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6672A - Buprenorphine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Buprenorphine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6672A
TW200806672A TW096110534A TW96110534A TW200806672A TW 200806672 A TW200806672 A TW 200806672A TW 096110534 A TW096110534 A TW 096110534A TW 96110534 A TW96110534 A TW 96110534A TW 200806672 A TW200806672 A TW 2008066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butyl
patient
group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0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1969B (zh
Inventor
Christopher Bourne Chapleo
John William Lewis
Original Assignee
Reckitt Benckiser Healthca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ckitt Benckiser Healthcare filed Critical Reckitt Benckiser Healthcare
Publication of TW200806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6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1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19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4aH-8, 9 c- Iminoethano-phenanthro [4, 5-b, c, d] furan ring systems, e.g. derivatives of [4, 5-epoxy]-morphinan of the formula:
    • C07D489/0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4aH-8, 9 c- Iminoethano-phenanthro [4, 5-b, c, d] furan ring systems, e.g. derivatives of [4, 5-epoxy]-morphinan of the formula: containing 4aH-8, 9 c-Iminoethano- phenanthro [4, 5-b, c, d] furan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489/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4aH-8, 9 c- Iminoethano-phenanthro [4, 5-b, c, d] furan ring systems, e.g. derivatives of [4, 5-epoxy]-morphinan of the formula: containing 4aH-8, 9 c-Iminoethano- phenanthro [4, 5-b, c, d] furan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with a bridge between positions 6 and 14
    • C07D489/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4aH-8, 9 c- Iminoethano-phenanthro [4, 5-b, c, d] furan ring systems, e.g. derivatives of [4, 5-epoxy]-morphinan of the formula: containing 4aH-8, 9 c-Iminoethano- phenanthro [4, 5-b, c, d] furan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with a bridge between positions 6 and 14 the bridge containing only two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8/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8/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85Morphinan derivatives, e.g. morphine, code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3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abuse or depende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3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abuse or dependence
    • A61P25/36Opioid-abuse

Description

20080667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衍生物及其 用途。 【先前技術】 以較安全、長效之類鴉片取代濫用之鴉片以治療鴉片 濫用及成癮經常爲成功之藥治學干預策略。海洛因,一種 廣泛濫用之鴉片,可作爲mu-鴉片受體(mu-opioid receptor,MOR)之激動劑。海洛因使用靜脈注射而經常被濫 用,經常因成癮者間共用針頭,而導致致命性感染(例如C 型肝炎及HIV/AIDS)之傳播。已使用持沙酮(Methadone)作 爲替代性M0R激動劑。持沙酮爲口服有效者,且具有足夠 之持續作用時間而可以每日單一劑量給予。近來,已將丁 基原啡因1,21-(環丙基-7a -[(S)-l-羥基-1,2,2-三甲基丙 基]-6,14-內-乙醇-6,7,8,14-四氫-奧列巴文(〇!^&乂丨1^),一種 M0R部分激動劑,作爲藥劑療法(參見,例如,U.S. Pat· No· 4,935,428)。關於部分M0R激動劑,其對M0R·調節之作用 較完全M0R激動劑(例如,持沙酮)具有較低之上限。因此, 丁基原啡因較完全M0R激動劑具有較高之安全性限度。此 外,丁基原啡因亦具有長持續作用時間。丁基原啡因之增 強的安全性,伴隨其延長之持續時間,可達到相當長之給 藥間隔,典型地爲每24小時,但其可延長至每72小時或 以上。 200806672
相對於持沙酮,丁基原啡因之較佳的安全性槪況已使其成 爲門診醫生之藥方,實質上其降低治療成本,以及增加成 癮者於藥劑療法治療之人數。 爲了治療鴉片濫用及成癮,丁基原啡因係調配成舌下 投予之錠劑,且以商標名Subutex®販售。Subutex®之每日維 持劑量爲4_16毫克之範圍。Subutex®可立即溶於水性介 質,使其可供成癮者藉由將該錠劑溶於水中而濫用該調配 物,然後注射所得之溶液。爲抵銷此濫用,丁基原啡因係 與MOR拮抗劑納洛酮(nal〇xone)以4 ·· 1比例調配成混合物 (Suboxone®) 〇 丁基原啡因之舌下投予具有數種缺點,顯著地爲經口 投予時需避免呑下該錠劑因爲丁基原啡因之生物利用率低 (〜5%)。相較下,經舌下吸收時丁基原啡因之生物利用率約 50% (參見,例如,;[asinski 及 Preston,B uprenorphine,Ed. A Cowan, JW Lewis, Wiley-Lis, NY pp. 189-211)。
Stinchcomb 等人於 Phn ( 1 995),12,1 526- 1 529 中 說B月數SI 丁基原啡因之酯衍生物。已說明該酯類之物理化 200806672 學特性,且與丁基原啡因鹽酸鹽及其游離鹼之特性比較。 Stinchcomb 等人亦於 5k/· Phn ( 1 996),19,263-267 and Phn (1996),13,1519-1523 中說明此等酯類之 經皮吸收。已公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2005/0075361號之 Wang等亦說明某些丁基原啡因衍生物,經由肌肉或皮下遞 送時顯著地其可用於舒緩疼痛。 【發明內容】 本文係說明丁基原啡因1 (結構如下所示)之酚性羥基 之酯衍生物。通常,此等衍生物包含一連結至前述酚性羥 基之氧之部分。該部分可包含,例如,末端羧酸基團,或 羧酸基團之酯。如本文所述,許多此等衍生物可藉由將丁 基原啡因與二羧酸、相對應之酸酐或其等同物,例如具有 良好離去基(例如,甲苯磺酸鹽、碘、溴、或氯)之二殘酸 之酯反應而製造。該新穎之酯類,例如,呈固體劑型,可 用於治療身體上依賴鴉片,或遭受疼痛,例如,嚴重或慢 性疼痛之人士。該固體劑型具有極佳之安全性槪況,增強 之持續作用時間,及降低之濫用的可能性。 於一觀點中,本發明之特徵爲結構I之化合物,或其 200806672
R1爲 (1) Ci-Ci。直鏈或支鏈伸烷基,可經芳香環取代, (2) -(CH2)PCH = CH(CH2)P-,其中各p獨立地爲0至4之 整數, 或(3) -(CH2)nX(CH2)n-,其中各η爲0至2之整數,X 爲〇、S、ΝΗ、N(C〇〇CH2Ph),
