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3725A - Inpu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Inpu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3725A
TW200823725A TW096133265A TW96133265A TW200823725A TW 200823725 A TW200823725 A TW 200823725A TW 096133265 A TW096133265 A TW 096133265A TW 96133265 A TW96133265 A TW 96133265A TW 200823725 A TW200823725 A TW 2008237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input
signal
buttons
inpu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3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nifumi Sukehara
Takuo Kitamura
Mitsuhiro Aida
Hiroshi Okada
Original Assignee
Wizwi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zwin Inc filed Critical Wizwi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23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372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6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selection techniques to select from displayed ite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1/00Coding in connection with keyboards or like devices, i.e. coding of the position of operated keys
    • H03M11/02Details
    • H03M11/04Coding of multifunction keys
    • H03M11/06Coding of multifunction keys by operating the multifunction key itself in different ways
    • H03M11/08Coding of multifunction keys by operating the multifunction key itself in different ways by operating selected combinations of multifunction ke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7Telephone sets including 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means facilitating their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7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methods for entering alphabetical characters, e.g. multi-tap or dictionary disambig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82372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將文字或記號等的文字資料輸入到 行動電話或攜帶式終端機等的攜帶式機器的輸入裝置。 【先前技術】 以往將電話號碼輸入到行動電話的輸入裝置,是使用 1至〇的按鈕。又,爲了利用行動電話進行文字通訊,將 文字記號分配到該電話號碼輸入用的按鈕就能輸入。從最 初由固定電話機發展出行動電話的歷史來看,輸入電話號 碼1至〇的數字及文字、記號等的按鈕的排列,世界上所 普及的是3列4行的排列,0至1與A至Z等的文字等之 組合,是槪略同樣的數字及文字群組所構成。在日本,如 第1圖所示,該數字及文字群組大多數是採用組合假名文 字排列之鍵盤2的行動電話1。 而且,以往的行動電話的鍵盤,其文字輸入方式是以 所謂的「連按按鍵方式」爲主流。該連按按鍵方式,由於 是在一個按鈕(以下與「按鍵」同義。)分配複數個文字記 號,故爲了確定唯一的文字記號,必須在羅馬字中按一次 至四次,在假名文字中按一次至五次。又,爲了持續輸入 分配在同一按鍵的文字,必須以方向鍵先傳送一個字,而 被批評其缺點爲麻煩和需要時間。 克服該缺點的發明,則有例如日本專利文獻1,如果 按下一個按鍵,既定的第2按鍵文字群,會顯示在鄰接於 -5- 200823725 該按下之按鍵的按鍵部分,就能從當中選擇出所要之文字 的發明。 又,日本專利文獻2,係記載著將羅馬字等分配到配 置在一列或二列的數字按鍵,按兩下該數字按鍵與因羅馬 字等之數字按鍵上的配置順序而定的數字鍵之組合,就能 輸入文字記號的數字鍵盤。 又,在日本專利文獻3記載著在配備於框體的一個主 顯示器的左右,分別具備複數個按鍵的裝置介面。在該裝 置介面中,如果按下主顯示器之左右的按鍵,分配到被按 下的按鍵之文字記號,則依照該主顯示器之左右的按鍵而 顯示。使用者從顯示在該主顯示器的文字之中,選擇按下 對應於所輸入之文字的按鍵,以輸入所要的文字。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4-5343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3440236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美國特許出願公開第2005/0043 063號明 細書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如曰本專利文獻1所記載,將資訊表示於鄰接在被按 下之按鍵的按鍵部分之方法,在構造上及視覺上並不實用 ’由於構造非常複雜,浪費成本並不現實。又,在專利文 獻2所記載的數字鍵盤中,具有必須感覺分配到各個數字 按鍵之羅馬字等的配置順序之問題。 -6 - 200823725 又,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裝置介面中,在寬廣的主顯 示器之左右配置按鍵,仍舊以單手拿著框體,難以利用該 手來操作。又,在該裝置介面中,由於藉由一個按鍵來輸 入之際,接著將可利用左右之按鍵輸入的文字記號並列顯 示在主顯示器上,故顯示所輸入之文章的主顯示器上留下 的空白極少,在輸入較長文章之際,難以邊看所輸入的文 章邊輸入。 