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4614A - Curing dielectric films under a reducing atmosphere - Google Patents

Curing dielectric films under a reducing atmosphe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4614A
TW200804614A TW096123128A TW96123128A TW200804614A TW 200804614 A TW200804614 A TW 200804614A TW 096123128 A TW096123128 A TW 096123128A TW 96123128 A TW96123128 A TW 96123128A TW 200804614 A TW200804614 A TW 2008046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cane
group
film
gas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3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cott Jeffrey Weigel
Mark Leonard O'neill
Raymond Nicholas Vrtis
Mary Kathryn Haas
Eugene Joseph Karwacki
Original Assignee
Air Prod & Ch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Prod & Chem filed Critical Air Prod & Chem
Publication of TW200804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461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14Inorganic layers
    • H01L21/316Inorganic layers composed of oxides or glassy oxides or oxide based glass
    • H01L21/31695Deposition of porous oxides or porous glassy oxides or oxide based porous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40Oxides
    • C23C16/401Oxide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12Chemical mod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12Chemical modification
    • C08J7/16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 C08J7/18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using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56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112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 H01L21/0212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the material containing silicon
    • H01L21/021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ayer the material containing silicon the material containing Si, O, and at least one of H, N, C, F, or other non-metal elements, e.g. SiOC, SiOC:H or SiON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20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poro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20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 H01L21/0220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 H01L21/02214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the compound comprising silicon and oxygen
    • H01L21/0221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the compound comprising silicon and oxygen the compound being a molecul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ilicon-oxygen bond and the compound having hydrogen or an organic group attached to the silicon or oxygen, e.g. a silox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6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 H01L21/02271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action of gaseous or vapour phase compounds,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 H01L21/02274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action of gaseous or vapour phase compounds,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plasma [PECV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9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 H01L21/0231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 H01L21/0233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a gas or vapou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9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 H01L21/0231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 H01L21/0233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a gas or vapour
    • H01L21/0234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a gas or vapour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a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9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 H01L21/0231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 H01L21/0234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visible light
    • H01L21/0234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visible ligh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UV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9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 H01L21/0231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 H01L21/0234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visible light
    • H01L21/02351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ost-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visible ligh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exposure to electrons, alpha-particles, protons or 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10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 H01L21/0220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 H01L21/0220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 H01L21/02211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ayer, e.g. type of material, porous/non-porous, pre-cursors, mixtures or laminates the lay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cursor material for deposition the precursor containing a compound comprising Si the compound being a silane, e.g. disilane, methylsilane or chlorosi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Formation Of Insulating Films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804614 九、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 年6根據35 U.S.C.§119⑷,本申請要求享受較早在2006 Μ ^7日提交的美國專射請系列號N。· 6G/816,896的 及 ,其公開内容以參考方式併入。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多孔膜的形成。更具體地,本發明 二具有低介電常數的多孔材料和包括該多孔材料的膜以 及匕們的製備方法。 先前技術 電:力:在諸如記憶體和邏輯片的多級積體電路器件中的 度,從而改善操作速度和減小能量消耗,在微電子 :業中是持續需要的。4了持續減小積體電路上器件的尺
寸’阻止在不同級金屬化之間 I 合性串音的需求變得曰 要上述品要可被概括表示爲“RC” ,其中“r” b、曾
電線路的電阻,“C”县π綠入& 疋V —_ c疋乡巴緣介電夾層的電容。電容“c”盥 行間隔成反比且盥类a *八 /、 /、又層电介質(ILD)的介電常數(k) 2。這樣的低介電材料是料例如預金屬化的介 間級介電層所期待的。 在本文中隨後稱爲“USG”的未摻雜二 ⑽小由於其與其他無機材料相比具有約40的 1 的介電常數,已長期在積體電路中被用作主要絕緣材:;低 5 200804614 工業上已嘗試通過將有機或其他材料引人到㈣鹽晶格内 來,産具有較低介電常數的二氧切基材料。例如,通過 將諸如氟或甲基的端基引人到石夕酸鹽晶格中可得到η至 3.5的介電常數。這些材料通常沈積爲緻密膜(密度〜1 $ 細V並使用類似於形成刪膜的製程步驟被積體在π 裔件内。 由於工氣的電常數標稱爲i 〇,所以減小材料介電常 數的另一種方法可以是引人多孔性或減小材料的密度。與 相對較緻密的膜相比,介電膜被製成爲多孔時可表現 低的介電常數。 乂 多孔性已通過各種不同方法被引入到低介電材料中。 例如’可通過分解料料致在財具有增加的多孔性和 降低㈣度來引人多孔性。可能需要另外的製造步驟來製 備多孔性膜,使得最終增加了製造製程中的時間和能量。 使製造這些膜需要的時間和能量最小化是所期望的;因此 發現可容易地處理的材料或者使處理時間最小化的可選擇 製程是局度有利的。 、 在文獻中將多孔性引入到膜中廣泛使用的方法是熱退 火以分解膜的至少一部分’ &而産生小孔並最終降低介電 常數。在退火步驟或硬化步驟中,膜通常被加熱至分解和/ 或除去揮焱性組份,而且基本上使膜交聯。美國專利 6,3 12,793描述了一種多相材料,它具有基本上由8卜。、 〇夕和Η組成的第-相、基本上由W H組成的第二相以及 夕種夕樣的小孔。材料任選地被加熱到至少3⑻。◦的溫度 6 200804614 並加熱至少15分鐘的時間’從而導致除去其中的一個相。 已公開的專利申請wo 00/02241描述了在1〇〇至彻。c的 溫度下加熱烷氧矽烷丨至10分鐘的時間,從而通過除去其 中含有的溶劑而導致小孔的形成。已公開的專利申請wo 〇2/〇7191A2描述了將二氧化矽沸石薄膜在非特定量的時間 内加熱到3 5 0至5 5 0 C的溫度範圍,從而導致吸附的材料 離開沸石骨架,因此降低了介電常數。 大多數上述製程需要在3〇(rc或更高溫度以及3〇分鐘 或更長的時間下的硬化步驟。在低介電膜生産中的主要關 注可能是1C器件的總熱預算。因此,由於不需要的擴散過 私’ 1C器件的各種元件例如Cu金屬線在它們的性能劣化 之前僅可經受短時間的處理溫度。 可替代熱退火或硬化步驟的是使用紫外(“UV”)線與 含氧氛圍相結合,從而在材料中産生小孔並降低介電常 數。參考文獻 ’ Hozumi,A 等的 “Low Temperature Eli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nents from Mesostructured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Films Using Vacuum
