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5109A - Hyperbranched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Hyperbranched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5109A
TW200825109A TW096132496A TW96132496A TW200825109A TW 200825109 A TW200825109 A TW 200825109A TW 096132496 A TW096132496 A TW 096132496A TW 96132496 A TW96132496 A TW 96132496A TW 200825109 A TW200825109 A TW 2008251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ormula
hyperbranched polymer
carbon atoms
hyperbranch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2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5465B (zh
Inventor
Kei Yasui
Masaaki Ozawa
Akihiro Tanaka
Hiroki Takemoto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25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5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5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54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8Introducing halogen atoms or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 C08F8/20Haloge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38Polymerisation using regulators, e.g. chain terminating agents, e.g. telo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8Introducing halogen atoms or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 C08F8/20Halogenation
    • C08F8/22Halogenation by reaction with free halog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30Introducing nitrogen atoms or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30Introducing nitrogen atoms or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 C08F8/32Introducing nitrogen atoms or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by reaction with 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4Preparation of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2/00 - C08G81/00
    • C08G83/002Dendritic macromolecules
    • C08G83/005Hyperbranched macromolec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26Removing halogen atoms or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from the molecule

Description

20082510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乃新穎之超支鏈聚合物及其製造方法有關。本 發明之超支鏈聚合物具有光學安定性爲其特徵。該超支鏈 聚合物可提供塗料、油墨、黏接劑、樹脂塡充劑、各種成 形材料、奈米尺寸之多孔形成劑、化學性機械性硏磨劑、 機能物質之載持材料、奈米膠囊、光子結晶、電阻材料、 光學材料、電子材料、資訊記錄材料、印刷材料、電池材 料、醫用材料、磁性材料、中間物質材料等有益用途。 【先前技術】 超支鏈聚合物和樹枝狀物在分類上同屬於樹枝狀聚合 物之範圍。相對於以往之高分子物質一般呈現線紐形狀, 樹枝狀聚合物由於積極導入分岐狀,因此,就其特殊構造 ’呈現奈米單位之尺寸,可形成保持多官能基之表面,較 之線狀聚合物可降低黏度、分子間之纏結少而呈現微粒子 性狀,成爲非晶性可控制其溶劑溶解性等各方面具有各種 特性,利用該特性可期待其各種用途。 樹枝狀聚合物之最大特徵爲末端基數目之特別眾多, 當分子量增加其分枝數目也增多,所以末端基之絕對數目 ,愈是分子量高之樹枝狀聚合物愈多。這種末端基數多之 樹枝狀聚合物,隨末端基之種類,其分子間之相互作用受 到很大影響,所以玻璃化溫度或溶解性,薄膜形成性等大 幅度變化,具有一般線狀高分子物質所無之特性。另外’ -5- 200825109 樹枝狀聚合物在其末端基賦予反應性官能基時,具有非常 高密度之反應性官能基,所以可期待其在例如機能物質之 高感度輔助劑、高感度多官能交聯劑、金屬或金屬氧化物 之分散劑或塗佈劑方面之應用。因此,樹枝狀聚合物要表 現其特性,如何設定末端基之種類成爲重要因素。 超支鏈聚合物較之樹枝狀物之優點在其合成製造上之 簡便,特別在工業生產上顯然有利。一般,樹枝狀物係藉 重複進行保護一去除保護反應而合成,相對之,超支鏈聚 合物係藉一分子中具有3個或以上之兩種取代基而構成之 所謂ABx型單體經單一階段聚合反應而製成。 該合成方法,已知有具備光聚合引發功能且具有乙烯 基之化合物藉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而製成超支鏈聚合物之 方法。例如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苯乙烯化合物藉光 聚合反應之超支鏈聚合物之合成方法等(參照非專利文獻 1、2、3 ),以及將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丙烯酸化 合物藉光聚合而製成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 合物之合成方法等(參照非專利文獻4、5、6 )。 非專利文獻 1 : Koji Ishizu,Akihide Mori, Macromol. Rapid Commun. 21,665 -668 ( 2 0 0 0 ) 非專利文獻 2: Koji Ishizu, Akihide Mori, Polymer International 50,906-9 1 0 ( 200 1 ) 非專利文獻 3: Koji Ishizu,Yoshihiro Ohta,Susumu Kawauchi, M a c r o m o 1 e c u 1 e s Vol. 35, No. 9,3 7 8 1 -3 784 ( 2002 ) 200825109 莩,專和J 文獻 4 : Koji Ishizu, Takeshi Shibuya, Akihide Mori,Polymer International 51,424-42 8 ( 2 0 0 2 ) 專手[J 文獻 5 : Koji Ishizu, Takeshi Shibuya, Susumu Kawauchi, Macromolecules Vo 1. 36,No. 10,3505-3510 ( 2002 ) 非專利文獻 6 : Koji Ishizu, Takeshi Shibuya,Jaebum Park, Satoshi Uchida,Polymer International 53,259-265 ( 2004 ) 【發明內容】 [發明擬解決之課題] 然而,上述超支鏈聚合物在其分子內具有具備光聚合 物引發功能之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所以對光仍然呈現活 性狀態,因此光學上還是不安定。又,藉有機合成反應將 超支鏈聚合物衍化成爲例如羥基化、醚基化,就必須將二 硫代胺基甲酸酯基轉換成爲反應性官能基。因此,急望有 光學上安定且可衍化成爲各種化合物之新穎之超支鏈聚合 物之硏發出現。 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光學上安定,且利用周知之反應 可衍化成爲各種聚合物之新穎之超支鏈聚合物,以及其製 造方法。 [解決課題之方法] 本發明硏究者努力硏究解決上述課題之方法之結果, 200825109 發現下列所記載事項而完成了本發明。 合物: 第1項:具有式(1)所示之超支鏈聚 [化1]
,A i示下列式 {式中,X示鹵素原子’ Ri示氫原子或甲 (2): [化2]
(式中A2示可含醚鍵或酯鍵之碳原子數爲 、支鏈狀或環狀之伸烷基,Yi、Y2、γ3或 子’碳原子數爲1〜2 0之烷基,碳原子數爲 、硝基、羥基、胺基、羧基或氰基)所示^ 單位構造之數,表示2至100,000之整數} 第2項:如第1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 X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8 - 1〜30之直鏈狀 Y4各自示氫原 1〜20之烷氧基 〖造,η係重複 Γ物,其中,該 200825109 ,其中,該 第3項:如第1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 Αι不式(3)所示構造: [化3]