於是,本發明欲解決的課題是在於提供一種不改變分 配在一般已普及作爲行動電話或攜帶式終端機等的攜帶式 機器之數字和文字的輸入裝置之按鈕的數字及文字的群組 構成,而且操作簡單,能快速進行輸入文字之選擇確定的 輸入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輸入裝置,係爲具有:用以輸入文字資料的 複數個按鍵,在左右兩列配置有各自對一個按鍵分配複數 個文字資料之按鍵的按鍵群;和藉由配置在左右兩列之按 鍵群的按鍵之任一個來輸入第1訊號之際,讓分配到輸入 該第1訊號的按鍵的複數個文字資料,與對應於配置有輸 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側左右相反側的按鍵群之按鍵的排 列,而顯示在縱向一列的顯示器;和藉由配置在左右兩列 的按鍵群之按鍵的任一個來輸入第1訊號之後’藉由與配 置有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側左右相反側的按鍵群之按 鍵的任一個來輸第2訊號之際,依照顯示在顯示器之複數 200823725 個文字資料的排列,並以對應於輸入該第2訊號之按鍵的 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的控制部。 根據本發明之輸入裝置,如果藉由配置在左右兩列的 按鍵群之按鍵的任一個進行一次選擇,輸入第1訊號,且 分配到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複數個文字資料,讓可藉 由與配置有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側左右相反側的按鍵 群的按鍵輸入的文字資料,對應於該按鍵群之按鍵的排列 而縱向一列顯示在顯示部。然後,如果藉由與配置進行該 一次選擇的按鍵之側左右相反側的按鍵群之按鍵的任一個 來進行二次選擇,輸入第2訊號,依照顯示在顯示器之複 數個文字資料的排列,並以對應於輸入該第2訊號之按鍵 的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來輸入。 在此,按鍵係爲各別一個個分配在由m行η列所形成 的矩陣的複數個文字資料,被分配到矩陣的每一行或列, 希望控制部係在輸入第1訊號之際,來決定矩陣之行或列 的任一群,且在輸入第2訊號之際,在該決定的群內來決 定列或行的任一個,藉此來決定形成輸入資料的文字資料 。藉此將複數個文字資料分配到矩陣,就易於管理根據第 1訊號與第2訊號輸入的文字資料。 又,本發明之輸入裝置,爲希望在左右兩列的按鍵群 之間,具備顯示器的構成。藉此,如果藉由配置在左右兩 列的按鍵群之按鍵的任一個進行一次選擇,因二次選擇候 補的文字資料,會對應於該按鍵群之按鍵的排列而顯示在 各按鍵的附近,故能易於選擇用來輸入所要的文字資料之 -8- 200823725 按鍵。 又,希望顯示器是不同於顯示輸入資料的主顯示器所 構成。藉此,就能不減少顯示已輸入的文字資料之主顯示 器的空間,邊觀看不同於主顯示器所構成的顯示器之顯示 、邊選擇所要的文字,進行二次選擇。 又,顯示器可以獨立的構成在左右兩列之按鍵群的每 一行。藉此,就能讓顯示器以不同顏色來顯示進行二次選 擇的每一按鍵,或者讓未顯示文字的顯示器轉暗顯示。 又,左右兩列的按鍵群也可爲配置在顯示器之下方的 構成。藉此,主顯器與顯示選擇文字候補的顯示器也可共 用。又,此時,由於選擇文字候補是顯示在與左右兩列的 按鍵群同側的縱向一列,因此易於掌握已顯示的選擇文字 候補與按鍵的對應。 又,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也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 平均指尖之厚度還寬的構成。 又,控制部是希望在持續輸入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 由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2訊 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數個 文字資料的持續輸入。藉此,如果在依舊按下一次選擇 之按鍵的狀態下,進行二次選擇,就能持續輸入屬於同文 字群的文字。 -9 - 200823725 [發明效果] (1) 根據本發明,由於可藉由以左右兩列的任一個按鍵 群的按鍵進行一次選擇,來決定包含複數個文字資料的交 字群,接者利用與配置進行該一次選擇的按鍵之側左右相 反側的按鍵群之按鍵來進行二次選擇,藉此來決定、輸入 該文字群內的文字,故能藉由像打網球般良好的律動簡單 的操作快速的進行輸入文字的選擇確定。特別是因二次選 擇係爲對應顯示在顯示器之文字的左右任一個按鍵,即使 用與進行一次選擇的按鍵相反側的按鍵,故操作極簡單。 又,因使用兩手來操作的情況下,左右手指不用交錯,使 能交互使用的操作,故輸入效率良好。 (2) 藉由在左右兩列的按鍵群之間,具備顯示器的構成 ,以左右兩列之任一按鍵群的按鍵來進行一次選擇,二次 選擇候補的文字資料,會對應於該按鍵群之按鍵的排列而 顯示在各按鍵的附近,故能易於選擇用來輸入所要的文字 資料之按鍵,還能更簡單且快速的進行輸入文字的選擇確 定。 (3) 顯示器是不同於顯示輸入資料的主顯示器所構成, 藉此’就能不減少顯示已輸入的文字資料之主顯示器的空 間’能邊觀看不同於主顯示器所構成的顯示器之顯示、邊 選擇所要的文字,進行二次選擇。 (4) 根據顯示器獨立的構成在左右兩列之按鍵群的每一 行’就能讓顯示器以不同顏色來顯示進行二次選擇的每一 按鍵’或者讓未顯示文字的顯示器轉暗顯示,故對應於二 -10- 200823725 次選擇之文字的按鍵之位置關係很明確,更易選擇。 (5) 根據左右兩列的按鍵群爲配置在顯示器之下方的構 成,主顯示器與顯示選擇文字候補的顯示器就能共同使用 ,還可抑制成本。 (6) 根據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 的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 此之上下的間隔,也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 比平均指尖之厚度還寬的構成,即使增加行數也不難按下 按鍵,又,鍵頂顯示也能印刷在行動電話本體,亦有助於 減低製造成本。 (7) 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由第2 訊號的持續輸入,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2訊號之按 鍵的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數個文字資 料的持續輸入,藉此,如果在依舊按下一次選擇之按鍵的 狀態下,進行二次選擇,就能持續輸入屬於同文字群的文 字,不需要以往一個字傳送操作,基本上也不受限於雙擊 _入’能與單擊輸入同等的高速來輸入。 