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3670A - 6-(aminocarbonyl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 Google Patents

6-(aminocarbonyl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3670A
TW200533670A TW093138853A TW93138853A TW200533670A TW 200533670 A TW200533670 A TW 200533670A TW 093138853 A TW093138853 A TW 093138853A TW 93138853 A TW93138853 A TW 93138853A TW 200533670 A TW200533670 A TW 2005336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group
compounds
alk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8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rdi Tormo I Blasco
Carsten Blettner
Bernd Mueller
Markus Gewehr
Wassilios Grammenos
Thomas Grote
Joachim Rheinheimer
Peter Schaefer
Frank Schieweck
Anja Schwoegler
Oliver Wagner
Maria Scherer
Siegfried Strathmann
Ulrich Schoefl
Reinhard Stierl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Publication of TW200533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367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Description

20053367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式1之經取代之三唑幷嘧啶,
由〇、N及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的五 至四 其中該等取代基如下定義·· R1、R2個別係、,—— 環燒基、C3-C8鹵代 代烯基、C3-C6環烯 块基、c2-c8鹵代炔 個來自由0、N及S名 或六 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R及R2與其所連接之氮原子亦可形成五員或^。 雜環基或雜芳基,該雜環基或雜芳基經由N連= 且可含有一至三個來自由0、N&s組成之群 外的雜原子作為環成員及/或可攜帶來自由鹵素另 c】-c6烷基、Ci-C6鹵代烷基、C2_C6烯基、
L 2 - C 鹵代細基、Ci-C6烧氧基、Ci-C(3鹵代院氧基、c G烯氧基、(VC6函代烯氧基、(外伸烷基 及氧基-CrC3-伸烷氧基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取代 基; R及/或R2可攜帶一至四個相同或不同基團Ra :
Ra為鹵素、氰基、硝基、羥基、q-C6烷基、 L 1 - 97941 200533670 C6鹵代:):元基、C^C^:):完基獄基、〇3-(]6環:):完基、 CrCJ元氧基、鹵代烧氧基、燒氧夷 Ik基、C】-C6:):元硫基、(^-C^烧胺基、二 烧胺基、C2-C8稀基、c2-C8鹵代稀基、 烯基、C2-C6烯氧基、c3_c6鹵代烯氧基、 2 16 炔基、C2-C6_R炔基、c3_c^ 氧基、c3_C4 代快氧基、C^c:6環烷氧基、C3_C6環烯氧基、 氧基-C^-C:3伸烷氧基、苯基、萘基、含有一至 四個來自由Ο、N及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的五員 至十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其中就其而言該等脂族、脂環族或芳族基團可部 分或全部鹵化或可攜帶一至三個基團Rb:
Rb為鹵素、氰基、硝基、羥基、巯基、胺基、羧 基、胺基羰基、胺基硫代羰基、烷基、函代烷 基、烯基、烯氧基、炔氧基、烷氧基、_代烷 氧基、烷硫基、烷胺基、二烷胺基、甲醯基、 少元基羰基、烧基續醯基、烧基次硫醯基、烧氧 幾基、烧基羰基氧基、烷胺基羰基、二烷胺基 羰基、烷胺基硫代羰基、二烷胺基硫羰基,其 中5亥4基團中之:;:完基含有1至6個碳原子且該等 基團中之上述烯基或炔基含有2至8個碳原子; 及/或以下該等基團中之一至三個: 環烷基、環烷氧基、雜環基、雜環基氧基,其中 該等環系統含有3至10個環成員;芳基、芳氧 97941 200533670 基、芳硫基、芳基烷氧基、芳基-(VC6烷 基、雜芳基、雜芳氧基、雜芳硫基,其中,該等 芳基較佳地含有6至10個環成員且該等雜芳基含 有5或6個環成員,其中該等環系統可部分或全部 鹵化或經烷基或齒代烷基取代; L 為鹵素、氰基、Ci-C6烷基、Ci-C4鹵代烷基、Ci· C6烧氧基、CVC6烯氧基或(^(:4烷氧羰基; m 為1、2、3或4,其中,若m大於i,則該等基團L 可不相同; X 為ώ素、氰基、C〗-C4烷基、cvc4鹵代烷基、CV C4:):完氧基或C】-C2鹵代烧氧基。 而且’本發明係關於製備該等化合物之方法及中間物, 關於包含該等化合物的組合物及關於其調控植物致病之 有害真菌類之用途。 【先前技術】 自丑?-八71 792及£?-入550 1 13於一般意義上瞭解5_氯_ 6-苯基-7-胺基三唑幷嘧啶類。在w〇 〇3/〇8〇615中於一般 思義上建議其苯基可在對位上攜帶一烷基醯胺基團的 本基一唾幷%。疋類。吾人已知該等化合物適於調控有害 真菌。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因作為6-苯基環之取代基的羧醯 胺基團而不同於WO 03/080615中所描述之化合物。 然而,已知化合物之作用在許多方面不令人滿意。據 此,本發明之目的旨在提供具有改良活性及/或更寬活性 97941 200533670 譜之化合物。 【發明内容】 吾人已發現藉由起初所定義的化合物可達成此目的。 而且吾人已發現製備它們的方法及中間物、包含它們的 組合物及用化合物I調控有害真菌的方法。 可藉由不同的途徑得到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方便 地其可藉由使式π之胺基三唾與式m(其中r為烧 基、較佳為(VC6烷基,特別是甲基或乙基)之適當經取 代之苯基丙二酸酯反應來製備。
通常在自Adv.Het, Chem. 57 (1993) 8ι订所知之條件下 在鹼[參照EP-A 770 615]或乙酸之存在下於無溶劑之下或 於惰性有機溶劑中於8(rCjL25(rc(較佳12代至18之 溫度下執行該反應。 泛適之溶劑為脂族烴類、芳族 及對-“ …“員(啫如曱苯’鄰、段 及對一甲本)、鹵代煙類、_ _、味相 N甲其… 纥類腈類、_類、醇類以石 N-甲基吡咯σ疋酮、二甲亞碾、 醯胺及二甲其7 &胺。尤佳地,不在溶劑中或在氯苯、二甲苯、―土 砜或Ν-甲基♦各相中執行 用:" 劑之混合物。 吏用上述溶 合適之驗類通常為:益機仆人 ^化合物,諸如鹼金 金屬氫氧化物、鹼金屬及驗土八驗土 …屬乳化物、驗金屬及驗 97941 -10- 200533670 :金:氣化物、驗金屬胺化物、驗金屬及驗土金屬礙酸 孤以及鹼金屬碳酸氫鹽;有機金屬化合 Μ ^ 儿再疋驗金 Ί元基函化錢以及驗金屬及驗土金屬規氣化物及 :甲减;以及有機驗類,例如第三胺,諸如三甲胺、 乙月女~~異丙基乙胺、二丁胺及Ν_甲基·旅。定、A甲基 定、經取代之吼咬(諸如三甲基吼咬、二甲基: 啶及4-二曱基胺基吡啶),以及雙環胺。尤佳為第三:, 諸如三異两基乙胺、三丁胺、N_甲基嗎啉或n_甲基娘
=常利用以催化量使用該等鹼類;然而其亦可以等莫 耳里、過量或合適時作為溶劑來使用。 起始物質通常以等莫耳量相互反應。鑒於產率,以三 唑计使用過量的鹼及丙二酸酯m可能是有利的。 自適δ經取代之溴苯與丙二酸二烷酯在Cu(i)催化作用 下之反應可得到式m之苯基丙二酸§旨[參見
Letters (1981),367-370; EP-A 10 02 788] 〇 在自WO-A 94/20501所知之條件下,將式以之二羥基 二唑幷嘧啶轉變成式v之二鹵代嘧啶,其中Hal&_素原 子,較佳為溴或氯原子,尤佳為氯原子。適當時在溶劑 之存在下’所使用的鹵化劑[HAl]有利地為氯化劑或溴 化劑,諸如磷溴氧化物或磷氯氧化物。
97941 -11 - 200533670 通常在〇°C至i5〇°c (較佳80°C至125°C )下執行該反應 [參見 EP-A 770 615J。 使式v之二鹵代嘴σ定與式之胺進一步反應··
Ri ^ I (X= ΐδ 素)
VI 其中R1及R2如式I中所定義,以給出式I之化合物,其中χ 為鹵素。 有利地,在(TC至川它下(較佳1(rcs35r),較佳在存 在惰性溶劑諸如醚(例如二噁烷、乙醚)或尤其是四氫呋 喃、鹵代烴(諸如二氯甲烷)或芳烴(諸如甲苯)時[參看WP_ A98/46608])執行該反應。 較佳使用諸如第三胺(例如三乙胺)或無機鹼(諸如碳酸 钟)之鹼;過量的式VI之胺亦可能用作鹼。 【實施方式】 藉由使化合物1(其中义為_素,較佳為氯)與化合物“_ X’(式VII)反應能以有利方式得到式丨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 基、烷氧基或Cl_C2齒代烷氧基)。依待引入的基團 X'之含義而定’化合物VII為無機氰化物、烷氧化物或函 代烷氧化物。有利地,在存在惰性溶劑時執行該反應。 式VII中之陽離子Μ不大重要;蓉於實踐之原因,銨、四 烧基銨或驗金屬或驗土金屬鹽通常較佳。 反應溫度通常是自0至120。(: 車父隹自至40°C [參見 97941 -12 - 200533670 J.Heterocycl. Chem. 12 (1975)? 861-863] 〇 合適之溶劑包括醚類(諸如二噁烷、乙醚)及較佳之四 氫呋喃、_代烴類(諸如二氣曱烷)及芳烴類(諸如甲 苯)。 藉由下面合成途徑可以有利方式得到式I之化合物(其 中乂為CVC4烷基或C「C4鹵代烷基): +
以嗣醋類IIIa開始,可得到5-烧基-7-經基-6-苯基三^ 幷% 口疋IVa。在式IIIa&IVa中,x^c】_C4烷基或Ci_c“ 代烧基°藉由使用易得之2苯基乙酿乙酸醋(ina,其^ X CH3)’可彳于到5_甲基_7_羥基_6_苯基三唑幷嘧啶[參^
Chem· Pharm· Bull· 9 (1961),801]。在 EP-A 10 02 78M 所述之條件下可有利地製備起始物質ma。
—在上文進一步描述之條件下使所得烷基羥基 苯基:坐幷噹啶與鹵化劑[HAL]反應以給出式Va之7· i ^坐幷遠"疋。較佳係使用氯化劑或溴化劑,諸如三涛 氧化η 一氯氧化磷、亞硫醯氯、亞硫醯溴或硫醯氯。 "在不存在/谷劑或存在溶劑時執行該反應。慣常反應還 又為自〇至l5〇C,或較佳自80至125。(:。
+ I (X =挽基) 97941 -13- 200533670 在上文進步描述之條件下執行Va與胺VI之反應。 另卜自化合物K其中X為鹵素,尤其為氯)及式VIIk 丙二酸酯亦可製備式I之化合物(X為CVC4烷基)。在式 Vm中、X為氫或Cl_c3烧基且r*(vc4烧基。將它們轉 义成式IX之化合物且脫羧基以給出化合物I[參見 US5,994,360]。 ^ (X = Hal) X" 〇、、1〇
OR OR
IX VIII Δ/Η+
NH0 IX
I (X = 挽基) 自文獻[J. Am. Chem· Soc· 64 (1942),2714 ; J· Org 39 (1974),2172; Helv. Chim. Acta, 61 (1978),1565]已 知丙二酸酿vm,或者可根據所引用之文獻來製備。 社在般恸常的條件下執行隨後酯IX的水解;依不同的 結構兀素而定,化合物Ix之鹼性或酸性水解可能是有利 的、。在_水解之條件下,1可能已全部或部分脫魏基。 j吊在2〇C至18〇°C (較佳50°c至120。〇之溫度下於惰 性^劑中(若適當,财存在酸時)執行㈣基作用。 至合適之酸為鹽酸、硫酸、鱗酸、甲酸、乙酸、對甲苯 =酉夂。合適的溶劑為水、脂族烴(諸如戍丈完、己烧、環己 蜿及=油醚)、芳烴(諸如甲苯,鄰、間及對二甲笨)、画 代經(诸如二氯甲烧、氯仿及氯苯)、峻類(諸如乙鱗、二 ’、丙基醚、第二丁基甲基醚、二噁烷、茴香醚及四氫呋 南)猜類(諸如乙腈及丙腈)、酮類(諸如丙酮、甲基乙基
97941 -14- 200533670
在式X中,Μ為化合價y的金屬離子(諸如B、Zn*Sn) 且X”為C1-C3烷基。舉例而言,類似於下面之方法能執 行 δ亥反應·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94) 1187 ibid 1 (1996), 2345; WP-A 99/41255; Aust. J. Chem.43 (1990),733; J· Org. Chem. 43(1978),358 ;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79),866 ; Tetrahedron Lett. 34 (1993),8267 ; ibid 33 (1992),413 〇 另外,自經取代之式XI之6-氰基苯基三嗤幷嘧n定亦可 製備式I之化合物。
可在自0至60°C (尤其20至25°C )下於硫酸存在下執行該 反應[參見 Synthetic Commun· (1999),547 ff·],或者,可 -15 - 97941 200533670 在存在溶劑或稀釋劑時於〇至60°C (尤其從20至25°C )下在 系統聚乙二醇/NaOH中執行該反應[參見Synthetic Commun· (2000),1713ff.],或在存在溶劑或稀釋劑時於〇 至60 C (尤其20至25 C)下使用尿素/過氧化氫[參見〇rg Lett. (1999),189ff·]執行該反應。 自WO 03/080615已知式XI之化合物及/或可根據所引用 之文獻加以製備。 而且,可藉由相應鹵素化合物XII[參見EP-A 5501 13]或 二IL甲石黃酸酯XIII之經Pd催化之胺緩基化作用[參見 Tetrahedron Lett. 39 (1988), 2835-2838; J. Org. Chem. 66, (2001),4311 ff; WO 00/37428; DE 35 25 564 ; J· 〇rg Chem. 62 (1997),8640-8653; JP 2000191612]製備式 i 之化 合物。