其爲將下式(4 ) [化4]
第4項··如第1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 凝膠滲透層析法據聚苯乙嫌換算而測定之重量 在5 00〜5,00〇,〇〇〇範圍者。 第5項:一種如上述第1項之超支鏈聚合 法: 示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 Π尸2 s—C—N (4) (式中,Ri及A!所示意義如同前式(1 )所| R3各自示碳原子數爲1〜5之烷基,碳原子數爲 烷基,或碳原子數7〜12之芳基烷基,或R2;5 結合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環狀),藉活性自由基 支鏈聚合物之分子末端的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 ,其中,以 平均分子量 物之製造方 合物, 己載,R2及 1〜5之羥基 .R3可和其 聚合而得超 ’以利用鹵 -9- 200825109 素化劑轉換爲鹵素原子之步驟,以製造分子末端爲鹵素原 子者。 第6項:如第5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中,該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係N,N-二乙基二硫代 胺甲醯基甲基苯乙烯。 第7項:如第5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中,該取代反應係含有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 酯基之超支鏈聚合物之有機溶劑溶液中,使鹵素化劑及分 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物反應以進 行者。 第8項:如第5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中,該鹵素化劑爲使用至少一種選自氯、N-氯琥珀醯 亞胺、氯化三聚異氰酸、三氯化磷、溴、N_溴琥珀醯亞胺 、N-溴戊二醯亞胺、N,N’,N”-三溴三聚異氰酸、N-溴三聚 異氰酸鈉、碘、N-碘琥珀醯亞胺、碘酸鉀及過碘酸所構成 群中者。 第9項:如第5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中,該鹵素化劑爲使用至少一種選擇自溴及N-溴琥 珀醯亞胺者。 第1 0項:一種下式(5 )所示超支鏈聚合物: -10- 200825109 [化5]
[式中,Ri及Ai所示意義如同上式(1 )所記_ 各自示氫原子,碳原子數爲1〜20之直鏈狀、 狀之院基,碳原子數爲1〜5之經基院基,5 6〜14之芳基,碳原子數爲7〜20之芳基院基, 7〜20 之烷基芳基,-(CH2) m_NH ( CO) -0-C 惟m示2〜6之整數),或R4及R5和其所結合 一起形成環狀,η代表重複單位構造之 2〜1 00,000之整數]。 第1 1項:如第10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 上式(5)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R4及R5示氫 第1 2項:如第1 〇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 上式(5 )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Ri、R4及R5 且Α!示上式(3)所示構造。 第1 3項:一種下式(6 )所示超支鏈聚合1 卜R4及R5 支鏈狀或環 炭原子數爲 碳原子數爲 (CH3 ) 3 ( 之氮原子可 數,而示 物,其中, 原子。 物,其中, 示氫原子’ -11 - 200825109
⑹ [式中,R!及Ai所示意義如同上式(1 )所記載,X-示鹵 素原子之陰離子,R4、R5及R6各自示氫原子,碳原子數 爲1〜2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碳原子數1〜5 的羥基烷基,碳原子數爲6〜14之芳基,碳原子數爲7〜20 之芳基烷基,碳原子數爲7〜20之烷基芳基,^^)^ NH ( CO ) -O-C ( CH3 ) 3 (惟 m 示 2〜6 之整數),或 R4、 R5及R6各自示可和其結合之氮原子可一起形成環構示,η 代表重複單位構造之數目而示2〜100,000之整數]。 第14項:如同第1 3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其中 ,上式(6)所不超支鏈聚合物中,R4、R5及R6示甲基。 第1 5項:如同第1 3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其中 ,上式(6)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Ri示氫原子,r4、R5 及R6示甲基,X示溴原子,且Ai示上式(3 )所代表構 造。 第1 6項:如同第1 〇項〜第丨5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 物’其中’以凝膠滲透層析法據聚苯乙烯換算所測定之重 量平均分子量在5〇〇〜5,0〇〇,〇〇〇範圍。 -12- 200825109 第1 7項:一種第丨〇項或第丨3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 合物之製造方法,包括將上式(1)所示分子末端具有鹵 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在水及/或有機溶劑溶液中,於 鹼之存在下’和胺化合物反應之步驟予以製造者。 第1 8項:一種第丨1項所記載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製造 方法’包括將上式(1)所示於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 超支鏈聚合物,在水及/或有機溶劑溶液中,鹼之存在下 ’和酞醯亞胺反應,將該分子末端轉換爲酞醯亞胺基之第 1步驟,以及將該具有酞醯亞胺基之超支鏈聚合物,以肼 化合物進行水解,轉換上式(5 )中之分子末端爲-NH2所 示 [化7] 戶4
-N \ r5 超支鏈聚合物之第2步驟之製造方法者。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超支鏈聚合物在其分子末端具有反應性官能 基之鹵素原子,乃係光學上安定之新穎之超支鏈聚合物。 該超支鏈聚合物尙可利周知反應衍化製得其他超支鏈聚合 物。又,藉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以簡便而有效率地製造具 有上述特性之超支鏈聚合物。 -13- 200825109 該衍化合成之例如可提供分子末端轉換成爲胺基銨基 之超支鏈聚合物。該分子末端具有銨基之超支鏈聚合物可 溶於水及甲醇或乙醇等醇類溶劑,做爲玻璃基材之親水化 處理劑甚爲有用。另外,藉分子末端加以胺基化,可衍生 能跟羧酸基等酸反應之機能之各種超支鏈聚合物,更能期 待其衍生功能。 【實施方式】 [實施發明之最佳途徑] 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具有 式(1)所示構造。式(1)中,X示鹵素原子。I示氫原 子或甲基。η代表重複單位構造之數目而示2〜100, 〇〇〇之 整數。又,Ai示式(2 )所示構造。 式(2)中,A2示可含有醚鍵或酯鍵之碳原子數爲 1〜3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伸烷基,Yi、Y2、Y3或 Υ4各自示氫原子,碳原子數爲1〜20之烷基,碳原子數 1〜2 0之烷氧基、硝基、羥基、胺基、羧基或氰基。 Α2所示伸烷基之具體例如伸甲基、伸乙基、伸正丙基 、伸正丁基、伸正己基等之直鏈狀伸烷基;伸異丙基、伸 異丁基、2 -甲基伸丙基等支鏈狀伸烷基。又,環狀伸烷基 之例如碳原子數爲3〜30之單環狀、多環狀及交聯環狀等 環狀構造之脂環狀脂肪族基。具體而言’例如碳原子數爲 4以上之單環狀、雙環狀、三環狀、四環狀、五環狀等構 造之基。例如下列脂環狀脂肪族基中’ (a )〜(s )所示 -14- 200825109 脂環狀部分之構造。 um Π> ⑹ 〇 〇〇〇 ⑻ (b) ⑹ ⑼
Yi、Y2、Y3或Y4所示碳原子數爲1〜20之烷基之例 如甲基、乙基、異丙基、環己基、正戊基等。碳原子數爲 1〜20之烷氧基之例如甲氧基、乙氧基、異丙氧基、環己氧 -15- 200825109 基、正戊氧基等。YrYz'Ys或Υ4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 爲1〜20之烷基爲較佳。 又,式(1 )中之Ai以式(3 )所示構造爲較佳。 其次,就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 合物之構造說明如下。 本發明之具有式(1)所示構造之超支鏈聚合物’乃 係式(7 )所示具有乙烯基之起始部分之構造連結以式(8 )所示重複單位構造而形成。 少一A厂 (7) ⑻ (式(7)及式(8)中,111、八1及X所示意義如同上述 式(1 )所記載)。 其中,代表重複單位構造數目之n示2時’其構造有 如式(9)及式(10):
p Ri 一C_C C—C—X ㈠2 乂「X H2人广X ⑼ -16- 200825109 R[ Ψ ⑽
H〇 I 2 A「X (式(9)及式(10)中之111、八1及X所5 (1 )所記載)。 當代表重複單位構造數目之η示3時 (10)所示末端之鹵素原子之一成爲式( 能有式(11 )〜式(15 )之情形。 [化 11] 汽意義如同上式 ,式(9 )及式 8 ),其構造可 (11) (12)
•17- (13) 200825109