Ultraviolet Light” ,Chem. Mater· 2000V〇1· 12,ρρ·3842-47 ('Hozumi I )和 Hozumi,A 等的“Micropatterned Silica Films with Ordered Nanopores Fabricated through Photocalcination” ,Nanoletters 2001,1(8),PP.395-399 (“Hozumi II”)描述了在氧氣存在下使用紫外(“ VUV”)線 (172nm)從四乙氧基矽烧(TEOS)中除去十六烷基三甲基氯 化銨(CTAC)成孔劑。參考文獻Ouyang,Μ的“Conversion of 200804614
Some Siloxane Polymers to Silicon Oxide by UV/Ozone
Photochemical Processes” ,Chem· Mater· 2000,12(6), PP.1591-96描述了使用185至254nm的UV光原位産生臭 氧’從而氧化聚(石夕氧烷)膜中碳侧基並形成Si〇2膜。參考 文獻 Clark,丁·等的“A New Preparation of UV-Ozone Treatment m the Preparation of Substrate-Supported Mesoporous Thin Films,Chem· Mater. 2000,12(12), pp.3 879-3 8 84描述了使用波長爲187至254 nm的uv光産 生臭氧和原子氧,從而除去TE〇s膜中的有機物質。不幸 地是,這些技術可能通過化學改性保留在材料中的鍵而不 利地影響所得膜。例如,將這些材料曝露到氧化氛圍中可 導致包含在其中的C原子的氧化,這對材料的介電性能具 有不利影響。 美國專利6,284,500描述了使用23〇至35〇請波長範 圍的UV光以在通過CVD形成的有機聚合物膜或通過旋轉 沈積形成的有機矽倍半氧化物膜内光引發交聯,從而改善 膜的枯合和機械性能。‘_專利教導熱退火步驟可用於 使交聯的膜穩定化。 、 —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2003/054115教導了對由⑽或 ^沈積方法生産的多孔介電材料進行UV硬化,從而生 有改σ的杈數和可比的介電常數的硬孔 材料。該公開物證明鱼在N AR士 孔)丨電 '、在N2巩圍中的UV曝露相比,在 2乳圍中的的UV曝霞争古4 硬化可在夕3丨入 '、有 而該公開物也教導uv 夕Μ電材料中産生顯著量的極化物質。另外, 8 200804614 該公開物記載了“在所有情況下,爲了除去通常在uv硬 化製程期間産生的Si-OH鍵,後來的或可能伴隨的退火步 驟是必需的。” 美國專利6,566,278教導通過將膜曝露於uv輻射而使 碳摻雜的氧化矽(SiCx〇y)膜緻密。通過供應氧的氣體和供應 石夕的有機石夕烧氣體的化學氣相沈積,碳摻雜的氧化石夕膜得 到沈積。接著該膜被曝露於由諸如氙、汞、氘或KrCl2的 活性氣體物質産生的UV輻射。 美國專利申清公開2004/0096593和2004/0175957例如 提供了低溫製程,以在非氧化條件下帛UV線除去有機成
孔相,同時提高最終多孔膜的機械性能。可使用包括CVD 和旋轉的不同技術沈積膜。 、、、答疋有I的,但現有技術的硬化製程不是沒有 不足的{列%現有技術❸uv硬化製程在硬化期間通常採 用^括惰性氣體和/或真空的氛圍。在這樣的條件下,在室 的固口和膝壁上收集到來自膜的脫氣殘餘物。在視窗上的 材料通常進一步吸收該製程可能另外需要的其他關鍵波 長 在這點上,险本、*搞II L . 士 /、去廷種材料疋困難的,且常需要嚴格和 長日⑽的清潔條件’例如在氧化環境中進行清潔。 在本領域中需要更有效的方法來生產多孔低介電 膜’該方法改推7 碾了成孔劑的除去,從而避免了上述的製程 發明内容 9 200804614 本發明滿足了本領域中改進成孔劑的除去製程以形成 夕孔低電膜的需要。具體而言,該需要通過提供形成多 孔介電膜的方法而得到滿足,該方法包括:在基材的至少 一部分上形成包括Si、c、〇、Η和si_CH3基團的複合膜, 其中複合膜包括至少一種含矽的結構形成材料和至少一種 含石厌的成孔材料;並將複合膜曝露於活性化學物質,從而 部为地改性含碳成孔材料,其中在曝露步驟後通過測
定,在如此沈積的膜中至少9〇%的si_CH3物質保留在該膜 中 〇 在另一方案,本發明提供形成多孔膜的方法,該方法 包括:在基材的至少-部分上形成包括Si、C、〇、H和Si-CH3 基團的複合膜,其中所述複合膜包括至少一種含矽的結構 形成材料和至少-種含碳的成孔材料;並將所述複合膜同 牯曝路於至少一種能量源和一種活性化學物質。 在另一方案,本發明提供改性介電膜中的碳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材的至少—部分上形成包括s i、c、〇、 Η和Si-CH3基團的複合膜,其中所述複合膜包括至少一種 含石夕的結構形成材料和至少—種含碳的成孔材料;將所述 複合膜協同地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與活性的化學物質一 段足以改性至少-種含碳成孔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的時間以 形成多孔膜’並且其中通過改性膜中碳的至少—部分形成 含礙殘留物;並將多孔膜曝露於活性化學物質從而至少部 分地除去含碳殘留物。 下述的本發明方法通過提高至少一種含碳成孔材料的 200804614 除去,尤其有效地除去了至少一種含碳成孔材料的至少一 部分;減少了在室的窗口和牆壁上材料的形成,·減少了清 潔室所需要的時間;通過促進增加膜介電常數的組份,包 括成孔材料的除去,改善了膜的性能例如介電常數;並且 可允許硬化製程在較低溫度下進行。 實施方式 本發明涉及多孔低介電材料和膜,例如在 用作夹層電介質的那些的製備。:體電路中 ^ m 丹體而& ,本發明涉及改 性複合膜中碳物質從而袒古於以山 九物質攸而“改性碳物質的除去以降低材料 或膜的介電常數的方法。本中 ,、 不又肀使用的術語改性,,是指 :,式和/或量的變化。因此’如果根據本發明碳物質被“改 …則它可至少部分地被除去或可例如至少部分地被化 或鍵可能被另外形成或斷開。本發明典型的碳物 人1下面將评細描述的含碳成孔材料和在通過能量源將 2成孔㈣從複合膜除去的過程中可能形成的並保留在 、的含石反殘留物。根據本發明改性的膜中的碳物質也可 2在構造電子器件期間在對介電膜的任意後續加工以製 風4… ? ”丨入的奴。延可包括光阻劑、濕化 笙、 孤離子緩衝劑、pH緩衝劑、溶劑 、、CMP漿料組份、CMP清潔和其他清潔步驟。 本發明提供形成多孔介雷 取夕扎W電膜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 材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括SiWH和Si_CH3基團 的複合膜,其中所述複合膜 I膜包括至少一種含石夕的結構形成 200804614 材料和牵-少 $生 活性化學物二=的=材料;並將所述複合膜曝露於 ㈣牛驟/ 改性含碳成孔材料,其中在 後通過FTIR測定,在如此沈積 的Sl_叫物質保留在該膜中。在本發明的9〇/〇 中,多?I古拖 的一些實施方案 夕 、矽石玻璃膜還包括氟。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 夕孔膜是由式Si 〇 _ :、 機梦石破璃膜::的單項材料組成的多孔有 螭膜,其中 v+w+x+y+z=1〇〇%,V 爲 1〇
%,w爲10至65原子。/〜是5…子%,θ5原子 π后ι 〇/ < 项于/〇,y是1 〇至 於2、 ° 口 2是〇至15原子%,其中所述膜具有小孔和介 ;·至L5的介電常數。
Si、C本t明的方法包括在基材的至少—部分上形成包括 、Η#σ Si_CH3基團的複合膜的步驟,其中所述複 ^ 少—種切的結構形成材料和至少-種含碳的 成孔材料。用於本發明的合適的基材包括但不限於諸如石申 域(“CW,)、氮化f )的半導體材料,諸如結 曰曰矽、多晶矽、無定形矽、磊晶矽、二氧化矽(“ sio2,。、 :炭‘化石夕(“Sic”)、氧碳化石夕(“咖”)、氣化石夕 slN )、碳氮化石夕(“SiCN”)、有機石夕酸鹽玻璃 (咖”)、有機氟石夕酸鹽玻璃(“OFSG”)、說石夕酸鹽玻 璃(“FSG”)的含有石夕的複合材料以及其他合適的基材或 它們的混合物。本發明的基材進一步可包括膜施加到其上 的各種層,例如抗反射塗層、光阻劑、有機聚合物、多孔 有機和無機材料、諸如銅和鋁的金屬、或例如TiN、Ti(c)N、 ⑽、Ta(C)N、Ta、w、WN或W(C)N的擴散阻擔層。本發 12 200804614 ASTM D3359-95a 帶拉 附到至少一種前述材料 明的多孔膜優選能以足以通過諸如 伸試驗的傳統拉伸試驗的程度枯 上。 如前所述’複合膜包括至少兩種材料:至少一種含石夕 的結構形成材料和至少-種含碳的成孔材料。在本發明的 優選實施方案中,至少一種含碳的成孔材料被分散:含矽 的結構形成材料中。本文中使用的術語“被分散,,包括成 孔材料的離散區域、氣隙互連結構(即相對大的含碳成孔材 料區域)、含碳成孔材料的雙連續區域、結構形成材料以及 它們的組合。 複合膜的至少一種含矽結構形成材料優選包括至少一 種能形成和保持互連網路的化合物。這些材料的例子包括 但不限於未摻雜的矽酸鹽玻璃(Si〇2)、碳化矽(sic)、氫化 的碳化矽(Si:C:H)、氧氮化矽(Si:〇:N)、氮化矽(Si::N)、碳 氮化矽(Si:C:N)、氟矽酸鹽玻璃(Si:〇:F)、有機氟矽酸鹽玻 _ 璃(Sl:0:C:H:F)、有機矽酸鹽玻璃(Si:0:C:H)、類金剛石的 碳、硼矽酸鹽玻璃(Si:0:B:H)或者磷摻雜的硼矽酸鹽玻璃 (S1:0:B:H:P)。在某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含矽的結構形成 材料包括矽石化合物。本文中使用的術語“矽石,,是具有 石夕(Si)和氧(〇)原子以及可能的另外的取代基,該取代基例 如是但不限於諸如C、Η、B、N、P或鹵素原子的其他元素; 烷基;或芳基。無論含矽的結構形成劑在整個本發明方法 中是否變化,在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含矽的結構形成劑,, 擬包含結構形成試劑、前驅物(或結構形成取代物)以及它 13 200804614 們的衍生物,而不論它們在整個本發明方法中以何種形式 被發現。 可使用各種不同方法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上由前驅物 組合物或混合物使本發明的材料形成複合膜。這些方法可 單獨使用或結合使用。可被用於形成複合膜的方法的一些 例子包括以下:熱化學氣相沈積、電漿增強的化學氣相沈 積(PECVD )、咼密度PECVD、光子輔助的CVD、電漿 -光子輔助的CVD、低溫化學氣相沈積、化學輔助氣相沈 積、熱絲化學氣相沈積、液體聚合物前驅物的CVD、由超 臨界流體沈積、喷霧液體沈積或遷移聚合(“ T P,,)。美國 專利 6,171,945、6,054,206、6,054,379 和 6,159,871 以及國 際專利申請WO 99/41423提供了可用於形成本發明複合膜 的一些示例性的CVD方法。可用於形成膜的其他方法包括 旋塗、浸塗、Langmuir-blodgett自組裝或者喷霧沈積方法。 在一些實施方案的化學氣相沈積方法中,由一種或多 種氣態試劑的混合物形成複合膜。短語“氣態試劑,,(在本 文中也稱爲‘前驅物氣體”)有時在本文中用於描述試劑 並擬包含直接作爲氣體輸送到反應器、以氣化的液體、昇 華的固體和/或通過惰性載氣輸送到反應器的試劑。在本發 明的其他實施方案中,複合膜經過PECVD方法而形成。巧 言之,氣態試劑被引入到諸如真空室的反應室中,並且带 漿能量賦予氣態試劑能量,從而在基材的至少一却八^ / 冲分上形 成膜。在這些實施方案中,可以通過使得包括可形成奸構 形成材料的至少一種含有矽石的前驅物,優選有機石夕氧^ 14 200804614 刖驅物與可形成成孔材料的至少一種電漿可聚合有機前驅 物的氣恶混合物共沈積或順序沈積來形成複合膜。在一些 貝方也方案中’採用的電漿能量範圍可爲0.02至7 W/cm2, 或者任%地爲〇·3至3 w/cm2。對於2〇〇 mm直徑的基材, 每種氣態試劑的流動速率範圍可爲1〇至5000標準立方 釐米/分鏡(sccm)。在本發明的PEcvd製程沈積期間,在真 工至中的壓力值範圍可爲〇 〇1至6〇〇托,更優選爲i至 仁可理解的疋,諸如電漿能量、流動速率和壓力的製 程參數可依㈣諸如基材表面積、待形成的結構形成和成 孔材料、PECVD製程中使用的裝置等多種因素而變化。 在本發明的某一優選實施方案中,複合膜包括Si、c、 =、Η和Si-CH3基團,複合膜通過以下製程而形成:在真 空室中提供基材;將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有機石夕烧和有機秒 氧烷的含矽結構形成前驅物氣體的氣態試劑引入到真空室 =,合碳的成孔前驅物不同於至少一種選自有機矽烷和有 機矽氧烷的含矽的結構形成前驅物氣體;並且任選地至少 1重包括供氟氣體的前驅物氣體可形成含矽的結構形成劑 的至少一部分;將能量施加到上述室中的氣態試劑上二 而引發氣態試劑反應並在基材上形成膜。用作結構形成$ 驅物和成孔前驅物的氣態試劑的例子 r c r, ^ ^國專利 6,583,〇48 和 6,846,5 15 中找到,這篇 ^ ^ 扁果國專利共同被轉 讓給本發明的受讓人並在本文中全文引作參考。 含有石夕石的氣體例如有機石夕燒和有機石夕氧燒是優❹ 成化學氣相沈積的複合膜的結構形成材料的含矽結構形成 15 200804614 前驅物氣體。合適的有機矽烷和有機矽氧烷包括例如·· (a) 由式示的烷基矽烷,其中^是】至3的整數; R和R獨立地是至少一種支鏈或直鏈A至q的烷基(例 如甲基、乙基),C3至Cs的取代或未取代環烷基(例如環丁 基私己基)’ C3至C1G的部分不飽和烷基(例如丙烯基、丁
