薄的配 晶顯示裝置,顯示產生於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之 的路徑之說明圖。又,圖5之箭頭印,顯示電場 顯示強度越大。 方向之電 〇 24,被變 至液晶層 狀態)的 相同的偏 與直線偏 域成爲暗 擇狀態) 『23所被 射時的偏 。此直線 過偏光板 顯示。 關閉狀態 〇 i 41之間 示裝置1 向膜之液 間的電場 ,越粗則 -16-
200827877 對畫素電極11與共通電極41之間施 5(a) 、( b )所示,在箭頭印R4〜R7以万 的方向產生電場。此處,於配向膜3 4、6 11導致的細微階差構造而形成階差部34a 畫素電極11與共通電極41之間的電場的 近階差部34a、61a而越大。亦即,藉由: 成分而在液晶層23與配向膜34、51之界 量,隨著越接近於階差部34a、61a而越多 此處,在液晶顯示裝置1,如圖5 ( a 極11之膜厚爲55nm以下,配向膜34的 上125nm以下,配向膜34的上面之階差 。因此,藉由帶狀電極1 1 b形成的階差部 比如圖5(b)所示的畫素電極11膜厚更薄 階差部61 a之階差d2還要小。亦即,配向 比配向膜61更爲提高,可施以更爲均勻的 此外,使配向膜34的厚度在80nm I; ,可以確實平坦化配向膜34的上面。此夕 的膜厚不滿3 00nm,在對畫素電極11以:g 間施加電壓時,對液晶層23產生充分強度 然而,透過TFT元件12對畫素電極] 號,係交流(AC )訊-。因此,在被配僵 與共通電極41之間產生的電場之路徑中 會蓄積電荷。接著,藉由在液晶層23與配 間的界面帶電,減低由配向膜3 4、6 1對 加電壓時,如圖 2:箭頭印R 8〜Rl 1 1藉由畫素電極 。接著,產生於 強度,隨著越接 影像訊號之交流 面所累積的電荷 〇 )所示,畫素電 膜厚爲8 Onm以 ds爲不滿15nm 3 4a之階差dl, ί的配向膜6 1的 1膜3 4的平坦性 磨擦處理。 又上1 2 5 nm以下 t,使配向膜34 :共通電極41之 之橫電場。 [1供給的影像訊 ΐ於畫素電極1 1 的各構件之界面 !向膜34、61之 液晶分子之配向 -17- 200827877 限制力。 此時,配向膜34之平坦性比配向膜61更高 膜34之上面均勻地被施以摩擦處理,所以配向® 差部之配向限制力比配向膜61更高。因此,在f ,於階差部在與液晶層23之界面產生的帶電導 制力降低,也因爲藉由均勻的磨擦處理而被賦予 向限制力,所以可充分確保對液晶分子之配向限 即,抑制了配向限制力不足所導致的顯示烙印。 向膜3 4成爲比與配向膜34接觸的畫素電極11 要厚,可以藉由在覆蓋畫素電極11的配向膜34 畫素電極1被形成的區域與未被形成的區域的階 機材料的均化效果而使平坦性良好。亦即,藉由 34比與配向膜34接觸的畫素電極11的膜厚還要 使有畫素電極11的場所與無畫素電極的場所的 凸變少而確保配向膜3 4表面的平坦性,可以提 示烙印而顯示品質優異的液晶顯示裝置。 又,由畫素電極1 1朝向共通電極4 1的電場 與從共通電極4 1朝向畫素電極1 1的電場的路徑 在不同點的場合,被配置於路徑中的各構件之功 同會導致起因於直流(DC )成分的電荷累積。因 帶電產生液晶分子之配向限制不良,會有顯示烙 藉由此直流成分累積的電荷量,在使配向膜的膜 路徑的不同點就變多,所以隨著使配向膜的膜厚 大,因此具有膜厚較薄的配向膜61之液晶顯示 ,於配向 ! 34之階 6向膜34 致配向限 充分的配 制力。亦 藉由使配 的膜厚還 在塗布在 差時之有 使配向膜 厚,可以 表面之凹 供減低顯 的路徑, 之間存在 率函數不 此,由於 印產生。 厚增大時 增加而變 裝置與液 -18- 200827877 晶顯示裝置1相比會比較小。但是,直流成分導致的帶電 ,藉由停止對畫素電極11與共通電極41之間之電壓施加 而被緩和,所以與根據前述交流成分之帶電相比並不是個 大問題。 (電子機器) 其次,說明具備前述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之電子機 器。此處,圖6係顯示具備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電子 機器之行動電話之外觀立體圖。 本實施型態之電子機器,係如圖6所示之行動電話 100,具有本體部101,及可以關閉地設置之顯示體部102 。於顯示體部1 02之內部被配置顯示裝置1 03,關於電話 通訊的各種顯示可以在顯示畫面104視覺確認。此外,於 本體1 〇 1被排列有操作按鈕1 05。 接著,於顯示體部102的一端部,可自由伸縮地安裝 有天線106。此外,在被設於顯示體部102的上部之受話 部107的內部,內藏有喇叭(省略圖示)。進而,在被設 於本體部101的下端部之送話部1〇8的內部,內藏有麥克 風(省略圖示)。 此處,於顯示裝置1 〇3,使用圖1所示之液晶顯示裝 置1。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及具 備此之行動電話100,藉由使配向膜34之膜厚比畫素電極 11還要厚,可以提高配向膜3 4之平坦性而解消配向限制 -19- 200827877 不良,可以減輕顯示烙印。此處,使畫素電極1 1的膜厚 爲5 5 nm以下同時使配向膜34的膜厚爲8〇11111以上而在 12511111以下,使配向膜3 4上面之階差(18不滿15]1111而可 以使配向膜3 4之平坦性進而提高,更良好地抑制顯示烙 印同時可以在液晶層23產生充分強度之橫電場。 特別是,畫素電極11及共通電極41具有FFS方式之 電極構造,在畫素電極11與共通電極41之間產生的電場 於配向膜34之階差部非常地大,所以於階差部34a可以 賦予相當的配向限制力,可更有效果地抑制顯示烙印。 