【實施方式】 [用以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攜帶式機器之行動電話,係如第 2圖所示,在行動電話本體24具備由:控制部30、主顯 示器23、文字模式切換按鍵22、選擇顯示器21、數字的 1號按鍵1 1至5號按鍵1 5的左列按鍵群、6號按鍵1 6至 -11 - 200823725 〇號按鍵20的右列按鍵群、和「* (星號)」、「記號」 、「#(井號)」之按鍵等所構成的輸入裝置。本實施形 態的行動電路中,1號按鍵11至〇號按鍵20的按鍵群’ 並不是如第1圖所示之一般習知行動電話的按鍵排列’從 左上的數字按鍵“ 1 ”開始的三列四行的鍵盤2之排列,而 是如第2圖所示,從左列的1號按鍵1 1開始至5號按鍵 1 5往下縱列五行,進而從右列的6號按鍵1 6開始至0號 按鍵20往下縱列五行所配置的兩列五行的排列。 又,在該輸入裝置中,爲了能藉由十個按鍵11〜20輸入 數字、文字及記號的各資料,將按鍵11〜20按如下分配 成:十個數字、至少26字的羅馬字母、至少十個假名文 字。亦即,其中在1號按鍵1 1組合分配「1 @ ( ®記號 )35」、在2號按鍵12組合分配「2ABC办」、在3號 按鍵13組合分配「3 DEF $」、在4號按鍵14組合分配 「4 GHI六:」、在5號按鍵15組合分配「5 JKL 々」、 在6號按鍵1 6組合分配「6 MNO li」、在7號按鍵1 7 組合分配「7 P Q R S圭」、在8號按鍵1 8組合分配「8 TUV令」、在9號按鍵19組合分配「9 WXYZ 6」、在 〇號按鍵20組合分配「0·(句號),(逗號)打奁人」 〇 又,於表1表示各別在以五列十行所組成的矩陣,各 分配一個假名文字之五列十行的假名表。該五列十行的假 名表,係在縱列十行、橫列五列的矩陣,配置五十音的極 一般性所周知的表。又,表2的五列十行英字表,爲仿照 -12- 200823725 表1的假名表來製作。在十個按鍵1 1〜20,分別配置有表 1及表2之各行的文字群。再者,亦可在表格的空白欄追 加補充任意的文字記號。 [表1] 5x10假名表 ① ② ③ ④ ⑤ 1 h 无 ί3 2 办 § < 3 έ L t 甘 4 tz h Ο Τ 5 女 \L (D 6 It n 2、 β 7 厶 ϋ t) 8 令 ιφ X 9 0 6 h 6 0 b 奁 Ay [表2] 5x10英字表 ① ② ③ ④ ⑤ 1 @ 2 A B c 3 D E F 4 G Η I 5 J Κ L 6 Μ Ν 0 7 Ρ Q R s 8 Τ u V 9 w X Y z 0 ’ -13- 200823725 再者,在圖示例中,雖是分別在左列縱向配置一列1 號按鍵〜5號按鍵1 5,在右列縱向配置一列6號按鍵〜0 號按鍵,但左列與右列也互換來配置’因未損及本發明的 本質故無大礙。又,眾所周知濁音、半濁音、促音等分配 在「*」、「記号」、「#」等的按鍵上’特別的說明予 以省略。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所分配的羅馬字母之組 合在世界上是最普及的組合,也可使用在歐洲所普及的 T9型等之擬似輸入。又,在不使用假名文字的語言圏, 也可省略假名文字的分配。又,在使用上述以外之文字的 語言圈,也可分配任意的文字或記號等。 選擇顯示器21是在因按下按鍵11〜20的任一個而輸 入第1訊號之際,將分配至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複數 個文字資料,對應於與配置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側左 右相反側的按鍵群之按鍵的排列而縱向一列顯示。選擇顯 示器2 1係配置在左列按鍵群與右列按鍵群的中間位置。 又,如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選擇顯示器21是 不同於顯示根據按鍵1 1〜20等所輸入的文字資料之主顯 示器23所構成。 再者,在配置選擇顯示器21的位置,乃如第3圖所 示,也可爲按鍵群的左端配置,或如第4圖所示的右端配 置,雖認爲連該等的配置,也可得到與第2圖所示的中間 配置同樣的效果,但第2圖所示的中間配置,在視認性及 操作性上是屬於最好的配置。 在本實施形態中,按鍵排列爲兩列五行的理由,是根 -14- 200823725 據可將輸入電話號碼所需要的1號至〇號的數字分成1號 至5號與6號至0號的各五個的兩群,如三列構成就沒有 中間列,單列的按鍵不會干涉到其他列的按鍵,既存而普 及的按鍵式電話機的羅馬字母之文字群最大到四個文字, 以假名文字爲基準,假名五十音表是以五列十行所構成的 矩陣排列,一般共通的知識可利用等的理由。又,以五行 五列的單位來配置資訊,能易於記憶及熟練。 針對本實施形態的輸入裝置之動作加以說明,於第2 圖中,如果經由按下1號按鍵1 1至5號按鍵1 5的左列按 鍵群做一次選擇,以該按下的按鍵爲第1訊號而輸入到控 制部3 0,且以事先分配到所選擇之按鍵的複數個文字所形 成的文字群之資訊(文字資料),會縱向一列顯示於被配置 在左列按鍵群與右列按鍵群之中間位置的選擇顯示器2 1。 此時,該文字群的文字數量設定在行的數量以內,所顯示 的各文字,必因一次選擇的按鍵之相反側,亦即左列的按 鍵群完成一次選擇的情形下,以各自一對一分配右列之正 橫的按鍵。於是,如果經由按下對應於欲選擇的文字之右 列的正橫之按鍵進行二次選擇,以該按下的按鍵爲第2訊 號而輸入到控制器3 0。藉此,控制部3 0係依照顯示在選 擇顯示器21的複數個文字資料的排列,並以對應於輸入 該第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爲輸入資料而加以確定。 另一方面,於第2圖中,如果經由按下6號按鍵16 至〇號按鍵2 0的右列按鍵群之一個按鍵做一次選擇’以 該按下的按鍵爲第1訊號而輸入到控制部3 0,且以事先分 -15- 200823725 配到所選擇之按鍵的複數個文字所形成的文字群之資訊, 會縱向一列顯示於被配置在右列按鍵群與左列按鍵群之中 間位置的選擇顯示器2 1。此時,該文字群的文字數量設定 在行的數量以內,所顯示的各文字,必因一次選擇的按鍵 之相反側,亦即此情形係以各自一對一分配左列之正橫的 按鍵。於是,如果經由按下對應於欲選擇的文字之左列的 正橫之按鍵進行二次選擇,以該按下的按鍵爲第2訊號而 輸入到控制部3 0,與前述同樣的,以對應於輸入該第2訊 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爲輸入資料而確定。 例如,在操作文字模式切換按鍵22而切換成英字模 式的狀態下,如果按下右列7號按鍵1 7,控制部3 0會將 分配在該7號按鍵17的羅馬字母’亦即表2之第七行的 文字群「P Q R S」,如第5圖所示,形成候補文字顯示在 選擇顯示器21上。因該等的候補文字「PQRS」係各自對 應於左列之正橫的各按鍵1 1〜1 5,故例如一旦按下左列的 3號按鍵13,控制部3 0係以對應於該3號按鍵13的文字 「N」爲輸入資料而確定,且顯不在主顯不器23° 同樣的,在操作文字模式切換按鍵22而切換成假名 文字模式的狀態下,如果按下左列2號按鍵12 ’控制部 3〇會將分配在該2號按鍵12的假名文字’亦即表1之第 二行的文字群「介β <行乙」,如第6圖所示’形成候補 文字顯示在選擇顯示器2 1上。因該等的候補文字「办爸 〈吋乙」係各自對應於右列之正橫的各按鍵1 6〜20 ’故例 如一旦按下右列的9號按鍵1 9,控制部3 〇係以對應於該 -16- 200823725 9號按鍵19的文字「行」爲輸入資料而確定,且顯示在主 顯示器23。再者,若爲操作文字模式切換按鍵22而切換 成數字模式的狀態下,所對應的各按鍵1 1〜20的數字就 會輸入到主顯示器23。