間二烯基),&至Cn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例如苯基、甲苯 基),相應的含院氧基的直鏈、支鏈、環、部分不飽和的烧 基或芳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苯氧基),r2任選地是氫 化物(例如甲基石夕烧、二甲基石夕烧、三甲基石夕烧、四甲基石夕 烧、苯基石夕燒、甲基苯基石夕烧、€己基石夕烧、第三丁基石夕 烧 '乙基石夕烧、二乙基石夕院、四乙氧基石夕烧、=甲基二乙 氧基矽烷、二乙氧基曱基矽烷(demstM)、二甲基二甲氧基 石夕烧、二甲基乙氧基錢、甲基二乙氧基㈣、三乙氧基 石夕烧、三甲基苯氧基石夕燒和笨氧基梦烧);⑻由式 …心机邮表示的、其中4 i至ig的整數的直鍵 有機石夕氧烧,或者由式(RlR2Si〇)n表示的、其中n是2至 10的整數的環有機石夕氧烧…和…如上定義(例如、,3 5 7 四甲基環四彻、八甲基環四石夕氧烧…基環三石夕氧 烧、六曱基二石夕氧烧、u,2,2_四曱基二石夕氧烧和八甲基三 矽氧烷)·’和⑷由式R2(SiRlR2)nR2表示的、其中^ 2至 10的整數的直鏈有機Μ募聚物,或者由式(siRlR2)n表示 的、其中η是3至10的整數的環有機矽烷,R、R2如: 定義(例…二甲基乙石夕燒、u,2,2_四甲基乙石夕统、U 二曱基-1,1,2,2-二甲氧基乙石夕貌、六甲基乙石夕院、八甲基 16 200804614 石夕烧、1,2,3,4,5,6_六苯基己矽烧、1,2_二甲基_1,2_二苯基乙 矽烷和1,2-二苯基乙矽烷)。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有機矽烷 /有機矽氧烷是環烷基矽烷、環烷基矽氧烷、環烷氧基矽烷 或含有至少一個位於一對Si原子之間的烷氧基或烷基橋 鍵,例如1,2-乙矽烷氧基(disilan〇)乙烷、1,3_乙矽烷氧基丙 烷、二曱基矽雜環丁烷、M-雙(三曱基曱矽烷氧基)環丁 烯、M-二曱基-1-矽雜-2,6-二氧雜環己烷、!,卜二甲基 ^ 矽雜-2_氧雜環己烷Ί,2·雙(三甲基甲矽烷氧基)乙烷、丨,‘ 又(一甲基曱矽烷基)苯、八甲基環四矽氧烷⑴mcts)或 1,3-(二曱基甲矽烷基)環丁烷。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有機矽 烷/有機矽氧烷含有選自環氧化物、羧酸酯、炔、二烯 '苯 乙炔基、變形的環基和可使有機矽烷/有機矽氧烷空間受阻 或文开y的C4至C10基團的反應側基,例如三甲基甲石夕烧基 乙炔、1-(三甲基甲石夕烷基卜!,3· 丁.二烯、三甲基甲石夕烷基環 戊二烯、三甲基甲矽烷基乙酸酯和二第三丁氧基雙乙酸基 矽烷。 在些貫施方案中,至少一種結構形成材料進一步包 括氟。CVD-沈積的複合膜的優選的供氟氣體缺乏任何可終 j於膜中的F_c鍵(例如氟連接到碳上)。因此優選的供氟 氣體包括例如 SiF4、NF3、F2、抑、SF6、Oh、BF;、、 4 NF2C1、fSiH3、F2SiH2、F3SiH2、有機氟矽烷和它們 合物,前提是有機氟矽氧烷不包括任何f_c鍵。另外 乜k的供氟氣體包括上述的烷基矽烷、烷氧基矽烷、直鏈 和%有機矽氧烷、直鏈和環有機矽烷募聚物、環或橋接的 17 200804614 有機矽烷和具有反應側基的有機 π頁棧矽烷,條件是氟原子取代 了至少一種矽取代基,因此在Α 此存在至少一個Si_F鍵。更具體 地,.合適的供氟氣體包括例如翁一田I a Q枯列如鼠二曱基矽烷、二氟二甲基 石夕燒、曱基三氟石夕烧、氟二 & 齓一乙乳基矽烷、ι,2_二氟· 四甲基乙矽烷或二氟二甲氧基矽烷。 在複合膜通過旋塗方沐形士、 杏 產万去形成的貫施方案中,複合膜由 混合物形成,該混合物特 得別包括至少一種優選爲矽石原料 的含矽結構形成前驅物、令 各石厌的成孔則驅物或成孔劑、催 化劑和水。混合物還可包括溶劑和界面活性劑。簡而言之, 將此口物刀#到基材上並蒸發溶劑和水可形成複合膜。一 般通過將塗覆的基材曝霡於( "路於一種或多種能量源一段足以製 造低介電膜的時間而降本R &工 、 j叩1示去界面活性劑、殘留的溶劑和水以 及成孔劑。在一也掩、π + Α ^ —閒况下’稷合膜可被預熱到矽石原料基 κ解、、k續父聯過程,並且從膜中驅除如果存在 的任何殘留的溶劑。 _ 在二垃廷的貫施方案中,用於形成複合膜的混合物 優選地包括形成結構形成材料的矽石原料。本文中使用的 “矽石原料”县目士 t -、有石夕(Si)和氧(〇)的化合物,並且可能具 有其他的取代某,, 例如但不限於諸如Η、Β、C、Ρ或鹵素 原子的其他元素· . ” 坑基,或方基。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候 基”包括直鏈、4 _L、 文鏈或環烷基,優選地含有1至24個碳眉 子,或更優選地】 ^ 、 主13個碳原子。該術語也適用於包含名 諸如鹵烧基、焓坌甘 70方基或芳烷基的其他基團中的烷基部分C 術語“烷基,,叆4 m 、用於取代或部分未飽和的烧基部分。4
1B 200804614 文中使用的術語“若某” 方暴包括具有芳基特徵的六至十二元 的碳環。術語“芳其”、晉、# 土 逖適用於取代的芳基部分。矽石原 料可包括具有高數目的u
Si-〇鍵的材料,但可進一步包括
Si-0-Si 橋、Si-R-Si 構、Si r μ 備 Sl_C鍵、Si-F鍵、Si_H鍵或一部 刀材料遂可具有C_H鍵。秒石原料的其他例子可包括諸如 在此引作|考的美國專# 6,258,術中提供的那些氣化石夕 烷或氟化矽氧烷。
矽石原料的其他例子可包括通過成孔材料的除去産生 Si-H鍵的化合物。 上述原料的更進一步的例子見例如在下述文獻中描述 的非水解化學方法:Hay等的“ Synthesis 〇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s via the Non-hydrolytic Sol-Gel Process” ,Chem. Mater. ’ 13,3396-3403(2001),或者 Hay 專的 A Versatile Route to Organically-Modified Silicas and Porous Silicas via the Non-Hydrolytic Sol-Gel
Process” ’ J. Mater· Chem·,10,1811-1818(2000),這兩 篇文獻在此全文引用作爲參考。 矽石原料的更進一步的例子包括諸如氫倍半矽氧烧 (HSQ,HSiOu)和甲基倍半矽氧烧(MSQ,RSi015,其中R 是曱基)在内的倍半矽氧烷。 合適的石夕石原料的進一步的例子包括在美國專利 6,271,273 和 EP 1,088,868、1,123,753 和 1,127,929 中描述 的那些,它們的公開内容在此引用作爲參考。在優選的實 施方案中,矽石原料可以是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19 200804614
RaSKOR1)4^,其中R表示氲原子、氟原子或一價有機基團, R1表示一價有機基團,a是i或2的整數;Si(〇R2)4,其中 R2表示一價有機基團;或 R3b(R40)3-bSi-(R7)d_Si(OR5)3 cR6c,其中 r3 至 r6 可以相同 或不同’並且分別表示一價有機基團,b和c可以相同或不 同,並且分別是〇至2的數’ r7表示氧原子、亞苯基或由 -(CHA-表示的基團,其中^ i至6的整數叫是〇或丄;
或上述物質的組合。本文使用的術語‘‘―價有機基團,,是
指與關注的元素例如S彳式n、s@ p ^ t I 于”如心或Ο通過早C鍵相連接的有機基 團,即Si-C或〇-c。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矽石原料可以水解和縮合産物的 形式被添加到混合物中。矽石原料的水解和縮合如下發 生:將水和催化劑添加到溶劑中,在一段時間内間斷或連 績地添加發石原料,通常在_3G至⑽。c,優選2q至⑽ 二授拌W σ物〇至24小時以進行水解和縮合反應。在每— :備乂驟中’通過調節濃度或用溶劑稀釋可調節組成以提 供所需的固體含量。隹—丰 產生乙酸的化合物。,…料可以是在水解時 :石料的水解和縮合可在複合膜形成過程中的任— 後 歹如在添加到混合物中之前、添加到混合物中之 後、先於和/或在曝露於至 在本發明的一”施方牵中…過程中等。例如’ 劑、水和… ,石原料在容器中與溶 器:劑相混合’並且將催化劑逐漸添加到容 '不㈣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預見可以使 20 200804614 用各種不同的順序添加到混合物中。 適用於本發明的催化劑包括在水存在時可催化源 石原料的取聽的轉、和/或使㈣以原制合
Si-…鍵的任何有機或無機酸或驗。催化劑可爲有: 驗’例如但不限於諸如録或四?基錢的季銨鹽和氯2 物’堵如弟一、第二和第三胺的胺以及氧化胺。催化劑還 可爲酸,例如但不限於硝酸、馬來酸、草酸、乙酸、甲酸:
乙醇酸、乙醛酸或它們的混合物。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 催化劑包括硝酸。 適用於本發明的溶劑可以包括任何可溶解反應劑從而 促進反應的溶劑。溶劑可以爲例如醇溶劑、酮溶劑、醯胺 溶劑或醋溶劑。在—些實施方案中,溶劑可以是超臨界流 體例如二氧化碳、碳氟化合物、六氟化硫、鏈烷和其他= 適的多組份混合物等。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用於本發明的 一種或多種溶劑具有相對低的沸點,即低於16(rc。這些 溶劑包括但不限於四氫呋喃、丙酮、込肛二氧雜環己烷、H 二氧雜環己烷、乙酸乙酯和甲基乙基甲酮。可用於本發明 但具有面於1 60°C的沸點的其他溶劑包括二甲基甲醯胺、 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烷g同、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 酉旨、甘油及其衍生物、萘及其取代物、乙酸酐、丙酸和丙 酸酐、二甲碾、苯甲酮、二苯砜、苯酚、間甲酚、二甲亞 硬、二苯醚、三聯苯等。優選的溶劑包括丙二醇丙醚 (PGPE) 3-庚醇、2,甲基戊醇、5 -甲基-2-己醇、3-己醇、 2_庚醇、2,3/二甲基-3-戊醇、丙二醇甲醚乙酸酯(PGMEA)、 21 200804614 、U丁氧基-2-丙醇、 •丁氧基乙醇、2-乙氧 鱗。更進一步的示例 。進一步的示例性溶 乙二醇正丁醚、丙二醇正丁 _ (pgbe) 2_甲基-3-戊醇、2-甲氧基乙酸乙酯、2 基乙醯乙酸乙酯、1_戊醇和丙二醇甲 性 >谷劑包括乳酸酯、丙酮酸酯和二醇 劑包括在此引作參考的Ep 1 ^27 929中万丨〗山、 ,z/,yzy干列出的那些溶劑。 上述列舉的溶劑可單猸柿用、点姜 蜀使用或者兩種或多種溶劑結合使 用。 用於形成本發明的複合膜的混合物it-步包括一種或 多種製備成孔材料的含碳成孔前驅物,在特定應 曝露於-種或多種能量源時所述前驅物可被容易地從複合 膜除去到所需要的程度。含碳的成孔材料在本文中也稱爲 ‘‘成孔劑”。本文中使用的術語“成孔材料”、“孔形成 劑或“成孔劑,,是指用於在所得膜中産生孔隙體積的含 碳反應劑。上述術語也可指含碳成孔前驅物氣體。不論成 孔;=1]在整個本發明過程中是否未改變,不論它們在本發明 2正個過私中被發現爲何種形式,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 成孔刈擬包括含碳的成孔試劑、前驅物、(或成孔取代 2)及它們的衍生物。可用作本發明含碳成孔材料的合適化 口物包括但不限於烴材料、電漿聚合的有機材料、不穩定 :有機基團、溶劑、可分解的聚合物、界面活性劑、樹枝 一焉支化♦合物、聚氧化烯化合物或它們的組合。 在後績的製程步驟中,含碳成孔材料被用於在所得多 孔膜中通過它的除去而產生孔隙體積。在複合膜中含碳成 材料可與在混合物中和/或引入反應室中的含碳成孔前 22 200804614 驅物具有相同 從膜中釋放出成孔卞形式°同樣’成孔劑的除去製程可 料出成孔劑或其片段 複合膜中的成孔劑以及、心土认 3反成孔别驅物、 物質,儘管件、孔劑可以是或不是相同 支毛匕們都起源於成孔前驅物。 選的實施方案中,人#上 长本务明優 各石厌成孔劑(在本文中也稱做“ 物氣體,,)是烴化人私々 丫也柄做成孔可驅 的烴化合物和電喈w m人 > 奶不例性 π 了來曰有機化合物包括以下的至+ 一 種·· 夕
具有環結構和式Γ H 飞CnH2n的ί哀烴,其中n爲3至 結構中的碳數爲3至2〇,δ ^ 衣 構上取代的多個簡單烴或支鏈烴; 有在衣、\ 通式爲cnH(2n+2)-2y的直鏈或支鏈、飽 和烴,其中1!是2至20心 θ Λ 早4夕不飽 主Ζϋ的數,y是0至η的數;
具有%、、、口構和式CnH2n2x單的或多不飽和環煙,其中X ^ 目n式3至20的數,其中環烴中的 石反數馬3纟2G,至少_種單或多不飽和環烴任選地含有在 環結構上的多種簡單或支鏈烴取代基,並且含有橋環不飽 和或在煙取代基之一上的不飽和; 具有雙環結構和式CU雙環煙,其中η是3至20 的數,其中雙環烴結構中的碳數爲3 i 2〇,並且至少一種 雙環烴任選地含有在雙環結構上取代的多個簡單烴或支鏈 烴; 具有又%、、、口構和式CnH2n (2+叫的多不飽和雙環煙,其 中X是不飽和位元點的數目,n爲3至2〇的數,其中多不 23 200804614 飽和雙環烴結構中的碳數爲3至2〇,至少一種多不飽和雙 裱烴任選地含有在雙環結構上取代的多個簡單烴或支鏈 烴,並且含有橋環不飽和和/或在烴取代基之一上的不飽 和; 具有三環結構和式CnH2“的三環烴,其中n是5至2〇 的數,其中二環結構中的碳數爲5至,並且至少一種三 環烴任選地含有在環結構上取代的多個簡單烴或支鏈烴; 和 具有三環結構和式CnH2n_(4+2x)的多不飽和三環烴,其 中X是不飽和位元點的數目,11是3至2〇的數,其中在多 不飽和二環烴結構中的碳數爲3至2〇,至少一種多不飽和 一衰L任U地δ有在二環結構上取代的多個簡單烴或支鏈 烴,亚且含有橋環不飽和和/或在烴取代基之一上的不飽 和; 幻述化5物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萜品烯、苧烯、環 • 己烷二γ_肩品烯、莰烯、二甲基己二烯、乙苯、降冰片二 烯、氧化壞戊烯、氧化環己烤、環己酮、環戊酮、1,2,4· 二甲基裱己烷、1,5_二曱基-^-環辛二烯、莰烯、金剛烷、 1 ’3 丁一烯取代的二烯、α-蒎烯、β_蒎烯、十氫化萘、環 辛;k環辛烯 '環辛二烯、環庚烧、環庚烯、二甲基己二 烯及它們的混合物。 成孔剤遷可是可分解的聚合物。可分解的聚合物可被 輪射分解或熱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聚合物,,還包含 術語寡聚物和/或共聚物,除非明確地另有相反說明。輻射 24 200804614 可分解聚合物是指曝露於例如紫外線、χ_射線、電子束等 =輻射下可分解的聚合物。熱可分解聚合物在達到矽石原 料材料的縮合溫度時進行熱分解、並在至少一部分交聯期 間存在。這樣的聚合物是促進玻璃化反應的模板化、控制 =限定孔尺寸、以及在加工中合適的時間分解並從基體擴 政出去的聚合物。這些聚合物的例子包括具有可提供三維 多口構的構型的聚合物,例如但不限於諸如二嵌段、三嵌段 鲁 和多嵌段的嵌段共聚物,星型嵌段共聚物,徑向二嵌段共 聚物,接枝嵌段共聚物,共接枝共聚物,枝狀接枝共聚物, 錐形嵌段共聚物以及這些構造的組合。可降解聚合物的進 一步的例子見美國專利6,204,202,其在此全文引作參考。 本發明的含碳成孔材料也可包括界面活性劑。對於通 過加入隨後除去的界面活性劑而引入多孔性的基於溶膠_ 凝膠矽石的膜而言,改變界面活性劑的量可改變孔隙度。 界面活性劑可以是陰離子型、陽離子型、非離子型或兩性 • 型的。界面活性劑的進一步分類包括矽酮界面活性劑、聚 氧化烯界面活性劑和含氟化合物界面活性劑。然而對於形 成ic應用的介電層,通常優選非離子界面活性劑。進一步 示例性的界面活性劑包括(第一和第二)醇乙氧基化物、乙 炔二醇和醇、基於苯酚的乙氧基化物、乙氧基化胺(amine ethoxylates)、糖苷、葡糖醯胺、聚乙二醇、聚乂乙二醇_共-丙二醇)或在由 Glen Rock,N.J·的 Manufacturers Confectioners Publishing Co·於 2000 年出版的文獻 McCutcheon5s Emulsifiers and Detergents ? North American 25 200804614