當代表重複單位構造數目之η示4或4以上時,可能 有更多之構造產生。 本發明之具有式(1)所示構造之超支鏈聚合物包括 重複單位構造以有規則地在3處結合而形成分枝狀構造時 ,以及在2處結合,不分枝而成爲線狀構造之任意情形。 本發明之超支鏈聚合物可考慮其重複單位構造爲單一 之情形及兩種或兩種以上之情形,而可爲其任意之情形。 例如重複單位構造爲兩種時,即,共聚物之情形,該共聚 物之排列方式可爲無規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之任意情形。 本發明之超支鏈聚合物以凝膠滲透層析法據聚苯乙烯 換算所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在5〇〇〜5,000,000範圍 ,其中以1,000〜1,000,000範圍爲較佳,以2,000〜500,000 範圍爲更佳,尤以3,000〜1 00,000範圍爲最佳。又,分散 度,即重量平均分子量(Mw ) /數平均分子量(Μη )爲 -18- 200825109 1.0〜7.0範圍’其中’以1·1〜6·0範圍爲較佳,以1.2〜5.0 範圍爲更佳。 其次,就本發明之具有式(1)所示構造之超支鏈聚 合物之製造方法說明如下: 本發明之具有式(1)所示構造之超支鏈聚合物,可 將式(4 )所示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藉活性自由基聚 合反應所得分子末端上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 聚合物,進行鹵素化而製成分子末端係鹵素原子之超支鏈 聚合物。 該式(4)中,Ri及Ai所示意義如同上式(1 )所記 載。112及R3各自示碳原子數爲1〜5之烷基,碳原子數爲 1〜5之羥基烷基或碳原子數爲7〜12之芳基烷基。又,R2 及R3可和所結合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環狀。 碳原子數爲1〜5之烷基之例如甲基、乙基、異丙基、 第三丁基、環戊基、正戊基等。碳原子數爲1〜5之羥基烷 基之例如羥甲基、羥乙基、羥丙基等。碳原子數爲7〜12 之芳基烷基之例如苯甲基及苯乙基等。 R2及Rs互相結合而和其所結合之氮原子一起形成之 環之例如4〜8節環。該環之例如含有4〜6個伸甲基所構成 之環。又,該環也包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以及4〜6個伸甲基 所構成之環。R2及R3互相結合而和其所結合之氮原子一 起形成之環,其具體例如哌啶環、吡咯啶環、嗎啉環硫代 嗎啉環、高哌啶環等。 式(4 )所示化合物,可由下式(1 6 )所示化合物及 -19- 200825109 式(1 7 )所示化合物間之親核取代反應而容易製成。 [化 12]
(16) (17)
S Μ—S 一C—Ν R3 式(16)中,Υ示脫去基。脫去基之例如氟基、氯基 、溴基、碘基、甲磺醯基、甲基磺醯基等。式(17)中, Μ示鋰、鈉或鉀。 該親核取代反應通常在能夠溶解上述兩種化合物之有 機溶劑中進行爲宜。反應後,藉水/非水系有機溶劑之分 離處理及再結晶處理而可得高純度之式(4 )所示化合物 。又,式 (4 )所示化合物可參照 Macromol· Rapid Commum. 2 1, 665-668 ( 2 0 0 0 )或 Polymer International 51,424-42 8 ( 2002 )等文獻所記載方法而製成。 式(4)所示化合物之具體例如N,N-二乙基二硫代胺 基甲醯基甲基苯乙烯。 式(4 )所示化合物經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而可製 成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物。式 (4 )所示化合物之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可藉例如嵌段聚 合、溶液聚合、懸濁聚合、乳化聚合等周知之聚合方法而 -20- 200825109 進行。該聚合方法中以溶液聚合方法爲較佳。 溶液聚合時,可溶解式(4 )所示化合物之溶劑中, 在任意濃度下可進行聚合反應。式(4 )所示化合物雖然 可爲任意濃度,例如在1〜80質量%範圍,其中,以2〜70 質量%爲較佳,以5〜60質量%爲更佳,尤以3〇〜5〇質量。/〇 爲最佳。該溶劑祗要能溶解式(4 )所示化合物並無特別 限制。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芳香族烴類;四氫 呋喃、二乙醚等醚類化合物;丙酮、甲乙基酮、甲異丁基 酮、環己酮等酮類化合物;正庚烷、正己烷、環己烷等脂 肪族烴類等。該溶劑可單獨使用,或兩種以上混合使用。 式(4 )所示化合物之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可在溶 劑中,加熱或紫外光等之照光下進行。其中,以在紫外光 等之照光下進行爲較佳。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在聚合開 始前,必須充分去除反應系內之氧氣,可採用氮、氬等不 活性氣體取代反應系內之空氣。聚合反應時間在例如 0.1〜100小時範圍,其中以1〜50小時爲較佳,以3〜30小 時爲更佳。一般,隨聚合時間之經過,式(4 )所示化合 物之單體之轉換率增加。聚合反應時間並無特別限制,例 如在 0〜2 0 0 °C範圍,其中,以 10〜150 °C爲較佳,以 20〜1 00°C爲更佳。 式(4 )所示化合物之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尙可參考 文獻「Macromolecules,35 卷,第 9 期,3 78 1 〜3 7 84 頁 (2002 年),或 Macromolecules,3 6 卷,1 0 期,3 5 05 〜3510 頁(2 0 02年)」上所記載方法而進行。 -21 - 200825109 藉式(4 )所示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之 基聚合反應,可得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 支鏈聚合物。據推測該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 之超支鏈聚合物之產生機制如下述。即,式(4 合物藉照光等而A^S鍵裂開並產生自由基種[式 其次’式(1 8 )所示自由基種如式(4 )所示化 ,而產生式(1 9 )所示化合物。接著在式(1 9 ) 物上,其C-S鍵或A^S鍵裂開而產自由基種,] )所示化合物反應而產生式(20 )或式(21 )所 。又,該式(20)及式(21)中,符號之DC示 基甲酸酯基(-SC ( =S) N ( R2) ( R3))。然後 20 )或式(21 )所示化合物重複相同反應,而猜 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 活性自由 酯基之超 甲酸酯基 )所示化 (18 ) ] ° 合物反應 所示化合 寻和式(4 示化合物 二硫代胺 ,由式( 測可產生 物0 -22- 200825109 [化 13]
進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時,爲調整分子量及其分佈 ,可使用硫醇類、硫醚類等之鏈轉移劑、或四乙秋蘭姆化 二硫等之硫醚化合物。更在必要時,尙可使用受阻酚類等 之抗氧化劑、苯駢三唑類等之紫外光吸收劑、4-第三丁基 鄰苯二酚、對苯二酚、硝基酚、硝基甲酚、三硝基苯酚、 -23- 200825109 吩噻Π并、二硫苯甲醯二硫等之聚合抑制劑。 又’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時,爲調整支化度及聚合度 ’可添加不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周知之乙烯單體或 具有不飽和雙鍵結合之化合物。該化合物之添加量,對於 式(4 )所示化合物計可使用5 0莫耳%以下之比率。該化 合物之具體例如苯乙烯類、乙烯聯苯類、乙烯萘類、乙烯 惠類、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醯胺類、甲基 丙嫌醯胺類、乙烯吡咯烷酮類、丙烯腈類、馬來酸類、馬 來醯胺類、二乙烯化合物類及三乙烯化合物類。 其次’詳述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之 製造方法如下: 按照上述所得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 支鏈聚合物,以鹵素原子取代而可得本發明之式(1)所 不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 [化 14]