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的輸入裝置中,在輸入假名文字 的濁音、半濁音和小字等之際,能於一次選擇時,選擇持 續按下同一按鍵。例如在輸入汾行之濁音時,如果連按二 次按鍵12,屬於表1之第2行的文字群「和g〈行乙」的 濁音「汾爹 <''【f二」就會成爲候補文字,而顯示在選擇顯 示器2 1上。签行、/2行、丨f行之濁音的情形也同樣的, 各個按鍵1 3、1 4、1 6可以連按二次。又在輸入行之半 濁音時,如果連按三次按鍵1 6,屬於表1之第6行的文字 群「辻以Λ么(3」的半濁音「r/ A <迂」就會成爲候補 文字,而顯示在選擇顯示器2 1上。小字的情形也同樣的 ,能連按既定的次數來輸入。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輸入裝置中,如果在依舊按下一 次選擇之按鍵的狀態下,亦即持續輸入第1訊號的狀態下 進行二次選擇,就能持續輸入屬於同文字群的文字。此時 ,控制部3 0是在持續輸入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由第2 訊號的持續輸入,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2訊號之按 鍵的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來進行處理。因而,若是習知 爲了持續輸入分配到同一按鍵的文字,雖必須以方向鍵先 傳送一個字,但在本實施形態的輸入裝置中,不必傳送一 個字的操作,基本上也不受按兩下輸入的限制’就能得到 -17- 200823725 與按一下輸入同等的高速輸入。 以往也以一次選擇來顯示候補,雖有使用以二次選擇 來確定之方法的範例,但二次選擇的方法’爲依照顯示在 鍵頂的資訊,或顯示在主顯示器的資訊’由於二次選擇輸 入的直覺性判斷需要時間,因此尤以作爲搭載在行動電話 或攜帶式終端機的裝置,在實用上會有問題。但是在本實 施形態中,是以左右列的任一個按鍵進行一次選擇,來決 定包含複數個文字的文字群,接著以進行該一次選擇之按 鍵的相反側之列的按鍵進行二次選擇,來決定該文字群內 之文字的方法。因二次選擇係爲對應顯示在顯示器2 1之 文字之附近的左右任一個按鍵,並使用與進行一次選擇的 按鍵相反側的按鍵,故手指不必交錯,操作極簡單。 又,與在中央部包含一列的習知之三列四行的排列相 比,本實施形態的兩列五行之排列的情形,按著按鍵的手 指很少干涉到其他的按鍵,且人體工學上無不當的排列。 尤其若爲一面以左手姆指按下左列按鍵1 1〜1 5,一面以右 手姆指來操作右列按鍵1 6〜20的使用方法,就能以單手 按下的狀態按第一下,以另一手持續輸入按第二下。藉此 ,如前所述,本實施形態的輸入方法基本上不到按兩下輸 入的限,就能得到與按一下輸入同等的高速輸入效率。 又,如前所述,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輸入裝置,並不 是以往一般三列四行的排列,雖其特徵爲兩列五行的排列 ,但在兩列五行的排列縱向增加行數,會按鍵太接近,按 下不易的情形。此時的改良實施例,係於第7圖表示各個 -18- 200823725 按鍵11〜20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也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 平均指尖之厚度還寬的輸入裝置。根據該輸入裝置,如第 8圖所示,按下2號按鍵12的手指26爲不易碰觸到1號 按鍵1 1或3號按鍵1 3的配置關係。根據該實施行,即使 行數增加也不難按下按鍵,又,鍵頂顯示也能印刷在行動 電話本體,也有助於減低製造成本。 又,像這樣橫向細長的按鍵效果舉例來說,通常以單 手來操作按鍵時,接近中央部的效率最佳,一方面,雙手 姆指來操作的情形下,雖以兩端部最佳,但可對應於該兩 者的使用方法。又,第9圖係表示不需要假名文字之語言 圈所使用的第7圖之行動電話的另外範例,省略假名文字 ,改變1號至〇號按鍵11〜20的文字群之構成。像這樣 ,因可藉由省略假名文字,來增加分配到每一個按鍵的羅 馬字等,故可在依舊按下前述一次選擇之按鍵的狀態下, 有效進行執行二次選擇的持續輸入。 進而,第10圖是表示取代第7圖之選擇顯示器21, 在左右兩列之按鍵群的每一行具備各自獨立的選擇顯示器 211、212、213、214、215的變形例。在此例中,如果藉 由左右兩列的按鍵群進行一次選擇,分配到所選擇之按鍵 的文字群之資訊,一個字一個字顯示在各個選擇顯示器 211、212、213、214、215。此時,因能讓各選擇顯示器 2 1 1〜2 1 5以不同顏色來顯示進行二次選擇的每一按鍵,或 -19- 200823725 者讓選擇顯示器211〜215之中有關沒有所選擇的文字、 未顯示出文字的顯示器轉暗顯示’故對應於二次選擇之文 字的按鍵之位置關係很明確,更易選擇。 又,第11圖係省略第7圖之選擇顯示器21,表示以 主顯示器23的一部分作爲選擇顯示器使用的變形例。在 此例中,如果藉由左右兩列的按鍵群進行一次選擇’分配 到所選擇之按鍵的文字群之資訊’會顯示在主顯示器23 上。在此,在主顯示器23的左右,各自標記著表示1號 至5號按鍵1 1〜1 5、和6號至〇號按鍵1 6〜2 0的號碼’ 分配到所選擇之按鍵的文字群之資訊’各自以一對一顯示 在標記著所對應之按鍵的號碼之位置附近。因而,連該例 中,都能邊看主顯不器23的顯不、邊藉由各自對應的按 鍵進行二次選擇,且易進行文字輸入。 實施例 進行藉由根據第2圖所示的本發明之兩列五行的排列 之輸入與藉由第1圖所示之習知三列四行的排列之輸入的 輸入比較。其中第12圖係表示比較輸入「35 之 情形的輸入次數之範例,第1 3圖係表示比較輸入「文h 爹3」之情形的輸入次數之範例’第1 4圖係表示比較 輸入「SIGHT」之情形的輸入次數之範例,第15圖係表 示比較輸入「LIVE」之情形的輸入次數之範例。 如第12圖所示,在假名文字模式中,持續輸入「态 〇耔〇」的情形下,在藉由習知之三列四行的排例之輸入 -20- 200823725 ,由於「$)」「h」「矜」「〇」之文字全部被分配到1 號按鍵,故按一次1號按鍵輸入「$)」之後,以方向鍵進 行一個字的傳送,按二次1號按鍵輸入「h」。連有關「 朽」「1/〗」字,也同樣的以方向鍵傳送一個字和進行1號 按鍵的持續按下,最後按十二次按鍵。一方面,在藉由根 據本發明之二列五行的排列之輸入,只要用左手指按下1 號按鍵1 1,用右手指持續按下6號按鍵16、7號按鍵1 7 、〇號按鍵20、7號按鍵1 7就可以,最後按下五次按鍵。 結果,與習知比較,按鍵的按下次數少了七次,按下次數 可減少5 8 %。 又,如第13圖所示,持續輸入「无h #、、J: $」的情 形下’在藉由習知三列四行的排列之輸入,藉由與前述同 樣的方法輸入「无」「h」字之後,按二次2號按鍵輸入 「含」字,更爲了輸入濁音,按下「*」按鍵。然後,爲 了輸入「上」字,按三次8號按鍵並按下「小字」按鍵, 或者按六次8號按鍵,且按三次1號按鍵而輸入「3」字 。此時’最後按下十七次或十九次按鍵。一方面,在藉由 根據本發明之兩列五行的排列之輸入中,藉由與前述同樣 的方法輸入「无」「U」字之後,按二次2號按鍵12形 成濁音模式,並按下7號按鍵1 7,藉此輸入「爹」字。然 後’爲了輸入「J:」字,按二次8號按鍵18形成半濁音 模式,並按下3號按鍵1 3,且按下1號按鍵1 1並按下8 號按鍵18而輸入「^」字。