Edition(北美版)中提供的其他界面活性劑。 成孔材料可以是兩支化或枝狀聚合物。高支化和枝狀 聚合物一般具有低的溶液和熔體粘度、由於表面功能性高 的化學反應性和即使在較高分子量時也具有的增加的溶解 度在本文中全文引作參考的“ Comprehensive Polymer Science" ^ 2nd Supplement > Aggarwal ^ pp.71-132 (1996) 中提供了合適的可分解高支化聚合物和枝狀物的一些非限 制的例子。
在成孔混合物中的成孔材料也可以是聚氧化烯化合 物’例如I氧化烯非離子界面活性劑、聚氧化稀聚合物、 聚氧化烯共聚物、聚氧化烯募聚物或它們的組合。這樣的 例子是包括C2至C6烷基部·分的聚環氧烷,例如聚環氧乙 烷、聚環氧丙烷和它們的共聚物。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案中,單一分子的物質既可用作 複合膜的結構形成劑,又可用作成孔劑。也就是說,結構 形成前驅物和成孔前驅物不一定是不同的分子,在一些實 施方案中,成孔劑是結構形成前驅物的一部分(例如共價鍵 結合於該别驅物)。這些材料的例子可見例如共同轉讓給本 發明的受讓人並且在本文中全文引作參考的美國專利 6,583,048和6,846,5 15。含有鍵接到其上的成孔劑的前驅物 在下文中有時也稱作“成孔前驅物”。例如,前驅物新己 基TMCTS既可被用作結構形成劑又可被用作成孔劑前驅 物,由此TMCTS的分子部分形成基礎〇SG結構,並且大 體積烷基取代基新己基是在退火過程中被除去的成孔物 26 200804614 質。在這些實施方案中,能以網狀進入〇SG結構的成孔劑 物質與Si物質的連接可有利地在沈積過程中獲得使成孔劑 摻混到膜中的更高效率。另外,也有利的是,在諸如二辛 己基-二乙氧基矽烷這一前驅物中,使兩種成孔劑連接到一 個si上,或兩個Si連接到一個成孔劑上,例如在14_雙(二 乙氧基甲矽烷基)環己烷中。雖然不打算受理論束缚,但在 電漿中Si-成孔劑的鍵合反應可將第二成孔劑基團引入到 沈積膜中。 在本發明的一種或多種成孔劑被連接到矽上的一些實 也方案中可有利地设計成孔劑以使得當膜被硬化形成小 孔寸 4刀成孔劑保持連接到石夕上從而賦予膜以疏水 可以選擇在含有Si_成孔劑的前驅物中的成孔劑使得在 分解或硬化時從成孔劑中留下可連接到矽原子上的諸如 謂3的化學端基。例如,假如選擇成孔劑新己基,則認爲 在適當條件下的熱退火可斷開相對si爲0位的Μ鍵;接 近Si :第一奴和第三丁基上的季碳之間的鍵可能是熱動力 予最易斷開的。在適當的條件下,認爲這將留下連接到 Si上的末端-CH3基團,也將爲膜提供疏水性和低介電常 數。,種前驅物的例子包括新戊基三乙氧基矽烷、新戊基 氧基石夕烧、新戊基二乙氧基甲基石夕燒和二新戊基乙氧 在-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方法包括將複合膜曝 於活性化學物質從而至少部分地改性複合膜中的碳的 驟。根據本發明,活性化學物質可通過以下方式提供·· 27 200804614 如將氣體曝露於誤‘ 老如射頻能量或微波能量源而形成電i、 曝露於熱絲能量源旦 办成電水 可通過遠端能量源…、里源或電子束。活性物質 $原或原位能量源而産生。曝露步驟的時間 例如可爲從小於(M秒到大於1〇分鐘。 在本孓明通過曝露於電漿而産生反供 ^ 、产_ 木中依據它們在電漿形成條件下形
尸和電漿的能力來選擇《氣體混合物的特定組份。 氣體混合物可包括反應性氣體,例如儲氟氣體、儲氫氣體 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氣體可進一步包括惰性氣體諸如氬 氣、氦氣、氮氣、山气氣、氪氣、氖氣等。産生自氣體的電 漿主要與碳和作爲成孔劑組份的其他原子反應,從而形成 揮發性化合物並幫助成孔劑從膜中擴散出去。 在所關庄的笔漿貫施方案中,本發明的反應性化學物 質優選地産生自遠端電漿產生器。遠端電漿產生器的例子 是下游電漿產生器,例如購自於R〇ckville Md•的AxceUs
Technologies,Inc.的商品名爲 Fusi〇n GEMINI ES®的微波 笔桌產生益。其他运端電漿產生器可包括採用感應摩禺合的 電漿反應器的電漿產生器。 根據本公開内容,特定電漿產生器的設置和優化對本 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電漿產生器一般地由電 漿生成室和電漿反應室組成。僅出於舉例的目的,在300 mm Fusion ES3下游電漿產生器中,基材優選在反應室中被 加熱到約450°C或更低的溫度,更優選爲150°C至450°C, 最優選爲250°C至400°C。在加工期間使用的温度可以是恒 28 200804614 疋的’或可選擇在加工期間是傾斜或階梯式的。在反應室 中的壓力優選降至約^托或更大。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 木中,在約1托至約4托的壓力下進行操作。活性氣體混 口物通過氣體進口被送入電漿生成室。優選地,産生活性 化學物質的氣體混合物包括選自1^、(:〇、€:3^ (:〇2及它 們的混合物的還原劑。根據本發明其他化合物也可甩作還 原劑。這些其他化合物包括肼及其衍生物、硫及其氧化物、 、氫化物、硼烷、氨、矽烷、膦、胂、脎以及它們的混 合物。 氣體混合物通常在電漿生成室中被曝露於能量源,例 如射頻能量,從而由氣體混合物産生活性的或能量化的原 子生成的電桌由電漿氣體混合物中使用的氣體形成的電 中性和帶電粒子組成。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中,在電 漿到達晶片之前,帶電粒子被選擇性地除去。在本發明的 一些實施方案中,形成電漿的氣體混合物包括氫氣、氦氣 ❿和任選的氟氣。可替代地,氣體混合物包括氫氣和氦氣的 氣體混合物。 在本發明的優選貫施方案中,通過曝露於諸如在例如 熱絲化學氣相沈積(“HFCVD”)裝置中採用的熱絲來産生 反應性物質,由此提供活性的化學物質。在本發明方法中 採用熱絲能源的優點是:如果熱絲被保持在明顯高於丨5〇〇 C的溫度,則氣悲反應劑(即流體的組份)在熱絲(通常爲 鎢、鉑、銖或钽)的表面可非常有效地裂解爲原子基團。在 能與膜反應的低壓環境下,反應性物質被輸送到基材上。 29 200804614 本發明採用熱絲的方法 决在本文中參照圖1中所示的 置進行描述。儘管圖丨描纟會 " 曰ί具體的反應态10,但下述說 明可一般地適用而不考廣及 1乜反應1§細郎。流體通過進口3進 入反應|§ 10。通當诵禍&去 動控制的節流閥保持反應器壓 力’在未另外示出的直孪令 1 八 果之刚’卽流閥連接到出口 4上。 反應器壓力通f在所述區域保持爲!托至最大!個大氣 壓。較低的壓力通常提供反應性物質的較快擴散而且提供 反應性物質的較板澧辩。^ ,
、叙低/辰度任何給定條件的最適宜壓力不用 過多努力就可用實驗方法谂〜 貝万忐確疋。具有高熔點的絲1被加熱 足夠门的/里度,以使得氣態反應劑被離解而提供反應性
物貝。絲1通常直徑約15 _,顯示爲螺旋形,長度約U cm,然而,它不是特別關鍵的變數,並可以在非常大的範 圍内變化。例如當基材大日寺,螺旋可以更寬,以實際上覆 盍基材的整個表面,或者可使用多於一個的絲。在任何情 況下,絲需要被加熱到將引起氣態反應劑的離解從而産生 反應性物質的溫度。在例如鎢絲中通過使Ac或dc電流通 過絲通常可容易地獲得範圍爲約9〇〇至24⑽。c,優選約 2000至2400 C的絲溫度。一般地,絲通常被加熱到剛好低 於其最大操作溫度的溫度。一般在加熱絲之前反應劑已流 入到反應器中。 包括如上所述複合膜的基材2通常被放置在靠近絲1 但與其仍有一定距離。基材和加熱絲之間合適的距離也可 用κ焉欢方法確定,並可尤其取決於反應劑、絲溫度、反應 σσ' /Z力 基材溫度和催化劑的存在,但一般地爲幾毫米至 30 200804614 數釐米的數量級。儘管可採用約2〇(rc至約i2〇〇t的基材 溫度,但約300至l〇〇(rc的基材溫度是常用的。一旦建立 了反應劑流體並且流體和複合膜已達到平衡,絲被加熱到 勺 C或更鬲。一旦絲被加熱’流體被啟動並開始與複 合膜相接觸從而改性複合膜中的碳。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案中,通過曝露於電子附著能 量源來生成包括負電荷離子的反應性物質,從而提供活化 的化學物質。爲T, 、舄了通過電子附著産生負電荷離子,需要産 生大量的電子。就此而論,電子可通過各種方式產生,例 {不限於陰極發射、氣體放電以及它們的組合。在這些 電子産生方法中,古、、土 M一 的能階。 王也千 ^在電子附者中,諸如氮氣的惰性氣體和諸如氫氣或一 氧化石反的還原氣妒的每 、 ..^ /、的乳體化合物被引入到具有陰極和陽極 的加熱室、烘箱或烤中, /M y 義 後a膜被連接到或安裝到陽極上 k而形成靶子元件。各 在陰極産生低能電子:/ 極之間施加Dc電壓時, 到陽極。产帝、屯列如10 ev或更小),並在電場中遷移 可通、^屯:遷移期間,-部分分子還原氣體,例如H2 負千“电子附者形成負離子,然後遷移至陽極。在陽極處, 負電荷離子氫接觸在複人“ A 處’ 少部分除去碳…物中的碳,從而改性碳’例如至 XT T^ 干延原碳。在該製程期間,惰性氣體& N2不受影響,因爲_今M 生礼體如 爲鼠乳的電子親和勢爲零。 對於本發明’氣體混合物中 ㈣择0/ 的2 /辰度叮爲Ά 〇 · 1至1 Q〔 體積%,更優選爲約 Μ 主⑽ •5至5〇體積%。溫度範圍可爲約環 31 200804614 境溫度至400t,更好的爲約1〇〇至35〇£>c。dc電壓可爲 約-1至_5G kV ’優選的範圍是约_2至_3() ^。陰極和複合 膜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可以爲約】至i ⑽,優選的範圍是 、力2至5em可產生電子的陰極或器件(光電發射或放射性 源)應接近陽極絲元件,而不需要單獨的室或區域,但可 採用遠端室。電子附著裝置中的昼力優選爲環境大氣壓 力,即指製程區域存在的屡力。不需要諸如真空的特殊壓 力。通常地’ 10至20psia的屋力是可接受的但14至b —’優選U.7㈣㈣力是最適宜的。電子附著技術在 美國專利6,776,330和美國專利中請公開綱4/❹2U675中 有更詳細的描述,上述兩者在本文中引作參考。 在本發明的一此優撰會絲古安Ι+» 、 一1炎k貝鈿方案中,活化的化學物質包 括至少一種儲氯氣體。適於本方法使用的儲氫氣體包括那 些含有氫的化合物。儲氫氣體包括煙、氣代煙、氣氣或它 們的混合物”憂選的儲氫氣體在標準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以 氣態存在。烴或氣代烴通常是未取代的,或可被諸㈣、 氣或就的i素部分取代。儲氫的烴氣體的例子包括甲卜 乙烷和丙烷。 70 用作被活化的化學物質的.優選烴包括C11。的直鏈 鏈、環或多環、飽和或不飽和的煙。·
在本發明-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活化的化學物質可 包括至少-種在本領域已知的常用作還原劑的物質 =劑包括H2、肼及其衍生物、硫及其氡化物、邮 化物,、氨、胺、石夕烧、有她、麟、肿、睇以I 32 200804614 它們的混合物。氫和/或儲氫氣體是特別優選的。 根據本發明使用的儲氯氣體包括氯氣和稀有氣體的混 合物。適合用於本方法的稀有氣體的例子包括元素周期表 中第vm族的氣體’例如氬氣、氖氣、氦氣等。在本發明 ^ :貝M方案中遂端産生的活性化學物質是氫氣和氦 氣的氣體混合物。在該實施方案中,氦氣的作用是邙八地 維持氣體混合物中氫原子濃度。對於—些實施方案^ 混合物中氫氣的量爲總體積的約i至約99%, 二 體積的約10至約30%、 >馬〜 在本發明的一此實施方査φ ^ I.U / 一 K她方案中,活化的化學物質包括 少一種選自CO和co2的物質。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中,活化的化學物質包 種儲氟化合物。在氣體中的儲氟化合物優選少於 物、、心體積的約跳至最大選擇值。優選的氟化合物勺 括受所採用的能量源激發時產生氟反應性物質的那些化= 物。優選地’氟化合物是氣體,並選自具有通式 ^爲/至⑺^爲❹至^工至切的化合物、^、、 士2 _ SF6。不產生反應性氮或氧物質的其他儲氟化合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是:一、从、— hF8或它們的混合物。 人儘官將複合膜曝露於單一的活性化學物質足以改性、 5膜中的石炭,但是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案中, 钱 J、路於活性化學物質的步驟優選地與將複合膜曝露於至= 33 200804614 種月b里源的步驟協同進行’從而更有效地從複合膜中除 、炭成孔材料。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與將複合膜曝露 ;y種此里源的步驟協同”是指根據本發明將複合膜 同T曝路於活性化學物質和至少一種能量源這兩者之中, 以改性複合膜中的碳成分。當複合膜被同時曝露於活性化 學:質和至少-種能量源時;當在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 之前複合膜先曝露於活性化學物質時;當在曝露於活性化 學物質之前複合膜先曝露於至少—種能量源時;以及當複 口膜以脈衝的方式曝露於至少—種能量源和活性化學物質 ^均月b獲得上述效果。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同時發生 的”或“同時發生地”是指複合膜在至少一部分曝露時間 内同時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和遠端産生的活性化學物 質。根據本發明,同時曝露的持續時間可依據具體應用的 需要而可短可長。 根據本發明將複合膜曝露於活性化學物質和至少一種 旎置源兩者的協同效果優選地是基本上除去成孔材料從而 k七、夕孔膜。在文中使用的短語‘基本上除去從而提供多 孔膜,’是指通過FTIR、XPS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的其 他分析方法測定的殘留在多孔膜内的成孔材料的量相斟於 複合膜爲至少50重量❶/d,優選至少約25重量%,更優選爲 至少1 5重量% ’最優選爲至少5重量%或更少。 ' 至少一種能量源可包括但不限於α_粒子、β_粒子、丫 射線、X-射線、高能電子、電子束能量源、熱、紫外線(波 長10 nm至400 nm)、可見光(波長400至750 nm)、紅外線 34 200804614 (波長750至1〇5 nm)、微波(頻率>109 Hz)、射頻(頻率>106 Hz)或匕們的組合。單獨的uv輻射以及uv輻射與熱相結 合是最優選的能量源。 例如,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其中至少一種能量源包括 t外輻射,基材在曝露於紫外輻射期間的溫度通常爲5〇〇 C或更低。複合膜可被曝露於紫外光譜内的一個或多個波 長或者諸如深备、外光(即波長爲2 8 〇 或更低)或真空紫
外輻射(即波長爲200 nm或更低)的紫外光譜内的一個或多 個波長。紫外輻射可以是分散的、集中的、連續波、脈衝 的、掃描或遮光的。紫外輻射源包括但不限於活性準分子 田射态、阻擋放電燈、汞燈、微波發i uv燈、雷射器例 如在IR或可見區的兩倍頻或三倍頻雷射器、或在可見區域 來自田射态的雙光子吸收。紫外輻射源可被放置在距離複 合膜50毫英寸至1〇〇〇英尺之處。