該鹵化方法,®要能使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轉換成爲 鹵素原子之方法,別無特別限制。本發明可使用之鹵化劑 ’例如氯、Ν -氯琥珀醯亞胺、氯異氰脲酸、硫醯氯、第三 丁基過氯化物、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苯膦二氯、氯化 -24- 200825109 銅、五氯化銻等之氯化劑;溴、N-溴琥珀醯亞胺、N-溴戊 二醯亞胺、N,N’,N”-三溴異氰脲酸、N,N’-二溴異氰脲酸鈉 、N,N’-溴異氰脲酸鉀、N,N’-二溴異氰脲酸、N-溴異氰脲 酸鈉、N,N’-二溴海因、N-溴海因鉀、N,N’-溴海因鈉、N-溴_N、甲基海因、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3-溴-5,5’_ 二甲基海因、3-溴-5,5’-二甲基海因、1-溴-5,5’-二甲基海 因鈉、1-溴-5,5’-二甲基海因鉀、3-溴-5,5’-二甲基海因鈉 、3-溴-5,55-二甲基海因鉀等之溴化劑;碘、N-碘琥珀醯 亞胺、碘酸鉀、過碘酸鉀、過碘酸、碘酸等之碘化劑等。 鹵化劑之用量,以超支鏈聚合物內之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 數計,使用1〜20倍莫耳當量,其中,以1.5〜15倍莫耳當 量爲較佳,以2〜1 0倍莫耳當量爲更佳。取代反應之條件 爲反應時間〇·〇1〜100小時,反應溫度在0〜300°C範圍內選 擇適宜條件進行。其中,以反應時間0.1〜10小時而反應 溫度在20〜1 50°C爲較佳。 分子末端之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取代成爲鹵素原子之 反應在水或有機溶劑中進行爲佳。所使用溶劑以能溶解上 述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物及鹵化劑爲佳 。又,該溶劑係製造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 合物之際所使用相同種類之溶劑時,反應操作得以簡便而 較佳。 鹵化方法以有機溶劑中,使用溴等鹵化劑,加熱迴流 而進行反應爲佳。該有機溶劑祗要不會顯著阻礙本反應之 進行就可,例如乙酸等之有機酸系溶劑;苯、甲苯、二甲 -25- 200825109 苯、乙苯、1,2-二氯苯等之芳香族烴類;四氫呋喃、二乙 醚等之醚類化合物;丙酮、甲乙基酮、甲異丁基酮、環己 酮等之酮類化合物;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正 庚烷、正己烷、環己烷等之脂肪族烴類等可供使用。該溶 劑可單獨使用或兩種以上混合使用。又,該有機溶劑之用 量,以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物 質量計,使用 〇.2〜1,000倍質量爲宜,其中,以使用 1〜5 00倍質量較佳,以5〜100倍質量爲更佳,尤以使用 10〜5 0倍質量爲最佳。又,該反應在反應開始前,必須充 分去除反應系內之氧氣,也可使用氮、氬等之不活性氣體 取代系內空氣爲佳。反應條件在反應時間0.01〜100小時 ,反應溫度〇〜200 °C範圍中選擇適宜者使用,其中,以反 應時間0.1〜5小時,反應溫度20〜15 0°C爲較佳。 反應後,殘存反應系內之鹵化劑最好加以分解處理, 該時可使用硫代硫酸鈉、亞硫酸鈉等之還原劑之水溶液, 或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纟弓等之驗性水溶液。又, 可以用含有乙烯、丙烯、丁烯、環己烯等不飽和鍵之化合 物與之反應。其用量以所使用鹵化劑計,採用0.1〜50當 量,其中,以0.5〜10當量爲較佳,以1〜3當量爲更佳。 據上述反應所得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 聚合物,可藉從反應溶液中蒸餾去除溶劑或固液分離而得 。又,將反應溶液加入弱溶劑中,使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 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沉澱,而以粉末狀回收。 又,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 -26- 200825109 ,其分子末端之一 其次,就分子末端具有胺基以式(5)所不構造,或 具有錢基以式(6)所示構造之超支鏈聚合物詳述如下:
式(5)或式(6)中,1^示氫原子或甲基。又,式( 5)或式(6)中,Al示下式(2)所代表構造: [化 17]
-27- 200825109 (式中,A2示可含醚鍵或酯鍵之碳原子數爲1〜30之 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伸烷基,Yi、Y2、Y3或Y4各自 示氫原子,碳原子數爲1〜20之烷基,碳原子數爲1〜20之 烷氧基、硝基、羥基、胺基、羧基或氰基)。又,式(5 )或式(6)中,114、115及R6各自示氫原子,碳原子數爲 1〜2 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碳原子數爲1〜5 之羥基烷基,碳原子數爲6〜14之芳基,碳原子數爲7〜20 之芳基烷基,碳原子數爲7〜20之烷基芳基,或-(CH2) n-NH ( CO ) -O-C ( CH3 ) 3 (惟,η 示 2〜6 之整數)。或 R4及R5互相結合,和其所結合之氮原子可一起形成環狀 。又,式(5)或式(6)中,η乃代表重複單位構造之數 目,示2〜100,000之整數。又,式(6)中,X-示鹵素原 子之陰離子。 該R4、R5及R6所示碳原子數爲1〜20之直鏈狀烷基 之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 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 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 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 等。該支鏈狀烷基之例如異丙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 三丁基等。該環狀烷基之例如環戊基、環己基等。 該碳原子數爲1〜5之羥基烷基之例如羥甲基、羥乙基 、羥丙基等。該碳原子數爲6〜14之芳基之例如苯基、聯 苯基、萘基、蒽醌基、蒽基、芴基、芴酮基、茚滿基、菲 -28- 200825109 基、喹啉基等。該碳原子數爲7〜20之芳 甲基、苯乙基等。該碳原子數爲7〜2 0之 對-正丁基苯基、對-第三丁基苯基、對-I 正癸基苯基、對-正十二烷基苯胺基、對-] 又,式(5 )所示構造中,該R4及: 其結合之氮原子一起形成之環之例如酞醯 哌啶環、哌畊環、咪唑環等。 又,式(6 )所示構造中,該R4、R5 而和其所結合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環之例如 、吡畊環、喹啉環、哌啶環等。又,式< 子之例如氯、溴、碘等原子。 分子末端具有式(5)或具有銨基之3 之超支鏈聚合物,可由胺化物和分子末端 超支鏈聚合物反應而得。 因此,具有式(5 )或式(6 )所示構 物,乃具有式(1)所示分子末端具有鹵 聚合物之構造處所詳述相同構造,只有鹵 銨基所取代之構造而已。 本發明所使用之胺化物、伯胺之例女 胺、N-正丙胺、N-異丙胺、N-正丁胺、N 二丁胺、N-第三丁胺、N-正戊胺、N-正己 N-正辛胺、N-正壬胺、N-正癸胺、N-正计 二烷胺、N-正十三烷胺、N-正十四烷胺、 N -正十六烷胺、N -正十七烷胺、N -正十, 基烷基之例如苯 烷基芳基之例如 E辛基苯基、對_ E十四烷基等。 〈5互相結合而和 亞胺、吡咯環、 及R6互相結合 吡啶環、嘧啶環 :6 )中之鹵素原 $ ( 6 )所示構造 具有鹵素原子之 造之超支鏈聚合 素原子之超支鏈 素原子被胺基或 ]N-甲胺、N-乙 •正異丁胺、N-第 胺、N-正庚胺、 一烷胺、N-正十 N-正十五烷胺、 烷胺、N-正十九 -29- 200825109 烷胺、N-正二十烷胺等之脂肪族胺;脂環狀胺之例如N_ 環戊胺、Ν·環己胺等;苯胺類之例如苯胺、對-正丁基苯 胺、對-第三丁基苯胺、對·正辛基苯胺、對-正癸基苯胺、 對-正十二烷基苯胺、對-正十四烷基苯胺等;苯基烷胺之 例如Ν-苯甲胺、Ν- ( 2-苯乙基)胺;萘胺之例如1-萘胺 、2-萘胺等;胺基蒽之例如1-胺基蒽、2-胺基蒽;胺基蒽 醌之例如1-胺基蒽醌等;胺基聯苯之例如4-胺基聯苯、2-胺基聯苯等;胺基芴酮之例如2-胺基芴酮胺基芴酮、1-胺 基-9-芴酮、4-胺基-9-芴酮等;胺基茚滿之例如5-胺基茚 滿等;胺基異喹啉之例如5-胺基異喹啉;胺基菲之例如9-胺基菲等之芳香族胺。其他胺化物之例如Ν-(第三丁氧 基羰基)-1,2-乙二胺、Ν-(第三丁氧基羰基)-1,3-丙二胺 、Ν-(第三丁氧基羰基)-1,4-,丁二胺、Ν-(第三丁氧基 羰基)-1,5-戊二胺、Ν-(第三丁氧基羰基)-ΐ,6_己二胺、 Ν- ( 2-羥乙基)胺、Ν- ( 3-羥丙基)胺、Ν- ( 2-甲氧基乙 基)胺、Ν-(2-乙氧基乙基)胺等。 仲胺之例如Ν,Ν -二甲胺、Ν,Ν -二乙胺、Ν,Ν -二正丙 胺、Ν,Ν -二異丙胺、Ν,Ν -二正丁胺、ν,Ν -二正異丁胺、 Ν,Ν-二第二丁胺、Ν,Ν_正戊胺、Ν-甲基-Ν-乙胺、Ν_甲基_ Ν-正丙胺、Ν-甲基-Ν-正丁胺、Ν-甲基-Ν-正戊胺、Ν-乙 基-Ν-異丙胺、Ν-乙基-Ν-正丁胺、Ν-乙基·Ν-正戊胺、Ν_ 甲基-Ν-正辛胺、Ν-甲基-Ν-正癸胺、Ν-甲基正十二院 胺、Ν-甲基-Ν-正十四烷胺、Ν_甲基-Ν-正十六烷胺、1甲 基-Ν-正十八烷胺、Ν-乙基-Ν-異丙胺、Ν-乙基·Ν·辛胺、 -30- 200825109 N,N-二正己胺、N,N-二辛胺、N,N-雙-十二烷胺、N,N-雙-十六烷胺、N,N-雙-十八烷胺等之脂肪族胺;N,N_二環己 胺等之脂環狀胺;N,N -一苯基胺、n,N -二苯甲基胺等之芳 香族胺;酞醯亞胺、啦略、派D定、哌[j并、咪n坐等之含氮雜 環化合物等。其他例如n,n-二(2_羥乙基)胺、N,N-二( 3 -經丙基)胺、N,N -一(乙氧基乙基)胺、(丙氧 基乙基)胺等。 叔胺之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三戊 胺、N,N-二甲基-N-辛胺、N,N-二乙基-N -正癸胺、N,N -二 甲基-N_正十二院胺、N,N -二甲基-正十四院胺、n,N -二 甲基-N-正十六院胺、N,N-二甲基-N -正辛胺、n,N -二甲基-N-正二十烷胺、N,N-二甲基-N-正十二烷胺等之脂肪族胺 ;吡啶、吡畊、嘧啶、喹啉、1 -甲基咪唑、4,4、哌π定、4 _ 甲基-4,4’-哌啶等之含氮雜環化合物。 上述反應中可使用之胺化物之用量,以分子末端具有 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中之鹵素原子丨莫耳當量計, 0_1〜20倍莫耳當量爲宜,其中,以〇·5〜10倍莫耳當量爲 較佳,以1〜5倍莫耳當量爲更佳。反應條件在反應時間爲 〇·〇1〜100小時,反應溫度爲〇〜300 °c範圍中選擇適度條件 爲宜’其中,以反應時間爲〇 · 1〜1 〇小時,反應溫度以 20〜150°C爲較佳。 分子末端之鹵素原子和胺化物間之反應,可在水或有 機溶劑中,鹼之存在或不存在下進行。所使用之溶劑,以 能溶解具有上述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及胺化物者爲較 -31 - 200825109 佳。