具有1,2-、1,3-、或1,4-取代,其中Y爲〇、S或NH, 具有1,2-、1,3-、或1,4-取代或
200806672 其中m爲1至4之整數; R2爲11或直鏈或支鏈烷基。 另一觀點中,本發明之特徵爲結構IA之化合物,或其鹽;
IA R1爲 (1) Ci-Cio直鏈伸烷基, (2) 經1至4個甲基或1個苯基取代之直鏈伸烷基, 或(3) -(CH2)PCH = CH(CH〇P-,其中各p獨立地爲0至3 之整數。 另一觀點中,本發明之特徵爲結構IA1之化合物,或其 200806672
IAl 另一觀點中,本發明之特徵爲結構IA2之化合物,或其
又另一觀點中,本發明之特徵爲結構II之化合物,或 其鹽; -10- 200806672
II 各η爲0至2之整數,X爲〇、S、NH、N(C〇〇CH2Ph)
具有1,2-、1,3-、或1,4-取代,其中Y爲〇、S或NH 具有1,2-、1,3-、或1,4-取代’或 其中m爲1至4之整數。 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及/或組成物包含可呑食之固體劑 型,供舌下及/或經頰施用。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及/或組成物 亦可經由其他途徑投予,例如靜脈內、肌內或經皮投予。 -11- 200806672 另一觀點中,本發明之特徵爲於患者中治療鴉片濫用 及/或成癮之方法,該方法係藉由對該患者投予治療有效量 之一或多種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及/或組成物。 另一觀點中,本發明之特徵爲於患者中,例如人類患 者,減輕或治療疼痛之方法,該方法係藉由對該患者投予 治療有效量之一或多種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及/或組成物。 各觀點或具體實施例可具有任一項下列優點,或下列優點 之組合。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及/或組成物係用於治療鴉片成 癮。某些化合物及/或組成物可減少濫用之可能性,至少一 部分濫用之可能性因爲其親水性降低且於水中之可溶性降 低。治療只需簡單使用且較少出現不正確之傾向。該化合 物及/或組成物可於醫院外之治療時使用。該化合物及/或組 成物爲強效之止痛劑其可減輕中等-至-嚴重程度之疼痛。 該化合物及/或組成物可藉由各種便利的途徑投予,包含經 口、舌下、經頰、靜脈內、肌內或經皮投予。該化合物及/ 或組成物可由多種不同狀態提供,包含固體及液體。該化 合物及/或組成物可由多種便利的型式提供,包含錠劑、粉 末及貼片。該化合物及/或組成物可呈水-可溶性或水-不溶 性。該組成物具有增強之生體利用率及增強之持續作用時 間。相較於丁基原啡因該化合物及/或組成物具有較緩慢之 開始作用。 除非另行界定,本文中所使用之所有技術性及科學性名 詞具有熟於本發明所屬技藝者一般了解之相同意義。本發 明所使用之方法及材料詳述於本文中;其他,亦可使用此 技藝中已知之方法及材料。該材料、方法、及實施例僅供 -12- 200806672 示範而不應視爲限制。本文中提及之所有刊物、專利申請 案、專利、及其他參考資料其完整內容係以參考資料合倂 於本文。若產生衝突,本說明書,包含定義,會控制。 本發明之其他特徵及優點將由下列實施方式及圖示,及 申請專利範圍之詳細說明而明瞭。 【實施方式】 本文係說明丁基原啡因之酚性羥基之新穎之酯衍生 物。該新穎之酯類可用於,例如,治療身體上依賴鴉片之 人士。可提供包含一或多種新穎酯類之各種固體劑型。該 固體劑型爲,例如,可吞食、或經由舌下施用。 丁某原啡因衍生物 該酯衍生物通常如結構I之化合物或結構I之化合物 之鹽類所述。
I 結構I中,R !爲(1) C ! - C ^。直鏈或支鏈伸烷基部分,可經芳 -13- 200806672 香環取代,例如,碳環或雜環芳香環;(2) -(CH2)PCH = CH(CH2)P-部分其中各P獨立地爲0至4> 或(3) -(CH〇nX(CH2)n-部分,其中各η爲〇至2之整 爲〇、S、ΝΗ、結構2 (下式)所示之5-員環(該結構 1,2-(下式結構2Α)、1,3- (2Β)、或1,4-取代(2C)其中 S或ΝΗ)、結構3 (下式)所示之苯環(該結構3具有 (3Α)、1,3- (3Β)、或 1,4-取代(3C)其中 Υ 爲〇、S 或 或5-、6-、7-或8-員烷基環,如結構4 (下式)所示 爲5-、6-、7 -或8 -員院基環之實例中,可利用各個 之所有位置異構物,例如,5 -員環之1,2 ·及1,3 -耳又# I中,R2爲11或Ci-Ce直鏈或支鏈烷基。 之整數; 數,X 2具有 Y爲〇、 1,2-NH)、 。於X 環系統 t。結構
3A 3B ^
-14- 200806672
Ci-Ci。直鏈或支鏈烷基部分之某些實例包含,例如 -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及下 式結構5、6、7、及8。
經芳香族環取代之G-Cm)直鏈或支鏈烷基部分之某些 實例包含下式結構9、10、11、及1 2。
-15- 200806672 該芳香族環可爲,例如,單環或稠合環。該芳香族環可爲 碳環(例如,苯環或萘環系統)、雜環(例如噻吩衍生物、呋 喃衍生物、或吡咯衍生物)或稠合碳環及雜環。 特定具體實施例中,Ri爲-CH2CH2-、-CH2CH2CH2-、 -CH2CH2CH2CH2- ^ -CH2CH(CH3)CH2. > -CH2C(CH3)2CH2- ' -CH2〇CH2-、-CH2SCH2-、-CH2NHCH2-、或 -CH2N(C〇〇CH2Ph)CH2-。 於R2爲Ci-C6直鏈或支鏈烷基部分之例中,r2可爲,例 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 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1,2-二甲基丙基、1,1-二甲 基丙基、戊基、己基、4-甲基戊基、甲基戊基、2-甲基戊 基、3-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及1,1,2-三甲基丙基。 某些具體實施例中,R2爲H,以提供結構IA之化合物, 或其鹽類。
此等實例中,結構IA中,L爲(1) Ci-Cn直鏈伸烷基部分; (2)經1至4個甲基或1個碳環芳香族環(例如,苯基)取代 -16- 200806672 之Ci-Cs直鏈伸院基部分;或(3) -(CDpCH^CHCCH^p·部分 其中各P獨立地爲0至3之整數。 某些具體實施例中,結構IA之化合物或鹽類爲其中 ^爲C2-C5直鏈伸烷基者,例如,-CH2CH2CH2-、 -CH2CH2CH2CH2- ' -CH2CH2CH2CH2CH2- ^ -CH2CH(CH3)CH2. 或-CH2C(CH3)2CH2-。 特定具體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爲結構IA1或IA2之化 合物,或其鹽。
某些具體實施例中,r2爲Η,以及R!爲 -(CH2)nX(CH2)n-,以提供結構II之化合物,或其鹽類。 -17- 200806672
(CH2)n
HO
II 此等實例中,-((:112)11又((:112)11-可爲上述任一部分。於特定具 體實施例中,各事件中n爲1以及X爲S、NH、N(C〇〇CH2Ph) 或〇。 製造丁基原啡因衍牛物之方法 結構I之化合物可由,例如,該酸/游離-鹼(IA)製備, 其係藉由將該酸/游離鹼溶於醇,例如,甲醇或乙醇,然後 以所欲之R2之重氮烷(R2-H)N2 13處理該酸/游離鹼溶液。 某些具體實施例中,係使用過量之重氮烷。某些具體實施 例中,重氮烷係溶於醚,例如乙醚。某些具體實施例中, 重氮烷係於降溫下,例如,5 0 °C以下,添加至該酸/游離鹼 中,添加後,使該溶液溫熱至室溫。利用重氮化合物進行 竣酸類之酯化作用係討論於Furrow,入Ziner. Soc., 126,1 2222- 1 222 3 (2004)。該酯之純化作用可藉由將粗反應 混合物通過含有吸附劑(例如,氧化鋁或氧化矽)之層析管 柱,然後使所得之物質再結晶而完成。 -18- 200806672
>°
通常’結構ΙΑ之化合物可由,例如,丁基原啡因1或 丁基原啡因之苯氧基金屬鹽1 Α (例如,鈉鹽)與二羧酸14, 或其酸酐15製備。例如,該二羧酸可爲丙二酸、琥珀酸、 戊二酸、3-甲基戊二酸、3,3-二甲基戊二酸、己二酸、庚二 酸、氧二乙酸(diglyC〇iic acid)、硫代氧二乙酸(thiodigiycolic acid)、亞胺基二乙酸、苄氧基羰基亞胺基二乙酸、對苯 二甲酸、間苯二甲酸、1,2-萘·二羧酸、1H_吡咯-2,5-二羧酸、 噻吩-2,5-二羧酸及呋喃-2,5-二羧酸。 -19- 200806672
ΙΑ 尤其,結構I之化合物係由,例如三種方法之一種, 所製備。第一種方法中,係製備且單離苯氧基鹽1 A,例如 丁基原啡因之鈉鹽。例如,丁基原啡因之鈉鹽可藉由將溶 於溶劑例如乙醇/水之丁基原啡因與氫化鈉反應而製備。然 後將苯氧基鹽1 A與所欲之酸酐反應。藉由,例如,1 Μ鹽 酸之稀釋處理將所得之粗鹽轉變成鹽酸鹽。中和該鹽酸鹽 而得酸/游離鹼I。第二種方法中,丁基原啡因係於無水溶 劑內,例如,乙醚與乙腈之混合物,與所欲之酸酐反應。 典型地,於室溫靜置一整夜後,可得所欲之半-酯。第三種 方法中,利用所欲之二羧酸藉由將相當過量之二羧酸,例 如,超過5-莫耳以上,與丁基原啡因於無水溶劑(例如四氫 呋喃)中組合,並使用過量之偶合劑例如Ν,Ν’ -二環己基碳 二醯亞胺(DCCI)可得半-酯類。 -20- 200806672 丁某原啡因衍_生物之作用樽式 不欲受限於任何特定理論,咸信本文所述之半·酯化合 物及其鹽類爲可於活體內釋放活性藥物丁基原啡因之前 藥。前藥可界定爲一種母藥之遞送系統,其於吸收後經過 代謝上的轉化,例如,生物轉化俾釋放活性藥物,例如, 水解。通常,前藥可保護母藥免於過早之失活及抵達其作 用處前遭到排泄。例如,海洛因(3,6·二乙醯基嗎啉)爲一種 前藥,然而主要非爲嗎啉,但爲6-乙醯基嗎啉。此例中, 6-乙醯氧基通常較3-乙醯氧基於代謝上更穩定。 尤其,咸信所揭示之半酯爲可於患者體內水解後釋放 丁基原啡因之前藥(如下所示)。