〔第2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2實 施型態。又,在本實施型態,畫素電極的構成與第1實施 型態相異’因此以此點爲中心進fT說明,同使對在前述實 施型態說明的構成要素賦予同一符號,省略其說明。此處 ,圖7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域的部分擴大平面 構成圖。 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10,如圖7所示,畫素 電極1 1 1平面俯視大致爲梳齒形狀。亦即,畫素電極1 i 1 具備:帶狀之接續部111a,與由接續部ilia分歧而相互 成爲平行的方式配置之複數(15條)帶狀電極lllb。 接續部1 1 1 a形成爲接近於資料線1 4,大致沿著Y軸 方向配置。 帶狀電極111 b大致沿著軸方向延伸,同時在γ軸方 -20- 200827877 向隔開間隔地配置。此處,帶狀電極1 1 1 b,接近該資料線 1 4之側的端部被連接於接續部1 1 1 a,同時離開資料線J 4 之側的端部成爲開放端。亦即,被形成於複數之帶狀電極 1 1 1 b之間的間隙,係由資料線1 4離開之側朝向在-X側鄰 接的其他次畫素區域而開放。 又,覆蓋畫素電極1 1 1之配向膜(省略圖示)之膜厚 ,比畫素電極111之膜厚還要厚。 如以上所示的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 1 〇,也發揮與前 述同樣的作用、效果,但於被形成在複數之帶狀電極1 1 1 b 之間的間隙使離開資料線1 4之一端開放,可以提高開口 率。 此外,在這樣的畫素電極1 1 1之構造,如圖7所示以 箭頭R10那樣由接近於資料線14的+X側朝向離開的-X 側進行的場合,在覆蓋配向膜之帶狀電極1 1 1 b之中離開 接續部1 1 1 a之側的端部的區域藉由帶狀電極1 1 1 b而形成 的階差成爲陰影而會產生配向不良。但是,藉由使配向膜 之膜厚比畫素電極111之膜厚還要厚,即使有這樣的陰影 的影響也因爲被施以配向處理,所以可抑制配向不良的產 生。 〔第3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3實 施型態。又,在本實施型態,畫素電極的構成與第1實施 型態相異,因此以此點爲中心進行說明,同使對在前述實 -21 - 200827877 施型態說明的構成要素賦予同一符號,省略其說明。此處 ,圖8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域的部分擴大平面 構成圖。 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 20,如圖8所示,畫素 電極121平面俯視大致爲梯子形狀具備框部iia與複數之 帶狀電極121a。 於帶狀電極1 2 1 a被連接於框部1 1 a之兩端部之各個 ,被形成彎曲部(曲部)121b、121c。彎曲部121b,被形 成於帶狀電極1 2 1 a之接近於資料線1 4的一方之端部,與 帶狀電極1 2 1 a之中央部之中心線比較隨著接近於資料線 14以接近於掃描線16的方式彎曲。此外,彎曲部121c, 被形成於帶狀電極1 2 1 a之離開資料線1 4的他方之端部, 與帶狀電極1 2 1 a之中央部之中心線比較隨著離開資料線 1 4以從掃描線1 6離開的方式彎曲。 又,覆蓋畫素電極121之配向膜(省略圖示)之膜厚 ,比畫素電極121之膜厚還要厚。 如以上所示的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 20,也發揮與前 述同樣的作用、效果,但藉由在複數之帶狀電極121a之 分別的兩端部形成彎曲部121b、121c可以減低反扭曲區 域等顯示不良。 此外,在這樣的畫素電極121之構造,如圖8所示以 箭頭R11那樣由接近於資料線14的+X側朝向離開的-X 側進行配向膜的磨擦處理的場合,例如在覆蓋配向膜之彎 曲部121b的區域藉由彎曲部12lb所形成的階差成爲陰影 -22- 200827877 而會產生配向不良。但是,藉由使配向膜之膜厚比畫素電 極121之膜厚還要厚,即使有這樣的陰影的影響也因爲被 施以配向處理,所以可抑制配向不良的產生。 〔第4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4實 施型態。又,在本實施型態,畫素電極的構成與第1實施 型態相異,因此以此點爲中心進行說明,同使對在前述實 施型態說明的構成要素賦予同一符號,省略其說明。此處 ,圖9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域的部分擴大平面 構成圖。 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 3 0,如圖9所示,畫素 電極 131爲所謂多區域(multi-domain)構造。亦即,構 成畫素電極131的帶狀電極131a的延伸方向,於次畫素 區域與接近於掃描線1 6之側的一半的區域與離開掃描線 16之側的另一半之區域是不同的。 複數之帶狀電極1 3 1 a之中接近於掃描線1 6之側的一 半區域上所形成的帶狀電極131b,係以隨著離開資料線 14而離開掃描線1 6的方式延伸。此外,複數之帶狀電極 1 3 1 a之中離開掃描線1 6之側的一半區域上所形成的帶狀 電極1 3 1 c,係以隨著離開資料線1 4而接近掃描線1 6的方 式延伸。 