再加上,能溶解上述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及胺化 物之外,如能不溶解分子末端具有胺基或銨基之超支鏈聚 合物之溶劑,在分離上方便而更理想。 該有機溶劑之種類,祗要對本反應之進行無顯著阻礙 皆可採用,例如水及乙酸等之有機酸類溶劑;苯、甲苯、 二甲苯、乙苯、1,2-二氯苯等之芳香族烴類;四氫呋喃、 二乙醚等之醚類化合物;丙酮、甲乙基酮、甲異丙基酮、 環己酮等之酮類化合物;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 、正庚烷、正己烷、環己烷、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 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之脂肪族烴類等皆可使用。該溶劑 可單獨使用或兩種以上混合使用。又,其使用量以分子末 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質量計,在0.2〜1,000 倍質量範圍,其中,以1〜5 00倍質量爲較佳,以5〜100倍 質量爲更佳,尤以使用10〜50倍質量之有機溶劑爲最佳。 又,該反應在反應開始前必須充分除去反應系內之氧氣, 所以可用氮、氬等之不活性氣體取代反應系內之空氣。反 應條件可從反應時間0.01〜100小時,反應溫度〇〜200°C中 選擇適當條件。其中,以反應時間爲0.1〜5小時,反應溫 度以20〜150°C爲較佳。 一般,較佳之鹼,例如鹼金屬氫氧化物及鹼土類金屬 氫氧化物、鹼金屬氧化物及鹼土類金屬氧化物、鹼金屬氫 化物及鹼土類金屬氫化物、鹼金屬醯胺、鹼金屬碳酸鹽及 鹼土類金屬碳酸鹽(例如碳酸鋰、碳酸鉀、碳酸鈣)、鹼 金屬碳酸氫鹽(例如碳酸氫鈉)等之無機化合物,以及鹼 -32- 200825109 金屬烷、烷基鹵化鎂、鹼金屬烷氧化物、鹼土類金屬烷氧 化物、二甲氧基鎂等之有機金屬化合物可供使用。尤以碳 酸鉀及碳酸鈉爲最佳。又,該用量以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 子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質量計,使用0.2〜10倍質量爲宜, 其中,以0.5〜10倍質量爲較佳,尤以使用1〜5倍質量之 鹼爲最佳。 鹼之存在下,使用伯胺或仲胺和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 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反應時,可得式(5)所示之超支鏈聚 合物。又,使用叔胺時可得式(6 )所示之超支鏈聚合物 〇 鹼之不存在下,使用伯胺或仲胺和分子末端具有鹵素 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反應而製得分子末端具有胺基末端之 超支鏈聚合物之際,可得各個相對應之超支鏈聚合物之末 端,其仲胺及叔胺被正質子化之式(6 )所示銨基末端之 超支鏈聚合物。 又,使用鹼進行反應時,在有機溶劑中和鹽酸、溴氫 酸、碘氫酸等酸之水溶液混合,而得相對應之超支鏈聚合 物之末端爲仲胺及叔胺被正質子化之式(6 )所示超支鏈 聚合物。 又,式(5)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分子末端具有酞 醯亞胺時,可藉肼、甲基肼、苯基肼等之肼衍生物之水解 ,而得式(5 )中之R4及R5皆爲氫原子具有式(22 )所 示構造之超支鏈聚合物。又,式(5 )所示超支鏈聚合物 中,分子末端具有尿烷鍵時,可藉三氟乙酸、鹽酸、乙酸 -33- 200825109 、硫酸等之酸水解,而得式(5 )中之R4及R5皆爲氫原 子而具有式(22)所示構造之超支鏈聚合物。 [化 18]
據上述反應方法所得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有胺基或銨 基之超支鏈聚合物,可從反應溶液中蒸餾去除溶劑或固液 分離法和溶劑分離而得。又,加入反應溶液於弱溶劑中使 本發明之超支鏈聚合物沉澱,再以粉末狀回收亦可行。 又’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有胺基或銨基之超支鏈聚合 物,其分子末端之一部份可以鹵素原子而殘存。 實施例 本發明藉實施例更具體說明如下,惟本發明不侷限於 該實施例之範圍。實施例中,試料之物性藉下列裝置在下 述條件下測定而得。 (1 ) 融點分析 裝置:理學公司製品,DSC823 0型 -34- 200825109 升溫速度:2°C /分鐘 氮氣量:6 0ml/分鐘 (2 ) 液態層析法 裝置:Agilent公司製,1100系列 分離管:Inertsil ODS-2 型 分離管溫度:40°C 溶劑:乙腈/水=60 /40 (容量比)
檢測器:RI (3 ) 凝膠滲透層析法 裝置:島津製作所公司製品,SCL-10AVP 分離管:Shodex KF-804L + KF - 8 03 L 分離管溫度:40°C 溶劑:四氫呋喃 檢測器:RI (4 ) iH-NMR 譜 裝置:日本電子資料公司製品 JNM-LA400 溶劑:CDC13 內部標準:四甲基矽烷 (5) 元素分析(碳、氫、氮)
裝置:Perkin-Elmer 公司製品 PE2400X 燃燒管溫度:975 °C (6) 元素分析(溴) 預處理裝置:大安儀器公司製品自動試料燃燒裝置 AQF-100 型 -35- 200825109
燃燒管溫度:l〇〇〇°C 分析裝置··日本Dionex公司製品 DX5 00型
分離管:AS9HC 洗提液:碳酸鈉 9mM (7) 元素分析(硫) 預處理裝置:大安儀器公司製品自動試料燃燒裝置 AQF-100 型
燃燒管溫度:1 000°C 分析裝置:日本Dionex公司製品 ICS-1500
分離管:Dionex AS12A 洗提液:碳酸鈉2.7 m Μ -碳酸氫鈉〇 · 3 m Μ (8) 熱重量分析 裝置:精巧電子工業公司製品,TG/DTA320 升溫速度:1 0°C /分鐘 空氣量:3 00ml/分鐘 (9) 接觸角測定 裝置:協和界面科學公司製品,全自動接觸角測定計 AC-W 型
溫度:23.0°C 濕度:50% 液量:3 μ 1 著液後之安定化時間:5秒 參考例1 -36- 200825109 N,N-二乙基二硫代胺基甲酸甲基苯乙烯酯之合成 2L之反應燒瓶中,加入120 g之氯甲基苯乙烯[正美化 學公司製品CMS-14(商品名)],181g之N,N-二乙基二 硫代胺基甲酸鈉3水合物(關東化學公司製品)及1 400g 之丙酮,在攪拌中,40 °C下反應1小時。反應後,過濾去 除所析出氯化鈉,之後,從反應溶液藉蒸散器蒸餾去除丙 酮,而得反應產物之粗粉末。再溶解該粗粉末於甲苯中, 以甲苯/水系分液後,從零下20 °C之冷凍庫內自甲苯相中 獲得目的物之結晶。過濾該結晶經真空乾燥而得目的物之 白色粉末206g (收率爲97%)。藉液態層析法所得純度( 相對面積百分率)爲100%。又,經DSC測定之融點爲56 X:。 參考例2 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苯乙烯系超支鏈聚合 物之合成 3 00ml之反應燒瓶中,加入l〇8g之Ν,Ν·二乙基二硫 代胺基甲酸甲基苯乙烯酯及72g之甲苯’攪拌調製成爲淡 黃色透明溶液後,以氮氣取代反應系內之氣體。從該溶液 之正中間以1〇〇燭光(W)之高壓水銀燈(4特殊光源公 司製品,HL-100 )照光,藉內部照光進行光聚合反應,攪 拌中3 0 °C下反應1 2小時。其次,添加該反應液於3 0 0 0 g 之甲醇中,將聚合物以高黏度之塊狀下再沉澱之後,以傾 注法除去上澄液。該聚合物再溶解於30〇g之四氫呋喃之 -37- 200825109 後,該溶液添加在3000g之甲醇中,以淤漿狀使聚合物再 沉澱,過濾該淤漿,以真空乾燥而得48g之白色粉末之目 的物。其1H-NMR譜之測定結果示於圖1。經凝膠滲透層 析法所測定以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 )爲 20,9 00,其分散度(Mw/Mn )爲4.9。元素分析結果如下 :碳:64.6質量%、氫:7.4質量%、氮:5.0質量%及硫 :2 5 · 3 質量 %。 實施例1 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苯乙烯系超支鏈聚合物之合成 備有迴流塔之300ml之反應燒瓶中,加入參考例2所 得l〇g在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 物及5 0g之氯仿,以氮氣取代反應系內之氣體。其中,滴 加溶有16.0g之溴[純正化學公司製品]之50g氯仿後,迴 流3小時。冷卻至3 0°C之後,濾得所產生橙色沉澱。 加入飽和食鹽水及20質量%之硫代硫酸鈉而洗淨有機 層。該溶液滴加在5 0 0 g之甲醇中而進行沉澱。所得黃色 粉末再溶解於40g之氯仿,再滴加於500g之甲醇中,進 行再沉澱,乾燥所得無色粉末,而得4.6g之分子末端具 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物中之二硫代胺基甲 酸酯基部分被溴取代而成超支鏈聚合物。據凝膠滲透層析 法以聚苯乙烯換算所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Mw)爲6,600 ’其分散度(Mw/Mn )爲 2.2。元素分析之結果,碳: 5 0.2質量%、氫:3.8質量%、氮·· 1.0質量%未滿、溴: -38- 200825109 3 3.2質量%。iH-NMR譜之測定結果示於圖2。可觀察到圖 1中所示來源於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伸甲基之4. Oppm及 3.7Ppm處之尖峰已消失,另外,來源於二硫代胺基甲酸酯 基之甲基之1.3 ppm處之尖峰減少。據此,顯示參考例2 所得超支鏈聚合物末端之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大致1 00% 爲鹵素原子(溴原子)所取代。所得超支鏈聚合物具有式 (23 )所示構造。 191 似