水解速率可藉由調適該半·酯之親水性而予以控制。因此, 當結構I之化合物經口(經由呑食)投予至患者時,相較於等 劑量之丁基原啡因所產生者,其可產生較高之丁基原啡因 之血液濃度。相較於丁基原啡因,此特徵亦提供增強之持 -21 - 200806672 續作用時間,以及較緩慢之開始作用。 參照第ΙΑ、IB、2A及2B圖,利用氚化之半己二酸酯 16及藏化之半戊一酸酯17對米格魯犬進行藥動硏究。
第1 A圖爲顯示對第一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呑食)1毫 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後丁基原啡因半己 二酸酯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及水解產物丁基原啡 因呈時間函數之圖表。爲了比較,第1 B圖爲顯示對第二組 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0.8毫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 後丁基原啡因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呈時間函數之 圖表。第2B圖爲顯示對第一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1 毫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半戊二酸酯後丁基原啡因半 戊二酸酯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及水解產物丁基原 啡因呈時間函數之圖表。爲了比較,第2B圖爲顯示對第二 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0 · 8毫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 因後丁基原啡因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呈時間函數 -22- 200806672 之圖表。此等硏究顯示投予1毫克/公斤之丁基原啡因半_ 酯(不論爲半己二酸酯或半戊二酸酯)達1小時之時間後’ 於血漿中呈現高濃度之完整的酯。此等濃度高於所釋放之 丁基原啡因,但2小時後快速下降至低於丁基原啡因之濃 度。各硏究(第1 B及2B圖)中其他組別之動物係接受等劑 量之未酯化之丁基原啡因。於米格魯犬中經口投予近乎等 於半-酯類之劑量後丁基原啡因之血漿濃度顯著低於該經 由投予半-酯類所得之濃度。因此,該半-酯類各可提供高 於由母藥物所得之2至3倍之丁基原啡因之血液濃度。 霞藥組成物 通常,醫藥組成物爲包含至少一種本文所述之丁基原啡 因半-酯,以及/或其鹽,作爲活性成分者。該醫藥組成物 典型地包含醫藥可接受之載劑。本文所使用之用語「醫藥 可接受之載劑」包含諸如鹽水、溶劑、分散介質、塗層、 錠劑賦形劑、抗菌及抗真菌劑、等張及吸收延遲劑之物質, 其可與醫藥投予相容。該組成物中亦可包含補充性活性化 合物。補充性活性化合物之實例爲納洛酮、納曲酮 (naltrexone)及納美芬(nalmefene)。 醫藥組成物典型地係調配成可與其欲投予之途徑相 容。投予途徑之實例包含非經口,例如,靜脈內、皮內、 或皮下;經口;經皮膚(局部);以及經黏膜(例如,舌下、 經由吸入及直腸)投予。 §周配適虽之醫藥組成物之方法係詳述於,例如,Drugs and the Pharma.SciejI^^eries 〇f Texthn〇k"nd
Monogr,aphA (Dekker,NY)叢書。例如,供非經口、皮內、或 •23· 200806672 皮下施用之溶液或懸浮液可包含下列成分:無菌稀釋劑例 如注射用水、鹽水溶液、固定油、聚乙二醇、甘油、丙二 醇或其他合成溶劑;抗菌劑,例如苯甲醇或對羥基苯甲酸 甲酯;抗氧化劑,例如抗壞血酸或亞硫酸氫鈉;螯合劑, 例如乙二胺四乙酸;緩衝劑,例如乙酸鹽、檸檬酸鹽或磷 酸鹽以及調整滲透壓之試劑,例如氯化鈉或葡萄糖。pH可 由酸類或鹼類予以調整,例如鹽酸或氫氧化鈉。非經口製 劑可封入安瓿、拋棄式注射器或玻璃或塑膠製之多劑量瓶。 適用於注射用途之醫藥組成物包含無菌水溶液(水溶性) 或分散液以及用於隨即製備無菌注射溶液或分散液之無菌 粉末。至於靜脈投予,適合的載劑包含生理鹽水、抑菌水、 Cremophor EL™ (BASF, Parsippany,NJ)或磷酸緩衝鹽水 (P B S)。於所有實例中,該組成物必須爲無菌的且應爲可輕 易以注射器推出之程度的液體。其於製造及儲存之條件下 應爲穩定的以及必須爲防腐的以防止微生物(例如細菌及 真菌)之污染作用。該載劑可爲溶劑或分散介質包含,例 如,水、乙醇、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液態聚乙二 醇等),以及其適當的混合物。爲維持適當之流動性,例如, 可經由利用包覆物,例如卵磷脂,於分散液之例中經由維 持所需之顆粒大小、以及利用界面活性劑。 爲防止微生 物作用可藉由各種抗菌劑及抗真菌劑而達成,例如,對羥 基苯甲酸酯、氯丁醇、酚、抗壞血酸、硫柳汞(thimerosal) 等。許多實例中,該組成物較佳包含等張劑,例如,糖類、 多元醇類例如甘露醇、山梨醇、或氯化鈉。注射組成物之 延長吸收作用可藉由於該組成物中含有可延遲吸收作用之 -24- 200806672 試劑,例如,單硬脂酸鋁及明膠,而達成。 無菌注射溶液可經由將活性化合物倂入所需量之適當 的溶劑中,該溶劑具有一種上述成分或上述成分之組合, 接著過濾除菌而製備。通常,分散液係經由將活性化合物 倂入無菌之載劑而製備,該載劑包含基礎分散介質以及所 需之上述所列舉之其他成份。於製備無菌注射溶液之無菌 粉末之例中,較佳之製備方法係真空乾燥及冷凍乾燥,其 可產生由活性成分加上得自其先前無菌過濾溶液之任何其 他所欲成分之粉末。 某些具體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組成物特別適用於經口 投予。爲了經口治療投藥之目的,該一或多種半-酯活性化 合物(或其鹽)可與賦形劑合倂且以錠劑、片劑、或膠囊, 例如明膠膠囊,之形式使用;此組成物通常包含惰性稀釋 劑及可食用之載劑。口服組成物亦可利用液體載劑製備以 作爲漱口藥。可包含具有醫藥相容性之黏結劑、及/或佐劑 材料作爲組成物之一部分。該錠劑、藥九、膠囊、片劑等 可包含任何下列成分,或類似性質之化合物:黏結劑例如 微晶纖維素、黃蓍膠或明膠;賦形劑例如澱粉或乳糖,崩 解劑例如藻酸或玉米澱粉;潤滑劑例如硬脂酸鎂;助滑劑 例如膠狀二氧化矽;甜味劑例如蔗糖或糖精;或調味劑例 如薄荷、水楊酸甲酯、或柳橙香料。 本文所述之治療性化合物之全身性投藥亦可經由黏膜 或皮膚之方式。爲了經黏膜或經皮膚投藥,該調配物中係 使用適合滲透阻礙之穿透物。此等滲透劑包含,例如,用 於經黏膜投藥,清潔劑、膽鹽、及梭鏈孢酸衍生物。經黏 -25- 200806672 膜投藥可藉由利用鼻噴霧劑或栓劑而達成。爲了經皮膚投 藥’該一或多種半-酯活性化合物(及/或其鹽類)係調配成軟 膏、油膏、凝膠、或乳霜。 爲經由吸入式投藥,該一或多種半-酯活性化合物(及/ 或其鹽類)係於加壓之容器或分散器調配成氣霧劑噴灑形 式’該容器或分散器含有適當之推進物,例如,氣體如二 氧化碳、或噴霧器。亦可使用乾粉調配物中習用之載劑物 質’例如,單-或雙醣,例如葡萄糖、乳糖、乳糖單水合物、 蔗糖或海藻糖、糖醇類,例如甘露糖醇或木糖醇、聚乳酸 或環糊精、葡萄糖、海藻糖以及尤其爲乳糖單水合物。某 些具體實施例中,該調配物亦可含有二或多種載劑物質。 若需要,除了非可吸入性載劑顆粒外,該調配物亦可包含 一部分可吸入性載劑顆粒;例如除了相當粗糙之乳糖單水 合物載劑顆粒外其可包含一部分之,例如,0. 1至1 0重量% 之微細化乳糖單水合物,其可具有,例如,最大爲1 0 # m 之顆粒直徑,較佳地最大爲5 // m,至少5 0 %之顆粒。含有 本文所述之化合物之乾粉調配物可用於此技藝中已知之乾 粉吸入器,例如,含有粉末儲存器之多劑量乾粉吸入器, 例如WO97/205 89所述者。藉由吸入以遞送化合物之許多其 他方法及裝置係詳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6,645,466號。 該醫藥組成物亦可製成栓劑形式(例如,與習用栓劑基 質例如可可脂及其他甘油酯類一起)或保留灌腸劑形式以 用於直腸遞送。 某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治療性化合物係與載劑一起製 備,該載劑可保護該治療性化合物免於快速地自身體中排 -26- 200806672 出,例如控制釋放調配物,包含植入物及微粒膠囊遞送系 統。可使用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例如乙烯乙 酸乙烯、聚酸酐、聚羥基乙酸、膠原、聚原酸酯、以及聚 乳酸。此等調配物可使用標準技術製備。該材料亦可由商 業上獲得,例如,得自 Alza Corporation and Nova Pharmaceuticals, Inc o 治療方法 本文所述之方法包含治療鴉片濫用及成癮之方法。某些 具體實施例中,該濫用之鴉片爲海洛因。通常,該方法包 含對需要此等治療之患者或經決定爲需要此等治療之患者 投予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丁基原啡因半-酯。如本文中 所使用,「治療」鴉片濫用及成癮係指減少或消除該患者 對濫用之藥物的依賴性,自成癮患者體內去除成癮藥物, 以及,某種程度,阻礙該患者重新建立起對該藥物之依賴 性。治療亦指防止或減輕該患者歷經之戒斷症狀或者對藥 物濫用之渴求,例如,藉由採用維持劑量療法。 本文亦說明用於治療疼痛,例如嚴重或慢性疼痛,之方 法。通常,該方法包含對需要此等治療之患者或經決定爲 需要此等治療之患者,例如,遭受疼痛,例如,嚴重或慢 性疼痛者,投予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丁基原啡因半-酯。如本文中所使用,「治療」疼痛係指改善、減少、或 消除該患者疼痛的感覺。 