於如以上所述的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 30,也可發揮 與前述同樣的作用、效果。又,於本實施型態畫素電極 -23- 200827877 131的構成,與前述之第2實施型態同樣構成爲具備本線 部及帶狀電極之構成亦可,亦可與第3實施型態同樣於帶 狀電極的兩端部形成彎曲部之構成。 〔第5實施形態〕 其次,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5實 施型態。又,在本實施型態,畫素電極的構成與第1實施 型態相異,因此以此點爲中心進行說明,同使對在前述實 施型態說明的構成要素賦予同一符號,省略其說明。此處 ,圖1 〇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域的部分擴大平 面構成圖,圖11係圖10之B-B’箭頭剖面圖。 本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 40,如圖1 0及圖1 1所 示,被設於元件基板141的畫素電極142比共通電極143 被配置於更外面側。 亦即,元件基板1 4 1,如圖1 1所示,具備:基板本體 3 1,於基板本體31的內側之表面依序被層積的閘極絕緣 膜3 2、層間絕緣膜3 3、電極間絕緣膜(絕緣層)1 44以及 配向膜145。 此外,元件基板141,具備:被配置於基板本體31的 內側的表面之掃描線1 6及電容線1 9、被配置於閘極絕緣 膜32的內側的表面之資料線14(如圖10所示)、半導體 層42、源極電極43汲極電極44以及電容電極45、被配 置於層間絕緣膜3 3的內側表面之畫素電極1 42、及被配置 於電極間絕緣膜1 44的內側表面的共通電極1 43。 -24- 200827877 電極間絕緣膜1 44,例如以氮化矽或氧化矽等具有絕 緣性的透光性材料所構成,覆蓋被形成於層間絕緣膜3 3 上的畫素電極142。 畫素電極1 42,平面俯視如圖1 〇所示沿著X軸方向 延伸爲帶狀。接著,畫素電極1 42,透過被形成於層間絕 緣膜3 3的接觸孔被連接於電容電極45。藉此,畫素電極 142與TFT元件12之汲極連接。 共通電極143,平面俯視幾乎爲梯子型,具備平面俯 視爲矩形之框狀的框部143 a,及幾乎延伸於X軸方向同 時在Y軸方向隔著間隔以相互成爲平行的方式被配置複數 (15條)之帶狀電極143b。帶狀電極143b之兩端,分別 接續於框部1 4 3 a之中的延伸於Y軸方向的部分。 如以上所示的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 40,也發揮與前 述同樣的作用、效果,但使共通電極143的膜厚增加而使 共通電極1 4 3的電阻減少的場合可以提高配向膜1 4 5之配 向不良的抑制效果。 又,於本實施型態畫素電極1 42的構成,與前述之第 2實施型態同樣構成爲具備本線部及帶狀電極之構成亦可 ,亦可與第3實施型態同樣於帶狀電極的兩端部形成彎曲 部之構成。此外,畫素電極142的構成,與前述之第4實 施型態同樣,亦可爲所謂的多區域(multi-domain )構造 〔實施例1〕 -25- 200827877 此處,針對配向膜之膜厚以及對畫素電極或共通電極 的膜厚之配向膜的階差、影像訊號之AC成分導致的顯示 烙印之產生的有無以及液晶驅動電壓,在表1顯示實施例 1〜7以及比較例1〜3。又,在表1,於顯示烙印的有無將 視覺確認烙印時標示「X」,幾乎未視覺確認到烙印時標 示「〇」,完全未視覺確認到烙印時標示爲「◎」。此外 ,在表1,對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之間施加電壓時,在液 晶層產生充分強度的橫電場時標示「〇」,未產生充分強 度的橫電場時標示「X」。接著,在實施例1〜4、7以及比 較例1〜3,畫素電極被配置比共通電極更接近於液晶層, 配向膜覆蓋著畫素電極。同樣地,在實施例5、6’共通電 極被配置比畫素電極更接近於液晶層’配向膜覆蓋著共通 電極。
〔表1〕
配向膜膜厚[nm] 電極膜厚[腿] 階差[nm] AC烙印 液晶驅動電壓 實施例1 120 畫素電極 100 40 〇 〇 實施例2 50 畫素電極 30 20 〇 〇 實施例3 125 畫素電極 55 15 ◎ 〇 實施例4 80 畫素電極 30 8 ◎ 〇 實施例5 80 共通電極 60 20 〇 〇 實施例6 60 共通電極 50 25 〇 〇 實施例7 150 畫素電極 100 55 〇 〇 比較例1 40 畫素電極 100 80 X 〇 比較例2 100 畫素電極 100 60 X 〇 比較例3 300 畫素電極 50 5 ◎ X -26- 200827877 如表1所示,藉由使配向膜之膜厚比畫素電極的膜厚 還要厚,可以藉由在覆蓋電極的配向膜在塗布在有電極的 場所與無電極的場所的階差時之有機材料的均化( leveling )效果而使平坦性良好。此處,使畫素電極的膜 厚爲lOOnm以下同時使配向膜的膜厚比40nm要大而在 15 0nm以下,可以使配向膜上面之階差ds不滿60nm而配 向膜之平坦性進而提高,更確實抑制顯示烙印。此外,使 畫素電極的膜厚爲55nm以下同時使配向膜的膜厚爲80nm 以上而在125nm以下,可以使配向膜上面之階差ds不滿 1 5nm而配向膜之平坦性進而提高,更確實抑制顯示烙印 。接著,藉由使配向膜之膜厚不滿3 OOnm而可以在液晶層 產生充分強度之電場。 又,本發明並不以前述實施型態爲限定,在不逸脫本 發明的趣旨的範圍可加以種種變更。 