此時,最後按下十七次或十 九次按鍵。結果,與習知比較,按鍵的按下次數少了五〜 -21 - 200823725 七次,按下次數可減少2 9 %〜3 6 °/〇。 又,如第14圖所示,在英字模式中,持續輸入^ SIGHT」的情形下,在藉由習知三列四行的排列之輸入, 按四次7號按鍵而輸入「S」字,且按三次4號按鍵而輸 入「I」字。在此,由於接著所輸入的「G」字是與前面所 輸入的「I」字同樣的被分配到4號按鍵,因此以方向鍵 進行一個字傳送之後,按一次4號按鍵而輸入「G」字。 由於連下一個「H」字也與前面所輸入的「G」字同樣的 被分配到4號按鍵,因此同樣的以方向鍵進行一個字傳送 之後,按二次4號按鍵而輸入「Η」字。然後,按一次8 號按鍵而輸入「Τ」字。此時,最後按下十三次按鍵。一 方面,在藉由根據本發明之兩列五行的排列之輸入,以右 手指按一次7號按鍵1 7之後,以左手指按下4號按鍵14 而輸入「S」字。然後,由於下一個「I」「G」「Η」字全 被分配在4號按鍵1 4,因此只要依舊以左手按下4號按鍵 1 4,且以右手指持續按下8號按鍵1 8、6號按鍵1 6、7號 按鍵1 7就能輸入。然後,以右手指按一次8號按鍵1 8之 後,以左手指按下1號按鍵1 1而輸入下一個^ Τ」字。此 時,最後按下八次按鍵。結果,與習知比較,按鍵的按下 次數少了五次,按下次數可減少3 8 %。 又,如第15圖所示,在英字模式中,持續輸入「 LIVE」的情形下,在藉由習知三歹丨J四行的排歹丨J之輸入,按 三次5號按鍵而輸入「L」字,且按三次4號按鍵而輸入 「ί」字。接著,按三次8號按鍵而輸入「V」字,且按二 -22- 200823725 次3號按鍵而輸入「E」字。此時,最後按下十一次按鍵 。一方面,在藉由根據本發明之兩列五行的排列之輸入, 以左手指按一次5號按鍵1 5之後,以右手指按一次8號 按鍵1 8而輸入「L」字。接著,「I」字,係以左手指按 一次4號按鍵14之後,以右手指按一次8號按鍵18來輸 入。^ V」字,係以右手指按一次8號按鍵1 8之後,以左 手指按一次3號按鍵13來輸入。「E」字,係以左手指按 一次3號按鍵1 3之後,以右手指按一次7號按鍵1 7來輸 入。此時,最後按下八次按鍵。結果,與習知比較,按鍵 的按下次數少了三次,按下次數可減少27%。 接著,以輸入效率來比較藉由根據本發明之兩列五行 的排列之輸入的方法與藉由習知三列四行的排列之輸入的 方法。輸入羅馬字的情形下,於表3表示,在羅馬字之一 般的出現頻度,乘以各自的打鍵數來表示等値打鍵數。根 據計算値,對於兩列五行之排列時的等値打鍵數爲2 0 0, 且三列四行之排列時爲2 1 4。但是三列四行的排列時,同 一按鍵內的群字之情形下,因以方向鍵進行一個字傳送的 機率爲2 6字分之三或四,乘以發生機率相當份量的丨2 % ,且等値打鍵數爲240。在該比較中,表示根據本發明的 輸入方法,比習知的方法提昇了 17%的輸入效率。 又’雖然在表3中,QWERTY式的等値打鍵數爲1〇〇 ’與兩列五行的排列之等値打鍵數200相比較爲!對2, 但比較各鍵盤的使用按鍵數約爲3對1,與其按鍵配置的 記憶、打鍵習熟度及運指效率加入條件中,倒不如實驗上 -23- 200823725 確認亦有本發明之兩列五行的排列按鍵比QWERTY式鍵 盤更易操作的情形。 [表 3] __ QWERTY 2列x5行按鍵 3列X4行按鍵 出現頻度 打鍵數 等値打鍵數 打鍵數 等値打鍵數 打鍵數 等値打鍵數 A 8.6% 1 0.086 2 0.172 1 0.086 B 1.4% 1 0.014 2 0.028 2 0.028 C 2.8% 1 0.028 2 0.056 3 0.084 D 3.8% 1 0.038 2 0.076 1 0.038 E 13.1% 1 0.131 2 0.262 2 0.262 F 2.9% 1 0.029 2 0.058 3 0.087 G 2.0% 1 0.02 2 0.04 1 0.02 Η 5.3% 1 0.053 2 0.106 2 0.106 I 6.3% 1 0.063 2 0.126 3 0.189 J 0.1% 1 0.001 2 0.002 1 0.001 κ 0.4% 1 0.004 2 0.008 2 0.008 L 3.3% 1 0.033 2 0.066 3 0.099 Μ 2.5% 1 0.025 2 0.05 1 0.025 N 7.1% 1 0.071 2 0.142 2 0.142 0 8.0% 1 0.08 2 0.16 3 0.24 P 2.0% 1 0.02 2 0.04 1 0.02 Q 0.1% 1 0.001 2 0.002 2 0.002 R 6.8% 1 0.068 2 0.136 3 0.204 S 6.1% 1 0.061 2 0.122 4 0.244 T 10.4% 1 0.104 2 0.208 1 0.104 U 2.5% 1 0.025 2 0.05 2 0.05 V 0.8% 1 0.008 2 0.016 3 0.024 w 1.5% 1 0.015 2 0.03 1 0.015 X 0.2% 1 0.002 2 0.004 2 0.004 Y 2.0% 1 0.02 2 0.04 3 0.06 z 0.0% 1 0 2 0 4 0 100.0% 100.0% 200.0% 214.2% -24 - 200823725 接著,比較輸入假名文字的情形。於表4及表5表示 ,於假名文字之一般出現頻度,乘以各自的打鍵數來表示 等値打鍵數。但由於省略濁音、半濁音、小字(促音等), 因此即使以打鍵數爲1來計算,合計亦非1 00。根據計算 値,對於兩列五行之排列時的等値打鍵數爲1 5 5,且三列 四行之排列時爲2 1 1。但是三列四行的排列時,同一按鍵 內的群字之情形下,因以方向鍵進行一個字傳送的機率爲 50分之5字,乘以發生機率相當份的10%,且等値打鍵數 爲23 2。在該比較中,表示根據本發明的輸入方法,比習 知的方法提昇了 33%的輸入效率。在實施例1、2的比較 中,舉例印證了根據本發的輸入方法,能比習知的方法更 簡單且快速的輸入。 [表4] 2列χ5行按鍵 頻度打數等値 h 1.44 2.00 2.88 6.27 2.00 12.54 9 4.30 2.00 8.60 尤 0.85 2.00 1.70 1.48 2.00 2.96 3.72 2.00 7.44 1.99 2.00 3.98 < 2.20 2.00 4.40 1.09 2.00 2.18 乙 1.85 2.00 3.70 $ 1.22 2.00 2.44 L 3.76 2.00 7.52 t 1.78 2.00 3.56 甘 0.87 2.00 1.74 0.83 2.00 1.66 tz 2.84 2.00 5.68 1.20 2.00 2.40 1.28 2.00 2.56 τ 2.57 2.00 5.14 b 2.84 2.00 5.68 女 3.06 2.00 6.12 \L 2.12 2.00 4.24 0.06 2.00 0.12 0.58 2.00 1.16 (Ό 2.89 2.00 5.78 it 2.02 2.00 4.04 0.54 2.00 1.08 2、 0.46 2.00 0.92 0.17 2.00 0.34 (ϊ 0.51 2.00 1.02 1.71 2.00 3.42 0.87 2.00 1.74 0.33 2.00 0.66 0.64 2.00 1.28 t 1.68 2.00 3.36 0.71 2.00 1.42 2.00 0.00 吵 0.19 2.00 0.38 2.00 0.00 X 1.03 2.00 2.06 1.68 