在一些其他實施方案中, 制樣品所曝露在其中的環境。 在曝露步驟期間將紫外光調節 溫度保持相對較低。 紫外輻射源經過光學器件控 通過控制室中的環境,並且 至特定的波長,可將基材的 能量源包括紫外輕射的實施方案中,複合膜可被曝] 在源的-個或多個波長或者廣譜的波長。例如經過镭㈣ 或任述的聚焦光源,複合膜例 胰例如可被曝露於輻射的一個; 多個特定波長。在其他實施方宰 中幸田射源可經過諸如玄 鏡(如凸透鏡、凹透鏡、社而、# 還鏡柱面透鏡、橢圓透鏡、方形透鏡^ 拋物柱面透鏡)、濾光片(例如 / /慮先片)、窗口(例如玻璃 35 200804614 塑膠、熔融石英、人忐工— 氣化鎮窗)或杯子;^ /、㈣鹽、氟化㉟、氟化鐘或 的學器件,從而提供特定的聚焦波長 k些貫施方案中,非反應性氣體在至少部分Α 露步驟過程中可户禍本與w Μ 你王夕邛刀曝 由於停 々”L ㈠件’從而防止在成孔步驟期間 是 在先予。。件的表面形成聚集。二者擇—的 季田射源可不流經任何光學器件。 依賴於用於形成複合膜 一旦、幻表杠將稷合膜曝露於至少 的步驟可在各種設置下得以進行。可能有利的 半h卩m合料成步驟<後或甚至其期間進行 :亥曝路步驟。曝露步驟可在各種設置中進行,設置 但不限於石英容哭、故卜士 ’、、、 4 合的改性的沈積室、傳輪帶處理系統、熱 2真工至、收集工具、單晶片裝置、批次處理裝置或旋 轉式十字轉門(tllrnstile:)。 一雖=擬叉任何理論約束,但相信當複合膜曝露於至少 ▲種此里源日”其吸收一定量的能量從而能夠除去成孔 d。取決於能量源和成孔材料的化學性質,在成孔材料内 的化學鍵合可被斷開從而促進其除去。通過這種方式,成 材料可基本上k複合膜中除去從而留下主要由結構形成 ::組成的多孔膜。所得多孔膜將具有較低的密度。在一 :實施方案中,所得多孔膜還可具有比複合膜更低的介電 ^ 在I過活化的化學物質的作用下,成孔劑在其被至 夕-種能ΐ源除去時,與産生自電漿的受激原子或能量化 的原子相互作用。 本I明的方法有數種明顯的優點。例如,在本發明的 36 200804614 -些實施方案中,在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之後,通過 FTIR駭在如此沈積的膜中通f保留有至少鄉的si-叫 物質。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案中,在曝露於活化的化學 物質之後通過FTIR測定在如此沈積的膜中通常保留有至 少95%的Si-CHjf。在本發明的另—些實施方案中,在 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f之後通過聰敎在如此沈積的 膜中通常保留有至少98%的Si_CH』f。不擬受任何特別 :論的約束’相信本發明的方法可被用於選擇性地斷開碳_ 碳鍵’但是不明顯斷開諸如那些存在於si偶物質中的矽 -碳鍵。-個典型的例子是通過ftir^ dSi/训峰的 面積比(在對50〇nm厘贈技治> -r -Γ /予膜基線杈正和將峰強度歸一化後)。 在本發明的一此眚絲士安a * —貫%方案中,在曝露於能量源的膜中 CH3_S獅的峰面積比爲至0.G35,而曝露於活化的 化學物質之後CH3_Si/Si〇的峰面積比爲〇〇〇15至〇〇3。 s將協同地膜曝露於至少-種能量源及至少-種活化的 化予物貝具有數種與製造電子器件和電路相關的優點。對 膜:含碳物質(共價鍵合於Si上的碳物質和碳_碳鍵合的碳 物貝)的處理對需要低介電常數材料的器件中成、功積體多 孔材料是極其重要的。這些膜中碳的處理可導致較高的器 具生産能力(改善的成孔劑除去速率、在UV室中改善的光 學器件的清潔、減少頻繁地清潔光學器件)、更好的介電常 數/模數關係、以及在積體處理期間對膜的損害更小。上述 處理的重複操作是爲了“調節”膜的沈積,以增加含碳成 孔劑前驅物在膜中的交聯以及增加骨架密度,從而使成孔 37 200804614 劑除:後膜的收縮最小化。未共價鍵合於w腐 #、灰化和濕清潔步驟期間可以用作保護層,從而可有助 於使發生在介電材料上的化學損害最小。在溝槽和通道形 成之後’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和/或協同曝露於能量源將 改性殘留的碳,從而得到具有低介電常數、腐蝕、灰化、 濕清潔的化學損害最小、以及收縮最小的多孔介電材料, 從而保證線狀特徵的關鍵尺寸得以維持。 圖2…。提供了對根據本發明方法的實施方案的舉 例說明,其中複合膜被㈣曝露於至少—種能量源(例如紫 外輪射)和活化的化學物質。參考圖2a,複合膜⑽在基材 Μ的至少-部分上形成。複合们⑽包括至少兩種材料: 至少一種結構形成材料11G和至少—種成孔材料12〇。在_ 些實施方案中,結構形成材料110是主要含有si:0:c:H的 OSG化合物,至少一種成孔材料12〇是主要含有CH的有 機化合物。在圖2b中’複合膜1〇〇同時被曝露於一種或多 種例如紫外線的能量源和遠端產生的活化化學物質,兩者 都用參考數字別表示。在-些實施方案中,在圖2b中標 不出的曝露步驟可在低力4饥的一個或多個溫度下短: 時間内進行,從而盡可能少地消耗基材50的全部熱預算。 現在參看附圖2e ’成孔材料120基本上被從複合膜1〇〇"'上 除去而留下多孔膜14〇。與複合冑⑽相比,所得的多孔 膜140可具有較低的介電常數。 根據包括在混合物内的複合材料中的化學物質,共同 曝露步驟的具體溫度和時間可變化。在一些實施方案;, 38 200804614 。=::露步驟在…或更低的溫度,更優選爲bo ’取優選爲250C至彻。c進行。共同的曝 驟在約分鐘或更少,優選約3〇分鐘或更少,更優選爲 約10分鐘或更少的時間進行。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安 中,將複合膜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和將複合膜曝露於: 化的化學物質的步驟以脈衝的方式進行。在本文中 的術語“脈衝的’’ m複合膜交#地曝露於至少—種能 量源和包括還原劑的遠端產生的活性化學物質。在: 脈衝式的實施方案中,一個脈衝可以與另—個脈衝同;:或 異相,脈衝式曝露發生的頻率可相同或不同。 個實施方案中’至少-種能量源可被連續地曝 路於稷合膜,而且包括還原劑的活化的化學物質可以脈衝 的方式被曝露於複合膜。纟個實施方案中,至少一種 能量源可以脈衝的方式曝露於複合膜,並且包括還原劑的 /舌化的化學物質可被連續地曝露於複合膜。 在本發明的一些優選實施方案中,多孔膜被再次曝露 於活化的化學物質’從而進一步改性以含碳殘餘物的形式 存在於膜中的碳。在這一點上,可通過在一段足以除去至 少-種含碳成孔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從而形成多孔膜的時 間、、或者在膜的加工期間的其他時間内,將複合膜曝露於 至少一種能量源和活化的化學物質而使至少一種含碳成孔 材料的至少部分改性,從而在複合膜形成期間由共沈積方 法形成含碳的殘餘物。中請人已發現··不考慮含破殘餘物 的起源,將多孔膜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將至少部分地陝 39 200804614 去含碳的殘餘物,並且進—步降低多孔膜的介電常數。 口此在另一方案’本發明提供改性介電膜中的碳的 方法’ 8亥方法包括: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含有以、 C Ο、Η和Sl_CH3基團的複合膜,其中複合膜包括至少一 種含石夕的結構形成材料和至少—種含碳的成孔材料;在一 ,足以改性至少—種含碳成孔材料的至少—部分從而形成 夕孔膜的時間,將複合膜協同地曝露於至少—種能 活化的化學物質,丨中通過膜中的至少一部分碳的改性, :成了 3奴殘餘物;和將多孔膜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 :而至少部分地除去含碳殘餘物。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從膜 除去含碳殘餘物後,膜的介電常數通常可被進-步降 ,介電膜的任何後續加工期間還可在多孔膜中引入 火、/之而在電子15件的構造期間生產溝槽和通道。這可勺 括先阻劑、濕化學剝除劑組份(阻㈣、鹽、離子緩衝^ pH緩衝劑、溶劑等 潔步驟。 CMP-料組份、⑽清潔和其他清 土通過本發明的方法製備的膜是多孔的。取決 件和所期望的最欽膜的 、衣%條 多孔膜内的平均尺寸範圍爲、約rA至約5。〇 :二。 1 A至約100A,最優 俊k地馬約 尺十r円认、&、馬約1 A至約50A。優選膜具有 、& 、孔’並且這些孔均句地分佈於整個 個膜的孔隙率不-定要均勻。在一些實施方案中,;, 隙率梯度和/或孔隙率變 子在孔 _ ^ 化的層。&種膜可通過例如A #丄、 胰』間調節成孔前驅物盥姓 '成 切構形成丽驅物的比例來提供。 40 200804614 膜的孔隙率可具有連續的或非連續的孔。
=本發㈣—些實施方案中,本發”多孔膜相對於 π材料具有更低的介電常數。在-些實施方案中, 本㈣的多孔膜具有約2·7至15的介電常數。在另一此實 施方案中’本發明的多孔膜具有約27至18的介電常數。 a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介電材料和膜在組成上 :基本均勻的。組成均勻性是指膜的組成是相對均勻的, 從膜的表面到底部在組成上具有相對小的偏差。在組成上 基本上表現出均勾性的膜可避免與形《“表層”有關的問 題口例如,由於足以除去複合膜内的成孔前驅物的輻射僅 僅二通過膜的表面,在曝露期間和/或處理步驊期間線 s子束的使用可开》成組成上不同於底層塊鐘膜的“表 層’’。另外,由於所得多孔介電材料的介電常數和硬度依 賴於厚度,在接近膜的表面或底部的成孔劑材料的除去可 在器件内引發積體問題。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如上所述協同曝露於活化的化 學物質與能量源之後,介電材料和膜具有不同的性能。通 系地’ CVD膜具有在240 nm處>0.01的消光係數,其由用 於測置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的反射計來測定。不擬受任何理 論約束,非零的消光係數說明存在能吸收紫外線的物質, 亦即消光係數越大則含碳殘餘物的量越大。因此,通過將 FTIR分析與得自反射計的消光係數相結合,可測定保留在 膜中的碳殘餘物的量。在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中,在協同 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和能量源之後,得到消光係數在240 41 200804614 nm 處 <〇·005 ° 所述膜適合於各種用途。所述膜特別適合於在半導體 基材上沈積,並且特別適合於用作例如絕緣層、失層介電 層和/或金屬間介電層。所述膜可形成共形塗層。這些膜所 表現出來的性能使它們特別適合用於A1脫除技術和cu鑲 嵌或雙镶嵌技術。 所述膜適合於化學機械平面化(CMP)和各向異性蝕 刻,亚且可附著到各種材料上,例如矽、si〇2、si3N4、〇SG、 FSG、石反化石夕、氫化碳化石夕、氮化石夕、氮化氮化石夕、碳氮 化矽、氫化碳氮化矽、氮化硼、抗反射塗層、光阻劑、有 機χκ 口物、多孔有機和無機材料、諸如銅和鋁的金屬以及 擴散阻擋層諸如但不限於爾、Ti(c)N、⑽h⑹N、以、 W 或 WN 〇 f管本發明特別適合於提供膜,並且在本文中本發明 、、·要彳田述爲膜,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的産品 :=任思形式提供,例如塗層、多層元件、不一定爲平的 5 —、〃、他類型的物體、以及不一定用於積體電路中的多 種物體。優選地,基材是半導體。 >下列實施例更詳細地舉例說明本發明,但應當 "地是本發明不被視爲限於此。 實施例 複合膜的沈積·· 用未摻雜的TE0S製程的成套工具,在裝配有 42 200804614
Advance Energy 2000 rf 生成器的 200 mm DxZ 室中,在 Applied Materials Precision·5000 系統上進行沈積實驗,報 告示於表I中。表I總結了本發明的帶有各種含碳成孔劑 的複合膜的沈積。#2、#3、#4、#5、#6膜與# 1膜在曝露 時表現相似。每一個這種複合膜可首先用活化的化學物質 然後通過能量源處理,同時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和能量 源,或者曝露於能量源接著再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實 施例2-8是將能量源和遠端産生的活性化學物質同時曝露 在# 1膜上的預定實施例。實施例9-13和15_20也是預定 的0
表I 膜 混合物 功率 (瓦) 間隔 (密耳) 壓力 (托) 溫度 CC) 液體 (seem) 載體 (seem) 〇2流 (seem) 1 70:30 ATRP:DEMS 750 350 8 300 965 200;C02 25 2 70:30 LIMOrDEMS 600 350 8 300 750 200 ; C02 10 3 40:60 NBDE:DEMS 600 350 8 300 800 200;C02 0 4 80:20 C8:DEMS 600 350 8 300 700 200;C〇2 20 5 80:20 C8:DEMS 800 350 8 300 700 200;C〇2 20 6 50:50 ENB:DEMS 700 400 8 300 700 300 ; He 10
ATRP-α-萜品烯;LIMO·苧烯;NBDE-2,5-降冰片二烯;C8-環辛烷;ENB-1,2-亞乙基降冰片二烯;DEMS-二乙氧基曱 基石夕烧 實施例1 43 200804614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複合膜沈積到Si基材上。如 上所述在實施例1中將複合膜曝露於UV源下5分鐘。在5 分鐘後’將晶片從室中移去’並在UV光的存在下用氧清 潔10分鐘,從而從窗口上除去成孔劑。在用氦吹掃室後, 樣品被再次引入到室中並在氦氣吹掃(25〇 sccm He流速, 室壓力2托)下在400°C曝露於UV光另外8分鐘。接著在 UV光存在下用氧氣清潔室另外5分鐘。膜的介電常數爲 2.5’折射率爲1.36,在240 nm的消光係數爲〇 〇3 2。 實施例2 如在這些實施例中所述,將複合膜同時曝露於能量源 和遠端生成的活性化學物質可效果好且效率高地除去複合 膜中的成孔劑組份。 如上所述,使用PE_CVD加工技術在Si基材上沈積複 合膜’即# 1膜。通過帶有離子味的下游微波輔助電漿產生 _ 器將活化的氫源供入UV室中,以從氣流中基本除去離子。 下述條件被用於下游微波電漿和UV室: 微波電漿·· 1 ·5 托;5000 s.ccm 5% H2/He ;溫度 3 5〇°C ; 功率1500瓦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〇n H+),1 〇〇%功率, 真空(<200毫托),400°C,5分鐘 在UV至中用壓板於400 C將所述樣品曝露於組合的活 化氫和UV光5分鐘。通過曝露複合膜,成孔劑被基本上 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_2介電常數,〜1.3折射率和 44 200804614 在240 nm處1χΐ〇·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 實施例3 使用ΡΈ-CVD加工技術將複合膜沈積在8丨基材上。通 過帶有離子阱的下游微波輔助的電漿產生器將活化的氫源 供入電子束室中,以從氣流中基本除去離子。下述條件被 用於下游微波電漿和電子束室: 微波電装·· 1.5 托;5000 seem 5% H2/He ;溫度 3 50°C ; ®功率1500瓦.