XII: Y=ci, Br, I XIII: Y = 0S02CF3 以慣常之方式,例如藉由與水混合、分離相及適當時 之層析法純化粗產物來處理反應混合物。得到一些呈無 色或淺褐色黏性油形式的中間物及最終產物,其在減麼 及適度南溫下經純化或自揮發性組份中釋放。若得到呈 固態的中間物及最終產物,則可藉由再結晶或浸煮來執 行純化。 若個別化合物I不能藉由上述途徑獲得,則可藉由其它 97941 -16- ^00533670 化合物i之衍生作用來製備。 若該合成產出異構體之、、e人 離,因為在一些情匕σ ,則通常不必要求分 理期間或在應用中⑼//個別異構體可以使用而處 化。該等轉化亦可在(例如)用於酸^驗的作用下)相互轉 的有宏直g + t M ^ ;所冶療的植物或待調控 口具囷中之植物治療後發生。 在上式所給符號之定義中 之總稱: 吏用了通“戈表以下取代基 鹵素··氟、氯、溴及碘; 、土彳至4 6或8個碳原子的飽和直鏈或支鏈烴 ί,例如咖基,諸如甲基、乙基、丙基…基乙 …基、1_甲基丙基、2_甲基丙基、U-二甲基乙基、 戍基、1-甲基丁基、2_甲基丁基、3_甲基丁基、2,2·二甲 基丙基、卜乙基丙基、己基、1,1·二甲基丙基、U2-二甲 基丙基、1-甲基戊基、2_甲基戊基、3_甲基戊基、4_甲基 戊基l’l-一甲基丁基、α二甲基丁基、U二曱基丁 基、2,2_二曱基丁基、2,3-二曱基丁基、3,3_二曱基丁 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Hi三曱基丙基、 1,2,2· 一曱基丙基、^乙基_丨_甲基丙基及卜乙基_2·甲基 丙基; 鹵代烷基··具有1至2、4或6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鏈烷 基(如上所述),其中,在該等基團中一些或全部氫原子 可經上述鹵素原子置換;尤其是C^C2鹵代烷基,諸如氣 曱基、溴曱基、二氣曱基、三氣曱基、氟曱基、二氟甲 97941 -17- 200533670 基一氟甲基、氣氟曱基、二氯氟曱基、氯二氟曱基、 卜氣乙基、1-溴乙基、4乙基、2_氟乙基、2,2_二i乙 基、2,2,2-三氟乙基、2_氣_2_氟乙基、2_氯·2,2_二氟乙 基、2,2-二氯_2·氟乙基、2,2,2•三氯乙基、戊氟乙基或 ι’ι’ΐ-二氣丙-2-基; 烯基·具有2至4、6或8個碳原子及位於任何位置上之 ,兩個雙鍵的不飽和直鏈或支鏈烴基,例如稀 基,諸如乙稀基、丨_丙烯基、2_丙烯基、丨_甲基乙稀基、 2-曱基-1-戊烯基 b甲基-2-戊烯基 4-甲基-2-戊烯基 曱基-3-戊烯基 2-曱基-4-戊稀基 4-曱基-1-戊烯 3- 甲基-2-戊烯 2-甲基-3-戊稀 1 -曱基-4-戊稀 4- 曱基-4-戊稀 1 丁稀基、2-丁稀基、3_丁烯基、丨_曱基小丙烯基、2·甲 :1丙稀基、1-甲基_2·丙稀基、2_甲基_2-丙稀基、卜戊 稀基、戊稀基、3-戊烯基、4-戊烯基、丨_曱基_丨_ 丁烯 基2-曱基-丁烯基、3_甲基丁烯基、丨_曱基丁烯 基2-甲基-2-丁烯基、3-甲基_2_ 丁烯基、丨_曱基_3_ 丁烯 基2-曱基.3-丁烯基、3_甲基_3_ 丁烯基、U —二甲基 丙烯基、1,2-二甲基_;[_丙烯基、L2·二曱基_2_丙烯基、 h乙基-1_丙烯基、丨_乙基-2_丙烯基、卜己烯基、2_己烯 基、3-己烯基、4·己烯基、5•己烯基、丨_甲基_丨_戊烯 & H m ό 3-曱基-1-戊烯基 基 基 基 基 2- 甲基-2-戊烯基 1-甲基-3-戊烯基 4-甲基-3-戊烯基 3- 甲基-4-戊烯基 基、1,1-二甲基-2-丁烯基、l5l•二甲基丁稀基、丨 ? ^ 嘱丨丨丨丨- 曱基-1-丁烯基、1,2-二曱基-2-丁烯基、12-二甲基-3_丁 97941 -18- 200533670 烯基、1,3-二曱基-1-丁烯基、丨,弘二甲基丁烯基、一 二甲基-3-丁烯基、2,2-二甲基-3-丁烯基、2,3-二甲基-1-丁烯基、2,3-二曱基-2-丁烯基、2,3-二p基_3·丁烯基、 3,3·二甲基-1-丁烯基、3,3-二甲基_2_丁烯基、丨_乙基-卜 丁烯基、1-乙基-2-丁烯基、1-乙基_3_ 丁烯基、2_乙基 丁烯基、2-乙基-2-丁烯基、2-乙基-3-丁烯基、丨,丨,2•三 曱基-2-丙烯基、1-乙基-丨-甲基-2_丙烯基、^乙基_2_甲 基-1-丙烯基及1-乙基-2-甲基·2-丙烯基; 鹵代細基·具有2至8個碳原子及位於任何位置上之一 或二個雙鍵的不飽和直鏈或支鏈烴基(如上所述),其 中’在該等基團中一些或全部氫原子可經上述齒素原子 置換,尤其是氟、氣及溴; 炔基:具有2至4、6或8個碳原子及位於任何位置上之 一或二個三鍵的直鏈或支鏈烴基,例如C2-C6炔基,諸如 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1-甲基-2-丙炔基、1-戊炔基、2-戊炔基、3-戊 炔基、4-戊炔基、1-甲基-2-丁炔基、1-甲基-3-丁炔基、 2-曱基-3-丁炔基、3-曱基-1-丁炔基、1,1-二甲基-2-丙炔 基、1-乙基-2-丙快基、1-己快基、2-己快基、3 -己快 基、4-己炔基、5-己炔基、1-甲基-2-戊炔基、1-甲基-3-戊炔基、1-甲基-4-戊炔基、2-甲基-3-戊炔基、2-曱基一4-戊炔基、3-曱基-1-戊炔基、3-曱基-4-戊炔基、4-甲基·1_ 戍快基、4-曱基-2 -戊快基、1,1-二甲基-2-丁快基、ι,ι_ 二甲基-3-丁炔基、1,2-二甲基-3-丁炔基、2,2-二曱基-3- 97941 -19- 200533670 丁快基、3 5 3. 基-3-丁炔基 基; -曱基-1-丁炔基、L乙基_2-丁炔基、卜乙 乙基3 丁炔基及1-乙基-1-甲基-2-丙炔 的單或雙環飽和烴 環丁基、環戊基、 環;^基·具有3至6或8個碳環成員 基’例如環烷基,諸如環丙基、 環己基、環庚基及環辛基; 五至十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其含有一至4 個來自由Ο、N及S組成之群的雜原子: • 5或6員雜環基,其含有一至三個氮原子及/或—個氧 原子或硫原子或一或二個氧原子及/或硫原子,例如h四 氫吱喃基、3_四氫吱喃基、2·四氫嗟吩基、%四氫嗟吩 基、2-吡咯啶基、3_吡咯啶基、3_異噁唑啶基、仁異噁唑 疋基異°惡。坐σ定基、3-異嗟嗤π定基、4-異嗟π坐。定基、5_ 異塞丄疋基、3-吼唾。定基、4-ϋ比吐π定基、定基、2_ 心丄疋基、4 -σ惡唾σ定基、5 -。惡唾。定基、2 -嗟嗤π定基、4 -嗟 吐σ疋基、5-。塞嗤咬基、2-咪吐π定基、4-咪唾。定基、2-吼咯 啉-2-基、2_吡咯啉_3_基、弘吡咯啉_2_基、3_吡咯啉_3_ 基、2-呢啶基、3_哌啶基、4_哌啶基、丨,^二噁烷_5_基、 2-四氫呢喃基、4-四氫哌喃基、四氫噻吩基、3•六氫噠 唤基、‘六氫噠嗪基、2-六氫嘧啶基、4-六氫嘧啶基、5-六氫嘴啶基及2-六氫吡嗪基; -5員雜芳基,其含有一至四個氮原子或一至三個氮原 子及一個硫原子或氧原子:除碳原子之外,5-員雜芳基 可含有一至四個氮原子或一至三個氮原子及一個硫原子 97941 -20- 200533670 或氧原子作為環成員,例如2_呋喃基、弘呋喃基、2_噻吩 基、3-噻吩基、2_吡咯基、3_吡咯基、3_吡唑基、‘吡唑 基、5-吡唑基、2_噁唑基、4_噁唑基、5_噁唑基、2_噻唑 基、4-噻唑基、5-噻唑基、2_咪唑基、仁咪唑基及I,〗4三 唑-2-基; ’ ’ -6-員雜芳基,其含有一至三個氮原子或一至四個氮原 子··除碳原子之外,6_員雜芳基可含有一至三個氮原子 或一至四個氮原子作為環成員,例如2_吡σ定基、3^比咬 基、4-吡啶基、3_六氫噠嗪基、4_六氫噠嗪基、孓嘧啶 基、4-喷。定基、5-嘧啶基及2-吼嗪基; 伸烧基··二價非支鏈的3至5個CH2基團,例如CH2、 ch2ch2 > CH2CH2CH2 ^ CH2CH2CH2CH2ACH2CH2CH2CH2CH2 ; 氧伸烧基:二價非支鏈的2至4個CH2基團,其中一個 價鍵(valency)經由氧原子連接至骨架上,例如 〇CH2CH2、OCH2CH2CH2及 〇CH2CH2CH2CH2 ; 氧伸烧氧基·二價非支鏈的1至3個ch2基團,其中兩 個彳貝鍵經由氧原子連接至骨架上,例如〇ch2〇、 〇CH2CH20及 OCH2CH2CH2〇。 本發明之範疇包括具有對掌中心的之化合物的(R)_ 及(s)-異構體及消旋體。 關於該等變數的中間物之尤佳實施例對應於式J之基團 L及R3之彼等者。 鑒於式I之二唑幷嘧啶的預期用途,該等取代基(在其 單獨或組合之情況下)之以下含義尤佳: 97941 •21 - 200533670 其中R】不為氩的式i之化合物較佳。
-c8ii代烷基的式I 其中R為eve:6烷基、c^-c:6烯基或c 之化合物尤佳。 其中R為基團A的式I之化合物較佳:
F F FH7t7(CH2)rCHR3— a
z1 z2 A 其中 Z1為氫、氟或(^-〇:6氟烷基, z2為氫或就,或 Z與Z2共同形成一雙鍵; q為0或1 ;且 R3為氫或甲基。 此外,其中R為可經Cl-C4烷基取代之C3_C6環烷基之 化合物I較佳。 其中R2為氫之化合物I尤佳。 其中R2為曱基或乙基之化合物〗同樣較佳。 右R及/或R2包含具有對掌中心的鹵代烷基或鹵代烯 基,則该等基團之(S)異構體較佳。在Ri或R2中具有對掌 中心的烷基或烯基不含鹵素之情況下,組態之異構體 較佳。 此外’其中R】及R2與其所連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哌啶 基、嗎啉基或硫代嗎啉基環(尤其是哌啶基環,若適當, 則可經一至三個基團鹵素、Cl_c4烷基或Cl-C4i代烷基 97941 -22- 200533670 所取代)之化合物I較佳。其中R1及R2與其所連接之氮原 子共同形成4-甲基哌啶環之化合物尤佳。 此外,本發明較佳地提供了其中及R2與其所連接之 氮原子共同形成吼唑環之化合物I,若適當,則該吡唑環 可經一或兩個基團鹵素、Cl_C4烷基或Ci_C4i代烷基所 取代,尤其疋經3,5·二甲基或3,5-二(三甲基氟甲基)所取 代。 此外,其中 R gCH(CH3)-CH2CH3 、CH(CH3)- ch(ch3)2、ch(ch3)_c(ch3)3、CH(Ch3)-CF3、 CH2C(CH3)=CH2、CH2CH=CH2、環戊燒或環己统;以2為 氫或甲基;或 R1 與 R2 共同為 _(CH2)2CH(CH3)(CH2)2_、_ (CH2)2CH(CF3)(CH2)2.,t -(CH2)2〇(CH2)2^ ^ ^ ^ 亦尤佳。 其中X為鹵素、C】-C4烧基、氰基stCi_C4烧氧基(諸如 氯、甲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尤其是氯或甲基, 特別是氯)之化合物式I較佳。 式I之化合物之一 $佳實施例係關於式L1之化合物: 〇
其中 G為CrQ烷基,尤其是乙基,正及異丙基,正、第二、 第三丁基及CrC4烷氧基甲基(尤其是乙氧基甲基)或q· G環烷基(尤其是環戊基或環己基); 3 97941 -23 - 200533670 R2為氫或甲基;且 X為氣、甲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物之更佳貫施例係關於下述之化合物’其 中R^R2與其所連接之氮原子共同形成五或六員雜環基 或雜方基’其經由N連接且可含有另外的來自由0、N及S 組成之群的雜原子作為環成員及/或-或多個來自由由以 ::基組成之群的取代基:幽素、c]_c6烧基、㈣函 、、土 C2C6烯基、c2_c6幽代烯基、烧氧基、Ci_ 1=嶋、C3-C6稀氧基、C3-C6齒代烯氧基、c'-c6 H j"2及乳基伸烧基氧基。該等化合物尤其對應 於式1.2,
其中
”广原子共同形成五或六員雜環基或雜芳基,其 含有另外的來自由ο、Ν及s組成之群的聚 子2為%成貝及/或可攜帶一或多個來自由南素、 °丄基、C〗-C4烷氧基及Cl_C2鹵代烷基組成之群 代基;且 拜的 x為氣、甲基、氰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式1之化合物之一更佳實施例係關於13之化合物: 97941 - 24- 200533670
其中至少一個取代其τ A α 土位於相對於三σ坐幷σ密σ定骨架之 鍵的鄰位(尤其是選自由 ^ ^ 由乳、氟及甲基組成之群的取代 基)的式I之化合物尤佳。 I月之更佳員施例係關於其中基團c(0)NH2位於 4位上之式1化合物’·該等化合物對應於式I · a。
NK
I.A 本I明之更佳貫施例係關於其中基團C(〇)NH2位於 •位上之式I化合物;$等化合物與式ib相對應。
R-N Ν' V
、Ν X
R Ι.Β 其中苯基:
對應於基圑Α之式I. Α之化合物尤佳: 97941 -25 - 200533670
NH,
A 其中 L] 為鹵素、鹵代甲基或CVC4烷基,尤其是Cl、 F或甲基; 2 3 L、L、L4為氫或鹵素、(VC4烷基、C〗-C2鹵代烷基或 C1-C4-烧氧基’
其中#表示與三唑幷嘧啶骨架的連接點。 尤其是鑒於其用途,下表中所彙編的式I之化合物較 佳。而且’表中所提及用作取代基的基團就本質上而 言’與其中提及該等基團之組合無關,係為所討論之取 代基的尤其較佳實施例。 表1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孓氯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2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氯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1^與以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3 氣基且對於每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_ 一化合物Ri與&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列 表4 ’ Lm為2-氯基且對於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 97941 -26 - 200533670 每一化合物1^與11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5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2_氟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6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氟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心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7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款基且對於每 · 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8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2_氟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R】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9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2_氯基_6_氟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心與汉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馨 表10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為2_氯基_6_氟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1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為2_氯基_6_氟基且 .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_ 表12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為2_氣基_6_氟基 97941 -27- 200533670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3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氣,Lm為2,6•二氯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m為2,6-二氯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5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Lmg2,6_二氣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i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6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Lm為2,6•二氯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一列。 