2.00 3.36 0 1.36 2.00 2.72 1.93 2.00 3.86 n 1.41 2.00 2.82 5 0.69 2.00 1.38 t) 0.77 2.00 1.54 0.75 2.00 1.50 5.18 2.00 10.36 2.00 0.00 2.00 0.00 合計 38.34 37.72 35.42 16.36 27.60 155.44 -25- 200823725 [表5] 3列X4行按鍵 頻度打數等値 h 1.44 1.00 1.44 1/、 6.27 2.00 12.54 4.30 3.00 12.90 文 0.85 4.00 3.40 1.48 5.00 7.40 3.72 1.00 3.72 叁 1.99 2.00 3.98 < 2.20 3.00 6.60 it 1.09 4.00 4.36 : 1.85 5.00 9.25 $ 1.22 1.00 1.22 L 3.76 2.00 7.52 -r 1.78 3.00 5.34 甘 0.87 4.00 3.48 0.83 5.00 4.15 tz 2.84 1.00 2.84 1.20 2.00 2.40 1.28 3.00 3.84 τ 2.57 4.00 10.28 2.84 5.00 14.20 * 3.06 1.00 3.06 iC 2.12 2.00 4.24 心 0.06 3.00 0.18 0.58 4.00 2.32 CO 2.89 5.00 14.45 2.02 1.00 2.02 0.54 2.00 1.08 2、 0.46 3.00 1.38 0.17 4.00 0.68 0.51 5.00 2.55 1.71 1.00 1.71 h 0.87 2.00 1.74 0.33 3.00 0.99 0.64 4.00 2.56 t) 1.68 5.00 8.40 0.71 1.00 0.71 2.00 0.00 0.19 3.00 0.57 4.00 0.00 X 1.03 5.00 5.15 1.68 1.00 1.68 0 1.36 2.00 2.72 1.93 3.00 5.79 ti 1.41 4.00 5.64 0.69 5.00 3.45 0.77 1.00 0.77 0.75 2.00 1.50 bu 5.18 3.00 15.54 4.00 0.00 5.00 0.00 合計 19.17 37.72 53.13 32.72 211.74 又,追記兩列五行排列的優點,在假名排列中,「$) 办$ 女」的字群相對於「辻圭令β打」的字群,爲6 8 % 對3 2 %的出現頻度比率,單邊糾纏出現頻度高的字群,所 按下之按鍵的位置較易熟練,認爲就算與配置略揮然的三 列四行排列之方法比較,愈熟練本發明的輸入方法效率愈 提升。 又,表1及表2與表6所示的所謂「警示(beeper)方 式」所知的雙擊輸入之方法做比較,據了解文字決定是表 1及表2所示的行與由列進行文字決定的本發明之方法, 比記憶或參照表6所示的十列十行的配置表所進行的「警 示方式」更容易決定。 -26- 200823725 [表6] 警示方式之表 -1 桉筮2仿的拮鏈: 1 2 3 4 5 6 7 8 9 0 1 h 9 无 η A B C D E 2 办 § < F G H I J 3 L 玄 甘 K L M N 0 4 tz 怒 Ο T P 〇 flj S T 5 \L ti U V w X Y 6 It ίί Z 7 厶 tJ 8 Ιφ X 9 β 0 ό h 5 1 2 3 4 5 0 b Ay 6 7 8 9 0 利 的 上 業 產 性 輸 料 資 字 文 的 等 號 記 或 字 文 將 爲 作 置 裝 入 輸 的 明 發 本 有 很 置 裝 的 器 機 式 帶 攜 的 等 機 端 終 式 帶 攜 或 話 一g1 per 3H3 行 到。 入用 圖 視 前 的 電 行 之 1 知 明習 說是 單圖 簡 1 式第第第 圖 2 顯 。 助 、一 圖 ® 視之 前話 之電 舌 動 一三口 電行 動的 行態 W形 態施 胲實 施之 實明 之發 明本 發變 本改 是是 圖圖 顯 助 輔 之 話 電 S3 行 的 態 形 施 實 之 。 明 圖發 的本 例變 範改 ΛΤΠΓΓ 之是 置圖 配4 的第 器 示 圖 視 前 之 例 作 操 的 話 電 ΤΠΠΠ 行 之 。 圖 圖 1 的第 例明 範說 之是 置圖 配 5 的第 器 示 -27- 200823725 第6圖是說明第1圖之行動電話的操作例之前視圖。 第7圖是本發明之別的實施形態之前視圖。 第8圖是說明第7圖之行動電話的操作例之斷面圖。 第9圖是表示本發明之行動電話之別的實施形態的前 視圖。 第1 〇圖是表示本發明之行動電話之別的實施形態的 前視圖。 第11圖是表示本發明之行動電話之別的實施形態的 前視圖。 第12圖是表示本發明與習知例之輸入比較的圖。 第1 3圖是表示本發明與習知例之輸入比較的圖。 第14圖是表示本發明與習知例之輸入比較的圖。 第1 5圖是表示本發明與習知例之輸入比較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 1號按鍵 1 2 : 2號按鍵 1 3 : 3號按鍵 1 4 : 4號按鍵 1 5 : 5號按鍵 1 6 : 6號按鍵 1 7 : 7號按鍵 1 8 : 8號按鍵 1 9 : 9號按鍵 -28 - 200823725 2 0 : 0號按鍵 2 1 :主顯示器 2 2 :文字模式切換按鍵 , 23、 211、 212、 213、 214、 215:選擇顯示器 2 4 :行動電話本體 26 :手指 3 0 :控制部 -29-

Claims (1)

  1. 20082372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輸入裝置,其特徵爲具有: 用以輸入文字資料的複數個按鍵,在左右兩列配置有 各自對一個按鍵分配複數個文字資料之按鍵的按鍵群;和 藉由配置在前述左右兩列之按鍵群的按鍵的任一個來 輸入第1訊號之際,將分配到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複 數個文字資料,對應於與配置有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鍵之 側左右相反側的按鍵群之按鍵的排列而縱向一列顯示的顯 示器;和 藉由配置在前述左右兩列的按鍵群之按鍵的任一個來 輸入第1訊號之後,在藉由與配置有輸入該第1訊號的按 鍵之側左右相反側的按鍵群之按鍵的任一個來輸入第2訊 號之際,依照顯示在前述顯示器的複數個文字資料的排列 ,以對應於輸入該第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爲輸入資料 的控制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按鍵係爲各別一個個分配在由m行η列所形成的 矩陣的複數個文字資料,被分配到前述矩陣的每一行或列 ,前述控制部係在輸入前述第1訊號之際,來決定前述矩 陣之行或列的任一群,且在輸入前述第2訊號之際,在該 決定的群內來決定列或行的任一個,藉此來決定形成前述 輸入資料的文字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30- 200823725 在前述左右兩列的按鍵群之間,具備前述顯示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顯示器是不同於顯示前述輸入資料的主顯示器所 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顯示器爲獨立的構成在前述左右兩列之按鍵群的 每一行。