該化合物之劑量、毒性及療效可經由標準醫藥程序於細 胞培養或實驗動物中決定,例如,測定LD50 (使50%之族 群總數死亡之劑量)以及ED50 (於50%之族群總數中具有療 -27- 200806672 效之劑量)。毒性及療效間之劑量比例爲治療指數’其表示 爲LD50/ED50之比例。 得自動物硏究之數據可用於制定適用於人類之劑量範 圍。此等化合物之劑量較佳係位於循環濃度之範圍內其包 含具有少許或無毒性之ED50。該劑量可根據所採用之劑量 形式及所利用之投藥途徑而於此範圍中改變。本文所述之 方法中所使用之任何化合物,該治療有效劑量起初係由細 胞培養試驗予以評估。如細胞培養中所測定,將劑量配製 爲動物模式以達到循環血漿濃度範圍其包含IC50 (亦即, 測試化合物之濃度可達到症狀之半數最大抑制)。此等資訊 可用於更準確地決定人類所需使用之劑量。血漿中之程度 可藉由,例如,高效液相層析與適當之檢測系統予以測量 以及將該數據用於決定適當之劑量及劑量間隔期間俾將丁 基原啡因維持於防止戒斷作用之濃度且與藉由舌下丁基原 啡因錠劑遞送之臨床上可接受之濃度一致。 「有效量」爲足以產生功效或所欲結果之量·。例如,治 療量爲可達成所欲之治療效果者。有效量可分一次或多次 投予、施用或劑量。例如,該組成物可每日分一或多次投 予或每週分一或多次投予;包含每隔一天投予一次。熟於 此技藝者應明瞭某些因素會影響爲有效治療患者所需之劑 量及時間,包含但非限於該疾病或病症之嚴重程度、先前 之治療、該患者之一般健康及/或年齡、以及其他存在之疾 病。再者,以本文所述之組成物之治療有效量治療患者時 可包含單一治療或一系列之治療。通常,該組成物係每日 投予俾當病患穩疋時使治療中之病患建立提高劑量間隔期 -28- 200806672 間之可能性。然而藉由引導之方式其可說明接受約2-30毫 克結構I之化合物之藥物依賴性劑量處理之人類需要得到 潛在地功效效果。可存在補充性活性化合物例如,納曲酬 或納美芬以制止組成物之濫用。結構I之化合物與爲制止 組成物之濫用而存在之補充性活性化合物(例如,納洛酮、 納曲酮或納美芬)之重量比適當地爲2 : 1至8 : 1之範圍, 較佳爲2.5: 1至6: 1,較佳爲3: 1至5: 1,較佳爲3.5: 1 至 4.5 : 1。 下列實施例係提供說明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 實施例A : 丁基原啡因半琥珀酸酯之合成 苯氧化鈉法 將丁基原啡因(2.35克,0.005莫耳)添加至氫化鈉(50% 懸浮於油;0.24克,0.005莫耳NaH)於2 : 1之乙醇:H2〇 之溫熱的溶液(9毫升)中。攪拌30分鐘後,以苯反覆共沸 俾移除溶劑。最後將殘質於真空中以五氧化二磷乾燥。將 此粗鈉鹽溶於無水苯(30毫升),然後加入琥珀酸酐(0.5克, 0.005莫耳)以及攪拌該混合物1.5小時。移除苯後,將殘質 與2N鹽酸(50毫升)搖動2小時。將所得之鹽酸鹽過濾,以 水洗滌及乾燥。於異丙醇中再結晶接著以熱甲醇洗滌經過 濾之產物而得純的鹽(1.0克),mp 214_216°C (分解)。實測 質(百分比)C, 64.95; H,7.6; N,2.2; C1,6_25。 C33H43N〇7(HC1)(K2 H2〇)需要 C,64·84; Η,7·4; N,2.3; C1 5·8; 3480 (〇Η),1757 及 1735 公分 酸酐法 -29- 200806672 將丁基原啡因(1.7克,0.0036莫耳)及琥珀酸酐(丨」克, 0.011莫耳)溶於3: 5之無水乙醚:乙腈之溫熱的混合物(40 毫升)中。静置一整夜後,過濾所欲之半琥珀酸酯(1.6 5克) 以及予以乾燥,mp 195-197 °C (分解)。當使其再靜置24小 時,物質(0 · 1克)之進一步定量係得自母液。實測質(百分比) C,69.9; H,7.8; N,2.4。C33H49N〇7 需要 c,70.0; H,7.65 ; N,2.5; 3460 ( OH),1760 及 1733 公分-1。 實施例B: 丁某原啡因半戊二酸酯之合成
將丁基原啡因(2.1克,0.0045莫耳)及戊二酸酐(1.6克, 0.014莫耳)於無水之3: 5乙醚:乙腈(50毫升)之溶液於室 溫攪拌5天,期間丁基原啡因半戊二酸酯戊二酸鹽係呈緊 密之白色固體沉澱。濾出該固體且以無水乙醚洗滌(40毫 升)。此洗滌可得白色結晶固體之鹽(1.4克),熔點爲 160-161.5 °C。將該鹽溶於最少量之冷甲醇(12毫升)中,然 後加入過量之無水乙醚(60毫升)接著加入醚製之HC1。此 產生白色固體沉澱,將其過濾且無水乙醚洗滌。自甲醇/乙 醚中再結晶而得純的丁基原啡因半戊二酸酯呈鹽酸鹽單水 合物(0.9克),熔點爲214-21 5 °C (分解)。實測質(百分比)c 63.85; Η 7.75; N 2.08。 C34H47N〇7(HC1)(H2〇)需要 C 64.18; Η 7.92; N 2.20; 3340 (OH),1750 及 1720 公分-1。 實施例C : 丁某原啡因半己二酸酯之合昧 將丁基原啡因(9 6克,0 · 2莫耳)溶於新鮮之無水四氫呋 喃。於其中加入己二酸(129.2克,0.8莫耳)及DCCI (100 克,0.48莫耳)。將該混合物攪拌6天,然後進一步定量己 二酸(30克)及添加DECI (25克)。將此反應混合物攪拌三 -30- 200806672 天。此時間後,停止攪拌且使該混合物沉澱三天。濾出該 固體然後自可溶性物質移除溶劑。溶於最少量之甲醇中, 接著添加乙醇/HC1以提供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之固體鹽 酸鹽(8 6克),其係於乙醇中再結晶而純化。經純化之物質 的熔點爲270-272°C (分解)。實測質(百分比)C,66.49 ; Η, 8.12; Ν,2.23; Cl,5.53。C35H5〇N〇7Cl 需要 C, 66.49; Η, 7.97 ; Ν,2.22 ; Cl > 5.61 ; 3440 (〇 Η),1762 及 1739 公分 \ 替代法:於4 -二甲胺基吡啶(1 · 2 3 2克,〇 . 〇 1 〇莫耳,醯化催 化劑)於四氫呋喃(1.5升,THF)之經攪拌之溶液中加入丁基 原啡因游離鹼(93.534克,0.20莫耳)接著加入己二酸 (23 9.95 2克,1.64莫耳)。將該懸浮液攪拌20分鐘且以約 30分鐘之時間加入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45.409克,0.22 莫耳)同時以冷水冷卻將內部溫度維持於1 6 - 2 1 °C間。持續 攪拌一整夜。於真空下藉由過濾移除不溶之沉澱物(多數爲 二環己基尿素)且以較多之THF洗滌。於真空下自濾液(回 收9 6 0毫升)中移除溶劑。藉由過濾移除沉殿物(主要爲己二 酸)且以多一點的THF洗滌然後風乾。 將合倂之濾液於 示溫攪拌且以濃鹽酸(20.606克,0.20莫耳)處理。藉由過 濾移除所得之沉澱物,以THF洗滌然後風乾。使該粗產物 於乙醇/二氯甲烷中以熱過濾結晶以及於真空下移除溶劑 而濃縮該懸浮液。藉由過灑移除固體,以乙醇洗條及乾燥 而得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鹽酸鹽(87.525克)。該物質之 鑑定係由完整辨識之4及13C NMR光譜並將此等光譜與丁 基原啡因鹽酸鹽之NMR光譜比較而證實。 亶...施._例D : 丁基原啡因半-3 -甲基戊二酸酯之合故 -31- 200806672 室溫下將丁基原啡因(6.8克,0.0146莫耳)與3-甲基戊 二酸酐(5.13克,0.04莫耳)之溶液於3: 5之無水乙醚:乙 腈之混合物(160毫升)中攪拌兩天,之後TLC (Si〇2,甲醇/ 乙酸乙酯/880氨,25: 74.5: 0.5)顯示有顯著量之丁基原啡 因殘留。再加入定量之酸酐,以及再持續攪拌24小時。將 反應混合物倒入至無水乙醚(600毫升)中,然後加入醚製之 H C1。過濾所得之沉澱物且於甲醇/乙醚中結晶。可得呈白 色結晶固體之丁基原啡因半-3-甲基戊二酸酯鹽酸鹽水合 物(4 · 5克)。使該固體再結晶三次以上而得1.8克,熔點爲 213-2 16°C (分解)。實測質(百分比)C 63.7 3 ; Η 8.16 ; Ν 2.10 ; C35H47N〇6(HC1)(H2〇)需要 C 64.65 ; Η 8.06 ; Ν 2.15。 實施例Ε: 丁基原啡因半-3.3-二甲基戊二酸酯之合成 於丁基原啡因(7.05克,0.015莫耳)於1: 3之無水乙醚 /苯之混合物(200毫升)之溶液中加入氫化鈉(0.72克,0.015 莫耳,50%懸浮於油)。於室溫攪拌0.5小時後,加入3,3-二甲基戊二酸酐(4.26克,0.03莫耳)。持續攪拌7小時, 之後再加入定量之氫化鈉(0.72克,0.015莫耳)及3,3-二甲 基戊二酸酐(4.0克,0.028莫耳)。於室溫下兩天後將該混 合物蒸發至乾以及加入甲醇(20毫升)。將該溶液使用氧化 矽管柱以乙酸乙酯/0.5% 8 80氨洗提。前三段分液含有純的 丁基原啡因;其餘分液係由所欲之半-酯組成。合倂該分 液,溶於最小量之甲醇(1 0毫升)以及加入過量之乙醚接著 加入醚製之HC1。濾出沉澱之固體以及於乙醇/乙醚中再結 晶5次而得呈白色結晶固體之丁基原啡因半-3,3-二甲基戊 二酸酯鹽酸鹽(1.5克)熔點爲21 6-2 19 °C (分解)。實測質(百 -32- 200806672 分比)C 66.39; Η 8.50; N 2.16; C36H”N〇7(HC1)需要 C, 66·91; Η,8·11; N,2.17; 3300 (〇H),1730 及 1720 公分-1。 1施例F : 丁基原啡闵半氣二乙酸酯之合成 將丁基原啡因(6.8克,0.0146莫耳)與氧二乙酸酐(5.1 克’ 0.04 4莫耳)於3: 5之無水乙醚/乙腈之混合物(100毫 升)之溶液於室溫攪拌一整夜。加入醚製之HC1接著加入無 水乙醚(500毫升),產生緊密之白色沉澱物,將其濾出,以 無水乙醚洗滌及乾燥。自乙醇/乙醚中兩次再結晶而得丁基 原啡因半氧二乙酸酯呈鹽酸鹽單水合物(4.5克),熔點爲 1 86- 1 89 °C (分解)。實測質(百分比)C 62.04 ; Η 7.73 ; N 2·10; C33H45N〇8(HCl)(H2〇)需要 C,62.10; Η,7.78; Ν,2.19 ; 1 7 80,1 760 及 1 720 公分-1。 