電子束源:加速電壓4 KeV,安培數3 mA,lOOOv c 劑量,400°C 在室中用壓板於400°C將所述樣品曝露於組合的活化 氫和電子束直至劑量達到丨000 # C。通過曝露複合膜,成 孔劑被基本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5介電常數、 〜1·3折射率和在24〇 nm處1χ10-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 _ 活化物質的使用也增加了使用其他能量源時成孔劑的除去 率 〇 貫施例4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通 過帶有離子阱的下游微波輔助的電漿產生器將活化的氫源 /入uv至中’以從氣流中基本除去離子。下述條件被用 於下游微波電漿和UV室: 级波電漿:1.5 托;4990 seem 5% H2/He ; 1〇 sccm cf ; 45 200804614 a· 溫度350°C ;功率1500瓦 UV源: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〇n H+),1〇〇%功率, 真空(<200毫托),4〇〇°C,5分鐘 在UV室中用壓板於400t將所述樣品曝露於組合的活 化氫和UV光4分鐘。通過曝露複合膜,成孔劑被基本上 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2介電常數、〜13的折射率 和在24〇11111處lxl0-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氟碳化合物的 添加增加了成孔劑除去製程的效率。 實施例5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通 過帶有離子阱的下游微波輔助的電漿產生器將活化的氯源 供入UV室中,以從氣流中基本除去離子。下述條件被用 於下游微波電漿和UV室: 微波電漿: _ L5 托;5000 seem 5% H2/He ;溫度 350°c ;功率 1500 瓦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on H+),100 %功率,真空(<2 〇q 亳托),400°C,5分鐘 對10個複合膜重複進行上述製程’而不用在晶片之間 清潔窗口或室。在第10個晶片之後,視窗在2〇〇至36〇 nm 之間的區域内的透過率僅下降了 1%。將該實施例直接與必 須清潔每個晶片之間窗口的實施例2相比較。這表明在室 中的視窗不需要像通常一樣進行清潔。另外,由於成孔劑 46 200804614 分解産物不會顯著堆積在窗口上,工具和整個製程的生産 量得到增加。 實施例6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通 過帶有離子阱的下游微波輔助的電漿產生器將活化的氫源 供入熱硬化室中,以從氣流中基本除去離子。下述條件被 用於下游微波電漿和電子束室: 微波電漿·· 1.5 托;5000 seem 5% H2/He ;溫度 350°C ;功 率1500瓦 熱硬化·· 400°C,真空(<200毫托) 將所述樣品於400°C曝露於組合的活化氫和熱硬化J 〇 刀鐘通過將複合膜曝露於活化的氫源和熱能量,成孔劑 被基本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6介電常數、〜i .3 的折射率和在240 nm處lxl0-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活化 • 物質的使用也增加了使用熱硬化製程時成孔劑的除去速 率;典型的熱硬化在惰性吹掃下進行2〇_3〇分鐘。 貫施例7 使帛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通過帶有離切的下游微波辅助 的電槳產生器將活化的氫源供人uv t中,以從氣流中基 本除去離子。下述條件被用於下游微波電漿和室: 微波電漿: 47 200804614 1.5 托;5000 SCCm 5% H2/He ;溫度 350°C ;功率 1500 瓦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on H+),100%功率,大氣壓力 (〜700 托,He),400°C,5 分鐘 在UV室中用壓板於400°c將所述樣品曝露於組合的活 化氫和UV光下5分鐘。通過曝露複合膜,成孔劑被基本 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5介電常數、〜L3折射率 和在240 nm處1x1 〇_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室中的壓力, 即真空或在大氣條件下的惰性氣體都不會影響從膜中除去 成孔劑的量或速率。 實施例8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〇£从8和含碳成孔劑的 禝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通過帶有離子阱的下游微波輔助 的電漿產生器將活化的氫源供入uv t中,以從氣流中基 本除去離子。下述條件被用於下游微波電漿和uv室·· 微波電漿: 1.5 托;5000 seem 5% H2/He ;、、西择 + e,恤度350 C ;功率1500瓦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pusi〇 p 〇nH+),1〇〇%功率,真空(<2〇〇 毫托),300°C,5分鐘 在UV室中用壓板於3〇(TC將 ' 迷樣品曝露於組合的活 化氫和UV光下5分鐘。通過曝 、曝路硬合膜,成孔劑被基本 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5 ^ )ι毛吊數、〜1.3折射率 48 200804614 和在240 nm處1χΐ〇,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使用活化氫的 同時UV硬化複合膜增加了在低於4〇〇°C的溫度從膜中除去 成孔劑的速率。 實施例9 本實施例展示了遠端源爲微波電漿源並且同時使用熱 絲除去成孔劑。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通過帶有離子阱的下游微波輔助 的電漿產生器將活化的氫源供入HFCVD室中,以從氣流中 基本除去離子。下述條件被用於下游微波電漿和hfcvd 室: 微波電漿: 1.5 托;500〇sccm5%H2/He ;溫度 350。(:,功率 15〇〇 瓦 HFCVD : 熱絲加熱至looor,H2氣供入到熱絲上,基座溫度是 400°C ^ 在HFCVD室中用壓板於所述樣品曝露於組合的 活化氫和熱絲下5分鐘。通過曝露複合膜,成孔劑被基本 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 5介電常數、〜折射率 和在240土 nm處1χ1〇-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結合使用熱絲 技術和遠端微波離子源導致活化的化學物質增加。 實施例10 49 200804614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熱絲産生活化的化學物質除去成 孔劑。 使用PE-C 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在HFCVD室中通過使烴或氫氣 混合物經過熱絲而産生活化的氫源,從而在原位産生活化 的氫源。下述條件被用於HFCVD室: HFCVD :
熱絲加熱至1 0 〇 〇 °c,Η2氣供入到熱絲上,基座溫度是 400°C 在HFCVD室中用壓板於4001將所述樣品曝露於産生 自熱絲的活化的化學物質下5分鐘。通過曝露複合膜,成 孔劑被基本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5介電常數、
實施例11 返端源並且同時使用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熱絲作爲遠端 UV來産生活化的化學物質除去成孔劑。
源和UV室·· 熱絲: 熱絲溫度=l〇〇(TC, H2被提供至熱絲 50 200804614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〇I1 h+),100%功率,真空(<2〇〇 毫托),300°C,5分鐘 在UV室中用壓板於30(TC將所述樣品曝露於組合的活 化的氫和UV光下5分鐘。通過曝露複合膜,成孔劑被基 本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5介電常數、〜U折射 率和在240 nm處Ιχΐ Ο·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複合膜使用 活化的氫和UV硬化增加了在低於40(rc的溫度從膜中除去 成孔劑的速率。 實施例12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熱絲作爲遠端源來産生活化的化 學物質同時使用熱能量源除去成孔劑。 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Si基材上。活化的氫源通過熱絲源被供入 使用PE-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 Φ 熱硬化室中。下述條件被用於熱絲源和熱硬化: 熱絲: 熱絲温度=100(TC,H2氣供入到熱絲上 熱硬化: 400°C,真空(<200毫托)
在室中用壓板於 的氫和熱硬化下5分 上從所述膜中除去, 和在 240 nm 處 1χ1〇- 51 r 200804614 化的氳和熱硬化增加了在低於400°c的溫度從膜中除去成 孔劑的速率。 實施例13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熱絲作爲遠端源同時使用電子束 來産生活化的化學物質除去成孔劑。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活化的氫源通過熱絲源被供入到 籲電子束室中。下述條件被用於熱絲源和電子束: 熱絲: 熱絲溫度=10 0 〇。〇,H2氣供入到熱絲上 電子束源:
加速電壓4 KeV,安培數3 mA,1000 # C劑量,400°C 在UV室中用壓板於30(rc將所述樣品曝露於組合的活 化的氫和電子束下5分鐘。通過曝露複合膜,成孔劑被基 參本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5介電常數、〜13折射 率和在240 nm處lxl0·4或更小消光係數的膜。複合膜使用 活化的氫和電子束硬化增加了在低於4〇(rc的溫度從膜中 除去成孔劑的速率。 實施例1 4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UV從膜中除去一部分成孔劑, 接著使用遠端電漿源除去在uv硬化期間沒有除去的任何 碳(例如含碳殘餘物)。 52 200804614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所述膜被UV硬化1 〇分鐘以使所 述膜變爲多孔的。UV條件列於下: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〇n H+),1〇〇〇/。功率,真空(<2〇〇 毫托),300°C,5分鐘 微波電漿: 1.2 托;1〇〇〇 sccm 5% H2/He ; 10 sccni CF4 ;溫度 300 °C ;功率1500瓦 所述樣品在UV硬化後用微波電漿源處理3分鐘。在 UV硬化後的介電常數爲2.5、折射率爲〜136、來自 FTIR(CH3_Si/SiO)的甲基含量爲〇.〇22 m並且來自 FTIR(CH3-Si/HC)的烴含量爲0.94。在使用氫進行微波電聚 處理後,介電常數被從2.5降低至2·3卜在膜中的曱基含 量沒有變化’烴含量下降了 32%。膜的機械性能沒有改土變。
實施例1 5 從臈中除去一部分成孔 UV硬化期間沒有除去的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電子束 劑,接著使用遠端電梁源除去在 任何碳。 · 一邗含碳成孔
衩β膜沈積在Si基材上。第一步驟H 夕知疋從複合膜中除去一部 分成孔劑以製備多孔膜。下述條件 漿: 件被用於電子束和遠端電 53 200804614 電子束源·· 加速電壓4 KeV,安培數3 mA,10〇〇M c劑量,4〇〇〇c 微波電漿: 。J.2 托;1000 scem5%H2/He;10_CF4;w C ;功率1500瓦
在成孔劑被基本上除去後,使用遠端電漿對多孔膜作 進-步處理,#而生成活北的化學物質。活化的化學物質 除去了從多孔膜中沒有除去的含碳物質。通過曝露複合 膜,成孔劑被基本上從所述膜中除去,得到具有2 7介電 常數、〜i.39折射率和在240腿處〇 〇7或更大消光:數 的膜。使用活化的氫從膜中除去多餘的含碳物質得到2、 的介電常數、L35的折射率和在㈣⑽處1><1().4的消光係 實施例1 6 •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熱處理從膜中除去一部分成孔 劑,接著使用遠端電漿源除去在熱硬化期間沒有除去 何碳。 使用P E - C V D加工枯;^千腺七权 刀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卜。遂人暗、,& 。 签柯上稷合膜百先在400°c被處理20 刀鐘以從膜中部分地除去含瑞物 々 、 际玄3石反物貝,從而産生多孔膜。下 述條件被用於熱源和電漿源·· 微波電漿: 1.5托,5000 scem 5% H2/He ;溫度3赃,功率工鳩瓦 54 200804614 熱處理: 4〇〇°C,真空(<200毫托) 所述樣品被曝露於來自微波電漿系統的活化的氫下5 分鐘。在活化的氫處理後,在熱硬化期間沒有被除去的殘 留含碳物質看來被從膜中除去。在熱硬化後膜的介電常數 爲2.85,折射率爲1.4,並且膜的FTIR顯示存在大量的烴。 使用活化的化學物質處理可將介電常數降低至2·6、折射率 降低至1 · 3 7,並且膜中的烴減少。 實施例17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活化的化學物質改性複合膜中的 含碳成孔劑’接著使用諸如UV光的能量源從而除去改性 的含破成孔劑。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複合膜首先用活化的氫源處理$ 分麵以改性膜的多孔體系中的含碳成孔劑。在含石炭物質改 性後,複合膜被輸送到UV室,在其中所述膜在35(rc硬化 4分鐘。下述條件被用於電漿和uv源: 微波電漿: 1_5 托;5000 seem 5% H2/He ;溫度 350°C,功率 1500 瓦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〇n H+),100%功率,真空(<2〇〇 毫托),350°C 在用活化的化學物質和uv光處理後,膜的介電常數 55 200804614 爲2.35,R1爲1.35,在240 nm的消光係數爲〇 〇〇6。與單 獨使用UV光處理的膜相比,以該方式處理的膜的介電常 數降低5-10%,且硬化更快。 實施例18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活化的化學物質改性複合膜中的 含碳成孔劑,接著通過電子束曝露從而除去改性的含碳成 孔劑。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複合膜首先用活化的氫源處理$ 分鐘以改性膜的多孔體系中的含碳成孔劑。在含碳物質改 性後,複合膜被輪送到電子束室,在其中所述膜在35〇它 硬化4分鐘。下述條件被用於電漿源和電子束源: 微波電漿: 1.5 托;5000 sccm 5% H2/He ;溫度 35〇〇c,功率 15〇〇 瓦 電子束源: 加速電壓4 KeV,安培數3 mA,1〇〇〇//C劑量,35〇它 在用活化的化學物質和電子束處理後,膜的介電常數 爲2·4卜R1爲L36,在240 nm的消光係數爲0 003。與單 獨使用包子束處理的膜相比,以該方式處理的膜的介電常 數降低5 - 1 〇 %,且硬化更快。 實施例1 9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活化的化學物質改性複合膜中的 56 200804614 έ石反成孔劑,接著通過諸如熔爐、熱板、快速熱處理室熱 處理,從而除去改性的含碳成孔劑。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複合膜首先用活化的氫源處理$ 刀鐘以改性膜的多孔體系中的含碳成孔劑。在含碳物質改 欧後,複合膜被輸送到熱板上,在惰性氛圍中於I處 理3为鐘。下述條件被用於電漿源: 微波電漿·· 15 托;50〇〇sccm5%H2/He;溫度 35(rc,功率 15〇〇 瓦 在用/舌化的化學物質和熱處理處理後,膜的介電常數 爲2·44 ’ R1爲1.36,在240 nm的消光係數爲〇 〇〇3。盥單 獨使用熱硬化處理的膜相比,以該方式處理的膜硬化/更快 且能除去主要的含碳成孔劑。 實施例20 本實施例展示了使用活化的化學物質和uv光源除 在DEMS/多孔複合膜的多孔結構中交聯的含碳成孔劑’: :在標準硬化條件下難以除去的含碳成孔劑。在PE_C :中通過沈積條件被改性的這些類型的膜趨向於具有較 *度、..罔路,導致在所述製程的成孔劑除去期間幾乎沒有 縮’從而生産多孔介電膜。其他的與這類膜相關的是: 形成溝槽和通道期間含碳成孔劑可被保留在膜中,接著 後-步驟被除去,從而提供多孔的低介電常數的膜。由 刻、灰化和濕清潔製程引發的化學和物理損害將被最 57 200804614 化’且不犧牲金屬線的關鍵尺寸的控制。 使用PE-CVD加工技術將包括DEMS和含碳成孔劑的 複合膜沈積在Si基材上。在表1膜5中,示出了在形成難 處理的含碳物質時增加網路連通性的一系列條件。有多種 可被調節以改變骨架密度以及含碳成孔劑物質類型/形式 的其他沈積製程參數,包括溫度、壓力、間距和功率。 複合膜首先用活化的氫源處理1〇分鐘以改性膜的多 孔體系中的含碳成孔劑。在含碳物質改性後,複合膜被輸 送到UV室中,在其中於400。(:進行硬化。硬化順序爲在 40〇°C將樣品曝露於UV光下4分鐘,從uv室移走晶片, 在UV光存在下用氧清潔uv室5分鐘,吹掃室從而除去來 自清潔步驟的任何氧,將晶片放回到室中。該過程被重複 另外兩次(總共有3次硬化步驟和3次清潔步驟;4+4+4 次uv硬化順序)。下述條件被用於電漿和uv源: 微波電漿: 0.5 托·,5000 sccm50%H2/He;溫度 35〇<t,功率 15〇〇 瓦 UV源: 6000瓦寬頻帶燈泡(Fusi〇n H+),1〇〇%功率,真空(<2〇〇 在用活化的化學物質和 uv光處理後,膜的介電常數
接著通過UV處理相比, 〜儿W俅仟下用活化的化學物質 儘官膜的介電常數沒有明顯降低, 58 200804614 明可在加工期間的任一時間從膜中除去碳,在成孔 ㈣除去的㈣*會?丨起膜的過度收縮。 上述實施例和優選實施方案的描述應被看作是示例性 '而不限制由申請專利範圍限定的本發明。將容易理解 勺疋在不脫離如中請專利範圍所提出的本發明下,可利 用上面提出的特徵的多種變化和結合。這種變化不被認爲
是對本發明的實質和範圍的脫離,並且所有這類變化以 括在下列申請專利範圍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圖1顯示了本發明使用的熱絲CVD裝置;和 ^圖2&至2C提供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各步驟 說明’其中同時曝露於uv輻射能和活性化學物質導致 孔在膜中形成。 的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糸’ 2 50··基材;3.進口; 4.出口 ; ι〇••反應器; 1〇〇··複合膜;110··材料;120··成孔材料; 130.•能量源和遠端產生的活化化學物質;ΐ4〇·.多孔膜 59

Claims (1)

  1. 20080461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形成多孔介電膜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在基材的至少-部分上形成包括仏心㈣和^偶 基團的複合膜,其中所述福人腔6 収複σ膜包括至少一種含石夕的結構 形成材料和至少一種含碳的成孔材料;和 將所述複合膜曝露於活化的化風 匕予物質,從而至少部分地 改性所述含碳成孔材料,其中在曝 定,在如此沈積的膜中至少9 〇 %的 膜中。
    露步驟後通過FTIR測 Si-CH3物質保留在戶斤述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氣體曝 露於射頻能量源來形成所述活化的化學物f,其中所述氣 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H” c〇、c〇2、Ci丨。直鏈或 支鏈%或夕J衣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硫 及其氧化物、H2S、氫化物、侧烧、氨、胺、石夕烧、有機石夕 烷、膦、胂、脎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化的化 學物質通過將氣體曝露於熱絲能量源而形成,其中所述氣 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 H2、C0、c〇2、Clw直鏈或 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硫 及其氧化物、Hj、氫化物、硼烷、氨、胺、矽烷、有機矽 、元縣胂、滕以及匕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200804614 4如申叫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化的化 學物質通過將氣體曝露於電子附著能量源而形成,其中所 述氣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H2、c〇、c〇2、。心直 鏈或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 4及其氧化物、、氫化物、硼烷、氨、胺、矽烷、有機 矽:k、胼、胂、睇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種含矽 結構形成材料選自有機錢、有機♦氧烧以及它們的混合 物所組成的群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 與將所述複合膜曝露於至少 項的方法,其中所述曝露步驟 一種能量源的步驟協同進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膜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步 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的步驟 項的方法,其中在將所述複合 驟之前’進行將所述複合膜曝 8如申明專利範圍第6項的方法,其中在將所述複合 膜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步驟之後,進行將所述複合膜曝 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的步驟。 曝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方 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的步驟與將 法,其中將所述複合膜 所述複合膜曝露於活化 61 200804614 的化學物質步驟同時進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方法,其中以脈衝的方式 進行將所述複合膜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的步驟和將所述 複合膜曝露於活化的化學物質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射頻能t 源是遠端射頻能量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熱絲能责 源是遠端熱絲能量源。 