表17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Lm為2,6-二氟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8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2,6_二氟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9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基,Lmg2,6_二氟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20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氧基,Lm為2,心二氟基且 97941 -28- 200533670 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21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2_甲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 表22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l^2•甲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23 式LA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基,Lm為2·甲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心與匕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24 式I.A之化合物,其中又為甲氧基,^為孓甲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心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25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2_氯基、^氟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列。 表26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孓氯基、氟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27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_氯基、^氟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及2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列。 表28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氧基,Lm*2_氯基、^氟 97941 -29- 200533670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29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1^為2,5-二氟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30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m為2,5-二氟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心與汉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31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二氟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32 式I.A之化合物,其中又為甲氧基,、為2,5_二氟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33 基 列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m“_氯基、3,6-二氣 且對於每-化合物RA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表34 式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 .^ π氣丞為2'氯基、3,6· 土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 人 u 、 2;、、且σ對應於表A中的 夕,J 〇 表35
Lm 為 2-氯基、3,6_二 式I·A之化合物 其中X為甲基 97941 -30- 200533670 氟基且對於每-化合物R4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36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為之·氣基、3,心 虱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一列 表37 式Μ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Lm為2-氯基、5,6_二氟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1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38 *式h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2-氯基、5,6_二 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39 产式I.A之化合物,其中乂為曱基,L^2_氯基、5,6-鼠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尺丨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列 表40 式L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L42-氯基、5,6_
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 一列 表4 1 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 氟 式L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2,6-二氯基、 97941 -31 - 200533670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1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_ 列。 表42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m為2,6_二氣基、< 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_ 列。 表43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Lm為2,6-二氯基、$
軋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44 —式I.A之化合物’其中乂為甲氧基’、為认二氯基、 5-氟基且對於每—化合物〜糾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45
式I· 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氣, 七 π机Lm^2,3,6·三氟基且對於 母一化合物R】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表46 ,為2,3,6-三氟基且對 於表A中的一列。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 方、母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 表47 ,Lm為2,3,6-三氟基且對 於表A中的一列。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 於每一化合物R】與&之組合對應 表48 97941 -32- 200533670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氧基,Lm*2,3,6•三氟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49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Lmg2_甲基、5_氟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反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50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n^2_甲基、5•氟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一列。 表51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_甲基、5_氟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52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為孓甲基、5_氟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53 —式I.A之化合物,其巾χ為氣’、為2,5_二氯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心與汉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_列。 表54 式I.A之化合物,其中乂為氰基,^為2,5_二氯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55 幻·Α之化合物,其中乂為甲基,L“2,5_二氯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97941 -33- 200533670 表56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Lm為2,5•二氯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57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氣,“為2_氟基、5•氯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58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為2_氟基、5_氯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59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基,^為孓氟基、%氯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60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2_氟基、5_氣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6 1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氣,氯基、卜氣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62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Lm為2,3_二氯基、 鼠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1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97941 34- 200533670 表63 式Ι· 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基,L ^ 2,3-二氯基、6- 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之组合 了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64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氧基,、為2,3-二氯基、 6-氟基且對於每—化合物尺糾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二一 列。 表65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2,5-二氣基、6- 氟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列。 表66 6« 斤式1.入之化合物,其中乂為氰基,L^2,5-二氯基、 氟基且對於每-化合物〜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列。 表67 6·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為2,5•二氯基、 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㈣糾之組合對應於表“的 列。 表68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氧基,、為2,5_二氯基
6氟基且對於每_化合物R]與&2之組合對應於表 列。 、J 97941 -35- 200533670 表69 式L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卜三氯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1^與11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70 式L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卜三氯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以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71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基,^ t
T ^ 1^马2,356-三氣基且對 於母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列。 表72 式L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2,3,6_三氯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73 -一氟基、5-氯 於表A中的一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2,6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R2之組合對應 列。