\ H2c—ΛΒΓ \ /n (23 實施例2 分子末端具有三甲銨之苯乙烯系超支鏈聚合物之合成 備有迴流管之3 00ml之反應燒瓶中,加入0.5 0g之實 施例1所得分子末端具有溴原子之式(23 )所示超支鏈聚 合物及3.0g之N,N’-二甲基甲醯胺,再加入〇.59g之30 質量%之三甲胺水溶液(東京化成公司製品)。該時系內 呈現懸濁。系內以氮氣取代後,在80 °C下加熱6小時。然 後冷卻至3 0 °C,所產生沉澱用丙酮洗淨。溶解該固體於 3.0g之水中,用20g之丙酮再行沉澱處理,乾燥而得淡褐 -39- 200825109 色粉末0.3 3 g。該粉末可溶解在甲醇或純水中達1 0質量% 以上。其1H-NMR譜之測定結果示如圖3。圖2中所示來 源於苯甲基之伸甲基之4.4ppm處之尖峰移動至4.7ppm, 可觀察到新產生3.3ppm處之來源於甲基之尖峰。據此, 顯示實施例1所得分子末端具有溴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 幾乎100%爲三甲銨基所取代。所得超支鏈聚合物具有式 (24)所示構造。 [化 20] /~0~h2" ^ V \ +?h3 C-C~V-N-CH3 Br一 Η2φ> ⑽ ! / +?h3 ,H2c-/—n-ch3 Bf n ch3 實施例3 分子末端具有叔胺基之苯乙烯系超支鏈聚合物之合成 備有迴流塔之50ml之反應燒瓶中,加入1 .〇g之實施 例1所得分子末端具有溴原子之式(23)所示超支鏈聚合 物,l〇.〇g之N,N’-二甲基甲醯胺及l.lg之酞醯亞胺鉀( 東京化成公司製品)。反應系內以氮氣取代係在8 0 °C下加 熱4小時。溫度冷卻至3 0 °C後,所得淡褐色溶液使用1 〇 g 離子交換水行再沉澱處理。所得褐色固體溶解於1 〇g氯仿 中,再用l〇〇g之甲醇進行再沉澱處理,經乾燥而得1.3g 之淡褐色粉末。其1H-NMR譜之測定結果示如圖4。圖2 -40- 200825109 中所示4.4ppm處之來源於苯甲基之伸甲基之尖峰移至 4.7ppm處,觀察到7.5ppm〜7.8ppm處有來源於芳香族之 新的寬狀尖峰。據此’顯示實施例1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 末端之溴原子幾乎100%酞醯亞胺化。所得超支鏈聚合物 具有式(25 )所示構造。
實施例4 分子末端具有仲胺基之苯乙烯系超支鏈聚合物之合成 備有迴流塔之50ml之反應燒瓶中,加入〇.2g之實施 例1所得分子末端具有溴原子之式(23 )所示超支鏈聚合 物,2.0g之n,N,-二甲基甲醯胺,再加入0.2g之N-(第 三丁氧基羰基)-U-乙二胺(東京化成公司製品)。系內 以氮氣取代後在80°C下加熱4小時。冷卻至30 °C之後, 所得褐色溶液用80g之離子交換水進行再沉澱處理。經乾 燥而得0.2g之淡褐色粉末。其1H-NMR譜之測定結果示如 圖5 °末端甲基來源之尖峰明顯出現在1.3ppm,並在 3·0ρρπι及3.3ppm處觀察到來源於乙二胺部位之伸甲基之 -41 - 200825109 尖峰,顯示實施例1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末端之溴原子幾 乎1 〇 〇 %被胺化。所得超支鏈聚合物具有式(2 6 )所示構 造。 [化 22]
(26) 實施例5 分子末端具有伯胺基之苯乙烯系超支鏈聚合物之合成 備有迴流塔之50ml之反應燒瓶中,加入〇.2g之實施 例3所得具有式(25)之超支鏈聚合物,2.0g之N,N’-二 甲基甲醯胺,再加入0.12g之肼1水合物(關東化學公司 製品),再以氮氣取代反應系內。加熱攪拌溶液3小時之 後,冷卻至室溫,所得褐色溶液用1 0g丙酮進行沉澱處理 。再經乾燥而得〇· 1 g之淡褐色粉末。其1H-NMR譜之測定 結果示如圖6。圖4中所出現在7.5ppm〜7.8ppm處之來源 於芳香族環之寬狀尖峰已消失,所以顯示實施例3所得超 支鏈聚合物之末端酞醯亞胺部位幾乎1 0 〇 %變換成胺基。 所得超支鏈聚合物具有式(2 7 )所示構造。 -42- 200825109
實施例6 溶解實施例2所合成之超支鏈聚合物於甲醇中調製成 爲10質量%溶液。該溶液用0.45 μπι之注射型濾器處理, 用洗劑及離子交換水洗淨之玻璃基體上藉旋轉塗佈機( 3 00rpmx5秒鐘,25 00rpmx25秒鐘)全面塗佈,用加熱板 以1 5 0°C乾燥5分鐘。對超支鏈聚合物表面處理過之玻璃 基體之純水之接觸角爲21.0度。又,對於未處理之玻璃 基體之純水之接觸角爲4 1 . 9度。據此顯示玻璃基體表面 用實施例2所合成得超支鏈聚合物進行被覆而親水化。 本發明之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新穎之超支鏈聚合 物,由於含有鹵素原子做爲反應性官能基,所以如同實施 例2至實施例5所示可提供做爲新穎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製 造中間化合物利用。更可以利用羥基化、醚基化、腈基化 、硫醚基化、硫醇基化、鱗基化等有機合成反應而衍生出 各種超支鏈聚合物等。實施例2至實施例5所衍生分子末 端具有胺基之超支鏈聚合物,可和具有羧酸基之酸反應而 衍生出具有各種機能之超支鏈聚合物。又,分子末端具有 -43- 200825109 銨基之超支鏈聚合物可溶於水及甲醇、乙醇等醇類溶劑, 有益於玻璃基體之親水化處理劑用途。 [產業上之利用可行性] 本發明之超支鏈聚合物可提供塗料材料、黏接劑材料 、樹脂塡充劑、各種成形材料、奈尺寸多孔形成劑、 嗓阻 材料、電子材料、印刷材料、電池材料、醫用材料、中間 體原料等用途。 胃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不參考例2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ijj-NMR譜。 圖2不實施例1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1 Η - N M R譜。 圖3不實施例2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1 η - N M R譜。 圖4不實施例3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iH-NMR譜。 圖5示實施例4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iH-NMR譜。 圖6不實施例5所得超支鏈聚合物之iH-NMR譜。 -44-

Claims (1)

  1. 20082510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具有式(1 )所示之超支鏈聚合物: [化1]
    {式中,X示鹵素原子,Ri示氫原子或甲基,Ai*下列式 (2): [化2]
    (式中A2示可含醚鍵或酯鍵之碳原子數爲1〜30之直鏈狀 、支鏈狀或環狀之伸烷基,Y!、Y2、Y3或Y4各自示氫原 子,碳原子數爲1〜20之烷基,碳原子數爲1〜20之烷氧基 、硝基、羥基、胺基、羧基或氰基)所示構造,η係重複 單位構造之數,表示2至1〇〇, 〇〇〇之整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超支鏈聚合物,其中, 該X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超支鏈聚合物,其中, -45- [化 3] _
    200825109 該Ai示式(3 )所示構造: CH2—⑶ 〇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超支 以凝膠滲透層析法換算聚苯乙烯測定之 5 00〜5,000,000 範圍者。 5 .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 造方法: 其特徵爲將下式(4 )所示二硫代 im \ II / “ \S—c—N、 (4) ^ R3 (式中,Rl及Al所示意義如同前式( R3各自示碳原子數爲1〜5之烷基,碳原 烷基,或碳原子數7〜12之芳基烷基,: 結合之氮原子一起形成環狀),藉活性 支鏈聚合物之分子末端的二硫代胺基甲 素化劑轉換爲鹵素原子之步驟,以製造 鏈聚合物,其中, 重量平均分子量爲 超支鏈聚合物的製 胺基甲酸酯化合物 1 )所記載,R2及 子數爲1〜5之羥基 K R2及可和其 自由基聚合而得超 酸酯基,以利用鹵 分子末端爲鹵素原 -46 - 200825109 子者。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超支鏈聚合物之 法,其中,該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係Ν,Ν-二乙 代胺甲醯基甲基苯乙烯。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超支鏈聚合物之 法’其中,該取代反應係在含有分子末端具有二硫 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物之有機溶劑溶液中,使鹵 及分子末端具有二硫代胺基甲酸酯基之超支鏈聚合 以進行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超支鏈聚合物之 法’其中,該鹵素化劑爲使用至少一種選自氯、Ν-醯亞胺、氯化三聚異氰酸、三氯化磷、溴、Ν-溴琥 胺、Ν-溴戊二醯亞胺、ν,Ν,,Ν,,-三溴三聚異氰酸、 聚異氰酸鈉、碘、Ν-碘琥珀醯亞胺、碘酸鉀及過碘i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超支鏈聚合物之 法,其中,該鹵素化劑爲使用至少一種溴及N-溴 亞胺者。 1〇· —種下式(5)所示超支鏈聚合物: [化5] 製造方 基—硫 製造方 代胺基 素化劑 物反應 製造方 氯琥拍 珀醯亞 N-溴三 駿者。 製造方 琥珀醯