例如,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之中被配置於液晶層側的 一方之形狀,只要是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之間產生的電場 可以經過液晶層的形狀,亦可爲平面俯視幾乎爲梳齒狀等 其他的形狀。 此外’雖使共通電極與掃描線及電容線一起形成於元 件基板上,但只要中介於畫素電極與絕緣層而配置即可, 亦可被形成於與掃描線及電容線不同之層上。 此外,係使晝素電極的膜厚爲5 5nm以下同時使配向 膜的膜厚爲80 nm以上而在125 nm以下,但只要可以使在 液晶層產生充分強度的橫電場,使配向膜之膜厚比畫素電 -27- 200827877 極之膜厚還要厚即可。亦即,配向膜之膜厚,只要 電極的膜厚還要厚的話,亦可爲畫素電極的膜厚的 下。同樣地,配向膜的上面之階差ds,只要配向膜 比畫素電極的膜厚還要厚,例如亦可爲不滿60nm 1 5nm的情形亦可。 在液晶顯不裝置例如使用於電視受訊機等監視 合’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之中被配置於液晶層側的 極的膜厚在lOOnm以下時亦可使配向膜的膜厚爲 以上。此外,在液晶顯示裝置例如使用於行動電話 示部的場合,一方電極的膜厚在7 0 nm以下時亦可 膜的膜厚爲80nm以上。接著,一方電極的膜厚爲 以下時亦可使配向膜的膜厚爲lOOiim以上,一方電 厚爲30nm以下時亦可使配向膜的膜厚爲80nm以上 如此進行,藉由使配向膜成爲比與配向膜接觸 的膜厚還要厚,可以藉由在覆蓋電極的配向膜在塗 電極的場所與無電極的場所的階差時之有機材料的 果而使平坦性良好。此外,藉由使配向膜比與配向 的電極的膜厚還要厚,可以使有電極的場所與無電 所的表面之凹凸變少而確保配向膜表面的平坦性, 供減低顯示烙印而顯示品質優異的液晶顯示裝置。 藉由使配向膜表面平坦化,可以防止所得到的影像 不均。進而,爲了實現高精細的影像顯示,而使分 素面積狹小化而使電極的寬幅、電極間的線間隔爲 程度的高精細液晶顯示裝置,也可以減少配向膜表 比畫素 2倍以 的膜厚 等不滿 器的場 一方電 1 2 Onm 等的顯 使配向 r 5 Onm 極的膜 〇 的電極 布在有 均化效 膜接觸 極的場 可以提 接著, 的顯示 別的畫 『數 μιη 面的凹 -28- 200827877 凸而減低對影像顯示造成之顯示不均等的影響。 此外,作爲開關控制畫素電極的驅動元件使用了 ,但是不限於TFT,亦可使用TFD (薄膜二極體)元 其他種驅動元件。 接著,液晶顯示裝置不限於FFS方式,亦可爲利 如IPS方式等其他橫電場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此處 利用IPS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畫素電極及共通電極 具有相互導通的帶狀電極而同時平面俯視大致爲梳齒 。此外,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分別之帶狀電極以相 合的方式被配置。接著,使構成畫素電極的帶狀電極 隔比帶狀電極的電極寬幅或液晶層的層厚更小。如以 述,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構成IPS方式之電極構造。 此處,畫素電極及共通電極,只要至少一方與配 接觸的話,即使二者成爲被形成於層間絕緣膜上或基 體上的構成的方式係形成於同一層上的構成,也與前 FFS方式之電極構造同樣,可以是一方被形成於層間 膜上而他方被形成於基板本體上的構成的那樣,可以 成於其他層上的構成。 此外,液晶顯示裝置不限於常黑模式,藉由適當 偏光板的透過軸而採用常白模式亦可。 接著,液晶顯示裝置,係透過型的顯示裝置,但 以是半透過半反射型之液晶顯示裝置或反射型之液晶 裝置。 進而,液晶顯示裝置係進行R、G、B之3色之 TFT 件等 用例 ,於 分別 形狀 互咬 的間 上所 向膜 板本 述之 絕緣 是形 變更 也可 顯示 色顯 -29 - 200827877 示的彩色顯示裝置,但也可以是進行R、G或B之任一或 者其他顏色的色顯示之單色的顯示裝置,或者是進行2色 或4色以上之色顯示的顯示裝置。進而,亦可爲在對向基 板不設濾光層之構成。此處,於對向基板不設置濾光層, 而在元件基板設置濾光層亦可。 進而’電子機器,只要具備液晶顯示裝置即可,不限 於前述之行動電話,亦可爲電子書或個人電腦、數位相機 、液晶電視、觀景窗型或螢幕直視型之攝影機、汽車導航 裝置、呼叫器、電子手冊、計算機、文書處理機、工作站 、電視電話、POS終端、具備觸控面板的裝置等。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第1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電路構成圖。 圖2係顯示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域的平面構成圖 〇 圖3爲圖2之A-A,箭頭剖面圖。 圖4係顯示圖2之光學軸配置之說明圖。 圖5係說明圖3之電場的發生狀態之剖面圖。 圖6係顯示行動電話之外觀立體圖。 圖7係顯示第2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 域的平面構成圖。 Η 8係顯示第3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 域的平面構成圖。 