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 前述左右兩列的按鍵群是配置在前述顯示器的下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平 均指尖之厚度還寬。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平 -31 - 200823725 均指尖之厚度還寬。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平 均指尖之厚度還寬。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平 均指尖之厚度還寬。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平 均指尖之厚度還寬。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按鍵是形成橫向細長,且平均指尖之寬度左右的 長度,或者平均指尖之寬度以上的長度,各列的按鍵彼此 之上下的間隔,是配置成平均指尖之厚度左右,或者比平 -32- 200823725 均指尖之厚度還寬。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 前述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 由前述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 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 數個文字資料的持續輸入。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前述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 由前述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 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 數個文字資料的持續輸入。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前述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 由前述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 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 數個文字資料的持續輸入。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前述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 由前述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 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 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 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 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 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 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 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 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 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 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 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 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 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 -33 - 200823725 數個文字資料的持續輸入。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前述第i訊號的狀態下,藉 由即述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 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 數個文字資料的持續輸入。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前述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 由前述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 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 數個文子資料的持繪輸入。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的輸入裝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是在持續輸入前述第1訊號的狀態下,藉 由前述第2訊號的持續輸入,以分別對應於持續輸入該第 2訊號之按鍵的文字資料作爲輸入資料,藉此就能進行複 數個文字資料的持續輸入。 -34-
TW096133265A 2006-09-06 2007-09-06 Input device TW20082372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1691 2006-09-06
PCT/JP2006/321081 WO2008029492A1 (en) 2006-09-06 2006-10-23 Input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3725A true TW200823725A (en) 2008-06-01

Family

ID=3915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3265A TW200823725A (en) 2006-09-06 2007-09-06 Input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8029492A1 (zh)