表74 二氟基、5- 於表A中的一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k為2 氯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 列。 表75 心二氟基、5-於表A中的一 式I.A之化合物,其中又為甲基, 乳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 2之組合 列0 97941 36- 200533670 表76 式Ι·Α之化合物 5-氯基且對於每一 列。 表77 ,其中Χ為甲氧基,、為2,6_二氟基、 化合物RAR2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孓甲基、^氣美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土且 表78 °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2•甲基、$•氯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1與112之組合對應於表人中的一土 表79 °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Lm為2·甲基、^氯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以2之組合對應於表人中的一列。 表80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之-曱基、、氯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8 1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孓氯基、5_甲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111與112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一列。 表82 式I.A之化合物,其中乂為氰基,、為]•氯基、5_甲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83 97941 -37- 200533670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Lm為2-氯基、5_甲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84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1^為2•氯基、5_甲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85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2 -氟基、^甲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86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m為氟基、5•甲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87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Ln^Ln^2_氟基、5_ 甲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88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氟基、^曱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 列。 表89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L〇^2_氯基、5_甲基、 6-氟基且f子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97941 -38 - 200533670 表90 式1.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m為2-氯基、5-甲 基、6-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一列。 表91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基,Ln^2_氯基、5•曱 基、6-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一列。
表92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又為甲氧基,、為^氯基、^甲 基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一列。 表93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氣基、3_甲基、 6_氣基且對於每—化合物&與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列。
表94 式^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 2'氯基、3·甲 基、6-氟基㈣於每—化合物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一列。 表95 装式^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Lm為2_氯基、p 二⑪基且對於母—化合物Ri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 , 的一列。 97941 -39- 200533670 表96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又為甲氧基,Lmg2_氯基、弘甲 基、6-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 '一列。 表97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m為2,6_二氣基、孓甲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98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乂為氰基,為2,6-二氣基、^ 甲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99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為2,6·二氣基、5.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丨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表100 式L 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 m兩2,6-二氯基、 一甲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 列。 耵應於表A中的一 表101 其中X為氣, 物R!與R2之
Lm為2,心二氟基、弘甲 组合對應於表A中的— 式Ι·Α之化合物,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 列。 97941 -40- 200533670 表102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2,6·二氟基、 甲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1與R之組合 口町應於表A中的 列。 表103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基,、為二氟基、 甲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尺邮之組合對應於表A二的 列。 表104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為2,6_二氣基 3_甲基且對於每-化合物〜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列。 表105 甲基且對於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n^2,5_ 每一化合物R】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表 106 °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L 仇卜 m42,t二甲基且對 於母一化合物1與1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表107 丨° ,“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 L“2,5_二甲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八_的一 表108 丨° 式L 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氧基, 為2,5-二甲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一列。土 97941 -41 - 200533670 表109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2'氯基、5_甲氧基 且對於每-化合物1^與11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列。 表110 式以之化合物,其中X為氛基,、為2_氯基、5_甲氧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111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氯基、5_甲氧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z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112 ρ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氧基,、為2_氯基、5_甲 氧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113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氟基、5_曱氧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14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2•氟基、5_甲氧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 列。 表115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1^為2_氟基、5_ 97941 -42- 200533670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R之組合對 ’應於表A中的 列。 表11 6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氧基,、為^氣基、甲 軋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117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氣,Lm為2·
基、卜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机之組合對應於表a: 的一列。 表11 8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為孓氣基、甲氧 基、6-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化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一列。 表119
式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Lm為2·氯基、3_甲氧 基、6-氟基且料每—化合物〜與〜之組合對應於表 的一列。 表120 &式1.八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L』2_氣基、3-甲 ^基、基且對於每—化合物R#R2之組合對應 中的一列。 表1 2 1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2_氯基、5_甲氧 97941 -43- 200533670 基、6-既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與心之組合對應於表 的一列。 表122 式U之化合物,其甲X為氰基,L„為2-氣基、5_甲氧 基、6-跳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化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一列。 表123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L^2_氯基、5·甲氧 基、6-氟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 的 '一列。 表124 式L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1^為孓氣美' 5甲
=基、6·氟基且對於每-化合物R#R2之組合對歧表A 中的一列。 表125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m為2,6•二氯美、$ 氧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合 通於表A申的一 夕,J 〇 表126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k為2,6·二氣美、$ 甲氧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R之組合 6 土 一 u °對應於表A中的 一夕,J 〇 表127 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曱基,為2,6_二氣美、$ 97941 -44- 200533670 曱氧基且對於每一 一列。 表128 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式Ι·Α之化合物, 5 -甲氧基且對於每一 一列0 表129 其中Χ為甲氧[為2,6_二氯基、 化合物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 ^Ι·Α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2,6•二銳基、y 乳土且對於每—化合物〜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 — 列。 表130