Η 9係顯示第4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區 -30- 200827877 域的平面構成圖。 圖10係顯示第5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次畫素 區域的平面構成圖。 圖11爲圖10之B-B’箭頭剖面圖。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10,120,130,140:液晶顯示裝置 _ 11,111,121,13 1,142:畫素電極(電極) llb,lllb,121a,131a〜131c,143b:帶狀電極(帶狀部) 12 : TFT元件(驅動元件) 2 1,1 4 1 :元件基板(一方之基板) 22 :對向基板(他方之基板) 2 3 :液晶層 3 2 :閘極絕緣膜(絕緣層) 3 3 :層間絕緣膜(絕緣層) 馨 34,145:配向膜 41,143 :共通電極(電極) _ 1〇〇 :行動電話(電子機器) 1 1 1 a :接續部 121b,121c :彎曲部(曲部) 144 :電極間絕緣膜(絕緣層) -31 -

Claims (1)

  1. 20082787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係於挾持液晶層的一對基板 中一方之基板設一對電極,藉由產生於該一對電極間的電 場而驅動構成前述液晶層的液晶分子的液晶顯示裝置,其 特徵爲: 前述一方基板,具有與前述液晶層相接而限制前述液 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同時以覆蓋前述一對電極之至少一方的 方式設置之配向膜, 該配向膜的膜厚比與該配向膜相接的至少一方之前述 電極的膜厚還要厚。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與前述配向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係 1 0 0 n m以下, 前述配向膜的膜厚比40nm大,而在150nm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與前述配向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係 5 5 nm以下, 前述配向膜的膜厚比80nm以上,125nm以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3項之任一項之液晶顯示 裝置,其中 與前述配向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與該 電極上之前述配向膜的膜厚之和,及與該配向膜的膜厚之 差’不滿60nm。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任一項之液晶顯示 -32- 200827877 裝置,其中 與前述配向膜相接的至少一方的前述電極的膜厚與該 電極上之前述配向膜的膜厚之和,及與該配向膜的膜厚之 差,不滿 1 5 n 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之任一項之液晶顯示 裝置,其中 與前述配向膜接觸之一方的前述電極,被構成爲具有 相互被導電接續的複數之帶狀部, 另一方之前述電極,被形成爲包含一方之前述電極被 形成的平面區域同時具有比一方之前述電極更大的面積, 同時與一方之前述電極中介著絕緣層而被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前述一方之電極,具有相互接續前述複數帶狀部各個 之一端的接續部, 前述複數帶狀部分別的另一端,成爲開放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前述帶狀部之兩端部分別沿著朝向兩端的方向形成離 開中心線的彎曲部。 9. 一種電子機器,其特徵爲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 至8項之任一項所記載的液晶裝置。 -33-
TW096132762A 2006-09-04 2007-09-03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082787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9408 2006-09-04
JP2007193405A JP2008090279A (ja) 2006-09-04 2007-07-25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7877A true TW200827877A (en) 2008-07-01
TWI365335B TWI365335B (zh) 2012-06-01

Family

ID=3873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2762A TW200827877A (en) 2006-09-04 2007-09-03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64017B2 (zh)
EP (1) EP1895356B1 (zh)
JP (1) JP2008090279A (zh)
KR (1) KR100891228B1 (zh)