1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種 能量源士登白 * 、·心粒子、β-粒子、γ-射線、x_射線、高能電子、 了 走 Ah 此里源、紫外輻射、熱、可見輻射、紅外輻射、微 vlt> A , 田、、射頻輻射、熱絲以及它們的組合所組成的群組。 旦如申咕專利範圍第1 〇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種能 !源包括紫外輻射。 膜由气^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介電 & / Slv〇wCxHyFz 表示,其中 wW+x+y+z=100 原子 %,v 馬 1 0 至 3 η 0/ ’、 /° ’ W爲10至65原子%,X爲5至30片子 /〇 ’ y 爲 10 5 π 広 . 原子%和ζ爲〇至丨5原子%。 62 200804614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 驟包括: 在真空室中提供基材; 將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有機矽烷和有機矽氧烷的含矽的 結構料前㈣氣體㈣⑽至少—種切的結構形成前 驅物乳體的含碳的成孔前驅物氣體的氣態試劑引人到真空 室中;並且 將此里知加到真空室中的氣態試劑上,從而引發氣態試 劑反應而在基材上沈積複合膜。 二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方法,其中含石夕結構 成則驅物氣體包括至少一種以下物質: (a)由式表示的燒基石夕燒,其中〇是}至3 ^數;R1和R2獨立地是至少—種支鏈或直鏈C^CW: =例如甲基、乙基)’匕至C8的取代或未取代環烧基,^ q的部分不飽和院基,c^Ci2的 芳 相應的含烷氧基的直鏈、支鐽iro加乂 代方基 芳基w也可以是氫化物展、部分不飽和的认 整數式R (R 2SlC〇nSiR23表示的、其中n是1至10 ί =打曰鏈有機⑪氧貌,或者由式(RlR2si())』示的、^ 和疋2至1〇的整數的環有機石夕氧燒,R1和R2如上定義 ⑷由式R2(SiRV)nR2表示的、其中至iq的& 63 200804614 的直鏈有機矽烷寡聚物,或者由式(siRlR2)n表示的、其中 η疋3至1 〇的整數的環有機矽烧,Ri和R2如上定義。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方法,其中含矽結構形 成刚驅物氣體包括至少一種選自以下群組的物質:甲基矽 烷、一曱基矽烷、三甲基矽烷、四甲基矽烷、苯基矽烷、 甲基苯基矽烷、環己基矽烷、第三丁基矽烷、乙基矽烷、 麵一乙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二乙氧基甲基矽烷、二甲基 •二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曱氧基矽烷、二曱基乙氧基矽烷、 甲基一乙氧基矽烷、三乙氧基矽烷、三甲基笨氧基矽烷、 苯氧基矽烷、1,3,5,7-四甲基環四矽氧烷、八曱基環四矽氧 烷、六甲基環三矽氧烷、六甲基二矽氧烷、u,2,2_四甲基 二矽氧烷和八甲基三矽氧烷所組成的群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矽結 _ 構形成前驅物氣體包括二乙氧基甲基矽烷。 20 · 一種形成多孔膜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括Si、C、Ο、Η和Si-CH3 基團的複合膜,其中所述複合膜包括至少一種含矽的結構 形成材料和至少一種含碳的成孔材料;和 將所述複合膜同時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和活化的化 學物質。 64 200804614 4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氣體 曝露於射頻能量源形成所述活化的化學物質,其中所述氣 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 H2、CO、c〇2、Cl_1()直键或 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硫 及其氧化物、HjS、氫化物、棚烧、氨、胺' $夕烧、有機石夕 烧、膦、胂、娣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氣體 曝露於熱絲能量源形成所述活化的化學物質,其中所述氣 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 H2、CO、C〇2、Cmo直鏈或 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琉 及其氧化物、Ηβ、氫化物、硼烷、氨、胺、矽烷、有機矽 k、膦、胂、娣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氣體 % 曝露於電子附著能量源形成所述活化的化學物質,其中所 述氣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Η?、c〇、c〇2、直 鏈或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 硫及其氧化物、H2S、氫化物、爛烧、氨、胺、石夕院、有機 矽烷、膦、胂、娣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種含 矽結構形成材料選自有機石夕燒、有機石夕氧院以及它們的混 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65 200804614 月& 2:·广申請專利範圍帛”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射 ΐ源疋达端射頻能量源。 *二=r。第22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熱絲能 申明專利範圍第2 〇項的方法,其中所述至一 種能量源選自: β ^ 八 早、帝 粒子、卜粒子、丫_射線、X-射線、高能電 _束源此里、紫外輻射、熱、可見輻射、紅外輻射、 微波幸田射、射頻輻射、熱絲以及它們的組合所組成的群組。 28如申请專利範圍第π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種能 量源包括紫外輻射。 /、 b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介 電膜由式Siv〇 Γ Η P主- ^ W X y ζ 表不,其中 V + W + X + y+z=l〇〇 原子 %, v爲1〇至35盾;。/ ^ ^ ’、 。’ W爲10至65原子❹/〇, X爲5至30原 子%’乂 爲 10 至 50® 早o/t -V 承千/〇和Z為0至1 5原子0/〇。 30 ·如申請專利範 包括: 圍第29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 在真空室中提供基材; 將包括至少一種撰白士 、目有機矽烷和有機矽氧烷的含矽的 66 200804614 結構形成前驅物氣體和不同於至少一種含石夕的結構开3成前 驅物氣體的含碳的成孔前驅物的氣態試齊丨I引入到亩咖^ 中·,以及 將能量施加到真空室中的氣態試劑上,從而引發氣態試 劑反應而在基材上沈積複合膜。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的方法,&中含矽結構布 成前驅物氣體包括至少一種以下物質: (a) 由式示的烷基矽烷,其中〗至3的 整數;R1和V獨立地是至少一種支鏈或直鍵^至C8的搞 基(例如甲基、乙基),$ r 術也4、丄 } 3主Cs的取代或未取代環烷基,c 至Cl〇的部分不飽和烧某 r 5 Γ* ΛΑ ττ. 凡丞C6至Cu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相應的含烷氧基的直鏈、岁鰱、俨 且进叉鏈、壌、部分不飽和的烷基或 芳基,R2也可以是氫北物,· (b) 由式 R'R2 Si〇) siR2 本-Μ ^ "I )nSlR3表不的、其中η是1至10的 =?直鏈有機矽氧烷’或者由式(RVsi〇)n表示的、其 和η疋2至10的整數的環有機石夕氧燒,r'r2如上定義; ㈣Γ古式R2(SiRlR2)nR2表示的、其中n是2至㈣整數 ?鏈有機㈣聚物’或者由式(siRiR2)n η疋3至1 〇的瞽螯-供本 的整數的%有機矽烷,r、r2如上定義。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的方法,' 成前驅物氣體包括至少— '中3夕…構开v 種^自以下群組的物質:甲基石夕 67 ♦ 200804614 烷、二甲基矽烷、三曱基矽烷、四甲基矽烷、苯基矽烷、 甲基苯基矽烷、環己基矽烷、第三丁基矽烷、乙基矽烷、 二乙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二乙氧基甲基矽烷、二甲基 二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曱氧基矽烷、二甲基乙氧基矽烷、 甲基二乙氡基矽烷、三乙氧基矽烷、三曱基苯氧基矽烷、 苯氧基石夕燒、1,3,5,7_四甲基環四;δ夕氧烧、八曱基環四石夕氧 烧、六甲基環三石夕氧烧、六甲基二石夕氧烧、1,1,2,2-四甲基 二石夕氧燒和八甲基三石夕氧烧所組成的群组。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石夕結 構形成前驅物氣體包括二乙氧基甲基石夕烧。 34· —種改性介電膜中的碳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括Si、c、〇、H和si_CH3 基團的複合膜,其中所述複合膜包括至少一種含矽的結構
    形成材料和至少一種含碳的成孔材料; 將所述複合膜協同地曝露於至少—種能量源與活性的 化學物m以改性至少―種含碳成孔材料的至少一部 分的時間從而形成多孔膜’彡中通過改性膜中至少一部分 碳形成含碳殘留物;和 物質從而至少部分地除 將所述多孔膜曝露於活性化學 去含碳殘留物。 其中通過將氣體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的方法 68 200804614 曝露於射頻能量源形成所述活化的化學物質,其中所述氣 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H2、CO、C〇2、Cuo直鏈或 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硫 及其氧化物、H2S、氫化物、硼烧、氨、胺、秒烧、有機石夕 烧、膦、胂、脎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氣體 曝露於熱絲能量源形成所述活化的化學物質,其中所述氣 _ 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CO、C〇2、Cmg直鏈或 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礙 及其氧化物、Hj、氫化物、硼烷、氨、胺、矽烷、有機矽 燒、膦、胂、脎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氣體 曝露於電子附著能量源形成所述活化的化學物質,其中所 _ 述氣體包括選自以下群組的氣體:H2、C0、co2、cKl〇直 鍵或支鏈、環或多環的、飽和或不飽和烴、肼及其衍生物、 硫及其氧化物、HZS、氫化物、硼烷、氨、胺、矽烷、有機 石夕、膦、胂、娣以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其中至少—種含 石夕結構形成材料選自有機矽烷、有機矽氧烷以及它們的混 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69 200804614 9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射頻能 量源是遠端射頻能量源。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熱絲能 量源是遠端熱絲能量源。 4 1 ·如甲請專利範圍 .ν ,丹丫 m 王 >、一 種此里源選自:α_粒子、β-粒子、γ-射線、X-射線、高能電 子、電子束源能量、紫外輻射、熱、可見輻射、紅外輻射、 微波輕射、射頻輕射、熱絲以及它們的組合所組成的群組。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種能 量源包括紫外輻射。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3 電膜由式slv〇wCxHyFz表示,其巾v+w+x+y+z=i⑽原子% It10至35原子%’W爲10至65原子%,x爲5至30, 子。’…0至50原子%和2爲〇至15原子%。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 甘士 & + 驟包括: 項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 在真空室中提供基材; 將包括至少一種選自有 成前驅物氣體和不同於至少元和有機石夕氧烧的結構形 ' 種結構形成前驅物氣體的y 70 200804614 孔前驅物的氣態試劑引入到真空室中;以及 將能量施加到真空室中的氣態試劑上,從而引發氣態試 劑反應而在基材上沈積複合膜。 4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的方法,其中結構形成前 驅物氣體包括至少一種以下物質: Ο)由式R^SiR^n表示的烧基石夕燒,其中^是丨至3的
    整數;R1和R2獨立地是至少一種支鏈或直鏈。至C8的烷 基(例如甲基、乙基),。3至c8的取代或未取代環烷基, 至C10的部分不飽和烷基,仏至Cn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應的含絲基的直鏈、支鏈、環、部分不飽和的烧基或 ♦基’ R2也可以是氫化物; W由式Ri(R22Si0)nSiR23表示的、其中至1〇的 整數的直鏈有機石夕氧烧,或者由式(RlR2si〇)n表示的、盆 中η是2至10的整數的環有機矽氧烷,r1* R2如上定義 (C)由式 RkSiR1!^2、!^ 的直鏈有機矽烷募聚物, η是3至1〇的整數的環有 表示的、其中η是2至1〇的整數 或者由式(SiRiR2)n表示的、其中 機矽烷,R1和R2如上定義、。 成前 燒、 曱基 乙 4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的方法,其中結構形 驅物氣體包括至少一種選自以下群組的物質:甲基發 二曱基矽烷、三甲基矽栌 m ^ ^ ^ 土7烷、四曱基矽烷、苯基矽烷、 苯基石夕院、環己基錢1三丁基錢、乙基石夕燒、 71 ο 200804614 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二乙氧基甲基矽烷、二甲基二乙 氧基矽烷、二甲基二曱氧基矽烷、二甲基乙氧基矽烷、甲 基二乙氧基矽烷、三乙氧基矽烷、三甲基苯氧基矽烷、苯 氧基矽烷、1,3,5,7-四甲基環四矽氧烷、八甲基環四矽氣 烧、六曱基環三矽氧烷、六甲基二矽氧烷、1,1,2,2-四甲基 二石夕氧烷和八曱基三矽氧烷所組成的群組。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結構形 鲁成前驅物氣體包括二乙氧基曱基矽烷。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其中所述複合膜 被同時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源和活化的化學物質。 4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其中在被曝露於 活化的化學物質之後,所述複合膜被曝露於至少一種能量 5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 活化的化學物質之前 源0 所述複合膜被曝露 其中在被曝露於 於至少一種能量 34項的方法,其中所述複合膜 種能量源和活化的北學物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以脈衝的方式被曝露於至少 質0 72 200804614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的方法,並、 選自:…萜品烯、苧烯 “反成孔材料 芙? -檢… Y_箱品烯、茨烯、二甲 土乙苯、降冰片二烯、氧化環戊烯、氧化#己Μ 環己酮、環戊_、124·:甲美〜卜 乳化5衣己烯、 立— “2,4 —甲基銥己烷、1,5_二甲基]5_产 辛一烯、莰烯、金剛 _ ,衣 β-获浠、十氫化鼓、…二稀,埽、 τ杜化奈、娘辛烷、環辛烯、 環庚烯、二甲美己一被孩f辛—歸、壞庚烷、 • 土 —烯及匕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53.如申請專利觸2〇項的方法,其中含 料選自、-箱品稀、学稀、環己烧、γ_ :孔材 甲基己二稀、乙苯、降冰片二稀、:缔- 烯、環㈣、環相、魏環己 1〆,# 一 f基ί衣己烷、15-二 環辛二稀、获烯、金剛烧、Μ_丁二婦、取代二婦、4婦、 β-派烯、十氫化萘、環辛燒、環辛 ^ • 甲基己二烯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4中含碳成孔材 ::自、-箱品烯、学浠、環己院、γ箱品稀、㈣、二 土己一烯、乙苯、降冰片二烯、氧化環戊婦、氧化環己 :、裱己酮、環戊酮、以,三甲基環己烷、Μ·二甲基—a 辛二烯、获烯、金剛烷、u_丁二烯、取代二烯、^蒎烯、 戸 衣中沉%辛烯、裱辛二烯、環庚烷、 衣烯、二甲基己二燁及它們的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 73 200804614 所述至少 55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3項的方法,直中 種能量源是紫外輻射和熱。 内進行 57 ·如申請專利簕囹 靶圍弟27項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 種能量源是紫外輻射和熱。 種二二專二 =41 5 9 ·如申請專利範圚笛&担 軏圍弟6項的方法製備的膜,其在240 nm具有<〇·〇〇5的消光係數。 60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2〇項 具有<0.005的消光係數。 的方法製備的膜,其在240 製備的膜,其在240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的方法 nm具有<〇·005的消光係數。 74
TW096123128A 2006-06-27 2007-06-26 Curing dielectric films under a reducing atmosphere TW20080461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1689606P 2006-06-27 2006-06-27
US11/764,485 US20070299239A1 (en) 2006-06-27 2007-06-18 Curing Dielectric Films Under A Reducing Atmosphe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4614A true TW200804614A (en) 2008-01-16

Family

ID=3861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3128A TW200804614A (en) 2006-06-27 2007-06-26 Curing dielectric films under a reducing atmospher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99239A1 (zh)
EP (1) EP1873818A2 (zh)
JP (1) JP2008010877A (zh)
KR (1) KR100907387B1 (zh)
TW (1) TW20080461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8177A1 (en) * 2002-05-17 2008-10-30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orogens, Porogenated Precurso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to Provide Porous Organosilica Glass Film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s
US8951342B2 (en) 2002-04-17 2015-02-10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s for using porogens for low k porous organosilica glass films
US7384471B2 (en) 2002-04-17 2008-06-10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orogens, porogenated precurso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to provide porous organosilica glass film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s
US9061317B2 (en) 2002-04-17 2015-06-23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orogens, porogenated precurso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to provide porous organosilica glass film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s
US8293001B2 (en) * 2002-04-17 2012-10-23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orogens, porogenated precurso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to provide porous organosilica glass film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s
US7404990B2 (en) * 2002-11-14 2008-07-29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Non-thermal process for forming porous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s
CN100539071C (zh) * 2006-02-16 2009-09-0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低介电常数氟掺杂层的方法
US20090061649A1 (en) 2007-08-28 2009-03-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W k POROUS SiCOH DIELECTRIC AND INTEGRATION WITH POST FILM FORMATION TREATMENT