式I.A之化合物, 甲氣基且對於每一 一歹1J。 其中X為氰基,Lm為2,6_二氟基、3 化合物Rl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表1 3 1 式I · A之化合物, T氧基且對於每一 一列。 表132 其中X為甲基,Lm為2,6_二氟美 化合物心與112之組合對應於表I中的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2,6•二氟基、 :甲氧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々R2之組合對應於表“的 一歹丨J 〇 表133 式了· A之化合物 97941 其中X為氣,1^為2、甲基 5-甲氧基 -45- 200533670 且對於母一化合物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 34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甲基、^甲氧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135 式I.A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_甲基、5_甲氧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之組合對應於表 列。 表136 式I.A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為孓甲基、5甲 氧基且對於每-化合物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NH 2
I.B 表137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X為氣, 、為2-虱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心與1之組合對應於表A令的一列。 表138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又為 為2 -乳基且對於每 -化合物r々r2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一列。 表139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
Lm為2 -氣基且對於每 97941 -46- 200533670 一化合物心與汉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0 式LB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2_氯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一列。 表141 式I.B之化合物,盆中X為翕,τ ^ ,、Τ A馮虱,Lm_2-氟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心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2 式I.B之化合物,MX為氰基’、為2_氟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3 式I.B之化合物,其中甲基,L^2_a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心與以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4 —式I.B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氧基,、為2_氣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5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Lm為氯基、6•氟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6 式I.B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2_氣基、6_氟基 且對於母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47 式I.B之化合物,其中X為曱基,、為2_氯基、6_氟基 97941 -47- 200533670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八中的一列。 表148 式I.B之化合物,其巾χ為甲氧基,L^2_氯基、6_氣 基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 列。 表149 —弋·Β之化口物,其中χ為氯,為2,6_二氯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50 ,Ι·Β之化合物’其中乂為氰基,L“2,6_二氯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表151 f I.B之化合物’其中乂為甲基,L“2,6_二氣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I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52 式I.B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2,6-二氣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列。 表153 a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m&2,6_二氟基且對於 每—化合物心與以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54 ' jl.B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氰基,Lm&2,6_二氟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K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55 97941 200533670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為2,6-二氟基且對 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列。 表156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為2,6-二氟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1與&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57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m為2_甲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心與义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58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又為氰基,、為2_^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列。 表159 細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為2_甲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1與汉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60 七式I.B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孓甲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1與1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61 式I.B之化合物,其中x為氯,、為心氯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心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62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L * * π乱!6'孔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心與1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列。 表163 97941 -49- 200533670 6·氯基且對於每 列。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為 一化合物R】與I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 表164 且對於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 為6-氯基 每一化合物1與1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列。 表165 且對於每一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為^氟基 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66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乂為氰基,L 亂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I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67 式I.B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氟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R〗與&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68
>式13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為6_氣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列。 表169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Lm*2_氟基、6•氯基且 對於每一化合物Ri與h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70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X為氰基,“為孓氟基、6_氯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表171 97941 •50- 200533670 為2-氟基、6_氯基 應於表A中的一列。 式I_B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基 且對於每一化合物Rl與R2之組合對 表172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x為甲氧基, 认― 土’1^為2 -氟基、6-氣 基且對於母一化合物心與心之組八 虱 列。 子應於表Α中的一 表173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χ為氯, n . u 甲基且對於每一 化合物心與112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一列。 τ瓦母 表174 式Ι·Β之化合物,其中又為氰基, _ 阳马6_曱基且對於每 一化合物心與以2之組合對應於表Α中的_列。 表175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基,乙 、馮6-曱基且對於每 ~化合物R]與R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_列。 表176 式I.B之化合物,其中χ為甲氧基,、為6_甲基且對於 每一化合物心與尺2之組合對應於表A中的一列。 蝙號 5m A-4 ssi A^6 Λ-g
_ 表A
R2 — 3ΖΞΕ~ H~H ZTch3 3ΖΖΗΞΞΖ Z7ch3 ^ 5hIch7 3ZZK Z7ch3 "chTchT R1 —H CH3 ch3 ~ch2ch, ~ch2ch, ~ch2ch, —CH2CF3 —CH2CF3 ch2cf/ 97941 -51 - 200533670 編號 R1 R2 A-10 CH2CCI3 H A-l 1 CH2CCI3 ch3 A-12 CH2CCI3 CH2CH3 A-13 CH2CH2CH3 H A-14 CH2CH2CH3 ch3 A-15 CH2CH2CH3 CH2CH3 A-16 CH2CH2CH3 CH2CH2CH3 A-17 ch(ch3)2 H A-18 ch(ch3)2 ch3 A-19 ch(ch3)2 CH2CH3 A-20 ch2ch2ch2ch3 H A-21 CH2CH2CH2CH3 ch3 A-22 CH2CH2CH2CH3 CH2CH3 A-23 CH2CH2CH2CH3 CH2CH2CH3 A-24 CH2CH2CH2CH3 ch2ch2ch2ch3 A-25 (士)ch(ch3)-ch2ch3 H A-26 (士)ch(ch3)-ch2ch3 ch3 A-27 (士)ch(ch3)-ch2ch3 CH2CH3 A-28 (s)ch(ch3)-ch2ch3 H A-29 (S)CH(CH3)-CH2CH3 ch3 A-30 (S)CH(CH3)-CH2CH3 CH2CH3 A-31 (R)CH(CH3)-CH2CH3 H A-32 (R)CH(CH3)-CH2CH3 ch3 A-33 (r)ch(ch3)-ch2ch3 CH2CH3 A-34 (士)ch(ch3)-ch(ch3)2 H A - 35 (士)ch(ch3)-ch(ch3)2 ch3 A-36 (土)ch(ch3)-ch(ch3)2 CH2CH3 A-37 (S)CH(CH3)-CH(CH3)2 H A-38 (s)ch(ch3)-ch(ch3)2 ch3 A-39 (s)ch(ch3)-ch(ch3)2 CH2CH3 A - 40 (r)ch(ch3)-ch(ch3)2 H A-41 (r)ch(ch3)-ch(ch3)2 ch3 A-42 (r)ch(ch3)-ch(ch3)2 CH2CH3 A-43 (士)ch(ch3)-c(ch3)3 H A-44 (士)ch(ch3)-c(ch3)3 ch3 A-45 (士)ch(ch3)-c(ch3)3 CH2CH3 A-46 (s)ch(ch3)-c(ch3)3 H A-47 (s)ch(ch3)-c(ch3)3 ch3 A-48 (s)ch(ch3)-c(ch3)3 CH2CH3 A-49 (R)CH(CH3)-C(CH3)3 H A-50 (r)ch(ch3)-c(ch3)3 ch3 A-51 (R)CH(CH3)-C(CH3)3 CH2CH3 A-52 (士)ch(ch3)-cf3 H A-53 (士)ch(ch3)-cf3 ch3 A-54 (土)ch(ch3) - cf3 CH2CH3 A-55 (S)CH(CH3)-CF3 H A-56 S)CH(CH3)-CF3 ch3 A-57 (S)CH(CH3)-CF3 CH2CH3 -52-