CN (1) CN101140389B (zh)
TW (1) TW20082787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0908B1 (ko) * 2006-12-05 2014-01-16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339351B2 (ja) * 2008-06-18 2013-11-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パネル
TWI571684B (zh) 2008-11-28 2017-02-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JP2012215834A (ja) * 2011-04-01 2012-11-08 Jsr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WO2014045923A1 (ja) * 2012-09-24 2014-03-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29410B2 (ja) * 2012-10-01 2016-11-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TWI486696B (zh) * 2013-03-15 2015-06-01 E Ink Holdings Inc 畫素結構
JP5592979B2 (ja) * 2013-07-12 2014-09-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14879B1 (ko) * 2013-08-07 2020-05-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158980B (zh) * 2014-05-28 2018-07-2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5223735B (zh) * 2014-05-28 2019-03-2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JP2021110790A (ja) * 2020-01-08 2021-08-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035A (ja) * 1997-04-23 1999-01-12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06798B1 (ko) * 1998-05-29 2001-11-30 박종섭 컬러쉬프트를방지한고개구율및고투과율액정표시장치
JP4032569B2 (ja) 1999-07-16 2008-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1354968A (ja) * 2000-06-09 2001-12-25 Hitachi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液晶組成物質
JP3900859B2 (ja) 2001-06-07 2007-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0840320B1 (ko) 2002-01-11 2008-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3586674B2 (ja) * 2002-01-30 2004-11-10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504665B2 (ja) 2002-12-09 2010-07-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916254B2 (en) * 2003-10-27 2011-03-29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lignment process by irradiating light
KR101046923B1 (ko) * 2004-02-02 2011-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146490B1 (ko) 2005-01-31 2012-05-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횡전계 방식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70001652A (ko) * 2005-06-29 2007-01-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70008874A (ko) * 2005-07-12 2007-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판 및 그의 제조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5356A2 (en) 2008-03-05
TWI365335B (zh) 2012-06-01
EP1895356B1 (en) 2012-06-06
KR100891228B1 (ko) 2009-04-01
JP2008090279A (ja) 2008-04-17
EP1895356A3 (en) 2008-08-20
US8064017B2 (en) 2011-11-22
KR20080021565A (ko) 2008-03-07
CN101140389B (zh) 2010-06-23
US20080055527A1 (en) 2008-03-06
CN101140389A (zh)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27877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724336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common electrode connection lines and first and second pixel electrode connection lines being formed on the same layer
US102889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and method of viewing angle control
KR101392887B1 (ko) 표시 장치
JP5246782B2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0807088A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649604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reof
US2012001974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3012046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201410977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933275A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10286206A1 (en) Viewing angle switch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viewing angle switching method
US7907245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apable of improving an aperture ratio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8330920B2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a pixel electrode having finger portions that form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 angles
US835509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reduced kickback effect
JP2008276156A (ja) 表示装置
WO2013078921A1 (zh)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亚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US6556263B2 (en) In-plane switching color LCD panel implementing electro-conductive polarizer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15090012A1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11092862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89785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JP2007187720A (ja)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
KR20070073171A (ko)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패널
EP1890185A1 (en) Transflective pixel structure in lcd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40142834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