實施例G : 丁基原啡因半硫代氣二乙酸酯之合成 根據Morril等人於/.仏公· Cki,26,4 1 03 ( 1 96 1 )之方 法製備硫代氧二乙酸酐。將硫代氧二乙酸(32.4克,0.216 莫耳)及三氯化磷(9.2克,5.5毫升,0.065莫耳)於55 °C氯 仿(40毫升)中攪拌直到無HC1氣體釋出。 然後將該混合 物回流加熱1小時,之後加入額外量(4.6克,2.9毫升,0.033 莫耳)之三氯化磷。添加後,使油沉澱及回流再持續1小時。 然後自油中移除熱氯仿溶液以及置於一旁冷卻。沉澱出白 色結晶固體,將其過濾及乾燥(24.6克)。TLC (Si〇2,氯仿/ 甲醇4 : 1)顯示一主要成分,加上非常少量之起始物二-酸。 將丁基原啡因(6.8克,0.0146莫耳)與硫代氧二乙酸酐(11.6 克,0.088莫耳)於3: 5之無水乙醚/乙腈之混合物(160毫 升)之溶液於室溫攪拌6小時。油沉澱及停止攪拌。使混合 -33- 200806672 物靜置48小時。形成白色固體,將其濾出且溶於熱甲醇(25 毫升)。加入無水乙醚(500毫升)接著加入醚製之HC1。白色 固體沉澱(6.4克)。將2.5克部份之此固體於甲醇/乙醚中再 結晶而得所欲之丁基原啡因半-二硫代氧二乙酸酯鹽酸鹽 單水合物(2.1克)’熔點225 -226X:(分解)。實測質(百分比) C,60.50 ; Η,7.30 ; Ν,2.03 : C33H45N〇7S(HC1)(H2〇)需 要 C,60.5 7 ; Η,7.39 ; N,2.14 ; 3 300 (〇H),1 745 及 1710 公分1。 實施例Η : 丁基原啡因半亞胺某二乙酸酯之合成 將Ν-苄氧基羰基亞胺基二乙酸二環己胺鹽溶於10%檸 檬酸與乙酸乙酯之混合物且劇烈搖動。加入固體檸檬酸直 到兩層變澄清;分離出乙酸乙酯層,以水及鹽水洗滌,使 用MgSCU脫水及蒸發而得黃色油。將部份油於〇°C下與等 莫耳量之N,N’ -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於二氯甲烷中反應1 小時,然後於室溫反應2小時。濾出二環己基尿素以及使 二氯甲烷蒸發而得呈白色固體之酸酐。於乙酸乙酯/石油醚 中再結晶而得呈白色結晶固體之N-苄氧基羰基亞胺基二乙 酸酐。1800,1770,1680 公分-1。 將N-苄氧基羰基亞胺基二乙酸酐(5.9克,0.025莫耳) 及丁基原啡因(4.3克,0.009莫耳)於3 : 5之無水乙醚/乙腈 之混合物(102毫升)之溶液於室溫攪拌24小時。沉澱出丁 基原啡因半·Ν-苄氧基羰基-亞胺基二乙酸酯,將其濾出然 後以乙醚(7.2克)洗滌,熔點爲133-1 37 °C ;實測値(百分比) C 66.64; Η,7.44; N,4.29; C4iH52N2〇9(H2〇)需要 C,67.00 ; Η,7·41; N,3.81)。3400 (〇 Η),1770 及 1700 公分-1。 -34- 200806672 將丁基原啡因半-N-苄氧基羰基亞胺基二乙酸酯(2.0 克,0.0028莫耳)溶於無水四氫呋喃(1〇〇毫升)以及加入10% Pd/碳(0.25克)。於室溫下攪拌該懸浮液以及通入氫氣。4 小時後,TLC顯示出非常少之起始物殘留。濾出Pd/C且於 濾液中加入無水乙醚(600毫升)。加入醚製之HC1以及,輕 刮燒瓶之一側後,沉澱出白色固體。將其濾出且於真空中 以五氧化二磷乾燥。該固體(1.2克)相當不溶於乙醇,但非 常易溶於甲醇。以乙醇洗滌後,將產物溶於甲醇(將少量之 不溶性固體濾出)以及加入乙醚。可得白色結晶固體,將其 濾出(0.25克)。TLC (Si〇2, CM2 0)顯示一主要產物加上少量 之丁基原啡因污染物。於甲醇/乙醚中再結晶三次以上而得 純化之丁基原啡因半-亞胺基二乙酸酯二鹽酸鹽單水合物 (〇· 1克),熔點爲214°C ;實測質(百分比)C,5 8.96 ; Η,7.59 ; Ν,3.17,C33H“N2〇7(2HC1)(H2〇)需要 C,58·83 ; Η,7.48 ; Ν,4.16。3450 (OH),1770 及 1630 公分-1。 實施例I : 3-(3-羧甲氧基丙醯基)丁某原眺闵夕合成 將丁基原啡因半琥珀酸酯(2 · 1克)(參見實施例A)於甲 醇(50毫升)中攪拌且以過量之醚製之重氮甲烷(新鮮蒸餾 者)處理。移除甲醇後,將殘質溶於乙酸乙酯以及經由礬土 管柱(等級I ; 9 ” X Γ )過濾。將濾液蒸發以及使殘質於乙 醚/輕石油醚中結晶,而得1.58克之物質,其熔點爲 1 19.5-121°C ;實測質(百分比)C,70.3 ; Η,7.8 ; N,2.5。 C33H45N〇7 需要 C,70.45; Η,7.8; N,2.4。3440 (〇H),1766 及1 750公分。 該鹽酸鹽係以HC1/乙醚製備,熔點爲254_254.5 °c。實 -35- 200806672 測質(百分比)C,66·0 ; Η,7.8 ; C1,5.9。C34H45N〇7 (HC1) 需要 C,66.3; Η,7.5; N,2.3; C1,5.57)。3450 (OH),1763、 1 7 35及161 8公分」。 實施例J:試管內之藥動學 丁基原啡因之半-酯類之試管內水解係於各物種之血漿 或血液中測量(結果參見下表1)。 a.放射性化學試劑:經放射性標記之丁基原啡因之半-酯類 係使用上述之酯化法由[15,16- 3H]丁基原啡因18製 備,例如,將1 8與適當之酸酐反應而得所欲之半-酯。 比活性係於20-800 // Ci/毫克之範圍內改變。
[15,16-3H] 丁基原啡因18之結構;T =氚 b. 血液及血漿:血液係藉由靜脈穿刺得自人類自願者、米 格魯犬或狒狒以及藉由末端心臟穿刺得自其他物種。血 液係收集於經肝素處理之塑膠管中以及,若需要,可藉 由離心(3,000 g,10分鐘)得到血漿。若未立即使用血漿, 則將其儲存於-20°C。 c. 試管內培養:藉由恆溫搖動水浴槽於3 7 °C下進行硏究。 於添加適當量(3-30微升)之半-酯鹽酸鹽水溶液而開始 -36- 200806672 培養前,於錐形玻璃管中將血漿或血液樣本(添加或未添 加緩衝液)溫熱至37 °C。於起始濃度0. 1-30微克/毫升下 進行培養。 於培養期間之各時間點,取出等量之血漿或血液(1〇〇 微升)至Eppendorf塑膠管,於乾冰/丙酮浴中快速冷凍以 及加入甲醇(100微升)。使該管產生渦流然後於Eppendorf 3 200離心機離心(1分鐘)以及如下述取上清液進行層析。 d. 薄層層析=TLC係於Merck矽膠60 F 2 5 4薄板(0.25毫米厚) 上進行。使用下列溶劑系統: i.氯仿_/甲醇 20 : 1 (Wv)含有 0·5% v/v NH4〇H (比重 0.88)。 ii.乙酸乙酯/甲醇75 : 25 (v/v)含有1 % v/v NH4〇H (比重 0.88)。 將前述之甲醇上清液施用至原本之20 X 5公分薄板上, 予以乾燥及於適當之系統中洗提。於短波長U . V .光下可 見酯之有效標記樣本與丁基原啡因共-層析。洗提後將該 矽膠板移動1公分區域至閃爍小瓶中且於2毫升水及5 毫升ES299 (Packard)或類似成分之閃爍劑中搖動。 於 Packard 2450 或 Intertechnique SL 4221 閃爍譜儀中計算 小瓶之3H (以cpm表示)。 e. 結果之處理:放射色譜圖結果係以殘留之完整之酯爲所 回收之總放射活性之百分比表示。該結果以相對於時間 之圖表呈現於半-對數格紙以及由所得之直線得到一級 半衰値。 f.結果:結果顯示於表1。 -37· 200806672 表1 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於各物種之血漿及經緩衝之 血液中之試管內一級半衰値 物種 起始之酯濃度(微克/«升) t Μ血漿 (小時) t%經緩衝之血液 (小時) 人類 3.0 4.3-4.8 7.5 - 9.6 0.25 3.3-4.8 拳一 狗 3 24 4.6 狒狒 3 5 _ 大鼠 3 0.4 0.18 天竺鼠 3 0.16 0.10 兔 3 0.07 0.03 小鼠 3 0.03 0.02 此等結果證實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可存在於血漿中 且長時間釋出丁基原啡因。 實施例K :活體內之藥動學 丁基原啡因及丁基原啡因半·酯類之血漿濃度之測定係 對米格魯犬經口投予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及丁基原啡因 半戊二酸酯後進行,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分析(gc/ms)。 a ·活體內投予:選擇米格魯犬作爲酯酶活性之藥動參數模 型,該酯酶係負責於活體內將半-酯類水解爲丁基原啡 因。該選擇係於數種酯類於數種動物物種之全血及血漿 (相較於人類血液及血漿)中之大規模的試管內硏究後決 定。其發現得自囌齒類-大鼠、小鼠、天竺鼠及兔之血液 具有高酯酶活性,可快速地水解該半-酯類而較高等之物 -38- 200806672 種-狗及狒狒,表現與人類血液類似作用較慢水解(參見 表1)。因此,選擇狗作爲較佳之實驗動物。 關於己二酸半-酯,相較於等劑量(50毫克/公斤)之母丁 基原啡因以較高劑量(63毫克/公斤)經口投予至米格魯犬以 重複該藥動學硏究。 b. 血液取樣及儲存:血液樣本(2毫升)係於投予該劑量後之 0.5、1、2、5、8及24小時藉由靜脈穿刺取得。爲了將 半-酯類水解之任何可能性減至最低,血液樣本於收集後 立即儲存於冰上,血漿係於冷卻之離心機中分離,轉移 至採血管,且儲存於-20 °C直到進行試驗。 c. 分析方法 針對游雛之丁基原啡因 所有萃取及衍生操作係於玻璃器皿中進行,而該玻璃 器皿經溶於甲苯之5%三甲基氯矽烷(TMCS)處理予以矽烷 化。 將存在於15毫升錐形離心管中之血漿(0.25毫升)與溶 於甲醇之10微升(1微克)之內部標準品,N-正-丙基丁基原 啡因,混合。加入再蒸餾之AR乙醚(5毫升),將該管渦流 混合1分鐘以及於2000 rpm離心10分鐘。將乙醚層轉移 至乾淨的管中且以4毫升乙醚重複該程序。將合倂之乙醚 層於N2氣流下蒸發至乾以及將含有經萃取之殘質之管子 置於乾燥器以五氧化二磷乾燥16-24小時俾移除微量水 分。於經乾燥之殘質中加入甲苯(再蒸餾AR) (20微升)、溶 於甲苯之三乙胺(0.1M,20微升)以及七氟丁酸酐(HFBA ’ 1 〇微升)。