97941 200533670 編號 R1 R2 A-58 (R)CH(CH3)-CF3 H A-59 (R)CH(CH3)-CF3 ch3 A-60 (R)CH(CH3)-CF3 CH2CH3 A-61 (士)ch(ch3)-cci3 H A-62 (土)ch(ch3)-cci3 ch3 A-63 (士)ch(ch3)-cci3 CH2CH3 A-64 (S)CH(CH3)-CC13 H A-65 (S)CH(CH3)-CC13 ch3 A-66 (s)ch(ch3)-cci3 CH2CH3 A-67 (R)CH(CH3)-CC13 H A-68 (R)CH(CH3)-CC13 ch3 A-69 (R)CH(CH3)-CC13 CH2CH3 A-70 CH2CF2CF3 H A-71 CH2CF2CF3 ch3 A-72 ch2cf2cf3 CH2CH3 A-73 CH2(CF2)2CF3 H A-74 ch2(cf2)2cf3 ch3 A-75 CH2(CF2)2CF3 CH2CH3 A-76 CH2C(CH3) = CH2 H A-77 CH2C(CH3) = CH2 ch3 A-78 CH2C(CH3) = CH2 CH2CH3 A-79 ch2ch=ch2 H A-80 ch2ch=ch2 ch3 A-81 ch2ch=ch2 CH2CH3 A-82 CH(CH3)CH = CH2 H A-83 CH(CH3)CH = CH2 ch3 A-84 CH(CH3)CH = CH2 CH2CH3 A-85 CH(CH3)C(CH3) = CH2 H A-86 CH(CH3)C(CH3) = CH2 ch3 Α·87 CH(CH3)C(CH3) = CH2 CH2CH3 A-88 CH2-CCH H A-89 CH2-CCH ch3 A-90 CH2-CCH CH2CH3 A-91 環戊基 H A-92 環戊基 ch3 A-93 環戊基 CH2CH3 A-94 環己基 H A-95 環己基 ch3 A-96 環己基 CH2CH3 A-97 ch2-c6h5 H A-98 ch2-c6h5 ch3 A-99 ch2-c6h5 CH2CH3 \-100 -(ch2)2ch: =chch2- \-101 -(CH2)2C(CH3) = CHCH2- \-102 -CH(CH3)CH2-CH = CHCH2- \-103 -(ch2)2ch(ch3)(ch2)2- \-104 -(ch2)3chfch2-
97941 -53- 200533670 編號 R1 R2 \-105 — -(ch2)2chf(ch2)2- \-106 -ch2chf(ch2)3- \-107 -(ch2)2ch(cf3)(ch2)2- \-108 — -(ch2)2o(ch2)2- \-109 -(ch2)2s(ch2)2- 1110 - -(CH2)5- 1111 _ ,(CH2)c 1112 -ch2ch=chch2- \-1 13 -ch(ch3)(ch2)3_ 14 -ch2ch(ch3)(ch2)2_ \-1 15 -CH(CH3MCH2)2-CH(CH3)- 16 — -CH(CH3)-(CH2)4- 1117 -ch2-ch(ch3)-(ch2)3- ^1 18 - -(ch2)-ch(ch3)-ch2-ch(ch3)-ch2- 19 ___-CH(CH2CH3)-(CH2)4-_ 1120 -(CH2)2-CHOH-(CH丄- \-121 -(CH2)6. U22 -CH(CH3)-(CH2)5- \-123 -(ch2)2-n(cho-(ch2)2- 1124 -N=CH-CH = CH- 1125 -n=c(ch3)-ch=c(ch3)- ^-126 -n=c(cf3)-ch=c(cf3)- 化合物i適合用作殺真菌劑。其特徵在於抗廣譜植物致
病/、囷類之犬出效力’尤其是抗子囊菌類(ASC〇mycete)、 半知菌類(Deuteromycete)、卵菌類(〇omycete)及擔子菌 類(Basidi〇mycete)之種類。一些化合物係内吸有效的且 可作為葉及土壤殺真菌劑用於植物保護中。 該等化合物對於調控各同栽培植物及該等植物之種 的夕種真囷尤其重要,諸如小麥、黑麥、大麥、 麥、稻、玉米、草、香蕉、棉花、大豆、咖啡、甘蔗 藤類、果類及觀賞植物及蔬菜,諸如黃瓜、蠶豆、西、 柿、馬鈐薯及葫蘆。 °亥等化合物尤其適於調控以下植物疾病 及馬’L菜上的鏈格孢囷病⑷類, 97941 -54- 200533670 •穀類、稻及草坪上的離蠕孢菌病(Bipolaris)及内臍蠕孢 菌病類, • 榖類上的布氏白粉菌病(β/w爪erk 白粉病), •草莓、蔬菜、觀賞植物及葡萄藤上的灰黴菌病 (Botrytis cinereal)(反徽病)’ •葫蘆上的煙葉白粉病(五及瓜類 台输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
•各種植物上的鐮胞菌及輪枝菌病 (Verticillium)M, •穀類、香蕉及花生上的蔓枯病(Μγα叹類, •馬钤薯及西紅柿上的晚疫病菌病(户 infestan) 5 •葡萄藤上的葡萄霜黴病(户/α㈣v/ifco/a), •蘋果樹上的叉絲單囊殼菌病/ewcWrz’c/za),
• 小麥及大麥上的芬假小尾孢菌病(P*s^i^ocerc(9577〇re//a herpotrichoides) ? •蛇麻草及黃瓜上的假霜黴菌病 類, •穀類上的柄鏽菌病(Pwcc/77/β)類, •水稻上的稻痕黴菌病(Py/cw/arM (9/;yzae), •棉花、水稻及草坪上的絲核菌病(及類, •小麥上的小麥殼針孢葉枯病(5^pi<9rz_a /rz7/c/)及|員枯病 (Stagonospora nodorum), •葡萄藤上的葡萄白粉病(t/nc//7iz/a "eea/or), 97941 -55- 200533670 矛又類及甘森上的黑粉菌原病(仍…叹0)類,及 •頻果樹及梨樹上的梨黑星菌病類(瘡痂病)。 化合物I亦適於在材料保護(例如木材、紙張、塗料分 政體、纖維或織物)及儲藏品保護中調控有害真菌,諸如 数黄 ki(Paecil〇myces vari〇叫。 藉由以殺真菌有效量的活性化合物處理真菌或待免除 真菌之侵襲的㈣、種+、材料或土壤來利純合物卜 可在真菌感染該等材料、植物或種子之前或之後執行該 施用。 ^ 該等殺真菌組合物一般包含〇.m95重量%之間,較佳 〇·5與90重量%之間的活性化合物。 以所要之效果的類別而定,當採用活性化合物用於植 物保護時,所施用的量為介於每公頃〇 〇1與2 〇 “之間的 活性化合物。 種子處理中,-般要求活性化合物的量為8細以 種子’較佳為⑴心胸^尤佳為⑴⑼卵^。 :通常施用的量為(例如)每立方米處理材料⑽i这… 車父佳為0.005 g至1 kg的活性化合物。 當用於保護材料或儲藏品中時,所施用之活性化合物 的量依施用區域之類別及所要之效果而$。在材料保護 化合物!可轉化成慣常的調配物,例如溶液、乳劑、懸 浮物、粉劑、散劑、糊劑及㈣劑。施用形態依特定目 的而定;在每—情況下,應確保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 精細及均勻分佈。 97941 -56- 200533670 、、 式‘備δ玄專调配物,例如藉由用溶劑及/或 載劑擴增活性化合#,必I時,使用乳化劑及分散劑。 曰適的 >谷劑、助劑主要為. 水芳私〉谷劑(例如Solvesso產品、二曱苯)、石蠟(例 如礦物油餾份)、醇類(例如甲醇、丁醇、戊醇、苯曱 酉子)酮類(例如環己酮、γ- 丁内酯)、吡咯啶酮類 jNMP、Ν〇Ρ)、乙酸酉旨類(乙二醇二乙酸酿)、二醇 類知肪馱一甲醯胺類、脂肪酸類及脂肪酸酯類。 原則上,可使用溶劑混合物, -諸如經研磨之天然礦物(例如高嶺土、黏土、滑石、 白堊)及纹研磨之合成礦物(例如高分散矽石、矽酸鹽 類)之載劑;諸如非離子性及陰離子性乳化劑之乳化 织例如聚壤氧乙烧脂肪醇喊、丈完基石黃酸鹽及芳基石黃 酸鹽)及諸如木素亞硫酸鹽廢液及甲基纖維素之分散 劑。 合適的界面活性劑為木質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 酉文、一丁基奈%酸之鹼金屬、鹼土金屬及銨鹽,烷基芳 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鹽、 脂肪酸及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此外還有磺化萘及萘 之何生物與甲醛之縮合物、萘或萘磺酸與苯酚及甲醛之 縮合物、聚環氧乙烧辛基苯盼醚、乙氧基化異辛基苯 酚、辛基苯酚、壬基苯酚、烷基苯酚聚聚乙二醇醚、三 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 芳基聚醚醇、醇及脂肪醇/環氧乙烷縮合物、乙氧基化蓖 97941 -57- 200533670 ^由、聚環氧乙㈣基_、乙氧基化聚氣丙稀、月桂醇 ::醇鍵縮酸、山梨糖醇醋、木素亞硫酸鹽廢液及甲 巷纖維素。 的=ίί射直接噴射之溶液、乳劑、糊劑或油分散液 、疋等至尚沸點的礦物油餾份(諸如煤油或柴油),另 外還有煤焦油、植物或動物來源的油,脂族、環及芳族 :(例如甲苯、二甲苯、石蝶、四氫化萘、烷基化萘或其 何物、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環己醇、環己酮、 異佛樂輞、強極性溶劑(例如二甲亞砜、Ν-甲基吡咯啶酮 及水)。 义可藉由將活性物質與固態載劑混合或同時研磨來製備 散劑、用於散佈之材料及可粉塵化之產物。 可藉由將活性化合物結合於固態載體上而製備顆粒, 例如$塗佈之顆粒、經浸潰之顆粒及均質顆粒。固態載 體之Α例為·礦物土,諸如矽膠、矽酸鹽、滑石、高嶺 土紅橙石、石灰石、石灰、白堊、紅玄武土、黃土、 黏土、白雲石、矽藻土、硫酸鈣、硫酸鎂、氧化鎂、經 研磨之合成材料;肥料,諸如硫酸銨、磷酸銨、硝酸 銨、尿素;及植物來源之產物,諸如穀類粗粉、樹皮粗 粉、木材粗粉及堅果殼粗粉、纖維素粉末及其它固體載 體。 該等調配物一般包含0.01至95重量% (較佳〇1至9〇重量 %)的活性化合物。所使用的活性化合物之純度為90%至 100%(較佳 95%至 100%)(根據 nmr譜)。 97941 -58· 200533670 下面為調配物之實例:1 ·以水稀釋之產物 A水溶性濃縮物(SL) 將10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溶入水或水溶性溶劑 中。作為替代,加人濕潤劑或其它助劑。經水稀釋後該 活性化合物溶解。 / B可分散之濃縮物 將20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溶入環己_,同時添加 分散劑,例如聚乙烯吡咯啶酮。以水稀釋得到分散液。 c可乳化之濃縮物(EC) 將15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溶入二甲苯,同時添加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及乙氧基化I麻油(在每一情況下 5%)。以水稀釋得到乳劑。 D 乳劑(EW、EO) 將40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溶入二甲苯,同時添加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及乙氧基化蓖麻油(在每—情況下 5 /〇。利用乳化機(UUraturrax)將該混合物引入水中且製 成均質乳液。以水稀釋得到乳劑。 E懸浮液(SC、OD) ^授拌型球磨機中,將2G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粉 碎:粉末’同時添加分散劑、濕潤劑及水或有機溶劑, n田的•性化合物懸浮液。以水稀釋得到活性化合 物之穩定懸浮液。 F水为散性顆粒及水溶性顆粒(WG、SG) 將50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磨細,同時添加分散劑 97941 -59- 200533670 擠壓機、噴射塔、流 以水稀釋得到活性化 及濕潤劑,且藉助於技術設備(例如 化床)製成水分散性或水溶性顆粒。 合物之穩定分散液或溶液。 一定子磨機中磨 以水稀釋得到活 G水分散性散劑及水溶性散劑(wp、sp) 將75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在轉子 細’同時添加分散劑、濕潤劑及石夕膠。 性化合物之穩定的分散液或溶液。 2.在不稀釋下施用之產物
Η可粉塵化粉末(DP) 將5山重量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磨細且與95%精細分開的 高嶺土密切混合。此舉給出可粉塵化的產物。 I 顆粒(GR、FG、GG、MG) 將0.5重量: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磨細且與㈣之載劑 結合。當前之方式為擠麼機、噴射乾燥機或流化床。此 舉給出在不稀釋下施用的顆粒。 J ULV溶液(UL)
將10重ΐ份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溶人有機溶劑(例如二甲 苯)中。此舉給出在不稀釋下施用的產物。 藉由喷灑、霧化、撒粉、撒播或灑水,活性化合物可 以其調配物之形式或自其所製備之施用形式來使用,例 、可直接噴射之洛液、散劑、懸浮液或分散體、乳 液、油分散體、糊劑、粉劑、用於撒播之材料或顆粒。 使用形式70全取決於所預期之用途;本發明旨在確保每 f月况下根據本發明之;舌性化合物最可能精細之分佈。 97941 -60- 200533670 藉由添加水可自乳劑濃縮物 喷射之散劑、油分散體)製備含水使=化之散劑(可 劑、糊劑或油分散體,可藉由濕潤劑、:二為製備乳 或乳化劑將該等物質(如此或溶入油或溶;^ 質化。另外,可萨制供4人 ^中)於水中均 十分物’活性物質、濕潤割、增黏 及適當時之溶劑或油㈣縮物,且 此4 /辰細物適於以水稀釋。 圍=1備物中活性化合物的濃度可在相當寬的範 圍内受動。其—般為⑺咖至抓,較佳為G.G1至1%。 亦可在超低量(ULV)方法中成功使用該等活性化合 物,错此可能施用包含超過95重量%之活性化合物㈣ 配物’或者甚至施用不含添加劑的活性化合物。 若合適,在即將使用(桶混製劑(tank mix))之前可將不 同類型的油、濕潤劑、佐劑、除草劑、殺真菌劑、其它 的殺蟲劑或殺菌劑加入活性化合物中。該等試劑可以 1 · 10至1 0 · 1之重量比與根據本發明之試劑混合。 以殺真菌劑之使用形式的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與 其它的活性化合物同時存在,例如與除草劑、殺蟲劑、 生長調節劑、殺真菌劑或另外與肥料同時存在。將以殺 真菌劑應用形式的化合物I或含彼之組合物與其它的殺真 菌劑混合在許多情況下導致所得殺真菌劑之活性譜擴 大0 下列殺真菌劑連同可使用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旨在 例示可能之組合,但並不僅限於彼等: 97941 -61 · 200533670 •醯基丙胺酸類,諸如苯霜靈(benalaxyl)、甲霜靈 (metalaxyl)、σ夫酸胺(〇furace)或惡胺(〇}cadiXyi), •胺衍生物類,諸如阿迪嗎啉(aldimorph)、多果定 (dodine)、嗎囷靈(dodemorph)、粉鏽琳(fenpropimorph)、 苯鏽°定(fenpropidin)、雙胍鹽(guazatine)、雙胍辛胺 (iminoctadine)、螺旋克胺(spiroxamine)或三得芬 (tridenorph),
•苯胺基嘧咬類,諸如派美尼(pyrimethanil)、麥帕克林 (mepanipyrim)或賽普洛(cyprodinyl), •抗生素類諸如環己醯亞胺(cycloheximide)、灰黃黴素 (griseofulvin)、春日黴素(kasugamycin)、遊黴素 (natamycin)、多氧菌素(polyoxin)或鏈黴素 (streptomycin),
•唑類,諸如比多農(bitertanol)、 溴克唑 (bromoconazole)、環吐醇(cyproconazole)、苯醚甲環 口坐(difenoconazole)、二硝基克嗤(dinitroconazole)、恩 康唆(enilconazole)、氟環唑(epoxiconazole)、腈苯唑 (fenbuconazole)、氟喹克唑(fluquinconazole)、氟矽唑 (flusilazole)、粉口坐醇(flutriafol)、己嗤醇(hexaeonazole)、 抑黴唑(imazalil)、葉菌唑(metconazole)、腈菌唑 (myclobutanil)、戊菌嗤(pen con azole)、丙環嗤 (propiconazole)、咪醢胺(prochloraz)、丙硫醇並克唑 (prothioconazole)、戊嗤醇(tebuconazole)、三嗤酮 (triadimefon)、三唑醇(triadimenol)、氟菌唑 97941 -62- 200533670 (triflumizole)或環菌峻(triticonazole),
•二羧曱醯亞胺,諸如依普同(iprodione、米克啉 (myclozolin、撲滅寧(procymidone或免克寧(vinclozolin),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諸如福美鐵(ferbam)、代森納 (nabam)、锰乃浦(maneb)、鋅锰乃浦(mancozeb)、威百 故(metam)、 免得爛(metiram)、曱基代森辞 (propineb)、聚胺基甲酸鹽(polycarbamate)、得恩地 (thiram)、福美鋅(ziram)或代森鋅(zineb),