KR (1) KR20090046925A (zh)
CN (1) CN101542418A (zh)
TW (1) TW200823725A (zh)
WO (1) WO20080294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8179B1 (ko) 2009-12-17 2011-11-30 한국과학기술원 멀티탭 방식의 키패드에서의 문자 입력 방법
JP6080401B2 (ja) * 2012-06-27 2017-02-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装置
EP2763382B1 (en) * 2013-02-04 2019-10-09 BlackBerry Limited Hybrid Keyboard For Mobile Device
US9298275B2 (en) 2013-02-04 2016-03-29 Blackberry Limited Hybrid keyboard for mobile device
JP6615706B2 (ja) * 2016-06-30 2019-12-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36892B2 (ja) * 2016-06-30 2021-09-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06988A (ja) * 2016-06-30 2018-01-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文字入力制御方法、及び文字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86249B2 (ja) * 2016-07-21 2021-06-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213240A (ja) * 2019-09-20 2019-12-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11304A (ja) * 2020-01-14 2021-08-02 済 飛田 濁音・半濁点・小文字の連続入力での切り替え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0236B2 (ja) * 2000-10-20 2003-08-25 株式会社パナス・データべース テンキーボード
JP2002328765A (ja) * 2001-04-26 2002-11-15 Denso Corp キー入力装置及び携帯電話機
US7113172B2 (en) * 2001-11-09 2006-09-26 Lifescan, Inc. Alphanumeric keypad and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JP3826774B2 (ja) * 2001-11-26 2006-09-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文字入力方法及び文字入力装置
JP2003289370A (ja) * 2002-01-28 2003-10-10 Nobuhiro Matsuura 十字キー文字入力式小型キーボードと専用文字入力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8029492A1 (ja) 2010-01-21
CN101542418A (zh) 2009-09-23
KR20090046925A (ko) 2009-05-11
WO2008029492A1 (en) 200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23725A (en) Input device
CN102474539B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字母输入装置及其输入方法
CN101221478A (zh) 通过手机触摸屏上的虚拟桌面和虚拟键盘进行显示和操作
CN101251781A (zh) 通过手机横屏状态显示的虚拟键盘进行输入和功能操作
US20030030573A1 (en) Morphology-based text entry system
KR101126734B1 (ko) 알파벳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03130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문자 입력 방법
KR100365671B1 (ko) 한글을 숫자 키패드에 배열하는 장치
US7454237B1 (en) Pressure sensitive alphanumeric telephone keys
CN1418405A (zh) 用数字键输入数字和英文字母以及符号的编码输入方法
KR100271375B1 (ko) 제한된 키로 문자를 입력하는 장치, 그 방법및 이를 이용한 전화 단말기
US20030202650A1 (en) Input method for characters and the like
KR100860837B1 (ko) 디스플레이 변환형 키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이동통신단말기
CN101625600A (zh) 小键盘上文字输入的方法
CN101388976A (zh) 实现在电视机上输入文字的方法
KR19990007518A (ko) 셀룰라 무선통신 단말기의 문자입력 방법
KR100714067B1 (ko) 모바일기기의 한글입력방법
KR100983727B1 (ko) 휴대폰의 영어 문자 입력방법
KR20060033275A (ko) 휴대폰의 한글입력방법 및 영어입력방법
KR20070082777A (ko) 문자 입력 기능을 갖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문자 입력방법
KR100686655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키패드 및 문자 입력 방법
KR100800606B1 (ko) 한글 입력 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통신 단말기
KR10111163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TW201128962A (en) Tfxsudb keypad layout and its code
KR100901719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한글문자 배열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