徹底混合1分鐘後,將該溶液於室溫下靜置1 5 -39- 200806672 分鐘。加入磷酸鹽緩衝液(0.5 M,pH 6.0,50微升)以水解 任何未反應之HFBA以及將該管混合30秒。於2000 rpm 離心1〇分鐘後,取出一部分(5微升)之上層有機相進行 gc/ms 〇 針對所有之丁某原啡庆! 將存在於15毫升錐形離心管中之血漿(0.25毫升)與10 微升(1微克)之內部標準品溶液及甘胺酸-氫氧化鈉緩衝液 (經乙醚洗滌,0.2 Μ,pH 10.4,0.25毫升)混合。混合30 秒後將該管以塞子塞住且於室溫下靜置1 8小時俾水解任 何未變化之丁基原啡因己二酸酯。 水解後,將血漿樣本轉移至Clin-Elut™管(CE 1 003型, Scientific Marketing Associates,London),以及使其吸附於 底部。於該管中倒入三份之再蒸餾乙醚(3x5毫升),以及 收集於乾淨之錐形離心管。於N2氣流下將乙醚蒸發且將該 管轉移至乾燥器以五氧化二磷乾燥。 於乾燥之殘質中加入甲苯(20微升)及七氟丁醯咪唑 (HFBI,20微升),混合1分鐘且於室溫下靜置15分鐘。於 氮氣及於室溫下使反應混合物蒸發至乾且將殘質以甲苯 (30微升)處理。取出部分之此萃取物進行gc/ms。 校準曲線 於得自接受相同劑量之三組犬之所有樣本期間進行分 析前每日由儲備溶液準備校準曲線。關於0.4及4.0毫克/ 公斤劑量,校準範圍係自2-20毫微克/0.25毫升血漿,以 及關於40毫克/公斤劑量爲5-50毫微克/0.25毫升。經由水 解程序進行類似之校準線。峰高比例對所添加之丁基原啡 -40- 200806672 因量之標繪係由每日之分析所構成,且用於定量該期間之 經處理之樣本的結果。 d.儀器配備 使用經由不鏽鋼二-階段噴射分離器連結至LKB 209 1 質譜儀之Pye 104氣體層析進行組合之氣相-層析質譜術 (gc/ms)。以 3% 〇V-l/Gas-Chrom Q™ ( 1 00- 1 20 目)(JJ, s Chromatography, Kings Lynn)塡充該玻璃管柱(1 公尺 X 4 毫米內徑)且於3 00 °C平衡一整夜。氯載體氣體之流速爲30 毫升/分鐘。氣相層析管柱、分離器及離子源之操作溫度分 別爲290°C、2 80°C及2 90°C。使用20 eV之電離電壓及50 // A之捕捉電流。 藉由使用LKB 209 1 -7 1 0 M.I.D.配件快速切換加速電壓 俾進行m/e 562之選擇性離子監測(內部標準品HFB衍生物 之基峰)'m/e 562之3.5 KV電壓校準常數爲52620。其他 M.I.D.操作參數如下:前置放大器增益設定爲3,倍增器電 壓設定爲800,高峰持續時間爲64秒以及M.I.D·增益範圍 爲1 0至5 00。以1公分/分鐘之紙帶轉動速度將監測頻道之 訊號記錄於SE 3006 UV示波記錄器。計算離子之峰高比以 及參照每日校準線予以定量。 e ·結果 第3A圖爲顯示對第一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63毫 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後丁基原啡因半己 二酸酯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及水解產物丁基原啡 因呈時間函數之圖表;以及第3 B圖爲顯示對第二組米格魯 犬經口投予(吞食)5 0毫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後丁基 -41- 200806672 原啡因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呈時間函數之圖表。 此爲上述結果(參見第1A及1B圖)之重複,相較於幾乎等 劑量(50毫克/公斤,第3B圖)之母丁基原啡因,僅使用較 高劑量(63毫克/公斤,第3A圖)經口投予至米格魯犬。於 較低劑量之例中,完整的酯(未水解的酯)之血漿濃度實質 上高於所釋出之丁基原啡因的濃度且完整的酯之血漿濃度 可維持6小時。由酯而來之丁基原啡因的高峰濃度係於1 小時後達到且爲由未酯化之丁基原啡因所達到之高峰濃度 的約兩倍。 連續28日對米格魯犬每日投予高口服劑量之丁基原啡 因半-己二酸酯之藥動槪況係顯示於第4圖。於第28日, 由酯釋出之丁基原啡因的血漿濃度可維持24小時以上,而 完整的酯之濃度於2小時後迅速下降。雄性及雌性犬皆顯 示此等槪況儘管其品質上非等同。 此等藥動槪況顯示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較得自單獨 之丁基原啡因者具有更高之口服生體利用率。以高劑量治 療鴉片濫用時,其認爲本文所述之半-酯類(或其鹽類)的持 續作用時間可比等劑量之丁基原啡因所達到者長久,如反 映於上述半-己二酸酯所維持的血漿濃度。此外,其認爲本 文所述之半-酯類(或其鹽類)達到高峰血漿濃度之時間顯著 地晚於等劑量之丁基原啡因所達到者。 其他具體實施例 應了解儘管本發明已結合其實施方式予以說明,然前述 說明係欲闡明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本發明之範 疇係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予以界定。其他觀點、 •42- 200806672 優點、及修飾係包含於下列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中。 【圖式簡單說明】 第1 A圖爲顯示對第一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1毫 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後丁基原啡因半己 二酸酯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及水解產物丁基原啡 因呈時間函數之圖表。 第1B圖爲顯示對第二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0.8 毫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後丁基原啡因之平均血漿濃 度(毫微克/毫升)呈時間函數之圖表。 第2A圖爲顯示對第一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1毫 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半戊二酸酯後丁基原啡因半戊 二酸酯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及水解產物丁基原啡 因呈時間函數之圖表。 第2B圖爲顯示對第二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0.8 毫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後丁基原啡因之平均血漿濃 度(毫微克/毫升)呈時間函數之圖表。 第3A圖爲顯示對第一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63毫 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半己二酸酯後丁基原啡因半己 二酸酯之平均血漿濃度(毫微克/毫升)及水解產物丁基原啡 因呈時間函數之圖表。 第3B圖爲顯示對第二組米格魯犬經口投予(吞食)50毫 克/公斤劑量之丁基原啡因後丁基原啡因之平均血漿濃度 (毫微克/毫升)呈時間函數之圖表。 第4圖爲顯示對米格魯犬每日投予高口服劑量之丁基 原啡因半己二酸酯28天後之藥動槪況圖表。 -43- 200806672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姐〇
JWS -44

Claims (1)

  1. 20080667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結構I之化合物,
    I 其中R1爲 (1) Ci-C!。直鏈或支鏈伸烷基,可經芳香環取代, (2) -(CH2)PCH = CH(CH2)P-,其中各p獨立地爲0至4之 整數, 或(3) -(CH2)nX(CH2)n-,其中各η爲0至2之整數,X 爲〇、S、ΝΗ、N(C〇〇CH2Ph),
    具有1,2-、1,3-、或1,4-取代,其中Y爲0、S或NH,
    具有1,2-、1,3-、或1,4-取代或
    -45- 200806672 其中m爲1至4之整數; 以及其中R2爲11或直鏈或支鏈烷基; 或其鹽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L係選自 由-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 -CH2CH(CH3)CH2-、-CH2C(CH3)2CH2-、-CH2〇CH2-、 -CH2SCH2-、-CH2NHCH2-、及-CH2N(C〇〇CH2Ph)CH2-所 組成之群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化合物,其中R2爲Η。 4. 一種結構ΙΑ之化合物,
    其中R1爲 (1) Ci-Cio直鏈伸烷基, (2) 經1至4個甲基或1個苯基取代之Ci-Cs直鏈伸烷基, 或(3) -(CH2)PCH = CH(CH〇P-,其中各p獨立地爲0至3之 整數; 或其鹽類。 -46- 20080667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化合物,其中Ri爲C2-C5直鏈 伸烷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化合物,其中L係選自由 -CH2CH2CH2-、-CH2CH2CH2CH2-及-CH2CH2CH2CH2CH2-所 組成之群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化合物,其中Ri爲 -CH2CH2CH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化合物,其中Ri爲 -CH2CH2CH2CH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化合物,其中Ri爲 -CH2CH(CH3)CH2-或- CH2C(CH3)2CH2-。 10. —種結構II之化合物,