    -47- 200825109 [式中’ Ri及Α!所示意義如同上式(1 )所記 各自不氫原子’碳原子數爲1〜20之直鏈狀、 狀之烷基,碳原子數爲丨〜5之羥基烷基, 6〜14之芳基’碳原子數爲7〜2〇之芳基烷基, 7〜20 之烷基芳基,_ ( CH2) m_NH ( c〇) 〇_< 惟,m示2〜6之整數),或R4及R5和其所箱 可一起形成環狀,n代表重複單位構矣 2〜1 00,000之整數]。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超支鏈靠 ’該式(5)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尺4及1示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超支鏈靠 ,該式(5 )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Ri、r4及 ’且AiTK該式(3)所示構造。 13· —種下式(6)所示超支鏈聚合物: [化6] K,R4 及 r5 支鏈狀或環 碳原子數爲 碳原子數爲 〕(CH3 ) 3 ( ί合之氮原子 ί之數,示 合物,其中 氯原子。 合物,其中 I示氫原子
    R5 [式中,:^及A!所示意義如同上式(1)所 素原子之陰離子,R4、R5& R6各自示氫原 -48- 載,示鹵 ,碳原子數 200825109 爲1〜2 0之直鏈狀、支鏈狀或環狀之烷基,碳原子數ι〜5 之羥基烷基’碳原子數爲6〜14之芳基,碳原子數爲7〜2〇 之芳基烷基,碳原子數爲7〜20之烷基芳基,-(CH2) m-NH(CO) -0-C(CH3) 3(惟,m 示 2〜6 之整數),或 R4 、R5及R6各自示可和其結合之氮原子可一起形成環構示 ,η代表重複單位構造之數目示2〜100,000之整數]。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超支鏈聚合物,其中 ,該式(6)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尺4、尺5及尺6示甲基。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超支鏈聚合物,其中 ,該式(6)所示超支鏈聚合物中,Ri示氫原子,r4、R5 及R6不甲基’X不溴原子,且Ai示該式(3)所代表構 造。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至第1 5項中任一項之超 支鏈聚合物,其中,以凝膠滲透層析法據聚苯乙烯換算所 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在5 00〜5,000,000範圍。 1 7 ·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或第丨3項中任一項 之超支鏈聚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將該式(i) 所示分子末端具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在水及/或 有機溶劑溶液中,於鹼之存在下,和胺化合物反應之步驟 予以製造者。 1 8 .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超支鏈聚合物的 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括將該式(1)所示於分子末端具 有鹵素原子之超支鏈聚合物,在水及/或有機溶劑溶液中 ,鹼之存在下,和酞醯亞胺反應,將該分子末端轉換爲酞 -49- 200825109 醯亞胺基之第1步驟,再將該具有酞醯亞胺基之超支鏈聚 合物,以肼化合物進行水解,轉換該式(5 )中之分子末 端爲-NH2所示 [化7] r4 一 N \ R5 超支鏈聚合物之第2步驟的製造方法者。 -50-
TW096132496A 2006-09-01 2007-08-31 超支鏈聚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TWI465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7713 2006-09-01
JP2007115855 2007-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5109A true TW200825109A (en) 2008-06-16
TWI465465B TWI465465B (zh) 2014-12-21

Family

ID=39157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2496A TWI465465B (zh) 2006-09-01 2007-08-31 超支鏈聚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38554B2 (zh)
EP (1) EP2058338B1 (zh)
JP (3) JP5499477B2 (zh)
KR (1) KR101406330B1 (zh)
CN (3) CN102167756B (zh)
TW (1) TWI465465B (zh)
WO (1) WO20080296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573A (zh) * 2008-08-22 2011-07-20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由具有铵基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金属微粒分散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6323A1 (en) * 2007-09-03 2010-11-11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Metal fine particle-dispersing agent composed of polymer compound having dithiocarbamate group
US8362190B2 (en) 2007-09-12 2013-01-29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hyperbranched polymer
JP5570220B2 (ja) * 2007-10-26 2014-08-13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ニトロキシル基を有する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
WO2009099055A1 (ja) * 2008-02-07 2009-08-13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抗菌性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
TW201009062A (en) * 2008-05-07 2010-03-01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US20110318554A1 (en) * 2009-01-27 2011-12-29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Hyperbranched polymer containing thioester groups
JP5550632B2 (ja) * 2009-02-17 2014-07-16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金属微粒子−高分子化合物複合体を含む有機層を有す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WO2010098463A1 (ja) * 2009-02-27 2010-09-02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スイッチング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101254A1 (ja) * 2009-03-06 2010-09-10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WO2010101252A1 (ja) * 2009-03-06 2010-09-10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5558756B2 (ja) * 2009-08-06 2014-07-23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抗菌性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
JP5729800B2 (ja) * 2009-09-01 2015-06-03 国立大学法人電気通信大学 金属ナノ粒子−アンモニウム基含有分岐高分子化合物複合体を含有する感光性組成物
CN102234343B (zh) * 2010-04-20 2015-08-19 南开大学 单分散的表面功能化聚合物微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5872484B2 (ja) * 2010-12-01 2016-03-01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含フッ素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121165A1 (ja) * 2011-03-10 2012-09-13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塩素化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WO2012141215A1 (ja) 2011-04-12 2012-10-18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及び金属微粒子を含む無電解めっき下地剤