•雜環化合物,諸如敵菌靈(anilazine)、免賴得 (benomyl)、博克利(boscalid)、多菌靈(carbendazim)、 萎鏽靈(carboxin)、氧化萎鏞靈(oxycarboxin)、賽座滅 (cyazofamid)、邁隆(dazomet)、腈硫醌(dithianon)、噁 唑菌酮(famoxadone)、咪唑酮菌(fenamidone)、芬瑞莫 (fenarimol)、麥穗靈(fuberidazole)、氟多寧(flutolanil)、 福拉比(furametpyr)、稻瘦靈(isoprothiolane)、滅鏽胺 (mepronil)、氟苯,口定醇(nuarimol)、撲殺熱(probenazole)、 撲快那(proquinazid)、比芬諾(pyrifenox)、百快隆 (pyroquilon)、快諾芬(quinoxyfen)、石夕硫芬 (silthiofam)、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噻氟菌胺 (thifluzamide)、曱基硫菌靈(thiophanate-methyl)、汰 敵寧(tiadinil)、三環嗤(tricyclazole)或嗓胺靈 (triforine), •銅殺真菌劑(諸如波爾多(Bordeaux)混合物、銅乙酸 鹽、銅氯氧化物或驗式硫酸銅), 97941 -63 - 200533670 •石肖基苯衍生物(諸如樂殺蜗(binapacryl)、消蜗营 (dinocap)、消蜗通(dinobuton)或石肖基鄰苯二甲酸異丙 基), •苯基°比洛(諸如拌種嘻(fenpiclonil)或哈菌腈 (fludioxonil), •硫,
•其它的殺真菌劑(諸如酸化苯幷噻二唑-S-甲酯、苯噻 瓦利(benthiavalicarb)、加普胺(carpropamid)、四氯異 苯腈(chlorothalonil)、嗟芬胺(cyflufenamid)、霜腺氰 (cymoxanil)、邁隆(dazomet)、σ達菌清(diclomezine)、 二氣西莫(diclocymet)、乙黴威(diethofencarb)、敵痕 石粦(edifenphos)、乙嗟博胺(ethaboxam)、環醯菌胺 (fenhexamid)、三苯醋錫(fentin acetate)、禾草靈 (fenoxanil)、口密菌腙(ferimzone)、扶吉胺(fluazinam)、 三乙石粦酸(fosetyl)、乙石粦!呂(fosetyl-aluminum)、顯黴 威(iprovalicarb)、六氯苯、美曲芬諾(metrafenone)、 賓克隆(pencycuron)、霜黴威(propamocarb)、苯酉太、甲 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 或氯苯醯胺(zoxamide), •嗜毯果傘素(諸如亞托敏(azoxystrobin)、敵托敏 (dimoxystrobin)、默氧菌胺(fluoxastrobin)、克收欣 (kresoxim-methyl)、苯氧菌胺(niet〇minostrobin)、奥瑞 翻胺(orysastrobin)、咬氧菌醋(piCOXyStr〇bin)、百克敏 (pyraclostrobin)或三氟敏(trifi〇xystr〇bin), 97941 -64- 200533670 •次磺酸衍生物(諸如敵菌丹(captaf〇1)、蓋普丹(captan)、 盤發靈(dichlofluanid)、福爾培(㈤口叫或曱基益發靈 (tolylfluanid), •肉桂醯胺及類似化合物(諸如達滅芬(dimeth〇m〇rph)、 氟美醯胺(flumetover)或氟嗎啉flum〇rph)。 合成實例 下面合成之實例中所述之程序用於藉由適當地修飾起 始物質來製備另外的化合物。所得化合物及其物理數據 参 列在隨後的表袼中。 貫例1-製備5-氯-6-(2,6-二氟·4_胺基羰基苯基甲基 哌啶-1-基)-[1,2,4]三唑幷[l,5-a]嘧啶 使HC1氣體通過20 ml甲醇中的^ mm〇1 5_氯_6_(2,卜二 氟-4 -氣基本基)-7-(4-甲基派σ定-1-基)_[1,2,4]三峻幷[1,5_ a]嘧啶[參見WO 03/80615]的溶液中直至達到飽和。於約 20-25 C下攪拌24小時後,過濾所形成的沉澱物且溶解於 二氯甲烧中。以水洗滌該溶液並乾燥,然後移除溶劑。 馨 石夕膠層析法給出140 mg熔點為197t之標題化合物及200 mg熔點為176°C之相應的甲基酯。 實例2-製備5-甲基-6-(2,6-二氟胺基羰基苯基)·7_(4_甲 基哌啶基)·1,2,4三唑幷[l,5a]嘧啶 步驟2a ·· 5-(二甲基丙二醯-2-基)-6-(2,6-二氟-4-氰基苯 基)-7-(4-甲基哌啶基)-1,2,4-三唑幷[l,5a]嘧啶 " 將1〇1111乙腈中的1§(2.7.11111:1〇1)5-氯-6-(2,6-二氟_4-氰 基本基)-7-(4-甲基派咬基)-1,2,4-三哇幷[i,5a]哺唆[參見 97941 -65- 200533670 WO 03/80615]與1 g二甲基丙二酸納(6·5 mmol)之溶液於 70-80°C下攪拌4小時或在20-25°C下攪拌2.5天。在此期間 形成黃色固體,經由矽藻土過濾該反應混合物且在稀鹽 酸及二氯曱烷中攪拌沉澱物直至使其脫色。在相分離 後’以二氯甲燒萃取水相。乾燥經組合之有機相且蒸镏 移除溶劑給出1 g標題化合物。 1H-NMR (CDC13, δ 以 ppm) : 8.4 (s,1H) ; 7.4 (d,2H); 4.65 (s,1H) ; 3.7 /s,6H) ; 3.55 (d,寬,2H) ; 3.8 (t5 寬, 2H) ; 1.65 (d,寬,2H) ; 1.55 (m,1H) ; 1.3 (m,2H) ; 0.95 (d,3H) 〇 步驟2b : 5-曱基-6-(2,6-二氟-4-胺基羰基苯基)-7-(4-甲基 口辰σ定基)-1,2,4-三吐幷[1,5 a]嘴咬 將在6 ml甲醇/水(5:1)中的〇.5g(l.〇3 mmol)5-(二甲基 丙二醯-2-基)-6-(2,6-二氟-4-氰基苯基)-7-(4-甲基哌啶 基:Μ,2,4-三唑幷[l,5a]嘧啶及〇·3 g(3.8 mmol)50%之濃度 氫氧化鈉水溶液之溶液於回流下加熱3小時。以曱基第三 丁基_ (MTBE)及稀鹽酸稀釋後,分離出有機相且以 MTBE萃取水相。乾燥經組合之有機相且將其不含溶 劑。使用乙腈/水混合物藉由矽膠RP-18上之預備MPLC純 化殘留物。在移出溶劑後,溶離液給出〇·丨丨g呈黃色樹脂 的標題化合物。 】H-NMR (CDC13,δ 以 ppm) : 8·35 (s,; 7.8 (d5 2H); 7.7 (s,寬,1H) ; 6.75 (s,寬,ih) ; 3.65 (d,2H) ; 2.8 (t, 2H) ; 2.35 (s,3H) ; 1.6 (d,2H) ; 1.5 (m,1H) ; 1.3 (m, 97941 >66- 200533670 2H) ; 0.9 (d,3H) 〇 表1-式I之化合物
編號 R1 R2 X Lm 位置 conh2 物理數據(m.p. [°C] ; ]H-NMR δ [ppm]) 1-1 -(CH2)2 - ch(ch3)-(ch2)2- Cl 2,6-F2 4 197 1-2 -(CH2)2-CH(CH3)-(CH2)2- ch3 2,6-F2 4 (Ex. 2b) 1-3 -(CH2)2-CH(CH3)-(CH2)2- Cl 2-F 4 8.4 (s); 7.7 (m); 7.4 (t); 0.95 (d) 1-4 -(CH2)2-CH(CH3)-(CH2)2- Cl 2,5-(CH3)2 4 130 1-5 -(ch2)2-ch(ch3)-(ch2)2- Cl 2-CH3 4 162-164 1-6 (R) ch(ch3)c(ch3)3 H Cl 2,5-(CH3)2 4 240-241 1-7 (R) ch(ch3)c(ch3)3 H Cl 2-CH3 4 184 1-8 -(ch2)2-ch(ch3mch2)2- Cl 2-Cl,5-OCH3 4 190-191 1-9 -(ch2)2-ch(ch3)-(ch2)2- Cl 2,5-Cl2 4 198-199 1-10 -(ch2)2-ch(ch3)-(ch2)2- Cl 2-CH3,5-F 4 215-216 Ml (R) ch(ch3)c(ch3)3 H Cl 2-CH3?5-F 4 214-215 M2 -(ch2)2-ch(ch3)-(ch2)2- Cl 2-CH3,5-Cl 4 223-225 M3 (R) ch(ch3)c(ch3)3 H Cl 2-CH3, 5-OCH3 4 2個阻轉異才冓 體:8·45; 8.4 (2s,1H); 8·3; 8.35 (2s,1H); 7.25; 7.1 (2s5 1H); 1.1; 1.0 (2d,3H) 1·14 -(CH2)2_CH(CH3)-(CH2)r Cl 2-C1 4 247-249 Μ5 (R) ch(ch3)c(ch3)3 H Cl 2-C1 4 2個阻轉異構 體:8.35 (s, lH);8.15(d, 1H); 7.95 (m, 1H); 7.55; 7.5 (2d,1H); 1.05; 0.9 (2d? 3H) 97941 67- 200533670 編號 R1 R2 X Lm 位置 conh2 物理數據(m.p. [°C] ; ]H-NMR δ [ppm]) 1-16 ⑻ CH(CH3)C(CH3)3 H Cl 2-CH3,5-Cl 4 2個阻轉異構 體:8.35 (s, 1H); 7.95; 7.9 (2s, 1H); 7.4; 7.35 (2s,1H); 1.0(d,3H) 1-17 -(CH2)2-CH(CH3)-(CH2)2- Cl 2-Cl,5-CH3 4 205-208 1-18 (R) CH(CH3)C(CH3)3 H Cl 2-Cl,5-CH3 4 >250 1-19 (R) CH(CH3)C(CH3)3 H Cl 2-CH3 5 >250 1-20 -(ch2)2-ch(ch3)-(ch2)2- Cl 2-C1 5 8.3 (s); 8.0 (s); 7.9(d); 7.5(d); 0.9 (d) 1-21 -(CH2)2-CH(CH3)-(CH2)2- Cl 2-CH3 5 223 1-22 -(CH2)2-CH(CH3)-(CH2)2- Cl 2-CH3? 4-OCH3 5 246-247 1-23 (R) ch(ch3)c(ch3)3 H Cl 2-C1 5 2個阻轉異構 體:8.4; 8.3 (2s? 1H); 8.2 (2s? 1H); 8.1; 8.03 (2d,1H); 7.65 (d,1H); 1.05; 0.95 (2d, 3H) 1-24 (R) ch(ch3)c(ch3)3 H Cl 2-CH3? 4-OCH3 5 極性(HPLC) 阻轉異構體: 8.35 (s, 1H); 8.1 (s,lH);7.0(s, 1H); 0.95 (d, 3H) 1-25 (R) CH(CH3)C(CH3)3 H Cl 2-CH3, 4-OCH3 5 非極性 (HPLC)阻轉 異構體:8.35 (s, 1H); 8.15 (s, 1H); 7.0 (s5 1H); 0.95 (d, 3H) 抗有害真菌作用之實例 藉由以下測試展示式I之化合物之殺真菌作用: 用在丙酮或DMSO中之0.25重量%的活性化合物製備作 為儲備溶液的活性化合物。將1重量%的乳化劑 -68- 97941 200533670
Uniperol® EL(基於乙氧基化烷基苯酚而具有乳化及分散 作用的濕潤劑)添加至該溶液中’且以水將混合物稀釋至 所要之濃度。 應用實例1-抗由網斑病菌匀所引起之大 麥網斑病(net blotch)的活性 以具有下述濃度之活性化合物的含水懸浮液將栽培品 種’’Hanna”之盆植大麥籽苗的葉子噴射至溢流點。24小時 後喷射塗層已乾燥,以網斑病菌[合成内臍蠕孢菌](網斑 病病原體)之孢子含水懸浮液接種測試植物。隨後將測試 植物置於溫度在20與241之間且相對空氣濕度在%至 100%的溫室内。6天后,以總葉面面積感染之百分數在 視覺上判定疾病發展之程度。 在該測試中,以63Ppm化合物Μ*Ι-25處理過的植物 顯不了僅約3%之感染而未經處理之植物感染了 9〇%。 應用貫例2-抗由葡萄霜黴病菌㈣叩幻所引 起之葡萄藤霜黴病v 的活性 以具有下述濃度之活性化合物的含水懸浮液將栽培品 種Riesling’’之盆植葡萄藤的葉子喷射至溢流點。次日, 以葡萄霜黴病菌之遊走孢子含水懸浮液接種葉子之下 側。接著首先將葡萄藤置於24t下的水_蒸汽飽和室内48 小時,然後置於溫度在2〇與3〇〇c之間的室内5天。此段時 間後,再將植物置於保濕室内1 6小時以促進孢囊柄萌 發。然後視覺上判定葉子下側感染之發展程度。 在σ亥測σ式中,以來自實例1之250 ppm標題化合物處理 97941 -69- 200533670 過的植物顯不無感染而未經處理過的植物感染了 9〇%。 應用貝例3-抗由灰黴菌(5〇以少沿以”^^)所引起之大燈籠 椒葉上灰黴病的活性(保護性應用) 在栽培品種,,Neusiedler Ideal Elite” 之燈籠椒(bell-P —er)籽苗很好地長出⑴片葉子之後,以具有下述濃 度之活性化合物的含水懸浮液將其噴射至溢流點。次 日 以灰彳放菌之孢子懸浮液(在2%含水生物模式 (b1〇m〇ld)溶液中含有ΐ7χ1〇6個孢子/mi)接種經處理過的 植物接著將測試植物置於22至24°C及高空氣濕度下的 二、日曰氣候至(climatized chamber)内。5曰後,可在視覺上 以百分數判定葉子上之真菌《染程度。 在該測試中,經63 ppm化合物1_2、1-14、1-23、1-24或 处過的植物顯示有不超過3 0 %的感染,而未經處理 過的植物有75%感染。
97941 •70-

Claims (1)

  1. 20053367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式I之三。坐幷哺〇定
    其中該等取代基如下定義: 3乇8環
    R個別為氫、C〗-C8烷基、CVCs鹵代烷基、 少元基、C3-C8鹵代環烧基、C2-C8稀基、 稀基、CrC6環烯基、CyC:6鹵代環烯基 萘基或含有— 基、c2-c8鹵代炔基或苯基、 個來自由Ο、N及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 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A R及R2與其所連接之氮原子亦可形成五員戈丄^ 雜環基或雜芳基,該雜環基或雜芳基經由N連= 且可含有一至三個來自由〇、N及s組成之群之 外的雜原子作為環成員及/或可攜帶一或多個來 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的取代基:函素、 烧基、C】-C6鹵代烧基、c2_c6烯基、C2a鹵代 稀基、cvc6烧氧基、c】-c6ii代烧氧基、C3-C6稀 氧基、C3_C0鹵代烯氧基、(外)-Cl_c6伸烷基及氧 基-CVC3-伸烷氧基; R及/或R2可攜帶一至四個相同或不同的基團Ra ·· Ra為鹵素、氰基、硝基、羥基、C】·。烷基、 C6*代垸基、cvc:6烷基羰基、〇3<6環烷基、 97941.doc 200533670 c】-c6烷氧基、c「c6鹵代烷氧基、Ci-C6烷氧基 羰基、CrC6烷硫基、Cl-C6烷胺基、二_Ci_C6 烷胺基、C2-C8烯基、c2-C8鹵代烯基、C3-C8環 烯基、C2-C^氧基、c3-C6鹵代烯氧基、c2-C6 炔基、C2-C6鹵代炔基、(:3_(:6炔氧基、c3_C6i| 代炔氧基、CrC6環烷氧基、c3-c6環烯氧基、 氡基-C「C3伸烷氧基、苯基、萘基、含有一至 四個來自由0、N及s組成之群之雜原子的五員 至十員飽和、部分不飽和或芳族雜環, 其中就其而s S亥專脂族、脂環族或芳族基團可部 分或全部鹵化或可攜帶一至三個基團Rb : R為鹵素、氰基、確基、經基、魏基、胺基、緩 基、胺基羰基、胺基硫代羰基、烷基、^!代烷 基、烯基、烯氧基、炔氧基、烷氧基、_代烷 氧基、烷硫基、烷胺基、二烷胺基、甲醯基、 烷基羰基、烷基磺醯基、烷基次硫醯基、烷氧 羰基、烷基羰基氧基、烷胺基羰基、二烷胺基 罗炭基、烧胺基硫代羰基、二烧胺基硫代魏基, 其中該等基團中之烧基含有1至6個碳原子且該 等基圑中之上述烯基或炔基含有2至8個碳原 子; 及/或以下該等基團中之一至三個: 環烧基、環烷氧基、雜環基、雜環基氧基,其中 該等環系統含有3至10個環成員;芳基、芳氧 97941.doc 200533670 基、芳硫基、芳基烷氧基、芳基-cvc6烷 基、雜芳基、雜芳氧基、#芳硫基,纟中,該等 芳基較佳含有6至10個環成員且該等雜芳基含有5 或6個環成員,其中該等環系統可部分或全部函 化或經烷基或齒代烷基取代; L 為鹵素、氰基、c】-c6烧基、C]_C4南代院基、^ C6烷氧基、C^C:6烯氧基或Cl_C4烷氣羰基· m 為卜2、3或4,其中,若m大於卜則該等基團L 可不相同; X 為函素、氰基、c〗-c4烷基、Cl_c4_K烷基、 c4烷氧基或(^-0:2鹵代烷氧基。 1 2·如請求項1之式I之化合物,其中R1不為氫。 3_ —種式I·A之化合物: η