    II 其中各η爲0至2之整數,以及X爲〇、S、NH、 N(C〇〇CH2Ph),
    -47- 200806672 具有1,2-、1,3-、或1,4-取代,其中Y爲0、S或NH,
    具有1,2-、1,3-、或1,4-取代,或
    其中m爲1至4之整數; 或其鹽類。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化合物,其中各η爲1。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化合物,其中X爲S、ΝΗ或 N(C〇〇CH2Ph)。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化合物,其中X爲〇。 14. 一種結構IA1之化合物,
    或其鹽類。 15.—種結構IA2之化合物, -48- 200806672
    或其鹽類。 16·-種醫藥組成物,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4、1〇、14 或1 5項之化合物。 17·—種於患者中治療鴉片濫用及/或依賴之方法,該方法包 括對該患者投予治療有效量之一或多種申請專利範圍第 1、4、1 0、1 4或1 5項之化合物。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化合 物係經口或舌下投予。 1 9 · 一種於患者中緩和或治療減輕嚴重疼痛之方法,該方法 包括對該患者投予治療有效量之一或多種申請專利範圍 第1、4、1 0、1 4或1 5項之化合物。 20. —種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之酹性經基之衍生物, 包含連結至前述酚性羥基之氧之部分,該部分包含一末 端羧酸基團或其鹽。 21 ·—種結構I、ΙΑ、II、IA1或IA2之化合物之用途,係用 於釋放治療用之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至病患中。 -49-
TW096110534A 2006-03-28 2007-03-27 丁基原啡因衍生物及其用途 TWI5019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0606124.6A GB0606124D0 (en) 2006-03-28 2006-03-28 Buprenorphine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6672A true TW200806672A (en) 2008-02-01
TWI501969B TWI501969B (zh) 2015-10-01

Family

ID=3638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0534A TWI501969B (zh) 2006-03-28 2007-03-27 丁基原啡因衍生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21)

Country Link
US (1) US7964610B2 (zh)
EP (1) EP2001891B1 (zh)
JP (1) JP5167446B2 (zh)
KR (1) KR101430626B1 (zh)
CN (2) CN101410402A (zh)
AU (1) AU2007231133B2 (zh)
BR (1) BRPI0709157A8 (zh)
CA (1) CA2647417C (zh)
DK (1) DK2001891T3 (zh)
ES (1) ES2432169T3 (zh)
GB (1) GB0606124D0 (zh)
IL (1) IL193917A (zh)
MX (1) MX2008011984A (zh)
MY (1) MY151025A (zh)
NZ (1) NZ570997A (zh)
PL (1) PL2001891T3 (zh)
PT (1) PT2001891E (zh)
RU (1) RU2435773C2 (zh)
TW (1) TWI501969B (zh)
WO (1) WO2007110636A1 (zh)
ZA (1) ZA200807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62177A3 (en) * 2006-09-22 2013-04-10 AllTranz Inc. Transdermally deliverable buprenorphine prodrugs and abuse-resistant compositions thereof
JP5426660B2 (ja) * 2008-04-24 2014-02-26 ジヤンセン・フアーマシユーチカ・ナームローゼ・フエンノートシヤツプ ナルメフェンジ−エステルプロドラッグ
FR2975912B1 (fr) 2011-05-30 2013-06-14 Flamel Tech Sa Composition a liberation controlee de buprenorphine
MA43130A (fr) * 2015-10-26 2018-09-05 Orphomed Inc Éther de l'éthylèneglycol de buprénorphine
CA3016510A1 (en) 2016-03-09 2017-09-14 Indivior Uk Limited Abuse-resistant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HRP20230062T8 (hr) 2016-09-13 2023-04-14 Alar Pharmaceuticals Inc. Formulacije buprenorfina sa produženim oslobađanjem
WO2019064026A1 (en) 2017-09-29 2019-04-04 Orexo Ab NEW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GB201904767D0 (en) 2019-04-04 2019-05-22 Orexo Ab New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WO2023102489A1 (en) * 2021-12-03 2023-06-08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Compounds, nanoparticl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 addiction
CN116283893B (zh) * 2023-03-22 2024-04-26 阜阳欣奕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硫代羟基乙酸酐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8685A (en) 1984-07-05 1987-05-26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ubstituted benzoate ester prodrug derivatives of 3-hydroxymorphinans, which are analgesics or narcotic antagonists
GB8728294D0 (en) 1987-12-03 1988-01-06 Reckitt & Colmann Prod Ltd Treatment compositions
US5985880A (en) 1996-06-05 1999-11-16 Delta Pharmaceutical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attendant side effects of mu opioid compounds
US5512593A (en) 1993-03-02 1996-04-30 John S. Nagl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treating depression using natoxone or naltrexone in combination with a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US5750534A (en) 1994-03-16 1998-05-12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Nalbuphine esters having long acting analgesic action and method of use
US6004969A (en) 1996-04-15 1999-12-21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buprenorphine preparations
KR100204659B1 (ko) 1996-05-28 1999-06-15 강재헌 신규한 부프레노핀계 진통제용 화합물
US6225321B1 (en) 1997-06-05 2001-05-01 Oliver Yoa-Pu Hu Long analgesic acting nalbuphine polyester derivative and method of use