US20090078989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forming silicon nitride at low temperature, charge trap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crystalline nano dots formed by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harge trap memory device
US8043976B2 (en) 2008-03-24 2011-10-25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Adhesion to copper and copper electromigration resistance
US8058183B2 (en) * 2008-06-23 2011-11-15 Applied Materials, Inc. Restoring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 properties
JP5172567B2 (ja) * 2008-09-25 2013-03-27 株式会社東芝 膜形成用組成物、絶縁膜、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51206A1 (en) 2008-12-11 2010-06-17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for Removal of Carbon From An Organosilicate Material
US9212420B2 (en) * 2009-03-24 2015-12-15 Tokyo Electron Limit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US8974870B2 (en) * 2009-07-08 2015-03-10 Imec Fabrication of porogen residues free low-k materials with improved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resistance
US20110006406A1 (en) * 2009-07-08 2011-01-13 Imec Fabrication of porogen residues free and mechanically robust low-k materials
JP2012004401A (ja) * 2010-06-18 2012-01-05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619246B1 (en) * 2010-09-22 2014-07-16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Resin-linear organosiloxane block copolymers
JP5722008B2 (ja) * 2010-11-24 2015-05-2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5224012B2 (ja) * 2010-12-08 2013-07-03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酸窒化膜の形成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US20140099796A1 (en) * 2012-10-04 2014-04-10 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Y De Estudios Avanzados Del Instituto Politécnico Nacional Method for developing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 and devices obtained thereof
US20150368803A1 (en) * 2013-03-13 2015-12-24 Applied Materials, Inc. Uv curing process to improve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hroughput on low-k dielectric films
US10189712B2 (en) 2013-03-15 2019-0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xidation of porous, carbon-containing materials using fuel and oxidizing agent
RU2564288C2 (ru) * 2013-11-05 2015-09-27 Андрей Федоро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 Плёнка двумерно упорядоченного линейно-цепочечного углерода и способ её получения
TWI546847B (zh) * 2013-12-27 2016-08-21 日立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US9478435B2 (en) 2014-08-07 2016-10-25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for directed self-assembly and pattern curing
US20160042943A1 (en) * 2014-08-07 2016-02-11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Low-k dielectric film formation
US20160049293A1 (en) * 2014-08-14 2016-02-18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providing pore sealing layer on porous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s
KR102255103B1 (ko) * 2017-12-26 2021-05-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실리카 막 제조방법, 실리카 막 및 전자소자
CN112219261A (zh) * 2018-04-03 2021-01-12 应用材料公司 利用h2等离子体的可流动膜固化
US11756786B2 (en) * 2019-01-18 2023-09-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orming high carbon content flowable dielectric film with low processing damage
KR20230087074A (ko) * 2021-12-09 2023-06-16 에스케이트리켐 주식회사 저 유전율 실리콘 함유 박막 형성용 전구체, 이를 이용한 저 유전율 실리콘 함유 박막 형성 방법 및 상기 저 유전율 실리콘 함유 박막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338096A (en) * 1995-11-02 1997-05-22 Shiseido Company Ltd. Microorganism resistant to threonine analogue and production of biotin
US6020458A (en) * 1997-10-24 2000-02-01 Quester Technology, Inc. Precursors for making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with improved thermal stability
US6054379A (en) * 1998-02-11 2000-04-25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depositing a low k dielectric with organo silane
US6159871A (en) * 1998-05-29 2000-12-12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hydrogenated silicon oxycarbide films having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US6054206A (en) * 1998-06-22 2000-04-25 Novellus Systems, In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low density silicon dioxide films
US6171945B1 (en) * 1998-10-22 2001-01-09 Applied Materials, Inc. CVD nanoporous silica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s
US6329017B1 (en) * 1998-12-23 2001-12-11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soporous silica film from a solution containing a surfactant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6204202B1 (en) * 1999-04-14 2001-03-20 Alliedsignal, Inc.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porous films
US6312793B1 (en) * 1999-05-26 2001-1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hase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
US6281135B1 (en) * 1999-08-05 2001-08-28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Oxygen free plasma stripping process
US6902771B2 (en) 2000-02-01 2005-06-07 Jsr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ilica-based film, silica-based film, insulating film,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6913796B2 (en) * 2000-03-20 2005-07-05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Plasma curing process for porous low-k materials
US6759098B2 (en) * 2000-03-20 2004-07-06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Plasma curing of MSQ-based porous low-k film materials
US7011868B2 (en) * 2000-03-20 2006-03-14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Fluorine-free plasma curing process for porous low-k materials
US6271273B1 (en) * 2000-07-14 2001-08-07 Shipley Company, L.L.C. Porous materials
US6566278B1 (en) * 2000-08-24 2003-05-20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for densification of CVD carbon-doped silicon oxide films through UV irradiation
US6495258B1 (en) * 2000-09-20 2002-12-17 Auburn University Structures with high number density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3-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US6583048B2 (en) * 2001-01-17 2003-06-24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Organosilicon precursors for interlayer dielectric film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s
US6630406B2 (en) * 2001-05-14 2003-10-07 Axcelis Technologies Plasma ashing process
US6656339B2 (en) * 2001-08-29 2003-12-02 Motorola, Inc. Method of forming a nano-supported catalyst on a substrate for nanotube growth
US6776330B2 (en) * 2001-09-10 2004-08-17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Hydrogen fluxless soldering by electron attachment
US20030054115A1 (en) * 2001-09-14 2003-03-20 Ralph Albano Ultraviolet curing process for porous low-K materials
US6756085B2 (en) * 2001-09-14 2004-06-29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Ultraviolet curing processes for advanced low-k materials
US6887578B2 (en) * 2001-10-30 2005-05-0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luorocarbon-organosilicon copolymers and coatings prepared by hot-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US6846515B2 (en) * 2002-04-17 2005-01-25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s for using porogens and/or porogenated precursors to provide porous organosilica glass film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s
EP1420439B1 (en) * 2002-11-14 2012-08-29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Non-thermal process for forming porous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s
US7404990B2 (en) * 2002-11-14 2008-07-29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Non-thermal process for forming porous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s
US6825130B2 (en) 2002-12-12 2004-11-30 Asm Japan K.K. CVD of porous dielectric materials
TWI240959B (en) * 2003-03-04 2005-10-01 Air Prod & Chem Mechanical enhancement of dense and porous organosilicate materials by UV exposure
US7098149B2 (en) * 2003-03-04 2006-08-29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chanical enhancement of dense and porous organosilicate materials by UV exposure
US20040197474A1 (en) * 2003-04-01 2004-10-07 Vrtis Raymond Nicholas Method for enhancing deposition rate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ilms
US7387738B2 (en) * 2003-04-28 2008-06-17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Removal of surface oxides by electron attachment for wafer bumping applications
KR20050040275A (ko) * 2003-10-28 2005-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절연막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절연막 또는 절연막패턴의 형성방법
US7629272B2 (en) * 2004-06-07 2009-12-08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Ultraviolet assisted porogen removal and/or curing processes for forming porous low k dielectrics
US7581549B2 (en) * 2004-07-23 2009-09-01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for removing carbon-containing residues from a substr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10877A (ja) 2008-01-17
EP1873818A2 (en) 2008-01-02
KR100907387B1 (ko) 2009-07-10
US20070299239A1 (en) 2007-12-27
KR20080000538A (ko) 200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4614A (en) Curing dielectric films under a reducing atmosphere
TWI240959B (en) Mechanical enhancement of dense and porous organosilicate materials by UV exposure
US9293361B2 (en)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controlled void
TWI241354B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deposition rate of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ilms
TWI306125B (en) Non-thermal process for forming porous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films
JP4913782B2 (ja) Uv照射による高密度及び多孔質有機ケイ酸塩材料の機械的強化
TWI250221B (en) Mechanical enhancer additives for low dielectric films
JP2010114452A (ja) 多孔質の低誘電率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作製及び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
US20060202311A1 (en) LOW k DIELECTRIC CVD FILM FORMATION PROCESS WITH IN-SITU IMBEDDED NANOLAYERS TO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W201142945A (en) Ultra low dielectric materials using hybrid precursors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s by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W200816313A (en) Method to reduce gas-phase reactions in a PECVD process with silicon and organic precursors to deposit defect-free initial layers
TW200946710A (en) Porogens, porogenated precurso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to provide porous organosilica glass films with low dielectric constants
KR20180092309A (ko) 우수한 집적 속성을 제공하는 낮은 k 전구체
TW200909606A (en) Novel silicon precursors to make ultra low-k films with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W201025425A (en) Methods to promote adhesion between barrier layer and porous low-k film deposited from multiple liquid precursors
TWI762761B (zh) 用於密osg膜的有機取代的硬化添料化合物與矽構造形成劑
Roland VUV photochemistr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curing of dielectric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