    NHL I.A 其中該等變數如請求項1所定義。 4·如請求項3之式ι·α之化合物,其中該笨基:
    對應於基團A :
    NH2 A 97941.doc 200533670 其中 Ll 為鹵素、鹵代曱基或CVC4烷基; L2、L3、L4為氫或!|素、CVC4烷基、Cl_c2鹵代烷基或 C1-C4燒氧基。 5.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之方法,其中又為_ 素、氰基、CV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_c2_代烷氧 口坐 基,該方法係藉由:式II之5-胺基三 ^NH N NH. 與其中R為烧基之式III之苯基丙二酸g旨、 0 〇 八
    III RO 與式IV之二經基三唾幷。密。定之反應, 〇 NK
    IV 鹵代化合物 〇
    經鹵化作用以得式V之二 v N Hal 及V與式VI之胺之反應, VI R1、 r2^N-H 以得其中X為鹵素之式I之化合物;必要時,藉由其中X 為鹵素之化合物I與式VII之化合物的反應以製備其中X為 97941.doc -4- 200533670 氰基、C1-C4烧氧基或。!·^2鹵代烧氧基之化合物i,式νιι 為: M-X’ VII 該式VII之化合物依待引入之基團x,而定為無機氰化物、 烷氧化物或ii代烷氧化物,且其中Μ為銨、四燒基錢、 驗金屬或驗土金屬陽離子,且必要時,製備如請求項1之 其中X為烷基之式I化合物,其係藉由其中又為鹵素之化合 物I與式VIII之丙二酸酯反應, X" °tV° VIII OR OR 該式VIII中X”為氫或Cl_C3烷基且尺為(:1_(::4烷基,以得式 IX之化合物, R2 Ο
    NK IX 及經脫魏基作用而得到其中X為烷基之化合物I。 6,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之式J化合物之方法,式為C「C4 少元基或CrC4鹵代烷基,該方法係藉由使請求項5中所提 及的式II之5-胺基三唑與式IIIa之酮酯反應 0
    i J NH2 Ilia /式111&中又為(^1-(]4:):完基或(31-€!4鹵代:|:完基且汉為(^1-(^4;|:完 基,以得式IVa之5-烷基-7-羥基-6-苯基三唑幷嘧啶, 97941.do< 200533670
    I Va經鹵化作用以得式Va之7 -鹵代三唾幷ρ密咬
    及Va與請求項5中所提及的式VI之胺反應而得化合物j, 該化合物I中X為C】-C4烷基或C「C4鹵代烷基。 7· 一種如請求項5及6中所提及的式IV、IVa、V或Va之化合 物。 8·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之方法,該方法係藉由 使式XI之6-氰基苯基三唑幷嘧啶在硫酸存在下或在聚乙 二醇/NaOH系統中反應或使其與尿素/過氧化氫反應 R2
    9. 一種殺真菌組合物 ’包含一固態或液態載劑及一如請求 項1之式I之化合物。
    97941.doc 200533670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2 Η Ν 97941.doc
TW093138853A 2003-12-19 2004-12-15 6-(aminocarbonyl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TW20053367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60392 2003-12-19
DE102004003767 2004-01-23
DE102004019456 2004-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3670A true TW200533670A (en) 2005-10-16

Family

ID=34713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8853A TW200533670A (en) 2003-12-19 2004-12-15 6-(aminocarbonyl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11889A1 (zh)
EP (1) EP1697368A1 (zh)
JP (1) JP2007514693A (zh)
KR (1) KR20060124645A (zh)
AP (1) AP2006003658A0 (zh)
AR (1) AR046962A1 (zh)
AU (1) AU2004303493A1 (zh)
BR (1) BRPI0417765A (zh)
CA (1) CA2549184A1 (zh)
CO (1) CO5690645A2 (zh)
EA (1) EA200601093A1 (zh)
IL (1) IL175711A0 (zh)
MA (1) MA28293A1 (zh)
MX (1) MXPA06005665A (zh)
NZ (1) NZ547363A (zh)
TW (1) TW200533670A (zh)
WO (1) WO200506150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0633A1 (de) * 1981-08-01 1983-02-17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7-amino-azolo(1,5-a)pyrimidine und diese enthaltende fungizide
RU2147584C1 (ru) * 1995-10-27 2000-04-20 Американ Цианамид Компан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дигалоидазолопиримидинов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дигидроксиазолопиримидинов
TW460476B (en) * 1997-04-14 2001-10-21 American Cyanamid Co Fungicidal trifluoromethylalkylamino-triazolopyrimidines
US5994360A (en) * 1997-07-14 1999-11-30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Fungicidal 5-alkyl-triazolopyrimidines
HUP0100885A3 (en) * 1998-02-11 2002-12-28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Madi Fungicidal 7-alkyl-triazolopyrimidines
CN1324030C (zh) * 2002-03-21 2007-07-04 巴斯福股份公司 杀真菌的三唑并嘧啶、其制备方法、其在防治有害真菌中的用途和包含所述物质的试剂
DE10212886A1 (de) * 2002-03-22 2003-10-02 Bayer Cropscience Ag Triazolopyrimidine
UA80304C2 (en) * 2002-11-07 2007-09-10 Basf Ag Substituted 6-(2-halogen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175711A0 (en) 2006-09-05
AP2006003658A0 (en) 2006-06-30
AR046962A1 (es) 2006-01-04
MA28293A1 (fr) 2006-11-01
WO2005061502A1 (de) 2005-07-07
CO5690645A2 (es) 2006-10-31
US20070111889A1 (en) 2007-05-17
JP2007514693A (ja) 2007-06-07
BRPI0417765A (pt) 2007-04-17
NZ547363A (en) 2009-01-31
KR20060124645A (ko) 2006-12-05
MXPA06005665A (es) 2006-08-17
AU2004303493A1 (en) 2005-07-07
EP1697368A1 (de) 2006-09-06
EA200601093A1 (ru) 2006-12-29
CA2549184A1 (en) 200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0879A2 (de) Azolopyrimidin-verbindungen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US20060258685A1 (en) Substituted pyrazolopyrimidines,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e of the same for controlling pathogenic fungi, and agents containing said compounds
AU2005245580A1 (en) 2-substituted pyrimidines and their use as pesticides
US20070105928A1 (en) 6-Pentafluor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mbating pathogenic fungi, in addition to agents containing said substances
US20070249634A1 (en) Triazolopyrimidine Compounds and Use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TW200533670A (en) 6-(aminocarbonyl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US20080032889A1 (en) 6-(2-Fluor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e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Agents Containing The Same
EP1765824B1 (de) Substituierte 6-phenyl-7-amino-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US20050272748A1 (en) 2-Mercapto-substituted 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the use of the same for controlling patogenic fungi, and agents containing said compounds
KR20070104516A (ko) 6-페닐-7-아미노-트리아졸로피리미딘, 이의 제조 방법,병원성 진균을 방제하기 위한 상기 화합물의 용도, 및 상기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제제
TW200418860A (en) 5-alkyl-7-aminotriazolopyrimidines, processes and intermediat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WO2007101859A1 (de) Substituierte pyr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US20060079537A1 (en) 2-Substitutued 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s and intermediate product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the use of the same controlling pathogenic fungi, and agents containing said compounds
EP1697365B1 (de) 6-(2-fluor-4-alkoxyphenyl)-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TW200800026A (en) Substituted 6-phenyl-7-amino-[1,2,4]-triazolo[1,5-a] pyrimidines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US20070142404A1 (en) 6-(2,6-Dichlor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e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pathogenic fungi, and agents containing the same
EP1697366B1 (de) 6-(2-chlor-4-alkoxy-phenyl)-triazol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US20070135453A1 (en) 6-(2,4,6-Tri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AU2005254665A1 (en) Use of 6-(2-tolyl)-triazolopyrimidines as fungicides, novel 6-(2-tol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e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agents containing the same
JP2007514682A (ja) 6−ペンタフルオロフェニル−トリアゾロピリミジ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病原真菌を防除するためのその使用、ならびに、これらの物質を含む薬剤
TW200524536A (en) 6-(2, 3, 6-trifluor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TW200528027A (en) 6-(2,4,6-trifluor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in the control of harmful fungi, and preparations comprising them
AU2004299258A1 (en) 6-(2-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mbating pathogenic fungi, in addition to agents containing said substances
TW200536476A (en) 6-(2-chloro-5-halophenyl)triazolopyrimidin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harmful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