EP1862164A3 (de) 1998-11-13 2012-12-26 Jagotec AG Trockenpulver zur Inhalation
CN1423559A (zh) 2000-02-08 2003-06-11 欧罗赛铁克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阿片样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控释组合物
US6716449B2 (en) 2000-02-08 2004-04-06 Euro-Celtique S.A. Controlled-releas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pioid agonist and antagonist
US20030091635A1 (en) 2001-09-26 2003-05-15 Baichwal Anand R. Opioid formulations having reduced potential for abuse
US20040033253A1 (en) 2002-02-19 2004-02-19 Ihor Shevchuk Acyl opioid antagonists
US7666876B2 (en) 2002-03-19 2010-02-23 Vernalis (R&D) Limited Buprenorphine formulations for intranasal delivery
US7776314B2 (en) 2002-06-17 2010-08-17 Grunenthal Gmbh Abuse-proofed dosage system
US20050191244A1 (en) 2002-10-25 2005-09-01 Gruenenthal Gmbh Abuse-resistant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
US7084150B2 (en) * 2002-10-25 2006-08-01 Euro-Celtique S.A. Analogs and prodrugs of buprenorphine
DE10250087A1 (de) 2002-10-25 2004-05-06 Grünenthal GmbH Gegen Missbrauch gesicherte Darreichungsform
DE10250084A1 (de) 2002-10-25 2004-05-06 Grünenthal GmbH Gegen Missbrauch gesicherte Darreichungsform
US20050186139A1 (en) 2002-10-25 2005-08-25 Gruenenthal Gmbh Abuse-proofed dosage form
CN1263760C (zh) * 2002-11-12 2006-07-12 财团法人奇美医院 新颖的丁丙诺啡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长效作用镇痛药学组合物
ATE382050T1 (de) * 2002-11-25 2008-01-15 Chi Mei Foundation Medical Ct Buprenorphinesterderiv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langwirksame analgetische arzneimittel
JP2004175706A (ja) * 2002-11-26 2004-06-24 Chi Mei Foundation Medical Center 新規なブプレノルフィンのエステル誘導体及びそれらの調製方法、及び長時間効力持続性鎮痛薬剤組成物
TW200500067A (en) * 2003-01-21 2005-01-01 Control Delivery Sys Inc Salts of codrugs and uses related thereto
WO2004071491A1 (en) 2003-02-04 2004-08-26 Chrysalis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Aerosol formulations and aerosol delivery of buspirone, buprenorphine, triazolam, cyclobenzaprine and zolpidem
US7195882B2 (en) 2003-06-03 2007-03-27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Monoclonal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buprenorphine and metabolites thereof
US7759358B2 (en) 2003-07-23 2010-07-20 Crooks Peter A Oral bioavailable prodrugs
US7589233B2 (en) 2003-07-29 2009-09-15 Signature R&D Holdings, Llc L-Threonine derivatives of high therapeutic index
US7220842B2 (en) 2004-04-05 2007-05-22 Dade Behring Inc. Immunoassays for buprenorphine and norbuprenorp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8011984A (es) 2008-10-03
CA2647417A1 (en) 2007-10-04
KR101430626B1 (ko) 2014-08-18
RU2435773C2 (ru) 2011-12-10
CN101410402A (zh) 2009-04-15
MY151025A (en) 2014-03-31
CA2647417C (en) 2014-09-23
ZA200807614B (en) 2009-10-28
AU2007231133B2 (en) 2011-09-01
BRPI0709157A8 (pt) 2018-04-24
GB0606124D0 (en) 2006-05-03
IL193917A (en) 2014-12-31
PL2001891T3 (pl) 2014-03-31
US20100234412A1 (en) 2010-09-16
RU2008142527A (ru) 2010-05-10
EP2001891A1 (en) 2008-12-17
NZ570997A (en) 2011-08-26
BRPI0709157A2 (pt) 2011-06-28
ES2432169T3 (es) 2013-12-02
KR20080105124A (ko) 2008-12-03
DK2001891T3 (da) 2013-11-04
AU2007231133A1 (en) 2007-10-04
AU2007231133A8 (en) 2011-08-25
EP2001891B1 (en) 2013-07-24
JP5167446B2 (ja) 2013-03-21
TWI501969B (zh) 2015-10-01
CN104151320A (zh) 2014-11-19
AU2007231133A2 (en) 2008-10-16
WO2007110636A1 (en) 2007-10-04
JP2009531406A (ja) 2009-09-03
US7964610B2 (en) 2011-06-21
PT2001891E (pt)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1969B (zh) 丁基原啡因衍生物及其用途
US20200383970A1 (en) Morphinan Derivatives with High Oral Bioavailability
EP1603597B1 (en) Oxycodone conjugates with lower abuse potential and extended duration of action
SI9720038A (sl) Polimorfi donepezil hidroklorida in postopek izdelave
EP1782834A2 (en) Oxycodone conjugates with lower abuse potential and extended duration of action
JPH0776174B2 (ja) 医薬組成物および処置法
AU2011325563B2 (en)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naltrexone
WO2007072749A1 (ja) 鎮咳剤
US4599355A (en) Trea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EP2788357A1 (en) Process for recovery of nalmefene hydrochloride
US8389551B2 (en) Optical enantiomers of phenyramidol and process for chiral synthesis
US20090182016A1 (en) Optical enantiomers of phenyramidol and process for chiral synthesis
JPH07206672A (ja) 医薬組成物および処置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