WO2013122136A1 (ja) 2012-02-14 2013-08-22 国立大学法人群馬大学 金属微粒子会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12288B2 (ja) * 2012-08-24 2017-04-12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オキサイド鎖を有する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及びその利用
KR20150054851A (ko) * 2012-09-13 2015-05-20 닛산 가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 가이샤 무전해 도금 하지제
KR102592591B1 (ko) * 2014-09-05 2023-10-23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경화성 무전해 도금 하지제
EP3190463A4 (en) * 2014-09-05 2018-05-30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hotosensitive electroless plating undercoat agent
US11384172B2 (en) * 2015-12-14 2022-07-12 Jsr Corporation Polymer, antimicrobial agent, disinfectant, antimicrobial material, disinfectant material, antimicrobial method, and disinfecting method
JP7030721B2 (ja) 2017-01-13 2022-03-07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金属回収剤、金属回収方法及び触媒活性妨害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2025B1 (en) * 1998-08-11 2001-06-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Vinyl hyperbranched polymer with photographically useful end groups
JP2001114826A (ja) * 1999-10-20 2001-04-24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水溶性カチオン性重合体
US7250475B2 (en) * 2003-06-26 2007-07-31 Symyx Technologies, Inc. Synthesis of photoresist polymers
FR2861398B1 (fr) * 2003-10-22 2005-12-30 Rhodia Chimie Sa Procede pur oxyder partiellement ou totalement une ou plusieurs extremites thiocarbonylthio d'un polymere issu d'une polymerisation radicalaire controlee par addition-fragmentation reversible
WO2005061566A1 (ja) 2003-12-22 2005-07-07 Lion Corporation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を含有するレジスト組成物
CN1218979C (zh) * 2003-12-30 2005-09-14 上海交通大学 超支化聚对氯甲基苯乙烯接枝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226051A (ja) * 2004-02-16 2005-08-25 Toho Chem Ind Co Ltd 遊離ラジカル源による高分子末端基の置換
WO2006093050A1 (ja) * 2005-03-03 2006-09-08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163657A1 (en) 2005-10-25 2009-06-25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lymer Structure Whose Surface and/or Interface Is Modifie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573A (zh) * 2008-08-22 2011-07-20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由具有铵基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金属微粒分散剂
TWI475028B (zh) * 2008-08-22 2015-03-01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由具有銨基之分支高分子化合物所構成之金屬微粒子分散劑
CN102131573B (zh) * 2008-08-22 2015-05-20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由具有铵基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金属微粒分散剂
CN104785163A (zh) * 2008-08-22 2015-07-22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由具有铵基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金属微粒分散剂
CN104906997A (zh) * 2008-08-22 2015-09-16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由具有铵基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金属微粒分散剂
CN104785163B (zh) * 2008-08-22 2018-04-13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由具有铵基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金属微粒分散剂
CN104906997B (zh) * 2008-08-22 2018-07-13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由具有铵基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金属微粒分散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6246B (zh) 2011-06-22
JP5748076B2 (ja) 2015-07-15
EP2058338A1 (en) 2009-05-13
JP5610171B2 (ja) 2014-10-22
CN102167757B (zh) 2012-12-26
CN102167756B (zh) 2012-12-26
CN102167756A (zh) 2011-08-31
WO2008029688A1 (fr) 2008-03-13
US8338554B2 (en) 2012-12-25
JPWO2008029688A1 (ja) 2010-01-21
US20100048845A1 (en) 2010-02-25
TWI465465B (zh) 2014-12-21
EP2058338B1 (en) 2012-08-15
KR101406330B1 (ko) 2014-07-14
JP5499477B2 (ja) 2014-05-21
EP2058338A4 (en) 2010-01-27
CN102167757A (zh) 2011-08-31
KR20090045889A (ko) 2009-05-08
CN101506246A (zh) 2009-08-12
JP2013231194A (ja) 2013-11-14
JP2013253246A (ja) 201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25109A (en) Hyperbranched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1854814B1 (en) Hyper-branched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JP5268644B2 (ja) ハイパーブランチ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11204A (en) Hyper-branched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3041885B1 (fr) Procédé de synthèse sequentielle de poly (alcoxyamine amide)s, copolymères obtenus à partir dudit procédé et leurs utilisations
US924308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hlor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mer
JP2008127438A (ja) 置換ポリアセチレン膜の製造方法
JP2005132760A (ja) 両末端錯形成性オリゴマ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